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0:45

微观经济研究篇1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环境的变化

(一)知识的全新界定。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对知识的界定有了全新的认识。知识的内涵不断丰富,知识的外延也趋于扩大,无论从创造、储存以及传播方式看,知识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内涵上看,当今,知识超越了传统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分类,扩大到批判性的价值判断和再创造的应用范畴。从性质上看,知识不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表征与静态的经验积累,而是由主客体相互作用生成的结果。从形态上看,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趋于数字化、多样化。从增长方式上看,知识的共享性推动了其创造与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以上特点使知识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进一步引发了知识观与学习观的改变。知识的全新界定致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举步维艰。如何实现从低阶的“学会”向高阶的“会学”升级,已然是教育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学习方式的革命。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与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促使人类信息传播与交流实现了零距离和及时化,并且成为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式。这一现象表现为学习者能够超越时空限制,便捷的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已成为作用于环境的信息理解和知识建构,而非以往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的革命既革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命,又成为满足新时代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方式升级的动力源。

(三)新媒介的出现。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地位与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超越了传统物质实体的教学媒介,信息化时代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基于单调、枯燥而又乏味的语言、文字符号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多形式、多渠道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进一步形成知识理解与建构。

(四)公共开放教育平台的兴起。一方面,国际性mooCs兴起,大规模的开放在线课程发展趋势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一方面,我国政府也支持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开放,通过“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以及近两年崛起的“慕课中国”使得国内优质教育资源逐渐向社会开放。这一现象严重威胁了普通高校同类课程的生存,导致了“课堂反转”,也引发了对“先学后教”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环境设计的焦点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知识的建构受到自身已有的认知、技能、动机等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区别对待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形成每一个个体的学习课题,并知晓意义的建构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以知识为中心。为了促进学习者基于理解的学习,学习环境的设计应该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多要素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学习环境要素协同作用的着眼点是理解和灵活运用,而非记忆。所以,掌握学习者的个体特点与独特需求,设计并提出能够实现的学习课题是成功设计学习环境的关键。

(三)以评价为中心。评价做为控制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在以后的学习中予以修正,更关注学习前与学习中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同时,评价主体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学习者都应该在恰当的时点,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前馈和反馈,共同促进学习者深化理解。

(四)以学习社群为中心。学习作为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文化活动,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者往往受其所属社群的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设计学习环境要求形成高质量的学习者社群,这一有助于确保学习者“学习权”的前沿概念,使学习者在学习社群中能够分享理想,建构新知识,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革新教学资源形态。微观经济学的教学随着环境的变化具有延续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资源的选择要求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共同参与、动态建构的方式来实现。

(二)创新学习组织方式。创新学习组织方式的根本在于将信息的传递方式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导向的线性教学信息组织结构升级为多种组织形式优化组合以及教与学两要素多重结合,形成多向信息传递与分享的互动式、混沌的、自组织学习环境。

(三)更新学习活动方式。信息化时代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习者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外相结合等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理论学习经典与前沿兼顾,精专与博览结合,面对开发的学习环境开展开放资源的查询式学习,参与学术研究的参与式学习,专业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微主题的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创设支持性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研修形式的深度学习,促进其自律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微观经济研究篇2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均衡分析;消费者;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指如何得到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1)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体衡量,可以构建相关效用函数,通过求解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结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水平必须相等。(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水平不能具体衡量,只能相互比较高低,因此不能构建相关效用函数。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分析工具,得到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两种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换比例与按照价格水平的交换比例必须相等。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关注的是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对于均衡取得的过程,以及非均衡状态的特征并不关注。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决定都是采取了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研究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投资行为;投资效率

企业的投资活动既是公司权益价值创造的驱动力(modigliani&miller,1958),也是我国经济整体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其投资效率的高低既关乎企业的成败,也关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企业的投资效率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内部环境。例如公司治理水平、公司特征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巨大发展,对于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是国民经济的“调节器”,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宏观经济政策更是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宏观经济政策是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不是很多,出现了一定的割裂现象。本文基于国内外的文献,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

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国家采取的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手段,是政府为了协调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有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等。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稳定物价水平、平衡国际收支以及实现充分就业。为应对2008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缓和惨淡的经济局面,我国当局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并取得了预期效果,我国经济逐渐实现复苏。自201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逐渐回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时期,宏观经济政策正逐渐引领中国经济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不断刺激需求,调整经济结构。

二、企业投资效率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的投资取决于投资项目的边际价值,只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的投资活动才是有效率的。在modigliani等的完美市场假设中,投资机会是企业投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抓住好的投资机会可以使企业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我国并不存在完美的市场机制,现实中的投资并不完全取决于投资机会,企业中的非效率投资即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现象也广泛存在,影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从长远利益上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资本成本的锚定效应,企业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应以资本成本为取舍率,只有企业的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大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投资才是有效率的,才应被管理层采纳。改善投资效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所以投资效率问题至关重要,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一)企业投资效率的衡量

投资效率的衡量是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数学、计量经济学等原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的衡量方法和测度模型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主要有:(1)Fazzari等(1988)从融资约束角度提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测量模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外源融资成本大于内源融资成本。模型中的敏感性程度可以反映企业所受的外部融资约束情况。(2)Vogt(1994)在Fazzari等的测量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现金流与投资机会交互项测量模型,通过该模型中交互项的符号可以判断企业是受融资约束出现了投资不足还是由于问题出现了过度投资情况。(3)Richardson(2006)基于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提出的残差项度量模型,通过模型中残差项的符号可以判断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类型。(4)Biddle等(2009)提出的无条件测试模型,首先通过模型测度企业的预期投资水平,然后分行业逐年进行回归,再把残差项按照小到大的顺序分成四组,第一组是投资不足,中间两组为正常的基准组,最后一组为投资多度,再采用multinomialLogit模型来测度企业投资出现在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组的概率,以此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效率。

(二)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

对于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分为公司内部因素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两部分。

对于内部环境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有公司信息披露状况、会计稳健性、董事会以及管理者特征、公司治理水平、公司异质性等方面。国内外学者比较注重企业内部对于其投资效率的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宏观经济环境与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割裂现象,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得到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的重视。外部宏观环境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有环境不确定性、外部治理水平、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等因素。

三、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

(一)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传导路径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传导路径主要有两条:(1)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作用改变企业对国家经济、行业经济的整体判断和预期进而影响投资机会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2)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利率等的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资本成本来以及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实施调控,但是这对企业的投资效率的影响效果到底如何,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该部分依据划分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两条传导路径分别进行了梳理。

1.路径一: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改变企业对国家经济、行业经济的整体判断和预期进而影响投资机会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会加大企业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机会的发现,加大企业对未来经济活动状况以及信息的判断的难度,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支出。经济周期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的波动状况,一般我们可把它划分为扩张和紧缩两个阶段。在经济危机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经济前景预期会比较差,国家就会相应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和需求,缓解投资不足。在经济繁荣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国家的经济前景预期会比较乐观,国家也会相应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抑制盲目以及过度投资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此外宏观经济政策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融资能力等因素来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机会。

Bloom等(2007)研究认为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管理层对企业信息的判断能力,会更加保守和谨慎,从而影响投资。应惟伟(2008)通过研究证实了经济周期与企业投资的相关关系,不同阶段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融资环境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陈艳(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支出与经济危机负相关,而宽松的宏观货币政策会增加企业投资机会以及投资支出从而起到正的调节作用。邱静(2014)实证研究证实了当货币政策比较宽松时,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进而企业投资效率也会比较高。张超等(2015)研究了经济增长平稳时期,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与非效率投资的相关关系,货币政策会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刘放等(2015)实证检验了投资效率的顺周期效应,并且国有企业和处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企业的投资效率的顺周期效应更强。

2.路径二: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对利率等的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资本成本来以及融资约束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投资时所考虑的必须要达到的最低报酬率,也是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必须应该达到的价值创造能力。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来影响投资。而且企业投资与其外部融资能力密切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也会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来影响投资效率,其中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企业的货币渠道(又称利率渠道或资本成本渠道)和信用渠道来发挥作用,这两种渠道都是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融资规模来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

mojon等(2002)通过对欧盟中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研究发现利率政策会通过影响资本成本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我国的彭方平等(2007)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改变政策利率和国债到期收益率等来影响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来影响投资,进而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但是对于我国的资本成本与投资行为敏感性的问题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其投资行为与资本成本的敏感性关系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徐明东等(2012)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成本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的作用比较微弱,而国有企业对资本成本不敏感。喻坤等(2014)揭示了我国的投资效率之谜,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加大了国有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同,从而非国有企业的信贷资源被国有企业挤出,我国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因此而降低。贺京同等(2015)通过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得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有抑制作用要取决于企业的产权性质和投资机会。

