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文学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18:09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1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仅就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化常识来说,其丰富内涵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传统的农耕社会距离当下的高中学生越来越远,社会生活内容与现代有很大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古代社会的认知障碍。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农耕和读书仕进为主要内容。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王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土神“社”与谷神“稷”的祭祀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设立专门的祭祀场所,一般由皇帝亲自参与祭祀;各级政府也设有专门的社稷坛,由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祭祀。围绕对“社稷”的祭祀,还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如天旱祈雨、籍田之礼等,还逐渐兴起了“以社祀活动为中心内容的节日”[1]――社日。最终,“社”与“稷”的合称――社稷,就成为国家和政权的代名词。在农耕生活以外,读书仕进也是古代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要了解古诗文中的一些文人人生轨迹,就必须弄明白他们求学和做官的经历,因此学生了解古代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古代人才选拔方式、官职的设置等。以清代科举考试为例,读书人为取得科举考试的资格,需参加“童试”[2],录取后成为“生员”[2];其中在本省巡回考试中成绩优秀者方可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2],考中者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2];会试后第二年春礼部举行“春闱”[2],考中者称为“贡士”[2],第一名称为“会员”[2];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贡士参加殿试,其中第一甲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2]。了解了这些内容,学生才会明白古代读书人的仕进之路的艰辛和痛苦,理解在古人对功名执着追求的背后,有着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扭曲。

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含了古代社会的普遍情感。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与“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奉养”“恭顺”上,而且体现在对待父母丧葬礼上面。自上古社会起,我国逐渐产生了子女为过世的父母守丧三年的风俗,是为“丁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丁忧”逐渐由一种礼俗演变成制度,古代社会的律法对“丁忧”有着严格的规定,“凡有违‘丁忧’规定的各类行为,均被列为‘不孝’犯罪而被施以览鞯男搪沙头!![3]作为支撑封建统治的中间力量,国家的官吏更要恪守“孝道”,遵守国家对“丁忧”的规定,在古代社会对于“丁忧”规定的背后,是古代君王“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理念和古人“尽孝道”的普遍情感。

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的重视使得“别情”也成为古人的普遍情感。在古代,长安的灞桥是凝结着人们的离别之情的“黯然之地”。唐朝时,朝廷在灞桥上设立了驿站,灞桥两边杨柳依依,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送亲友东去的人们,大多在这里告别,折柳相赠,表达挽留之意。久而久之,灞桥也就成了著名的离别之地,诗人李白曾在《忆秦娥》中写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经过历代文人的渲染,灞桥也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独特存在。同样,以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划旱船等活动为习俗的上元节,在节日活动的背后,也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期盼和幸福团圆的向往。

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藏着古人的主要思想观念。

通过对文化常识的深入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的思想认识。“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纪年方法,“天干”和“地支”代表着我国古代先民对于天地、星象、时间等自然变化最原初的认识。同时,“干支纪年法”也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循环”时间观念的反映,“天干”与“地支”搭配,六十年完成一个轮回,称为一个“甲子”,如此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好像时间只是在完成一轮又一轮循环,这种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农业生产、政治生活、哲学思想、乃至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古印度的佛教能够在古代中国大行其道也可能与这种“循环时间”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佛教中“因果循环”和“六道轮回”的观念也暗合了这种时间观念。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是以“和”为贵的,但在强调家庭和睦的同时,更强调家庭中的秩序和礼法。家庭是一个有秩序的整体,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要力争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如《礼记》对父母和长者的礼仪是这样规定的:“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在名目繁多的礼节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礼”为手段与以“和”为目的家庭观念。

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渗透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

有学者指出,“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中,有一些重要的或者说是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整体思想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整体思想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认识论方面的整体思维;二是道德观方面的整体主义;三是历史观方面的整体发展……中华民族在历史观方面提倡整体发展,强调“公”,就是强调从整体出发,谋求整体利益,实现整体发展。”[4]这种观念表现在统治者的立国方略上,就是追求“大一统”国家观念。这一点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上就有明显的体现。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乱以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秦始皇嬴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他创立了郡县制、丞相、监察、九卿等规章制度,全国统一划分为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郡),在各个行政区域实行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律法和文字,这种统治方式,为后世的君主所接受。自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统一稳固的国家政权使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追求国家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在古代行政区划和官吏设置等文化常识之中,也隐含着维护国家统一,立足共同发展,追求中整体利益的民族精神内涵。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有论者指出,汉代的“儒家学说将介子推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孝而不求功利的隐士形象,这无疑将他推上神坛,成为民众修身律己的精神堡垒……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反映了人们对高洁之士的崇拜”[5]。在寒食节背后,则是古代社会主流思想对于舍生取义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赞赏。

综上所述,高中古代文化常识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深入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普遍情感,而且可以使他们更深入了理解代社会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体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当下的高中古文化常识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所以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是有必要的,因为:

一、加强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古诗文。以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拜、擢、迁”为例,其中“拜”为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为上卿”,就授予上卿的职位。“擢”指的是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而“迁”则是指调动官职,升级叫迁升、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常识的真正内涵,才能准确的把握一些仕宦人生际遇,才能更为准确的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情感。

二、促使学生从古代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更为系统、深入地学习,使他们更为细致、全面地了解我们民族的生活内容、基本情感、价值观念和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能够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如“端午节”背后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十四节气”中我国古代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意识,儒家传统中“仁爱”思想与“入世”精神,道家传统中对“逍遥”的追求与“本真”意识,古代艺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精卫填海”的传说中蕴含的反抗精神;“大禹治水”故事里强调的“天下为公”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等。高中学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在苹果手机、好莱坞大片、万圣节、宫崎骏、“韩流”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很好地保有和继承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来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必须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强化自身的优秀文化“基因”,使中国的文化不断繁荣和发展。要使当前的高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加强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只是其中基础环节。“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6]我们的学生只有很好地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文化。

那么,加强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优取哪些具体措施呢?笔者认为:

一、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和讲解。课堂学习是当前高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应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进行细致深入地讲解,不要只做简单的解释,要力求挖掘文化常识背后的深层内涵。

