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十篇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十篇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2:03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手术室发生医疗纠纷的60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65.33±6.41)岁。

1.2方法对患者病例情况进行观察,对其发生纠纷的原因、处理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及观察,总结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2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0例发生纠纷案例中,护理人员职业疲劳导致12例(20.0%)、对医疗器械不熟悉5例(8.3%)、护理操作流程不严格9例(15.0%)、与患者沟通不到位11例(18.3%)、术后护理不完善20例(33.3%)、专业知识匮乏3例(5.0%)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手术操作、手术正常进行等,同时对手术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①在患者摆放中,医护人员未能根据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手术部位等进行合理摆放,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压疮、手术时呼吸受阻等现象,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②仪器使用不当,操作失误,或者在手术操作中仪器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如电凝时造成的烧灼伤。③术前未全面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如血液检查时不负责,导致输血差错等严重问题;手术用药准备时未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等,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现象或药物使用错误。④术前医护人员未能详细检查记录手术使用的仪器、物品等,手术后未能详细查对清点敷料、纱布、器械等,导致术后患者体内遗留敷料、物品等。⑤护理人员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持续陪伴在患者身边的工作人员,因此护理人员的态度、语言等均可对患者情绪、心理等产生影响,部分医护人员在护理中由于情绪、语言等运用不当对患者造成刺激,导致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对手术产生不良后果[3]。⑥医护人员手术时内容较多,手术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同时在手术中未及时核查,这就导致手术操作时,手术记录不全,导致护患纠纷或者医疗事故出现时,无查对资料。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2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操作,加之手术室环境、设备、器械、药品等,均可能造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本文对常见的几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1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1.1接错患者

由于手术前护工疏忽、患者精神过于紧张等原因,可能导致接错患者的情况出现。防范此项隐患,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护工在接患者时,要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患者的全部信息一一核对,并签署《手术患者交接安全核对记录单》。对患者进行麻醉、手术前,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信息确认正确后再进行麻醉和手术。

1.2手术部位错误

由于巡回护士在准备时检查、核对不认真,或由于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前没有认真查对,导致手术部位错误。防范此项隐患,首先要由巡回护士认真查对手术部位并合理安置。护士要查询患者病历、手术单等,确保部位准确。在麻醉前要与麻醉师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要再次核对手术部位后方可开始手术。

1.3用药、输血错误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种类非常多,如药品摆放不妥、执行口头医嘱不谨慎、疏于核对或药物保管不善、标签不清晰则可能导致用药错误。在术中如果弄错患者血型或者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则可能导致输血错误。要防范此类隐患,要求药物按要求分类放置,确保标签清晰,在用药前及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在输血前,要与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血型、交叉配血单等信息,无误后方可输血。药物包装、血袋等均要按规定保留备查。

1.4异物遗留于体腔内

由于术中相关人员精力不集中,或对物品清点不认真、清点有误,或对手术物品没有及时登记,均可能造成异物遗留在体腔内。防范此项隐患,首先,要做好手术室准备工作,对手术包、手术器械及手术物品提前检查备用,并针对器械、敷料等按规定严格清点和记录。其次,要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1.5缝针遗留体内

造成缝针遗留体内的原因,包括医护人员疏忽、缝针折断弹出、缝针弯曲未及时更换等。要防范此项隐患,首先,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清点物品。其次,当术中缝针弯曲时,严禁用持针器矫正,必须立即更换,以防缝针折断而落入患者体内。

1.6患者摔伤、坠床

如在运送患者的途中手术床发生故障、患者约束带未固定好就可能导致患者摔伤、坠床等意外。防范此项隐患,需要保持担架车、手术床状况良好,功能完好;患者要用约束带固定牢靠,在运送过程中如发现车轮故障要马上更换担架车或手术床,避免出现患者坠床、摔伤等意外。

1.7手术器械未灭菌

手术室物品摆放有误,将未灭菌物品放入已灭菌区域,或器械包没有放置标签,则可能导致误用未灭菌器械。防范此项隐患,应严格限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并要求其按规定穿消毒衣帽。严格有菌手术和无菌手术分室进行。手术室内无菌物品要加强管理,送无菌间存放,并每天进行检查。在手术中如果发现疑似未灭菌物品要严禁使用。器械、物品在开包前要认真查看灭菌合格标志。

2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措施

为了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发生,医院应从严格岗位责任制、加强业务培训、重视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不断强化,提高护理整体水平。一是严格岗位责任制,督促医护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二是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更新医护人员的知识构成,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三是要加强安全教育,开展护理安全查摆与整改,认真组织讨论、分析安全护理隐患的原因,从源头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四是规范护理行为。无论是护理技术还是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都要严谨、规范。如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必须内容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和准确,医护人员要清晰、一致地记录各项内容。这样,才能有利于避免医疗事故中举证难的问题。

