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7:40

新的历史条件篇1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

一、引言

新课程要求要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历史教育的面对是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事实上,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束缚,过于重视学生的笔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三观发展[1]。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相脱离,自身素养无法得到切实的提高。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将单纯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化为内在修养,切实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1.转变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历史教学理念出现了认知偏差。大部分教师均认为,历史教学实际上就是将中国的传统历史概述教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在考试中能够取得优良的成绩即可[2]。这种教学理念的不良后果即是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内容的了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三观的内在作用是否明显并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显然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重视教学效果。因此,要创新教学方法首先需要专版教学的历史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课本进行仔细钻研。例如,在“中日甲午战争”的分析出了传统的批判分析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就近代、现代等社会发展观念进行全面分析。

2.创设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的创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当然,问题教学法需要注意几点:第一,课堂氛围较为活跃。课堂氛围是实现问题教学法的外在条件,也是促进学生主动表达自我看法和意见的推动力[3]。例如,对于“北伐战争”问题,可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第二,教学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对教材的熟知度较高。例如,在“十月革命”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当时的环境中,你需要政府进行哪些改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开拓学生的思维,且不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从两方面看待:第一,教学的教学素材与实际结合。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代入感,教师可以从现实情境出发,以实际的案例导入教学。例如,在古代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现代建筑、吃穿住行进行概述,然后通过与古代的吃穿住行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二,学生的学习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学科中的许多知识均具有教育性质,然而,这些教育性质的内容需要学生运用于实际的行动中。因此,教师在讲解“爱国”相关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举例“现代社会中有哪些类似爱国的行为?”

4.建立完善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系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检验,传统教学中对教学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笔试成绩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且片面,对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十分不利[4]。因此,新课改条件下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与学生在整个学期内的表现和进步相结合,全面、客观、多元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道德素质、文化素养等全方面的成长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要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创设问题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建立完善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

作者:郭彩霞单位: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

参考文献:

[1]许明华.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理论观察,2014,02:174-175.

[2]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35-136.

新的历史条件篇2

一、准确判断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一般来说,方位是指事物所处的方向和位置。只有对事物的方位作出准确的判断,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取得成功。历史方位是指事物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方向和位置。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时空维度中,离开事物的历史条件来认识和改造事物,我们收获的往往是失败。“党的历史方位”在中国语境下特指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所处的地位和要完成的任务。如何从党的地位和角色的改变来探究党的历史方位的改变,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党的任务的改变,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里,我们需要对革命党和执政党这两个核心概念加以认真区分,才能准确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一是从定义上看,革命党是指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的政治组织,执政党是以和平方式执掌政权的政治组织。二是从代表利益的对象来看,革命党通常明确表明党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利益;执政党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通常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三是从思维方式上来看,革命党信奉斗争哲学,通常使用暴力方式夺取政权;执政党一般坚持和谐哲学,应用和平建设的方式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四是从活动方式上来看,革命党由于要改变国家现状,往往不遵从现有统治阶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执政党为了实现长期执政,更多地会从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出发,在已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动。从革命党与执政党的区别来看,中国共产党在地位上已经是执政党,根据政党政治运行的规律,政党地位转变之后,就要相应地进行角色转变,适应新要求,迎接新挑战。

二、党的历史方位改变要求把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总量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途径

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之后,执政的重大任务就自然摆在了我们面前,党面临的是更加复杂而艰巨的考验。党的根本任务也由革命时期的夺取政权,转变为执政时期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通过发展经济来密切党群关系成了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没有放弃过发展经济,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曲折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革命,但我们在自己的根据地上也很重视经济建设,通过自给自足来补充战争所需的物质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苏联的支持下,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逐渐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遗憾的是1957年之后,中国受到各种“左”的思想干扰,给国家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重创,特别是“”更是把国家的发展推向了毁灭的边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后国家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邓小平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真正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执政党能否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尽快让人民摆脱贫穷的状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获得人民支持的根本动力,是夯实人民群众对党信任和拥护的基础。