二、在文化常识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编写古代文化常识校本教材,为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组织古代文化常识社团,定期开展小组或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同时,还可以创办诸如“兴趣班”“特色班”采用“大讲堂”之类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教师要放眼课外,鼓励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在课余时间,运用丰富的图书馆或者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那么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萧放.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07-108

[3]黄修明.中国古代仕宦官员丁忧制度考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2

关键词:古代汉语课程改革

说到目前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问题,应回顾一下古代汉语课程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对于改革的思路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汉语课程,是从传统的“小学”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小学”,主要以字形方面的文字学、字音方面的音韵学和字义方面的训诂学这三大块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它特别注重于经传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是为学习和研究古代经典服务的,它一向被看作经学的附庸,称之为“小学”。从知识体系上看,它不够科学和完备,例如缺乏“词”的观念,缺少语法学这一重要的门类;从课程性质上看,它是以文字为对象,而不是以语言为对象的,属于语文学(philology)而不是语言学(Linguistics);从课程目的上看,它显得相当狭隘和封建保守。但它注重实用、注重感性认识、注重文字、注重先秦经典,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

到了乾嘉之后,古音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传统的音韵学前进了一大步,同时,由于对音义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开始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可以说已开始进入到真正的语言词汇领域。训诂学已初步得到了改造。到了清末,由于西洋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汉语语法学体系,为知识体系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门类,而甲骨学的异军突起,使古文字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突破了以前的说文小篆之学。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到此,古代汉语课程的五大门类知识――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都已基本齐备了,只是词汇学显得比较单薄而又缺乏划时代的代表作而已。

然而,正当古代汉语课程的知识体系刚刚初步更新完毕,剧变的时代选择了白话文,古文终于被时代所冷落,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可喜进步。就是对古文本身来说,也未必不值得庆幸,它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和语文素养方面的自身价值,是可以一眼看到的。解放后,悠久丰富的祖国文化遗产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急需批判地继承、普及和挖掘,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现代语文取得了历史地位之后,也急需从古文中吸收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于是古代汉语课程也就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应新时代的出路,那就是为培养群众的阅读古书的能力,以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提高群众的语文素养;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汉语,推进祖国的语言科学而服务。古代语言虽然已经过时了,但古代汉语课程却成为中学要初步学习、大学要专门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到此,传统的“小学”才真正完全地改造为现代的古代汉语课程。

“五四”运动以后,青年一代在古文素养上,已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不必讳言的。现在学习古汉语的青少年,古文底子薄,但课时却不多,要求又不低,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到今后或许还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古代汉语课程要特别注重基础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起点不要太高,要循序渐进,要精讲多练,关键要有一个适合现代青少年实际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量化,有步骤地进行实施。我们认为,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和教学,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较大,应当加以改革:

第一,教学计划缺乏量化标准。

培养青年一代阅读古书的能力,当然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那么具体地说,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字?这些常用字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词?这些常用词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句式?这些句式又是哪些?再精细一些说,应该掌握哪些繁体字和异体字?应该掌握哪些古今字和通假字?应该掌握各常用词的哪些重要古义?应该掌握哪些复音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典故和成语?应该掌握哪些常见的活用的实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虚词?如果宏观一些来看,至少要学习多少种类或篇数的文选?常识和文选的分量比重究竟是多少最合适?语言范围外的常识又该占多大比重?专科和本科的区别主要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缺乏研究或研究不够,这方面的成果很少见到,这就很不利于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也很不利于测试和检验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细致耐心的调查统计,还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我们应该努力去做。

第二,有的教学内容重复陈旧。

由于不了解学生和中学的实际,古代汉语课程常有重复学生在中学已学过的内容,例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判断句、被动句等,以及一些文选。还有,本科开设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选修课,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也有相当大的重复。这些地方,要做到知识的合理衔接,就要熟悉学生的现有水平,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和分工。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的地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材。现有的古代汉语教材,估计不下百种,近年来在编书热的影响下出版的特别多,其中大多是互相转抄,其编写体例、知识内容、章节顺序和文选篇目,甚至例句,常令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发展的眼光来批评,就是停滞不前,就是陈旧落后,这种教材之多,说明古代汉语课程的陈旧也够严重了,这也是一种惊人的浪费和低效率。我们渴望有一种新颖大胆的切合实用的新型教材出现。

第三,缺乏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

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大家充分展开讨论,促进古汉语语法研究。其次,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建立起来,对教学有好处,有利于大中学教学接轨,使青少年减少一些学习上的麻烦,不在一些无谓的名词术语上纠缠,增强实用性。再次,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并不会损害学术争鸣和学术发展,它不是僵化的不可变动的教条,完全可以批评,可以再作补充修正。它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正如一套制服,上班时要穿上它,下班后则悉听尊便。

实际上《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助于工具书和必要注释,阅读文史方面的一般古籍。”所谓“一般古籍”就是类似《古文观止》那种程度的古文,并不是说要能读懂过于艰深的某些古书,如《尚书》、《周易》之类。所以古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m].语文出版社,1992.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3

1蒙古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在蒙古族快速发展中,蒙古族教育也发展非常迅速,在此其中,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对教育带来的影响较大,由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精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给现代教育以启迪,明确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现进行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1.1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多年,其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对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具有较高的需求,并且真正的融入到现代经济市场发展中,而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发展也非常迅速[1]。例如,从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上来看,蒙古族注重农耕、放牧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坚韧的品格,对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进而该种生活方式对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推动了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2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主要是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教育,从某个角度上来讲,现代教育主要是让人们了解当前经济市场以及科技的发展,并学会如何将其运用来促进自身的发展[2]。从现阶段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实际调查中发现,其非常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而也推动了蒙古族教育的发展。例如,现代教育从蒙古族传统生产方式上获得启迪,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科技等。例如,蒙古族在进行农业发展中,积极创新生产方式,满足了现代经济社会生产的需求,并且对文化知识具有较大的渴望和追求等,从而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也对蒙古族现代教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育中,也不断的追求创新,追求效率,进而提高了蒙古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3蒙古族民俗习惯的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俗习惯,包括蒙古族也是如此。蒙古族一些优秀民俗习惯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3]。另外,蒙古族的民俗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应该汲取蒙古族民族习惯中的精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例如,蒙古族民俗习惯中存在的思进取,勇追求的思想;敢于突破枷锁、勇于创新;注重团结合作,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等等,这些都是民俗习惯中的精华部分,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以不断的促进蒙古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2如何利用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蒙古族现代教育中,应该积极的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并且积极的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开展现代教育,以不断的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2.1将传统文化中的“解放思想”理念应用于现代教育中,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解放思想”,作者认为应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发展[4]。首先,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并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及民族政策,加强对民族教育,树立现代教育意识,积极改变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提升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追求,推动民族思想观念的革新,不断的向着现代文明方向发展。其次,在进行现代教育的过程中,应紧密的与蒙古族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实验,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升蒙古族现代教育质量,充分做到服务社会、发展民族经济,从而推动蒙古族教育的发展。

