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设计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3:30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始终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城市公共艺术,以构建和谐生态的园林城市为己任。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做出以下几点探究。

一、浅谈城市公共艺术特点

就城市公共艺术特点来看,主要的特点就是公共性,其体现的社会价值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要显得更加重要,其体现出现共性比其体现的个性也要重要得多,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应体现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化。与此同时,开放性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共艺术的开放对现代人的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核心所在,这也是构建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特点。此外,公共艺术的地域性、文化性与参与性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就地域性来看,就是在城市的特定区域之内的所有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形成的组合体,注重的是公共艺术品的规划与分析,并将整个城市的整体低于规划到城市发展中来,尤其是加强城市独有文化的延续性保护。而公共艺术的文化性来看,注重体现的是城市文化艺术的展现,通过城市园林景观公共艺术的设计将城市的文化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有着较高的标准,而参与性则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通过增设城市公共艺术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中,将城市公共艺术的参与性表现出来。

二、分析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通过公共艺术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品位。虽然当前我们认识到了构建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性,但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尤其在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与城市公共艺术的体现的矛盾尤为突出。

第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公共艺术体现的生态性和整体性以及和谐性较低,城市公共艺术并没有纳入城市的生态元素,很多时候体现出来的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差,而整体性的缺乏则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周边因素和整个城市的环境氛围,和谐性的缺乏则是园林景观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低,对构建和谐而又生态的环境的作用甚微。

第二,设计过程中缺乏整体的规划,往往由于局部微观的开发对宏观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使得产生负面的影响,很多时候人为因素的原因还使得本应设计的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构建相违背,尤其对可持续地发展理念的融入更是难上加难,而这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还会对设计机构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

新时期背景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应将公共艺术体现出来,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就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但在城市中并不可能在每个公共空间都存在公共艺术,加上公共艺术的欣赏需要更多的人去欣赏,才能将公共艺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城市公共艺术时应分别在成绩的休闲文化区域和文化生活区域,如在广场、道路、公园、街道、社区等区域中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进行设计,因而必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

(二)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内容

基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内容包含了植物、水体、小品、道路、广场等方面的设计,而设计的目的旨在将各种设计内容进行有机和完美的结合,形成亮丽的风景线。园林设计作为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体,所涉及的公共艺术能将城市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虽然说公共艺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段,是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才能将公共艺术更好的展现在公共空间,但公共艺术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很多公共艺术已经是园林工程中的主要景观。尤其是很多雕塑作品已经将周围植被环境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已成为园林设计之中的经典,更是公共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主要体现。

(四)对城市公共艺术和园林设计的追求与期待

应该说城市公共艺术在将来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园林设计当中,以此不断丰富园林设计的内容和风格,这是公共艺术和园林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当前的共公艺术应该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内容和形式,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寻找突破,以宣传中国传统美德、宣传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尽量不要选择太过于抽象的,除了“好看”老百姓想不出来其他内容的艺术形式。对于园林设计应该向着更加生态化、更加人性化、更加文化的方向发展,要重点突出公共艺术功能和作用,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自然且系统地修护与改造,达到园林设计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探讨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在着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结合实际,根据城市公共艺术特点与园林景观设计内涵和城市公共艺术的园林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体现城市公共艺术的核心所在,加强城市公共艺术的应用,着力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能力,为构建和谐生态的园林城市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2

例如由布雷•马克思(RobertoBurlemarx)执笔设计的里约科帕卡巴纳海滩。白、黑、棕三色马赛克铺成连绵的动感图案,形成该海滩别具一格的风景。作为优秀的抽象画家,布雷•马克斯将当代艺术在园林中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他的设计平面图中可以看出,他的形式语言大多数来自于米罗和阿尔普的超现实主义。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工具或载体。因此,抽象的图案经常出现在布雷•马克思设计的铺地、草地或其他绿化当中。此种设计的手法也较多的应用于各类景观设计中,无论是公园景观还是居住区景观。“当代艺术”所体现的是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当今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当今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当今的时代特征。在丰富的当代艺术中汲取设计灵感,或提取造型元素,或提取色彩构成手法,将其应用在景观中,使我们的景观也富于“当代性”。

二、构件设计不再拘泥一格,突破传统定义的亭廊造型,将构件与艺术设计融于一体

例如新加坡海湾公园的“超级树”,12株“超级树”高达25~50m,拥有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树干,顶端散射粗壮的钢铁枝条,结合漫步道形成空中花园。树上装配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器,既能为霓虹灯提供电力,又可为依附于树干的空中花园提供灌溉用水。其造型简洁,不是简单的模仿植物形态。因此不能简单的定义为仿生景观,更不是传统形式的亭或廊。但毫无疑问的是,设计师将景观赋予了当代艺术的魅力,很难再区分景观与艺术的界限。此种做法更适用于主题较为突出的公共空间,宜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或前沿的设计感受。在近年的公园景观、展览景观等设计中多有采用,正在成为公共景观设计的潮流。但景观设计不是简单的新、奇、特的造型展示,景观设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首先是环境问题,其次是美观和艺术感。因此,不应为设计而设计。应从景观的基本环境做出发点,以项目文化背景作为设计师汲取灵感的源泉。

三、当代性的表现

如果说前几种做法突出了景观的艺术性,其实设计师还应该意识到当代艺术本身的时代背景。当代艺术是艺术家对当前现实的一种反应,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当代艺术自然而然的具有了现实性、平民性。例如“798”工厂及岐江公园,设计师利用工厂旧址创作了富有当代人记忆的景观,保留的烟囱、桁架货仓、铁轨等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甚至墙面遗留的标语都充满了回忆。在此背景下,新增加的红砖路、留有锈迹的廊架都是对时代背景的致敬。来源于普通生活中的设计,其本身就被赋予了当代性。经过景观的创作,谁说不是当代的艺术呢?

四、实践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3

关键词:汉文化;伊斯兰文化;接待服务;园林公务酒店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129-03

1.前言

园林景观设计从来都是脱胎于文化的产物,无论是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园林,还是在新旧文化下碰撞产生的现代园林景观,那格局、建筑,甚至其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当时文化的体现。当传统的汉文化背景遇到伊斯兰文化传统会迸射出怎样的火花?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市接待中心的园林景观就是这样一个力图体现多种文化特色、多种文化融合的设计作品。

2.项目背景与基地现状分析

2.1项目背景

接待中心计划建成新疆昌吉州规格最高的园林式公务酒店,主要是为州、市政府及国家高新开发区大型会议活动提供接待服务。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接了此次景观设计任务。如何在保障接待中心的接待功能的前提下,景观设计既体现出多种文化特色,又展现多种文化的融合;既能把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建筑之美完美体现,又能展现出整体园景的天衣无缝般的和谐之美,是本次景观设计的难点所在,也是我们要抓住的工作重点与预期目标。

2.2基地现状分析

基地位于昌吉市区西南侧,设计面积约为25hm2:南部为在建接待中心主体建筑,北部为现存的民族风情园,东部计划建成郊野公园(见图1)。

在中心北侧有一片古树林,树种为新疆的乡土树种——白榆。在十分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古树林的存在难能可贵,应是一段被尊重的历史记忆,也是珍贵的资源而应加以利用(见图2)。

