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1:53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1

关键词:建设目标和任务;工程布局与设计;实施方案;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

原州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009年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由原州区水务局设计室及水保站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设计的项目,设计总投资4523万元。项目通过招标后由原州区水务局工程队承担旱作基本农田建设任务。项目涉及5个乡镇17个行政村,计划在退耕还林区新增旱作基本农田896.67hm2。工程于2010年4月10日开工建设,2010年11月10日竣工。该方案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类似项目建设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1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

建设目标:项目建设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平梯田建设为重点,合理配套田间道路程,实现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最终实现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建设任务:项目区内15°以下的缓坡地修成水平梯田,新增耕地面积为896.67hm2。

2工程布局与设计

2.1工程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进行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对流域内小于15°的坡耕地全面实行坡改梯,大于15°而小于20°的坡耕地争取退耕还林。分期规划,同步实施。在总体布局上,充分考虑到农田区生产道路的建设并结合村级道路的规划建设要求。

2.2工程设计标准

水平梯田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0a一遇3~6h最大暴雨,一般要求减少地表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

2.3水平梯田断面设计

2.3.1设计依据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宁夏回族自治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技术标准汇编》DB64/t241-2000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旱作基本农田技术标准》DB64/t001-003-1991进行设计。

2.3.2断面要素

2.3.3梯田设计

对长期耕作形成的大地埂坡地。田面宽度在20m以内,按原地块修建;田面宽度在20m以上,可视具体情况分块修建,但田面宽度不应小于10m。对顺坡耕作的坡地。要求打破地界,集中连片统一规划。田面横向水平,纵向坡度为1/100~1/200。田面坡度在3°~10°,田面宽度达到15m以上,田坎垂直高度小于1.0m;田面坡度在10°~15°。田块留有地边埂,人工修筑,要求埂高0.3m,宽0.4m,边坡比1:1。田块地埂坡度在60°~70°之间,地埂垂直投影宽度要求达到1m以上(田坎垂直高为1~1.5m),以便于发展地埂经济,地埂上部种植草或其他经济作物1~2行。田间道路要求布置在缓坡上,呈“S”形布设,宽度控制在2.5~4.0m之间。

3实施方案

3.1工程施工布置

施工场地及场内运输路线的布置:根据工程特点,按照“力求紧凑、合理、施工方便、占地少、布置集中;尽量按合同文件指定地点,布设规划;施工机械、材料、人员、仪器后附等原则布置。同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安排调整线路。

3.2实施地点

根据原州区发改委的总体部署,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896.67hm2,涉及5个乡镇17个行政村,即开城镇郭庙村、开城村,河川乡上坪村、母家沟村、张易镇黄堡村、黄湾村,寨科乡大台村、营畔村、湾掌村、长壕村,彭堡镇硝沟村、申庄村、臭水沟村。

4结语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2

【关键词】农田排水沟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是近年来粮食产量增加的一大关键原因。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田水利建设,经多年的努力后,建设出了许多高标准农田,在有效的促进了农业发展的同时,又可以使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在这其中,排水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排除地表多余的水分,排除农田里面残留的化肥农药,还对生态净水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设计好的排水沟,对农田水利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排水沟的设计要点

在进行排水沟设计时,要重点考虑排水系统工程布局和工程标准,确定田间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分析计算各级排水沟道和建筑物的流量、水位、断面尺寸和工程量。田间排水沟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排水沟的深度、间距、断面、比降边坡系数等要点。

1、间距和沟深

农田排水沟的间距是按机耕和排水的要求来确定的。比如云南北部,常年降雨量较少,排水沟间距一般是150~400m,而南部降雨量较大,那么间距一般为100~200m。农田排水沟的深度则是因排水任务的轻重而定,如主要负责排除污渍,深度在0.8~1.5m之间较为适宜,若是负责其他任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排水沟的间距和沟深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一般先根据实际条件和要求,确定沟深,再确定间距。在勘测过程中还要结合相关地区的资料,人员的实际经验多方面的分析确定沟深和间距。

2、田间排水沟的断面

除涝排水沟的断面根据排涝流量确定。排水沟的断面尺寸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先选择排水沟底的纵向坡降、横断面的边坡系数及沟床的糙率。兼有除涝和防渍的排水沟,一般按照排渍的要求确定沟深,再初步拟定过水断面,再校核是否满足除涝要求。

3、排水沟的设计水位要求

排水沟设计分为排渍水位和排涝水位两种,排渍水位是排水沟平时应维持的水位,也称日常水位,主要满足控制地下水的要求。为了保证农沟水位不被奎高,斗、支、干沟的排渍水位要逐级降低,除了水流的纵向坡降外,各级沟道汇流处尚需有适当的水位落差,一般为0.1-0.2m。排涝水位也称最高水位,是排水沟通过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排涝时各级沟道的水位均不应高于沟道两侧的田面高程,以低于田面0.2~0.3m为宜。在抽水排涝情况下,承泄水泵排水的排水沟段,或通过小块洼地的排水沟段,允许筑堤束水,使沟内水位高于两侧田面高程。

4、排水沟的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分排涝流量和排演流量两种。计算设计流量时,首先确定这两种情况的设计排水模数,然后分别乘以与排水沟断面相应的汇流面积,即为排涝设计流量和排渍设计流量。

5、排水沟的边坡要求

由于有地下水逸出,容易坍塌,因而常采用较缓的边坡。由于排涝历时短,沟坡容易长草,沟床糙率大,因而耐冲能力强,可以选用较陡的纵向坡降。

6、设计过程中的要点

首先,在平原地区,必须要先确定排水沟的深度,通过计算得出排水沟的水量容积和蓄水能力。增加沟深,加宽沟宽,从而增加沟道的密度。其次,要严格遵循渠道灌溉引水的要求,明确使用排水沟中的平坡引水和逆坡引水,使水位符合灌溉的要求。再次,要仔细检查排水沟的沟深和沟宽是否满足防渍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应该及时改进。最后,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同样明显,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环境影响,增强视觉感,凸显出现代农田的美好生机与活力。

排水沟的设计步骤

1、日常水位

日常水位是排水沟需要维持的水位。具体的设计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根据远处低洼地段的高程来确定控制点的高程。第二步,初步拟定各个排水沟道的高度差。第三步,根据实际情况,推断得出干沟出口位置的排渍水位,一定要满足这一水位要求。在某些地段会出现不能够自排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抽排的方法,维持保证排渍水位。

2、排涝水位

排涝水位是排水沟通过排涝设计流量时的水位,也称最高水位。其设计步骤为:一是确定排涝控制点;二是拟定各级排水沟比降;三是计算干沟出口处的排涝水位。应满足干沟出口处最高水位不低于外河的最高水位。若干沟出口发生壅水,则需调整排水沟比降,或筑堤束水。若无法自排,则考虑建站抽排。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沟道的滞蓄能力,可采取提高加密沟网、提前预降沟水位等措施。若排水沟同时具有排渍和排涝的要求,则应同时满足上述两种水位要求。若以排涝要求确定沟道断面,则以排渍要求来校核。若以排渍要求确定沟道断面,则以排涝要求来校核。

3、断面

排水沟断面的设计具体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员经验,再经过勘察比较,查阅资料等,确定出排水沟的断面尺寸。第二步,按排涝流量,通过公式计算出排水沟的过水断面。第三步,为了避免不必要发生的困难,底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设置为接近地面。比降也是重要的一点,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第四步,起引水作用的渠道比降应该较为平缓,顺着坡势引水和排水。