三、党的历史方位改变使权为民所用、代表好人民利益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本质要求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基础上,还需要用好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代表好人民利益。执政党如何用好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面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而给它规定另外的方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0l页)恩格斯的论述已经充分说明公共权力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成为一些人剥削压迫另一些人的工具。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人民成了公共权力服务的对象。指出,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勤务员,他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使用者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党要用好人民授予的公共权力,必须认真践行“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一是加强权力制度建设。制度是连接理念和行为的桥梁,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和完善党的各项重大事务的决策、执行、监督、评估机制,并且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作出重大的制度创新。二是加大权力的执行和监督力度。要想真正密切党群关系,让人民拥护党的领导,不但各级官员要用好手中的权力,还需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只有这样,党的领导和执政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党群关系才能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新的历史条件篇3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条基本要求,“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1]p66,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八条基本要求的第三条,即“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是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提出来的,也是作为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提出来的。

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必须经过改革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1890年写的一封信中就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p693至于引起这个社会“经常变化和改革”的内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倡者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同旧社会的同类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它“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此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3]p214―215,但这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p213―2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依据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通过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找到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面对十年“”造成的国内危难局面以及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邓小平带领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把握人民愿望和时代主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实践探索中,邓小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p3,并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统一的基本路线,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国内和苏联东欧剧变的考验,邓小平更加坚定地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4]p368,“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4]p370。

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在新时期带领人民进行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注入蓬勃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一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5]p5。

改革开放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新的伟大革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始终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离开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会逐渐丢失其先进性和优越性。30多年来,改革开放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着眼,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创新,使这些体制愈加体现出符合客观实际、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是一场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新的伟大革命。促进和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是改革开放作为新的伟大革命的一个突出标志。改革开放把人们从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推动社会日益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环境,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极大地调动各族人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开拓美好未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革开放是一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革命。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践第一,尊重实践和人民首创精神,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它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它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并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上大胆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它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经过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洗礼,党和人民愈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要靠深化改革开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应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要靠深化改革开放。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长期利好我国发展的人口、土地、外贸以及国际安全环境等诸多要素红利逐渐减退和消失,另一方面表现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积累和孕育新的优势。例如国内,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随着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明显优于许多发展中经济体,新的劳动要素禀赋优势正在形成。虽然世界经济“弱增长”格局和与此相伴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挤压我国外贸增长空间,但我国扩大内需潜力巨大。据专家测算,随着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成长,我国到2020年潜在消费规模将达到45万至50万亿元,足以支撑未来10年我国7%至8%的中速增长;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将会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农民工市民化按人均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的较低口径计算,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6]再如国际,虽然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各国共同利益诉求的国际大势下,应对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联系、相互协调、分工合作,更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合作,这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增强话语权提供重要机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市场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特别是处理大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筹码;世界新兴产业的新发展、科技创新的新突破,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带来良好契机。这些新的优势,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大量的制度红利,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深化改革开放。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近十年特别是在最近五年取得新进展,但发展方式粗放的特征仍较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创新能力不强、内需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而代价过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党的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决策,作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部署[5]p10。十的决策与部署,既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又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在实践中能否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开放是关键。例如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通过保障不同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5]p11,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再如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增强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又如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是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着力破解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还有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及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走出去步伐等,无一不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付诸实施。

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要靠深化改革开放。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已经为保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自由人权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人民经济文化利益和政治社会权益迅速扩大,其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不断充实。但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制约人民利益权益实现的深层次矛盾凸显,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诉求强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矛盾、回应诉求。例如,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杜绝形式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等,必须通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以实现。又如,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受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缩小收入差距、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财富靠人民创造、由人民共享,也同样必须通过消除资源和权力垄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途径加以实现。

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要靠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p61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邓小平早在1992年视察南方发表谈话时就说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4]p3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经过改革而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才能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姿态更加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真正成为人民大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凝聚着亿万人民的伟大“中国梦”。新世纪新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更加接近实现这个伟大“中国梦”,但“圆梦”的过程依然需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最大限度地释放蕴藏于“素朴的人民园地”的积极主动精神和巨大创造能量。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但改革开放的诉求与期待增多、空间与潜力巨大。如果说3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的话,那么,现在党正开始新的一次伟大觉醒,这就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开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是人民的新期待、时代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新的历史条件篇4

