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风险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42:29

招标风险分析篇1

关键词:工程;招标;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40.34文献标识码:a

虽然在项目建设的时候会订立以帝国的保险或者是形式多样的担保活动等,但是我们无法避免全部的风险问题,项目原有的以及其外在的环境的具体特征,导致我们在识别以及分析风险的时候面临许多的不利现象,项目风险最主要的是来自设计技术,建设技术的风险以及外在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人员风险、材料设备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而所有的问题通常要由管理者进行深入的探索。

1 来自设计工艺的风险问题。项目设计是项目开展活动的关键,如果不存在合理的设计,我们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招标活动以及后续的所有活动。变更是常见的导致索赔的关键的要素,所以,在开展招标活动以前的时候要认真地进行设计活动。通常不应该在方案尚未明确的时候开展活动,因为这样常会带来非常多的不利现象发生。 设计方案是否确定应做为是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

2 来自建设工艺的风险分析。 在设计方案确定的情况下应研究施工方案,因为任何施工方案都不能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任何的建设方案,不管是旧有亦或是全新的,它们本身都有着非常多的优势特征。项目的业主方要认真地分析项目中的各项风险问题。如果使用全新的建设措施和工艺的时候,我们就会面临着更多的索赔以及变更等问题,因此,要结合项目的实际状态,认真地分析建设工艺。

3 外在环境问题。常见的外在环境要素非常多,比如洪灾以及雷电等等的,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不明确的气象问题,繁琐的地质构造,严酷的天气以及建设活动对环境带来的不利作用等等的一些要素都是内在的问题。当进行招标的时候,要认真地考虑上述的问题,要合理的界定不可避免性 ,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充分考虑自然及环境影响对工程的影响。对不可抗力如何界定是关系到工程实施过程中风险分担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在通常的合约内容中,此类风险需要由合约的主体来担负 。

4 政治社会风险。

该项要素的体现内容非常多,通常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者,不但要有充足的自然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有基础的政治丝线等。 例如,国内某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但此时政府投资方却发现整体投资规模过大,要求重新调整工程规模,工程开标半年以后仍未定标,投标书早巳超出了投标有效期,按《招标投标法》规定,出现上述情况时招标人要给予投标人予经济补偿,所以,招标者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上面讲述的这两个案例并不多见,不过确是真实存在的,通过分析,我们深入的意识到招标的重要性 。

当今背景下,招标者要面临的最为显著地政治风险就是拆迁,在项目开展的时期常会因为发生此类事项而导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工程延期使得招标人要要承担工期延误及工程延期索赔的双重风险。怎样应对因为拆迁而带来的问题,应该结合招标者的实际状态,开展详细的探索活动,认真应对。

5 来自合约的风险问题探索。项

合约不仅具有法律效益,同时还是开展管理的重要的参考内容。 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起草合同文件时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5.1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形式。

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内容选择不同合同计价类型。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施工条件较好,工程量变化不大、施工工艺成熟的项目,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固定价合同方式,以求得承包商在竞争中较低的报价;对于工程量变化较大的项目,采取可调价合同,在工程量可能变化的幅度范围内采取不同的结算单价 。

5.2在进行表述的时候,要确保用语精确 。

众所周知,合约的存在是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而合约是进行索赔等活动的重要信息。只有通过合理的语言来描述内容,才可以尽量的降低问题,进而降低资金,假如在具体的编制合约的时候,未进行周密的论述,就很有可能会引发很多不利问题。

5.3认真地定位风险

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风险应由有关各方分担,而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制的一方承担,符合这一原则的风险转移是合理的,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效果。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造成招标人在招标人做出很多不对称的合同条款,通过风险转移条款转嫁了,但由于风险责任与权力平衡的关系,此类现象反映出的往往是非常深层次的风险问题,比如一些承包单位,为了降低担负风险而带来的损失问题,所以在索赔上进行研究,把很多活动都放到索赔层面上来,导致项目投资无法正常开展,而且其速率以及品质等都会受到严重的不利作用。而还有一些单位因为担负了非常大的风险损失,所以通过使用不合理的材料等措施来获取不正当的利润。一些单位因为承担的风险过于严重,而不能有效地开展建设活动,导致单位无法正常运转的现象常常会发生。所以,通过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做好风险分配工作意义十分的重大。

①从工程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因为项目参加者如果都不承担任何风险,则他也就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也就没有控制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搞好工作。因此只有让各方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通过风险的分配以加强责任心和积极性,达到能更好地计划与控制。

②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首先,应该确保风险本身的权责统一。在规定担负风险的时候,还应该赋予相关人员一定的权限来应对问题,假如已经存在权力,那么相同的,也要对其进行应有的义务规定。其次,确保风险和机遇统一。对于风险的承担者应该同时享受风险控制获得的收益和机会收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勇于去承担风险;三是承担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承担者应该拥有预测、计划、控制的条件和可能性,有迅速采取控制风险措施的时间、信息等条件,只有这样,参与者才能理性地承担风险。

③符合工程项目的惯例,符合通常的处理方法。如采用国际惯例FiDiC合同条款,就明确地规定了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风险分配,比较公平合理。

参考文献

招标风险分析篇2

abstract:thecost,scheduleandqualitystandardsofengineeringhasbeenbasicallydeterminedinthebiddingstageofproject,sothebiddingstageisthetoppriorityofworkinpre-project.Duetothebiddingitselfinfluencedbymanyaspects,therearealotofrisk,whichleadstomanyprojectsfail.therefore,itisanimportanttopictoforeseetheriskinbiddingstageandavoidandtransfertherisk,whichhastheimportantinstructionmeaninginprojectmanagementpractice.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工程项目