4、边坡设计

边坡系数主要与土质和沟深有关,一般同级沟、渠相比,沟道的边坡系数大于渠道的边坡系数。应考虑地下水渗出、坡面径流冲刷、沟内积水时,波浪的侵蚀等因素。

三、设计中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一是根据防渍、通航养殖要求校核排水沟的水深和底宽。如果不能满足防渍、通航养殖要求,则应拓宽加深断面。如果排渍要求的沟深比排涝要求的沟深大得多,则可以采用复式断面,这样能满足排渍要求,又不致使断面扩大很多;二是平原、水网圩区,排水沟校核滞涝要求:确定需要排水沟滞蓄的水深,计算需要排水沟滞蓄水量、排水沟滞蓄容积、滞蓄能力。校核增加抢排水量,减小要求的滞蓄量。扩大沟深或沟宽,或采用复式断面,增加沟道密度;三是沟道灌溉引水能力校核要求:利用排水沟引水灌溉时,往往平坡,逆坡引水。需校核输水距离及水位能否满足灌溉要求,推算水面曲线,如不满足应调整排水沟的水力参数;四是随着国家对农业生态和食品安全的重视,农田生态建设问题凸显,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排水沟和沉淀沟的布设问题;五是设计中要注意排水沟网的观感效应,勾画出与现代农业气息相映衬的生态艺术设计作品。

总结

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也是国家越来越重视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国家队这些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现代化农业正不断的呈现,建设高标准农田正成为我国的一大重要工程。既保证了农田不受天灾的影响,又能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所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一定会在未来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给人民带来更高的收益。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也一定会成为全国各地区产业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赵家良,尹晓蕾,王兵。淮北农田排灌与非工程节水技术探讨[J].地下水.2006(01)

[2]邢攸三,匡朗初,李少朋,刘炳忠。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水利.2007(03)

[3]高勤。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的关键技术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4]邹广荣。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四十年来的成就[J].水利水电技术.1989(09)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3

高起点搞好规划设计

根据我县项目区范围24小时暴雨为207.5mm,用水量为600米3/亩的实际,确立我县园田化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园田化农田一日暴雨三日排干,七十天无雨不受旱,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实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增产增收的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对不同地形的园田化工程采取不同形式的规划设计标准。对于丘陵区型如黄金垅、潭家坊、潭丘等规划设计标准为田格面积2亩,毛渠间距90米,农渠间距200米,渠系底坡降1/500—1/1000;农渠底宽0.6—0.8米,边坡1:1,毛渠底宽0.2—0.3米,边坡1:1,砼衬砌厚度10厘米,垂直高度0.3—0.6米,伸缩缝5米一格。对于平原区型如七里垅、邓家陂、刘陂垅等因地形比较平坦,规划设计标准为田格面积4亩,毛渠间距50米,农渠间距400米,渠系底坡1/1000,农渠底宽0。6米,边坡1:0.75,毛渠底宽0.3米,边坡1:0.7,渠道砼衬砌厚度底板10厘米,边坡8厘米,伸缩缝3米一格。节制闸长度为0.6米,丘陵区型按地形而定,大约50—100米设一座,平原区型每100米设一座。人行桥板厚10厘米,宽0.5米,与节制闸相配套。每田格设置灌排口1—2处。

高质量抓好施工

2.1落实目标责任

为了高标准建设园田化水利工程,项目区成立了园田化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并把施工全部承包给了县水电局水建公司。针对该公司技术力量和施工水平比较薄弱的情况,经常举办了公司班组长和技术工人业务学习培训班,由水电局技术干部对他们讲授测量、放样、工程材料配比、质量监督管理和养护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园田化工程施工上建立了队长抓班长,班长指导组长,组长跟班作业的施工制度,全面落实目标责任。

严格施工程序

工程施工前,技术干部与施工人员互相配合,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和要求,把工程渠道中心桩用经纬仪定好,每25米一个桩。用水准仪测出高程,石灰画出两条渠边线,把桩号的高程和各种材料配比,工程的规格、要求打印发给施工组,规定每个组都事先做好标准断面木架。每条渠道2个木架,由木架控制六线七点。技术人员经常用仪器复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在施工中,要求每个施工组有四个技术比较好、责任性强的人员抓质量,并配备2个以上熟练的泥工跟班作业。其技术人员配备是:一个土方工程整修和放样人员,一个配料管理人员,一个修补粉刷人员,一个检查质量标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例如砼工程,我们用称称好水泥、沙、砾石放在旁边,先水泥和沙干拌三次,再放砾石和水拌四次,直至均匀为止,才可铺设渠坡或渠底。在铺设砼上用木板打紧使砼没有孔隙再用100#沙浆粉刷,保证工程质量和美观符合要求,每天施工地段的砼都有六天以上的养护周期(养护期睛天用禾草护盖每天浇水二次,雨天用薄膜遮盖不雨淋,避免工程出现裂纹)。

2.4加强施工队伍纪律

我县水建公司专业施工队有严密的管理制度。专业施工队下设班长和组长,班长负责工程质量和材料调配;组长是跟班作业,负责按图按要求施工,并每天记录工程量和进度,材料配比使用情况。杜绝偷工减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有些工程与设计图不相符或难处理的及时向队长及指挥部技术人员请示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队有严格的施工纪律,不管那个施工组或个人不允许吵架或偷卖工程材料,一经发现吵架一次罚款10元,偷、拿、卖材料一次除追回原材料外还罚款100元。施工队每十天召开班组长会,统一思想,去掉包袱,同时组织检查评比,总结经验,磋商技艺,指导下步工作,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顺利进行。

高标准组织工程验收

为了保障工程建筑使用长久,我们在工程验收严格把好“三关”。

3.1把好土方工程验收关

土方工程搞得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标准。土方工程验收标准是每条渠道夯实的紧密度和平面的光滑度。验收步骤是,先由班长验收组,由队验收班组,再由指挥部和技术干部全部验收。验收方法是用做好的木架逐段验收其规格,紧跟用木板敲打土方的密实度,符合标准发给土方合格证,不符合则重整修。

3.2把好放样验收关

因渠线长,对于六条直线是难以掌握,我们在渠道上每隔50米设处检查点,验收标准是中心桩和六条边坡线不能有半点偏差;时时量取高度、厚度、宽度,使工程质量达到要求外表美观。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4

关键词:水分状况;最大雨标准设计;作物交叉

1规划标准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如下:改变斜坡小地形,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就地拦蓄雨水及融雪水,增加农地、草地及林地的入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如梯田、拦水沟埂,水平阶、鱼鳞坑、水窖、涝池等。分散地表,将坡面分散的径流汇集到蓄水工程或安全排入天然沟道,或引入草场、林地,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为此可修筑、山地排水沟、泄水式沟头防护等。增加天然斜坡或人工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如挡土墙、地下水排水沟等。固定与抬高沟道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如谷坊、潜堰以及沟道铺砌等措施。拦蓄及调节沟道中的泥沙,防止泥沙灾害,如各种拦沙坝、沉沙场等。淤地坝还可以利用拦蓄的泥沙建设基本农田。安全排导山洪及,保证小流域沟口冲积扇的居民点、农田、工矿及交通事业的安全,如在冲积扇上修建山洪及泥石流排导建筑物――排洪沟、导流堤等。利用当地地表径流,发展山地灌溉,改良土壤水分状况,如修建小型沟道蓄水工程、开展引洪漫地等。

