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1:33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1

一、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新趋势

1.数据驱动的银行。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也从产品、业务为中心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今后银行需要借助对大数据的分析运用,提升客户营销、产品创新、内部管理和核心竞争力,受此影响,风险管理也必须基于大数据的推广和运用。

2.智慧型的银行。随着智能设备金融业务、移动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等普及,传统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融合,视频、指纹、人脸等支付方式快速普及,智慧银行的科技含量更高,业务更复杂,风险管理的难度骤增。

3.跨界的银行。目前银行混业经营逐步成为常态化,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产品、渠道、支付手段等往往涉足多个行业,后台数据监控变得越来越困难,对风险管理者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二、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难点和问题

近年,由于经济下行,银行普遍面临利润下降、不良激增、资产质量下降等困难和问题,政府也进一步严格金融监管政策,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难点和问题主要是:

1.贷后管理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对完成发放贷款的指标有考核,但对贷后管理缺乏硬性约束,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重放贷、轻贷后管理、重投轻退的习惯,贷后管理普遍存在薄弱环节。此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不足,资金使用不合规、挪用资金、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问题仍然存在。

2.信用风险敞口较大。当前银行间竞争白热化,为了发放贷款、完成考核指标、抢占市场占比,往往在客户的选择上抢大户――大企业不需要贷款,各家银行抢着发放贷款,导致发放贷款标准降低;小微企业紧缺贷款,但没有银行给放款,银行人员容易受利益驱使发生道德风险。此外,影子银行业务覆盖了商业银行宽泛的业务领域,关联企业贷款等业务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为信用风险较大,欺诈事件时有发生,在经济下行期,债务人违约风险持续增加,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多米诺”效应。

3.操作风险频频发生。由于目前许多产品设计复杂,牵涉的专业知识多,相关信息的采集、核实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银行从业人员风险识别与规避能力不足,违反或没有执行法律、法规,造成银行决策失误。以及由于从业人员疏忽、逆程序、违规操作,或者系统的原因,对银行经营带来较大不确定风险。

4.风险管理机制、队伍建设不足。商业银行对风险识别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事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长期以来定性分析多,量化分析少,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的科学性不够。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责任不明晰,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激励机制不完善,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三、今后的思路和对策

1.加大教育培训,加强理念引导。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的领导层风险理念存在偏差,对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不足,今后要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使之具有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全局观,成为企业风险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优化岗位分工设置,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严格业务流程控制,结合新形势、新产品、新业务,不断补充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合规经营,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3.提升员工风险管理技能。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考核,提高风险从业者履岗能力,发挥员工在风险防范上的“主体作用”,不断培育懂风险、懂管理和有技术的高级人才,更好地适应风险管理工作的需要。

4.加强监督检查。为了防范操作风险,必须定期对银行内部的业务操作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加强风险提示和预警,弥补风险漏洞,规避可能的风险事项,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5.提升科技力量支持风险管理的力度。向国际先进看齐,借助开发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运用先进的模型、金融工程等方法,达到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实现监管水平提升。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2

关键词:资本约束;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资本覆盖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6-0023-03

截至2004年底,我国16家主要商业银行损失准备金缺口缩小了1002亿元,主要商业银行加权的资本充足率提高了287个百分点;包括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内,资本充足率按照新标准达标的,从年初的8家增加到了30家。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外生的资本约束的结果,即银监会关于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刚性要求和措施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而非根据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主动而为的结果。

外生的资本约束产生的基础及影响

外生的资本约束主要是指来自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的监管要求和配套的监管措施。

(一)外生资本约束的现实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银行业发生了三次严重危机。这三次危机产生的一个共同的原因便是业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远远超出了资本的约束,从而引发了对商业银行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过度扩张进行必要制约的现实需求。这种现实需求,即是外生资本约束产生的现实基础。

残酷的现实促使监管当局和银行界开始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进行理性的思考,更加理性地认识资本与业务发展的关系。最终,1988年在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的首倡下,西方十国的央行经过多轮谈判后,达成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做出了规定。协议出台后,其影响远远超过了西方十国的范围,成为了对国际银行业具有普遍约束的监管标准,各国监管机构都按照该协议的基本框架和最低要求来设计和实施本国的监管规则。我国也正是参照巴塞尔协议,制定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借鉴国际通行的监管理念、监管方法、监管技术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外生资本约束机制。

(二)外生资本约束的理论基础

根据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银行因风险而产生的损失可细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又称异常损失),依据不同损失的特性和发生的概率,银行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

对于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定价转移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也就是把风险作为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中去,由客户通过贷款利息,以及购买的金融产品中已经给出的损失区间来承担。银行拨备时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即属于转移定价。对于非预期损失,因其相比预期损失具有波动性,是一个变动的量,无法列作当期成本,从而必须以足够的资本去覆盖。资本覆盖风险的程度取决于银行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对于极端损失,由于其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一经发生,数量却极其巨大,甚至用全部的资本都难以覆盖,所以对待极端损失的处理办法是进行压力测试。所谓压力测试,就是银行假设性地把经营环境模拟成极端不利的条件,测试自己的资产、负债、资本等各项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最坏结果。不可否认,压力测试对于极端损失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预期损失通过转移定价计入当期成本,进行了分散转移,即使发生对商业银行自身和社会影响较小。极端损失的特性使其成为了商业银行一个永远的风险缺口,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都无法将这个缺口弥合。非预期损失需要资本去覆盖,考虑到资本的高成本和稀缺性,加之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本质,利润冲动会促使其不断降低资本覆盖水平。鉴于非预期损失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银行的公众性进一步放大了影响范围,非预期损失的防范和处理即成为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具体表现就是对资本充足率的外在约束。

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通过巴塞尔协议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得到实施,只是具体比率和形式有所不同。比如目前香港金融管理局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是16%,并将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准则。德国直接根据资本数量规定银行业务扩张限制,规定贷款和投资不得超过自有资本加储备的18倍。

(三)外生资本约束的影响

外生资本约束机制对于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资本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的国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商业银行迫于外部监管压力进而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具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这便决定了外生资本约束作用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或者发行可转换债等形式使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后,很可能重新回到规模扩张的老路上,进而放松对资本的管理。例如,招商银行在2001年底上市前的资本充足率为1026%,2002年6月底上市后的资本充足率猛增至1638%;但到2002年末,资本充足率便跌至1257%,到2003年末,跌到949%。2004年在成功发行了65亿次级债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才维持在924%的水平。其二如果外部监管有所松动,那么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监管压力就会变小,迫于这种压力而进行的资本管理也必然会随之松动。

商业银行表现出顽强的“规模扩张”惯性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充足率不断逼近监管下限的趋势,促使监管当局不断强化外生的资本约束机制。但是,这种不断被加强的外生资本约束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与我国的现实状况产生了矛盾,表现为如下两种悖论。悖论之一是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压力迫使商业银行放慢发展速度,这与整个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要求相矛盾。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有限,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进行的间接融资,结果是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贷款表现出了较高的依存度。在这种情况下,8%的GDp增长目标客观上需要商业银行保持一个适度的发展速度与其适应。但是,资本充足率管理使商业银行的规模受到了资本的限制,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从而不能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悖论之二是根据资本充足率管理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巨大的资本缺口与资本金补充渠道有限的矛盾。根据《2005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分析,2007年以后,商业银行要保持资本充足率在8%以上,每年需要补充2000多亿元的资本金。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望通过国家财政或外汇储备注资等方式解决资本金缺口的问题,其他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则不可能由国家解决,一般只能通过如下渠道解决。一是利润留成依靠自身的积累。可是由于盈利水平的限制,国内银行业依靠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能力非常有限。而我国上市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平均只有035%,相当于美国的1/3,无法完全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补充资本金。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来补充资本金。可是,我国资本市场容量极其有限,难以承受连续的银行资本融资。三是私募扩股,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原有股东增加投资来达到增加资本金的目的。在实践中,一方面股东对资本回报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随时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将这种要求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增资扩股意味着股本将被稀释,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老股东往往不愿意银行增资扩股。因此,股东对利润的要求对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总之,现阶段我国资本补充渠道甚为有限,这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客观要求形成了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

内生的资本管理的现实基础及本质

(一)内生资本管理的现实基础

资本的高成本和稀缺性以及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渠道的有限性,让我们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看到了风险资本管理的必要性。国外商业银行从最初的依靠监管机构的外在资本约束机制到内在的风险资本管理体系的培育和建立这一发展轨迹,以及在内在风险资本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和经验的积累,为我国商业银行内生的资本管理体系建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实基础。