基地内最富有挑战的是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在建的接待中心体量最大,占地面积达17685m2,风格为现代中式建筑。建筑采用出檐深远的黑褐色坡瓦屋顶,形象敦厚,色彩谦和,肌理文雅;外墙、立柱,墙基采用当地浅赭色石材,外观宽大、厚重而沉稳;木质材料衔接外墙与屋顶,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花格木质窗花是民族风格在建筑语言上的体现,虽然占的面积不大,但精而细致,宛若自然生长之出。整体建筑体现出既重现本土建筑元素的应用,又有现代人开放、包容吸收现代建筑风情的胸怀与精神(见图3)。原民族风情园内有三处保留建筑:一幢回族风格穹顶建筑,古色古香、雕花精美、风情浓郁(见图4);一幢瓷砖贴面回族风格的拱墙与穹顶组合式现代建筑(见图5);一处体现草原游牧民族风格的现代蒙古包样建筑,简朴大方,充满塞外风情(见图6)。

一个园内就有四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怎样利用景观的力量将它们和谐、统一起来,无疑是本次设计的难点与亮点。

3.设计理念、设计灵感与设计思想的文化背景

3.1设计理念与设计灵感

对接待中心的景观设计归根结底是保障接待功能的发挥和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我们分析接待中心的功能,形象地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州宾馆”、“宴客厅”、“风情园”。“州宾馆”应具备举办会议的各项功能,又要呈现出真挚的待客之道;“宴客厅”应满足接待需求;“风情园”则要向来宾充分展示园内引人人胜的美景,使他们对融汇传统与现代的人文景观、艺术成就及独特的民族风情久久不能忘怀。这与城市公共园林、绿化开放空间、一般公园设计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实现三种功能,提升园林景观层次,将待客之地上升为和谐之境是设计追求的境界。

设计的灵感来源与对基地的多次调查与缜密的思索,一幅幅图作在头脑中闪现又否定,终于针对狭长的基地特征,想到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山水国画画卷——把基地的建筑与景观看作画卷上的一幅中国画风格的巨幅画作,把接待中心建成一幅画在昌吉大地上的巨幅画卷。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积淀,体现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近景常常杂木丰茂、楼台林立、人物悠闲,表现的是人与他人的互动、自娱田园的恬静;中景往往台阁古稚、野水孤舟,表现的是超然世外平淡中和的心境;远景往往远山含黛,终于天色融为一体,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我们把这“人与他人”、“人与心境”、“人与自然”的三分位空间模式作为本方案功能安排的依托,这中国风的设计理念也与接待中心的建筑风格及整体功能要求相当契合(见图7)。

3.2设计思想的文化背景

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注重事物的综合性和整体观,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美学趣味。这些处世哲理对园林艺术创作和鉴赏的影响与浸润作用是具体而深刻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深藏哲学意识,更富维护和谐、追求完善的热情。

昌吉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强调团结、崇尚科学及推崇绿色。

两种文化的思想本质是相通的,都体现对人类幸福与社会和谐的追求。在接待中心的设计中,我们是以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为基底,将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建筑与景观元素糅合在一起,使它们虽各具特色,但园区各功能区之间变幻自然,连接流畅,园区的整体景观是和谐、统一的。

4.景观布局

4.1整体布局

接待中心的主体景区包括入口迎宾区、建筑中庭区。它是完成接待中心承担的会议与住宿接待任务的主要功能区。在这部分空间里发生的将是“人与他人”之间紧密的互动——或亲或疏,或诚恳或虚假,或成功或失意。主会议厅造型宽阔、沉稳、简洁、时尚,周边是开阔、平整的草坪,疏密有度的浓绿林木,这种景观无疑会促使人们以平和、包容、大度的心境处理“人与他人”之间发生的种种问题。

紧接着的是后院休憩区。本区是原风情园。保留的穹顶建筑、拱墙与穹顶组合建筑、蒙古包样建筑即在本区。为加强休憩功能,规划新增了漫步道、景观登高亭、具有伊斯兰元素的新月形的月牙湾水域。试想,会议闲暇之余,在古树成荫碧水淙淙之地,携新朋旧友、同事同学,或品尝佳肴,或漫步谈心,或登亭高谈阔论,或池畔促膝谈心,岂不美哉!其体现的即是“人与心境”的契合。

园区最北端的私密山林区利用建筑基地开挖的土方堆山,遍植树木,安排三处Vip住处,隐于浓荫之中,静谧安详,令人暂离纷乱世事、滚滚红尘之烦扰,体验与感受的是“人与自然”的美妙。

接待中心的几个功能区,功能不同,建筑与景色各异,我们采用中国山水画标识性的行云流水般的大曲线形状漫步人行道将它们联接起来,其间,进一步用不同种类、不同色调、高矮参差的植物搭配,以孤植、丛植、成行、成列等不同的种植方式布置其中,以糅合不同功能块面,将整个接待中心不留痕迹地和谐、统一起来。

郊野公园区将规划成昌吉市健康慢行系统的主轴线,设计种植纪念林、特色林、特色果木林,设计自行车与人们慢跑、快走的慢行道路系统,将是昌吉健康慢行轴线上重要节点(见图8)。

4.2功能分区

接待中心功能分五个区:人口迎宾区、建筑中庭区、后院休憩区、私密山林区、郊野公园区(见图9)。

4.2.1入口迎宾区

入口迎宾区是接待中心的门面。宽阔的双弧形大路像舒展的双臂在欢迎尊贵的客人。简洁大气的密林草地烘托出主体建筑景观。平整的草地可做礼仪之用。中轴线北端的旗台突出了庄重的氛围(见图10)。

4.2.2建筑中庭区

建筑中庭区力图以现代设计手法表现中式庭院元素。微地形遮挡视线使庭院内及宾馆住客均享有一份宁静的空间。铺设的木平台可将就餐活动移至室外。无边水池加叠水景观让整个中庭充满生机(见图11、12)。户外烧烤区设计有葡萄藤廊架,以突出新疆特色(见图13)。

4.2.3后院休憩区

后院休憩区有古树林陪伴的民族餐厅、宿舍、月牙湾、篮球场、羽毛球场,林下开辟木栈道,使古树受到的干扰降至最小,西北堆高处设景观亭。

4.2.4私密山林区

私密山林区将三处Vip院落安排最北端,隐藏在密林之中。

4.2.5郊野公园区

郊野公园区将对公众开放,有自行车及漫步道路系统、休闲度假木屋、停车场。

5.本项目的独到之处

5.1用一条具有中国画风格行云流水般飘逸的园路将这些文化背景的建筑及其不同功能区域联系在一起。风格行云流水般飘逸的风格及其周边不同的各具特色的植物配置,将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连接成令人赏心悦目的整体。