Keywords:bidding;risk;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80-01

0引言

我国自80年代引进建设工程国际招标以来,经历了由认识招标、了解招标到实施招标、完善招标的过程。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是项目从无形转换为有形的关键环节,这阶段的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会显现出来。通过对招投标进行阶段分析,评价招标过程、招标形式和招标文件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运用风险应对的方法,探讨招投标风险应对措施,降低招投标风险,达到事前控制,趋利避害的目的。

1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

我国的招投标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了工程项目实施市场化,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招投标技术和方法日趋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具体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的过程。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各项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招、评标体系不规范,行政干预较多,受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招投标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其是工程项目的起步阶段,其风险将在施工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因此对招投标本身的风险问题分析十分必要。

2风险的介绍

风险是项目方案本身存在多种可能而不确定的结果,由此而导致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造成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充分,由于没有得到全面的信息而导致的预期结果的偏差。造成风险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风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主动的认识风险,积极的管理风险,有效的控制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工程项目由于对招投标的风险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造成的很多项目没有达到招投标的预期。在招投标阶段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控制,从而对项目进行事前控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提高项目成功实施概率。

3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

招投标发生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开始,属于前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客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招投标的实施存在极多的风险,对招标方而言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付出高于项目正常造价很多的费用,得到非期望甚至是质量低劣的交付物。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然而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风险识别出现偏差,会对后来的规避和防范造成很大的困难。在整个招投标阶段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道德风险在招投标过程中道德风险最常见,建设主管部门、审计机构、设计单位、中介机构都在参与,很多招标人自身没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而且不熟悉招标流程,而招标公司长期从事招投标工作,对招投标程序及编制招标文件较为熟悉,因此招标公司的道德风险就会存在。在招标人一方,私人投资项目还是国家投资项目,资格预审环节确定入围投标人,都是由招标人自行确定。“围标”的情况也就时常见到。所以在整个招投标阶段,投标人和招标人的道德风险是主要风险。

3.2技术及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是指招标人,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全面,深化设计不到位而产生的风险。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标底都都会对招标的效果和项目的成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招投标过程中也存在着政治、经济、通货膨胀及自然灾害等风险。

3.3契约风险投标人的中标者和招标人要签署合同,包括相关的中标通知、投标书及其附件,合同专用条款,这些文件具有优先解决的规定,合同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因此合同的重要性和风险性不言而喻。

4工程招投标阶段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遇到的风险,采取一定的措施,缩小损失,扩大效益。首先,要识别估计风险,了解有无风险,风险发生的原因,出现的具体环节,发生可能性,造成的影响有多大,才能针对估计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办法。具体的措施有:①风险规避:它是一种最彻底地消除风险影响的方法,也是招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风险是不可能全部消除的,但是借助风险规避的方法,对某些不可利用的风险,在它发生之前消除其发生的机会或造成的损失,还是很有可能的。②风险转移:它是设法将某种风险的结果连同应对风险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他方。风险转移的实质是自身不受风险损失的影响,这种转移往往是通过文件的条款设置和订立合同实现的,是正当合法的方式。工程担保或履约保函、合同设置、甲方指定分包等都是比较好的转移工程招投标阶段风险的办法。③风险缓解:其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风险损失、分散风险和采取一定的后备措施等,增加风险的承担者,可以分散部分风险,但是也可能分散部分收益。④风险自留:它是对风险的损失有充分的估计,其损失不能超过招标人所能承受的损失限度,敢于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采用。⑤风险利用:它源于风险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消极的成分,也有充分利用的成分。招标人通过招投标实现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使得所有的投标人,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引进新的工艺和技术,降低实施成本,压缩自己的盈利空间,实现中标。也就是说投标人投标也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而投标的风险正好被招标人所利用,实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招投标就是招标人风险利用的过程。风险利用的好坏决定了是双赢,还是两败俱伤。

参考文献:

[1]候立新.工程风险管理的因素及其防范对策.建筑施工,2003,(2):145.

招标风险分析篇3

关键词:高校;招标采购;风险控制

一、招标采购风险成因

招标采购可以通俗的定义为采购人提出采购需求,邀请供应商参加竞标,然后由采购人择优选交易对象的一种采购方式,一般由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阶段组成。风险是指某一特定环境和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风险可量化的情况下,可以将风险定义为危害发生的几率。一般情况下,风险可以看作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个要素组成。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风险事故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因素;风险事故是指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直接偶然事件;风险损失是指由于风险事故导致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风险因素分为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前者是一种实质性风险因素,例如恶劣气候导致的招标采购成本的上升,这种因素导致的风险一般是很难避免的。无形风险因素包括道德因素和心理因素,道德因素是指由于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有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招标采购过程中,故意制定不合法的招标程序、人为设置不合理的条件排斥或倾向某一投标人、故意向潜在投标人提供不对称的信息、评标时人为倾向或排斥某一投标人等一般属于道德风险因素的范畴。心理因素是指由于人们疏忽或过失等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增大的因素。心理因素强调人的无恶意的疏忽或过失,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与道德因素相同,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法制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的随意改变招标方式、缩短招标周期、任意指定中标人等问题一般属于心理风险因素的范畴。无形风险因素是一种人为风险因素,这种风险因素最终可能会导致围标、串标、行贿受贿、偷工减料、工程事故等风险事故的发生,进而导致采购成本上升、质量不合格、被监管部门查处、人员伤亡等风险损失的发生,但人为风险因素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一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本文重点分析高校招标采购过程中无形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