(二)内生资本管理的含义及本质

对于银行资本,有三种最基本的理解,即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风险资本。其中,账面资本是指各种形式的具有资本本质的项目依据一定的会计方法和规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的资本。监管资本是金融监管机构根据当地情况规定的银行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资本标准,其目的是对银行资本实施最低充足率管理要求。风险资本,又称经济资本,是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直接对应的资本范畴,数量随着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而变化。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风险资本的本质具有“内生性”,即是由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所带来和决定的;同时,风险资本还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即不是实际可以直接从银行账面上看到,却可以由于管理的需要而构造出来、相对独立运作的工具。

传统的银行资本管理,只是账面的管理和满足监管要求。现代商业银行不仅包括账面资本的管理,还增加了根据银行风险状况进行名义资本度量和配置资本,即对风险资本的管理。风险资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合理的资本数量与结构、维持并优化合理的资本数量和资本结构、将有限的资本合理地配置到各项业务中等几个方面。商业银行内生风险资本管理的实质是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为标准,通过采用动态的专业化的管理,将资本在各个业务线和各个层面进行配置,最终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

培育内生的资本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

经营理念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理念决定着银行的方向。“稳健经营、持续发展”是从很多成功的银行提炼出的共同的经营理念。“稳健经营”就是要在适度的风险情况下,保持适度的发展速度和适度的回报,尤其要克服发展初期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潜在的风险在量化的当期进行管理,不仅要关注当期利润的增长,更要关注未来的价值增值。

(二)管理体制的转变

国外很多银行在风险资本的管理体制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其一是系统性,即风险资本管理体制本身是一个系统,资本管理与业务发展、前台操作与后台支持彼此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衡,进而确保了这个系统的平稳运行;其二是专业性,即对风险的管理、对资本的管理不再是笼统意义上的管理,而是进行了细分,由各自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专业化管理,进而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其三是过程性,即风险资本的管理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结果,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业务活动的始终。换言之,业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相应的风险管理环节与之对应。

(三)管理技术的转变

风险资本的管理以风险量化为提前,没有对风险的有效量化,就不可能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更无法据此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很多现代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相继出现,例如,针对随机变量建模的蒙特卡洛(montecarlo)模拟,Hullandlee等一批数值模拟技术,以及关于风险度量和管理的VaR值、caR值、RaRoC技术等等。这些量化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资本管理形成了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杜胜利,阎达五.资本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银行大学出版,2000

[2]科里斯・马藤.银行资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3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谋求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从战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出发,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必要性,结合中国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现状论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提出加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有效性措施,希望能够给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越来越重视银行的战略管理。有效的战略管理能够融合银行的特点,提高银行本身的竞争力,面对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它已经从各个方面衍化成为了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策略,无论是应对经济危机还是房地产泡沫,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特别是国内银行改革才刚刚开始,银行战略管理的实践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都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加强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国内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在经营中制胜。

一、战略管理概述

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以战略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发展和特点进行战略实施和评价,以便领导部门能够有效的决策而使银行实现原有目标的一项科学。战略管理是综合性的,是结合市场销售、生产、财务预算、研究与开发等一系列学科为基础组成的一门总体性管理方法。它对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和计算机系统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其有效的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方案,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总体目标。

战略管理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是银行根据自己的目标,结合未来的整体性因素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对银行内部和外部各种变化进行趋势性分析和预测,从而实现银行对各种可能的事件做出更加主动的反应,使银行适应能力更强。

(2)战略管理目标的制定以银行内部现有的机制和允许条件为基础,结合市场和产品的正确定位,从而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更有利于其内部的有效实施。

(3)战略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银行内部人员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合理的实施计划能够为银行带来更科学的运行机制,更能促进银行内部管理者和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提高。

(4)战略管理对于提高自身认识,增强对竞争者战略的了解,最大化的减少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财务风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是一种基于银行未来发展的规划文件之上的具体行动,它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对未来的目标的一种预测,也是对经营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和控制。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战略管理的企业比那些不采用战略管理的企业的成功率更高,其中采用战略管理的企业,70%的企业依靠自身战略管理计划提高了自身的盈利能力。

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略管理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许多商业银行都已经认识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这使得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整体性的正轨体系。加之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出现太多的亏损,使得一些依靠经验进行管理的商业银行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其在管理方面的局限性,所以使得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整体体系,不利于银行的发展。例如,一些银行并没有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出台相应的具体规章制度,而只是简简单单的全面接受其他商业银行的管理办法,从而使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诸如员工积极性不高,管理者等,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

(二)战略管理的理念比较陈旧

近年来,商业银行迅速崛起,快速成长,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所造成的推动力。待其进入稳定发展之后,商业银行的领导者往往墨守成规,沉迷于个人业绩,不思进取,从而出现了商业银行为管理者个人意志所左右。例如,一些商业银行只顾及银行的盈利,不注重整体性的战略管理,稍有经济亏损就扣减员工和管理者的工资和奖金等,有的甚至频繁更换领导,这些都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

一些商业银行虽然建立其战略管理,但是其战略管理的理念比较陈旧,难以与国际化趋势顺利接轨,从而使得一些银行在改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例如有些商业银行会由于改组前后战略管理文化的差异而造成员工不适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会出现管理者有一套体制,具体实施者却是另外一套体制,从而造成整体管理上的不协调。

三、加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有效性措施

(一)采用科学的战略管理办法

目前,国际上已有许多战略管理方法,其中很多都得到实践检验,例如战略制定中有外部因素评价法、竞争态势法、内部因素评价法;在战略选择中有tows矩阵、space矩阵、bcg矩阵、ie矩阵和大战略矩阵;在战略决策中有qspm矩阵。各种矩阵和方法适用的条件和环境不尽相同,所以商业银行应该科学的选用不同的方法和矩阵,有效的对其自身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运用比较广泛的定性预测有德尔菲预测、头脑风暴法;定量预测有计量经济学、趋势外推法。面对着具体的发展环境,银行管理者应该有效的进行总结,结合市场发展空间,考虑当前的国家政策等,实事求是的对银行的发展进行科学预测,然后制定合理的战略管理办法。例如,商业银行应该时刻关注国内外的货币流向,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

(二)建立战略管理的内部活动方法并制度化

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要根据自身规模,划分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决策制度,有效并严格的执行相关战略管理计划。对于具体的战略管理方法,要制定相应的适应方法,杜绝严格的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必要时可以根据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对于不合适的或者已经过时的战略管理办法,管理者要召开股东会议,通过股东决策自身提供的方案,从而有效的避免战略管理不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情况发生。例如,对于总体的战略目标,商业银行应该将其与具体的战略办法相结合,充分考虑整个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不足,努力修正,从而使其能够充分促进银行内部的发展。

(三)坚持“防范风险”的战略管理目标不变

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是以其经营效益为目标,尽量避免对外部经营环境的误判,通过有效的、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和审视自身资源,从而对银行的战略管理做出正确的判断。现代的战略管理是以银行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为基础,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来调整整个战略动向,坚持“防范风险”的战略管理战略规划不变。不仅如此,在日常的战略规划中,要时刻以风险防范为主,通过有效的控制相关具体操作,最终实现总体的战略管理目标。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管理目标,商业银行应该做出六个转变:

(1)不仅仅在观念上而且在理念上,由单纯的关心风险向关心风险和收益相结合,通过两者的相互参照和对比,进而确定整个战略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银行应该由传统的控制和规范风险为主向经营和管理风险转变,提升自己平衡风险的能力,真正运用风险,提升自身价值,在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基础上,促进业务的健康发展,保证银行持续、科学的发展。

(2)在风险管理机制上,银行应该加强总行、分行、支行间的业务往来,由控制风险为主向流程整合后的各级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转变,彻底改变原有的各个部门独立的风险控制办法,使风险控制更加准确。

(3)注重控制新增不良和清收转化不良的记录,向既要注重新增不良和存量不良转化又要控制不良的转移转变,注重不良资产的迁移,能够有效的控制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经营业绩,最终实现银行整体水平的提高。

(4)风险控制模式上由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向统一集中的管理转变,提高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银行各个分支之间一定要加强风险的有效互动,通过各个部门的风险评估手段,最终实现银行整体风险控制实力的提高。

(5)在识别手段上,从简单的财务分析为主向财务因素分析和非财务因素分析详相结合的分析办法转变,特别加强对市场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和统计,有效的预测,合理的评估并及时有效的反馈,最终实现整个银行的科学发展。

(6)风险管理对象上,从单一客户、集团客户向组合式客户管理层转变,加强各个客户层之间的有效联系,客观的分析各个客户层之间的风险影响因素,最终能有效的确定银行的风险体系,从而有效控制银行风险。

四、结语

面对着国际化进程趋势的加剧,商业银行应该调整自己的战略管理,与时展趋势相结合,有效的控制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于传统战略管理中的控制理念,我们应该本着修正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评估,坚持风险控制为主体的理念不变,严格执行相关控制手段,结合市场的发展动向,果断加强其内部管理体系,从整体上实现银行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艳杰.论区域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j].理论纵横.2003(5).