5.2根据不同功能区、不同风格的建筑选配不同地域特色的绿色植物,合理配置,即体现局部区域特色又使整个园区意境的协调一致。

选用的植物应注意其抗寒性及耐早性。

私密山林区可选用樟子松、雪岭云杉、红皮云杉等常绿树及大叶榆、圆冠榆、新疆杨、复叶槭、文冠果、黄金树、榆叶梅、黄果山楂、珍珠梅等。可遮荫、隐蔽、观花、赏果。

后院休憩区回族风格建筑周边可选用小叶白蜡、梓树、箭杆杨、倒榆、三刺皂角及紫丁香等回民喜爱的遮荫、观赏树种。蒙古包样周边可选樟子松、胡杨、刺柏、沙枣、红柳、白梭梭等具有大漠风情的观赏植物。

月牙湾水域可选用珍珠梅、垂柳、银白杨等兼顾倒影的优美。

建筑中庭区可选用红花槐、杏、樱花、金银木、海棠、五叶地锦等,创造出精致的内院景观。

5.3绿化植物强调选用当地原生性植物,如杨、榆、柳、桦、山楂、及种植实践证明可以在当地健壮生长的引种植物如樟子松、夏橡、三刺皂角、圆冠榆、王子锦带、红瑞木、丁香、五叶地锦、卫矛、水腊等。

注重古树的保留与保护,林下增设木栈道,使人感受历史的沧桑。

积极运用秋色叶树及野花地被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5.4十分注意新疆水景处理的特殊性。夏季极度缺水。冬季寒冷、漫长,景观水会有结冰、冰涨现象。

中庭内的无边水池加叠水,池底铺设黑色卵石,冬天水排空薄雪覆盖时,白色的雪和黑色的卵石透出纯净美感,厚雪满池会突出寒冷地带室外景观特色。后院设计的自然式水景,形状为伊斯兰宗教标志新月形,水体顺地形而成,驳岸由碎石镶边,风格为精致中带点野趣。冬天形成冰湖景观,与湖边的雪树冰挂一起欣赏,别有北国风味。景观水水源均来自接待建筑排水及废水初处理后的中水。

5.5人车分流的路网

环绕基地5m车行路及中心区人行漫步道的设置,强调了整体路网功能的完善与提升。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4

