首页范文大全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十篇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十篇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0:06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1

[关键词]学习态度;历史教学;初中;高中

通过多年的高一历史教学工作,对刚从初三毕业升上来的同学,对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模糊不清,思想上放松,上课随便,作业马虎,不知不觉中养成随便个性,学习态度不严谨,深入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欠缺。通过多年反思之后,我觉得上好第一课,从第一课寻找与初中历史不同之处,让学生知道高中高在哪里、应该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个高、尤为重要。为了更好让学生把握好它们的区别,我准备了人教版七年级《夏商西周的灭亡》,先让学生复习这版块的内容。然后对照这高一第一课看《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样做的目的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比起两阶段的知识更有直接性、实践性、探索性。我用“你觉得两课内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把握下面几方面来区分好初高中历史不同点,从而使教与学得有的放矢。

一、从难度看:初中简易,高中深细

初中历史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历史知识较为简要表述,使学生容易接受;高中则对知识点进行深化,详尽介绍知识点。我们选用第一课分封制初高中的内容:初中: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奴隶等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服从周天子,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高中:周武王把……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分封下去,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从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分别对分封制内容的描述可见,初中的分封制权力与义务都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高中的内容对义务表述详尽很多,并且增加了诸侯国也要分封下去这个义务,这适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对初中是继承和拓深,没能把握这点,很难学得精历史。知道这个关系后,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有这个变化,原因是高一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需要在知识和能力等多维空间上提升一个档次。这有利于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避免因为以前学过分封制这一内容从而狂妄自大或漫不经心。同时引导学生真切了解深在哪里,对深的内容应该如何把握,这使高中的学习有了方向,有效性可以预见。

二、从内容看:初中重事、高中重理

初中重在叙事:侧重于史实,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意义等交代很清楚。高中重在探理:如对于制度的内容、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作用效果则是详细深入探究。而事件往往一带而过。让我们再看分封制的作用表述:初中: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强化了统治,成为了强盛的国家。高中:西周通过分封制,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如设置官员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如果说初中要求知其然,则高中要求知其所以然,所以高中更多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初中往往重在展现史实,高中则重在分析史实,利用史实。所以高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利用史实来分析问题,这比初中大大提高了层次,学生应当加倍努力才能适应得了高中课标要求,从而消除学生随便应付心态。

三、从过程看,初中以时间为主线,高中以专题为主线

初中编排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它的特点清晰,形象,便于初中学生从先至后的认知特点。它综合性不强,时间好像一根绳子,一个个史实结在这根绳子上,简单明了。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采取“模块+专题”的体例,它体现了大综合,我们的高中教学也就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对大数据、多史实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研究能力,通过综合,引导学生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培养正确的唯物史观。当然新教材模块专题体例删减了“繁、难、偏、旧”旧教材中的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色彩”,使乏味的历史增添了许多趣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趣味是新的色彩知识,消除学生学习恐惧感,让他们乐学善学,自然从初中过度到高中学习中来。

作者:刘琼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霖田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杜芳.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科学出版社,2016.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2

一、历史地图概述

所谓历史地图指的是对人类历史时期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加以反映的地图,与人类有关的空间和地域差异等,都能够通过历史地图体现出来,所以历史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对于历史地图,它主要是通过相关人员结合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然后编制而成的[1]。从内容上看,历史地图分为两种,第一,普通历史地图。普通历史地图能够综合反映各个时期世界和国家以及地区内容的地图。第二,专用历史地图,它主要是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或者国家等,而编制的地图。由于历史地图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学中。

二、历史地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历史地图是一种主要的教学工具,其具有直观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它能够利用各种符号与线条将实际地理要素予以比例缩小,继而有助于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历史现象和事件。因此,历史地图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具体的表达历史。历史地图中包含江河湖海、平原等,学生通过观看地图,可以吸引其注意力,对教学开展历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健全教学体系,可以将历史鲜明的展现出来。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的发生规律,学生通过将时间、地点等有机联系在一起,并结合历史地图,继而形成一定的脉络和线索,从而将历史现象的鲜明的体现出来。因此,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三、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历史地图对历史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某初中加大了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教学中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明显提升。为了保证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有更好应用,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分析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一年级“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设置问题,西域的地理位置,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和过程,而且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以及丝绸之路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历史地图,分别是“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然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继而激发其探索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讲述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有全面的了解,并使得学生通过结合着历史地图对教学线索更加明晰,进而对西汉时期的历史都全面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

(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

该初中将历史地图应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必须加大对历史地图的重视,学生通过正确运用历史地图,进而掌握最佳的历史学习方法。例如,在“收复新疆”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中国历史图册》进行教学,教师用醒目的红线将新疆区域用划上记号,让学生很快的发现该区域。由于英国开始占领新疆,而且沙皇俄国又率先占领了新疆伊犁地区,使得新疆陷入险境,教师将先后侵占的地区用不同颜色标记,继而对历史事件和区域地图有更好的掌握[3]。在学习“中国历史”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行结合历史地图了解中国红军长征路线。学生通过搜集与红军长征有关的资料,将与其历史事件有关的战役和会议等记录下来,继而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同时,学生要有效运用历史地图,根据历史内容绘制“重走长征路”的路线图,加强其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利用历史地图,学生能够发挥其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历史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3

在泡桐树中学的课程体系中,初中历史隶属于“初中人文与社会领域”,为学生必修课。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课堂学习部分和游学部分。在课堂教学部分,初一到初二四学期每周为一课时,初三每周为两课时。在每学年的选课时段,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学科班级。正式开课后,学生需要到历史学科教室进行持续1学年的学习。课堂学习之外,我校整合与利用成都地区和周边资源,设置游学课程,在每个学期的小学段内实施,每位学生三年内要选择4个游学课程,而历史是游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的自主开发

在泡中课程整体规划之下,历史教研组对初中历史课程做了如下的自主开发。

(一)重视学习环境,以教室建设开发课程资源

走班制下我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科教室。历史学科教室在国外的历史教学中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的设施,在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还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在建设历史学科教室时,我校历史教研组将历史学科教室定义为一种课程资源———通过建设历史学科教室,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必要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梳理出建设历史学科教室至少要遵循学科性与活动性两大原则:其一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其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活动的空间。在这两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史学科教室进行了如下设计。1.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追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在教室门上粘贴了两幅卡通画,上有两个问题,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通过设置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历史学科所探讨的是人类的过去,而学习历史重在以史为鉴。2.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提供历史学习工具为了创建历史学习情境,一方面在教室摆放了历史地图、历史模具或文物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实物;另一方面在上课前会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走进教室就感受到历史学习的浓浓氛围。此外,历史学科教室中设有历史图书角,张贴有中国古代朝代表、中国和世界地图等工具,以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3.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展示空间在教室的后方和侧面设有白板和软木板,用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其中后方白板为定向展示区,分为“历史上的今天”“我们的历史”和“历史故事”等板块。而教室侧面的软木板上是自由展示区,多用于展示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的成果、课后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等。