[2].葛兆强.论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5).

[3].赵锡功,刘晓刚,贾明.论商业银行战略管理[j].经营管理.2007(4).

[4].张海洋,张宁.商业英航战略管理实施策略分析[j].经济论坛.2007(16).

[5].邹兴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管理模式探讨[j].金融管理.2006(5).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容忍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5-046-04

一、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

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它取决于三个要素:战略目标、风险偏好和内外部环境,如图-1。其中,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确切地说就是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RaRoC)的最大化。通常,银行的发展战略包含业务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两个方面,其实质就是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关系。董事会一般更关心风险管理,因为它关系到资本的安全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战略层面上,风险管理的重点是确定风险偏好及相应的风险容忍度,由此配置经济资本,并确立风险限额管理体系。风险容忍度作为平衡计分卡的一部分,它应既要与风险偏好保持高度一致,又要考虑到银行业务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从管理工具的角度看,平衡计分卡和风险限额体系分别代表了“激励”和“约束”这两个管理上的重要方面,也体现了银行寻求收益与风险相平衡的基本要求。

二、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都是银行为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设定的边界,这两个概念经常在一起使用。根据CoSo(the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的定义,风险偏好是银行决策层综合考虑多种风险因素后作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承诺,而风险容忍度是考虑到风险状况的不断变化,而为每一个具体的风险因素设定的量化的可接受水平。银行根据统一确定风险偏好,针对不同业务特点设定相应的容忍度水平,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设置风险预警线以及相应的对策安排。通常我们理解的风险容忍度只是对风险最高水平的边界限制,而事实上,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企业,必须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获取足够的资本回报,所以还需要设置最低风险的容忍度,以防止银行为保证安全而过于保守。

总的讲,风险偏好是银行对风险的基本态度,包括银行愿意承担何种风险,最多承担多少风险,以何种方式承担这些风险,是否准备承担新的风险,以及为了增加每一分盈利愿意多承担多少风险等等。风险偏好是战略性的,通常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风险容忍度是风险偏好的具体体现,是对风险偏好的进一步量化和细化。风险容忍度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所有风险类别,通常包括一整套关键的控制指标,如目标资本覆盖率、VaR置信度、最低资本充足率、最低准入标准、授信集中度等。图-2描述了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之间的关系:

1.银行的任何一种战略都是为实现既定的收益目标而设计的,不同战略具有不同的风险。董事会必须选择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偏好。如果风险偏好与战略目标不符合,则应对风险偏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2.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是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的要素。风险偏好代表了股东对资本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它同时也是银行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居于宏观的主导地位。相对而言,风险容忍度更为具体和量化,表现为银行在不同业务板块和不同控制维度上的总体边界,如资产不良率、授信准入标准,集中度控制比率等。

3.由于所处的层次不同,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设定方法也存在区别。风险偏好由于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层次更高,所以通常从战略角度出发,采取“自上而下”的设定方法;而风险容忍度更接近于业务单元,与实际风险特征联系紧密,通常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设定。

4.在风险容忍度框架下,银行可以根据不同业务单元的风险特征,设定更为具体的风险限额。这些限额有的基于风险敞口,有的基于经济资本,但最终都必须与风险容忍度保持一致。在设定风险容忍度时,还要考虑各业务单元的风险叠加效应,以避免出现风险总量汇聚后突破容忍度的情况。

三、风险容忍度管理的基本原则

1.风险偏好由董事会负责决策,这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及现代公司制度决定的。董事会作为全体股东的代表和银行安全的最终责任者,要根据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要求,确定统一的风险偏好,而后建立起一套清晰、完整的风险容忍度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之对风险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

2.风险容忍度应在风险偏好的指导下,由高管层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并报董事会审批。风险容忍度体系的设计应力求科学、严谨,涵盖所有业务单元和风险敞口,并与风险偏好、银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3.风险容忍度的确定需要有定量化的分析支持。真实、可靠的数据和模型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在这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果风险计量不够准确、风险管理不够规范、内部控制不够标准,那么就算设定了风险容忍度,也不能达到严格有效的执行。

4.风险偏好定位于战略层面之上,所以应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许多先进银行多年坚持一致的风险偏好,从而形成了特有的经营风格和管理文化,对市场信誉和品牌价值起到了提升作用。相比之下,风险容忍度只须保持相对稳定,可根据市场环境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而基于风险容忍度确定的风险限额应具备较强的灵活性。风险偏好一般2-3年重检一次,风险容忍度每年重检,而风险限额在年初确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内做必要的调整。

5.为有效贯彻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银行要确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风险容忍度体系涵盖了银行的方方面面,上至治理结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下至具体的金融产品、业务单位和控制指标,所以必须依靠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来推动和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行风险容忍度管理能够促进银行更加有效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四、风险偏好的分析与界定

风险偏好主要是基于银行所有者的主观意志、回报要求和经营理念。根据对风险的偏好程度,银行大体上可分为激进型、进取型、稳健型、慎重型和保守型等五类。风险偏好的定位对制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银行董事会在确定风险偏好时,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因素:

1.哪些风险银行可以接受,哪些不可以接受。比如说,银行是否准备接受信用卡客户违约率上升带来的信用风险损失,而不愿接受因系统故障而引起的操作风险和商誉损失。

2.银行对当前各个业务单元已接受的或准备接受的风险是否满意?

3.银行准备采用一些新举措,以使资本收益率(Roe)由当前的12%提高到15%以上,为此银行是否愿意承受更大的风险?

4.银行是否准备接受比目前更高的风险?如果愿意,所需要的回报率有多高?

5.基于对主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估计,银行愿意以多少资本来弥补“最差情景”的风险损失?

6.对发生可能性不大而一旦发生会影响到银行生存的风险,银行是否愿意接受?

7.银行愿意接受竞争风险的程度是多少?比如为了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降低产品定价的风险。

8.银行有多强的愿望准备进行成功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可能回报比较大的新项目?如此等等。

此外,董事会还要考虑风险偏好与战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任何一种战略都是为实现预期的增长和收益目标而设计的,不同的战略目标需要承担不同的风险。总体上,银行的战略目标都是寻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但如果更倾向长期利益的最大化,风险偏好就可能更低一些,反之则相反。

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都会反映到银行的发展战略之中,进而引导银行内部的资源配置。管理层将根据不同业务单元的经营计划与风险容忍度,将资源在不同业务单元进行分配,以使投入的资源取得预期收益。管理层将整个组织、人员、流程以及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以利于战略的成功实施,并使银行的运营不超出董事会设定的风险偏好和容忍度要求。

董事会应本着审慎负责的态度制定风险偏好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可以设计更规范、更详细的调查问卷,并做适当的统计分析;可以采用特尔裴调查反馈法,同时进行更多的直接沟通和讨论;要了解银行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史,更要针对现实问题多做调查研究;必要时也可以请一些专业咨询机构辅助决策。

五、风险容忍度的研究与设定

在确定风险容忍度时,通常需要全面地考虑目标评级、资本存量与结构、资产波动性、目标收益率、收益分配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风险管理水平等各种因素,并结合银行的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加以综合确定。

1.目标评级。很多著名评级公司如穆迪、标普每年都对银行进行信用评级,这些评级结果在社会上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那些上市银行,会直接影响其资本市场上的股价和融资成本。不同的银行评级对应着一个量化的违约概率,即银行破产关门的可能性(表-1)。较高的目标评级意味着较低的违约概率,即银行的目标评级越高,其风险容忍度就越低,如某银行标普评级为BBB级,则其对应的违约概率为0.24%,风险容忍度即为小于等于0.24%。这就是说,对于一家定位于BBB级的银行,它容许存在0.24%的破产可能性,即出现非预期损失(UL)之和超过资本金的情况;或者反过来说,这家银行确保其资本覆盖全部非预期损失的置信度为99.76%。这个置信度也称为目标资本覆盖率。国际上,很多先进银行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资本覆盖率,例如2002年,德意志银行目标资本覆盖率为99.93%,花旗银行为99.9%。后来,花旗银行在向投资银行大幅度转型过程中降低了对这一核心指标的要求。

