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刘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11:10

项羽刘邦篇1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刘邦开始处于绝对劣势,十万对四十万,连刘邦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固不如也”。但最终,“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对战已年过半百的刘邦,却一败涂地以致乌江自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原因有三:

首先,项羽过于刚强,而刘邦却能屈能伸。当年,刘邦第一次见到巡游的秦始皇,说出“大丈夫当如是也”;而项羽见到始皇帝,说:“彼可取而代之”。由此可见刘邦比项羽内敛。表面上看,项羽比刘邦更有志气;实际上,刘邦比项羽更加明智,他知道谨言慎行终归没有坏处。所以当项羽说出“彼可取而代之”,项梁急忙说:“毋妄言,族矣!”而后果然有人告发项氏叔侄,他们只好逃走。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过刚则易折。而刘邦却能屈人之下,明明有称雄天下之志,却向项伯卑躬屈膝,“以兄事之,约为婚姻”,终究借项伯之力逃过鸿门之劫。项羽则不同,在楚汉战争之初,依仗兵力雄厚,耀武扬威,肆意挥霍精锐部队,虽然开始时屡战屡胜,但最终被一举羯薄

其次,项羽太过残暴,而又具“妇人之仁”。刘邦则不然。何以见得?项羽击破章邯军后,立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一朝活埋二十万降兵,足可见项羽的凶残暴烈。而当需要他杀伐决断时,他又表现出“妇人之仁”,优柔寡断。他能杀死叛将英布全家,而却在杀刘邦的父母、妻子这件事上犹豫不决;他能命人暗杀义帝,却又不忍心杀掉胸有大志、必将和他争夺天下的刘邦。他这样做自然不是什么尊老爱幼,而是喜欢别人给戴高帽子。从刘邦的“鸿门说辞”中可见一斑。反观刘邦,一方面他头脑清醒,处事果断,在项羽用父母、妻子威胁他时,面不改色地说:“当年你我结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如果你要煮了他就请分我一杯羹。”这话听起来冷酷无情,然而刘邦知道项羽的为人,让他杀,他也不一定杀,相反如果松口服软,不但自己的父母、妻子会死,自己也会沦为阶下囚。另一方面,刘邦深知仁政的好处,攻咸阳时一路兵不血刃,并不伤害士卒。到了咸阳,更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正是由于刘邦受到关中父老的欢迎,才为他以后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开创了两汉数百年的太平盛世,天下一统,百姓安定。

最重要的一点,刘邦能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如屠狗的樊哙,做小吏的萧何、曹参,替老头捡鞋的张良,甚至连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盗其嫂”的陈平,他都能委以重任,而且无条件信任他们。正是这种信任,才使得将士们愿效死力,谋臣们轮番出谋划策,最终打败项羽。最让我感慨的是《鸿门宴》中“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中的纪信。一次刘邦在荥阳被围,就是他化装成刘邦以救其出城,最终怒斥项羽被烹杀。士为知己者死,可见刘邦与其部属的亲密程度极高。至于项羽,有一个范增还用不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疏远范增,这是他败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如刘邦自己所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按照传说的演绎,舜目生重瞳,重耳目生重瞳,而项羽也目生重瞳,这是帝王之相。然而,项羽过于残暴,不懂得内敛,不会任用人才,这使得他败于刘邦之手,最终乌江自刎。项羽将此归咎于上天,说“时不利兮骓不逝”。就我看来,这是命运,也是必然。

项羽刘邦篇2

自少时领兵八千从江东起事,到终了被兵围垓下自刎而亡,他不长的生命里无一片段不是酣畅淋漓地杀得痛快,就连最后走投无路的败亡,也留给了青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瑰丽与悲壮。昙花一现,只求开得尽兴便是。

项羽是简单的,简单到眼里容不下半分不是。在这一点上,他倒是更像个孩子,黑白善恶太分明,不懂得和光同尘的道理。就是这样,他竟对自己最大的敌人产生了愧疚之心,被二三言语捧得飘飘然失了头脑。他的败亡,该当是他自己注定的。不过正是这样,项羽留给我们印象才比刘邦更加鲜明吧。

反观刘邦,此人绝非是真君子。先不论那几句虚实相伴的辩白之言,先不管那实是遮掩的“鲰生说我”,但就凭那几句“为之奈何”以及从君到公的称呼变更,就能把这只老奸巨滑的狐狸看清个一二。刘邦绝担不起真英雄之名,但却定然撑得起真枭雄的门脸。他听得进下属的进言,并能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而非如项羽一般,反复无常,举棋不定。更可贵的是,刘邦精通随机应变之道。这令他不论是笼络人心还是临阵对敌都不会落了下风。他的兴盛,可说是他一路行来最终蜕变的结果。

项羽刘邦篇3

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汉高祖刘邦,虽然成就了帝业,是个成功者,但他没有心,也许原来是有心的,但早已被重重硬壳包裹得不留一丝缝隙。为得天下,他厚颜地向项羽借兵才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后又恩将仇报地与项羽一争天下;为得天下,他可以像小人似的挖项羽的墙脚,把他的手下大将用挑拨离间、小恩小惠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挖过去;为得天下,他可以不要父亲,不要妻儿。至于功臣、士兵,全不在他的眼里。他把梦寐以求的帝位高高地顶在头上,而把其余的所有都狠狠地踩在脚下。

项羽有什么?――魂。

他的魂在于一种抗争精神和裸的自我表现欲。从24岁登上历史舞台到31岁乌江自刎,他将足够烧完一生的光与热,集中在这短短八年中焚尽,一点也不吝惜,一点也不节省能源!而刘邦呢?刘邦是神,连他手下的大将韩信也说刘邦的帝位是天授的。当时13岁的楚怀王说:“谁先攻入函谷关,就立他为秦王。”起先,项羽跟刘邦争着要去。楚怀王寻思,项家是贵族,有势力,有影响,项羽既可以立我为王,也可以废我这个王。如果项羽当了秦王,我这个楚王就更没有权力了。他便偏向了刘邦。恰巧赵国使者来求救,说秦朝大将章邯侵犯,赵国危在旦夕。项羽一听就来了劲,便改变初衷,愿去救赵。如此,对秦王这个位置不太感兴趣的项羽,就把绝好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刘邦,不仅如此,他还竭尽全力为刘邦扫平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使刘邦顺利地侥幸当上了秦王。

但项羽一生从头到尾,没有异兆,没有祥瑞,没有白蛇、赤蛇,只有一个“人”!从登场到谢幕,舞台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聚光伞打在他一人身上,他是主角中的主角,没有任何配角能抢他的戏,分他的光!

他从小就立下奇志,“学万人敌”;秦始皇巡视,项羽对其不屑一顾,“彼可取而代也”,并为之奋斗;他为天下百姓早息战祸,破釜沉舟,巨鹿大捷,诸侯军将领入营帐拜见他,“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是何等的英雄;每次参战,项羽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他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从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是何等的神威;“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是个“爱心大使”,无论哪个被侵犯的诸侯国求援,他都义无反顾地前往,解救国民于危难之中;他恨皇帝奢侈,怒发冲冠烧了阿房宫;他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专挑刘邦较量,使刘邦闻风丧胆,疲于奔命;鸿门宴上,却又忘干净了敌我;他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对当了俘虏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不但没虐待他们,而且还毫发无损地还给了刘邦;他在战场上杀人无数,偏偏常为部下的疾病流泪;一生不听别人劝说,却听了一个13岁小孩的话,饶了一城性命;他是个好丈夫,垓下被围,他与虞姬情深意切,难分难舍,互洒情泪,其亘古未见的夫妻之情催人泪下;直至他败至乌江边,他既有自尊又有尊严,无颜见江东父老,割头赠友。这一笔最有力,为他的画像点了睛。

项羽尽情泼洒的是年轻人一往不悔的青春之力;刘邦斤斤计较的则是中年人处心积虑的狼子心机。项羽与刘邦争,怎么会赢?他失败了,但他仍是英雄。在乌江,他拒绝了生,选择了死。大丈夫可以被人爱,可以被人恨,却不可以被人冷!

项羽没有称帝,但司马迁对他格外偏爱,不仅把他列入帝王的“本纪”中,而且把《项羽本纪》写得特别生动有趣,足见人们对项羽的敬佩与仰慕。汉高祖刘邦祭祀项羽时,好像看见项羽又挥动长矛,骑着乌骓马杀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定了定神,才想起霸王已死,没什么可怕的了。刘邦心里不由得不承认:项羽是个英雄,一个失败的的英雄。还有什么比项羽的死对头从心中发出的感叹更有说服力的呢?

刘邦算不上个英雄,充其量不过是个成功者,他是小人中的小人,而项羽则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

项羽刘邦篇4

两者各有千秋,可以评价,但无法论断谁更厉害。

刘邦的执行力、控制力比较强,有办法把中间的阻碍打掉,拿捏轻重,掌握缓急。清楚哪一些东西必须现在做,哪一些东西可以迟点再做,哪一些东西可以授权给别人做,哪一些东西必须亲自做,通过这些手段逐渐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些都表现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

项羽的是非功过,历史上各种评论不一,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标准,客观上认为:执行力、控制能力就比刘邦差很多,不仅不能够控制整个局面,甚至连自己的脾气跟情绪都没有办法控制好。对刘邦的假意殷勤,毫无察觉,反把曹无伤的告密直接告诉刘邦,反映他不懂策略,麻痹轻敌。

(来源:文章屋网)

项羽刘邦篇5

项伯为什么会傻到为敌人通风报信,置自己的侄子于不顾?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却不为项羽所用?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以至弄得自己最后一败涂地,无可挽回?诸多疑点为鸿门宴凭空制造出了诸多不解之谜,诸多不解之谜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是啊,怎么会有项羽这样的笨蛋,让煮熟的鸭子扑楞楞一飞冲天。

于是“聪明者”开始义正辞严地拒绝承认有这么一次宴会存在。他们坚持认为鸿门宴“可当故事看,难当信史读”。以至于由某位历史学家编写《通史简编》竟只字不提鸿门宴事。

更常见的情况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鸿门宴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宴会,只是这场宴会上,项羽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如果项羽意志更加坚定,决策更加英明,出手更加果断,处事更加成熟,他或者在鸿门宴前,就会毫不犹豫地劫杀刘邦,或者在鸿门宴中痛下杀手,一击置刘邦于死地,果如此,那还会出现刘邦一统天下的场景?历史岂不完全是另外一番样子?因此,他们认为,项羽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致最后功败垂成,饮恨垓下。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由一个人负责,此人就是项伯。因为,项伯是多米诺的第一张骨牌,他的通风报信,导致了后来项羽的全盘皆输。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鸿门宴前,项伯为什么要告密?鸿门宴中,项伯为什么要挺身而出保护刘邦?项伯真的是贪小利忘大义的千古罪人吗?