四、评述与展望

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还是基于微观层面,从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割裂现象,但是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效应也逐渐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与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路径内分为两条分别进行了梳理。未来对企业行为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宏观政策的调控作用,并且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传导路径方面应该更加明确与深化。

对于企业投资效率的衡量模型方面,目前大多采用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测量模型,投资-投资机会敏感度模型以及Richardson的残差项模型,但是这些模型都各有利弊,能否真正测度企业的投资效率,其合理性和准确性都有待于探讨,期待能够建立更加科学的测量模型。

对于企业来说,资本成本是其投资决策时必定要考虑的与其将担负的风险相对应的必要报酬率率,其投资支出对资本成本的敏感性可以检验货币政策的资本成本传导路径是否顺畅。资本成本在公司财务决策中具有锚定作用,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国有企业中,资本成本敏感性并不高。因此要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并且加强我国宏观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落实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政策要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同时要提高投资效率而不是投资率。在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同时,企业的投资效率也会影响宏观经济的波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所以在研究时也应注意投资效率的反作用机制。

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或刺激企业的投资支出,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针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不同类型的行业、不同的市场化程度的地区以及不同的现实宏观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应出现“一刀切”的现象,而是应更加细化。同时中央和地方更应该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更好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促进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实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的更好融合以及协调运转。

参考文献:

[1]Stevenm.Fazzari,R.G.HubbardandB.C.petersen.Financingconstraintsandcorporateinvestment[J].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1988,19(1):141-206.

[2]StephenC.Vogt.theCashFlow/investmentRelationship:evidencefromU.S.manufacturingFirms[J].Financialmanagement,1994,23(2):3-20.

[3]ScottRichardson.over-investmentofFreeCashFlow[J].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2006,11(2):159-189.

[4]GaryC.Biddle,GillesHilaryandRodrigoS.Verdi.HowDoesFinancialReportingQualityRelatetoinvestmentefficienc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es,2009,48(2):112-131.

[5]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9-18.

[6]应惟伟.经济周期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视角[J].财政研究,2008(5):30-34.

[7]陈艳.宏观经济环境、投资机会与公司投资效率[J].宏观经济研究,2013(8):66-72.

[8]邱静.货币政策与我国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5):34-39.

[9]张超,刘星,田梦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宏观经济增长与企业投资效率[J].当代财经,2015(8):108-119.

[10]刘放,杨峥,杨曦.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金融危机的自然实验[J].财会通讯,2014(7):85-88.

[11]彭方平,王少平.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4-29.

[12]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工业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分析[J].经济研究,2012(3):40-52.

[13]喻坤,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企业投资效率之谜:融资约束假说与货币政策冲击[J].经济研究,2014(5):106-120.

微观经济研究篇4

摘要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对于经济类本科生的学习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而大部分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所学的知识却难以转化为实践,本科在校生也希望能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来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文章旨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操作平台,即开发出一套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辅助软件,从而达到让学生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软件开发一、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经济学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本科学历的经济学人才。但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常会发现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很难迅速转化为实际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在校就读的很多同学也希望在学习中能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来增强实际动手能力。为了切实满足学生对实际操作这一需要,很多高等院校开始开发各种软件和操作平台,如贸易模拟实验室,模拟谈判室等,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针对经济学类的教学辅助软件和动手操作平台却少之又少,很难满足经济类学生的要求。针对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情况,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真正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辅助软件,成了很多同学迫切的需要。本文主要对微观部分的开发做以简要介绍。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支架起西方经济学的整个体系。相对于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则以个量分析为出发点,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以期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以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微观经济学所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等等[1]。微观经济学是中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基础,只有在了解微观层面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宏观的国家调控和中观的政策分析。因此,针对微观经济学的的教学改革,主要侧重于基础的夯实。而对学生而言,积累案例知识和加强动手能力也成了当务之急。三、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意义西方经济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的本科必修课程,已成为重中之重,而目前在校生学习状况的反馈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对本次教学改革,应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经济学作为人们日程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学科之一,本该与实际紧密相联,微观经济学更能解释许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因此教改要达到的首要目的即让学生可以将理论实践于现实。(二)重视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作用。对于高校的经济学系学生而言,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内容无疑是西方经济学。所以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对整个经济学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三)面向市场经济。西方国家在发展市场的几百年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合理的做法,这些东西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根据这些规律提出一些政策主张、制度框架,也成为世界各国在经济活动、经济交往中普遍遵循的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应该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2]。对于担负着未来重任的本科学生而言,学好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下的我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四、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任何一门知识,都应该经过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升华到理论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对本次教学改革的内容,初步设想包括四个方面,即基础理论的夯实、经典案例分析、模拟公司运行,以及与国内外图书和网上资料“连——连——看”。(一)基础理论的夯实。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教学辅助的最重要目的之一。软件开发的第一部分必然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考核和巩固。当然,软件不应该完全模仿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再一次的知识填充。这一部分应侧重于将现实中大量的小例子与微观的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借以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经济概念大多是由经济现象而来,将这些现象再升华为理论,而教改的目的之一便是增强理解性和记忆性。在这一部分,可将某些有特点的概念与实际相联系进行分析。如果大量的知识可以和生活相联系,与目前的市场,我国的发展状况相联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加强了记忆和了解。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也发挥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

(二)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目前,本科生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大部分是由国内的学者编著的,其目的主要让学生对西方的经济体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在编书过程中,必然会略去一部分经典案例及其背景和分析。软件开发的这一部分主要搜寻教科书上略去的大量的国内外经典案例,结合微观知识进行详细分析。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模型——囚徒困境,被堪称为经典案例。如果在软件开发上能模拟案例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作为案例的参与者,无疑会让他们更深切地领悟整个案例的过程。在这个模型中,学生可以模拟囚徒做出选择,选择的答案不同,“命运”也就不同,也可以模拟警察对囚徒进行审讯,即如何制造“困境”的过程。如2004年美国朗讯公司的朗讯中国“贿赂门”事件,事实上,对于任何想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而言,也面临着类似的“囚徒困境”。假设有两个跨国公司a和B正在争取同一个项目,他们在处理与政府公职人员的关系上有两个选择,行贿或不行贿[3],学生可以模拟公司a和B进行抉择。在案例中学习,既是老师的要求,也是学生的渴望。软件开发基于两种目的结合,给学生创造了动手平台,给教师也提供了宝贵的案例资料。(三)模拟公司运行。在完成上述两个环节之后,软件最重要的部分是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三部分,软件会生成一定的运行环境,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操作来完成重重难题。微观重点强调个量分析,与宏观的整体调控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进行模拟环境时,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或某个市场的内部,而并非从整体上来调节各产业和部门间的运作。比如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后,软件会将一个公司的背景资料给出,并提出公司运行的要求。学生要通过微观经济学和各方面知识相结合进行经营和运作。学生首先要针对企业进行市场调查、目标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等,然后针对企业内部营销个案分析、人力资源培训、福利分配设计等。同时考虑到学科间的交叉性,可以同产业经济学的产业组织学等学科相联系,对市场结构与行为、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给出有实际意义的结论措施等。在给出初始资金、人力和资本之后,所有的操作将由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效果和政策效应将作为公司效益的评判标准,系统最后会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四)连——连——看。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对西方经济学的讲解并不全面,很多理论带有政治色彩便被略去。学生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外,对一本真正的西方经济学书籍也想了解得更多。介于本科生外语水平的有限性,学生很难读懂一本原文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而国内外有诸多网站和图书资料可供查阅,这一部分主要便是提供一些知名网站和书籍介绍等,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微观知识乃至经济学新闻的最新动态展示。由于软件的制作限制,上述几个环节的题库也会存在有限性,软件开发之后可以成立专门的网站提供新的题库下载和知识的更新,从而使软件时常在线更新,不至于落伍。以上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初步设想,而真正的教改之路还要更久更长,教改的结果是否有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体现。微观经济学的软件开发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要在不断修改中加强和完善。我们期待这套软件能成为学生的实践助手,让他们在面对真正的经济问题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和能力,那么教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文章项目来源: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微观经济研究篇5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微观经济学的应用价值,而提升网络资源的使用质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微观经济学的应用质量。因此,对网络资源的分配进行科学的研究是当前很多人员关注的问题。