2.最大可承受损失。为了对抗风险、防止违约或破产,银行就要准备较多资本金。通常,银行资本量越大,相应的可承受损失就越大。在市场中,资本充足、规模较大的银行更容易得到客户的信任,因为它们可以承受较大损失。正如修建水坝一样,如果希望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那就将水坝修得高一些,即需要的资本多一些;如果希望抵御五百年一遇的洪水,那么所需资本就会更多,相应的资本回报压力就更大。在确定风险容忍度时,不仅要考虑银行的资本数量,还要考虑银行的资本结构,确定哪些资本可以用来抵御风险,一般情况下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有时也包括一些类似于资本的债务工具。

3.资产组合波动性。银行的损失既取决于单笔资产的损失,同时也受资产组合的影响。有的银行单笔资产的平均损失较高,但其资产组合的相关度较低,所以整体损失波动性较小;反之,如果资产相关度较高,则损失的波动性就会比较大。除了计算损失的平均值和损失波动性外,银行还要考虑整体损失的分布函数。一般而言,市场风险损失符合正态分布,而信用风险损失符合β分布。总之,资产组合波动性及由此形成的损失分布是决定各种类别风险容忍度的一项重要因素。

4.目标收益率。通常,盈利和风险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如果银行经营战略中目标利润率较高,则必须承担较多的风险,此时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就可能被迫放大,以确保实现目标收益率。

5.收益分配政策。如果银行能够将利润更多地转化为资本,则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将大部分利润都作为分红发放给股东,则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若没有额外渠道补充资本,则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将呈现下降。

6.银行对经济环境的敏感度。风险容忍度的各项参数需要通过一系列敏感性分析进行综合确定,而这种估计一般又通过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来完成的。一家银行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度越高,则其风险容忍度就越低。

7.风险管理与内控水平。通常,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越高,其承担风险、化解损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越强,其风险容忍度相应地可以设置得大一些。

在确定风险容忍度时,董事会要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和特定环境,综合考察上述因素,同时还要与市场及同业的标准进行比较,以保证银行承担的风险是适当的和必要的。

六、风险容忍度的指标体系

风险容忍度表现为一整套风险控制指标,它涵盖了银行所有风险类别,其中总体容忍度主要通过三个指标加以描述:目标资本覆盖率、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充分度。如前所述,目标资本覆盖率是经济资本大于全部非预期损失的概率或置信度。该指标越大,表明银行的风险容忍度越低,资本的安全性要求越高。实际上,目标资本覆盖率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定量指标,反映出银行风险偏好水平,因而它在风险容忍度指标体系中占居重要地位。目标资本覆盖率、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充分度这三个指标分别从经济资本、监管资本和损失准备金这三个不同角度,反映了银行总体的风险容忍度水平。

此外,风险容忍度的指标体系还应涵盖所有可计量的风险类别,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集中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完整的容忍度体系不仅要包括最高风险容忍度,还要设置最低风险容忍度,以避免银行过于规避风险,放弃盈利和发展的机会。例如,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是大于8%,较好的银行一般能达到10-12%,但如果资本充足率过高,比如超过15%以上,则可能意味着资本过多或风险资产过少,因而缺乏盈利能力。所以,在风险容忍度管理过程中,尽管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和控制最高风险容忍度,对最低风险容忍度也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控制。

七、风险容忍度管理的实施

(一)发挥董事会在风险容忍度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银行董事会要始终把风险管理放在首位,特别要高度重视风险容忍度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根据银行战略目标的要求,确立统一的风险偏好;责成首席风险官或主管副行长研究提交风险容忍度体系方案。董事会要从战略和专业的双重角度,认真审核风险容忍度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并将审定后的容忍度体系切实应用于风险管理工作,使之发挥有效的引领作用。

(二)对风险容忍度体系进行科学测算与合理拆分

银行管理层在设定风险容忍度时,要充分考虑本行战略规划、风险状况、经济环境、同业情况以及上期执行情况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测算,并注意与全行经营计划和年初预算相互衔接。董事会审批后的风险容忍度体系,交由银行管理层贯彻执行。管理层还要对风险容忍度做进一步细化,分解到所有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形成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如图-3。这一拆分过程涉及到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和机构,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管理层做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三)将风险容忍度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确立容忍度体系不是摆花架子,要把它真正地用起来。这就要求把风险容忍度与绩效考核结合挂钩。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的平衡计分卡要更多地体现风险容忍度执行情况,容忍度指标要占较大权重,特别是一旦突破容忍度,就要得负分而不是零分,这一点与其他业务考核指标是有区别的。如果突破了风险容忍度,相应的经济资本配置就要有较大幅度的调升,由此影响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其目的就是促使一线人员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出更好的把握与权衡。

(四)建立风险容忍度的监测预警机制

风险容忍度既是风险偏好的具体化,也是各条线风险限额的汇总反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作为董事会和高管层进行风险管理的战略工具。管理层应定期向董事会报送风险容忍度数据,分析、评价总体风险状况和主要风险点。在必要时管理层要组织现场检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根据容忍度指标实际值有针对性地检查银行的主要风险点。如果风险容忍度被突破或即将被突破,往往表明风险管理出现了整体上的问题,而不是局部的问题。管理层必须及时向董事会报告,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要作出专业判断和明确指导,责成管理层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风险态势的不利发展。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5

论文摘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股权换取西方发迭国家银行先进的理念、经验、技术和制度,无疑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白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改进和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但是,为了充分发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银行风险控制改进的强大催化荆作用,既要加强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和引导。还有赖于我国商业银行增强吸收消化能力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只有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一、战略投资者可极大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一)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消除体制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聚却无法得到消解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性因素,即银行的行政性治理结构。产权基本上属于各级政府的商业银行兼具商业功能和财政功能,承担了较多的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成本。另外,商业银行本身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不用独立承担风险责任,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严重以及违规违纪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大大增加。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商业银行基本上已构建起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但远远不够完善,加上缺乏制衡的力量和管理层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董事会仅仅成为政府行政干预的工具而已。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稀释国有股权,形成稳定集中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有利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治理效率的提高。首先,深谙银行运作之道、具有丰富的大型银行管理经验的外资股东必然会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精髓、成熟的经验和文化引入银行,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运行的现代化银行制度。其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外资股东将通过派出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的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外资方将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排除一切非生产经营因素干扰,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有利于形成以经济利润、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源泉一方面,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治理企业,政府作为投资者之一,接受《公司法》约束,从而消除权利经济和关系经济袖以生存的土壤,有效抑制由行政过度干预造成的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的渠道;另一方面,权责分明的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既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既充分激励、又硬性约束,有效避免因激励与约束机制弱化带来的机会主义倾向以及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完全混为一谈,政府完全承担了本应由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这种单一的损失弥补机制导致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机构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淡薄。随着商业银行向自负盈亏市场主体转变,对风险管理逐渐重视起来。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相比,风险管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显得非常落后。正是由于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在这方面的薄弱和巨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几乎都与外资银行签定了在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合作的协议。在外资银行的帮助下,商业银行将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1.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改变只单纯注重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要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且对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管理

2.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变总分行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全面领导的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由于银行风险的多发性、复杂性和隐蔽性,需要大批具有特殊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风险经理人才专司银行风险管理。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商业银行后,一方面,可直接输送一些索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训帮助提高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从事风险管理的专家,实现由感性、经验型、操作型的风险管理向理性、知识型、专家型的风险管理转变。

4.规范管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有效规范运作的制度保证。在外资方帮助下,我国商业银行将补充和完善风险管理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银行风险管理程序和行为,避免风险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造成判定结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5.改进管理方法。引进外资方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督手段,设计和建立风险计量指标和模型,更多地应用量化分析工具;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积累和丰富业务信息,为风险计量提供足够、准确和及时的数据信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充实资本金,增强自主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2005年1o月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约为4.5%。即使资本充足率达8%的银行,大部分也刚好超过8%,超过10%的很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比较弱。依靠自身利润、增加留存收益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继续依赖财政注资和政策剥离不太现实。年年给予银行免费“午餐”,政府有限的财力将不堪重负和显得效益低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由于银行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必将不断扩张规模,资本充足率问题将更为严峻。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首先可以直接引进境外资本,增加资本金规模,改善资本金结构。直接提高资本金充足水平。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市场价值和证实银行发展前景,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利用发行股票,包括首发、增发、配股等手段募集资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资本补充机制。持续不断补充资本,增强银行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业务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推动业务经营模式转变和国际化战略实施,降低和分散风险