胡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以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向全党发出了谆谆告诫,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时代课题,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这为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什么是指导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理论?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9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包括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面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包括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应该看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有其客观规律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把握,有大量的复杂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破解。应该承认,我们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客观规律研究得不够,还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它,比如党的建设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还没有真正破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创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探索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运用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为党的建设新的实践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使执政党建设不断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必须说新话。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求真务实、不能与社会脉搏同步、不能与群众期待合拍,就会被时代、社会与群众抛弃。总书记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现代社会发展进步最宝贵的就是人才。总书记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正是基于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才荟萃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积聚什么样的人才,再一个是如何积聚人才。“德是才之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选用人才要以德为先,政治品格、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是先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才现于四海”,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集聚人才要广开人才之源、善于发现人才,要打破老框框、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营造创业平台、提供发展空间,栽下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血肉相连,纵有千难万险也能逢凶化吉,纵使山重水复也能勇往直前。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改革动力衰减,发展助力消减的现象?就是因为一脱离了群众。脱离了群众,就会有心无力,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会失去发展的支持、甚至会失去执政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法宝,作为最大的政治优势。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我们要真心去联系群众,真情与群众交流,真正为群众服务。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我们心中装着群众,群众也会在心里装着我们。

能否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是水火不容的。腐败盛则事业衰,腐败除则事业兴。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政党建设实现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总书记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态度是鲜明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反腐败的态度与决心虽然不是反腐败工作的全部,却是反腐败工作真正开始的第一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也是求真务实的,遏制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现象,切实打击群众意见较大的腐败行为,既可以纯洁党的肌体,增强党的战斗力,更可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中国共产党反腐败也绝不仅仅止于“反”,而是把“反腐”与“倡廉”结合在一起讲,进一步明确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的力度,做到釜底抽薪,防患于未然。

新的历史条件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历史教学;创新对策

当前的中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入校园,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会改变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学科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历史学科之中去,以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中学历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一)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历史信息

使学生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过去的历史教学资源有限,历史信息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很多学生不能及时的更新历史信息。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网上搜索历史信息,关注最新的教学动态,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历史知识不断更新,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历史信息,保证历史信息的时效性。

(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演变的过程,而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无法想象到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历史教学有效性不高。而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了信息技术,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音乐、图片、视频等。通过这些教学课件使历史画面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枯燥的历史内容变得生动和丰富。不仅如此,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把几百年前的历史故事以动态的形式表达出来,为课堂增添了趣味性,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相关历史内容掌握的更加牢固,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又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主要运用

(一)多媒w教学

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图片的讲解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述以及挂图的使用,形式单调,对于历史知识的整合有所欠缺。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音频、视频等方式将无声、枯燥的文字转换成历史情节,以此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这种教学方式能使不能复现的历史故事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找回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自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老师通过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分析的能力。

(二)网络教学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称得上是本世纪的最大成就之一,网络的出现以及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各种信息,并在相关的网站上开展讨论等等,这种方式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言论自由,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展示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借此平台在线与教师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近期,网上课堂也逐渐成为一种热潮,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的课堂教学是很有限的,但网络资源却是无限的,网上课堂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距离教学,让学生随时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这不仅延长了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弥补他们在校期间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双管齐下,保证教学质量。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创新对策

(一)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虽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应用程度和技巧,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经验,不断的创新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对策,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对其进行应用。如果教师长时间的只应用计算机教学,学生也会因此失去新鲜感,对于历史兴趣也会随之下降。只有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选择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感到新鲜感。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为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来吸收所学的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当下信息化教学在不断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但它只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我们不能忽视它更不能完全依赖于它。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剑.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05):32.

[2]刘慧芬.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49-250.