0引言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要素,它与园林中的地形、水体、植物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形式。在当前国际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创造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成为当代植物景观的发展主流,但是由于现代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所呈现出的“百花齐放”局面[1],又对园林植物景观风格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包容。但是,近年来国内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领域并非如此:要么过分地强调原生态,要么简单复制古典模式,要么突出平面布局,要么将艺术美简单化、程式化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又多侧重于从具体应用中分析植物景观的局部表象特征或者植物空间模式的具体塑造等,很少从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发展演变的角度分析当前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呈现“多元化”的根源。因此,本文立足于此,以类型学为依据,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探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以期对当前背景下我国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有所启示。1类型学与园林植物景观风格1.1类型学分类意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分类现象称为分类学,而在社会领域的分类行为则称为类型学(typology)。实际上,类型学是人类认识到不同的事物之间可能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类特征而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思想意识。“类型即一类事物的普遍形式(或者说理想形式),其普遍性来自类特征,类特征使类型取得普遍意义。”[2]1.2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景观”与“风格”是具有多层含义的词汇,本文引用“景观”在视觉审美方面的意义,“风格”则指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以某种结构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因此,本文引用“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是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上所反映出的普遍性特征。它既包括能为视觉等所感知的外在表层结构,又包括抽象的、概念性的内在深层结构。前者主要反映在:植物个体本身的自然形态,通过人工整形后的造型形态,通过艺术组合后形成的整体性景观形态等。后者在现实中是无法通过视觉概括的,如西方园林中植物景观隐含的逻辑和几何秩序,东方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拟人化倾向和象征意义等。1.3发展与演变“发展”指变化的趋势,“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本文将两者并用重在强调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在设计实践中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对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发展演变的探析是基于类型学,以各时期的园林类型为线索,并以时间为轴的探讨和分析。2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与演变根据现代园林在不同思潮背景下的类型特征,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脉络可分为三个阶段:现代园林系统观初成时的植物景观风格,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植物景观风格,以及生态思想盛行时的植物景观风格。不同时期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依旧是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应用的主潮流,并形成了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中“社会、艺术、生态”的三维评价尺度[3]。2.1现代园林系统观初成时植物景观风格自18世纪现代园林初露头角至20世纪初风景园林学科的确定和初步发展,受社会背景影响,园林植物景观一方面体现着自然风景园的造园思想,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工艺美术印痕。2.1.1自然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义、追求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使反对理性约束并能够自由抒感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成为当时理想园林形式,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4]。自然风景园林不仅满足了公众对园林功能的基本需求,而且更好地适应了园林由私有向公众的转化。反对将树木进行人工修建、提倡任其自由生长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恰恰顺应了时代需求:植物种类与配置手法纯净简洁,以风景画为蓝本近乎纯粹模仿自然创造一种静态的景观效果;开敞的草坪是风景园的构图中心;草坪中的视觉焦点是自然式栽植的树丛;周边以自然式林带组织和范围空间;园林局部保留了装饰性栽植风格,虽然延续了构图重视几何关系的传统,却放弃了巴洛克艺术严谨的对称秩序,体现了规则式与自然式园林的结合。自然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体现在现代园林实践先驱们,如英国风景园林师布里奇曼(CharlesBridgeman)、威廉•肯特(williamKent)以及布朗(LancelotBrown),德国风景园林师弗里德瑞奇•路德维格•范•斯凯尔(FriedrichLudwigvonSckell)等人的相关作品中[5]。2.1.2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在趋于成熟的同时也遭到业内人士质疑,如英国风景园林师威廉•钱伯斯(williamCharmbers)指出“布朗的园林太自然……艺术已被逐出园林……自然不经过艺术加工是不会赏心悦目的,必须以艺术补救自然不足”[4]。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境界受到追捧,并影响着此时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植物景观将艺术手段融入其中,开始重视花卉、树木等植物景观在空间塑造上的艺术组合,强调植物种类、姿态、色彩以及季相变化等;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折中式植物配置手法成为艺术化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特征。这在雷普顿(HumphryRep-ton)、钱伯斯,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nolmsted)等人的相关作品中均有体现[5-7]。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还推动了现代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陈列珍稀植物也成为当时园林建设主要内容。选种、育种、创造新的栽培变种等园艺栽培手段在园林建设中运用广泛。由乡土和外来植物共同形成的艺术化的风景式园林植物景观在色彩、植物类型以及空间组织上更加丰富,如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KewGarden)。#p#分页标题#e#2.1.3工艺美术式的园林植物景观19世纪晚期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不仅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反映到园林领域,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具有明显的“以唯美为原则,为艺术而艺术”的工艺美术印痕:提倡以随机的、入画的方式组织园林植物,花镜出现并得到推广;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强调空间组织的整体结构性;自然的园林植物材料和传统的栽植形式相结合成为园林空间过渡与转换的常用手法;重视以植物的季节特征和色彩为主题组织植物景观,常见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园以及红、白、蓝等色调园;重视专类植物展示,常见某类或者某种植物专类园,如月季园、沙生植物园、岩生植物园、迷园等,并出现以收集植物品种为目的植物园;为扩大空间感受,也有案例以植物花香的嗅觉感受来组织空间;重视植物在体型、轮廓等方面特征,常见轮廓鲜明、对比强烈的园林植物景观。如在英国园艺家杰基尔(Ger-trudeJekyll)和建筑师路特恩斯(edwinLutyens)的作品中,色彩斑斓的自然式植物景观成为软化规则式线条和体现乡土景观不可或缺的元素,花镜也成为杰基尔的标志性设计语言[8-9]。2.2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下的植物景观风格园林与艺术、建筑密不可分,源起于1920年代后期的现代艺术使得现代园林所遵循的艺术准则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园林植物景观产生了多元化的艺术倾向和追求。2.2.1以立体图案表达植物雕塑情结受立体主义影响,在园林设计中以大色块整形修剪植物塑造雕塑感强的立体图案是现代思潮影响下常见的园林植物景观。这种整形修剪不同于古典形式,更多的是从现代立体画派中汲取营养:以色彩和现代几何构图组织空间。如法国建筑师古埃瑞克安(GabrielGuevrekian)于1925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以三角形为母题,园中水池周围的草地和花卉色块以不同的坡角形成立体图案,色彩以补色相间,绿色草地对比深红色秋海棠,橘黄除虫菊与蓝色藿香蓟相对[10]。2.2.2以建筑语言寻求植物空间秩序将建筑空间扩展到园林中,运用建筑手段表达园林设计要素,强调以整洁的植物种植划分和组织空间,将其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语言,体现出一种建筑秩序,是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主要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美国现代园林奠基人之一丹•凯利(DanKiley)是该领域的重要实践者。这位用古典设计语言营造现代空间的结构主义大师擅长用植物塑造空间。他认为:植物的形态、高矮、枝叶的疏密、冠幅的大小、季节的变化对于空间效果至关重要[11]。在他的作品中常以建筑的秩序为出发点,用整洁的植物材料和配置形式将建筑空间扩展到周围环境中去:绿篱是墙,林荫道(树列)是自然的廊子,整齐的树阵是一座座由许多“柱子”(树木)支撑起的天然敞厅,场地的结构性和空间秩序得到清晰表达,如米勒花园(millerGarden)。2.2.3以传承的理念实现古典原型重组传承是园林的典型特征,以古典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元素为原型,结合现代艺术思潮,对传统植物景观视觉元素进行重组,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是现代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趋势[12]。这主要体现在绿篱、花镜等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的具体运用上。传统绿篱被予以新的景观形式,如1970年比利时风景园林师维尔兹(Jacqueswirtz)设计的斯科腾(Schoten)花园,从日本传统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技法中获得灵感,将绿篱设计为云状有机形式。产生于中世纪的“结节园”也发生了变化,在美国风景园林师费佛弗(andrewpfeiffer)的作品中它被抽象为简洁的几何形式,在沃瑞(RosemaryVerey)的作品中,它成为交错式的编织图案。传统花镜的发展,不再以植物色彩为主要依据,植物形态上的对比关系得到重视,如丹麦风景园林师杰克布森(prebenJakobson)设计的福瑞斯特(Foresters)住宅花园中的花镜。2.2.4以新视点实现自然原型的概括和抽象自然是园林设计的源泉。在现代艺术视野下,以新的视点和方法审视自然,并对其进行概括和抽象,形成了新的园林植物景观表现形式[12]。如捷克风景园林师奥组巴(ivarotruba)设计的巴诺大学植物岩石园,以间断的混凝土墙和错落的金属栽植槽象征自然界中的山地结构特征,布置低矮的高山植物,实现了对传统岩石园的新探索。这种抽象和概括还非常注重人的感官及心理体验。如法国风景园林师拉苏斯(BernardLassus)设计的视觉花园,设计者通过视觉色彩的科学分析,以现代概念艺术的设计手法充分表达了园林植物色彩、质感的对比关系。日本流行的“植物配置五感设计”[13-14],也是建立在对人感官的刺激特征上,这在特殊园林空间中运用广泛,如近30年兴起的康复花园(healinggarden/landscape)[15-16]。2.2.5以大地艺术手法塑就场地空间脉络20世纪60年代左右被视为自然与人工、生态与工业连接纽带的“大地艺术”(Landart,earthart)在艺术领域流行。园林设计领域中,以“大地艺术手法”体现场地空间脉络的做法也受到推崇。因此,立足于“大地艺术手法”的植物景观在场地空间脉络的塑造中担当着重要角色。[12]1960年代,由风景园林师索伦森(CarltheodorSorense,1893—1979)设计的丹麦奥尔胡斯(aarhus)大学校园的露天剧场,半圆形的草坪台地和用橡树围合的空间是“大地艺术手法”的体现。1990年,英国设计师詹克斯(CharlesJencks,1939-)设计的宇宙思索花园中也是以“大地艺术手法”营造园林植物景观突出场地空间脉络。2.3生态思想盛行下的园林植物景观1960年代后,在绿色革命号角下,以科学、哲学以及“现代主义”理性为基础形成的现代园林设计思想和范式,开始将“生态主义”的审美观与方法论视为现代园林设计主流。生态系统论的思想指导着各尺度层面的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在自然化和生态化的途径上积极地探索着。#p#分页标题#e#2.3.1关注乡土植物运用塑造本土特色景观乡土植物不仅可以真实反应当地的季相变化,而且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并体现着地方景观特征。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魅力塑造本土特色景观是生态思想盛行下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突出特点。如巴西当代著名风景园林师布雷•马克斯(RobertoBurlemarx),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对巴西乡土植物情有独钟,在他的设计中,被当地人视为杂草的乡土植物大放异彩,创造出了地方特色浓郁的植物景观[12]。某些重大事件的园林绿化尤其强调以乡土植物塑造本土景观,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相关研究机构开发了蓝花棘豆、甘野菊、野鸢尾、百里香等多种能够反映京城本土风貌的乡土植物充实园林植物素材。2.3.2关注地带性植物群落构建体现生物多样性地带性植物群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城市生态系统、创造和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不只体现着地方园林植物种类、群落类型和地带性景观特色,更是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乐土,是城市绿道和生态园林城市的根本[17-19]。在园林植物景观表达中,采用地带性植物种类,从美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角度出发,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以求在实现人与生物之间新秩序的基础上体现园林景观的生态美、艺术美、文化美和科学美等多层美学意义。如日本爱知县世博园,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均体现了这一原则。2.3.3关注原初植被的修复与培育体现场所精神在生态思想下,保存自然界的长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成为风景园林的重要任务,因此能够反映场地特征的野生或原初植物景观的修复和培育,成为该思想指引下体现场所精神的重要手段,这在棕地改造项目中体现最为显著。如德国当代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彼德•拉茨(peterLatz)规划设计建造的萨尔布吕肯市(Saarbrücken)港口岛公园(BürgparkHafeninsel),美国当代著名年轻风景园林师哈格里夫斯(GeorgeHargreaves)设计完成的圣•何塞市的呱哒鲁普河公园(GuadalupeRiverpark)[12],日本当代风景园林师加藤修设计的八王子•枥谷户公园[20]等,均充分体现了对场地原初植被景观的恢复与培育。2.3.4关注垂直绿化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的融合在城市环境中,园林植被被证明是一个净碳汇[21-24]。今天,在以生态思想为指导构建低碳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园林植物被视为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融合的重要因素,屋顶花园、绿化墙等垂直绿化形式成为低碳景观营造的重要探索途径。如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由日本建筑师栗生明设计的“生态肺(Bi-olung)”绿化墙展示了“apS花墙”、“拱形墙”、“休憩墙”、“植物屋顶组合墙面”等多种垂直绿化技术[25]。由世界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团队SwaGroup设计的、具有“全球最绿色的博物馆”之称的美国加州科学院屋顶花园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26]。2010年艾勒斯利(ellerslie)国际花卉展也体现了以植物不同种植形式探索低碳景观营造模式的思想,如新西兰风景园林师克雷格•波考克(Graigpocok)设计的“poolHire”[27]。3结语从上述归纳、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与演变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思潮转变的最好印证,是“艺术、自然与科学”的巧妙交融。时下,在风景园林学科面对多元文化共同挑战的背景下,作为其主要元素,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更应以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已经共存的多元文化,体现多元化的园林景观特色。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5