因此,我们的目光应当越过史籍的尘埃,重回特定的历史环境,重温楚汉相争的历史事实,认真打量那场两千多年来的宴会。

为了接近历史的真相,我们需要明白以下几点事实:

第一,刘邦和项羽为什么会在关中地区相遇?

咸阳是秦王朝的首都,咸阳位于关中平原之上。刘邦和项羽为什么能够齐聚关中,这是因为当时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这个约定是当时抗秦义军的盟主楚怀王做出的。当时他正带领义战于江苏、安徽一带。很明显,若想先入关,自东向西走直线才是捷径,才是最佳选择。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楚怀王的安排:他对项羽向西出兵的强烈要求不予理睬,直接将项羽支向了北方。向北进军,抗秦救赵。不仅如此,被派向北边的项羽,其职务仅仅是次将,需要受主将宋义的节制。同时,派遣刘邦率军直接向西进发。当时秦朝的主力军在北边,抗秦的硬仗自然也在北边,项羽和秦军主力遭遇在所难免。而战争的进程,将直接影响本来已经走了弯路的项羽进入关中的速度。反观刘邦则是另外一番感受:本来走的就是直线,而在北边,又有项羽在牵制着秦军主力。项羽和秦军的战斗越激烈,刘邦西进的道路将越平坦,进入关中的进度自然也会越快。

项羽的北上堪称一波三折,先是项羽冲冠一怒杀掉了主将宋义,自封上将军,之后和秦军决一死战,最后,秦军大将章邯投降,项羽赢得胜利。原本三心二意的各路诸侯军终于暂时和项羽一起西进关中。

但是此时,刘邦早已入关两个月。令人奇怪的是,早就可以称王的他居然波澜不惊,无声无息,还是从前的穷酸样。

就这样,他们在关中即将走到一起。

第二,关中相遇之前,刘邦和项羽是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二人什么关系?一句话,二人互为友军。二人曾有一段并肩作战的经历,也建立起来不深不浅、不咸不淡的革命友谊。此时,刘邦是西路军,项羽是北路军,二人同属于反秦义军阵营,同为楚怀王部下。

如果非要问二人的政治地位谁高谁低,那应该这样说,项羽的地位高于刘邦。因为,反秦武装的最高权力象征是楚怀王,楚怀王任命宋义为最高军事长官,率领项羽北上。在北征过程中,项羽擅自杀掉了宋义,楚怀王无奈,只得承认项羽接替宋义做最高军事长官的现实。这样,理论上讲,项羽也就成了刘邦的领导。

第三,关中相遇之前,刘邦在做什么?项羽又在做什么?

刘邦率先进入关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且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因而深受关中人民爱戴和拥护。关中人民期待刘邦顺利称王。

项羽呢?入关之前,秦将章邯、司马欣等带领秦军投降项羽,不久,项羽借故坑杀20万降卒。这20万降卒兵源地何在,历史虽无明确记载,但大部分士卒应该来自秦朝的大本营关中地区。这样,采用暴力手段坑杀20万降卒的项羽,在关中人民的心目中就成了杀人魔鬼,成了残暴的代名词。

在刘邦和项羽的对比中,关中百姓想不爱戴刘邦都难。

第四,关中相遇之时,刘项二人的实力对比如何?

此时,刘邦实力相对较弱,有10万人马,号称20万;项羽有40万人马。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个事实,那就是,刘邦的10万人马,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刘家军,更重要的是,刘邦的人马已在关中休整了两个月。而项羽的40万大军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各路诸侯军,他们虽然受项羽节制,但却随时可能和项羽离心离德。在钜鹿之战中,各路诸侯军曾有作壁上观的先例。这40万杂牌军长途而来,战斗力很难说就是上乘。

明白了这样一段史实我们就会知道,当谋士范增建议项羽对刘邦发起攻击是多么草率的行为。可是,项羽居然接受了范增的建议,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意思是要厉兵秣马,第二天要斩杀刘邦。

任何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都会看到其中的巨大风险。因为此时的刘邦,有四不可杀:

第一,对于反秦阵营来说,刘邦有大功,杀刘邦有政治风险。

刘邦是奉命西征,并且赢得了秦朝暴政的首功,按照约定,即使刘邦称王也是理所应当,任何人都不应该说三道四。结果刘邦低调行事,并没有称王,政治上毫无瑕疵。此时,项羽贸然下令进攻刘邦无疑同室操戈,将楚怀王的约定变成了一纸空文,有巨大的政治风险。

第二,刘邦对于稳定关中极有价值,杀刘邦无民心基础。

秦王朝统治土崩瓦解,此时关中地区处于权力真空期,关中人心思定、人心思稳、人心思安,而这一切在刘邦的约法三章里似乎都得到了承诺,因此,先入关的刘邦在关中人心中无异于无冕之王。此时,如果有人加害刘邦,很难赢得关中人民的拥护和信赖。更何况项羽还欠了关中地区20万条生命。

第三,刘邦是个指标股,刘邦的命运连接着其他各路诸侯的命运。

在跟随项羽的各路诸侯军眼中,此时的刘邦就是一个指标股,刘邦的结局将和他们未来的结局有直接关系,如果刘邦被杀,各路诸侯难免会对项羽的处事风格表示怀疑,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和项羽的合作。可以说,各路诸侯军都在静观其变,在各地等待鹬蚌相争。

第四,刘邦的部队以逸待劳,杀刘邦有现实风险。

刘邦的人马虽少,但却是自己的嫡系,项羽人马虽多,但却有乌合之众的嫌疑,加上刘邦的部队已经经过两个月的休整,体能和战斗力都要远远超越项羽的部队,此时发动对刘邦的攻击,项羽并没有足够的胜算。

因此,我们再回头来思考范增的建议,其实完全是头脑发热的结果,刘邦绝不是案上鱼肉,可以让项羽随意宰割。

但是,巨大的风险项羽看不到,项羽被范增的花言巧语蒙蔽了眼睛,只等明天就去砍刘邦的狗头,全然不顾身边危机四伏。怎么办?怎么办?项伯狂躁得汗流不止。大难临头了,危机到来了,项氏的反秦大业马上就要玩完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项伯的自救,他不能眼见项氏家族的伟业毁于一旦。

突然,一个人影在他的脑海闪现――张良!

张良此刻就在刘邦营中,他和张良的私交完全过硬,这是此时此刻,唯一能够拯救项氏大业的人选。

为什么张良是最佳人选呢?

很显然,要想将项羽计划中的恶战彻底解除,对于项羽这样吃软不吃硬的角色,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让刘邦前来认罪;要想让刘邦前来认罪,则必须把刘邦可能面对的危机如实传达过去,让刘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刘邦性格诡异,向刘邦传达这一信息的人必须有足够的公信力,否则于事无补;最为关键一点,这个人也必须和项伯有相当的私交,否则同样很难沟通。

按照这样的条件来思考,在刘邦的大营里,只有张良一个人可以担此重任。第一,他和项伯曾是生死之交,救过项伯的命;第二,张良在刘邦阵营里有相当的分量,对刘邦能说得上话。

试想,如果不是张良这个最佳桥梁,项伯如何接近刘邦?即使能够接近刘邦,项伯又有何证据让刘邦相信自己是出于一番善意,而不是诈骗?天下之大,救项氏的只有张良一人啊!

后来的事情也果然是按照项伯的计划发展,刘邦也果然质问张良和项伯是什么关系,这一句质问并不是刘邦过于多疑,而是刘邦要全面分析信息的准确度,只有这样,他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同时,刘邦的这句质问,不恰恰说明了项伯所找到的张良是多么合适的一个人选吗?

抱定这样的信念,项伯打马如飞,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张良的驻地。

项伯处理得十分艺术,他只是“欲呼张良与俱去”,“勿从俱死也”。项伯知道,自己对于张良的判断一点都不会错,张良有足够的谋略和胆识,同时也有足够的义气和忠诚,他必然不会置刘邦一人于不顾而独自求生。张良也找了一个充分的理由:“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于是,张良将项羽即将发兵攻打刘邦的重大军事机密第一时间向刘邦做了通报。一切全按项伯的计划进行。试想,在整个刘邦大营之内,你还可以找到第二个像张良这么合适的人选吗?

当受张良的邀请跟随他走进刘邦大帐的那一瞬间,项伯感到自己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面对明天即将到来的灾难,刘邦显得极为慌乱,爱骂人的刘邦,趾高气扬的刘邦此时竟如此卑躬屈膝,他毕恭毕敬,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对待项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还临时起兴,非要和项伯攀为儿女亲家。项伯掩藏着自己心里的鄙夷,他最清楚,他不是来救刘邦的,他是通过救刘邦来救项羽和项氏家族的,刘邦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感激涕零。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洞悉项伯对于项羽的无私情感,才能洞悉张良对于项伯的战略价值。

因此,哪有什么内奸和叛变,哪有什么卖主求荣和一时糊涂,这完全是项伯对项羽的最大关爱和帮助,是项伯对项氏反秦事业的最大贡献和付出。几千年的骂名即将滚滚而来,但项伯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忠若“奸”!只是后人读史不精,误把项伯当小人。