二、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络资源分配特点

1、网络资源用户数量增长

目前,网络资源的分配已经在资源使用主体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网络资源使用主体正处在快速扩张的阶段。此外,用户数量的快速变化使得很多的硬件资源产生了使用过程中的更新,资源体积的扩大使得很多新型技术的应用难以完整的结合用户主体的增长要求加以处理。此外,可以结合当前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的用户群体要求,对所有的宽带资源实施性能分析,并对具备缓冲功能特点的网络资源进行价值的处置。如果网络资源的整体数量处在较为匮乏的阶段,则必须保证所有的网络用户都可以在实际需求的满足过程中进行用户数量的保证。因此,对网络资源的数量实施细致的划分,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全部的网络资源可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资源配置质量的提高。因此,提升网络资源的配置合理性,对顺应网络资源使用主体的变化,确保各项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2、网络资源服务对资源需求有所不同

目前,网络资源的技术变化并不是单一的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方向进行推进,因此,在处理资源分配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简单的根据网络资源的运行特点实施资源配置方案的确定。网络服务模式的变化不能简单的从技术角度进行判断和预测,这就使得很多的服务活动必须根据资源需求的特点进行服务细节的差别化对待,使网络资源的处理效果可以得到优化。

3、网络资源服务范围具备全球化特点

目前,网络资源已经在世界的各个角度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普及,很多网络资源也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商业活动当中。但是,由政府机构所主导的网络技术机制依然存在很强的审查性能。除此之外,在网络资源技术被权力机构控制的情况下,提升网络资源的实践有效性是保证网络资源的控制价值得到实现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网络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工作。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特征的情况下,很多网络资源的服务性能需要通过商业化运作模式进行处理,这就使得很多的资源价值难以在网络资源发展过程中进行运行基础的有效处理,如果网络资源的发展在技术层面已经能够展示出全球化的一系列技术特点,贝攒源的所有配置要求都必须在网络资源的处理过程中进行配置技术的优化,并保证网络技术可以适应全球化技术处理方案的要求。

三、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络资源分配优势

网络资源在实施具体分配的过程中,很多供应机制和需求机制的对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供需机制的调整和变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价值机制的调整状况。此外,在分析供需关系的过程中,很多价格调控机制都可能在使用性能方面进行应对模式的构建,确保所有的资源整合系统可以有效的结合固定的性能特点加以技术应用,保证技术的优化方案可以与资源配置需求相适应。在分析价格运行机制特点的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分配活动有可能在服务质量的处理方面形成差异化特征,使得彳艮多的资源分配工作无法结合有效的选择机制进行服务级别的处理,造成很多系统的功能处理活动不能在区分服务的运行过程中进行资源配置质量的提高。在分析市场运行机制价值的过程中,全部的市场资源分布特点可能在网络资源的影响下产生质变。因此,对网络资源的全部管理活动实施控制机 制的构建,可以使后续的控制活动在技术角度实现与经济模型的对接,使全部的经济模型不会受到后续价值供应机制的影响。在微观经济学的运用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处理工作都可能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影响下进行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所有的网络技术处理方案都比较容易在资源配置机制的影响下形成研究技术的优化。微观经济学的应用还需要与网络资源的全部处理机制相适应,使网络资源的控制工作可以在研究思路的控制之下进行研究意义的增强,保证微观经济学的处理成果可以适应微观经济学处理理论的要求,确保相关文献资源能够将各项研究成果提升到抬高网络资源配置质量的地位。

四、网络资源分配定价策略

1、通过网络资源模型实施定价策略

首先,在进行网络资源配置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外观经济学的理论特点,对网络收费机制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所有的网络收费机制可以在定价模型的质量控制过程实现运行能力的增强。除此之外,必须结合定价策略的处理要求,对网络资源应用过程中的链路性能加以研究,使全部的链路资源都可以在定价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分段机制的构建,使定价策略的价值可以在价格调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实现。可以按照不同网络资源的运行特点,对定价策略实施过程中的链路能力加以判断,使全部的接入链路能够在固定的应用价格影响之下进行应用水平的提高,保证收费程序可以适应网络资源的模型的处理性能要求。定价策略的处理还必须充分适应价格模型的应用特点,对市场环境的调查机制进行处理,确保后续的市场调查工作可以在固定的逻辑模式中进行分离技术的应用,并使模型的质量处理活动可以适应网络资源模型的质量控制需要,确保网络资源的各类容量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加以利用。

2、通过使用率调控进行网络资源分配

首先,在实施使用率调查的过程中,必须对影响使用率价值的定价策略加以研究,使全部的策略都可以结合固定的程序,对报文流程加以控制,以便网络资源的应用可以在使用率因素的合理调控过程中进行反应机制的构建。此外,要结合市场资源调控过程中的价值控制要求,对全部的用户资源实i施价值调查,以便后续的价值控制机制能够适应使用率的控制要求,并保证全部的投标价格都可以在服务机制的影响下进行使用率的完善。要结合每一个报文系统的价值特点,对全部的投标技术基础实施质量判断,确保后续的服务活动能够在投标技术的处理过程中进行价格的有效设计,确保全部的服务活动能够在投标价格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服务水平的提高。如果投标技术的应用过程能够在付费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变化,则必须保证全部的资源配置工作可以适应价格的调控特点,使全部的报文活动都可以在科学的算法支持下进行处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工程的后续处理过程可以适应招投标工作的处理要求。可以从交换机使用的角度出发,对投标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价格特点加以判断,使网络资源分配活动的全部内容都能在微观经济学的影响之下实现有序推进,使系统的全部服务活动能够适应微观经济学的处理要求,并适应服务质量的提高需求。

3、提升网络资源分配协调能力首先,在制定网络资源配置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处理意见进行定价策略的调整,使所有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的结合网络资源的配置特点实施协调性能的处置。除此之外,必须按照资源处理的全部意见,对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科学度加以控制,避免网络资源的不良运行造成彳艮多资源处理水平的降低。可以按照网络资源配置的程序特点,对所有的分配策略价值加以研究,以便价格机制的全部调控程序都能在分配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质量控制机制的处理,切实保证所有的资源配置能力都可以在分配策略的有效控制之下进行合作水平的提高。

五、结论

微观经济研究篇6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对实践教学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多数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实践教学越发重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各高校普遍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因此,要改革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注重地方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影响的一门科学,日益发挥着对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的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所以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仍有很强的应用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突出应用二字,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分析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领域内的问题,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其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微观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所以,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从实践上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1)章节多,内容抽象难懂。从目前使用较好的几本微观经济学本科教材来看,章节都比较多,如曼昆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有22章,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6章,岳贤平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5章等。从内容上看,以曼昆编著的教材为例,主要内容有: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赋税的代价、国际贸易、公共部门经济学、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学前沿等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对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而且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公式、图形和数学模型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的,比较抽象,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大多数学生反映学起来费劲难懂。

(2)研究方法多,数学知识是基础。随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成熟,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如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实证分析法为主,主要是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及推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自数学进入经济学以来,它提高了经济分析的水平,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一是借用了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和全微分等武器,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等;二是借用了集合论与线性模型分析了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可见,数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3)图形多、曲线易错乱。为了便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理论假设,用图形来直观阐述。但该课程涉及图形分析的章节比较多,而且曲线太多且有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产生错乱的现象,要么记错了曲线移动的方向,要么记错了曲线的种类,导致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出现差错。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强化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一种理念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很多高校为了响应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精神,纷纷喊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响亮口号,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也随之改革。但从实际情况看,真正落实到位的高校很少,绝大多数高校只停留在口头上,老师上课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调动起来。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对于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2、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纸上谈兵。

3、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没有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一是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其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方式,根本不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再者,因章节多,课时偏少,老师需要赶进度,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或课堂讨论。另外,据学生反映,有些老师准备的案例太长或太老,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即使参与其中进行课堂讨论也是被逼无奈,应付了事。可见,教师从本质上没有真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

1、加大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实践的重要性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让师生都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动。

微观经济研究篇7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

近年来,社会上相继出现了很多类型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相对于普通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本次研究提出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简单、实现容易、扩展型较强的优势,且系统不需要掌握全部的资源信息,仅需要引入竞标机制,就可以解决资源提供者的报酬问题。