新的历史条件篇6

一、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论证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确定不移的规律和趋势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偶然性的作用。相反,它对偶然性的历史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2]。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认为,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首先要承认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生产力,又有生产关系;既有因素,又有文化因素;既有客体方面的因素,又有主体方面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制衡,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随机性、偶然性,而历史必然性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就在这些随机性、偶然性中跳跃、闪现。正是这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面貌。

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就包含着这种理解。“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3]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由许多不同的主体按照各自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取向去改造历史客体的活动汇合而成的。每个主体的需要、动机、目的和施展出来的力量都融入了“合力”之中,这种合力对于每个主体来说似乎是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合力作用的结果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在合力论中,最终的结果表现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而许多追求自己目的的单个人的活动则表现为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它们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得丰富多彩,纷繁复杂。

其次,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必须对历史事件作较长时间的、足够充分的历时性考察,或对较多同类历史事件作共时性比较。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它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最终的必然性。仅仅和考察一个历史事件或仅仅局限于某一短暂的历史时期,往往无法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即历史必然性,甚至还会被假象所迷惑。这也是许多家否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之一。例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一种最终的要求,而不是每时每刻的现实。必须适应是在长时间的不适应之后实现的。如果在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时,局限于某一短暂历史时期,往往会更多地注意到上层建筑的作用,特别是在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之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还受到国际环境的巨大,在既定生产力基础上可能建立的生产关系具有相当大的幅度。只有考察的时间足够长、范围足够广,经过比较、分析,我们才能发现上层建筑的正作用和负作用、国际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在原则上是可以相互抵消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再如,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并不是说价格在任何一个个别场合都与价值是一致的,而是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看,在总的平均数中,价格近似地符合价值。“规律性只能表现为平均的、社会的、普遍的规律性,至于个别偏差情形则会相互抵销。”[4]

各种历史事件都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发生的交互作用更为复杂多样,这就使得历史事件呈现出种种偶然性。但是,在这众多因素中,又存在着基本的、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它使历史事件具有必然性。

所以,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考察,范围越小,时间越短,就会发现偶然性的作用越大;相反,考察的范围越大,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观察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上述情况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恩格斯指出:“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5]

最后,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纯粹的历史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之中,它是在各种偶然性因素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它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而偶然性则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所以,黑格尔说:“例外的东西证实了常例”[6]。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并没有否定人们在现实中进行选择的主动性和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规律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是既成事实,而只是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它不是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外的某种先在之物,预成之物。恩格斯在谈到利润率和一般经济规律的实质时指出:“它们全都没有任何其他的现实性,而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但不是直接的现实。其所以如此,部分地是由于它们所起的作用被其他规律同时起的作用打乱了,而部分地也由于它们作为概念的特性。”[7]列宁也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8]

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西方一些家认为,社会历史不存在普适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只有根据统计规律可能算出的趋势,而“规律和趋势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9],而在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施塔姆列尔等人的著作中,“趋势”被描绘成完全不确定的、模糊的、主要与偶然性相联系的发展过程。把趋势和规律绝对对立起来,从而否认对社会历史作出预测的可能性,这是根本错误的。

把握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处理具体的历史事件时,就可以让我们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抓住机遇,有效地进行主体选择。同时,又可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确定自己行动的目标、方向,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单义决定论的线性相互作用与或然决定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

社会历史规律不是某种预成的、前定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双向运动的结果,是客体条件制约与主体对客体条件超越的统一所体现出来的趋势。一方面,规律表现出客体条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创造活动不能违背条件的制约及条件自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规律表现出人的历史活动的主体选择性、创造性和历史超越性。

客体条件制约着主体活动,制约着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趋势。但是,这种制约不是严格的单义决定论,它给人们的活动提供的并不是通向未来的单一的、别无选择的道路,而往往是由多种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一可能性空间中,究竟哪一种可能性得以实现,这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取决于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的客体条件,总是为人们的活动规定出相应的可能性空间。客体条件作出的规定,既具有消极的含义,又具有积极的含义,就其消极含义来说,一定的客体条件总是限定着人的活动;就其积极含义来说,一定的客体条件提供了主体活动的条件和基础,使人们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性活动。