(二)编制学习任务书,促进历史课程校本化

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历史学习任务书”的呈现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与开发。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衔接初中会考与高中课程,整合教材内容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是以时间为序,按中外历史主题分别编写的,初一为中国古代史,初二为中国近现代史,初三为世界史。成都初中会考考点模块分布是:中古史(初一)17%,中近现代史(初二)28%,世界史(初三)50%,成都史5%。鉴于此,在编制历史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以课程标准和初中会考要求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最后于初三上期完成教学内容,为复习争取了大量的时间。高中历史必修分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和思想文明史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内以专题的形式呈现,联系古今,贯穿中西。而成都初中历史会考在近几年特别重视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鉴于此,在编制新课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注意将古今中外知识进行对比,分政治、经济和思想三大模块,按专题重新编排内容。2.强化历史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某些学习内容的呈现上比较松散,重点不够突出,学生比较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鉴于此,在编写学习任务书时,本教研组做了如下调整:(1)按时间顺序,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梳理该部分历史大事件,方便学生宏观掌握历史大势;(2)每学习主题编订“单元概述”,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梳理本主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3)调整顺序,将相关性强的内容编排在一起。比如在处理七上第5课“春秋争霸”、第6课“战国争雄”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时,我们将三者整合为一课,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作为百家争鸣的背景来处理。3.大量补充历史资料,还原历史囿于学时,在历史课堂上对很多知识都只能浅尝辄止,这样就使得部分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够有趣,慢慢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鉴于此,在编制学习任务书时,我们设置了“课中链接”和“课后延伸”两个板块,补充大量有趣的历史资料,尽量多给学生事实性知识,还原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历史概念。比如在学习“”这个历史概念时,我们补充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全民炼钢铁”“小麦亩产八千斤”等回忆性资料,让学生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多方面地了解的相关史实,继而形成对“”的科学认识。

(三)立足课程标准,开发历史游学课程

史料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游学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史料,了解课本之外的实实在在的历史。然游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史料甚多,如果任由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有所收获,故此游学课程的开发显得尤其重要。泡桐树中学游学课程目前已经开发了西安、广元、重庆等六条路线。历史教研组对游学课程的开发有以下步骤:第一,游学踩点,发掘和选择有价值的资源。第二,立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每个游学景点的学习目标。每个景点至多三个目标,尽量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以碑林为例,该游学点的学习目标被定为:1.通过了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李小孩石棺”等碑文和文物,理解实物史料对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2.观看拓片的制作过程,了解其制作工艺;3.欣赏碑文书法,感受书法之美。第三,在游学景点学习目标的指导下,精选资源,制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至少涉及历史史实、历史原因和历史评价等三方面,其中须以历史知识为基础,而此三者的比例关系可根据学生年龄等情况进行调节。此外,制定学习任务时,建议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手和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管理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第四,设置评价标准。游学不是游玩,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监测其学习情况。由于游学课程的开放性,评价标准设置应模糊化。评价的内容为学生一整天的表现,学生需在每晚的总结分享会之前将游学手册交给辅导员。

三、走班制下初中历史课程开发的反思与设想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4

关键词:课前准备;优化教学;课后复习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初中历史是一门副科,得不到重视,在农村地区,由于升学的压力,初中历史更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成为一门“鸡肋”学科。人们认为历史科目就是死记硬背,把知识点背下来,考试就会取得好成绩。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吗?并非这样。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表示忧虑,在无力改变当前局面的情况下,认为通过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可行的办法。

一、课前充分准备,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必然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

考虑地区因素,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就要高效备课,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尤为要重视起来。历史学科的高效备课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把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作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此外,还要了解学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才是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创造实践,激活学生的主动操作潜质。学生在课内获得知识,形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课外则是一个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大世界,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如,模型制造、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

教师如何构建宽松的教学气氛呢?第一,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大胆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应照本宣科。只有教师的思维活跃了,学生才能自由大胆地发挥想象力。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一刀切”的作法。避免对学生约束过多,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第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究精神,教师和家长应给以大胆褒扬、热情鼓励和积极支持,达到一种心灵上的交流。第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容忍不同的意见,支持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敢于抛弃传统课堂的“不信任文化”,让“不放心”“不放手”变学生为“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往往在教师的“放心”和“放手”过程中还会生成新的问题或观点,实现高效学习。

三、综合农村地区环境因素,简化有效地做好课后复习

精心设计课后练习,让历史课堂教学留有思考的余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在将要下课的时候我布置了这样的练习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2.林则徐为什么要销毁鸦片?3.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针对这些问题,课堂上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课后同学们进行了反复的复习,在第二次历史课开课前学生都得出了满意的答案。这样的练习题让历史课堂教学留有思考的余地,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成果。

历史复习要及时。科学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复习如果间隔时间长,几乎等同于重新学习。复习要做好经常化,最好做到:每天在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期中、期末进行总复习。复习时应分清重点、难点和考点。特别是对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应及时复习。复习时还要注意收集错题,装订成册,注意研究,“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时还要注意与别人争辩。与同学、老师讨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争论过的知识最容易记忆。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带来好成绩。好成绩带来好心情。好心情带来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使人走向

成功。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5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思维;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55-02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新课程的推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水平与智力、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学生在思维方面的个性特点。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即:历史的时间观念、历史的领悟能力以及历史的分析和解释。下面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初高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差别及其能力:

1历史的时间观念

历史的时间观念就是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历史思维,即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具有清晰的年代顺序感。时间顺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区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尺度。新课改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材实行通史编写体例,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编纂;而高中是按照专题+模块、中外史混合的体例进行编写。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时间非常敏感,几乎都可以熟练记诵朝代顺序表,都可以说出中国史、世界史的分期,都清晰记得历史上某年发生过什么大事件。他们或许会对某些历史概念模糊不清,但对于事件发生的朝代、历史人物活跃的时间却都是信手拈来。而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往往忽略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而对某个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记忆都非常牢固,经常侃侃而谈。可见,当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现行的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以及历史教学的跳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

2历史的领悟能力

柯林武德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仅依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教材的层面上进行提升,开发自己的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处于12-15岁的年龄区间,正处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过渡的时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处于一个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与幼稚性、自觉性与盲目性、开放性与闭锁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2]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比较突出,优势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认知能力明显发展。学生自我意识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评价能力上,学生开始有了自己评价事物的标尺,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不再拘泥于教师的评价,开始根据自我意识对其进行新的认识。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明显发展,开始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开始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思想开阔,直面敢言。