2.2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

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应打开门户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优秀文化成果,从而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5]。首先,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加强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不断的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其次,应通过现代教育手段使蒙古族人民现代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繁荣发展民族经济,而且,蒙古族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通过勤劳和智慧,再加上现代科技的结合,对推动民族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2.3大胆尝试,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蒙古族的民族学习意识、竞争意识较高,勇于去尝试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科技,从而提高了蒙古族的现代教育质量,为此,作者认为,对蒙古族的现代教育应大胆的去尝试,不断的激发民族学习竞争意识[6]。首先,应通过现代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蒙古族人们的责任心,要将民族富强、民族发展作为积极的工作,应全心全意为民族振兴、民族繁荣服务,全面提升蒙古族人们的责任意识,提升现代教学效率,推动蒙古族的快速发展。其次,现代教育中应注重对蒙古族人们的学习生存观念培养,并不断的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激发民族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蒙古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快速发展的文化、教育等格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推动蒙古族的教育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3结语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4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问题;解决方略

古代汉语课是我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及语文教育等专业所开设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始终受到教学管理者的重视。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成效不够明显,一些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学甚至出现了问题,其中既有大学生层面上的问题,也有教学层面上的问题。为了切实改变当前古代汉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必须要对症下药地加以治疗,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实现提升古代汉语教学成效之目的。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古代汉语基础不佳,心中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学习的足够动力。大学生们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大量高校学生甚至教师均觉得古代汉语课是高校中文专业所设置的各类课程之中最为难学和最为枯燥乏味的课程之一。古代汉语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多,所涉及到的知识面也相当广,其所涉及到的字、词、句以及修辞等知识和现代汉语差距相当大,因此,古代汉语学习起来十分枯燥乏味,读起来非常困难,有时甚至觉得是在读天书。即便是经过了十分刻苦的学习,其古汉语素养也难以在短期之中得到大幅提高。如此一来,大量学生肯定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二是古代汉语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变,显得死板而单一。有一部分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而只能敷衍应付,所以在教学中难以积极主动地去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无法主动地驾驭与主宰教材,难以依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去改进教学方法与调整教学的内容,只能在上课时照本宣科地讲授,一个萝卜一个坑,去条条框框地罗列各类知识。所以,也就难以激发出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而大学生们也就只能被迫接收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没有时间去进行思维与想象。如此一来,所导致的结果是大学生也变为了古代汉语教材的附属,学习起来显得力不从心,也就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二、解决古代汉语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方略

(一)切实转变古代汉语教师的教学观念

鉴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推崇,而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各类成就均是由文言所写成的,若不懂得文言文也就难以理解我国古代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现代汉语中很多难以进行解释的语言现象,若运用古代汉语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能迎刃而解。所以,大学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也要比以前更为突出,古汉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与此接轨。教师们在课中采取的是什么态度,运用什么方式开展教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因此,大学古代汉语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古代汉语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制订出古代汉语教学的各项任务,从而改变以前那种消极化的教育教学态度,促使大学生们积极学习古代汉语。

(二)明确目标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群体对于古代汉语常常会出现一种误解,觉得这一学科只能讲字、词、句等枯燥而乏味的知识,显得呆板而不灵活,缺乏足够的想象,显得了无生趣。这是学习者在初步接触古代汉语知识之后的一种正常心理表现。实际上,随着对古代汉语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学习者均会觉得古代汉语之中的诸多知识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古人所具有的情感观、思维观以及文化心理,从而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文化生活与修辞实践、民俗风情等。我国古人所具有的造字心理、词义派生等方面的思维特征,词类活用后的修辞效果反映出的审美追求等均需深入加以探究才能体会到的。一旦探究愈深入,所领会到的情趣与意味也就愈多。因而,在深入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之后,不仅不会感到乏味,而且还会觉得其乐无穷。所以,高等院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授课一开始就可运用目标激趣法来培养大学生对于古代汉语课程学习之兴趣,随后,在每次作业探究之前,还可引入目标激趣法或者情景导入法来引领大学生们更加明白其中的相应内容,并且激发出探究之欲望。

(三)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如果古代汉语教师无法将其讲得通俗易懂和妙趣横生,而只能是照本宣科,大学生们也只得匆匆忙忙地将古代汉语知识填入到脑中,时间一长,大学生们就会讨厌这一课程。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形成十分和谐的古代汉语课堂气氛,从而想方设法地调动起大学生群体学习的主观性,让大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就需要在古代汉语教育中切实改变以往那种陈旧和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了解决古代汉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过于枯燥乏味的常见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从而为大学生群体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灵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当今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持续发展,运用于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手段之中的科技含量,进而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以及环境。所以,古汉语教学中,不仅可运用录像、幻灯片以及投影等设备,让教学的形式更为直观和活泼,而且还应当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编写和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之成为广大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更加形象地展示出古代汉语的魅力,极大地调动起大学生群体的视觉与听觉器官,促进大学生们的积极思维,激发起其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施教学手段技术性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当追求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更新。一般来说,古代汉语教学可运用开放性和互动性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教师学生的全面与多层次交流。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具有开放性,这不仅是指教育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而且还指古代汉语教材具有开放性;不仅是指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而且又指教学观念具有开放性。因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相当强,其智力的发展、接收或者认识新事物能力具有了相当的高度,他们常常并不满足于完全照搬教材进行授课,所以,一定要切实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在上课时,应当依据教学的内容、大学生认识规律等提出相应问题,让大学生们自行加以研究,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提升大学生们的能力。