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和实施国际化战略,从而降低和分散风险。

1.推进业务经营模式转变,降低和分散风险。现在,商业银行业务中传统存贷业务仍高达约90%,并且基本上依靠利差来实行盈利。传统存贷业务属于加权风险系数高的业务,并且,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间接融资将被赢接融资分流,传统存贷业务的市场占比将不断减少。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以及银行竞争加剧,利差将不断收窄,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而国外先进银行已经实行了综合经营,特别是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极好。如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整个银行业务收入的40%一50%,高的甚至到80%以上。

2.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借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实施业务经营国际化战略,有利于风险在地域和业务种类上进行分散。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商业银行可利用外资银行良好的国际声誉、广泛的国际业务网点、灵敏的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和强大的人才优势,更加快捷地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扩大自己的服务地域和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二、战略投资者作用的局限性

(一)外费方的保守

外资方目标在于追求利澜,抢占巾市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改进作用只是实现其目标的一个副产品。根据弗农(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为了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外资方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东道国;外资方所在国政府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也会阻止外资银行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另外。由于外资银行在并购行中处于次要地位。会进一步降低其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吸收消化能力

外资银行的溢出能否在商业银行产生良好效应.还取决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吸收消化能力。如果商业银行不识“货”或学习吸收能力比较差,将丧失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外资银行无法解决产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环境

中国金融部门质量之优劣70%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的赢接干预。引进外资后,大部分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仍然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由于政府行为目标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业绩目标,政府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直接干预将为银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二是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大批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企业经营风险向金融业转移,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三是社会信用环境羞。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较差,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法律意识淡薄,银行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社会信用意识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的评价和记录系统。

(四)金融监管不当和不力

金融监管重点不明确、风险识别严重滞后以及手段不充分,严重制约了监管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活动没有被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以致酿成大患。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和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管理层要加强对外资并购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审核把关,督促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严格执行银监会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人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和规定,坚持银监会提出的五项原则和五项标准,真正与外资方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的“互赢”的利益共同体。

(二)商业银行提高学习吸收能力

对外资银行提供的经验、制度和技术,我国商业银行要虚心接受和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和业务经营中。同时还要加强研究分析,掌握吸收本质和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模仿创新,逐渐培育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三)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

一是加快政府改革进程,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使政府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杜绝政府对银行管理和日常经营直接行政干预情况的发生;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减少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创造平稳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严惩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规范化、法制化环境。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单位及个人信用信息登记系统。

(四)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建立起比较全面的、持续的、动态的风险监管控制机制,注重监管的全方位和多角度。建立系统性的风险指标统计制度,既要全面收集银行内部运行数据,严密监控金融内生性风险,又要加强收集经济社会中可能对金融运行环境产生影响的数据和信息,以监控外生性风险和突发性风险。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6

关键词:战略投资者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一、战略投资者可极大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一)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消除体制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聚却无法得到消解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性因素,即银行的行政性治理结构。产权基本上属于各级政府的商业银行兼具商业功能和财政功能,承担了较多的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成本。另外,商业银行本身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不用独立承担风险责任,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严重以及违规违纪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大大增加。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商业银行基本上已构建起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但远远不够完善,加上缺乏制衡的力量和管理层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董事会仅仅成为政府行政干预的工具而已。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稀释国有股权,形成稳定集中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有利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治理效率的提高。首先,深谙银行运作之道、具有丰富的大型银行管理经验的外资股东必然会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精髓、成熟的经验和文化引入银行,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运行的现代化银行制度。其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外资股东将通过派出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的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外资方将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排除一切非生产经营因素干扰,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有利于形成以经济利润、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源泉一方面,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治理企业,政府作为投资者之一,接受《公司法》约束,从而消除权利经济和关系经济袖以生存的土壤,有效抑制由行政过度干预造成的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的渠道;另一方面,权责分明的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既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既充分激励、又硬性约束,有效避免因激励与约束机制弱化带来的机会主义倾向以及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完全混为一谈,政府完全承担了本应由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这种单一的损失弥补机制导致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机构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淡薄。随着商业银行向自负盈亏市场主体转变,对风险管理逐渐重视起来。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相比,风险管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显得非常落后。正是由于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在这方面的薄弱和巨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几乎都与外资银行签定了在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合作的协议。在外资银行的帮助下,商业银行将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1.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改变只单纯注重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要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且对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管理

2.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变总分行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全面领导的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由于银行风险的多发性、复杂性和隐蔽性,需要大批具有特殊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风险经理人才专司银行风险管理。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商业银行后,一方面,可直接输送一些索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训帮助提高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从事风险管理的专家,实现由感性、经验型、操作型的风险管理向理性、知识型、专家型的风险管理转变。

4.规范管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有效规范运作的制度保证。在外资方帮助下,我国商业银行将补充和完善风险管理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银行风险管理程序和行为,避免风险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造成判定结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5.改进管理方法。引进外资方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督手段,设计和建立风险计量指标和模型,更多地应用量化分析工具;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积累和丰富业务信息,为风险计量提供足够、准确和及时的数据信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充实资本金,增强自主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2005年1o月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约为4.5%。即使资本充足率达8%的银行,大部分也刚好超过8%,超过10%的很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比较弱。依靠自身利润、增加留存收益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继续依赖财政注资和政策剥离不太现实。年年给予银行免费“午餐”,政府有限的财力将不堪重负和显得效益低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由于银行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必将不断扩张规模,资本充足率问题将更为严峻。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首先可以直接引进境外资本,增加资本金规模,改善资本金结构。直接提高资本金充足水平。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市场价值和证实银行发展前景,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利用发行股票,包括首发、增发、配股等手段募集资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资本补充机制。持续不断补充资本,增强银行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业务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推动业务经营模式转变和国际化战略实施,降低和分散风险

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和实施国际化战略,从而降低和分散风险。

1.推进业务经营模式转变,降低和分散风险。现在,商业银行业务中传统存贷业务仍高达约90%,并且基本上依靠利差来实行盈利。传统存贷业务属于加权风险系数高的业务,并且,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间接融资将被赢接融资分流,传统存贷业务的市场占比将不断减少。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以及银行竞争加剧,利差将不断收窄,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而国外先进银行已经实行了综合经营,特别是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极好。如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整个银行业务收入的40%一50%,高的甚至到80%以上。

2.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借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实施业务经营国际化战略,有利于风险在地域和业务种类上进行分散。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商业银行可利用外资银行良好的国际声誉、广泛的国际业务网点、灵敏的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和强大的人才优势,更加快捷地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扩大自己的服务地域和服务范围,有利于银行风险的分散二、战略投资者作用的局限性

(一)外费方的保守

外资方目标在于追求利澜,抢占巾市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改进作用只是实现其目标的一个副产品。根据弗农(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为了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外资方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东道国;外资方所在国政府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也会阻止外资银行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另外。由于外资银行在并购行中处于次要地位。会进一步降低其转让最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吸收消化能力

外资银行的溢出能否在商业银行产生良好效应.还取决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吸收消化能力。如果商业银行不识“货”或学习吸收能力比较差,将丧失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外资银行无法解决产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环境

中国金融部门质量之优劣70%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的赢接干预。引进外资后,大部分商业银行中。国有股份仍然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由于政府行为目标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业绩目标,政府对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直接干预将为银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二是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大批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破产,企业经营风险向金融业转移,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三是社会信用环境羞。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较差,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法律意识淡薄,银行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社会信用意识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的评价和记录系统。

(四)金融监管不当和不力

金融监管重点不明确、风险识别严重滞后以及手段不充分,严重制约了监管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活动没有被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以致酿成大患。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外资并购的规制和引导

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管理层要加强对外资并购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审核把关,督促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严格执行银监会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人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和规定,坚持银监会提出的五项原则和五项标准,真正与外资方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的“互赢”的利益共同体。

(二)商业银行提高学习吸收能力

对外资银行提供的经验、制度和技术,我国商业银行要虚心接受和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和业务经营中。同时还要加强研究分析,掌握吸收本质和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模仿创新,逐渐培育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洋为中用”。

(三)创造良好的金融外部环境

一是加快政府改革进程,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使政府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杜绝政府对银行管理和日常经营直接行政干预情况的发生;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减少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创造平稳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严惩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规范化、法制化环境。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单位及个人信用信息登记系统。

(四)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建立起比较全面的、持续的、动态的风险监管控制机制,注重监管的全方位和多角度。建立系统性的风险指标统计制度,既要全面收集银行内部运行数据,严密监控金融内生性风险,又要加强收集经济社会中可能对金融运行环境产生影响的数据和信息,以监控外生性风险和突发性风险。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7