规划要点和设计标准在规划布设措施时,不仅应当考虑水土保持工程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之间的合理配置,而且要求全面分析坡面工程、沟道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及小型蓄水用水工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工程与生物及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实行沟坡兼治,上下游治理相配合,并确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以取得最大的治理效益。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洪水设计标准根据工程的种类,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来确定,坡面工程均按5~1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雨标准设计。治沟工程及小型蓄水工程根据工程种类、工程规模确定。淤地坝、拦沙坝、小型一般按10~2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50~100年一遇的洪水校核。引洪漫地工程一般按5~1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

2主要措施

在综合规划治理基础上,坚持管理措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建立小流域生态农牧业系统综合防治开发体系。

2.1水土保持坡面工程在南部土石质山区进行整地,挖水平沟和鱼鳞坑,水平沟规格为200×80×60cm3,每1650个/hm2;鱼鳞坑规格为80×80×60cm3,每3300个/hm2.整好地后,栽植乔灌木,增加降雨拦蓄能力,可抵御十年一遇的洪水冲刷。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修筑梯田,以增加拦截径流的能力。

2.2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和牧业经营方式在北部丘陵区,农业区田间应实行等高横条间栽技术,以净耕作物与密生作物交叉成条带种在同一田区内。田区横条间栽的条带平行田间边缘,或以其他基线规划,而一般的横条间栽均沿等高线种植,又有些区域将休间地与谷类作物交叉成条带栽培。横条间栽主要优点为:

(1)植物本身自我抗风;(2)土壤风蚀的距离限于两条林带之间;(3)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大,尤其是降雪;(4)收获期可能提早。而主要缺点为:

如果带太窄,机械耕犁发生问题;发生害虫时需保护的边缘增多。条带的宽度应足使机械耕种方便,但又不能宽到容许过多的土壤损失,故其宽度应根据土壤的耐冲度、植畦方法、作物种类等而决定。

3等高耕、横条间栽及耕作法

横条间栽包括一连串不同作物的横条,各项田间操作均横跨坡向或沿等高线。此项栽培法并非单纯横条栽培而已,其办法包括若干优良的农耕技术在内,如良好的作物轮作制度、等高耕作、适当耕作方法、覆盖作物等。三条常用的横条间栽方式:

(1)等高横条间栽:横条完全沿等高线并配合以明显的作物轮作制度;(2)田区横条间栽横条为相等宽度并横跨主坡方向栽培,在地形太复杂而不能作等高条带时,应配合适当的水路(如为防风而施行横条间栽,则应设立平行的条带并与风向垂直);(3)防冲横条间栽:利用若干草类或豆种作物条带种,于不规则轮作的作物条带之间,此项防冲条带的宽度不一定相等,也许设在田区中某些有关键性的坡地内,其主要目的为加强防冲作用。防冲条带的种类依作物栽培制度、地形及冲蚀种类的不同而异。

以永久草地及豆科作物与谷类及行栽作物横条轮作的效果最佳。

经过适当设计的轮作可使作物生长更加茂盛,覆盖土地的面积比率增加,更加强了等高横条间栽的效果。等高横条间栽再配合以等高耕,有效地截短了坡度。天然沟应留作草水路之用,以发挥水土保持的最高效能。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5

我县土地资源相对较差,坡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山洪、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在全县夏收生产从南到北逐步结束之季,不失时机的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坡改梯建设高潮,保质保量完成全年8000亩坡改梯建设任务,现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近几年来,我县的坡改梯建设经过全县人民的扎实苦干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就全县总体状况来看,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仍然很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坚持不懈地大搞以坡改梯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是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此,各乡镇要按照《全县201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意见》中安排的任务,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坡改梯建设在我县旱作农业和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开展坡改梯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性工作,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紧紧抓住当前夏收后的有利时机,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坡改梯建设,把目前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和坡改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全力投入到坡改梯建设中,迅速掀起全县坡改梯建设的高潮,确保全面完成任务。

二、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当前,夏季坡改梯建设即将开始,各乡镇要切实加强领导,靠实责任,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搞好夏季坡改梯建设。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由政府副县长贾爱会任总指挥,县水保局局长畅辉林任副总指挥,县农牧、水务、林业、扶贫、广电、财政、发改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坡改梯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保局,畅辉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靠实工作责任,全力抓好此项工作,要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工作制度和县级领导包乡抓点、乡镇领导及县直部门帮扶抓点制度,以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有力地推动坡改梯建设顺利开展。县坡改梯指挥部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协调、指挥作用。水保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坡改梯建设第一线,卓有成效地开展组织协调和技术指挥工作;发改委、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水务、交通、林业、农牧等部门要搞好水利、道路、造林、农技推广等配套项目的实施;广电部门要搞好宣传、报道工作,要真正形成人人支持、全民参与坡改梯建设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明确目标,精心实施

今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坡改梯建设任务为8000亩,完成这一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有关施工规范要求,认真落实施工要按图、打桩要挂线、开挖要划线、整地要测平、土壤要深翻的“五要”技术措施,确保每一步都达到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投工机制,在坚持劳动积累工制度的同时,积极推进轮流修建,以工换工,以资代劳,确保劳动投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要大力推行专业队施工和机械施工,加大机修梯田比重,提高劳动工效。继续坚持和完善“四集中”、“四统一”的方法,打破土地界限,以乡以村或联乡联村统一组织劳力,集中连片进行修建,争取创建一批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的优质精品工程,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重点乡镇,如阿坞、哈达铺、理川、木耳、南河、何家堡、城关、贾河、将台、南阳、韩院至少要有一处200亩以上的工程点,其它乡镇要至少选择一处100亩以上的工程点。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办特色农业产业和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落脚点,把梯田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用特色产业开发带动梯田建设。要围绕解决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设配套措施,把果粮经济、地埂开发、坡面水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拓宽梯田建设内涵。要按照“科学规划、规模建设、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抓好梯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的有机结合,坚持综合开发,注重配套建设,提高综合效益。同时,还要把今年坡改梯建设的重点放在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上,以此推动全县梯田建设,尤其退耕还林口粮田工程建设务必要采取超常规、强有力的措施组织实施。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6

关键词:土地生态适宜性;层次分析;雷段村;用地规划

论文联盟

1雷段村现状分析

1.1雷段村现状用地分析

雷段村位于黄陂区前川街镇区东北方向,紧邻城区。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td/t1014-2007)》中一类用地划分方式并结合雷段村现状,将用地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用地共10大类型。(如图1)

整个村域范围内,耕地占很大比重,为该村的农业发展和以后村镇的扩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次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草地、林地、住宅用地及园地次之;工矿仓储用地规模很小;居住用地分布较为均匀。

1.2现状土地生态要素分析

生态因子基本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由于雷段村地域范围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气候以及土壤因子较为均质地分布,因此在此以地形因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高程、坡度和坡向是土地资源固有的三个重要环境因子,因此对这三个因子进行以下分析:(1)高程分析:村内最大标高为45.6m,最小标高为23.9m,高程差为21.7m。高程的区域分布较为均匀,由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呈递减趋势,东南角上有递增趋势。将高程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居住用地分布在村内地势较高的地块,水域地势均较低(如图2)。(2)坡度分析:村内坡度最大为14度,地势较为平坦,整个村域范围都属于农耕地的适宜及较好地区(如图3)。(3)坡向分析:村内地形较为简单,坡向分布较为整齐规律,形成两条脊。将坡向特征与用地类型比较分析,可得:村内用地属性受坡向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如图4)。