总的来说,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出发,切实改革古代汉语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这是加强古代汉语教学的必然选择。所以,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大学生理解、分析与应用古代汉语知识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语文教学或者相关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振羽.古代汉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2]宿爱云,程树铭.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现状及新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3).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5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20—0066—03

为提高高等学校中国古代史教学水平,改进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与方法,总结中国古代史教学经验,共商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发展大计,2012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部级教学团队和《历史教学》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高层论坛”在兰州召开。来自台湾东吴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和《历史教学》编辑部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原始文献阅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进、中国古代史教学与地域历史文化的结合等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展示了各校在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中的亮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文献阅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史料阅读能力是历史学本科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炳文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应重视基本原始文献的学习》中认为: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加强基本历史文献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文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应重视原始文献的研读,不能仅靠输入一两个关键词来搜集材料。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国林教授在《试论“中国古代史”与“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的关系》中指出,历史文选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具体史料来反映古代历史的进程和历史细节,以原典反映思想史脉络,以文献记载反映制度史源流,历史文选课讲授时应补充文化史常识,以弥补中国古代史教学之不足。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杜常顺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学生阅读及写作基础能力培养问题》中认为,基本史料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关的基础史籍和史料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不断积累的阅读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解决古籍阅读的能力问题。

教材建设是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宁欣教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与教材建设》中认为:中国古代史分阶段、分层次教学,为教学与编写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在教材建设中,要做到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指导书三位一体,编写适应时代需要和学生欢迎的新教材是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于教学模式问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苗书梅教授和展龙副教授在《高校中国古代史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认为:在中国古代史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等多种教学形式;坚持在教学中贯穿问题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惠玲副教授在《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中认为:“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引进学术研究的因素,通过阅读、思考、表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展龙副教授在《高校历史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中认为: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责任要明确,用信任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工作要到位,用制度保证导学的正常开展;方法要得当,用沟通指导学生的人生规划。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刘祥学教授在《基于网络的(中国古代史)知识检测系统开发应用与实践》中认为,结合专业特点开发专业知识的自动检测系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拓展教学内容,推动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如何改革课堂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编排历史课堂小剧是一个新颖的探索。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牛宏教授在《关于历史课堂小剧的实践和创新》指出:历史课堂小剧的作用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写作、编排、表演、朗诵、协调等多种能力。

二、中国古代史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6

[关键词]古代汉语;课程体系;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2-0008-05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课题“地方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沈红宇(197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史、方言与音韵。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语言类必修主干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课程,它自成结构体系,是大学教育中的微观体系,与“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目的而设计的课程整体”这一宏观“课程体系”[1]不同,但宏观课程体系需要微观课程体系的支撑和实现。所以,探讨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有着宏观体系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教学目的、内容体系与教材的关系

一门课程的开设,须先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然后有为之服务、与之相适应的内容体系,而教材则是实现教学目的、构建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学习古代汉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2],这是由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和与之适应的内容体系所决定的。

解放初期,我国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开设了古代汉语课程,但其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诂,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3]。这种不按学科本身及学生实际需要,而以教师的爱好和所长为中心进行教学的现象,与其说“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3],不如说是对该课程的目的要求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更不用谈建立与目的相适应的课程内容体系并编写与之配套的教材。

二、基于不同目的建立的课程内容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教材

(一)以文选为纲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体系

20世纪50年代末,以北大为首的高校明确了古代汉语课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教学目的,提出了“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韵、训诂等理性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的课程要求。[3]在该目的导向下,王力先生主编了《古代汉语》(以下简称“王本”)教材,首创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内容体系。

明确了“三结合”,还需明确如何结合。王本确定的原则是,“以文选为纲”,“不仅要照顾纵的方面的系统性,即三者本身特别是文选的系统性,而且要照顾横的方面的系统性,即三者之间结合上的系统性。在常用词和通论的纵的方面系统性显得不够的地方,常常是为了照顾横的方面的系统性和文选的纵的方面的系统性”[7]。可见该体系特别强调通过文选来获得感性认识,安排了大量的文选作品,共264篇。对于通论,王本的定位并非系统性的理论,而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王本的内容体系在当时追求扎实的基本功,在有足够的课时作保障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下,是非常完善的,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影响深远。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多数高校采用这套教材,之后新编的教材也大多维持这个基本框架格局没变,只是作了些改进。如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虽以词义分析为自己的特色,但仍坚持了“三结合”体例。

然而十几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新开设了不少现代课程,而这些新课程的开设是以传统基础课程的数目和教学时数一再削减为代价的。当今,大多数院校的古代汉语课时锐减,让“三结合”体系下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常常顾此失彼。教师在讲授时通常会删除某些内容不讲,以完成教学进度。但是这种削足适履的方法使古汉语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以通论为纲的通论、文选(常用词)体系

在课时量锐减的教改环境中,以文选为纲的内容体系很难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体系需要调整或改进。洪波先生的《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以下简称“洪本”)便打破了原“三结合”体系,以通论为纲,根据通论知识选择文选,在文选的练习题中体现常用词。常用词已退居于文选的下位体系,所以该教材是通论、文选(常用词)的二维体系。

因为常用词的意义,特别是古今不同的意义,经常在文选中能体现出来,学生也常常需要借助文选的语境才能记住某些意义。所以说,该体系对常用词的处理并不是忽略常用词,把它从“三结合”的体系中剔除,而是从上位体系拉到了下位体系中,在文选体系中体现而已。又因为常用词以往是不讲授的,一般让学生自学,所以这样处理是可行的。而且在新的课改环境中,这能使教材更加精练。

该教材很有特色。首先是通论部分注重系统性,如语法部分连词章、副词章等,“内容全面而丰富”,“较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为多”[4]。第二,纸质教材中的文选采用白文形式,不加标点,只注释专名。配套的多媒体辅助课件提供文选完整的句读、全部释义、翻译,及相关的文化知识。白文的编排,对于提高学生古籍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优点。但是,所有文选都无标点和一般注释,且将文选摆在了课后练习的地位,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分量上看,都过于强调通论知识,文选都只是通论的附庸而已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教材的直接可用性,也不利于学生诵读文选形成语感。