3总结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3

[关键词]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4)12-145-03

手术室是实施麻醉、开展手术、抢救治疗急诊手术患者的重要场所,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1]。眼部结构精细,即使轻微损伤都可能引起患者视力减退,甚至视力丧失,在眼科患者中,手术病例占到总病例的93.2%[2]。眼科手术具有精细、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的特点,常出现连续接台手术[3],且手术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患者沟通困难、基础病多、行动不便,因此,眼科手术室的护理风险较高,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制定能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护理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护纠纷发生。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对策,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眼科手术的18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90例、女963例,年龄2~92岁,平均(66.1±12.3)岁。其中白内障摘除术1050例,玻璃体切除术51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外路)61例,斜视矫正术50例,抗青光眼术168例,眼外伤手术121例,其他眼科手术352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3例患者眼科手术期间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化管理。

2结果与分析

2.1手术期间安全事故统计结果

1853例手术中,出现显微镜灯泡突然烧坏2例、冷凝机无法制冷3例、激光机无法开机2例,经立即维修后顺利完成手术;出现器械遗失2例,经重新清点查找,核对无误,未影响手术;出现人工晶体度数核对错误1例,发现及时手术顺利完成;出现眼心反射1例,因紧张、尿急致血压升高2例,经

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出现缝针刺伤1例,术中医护人员接手机谈话引起患者不满1例,经耐心劝解未引起纠纷;出现术后感染2例,术后患者撞伤1例,经对症治疗后无影响。见表1。

2.2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分析结果

回顾性分析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知识和技能单一,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监督意识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医疗制度不够完善。

2.2.1护理人员方面(1)人员配备不完善。眼科手术室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贵重精密仪器种类繁多,需要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熟悉眼科手术器械使用和手术流程,并具有较强的眼科专业知识。而目前专业的眼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手术咨询、准备、人流控制等工作做不到专人负责,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无法及时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2)护理知识和技能单一。眼科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大多为中专或大专学历,眼科专业知识欠缺,工作中多数是被动执行医嘱,科学、独立、变通处理眼科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眼科手术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其往往伴有其他合并症,或部分患者经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引起心率加快、高血压、胸闷等症状,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多种合并症的处理方式,而部分年轻护理人员因知识和技能单一而无法独立处理。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手术室护理是单纯性配合医生的工作,缺乏积极学习新护理技术和方法的主动性,一旦需要综合处理新术式和新仪器时,往往会束手无策;(3)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是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多发地,且随相关法制规章的不断健全和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关注,患者的维权意识和医疗护理要求不断提高[4-6],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章,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为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2.2.2管理方面(1)缺乏手术室人员间相互监督意识。手术室的各项操作均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尤其是眼科手术室,眼睛生理功能特殊,解剖复杂,需严格遵守术前术中各项操作的规范。个别医护人员自我主导观念较强,不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会威胁到护理安全。(2)后勤保障欠缺。手术室工作的联系范围较宽,需要多科室、多人员共同协调完成,尤其对于手术量大的眼科手术室,器械和布类等物品需要及时灭菌处理和补充,后勤保障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出现显微镜灯泡突然烧坏2例、冷凝机无法制冷3例、激光机无法开机2例,虽经及时维修后没有影响手术进行,但是术前检查工作不够到位,也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

2.2.3医疗制度方面旧有制度没有及时修订,灭菌消毒制度、手术患者接送和交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术中医嘱执行制度等新制度没有及时添加,使得实际护理中的一些活动缺乏有效依据,从而引发潜在护理安全隐患。

2.3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规范化管理

2.3.1护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加快医疗配套改革,明确护理人员分工,重视护理人员的梯队建设,综合培养护理人员反应力、眼力、体力,使护理人员从超负荷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全方位保证眼科手术室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2)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学理论、新的医疗器械以及新的手术方式应运而生[7],不断应用于临床实践,护理人员必须强化医疗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医疗动态,拓宽知识面,并积极参加各种仪器操作学习和讲座,同时医院管理者应组织各种类型的医护知识培训和比赛,增加医护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组织和督促护理人员学习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8],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有效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权益,减少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处处以护理质量为中心,时时以患者安全为己任,对于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在处理眼科问题的同时,加强对其基础疾病的治疗,避免因基础疾病恶化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2.3.2护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1)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力度。在人性关怀护理人员和保障护理人员权利的基础上,赏罚分明,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和手术主治医师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2)加强后勤保障力度。眼科手术室管理者要与其他各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和交流,加强后勤巡查和监督,满足手术相关机械供给,保证医疗机器的平稳安全运行,消除各环节不安全因素,使得手术顺利进行[9]。尤其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严格区分内眼、外眼手术标准,避免交叉感染,固定物品摆放,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防治医源性感染。