2评价因子及其评价标准的确定

2.1评价因子的确定

基于村内现有用地类型和自身产业发展[2],我们选取一般农田、林果种植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要的用地研究对象,并选取坡度、坡向、现状用地、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这5个用地影响因子。

一般农田:农田的现状与其利用方式的匹配程度很高,即现有农田很可能被保留;由于村内地势因素,低洼处的农田易被水淹,所以农田对于用地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基本农田应得到保护,因此规划用地分布对其利用有一定影响。

林果种植:村内坡度坡向变化较小,地形基本平坦,林果种植用地则可忽略这细微变化,种植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有较大的匹配程度,另外,林地必须依据上位规划的要求。

居住:居住用地现状与其利用方式比较大的匹配程度,除此之外,居住对于坡度和坡向也有较高的要求。

结合雷段村自身特点以及相关用地的因子关联性,我们确定如下相关因子权重体系(表1)。

2.2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一定的定级依据,将具有各相关因子特征的土地划分为相关功能的适宜地、可用地及不适宜用地(分别对应gis中3、2、1的赋值区域)。

2.2.1耕地(表2)

2.2.2林果种植用地(表3)

2.2.3居住用地(表4)

3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针对各个村的现状用地情况以及各自的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就各村各类型用地进行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

3.1耕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选取坡度、坡向、用地现状、人工设施以及上位规划中土地利用为评价因子,按3、2、1的评价标准,对村域内土地经行分析如图5所示。根据各项因子的权重关系进行叠加,得到下图一般农田的适应性分析图如图6所示。

村域范围内,耕地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2林地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7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8。

村域范围内,林果种植区的适宜用地比重较大,且适应用地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用地较为分散,且多为现状水域,予以农田建设排除,不适宜用地比重很小。

3.3居住用地单因子相关分析与多因子叠加分析

同理对林果种植用地进行单因子分析如图9并做相关叠加分析如图10。

居住用地的适宜用地多集中在地势较高的原自然湾,将新的居住用地安置在这些区域,工程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大降低。由于村内部的自然湾,会进行合并来整合居住用地,达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在实际操作中会结合村内交通和功能分布来选择合适的一部分适宜用地进行居民点的建设[3]。

4土地利用规划

在以上对各个村各功能用地的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叠加分析的研究基础上(图11),对每个村村域范围内土地进行最大值叠加,即可得到各个村各功能用地在村域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即可成为我们做土地利用规划的直接形象的指导材料(图12)。

水体系:整合现状凌乱分布的水域,形成由南至北的贯穿全村的带状水体系。窜起耕地、林地、工业用地、居住及仓储用地。

商服用地:雷段村作为城市后花园,休闲娱乐的功能必不可少,与之配套的商业服务必须充分考虑。

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居民点,保证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布置于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有利于出行。

工业用地:遵循上位规划的思想,并与本村林果种植产业自己的发展,将蔬果加工厂布置于村域东部,并与村级水系紧邻,发展生态工业。

参考文献:

[1]杨子生,刘彦随,贺一梅.建立我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的探讨.资源科学,2007,11(29):120-127.

[2]周建飞,曾光明,黄国和,李忠武,焦胜,唐琳.基于不确定性的城市扩展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学报,2007,2(27):775-783.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7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与人口的数量增多,环境与发展相冲突的问题日益尖锐,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上。因此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土地整治的目标

目前,我国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是通过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达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具体目标一般有:

1.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

2.搞好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

3.完善田间道路系统。

4.实现村庄综合整治目标。

5.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6.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7.合理调整土地权属关系。

二、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

(一)、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近几年明确提出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幅度增加高等级耕地的比重,明确将“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列入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成为保发展、保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助手和基础平台,对于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整治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同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布局合理化、农田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为周围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粮食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可以有效解决农业水利设施配套、低产田改造和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增加农业抗灾能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巩固粮食安全基础。通过整治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整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实施后为当地农民摆脱贫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机会。

三、土地整治主要方式

(一)土地平整

一般土地平整工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田坎修筑、利用地、废弃坑塘水域、低效率利用的园地等,通过开发其它草地、优化沟渠路网、规整田块等土地整理工程措施,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二)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加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提高田间灌溉保证率,开展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措施。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建立一个能及时供水排水的系统工程。一般的灌排系统工程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灌溉排水系统上的水工建筑物等。

(三)田间道路整修

田间道路的建设一般以现有道路为基础,结合建设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规划设计。按其主要功能和使用特点分为田间主道、田间次道和生产路。以达到合理布线,满足人流物流的需要,提高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同时也在山地丘陵地区地形较复杂,满足安全行驶的要求。

(四)加强农田防护

加强农田防护主要针对坡地或缓坡地等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区域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地面坡度在15°以内的耕地,宜修建水平梯田;坡度25°以内的耕地,修建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

四、土地整治的主要影响

(一)有利影响

1.通过土地平整及土地整治,使项目区的荒地得到开垦,使耕地数量得到增加,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开发与利用。将改善区域生产条件,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稳定粮食生产,促进项目区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2.通过土地整治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变中低产田为高产、稳产的高等级良田,提高土地质量。通过合理配套田间灌排系统,能增加农田水利设施灌排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通过完善的田间道路布局和田间基础设施,能便于群众生产生活、便于农产品收获和对外运输。提高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3.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能增加对土地的资本、技术投入,推动农业土地向一种更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发展。通过整理后土地的合法、合理的权属调整,将减少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纠纷,有利于保持当地的社会稳定。

(二)不利影响

1.土地整治后,改变土地格局,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完善,尤其是对原来以旱作物的山区、丘陵区,在水稻种植条件改善后,农业生态结构的斑块将由原来比较种植作物多样化变为相对大面积及品种的单一化,对农业生态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使得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将有可能增大。

2.土地整治的施工过程占用土地,在建设过程中将永久占地的工程范围内的植物清除,对项目所经区域的陆生植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土地整治的施工过程中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漫流至周边农田的话还会造成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将引起粉尘和飘尘、施工生活区的油烟、施工噪声等问题。

五、对策措施

1.土地整治要与区域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合理确定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因势利导,切实可行__为原则,对不同工程类型区合理确定其工程布局和建设标准。同时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化肥的影响。

2.优化土地整理相关工程的设计方案,减少和充分利用挖、填方,搞好绿化,美化景观。减少占用农田和林地,各施工场地必须及时恢复植被或农用地。

3.要加强环境管理;有必要时需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建立巡查制度、灌渠在线监控水质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4.加强水土流失控制,根据不同的土地整治方案设计相应的水保方案,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建立有效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网络,及时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为维护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8

——***市二〇一一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纪实片脚本

2011年,***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中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农田水利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明确以“固堤、清渠、挖塘、修站”为重点,立足于早、务求于实、确保于好,积极强化六大举措,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