   我国新一轮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股份制改革中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从动因来看,在监管当局的大力倡导下,中资银行希望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资本结构[1],同时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便于上市融资和提升国际知名度。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基于中国开放人民币业务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较低的进入成本,通过少量股权投资参与拓展中资银行的金融服务,从地域、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三个维度更广泛地深入中国市场,扩大和占领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并与中资银行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造长期价值;从短期来看,帮助优质中资银行包装上市也可以获取巨额中介费用收益和股权溢价收益。

   一、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成效

   自2003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开始了与境外机构投资者全方位的股权合作。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已初见成效,中资银行无论是管理体制、经营理念还是风险控制水平都在发生变化。

   (一)改善公司股权结构,推动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后,中资商业银行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银行公司治理的理念和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公司治理架构和机制,推动公司治理由“形似”向“神似”转变。

   1.改善股权结构,推动公司治理架构的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引入,促进了中资银行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形成了不同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的股权机制,使中资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可能。同时,境外机构投资者也积极推动了中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的完善。目前,所有引进境外投资者的中资银行都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了“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董事会下设了战略发展风险管理、薪酬、关联交易控制等多个专门委员会,并全面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也都制定了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议事程序。

   2.推动董事会、高管层决策科学性的提高以及经营理念的转变。根据引资要求和协议规定,境外机构投资者多数向中资银行派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专业背景的董事。外方董事凭借其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银行的发展战略、市场定位、风险管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符合银行自身发展规律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够对高级管理层的不当经营行为提出质疑和批评,从而为中资商业银行董事会的决策过程带来了“不同的声音”,有效地改变了过去董事会“一言堂”的局面。

   3.加强透明度建设。境外机构投资者非常注重投资对象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透明度的建设,在中资商业银行与境外投资者的谈判过程中及签署的认购协议中,境外投资者普遍通过协议约束要求被投资的中资商业银行提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并随时报告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变化和原因。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各类商业银行均较早地进行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并逐步规范和完善了信息披露机制,增强了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

   (二)提升中资商业银行的认知度和市场价值,推动国有资产增值

   2004年以前,由于风险高、经营管理能力较差,社会各方对中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信心。苏格兰皇家银行曾因入股中行而股价大跌,城市商业银行也普遍面临着资本补充的困难。而在多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后,社会各方预期境外投资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致力于对入股中资商业银行进行现代化改造,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外资的入股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调动了其他投资方投资中资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如工、中、交、建四家国有大型银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解决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战略投资者的及时介入,使其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成为其获得较高定价基准并成功在境外上市的重要原因。四家银行境外上市时分别获得了76倍、75倍、42倍和205倍的超额认购。

   (三)推动管理架构、业务流程体系的改造

   管理架构不合理、业务流程不科学一直是中资商业银行在原有体制下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后,凭借其先进的国际管理架构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积极推动中资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改革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多家境外机构支持和帮助与其合作的中资商业银行推行扁平化、矩阵式的组织架构改革,并根据各类业务的特点指导中资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为全面提高中资商业银行的决策效率和内部管理水平、拓展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基础。如建行根据美国银行的经验,将主要业务划分为批发业务、零售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三大模块。深圳发展银行引入新桥投资后,在全行范围内提出了“one-BanK”的理念,建立了高度一致的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以“垂直管理、双线报告”为原则的风险管理、计划财会和内控稽核的纵向管理体系。在管理架构方面,多家中资商业银行在学习外方经验的基础上,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整合。建行在流程银行再造方面,引入美国银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运用了大量流程优化的工具与方法,全面实现了客户服务的标准化。交行在零售业务、信用卡业务单元方面引进汇丰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实职,设计和参与了个人金融板块、信用卡业务单元的整合方案。

   (四)通过业务合作,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业务创新

   由于缺乏经验、技术和相应的专业化人才,业务创新在中资商业银行的发展中相对较为滞后。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后,带来了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专家人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资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以及大型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平台的构建。

   在业务创新领域,中资银行与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联合开发新产品、联合拓展产品市场、提升研发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业务合作。如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在境外机构投资者恒生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帮助下,成功发行了自主品牌的信用卡。

   (五)为改善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提供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

   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后,为中资商业银行带来的一个较为显着的变化是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引入到了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从决策、执行和操作层面越来越多地关注和管理风险,风险意识的觉醒逐步影响到银行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同时,境外机构投资者中许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经营历史悠久的大型金融机构,中资银行借鉴其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推动了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引进为中资银行逐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控制,从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量化分析模型等多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管理经验。[3]此外,多数中资商业银行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将内审方面的合作做为双方战略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资商业银行在审计理念、审计技术及审计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境外投资者的支持和帮助。

   二、关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争论

   伴随着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先后引资上市,国内围绕着中国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讨论达到了高潮,大规模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必要?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帮助中资银行实现改革目标?中资银行是否被贱卖?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是否威胁到国家金融安全?这些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乐观者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大契机,悲观者则视之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灾难。而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导致的金融安全问题,不仅仅体现在我国金融业整体层面,对于银行个体,也存在潜在的经营风险。

   (一)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合作效果

   中资银行的经营理念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发展过渡而来的,原有体制的烙印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而境外机构投资者大多数来自于发达成熟的市场,因此,合作过程中双方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限制了双方合作效果的发挥,这突出体现在中小商业银行(大型银行中,外方的经营主导权较为有限,这种冲突不是很明显)。目前,多数中小商业银行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均存在着经营理念差异的问题。[4]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具有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做大业务规模的经营理念;而战略投资者基于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验,普遍在发展速度上趋于审慎。兴业银行与恒生银行、花旗银行与浦东发展银行在信用卡项目上合作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双方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合作难以持续推进。矛盾和冲突的解决还需要双方不断地磨合和适应,最终的目标是中资银行逐步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经营环境,接受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

   此外,中外方银行机构在管理模式上的差异也对双方合作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一直采取“总-分-支”三级的管理模式,分行层面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和资源分配权,这使得一些以条线管理为基础的业务在分行层面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项目合作的效果难以体现。因此,业务合作的深化必须与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改革与优化相结合。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8

关键词:电子银行;风险控制;国际银行;因特网

abstract:theemergenceoftheinternettothebanktoprovideanunprecedentedopportunitytogobeyondexistingboundaries,theinternationaloutlookofthebankingsectorwhichhasundergoneearth-shakingrevolutionarychange.moreandmoreinternationalbanksbegantopayattentionandaimatthee-bankingbusiness,andtriedtoentertheriskandoccupationofnewareasofe-commerce.bythenetworkoftechnologicalchange,liberalizationoffinancialsupervisionandlegaluncertainty,environmentalregulationsandotherfactors,e-bankingbusinesstobankofriskcontrolchallenges.

keywords:electronicbanking;riskcontrol;internationalbank;internet

前言

国际电子银行业务游戏规则的权威制定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小组(ebg)于2000年10月了《银行监管人面临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白皮书。本文试图以此为参照物,探讨、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以期对我国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有所启发。

一、风险分析

ebg将电子银行的基本风险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另一类是电子银行本身具有的传统性银行风险。

1、战略和经营风险

战略和经营风险是指经营决策错误、决策执行不当或对行业变化束手无策,对银行的收益或资本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战略风险在属性上更加普遍和宽泛。银行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会对其他风险种类产生影响。如果银行战略的规划和执行出现无效或不当,飞速的技术变革,激烈的同业竞争和该战略的性质都会暴露出银行的巨大风险。类似的,如果管理层采取一种过于谨慎的技术跟踪战略也将使银行在一个饱和的市场或迅速巩固的市场中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技术风险。由于电子银行对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运作风险成为最重大的风险之一。运作风险来源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技术框架的合理性。如果电子银行系统不能将多种业务系统进行适当的整合,那么银行将由于交易处理发生的错误而暴露出重大的运作风险问题。二是系统安全性。开放的电子递送渠道使银行暴露在新的安全风险之下,形成了新的安全风险问题。三是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银行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数据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遗失或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整。四是系统的有效性。如果银行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行持续性和事故应急计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损耗就可能影响银行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引起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五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如果银行不具备充分到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且这些控制措施不能得到独立审计的话,那么银行就不能有效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欺诈行为。六是业务外包。很多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种对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其次,很多技术外包商缺乏银行环境中所要求的控制知识。再次,业务外包也可以引起与风险敞口相关的附加隐私权保护问题。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阻碍电子银行递送渠道有效性的任何负面发展都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提供一个能够支持电子银行业的可依赖的网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特网银行业务运作不善;如果银行不能在一个一致的基础上提供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回复客户通过e?ail的查询,不能提供适当的信息披露或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的声誉都可能招致负面影响。银行网址上的重大安全缺陷会削弱客户或市场对银行提供适当的管理因特网交易能力的信心。