项羽刘邦篇6

在企业组织的日常运营中,要与其他社会组织包括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其他企业、消费者等发生关系,有时这些关系容易处理,有时不容易处理,而这些公共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作为企业骨干力量的中高层人员,通常是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具体承担者。俗话说:“搞好关系办大事。”人是社会的人,无论你持什么样的人生观,都离不开“关系”,都生活在“关系”中,需要与上下、左右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协调彼此的关系。作为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要协调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公共关系,还需要在企业活动中代表企业协调和处理企业的外部“关系”,必须在“关系学”上磨炼成为一个游刃有余的能手,才能做到无论左突右闪、东走西颠,都能把大事变成小事,把不必要的恩怨弄得清爽一点,形成良好的企业外部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有人称领导的天职就是建立关系和协调关系,在评价一个领导的水平时,把其协调关系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方面,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好手,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刘邦的一生,先是在家乡任侠交游,30多岁后做亭长之类的地方芝麻官,其后流亡芒砀山,举义旗参加秦末农民战争,打进咸阳,被项羽分封为汉王;暗渡陈仓平定三秦,东出潼关为义帝发丧,公开与项羽决裂,展开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刘邦自成一个集团,是沛县起义以后的事,现代留存的事迹集中在沛县起义之后,刘邦的公关协调艺术也在这一时期集中体现出来。沛县起义初期,刘邦属于反秦义军中的一支,独立自主;在反秦的过程中,刘邦为了生存,先后依存秦嘉、项梁等人,后又与项梁等人共同尊奉义帝,刘邦与秦嘉、项梁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不完全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与项羽是平级关系,与义帝则是名义上的君臣关系;从受封汉王到公开反对项羽期间,刘邦和项羽是诸侯和名义上的共主之间的关系,既有上下级关系,更是平级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刘邦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公关手段和技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以诚相见、推心置腹,但亲而不近,同流而不合污,在融合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是刘邦托身于秦嘉、项梁时与秦嘉、项梁叔侄相处的原则刘邦起义不久,手下大将雍齿利用驻守丰邑根据地的机会据城背叛了刘邦,刘邦非常气愤,亲自带兵攻打雍齿。由于城高墙厚,刘邦几次进攻都没有取得胜利,于是他带领自己的队伍去依附另一支反秦义军———秦嘉、景驹率领的义军。刘邦依附秦嘉,本意是借兵回攻丰邑。当他到达秦嘉的驻地时,恰遇秦朝悍将章邯的司马率军攻打砀。于是刘邦立即与秦嘉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军。刘邦与秦嘉的部将东阳宁君联合作战,在萧西与秦军作战。由于双方军队配合不好,刘邦和东阳宁君在迎战秦军时没有取胜。但刘邦的真诚还是让秦嘉佩服。因此,休整了十几天,当刘邦提出:“章邯领兵作战最喜欢攻击战,现在砀城秦军守兵不强,只是因为你我配合不当才吃败仗”,提出再攻砀城挫败秦军锐气时,秦嘉立即带兵和刘邦一起前往围攻砀城。两人率军把砀城围了三层,经三天三夜激战,攻占了砀城。随后,秦嘉又听从刘邦的意见,一起攻占了下邑,并很痛快地借了部分兵力给刘邦,让他去打丰邑。但刘邦仍未能攻下丰邑。这时,项梁、项羽叔侄两人率领在江东起义的一支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到了刘邦的家乡沛县附近,并击灭了秦嘉等人。这支义军在进军的过程中勇猛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沿途收容陈胜和其他义军的残部,到达沛县时已发展到七万余人,声势比较大。于是刘邦转而去投奔项梁。项梁很喜欢举止大度、谈吐豪爽的刘邦,当即就借给了他五千人马和十员将领。刘邦借助这一力量很快就攻下了丰邑,赶走了雍齿。刘邦很感激项梁,觉得他是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便托庇在他的门下。刘邦与项梁叔侄以诚相待,推心置腹。每次战斗前,项梁就自己的战斗部署向刘邦咨询时,刘邦都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或赞成,或反对,赞成有理由,反对也有说法。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胜利代表了一切。刘邦的意见多数都很有见地,又是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出发,因此项梁对刘邦的意见大都耐心听取。在战斗中,刘邦率领自己的军队跟随项梁左右,根据项梁的命令作战,项羽则与刘邦共肩作战,两人互相支持、互相增援,配合得很好。两人受命先后联合攻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陈留等地,多取得了胜利,曾阵斩秦军名将、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两人在合作中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为了笼络刘邦,壮大自己的力量,项梁让项羽与刘邦结拜为兄弟。当时刘邦的军队只有数千人,与项梁叔侄的势力不可同日而语,与项羽结拜为兄弟,意味着他从此成为项家的亲信,在群雄蜂起,互相之间争夺地盘或鲸吞,上演着无数大鱼吃小鱼惨剧的反秦义军中,这无疑是保存自己力量的绝佳途径,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项羽来说,此举也有结纳刘邦、壮大自己力量的意思。因此,两人的结拜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形势的产物,对两人都有好处。项梁在定陶城下被章邯杀死后,项羽非常痛苦,曾闹着去找章邯报仇。刘邦思虑再三,劝阻了项羽。刘邦对项羽说:“项将军刚刚去世,又损失了几万军队,军心难免有所动摇,我军不能再在外游击了,应迅速返回,以防卫京都为妙,贤弟认为如何?”项羽认为刘邦的意见很对,就和刘邦一起率军回到了楚国的临时首都盱眙。到达盱眙后,刘邦与项羽、另一个统兵将领吕臣商议今后的行动方略。刘邦提出:彭城是军事重镇,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城防也坚固,不如迁都彭城,他和项羽、吕臣三人分别带兵驻守彭城的周围,可以防止秦军来犯。项羽、吕臣认为刘邦的话很对,赞同他的意见。三人一同去见楚怀王,怀王也赞同刘邦的意见,于是迁都彭城,“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对这一行动,司马迁《史记》记述为:“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军而东。”刘邦托庇于项梁帐下,和项羽结拜为兄弟,既有英雄惺惺相惜的真情,也有虚与接纳、背靠大树的想法。因此,在与项梁叔侄交往时,有利于反秦大业又无损自己的事情,刘邦都很积极,和项氏叔侄配合得很好,但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对项氏叔侄做的不利于反秦大业的事情,表现出应有的距离。#p#分页标题#e#项梁占领薛城后,感觉自陈胜死后,各路义军各自为战,彼此间矛盾不断,甚至互相攻击,抢夺地盘,就召集部将和刘邦等人开会,提议尊立新的楚王。会议中,有将领提议项梁自立为王,项梁也有此意,但觉得应广询意见,便问刘邦“沛公以为如何?”从内心讲,刘邦并不愿项梁自立为王,自己今后永远做他的臣属,但在这种情况下,又不能提出反对意见,便对项梁说:“将军知晓楚国内情,又仁德服人,自有定度。我乃局外之人,唯将军是听。”刘邦的话看似完全尊重项梁的意见,但并没有直接同意项梁自立为王,更没有向项梁劝进,而是通过称赞项梁的方式把皮球踢了回去。这显示刘邦和项梁叔侄虽然亲近,但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项氏叔侄有意地拉开一定的距离。后来,在范增的劝说下,项梁放弃了自立为王的企图,和众将一起拥戴战国时楚王的后裔心为王,称楚怀王。在许多方面,如对待敌军和俘虏、对待帮助秦军守城的百姓和军队的纪律等方面,刘邦也注意保持自己的“宽大仁慈”,不与项氏叔侄的滥杀同流合污。二、治军以严,显示自己宽大爱民的美德,是刘邦取得楚怀王及其周围信任的秘诀项梁死后,楚政权的权力中心一度回到楚怀王及其周边近臣的手中。当时,在楚怀王手下的将领中,项羽勇猛善战,敢打敢冲,对秦军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每次攻城,项羽都率领所属部队进行凶残的屠城,不把秦军和秦朝官吏杀光决不收刀,连老人小孩也不放过。有时他还迁怒于协助守城的百姓,对手无寸铁的百姓也大肆杀戮。其他义军将领在屠城这件事上与项羽大同小异。刘邦则持相反的态度,他认为要成就大事业,只顾一味拼杀滥伐,没有远见是不行的,于是他时时处处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对于秦军和秦军坚守的城池里的百姓,刘邦认为只有顽抗的秦军才是杀戮的对象,那些放下武器表示投诚的秦军士兵不应该遭到屠戮,因此,他尽量约束自己的队伍,减少杀戮。对于普通百姓,则持爱护态度,尽量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因此,每次攻下城池,他首先做的是安民告示,稳定社会秩序,与项羽的只顾杀戮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刘邦归属项梁初期,项羽独自率军攻打襄城,拔城后尽情屠之。两人并肩攻下城阳后,项羽再次下令屠城。一天下来,城阳城里血流遍地,惨不忍睹,城中的无辜百姓大多死于刀下。刘邦率军跟进,看到项羽刀下血光四溅,深为惊异,感叹项羽的凶悍无情,但项羽的勇猛冲杀是为了反秦大业,他无法说什么,便命令自己的部下,进城后只攻杀拿着武器抵抗的秦军,对放下武器的秦军一律不杀,对无辜百姓给予保护,因此,在刘邦军队占领的区域,杀戮很少,老百姓都很感激。正是由于刘邦注意约束自己的军队,爱护百姓,很少杀戮俘虏和屠城,在当时的义军中,他逐步树立起了“忠厚长者”的形象,这话甚至传到了楚怀王的耳朵里,使怀王对他产生了好感和信任。迁都彭城不久,怀王召集群臣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谋臣宋义提出:秦军刚刚大败项将军(指项梁),士气正旺,如正面与其交锋,败多胜少,不如采取迂回战术,避其锐气,击其老窝。得到怀王首肯后,他进一步指出:如今章邯带领十几万大军均在赵地,一部分包围巨鹿城,一部分堵截前往巨鹿解围的义军。因此,我们的抗秦政策,应以西进为主,一直向西直到攻克咸阳,灭掉秦国。这样,就必须选择一名良将,由他攻抚兼施,进止有度,方可成功。楚怀王认为宋义的方略很对,就召集诸将确定由谁带兵出征。与会诸将都认为自己不如项梁,在秦军势力强盛的情况下领兵西进,肯定凶多吉少,于是都不吭声。性急的楚怀王见此,悬出了重赏:“众位将领,如果哪位愿意领兵西进,一旦入关,就封他为关中王。”刘邦认为机会成熟,赶紧出班领命,表示自己愿意去。随即项羽也出班请命。楚怀王犹豫不决,便临时散朝。散朝后,几位老将军有意留下,他们对怀王说:“项羽为人慓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慓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即项羽残暴,如果让他带兵西进,必定攻一城屠一城,杀戮太重,这与秦人的残暴没有什么两样,会大失民心,难以成就大功。而沛公为人仁善忠厚,颇能爱护百姓,在大王您的军中是有名的长者,如果派他率兵西进,肯定会除暴安良,收买民心,顺应民意,完成大王您灭亡秦朝的大业。就秦朝内部来说,秦国的父老兄弟长久以来,对他们的君主过分严苛的执政方式,早已深受其苦,此时若是有位心怀仁义的长者前往,不以暴虐的态度对待他们,反而比较容易松懈他们的反抗心理,也比较容易攻下来。此外,陈胜和项梁二人西进失败的教训也说明,领兵深入敌军的后方腹地,必须治军严谨,爱护民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沛公具有这样良好的素质,适合担当领兵西进的重任。老将军们的话深入怀王的心坎,最终决定派刘邦带兵西进,而派项羽和范增带项家军随宋义去救赵国,直接攻击章邯带领的秦朝大军。借助现在留存的资料,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刘邦与项羽有更多的不同:项羽对部属极重礼节,加上出身贵族世家,深得部属崇拜,但年纪轻,经验不足。对内部来说,项羽具有足够的领导魅力,工作效率又高,但这种领导魅力只能让人仰视,不容易让人亲近。他作战时英勇无比,身先士卒,他率领的军队因此特别勇敢,士气高昂,打击敌人时也特别有效率,经常毫无顾忌地残杀对方,因此,他的震撼力虽强,残忍的杀戮却严重伤害了楚军的形象,坚定了秦军的抵抗之心,这是楚怀王身边的老将军反对他带兵西进的主要原因。刘邦与项羽相反,他出身农家,几乎不懂得那些“繁文缛节”,因此,从内部来看,除了少数深知其个性而喜欢他的人外,刘邦的领导风范并不特别突出,但正是这种不突出的领导风范,使人觉得在他面前没有压力,如夏侯婴就认为,刘邦的“无为”的领导方式,让人觉得他需要帮助,从而产生一种让人喜欢接受的领导魅力。对敌人而言,总觉得刘邦是个温和而容易协调的对象,他没有强力的主见,可以随圆就方,随时摆出一种“可以谈”的姿态,使敌人觉得和他接洽投诚比较容易,投诚以后也有可能得到重用。可能正是考虑到了以上的种种因素,楚怀王最终拒绝了项羽带兵西征的要求,下决心派刘邦带兵西征。#p#分页标题#e#三、真诚合作、相互配合,又不失有原则的斗争,是刘邦同其他义军将领相处的原则和秘诀除秦嘉、项梁叔侄这样势力相对较大的起义军外,当时在全国各地还有多支反秦义军。