在客体条件规定的可能性空间中,主体能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和创造活动,并不断通过创造性活动而超越已有的客体条件,创造新的客体条件,创造出历史发展的新的可能性。过去并不能完全决定现在,现在也并不能完全决定将来。因为客体条件虽然是人活动的基础,但并不严格地限制人的活动。很显然在同样的客体条件下,不同的人会从事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客体条件下,人们也可能从事同样的活动。因此,客体条件的制约只是为人的选择和创造规定了一定的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违背了客体的发展规律,人的活动就失去了基础。而在这个范围内,人则能充分发挥主体选择性和创造性。因而在同样或相似的条件下,不同的人、集团、民族或国家所从事的历史活动,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以及他们活动的结果会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在同一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特点,可能建立起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起不同的政治体制,这都是主体选择的结果。可见,客体条件虽然对主体有制约作用,但并不排斥主体的选择和创造,而只是将选择和创造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客体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都是相对的。客体条件的制约不应理解成为为主体活动设置绝对不变、不可逾越的界限,而应理解为一种条件性限制,即仅仅提供了从事活动的客观条件。如果活动离开了条件作基础,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但是,没提供条件并不等于给主体活动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主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从事与之相适应的活动,但活动的结果却不仅仅是客体条件的简单再创造。相反,从总体上,人类每一次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而每一次活动又都可能创造出新的客体条件。正因为如此,主体的历史活动既受客体条件的限制,却又可能超越条件的限制。这种超越,就是主体的历史创造。

以上论述表明,承认客体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并不必然否定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既然如此,更不能以客体制约性为理由而将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对立起来。因此,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统一,不应理解为规律预先独立存在、人的活动只是实现规律的手段和工具,而应理解为规律本身就是在人的主体活动与客体条件的制约和超越中形成和实现的。

三、客体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客体的客观性是理解社会历史规律客观性的一个方面。以前,我们对社会历史规律客观性的理解不仅仅只局限于从客体的客观性去理解,而且对客体的客观性的理解也是片面的,那就是只把客体看作是在主体之外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事实上,客体是纳入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相对于主体来说,它并不是绝对外在的。如果只是把客体理解为感性现实,理解为直观的形式,表面上看是突出了客体的客观性,但这实际上是把客体限制在直观范围内,从主体中排除了它的本质——活动,把主体能动性限定在抽象的感性领域。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否定事物的现存形式,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创造出新的劳动产品。客体正是在人的活动、人的实践中确证了自己的客观性。

人的活动的客观性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不仅在于客体的客观性,而且在于主体的客观性、对象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对此作了深刻论述:“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客观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客观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10]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主体——人的本质中如果不包含客观性的东西,人就不能客观地活动。正因为马克思把人理解为客观的现实的自然存在物,所以,“对象性的存在物客观地活动着”。这与黑格尔把人的活动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活动是根本不同的。

要全面、准确理解,仅仅把握它的客观性是不够的,还必须从人的活动即历史过程的主体方面来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性,这是以前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个方面。只有把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对它作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社会历史,从客体方面、从外在表现来看,是社会物质条件的史,是生产方式的运动史,也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史,但从主体方面、从其内在本质看,却是人的活动史,社会历史规律本质上只能是人的活动规律。但人们却往往只从客体方面、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运动过程来理解社会历史,而忽视了社会历史的活动本质。离开了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社会历史过程就只能是一种无主体的抽象,社会历史规律当然也就成了无主体的规律。这样,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被抹杀了。

人们在说明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时,往往将规律归属于某种过程,例如在具体阐述社会历史规律时,尤其在阐释其客观普遍性时,虽然承认历史过程有主体(指承担者),但却认为历史过程的主体不是人,而是一些客体因素,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某些物质因素和物质关系。这一理解忽视了“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1]的观点,和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历史决定论犯了同样的错误——将主体选择排除在社会历史规律之外。