4、法律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法律风险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对电子银行和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多不清晰,有很多含糊之处,并且缺乏专门规范电子银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各国现行的法律和规制框架又存在许多冲突。通过因特网与客户发展关系的一国银行可能并不熟悉另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和客户保护法律,由此增加了法律风险。

未经授权使用或滥用在因特网上收集到的数据是另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来源。未得到授权的个人能够对银行和外包商拥有的客户“数据仓库”进行攻击或渗透。譬如,黑客或其他人可能渗透到银行或外包商的数据库里去,或者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罪活动。得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这些都会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约定行事,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可以受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多方面影响。因特网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以使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迅速扩展,而这会导致资产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内部控制风险。因特网的使用也扩展了银行的地域范围,超越了传统的经营地区,这也增加了对当地市场动态和风险了解的难度,必须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并完善担保留置权。另外,因特网也使得银行难于鉴别一个潜在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而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是合理的信用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6、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其所作承诺到期时,不承担难以接受的损失就无法履行这些承诺,从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在因特网上,信息和谎言的流动速度之快可以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7、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近来网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发展对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从市场观点看,一方面网上证券交易量的增加会导致动荡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流动性的增加。从单个银行的观点看,如果银行开展或扩大由网上银行所带来的存款经纪、贷款销售或证券化业务,他们就可能增加市场风险。

8、外汇风险

当一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以外汇计价或以借入外汇作为资金来源,外汇风险就会产生。如果银行接受了外国客户的存款或开立了外币账户,银行就会面临外汇风险。因特网使银行有扩展业务地域范围的机会,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外汇风险程度就会比开展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程度大得多。

二、风险控制

尽管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上述基本风险种类并不是新的,但这些风险产生的特定方式以及影响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和监管人来说却是全新的。与传统银行风险相比,电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加巨大。针对上述电子银行风险,可考虑采取以下控制策略: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做出正确战略的平台。银行要取得因特网战略和经营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龙其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董事会。董事会如同银行的大脑,大脑不健康,网上战略和经营无从谈起。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尤其是国有银行所缺乏的。银行应当具备一种严密的分析程序来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电子银行风险。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含“规划实施衡量”等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上,需要银行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首先,风险规划由银行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应当对会给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电子银行技术项目进行研究、批准和监督,并确定有关技术和产品是否同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够维持该行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其次,技术实施由经理层负责。这就要求经理层具备相关的技能以有效评估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为银行选择合适的组合,并确保选定的技术安装正确。再次,衡量和监控风险由监督系统负责。监督系统应该具备相关技能以有效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涉及电子银行的风险。董事会应当收到关于所用技术、所定风险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定期报告。作为设计程序的一个部分,电子银行系统中包含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对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进行独立评估有助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完成自己的责任。

2、设计和执行与电子银行风险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系统

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内部控制、岗位分工和明晰的审计轨迹,使银行在经营和审计方面都极为缺乏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银行机构必须具有充分到位的控制措施,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系统作定期的测试和评估。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应包含:技术规划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保密和对隐私的保护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用来保障以资金记录的资产及其可靠性。二是运营控制,用来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三是管理控制,用来保障运营效率的执行政策与程序。这三个要素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预防性控制;二是侦测控制;三是纠正控制。

3、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措施

ebg的调查表明,多数银行都把安全风险看作是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一个主要风险。安全性始终是电子银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使电子银行安全运作,还得使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问题。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可采取

防火墙、编码技术、授权证明人等技术措施。

4、注重电子银行系统的有效性和持续可用性

除了确保一个安全的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网络之外,制定有效的容量规划也是确保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持续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避免由于系统损耗引起的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开展电子银行服务的银行必须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表明,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营持续性、防御及事故反应计划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委托外部开发系统的趋势也使银行有必要确保外部服务提供商的类似计划必须到位,并定期检测其有效性。

5、保持对技术外包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能力

银行要定期对其技术支持来源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已有的方案是否继续适合其业务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来满足预期的将来需要。

6、声誉和法律风险控制方面

为防止出现可能导致银行声誉受损的负面情况,银行机构应当发展和监督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标准。保护银行声誉的其他重要手段还有定期审查和测试经营持续性、抵御和事故反映计划以及沟通战略。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9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77-02

我国金融行业现目前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许多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行业风险依旧值得关注,除此之外加之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其风险因素便更加难以控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并在行业竞争中取得较大优势,这就需要各个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效性。

一、内部审计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内部审计实质上是与外部审计所对应的一种审计形式,那么想要理清内部审计的相关概念,首先我们就应该弄清楚什么是审计。一般意义上的“审计”指的是一种具有高度独立性的经济监管活动,而独立性则是审计的核心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的特点。构成审计的主体,即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职人员,而其最主要的工作是监管审计对象的所有经济活动,因此审计过程除了对审计对象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外,还要兼顾审计对象其他经济活动的审查。而审计的基本工作形式,大抵可以分为搜集证据、对照标准、做出优劣的判断。由此可见审计工作实质上,是审查评价会计资料真实性及合法性的一项活动。那么回到内部审计的讨论中,所谓的内部审计,从根本上讲即是建立于企业的内部组织,并且按照审计的一般原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及反映的财政状况进行相关检查、监督、评价活动的总称。因此从理论上讲内部审计是与外部审计相对应的一种审计方式,因为它是单位内部的独立结构,这是与外部审计有明显区别的。

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对于银行而言,在运营过程中承担一定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风险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银行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情况,例如:2014年我国房地产爆发的危机,使我国信贷界一片哗然,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的避免信贷危机所带来的市场波动,各大银行届时都相应的修改了既定战略,并及时制定了有关的应对措施,由此可见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就需要银行管理者具有驾驭风险的能力,而所谓的驾驭风险并非仅仅要求消除眼前的风险,其更为长远的要求即是要求管理用过深入的思考结相应数据的分析结果,从而有效的预测风险,以此做到未雨绸缪减少银行的损失。

银行风险虽然随着时间的改变而瞬息万变,但是其也是有一般原则可遵循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普遍将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信贷风险

信贷项目从本质上讲,它应属于商业银行最大的可盈利项目之一,尤其是在现目前房地产为支柱的经济形势下,信贷项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信贷项目盈利能力的优劣,是直接关乎银行整体盈利,换言之信贷项目中所面临的风险便是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来源之一。

(二)市场风险

所谓的市场风险,顾名思义即是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导致的风险。这样的风险主要又是源于,市场制度的不规范、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竞争次序严重混乱、资金流动的趋势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可以称之为内部风险,即银行内部管理方面和实际操作方面所存在的风险。也就是知识一种可以内控的风险,这也是银行所面临风险形式中,最容易通过相关策略解决的风险形式。

三、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可以可观并充分的认识风险

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特点,即内部审计部门是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之外的专属部门。因此这也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立足于银行的发展大局,从绝对客观的角度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作出识别及有效的评判。所谓的风险识别从本质上讲,即是对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的风险,作出相应的判断,并且根据风险所具备的损害力度对风险进行高效的归类并通过风险判别理论鉴定风险的性质。简而言之,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银行财务状况的监管,从而找出银行运营中现存的风险,并通过一定的分析进一步预测潜在的风险。当然内部审计,除了对风险的认识与预测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险做进一步的深入评估。

1.对银行战略的评价

银行的战略是直接影响其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在制定战略时一定要保证其科学性。而对其科学性的鉴定,最好的办法便是结合内部审计的相关结论,并联系实际情况,从而评价银行的战略目标的制定是否与组织和行业的发展前景相契合;银行所具有的优势是否在战略进一步扩大;银行所处的劣势在战略中是否得到了矫治;这样的全面的评估,才能从站在整个行业的大局上对银行的风险作出准确的评估。

2.各部门的目标是否对银行整体的战略形成支持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部门都必须要相互协作,因此为了达成银行整体的战略目标,在内部审计时,就必须要确保各个部门间的目标是与整体目标相契合。这样在企业运营,企业才会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局势,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

3.管理层是否能准确评估风险

在银行运营中,管理层是确保银行健康稳健发展的必要支持,因在在内部审计过程中,也应该审核管理层的思想高度与能力梯度,既要保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应该兼顾预期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银行在运营中顺风顺水。