由此可见,初高中学生由于生理年龄的差异,其对于历史领悟的能力也有所区别,年龄的增长并不代表领悟能力的提高,由笔者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历史领悟想象的能力上,高中生明显远远不及初中生。

3历史的分析和解释

对于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波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不同思想价值观的对比,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的区分、史家观点争论的评析等。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已逐渐被重视。如笔者在讲述《三国鼎立》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探究题:

英雄?奸雄?奸贼?谈一谈你所知道的曹操……

材料一:

粉白脸细眉长目,在脸谱中,白色象征阴险疑诈。

材料二: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在上面这道题目中,学生通过自己思考以及相互讨论,参考材料内容,对曹操进行客观评述。这已不再是某一历史学家的定论或者权威性解释,而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这样就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

在习题或考试中,有的题目也已涉及到针对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的考察,如: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主要依据是()。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开始了社会主义时期

D.了南京国民政府”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与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6

上面题目是笔者在许多题目中随机选取的两题,它们从不同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这种题目在当前的历史测试中屡见不鲜,可见,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的提高,对于当前的历史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任课教师虽然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结果却令人不甚满意。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能力都普遍较低。笔者在参与历史科目阅卷工作时,发现在考察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释的题目上,学生的失分率普遍较高,教师的教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上,中学历史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初中和高中两个学习阶段,由于诸方面因素,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不同的。新课程的推行,对学生能力要求提升了,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跟上提升的步伐。这就要求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历史任课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去着重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44

[2][4]胡永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13、15

[3]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3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差异性;教学创新性;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298-01

现在高中各必修、选修模块在内容编排上,与初中历史课本的编排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初中历史还是按通史编排的,而高中历史则是按专题的形式编排的,有轻过程,重理论分析的特点,比较注重多层面地展开历史。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如此大的差异,以至于不少高一新生在高一新学期学习了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所以我觉得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相比,不仅是教科书的变化,更是课堂教学的更新。如果说初中教学是依据课本讲课,“照本宣科”,那么高中教学则是依托课本讲课,能力拔高。从“据”到“托”,才能将高中历史教学的“高度”显示出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课本与讲课相对应,但不是同一的,用意在于变换观察历史的角度,引发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与评价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既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历史也由以前和语数英同等重要的学科“沦落”到二线学科了。虽然如此,但众多的历史教师仍然在认真教学,并对历史教学进行不断的探讨,当然也包括我。一谈到历史教学,我就会想起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郑天挺先生曾作过的一个对由小学至大学的历史教学该怎样提高的形象比喻,他说:“小学是个点,初中是一条线,高中是个面,大学则是立体的。”这里所谓的“面”,指的是对历史内在联系的揭示,有一定深度的分析与评价,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里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唯有如此,大学历史教学才有可能拓宽和加深。下面是我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十几年来得出的一些经验以及一些简单的思考。

一、要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像灯塔一样起着指引方向作用的教师在历史教学时,自己必须先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给别人一滴水,你就要有一碗水;给别人一碗水,你就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历史教师必需知识丰富,思维有深度。而对于达到一定深度这一点的直观体现应该是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能力的过程。如在讲必修一第七专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时,就应先明确“西方民主政治”的概念,然后向学生指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主流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接着介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各国的不同表现,最后向学生讲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共性。这样讲课会使学生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一种整体的概念,在把知识牢牢记在脑海里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用一种全局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如果把上述内容向外作一些延伸的话,很容易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这很好理解,因为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能更好的获取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二、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抓住“线”与“面”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要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要抓住“线”,通过“线”来带动“面”,而在把“面”系统地学习完以后,往往又会促进学生对“线”的理解与记忆。这里所说的“线”,是指能够把一课、一个专题、甚至一本书都能“串”起来的东西,即线索,而“面”则是由这条“线”牵扯出来的一整套的知识。在平常的教学中,应抓住某一个线索,在先细致的作出说明的同时,不妨把思维扩大,把眼光放远,把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亦或是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事情结合起来,在比较中记忆,在记忆时又不忘作比较。如此以来,在达成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能力的培养。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7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衔接课例分析

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是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老话题。然而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又赋予了这个老话题新的关注点。如何做好新课程体系下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意义重大。笔者分别对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周老师的一堂高一历史课“国共十年对峙”及杨老师的一堂初二历史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录像资料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教学时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一步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这一问题。

一、教学过程的时序分析

(一)初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主要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分析:

1.从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序过程中,不难发现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的比重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本课一共播放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视频资料。占了总时间的11%,相比较以前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教学模式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除了播放视频,该教师还时常展示图片、史料及当今热点,将当今的一些影像资料应用到了课堂中,这无疑是一个进步。相比较之前的枯燥的讲授法,这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也能更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

2.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堂课中,教师通过引导提问,展示图片、影像资料的方式详细地讲述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内容、背景,时间、经过、领导人等。可以看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更加重视历史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通过图片展示,视频的播放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能带动课堂气氛,进行师生间的互动,如:让同学做“导游”介绍图片中的内容,和同学们一起朗诵诗歌,等等,这些都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自主性。

(二)高中:“国共十年对峙”课主要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分析:

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可以发现,内容展示、回顾旧课的比重占了将近25%,高中历史教师不像初中历史教师那样把事件的内容、经过、影响讲述得那么详细,更多的是一带而过,主要是让学生复习回顾。高中历史教师更多地延伸了课程内容,提问一些书本之外的问题。这些是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主流,教师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能力。

2.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的史料比重占了整堂课的10%,几乎每个重要的知识点都有史料引用。教师通过引用这些史料提问学生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博古的故居,让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评价历史人物。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是在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思考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在整堂课中,国情这条主线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的导入和结束都点到了这个主题上,做到了首尾呼应,从而也突出了课程主旨。课程也与当今热点紧密相连,引用十的报告作为导入和结束,间接地促使学生关心时事。

二、对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一点看法

通过以上两节课我们清楚地看出了初高中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初中主要着眼于历史学习间接兴趣的培养。通过学习内容的情节、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外在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注意力。而高中则着眼于历史学习直接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能较为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到历史问题中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对自己心灵的冲击。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初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外在形式的生动活泼,把更深刻的历史魅力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为深刻、较为抽象的历史理论、历史规律和历史线索,从而使学生能对历史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1]

初中形成可以同化高中新内容的认知结构,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而高中采用合适的同化策略[2]。

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学生长远,做好教育理念的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各方面都不是孤立的,但现实是长期以来,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处于一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初高中教师往往“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对学生的“一体化”教育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树立大历史教学观和学生全面发展观的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同时关注高中历史教学;不仅重视学生初中时段的成长,而且关注学生初中以后的发展。从自身做起,加强与高中历史教师的联系,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理念引领上的差异,增长智慧,丰富自己;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努力搭建初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学科平台,为学生初中以后的发展提供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二)熟知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做好评价标准的衔接。