二、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

(一)招标采购流程不规范

招标采购流程设计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招标信息公开不足、招标过程随意性较大、招标周期过短等方面。高校采购资金来源广泛且数量庞大,但由于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采购工作往往不受重视,国内只有中山大学等极少数高校成立了专门的采购机构,大部分高校的采购工作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兼职,例如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由基建部门或后勤部门兼职,仪器设备采购由设备管理部门兼职。在没有专门采购机构和采购人员的情况下,招标采购工作容易变成“走过场”。有些高校没有在公共媒体或校园网招标公告,这样不利于引进竞争、节约成本,失去了公开招标的意义,给围标、串标等行为以可乘之机。由于招标公告不到位,导致潜在投标人较少,公开招标的项目变为邀请招标,邀请招标的项目变为竞争性谈判甚至单一来源采购,往往造成采购成本上升。招标过程不公开,往往为暗箱操作、内定供应商提供了可乘之机,带来廉政风险,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也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招标过程中给投标人准备的时间过短,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理解不到位,投标准备不充分,导致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降低了高校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招标文件编制不合理

招标文件是招标采购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采购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与学科建设相关联等特点,对采购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采购人员既要熟悉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知识,又要具备仪器设备、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采购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到位,在整合招标文件通用要求与专用要求时,容易造成信息的遗失或缺漏,导致招标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相关技术指标、专业性能描述方面容易单纯听信使用人的一面之词,如果出现使用人跟投标人串通的情况,一般很难控制,使用人提供带有倾向性的指标和要求,采购人员往往无法辨别。带有倾向性的指标严重影响招标采购的公平性,客观上会影响招标质量。使用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也容易造成采购成本上升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资格审查不到位

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是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资格审查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良供应商混进投标队伍,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供应商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我国高校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对资格审查认识不足、资格审查落实不到位、缺少资格审查专家等问题。很多采购人员片面的认为只要投标人超过三家,招标就是有效的。对投标人把关不严,一方面容易导致没有承担项目能力的供应商中标后将项目非法转包或分包,给项目的质量、安全等带来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供应商之间协议投标、串通投标等哄抬投标价格行为,往往增加了高校的采购成本,使招标采购工作失去本来的意义。

(四)评标专业化不足

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一般由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财务、审计、资产、后勤、基建等部门组成,评标工作一般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招标小组完成,各部门代表往往不是相关行业专家,这给评标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了很大影响。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为例,评标小组成员在评标过程中对工程技术指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成本等把握不到位,评标往往单纯以价格论英雄,给一些不良供应商恶意压低价格骗取中标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供应商在中标后,往往故意拖延工期、降低工程质量。高校的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较强的紧迫性,例如为迎接新生入学实施的宿舍装修改造工程,工期原则上不能拖延,否则学生入校没有地方住宿,造成诸多不和谐因素,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与中标供应商妥协,通过追加合同金额或者签订工程洽商的形式促使中标供应商按时完工。另一方面恶意压低价格骗取中标的供应商可能还会通过偷工减料的形式节省工程成本,这往往给学校的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部门代表组成的评标小组往往没有保密性可言,所有招标采购活动的评标人员都是同一组人,这就给试图影响评标人员评标意向的投标人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招标采购活动的廉政风险。

(五)招标采购监管缺失

一些高校的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督只限于评标过程,而对于开标之前的工作和评标结果的处理都不知情。招标公告的、招标文件的发出、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审查、踏勘现场的过程、中标结果的公示等环节都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如果采购人员廉政意识不够强,通过串通供应商谋取私利,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很难得到有效防治,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往往滋生腐败和酿成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高校招标采购风险控制措施

(一)设立采购专门机构、规范招标采购流程

设立采购专门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采购部门应该为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提供规则和服务平台,例如设计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招标采购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招标文件范本、依法组织开标评标,做到采购形式合法、采购过程透明。

(二)加强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

采购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是确保招标采购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招标采购人员应该具备创新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分析、判断、沟通等能力的素质。招标采购人员通过编制规范的招标文件范本、准确描述招标项目的技术细节与商务要求、全面掌握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知识等有效防止由于招标流程不规范、招标文件相关性能指标描述不准确造成招标结果不能实现的风险;防止招标文件相关规则性条款缺失引起的法律纠纷风险;防止招标文件存在排斥或倾向潜在投标人的条款造成影响招标采购公平性的风险。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应该参照采购内容与数量决定采购人员的结构与编制,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鼓励采购人员参加“招标师”等职业水平考试。

(三)建立合格供应商库

通过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可以有效解决资格审查难的问题。合格供应商库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用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对供应商进行实时考察,及时淘汰不合格供应商,广泛吸收信誉良好、产品质量过硬、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招标采购过程中对合格供应商库内的供应商不再投入过多精力进行资格审查,更多精力投入到新的供应商身上,有针对性的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提高资格审查的效率。

(四)建立评标专家库

合格的评审专家和完备的专家库是进行科学、公平评标的保证。高校应该从招标采购实际出发,分类建立工程、货物和服务的评标专家库。对评标专家的要求应该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标准,对于短时间内建立评标专家库有困难的高校,应该适当引进招标机构,通过共享招标机构的专家库进行科学评标工作。但要将评标专家库的建设作为招标采购工作的重点之一,广泛吸收校内外相关行业专家。同时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标专家抽取制度,严格在学校监察部门的监督下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并做好保密措施,确保评标的科学性和保密性。

(五)加强招标采购监管

高校监察部门作为一个校级监督监察部门,招标采购工作只是其监督监察的工作之一,受监察部门人员配备和专业背景的限制,完全依靠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监察,可能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应该在招标采购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监督办公室配合学校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监察。监督办公室人员应该具有招标采购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熟悉招标采购每个环节的风险点,实际工作中应该参与到招标采购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制止和上报招标采购各环节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不良影响和损失的扩大。

四、结语

虽然招标采购本身就是一种降低资金使用风险的采购方式,但我国高校招标采购工作起步较晚,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实际工作中风险点还有很多,人为因素是造成招标采购风险的主要因素。各高校应该按照采购实际,通过进一步梳理招标采购流程、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加强采购过程监督、严格把控供应商进出等措施,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招标采购工作途径,确保采购工作和谐、有序、公平、公正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中华.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关于高校招标采购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尹立苹,李彦启,陈荣海.加强高校采购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探索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04).