关键词:设计原则、发展、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的享受。尤其是人们对于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因如此背景,在景观设计创新过程中就必须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既要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要富于时代感。在其设计时必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作为总指导和总的中心思想,针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就应遵循景观设计的准则、原则:即它的安全性、生态性、审美性以及时代性。具体到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空间,还应该考虑到它的:共享性、亲水性、生态保护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充分体现人性化这一中心理念。

首先,现代城市滨水区设计的人性化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景观中任何一种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不考虑其多方面的因素,其任何设计都是没有意义和结果的。由于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到生态与环保的问题,绝不能因为盈利或只图美观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滨水空间景观赋予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应服从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和环保为原则进行综合设计。

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景观设计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以后,尤其是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在风格、流派、以及细部的安装上,由于城市不停的发展和变化,它开始强调设计的功能与使用、行为与心理、环境艺术与技术等,以及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该说后者是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然而,要保证一个区域各组成元素达到最优美的配置,就必须正确定位该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经济以及现状背景等,综合整体的研究其空间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组织等。例如,在滨水公园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这里面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首先要以满足人的不同行为需要考虑大的分区,比如:亲水区、活动娱乐区、景观休闲区等,例:(图1-1、图1-2、图1-3)

图1-1亲水区图1-2活动娱乐区图1-3景观休闲区

图1-1、图1-2、图1-3来源漩门二期滨江小区掩护景观

从整体上把握,还有各个区域的连续性和趣味性等等;结合自身毕业设计,其滨水区域是一个约米的狭长的沿河地带,这就些现状和背景就要求了设计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具体上就应该考虑:人的行为、功能区、静态区和动态区、道路等各种设施的比例尺寸大小以及人步行多少米就需设一个节点和入口等等;在设计中,同时还要考虑它的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所以: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综合性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在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

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户外环境的学科,是一个集艺术、科学、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设计。这是历史已和前人已经鉴证和发表的,它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综合,例如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生态学、管理学、宗教文化、历史学及心理学等。现实生活也说明了这一点,滨水公园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人性化的范畴,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方,设计就会存在缺陷,或许就因某一点设计的不到位从而影响到整个环境。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尤其是在滨水公园景观中,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它和其他普通公园是不同的,尤其是在水域功能空间。所以,滨水公园是一种多个具体目标和功能空间的设计,为人类的需要,为审美的需要,其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要因地制宜,要得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广场、园林绿化、周围环境等,从紧张的城市生活到开阔放松的海滨公园都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遵循环境心理学,注重人的生活体验、人的感受,是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栖居之所。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滨水景观进行综合设计,使其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其共享性——陆地与水域的相互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同时,当今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也极具它的复杂性:交通、园林绿化、娱乐空间、休息区、观赏空间以及辅助服务设施系统等充分体现它的综合性,若以时代的信息语言来说,就是以建筑为硬件、以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环境小品为节点,各种技术手段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滨水区通过多种元素的塑造,充分体现其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海滨公园景观的综合性设计及方法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综合性不仅是它的“共享性”,同时更体现在它的“关联尺度”上。而关联尺度就是指景观环境设计中整体设计的功能、形态、空间、路线的关联尺度,是表现人们行为动线的尺度。这个尺度合理化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愉悦的新的心情。反之,会带来麻烦和不比要的困惑。所以在具体设计上看:海滨公园景观的综和性设计就是在于合理化地整体布局。在分析和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参照人体工程学,按照人们的活动的尺度、行为习惯、功能需求、动机和目的来构造景观中的关联动线,例如,人行道路的宽度和长度、人流车流路线、空间区域的连续性、隐蔽与半隐蔽等,只有通过合理的划分区域和范围,才能给人提供人一个理想的完美空间。

同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又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艺术。由于该类型的景观所设计的对象和考虑的因素都相对复杂,尤其是在做海滨公园景观中的“共享性”即陆地环境与水域空间的结合,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所以要把握好景观构成的三大要素:景观形象、环境绿化、行为心理。把握住了这三要素也就把握住了景观设计的精髓。在设计中坚持人性化设计的中心理念,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结合,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宗旨:即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海滨公园景观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的“多样的统一”。历史早已见证:“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与明确、多样与统一’,而景观设计的综合性、整体性在现今人口众多,车辆拥挤的城市中,尤其显得重要。景观的综合性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滨水公园中的每个部分功能区都是多样的,把多样化的部分有秩序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给人来了有秩序地美感。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就会陷于混乱中而失去了美感。”

再者,“多样与统一”又是景观造型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则之一。特别是在设计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时,它包含了许多功能、形式、内容等,因此,更需要强调“多样化的统一”,注重在整体环境下的统一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始终把握整体全局的设计是统一的关键,在整体的前提下寻求小变化,这样既不失整体风格,统一中又有变化。统一是体现整体秩序的美、和谐的美,是美的标准与尺度。整体统一的表现是一个相互关系的群体,贯穿其景观的综合性,从而使整个景观环境的视觉效果更加柔和而深刻。

归纳起来,景观的综合性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它的复杂性、共享性、关联尺度、多样与统一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而“多样与统一”的设计法则是突出体现整体风格、加强景观环境印象的手段之一,留给人们的整体视觉印象亲切而深刻。因此:在喧闹繁杂的大都市内的环境设计中,“多样与统一”的设计法则尤其显得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滨水景观的视觉感受与审美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燕静.水景公共艺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黄文献.景观设计[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3]荀平.景观设计创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滨海新区将建两大生态环境区[J],天津日报,2007.4.5。

[5]唐剑.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J],中国园林,2004.4。

[6]林焰.城市滨水开放空景观的建设与保护[J],中国园林,2004。

[7]陈淑光.论公共设施与人性化设计[J],景观中国,2007.1。

[8]易敏、沈守云.浅析生态原则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科技,2006.6。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6