更重要的是,该教材虽以改革内容体系为任,却并没有明确提出独立的教学目的。如果仍是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目的,那么它的优点亦是其缺点所在。因为,仅仅是“培养阅读古书能力”,则通论部分无须过于系统,全部的白文文选显然不利于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通论、文选并重的二维体系

蒋冀骋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蒋本”)作为教育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课题的成果,实现了教材编写的重大改革。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5],但其优势与优点是明显的。

首先,调整了教学目的。该教材已不再满足于以“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为目的,明确提出了“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6]比较王、蒋二本,都是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的。王本强调的是学科的特殊目的,而蒋本提出的是寓于学科的一般目的,突出强调了思维的创造性,并明确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对教学者有更大的指导意义。思维创造性的突出强调,与当前的教育环境、教育体制改革和某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和谐一致的。

其次,构建了通论、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在调整后的新目的下,内容体系也一改王力、郭锡良等以文选为纲,首重文选的思路,也不取洪波以通论为纲,更重通论的做法,而建立通论与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将通论与文选分上下册编写,是两条不同的线索。除绪论外,通论分为文字、词汇、训诂、音韵、语法(词法)、语法(句法)六个板块、六大章;文选则以时代为线索,分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其文体的特色蕴含于各个阶段。常用词也不单独列出,使教材更加简练。这样的内容体系和教材体例,比王本的“散点式”更具系统性,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文选一目了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宏观的系统的把握。

再次,在通论、文选并重的新二维体系下,发展了纵向的体系。就通论而言,汲取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成果,使知识及时更新。如同源词部分,吸收了陈建初关于《释名》的研究成果(教材上册148页“”“覆”等);文字部分,辟专节讲俗字;句法部分(如处置式),从汉语史的角度展示近代汉语面貌等等。但是也必须承认,“不讲述近代汉语知识,形成了教学的空白和断层”[7]的状况,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文选的选编也很有特色。王本要培养的是“阅读古书的能力”,则以文言文为主要文选,重点是先秦的典范作品。而蒋本则旨趣有所不同,不局限于文言“古书”。以时代为纲,分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不仅将明代文献编入(虽有“清”代之目,而无其实文,编入的文选以明代的为最晚),年代跨度比王本更广,更重要的是,编入了敦煌变文、禅宗传记、宋元话本、奏呈圣旨、戏曲、会话、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材料,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走出“古代汉语即文言文”的误区,形成对古代汉语较准确的感知,这无不体现了编写者将近代汉语部分吸纳入古代汉语的良苦用心。应该是说,在通论和文选的两个纵向系统性上,蒋本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最后,体现了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在“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下,该教材以通论、文选来体现手段;以通论各节后设置的“思考与练习”来改变学生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的继承性学习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以各章设置的“进一步阅读文献”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改变往常单一的思维视角和思维方式,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并创造知识提供平台,做好铺垫。这是“思辨型”学习的一种倡导,是为实现新目的所作的努力实践。

总而言之,蒋本的成功在于其体系的完备,在于有明确的与时代要求一致的目的和与目的匹配得当的内容体系。

三、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体系

洪本、蒋本虽不是同类型教材中最早的,却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基本代表了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发展的不同时期:王本以文选为纲的“三结合”体系是传统教学的典范;洪本以通论为纲的体系是转型时期大胆改革的力作;蒋本通论、文选并重的体系则是改革较为成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成果,对于当前深入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课程改革首先要实现教学目的的合理调整

在高校培养目标调整的大环境下,素质和创新被特别强调。之前所确立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教学目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和需求了。教学者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学科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的素养层次来调整和重新定位教学目的,而不应当墨守成规或盲目跟风。

研究型院校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学科和学生素养层次都比较高,所以需在设置课程目的中强调反思和创新,蒋本提出的“培养思维习惯,改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就极具指导意义,但有待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予以具体化。

教学科研型院校目的是要“培养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式应用型人才”[8],学科和学生素养层次相比要低一些,所以设置的课程目的,主要强调基本功,但也要求一定的创新。王洪涌提出的“在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分析、研究及教学能力”[9]的修改意见,比较适合这个层次。

职业应用型大学目的是要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设置的课程教学目的,主要强调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荆贵生《古代汉语》第三版(以下简称“荆本”)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根据格律写作诗、词、曲、联以及写作应用文言文的能力”的目的,比较适合这个层次。

(二)构建与目的相匹配的内容体系,编写教材

教学目的一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来,就需要根据目的构建或选择合理的内容体系,编写或选择合适的教材。由于课时和经济成本等原因,目前通行的教材大多不再专门设置“常用词”这一板块,也就是说以二维体系为主。实际上,二维、三维体系各有其价值。

研究型院校教学重创新者,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各方面都比较强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二维体系。常用词的掌握,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权威工具书。在文选体系上,蒋本编入近代汉语作品,荆本编入“语言文字学文选”、分今注、古注、标点和白文四类形式的做法,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很值得借鉴。在通论体系上,研究创新型的内容体系,一方面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阅读古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照顾所涉及内容的系统性;一方面要引进学界有定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学科发展的前沿,注意介绍学科中的问题与争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从而实现由继承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转换。当然,这些争议不宜在正文中展开,以免干扰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可以在正文中采用通行的说法,而在“课后思考”中展示不同的材料和观点,或开列“进一步阅读文献”。通论的系统性方面,洪本、蒋本都很不错,而在引入最新成果和启发怀疑方面,蒋本更胜一筹,当然,在具体的问题设计和阅读文献介绍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职业应用型院校教学强调基本功和实际应用,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方面都不强的因素,最好采用“三结合”的体系。“常用词”在这个层次之所以必须,是因为它对于学生高效掌握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减少阅读障碍很有帮助,而且可以减少或避免因学生不主动、不自觉造成常用词学习落不到实处的现象的发生。在通论体系上,应用型的体系应以介绍阅读古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主,不贪深、不贪博,不必讲究系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来选择内容。脱离生活实践运用的知识,比如音韵部分可以不编入教材。[10]习题库的做法,虽然容易使学生走入“唯一标准”的误区,不利于创新性学习,却很适合此层次学生借以巩固知识。在文选体系上,因为课时不多,学生基础不好,故强调一个“精”字。要选经典的文段,亦不宜过长,要方便背诵。可由浅入深,以今注为主,少量白文。荆本选编“应用文言文”的做法,也值得此层次教学借鉴。