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只具备初步的历史时空概念、史实意识、问题意识,评价也只着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考查;而高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以理性认知为主,着重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线索意识、比较意识、归纳意识、论从史出的意识,评价上更突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史料分析、概括、联系、比较等能力的考查。[3]两者在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要求上具有明显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初高中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是分属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阶段,但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暑假的时间间隔,因此初中教师唯有明确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准确定位初中教学在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衔接[4]。

(三)夯实初中基础,培养历史思维,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历史学本身有其基本的体系和脉络。初中教师要善于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帮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笔者认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做: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知识及知识结构特点,寻找主干信息和最佳突破方案;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阅读,发现有效信息和知识。当然,实际问题的设置必然隐藏着一些未知或已知但未及时被提取出来的信息,这时教师可以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另外,还要经常渗透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就会产生质的飞跃[5]。

(四)提前渗透差异,正确认识历史,做好学科理念的衔接。

在平时的教学中,初中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做一些引导性教学,让学生了解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差异。只有让学生适当接触高中的学习方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初高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转化带来的陌生感和无助感,及时从初中那种学习思维定势中跳过来,让他们在行动上很快融入高中历史学习中去一般来说,初高中的历史学习之间有以下明显区别:第一,从知识层面上,高中历史偏重于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影响,而初中历史偏重于历史事件的过程;第二,从学习方法层面上,初中历史偏重于学生了解历史事实,而高中历史偏重于让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事实。[6]只有让学生了解了这些区别,让学生认识到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上有很大不同,才能为他们以后学习高中历史做好思想准备。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学好高中历史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事先对如何学好高中历史有了初步认识,就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减少了阻力。

(五)畅游历史长河,感受历史魅力,确保学史兴趣的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第一,通过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让他们以急于释疑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对探究的过程、结果产生兴趣。第二,通过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只有感悟到历史能带给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才能对历史产生持久的、浓厚的兴趣,从而为高中历史学习打下扎实的兴趣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幕颖.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以苏州地区使用的教材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何成刚.在继承与发展中创新—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解读.学科教学,2004(4).

[3]黄建华.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撰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以抗日战争史部分为例.历史教学问题,2006(3).

[4]周晶.略谈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教学与初中的衔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7(4).

[5]聂幼犁.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福建教育学报,2008(5).

[6]翁晓波.搭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台阶.教学参考,2008(10).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8

(2021.6.30)

***党委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现将***上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精心谋划,动员部署。

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局党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局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台账》。***及时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深入学习贯彻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安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全身心投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去,掀起了学习党史热潮,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丰富载体,认真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一)开展专题学习。

局党委把党史作为重要学习内容,根据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安排,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学习等方式,积极开展有思想、有深度的研讨交流。一是班子成员围绕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扎实开展专题研讨4次,深刻学习领导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学习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学习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二是班子成员围绕学在推进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总书记在广西、福建调研考察时讲话精神开展专题研讨3次。

(二)自觉运用“五种学习方式”加强学习。

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一是每月扎实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跟进学习最新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等4本必学书目。二是按照局党委党史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制定了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学习台账,为党员干部细化了学习内容,要求全体党员每天学习1小时,每月学习不少于20篇,做好学习笔记,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七一前,局纪委书记史清川以《重温“红色足迹”,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动力》为题,为全体党员讲了一堂精彩的党史专题党课。史书记从走进大别山、什么是大别山精神及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前进动力三个方面,为全体党员详细讲授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及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传奇。同时要求全体党员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把大别山精神蕴含的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持续推动园区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按照第九巡回指导组举办“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庆“七一”演讲比赛通知要求,局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准备,选派张媛媛参加,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三)抓好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

一是支部每周开展集中学习一次,学讲话精神,集中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目前已开展支部集中学习活动12次。二是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知识测试1次,检验并巩固了前期学习成果,调动了大家参与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督学的作用。三是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手抄入党诗词红色革命诗词》活动,通过手抄入党誓词活动,让党员把入党誓词深深烙印在心里,将“初心”永远铭记在心头,深入推进了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进一步牢记了入党誓词、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四是各支部党员积极围绕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改革开放时期新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及在南水北调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在广西、福建考察调研的讲话精神进行了研讨交流。五是各支部书记按照支部工作特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支部党员讲了党史学习教育党课,支部党员结合自身工作讲了5分钟左右的微党课。六是在6月29日,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全体党员在局纪委书记史清川带领下庄严地举起右手,紧握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牢记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四)开展线上教育培训。一是园区全体职工积极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河南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目前,学习强国员工学习学分不少于25学分,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员工平均学时已到达了96.1学时。二是组织全体职工在活动期间每天积极参与学习强国—河南平台的“永远跟党走党史知识我来答”活动,做到了全体职工全覆盖、共参与,进一步提升广发干部职工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营造了学党史的浓厚氛围。

(五)参观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5月初,组织35名党员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开展“学党史守初心”党性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百年辉煌的历程》等报告,参观鄂豫皖苏区将帅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在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党誓词,重走志仁小道等,共同追忆红色大别山浴血荣光的革命历史,深切学习和感悟到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

(六)观看红色电影,开展专题研讨。

局党委组织党员先后观看了《光辉历程》《初心永恒》《建国大业》《千倾澄碧的时代》等红色影片,召开研讨交流会、党史学习交流会3次,园区党员在观影结束后,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和观看心得,积极畅谈在学党史、悟思想方面的感悟。

三是学史力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园区班子成员立足岗位职责,立足群众需求,确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办实事。***积极围绕营造良好生态提升幸福指数办实事,大力美化园区环境。按照园区定位,一是今年打造了牡丹、粉黛草、草花等四季花海景观,建设了紫藤长廊。二是对现有景观进行修剪和整理,修剪了濮上园绿篱和草坪,对杂草进行了大面积的清理。三是在芙蓉塘种植了近2000平方米的睡莲,提升了水系景观效果,美化了园区环境。四是积极打捞水草和水面垃圾,成立了水草治理小组,每天组织专人打捞水草,观察水草长势,清理水面垃圾,保持水面清洁。

(二)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积极做好同共建村的帮扶工作,一是加强对所有脱贫户的监测,积极宣讲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有效防止贫困户返贫。二是积极同联通公司协调,按照平安乡村建设要求,积极为张集村街道及村户安装监控,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三)围绕保障基本民生需要办实事。***在提升园区品质满足精神需求上办实事,一是实施园区环境卫生综合提升工作,对园区卫生工作进行区域划分形成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全面加强对园区环卫清扫、道路保洁、卫生配套设施的环卫综合管理工作,确保为游客提供一个清净整洁、生态优美的环境。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修建竹海二级道路,荷兰风车,打造海棠香苑精品景观,新建“网红”景观紫藤凌霄长廊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举办《百年追梦•盛世欢歌》文艺汇演。五一期间,***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了《百年追梦•盛世欢歌》文艺汇演,丰富了绿色庄园的活动,让进入庄园的游客都能了解感受到园区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四是在园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对园区游乐设施、商庭商户、动物园、办公场所、水面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游乐设备运营、电路运行、水面指示牌,积极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防范,强化责任落实,营造安全和谐的景区环境。