我们知道,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决定论者,没有从“现实的人”这一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据,而是在社会历史之外寻找社会历史发展根据。黑格尔认为,社会历史之所以有内在规律,是因为潜藏在社会历史之中,作为社会历史发展根据的精神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像一粒萌芽中已经含有树木的全部性质和果实的滋味色相,所以,‘精神’在最初迹象中已经含有‘历史’的全体。”[12]在黑格尔看来,社会历史规律在逻辑上先于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而存在的,人们只要遵循这种理性和精神的要求,就能推动社会发展。这样,黑格尔就把人及其活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导致了人与历史的分离。所以,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历史观的前提是抽象的或绝对的精神,这种精神正在以下面这种方式发展着:人类仅仅是这种精神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承担者,即群众。因此,思辩的、奥秘的历史在经验的、明显的历史中的发生是黑格尔一手促成的。人类的历史变成了抽象的东西的历史,因而对现实的人说来,也就是变成了人类彼岸精神的历史”[13]。黑格尔不懂得社会历史本身是人的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活动的结果,也否定了社会历史有其自身的因果性、规律性,更不能揭示人的活动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致力于从社会历史本身中寻找社会历史规律的根据。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人的活动是受意识、目的和动机的支配,而动机背后还有动因。人的活动的动因,既包括客观条件,也包括主体方面的因素,是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活动的动因固然要受客观物质条件制约,但在同样条件下,人们却并不一定形成相应的、唯一的需要、目的和价值取向。

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根据,即人的需要、目的和价值取向。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探究历史活动规律当然就要从目的入手。作为目的动机形成根据的因素,除了客体条件以外,就是主体因素,而从根本上决定着动机和目的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主体因素,显然是人的需要和能力,正是主体的需要和能力,内在地驱动着人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内在地推动着整个人类的发展。

正是从客观性和主体性两方面来理解社会历史规律,马克思唯物史观根本区别于黑格尔思辩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只有阐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性,才能理解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的统一。离开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对社会历史规律作出的说明,也无法回答历史非决定论的诘难。

四、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现实的人”之所以是现实的,是因为他是从事实践活动的;而实践也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运动过程。社会历史规律作为人的活动的规律,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展开和实现的。那么,要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要理解人的能动的创造性,就不能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从共时性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来看。在同一实践活动过程中,同时发生着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过程,即人和环境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即对象化过程,它体现的是人的能动性、选择性、主体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指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性。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化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4]也就是说,人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充分展示了人的生命活动的特点,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对客体的强大的物质塑造力和精神塑造力的生动体现。

另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即非对象化,这是指客体以其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存在限制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并以客体的本质和各种形式的规定性以及本质之间的联系——客观规律制约着现实的人的活动的性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客体条件本来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但只有重新纳入人的实践活动它才作为客体条件制约人的活动(客体主体化),并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再度物化为新的客体条件。

这种连绵不绝的主客体双向运动过程,从主体角度看,就是主体能力不断增强的人的发展过程;从客体角度看,则是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和更新的生产方式的运动。这两个过程是在实践(现实的人的活动)的基础上统一的、同一的。

第二,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来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阶段性)相统一的观点和,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选择性和规律的客观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5]

一方面,历史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历史是世世代代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的产物;历史过程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只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产物。也就是说,从历史的连续性来看,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中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6]“因而这些条件是个人的自主活动的条件,并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产生出来的。”[17]人类本身作为自己历史的“剧作者”,这体现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18]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人们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时,要受到前人所创造的既定的历史条件(客体)的制约,这些历史条件预先规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19]这样,就必然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国家。”[20]马克思在这里说的难道不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么?