2.3.3完善制度施行眼科手术患者的视力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且行抗青光眼术、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听力、运动、感觉等功能降低,连台手术时容易出现错答错应、混淆排号等情况,因此要建立和执行术前七查、十二对、三到位制度[10-12],术后患者需敷料包扎术眼,因此安全制度的建立对降低术后意外伤害至关重要。管理者应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医疗法规,结合本院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眼科手术室运行的规章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洞察缺陷与不足,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使各项职责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减少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3小结

眼科手术高、精、难的手术方式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创新,对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1853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完善,知识和技能单一,法律意识淡薄;手术室监督意识薄弱,后勤保障欠缺;及医疗制度不够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适合我院眼科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力度和后勤保障力度;同时完善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瞿静文.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5,4(3):63-64.

[2]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3]谢斌.基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防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0):2857-2858.

[4]欧雪芬,蒋维连.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124-125.

[5]李会娟.浅析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3,17(2):116-117.

[6]赖丽君,刘荣.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47.

[7]刘耀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111-112.

[8]李莉燕,万明玉,肖育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5):87-88.

[9]黄雪玲.基层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717-718.

[10]曾木兰.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56-157.

[11]唐秀花,张军红.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5,22(3):69.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4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观察我院手术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点,参考相关文献,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有,术前患者意外坠床、物品遗漏等,术中物品准备不齐致慌乱、核对不清致治疗有误、患者等因素造成的意外损伤、感染,术后有患者意外坠床、标本丢失等。结果:健全手术室管理流程,提升人员素质,规范用品管理,加强责任制,落实执行的各个环节。结论:加强手术室管理,不仅要做到制度完善,执行严格,还要加强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与素质,加强每项工作记录管理,做到流程顺畅,责任到人。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隐患;预防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进行治疗与检查、诊断,同时也是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病种多、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因此存在一定护理隐患,严重的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几年,新技术的应用,新手术方式的开展,使手术及手术室护理意外与风险也随之增加,我院结合护理工作实际,参考相关文献,分析我院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提出预防及改进措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护理隐患分析

1.1常见护理隐患

1.1.1术前护理隐患

术前的护理隐患常表现在对于儿童、老年人及昏迷患者,易接错或放错手术间引起严重后果;在护送过程中,易发生引流管脱落;如果因未加床栏约束,烦躁不安的患者易坠床、摔伤、碰伤等,加重患者病情;指引患者行X线片、Ct片检查时易造成患者物品遗漏;进入手术室后在过床的过程中,由于手术床较狭窄,易造成患者移动时掉床的危险;全麻患者摆放手术时,因无法表达而造成牵引进某些部位受压,引起该部位不适甚至功能障碍。

1.1.2术中护理隐患

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在术前及关闭体腔前后如手术物品清点有误,加之术中添加记录不及时,交接班不规范,易导致患者体内存留手术用异物;术前如器械准备不全,或对手术可能发生的情况而预估不足,造成术中需用时临时准备;患者随身携带物品,如金属物品易造成烧灼伤,患者如皮肤接触到电刀涉及范围也会造成烧灼伤;患者摆放不当易引起压疮;术中应用抗生素或其他药品,如核准不准,静脉输血输液核对不严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手术室内参观人员数量多,或消毒隔离、无菌措施执行不严易造成患者感染。

1.1.3术后护理隐患

术中患者标本保管不当发生丢失,甚至混淆,造成医师对症治疗方案错误;医用垃圾处理不当;术后患者过床时坠床、摔伤、引流管脱落等。

1.2其他隐患

手术室管理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护理记录填写及交接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够,尤其是应急能力有待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较弱;手术室环境问题,如隔音问题,手术室内噪声易引起患者的恐惧感,引起不良心理反应,影响病情恢复。

2预防措施分析

2.1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建立并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如安全制度、卫生消毒制度、标本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组织护士学习相关制度,并加强考核,制度制定后不仅有据可依,且要做到贯彻落实,不能让制度锁进抽屉,成为空谈。