一、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概述

立足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此设计出来的模型如图1所示。

正如图1所示,整个模型是借助于现代网格的信息和管理的模块,并利用大量的网格域来共同构造出一个新型的网格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通信。网格域属于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具有自治特点,在这个网格域中,主要涉及数据、信息、存储、计算等各类资源,当然也可以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或者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集群来对其数据进行管理。网格域主要负责对本地资源进行管理,为本地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将接收到的招标信息进行处理,并为其他域的用户提供服务。本次研究的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主要由几大模块组成,且在这个模型中,资源的调度内容有如下方面:一是作为卖家方,需要对资源进行任务分配;二是作为买家方,需要对作业进行资源分配。具体流程如图2、图3所示。

二、有关市场供需均衡原理的价格调整算法

1、均衡价格的存在性证明的概述

从理论上分析均衡价格的存在性有关证明方法,对不同的经济变量需要使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均衡求供离差使用V1表示,求供离差使用V表示,均衡供求离差使用U1表示,供求离差使用U表示,需求数量使用D表示,供给数量使用S表示,均衡价格使用p1表示,价格使用p表示。大于0的系数或者常数使用γ、β、α、a、b、c、d表示。

(1)静态供求综合模型。静态供求综合模型一般形式使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U=0

p=p(U)(dp/du>0)

在这个公式中,由于U=S-D,所以U=0。也就是说,U=S-D=0,推出S=D,也就是供给和需求相等。均衡解为:p1=p(0),U1=0。

针对有关该行为方程增加了解答的条件:首先由dp/du>0推出,在这个行为方程中,供求离差U的单调增函数就是价格p。如果U=S-D<0,那么p0,p>p1。这也就是说,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均衡价格就会高于价格;而需求和供给相同时,均衡价格和价格也是相同的;当需求小于供给时,此时的均衡价格会低于该价格。当出现价格和供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此概念称之为供求规律。

当供求函数的自变量为求供离差V=D-S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模型:

V=0

p=p(V)(dp/du<0)

在这个公式中,由dp/du<0这个限制条件可以推出,V的减函数是p,而在第一个公式中,U的增函数是p,这是因为V符号和U符号正好相反,和第一个公式是等价关系。第二个公式的解值是:p1=p(0);V1=0。

S=D

D=a-bp(a,b>0)

S=-c-dp(a,d>0)

线性供求综合模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U=0

p=α+βU(α,β>0)

在上述的第三个公式中,线性综合模型分析较之于线性分析少一个方程,并且β是数值,而U和p的关系是正向关系。有关第三个公式的解值如下:

p1=α

U1=0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U<0,那么p<α=

p1;如果U>0,那么p>α=p1。由于α=p1,所以第三个公式中的供求函数可以使用p=p1+βU。

这几个公式充分体现了供求函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也就是供求和价格的关系都和均和价格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且均衡价格主要是由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商品价格等外部因素所决定。继而推出第五个公式:

β=(p-p1)/U=(p-p1)/(S-D)

在这个公式中,价格的概念是指供求离差与均和价格离差的比率,尤其是这价格也会通过供求的变化来随时影响均衡价格的速度。如果将U=-V带入第三个公式中,可以推出:

V=0

p=α-βV(α,β>0)

第六个公式的解值为:p1=α,V1=0。和第五个公式一样,U1=0和V1=0都是指D=S。

(2)动态分析。为了研究具体的动态问题,需要先找到有关时间路程p(t),通常情况下,立足在某个时间点,分析时间变化率在价格变化下的超额需求(D-S)呈正比,也就是dp/dt=γ(D-S)(γ>0)。由于(D-S)=V,所以dp/dt=γV(γ>0)。由第六个公式可以推出:V=(α-p)/β。将此公式带入dp/dt=γV(γ>0)公式中,推出:dp/dt=γ(α-p)/β=γα/β-

γp/β,对这个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出:p(t)=[p(0)-α]e-γt/β+α。从第五个公式中推出:α=p,所以:p(t)=[p(0)-p]e-γt/β+p1。在这个公式中,由于γ/β>0,所以如果t无穷大,那么e-γt/β就是0。同时由于p1和p(0)都属于常数,所以如果右边第一项趋于0,也就是如果t是指无穷大,那么p(t)=p1。

2、算法描述

结合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调整算法的具体概念:已经清楚未来或者过去的一些时间段对资源信息的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来对均衡价格进行数理分析,从而实现系统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资源总能力使用C表示,总资源需求量使用D表示,算法精度使用α表示,平均价格使用p1表示,高价和低价使用ph、pl表示,当前资源的价格使用pi表示,价格调整周期使用ti表示。资源的超额需求的主要表达方式是Z=D-C。其具体的理论说明如下:

第一步:接收资源交易管理模块的有关资源信息数据;

第二步:对于资源Ri,从周期ti来对资源价格进行调整,并执行以下步骤;

第三步:高价ph和低价pl的初始值使用当前资源价格pi表示,初始化的测算精度α值;

第四步:在价格pi下,对总资源需求量Di进行计算是立足于表格中的竞买者对资源Ri的有关信息,得出超额需求的Zi=Di-Ci公式,而两者之间的差就是指资源总能力Ci减去总资源需求量;

第五步:如果|Zi/Ci|≤α,那么直接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在低价pt的条件下,对低价资源超额需求Zl数据的得出是建立在需求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七步:如果Zl小于0,pl=pl/2,则返回到第六步;

第八步:在高价ph下,对高价资源超额需求Zh的计算是建立在需求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九步:如果Zh大于0,ph=2ph,则返回到第八步;

第十步:为了计算平均价格pl和ph的算术平均值p1,需要在平均价格p1的条件下,评价价格超额的数值是需要在需求Z列表中竞买者对资源Ri的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来计算的;

第十一步:如果|Z1/Ci|≤α,那么使pi=p1,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二步:如果Z1小于0,使ph=p1;

第十三步:如果Z1大于0,使pt=p1;

第十四步:返回到第十步;

第十五步:均衡价格是pi,资源Ri的价格调整结束,返回到第一步。

三、结语

相对于普通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本次研究提出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简单、实现容易、扩展型较强的优势,且系统不需要掌握全部的资源信息,仅需要引入竞标机制,就可以解决资源提供者的报酬问题。为了尽量避免部分因素的改动而影响到系统的应用功能,因此还需要对有关资源价格的程序进行适当的设计,建立一套安全机制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施运梅、刘梅彦、杨根兴: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3).

[2]王兴伟、江南、王家林、黄敏:一种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网格资源分配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6(7).

[3]张建勋、贺毅朝、田俊峰: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4]张建勋、贺毅朝、田俊峰:基于市场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2).

[5]王兴伟、蔡颖、佟呈呈、黄敏:基于拍卖和免疫优化的网格作业分配机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6]李明楚、许雷、孙伟峰、陆坤、郭成:基于非完全信息博弈的网格资源分配模型[J].软件学报,2012(2).

微观经济研究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根本性改革/成本研究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起着创造国民财富、增强国家实力、提供国民收入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中国人世后对市场结构主体的重大调整,随着新的国家实施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部署,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改革已经走到深层次的根本性改革的阶段①。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核心、最困难的部分,它涉及经济结构转换、所有制结构转变、国有经济与市场化、国际化的外部环境协调等经济问题,涉及四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历史债务、企业与社会合一、三千万老工人的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问题,也涉及我国工人阶级地位、改革性质与社会稳定等政治问题(李融荣2003)。正因为如此,我国改革采取了所谓“渐进式改革”的形式,避开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改革的难点,而首先从发展非国有企业开始,这就使得改革初期收益较大而成本较小,全社会呈现出稳定和繁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可以自动解决。国企非产权制度的改革与产权制度探索性的改革,给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改革造成一种由渐进到根本性改革的环境。从中国国企改革的历程来看,18.1万家中小国有企业所有权在短期内实现的根本性变革,为9000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经验,这是国企改革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六大对国有企业改革赋予了新的指导思想,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则预示着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两个方面出现重大突破:一是国有资本将从竞争性行业退出;二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张文魁2002)。这一涉及10万亿元国有资产的巨大擅变,标志着近26年艰难而曲折的国企改革逐渐进入根本性改革的关键阶段,时间不允许国企改革打持久战和拉锯战,越往后推,国企改革的成本将会成倍增加,因此留给我们的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

然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是否顺利,社会是否稳定,生产力是否持久发展,最终归结到改革成本的支付和控制问题上。没有一笔巨大的改革成本支付,国企改革的收益将难以取得。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住改革成本,就不可能用有限的付出来取得改革的收益,国企改革就寸步难行,产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就无法推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就无法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必须要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降低国有资产置换的成本,使国有资产能够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置换和运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是对人民的财产真正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对国有企业的职工负责,对发展社会生产力负责。成本与收益是反向运动的两个要素,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根本性改革,就要研究其为何互为变量的相互关系。