对每一代人来说,他们都只能在既定的客观的前提条件下从事历史活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直接支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传统、习惯、风俗等,都不能自由地选择,而只能接受下来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这就决定了每一代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历史决不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物。也就是说,从历史的阶段性来看,人类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时,又是自己写就的剧作中的“剧中人”,他们在舞台上的活动要受到自己创作的剧本的制约。

这样,社会历史的发展就表现为每一代人继承前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积极成果,把作为自己历史活动的前提条件,通过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加以消化、吸收、扬弃、创新,创造出更适合自己和下一展的新的前提条件的过程。“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21]正是这种连绵不断的创新过程,使社会历史呈现出进步、发展的趋势。如果只看到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看不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就会片面强调客观条件的制约性和规律的客观性,不懂得历史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性也是前人活动的结果,看不到每一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超越客体条件,创造出更适合自己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的条件,从而陷入机械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相反,如果只看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不讲阶段性,笼统地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就会看不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性,否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就会陷入把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原动力的历史唯心主义。

收稿日期:2000-06-12

【】

[1]陶德麟.当代前沿问题专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77.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10.

[3][5][7][19][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97,733,745,585,532.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95.

[6][12]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68,18.

[8]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70.

[9]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11][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08.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

[15][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85,123.

新的历史条件篇7

历史和政治同属社会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历史更注重客观的史料和理论,而政治则是把这些史料通过整合、加工,抽象为一种理论。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虽然历史与政治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没有政治的影子,政治也贯穿于历史的每个角落,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中,很好地体现了政治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哲学原理。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当时西欧的黄金却严重匮乏。自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寻金热”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内因。奥斯曼帝国造成的商业危机和当时具备的客观条件,则是新航路开辟的外因。总之,新航路的开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因此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欧逐渐兴旺发达起来,这是矛盾的一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政治控制、经济掠夺,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这是矛盾的另一面。由此可见,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二、历史课与地理课的密切关系

历史有很强的时空观。掌握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是纵的方面,即要记住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这样才能掌握历史的进程;一是横的方面,即要知道在同一时间之内在不同空间都有哪些事件,这样才能看到历史的全局。

谈到历史的不同空间,就与地理产生了不可割裂的联系。历史课中的地点问题比时间问题复杂。人类活动在地球上,人类的活动是和他们所在地方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地理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清楚有关的地理条件,就谈不上对历史事件的真正理解。地理条件并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却是重要因素。所谓地理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物产、交通、居民点等,这些在地理课上都可以学到。但就历史课来说,还须注意历史地理条件,即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地理条件。

在探索新航路方面,具有雄厚航海实力的意大利城市应当唱起主角,为什么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封建国家捷足先登,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列?在学生初步回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要点如下:1.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随着欧洲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意大利与尼德兰之间,商业交往日趋频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贸易地位和航海地位得到了加强,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西班牙和葡萄牙,从而使之掌握更先进的航海技术;2.这两国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已准备好向扩张殖民地和缔造殖民帝国这一步骤前进。特别是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国王――恩里,在推进葡萄牙航海事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近代地理发现的鼻祖;3.两国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从8世纪初起,这两国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在长期的民族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天主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将地理条件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变化联系起来学习,是非常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历史现象的。但通过一系列的地理历史的讲述,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认识: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新的历史条件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方法  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上,明确指出:“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一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    

        要培养学生历史分析的思维方式,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人物、制度、思想等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并坚持不懈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以公正地、辩证地思维方式,评价不同时期的不同事件、人物等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以历史人物为例,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曾国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使学生们认识到他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一面,也有办洋务的积极一面。理由是由于洋务运中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经济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经过这样的分析,使同学们对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辩证的立体认识。善于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维习惯。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对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时,一定不要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古人,而要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人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比他们的前人提供了新的、有进步意义的东西;评价以往历史事件,看它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历史的进步,这是评阶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是非的唯物史观,也是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

        二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思维方法

        历史上的一切现象和事件本来就是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历史现象和事件的时候,应当具体地、全面地、综合的分析与之相联系的诸多方面,以便准确地加以把握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即国民党亲英派和亲日派的利益,张学良、杨虎城的处境,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等。通过融会贯通地分析,让同学们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有机地联系思维方法来分析所遇到的历史问题。

       三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法的思维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例如,在进行《南京条约》的讲解和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把中英《南京条约》分析为“割地”、“赔款”、“开商埠”、“协定关税”等项目,再将分析出的各项逐条认识后加以综合地观察理解,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四 比较分析法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 