(四)围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游接待工作,做好在文明服务、疫情防控、环境卫生、车辆引导、商户管理、游乐设施安全运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用优质的服务为游客营造了“安全、有序、欢乐”的游园环境。二是在绿色庄园动物园对70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出台了免费入园参观的政策。三是在游客服务中心,配置饮水机、儿童推车、轮椅、雨伞、急救包等便民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四是认真做好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为更好的服务游客,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园区职工全年无休,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管理局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午餐,为夜间值班员工提供免费的晚餐,解决了员工的就餐问题。五是积极为园区商户办好事办实事,为四合院、月子会所修缮漏雨房屋,进一步拉近同园区商户的距离;积极为园区商户办好事办实事,协调市直有关部门帮助商户办理健康证、卫生证等证件。六是组织党员到古城路与开州路交叉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志愿者服务活动,劝导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规范道路交通秩序。七是按照全市卫生城市复检工作台账安排,组织志愿者到分包路段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按时到岗、坚守岗位,做到片区内卫生常态化保持,积极维护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五)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一是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到园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秩序维护、卫生清洁、售检票工作中去。二是在濮上园东门建设规范停车场管理系统,提高节假日期间车辆引导,疏导能力。

四是存在问题。

一是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在理论学习层面多,实践活动开展相对较少,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二是为群众办实事结合工作多,群众实际困难掌握的还不够。

五是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以支部为单位,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通过开展专题研讨、读书交流会、党史故事分享等活动,丰富学习形式,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党员群众的学习参与感,提升学习效率,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将学习成果转化行业实践服务能力,更好的为广大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9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进展

进入21世纪,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历史地理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赋予的契机,展望中国历史地理学在新世纪中为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可能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应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①,我们不揣浅陋,以与上述问题关系密切的内容为重点,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近50年来的若干进展进行简要回顾。或挂一漏万,或有失偏颇,祈望方家指正。

一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

历代疆域政区研究是沿革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地理学的传统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倾注了大量心

血,收获颇丰。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此研究领域中的鸿篇巨著②,以地图的形式集中地反映了沿革地理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水乎。一些地区性历史地图集的相继出版,如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③、史念海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④、司徒尚纪主编

————————————————

①因篇幅所限,本文不作细述,内容参见《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

②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7年。

③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

④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的《广东历史地图集》①、周振鹤主编的《上海历史地图集》②、山西历史地图集编委会主编的《山西历史地图集》③等,也是地区性沿革地理研究日臻深入和完善的综合体现。用文字或表格形式描述朝代或地区性政区隶属关系及其变化过程的著作和论文也有不少,其中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有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④和《清代政区沿革综表》⑤以及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⑥等,这些论著基本上理清了相关时期疆域内县及以上政区的析置、易名和改隶的时间,以及政区的统属关系。王仲荦《北周地理志》⑦、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⑧、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⑨、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⑩、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政区沿革志》⑾等专著均属断代政区建置和地区性政区沿革通论的研究成果,它们除了讨论政区沿革这一基本现象外,还涉及到有关政区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因素。而集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主要力量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也将于不久后面世;该图集由30余个图组组成,集主要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于一体,是继《中国历史地图集》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疆域政区变迁与历史地图编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历史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

历史气候一直是历史自然地理中研究最为活跃和深入的领域。1920年蒙文通发表的《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⑿是我国近代气候变迁研究的最早文献。1925年,竺可桢发表了《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和《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⒀两文,利用历史文献记载推测了我国南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状况及其与现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了太阳黑子对气候变迁的可能影响,为我国的近代气候变迁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以后至70年代初,中国的气候变迁研究在他及其他老一辈科学家如徐近之、文焕然等人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他们不断地收集中国和世界气候变化的各种资料,包括考古、动植物分布、冰川进退、雪线升降、河流湖泊冻结、气象观测记录等等,并对我国古代文献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整理和分析,对我国的历史时期气候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特别是竺可桢集他多年研究之大成,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发表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⒁等文章,初步建立了我国近5000年来的温度变化序列,成功地描绘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轮廓,尽管后来的研究对该序列重建过程中的原始证据使用问题提出了不少怀疑⒂,但此后的许多研究成果证明:该序列所勾画的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看是基本正确的,特别是对主要冷期的识别是较为准确的⒃。

————————————————

①司徒尚纪主编《广东历史地图集》,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

②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③山西历史地图集编委会主编《山西历史地图集》,太原:山西省地图出版社,2000年。

④牛平汉:《明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

⑤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⑥郑宝恒:《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⑦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⑧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⑨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⑩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⑾河北省地名办公室:《河北政区沿革志》,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⑿蒙文通:《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史学杂志》,1920年第3期。

⒀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2—57、58—68页。

⒁竺可桢文集编辑小组:《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2—425、475—498页.

⒂牟重行:《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年。

⒃葛全胜、方修琦、郑景云:《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一一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1卷第4期,第311—31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诞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手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过去数百年、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气候重建及变化规律研究,也朝着高分辨率、定量化、综合集成研究的方向发展。中国学者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手段也从原来单一的文献分析迅速发展为文献资料与自然证据(如孢粉、树轮、湖泊沉积、冰芯等)并举分析与集成。如施雅风等对中国全新世大温暖期的深入探讨①,张兰生等对中国北方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探讨②,满志敏、张修桂等对中国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变化、唐代气候及中世纪时期前后的气候特征分析③,张德二关于中世纪暖期的研究④,王绍武等利用综合对比和按面积加权方法建立的中国及东、西部过去1200年每50年温度变化序列⑤,以及一些利用中国历史文献所重建的区域干湿与降水变化⑥,等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早涝分布图集》⑦更是世界上时间跨度最长的历史气候图集,其中全国120个站近510年(1470—1979年)的早涝等级序列也被作为反映我国过去500年旱涝气候变化的基本代用资料而被广泛引用。特别是张丕远等对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方法⑧的探讨,重建的中国东部地区45个站点过去2100多年的旱涝等级序列和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深入分析⑨,以及近年葛全胜等对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的定量重建与气候变化规律的集成分析⑩等,大致代表了我国这一时期历史气候研究的基本趋势,上述这些研究成果也基本反映了我国这一时期历史气候领域的研究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主要灾害有干旱、洪涝、地震和降尘等,又以旱涝的发生频率最高。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各省(市、区)的气候灾害部门,不但系统整编了各省(市、区)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历史记载,而且还对我国历史时期的旱涝灾害个例、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早涝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而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合编的《中国历史地震图集》⑾也是我国历史自然灾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此外,张德二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所建立的公元300年以来中国降尘频率曲线及其对降尘变化规律的研究⑿也是本领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①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②张兰生:《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③满志敏、张修桂:《中国东部近4500年以来气候冷暖分期》,《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满志敏:《中世纪暖期我国华东沿海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19卷第1期。