在西进咸阳的过程中或此前,刘邦曾同他们进行合作。在与他们相处时,刘邦从反秦的大业出发,和他们真诚合作、相互配合,但在危及自己利益时,他又毫不客气地予以反击。与刘邦首先发生联系的是周市率领的魏国反秦义军。周市的魏军之所以和刘邦发生联系,是因为两者距离较近。但周市没有给弱小的刘邦提供帮助,而是挖刘邦的墙角。他趁刘邦率主力出征的机会,拉拢刘邦的部将、本来对刘邦就心怀不满的雍齿,引诱雍齿背叛了刘邦,并胁迫刘邦的家乡父老帮助雍齿对抗刘邦。对于周市这种只顾自己、不惜挖别人墙角的义军将领,刘邦毫不含糊,坚决还以颜色。他立即率主力回师,攻打周市和雍齿坚守的丰邑。第一次攻打丰邑失败后,刘邦并不灰心,他连续向秦嘉、项梁借兵,直到打下丰邑为止。正是因为周市引诱雍齿背叛刘邦,才使刘邦先后与秦嘉、项梁、项羽合作。在向咸阳进军的途中,刘邦在昌邑和彭越相识。这时彭越在周围弟兄的推动下,已经举起义旗反秦。他听说刘邦率军西征路过昌邑,就率领自己的兵马来和刘邦相会。刘邦听说当地的义军来见,取下披挂,换上常服,彬彬有礼地把彭越让进军帐。两人都为对方的豪迈气质和豪爽所佩服,真诚相见,决定合作,攻击昌邑。于是两人将部队合在一起,联手攻昌邑。由于昌邑城高墙厚,守军的弓箭和滚木擂石密集,两人没有成功。刘邦和彭越决定先扫清周围郡县,再回攻昌邑,于是两人暂时分开。但这次相见给双方均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楚汉战争爆发后,彭越在彭城附近与刘邦相遇,从此成为刘邦安插在项羽后方的一支奇兵,辗转作战,袭扰项羽的后方,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一支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彭越也因此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与韩信、英布一起被分封为诸侯王。刘邦攻取陈留后继续西进,在开封附近和张良率领的韩军再次相见。原来张良和刘邦在刘邦去向项梁借兵的过程中相会,两人都为对方所吸引,惺惺相惜,张良曾随刘邦前往项梁军中借兵,随刘邦攻打雍齿坚守的丰邑,和刘邦一起参加项梁召集的薛城大会。后来张良见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后裔都起兵复国,便以恢复韩国、壮大反秦阵营为理由向项梁借兵,回韩地经营。张良辞别刘邦回到韩地后,以韩国司徒的名义辅佐韩公子成称韩王,率领手下的1000多人攻略韩地,起初取得了不少胜利,但后来秦军援兵到达,张良无力对敌,就和韩王成在颖川一带游兵,得知刘邦率军西征后,张良立即带兵前来相见,而且碰巧遇到刘邦率军和秦将杨熊作战,张良带领自己的兵将冲击杨熊的中军,把杨熊军一截两段,随后与刘邦一起打败了杨熊。刘邦投桃报李,当即提议帮助张良去攻打颖川。张良非常高兴。攻下颖川后,刘邦得知秦将因失败被秦朝廷杀害,觉得开封地区已经平定,就向张良提议攻打韩地。韩地是张良的父母之邦,平定韩地、兴复故国是张良的志愿,刘邦此议他当然欢迎。当然刘邦的提议也有深意:他明白张良的志向是恢复韩国,帮助他打下韩地可以获得张良对自己的真心帮助,象张良这样的人才,是自己成就大业不可缺少的人才,能让他死心塌地地为自己出谋划策是自己的梦想,同时韩地也是进军咸阳的必经之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刘邦和张良率军翻过轩辕山,进入韩地,势如破竹,一连攻下十几座城池。正在韩地游击的韩王成带兵前来相见,对刘邦表示感谢,把自己的大部兵马交给刘邦指挥,告诉刘邦阳城有秦军的骑兵部队,使刘邦和张良偷袭阳城,获得了上千匹良马,组建了一支骑兵。韩王成还把张良借给刘邦,让他协助刘邦西进咸阳,这是刘邦最大的收获,从此,张良追随刘邦左右,为他出谋划策,为刘邦打进咸阳、打败项羽、建立汉帝国立下了丰功伟绩。刘邦还曾经和魏将皇欣、武蒲,楚将陈武、吕臣等义军将领并肩作战,都以自己的真诚获得了信任,后来这些将领纷纷带兵投入他的麾下,成为他的军队的一部分。四、结好关键人物(项伯),暂时退避,委曲求全,是刘邦与强横的项羽相处的秘诀刘邦历尽艰险,打拉结合,终于抢在项羽之前进入了咸阳。但这时的刘邦并不轻松,因为他知道项羽即将到达,而项羽的势力比他强大得多,不仅项羽本人比他能征惯战,项羽手下的将士也远远超过他,达到了四十万,是他的四倍,号称百万。于是“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召诸县父老豪杰约法三章争取人心,还军霸上等待项羽等将领前来。项羽与宋义等人接受楚怀王的命令后,率军北上救援被秦军包围的赵国。但宋义胆小如鼠,不愿冒险与秦军开战。他带着十万大军到达安阳后,就止步不前,听任赵国的使者走马灯似地前来求援,就是不动弹,终日躲在大帐和亲信喝酒,在安阳一直待了四十多天。项羽实在忍不住了,就杀了宋义,自己宋义原来受封的上将军,率军前往救赵。当时赵王迫于章邯大军的压力,已在相国张耳的保护下,放弃都城邯郸,退守邯郸东北的巨鹿城。巨鹿城地处华北平原的中央,自古就是粮食集中的地方,城池规模大,城墙厚,防卫力量强,易守难攻。赵王和张耳退入巨鹿后,不断派出使者到各诸侯国去求援。各国相继派了一些救兵,前后到达了巨鹿附近。但这些救兵都害怕章邯,不敢和他率领的秦军对阵,只是在巨鹿周围利用地形扎起营寨,深沟高垒。赵国的将军陈余和张耳的儿子张敖也率军来援,同样不敢与章邯对阵。由于补给困难,秦军短期内也难以发动大规模进攻,双方一直相持。项羽自领上将军后,抱着为叔父项梁报仇的急切心情率军北上。他先派英布和蒲将军率两万精兵作为先锋,先渡过漳河攻击秦军运粮的甬道,取得了小胜。随后项羽亲率大军破釜沉舟,渡河攻击守卫甬道的苏角,全歼了苏角所部五万余人。接着,项羽率领楚军主力向驻守在巨鹿城下的秦军主力、章邯的副手王离率领的军团发动了猛烈攻击,项羽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楚军骑兵紧跟其后,步兵也不落后,很快就活捉了王离,逼迫另一员秦将涉间投火自焚。经过一场大战,项羽消灭了王离军团,解除了秦军对巨鹿城的包围。在项羽率军向秦军攻击的过程中,前来救援的各路诸侯军将领都躲在壁垒上观看,他们被楚军的英勇和项羽的作战天才慑服了,当他们走进项羽营帐时,都拜服在地,称赞项羽的神勇,表示愿意听从项羽的领导。项羽成为了诸侯联军的统帅,兵力很快扩展到近四十万。后来项羽在决战中收服了章邯等秦军将领,让他们带路向咸阳进发。当项羽率军到达函谷关时,得知刘邦早已入关占领咸阳。#p#分页标题#e#项羽虽与刘邦结为兄弟,但他内心并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他也从来没有设想过刘邦会率先占领咸阳,因为他认为刘邦与自己相比,势力太小了。在尚未听说刘邦占领咸阳的消息前,他心中只盼着自己能尽快扫清通往咸阳的道路,抢先进入关中。得知刘邦抢先入关后,他非常气愤,决定用武力把刘邦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于是下令攻关,击败刘邦的军队后进抵与刘邦驻军地点不远的戏水扎营。其间,刘邦的偏将曹无伤派人去告诉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军师范增则用当时颇能迷惑人的“云气”刺激项羽,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刘邦面临着极为凶险的局势。恰巧,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张良关系很好,害怕正在刘邦营中的张良因此遇害,私下里跑到刘邦军中,告诉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劝张良跟自己快走,“毋从俱死也”。张良不想离开刘邦,就把项伯说的告诉了刘邦。刘邦非常着急。张良问他:“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时项、刘两人的军队不仅人数相差数倍,战斗力也截然不同,项羽的军队几乎全部是从血和火的洗练中滚打出来的,富有战斗力,而刘邦的军队基本上没有打过硬仗恶仗。于是刘邦回答“:固不如也,且为之柰何?”张良提议在项伯身上想办法,“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问张良“: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回答:“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并告诉刘邦项伯长于自己。于是刘邦提出“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把项伯请到刘邦帐中,刘邦在帐门口亲自迎接,把项伯请到上座,自己和张良陪坐,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并向项伯委婉地解释了自己派兵驻守函谷关的原因,“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刘邦的态度感动了项伯,他觉得刘邦是天下少有的义气之人,能与他结交是自己的福分,并且双方成了儿女亲家,刘邦的事就成了自己的事,项伯便拍着胸脯答应一定向项羽禀明刘邦派兵守关的原委,打消项羽的进攻决心。同时他对刘邦说,最好刘邦能自己亲自去一趟楚营,把自己的苦衷当面向项羽陈说,彻底解除双方的误会。项伯回到楚营后,立即去见项羽,把刘邦的苦衷向项羽陈说了一遍,指出:“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许诺。在刘邦与项羽交锋的第一个回合,刘邦明显地处于劣势。在这时,项伯的到来可以说是为刘邦送来了救星。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果断地通过尊敬、表明心迹和联亲的方式,把项伯拉到了自己一边,成为沟通自己与项羽的重要渠道,获得了避免覆亡的机会。不仅如此,在鸿门宴上和广武山对峙时,忠厚的项伯还多次救了刘邦及其老父亲的性命。在项伯的帮助下,刘邦暂时避免了覆亡的危机。但为了彻底打消项羽的怀疑,第二天,刘邦在张良、樊哙、夏侯婴等人的陪同下亲自前往项羽的大营。在双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刘邦前往项羽的大营是非常危险的,不排除被扣留或被杀的可能。但为了保住自己的力量,刘邦还是冒险前往。此前,在楚怀王的朝廷中、项梁军中和并肩对敌的过程中,刘邦和项羽的关系是亲密的,项羽很尊重刘邦这位结拜兄长,刘邦也以自己有这样一位贤弟而骄傲,有时也不自觉地摆出大哥的样子,直接称呼项羽的表字,叫他项羽(项羽名籍,表字羽)。但今天,时移事易,大哥的架子是摆不得了。刘邦把自己完全装扮成下属的样子,当到达项羽营帐前时,他先派人向项羽通报,得到项羽同意后,才带领张良等人进入。一进入项羽的大帐,他快步行到项羽的座位前,以臣子拜见君王的礼节,低头垂目,非常谦恭地对上行礼。项羽只是身子稍微耸了一下,表示看见刘邦等人了。刘邦见项羽的将士虎视眈眈,年龄比自己小很多的项羽傲慢无礼,知道今天就是自己的关键时刻,发挥了还有回去的希望,否则自己的人头就得留在这里了。于是按照在路上和张良商量好的方法,条理清晰地向项羽陈说自己的苦衷:“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羽是个做事粗犷豪爽的人,听到刘邦讲的头头是道,与项伯所说的大致相同,而且刘邦自称“臣”,对他却是一口一个“上将军”,叫得他心里得意,他心中开始觉得自己此番表现太过于做作,对不起面前的这位结拜兄长,便起身下座,拉起刘邦的手,一起走到座位上坐下,和颜悦色地对刘邦说:这是您帐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来告诉我您要封闭函谷关自己做关中王,否则我今日怎么会这样无礼呢?并命人摆上酒宴为刘邦压惊。刘邦靠着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取得了项羽的信任,基本解除了项羽对自己的怀疑,摆脱了与项羽兵戎相见、被消灭的危险。五、火烧栈道、自绝后路是刘邦在力量不及时取信于多疑、强横的项羽的秘诀项羽进驻咸阳后,对秦的深仇大恨爆发出来,他对秦朝的皇族、官吏大肆杀戮,先后有八百多皇族、四千多名官员被杀,连秦的降王子婴也被推出斩首。随后项羽进入秦朝的宫殿和府库,把能够拿动的财物和珠宝,全部装上车子,一半留给自己,一半分给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将领;秦宫中的美女也被他和手下的将领分享。剩下的搬不动的宫殿,项羽也不放过,他一声令下,凝聚着无数人工血汗、生命,闪烁着能工巧匠无数智慧巧思的建筑笼罩在士兵们肆意燃起的熊熊大火中,巍峨壮丽的阿房宫一连烧了三个多月。项羽还不解恨,又派士兵去挖秦始皇的陵墓。几个月的时间,原本富庶繁华的咸阳地区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废墟和坟场。随后,项羽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各个将领在反秦战争中立下的功劳分封诸王,共分封了18个诸侯王。他自己占据以彭城为中心的大片富庶地区,自称西楚霸王。对刘邦的分封,颇费了项羽一番心思。虽然刘邦依靠交结项伯、委曲求全取得了项羽的信任,躲过了项羽的攻击。但项羽心里对刘邦已有了成见,处处提防刘邦,两人也不再向以前那样亲近了。项羽认为关中是个富庶的地方,是秦国得以发达和对外扩张的基地,且土地广阔,如果分给刘邦会增加他的力量,便想把刘邦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他派人前去面见楚怀王,希望怀王能够收回“先入关者王关中”的成命,谁想被楚怀王一个硬钉子顶了回去:怀王坚持谁先入关谁在关中称王的成命。#p#分页标题#e#后来范增给项羽出主意,把刘邦分封到蜀地,蜀地属于关中的范围,封刘邦到这里并不违背楚怀王的约定,但蜀地山川险峻,易入难出,是秦发配犯人的地方。把刘邦封到这里就等于充军发配了。同时把投降的原秦军将领章邯、董翳和司马欣分封在关中为王,让他们挡住刘邦从蜀地出来的通道,为项羽守住第一道防线。消息传到刘邦军中,刘邦怒不可遏,虽然他从未设想过自己真的能当上关中王,仍然为项羽的背约而愤恨。张良、萧何等人劝他认清当前形势,临时答应下来,有封地总比战死强。刘邦安静下来,认清了自己面临的形势,决心暂时忍耐。张良又通过项伯为刘邦求得了汉中之地。项羽以天下已经安定为名削减诸侯的军队,刘邦的军队被削减到三万人,刘邦知道自己还不能与项羽对抗,就痛快地答应了,其实他内心是极不愿意的。军队虽然只剩下了三万,但剩下的都是精锐,是刘邦军队中的精髓,是他今后争夺天下的种子。刘邦明白,虽然把自己分封到巴蜀这样的偏远地方,又有章邯等三人看管,项羽对自己仍然不放心,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派人前来探听自己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派兵前来攻打自己。