[5]刘瑾琦,侯文海.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5).

[6]付德春.浅谈提升高校招标采购人员素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7).

招标风险分析篇4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招标采购风险是采购中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一种偏离状态。此外,高等院校作为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学校的招标采购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及科研教学的发展需要。通常情况下,高校招标采购的风险形成原因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可以通过一些制度、对策进行防范的决策风险、道德风险及管理风险等。而外部风险主要是指很难控制的诸如社会风险或法律风险。结合高校招投标工作的特点,分析其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风险成因,有利于规避招标采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地促进高校招标采购工作顺利开展。

一、高校招标采购风险

(一)高校招标采购流程存在问题

在高校招标采购的实际环节中,由于常常存在招标信息公开度不够、招标过程随意性大、招标周期较短等问题,都成为影响高校招标采购正常流程的因素。高校招标采购资金的来源广泛,且资金数量大,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招标采购,往往不会引起高校管理层的关注。大部分的高校都没有合理设立专门的采购机构,而是由后勤部门或行政部门一些职能相关的部门进行。没有专门采购机构的规范,招标采购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其流程也越来越简化,造成了围标、串标等不合理的问题出现。其次,由于招标信息不到位、信息描述不准确,减少了投标人的数量,公开的招标极有可能变成邀请招标或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

(二)高校招标文件规范化缺失

招标文件是合同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招标、投标、评标及定标工作的重要依据。招标文件在整个招标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招标文件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但在高校招标文件方面,存在着招标文件违背准确性、公平性原则等问题,直接导致高校招标文件规范化缺失,使高校招标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其自身优势,对高校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高校招标采购资格审核体制不完善

在高校招标采购工作中,高校招标采购资格审核体制不完善也是造成招标采购工作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招投标资格审查,是招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作内容,也是按照事先确定的资格条件标准对申请参加投标候选人进行资质、财务状况及技术水平审查的关键。因此,高校招标采购资格审核体制不够善,将会对高校招标采购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四)高校评标专业化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往往都是招标采购工作的领导小组进行管理,工作小组的领导由财务、审计、后勤、资产等部门的人员组成,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技术,也无法保障评标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高校评标专业化不足的问题,导致高校招标采购工作频频出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及科研教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防范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对策

(一)设立采购专门机构及规范招标采购流程

设立采购专门机构及规范招标采购流程,统一归口管理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有利于高校招标采购工作顺利进行。采购部门切实为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提供出规范的规则和服务平台,编制和设计合理的招标文件范围,使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可以有所依据,做到采购工作的形式合法及过程公正、透明。设立采购专门机构及规范招标采购流程,是高校招标采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二)加强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

综合在高校招标采购工作,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是确保招标采购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进行高校招标采购工作时,招标采购人员只有剧本良好的职业素质、创新服务意识、良好的知识储备等,才能通过规范的招标文件,确定招标采购中一些细节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由于招标采购流程不规范、招标文件指标不清晰等问题,对整个招标采购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对完善高校招标采购工作非常重要。

(三)建立合格供应商库

为更好地完善高校招标采购工作,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库也非常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库,可以有效地完善招标资格审查难度较大的问题。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库通过动态管理,以客户反馈、市场调研的方式作为发展策略,对供应商进行淘汰选择,留下信誉较好、产品质量较好、售后服务较好的供应商,更加有利于日后的发展。高校招标采购工作如果对应着合格的供应商库,就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察新的供应商库,针对招标采购的需求,准确选择商家,有利更好地开展招标采购工作。因此,结合高校招标采购的工作,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库很重要。

招标风险分析篇5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工程项目

0引言

我国自80年代引进建设工程国际招标以来,经历了由认识招标、了解招标到实施招标、完善招标的过程。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是项目从无形转换为有形的关键环节,这阶段的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会显现出来。通过对招投标进行阶段分析,评价招标过程、招标形式和招标文件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运用风险应对的方法,探讨招投标风险应对措施,降低招投标风险,达到事前控制,趋利避害的目的。

1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

我国的招投标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了工程项目实施市场化,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招投标技术和方法日趋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具体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的过程。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各项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招、评标体系不规范,行政干预较多,受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招投标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其是工程项目的起步阶段,其风险将在施工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因此对招投标本身的风险问题分析十分必要。

2风险的介绍

风险是项目方案本身存在多种可能而不确定的结果,由此而导致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造成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充分,由于没有得到全面的信息而导致的预期结果的偏差。造成风险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风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主动的认识风险,积极的管理风险,有效的控制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工程项目由于对招投标的风险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造成的很多项目没有达到招投标的预期。在招投标阶段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控制,从而对项目进行事前控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提高项目成功实施概率。

3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

招投标发生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开始,属于前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客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招投标的实施存在极多的风险,对招标方而言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付出高于项目正常造价很多的费用,得到非期望甚至是质量低劣的交付物。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然而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风险识别出现偏差,会对后来的规避和防范造成很大的困难。在整个招投标阶段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道德风险。在招投标过程中道德风险最常见,建设主管部门、审计机构、设计单位、中介机构都在参与,很多招标人自身没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而且不熟悉招标流程,而招标公司长期从事招投标工作,对招投标程序及编制招标文件较为熟悉,因此招标公司的道德风险就会存在。在招标人一方,私人投资项目还是国家投资项目,资格预审环节确定入围投标人,都是由招标人自行确定。“围标”的情况也就时常见到。所以在整个招投标阶段,投标人和招标人的道德风险是主要风险。

3.2技术及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是指招标人,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全面,深化设计不到位而产生的风险。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标底都都会对招标的效果和项目的成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招投标过程中也存在着政治、经济、通货膨胀及自然灾害等风险。

3.3契约风险。投标人的中标者和招标人要签署合同,包括相关的中标通知、投标书及其附件,合同专用条款,这些文件具有优先解释的规定,即高于合同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因此合同的重要性和风险性不言而喻。