④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13卷第1期,第7—15页。

⑤王绍武、龚道溢:《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第10卷第4期,第325—332页。

⑥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气候变化和超长期预报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第67—75页;郑景云、张丕远、周玉孚:《利用旱涝县次建立历史时期早涝指数序列的试验》,《地理研究》,1993年第12卷第3期,第1—9页;张德二、刘传志:《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第四纪研究》,1997年第17卷第1期,第1—11页。

⑦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早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

⑧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吴祥定:《树木年轮与气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年。

⑨张丕远:《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⑩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等:《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的温度变化幅度研究》,《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22卷第2期,第166—173页.

⑾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震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⑿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1984年第3期,第278—288页。

三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

在历史地表过程研究中较为集中和深入的是历史地貌过程和历史生物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①是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总结性成果,为此后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曾昭璇等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历史地貌学浅论》②一书,为历史地貌学创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历史地貌过程研究以河流地貌、湖沼地貌、海岸地貌、沙漠与黄土地貌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突出,富有成果。在历史河流地貌方面,研究较多的有长江、黄河、珠江、海河、塔里木河等③,其中尤以黄河最为深入,论著也枚不胜举。如岑仲勉的《黄河变迁史》④、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黄河水利史述要》⑤以及黄盛璋《论黄河河源问题》⑥和《再论黄河河源问题》⑦、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⑧、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和《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⑨、纽仲勋等《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⑩等,为现今黄河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在历史湖沼地貌方面,研究较为集中的有西北地区的居延海、罗布泊、青海湖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陆泽、宁晋泊、白洋淀、文安洼、七里海等,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云梦泽、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⑾。通过数十年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在历史海岸线变迁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海平面迅速回升,海岸线大幅度向内陆推进,沿海地区因海面升高而广泛受到海侵的影响,全新世暖期和历史时期的中世纪暖期我国存在高海面,沿海地区受海面上升影响强烈⑿,为估计未来海平面变化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在沙漠与黄土地貌方面,侯仁之、史念海及其后的王守春、朱士光等分别在沙漠变迁与黄土地貌演变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工作⒀,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地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沙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

①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②曾昭璇、曾宪珊:《历史地貌学浅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③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朱士光:《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张修桂:《十年来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④岑仲勉:《黄河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

⑥黄盛璋:《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5年第3期。

⑦黄盛璋:《再论黄河河源问题》,《地理学报》,1956年第1期。

⑧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⑨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

⑩纽仲勋等:《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北京:测绘出版社,1994年。

⑾奚国金:《罗布泊迁移过程中一个关键湖群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历史地理(第五辑)》,1987年;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五辑)》,1987年;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18号)》,1987年;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1982年第2期;陈桥驿:《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二辑)》,1982年。

⑿侯仁之:《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海岸线变迁》,《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施雅风、孔昭宸:《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1—211页;满志敏:《两宋时期海平面上升及其影响》,《灾害学》,1988年第2期,第71—78页;谢志仁:《2000年来百年尺度海面波动及其影响的征兆》,张兰生主编:《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第67—83页。

⒀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王守春:《历史时期我国沙漠变迁研究与历史地理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期;朱士光:《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

在历史地表过程研究中,历史生物过程也是历史地理学长期致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自然植被的演变和动物种群的变迁过程。在自然植被演变方面,历史地理学主要关注历史时期植被的空间分布、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被认为是导致植被面积不断缩减的主要原因,如文焕然等《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①、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②、史念海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③、王守春《古代黄土高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及其变迁》④等。在动物种群变迁方面,以文焕然、何业恒为主的一批学者,结合历史时期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和区域开发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论述了历史时期我国境内野生动物种群及其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涉及野象、马来鳄、扬子鳄、长臂猿、犀牛、亚洲象、大熊猫等20余种野生动物⑤,研究发现这些动物不但在分布界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在种群与数量上也发生明显变化,部分物种或已成为濒危动物,或已灭绝。

当然,由于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而不同研究者所关注的视角也不同,因此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如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原始天然植被的问题,史念海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认为古代黄土高原上存有很多森林,同时也有很多草原⑥;而此前和此后均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一些研究者认为古代黄土高原的植被是草原植被,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是森林草原植被,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疏林灌丛草原⑦.又如黄河自东汉以后为何出现长达数百年的安流局面,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学术界也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以谭其骧为代表):东汉以后,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被游牧民族所控制,牧业取代了先前的农业,植被得到恢复,土壤侵蚀减弱,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⑧;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主要原因是王景治河的成功。由于上述这些观点的分歧,进而引发了对历史时期黄河泥沙含量是否有过较大变化的讨论,因其结论的科学与否对今后黄河治理的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

四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现代田野考古学刚刚起步,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出土和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震惊了国际学术界。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考古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极大推动了历史地理学对史前文明研究的进程。特别是20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跨越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鸿沟,通过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天文学、测年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以及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的集成,不但解决了夏、商、周的年代学问题,理清了当时中华文明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发展脉络,而且也为追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时还为今后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法借鉴⑨。

在文明起源与农业起源的认知方面,一直是考古学、历史学和历史地理学关注的热点。许多问题虽然尚未解决,歧见也依然存在,但随着大量考古发现与发掘工作的展开,文明起源与农业起源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认识得到不断深化.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历史发展连绵不绝,源远流长,华夏文明具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⑩;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这与其举世无双的“多元

————————————————

①文焕然、何业恒:《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自然资源》,1979年第2期,第72—85页。

②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③史念海、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④王守春:《古代黄土高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及其变迁》,《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三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年。

⑤朱士光:《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回顾与前瞻》,《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⑥史念海、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⑦王守春:《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变迁、人文要素变化与黄河水沙关系研究进展》,《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五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⑧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⑨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⑩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一体结构”特征紧密相连,这种“多元一体结构”特征的形成,则得益于“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之其他古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①;华夏文明对东亚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诸文明古国中,唯有华夏文明从古到今,不仅保留下来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也累积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也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作物栽培起源区,至少在距今8500年前,黄河流域粟黍的栽培农业已初具规模,在长江和淮河流域,至少在距今9000年左右就有了水稻种植,并逐渐向北扩散;新石器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少量的水稻种植,最西已可影响到甘肃东部;青铜时代,水稻的栽培区已扩展到我国东北南部②。