因此他一踏上前往封国的道路,就琢磨如何彻底消除项羽的疑心。走到褒中后,见到架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刘邦和张良计议,决定烧掉栈道,向项羽表示自己今后将老死在封地,决不出汉中和巴蜀。同时也可以借此阻止项羽手下的人追击刘邦的军队和进入汉中探听刘邦的动静。果然,项羽听说刘邦放火烧了栈道后,项羽认为刘邦安心在巴蜀做他的汉王了,对刘邦不再怀疑,放心地率领大军回彭城去了。而被项羽分派监视刘邦的章邯认为,从汉中到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只能通过栈道,栈道烧毁容易修复难,从此自己只要注意汉军修复栈道的消息就可以了,便放松了对刘邦的防备。而后来的刘邦和韩信正是利用明修栈道的方法迷惑章邯,率领大军从陈仓小道出击,攻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的。六、阳奉阴违,积蓄力量,坚韧不拔,斗争到底,是刘邦对付后期的项羽的秘诀刘邦受封汉王后,虽然内心百般的不愿意,但慑于项羽的强大势力,不得不装得高高兴兴的样子,带领手下将领和士卒前去巴蜀和汉中就任汉王,并在经过后烧毁栈道,表示自己断绝了回关东的路,向项羽表示自己的忠心。但刘邦并没有忘记争夺天下的大业,他上述的一切都是做给项羽看的。到达汉中后,他就摔开了膀子。首先设官立属,健全各种治理机构;其次,派将出征,平定叛乱,对辖区进行有效管理,第三,劝课农桑,组织社会生产;其目的是把汉中和巴蜀建成自己的坚固后方基地。这些做完了以后,他就让范哙、周勃、曹参等将领招兵买马,训练军队。继而筑台拜将,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操练兵马和阵法。当一切准备就绪、而项羽在东部地区因各地叛乱而应接不暇,忙得焦头烂额时,他趁机和韩信带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消灭章邯,逼降董翳和司马欣。随后东出函谷关,收申阳,招魏豹,降司马昂,为义帝发丧,占领彭城。如果说刘邦以前的动作,特别是收复关中三王的土地还是遮遮掩掩,打着要遵照楚怀王的前约,收回关中的旗号的话。东出取两河,占领河南和河内两郡,在洛阳为义帝公开发丧,就是公开与项羽对抗,不承认项羽的霸主地位,与项羽平起平坐了。彭城战役后,刘邦委托韩信带兵在荥阳、成皋一带与项羽的军队对峙,自己回到关中。在关中,刘邦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他立吕后生的儿子、刚刚从逃难的流民中找回的刘盈做太子,设立汉的宗庙社稷,表示要与项羽周旋到底。然后,刘邦委托萧何辅助刘盈监守关中,大赦罪犯,充实军队,刘邦本人又带兵回到了荥阳前线。从此,刘邦率军在地势险要的荥阳、成皋一带,与项羽展开对峙,同时派韩信出奇兵,向东北方向攻灭魏、代、赵、燕、齐等国,与刘邦一起对项羽形成合围之势,垓下一战大败项羽,四面楚歌吹散项羽的八千江东精锐,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七、软硬兼施、远交近攻,是刘邦对付和他同样地位的诸侯王的秘诀刘邦要出汉中争夺天下,首先要与项羽分封在关中和两河地区的诸侯王打交道,与其他地区的诸侯王早晚也得有个说法。根据形势的发展,刘邦确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在具体执行时又针对不同的人,用打和拉两手,软硬兼施,最终使他们的封地都成为自己的国土或盟邦。对项羽分封在咸阳以西、重点防备自己的雍王章邯,刘邦坚决打击,用武力消灭。章邯原是秦朝的著名大将,曾参加秦始皇攻灭山东六国的战争,秦统一后任少府令,负责督修郦山陵墓。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自告奋勇,率领修建郦山陵墓的刑徒东出函谷关攻打起义军,先后攻灭了周文、吴广等人率领的陈胜义军,魏咎率领的魏军,田儋率领的齐军,击杀项梁,后渡河北上将赵王歇和丞相张耳围困在巨鹿城中。直到项羽率军救赵,破釜沉舟,在巨鹿与之大战,章邯才开始走下坡路。其后项羽连续击败章邯,秦二世在权臣赵高的挑唆下把失败的原因完全归结到章邯身上。章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降了项羽,带领投降的秦军充作项羽的前军,向咸阳进发。但在新安城,项羽借口章邯带领的秦军企图造反,让英布等人把章邯率领的20万秦军全部坑杀,仅剩下章邯和董翳、司马欣等少数人。进入咸阳后,项羽封章邯为雍王,以废丘为都城,带领分封在关中的董翳、司马欣两人防备刘邦。章邯因投降项羽、手下20万将士全部被坑、自己仅以身免造成关中百姓的反对,他自己对此也心中有愧,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绑在项羽的战车上,因此对防备刘邦一事非常热心,派自己的弟弟章平守住刘邦可能出汉中的栈道口。刘邦烧毁栈道后他才放松了警惕。对这样一个人,刘邦理所当然地采取了武力消灭。他和韩信率领大军出陈仓后,很快就打败了章邯率领的军心不稳的军队,把章邯围困在废丘城里,最后引河水灌城。章邯在逃跑途中被迫自杀。董翳、司马欣两人,一被封为翟王,一被封为塞王,两人也因新安城20万秦军士兵被坑遭到关中百姓的唾骂,军心不稳。刘邦抓住百姓对他们的愤恨心理,在消灭章邯的同时,派出大军向两人杀去,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减少伤亡,刘邦还派使者前去劝说两人投降。刘邦攻击章邯时,章邯曾派人向董翳、司马欣求救,两人见汉军进军神速,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坐视自保的态度,拒不发兵救援。现在刘邦带兵来攻,两人自知不敌,为保全性命,便先后投降了刘邦。随后刘邦举兵东向,河南王申阳、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昂,有的不战而降,有的在重兵围困之下不得不降。韩王郑昌不愿投降,刘邦就派军队消灭了他,关中之战和两河之战不仅打开了东向与项羽对敌的通道,刘邦还通过改设郡县的方法把这些地区全部纳入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p#分页标题#e#对其他不与自己接壤的诸侯王,刘邦则用派使者结好的方式,把他们团结在自己一边。刘邦在洛阳为义帝发丧后,先后派使者带着自己的信件和讨伐项羽的檄文奔赴齐、赵、燕等国。齐国、赵国都派使者回访,派军参与刘邦的东征,和刘邦结成了盟友关系。后来,刘邦又派人游说英布等人,让他们和自己结成同盟,共同对付项羽。八、以诚相见,适当授权,是刘邦同投降或归附的诸侯王相处的秘诀对先后归附自己的诸侯王,无论是兵败投降,不战而降,还是自动归附,刘邦都待之以礼,真诚相见,根据需要授权他们率领一定的军队,跟随自己对付项羽。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河南王申阳是在刘邦和韩信大军的逼迫下,不战而降的。殷王司马昂是兵败被擒后投降的。对于他们,刘邦只是将封国改为郡县,纳入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同时让他们保留封号,带领自己的军队镇守地方,只是他们的封号因封国改郡县变成了虚的。西魏王魏豹是不满项羽把自己从魏地改迁到西魏,在刘邦还定三秦后自动归附刘邦的。刘邦对他礼敬有加,不仅让他带兵随从自己讨伐项羽,还在韩信回镇三秦时拜为大将,统一指挥和调度汉军和诸侯军。彭城大败后,他借口老母亲有病请假回封地,截断河口,背叛了刘邦。为了保障自己侧翼的安全,也为了惩罚背信弃义者,刘邦先是派人劝说,无效后派韩信率领曹参、灌婴两军渡河攻击,生擒魏豹。但刘邦只是罚他的家人做苦役,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参谋。赵王张耳是被自己的好友陈余攻占封国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刘邦的。刘邦在秦朝末年曾慕张耳的贤名前往拜访,在张耳的家里住过半年多。两人非常投机,整日在一起谈古论今,结交朋友。后因秦朝政府缉拿张耳,两人才分开。后来张耳与好友陈余一起参加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拥立赵王,在燕赵之地反秦。巨鹿之战后,张耳追随项羽,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却遭到了巨鹿之战后与之断交的陈余的攻打。张耳被陈余打败后率领部属到关中投奔刘邦。见到老朋友来投,刘邦非常高兴,热情招待,让他辅助韩信带兵打仗,并不把张耳当部属看待。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这件事“: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可见刘邦对张耳的重视和礼遇。后来刘邦让张耳率军和韩信一起去攻打代国和赵国,当时的代国国王是张耳的仇人陈余,赵国国王是原来的赵王歇。韩信和张耳擒杀夏说,攻占代地,随后在井阱口背水列阵,击败赵军,斩杀陈余,俘虏赵歇,攻占了赵国。刘邦不忘老友对自己的恩情,封张耳为赵王,统辖赵地。在刘邦的军中,除了原来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外,张耳是第一个被分封为王的人。九、以和亲之法行羁縻之实,是刘邦对付冒顿单于这样骁勇凶悍的少数民族首领的秘诀战国秦汉时期,匈奴是威胁中国北部边境的主要因素。为了防备匈奴,秦、赵、燕三国在北部边境修建长城,设常备军守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蒙恬北击匈奴,连接秦、赵、燕的长城,迁徙豪强百姓屯田实边,一度抑制了匈奴。但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中,中原战祸频仍,无力北顾,匈奴趁机强大起来。冒顿单于夺得匈奴部落联盟首领地位后,向东消灭了东胡,向西赶走了大月支,向南击破楼烦、白羊,重新占领了曾被蒙恬夺取的河套地区,势力大增。汉帝国建立初期,匈奴骑兵多次进犯北部边境,烧杀掠夺,引诱和招纳汉朝的将领叛变,对汉朝的北部边境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对抗匈奴,刘邦先后派韩王信、二哥刘仲、亲信将领陈欷等驻守北部边境,结果刘仲丧师失地,逃回洛阳;韩王信和代相陈欷在匈奴的引诱下,先后叛变。韩王信叛变时,刘邦曾亲自北上平叛,虽然打败了韩王信和匈奴的左右贤王,但被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骑兵围困在平城白登山上,一连被围了七天七夜,冰天雪地,粮尽无援,多亏陈使美人计,利用冒顿单于阏氏的嫉妒心理才解了围。从此,如何对付匈奴成为刘邦的一大心病,匈奴骑兵来去如风,互进互退,汉军多是步兵,无法与骑兵的快速相比。在刘邦焦心的时候,熟悉边境情况的娄敬献上一计。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柰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適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適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馀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刘邦思虑一番,慨然说:此计大可行得。如果能使天下安宁,我何尝舍不得一个女儿呢。后因吕后反对,刘邦便从宫女中选出一位非常漂亮的封为长公主,让他远嫁匈奴。同时派娄敬作为使者护送这个“嫡长公主”前往匈奴与冒顿单于完婚,娄敬还带着许多金银、丝绸和珍奇宝物。冒顿单于见汉朝皇帝把这么漂亮的女儿嫁给他,还送了那么多宝物,非常高兴,也不辨真假,把汉朝的公主立为阏氏,答应不再侵犯中原,还同意在边境地区设立“关市”,允许两国民众在边境地区贸易。和亲之策既成,汉朝和匈奴的冲突少了,边境安宁了一段时间,匈奴人来到边境,用自己的牛、马换回铁器和粮食,汉朝人则获得了恢复生产急需的牛、马等牲畜,为汉初恢复经济、增强国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双方的友谊也增加了。刘邦之后,和亲政策一直持续了几十年。随后,刘邦又采纳娄敬的建议,把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后裔和各地豪强大族迁徙到关中,其中有齐国的田、怀二姓,楚国的屈、景、昭三族等,共计十万余口,让他们在关中的闲置土地上屯垦,防御匈奴的进犯。对于在南越自立为王的赵佗,刘邦也采取了羁縻政策。派陆贾做使臣前往招抚,使之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与汉朝相安无事了。从沛县起义开始,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是作为独立的一支义军存在的。后来因为势力的原因,他先后依附秦嘉、项梁,后来与项梁一起拥立共同的领导者楚怀王。灭掉秦朝后,项羽以自己的势力压制刘邦和其他义军将领,自立为西楚霸王,刘邦因为势弱不得不听从项羽的摆布,因此,无论是秦嘉、项梁,还是后来的项羽,刘邦与他们的关系都不是真正的上下级领导关系。这使刘邦在和他们相处时,既有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又有彼此间相互容让的客情,还随时有可能因利益关系发生冲突。至于楚怀王,是反秦义军为了统一行动而尊奉的盟主型的上级,刘邦、项羽、吕臣等人和怀王有名义上的上下级关系,更有实实在在的独立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上下级关系,刘邦在协调其同秦嘉、项梁、项羽、楚怀王等人的关系,表现出的不仅有上下级之间推心置腹、以诚相见的真诚,还有保持自己独立性、不与其同流合污,为保全自己临时退避、委曲求全或自绝后路等特殊做法,甚至在某些做法上让人感觉他们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盟友或敌人关系。#p#分页标题#e#楚汉战争爆发后,刘邦与项羽成为真正的对手和敌人,对于这个敌人,他坚韧不拔,坚决消灭。而对于夹在两人中间的诸多诸侯王,则从自己争夺天下的大业出发,根据需要远交近攻,以诚相待,尽量把他们拉到自己的一边,成为自己的盟友或部属,如果不能成为自己的盟友或部属,就坚决消灭。至于汉帝国建立后与匈奴、南越等地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关系。尽管刘邦在协调平级关系上有其特殊的地方,但他协调平级的原则和方法却是通用的,如以诚相待、真诚合作、远交近攻、软硬兼施、羁縻政策等,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可供后人参考。