2003年元旦刚过,重庆市首先宣布:在工业领域不再新办国有独资企业,转而大力发展以私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以此作为调整全市所有制结构的重要措施。一周以后,北京市宣布,从今年起北京市工业系统将不再批准建立国有独资公司。为保证国有资本有效退出,北京市指出,国有资本原则上以相对控股为主,特殊情况需绝对控股的,控股份额不得超过51%。随后,山东、吉林、辽宁等省也发表不再搞国有独资和已有国资限期退出的声明。而这些省份有不少是传统大中型国有企业密集的重工业区。这些声明则往往伴随国资份额上限的规定。到2002年初云南、甘肃两省相继宣布“绝不再搞国有独资企业”为止,全国除几个自治区外各省大都已表示将在竞争领域内告别“国有”(秦晖2003)。不言而喻的是:如果增量趋零,即使国资存量绝对值不变,相对值也会下降,并在足够长时间后趋近于零。因此,国企的根本性改革既是规律,也是水到渠成的大走势,顺势而为才是上策(邓志雄2003)。我们有必要去研究成本的构成,并据以动态地建立成本经济的模型,用以推进这一根本性的改革。

1.大中型国有企业根本性改革的政治成本

国有企业根本性改革的政治成本是指因产权制度变迁带来的政治风险和造成的社会控制风险,即在国有产权制度安排过程中最高权力控制群体预期的或实际的政治耗损。

首先是产权更替引起的政府(或改革主体)的控制力下降和社会的风险因素增加。这种成本必须内部化。因为成本内部化是与改革收益内部化相对应的,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改革是为了追求潜在的利润,当然其政治成本应内部化。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只要制度安排成功就可获得最大的成果,还可获得支持和巨大的政绩,甚至职位的提升,因此其改革成本理应由改革主体自行承担。

其次是产权易人引起的制度利益转换成本:一是旧制度下的能够获得的利益,在新制度安排后,被取消,这部分成本可以称之为新制度安排的机会成本;二是新制度安排后由某些人承担了的费用,如农业制度变迁后,予以制度化的乡统筹、村提留;三是新制度安排后,未予以制度化的成本,可以在制度运行期间与制度化的费用一同由微观主体承担,也可以向后累计,找适当的时机予以分化解构成本。

再次是制度更替引起的制度利益和损失的分担的社会公正问题,是指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和改革成果的享受者的错位问题,即承担改革成本多的社会群体享受到的改革成果少,承担改革成本少的社会群体享受改革的成果要多(杨继绳2003)。

学者一般把政治成本分为两类:“政治成本a来自制度变迁,新制度安排后,使潜在利润得以实现,增加社会净产出,由此可能导致经济自由化所诱发的多元政治力量、权力中心所拥有的经济力量相对下降等,引起对权力中心执政地位威胁的增加。政治成本B来自现有制度安排。相对于愈来愈阻碍现有经济发展的制度来说、潜在利润会逐渐增加的,因此人们的不满也会逐渐增加。两类成本往往是此消彼长的,不改革,则国企业长期陷于困境,民众不满,政治成本B增加;若加大改革力度,则可能大权旁落,政治成本a增加。无论哪一种政治成本都是制度供给者(权力中心)不愿承担的。

国有企业的政治职能主要表现为,企业中党的组织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样对企业重大决策的参与,包括政治影响,还包括对企业内的党员起到领导和组织作用,对党内外群众起到动员作用,从而调动企业的政治资源,充分发挥企业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激励职工为企业努力工作的作用,保证企业经济功能的发挥。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根据职工个人对党的忠诚、对党和企业的贡献,对某些人进行奖励和优先提拔。由此产生的亚文化就其结构上而言,是施恩回报的关系。这类关系使得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社会变革是由各种力量构成的社会合力推动的。当前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合力是不同社会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吕炜2002)。在当前的社会力量体系中,强势群体力量微薄,对合力矢量的方向作用很小。按照当前社会合力的方向深化改革,必然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中国社会的贫富悬殊会更加严重。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形成,主要是改革成本的承担和成果的享受错位的结果。让当今中国的强势群体来推动改革,可能会造成比过去更大的不公正。然而,在改革中要回避这种力量,只有不改革。不改革,中国更没有出路。问题的实质在于无人承担这部分“改革成本”。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考虑,是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外部条件”。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者也只是明确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这种制度是“新人新办法”,而回避了迫在眉睫的“老人老办法”和新办法之间如何衔接的问题。目前下岗工人多,已成为各级政府头疼的“社会安定”的包袱,为国有企业解除历史负担,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只要我们保留国有企业这种企业性质,我们就不能拿私有企业的办法来管理企业,而是拿出一套适合国有企业这种特殊企业的管理办法来。这涉及十分关键的实质性问题:在理论上承认工人阶级对于国有资产存量最终直接所有权,在政策上给予其充分的补偿,补偿者应该是政府,应该从国有资产存量中划出相应部分作为抵押,建立社会保险,按照工龄给予国有企业工人、以及事业和行政人员补偿,补偿其在计划经济下被国家财政统一扣除了的“必要劳动的价值”,这就是充分考虑国有企业的特性。

在发展经济中不可能没有资本,资本在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社会制衡机制,就会出现资本奴役劳动的情况。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三者的博奕达到动态平衡。目前我国就缺乏这种平衡机制。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不少企业的做法是经营者对国有资产一次性买断,经营者成了资本家;职工身份一次性买断,工人成了双重身份或单纯的劳动者。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不仅一般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由于大学加速扩招,大学毕业生也会供过于求。任何商品被置于买方市场,就要受买方的主宰;劳动者也是如此。

2.大中型国有企业根本性改革的经济成本

国企改革的经济成本就是为寻找把国有资产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交到谁手里、放到什么地方从而实现运行效率最高所要付出的代价。影响国有企业根本性改革的经济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改革的运行成本(runningcost]

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企业职工以及关联者的利益,每一方所承担的改革成本也是不同的(周天勇2003)。从实施改革的角度而言,改革的运行成本至少包括思想障碍、产权交易成本、协调组织成本、试错成本、监督执行成本等。

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在思想观念中,人们往往存在着一种经济成份的歧视,认为个体私营经济不能兼并“正牌”国有企业。另外一种就是地区差异的歧视,认为是乡镇企业或本厂扶持起来的“儿子”“孙子”企业,不能兼并自己。另一种是企业的“等、靠”思想。他们往往等着政府来推动改革,从而失去了改制的最佳机遇,真正在改制时行动不果断,被动应付,不得不付出昂贵的代价。还有一种就是改革的开放度不够,封闭性太强。企业资产只允许本企业职工买断,而不让外人购买,“肥水不流外人田”,使得企业在改制出售时,在出售价格上实行较大的优惠,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资产的出售价格,国家为此付出很大的改制成本。

其次是资产整体流动性很差,交易成本高。一些辅业改制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受地区、部门、行业的限制以及地方保护利益的驱使,常受到来自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阻力。本来甲企业资产与乙企业资产是可以进行交换的,但由于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债权股权担保的分割,使得资产无法流动,无法进行交换。改革中的磨擦系数很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益大大降低。

三是组织协调成本(制度设计成本)高。制度设计成本是在原有制度内酝酿、设计安排新制度应该花费的费用,这部分成本要在改革期间予以消化,这种消化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旧制度的框架下消化,打入旧制度的废弃成本中;另一种方式是在新制度建立后由新制度的收益一次性解决。制度设计成本不能向后推移累计,也不能由改革各主体分摊,更不能制度化。我们认为,这些成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改革主体直接相关的成本应在企业内部解决,与改革主体不直接相关的成本应当向外部转移,剩下的可以由政府从产权制度变革收益中予以开支,政府应当是制度设计成本的最终承担者。

四是试错成本或者说试点成本较大。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根本性改革前,严格意义上说几乎没有任何风险性决策,市场知识贫乏,而改革后企业要面临新的内外环境,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学习和熟悉市场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支付的学习成本高,经营风险大,试错成本高。这方面的改革成本,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职工,每一方都要承担一些。

五是监督执行成本。企业资产置换可能因不可预见性因素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可否认一些企业在出售时,就像一个苹果看上去外表是好好的,吃的时候才发现里面都是烂洞。净资产变负了,利润蒸发了,产值也是虚报的,再加上什么担保、拖欠、借款诸如此类的出血孔,总之,漏洞一大堆,难以医治,改革的监督成本显得高昂。因此,这部分改革成本理应由政府部门来承担。