文明作为一种文化体现,其载体是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团体。人类在其生存空间上所创造的人文景观的演变及其地域差异,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华夏文明发展过程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历史地理学广泛涉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谭其骧先生的极力倡导下,得到了蓬勃发展,研究领域涵盖了包括疆域政区、人口、城镇聚落、农业、农田水利、交通、文化、民族、军事、医学等方方面面。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邹逸麟主编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一书③。

中国历史人口近十年来研究较多,全国性、区域性、通论性及断代研究,成果颇丰。全国性通论如王育民的《中国人口史》④、葛剑雄等合著的《中国移民史》⑤和《中国人口史》⑥等;区域性通论如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⑦、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⑧等;断代研究如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⑨、费省《唐代人口地理》⑩等;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口数据研究的认识,并给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和数字。中华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文明,因而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成果蔚然可观,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⑾和《辽金农业地理》⑿、吴宏岐《元代农业地理》⒀、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⒁等一大批论著,从不同时空角度探讨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口、土地与农业的关系以及主要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等。从侯仁之先生开创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城市地理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⒂以及唐晓峰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一书中有关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是近年这一研究领域的总结性成果;古都作为特殊类型的城市,既是一个历史积淀综合体,又是一个有复杂空间结构的地域综合体,历史上古都的迁移是文明中心转移的重要表现。从20世纪20年代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到30年代的六大古都和80年代初的七大古都说(包括杭州和安阳),在我国掀起一场古都研究热,成立了古都学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⒃。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近

—————————————————

①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严文明:《中国农业和畜养业的起源》,《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第1—2期;张文绪、王辉:“甘肃庆阳遗址古稻的研究”打印稿,2000年。

③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④王育民;《中国人口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⑤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六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⑥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六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⑦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⑧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⑨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⑩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⑾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⑿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⒀吴宏岐:《元代农业地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

⒁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⒂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⒃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年来发展迅速,成绩斐然,1997年出版的周振鹤主编的《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一书①,颇具文化深度,为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作出了示范②。

五区域综合与重大事件研究

随着现代地理学区域综合集成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地理学相应也开展一些区域性或地域性的综合研究,并成为近年来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地域上看,研究较为深入的有黄河流域、黄土高原、西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主要成果有吴祥定等著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变化》③、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④、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⑤、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⑥、孙进己《东北历史地理》⑦和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⑧等。与区域综合研究相对应,历史地理学对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极端环境事件、重大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系,近年来开展了不少工作,如于希贤的《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⑨、郑景云等的《气候突变:史实与意义》⑩以及满志敏、刘仁团等分别对发生在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⑾;同时,通过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理学研究也表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环境异常有着不谋而合之妙,如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均发生于气候寒冷期,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历史事件也发生在气候变冷变干时期⑿。

对我国古代重大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的专题研究,在历史地理学中也蔚然成风,最为突出的如长城、运河与都江堰等。不同时期的古长城遗址在我国北方留存不少,作为一种军事防御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已初具规模,秦统一后,筑起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大量研究表明:长城是中国北方一条重要的文化界限,是自然和人文的混合产物,是定居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分野⒀。中国运河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先秦鸿沟运河系统、隋唐南北大运河和元明清京杭大运河;现今依然蜿蜒于中华大地之上的京杭运河,是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历史工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与文化交流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⒁。都江堰是我国历史早期众多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始建于秦昭王51年(公元前256年),都江堰的名字是宋代确定的,就其工程设计与技术水平而言,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至今还发挥作用⒂。

—————————————————

①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华林甫:《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③吴祥定、纽仲勋、王守春:《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变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年。

④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⑤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⑥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⑦孙进已:《东北历史地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⑧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⑨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

⑩郑景云、葛全胜、张丕远:《气候突变:史实与意义》,《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第14卷第2期。

⑾满志敏:《光绪三年(1877)北方大旱灾气候背景研究》,《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刘仁团:《“丁戊奇荒”对山西人口的影响》,《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⑿张丕远:《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⒀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⒁、于德源:《中国运河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⒂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

六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

历史时期人地关系问题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至今为止对这一命题的综合性与理论性研究尚不多见。绝大多数学者依然仅就具体事件的个例开展讨论,以至于1998年邹逸麟教授专门撰文呼吁应加强对人地关系的历史研究①。就当前研究成果看,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与自然环境演变对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前者研究更为广泛而深入,出现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如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②、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③、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④、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⑤以及纽仲勋等《清代狩猎区木兰围场的兴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破坏》⑥等。后者研究工作开展得相对较迟,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⑦、张丕远《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讨论》⑧、满志敏等《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⑨、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⑩、方修琦等《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⑾以及葛全胜等《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⑿等。

适应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为国际学术界所重视。我国历史地理学界的部分学者也已开始关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虽然具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尚属鲜见,但这一研究领域所带来的广阔前景及其对今后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七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

中国历史地理学历经数十年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包括历史文字资料、自然记录资料、文物考古资料以及数据库等。历史文献资料如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气候变化研究组及其合作伙伴从古代文献(经、史、子、集)、明清方志、清民档案、报纸及其相关文献中收集整理的中国历史时期环境变化资料,中国气象科学院从各朝史书及方志中收集整理的中国3000年气候记录总集以及各省市区气候及其相关研究部门整理与编辑的自然灾害史料,卜凯主编的《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⒀,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亩地、田赋统计》⒁,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⒂、《黄河中游地区历史上的大水和大早》⒃,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资料年表》⒄,沈怡《黄河年

————————————

①邹逸麟:《关于加强对人地关系历史研究的思考》,《光明日报》,1998年11月6日。

②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③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

④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⑤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⑥纽仲勋等:《清代狩猎区木兰围场的兴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破坏》,《自然资源》,1983年第1期。

⑦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结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⑧张丕远:《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讨论》,《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议论文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58—263页。

⑨满志敏、葛全胜、张丕远:《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2期。

⑩韩茂莉:《2000年来我国人类活动与环境适应以及科学启示》,《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第324—331页。

⑾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第14卷第3期。

⑿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地理研究》,1995年第14卷第4期,第32—40页。

⒀卜凯:《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⒁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⒂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地理学报》,1955年第2期。