教学科研型院校教学强调基本功,而又要求一定的创新,则介于上二者之间。既要为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学习服务,又要照顾一部分学生有志于进入研究层次,故其内容体系可就高参照创新型体系,通过设置必讲和选讲来实现弹性教学。

四、课程内容体系与教材改革的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王本体系适合基础应用型,但负担太重;洪本适合研究创新型,但又有感性知识过薄之嫌;蒋本有适合研究创新型的较完善的体系,但细节上仍有缺陷。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体系和教材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材应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教材编订之前,编者应充分考虑教材拟应用的学生群体,确立明确的目的,用来指导教材编订和教学。本文未单独立项分析的荆本,有很多优点,看似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不同层次高等院校文科使用,实则针对性不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教材的内容体系应与既定的教学目的一致。王本体系与当时的教学目的相匹配,所以取得成功;但是时过境迁,不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符合当前的教学目的。蒋本的成功,关键亦在于体系与目的的高度一致。

第三,教材的内容体系应是弹性和针对性的结合。虽然我们强调针对性,但是考虑到同一层次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教材经济成本等因素,今后的教材还须在弹性上多做一些努力,把教材编写得更精细。

参考文献:

[1]刘道玉.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高教探索,2009(1).

[2]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王力.古代汉语[m].3版.北京:中华书局,1999.

[4]禹建华.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评介――兼谈立体化古代汉语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胡世文.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评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

[6]蒋冀骋.古代汉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7]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1).

[8]阮湘元.教学型大学培养创新式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9]王洪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的改革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0]徐小兵.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定位及教改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1(12).

[11]蒋绍愚,张联荣,朱庆之,杨荣祥,邵永梅.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

[12]蒋冀骋,刘晓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改革研究的调查报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4).

[13]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14]洪波.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7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71-02

在常规教学模式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呈现了学生从认识到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过程。在课程安排上,设置了每册书中有8篇到12篇文言文阅读,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要学完文言文的基础教程的时长是整个高中时期。这种教学模式确实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牢靠的知识,但从反方面来讲,课程安排的过于缜密,使得文言文课程在系统教学上显得散乱,学生在接受授课后,无法形成理性上的意识。

而对事物的认识经常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举一反三。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屡次碰到类似情况,这使我不禁想做这样一种尝试:能否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只做些顺序的调整,再稍微补充一些必要的文言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能够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不断地总结,笔者总结出了几点有效的方法。

一、对文言文的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学习文言文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丰富、学习、运用现代汉语的需要。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概括起来说有三点,即:积累、诵读、领悟。学习文言文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使得积累显得格外重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才能获得比较牢固而丰富的基础知识;只学不思考,不会学得太好。所以边学边琢磨,即不断领悟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一环。积累、诵读、领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于:领悟、积累有助于熟读成诵,而熟读成诵反过来又促进领悟和积累。用这种办法来学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最后,还要让学生对文言文翻译应达到的标准有所了解,以使他们有明确的努力目标。那么,文言文翻译应达到什么标准呢?借我国清代著名学者严复的话说就是:“信”、“达”、“雅”。“信”即准确,“达”即通顺,“雅”即言辞优美。这是文言翻译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针对不同的句子或直译,或曲译,或扩充或凝缩。要使诵读准确,不读破句,要使文言文翻译由信而达至雅,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这就是笔者总结的第二点文言文教学技巧:要有效的认识文言文的语法现象

二、要学好文言文,概括起来说,必须具备下列文言基础知识

1、在学习文言实词方面

第一、应该注意词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今异义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由古展到现代,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有的词语在感彩方面发生了变化,还有的名称说法改变了。

第二、要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的问题。古汉语单音词较多,现代汉语双音词较多。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在古代往往用一个单音词来表示。而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古今形式相同,但含义不同的双音词。其主要特点是:在古代它们是两个词,在现代则是一个词。

第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解现象很常用也很常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的了解掌握。一字一词过多解,是指词或字具有本义解释,引申解释,比喻指代和常用的通假字指代解释。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这些词汇的常用方法和常用注解也会被逐步的掌握运用。文言文当中需要学生学习和注意的这些用法一旦被灵活掌握,那么对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就会更容易。

第四、在现在汉语文言文学习当中,注意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一词多义即是指多义词,一个词有至少两种以上的解释。词类活用是指一些词汇在指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充当一种语法解释。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在文言文分析中,还是要根据文言文中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两者的用法。

2、在学习文言虚词方面

首先要注意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划分实词的方法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对代词的处理上:在现代汉语中代词是实词,在古代汉语中代词是虚词。

其次还要注意不同的虚词可能表示相同的用法,同一个虚词也可能有几种用法。

再者,虚词由古至今,变化也很大。主要表现在:有少数沿用下来了,有的则完全消失了,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还有的改用了新的词。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现象。例如文言虚词现象及两个、甚至三个语气词连用的现象。从数量上讲,常用虚词要比常用实词少得多。高中语文课本中重点列举了许多常用虚词的用法。如果能很好的掌握它们,基本上就克服了文言文阅读中文言虚词方面的障碍。

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每一句文言文,由实词和句式组成。因此,要想准确地翻译文言文,在克服了字词障碍之后,就需要学习有关文言文句式方面的知识了。这里所说的文言句式主要指: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而言。

4、学一点古代文化常识

要想断好句,准确地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仅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食物等许多方面,在中学文言文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地理、职官、科举、姓名、历法等方面的知识,也是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的内容。

以上四方面的内容,是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就可以迈向有效教学的最后一步了。

三、有效提升对具体文言文作品的认识

这是一个首先归类,然后再讲解的过程。至于分类法,可以选择以下标准。按语音形式将课文中的文言文分类。可以分成如下三类:

1、韵文:押韵。主要包括各个时代的诗歌,如《诗经》、《楚辞》,另外,用于规戒的箴铭一类文章也押韵,也属韵文。

2.骄文:不押韵。讲究平仄、对仗,在句子上一般都是四六对仗,也叫‘四六”文,如《阿旁宫赋》。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8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转型意味着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合肥学院的经验是把学科导向变成专业导向,一切围绕学生的培养配置资源。能力培养是核心,专业建设为龙头,而在专业框架下,则实施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在对学生就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最终把学生的每一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打破了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变“教师要讲什么”为“学生能干什么”[1]。河南省黄淮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核心、四个统筹”。其中包括: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2]

转型势在必行,但是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的条件参差不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作为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的转型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创新,课程体系需要重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作为一门基础课,古代汉语会保留下来,因为它对接一项基本能力――阅读古书的能力,但是必须改造。

中文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三个特点:(1)喜欢感性知识胜过理性知识;(2)喜欢现当代胜过古代,用唐代韩愈的话就是“有志乎古者希矣”(《答李翊书》)。(3)喜欢文学胜过语言。学生的课外读物多为文学作品,并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名著。在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打分中,文学课老师一般要高于语言课老师。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其实并非真爱,消遣的成分很大。

目前公认的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为了贯彻这个精神,古代汉语教材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古代汉语常识)三结合的体例。感性认识体现在文选上,理性认识体现在通论上。由于在古代汉语常识方面词汇知识特别重要,因此教材除了在通论板块讲古汉语词汇理论知识外,又安排了几个单元的《词义分析举例》,旨在教给学生分析词义的方法。应该说,以上设计是很科学的,但是现在看来有点理想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代汉语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学生阅读古书的实际能力如何?――令人失望!因此该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值得检讨。从应用导向出发,古代汉语课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内容的增减

在目前的课时内,通论要减少,相应地文选要增加。一直以来,通论和文选各占一半的时间,甚至通论占得稍多。从教学效果看,通论既没有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又挤占了文选的学习时间。如果着眼于语言能力,理性认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除了中文,中国古代史、古典文献学、中医、图书馆学等专业也有古代汉语课,它们的工具性、应用性都很强。历史系的历史文选课和中医的医古文课均是文选性质,但是都能获得各自专业所需的能力。如果单拿文选比较,各专业只不过各有侧重罢了:中文的古代汉语课选择文学作品。作为中文专业组成部分的古代汉语理应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古代汉语,但是如果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就需要改造了。

中文系学生讨厌语言理论,接受能力也有限。四年本科毕业,不会分析句子成分者大有人在,至于形态、范畴、音位等概念,更是一头雾水。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虚词用法用知识的掌握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通行的方法是在扬弃古人的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五四”以前的历代文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式是“死记硬背”。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阅读古文的能力强,甚至会写古文;不足是缺乏理性认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诚然好,但是如果二者不可得兼,我们宁可舍理性认识而取感性认识了。

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三位先生合编的《文言读本》包括两大块内容:导言和课文,篇幅比例大约为1∶3。卷首的导言,说明文言和现代语的种种区别,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虚字。其中虚字部分罗列了一百多个,把它们的用法分项举例说明。每篇课文后面有几种帮助学习的项目:(1)作者及篇题;(2)音义;(3)古今语;(4)虚字,基本上落实在导言中对虚字的说明;(5)语法,指出除虚字以外的语法上值得注意的事项;(6)讨论及练习。[3]

《文言读本》的结构值得借鉴。我们要把古代汉语改造成以文选为主、以通论为辅的课程。通论部分又可分为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文字、音韵、训诂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相关知识包括古代文化、文献学等。古代文化知识如职官、地理、历法等属于专门之学,完全可以不讲。基本知识要大大压缩。现在语法讲得太多了!音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太难了!文体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学。

现有的各种古代汉语教材均根据文体特点把文选分为若干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添加地方文献文选,因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定位之一是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

二、教学方式初探

探索新型教学方式要立足于下列原则:(1)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要干什么”;(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就古代汉语课来说,现阶段可以选择两点进行突破:

(1)做好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的文章

过去也讲结合,实际上是两张皮。有些古代汉语常识没必要单独系统地讲解,完全可以融入文选课中。例如在讲解古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介绍古书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在讲白文的过程中培养古书标点的能力,在讲诗选的过程讲解诗律,在讲词选的过程中讲词律,等等。即使是一些需要独立分单元讲解的理论知识,也要抓好在文选中的落实。落实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途径,例如讲完字际关系后,布置学生在制定的文选中找出异体字、通假字等。

(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宗旨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技能。古代汉语的常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顶多来一点互动。这种方式亟需扭转。初步设想在课堂上借鉴阅读指导模式,增加课堂练习。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尝试边操作边讲解,例如怎样查字典辞书、古汉语常用工具书,可以把课堂搬到图书馆阅览室。另外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优化古代汉语课的实践教学路径。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中的课程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供模仿、借鉴。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以此向同行请教。

注释:

[1]本报评论员.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n].中国教育报,2004-4-16.

[2]介晓磊.破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难题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以河南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为例[n].中国教育报,2004-4-14.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9

关键词:诵唱法;古诗词;适时反馈

《广东省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中要求:“古代诗文教学要以诵读积累为主,以整体感知为主。以课标推荐背诵篇目和教材设置精读课文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其他篇目则以学生自读为主,独立思考。要防止学生走向字字落实、句句讲解的繁琐串讲模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素有“诗国”之称的国度里,古诗词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值得我们回味品评。今天,古诗词不仅纳入高中生能力考查的范围,还起到学习语言、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三年的时间要学习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选修1-15,共20本书,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可以说教材已为我们实施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载体,但纵观我们的教学实践,情况却不容乐观。

我从教师教学和高中生学习古诗词两个角度,分两个层面来看目前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1.教师层面:教法落后,课堂低效

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往往存在一种模式化教学:“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文学常识―分析关键字―解释句子含义―概括主旨或诗人表达的情感―赏析写作特色”。篇篇古诗词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体悟得少,且僵硬、呆板的教学方式多年不变,结果必然造成古诗词教学的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让最富空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在日益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中,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因此,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显然不适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