六是管理部门的利益冲突所带来的成本。企业要改制,必然需要重新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一切的证件。办这些证照,相应的管理部门都要收费,这些税费每项都占了总价格的百分之几,积累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如果政府各部门不在这些环节上给以特殊政策,特别是对于那些资不抵债的企业来说,企业改制就难以推进。

2.2固定资产的沉没成本(sunkcost)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且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加以改变或收回的成本。国有大中型企业辅业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必然涉及到国有资产的调整。目前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的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比重显得较大,国有企业为22.11%,国家控股企业为28.35%,其中社会性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与国家控股企业中,也占居了相当高的比重。前者所占总额的比重为9.92%,后者所占总额的比重竟然达到13.38%。固定资产的专用性、无形资产的专用性以及劳动技能的专用性决定了这些生产要素在企业改制后难以转作它用,以前投入的成本难以收回,因而成为沉没成本。

对于沉没成本的处理,国家首先要对准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进行认真审计和清产核资,核定企业实际的所有者权益,由财政将已经亏损掉的“沉没资本”予以核销,将账面虚存的国有资本“退”出。这就是说,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必然需要政府、企业经营者、特殊利益者要舍弃沉没成本,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产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3企业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需支出的成本(exchangecost)

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根本性改革的过程中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对职工身份进行置换而提供经济补偿费用是企业改制成本支出的重中之重。在过去20年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我们主要在企业的物质要素上进行调整。今天,则应当在企业性质和职工身份上与旧体制告别,也就是企业置换国有产权,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建立新的企业用工制度。国有企业职工如果不进行身份置换,国有经济的转轨改造实际上就不可能完成。因为他们实际占有和支配着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目前,1.2亿国有职工,每人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成本哪怕只是1万元,总量就需要1.2万亿元。

化解经济转轨的代价与建立新的产权制度密切相关。欠钱还钱,没钱可以用资产来还,这是产权变革与承担转轨成本问题的一个结合点。尽管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代价不可能包括在企业和国家经常性支出的预算项目之中,但我们在改革安排中应当有战略性考虑。具体地说,在计算改制的成本费用时,要考虑以下成本和费用:首先要评估确认国有存量净资产(含土地使用权),其次要处理企业亏损挂帐、企业呆坏帐损失、国资部门核批的报废资产,最后要提留职工转换身份的经济补偿金、内部退养职工的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退休人员的福利费和医疗费、因工伤残人员及病休人员的补助费、职工遗属补助费、职工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退休人员的统筹外费用等。以上只是一个静态的成本,此外也没有包括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土地交易的相关费用。

改革的经济成本中的最大部分是职工安置成本,可见,富余职工和下岗职工安置总是贯穿于每一个改革难题中、渗透到每一种改革方案中,既是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又是改革的深层障碍。

2.4改革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二者互为机会成本,由于鱼的机会成本(即熊掌)高于熊掌的机会成本(即鱼),故舍鱼而取熊掌。机会成本的实质在于“权衡”,而权衡又以“选择的自由”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机会成本的存在前提乃是经济主体的自由与开放的社会,只有在自由经济与开放社会之中,人们才能通过“权衡”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机会成本是因为选择一种制度而放弃另一种制度所必须放弃的收益,就是说企业改制以后,有些收益被取消,这种被取消的制度所具有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这种成本是决定改革取舍的重要依据。从总体上来看,机会成本小于机会收益的变革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某一主体来说,机会成本可能大于机会收益。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国家是国企产权制度变革的机会收益获得者。如果按照原有旧的制度继续运行,国家支付的成本趋向于无穷大,而且一旦国家不能按期支付就可能会危及稳定。职工由于与国家之间有契约,从理论上讲,职工应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岗位。而国企制度改革以后,国家与职工之间的长期契约就解除了,国家在一次性支付一定的补偿金后,与职工之间就是国家与市民的关系,国家不再对职工承担无限的就业责任和无限的社会保障支出,这些责任由国家和工人共同承担。可以说国企的改革,国家所获得的机会收益大于机会成本,这就要求机会收益获得者要对机会损失者进行必要的补偿。而职工由于分担了传统经济条件下完全由国家承担的责任,从而使其机会成本大于机会收益。毫无疑问,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成本分摊存在着不合理性。由于政府和职工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机会成本上必须有一方大于收益,从而导致一方不支持改革,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2.5企业改制的机遇(时间)成本(timecost)

企业改制的机遇(时间)成本是指企业在改制的最佳时期,为达到改制的目的,所付出的最合理的费用支出。机遇(时间)成本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行为因素制约。

一是企业行为,即企业是否能够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同行业现状及走势,根据企业实际,果断地提出企业的改制规划和方案,并在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经企业全体职工讨论后及时提交政府决策,这是企业改制的关键。过去在国企改革中,我们没有像厉以宁教授所讲的那样“靓女先嫁”,而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先把亏损企业、困难企业推出去,但事实上又因为资产质量太差很难推出去,从而带来了机会成本的损失,使原来较好的企业延误了改革的时机,也陷人了困境。

二是政府行为,即政府是否能敏锐地把握当前形势和政策导向,积极有效地组织并引导企业改制行为,减少政府各部门改制研究报批的中间环节和层次,使企业快捷地达到改制的目的,这是降低企业改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但是,从目前企业的改制实践看,加大改制企业成本支出的这两方面因素并未引起企业和政府双方的足够重视,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过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职能,产权转让伴随着安置职工、办医院、办学校、办幼儿园等一系列社会职能的转移,社会职能成为企业改制的包袱;二是受政府体制不顺的影响,企业失去了改制的最佳机遇。从本质上讲,企业改制是出资人的行为,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改制则是政府行为。在目前政府的政企职责、政资职责还未完全分开的情况下,政府的各个部门都不愿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目标,而对改制企业多头过问,甚至存在着审批程序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在政府层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致意见,从而使企业从提交改制方案到政府最后批复改制一般少则二、三个月时间,多则半年、一年时间,企业在漫长的等待中,错过了改制的大好时机,造成企业改制机遇(时间)成本增加。

3.国有企业根本性改革的社会成本

中国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表现为企业是一个设施相对比较完备、同时容纳多种社会活动的综合单位。它有点像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同时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不仅管生产,同时管生活,管职工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管子女的教育和就业,这又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国有企业社会职能的存在则要求企业更多地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企业职工都可以享受企业提供的各种保障与福利,有权要求一份基本的份额。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实质上就是要保障人们的生活,因而就不可能和劳动贡献挂钩的办法,相反只能实行按需分配,按人人有份、人均一份的原则分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拉开收入差距,以收入差距来刺激工人的积极性的发挥。

国有企业工人的地位,也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强调“工人阶级当家做主”,法律上规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企业管理上宣称“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就可以保障的。我们说,工人阶级在国有企业中有资本权利,也不仅仅是出于宪法上关于全民所有制的规定。任何法律、政治和思想,只能是现实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能创造现实,更不能超越现实。中国上亿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按照工龄拥有国有企业总体的产权,而且是第一产权。这是由我国国有资产形成的特殊历史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从经济角度甚至从财务上,我们可以准确地进行计算、这就构成我国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不可动摇的,无可否认的经济基础。毛泽东早就指出,研究事物,不仅要抓住其一般性,更要抓住其特殊性。可惜我们在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人阶级地位这样重大问题的时候,仍然不能摆脱各种影响。在讨论国有企业的问题时,现在很多人把国有企业同一般的企业相等同,忽略了国有企业的特殊性,照着一般企业的方向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这样的角度,在把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造,改造成了一般性质的企业后是完全正确的,但真的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了一般性质的企业,国有企业就不是国有企业了,国有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只要保留这种特殊性质的业,对这种企业的管理就不能完全采取和一般企业相同的办法(陈国富2002)。那些以西方流行的对私有企业进行分析的策略,不能完全适合于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的分析。

中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不只是企业,而是一个社区,负担了许多社会功能。国有企业劳动力首先不是一种可变资本,而是一种固定资本,企业不能根据生产的需要决定使用多少劳动力。工人不能就工资和企业进行讨价还价,工人和管理者也不被看作为分离的两方,工资和就业条件都是由上级机关来确定的,就业本身转化为一种社会福利。在这种制度中缺乏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力的动力。