关键词:公园;园林景观;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这些城市公园中包涵着景观艺术设计的元素和特点。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促进了公园景观的发展,由早期的比较大型的私家园林景观发展为具有艺术特色的公园景观,各类公园景观的蓬勃发展,从另一角度满足了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1、综合性

园林设计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是一综台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包括环境学、建筑工程学、生物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园林设计者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熟悉相关领域的设计要求,才能满足园林景观设计综合性要求。

2、创作性

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融入设计主体的创作性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改造公园的具体情况与环境要求,运用现念灵活地解决具体矛盾与问题,才能设计出形式新奇、富有创造力和符合现代审美观的创作性园林景观。

3、过程性

园林景观设计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其过程应是一个经过不断发展、修改、推敲与完善的过程。所以,在设计之前,需要全面、全方位地分析,同时,还要重视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改造的意见,使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够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等的要求。

4、社会性

园林景观是城市公园的主要部分,也是城市空问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社全性。而这种社会性则要求园林设计者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现状,权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城市特色三者关系,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产品体现出尊重环境、关怀人性等特点。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景观设计的本质是为了其使用者服务的,所以就要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的设计是没有任何存在意义的,只是单纯的摆设而已。另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避免危险和伤害的发生,尤其是在设计老年人和儿童活动空间时要更加注重安全性,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是人性化景观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保证不了这一基本要求,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了。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体现出人文的关怀

“人文主义”(Humanism)最早是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是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力的思想。广义上来讲,人文思想是对人性、人伦、人道、人格、人的文化、人的历史、人的存在其价值都愿意加以尊严与关怀[5]。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就是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让使用者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尊重。另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多方面与多层次,由最基本层面对人的生理关怀到高级层面的精神与情感关怀逐层上升。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人对空间场所的内在感受,特别强调提升环境的认同感与可识别性,达到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的效果。

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脉的传承

景观存在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都对景观有着巨大影响。首先,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会有普遍的相似性,过去熟悉的事物与形态能引起他们相似的情感共鸣,产生相似的联想,因此增强人对景观环境的认同感。其次,对该城市原有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对形成城市公园景观特色是非常有利的,富有较强烈的识别性和唯一性,就会自然而然地使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归属感得到强化。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城市公园景观之所以能得到使用者的认同感,一定是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充分地了解了该城市的文化背景、使用人群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等,并且在设计时把以上因素全部考虑进去,经过反复的推敲以至于把所有相关因素综合在一起,而且达到和谐统一。只有这样做出的城市公园景观环境才能让使用者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

4、“绿色”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一个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不管其是否可再生,但至少不会对人类资源的再生有影响,也就是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即“绿色”的景观设计。这就对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当代人的使用需求还要考虑后代的发展需求,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去考虑长远的影响。因此,要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负责,同时也是为人类长远的发展负责。

三、公园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措施

公园园林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力求完工后的景观效果。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园林工程,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作为公园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企业,要深刻领会设计意图。虽然公园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有着较强的随意性,但是必须是熟悉图纸的情况,真正领会了设计者的意思下的“随意”,不是不明所以的“任意而为”。要严格把关材料的质量,与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植物,花草的种类,加强对苗种质量的检查。符合实际地选择园林景观的种类,是完成一座美丽公园的前提。

2、园林工程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公园园林景观工程学是一门各种专业相交叉的学科,内容涉及面较广,包括了建筑、水电、园艺、艺术、设计等,其施工范围也很广,施工过程中与许多相关工种密切结合。因此,公园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人员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才能与施工人员有良好地沟通,做到真正了解设计意图,创造出公园园林精品工程。

3、培养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一项工程能否顺利完成,除了有管理人员的参与,最重要的是施工人员的素质。公园园林景观施工,涉及到许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公园园林施工人员要明确指出,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仅是种种树,铺铺草这么简单,不少施工人员认为,园林景观施工工程不像建筑工程技术性强,严谨度高,就有很多非专业人员涌入公园园林景观中来,致使施工不能按照原本设计完成。一个良好的公园园林景观的完成,需要设计者和施工者共同完成,因此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养,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

4、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除了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不容忽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最明显地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目前,我国从事施工人员数逐渐减少,如何管理好施工技术熟练,留住人才,培养新人,成为摆在管理人员面前最大的问题。在管理上要有张有弛,惩奖分明,对于积极工作的人员要给予肯定,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不认真,不积极的也要严厉批评。

5、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公园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绿化标准、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绿化施工中,要考虑到公园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习性、栽种季节进行养护、修剪,以期达到最好的公园风景绿化效果。

结束语

公园园林景观不论从设计,还是到施工,都是一个美的过程,一个优秀的公园景观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对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达到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氛围,能够给游客带来精神的放飞以及灵魂的交流。设计再完美也需要施工将其付诸实现,因此,完美的公园景观不仅仅有设计,施工也是一项重中之重。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王冠群.浅析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7).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7

关键词:轿车公司;植物配置;景观;功能;道路系统;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55-1

1设计背景

随着一汽集团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代表新世纪东北老工业基地蓬勃发展风貌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园区――“中国一汽集团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以汽车为骄傲的北国春城长春拔地而起。为最大程度的实现现代化工业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树立企业形象,轿车公司面向社会征集厂区内的绿化景观方案。在对现场进行了详尽的踏查后,做出如下现状分析及设计方案。

2自然条件

一汽轿车基地位于长春市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路西侧,达新路东侧,光谷大街北侧,占地面积近50万m2,一期绿化面积13万8千m2,绿化率27.6%。

3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

轿车基地整体绿化设计本着经济、美观、适用的原则,体现现代化工厂的特色,形成花园式工业园区。同时通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工厂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轿车公司成为整个汽车城的一颗明珠。

3.1植物造景为主

植物造景一方面可以减少大量的硬质铺装面积增大绿地面积,降低整体造价,体现经济原则,同时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利用植物多变的景观特点,使整个厂区成为花园式厂区。

3.2景观与功能的结合

在景观塑造的同时考虑到环境建设的适用功能,一方面在树种上选择一些能够改善工厂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使厂区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在适当的位置布置园路、小广场和花架,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憩的场所和设施。

3.3点、线、面结合

整体绿化设计中,以各道路绿化为线,以相对面积较大的绿地为点,以边缘防护林体系和各小块绿地绿化为面,形成厂区的整体绿化,不留死角,黄土不露天,同时以点带面,点、线、面相结合,提高厂区整体绿化的档次和水平。

3.4平面和立体的结合

设计中通过增加绿地面积运用模纹和草坪、草花来体现平面效果和提高覆盖率,同时通过大量运用多变的乔灌木配置来突出体现绿化的立体效果,以提高厂区绿化的绿视率。

3.5普遍绿化重点突出

整体设计的重点体现在办公楼周围的行政区、厂区内小游园和厂区内各大块绿地形成的景点,在这些重点部位更加强调景观的效果,运用不同的植物配合水池、喷泉花架、雕塑小品、园路、景石、草坪灯等的搭配形成多变的景观。

3.6设计手法变化

整体设计除道路两侧和防护林为行列式规则式以外,主要以自然式设计为主,同时穿插草坪与流线型模纹图案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体现较大气、流畅的风格,把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4设计方案