***的水利建设成就离不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离不开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厚爱。省水利厅厅长纪冰、滁州市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江山亲临***一线,检查指导水利建设工作,鼓舞了***人民大兴水利的斗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成立了一系列高规格的领导组织,主要有***市水利规划委员会、***市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协调领导组、***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和四个分片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挂帅,亲自指挥,亲自督办。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项目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市政府出台了《***市今冬明春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意见》、《***市2011年度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实施方案》和《***市2011年度河沟清淤塘坝扩挖工程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召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座谈会、重点镇水利兴修工作调度会和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等。确定2011年为水利拼搏年,提出“市级保先进、省级争进位”的奋斗目标。市农建指挥部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积极支持水利建设,主动做好相关工作。兴修期间,市委、市政府派出四个督查组,对水利兴修工作开展全程跟踪督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强力推进水利兴修工作。

 

二、强化任务落实

今冬明春我市计划安排水利兴修工程1350处,计划完成土石方1270万方。工程点多、面广,规模之大,土方量超历史水平。

1、堤防加固工程

我市计划加固河湖骨干堤防20公里,土方量120万方。

川桥河堤防加固工程,***街道段全长3千米,是七里大圩的主要防洪堤段。该堤段最窄处不足2米,高程在11米左右,堤段上杂草杂树丛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市政府决定今年冬修对该段堤防进行加固。工程设计标准:顶高13米、顶宽4米、内外坡比1:2.5,从河道内取土,河道底高3.5米,土方量20万方。该工程于2011年10月12日开工,砍伐杨树3000棵、拆迁房屋12间、迁移坟墓200多座,预计工期50天。

川桥河堤防加固工程(石梁段)全长2.49千米。该堤防矮小瘦弱,防洪能力差,原有堤顶高程在10.8—11.2米左右、堤顶宽2—3米、内外边坡比1:1.5,今年被列入冬修工程实施加固。工程设计标准:堤顶高程13.0米、堤顶宽4—6米、内坡比1:2.0、外坡比1:2.5,新建排水涵7座,土方13万方。该工程于2011年10月8日开工,砍伐意杨树500多棵、排水6万方、平整土地40多亩、外运土3万方,预计工期40天。该工程完工后,汛期确保了陆营村和***市经济开发区的群众生命财产防洪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黄家湖堤防加固工程位于***市经济开发区内,全长4千米,该段提防顶宽最窄处不足2米,顶高程10米左右,经济开发区内的部分厂矿企业及黄家湖养殖户经常受到洪水威胁,市政府决定今年冬修对其进行加固。工程设计标准:顶高13米、顶宽6米、坡比1:2.5,外坡在7.5米处打平台,平台宽5米、坡比1:2.5,土方量30万方。该工程于2011年10月15日开工,清除堤防段及取土区树木1.5万棵左右,拆迁房屋22间,动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12台,工期30天。该工程实施后,可以确保经济开发区部分工厂企业及黄家湖养殖业的防洪安全。

沂湖堤防加固工程(季桥圩段)位于杨村镇季桥村沂湖出水口北侧,全长1100米,该段堤防顶高程在9米左右,顶宽仅有2.5米左右,坡比不足1:1,部分地段严重渗漏。决定今年冬修对其进行加固。工程设计标准:顶高10.5米、顶宽4米、坡比1:2。该工程于2011年10月15日开工,土方量7.8万方,总投资30万元,施工期间投入挖掘机2台、推土机4台,人工整坡500个工日,预计工期30天。

沂湖堤防加固工程(林祥圩段)全长2900米,该段堤防顶高程在9米左右,顶宽仅有1.5米左右,坡比不足1:1,部分地段严重渗漏,每遇大水年份都要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保圩,是季桥村民最担忧的“心病”。针对多年存在的实际隐患,市政府决定今年冬修对其进行加固。工程设计标准:顶高10.5米、顶宽3.5米、坡比1:2。该工程于2011年10月15日开工,土方量13.7万方,总投资60万元,施工期间投入挖掘机2台、推土机4台,人工整坡500个工日,预计工期30天。

沂湖堤防加固工程(蒲东段)位于永丰镇蒲东村境内,全长2千米,该堤防矮小瘦弱,地段严重渗漏,防洪能力差,决定今年冬修对其进行加固。工程设计标准:堤防加高到10.5米,顶宽4.5米,内坡比1:1.5,外坡比1:2.5。该工程于2011年10月10日开工,土方量5万方,总投资48万元,施工期间投入挖掘机、推土机6台、人工整坡300个工日,预计工期40天。

洋湖堤防加固工程位于***集镇东风村境内,全长5千米。由于该堤防矮小瘦弱,平均顶高程8.2米左右,顶宽1.5—2米,且无平台,汛期险象环生,防汛压力大,今年被列入冬修工程实施加固。工程设计标准:堤顶高加固到10.5米、顶宽4米、内坡1:2、外坡1:1.5;二平台加高到7.5米、宽5米、坡比1:2.5,土方量30万方。工程于2011年10月1日开工,前期平台及取土区征地50亩、砍伐大小树木6000多棵、拆迁房屋5户22间、迁移防洪闸1座,工程计划总投资350万元,预计工期50天。

2、内城河治理工程

市区“两河”改造是我市109项城建重点项目之一,该工程从天康大道2号桥至白塔河南堤,全长约7千米。河道清淤7千米、驳岸14千米、堤防加固2千米,新建浔河排涝站及东城河换水涵,沿河两岸广场、绿化、亮化以及休闲设施等工程,预计总投资约4.5亿元,其中河道治理0.4亿元、闸站工程0.45亿元、景观建设1.8亿元,征地、拆迁及企业搬迁补偿1.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5亿元,计划年底前竣工。

堤防加固工程分体育馆段和火箭圩段两处,总长度2千米,堤顶高程13米,堤顶宽度6米,边坡1:2.5,土方量20万方。浔河排涝站装有直径1.2米的水泵6台,装机容量为1680千瓦,排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为皖东地区最大的排涝站。“两河”口堤防及闸、站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市市区大城防格局基本形成,市区防洪标准大大提高,解决了市区防洪排涝和两河景观水位控制问题。

 

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完成在建的大桥、中坝、坝田、石桥、乔田、王庄、虎山、墩子、莫冲等9座小一型水库,10月份进行竣工验收。今年新开工建设的8座小(一)型水库和6座(二)型水库。主要工程是:大坝加固、溢洪道重建、放水涵闸重建等。

东郢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东郢水库位于汊涧镇于洼社区境内,水库集水面积12.0km2,水库总库容268m3。目前水库存在主要问题有:①大坝清基不彻底,坝身填筑质量差,压实度低;②大坝上游护砌范围不足,现有护坡损毁塌陷严重;③溢洪道泄槽段底板及边墙渗漏严重,局部损毁;④东、西两座放水涵均为坝下无筋混凝土埋管,涵管接头错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具体除险加固工程内容如下:①大坝防渗加固,坝身加培、整修坝坡;②正常溢洪道拆除重建;非常溢洪道挡水堰加固;③拆除重建放水涵。工程于2011年10月初开工,土方4.3万方,概算总投资522万元,计划2012年4月底竣工。工程完工后,可以灌溉该镇于洼社区3000亩农田,保护下游人口800人。