4工程招投标阶段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遇到的风险,应采取一定的措施,缩小损失,扩大效益。首先,要识别估计风险,了解有无风险,及风险发生的原因,出现的具体环节,发生可能性,造成的影响有多大,才能针对估计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办法。具体的措施有:

①风险规避:它是一种最彻底地消除风险影响的方法,也是招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风险是不可能全部消除的,但是借助风险规避的方法,对某些不可利用的风险,在它发生之前消除其发生的机会或造成的损失,还是很有可能的。

②风险转移:它是设法将某种风险的结果连同应对风险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他方。风险转移的实质是自身不受风险损失的影响,这种转移往往是通过文件的条款设置和订立合同实现的,是正当合法的方式。工程担保或履约保函、合同设置、甲方指定分包等都是比较好的转移工程招投标阶段风险的办法。

③风险缓解:其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风险损失、分散风险和采取一定的后备措施等,增加风险的承担者,可以分散部分风险,但是也可能分散部分收益。

④风险自留:它是对风险的损失有充分的估计,其损失不能超过招标人所能承受的损失限度,敢于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招标风险分析篇6

【关键词】铁路企业物质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范

前言:随着近些年我国相关部门对铁路工程建设投资额的增加,其对于铁路企业采购物资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招投标机制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控制和制约铁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行为,最大限度的为铁路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但就铁路企业现行的物资招标行为来看,管理者要想确保招标结果的公平性与真实性,就必须在采购期间做好廉政风险的防范。

1.物资招标采购期间存在的廉政风险

1.1规避正规招标流程

对我国铁路企业来讲,其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要按照我国现行的法规制度,要求在限额之上的所有物资都需要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但从企业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因为在工作期间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企业出现规避招标采购的行为,造成廉政风险的出现。对部分铁路企业来讲,其为了能够避开一些需要批量采购的物资、设备或者是单台设备的采购超过限额必须要进行招标的情况,便将需要进行批量采购的物资按照分阶段的方式,以“化整为零”的模式进行采购;或者是将某个项目在建设期间会涉及到的设备和物资等进行拆分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单独的采购。

1.2借助不规范的招标文件条款进行障碍设定

因为铁路企业的大部分招标公告持续时间都比较短,且在发售招标文件时,还不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限制进行公告,导致有较多已经达到招标条件的投标人或者是企业,无法及时的获取到物资招标采购的信息,无法参与到招投标工作中。与此同时,当前部分铁路企业的管理者还会通过对招标文件中相应条款的利用,对投标人员设定障碍。例如,不健全的评标方案、投标人准入资格的限定不严谨、招标文件的编制人员在文件中增加了一些特定的加分条件等,导致招标的公平性受到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1.3不正当投标行为的出现

一是在开标之间,同本次招标有关的关键性信息遭到泄漏。即部分的投标人在招标活动开始前,就已经了解了其他投标厂家的具体情况和招标单位的各项要求,使其能够以这些资料为依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投标计划,导致采购人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二是串标、陪标和围标等行为的出现,即几个投标人在事先借助某种利益上的关联,组成临时的联盟,通过围标、串标和陪标的方式来获得采购的资格,并在中标之后未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要求而自行进行经济利益的分配[1]。

1.4评标结果缺乏客观性

因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评标专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评标水平同国外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且大部分评标专家对同招投标活动相关的发挥制度与铁路行业具体的管理规定没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导致其无法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招标结果做出合理性的评价。与此同时,我国评标委员会中的部分成员在理解废标条款时,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思维,使得自己对这些条款的理解带有片面性的特点,导致其在做出最终的评标结果时,一些信誉较为良好的单位被废弃[2]。此外,不同的评标专家之间还会互相为一些特定的利益企业进行牵线,甚至还存在为企业串标行为出谋划策的情况,造成最终评标过程中产生了廉政风险。

2.防范采购廉政风险的具体对策

2.1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相应制度的培训学习

就铁路企业开展的物资招标采购活动来看,其主要会涉及到招标人、招标监督部门和评标专家这三类人群,所以,相应的培训学习活动也应当从这三类人群出发,针对其不同的需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对于评标专家和招标人来讲,相关部门不仅要定期组织其参与招标法规制度的学习与培训,还要强化其对廉政知识的学习,在起学习的过程中重点讲解相应的典型案例,以此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而对于监管招标活动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则要针对在招标过程中容易产生廉政风险的环节和关键节点等内容进行培训学习,使其能够在学习后,明确自己需要监督的范围、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在监督期间应当采用的方式等[3]。并借助强化法律制度培训的方式,通过审图剖析不同领域中的典型案例,提高监督部门人员在遵纪守法方面的自觉性。

2.2提高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性

对招标活动来讲,招标文件可以说是在该项活动中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一份内容优质的招标文件,可以让投标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招标活动和企业相关的信息,极大的降低在招标期间廉政风险产生的概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提升招标文件的质量,铁路企业工作人员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不仅要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出发,将自身在物资采购方面的需求全面、明确的表示出来,还需要确保文件中相应商务和技术条款描述的专业性、准确性、真实性与完整性,以此来保证招标活动的竞争性不会受到影响,招标活动能够顺利进行[4]。

2.3全面发挥投标人的重要作用

对铁路企业管理者来讲,其要想将投标人这一群体在防范招标活动廉政风险方面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就应当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构建投标人信息数据库的方式,将各类信誉良好、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投标人数据纳入到该信息库之中[5]。而企i管理者要想做到每个物资招标采购活动都能够得到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充分竞争,还需要及时补充信息库中投标人的信息数据,以一种动态化的更新方式,保证每个招标项目都可以最大程度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选择出最佳的投标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招标采购活动的水平和物资采购的质量,还能够解决由投标人数量少造成的招标活动竞争性较差等问题。