(二)能够综合分析和计量风险的恰当性

内部审计作用除了认识风险并评估风险的杀伤性之外,于此同时还可以对风险进行分析与计量。所谓的风险分析抑或是风险计量,实质上指的即是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对银行运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的研究的一种措施。而所谓的定性研究实质上也是依托相应的函数公式进行的风险量化估计:即风险值=风险影响x风险概率。但是就现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的风险计量方法还不够科学合理。但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采取世界上先进科学的风险计量方法,譬如银行通过内在的风险评级对风险资金进行加权计量;运用金融工程技术转化计量市场风险等。因此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银行还可以根据对风险进行合理的风险计量处理。

(三)能够发挥风险反馈的预警性

通过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在银行的运营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反馈作用,因为在内部审计时,整个过程都是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而进行的专项活动。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参与审计的专职人员就能够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银行运营过程的合理性及战略执行情况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估,特别是对高风险的领域的分析时,内部审计的风险反馈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内部审计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一定的沟通,在此期间审计人员同样也会依据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与有相关人员进行恰如其分的交流,这样一来就促使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充分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将审计中的重要发现以清晰的线路进行反馈报告,从而警示管理者做好风险管理措施,进而也就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效率。

四、加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科学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银行各个阶层的管理者都应该要把握好银行发展前路中的风险因素,从而把风险按照计量的方式进行合理的量化,以此作为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也要适当的融入一定的风险意识。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已经成为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了。然而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其工作重心则是对存在风险领域的审查。内部审订已经逐步成为了银行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并且也逐渐从静态审计过渡到了动态审计。换言之,内部审计是银行认识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也是不断进步发展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的审计人员要树立好科学的理念,将效益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研究内容。

(二)促进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融合

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即是通过对会计核算的审查、监督、评估,从而作用于风险管理制度生成。因此不难看出内部审计流程与风险管理部门的运行章程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要适当的风险管理部门构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并在日常工作中逐渐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契合,同时也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风险管理评价动态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加强,影响银行运营风险因素也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因此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是要把握风险导向的审计工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机风险数据,并依据相应的函数公式对风险进行动态的分析。在信息搜集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应该要根据人员的设置情况,从而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应该从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两个层面入手,收集对风险因素分析有益的信息。在完成此工作之后,就应信息技术将搜集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为今后进行动态分析的数据库,因此实现风险管理评价的动态化。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篇10

一、BCBS关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研究

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下文简称BCBS)了第42号文件《操作风险管理》,分别从六个方面概括地指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即管理层如何进行监督管理,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监督可能发挥的作用,怎样计量风险、监控风险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控制操作风险的措施,相关的程序和政策等。

2003年2月BCBS公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第96号文件《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提出了操作风险管理的10项原则,具体包括风险管理的环境、风险管理(含识别、衡量、监督检测和控制及缓释等)、监管者的作用、信息的披露等四个方面,从而完善和丰富了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结构框架,对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2004年6月BCBS公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该修订框架针对计算操作风险资本的定性资格标准的形式,通过高级计量法和标准法简要地指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2006年4月7日,BCBS公布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核心原则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2011年7月,全球巴塞尔协议Ⅲ终于敲定了全球金融监管新框架,BCBS明确表示,为避免全球再遭金融海啸冲击的风险,将全球系统重要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1%至2.5%,且需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内逐步达标。

二、基于内部控制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要素分析

(一)英国银行家协会的全面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英国银行家协会在1999年操作风险管理调查分析报告中指出:“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正在兴起,它包括一套相互结合的过程、工具和降低策略。”该报告总结了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由6层金字塔结构组成,包括策略、政策、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缓解、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要素组成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2003年,巴塞尔委员会为配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而了《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良好做法》,其中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七原则被分为两部分,即“构建一个合理的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识别、评估、监测和缓释/控制”。前一类措施包括董事会、内部审计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它和英国银行家协会框架结构中的“文化”层面的含义实质上相似;后一类措施包括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步骤和方法。可见,巴塞尔委员会试图通过这份文件推广的操作风险管理良好做法在本质上与英国银行家协会的基本框架是一致的。

(二)CoSo委员会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CoSo委员会于2004年9月公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简称eRm框架,又被称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Rm框架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从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开始,到实现目标的风险管理流程。它可以概括为:

三个层面:业务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要素、公司的层级;

四个目标:战略性目标、经营性目标、报告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

八个要素:目标设定、内部环境、风险衡量、事项判断、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测。

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要素必须为公司的四个目标服务;公司的三个层面要坚持四个同样的目标;每一个层面都必须基于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进行。

eRm框架认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企业中的各个层面,包括模型坐标表示的企业和它的经营单位,即企业总体层面、部门层面、业务单位、子公司;模型横轴表示的八个模块,即每个层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包括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八个要素;模型纵轴表示的四个目标层,即每个层面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有助于实现四大目标。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对企业整体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组成了包括四大目标、八个要素和总体层面及各业务层次的三维立体矩阵模型框架结构。

三、基于内部控制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构建

(一)操作风险管理环境与文化层主要表现在:

(1)公司治理:董事会与高层经理的作用。公司治理本质是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的关系,核心在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管理公司实务和考虑股东和债权人以及其他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合理方式和有效激励。公司治理为公司制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和监测目标的实现过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基本前提,是商业银行所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活动的基础,进而成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操作风险管理和培育良好风险管理环境和文化的关键。同时,商业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能够对高层管理人员形成权力制约和监督,从而有效的遏制高层管理人员引发的操作风险事件,能够直接改善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2)内部控制:业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内部控制主要突出业务部门控制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操作风险可以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任何一项业务、产品和流程。因此,业务部门自身对其产品和流程的管理和控制成为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重要一环,业务部门对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管理负责,确保每一条业务线上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相一致,从而为管理商业银行整体操作风险提供帮助。同时,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单位,应对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综合监控和审计。审计部门可向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但其自身不能直接进行操作风险管理,也不对操作风险管理负责。

(二)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与政策层

(1)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主要表现在:

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目标、操作风险偏好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的改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解决“商业银行愿意接受什么风险”和“在何种程度上去接受这些风险”等基本问题的答案。总体而言,操作风险偏好是操作风险战略的核心内容,原因是操作风险管理目标取决于商业银行发展总体战略和风险管理总体目标,以及外部监管的要求,而操作风险容忍度是操作风险偏好的量化表示。根据国际银行业的通行做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目标相结合,再加上银行的价值导向就可计算出其风险偏好。所以,商业银行应当在确定其操作风险偏好时应注意:不能影响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风险偏好既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保守;风险偏好不但要与风险意识水平一致,同时还应当与银行的管理经验与技巧相一致;银行风险偏好不能大于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人员、组织结构、科技系统等)设施所能承受的水平。

(2)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于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单位和银行业务单位而言,风险战略通常表现过于宏观,和日常管理和经验相比,还有很长距离,而且缺乏细化的制度和方法。他们更想了解怎样实现这些风险战略,它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落实这些风险战略。操作风险政策就是对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工具和报告制度等具体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在商业银行内部创造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所有重大的操作风险都可以被有效的识别、量化和监督,并且适用于量化不同类型风险的管理工具可以被有效划分,同时能反映业务活动开展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还要不断进行检查和更新。

(三)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方法主要表现在:

(1)识别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的开始是操作风险识别,同时操作风险识别也是操作风险衡量、应对、检测等环节顺利开展的前提。操作风险评估程序对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及可能阻碍目标实现的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识别所有主要产品、活动、程序和系统中固有的操作风险,明确回答在商业银行业务运行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操作风险、导致操作风险的因素是什么、操作风险应该如何描述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操作风险识别必须在银行没有对风险采取任何对策之前进行。只有这样,有关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才能充分了解银行的真实情况,然后采取通过比较前后的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来评估银行风险管理的效用。

(2)评估操作风险。操作风险评估程序是在识别出潜在的操作风险之后,对操作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程序,以决定哪些风险是不能接受的,必须规避或转移出去,而哪些操作风险是可以接受的,能够保留或控制。完成这一步骤需要考虑操作风险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是可能性,即潜在风险在风险事件作用下转化为实际损失的概率;二是影响力,即如果不对潜在风险实施任何控制措施,风险实际发生可能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造成损失,更主要的是对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的潜在冲击。

(3)操作风险监测。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监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操作风险诱因、关键风险指标、损失事件、因果模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诱因分析的监测可以发现操作风险的易发点、传导机制和发生损失,有利于深入认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用因果模型对风险诱因、风险指标和损失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与风险关联度较髙的风险因素,从而为操作风险管理指明方向。商业银行应该建立操作风险矩阵或“关键风险指标”(Kpi)体系,以保证重要风险的扩大都能立即得到相应力度的控制,减少损失增加的隐患,同时为将来损失增大的风险提供早期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