尚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尚武水库位于张铺镇尚武村境内,属淮河江流域白塔河水系,水库集水面积3.15km2,水库总库容139.49m3。目前水库存在主要问题有:①大坝清基不彻底,坝身填筑质量差,压实度低;②大坝上游护砌范围不足,现有护坡损毁塌陷严重;③溢洪道结构不完整,损坏严重,消能设施不完善;④东、西两座放水涵均为坝下埋素混凝土管,洞身漏水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具体除险加固工程内容如下:大坝防渗加固,整修坝坡,加固溢洪道,拆除重建放水涵等。工程于2011年10月初开工,土方3.7万方,概算总投资300万元,预计于2011年4月底竣工。工程完工后,可以灌溉该镇尚武村1500亩农田,保护下游人口300人。

刘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刘庄水库位于石梁镇蔡河村区境内,属淮河流域白塔河水系,流域面积11.01km2,水库总库容265万m3。目前水库存在主要问题有:①大坝清基不彻底,坝身填筑质量差,压实度低;②大坝上游护砌范围不足,现有护坡损毁塌陷严重;溢洪道损坏开裂,漏水严重;③放水涵为坝下埋素混凝土管,洞身漏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具体除险加固内容如下:①大坝采用粘土斜墙防渗加固,坝身加高培厚;②拆除重建溢洪道;③拆除重建四座放水涵以增设管护设施。工程于2011年10月初开工,土方8万方,概算总投资1062.45万元,预计于2012年4月底竣工。工程完工后,可以灌溉该镇蔡河村1000亩农田,保护下游人口1300人。

从9月15日开始清障、拆迁、征地、降低水库水位等前期工作,并与相关镇(街)签订了责任状。9月底施工队伍全部进驻施工现场,加班加点施工,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争取早日蓄水。14座水库建成后总库容达3000多万立方米,防洪保护面积35000亩,保护人口40000人,有效灌溉面积60000多亩,总投资4000多万元。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新建续建釜山水厂、***水厂、大通水厂桥湾与忠孝片管网延伸共5处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6.09万人,总投资6406万元。目前大通自来水厂、桥湾和忠孝片管网延伸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自来水厂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初步试水成功。釜山自来水厂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扫尾工作正在进行中。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水源工程配套设施,提高自来水入户率,加强饮水工程的管理与保护。

5、河沟渠清淤工程。计划完成河沟渠清淤76条,其中控制面积10-50km2的20条、1-10km2的55条,总长度226km,计划土方量250万m3,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320万元。

6、塘坝扩挖工程。计划完成塘坝扩挖1098面,其中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坝清淤整治项目506面,其他塘坝扩挖592面,总土方量722万方,工程估算总投资为5408万元。

7、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今年我市“两会”期间,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建议案被列为人大1号议案。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逐年实施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今年计划安排15座镇(街道)泵站、6座国有泵站更新改造,总装机56台套4500千瓦,投资2250万元。计划从10月份开始实施,到2012年4月全部竣工。

8、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主要任务为张铺一、二、三站更新改造及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区面积2.1万亩,示范片建设0.5万亩,总投资1930万元。

9、农田综合整治。今年计划安排农田综合整治面积2.04万亩,土方量70万方。其中: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高标准农田整治面积0.5万亩,小麦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农田整治面积0.5万亩,千亿斤粮食生产田间工程项目农田整治面积0.5万亩,种粮大户项目农田整治面积0.54万亩。

到目前为止,已开工1275处,投入推土机、挖土机800多台。现已完成堤防加固12000米、沟渠清淤40000多米,***400多面,农田综合整治28000多亩,完成土方量900多万方,占计划的70%,完工700多处。

强化管理体制

为充分发挥奖补机制的激励作用,市出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办法》,明确了农建以奖代补的新政策和监督考核的新机制。市财政拿出100万元举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评比活动,还大幅度提高农村沟河整治工程、沟河整治工程、***清淤整治项目等单项工程的补助标准。

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工程效益,针对不同工程类型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对大中型水利工程,明确人员编制502名,落实管护经费1050万元。初步建立起符合水利工程科学管理规律,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相统一,人员精干、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农村供水工程,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市农村供水总站,落实人员编制5人,负责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市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小水库、河道堤防、涵闸、泵站必须达到“五有”:即有管理组织、有管理人员,有管理设施、有运行管护制度、有管护经费,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为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恢复成立了15个镇(街)水利服务站,性质为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个站人员编制2-4人,逐步达到水利站标准化建设要求。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村级水管员制度,各村成立用水协会,每个村选聘一名村干部兼任村级水管员,经相关技能培训后上岗。各镇、街道与水管员签定水管员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

 

强化宣传引导

   首先加强舆论宣传。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国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激励政策,深入宣传“谁受益、谁负担”和有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的机制,增强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其次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抓得紧、进度快、效果好的典型和特别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及时进行宣传和交流推广,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宣传兴修稿件80余篇,省水利厅网、《滁州日报》专版专题报道***水利。在***电视台、政府网、水利网、《今日***》报等宣传媒体开辟了“水利兴修在行动”和“镇街领导谈兴修”专栏,市农建办自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简报20多期,加强动态宣传和经验交流。三是着力营造现场氛围。各地工程现场都备有工程简介、施工须知、工程位置图、规划图等软件资料,工地上还布置了彩旗、宣传标语等,营造出轰轰烈烈大干水利的声势和气势。

强化多元投入

***市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投入机制,改革投入方式,拓宽投入渠道,确保投入到位。一是县级财政投入明显增大,2011年,市财政投入2.5亿元支持水利建设。其中: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基金3000万元;小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小农水重点县、洼地治理等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汛前除险、抗旱应急、岁修经费2000多万元;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资金1.9亿元。二是整合上级项目资金力度增强,整合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小麦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千亿斤粮食生产田间工程项目、种粮大户项目等项目资金7500万元。三是镇街配套资金及群众“一事一议”筹资增多,目前,各镇、街道已投入财政资金451万元用于水利兴修。市政府拿出100万元对先进镇、街进行表彰奖励;杨村镇、大通镇各拿6万元奖励水利兴修先进集体和个人。各地通过“一事一议”、““一圩一议”、“一渠一议”、“一塘一议”的方式共筹集资金58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水利兴修工作的稳步推进。四是社会集资办水利渠道明显,招商引资约3400万元,共建的大通、釜山和***地表水厂。张铺镇团结村通过出让***经营权,鼓励村民投资20多万元扩挖***。社会投资达100多万元。

 

强化质量保证

全市各级重点工程项目都有单项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工程建设实行公开对外招标,施工合同报市农建办备案管理,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约了建设资金。市农建指挥部制定了《***市水利兴修工程质量控制办法》,水利技术人员从工程的勘测、放线到清基、施工、整修全过程跟踪督查,部分镇还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老党员和当地群众进行现场监督,确保质量到位。各级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查,狠抓工程进度和质量,建设单位定期召开工程调度会议,现场管理人员实行“白加黑、5加2”工作方式,驻工地协调解决各类矛盾,工程质量实行业主全面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市水利局从下属单位抽调的32名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分派到15个镇(街道),掌握镇街农田基本建设项目情况,催促早安排、早规划、早测量、早清障、早开工,并实行一日一报,一周一调度,协助做好有关服务工作。工程竣工实行市、片、镇、村四级验收制度,凡不符合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的,不撤指挥机构,不撤人,不撤机,不验收,不参与评比,不拨付补助资金。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9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平整施工监理