2.4完善招标电子监控系统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电子监控系统也愈发受到各行业领域的重视。对铁路企业来讲,电力监控系统的构建,不仅可以帮助评标转借借助监控系统录制下的信息完成开标、评标、抽标等活动,提升整个招标过程的透明度,还可以进一步保证投标活动的顺利完成。其次,铁路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系统。该系统的成功构建,一方面能够屏蔽整个评标区的通讯网络,保证整个招标过程的保密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作用,提高招标活动的传播效率,使招标结果能够受到整个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评价,提升招标的公平性。

2.5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

为了确保招标采购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我国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强化对招标期间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建立物资管理监督、纪检监察、法律、审计等组织机构的方式,让相关部门能够参与到监督招标活动的联席会议机制中,以此来强化对招标发挥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招标期间的违法违规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铁路企业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该类型企业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也愈发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作为铁路企业的管理者,其在工作期间应当同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规范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人员的招标采购行为,通过不断完善规划超标采购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等方式,使企业的外部招标环境能够更加的正规化。

【参考文献】

[1]王尧天.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4,24:20.

[2]潘辉.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5,02:50-54.

[3]王春龙.铁路企业防范物资招标采购廉政风险探析[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5,02:51-52.

招标风险分析篇7

关键字:工程施工,招标,业主风险,工程招投标,不正当竞争,防止办法

abstract:thepublicbiddingsystemasaprojectcontractingcontractoutthemainform,in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engineeringprojectconstructionhasbeenwidelyused.itthroughthemarketcompetitionmechanism,fairness,openness,theprincipleoffairness,helptheout-contractingunitsaccordingtotheselecteddesignunits,constructionunits,materialsupplyunit.practiceprovesthatthepublicbiddingsystemismorematureandscientificandreasonableprojectcontractingcontractawardingwayandensurethequalityofconstructionprojects,speeduptheconstructionprogress,obtainidealeconomicbenefitsnecessarymeans.

Keyword:engineeringconstruction,thetender,ownerrisk,projectbidding,unfaircompetition,andtopreventthemeans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工程施工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对于工程招标、发包方式以及合同类型的选择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功和顺利进行,正确的决策有利于维护业主利益,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和缩短建设工期,反之则不然。因此,对广大业主来说,研究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业主风险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招标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际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运用。它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有助于发包单位择优选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实践证明,招标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包发包方式,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获取理想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首先,招标中业主风险的分析

首先,工程招标与发包是指房地产开发商通过招标文件将委托的工程内容和要求通知承包商,由他们提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报价,通过评审择优选择信誉可靠、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报价合理、工期短的施工企业,并以合同形式委托其进行工程施工。工程招标与发包风险主要有:

1.招标方式风险

目前,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工程招标方式分为两种,即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2.合同方式风险

合同风险有两类,一是由于合同条款不完整,叙述不严密,有漏洞,或部分条款违法,存有“陷阱”,在执行中可能给房地产开发商造成损失的可能,即合同不完善风险,其防范可通过补充完善合同,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而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或消除掉。二是由于合同条款规定而引起的风险,即纯合同风险。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按计价方式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型,即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下面分别分析业主在各种合同类型中风险特性,即纯合同风险。

其次,工程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表现为串通。它是指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者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据笔者所知,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有以下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1、投标者之间的串通

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者压低投标报价;或在投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或低价中标;或投标者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等。

2、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

以上的表现形式几乎囊括了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在实际的招投标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往往同时以多种形式一起出现。发现了这种异常,就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进行调查、取证,并作最后认定。

最后,浅析工程招投标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防止:

1、加快立法进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制宣传

招标投标是一个竞争过程.应当有严格的规范,以保证它是公开进行的、公平合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就是实行招标投标的具体规范,它作为招投标领域的基本法,起到了规范招投标的奠基作用,使招投标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招投标活动有法可循。

在《招标投标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实际操作的需要,国家计委相继颁布了《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及《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此外,我国还有《建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等法律可资参照。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按照我国的法律原则,还应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来说就是: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思想防线,使人不想违法。要大力开展关于招标投标方面法规的宣传,教育招标投标双方及中介组织、行政监督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学法、自觉用法、自觉守法。

(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并在监督机制上设立防线,使人不能违法。

(3)加大打击力度,强化惩戒手段,使人不敢违法。各级检察机关应充分履行惩治犯罪的职能,努力提高对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行为的侦查水平和公诉水平。

2、发挥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的宏观管理职能

《招标投标法》第7条中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护正当竞争,加强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同时,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包括不正当竞争在内的所有违法行为。

3、规范招标投标程序,在各个环节杜绝串标行为的发生

在招标投标的整个程序中,最能有效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两个关键环节,应该是资格审查和评标。

(1)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主要是审查有兴趣投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有圆满履行合同的能力。招标单位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可以同时审查投标单位的业绩信誉、投标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所谓关联关系,可以借助《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对关联关系的定义: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将其视为关联方。这主要包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公司、子公司、受同一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2)评标

在招标文件中已经对评标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规定,比如规定了工程计价类别等,这为评标过程中各单位投标价格的比较提供了统一的口径,使得投标文件具有价格上的可比性。同时,在开标的过程中,明确宣布了评标的原则和方法,且公开唱标。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就能在一旦出现评标结果明显不合理的情况时,提出质疑的单位可以有理有据地判明是否存在着内定中标者等行为存在。对有标底评标的,要求标底绝对保密,以此可以防止招标人有意泄露标底等行为的发生。

对评标方法的不断完善,也是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必要条件。目前,建筑市场应用的评标方法一般有:百分制法、两阶段法、合理低价法等。由于投标报价是主要的竞争内容,一些投标者往往会片面压低标价,这就容易造成过度低价竞标的恶性循环,也可能造成相互串通的高价竞标。所以投标应以合理低价中标为好,因为合理低价不仅考虑到了投标报价的问题,还发挥了评标委员会的作用,评标人员可以对投标人提出的各项降低费用的办法及保证质量、缩短工期方面的组织管理措施是否可行,作出认真的审核和判断。

只有把好评标的关,严格做到评标方法合理,评标规则完善,才能真正维护招标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以上提出的避免招标投标过程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方法应该付诸实践。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评标方法和规则,这样相互促进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卫宁.设备及专项分部工程招标时序调整的探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01):21-23.