厂区的整体绿化设计分为行政区、厂前区和生产区及防护林带。

4.1行政区(主要包括办公楼周围)

(1)办公楼前:大型的喷水池不仅可以突出办公楼的宏伟气势,而且可以缓解高大建筑给人的生硬感觉。楼前的两个小自然式广场可供人员休息、放松工作造成的紧张情绪。广场上两个高台可作为展台放置公司产品之用。(2)办公楼后:树种以亚乔木及变叶树种为主,并配以花灌木作为补充。为给办公人员提供休息交流的场所,在办公楼后面积较大的区域建造两组花架,并在花架四周栽植李树等植物,更好的起到协调环境的作用和效果。

4.2厂前区(主要包括五号门、六号门内与厂房之间)

(1)五号门与六号门之间:靠近光谷大街的围墙内侧采用大面积的白桦作为背景,白桦作为北方的乡土树种,大面积的栽植能够充分体现北方的植物风景特色。靠近厂区内侧采用常绿、阔叶乔木及各种变叶树种的搭配,通过四季的景观变化,营造出北方自然群落的独特景观效果。在林带前,靠近四号路一侧种植大型模纹增加层次感。(2)六号门西侧:通过选用秋季红叶的火炬树和常绿的云杉等各类树种搭配,使这一区域以季相变化作为主要的景观特色。(3)八号路与四号路之间:面积较大,作为厂区内的一处小游园,在游园的中心布置能够体现轿车公司积极向上精神的主题雕塑,周围配置各色植物,增强景观效果。

4.3生产区(主要包括厂区内各厂房周围绿地)

(1)四号路十号路转角处:靠近厂房一侧栽植大面积的秋季变叶树种――火炬树作为背景,用颜色较深的植株较矮的桧柏柱作为过渡,靠近办公楼一侧布置大面积的早春开花的连翘,在春季可以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2)五六七八号路之间:主要树种以亚乔木及开花树种为主,树形较矮,颜色多变,主要起到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的作用。(3)二号路南侧:以常绿树种为主,配以花色柔和的连翘,并用树姿优美的山楂树加以过渡。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营造厂区内又一独具特色的景点。(4)一号路东侧:以黄花落叶松作为背景,逐渐以乔木、亚乔木、灌木、模纹的配置形式进行过渡,高度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外侧封闭,内侧开畅的空间。

4.4防护林

为防止风沙,在厂区四周种植防护林带,最外侧采用速生杨树布置,能够较快的发挥防护作用,在内侧采用常绿的樟子松作为色彩补充,除在近期增加防护效果外,远期效果也较理想。

5小结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8

我国传统的园林文化,多以诗情画意的构思,和追求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而闻名于世。在当代园林规划设计中,人们在利用园林改善和创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更加追求园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先进的理念和良好的构思,来指导和规划设计公园景观。其中,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如能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巧妙的融入到公园景观的建设中,将创造出独具韵味特色的精品园林。

为了系统地表达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如何传承和体现地域历史文化,现结合山东省东明县南华公园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来借以分析阐述,以期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东明县的地域历史文化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黄河入鲁第一县。东临菏泽市牡丹区,南倚兰考县,西望长垣县,北顾濮阳市。东明县始建于公元前140年(西汉建元元年),初称“东昏县”。公元9年改称“东明县”,至今已有2150年的历史。在东明2000多年的历史中,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庄子、卞壶、李勣、刘晏、黄巢、石星等,其中,最著名和最有文化研究价值的当属庄子了。

庄子名周,字子休,生于约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期宋国人,宋即今天的东明。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唐天宝元年,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封其著作《庄子》为《南华真经》。

东明县是庄子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濮水垂钓、向监洒侯借粮、仙逝葬身的地方。迄今为止,东明县已发掘出有关庄子文物、遗存、遗址等百余件(处),发现唐宋以来有关庄子的历史文献资料百余篇。

如何将这些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融入到公园景观,体现在景观内涵上,是景观设计师面临的问题。

公园景观设计

1、项目背景

南华公园的位置在东明县丰东路和曙光路交接地带,是一块东西长1300米,西边长320米,占地300亩的呈三角形的空地。是东明县城的“东大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由于位置和地型特殊,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的飞速法展,东明县政府决定,恢复自然生态,打造市区良好的城市环境。因此在此处选址建造公园,为市民创造游览休闲的环境。

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求对该地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创造高品位的历史文化景观,来提高城市园林艺术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效果。

公园景观建设将努力打造庄子文化的品牌,结合公园的总体规划,在园区范围内设置合理的区域,为东明县的庄子文化的传播交流展示提供平台。主题建设将引入南华公园的概念,突出表现这部分历史文化内涵。

2、定位和目标

根据背景和主题,将公园定位为以表现地域历史文化为内容,以庄子文化为表达主题主要形式,营造具有纪念和生态恢复意义的,可供市民游览观赏和康乐活动的市政公园。

公园景观的设计就是在满足公园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让市民缅怀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提供一个修身、娱乐、科普、生态、鸟语花香的环境;让市民感悟自己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的位置,大大丰富了深圳市民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

景观建设的目标是树立南华真人庄子的文化的品牌;展示历史纪念的景观;创造特色公园。

3、表现手法

对于园林景观来说,欲表达园林景观意境,是要通过外观形象来表现。也就是说要很好地表述地域历史文化,就必须通过艺术的外观形象来表现。

纪念性园林,旨在给游客表现一种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怀念、敬仰之情。因而,对于表现历史人物的园林景观,则可以用对称的布局形态,显得庄重、敬仰的艺术感受;而表现历史事件的景观,则可以采取自由、亲切、人性化和叙事性表现手法。应因表达的主题不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在表现手法上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充分体现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追求园林景观艺术效果。

在东明县南华公园景观设计中,在表现主题景观上则选择利用地型的自然特点,从东到西放射性布置,以突出全园主景,同时表达了全园主题。在纪念历史人物的景观方面,则采用大型人物雕塑、背景墙或雕刻石墙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构成景观的多元化文化内涵。

4、规划理念

规划理念指导景观的设计。南华公园的规划理念概括为:历史和自然的结合。

借用大型主题人物雕塑等艺术手段,着重表现东明县的地域历史文化,以雕塑、书法雕刻石墙、文化长廊等诠释和反映东明县各历史阶段的文化印记。这包括历史上的、城市建设上的、生活上的、文化艺术上的、自然上的印记等。通过对这些客观的景观形象的游览观赏或鉴赏,升华为园林的意境想象,从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感受,从而唤起人们的追忆与共鸣,给予历史文化的重生。

通过艺术的创造与加工,将其融入公园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中,给自然景观赋予文化内涵的印记,使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场地的改造和生态的恢复使得原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地方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更是在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上有了内涵,使得景物与文化,人与自然建立美好的相互融合的关系。