        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也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与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

新的历史条件篇9

迁移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科技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称正迁移,简称为迁移;产生消极影响的称负迁移,或称干扰。

迁移理论实际上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对新知识的接受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衔接得当,产生重叠,就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前后课堂的内容应有适当的重叠,使先前的学习成为后继学习的准备,后继学习成为先前学习的自然延伸。要实现“为迁移而教”,除了重视陈述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迁移外,还要教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反省认识,以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并主动地加以改进和弥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迁移理论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

迁移理论适用于各个学科,但由于各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学习中运用这一理论时,各学科的具体策略也会不同。历史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对历史概念的学习。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本质的、内在联系的反应或概括,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只有把历史概念学好,才能真正理解好历史问题,举一反三,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中学历史教材知识结构是系统的、科学的,它按照篇、章、节、目编写,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在历史概念的学习中要做到:

(1)把新的历史概念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把新的历史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之中。如:英、法、美、日、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等。

(2)要正确区分新的历史概念与原有的有关概念的异同点,不可混淆。如:讲英、法、美、日、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既要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又要分辨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3)把有关历史概念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理出一条线索,以便把握全局。

2.设法促成学习历史知识的正迁移,防止负迁移。

如果先前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后来的历史学习产生了积极作用,那么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正迁移。例如:在首先了解了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并结合《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可认识到:从此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越陷越深,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不过,历史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学生没有把握好历史年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容易造成混淆不清的现象,也就是易出现知识的负迁移,这一点在学习中应特别注意。

3.把握历史规律,先易后难,加强纵横迁移。

在掌握了历史基本概念后,要逐步学会历史的基本技能,加强历史知识的纵向迁移。如制作年表、设计历史专题比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或其他制度的沿革等)等。在此基础上产生横向迁移,把所学的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成一个整体,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观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使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迁移理论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新的历史条件篇10

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前)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状况,从中可把握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分析背景时一般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着手,或者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个角度考虑。

要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我们首先应收集一些当时的社会发展信息。(1)文艺复兴不仅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和准备。(2)新航路的开辟,便利了英国的海外活动,使英国逐渐变成了大西洋航运的中心。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使作为英国“民族工业”的传统部门――制呢业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英国的制呢业中,出现了以资本为中心进行经营的手工工场。随后,在采矿、制革、酿酒、金属冶炼和加工、建筑、造船等行业中,手工工场也相继建立起来,其中采煤、炼铁、造船等行业手工工场的发展尤为迅速。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手工业、农业中出现了雇佣工人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一些原有的贵族也演变为新贵族。新贵族即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他们拥有大量资本并将其投资于手工工场,因而同其他资产阶级成员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3)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及其子查理一世,大肆鼓吹“君权神授”,巧立名目,任意征税,搜刮钱财。这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触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资产阶级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加剧。

从上面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背景有:(1)经济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2)思想上,文艺复兴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与准备。(3)阶级力量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两者之间因相同的利益而结合为革命的领导阶级。(4)政治上,由于封建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二、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原因即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一般可从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两个方面人手。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掌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而17世纪时,英国国王却在鼓吹“君权神授”,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这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阶级矛盾。当时,许多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是英国议会下议院的议员。英国国王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经当众宣布:我不允许议论我的政权;君主制是地上最高的制度,君主是上帝派来统治人民的总督。国王查理一世上台后,经常不顾议会的反对任意征税,还一度关闭议会。为了搜刮钱财,他还把持肥皂、盐、酒、煤等商品的专卖权。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并迅速激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外因)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内因),激化了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三、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

条件是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与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基本相同,但相对来说分析条件时更侧重于分析有利因素。

在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文艺复兴不仅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而且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大西洋航运的中心。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并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迅速聚敛了大量资本并获取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一部分封建贵族受巨额利润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这些人被称为资产阶级化新贵族,他们都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而此时,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并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向封建统治者发起挑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