⒃徐近之:《黄河中游地区历史上的大水和大早》,《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

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表》①,武同举《淮系年表全编》②,以及各朝代人口统计资料与各种地图资料等。自然记录资料如地层剖面、地层年表、树轮数据资料、冰芯分析资料、孢粉分析资料以及各类综合考察所形成的资料汇编等。文物考古资料以1956和1981年进行的全国性大规模文物普查的资料最为详尽,并在此基础上编纂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②这套大型的工具书。上述所积累的资料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据库、GiS等新技术的普遍推广,为历史资料整理与保存提供新途径,一批以历史资料为主体的数据库如历史时期环境变化数据库④、中国历史地震数据库⑤、历史地图数据库⑥等先后建立了起来。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不但减少了人工处理与保护资料的工作量,实现了资料的永久性保存,而且也为多种资料的对比分析和相互校核提供了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⑦。复旦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业已启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我国历史地理信息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地理学在定量化、信息化研究方面,与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研究成果依然还停滞在定性描述之中,从而造成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研究结果因缺乏量化指标,很难与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衔接,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凸现其重要的科学价值,进而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应用与推广,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⑨。

除上述几个方面的进展外,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在其它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⑩,并在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在研究方法方面,历史地理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献考据法的基础上,成功引入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地理学的野外考察法,并积极借鉴和应用在现代地理学中广泛运用的分析手段(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14C年代测定、航片卫片判读及遥感等)和信息技术手段(如GiS等),从而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推动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通过几代学者的严谨开拓,形成了以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为主要构架的两大研究领域,涵盖了历史气候、历史地貌、历史植被、历史动物、历史河湖水系、历史海岸、历史沙漠与黄土以及疆域政区、历史人口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农业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医学地理等,构建了当前这样“枝繁叶茂”的学科体系。在队伍建设方面,每一代历史地理学家都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队伍也不断扩大,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在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带领下走上学术舞台,成为各分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基本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主体、结构相对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研究队伍。这些进展不但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参与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①沈怡:《黄河年表》,军事委员会资料委员会,1935年。

②武同举:《淮系年表全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③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

④郑景云、郝志新、狄小春:《历史环境变化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地理研究》,2002年第21卷第2期,第146—154页。

⑤周成虎、裴韬、李全林等:《近500年来中国及邻区强震空间格局及迁移模式初步分析》,《地球科学一一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06—314页。

⑥满志敏:《关于CHGiS第二阶段数据模型的定义问题》,《历史地理(第十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⑦王均、陈向东:《历史地理学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第131—136页;王均、陈向东:《历史地理数据的GiS应用处理—以清时期的陕西为例》,《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第58—61页。

⑧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与前景》,《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

⑨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⑩葛剑雄、华林甫:《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辽阔的疆域和极其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它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拥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历史地理学者,并孜孜不倦地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明天奋斗着。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我们认为①: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探寻当今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的历史证据为目标,以文献分析、野外调查、考古发掘等传统方法与现代实验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为手段,以编制5000年来华夏故土嬗变与文明演进的历史图谱为主要平台。将学科发展融合到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不难预见,只要学界同仁瞄准方向,共同努力,中国历史地理学必定能在不久的将来,为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做出具有重大显示度的贡献。

(后记:张丕远、纽仲勋先生审阅了本文的初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2003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暨两浙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研讨会”上,多数与会代表为本文的修改贡献了自己的思想和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

①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progressin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inthe20thCentury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10

一、要关注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师教学的依据,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高中教师要熟悉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两者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如在课程性质上两者都强调历史课程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在课程理念方面两者都提出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教师要更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等。

但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性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设计思路不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的设计思路是: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可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采取的是通史体例的设计思路。这一设计思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在体系的构建上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和选修构成,以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3个必修模块为主要架构,外加6个选修模块,采取的是专题史体例的设计思路。由于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不同,两者的课程内容除有包容外,具体要求自然也不相同。二是能力层级要求不同。对比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的能力要求比较多地用了“知道”、“了解”、“讲述”、“列举”、“简述”等识记层面的词语,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能力要求比较多地用了“概述”、“说明”、“探讨”、“理解”、“认识”、“分析”、“比较”等理解层面的词语,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明显提高。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必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如果不了解初高中课标的差异,就盲目展开历史教学,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将因缺乏针对性,而成为空想。

二、要注意历史知识体系的衔接

现阶段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的知识体系的优点是内容精练、知识的专题性突出、学术性强、思维层次高,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文明传承、变化和延续的历史学科特质消失了;历史内容的跳跃、缺失和重复屡见不鲜;历史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难以保证,往往只反映一方面的历史现象,缺少与其紧密关联的其他内容,割裂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分散、零乱;许多知识的专业性太强,学生难以理解。这种历史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通史知识结构体系为基础,才能深入认识一个个纷繁复杂的专题,获得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和深刻理解。而现今的初中历史教学普遍不被重视,在一些地区历史甚至不作为中考考试科目。由于要求偏低,知识体系弱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所必须具有的历史知识严重缺失,学生对中国史和世界史鲜有整体印象和把握,初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脱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关注本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例如,教师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时,就要求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这样带有专业政治学特点的内容,恐非易事。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这段历史时要把有关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进行适当的补充讲解,并对“民主”、“封建”、“政治制度”等政治学概念加以适当解释。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资产阶级追求自由民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理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的进步性、权力制约与平衡对于民主的合理性、英法美和德意日等国建立不同政治体制的必然性等等。教师的这种做法并非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简单“补课”,而是建立在学情基础上的有效衔接,学生由此也就建立起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横向知识体系。

另外,教师还可以对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帮助学生确立历史纵向知识体系,以体现历史传承和变化的特点。如,教师可以把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八单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整合在一起讲授,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原因、经济入侵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这样,从1500年前后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到当今世界走向经济全球化的知识体系就一目了然了。

三、要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衔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衔接培养是重中之重。

历史思维是一般思维活动与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认识、解释历史问题,发现历史规律并认识现在、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由于历史认识的对象是已流逝的客观存在,比起对现实事物的认识而言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们仅能通过史料、文物等间接经验来了解、研究历史。这就要求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对间接经验的结果(史料、文物等)进行考证、鉴别、筛选等理性认识活动,达到认识真实历史的效果。

高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衔接过程。刚刚进入高中校门的学生,从思维方式上讲,与初中学生并无多大差别,他们的思维方式仍以具体、直观、近距离的形象思维为主,阅历和经验基本停留在浅显的历史故事当中,期望他们能直接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抽象思维来理解、比较历史问题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对高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应根据其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直观“历史存在”,帮助学生体会“历史经验”,生成历史意识。即充分发挥音像、图片文字等直观教材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使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进。

例如,教师在讲授必修1第四单元的《辛亥革命》一课时,可以出示《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示意图》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示意图》两幅地图,让学生探寻主要历史信息。学生们通过研习,自然就会在图中发现这样一个历史现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而“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主要也分布在南方。教师就此追问学生:这一现象是否是历史的巧合?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散思维,在联系相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分析,得出结论:南方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入侵的地区,自然经济最先瓦解,最早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比较强大,他们较早地接触到了传入的西方思想文化、民主观念,革命觉悟比较高等等。“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资产阶级力量相对集中的南方,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这种由直观感知入手、逐步深入探究的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加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的有效方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