土地平整工程是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具体行动,对促进农民发展致富,农村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村总体面貌,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工作内容为:平整区确定、表土剥离、田块平整、耕作土回覆、田埂修筑、土地翻耕等。作者通过对土地整理项目农田土地平整施工监理工作实践的总结,对土地平整施工技术和各阶段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土地平整施工监理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和监理控制要点,对农田土地平整施工及监理工作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下面简单剖析农村土地整治中土地平整施工技术及监理要点

一、平整区确定

放线工作要确定平整的界线,即确定田块的界线和水平格田的边界。首先,要定田块界线。依据设计资料,根据划定整理区的路、沟、渠相对位置,确定田块界限。原有路、渠、沟附近的田块,依据现状图和规划图,可据以确定;用经纬仪利用坐标放线定位。其次,要定水平格田(或梯田)界限。水平格田(或梯田)的大小及走向:要依据当地的种植习惯,田块划分不可太大,一般以4~6亩为好。走向宜南北向,还要考虑田边路、渠、沟的布置走向。坚持设计、现状和当地干群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以设计划分为前提,依据现场地形优化,结合群众意见综合确定;田块划分要与给排水设施配套,与农业机械下田作业结合,与周边构筑物(桥、涵等)联系,与原有引水途径衔接。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具体施工条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有关资料报监理部审核批准。主要资料有:(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体系、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分阶段进度计划。(2)投入放线的专职测量人员岗位证书、测量仪器鉴定证书、测量控制点的检核成果等。(3)施工放样的数据及方法。(4)测量放线质量保证措施、技术要求、安保措施。(5)平整区的环境(如堰塘、原有道路分布等)和障碍清除情况的调查资料及处理办法。

二、表土剥离

为保证平整后的土壤肥力,防止土地贫瘠影响农民的收益,在平整前先剥离表层熟土。它的做法是:在需平整的区域,先确定挖填界线,一般在平整区的中央,将挖方区及填方区的种植表土剥离20~30cm,推运到挖填界线处集中堆放,待土地平整后,再将以熟土还原到平整好的土地表面。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表土剥离前,施工单位必须依据设计和所在田块的具体情况,制定表土剥离施工计划,报监理部审批。表土剥离前,必须在准备剥离的田块周围划定范围,确定界线。检查挖填划定范围,确定界线的合理性。

2.施工检查检查挖填界线、分界面、表土剥离堆放位置的合理性。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指标、完好性、规格、型号是否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机械设备应及时报验,未经报验的机械设备不得随意用于施工。

三、田块平整

平整区挖填方、压实是土地平整的主要工作,是保证田块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施工准备阶段监理田块平整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规划设计和田块现状,制定挖填方施工计划并提交监理项目部审核,估算挖填方的数量,做到同一田块内的挖填方综合平衡。挖方及土方运移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向现场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检查施工单位的交底记录。检查施工单位制定的土方运移计划和行走路线的合理性。特别是一块田有多个机械工作的情况下,更应该考虑周全,以免误工及影响安全。检查施工设备完好性,检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资质证、特种设备操作证等情况。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工作现场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其次,实施过程监理就地平整施工一般是高挖低填,外运土方应检查客土质量,边填边压。分层碾压。分层碾压厚度控制30cm,碾压尽可能采用同性土。顺坎碾压。在碾压过程中一般为垂直田埂的碾压,还必须进行顺田埂方向的碾压。碾压次数为田埂基础处为6~8次,田内部为4~6次。平整及碾压的同时进行平整度、高程校核,格田最大高差与平均高差相比,应小于±50mm。

四、耕作层土方回填

农田经平整后应进行耕作层表土的回覆,确保耕作层厚度及土质满足耕作要求。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1.1确定回填土土源及范围。一般集中堆放的表土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回覆;需要采用客土的田块,要按照路程合理、运距最短、费用最低的原则选择土源,优化土方调配。

1.2控制回填土质量。耕作土壤质地应为砂壤至粘壤土质,不应为单纯的砂或粘土。对于采用客土覆盖的田块,应对客土有机质含量进行检验,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设计标准;严禁采用污染土、杂填土等。最后,确定回填土厚度、虚土厚度、回填率及检验监测方法。

2.实施过程监理检查表土回填的厚度

回填土厚度为30cm,回填前一定要检查田面高度,特别是挖方区的田面高度,不要回填了表土又因为太高而不得不将表土推走。检查深挖至风化层处的回填土。对于高处梯田有风化层甚至基岩的田块,因平整挖深大,种植土回填厚度较大。检查表土的回填率不低于90%。集中堆放的表土尽量剥离多少回覆多少。督促回填后进行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二次检测,含有机质恢复程度不低于85%。抽检田面预留补偿沉降的虚土厚度5~8cm,保证虚土沉实后达到设计田面高程。控制好回填后的田面平整度容许偏差:水田±50mm,旱田±80mm。

五、田埂制作

田埂的主要功能是田块界线的划分,同时具有挡水、挡土兼通道的作用,应做到“三度”即田埂夯实度、田埂尺度、田埂坡度。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要依据规划设计、现状地形及当地干群的意见,确定田埂的具置,定位前应拉线标直。田埂的基底应牢固。加大夯实力度是做好田埂的关键,故填筑土成分、含水量、杂草的含量是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越是高埂,越应夯实基底,在划定的田埂位置每堆土30cm必须进行碾压,待达到平整高度时,再用装载机载重在顺田埂位置碾压6~8次,边碾压边增加土量,压实度不小于90%。做田埂的土质要适当,不能有杂草,不能含砂子,粘粒含量要求达到35~50%,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土料中含水量控制在20~22%之间。可用碾压、振动和夯实的办法加固,设备型号及碾压、夯实性能指标应满足要求。严格检查田埂尺度及坡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实施过程监理在土地平整时,一边平整,一边填田埂基础。监督检查做埂基的土质是否符合要求,不能有杂草、砂粒,合适的干湿度。田埂基础的碾压度必须符合要求。制作田埂时,需按设计的埂高和埂宽在田埂地基上拉上田埂边缘线,人工做田埂,边做边加土边夯实,初做时可大一些。田埂边缘整修,可在做好的田埂上拉出田埂边线和坡线,用机械或人工沿边线和坡线铲平、拍实,所留田埂和边坡一定是经机械压实牢固的位置。高边坡田埂需进行特别加固。田埂顺直度及埂顶面高差应小于±3cm。田埂坎的顺直度允许偏差应达到±30mm,截面尺寸要达到设计要求。田埂坎的密实度要达到90%以上,且不能有漏水现象。宜使用机械夯实,每层填土铺设厚度不应超过30cm,碾压后厚度一般为20~25cm。如用人工夯实铺设土层厚度不宜超过20cm,夯实后厚度一般控制在15cm。可采用土样进行土工试验及土料击实试验确定密实度。

六、土地翻耕

农田经整理后应进行复犁,确保耕地表面平整度、耕作层厚度和土壤肥分满足耕作要求,适宜耕种。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田块平整完毕,检查田块平整度,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翻耕、复犁。翻耕及复犁的遍数应符合设计或施工合同的约定。确定翻耕、复犁的施工机械及数量,确保设备性能指标满足翻耕深度、田面平整度及翻耕幅度要求。一般采用旋耕机、小型挖掘机。确定翻耕顺序、遍数、深度、幅度等指标及质量检验方法。

2.实施过程监理检查翻耕深度不得小于25cm,采用挖掘机翻松的田块,翻松深度不得小于30cm。采用钢尺检查,检验比例不少于格田数的10%,每格田块不少于3点。翻耕幅度不小于90%,测量翻耕面积与田块面积的比值,检验比例不少于格田数的10%,每格田块不少于3点。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兼顾下田与上路通道的位置,采用往复迂回方式或旋回式路线从田的一侧向另一侧翻耕,每道翻耕搭接宽度,保证轮辙(履辙)部位的翻耕。翻耕遍数满足合约要求,要保证耕作层翻耕深度、幅度及土质均匀性满足要求。兼顾田面总体坡向、平整度,适时调整翻耕指标,保证翻耕复犁后田面总体平整。

参考文献:

[1]DB42/t562-2009.土地整治通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S].