加强护理执行环节的细化与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加入考核与责任制,做到发生问题一追到底,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更新服务观念,减少护理事故出现。建立与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在限制区、非限制区,无菌区、有菌区等有明确标识,严格控制手术过程中的参观人员数量,防止患者感染;护理人员交接时有明确的护理记录及清点记录,每次手术结束后,需有明确的器械使用与使用记录,晚值班护士器械清点完毕方可交接班,出现遗漏要追究到个人。

加强核查管理,仔细查对患者病室、床号、姓名、性别等相关信息,防止出现“开错刀”事件,核对后要有负责的护理人员签字确认。对于老年患者、幼儿、昏迷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要随时与医师、麻醉师等进行沟通,确认患者信息及治疗方案,确认患者病情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严格标本管理制度,切忌将患者标本随意丢弃,混淆术后诊断。术后器械护士要妥善保管标本,做好标记,交由医师处理。标本放入标本袋中后核实患者基本信息,并记录在标本袋上,统一存放,由专人送检。送检及收检人员均签字确认。

2.2加强人员配置,提高护士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根据护理工作内容及特点,每年安排不同护理培训,除常规护理手法加强训练外,还增加新知识学习、新思想教育等,新仪器的使用与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新思想教育则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培训过程中加强考核制度,使知识后能够有效运用到工作中,提升护理质量;为优秀的护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学习、考察的机会,鼓励护士自我学习与自主参加资质进修等学习、培训。在人员配置方面,尽量选择学历较高、业务素质较强,综合评价较好的人员,以加强手术护理人员的队伍素质。

2.3严格落实执行的每个环节,防止意外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如小儿、急腹症、醉酒不合作等情况的患者,当患者有烦躁不安等表现,发现有可能发生摔伤、碰伤等情况要及时加以纠正,必要时应使用约束装置,以防出现意外。

观察患者术中摆放是否合理,摆放患者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用力拉扯患者肢体,导致损伤,尤其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老人、小儿等类型患者,防止加重患者病情。在此我院每年新护士入职时均进行此项培训,以提高护理水平。

2.4规范术中物品,保持物品一致

术前仔细检查患者手术应准备物品清单,防止出现遗漏,手术时出现慌乱状态;必要时可做好手术用品记录,及使用情况,术后仔细清点手术物品是否准确。手术时尽量不要更换器械护士,尤其是小件添加物品,要由巡回护士亲自送交。掉落物品要及时拣起,零散物品要放入固定器内。

3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与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安全问题成为患者就医的重要标准,并影响医院声誉,尤其是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更是医院整体护理管理的重点。加强手术室管理,不仅要做到制度完善,执行严格,还要加强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与素质,加强每项工作记录管理,做到流程顺畅,责任到人,防止医疗纠纷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49.

[2]任雪英.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的探讨[J].现代护理.2011.8(4):97-98.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5

关键词:手术室;安全管理;体会

手术是高风险的医疗操作,规范的手术室安全管理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出高效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手术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针对性的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规范个人的护理操作,从而避免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导致危害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保证了手术护理的安全进行。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院手术室自2005年来,通过分析手术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针对性的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保证了手术护理的安全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实行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手术室常见安全隐患

通过学习报道的手术室护理安全差错或事故案例,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总结可能隐患如下:

1.1 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前没有针对性的根据手术的方式选择熟练的护理人员或手术室新人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即参加疑难、危重患者手术,或护理人员对新的仪器设备和应用技术掌握不够,使手术配合生疏,延误手术时间或造成不当操作。或者手术器械准备不全,缺物或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手术监护、抢救器械、物品、药品准备不足,器械没有调试到最佳状态或摆放不合理。

1.2 对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造成各个环节的问题:接患者时,由于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核对患者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所患疾病等,导致接错患者或错放手术间。或由于护理人员没有充分核对患者手术通知单和病历、导致备皮备错、左右侧搞反。执行口头医嘱时应重复核对,用药、用血不能麻痹大意,以致误用。术前关闭体腔时清点有误,导致物品遗留患者体内。

1.3 术中操作常见隐患:手术时间往往较长,体位摆放不当可导致压疮发生。不恰当的安置约束带或摆放体位造成局部神经损伤,俯卧位患者易呼吸受压不畅。术中用物准备不准确,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利,结扎线韧性不好,钳轴节螺丝钉不牢。使用电刀时不注意固定于安全位置,导致非正常使用时灼伤手术患者。不注意电刀与易燃物隔离,如用碘酒、乙醇,导致使用电刀时着火烧伤。或患者皮肤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

1.4 转送患者中安全隐患:对转送患者重视不够,各种管道未恰当安放,导致管道受压、折叠而引流不畅甚至脱落,对患者固定不到位导致患者摔伤,过床时不严格操作导致患者撞伤或者坠床。