5、空间结构与分区

公园的地形东西向呈倒三角形,东头是两条公路交汇处的犄角地带,西面是一条连接丰东路和曙光路的南北道路。顺应这一地理特征,规划首先考虑主景的设置,在园区东边两条道路的夹角处,设置了大片草坪,草坪中间是几棵高大挺拔的迎客松和一块巨大的屏风石,这一区为迎客区。再往西设计了一个主题广场,庄子雕像广场。这一区为纪念区;庄子雕像广场西边的区域,设置主入口以及体育娱乐功能设施,作为运动娱乐区;西面大片区域,设置了一个大型的人工湖、一个假山、一个书法广场等,作为生态景观游览区。其次,以东西向的三条石砌景区道路为景观轴线和多个特征印记区块通道,布置景点和组织游览框架。至此构成迎客区、庄子纪念区、生态景观区、石雕鉴赏区、沿湖游览区、文体娱乐区、生活办公区七个功能区。

总之,构成了以历史文化景点为中心,主景突出,次景烘托得空间结构格局。

6、公园的植物配置

园内配置的绿化乔木有海棠、银杏、日本樱花、雪松、玉兰、枫树、棕榈等30多个品种;灌木花卉有杜鹃、郁金香等37个品种,花木栽植按不同品种成片区集中种植,结合高低起伏的土丘,形成了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7、主要景点构思

主题确定后,关键是如何选择形象进行表现。下列主要景点就是围绕主题而展开。

(1)庄子雕像广场

该景区主要是以纪念庄子和其事迹为主,以了解历史文化的主要景,是一个集广场、大型人物主题雕像为内容的景点。广场从公园最东边的开阔草坪,和南边临曙光路的开放式道路直接到达。占地近2000平方米。分为广场、雕塑底座、纪念雕塑、守护道几个部分。在大片草地的包围下,将雕塑烘托成为视线的焦点。其中,庄子铸铜像高8.4米,基座高11.71米,总高20.11米,寓意庄子仙逝时84岁,2011年落成。基座四面为刻有沉鱼落雁、鲲鹏展翅、学富五车、望洋兴叹、庖丁解牛、一日千里等庄子成语故事的花岗岩浮雕。广场内可以举行宣誓、悼念等活动。宽大的花岗岩砌成的台阶向一个历史的漩涡将我们卷入、沉湎其中。底座上历史浮雕和庄子事迹介绍,让我们在这里记住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2)迎宾区

该景区位于公园的最东端,也是东明县城城区的东大门,从东边来客人,一进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大片草坪映衬下的几棵高大挺拔的迎客松,映客松的中间是一块巨大的迎宾石,上刻着“东明欢迎您”几个字。主要是利用这种挺拔的树木和巨石,来展示东明改革发展风采和轨迹,体现东明的文化精神风貌,以自然、和谐的姿态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3)秋水湖

秋水湖的名字是因《庄子·秋水篇》的记载而得名,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占地150多亩的人工湖,是南华公园内最大的景区,湖内设计了有南华山、濮水桥、垂钓亭、秋水亭、梦蝶亭、天籁亭、观景平台、音乐喷泉、游船码头、特色挡墙、亲水平台、亲水台阶、落水构架、木栈桥、面水轩、休息长廊等景点。游人在此,仿佛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历史画卷,每一个特色景点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4)庄子文化广场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9

1.1孤植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通常把叶色鲜艳、树姿优美的孤植树放在构图的中心位置,既能够充分体现它本身的个体美,还能够发挥中心视点的作用,引导人们的视线。例如摇曳多姿的南天竹、红枫,高大挺拔的银杏等都适合孤植,能够形成视觉焦点。例如厦门植物园有一株高大的红枫,就以其鲜艳的色彩吸引了游客的视线。

1.2丛植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通常采用三五成丛的彩色叶树种种植在建筑前,经常以常绿树为背景,或者是把彩色叶树种点缀在风景林中,既能够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又能够形成活跃的园林氛围。例如可以把南天竹、紫叶李等有着鲜艳颜色的树种丛植于浅色系的建筑物旁边,或者是利用色彩对比的原则,采用常绿针叶树种作为背景,然后把花叶系或者是金叶系的树种与常绿针叶树种相互搭配,能够有锦上添花的感觉。例如,福州森林公园中就在浓密的风景林中搭配种植有一丛秋色为黄色的银杏,能够起到小中见大的作用。紫叶李、红枫等丛植的彩色叶树种可以呈现出自然造型,但也有红花檵木球、金边黄杨球等彩色叶树种可以进行人工修剪成彩叶树木球、柱等。

1.3群植或者片植

把彩色叶树在园林景观中进行成群或者成片的种植,可以构成风景林,也可以在园林中当作背景或者伴景。采用彩色叶树种的美化效果比单纯采用绿色树种要好很多,像银杏等彩叶树种不仅个体效果好,群体的效果也很好,既适合孤植,也适合群植。例如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的福州森林公园中的竹类观赏园,里面有226种竹子品种,吸引了很多游人前去观赏。

1.4色块种植

色块种植主要是指把彩色叶树种与其它绿色树种进行搭配种植,形成美丽的字符或者图案等。例如将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红花檵木、金边锦熟黄杨等株丛紧密,并且耐修剪的彩色叶树种与龙柏、雀舌黄杨等绿色基础种植材料进行相互搭配,可以形成美丽的图案、镶边或者花带等。例如在福建省的广场上,经常采用紫叶小檗、金叶假连翘等彩色叶树种布置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与大片的绿色草坪相间成为主景。

2结语

公园景观设计背景篇10

1.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1)气候气象。盐城的气候通常分为北亚热带气候和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灌溉南方为北亚热带气候带,灌溉北方为南暖温带气候带。同时由于盐城濒临黄海,也可归类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盐城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水文及植物特征。盐城市区内河流数量众多,被称为“百河之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上述河流也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同时盐城还有大洋湾湿地。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具有很多充满当地特色的植物。1.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盐城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119年,文化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淮剧和香火戏。历史名人众多,有施耐庵、陈琳、乔冠华等。

2盐城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

2.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地质地貌对园林风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风景的结构布局上。在园林风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都有对应的设计方法,只有依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设计的风景园林才会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设计风格。由于盐城处于平原地带,因此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情况,让盐城的地质地貌特色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地域气候特点表面上看起来对风景园林设计影响较小,然而在园林风景设计实际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各地之间的地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独特的气候条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气候,从而对当地风景园林风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盐城的园林之所以面积较大并且连成一片就充分考虑到了盐城濒临黄海的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3)植物和水文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该地域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水文特色。而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恰恰造就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成功的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往往把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运用的淋漓尽致,由于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只有在该地域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植物和水文可以使当地的风景园林与其他地域的风景园林有着显著的差别,避免风景园林出现同质化现象。由于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市区河流密布,同时还有大洋湾湿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把盐城的植物特色和水文特点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盐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切实的反映了当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足迹,是每一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正在被人们淡忘,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中就更有必要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所设计的风景园林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很好的传承。(2)人文符号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在国外的很多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符号因子都被很好地融入当地的风景园林中。很多名人的故居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都被很好地利用。盐城历史名人故居众多,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盐城的名人故居,从而让盐城的风景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民俗风情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由于盐城历史悠久民俗众多,特别是淮剧和香火戏是盐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是盐城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充分发掘盐城的民俗风情因子,让盐城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因子。(4)社会特征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与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特征的变化上,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上述情况,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