[2]DB42/t563-2009.土地整治专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S].

高标准农田坡度要求篇10

梧桐河中下游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平原面积880平方公里。流域内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现有耕地132.0万亩,其中坡岗耕地面积37.5万亩,低平原耕地面积94.5万亩。根据新华、宝泉岭、梧桐河三个农场多年统计资料,洪涝灾害是本地区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最为频繁、受灾面积最大、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据宝泉岭农场53~98年统计资料,梧桐河洪水曾24次出槽漫滩,平均不到两年一次,遇丰水年甚至一年两次。位于梧桐河下游出口地带沿江涝区的梧桐河农场,受松花江洪水和梧桐河洪水两方面影响,29年统计资料发生洪涝灾害的有26年,发生机率高达90%.位于梧桐河、石头河交汇口西北三角滩地的团结涝区,西部靠邻坡岗区易受坡水侵入,东临梧桐河、南临石头河,有低洼耕地8067公顷,81年大洪涝年受灾面积7067公顷,绝产面积2733公顷,83年受灾面积7467公顷,绝产面积3600公顷,损失达3500万元。1998年洪水梧桐河堤防一处决口,淹没围困村屯6个,受灾人口2027人,淹没农田2730公顷,绝产面积1730公顷,损失粮食3700吨,经济损失总额1540万元。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已经成为振兴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1、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现状、运行管理状况等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坡水、洪水成涝

梧桐河中下流域地处小兴安岭东缘,松花江、梧桐河下游。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高差大,沟谷纵横,径流峰高流急。上坡林地坡水不仅对坡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冲蚀沟,而且对低平原村屯及农田危害严重,沟道经常漫溢出槽,淹没农田;梧桐河下游洪水峰高、松花江洪水长时间持续,对低平原区村屯及农田构成洪涝威胁。另外,地形低洼,微地形复杂,排水迟缓,并受外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造成洪涝。

1.2水文气象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漫长干燥、严寒少降水;夏季常受太平洋北上暖湿气流影响,炎热多降水;春季多风干燥;秋季降温快,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0毫米左右,降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多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虽然不多,但时空分配变差大,7、8、9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此期间常有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过程,造成洪涝灾害。由于秋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秋季滞流耕地中的雨水及受冻结温度梯度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冻结成为固态,与冬季降雪一起,春暖融化滞存于耕地表层形成春涝。故当地有“一年秋雨,两年成灾”之说。

1.3土壤与地质

流域中低平原地表为厚1.5米左右的亚粘土沉积层,该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蓄水量多,易造成涝渍灾害。向下为深厚的砂砾石沉积层,地下水位距地表仅1.5米左右,补充地表土层水量并阻滞地表水下渗。雨季江河水位上涨高于地面,在下层砂砾石连通管作用下,使耕地地下水层上升至地表,低洼地的地下水甚至出逸形成地表水。

1.4水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

梧桐河流域中下游1976年以后修建了一部分防洪除涝工程,但由于防洪及排水标准低,工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河水泛滥,内水受河水顶托,不能及时排除内水,致使农作物经常遭受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流域内堤防工程标准偏低,不足十年一遇,堤高1.0~3.0米,顶宽仅1.0~3.0米,边坡1:2~1:2.5,堤身瘦小,断面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且堤顶堤身受风雨侵蚀,损坏较严重,很多堤段前后存在坑塘等险工,甚至个别堤防堤段不封闭,河水倒灌形成洪涝灾害。沟道设计标准低,不足三年一遇,断面小,排水不畅,沟道局部段有冲刷或淤积;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超期使用,工程管理维修不善,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现有的建筑物防洪及过流能力不足,致使排水不畅。另外水利工程基础薄弱,待建工程较多,特别是田间工程,受到经济条件和投资力度限制,很多项目还没建,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工程应有的作用。

2、治理措施

2.1水利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将来将要建设的关门咀子水库就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它的建成将使下游的梧桐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再通过扩建加固鹤立河、石头河堤防,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桐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的防洪治涝骨干工程布局基本定型,以防洪及排除地表水为主。堤防工程、排水工程及道路系统大格局已经形成,布局合理,沟道、道路线路顺畅。按设计标准完善加固梧桐河、鹤立河、石头河沿河两岸堤防及穿堤建筑物,防御河流洪水,实施后堤防将达到150多公里。涝区工程建设以工程续建配套为主,按设计标准扩建新建涝区内的排水沟道系统,修复和新建桥、涵、闸、站等建筑物,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及时排除内涝,同时整治容泄条件,保证涝区内外排水顺畅。

2.2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从源头上治理

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据有关资料,林带可削减地表径流80%,减少冲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营造和更新农田防护林,结合沟、路、渠布置新林带,同时对残破林带更新改造,使农田防护林林网化。

例如在梁顶、梁坡、梯田埂、沟头、沟坡、沟底、滩边、沟道两侧、环库四周、道路两侧以及有必要进行防风固沙的地方等等,根据不同的地形部位、侵蚀情况、防护目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正确选择水土保持林林种,并与经济林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侵蚀,防止洪涝、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种植水土保持草是一项见效迅速、成效显著的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提供饲料、肥料、燃料,综合利用。比较适合的草种有苜蓿、草木犀、毛叶苕子、野豌豆等,这些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等特性,比较适合北方地区种植,并且可以与大田作物进行轮作。按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含25度)的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个别地区甚至要封禁治理。

2.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无论是垦区还是鹤岗均已成体系,初步改变了重建轻管现象。但在管理体制、资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设施不配套。

二是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均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备,多数由地方或农场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兼管,并且人员偏少,难以保证管理质量,应根据规范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及设施重新进行配备,完善涝区工程管理。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实行工程管理委员会、管理总站、管理站三级管理。因本流域由农垦和地方两部门管理,为协调好工程管理事宜,应成立工程管理委员会。工程管理委员会由管理站和各受益单位的有关领导组成,对管理站起领导和监督作用,可定期开会检查工作。工程管理总站、管理站为专职管理机构,在管理委员会和上级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具体完成各项工程管理任务。工程管理段为亦工亦农的管理组织,分管具体的工程项目。同时配齐各管理单位必须的管理站房及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束语

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协调,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很大,是我国粮食战略生产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梧桐河流域中下游作为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粮食产区,通过防洪除涝的治理,解除洪涝灾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再配合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将使坡岗地37.5万亩耕地和低平原94.5万亩耕地成为高产稳产农田,大幅提高全区的粮食单产和总产,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流域内的鹤北镇、宝泉岭镇、梧桐河镇和38处村屯及3.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流域防御其它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会显著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也会有很大的发展,为当地城镇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在发挥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利国利民,功效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