项羽刘邦篇7

关键词:斡旋斗争艺术礼仪

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学者。撰写了不朽的国学经典著作——纪传体通史《史记》。内容既有历史反思,又有沟通天地人的尝试。这部辉耀千古的不朽巨著展现着无比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力。《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为《史记》的精彩片段。在“鸿门宴”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司马迁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刘邦集团的积极斡旋,巧妙地化解了战争危机,体现出刘邦高超的御人之术和斗争艺术。项羽一步步变主动为被动,正如楚汉战争中他渐渐由强转弱,由优势转为劣势一样,这绝非偶然,乃是个人对于机缘的领悟、把握所致。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灭亡的大环境中。项羽和刘邦是继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反秦的农民军将领。共同接受楚怀王领导。公元前207年,怀王派项羽等向北去援救被秦军主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向西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为关中王。项羽统帅的楚军骁勇善战,在钜鹿(今河北)之战中大显神威,摧毁了秦王朝主力军,一战成名,功成不朽。同时刘邦率兵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由于项羽部队与秦军主力大会战牵制并消灭了秦王朝的绝大部分有生力量,刘邦得以抢先攻入了秦都咸阳,项羽军队居功至伟,却延误了入关的时机。也可以说,刘邦是在项羽率领他的龙虎之师与秦酣战之时,靠着强大军事后盾的掩护先占领秦都城这兵家必争之地的。老百姓深受秦王朝暴政之苦,刘邦智囊团审时度势,体察百姓疾苦,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废除了秦苛法,下令军队不许扰民,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戴支持,民心归附。刘邦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的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占咸阳,非常恼火,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陈兵。这时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灭顶之灾,积极斡旋。本文围绕酒宴上的斗争这一核心,分析刘邦怎样巧用礼仪,在纷纭复杂的人心战斗中,逐渐化解劣势,争取人心的,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出色的交际手腕。

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教授在讲座中说过:礼仪体现在七个方面:衣食住行访谈送。从这一出彩片段着手,捡拾一片秦砖汉瓦,去尽力读懂那个风雷变色、血与火交融的时代。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鸿门宴》中刘邦对礼仪的具体运用:

一、迎来送往之际,注意广结善缘。刘邦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条件和机缘。为免除灭顶之灾,刘邦敏锐抓住项伯夜访这一契机,首先竭力争取项伯,为化解危机准备了人脉资源,分化了项羽的力量。

《鸿门宴》一文开头就渲染了大战在即的紧张氛围,预示着明日即将是场血战: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1](p979)

即将爆发的战争源于曹无伤的告密,范增告诫更加剧了项羽灭刘的决心。双方军事力量相差十分悬殊:项羽统帅与秦主力会战的胜利之师,威名远播,无论兵力还是士气,刘邦都远不是对手。因此,刘邦面临的情势万分危急,命在旦夕,他却蒙在鼓中,不知就里。

项伯夜访,把这一军事机密透漏给刘邦一方,同时给这件事带来了转机。项伯要报答张良昔日活命之恩,在张良安排之下,成了刘邦的一根救命稻草。对知恩图报之人应该结交善待,刘邦知道,更关键的意义在于:项伯作为项羽叔父,既是项氏枝属,又是项羽长辈,宗族关系决定了他是项羽亲信的特殊身份,天然优势他人难以企及。他可以给项羽递话,甚或能影响项羽做决定,作用举足轻重。顺势利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价值太大了。何况眼下就需要他传达有利于刘邦的信息以平复项羽的怒气。看看司马迁描写刘邦如何刻意经营这层关系的吧: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1](p980)

这段话中,刘邦极为擅长笼络人心,以小弟侍奉兄长之礼礼遇项伯,奉卮酒为寿,敬重自不待言。约为婚姻,结成儿女亲家,扯上了亲戚关系。更有那一大堆信誓旦旦效忠项王的好话,真假难辨,博得了项伯真心的同情与认可。在这之前,刘邦自知实力不够,也确实没有做太出格的事情:占领咸阳后,刘邦曾一度住在秦朝皇帝的宫殿,迷恋那里的声色犬马,经樊哙、张良一再劝说,才封闭宫室,退出咸阳,还军霸上。如今刚好为他迷惑对方提供了冠冕堂皇的依据。可知项伯与项羽同样缺乏知人之明,都是直肠子、一根筋。事实上,项伯未必不忠于项羽。刘邦这番既诚恳亲切又热情周到的待客礼仪,表演得不着痕迹,无论于公于私,顿时就使项伯感情重心倾倒向刘邦这边。为感情驱遣,自愿为刘邦做事。此后,不仅站在刘邦立场上说话,赞扬其大功,要求项王“善遇之”,动摇项王杀机,更处处留心保护刘邦。后文“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可见刘邦着实收服了这个实心眼的项伯。

刘邦拉拢利用项伯的手段分外高明。靠得是礼仪:也就是礼遇(面子)、敬重、亲戚关系这些。金帛之物是不能用的,那是用来收买叛徒的,反而会引起其警觉。无论就哪方面而言,这会要项伯叛变项羽是不可能的,对于重感情的项伯,只能从感情入手,麻痹他,欺骗他,让他背叛了项羽而不自知。

更为可怕的是:项羽对项伯这种大战在即却为敌方通风报信的通敌行为不仅没引起丝毫警觉,反而听之信之——“许诺”,任由其发展。暴露了他处事不假思索,缺乏深谋远虑、到处轻信人言的大缺点。此时,情势朝向有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战争有可能化解。

二、访谈之中,应酬虚与委蛇。刘邦亲往鸿门谢罪,凭借其圆熟老练的处事技巧巧于遮饰,混淆视听。措辞谦逊婉转,哄骗年轻直率的项羽上当,抛除了疑忌。

我们看《史记》中怎样记载刘邦谢罪的: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p980)

论文联盟网

一句“戮力而攻秦,”就轻轻摆脱当前两军对阵,杀气腾腾,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将敌我关系定位成同一战壕里并肩战斗的兄弟和战友。“有小人之言”为婉转之词,混淆了视听。你项羽要听信小人,对兄弟动手吗,那就是不仁不义不智。多么世故圆滑。“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表现得相当谦和,我不行,先入咸阳那是侥幸,(守候着等待您的来临是其潜台词,项伯已经替他说了,而且出自项伯的口比刘邦说更让项王相信。)又见到您真是亲切。刘邦的措辞自然得体,说得谦逊平和,甚至有些朴拙,没有丝毫的野心和张扬之态,又有项伯预先所做工作为铺垫,一下子打消了项羽的戒心。这样的谢罪后,项羽即释怀,还坦诚解释准备攻击刘邦的原因是曹无伤,留沛公与饮,项羽是自信且坦荡的。

这说明刘邦经验老到,分寸把握极佳,尽管是逢场作戏,却易于为人接受。显示了他虚伪诡诈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是何等的轻信寡谋,胸无城府。我们不能不感叹他实在是太天真直率了,老奸巨猾的刘邦三言两语,就使他轻易忘记了亚父的告诫。昨日还怒目金刚,今天又认敌为友了,连一丝疑惑都没有。对斗争形势认识不清,处事头脑不明智。在事情还没弄清楚的情况下,轻率直言出卖了曹无伤,只是为了洗清自己。如此沽名钓誉、任性妄为,试想今后还有谁敢再为他做内线?战争中缺乏信息,用人却不加以保护,这样的领导人是不合格的。

项羽当时无敌于天下,自筹打仗谁也不是对手,未免轻敌自大,盟主地位既定,还要博取个宽容仁厚的美名。因而只要人家表示归顺降服了就罢手,不作深究。他忽略了那些惯用两面三刀伎俩的人。这也正是后文中樊哙一番言之凿凿的慷慨陈词,听似义正词严,却正中其软肋的原因,竟至其无言以对。项羽的爽直、疏于防范是致命的弱点,他本占尽先机,最终却被蚕食殆尽,源于低估了别人的心机与能量:群雄并起,都怀着万丈雄心逐鹿中原,谁又甘居人后。今日已然貌合神离,来日问鼎中原,帝位定于一尊,注定要一争高下的。那将是殊死搏斗。一言以蔽之:今日缺乏铁腕,来日殒命也不稀奇。也不想想,项伯是怎么和刘邦走近的呢?

三、鸿门宴酒席上:巧用座次礼仪,自觉地低调给自己定位以示安心臣服,从而完全打动了项王。项羽纵虎归山,刘邦得以逃归汉营。

《鸿门宴》载其酒席座次如下: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1](p98)

北:〔亚父者,范增也。南向坐〕

|

〔项王、项伯东向坐〕西:——|——东:〔张良西向侍〕

|

南:〔沛公北向坐〕

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先生《说鸿门宴的坐次》一文认为:鸿门宴的坐次“是太史公描写鸿门宴中极精彩而又极重要的一幕……太史公详述当时坐次决非泛泛之笔,其中隐藏了一项关系甚为重大的消息”[2],进而指出:鸿门宴中刘邦是客人,并且曾经与项羽在楚怀王面前“约为兄弟”,交际之礼中宾东向而主人西向。如果项羽尊重他,就应按宾主之礼让他东向坐(即坐在西面),自己西向做(即坐在东面),因为东向是尊位。如今项羽自己坐尊位,说明他即便没有以君王自居,却也根本没把刘邦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实际上项羽是把他看成自己的部属,其傲慢自负显露无疑。太史公特地交待的坐次尊卑依次是东向(项羽)、南向(范增)、北向(刘邦)、西向(张良),西向最卑。刘邦退为“三等”北向坐,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范增。杨树达撰《秦汉坐次尊卑考》,说“此楚君臣自居尊坐,故以卑坐坐沛公也”。

坐次中,沛公的“北向坐”最值得注意。皇帝是坐北朝南的。刘邦坐在了臣子的位置上。这个位置不会是项羽刻意安排的,贵族出身的项羽不会缺乏修养到这个地步。项羽给他留下了西面的位置。而西向坐尚是“等礼相亢”的朋友地位。刘邦没有接受这个安排。在此正式场合,刘邦采用了君臣之礼,把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上。这种态度做给谁看呢?显然是刻意对项羽表示归属臣服。张良虽据西向之位,但史文明说他是“侍”,“卑者在尊者之侧曰侍”。以刘邦的隐忍和张良的智谋,针对项羽的坦率和自负而言,这是祛其疑而息其怒的最巧妙的一招棋。抬眼一望,嗬,跑那儿去了,倒识趣。西楚霸王项羽是个英雄,英雄是不会不屑于也无须与俯首称臣之人争斗的,至此,项羽极为受用,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再无心多虑。《史记》紧接著便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上文叙坐次的排列便恰恰是这句话的最确切的解说。范增万万料不到他的杀人计划竟被对方如此不落痕迹的化解了。刘邦深谙“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面对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以及他统领的四十万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大军,他还能做什么呢?只能低声下气。自觉地低调定位自己,表达作为下属的恭敬与随顺以奉迎项王,都是深藏不露的韬光养晦之术,是外交手腕。忍耐是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等到具备了堪与项羽相抗衡的实力后再出头也不迟。

结语

在与项羽的周旋中,刘邦富于机变,通过调动项伯说情、亲往谢罪、宴席之上隐忍迎合这三步对礼仪的巧妙运用,一步步走来,终于达到了化险为夷的目的。躲过了杀身之祸,保全了自己的力量,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以后战场上,刘邦始终是项羽真正的对手,可他却再也没机会捉住刘邦了,身死国破的结局,也因刘邦。

由此可以看出,在心计的较量中,项羽远不是刘邦的对手。一个是广置羽翼培蓄力量,连对手的叔父都为其所用,项伯实际是项羽集团的内奸;一个是出卖内线,自毁长城,曹无伤白白丧命;一个是善于掩饰、心机深沉;一个是冲口而出、头脑简单;一个能够以屈求伸,图谋来日方长;一个是沽名钓誉,思想马放南山。刘邦用心经营天下,而项羽以力争夺天下。项羽以他的年轻爽直、粗疏大意与老谋深算、谨慎、周密的刘邦争夺天下,败固宜然!