2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2.1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使人有制度可依,按制度办事可以避免各种常见的安全事故。①查对、清点制度:接患者时应注意核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患者入手术间查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对于摆侧卧位时注意核对左右侧。术前查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对于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术前亦要仔细检查确保完备无误。术中注意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术后清点术中用品齐全无误后方可关腹;②体位安置原则是安全、舒适、功能位,术野暴露好。注意软垫保护受压部位。术后检查皮肤,对受压部位重点检查,对能观察到皮肤发生压之不褪色红斑的患者进行早期、重点预防,防止压疮进一步发展[1];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手术间消毒、禁止有感染人员进入手术间;④使用电刀时注意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金属部分接触,手术结束后,要将电刀功率调至零。再次使用根据手术需要设定调节输出功率[2];⑤注意小件物品、器械的保管,放置于容易清点的位置,对针线安装小心谨慎,避免弹掉;⑥转运患者时要注意恰当安放,注意对患者制动、固定,过床时小心防止患者撞伤或者坠床;⑦对工作方法不当、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安全差错进行教育,对造成后果者安责处分。对表现优良者进行奖励。

2.2 定期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安全制度培训,对科室内存在的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进行指正。学习最新医疗简报,了解新的手术是护理动向及安全事故。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2.3 提高专业技能:熟练的专业技术可以避免术中护理操作失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新上岗护理人员,应在熟练护士的带教下多次开展工作,经训练熟练并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开展工作。注意护理三基培训,并针对各类手术的特点针对性的定期培训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科内订阅各类护理刊物,关注最新护理要点。定期组织技能操作培训,对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优良者每月奖励。

3结果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院2006年开展手术室安全管理以来,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安全事件,有效的配合了手术的开展。

4小结

???手术室是安全隐患较多的科室。通过分析手术室安全问题,制定恰当的管理措施,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行护理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培训,并提高护士专业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为患者减少痛苦,并减少安全事故给护士及医院带来的事故责任,确保手术护理的安全,并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

5参考文献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6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差错; 差错原因; 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0.052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和急诊抢救的特殊场所,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工作任务重、节奏快、负荷大、易变性强、抢救急危重患者多,护士精神高度紧张、连续工作时间长,风险性较高,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1]。一旦发生轻则增加患者痛苦,重则造成患者残疾或其他严重后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作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在预防护理差错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

1.1 接错手术患者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或患者术前紧张,应用镇静剂后无法正确回答等,以上原因均会使护理人员错接患者,也可使手术患者误入其他手术间。

1.2 摔伤、坠床 护理人员将手术患者移至手术车或者手术台的过程中,由于固定不当、协助不够、手术台功能未保持完好,导致手术患者出现摔伤、碰伤、坠床等意外。

1.3 神经功能受损 手术过程中,约束带太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长时间压迫局部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受损[2]。

1.4 褥疮 由于手术安置不当,局部组织或骨隆突部位长期受压,从而引发褥疮。

1.5 用药、输血错误 输血、用药前未进行认真核对,药物标识不清,导致护士用药、输血错误。

1.6 异物遗留 由于器械、敷料、物品清点错误或术中不当操作,未严格进行核对和正确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7 手术仪器故障 常见电灼伤术,由于部分仪器使用不规范,未提前试机等,导致临时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牢、脱落或者污染。手术台金属部位直接接触到手术患者的表皮,导致皮肤灼伤。

1.8 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送检护士未按要求认真核对,常常导致病理标本错放、错送甚至遗失。

1.9 管道脱落 手术中导管未规范固定、护送手术患者途中不当或其他原因致途中引流管或其他管道脱落。

2 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分析

2.1 查对制度不严 这是产生差错事故的重要原因[3]。如给错药、输错血、异物遗留体腔、做错手术部位,均是查对制度不严格,执行制度疏忽大意所造成。

2.2 工作忙乱粗疏 这是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又一个原因。如丢失切下的病理组织,高频电刀使用不当而发生灼(烫)伤病员等。

2.3 业务不熟把关不严 业务知识缺乏、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操作失误等均可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业务技术不熟练时,不可能对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充分的预防。例如在准备器械时不充分,是否齐全不很清楚,等发现少时因需消毒而延长手术时间,用药时和麻醉医生校对因口误发生错误等。

3 防范对策

3.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强化责任心,提高手术安全意识、法律意识[4],对工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逐步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维护手术患者的健康权,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