2.学生层面:兴趣不强,成绩堪忧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下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不断冲击着学生的知识构成,学生阅读空间日渐狭小,阅读品位日渐降低,出现不少学生认为学古典诗词落伍、不够现代的现象。此外,很少有学生是因为喜欢古诗词、觉得古诗词美才去读,更多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目前,古诗词俨然成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瓶颈。高中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学生对古诗词毫无兴趣,或者毫无知识需求,学习就很难持久下去。可见,进行古诗词教学,首先要挑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如果让古诗词走进课堂并能扩展到生活中来,教师教学能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得以激发并促进,那么我们的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感悟古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出路――诵唱法

古诗词一般利用短短的几十个字和涵盖率很高的词,却表达了无比丰富的内容。一般说来,古诗词给人的感觉就是晦涩难懂,让人捉摸不透。如果不是把《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会,如果不是欣赏了很多的宋词与元曲,如果不是在反复地吟诵中逐渐体会诗人内心充盈的感情,仅靠平时的现代汉语知识来阅读古诗词,都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们要读懂古诗词,就必须心里有对古诗词的积累。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呢?我认为方法无需很多,只要学生能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去做,一招即可,那就是――诵唱法。

1.认识“诵唱法”

诵唱法,又可称为诵唱古诗词背诵法,是指在学习古诗词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播放技术,将古诗词配曲演唱出来而达到背诵目的的方法。此法是借鉴了现代青少年喜欢说唱、以歌代诵的特点而创造出来的方法。

诵唱法,就是反复地实现“唱―诵―唱―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古诗词的词句牢牢印刻在学生的心里,久久不忘。以诵唱来带动整个古诗词教学可以简化头绪,重视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感悟。不同形式的诵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涵咏诗歌,体悟诗意诗情,探求诗歌内在的深层意蕴。这种方法特别受学生的喜爱,每天只要有一个学生唱起了第一句,全班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到诵唱的行列中,没有老师的邀请,没有学生说古诗词题目,学生自发性地诵唱着,而且唱得那么整齐、那么投入、那么动听。时而活泼轻快、时而优美抒情、时而激昂奋进,悦耳的歌声久久地回响在教室里。

2.实施“诵唱法”

(1)形成合力,搜集整理资料。单凭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此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班级里形成合力,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网络资料等高科技手段,收集所有能够诵唱的古诗词,或是收集所有与古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等辅助资料。

(2)引导诵唱,体悟感知。在诵唱时,加入作者、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的介绍,增加学生对古诗词文学常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词句蕴含感情的理解。

(3)适时反馈,激励创新。导入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在诵唱时,提醒学生温故知新,鼓励学生创造性发挥。

(4)创造机遇,提供舞台。借鉴青少年表现欲旺盛的生理特征,利用文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周活动等,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舞台,能更利于诵唱古诗词活动的顺利开展。

(5)方法得当,拓展延伸。古诗词中有大量典范、精美的语文材料,我们平时多积累些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以积累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性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诵唱古诗词不仅利在古诗鉴赏等题型,也利在其他题型的考查,如写作等。此外,适当由古诗词拓展到其他题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来是一个诗的国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教育的急功近利等因素,我们的古诗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师要自我反省,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当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也教无定法。古诗词的教学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成不变的方法都将是死路一条。但是,只要我们勇于踏出探索的第一步,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最终,古诗词教学定会迎来喜人的收获。

高中古代文学常识篇10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一、调整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学界的前辈们明确提出了古代汉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现在的教学大纲也非常明确地作了规定。作为一门工具课,这一教学目的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然而,如单一地实施,不加多元化的调整,显然不适合时代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他们实际需要阅读古书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认为学而无用,不如不学。对教师来讲,目的太单一,也束缚了教学多样化的开展,使教学走向了死胡同。因此,笔者认为,在坚持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与现代汉语的联系,把培养学生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有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等都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要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现代汉语,必须要学好古代汉语,学习古汉语,并不脱离现实生活与学习,是学而有用,不是学而无用。我们教学要以此为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古汉语知识去深刻认识现代汉语,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并从古代汉语中汲取营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古今联系,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能力。

二、更新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

更新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其中教材建设是关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包括三个部分,即文选、通论、常用词。这三部分有机结合,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其合理性被学术界所公认,以后编的教材基本上只是在此模式上作些调整。但正如教学目的一样,此类教材也与当前的知识体系不甚吻合,主要表现在:一是文选与中学教材所选的文言文重复太多。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加重了文言文的比例,有相当一部分以前大学才讲授的作品现在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尽管侧重点和深度不一样,但学生总觉得在“炒冷饭”,没有兴趣;二是注释太简单。仅有释义,没有相应的例句,没有整句的串讲,学生容易过目就忘,留不下深刻印象。还有当注不注的地方较多,不便于学生自学;三是理论知识没有汲取当前的研究成果,使知识处于滞后状态;四是常用词部分选词和释义不精要,贪多图全,反而象字典、词典那样,给人留不下深印象;五是解字、释义上也没有突出历代演变的概貌,缺乏古今联系。因此,编写一部更新、更精、更实用的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期盼。当然,教学内容的革新还在于任课教师授课时的把握。教材固然起指导作用,但教师还是有很大主动权的,选讲什么,精讲什么,补充什么,要求什么,一般都由教师来决定。

三、改革古代汉语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汉语的教学方法比较刻板,大都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系统讲授,往往教师在上面“咬文嚼字”,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造成了教师费力、学生乏味、效率低下的局面。笔者以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教学方法上应突出要改革的是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方法要有现代化手段。在多媒体时代,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既能增加知识的形象性,符合当今学生的需要,也能节省课堂时间,事半功倍。教师可制作一些课件,把讲义中的重点、难点、例句放进去,可利用图片形式展示相关资料,也可利用语音播放功能和视频播放功能把一些语音材料、名篇朗读、经典场景提供给学生,还可在网上建立自主学习平台把重点提示、难点解析、练习答疑、复习指导等内容放上去,便于学生随时自学;其二,教学方法要有互动式内容。古汉语教学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设计互动式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展开广泛的思考和讨论,教师主要作些点拨、指导,最后作好归纳、总结,其教学效果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提高百倍;其三,教学方法要有实践性活动。实践性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练习训练。在古汉语教学中,我认为阅读方面的练习训练必须突出,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阅读。实践性活动的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如可以带学生到图书馆、藏书楼去,真实感受古籍的原貌;可以带学生到名胜古迹中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总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