3.1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能否成功。退休养老保险体制、失业保险体制、职工医疗卫生保险体制改革应优先于国有企业改革,应优先考虑解决大中型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费用和其他社会负担问题。我国目前进入养老金支付高峰时期。据统计,从1999年到20o5年全国城镇生活保障、失业救济资金需求约2000亿元,需支付养老金12535亿元。若再计入未来新增退休人员养老金支付的另外1.o万亿—1.2万亿元,未来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成本总计约在于2.8万亿元左右。由于目前所支付上述费用的缺口较大,失业补助金水平较低,各地区基本生活费发放标准差异较大,因此,今后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实质,就是要支付国企改革成本,把提高低收入阶层人口群收入与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3.2改革的社会成本。首先是国企和职工承担的制度变革的成本,一方面,过去被国家无偿征用的社会保障基金将失去。国企职工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与职工有长期契约,政府对国企职工有终身就业承诺以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承诺,因而采取“低工资制”的形式对实现这种承诺所需费用进行“预先扣除”,并形成了部分国有资产积累,国家由“一穷而白”变为国民经济结构比较完备,由较少的国有资产变为现在10万亿国有资产,这与国家对职工的“预先扣除”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庞大的国有资产源于职工的“贡献”,但是这种“预先扣除”是有条件的,即国家必须对职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进行永久承诺。而在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置换中,国家连过去的社会保障基金都无偿的充公,因为根据新的制度安排和规定,国企职工的社会养老金,从缴纳开始算起,以前国家的承诺不算数了。另外,职工身份置换的“价格”极低(一般是不超过36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可见国企职工身份置换的机会成本极为高昂。另一方面,刚性的就业和生存保障被打破。在传统制度下,职工有刚性的就业保障,不会失业,也不会为生存而奔波,即使不努力工作也会有碗饭吃。现在原有的制度被新制度所更替,职工将面临失业的威胁,传统制度下的各种刚性收益就完全失去了。

其次是国企和职工承担的改制后的成本。在改革初期,工人就感觉到了巨大的改革成本,一是失业威胁,二是工作努力程度增加,三是社会福利留下了较大的缺口(因为企业办社会如各种福利剥离以后,国家应承担的责任不到位,形成了社会福利缺口);四是企业领导人感觉到了管理难度加大,权利受到制约;五是政府工业主管部门管的企业少了,支配的资源少了,感觉到了权利的削弱。

4.国有大中型企业辅业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微观经济成本分析

2002年11月18日中央八部委联合颁发的859号文件明确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如果利用“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成立非国有控股的法人实体,可以对国有职工身份进行转换并以国有净资产作为支付手段予以补偿。这一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鼓励性政策,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根据859号文件精神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国有职工身份进行转换并进行补偿,将涉及到一系列的改革成本的支出。企业是否有能力支付改革的经济成本,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支持,直接关系到859文件精神的落实效果。下面,我们根据859号文件精神和相关的政策,并结合一些企业改革的具体实践,对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转换补偿以及相关微观经济成本进行概略性的分析。

4.1改革的微观经济成本

众所周知,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国企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微观层面上,它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做强主业和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目的,政府应当支持国有企业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为改制企业创造发展的条件。

这里所言的企业改革的经济成本,是指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辅业改制成非国有控股企业时所需付出的经济代价。具体地说,改革的微观经济成本包括企业资产评估可能引起的减值,企业对国家(具体指对国有银行或国家资产管理公司)所欠债务的减免,对国有职工身份转换的补偿以及为处理其它历史遗留问题所进行的各项提留。由于国有企业内普遍存在着非经营性资产、不良资产,以及受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改制时进行资产评估一般都会使国有资产的帐面价值不同程度的减少。一些企业由于历史负担较重,经营状况不佳,国有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为避免更大的损失,在企业改制时对其所欠的债务进行减免,这使得国有资产潜在的损失显性化。对国有职工身份转换以国有净资产进行补偿是859号文件的精髓,其目的是要在企业改制过程通过对国有企业职工进行补偿彻底解决企业未来用工市场化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它既是一种降低国有职工所承担的市场化风险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职工对国企改革心理接受程度的需要。职工身份转换补偿金一般按职工工作年限计算,即每一年工龄补偿一个月的本人或企业平均工资。为了尽可能化解国有企业内其它历史遗留问题,企业在改制时,一般要就应承担的过去对职工的欠帐以及未来的安排进行费用提留。提留费用项目包括退养职工生活费及社会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死亡职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医疗补助费、伤残就业补助金、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但各地提留项目和水平不尽相同。具体政策规定可参照《国有企业分离分流有关法律法规文件汇编》,特别是企业所属地具体的政策规定。

4.2微观经济成本的测算及其意义

第一,关于改革微观成本的测算。由于成本项目较多,且涉及到改制范围内每个职工的具体情况,如果改制所涉及的范围较大,在没有很好的管理基础的情况下,则补偿和各项提留费用的计算会相当耗时费力。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安排。

企业最好对照上述成本项目,建立一个基础数据库,选择好字段,输入相应的数据,这样测算起来比较方便,又便于调整。对于一些并不急于马上改制的企业,可以对下属个别的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测算,从局部计算结果推算较大范围的改革成本情况,也可从总体情况估算局部的情况(视现有的管理条件而定),如大的集团公司为了把握整个改革的进程,又不打算兴师动众地进行测算,就可以选择局部进行测算,然后推断整体情况。而有些企业,从总体人手可能更加容易,这取决于各个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这里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出台了本地区的补偿与提留的项目和标准,可能与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有些差异,因此企业要注意本地有关具体政策规定并遵照执行。另外,测算结果只能供企业或有关部门参考,实施前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

第二,测算改革的微观经济成本的意义。改革经济成本测算的结果,除直接服务于改制以外,还可以用来指导企业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企业资源平衡。在政策弹性限度内调整补偿标准和提留水平,寻求政策性的支持如土地划拔或享受土地市场运作收益,对企业内各经营单元的资源分布进行适当的调整,考察引入外部资本的必要性。二是用来选择补偿方式——企业要从改制的顺利实现,职工利益的保护特别是改制后企业的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现金、债务、股权等适当的身份转换的补偿方式,还可选择资产租赁、资产出售方式对资产进行有效的处置。三是选择合适的改制时机。在充分考虑非经济的因素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改革的经济成本,努力创造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多赢局面。四是重新审视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在解决历史负担的同时,根据企业资源状况,确定辅业改制分离后的主体企业的发展定位和业务结构。五是因势利导,转换职工观念。改制经济成本的测算有助于企业职工更清楚地认识企业的现状,更深刻地理解国家为国企改革所付出的代价,更真切地感受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支持。帮助职工转变观念,争取职工对改革的认同。六是选择其它的改革方式。如果企业确实没有支付改革成本的能力,也可选择诸如破产、重组等其它方式,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

对政府而言,企业改革的经济成本测算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通过对改革成本的测算,政府能更准确地了解国有企业的历史负担,把握国有资产的变化趋势,在权衡国企改革的政治成本、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制订合理的改革计划,追求国有企业改革合理的松紧度。其次,政府可以根据客观需要,有效地支配所掌控的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国有资产,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并在国企业深化改革的同时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再者,科学客观地测算结果使政府有效地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化公为私,也有助于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国有资产的“冰棍效应”。

4.3微观经济成本的变动情况

引入时间因素,对成本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既有助于政府和企业选择、改革时机,也有助于企业选择恰当的改革方式,实现以较小的成本完成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微观经济成本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上述大多数成本项目的数值随着时间的变化递增,但也有少数项目的数值变化不大或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变化的情况不仅与成本项目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与企业经营状况以及相关政策的稳定性相关。因此,时间变化对总的经济成本的影响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这里,我们以某企业为例,仅就身份转换补偿金随时间变动的情况作一个粗略的估计。

假定某企业辅业有职工25000人,平均工龄为15年,上年企业月人均工资为1600元,在企业经营状况平稳,本年度月人均工资增加100元,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一年度内企业对辅业改制并对职工支付身份转换补偿金,与在本所度内做同样的工作支付的补偿金相比,将净增加7750万元((100×15十1600×1)×25000=77500000)。时间对于改革成本的影响,由此可见一般。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考察改革成本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助于企业审时度势,把握改革的有利时机,不仅使职工从改革中直接受益,而且也注重了职工的长远利益,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于政府而言,有助于关注企业实施859号文件所带来的影响,努力控制不利因素的影响,并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

参考文献

①注:中央859号文件明确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如果利用“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成立非国有控股的法人实体,可以对国有职工身份进行转换并以国有净资产作为支付手段予以补偿。我们把这一改革看作是国有企业的根本性改革。