笔者以为,除了韬略外,两枭雄的不同结局还源于招揽、容纳、使用贤才的水平和胸怀大不相同:刘邦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广纳人才。汉初三杰当中,无一人为其亲戚宗族。韩信、陈平这样的精英是因为项羽不能重用转投过来的,更有反水之人黥布等,他们昔日曾是战场上的仇敌。刘邦用人所长,不计其它。即使对切齿痛恨之人也不埋没其功,平定天下后就曾首先封雍齿为什方侯。身边聚集着萧何、张良等在内的智囊团。量才而用,从善如流,功过分明,赏罚有度。与此相反,项羽是任人唯亲,所用皆亲族、妻族(韩信语)身边有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刘邦语),一言不合,一人不用。又吝于赏赐(韩信语)可见气量狭小。有妇人之仁而无王者风范。刘邦是兼听而明,郦食其曾给他出个立六国之后的馊主意,被张良否定了。项羽却是兼听而昏,软棉花耳朵常被别人看似有理的话灌了迷魂汤。项伯的劝阻,刘邦的软语,樊哙的所谓义正词严,可谓是声声入耳,唯独没有采纳范增的正确建议。以至于范增叹息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1](p981)

项羽失败与刘邦成功正如

楚汉战争中时势的转变演化一样,这里没有幸致,绝非出自偶然。乃是个人政治天分对于机缘的领悟、把握所致。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年版。

项羽刘邦篇8

刘邦少时嗜酒如命,经常喝酒不给人家酒钱,甚至在当了皇帝衣锦还乡时,还欠别人酒钱。有一次县令招待客人,他说大话,说送一份厚礼,结果是一分钱都没送。他生性狡黠,油猾,爱吹牛皮,如此一个市侩算得上君子吗?

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力能扛鼎,年轻时就带了一支由八千江东子弟兵组成的军队,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士兵有病时,常亲自持汤喂药,赏赐衣物、食品,但由于对有功的贵族封赏较少,所以他们纷纷倒戈,以至于项羽后来败给刘邦。如此一位体恤士兵的好将军,竟被刘邦及其部下嘲笑为“妇人之仁”。

人才方面,刘邦有萧何、曹参、张良、韩信、蒯越、英布、陈平、周勃、樊哙、灌婴等一大批文臣武将为其出谋划策,这些人皆当世之英豪,有如此强大的智囊团不胜就有悖天理了。而项羽却因多疑而无良将,这大概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了。

而项羽呢,仅范增一人而已。韩信、英布、蒯越等原为项羽部下,后投奔刘邦了。表面上看是项羽刚愎自用,不懂得礼贤下士,不懂得驭下之术,实则刘邦阴险狡诈、无耻圆滑而已。当时韩信握有十万重兵,举足轻重,曾向刘邦提出封自己为假齐王,就帮助刘邦一同对付项羽。刘邦为了壮大抗击项羽部队的力量,勉强同意了,但心里一百八十个不愿意。得天下后,还不是随便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栽赃韩信,把他送上了断头台,一首脍炙人口的临刑诗应运而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成也想和败也萧何”这不是韩信的真实写照吗?高祖皇帝还加强中央集权,先后消灭了英布等异性王,要知道他们曾是与高祖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兄弟啊!

由此可见,汉高祖是多么无耻,把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送上断头台,不顾当年情分。如实项羽,可会如此?

在新丰鸿门,刘欲称王,项羽大怒,欲以四十万大军进攻刘邦十万人马。刘邦害怕了,就笼络项羽季父项伯,以兄弟相称,并对项羽称臣,使项伯在鸿门宴上,常以身子挡住刘邦。如此无耻行为,恐怕只有刘邦一人能做到吧!

项羽刘邦篇9

(主持人上台)在上次的鸿门宴上,项羽由于心软放过了刘邦,他非常后悔。于是,几千年后的今天,项羽再次大摆鸿门宴!

项羽:大家好,我就是项羽。(强有力地挥着手走进来,声音洪亮。然后再做一个肌肉男的姿势)

观众a:你演项羽兄啊!

项羽:进来赏他一下!(手指着a,愤怒)

观众a:项羽兄叫你赏我。(站起身来且十分高兴)

观众B:嘿嘿。(站起身来对a笑了一下,接着“赏”了a一下)

观众a(惊讶):哎哟!你怎么能打我?我只不过叫了他一下项羽兄嘛!

项羽(愤怒):再赏他一个,我堂堂楚霸王,竟被你叫项羽兄。

观众B:是。(于是又“赏”了a一个)

观众a:呜呜呜……(哭声)

项羽:哭什么哭,别哭了,别把刘邦给我吓跑了!(表情有些无奈而又愤怒)

观众a:呜呜呜……(像狗一样的抽泣声)

观众B:走,我带你去擦鼻涕。(走出了门外)

第一幕

(这时,电话响起:项羽啊!我是刘邦,我打电话来啦!快接电话!)

(项羽接电话)

项羽:喂!

刘邦:我是刘邦,我到你家门口啦!

(项羽面向门外,刘邦进入,两人相见后握手)

项羽(假心假意):刘总啊!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刘邦(充满诚意):是啊!是啊!项羽兄,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经纪人。

经纪人(热情地用力握住项羽的手):Hello!

项羽:没有“哈”(意为“傻”),我比以前聪明多了。(气愤地把经纪人的手甩开)

刘邦:项兄莫怪(手放在项羽肩上),来,(对另一个人说)这是我的参谋长子婴,你还记得吗?

子婴:(双手张开像是要与项羽拥抱,于是项羽张开双手附和着准备迎接)你好!(当两人靠拢时,子婴却行了个军礼,项羽做了个觉得很丢面子的表情并且惊讶)

项羽:你好你好!(随声附和着,表情尴尬)

刘邦:项兄,真是千年等一回的鸿门宴呀!(用手拍一下项羽的肩,走进了屋里,其余二人也跟着走了过去)

第二幕

项羽(气愤):刘邦!我就和你明说了!上次鸿门宴,你有才,加上我心软,让你逃了。(语气听起来很后悔)这次我一定要赢回来。你就等着gameover吧!(很有自信心地甩了甩头)

子婴:难道怕你不成?(此时《斗牛曲》的音乐响起,两人眼露凶光,虎视眈眈,分别卷起了袖子,面对面转了两圈)

(音乐结束,两人同时跳起。对白为“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左飞飞,右飞飞,石头,剪子,布”,同时做着动作。项羽出石头,子婴出剪刀)

项羽:啊!我赢啦!还是我的拳头厉害!(高兴地跳起来)

子婴(也跳了一下,哭着说):我怎么输了?(双手捧着脸向刘邦走去)刘总,对不起,我也不想输,是导演,是导演逼我这样的……(脸倒在刘邦的肩上)

刘邦:好了好了,我不会怪罪你的!

子婴:谢谢!(高兴,对项羽做了个鬼脸,走向神秘人Z,表情严肃)

神秘人Z:没关系,我一定能全胜而归的!(向项羽走去,同时取下眼镜用手擦眼泪,向外一挥后戴好眼镜)

项羽(轻蔑):又来了一个笨蛋!

(两人用仇视的眼光相互看着并转了两圈)(音乐起)

神秘人Z:我问你,什么布剪不断?

项羽:瀑布,这么幼稚简单的问题还问我?我问你,世界上什么动物的牙齿是黑的?

神秘人Z:这么幼稚简单的问题还问我?观众朋友们,我拒绝回答。

观众朋友们:不,不行!

项羽:好,那我来告诉你吧!蚂蚁牙黑。因为嘛咦呀嘿,嘛咦呀嚯……(《不怕不怕》的歌词)

刘邦:好!那就由我来和你一决胜负吧!(刘邦卷起袖子,围着项羽转圈)

项羽(大吼):又转!你不嫌晕我还嫌晕呢!

刘邦(无奈):那我们比什么?

项羽:如今,已是21世纪,已是音乐时代了!好,那我们就比唱歌(胸有成竹的样子),music!(《风云决》音乐开始,项羽开始演唱,努力的样子)

(项羽唱完第一次高潮,音乐停止)

刘邦:唉!你还是这样(摇着头,自言自语,脸转向一旁),不!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刘邦唱完第一次高潮,音乐声调小)

项羽刘邦篇10

一、对项羽的肯定和赞颂

《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评价:“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这说明项羽并没有什么根基,秦国在政治措施上有重大失误,陈涉首先发难,英雄豪杰像蜂群飞起,一起争雄,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下民间起事,项羽仅用三年时间,就率领五国诸侯灭秦,分割天下,封赏王侯,一切政令都由他颁布,号称霸王。霸王的权位虽然不能维持到底,可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

历代文人对项羽也有极高的评价,这些评价无疑将项羽推向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交椅。名门之后的项羽有一种打破规律、傲睨万物,有如疾风骤雨般的精神。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率八千荆楚子弟,横扫秦军,打得刘邦处处亡命逃窜;他乌江自刎更是羞煞世间一切贪生怕死之辈,更显英雄本色。李长之先生说:“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

二、英雄项羽的道德教育价值

以下几个片段可以透视项羽精神的道德内涵和勇破桎梏、信念坚定、光明磊落、仁爱正直等道德教育信息。

1.学“万人敌”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小时候读书没有兴趣,习剑也不用功,其叔父项梁责备他,他却道:“读书只能记名称,学习剑术只能是一人敌,我要学的是‘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他带兵打仗和兵法,之后项羽果然成了横扫暴秦的英雄。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其实,项羽学“万人敌”,依现在的眼光看就是开拓创新的体现,试想如果项羽当年的思想、思维、思路仅仅局限于读书、习剑,他也许会成为一个自身较为完善的人,但绝对成就不了日后的霸业。而他的勇于创新又来自于高度求实,不学“万人敌”,无以“敌天下”。正因为他善于突破思想的桎梏,才成为了八面威风的西楚霸王。

2.破釜沉舟

公元前208年,秦国进军赵国,项羽带兵前去营救赵国。渡过漳河后,他下令把渡船凿沉,把锅灶打破,让士兵只带上三天的粮食,誓与秦军决一死战,决不后退。正是由于项羽敢打必胜、义无反顾的坚定信念,使秦军大败,赵国得救,所以后世也便有了“破釜沉舟”的典故。项羽的“破釜沉舟”实质上就是对信念的坚定,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现代人常用“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这也是项羽留给后世的一个经典精神写照。

3.鸿门宴

秦末,刘邦率军攻破咸阳,不久项羽也率兵入关进入鸿门,准备灭掉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调解,刘邦亲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遂在鸿门设宴款待。酒过数巡,范增屡次对项羽使眼色,要项羽杀了刘邦,他怕项羽没注意到他的暗示,又接二连三地举起自己佩戴的玉块,示意除掉刘邦,可项羽视而不见,默不作声。其实只要项羽一个手势,刘邦就会命丧黄泉,但项羽认为这不是大丈夫所为,在他眼里宴会就是宴会,战争就是战争,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从而义释刘邦,虽“鸿门不肯鱼肉人,转眼刀俎及己身”,但大丈夫至死不言悔。有人说这显示出了他的“君人之度”:他在自己的地方杀人,不武;暗杀刘邦在自己的营中,属于谋杀,不是他的本性所为。所以,即使有了后来的垓下悲歌,但丝毫无损项羽一世的英豪形象,项羽依旧被司马迁列入了《本纪》。他的不藏祸心、不搞阴谋、不耍心机、光明磊落的处世风格,永远值得世人称赞。

4.不烹仇敌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