3.2 逐步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杜绝手术护理事故,减少手术护理差错,严格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规范和落实护士的洗手规则、进一步强化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接送患者制度,护理人员于手术前接患者时严格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床号、术前准备和用药的过敏性情况;严格核对患者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式、使用药物过敏情况;严格核查手术器械、灭菌敷料是否合格、术中用品是否齐全等;准备的急救装备和药物、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等是否完好等;手术前还要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同时核对手术的部位,待手术摆放好后还要与术者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施行手术。

3.3 强化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手术室要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操作训练和业务学习。并制订手术室全年的业务学习计划,及时更新操作技术。定期指定护理人员讲课,内容应有一定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并以此来指导临床实际操作,通过培训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外聘专家讲授操作中的新方法,新设备、新仪器的使用,参加各种术前讨论等,以掌握手术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3.4 手术中必须指定巡回护士,不得随意更换,对患者摆放时应避免压迫重要的血管、神经、避免损伤肌肉,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的手术在摆放时更应注意。术中增减各种物品时必须详细并及时记录,特别是在患者体腔中填入辅料时更应认真核对和清点,避免遗留在患者体腔。

3.5 成立质控小组,手术室应成立质控小组,对护理的全程和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监测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5-7]。查找出护理工作中的隐患,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实践证明,成立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4 总结

手术室的工作量较大、专业性很强,每个环节都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要从规章制度、人员责任心和护理质量反馈等环节入手,以预防为主,查找并及时纠正安全隐患,逐步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护理操作,更新观念,提高综合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荣花.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与防护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116-117.

[2]杨翠芳.神经外科手术俯卧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63-64.

[3]唐莉萍.护患纠纷和护理防范[J].护理管理杂志,2005,5(6):72.

[4]魏革.术中护理记录与举证责任倒置的新思维[J].护理杂志,2004,21(2):71-72.

[5]刘春英,赵红英.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天津护理,2002,10(4):197-198.

[6]崔恩.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及纠纷[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15-116.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7

【关键词】手术室;风险分析;管理措施

手术室在医院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主要为患者提供抢救,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场所[1],也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它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保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无论是对于医院而言还是对于患者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而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护工作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其操作流程也相当的复杂,而且工作所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广,导致在对其进行具体的管理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工作难度,这样就加重了安全问题的出现[3]。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问题不单单会对临床患者造成影响,而且也会为医院的长远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要加以管理,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在本研究中,我院为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也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特对我院在2011年到2013年所出现的手术室风险事故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结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我院一共出现了60例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37,女性患者23例。主要的安全事件包括有四个方面,①对手术人员的安排和为患者安排的手术时间相重叠,对于手术当中所要用到的器械、敷料、药品和血液等准备的不够充分,保管的不够妥当,以至于出现了安全事故;②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压伤和灼伤等安全问题;③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了管道断裂、管道脱落或者管道重叠等安全问题;④在手术室护理当中因为与患者交接不清或院内感染所造成的安全问题。

手术室护理风险来自于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有医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因为医护人员工作的粗心大意所导致的安全事件最多也最为严重。除此之外护理存在安全隐患和护理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医护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方面的欠缺,也导致一些安全事故放生。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1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当前有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都是中等专业护理学院毕业的学生,普遍来说,其学历较低,业务知识理论掌握的不熟练,知识面范围不宽,实际操作能力不熟练,不具备必要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对于手术室的常规护理而言,一般都是机械性的操作,按部就班。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差错护理而引发护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此外,因为手术室科室是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之一,由于护理人员对于我国的医疗事故相关的处理条例认识不足,存在法律知识不清的情况,所以其不能有效地运用法律知识来对自己的护理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也不能通过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些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做到按照护理的常规进行操作,也不能准确的按照医嘱进行发药,有时候甚至会发错药,打错针,这些现象都可能会引起病人及其病人家属的不满,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引发不必要的纠纷。除此之外,手术室护理当中,很多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病人家属沟通不良的情况。如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和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在沟通上面存在着误解,或者护理人员没有耐心的对患者讲述病情,在回答的时候态度不好,而且不能够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和及时的回复患者都可能会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上升,最终引发医疗纠纷。

3.2手术室护理的管理措施研究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强化对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且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考核。对于手术室护理的护理人员,在对其专业技术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有目的地对其操作进行指导。而且年轻的护士或者实习护士需要安排资格老的护士进行带教,可以安排其每周都进行一次必要的业务学习,从而提高其临床的操作水平。护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通过必要的法律培训,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使护士养成必要的责任感,必须让护士了解在护理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应对措施,使护士不断地提升自身各种能力。需要组织手术室护理的护理人员以换位思考的方法来真实地体验患者的心理,从而达到理解患者的目的,这有助于建立起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护理人员自身需要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要加大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严格的落实相关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医院需要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可以成立护理风险防控小组,要倡导安全护理,在科内形成一种安全护理的氛围。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方面进行考虑。而且每月需要召开安全护理分析会,对本月内所出现各种安全风险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办法。

综上,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要想保证手术室护理的安全,就需要强化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更新,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要定期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统计,针对高危的因素进行措施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降低手术室的风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玲琳,姚冬利.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分析[J].护理研究,2012,01(36):114-115.