②李融荣,2003,《国企改革出台重大举措》,安徽,《马鞍山日报》2003年1月15日第3版。

③张文魁,2002,《解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北京,《中国经营报》2002年11月18日第5、6版。

④秦晖,2003,《中国当前的经济转轨》,北京,《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1月13日第5版。

⑤邓志雄,2002,《对国企定义的一些思索》,北京,《中国经营报》2002年11月11日第1版。

⑥杨继绳,2003,《对当前改革形势的思考》,北京,《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2月20日第5版。

⑦吕炜,2002,《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微观经济研究篇9

关键词:会计与财务研究;宏观经济;微观企业行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越来越干预经济的发展,宏观采取的政策一定会对微观企业层面有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对宏观因素的反映特别的强烈。因此,就要从一个新视角研究会计与财务,即:宏观层面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这是以前没有研究的,是对以前研究的一种创新。

一、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

(一)宏观与微观的范围。宏观与微观有着紧密的联系。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宏观因素一定要通过微观企业才能发挥作用,微观企业的行为也会影响宏观因素。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严重,企业在做决策之前,通常先会推测宏观因素。宏观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政治因素。微观企业根据宏观经济或者宏观政治做出的决策,不限制于公司的管理、盈余管理等。

(二)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实务既是会计的研究对象,也是财务的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制定的调控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宏观政策不只是财政政策、经济政策等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主要以国民生产总值、人民生活水平等为标准来衡量经济的发展。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由于会计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研究会计学主要就是研究外部环境。宏观经济因素是最大外部因素。会计与财务最关注的是企业的行为,它们的研究范围比较狭隘,仅限于微观方面的研究,比较片面,没有把宏观因素考虑在内。很多的经济学研究家没有把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单独的研究企业行为与产出,没有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出现宏观与微观研究破裂。然而现实中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宏观政策做出的财政政策等,它们影响着企业做出的决策,而企业做出的决策也会影响着宏观经济。

(三)宏观因素中的政治因素与微观企业行为。宏观因素中不仅宏观经济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宏观因素中政治因素也影响着企业的决策,政治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反映,政治领导者某些决策可能直接会影响着企业主体做出的决策,甚至是还要随着政治政策的出台而改变已经做出的决定。如果企业的高管与政府的关系强,那么政治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大。

(四)研究会计与财务宏观向微观传递的意义。有些经济研究家没有把微观与宏观结合起来研究,因此,对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研究会计与财务时能够做到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就是研究会计与财务的一个新视角。把宏观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企业决策中,形成一种机制,能不断地完善传统的微观企业行为。微观企业所做的决策,考虑宏观因素的变化。在我们国家而言,我国政府对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政治政策都会影响着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状态。并且在我国政府与经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研究会计与财务时,都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三、在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一)内生性问题。宏观与微观是分解与综合的关系。宏观因素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或者政治政策都会影响着企业经济的产出,反过来企业的行为以及经济产出也会影响着宏观政策的调整。因此,在会计与财务的研究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内生性问题。

(二)衡量宏观因素的标准。宏观因素的两个方面;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宏观因素,如果只是用其中的一种作为标准来衡量是片面的。需要建立一套衡量标准或者是多样化的标准,来衡量宏观经济指标;而对于政治因素的衡量标准比较匮乏,经常需要用他变量来代替。因此,一定要对文章进行稳健性的检测。

(三)尽量排除偶然因素。宏观因素的很多方面都对微观企业有影响。因此对于微观企业的行为一定要考虑排除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对于会计与财务的研究新视角研还可以利用时间研究法,但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会计与财务的新视角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偶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为了控制偶然因素的干扰,可以采取循环性事件的方法来研究会计与财务的新视角。

四、会计与财务新视角的可研究方面

(一)宏观经济方面。第一是宏观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宏观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济产出,比如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或者是经济政策等都可能会影响着企业或者是不同行业,微观企业也会很据宏观因素相应的调整其决策,以适应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更直接的影响是政府通过财政的投资额以及投资的方向观察企业的行为决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货币量查看企业的行为变化。

(二)世界的宏观因素对我国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密切。我国微观企业对商品出口的依赖性很大。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国际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着我国国内微观企业的决策。这有利于企业实际运作。

(三)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上市公司的数量、投入的资金量等之间的关系。由于各个省市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实力等不相同,这些不同都可能会对微观企业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省市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有实力的区域上市公司的数量、投入资金量的变化;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对微观企业价值的影响,对微观企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研究,可以研究出不相同的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从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解决问题。

总结:

没有把微观企业与宏观政策结合起来研究致使当前研究比较的片面。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宏观调控对企业政策行为的影响,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一个创新点。对于有关宏观因素影响企业的研究很少。因此,从宏观因素向微观企业传递的研究角度出发,能够打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提出新的内容、可以完善以前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研究篇10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代微观经济学;发展

通常微观经济学上的创始人被认为是亚当•斯密。自其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十足的进展,至19世纪30年代,已经建立起微观众经济学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观经济学如马歇尔预言般达到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微观经济学有了更大突破,其中显著代表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诸多成就。从微观众经济学理论出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上挑战完全理性假设,公共经济学上进行理论突破,管制经济学上开辟实证研究,劳动经济学上进行理论修正与补充,福利经济学上深化不断。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已有47年历史。通过分析微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理论成果上看有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进步、研究领域的变化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发展趋势更加综合、多元、交叉。

一、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微观经济学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创新。一是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作为数理经济学的一种重要创新,其从公理化角度研究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稳定性、有效性、存在性,被当作西方主流经济学,其基本方法在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中都应用广泛。一般均衡体系由萨缪尔森提出,使其成为统一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一般方法,希克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建立,并将规模报酬因素引入,结合起资本与投资理论。二是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应用。约翰•福布斯•纳什通过不动点定理,使均衡点的存在得到证明,奠定了博弈论一般化的基础,海萨尼对不完全信息博弈领域进行了新的开辟,让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发展,维克里与莫里斯开创了不对性信息条件经济激励理论研究,并成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三是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应用。通常资源配置的完成依靠价格体系的调整,康托罗维奇首次提出解乘数法,在资源最优配置问题中引入线性规划方法,将定性研究发展到现实计量阶段,赫克曼与麦克法登则建立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使统计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在个人、家庭、企业统计分析应用中广泛,使经济信息在反映社会本质上更深刻。四是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应用。该经济学研究领域新的开创依赖于卡纳曼与史密斯的研究,提供了克服西方主流经济分析方法关于基本方法论困难的解决出路,提出期望价值理论遵循条件,使实证经济学方法的缺陷得到弥补,推动了经济理论现展。

二、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的解释力因经济学的放松与拓展持续增强

经济学理论大多建立的基础为一系列假设和假说,假设又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非现实主义抽象理解。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历年理论来看,研究微观经济学主要通过理论程度、信息确定性两条主线,再结合放松假设,向现实世界不断走近,以拥有更强的解释力。在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逐步认识到依托“经济人”假说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为理想模式,难以在实际中有效指导决策,而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理论贡献,正是建立在逐步放松的理性假设上,让更加复杂的人性假定来替代“经济人”假设。此外,从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可以分析出,对于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逐步抛弃,转而研究不完全性信息与其下的人类选择行为问题,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空间更大,并使其作为经济学分支有更强的现实世界解决力。信息经济学着重分析研究人性假设与外部环境的决策约束因素,数量化不确定性,在激励理论、产权理论、契约理论的模型构建上给予方法论基础。不确定信息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前提进行改变,开创了新的经济学理论空间。在放弃交易成本为零假定后,交易成本理论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在真实世界更准确审视上拥有了更有力工具。从该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道路为对非现实主义旧的假设不断放弃,让假说向真实世界更加靠近的成长过程。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与领域综合性、多元性、交叉性特征更加明显

综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近年来趋势,微观经济学里获奖理论在研究上更趋向于数理化,且分析方法显现出综合性、多元性的特征。在经济学中数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数学结合经济理论,开创数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结合经济数据,通过计算机定量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研究范围上,学科研究越来越广泛,并推进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倾向表现使得经济科学能逐步独立并树立一元化地位,逐步向人口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实现多元化发展,使得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多元性、综合性、交叉性与前沿性特征更加明显。

三、结束语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前人成熟的理论体系知识,更大程度地理解与掌握单个社会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对多样化假定条件、非经济化研究领域等发展趋势更加透彻、了解,使学科知识能更好转换成社会生产力与社会财富创造驱动价值力。

作者:夏侯健丹单位:新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