招标风险分析篇8

关键词:工程服务类招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

招标采购工作纷繁复杂,从计划申报开始,经过采购策略制定、招标文件编制、开标、评标、授标、定标等环节,最终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在整个招标采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规避,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总部在“十三五”物资管理专项规划中,明确将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未来五年专项规划重点,并从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三种途径推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通过规范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健全整个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风险防控体系,最大程度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招标风险防控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开展招标风险分析和防控研究工作。他们认为任何工程都存在不确定性,会产生风险,无论约定风险由谁承担,最后一般都是由建设单位承受,会影响企业投资及效益。因此需对风险进行预测并量化。在招标前,对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对可能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量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招标风险防控不仅理论研究成熟,而且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标风险防控体系,对控制项目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项目招标风险防控体系尚不健全。目前关于招投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和问题、招投标方式方法和策略以及招投标的风险评估三个方面,对于招投标风险因素的识别、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粗浅,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二、基于流程的风险点识别与评估

(一)业务流程风险识别

本文采用流程分析法,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对涵盖开标前、开标、评标、授标、定标、资料归档等各环节的全流程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整体业务进行梳理,辨识各环节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分类。风险识别路径如下:

第一步,梳理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业务内的风险相关流程(环节)。

第二步,针对风险相关环节,梳理、分析环节内风险涉及的工作任务。

第三步,针对风险相关的任务内容识别风险点,即产生风险的具体业务行为或业务行为方式。

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专业资深专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采用德尔菲法,对梳理的风险点进行头脑风暴。

结合流程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分析结果,共识别风险点30个,其中开标前环节风险点9个,开标环节风险点6个,评标环节风险点9个,定标及资料归档环节风险点6个。

(二)业务流程风险评估

为更好地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管控,避免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提高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文章参考概率风险分析模型,结合风险值量化理论,意将相关风险要素(主要考虑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利结果以及产生的影响程度等)进行量化处理,以各风险要素的乘积来表示风险,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过程的整体风险即为各环节的风险值的代数和。

本文结合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业务特点,将风险损失类型划分为效率风险、法律风险、舆情风险及信息安全风险,以风险值量化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风险发生频率、风险造成损失以及风险点对整个流程的影响程度三个因素,设计风险评估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R=∑i(fi×di×kj)]

[fi]=发生风险事件的频率;[di]=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kj]=该风险点对业务流程链的影响程度;[R]衡量的是一定时间段内多个批次招标中形成的风险,通过对[R]值的分析对比,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以开标前环节任务分配风险点、开标环节投标文件接收风险点、评标环节澄清风险点、定标及资料归档环节中标异议违规风险点为例,结合对历史资料数据的分析和专家综合打分,各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如下表:

以此类推,依次计算出其余二十六个风险点的R值,从而得出全流程所有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同时,结合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影响等级对采购风险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估,可绘制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全过程风险一览表,明确风险管理的重点,为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三、风险防控措施研究

针对风险管理中的监控焦点,本文重点从制度修订、技术完善以及人员培训三方面强化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过程管控,分析研究如何在采购过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影响。

(一)建立招标活动责任落实制

建立覆盖招标采购全业务流程的内部风险制度体系,将风险管理与管控融入集中采购流程、制度、职责等方面,从管理体制上控制风险,使得招标全过程实现科学管控、廉洁公正。

1、明确公司与委托招标机构各自法律义务

严格考核机构,建立连带的责任追究机制,责任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越权操作奖惩办法,杜绝招标现场项目经理临时交叉替代现象。

2、定期维护专家库及配套机制

及时清理、定期维护评标专家、供应商资质业绩核实或评估专家、供应商产品质量监督专家、监察部监督专家、法律专家等专业的专家库,完善考核、评估、奖惩制度,确保参与活动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及时通知到人。

3、建立过错问责机制

对招评标工作中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行为及时查处,严格问责;对监督工作中推诿扯皮、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实行“零容忍”,情节严重的给予经济与行政处罚。

(二)推进招标采购信息化建设

随着集中采购管理不断深化,采购全流程各环节涉及的对象、数据、信息等不断变更,采购过程管控不足以及业务功能模块的缺陷导致了招投标系统应用效率低下,有必要通过对系统进行定期测试、改造以完善系统功能,确保信息系统在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高效应用。

1、用例库建立

在招投标系统测试中,用例库的建立与测试能够快速发现系统中隐藏的问题,直接决定着系统测试的结果和效率。在用例库建设时,首先要对系统需求及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便于指导用例设计;其次,将测试用例进行分类,且尽量考虑边界、异常、性能的情况,便于发现更多的隐藏问题;随后,建立测试用例库,并进行测试用例的评审,以确认测试过程和方法是否正确。

2、动态更新机制

招投标系统因新增功能或更新需求会使得已有用例库无法满足现阶段要求,因此用例库必须要按时进行配套更新。在已有用例库基础上,建立用例库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更新、丰富系统用例库,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便捷的进行用例管理、变更未付、关联复用,从而完善系统测试功能,提升信息系统应用效率。