[2]鲁海蜃,胡丽君.手术室应用医用瓶装气体的风险评估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15,(11):698-699.

[3]陈灵,张婉婷.手术室药品管理与风险防范[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10(05):64.

作者简介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8

【关键词】防范手术室护理中的差错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特点是节奏快、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随着各种高难度手术及微创手术的开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制度和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如不加强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会给患者增加各方面的医疗费用;重者可引起医疗纠纷甚至造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手术室护理常见潜在安全隐患有:

1.1因为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或者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正确回答问话而接错病人。

1.2全身麻醉后患者没有完全清醒或患者意识不清、躁动、没有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患者无意识的翻身等造成患者坠床而引起损伤的。

1.3摆放前未仔细核对而导致手术部位、术式发生错误。

1.4手术室是执行口头遗嘱最频繁的科室,在执行时没有反复核对,导致用药错误。

1.5手术室护士没有认真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用品而导致遗留在手术切口内。

1.6手术器械、仪器、用物未提前准备,或者器械、仪器的功能不在正常使用状态而影响或延误手术的。

1.7护士在摆放时未保护好皮肤受压部位,尤其是骨隆突处皮肤而发生褥疮。

1.8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未连接好或使用方法不正确而引起电灼伤。

1.9在运送和搬运病人时未保护好各种管道而发生管道牵拉脱落。

1.10手术室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妥善登记、保存、固定标本,导致标本丢失而影响诊断。

2防范措施

2.1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完善各班护士职责,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培训护士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2.2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手术未结束时不许中途换人,如果特殊情况需要换人,要认真清点器械和手术台上的所有物品,双方确认后签字。

2.3手术室护士在接病人核对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核对方法,除了看腕带标识外,清醒病人要亲自大声核对,意识不清、小儿、不能说话的患者要和家属核对,做到“六查十二对”。

2.4手术室护士到病房接病人时,必须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病人所带的病历资料、手术用药、有无过敏史、检查皮肤情况,填写《手术患者及物品核查表》,最后由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及病人或家属三方签字。

2.5在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姓名、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确保手术部位准确无误。

2.6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患者术中情况,术中用药,生命体征,以及所带药物及各种管道情况、以利于会病房后的护理工作。

2.7手术前认真检查各种物品是否准备齐全,是否符合手术要求,以防延误手术正常进行。

2.8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精力集中,随时监督手术医生的无菌操作,对手术台上的物品做到心中有数,途中加的器械、敷料、用物要做好登记,认真清点,防止器械,敷料遗留在体腔或深部组织,给病人造成无畏的伤害,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2.9手术护士应始终陪护患者,保证患者安全,接送患者的平车功能完好,常规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术中使用仪器,应确保患者不受意外伤害。

2.10在摆放手术时应尽可能处于功能位,让患者舒适,避免血管、神经受压,防止过度牵拉、过分外展,在受压的骨隆突处除了放软垫,还要贴皮肤保护膜来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2.11手术室各种药物定点放置,药名和基数要有醒目标识,尤其是毒麻药、高危药物还要有交接使用登记,输血、用药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确保输血用药安全。

2.12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待医生向患者家属交代完之后要妥善保管,及时固定以免标本受损,影响病理检查结果,更要防止标本遗失。

2.13严格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手术间及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要彻底,每周有终末消毒日,每周做一次细菌监测,各类监测结果均达标,感染手术要按感染管理的要求去做,防止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3总结

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必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环节疏忽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后果。飞速发展的医疗技术水品要求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只有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质量管理,才能防范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才能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汪小敏.手术室护理细节操作要点与护理质量管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9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206-01

手术室是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以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工作场所。所谓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也是手术室护理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化医院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医护人员的职业要求也不断提升。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手术室各项制度,加强制定目标管理,有效地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1.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工作责任很大,一旦发生差错,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重者发生手术部位错误、致残、致死而酿成重大医疗护理事故。

1.1接错患者因接待患者的护工查对错误,或患者术前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等,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

1.2手术部位安置错误因术前未标识、安置前未仔细核对病历、X线片、Ct、mRi结果等,而导致手术部位安置方向错误。

1.3患者出现意外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担架车、手术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导致患者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1.4用药、输血错误输血、用药时核对错误;药物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

1.5异物遗留因器械、物品清点有误或操作不当,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

1.6神经功能受损、电灼伤、冻伤、压疮。

1.7术后出现的护理问题

1.7.1患者护送不当:护送患者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移动患者时骨折部位的再发骨折,关节的脱位,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片、Ct片、手术衣裤、鞋等用物遗漏手术问。

1.7.2手术标本的丢失:因责任心不强或查对失误导致手术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

1.7.3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抢救患者时执行的口头医嘱,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完整的资料,术后护士记录不完整。护士对术中的护理操作电刀极板的位置、止血带的压力等记录不全。

2.防范措施

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2.1接患者时应认真核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

2.2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术前1日,主管医生应在手术部位作标记,对脑、肾、肢体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

2.3保持各种接送患者的平车、床功能完好,常规配备安全带和防护栏;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头、肘、足部。

2.4防止用药错误在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麻醉医师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并将安瓿、药瓶保留备。防止输血错误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血袋的完整性、有无凝块、溶血及污染等,无误后方可输入。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还要做到清楚交接,及时记录,有效用药。对不同药液做到标志清晰,分类安置。执行口头医嘱及时迅速、清晰、有效。

2.5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检查,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并将数字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术中临时增加的物品应及时补记。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二人仔细清点。手术中器械护士一般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现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确认。克服工作不认真、习惯性思维的不良风气,清点物品及时登记,发现物品不符合通知手术医生,认真探查体腔或切口,确保无误,方可关腹。

2.6调试好各种仪器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避免意外伤害术前调试好各种仪器,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用电刀时,避免灼伤。定人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功能,增强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术后及时检查手术受压部位,避免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变动时更要反复检查,防止电极板脱落。仪器使用完及时断电,以免发生意外。

2.7摆放手术时应正确使用减压垫,避免血管、神经受压,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过度牵拉、过分外展,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肌肉。压疮高危患者应在术前做好防护措施,即在压疮高危部位粘贴减压贴效果好。

2.8安全护送病人

护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至手术台或平车,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搬动患者时轻巧稳妥。患者(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全身麻醉诱导期应有人在旁协助,注意患者肢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用保护带固定。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否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患者。

2.9正确管理病理标本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三方签名确认,及时送检病理科,防止标本保存不当或遗失。

2.10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伤口感染及交叉感染,手术器械应集中于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确保灭菌合格率100%。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篇10

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相关培训,使患者懂法、守法。让患者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同时也可以自觉的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从而让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让所有患者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使手术室的护理操作可以在知法、守法、依法的前提严格按照护理工作规程进行工作。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护理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精湛的技能,熟练的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标准。随着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则要求手术室的护士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时的更新护理知识,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思维广度,提高观察的敏锐力以及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鼓励手术室的护士多参加各会议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不断的充实自己。同时定期对所有护士进行理论以及操作技能的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护士要进行待岗处理,并进行强化学习。

合理的安排工作

手术室中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时间比较长,护士经常处理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严重的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状态。因此在手术室中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关心护士的日常生活,帮助护士解决各项工作生活问题,让护士可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之中,从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患者的接送错误的预防措施

在接患者的时候,要认真核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部位、床号等资料,特别是对于年龄过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患者,要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并且绝对禁止将两个小儿患者放置在一张车床上。在手术开始前,还要由医师、麻醉师、护士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再次的核对。

用药错误以及输血错误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室内要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手术室内口头医嘱较多,在接到口头医嘱时要重复一下口头医嘱,在用药前要与麻醉师再次核对后才可以用药,并且用药后要将药瓶保留。在进行输血治疗时,血液需要经过输血科人员、麻醉师以及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无误后,才可以进行输血治疗。

异物遗留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室内要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对患者手术过程中所用的药品、器械等要进行仔细认真的核查,在患者手术结束关闭切口前,手术护士需要再次对手术所用的所有物品进行清点,当所有物品均核对无误后,再将手术切口关闭。

病理标本遗失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士要认真保管医师从患者身体上切取的所有组织,术后对患者的活体标本首先使用甲醛进行固定,将后装入标本袋内与病理单同医师一起送至病理科。并与医师一同在标本交接本上签字确认。

压伤的预防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让患者处于最为舒适的,的要求为: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循环功能,清晰充分的暴露手术视野,患者的固定要牢固,以防止由于过程受压而导致身体发生麻痹或者压疮。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的应对方法前后,我院手术室的差错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的应对方法后,我院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的应对方法前(p<0.05),见表1。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