(三)招标风险防控培训

为了更好地提升风控工作水平,加强风险防控力度,定期对业务人员组织培训和教育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工程服务类招标采购全过程风险一览表,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总结风险防控培训如何覆盖且有效解决现有及潜在的业务风险点,将风险事件作为实际案例在培训中加以分析,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宣贯,形成长效的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公司每年采购规模巨大,涉及众多供应商的切身利益,公司集中采购一直是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焦点、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公司廉政建设的难点,也是政府监管及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随着集中采购集约程度的不断扩大,集中采购资金量大、流转环节多,涉及部门及人员广,风险贯穿于集中采购全过程。因此,必须对电力企业招标采购业务风险加以科学识别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实现对采购全过程的有效管控,为持续提升物力集约化管理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赖业宁,薛禹胜,王海风.电力市场稳定性及其风险管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

招标风险分析篇9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预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37-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关于招投标相关政策的实施,致使国内外投资也处于方兴未艾的局面,与此同时也促进了采购量的扩大。这对于企业招投标领域发展前景来说是个不错的局面,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招投标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潜伏风险,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用一些不合法的竞争手段,比如:行贿、竟租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象,这就导致企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企业应该对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预警,加深企业员工对风险的认识,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风险预警管理概况

所谓的风险预警管理指的是由于企业风险导致出现的企业危机的检测控制,并根据风险的大小来制定预警管理的标准。预警管理的宗旨就是通过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风险进行提前分析,或者把已经发生过的风险事件当作重点了解的对象,对在投招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掌握,让企业做好准备防治受到损失,做到有备无患。

使企业减少风险的有效措施就是健全企业的招投标预警管理体系。该预警管理体系主要针对的是对有可能造成企业风险的事项进行汇总,并通过风险识别对收集的事件讯息进行分析处理,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确认,对其做出风险预警,并进行有效控制。也可以将其总结为①消息的汇总;②风险的识别;③检测控制④预警处理。

二、风险预警管理分析

1.对出现的风险进行信息汇集

要想完成企业的招投标风险预警管理要做的第一点便是对市场及环境等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随时更改战略,完成对招投标过程的全面监控。所以,对出现的风险进行信息汇集并整理是实现风险预警管理的首要任务,这也可保障风险的准确度以及特点。例如:某个建工单位推行的策略方法,在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风险因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对业务过程和市场环境的了解对出现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为企业的风险预警做好准备。

2.对风险信息进行识别

所谓的风险识别就是在招投标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不同风险进行信息的归整,以对潜伏风险的本质、特点和类别进行了解并把导致风险的具体来由以及或许会发生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后把分析的信息上交到企业招投标预警评估系统进行整体的分析,最后,以预警系统的风险分析为参考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采用特定的风险预警模型对企业出现的风险的发展趋向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警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对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管理也可以快速的降低企业由于招投标带来的风险。风险识别是整个企业投标和预警管理的前提,对可能出现的可信的风险或者是产生风险出现的因素进行分析理解,使企业认清风险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对风险类别、特性以及发展趋向的掌握。风险可静可动,其明显或潜在。所以要通过日常的体现以及企业对招投标风险的认知来使企业了解掌握招投标风险的识别。

3.对招投标的动态监控

因为企业风险因素会伴随时间的推移产生不确定性,所以也就决定了招投标的动态特征,这也就导致对企业招投标过程的全方面监控的实施。①在风险信息累积处理的根本上进行风险的分类归整,对投标活动中风险因素的识别进行累积。②有必要加强企业在应对风险时的监测系统,能够及时的对出现的风险信息进行识别,并且在进行风险识别时的风险因素要与不同时间段的风险因素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在发生突况时随时做好准备,已完成整个的监测过程。例如,在某个建筑公司进行的风险预警监测时,必须加强企业在购买、投资建设以及市场定位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监控,确定风险预警的最低界限,之后再按照风险参数的不同做出对风险的预警处理。

4.评价与报警

在出现风险处理时,要对可能造成的危害比如:企业的经济耗损、对企业的招投标管理等出现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事件进行评价判断。如果企业出现防备失控状态时,就说明已经进入到对企业不利的局面,这时候预警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公司预警管理者会依据风险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公司造成的危害进行判断,之后转交给警报信息中心和企业,并第一时间通知预警管理的负责人和企业的招投标者。

三、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1.提高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这就要对员工进行定时培训,以便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员工对风险的认识,使员工之间进行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增强对员工的道德监督。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沟通体制,使员工跟企业领导者对于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沟通探讨,同时要加强在招投标方面从业的工作人员对流程的严格控制以及实施。

2.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招投标风险管理中,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与企业进行的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活动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制度基础、组织基础等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系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风险管理与招标业务开发,编制了《内部控制手册》,在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也实施了规章制度,二是根据行业和领域的不同,举办一些风险监控活动等,对于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并且制定一个强大的、易于操作的控制措施。

3.加强企业招投标风险的日常管理

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的监控主要在于动态方面,所以要加强企业招投标风险的寻常管理,所以对出现的不合理的状况企业要及时改正,以防出现经济风险。比如某建筑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就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增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方面的监控,有效的落实了职位的划分,采取了奖惩的方法,全面贯彻公司的相关制度。通常来说,比较大的风险出现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而出现频繁的风险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中,所以只有加强了企业的招投标风险的日常管理就可以减少风险出现的频率。

4.制定企业招投标风险的措施

对出现的风险企业要做的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及时制止。因为招投标风险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建立全面的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才可以对出现的风险进行合理的判断,才能及时的制定出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所以制定企业的招投标风险的应急措施是必须的。例如,某个建筑公司就是通过不断加强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推进责任的落实,结合企业风险制定出应急措施。在风险预警负责人的带动和团队的助力下根据风险的类别制定出具体的对策。要想使风险防御观念在每个员工身上得以体现就必须建立全面的风险预防体系。

四、总结

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增加,招投标的实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采购方式,不仅提高了我国的项目建设质量,也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招投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风险,所以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控制。

参考文献

[1]任远: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危机预防与控制[J].生产力研究,2007(1).

[2]阮平南、刘菲:现代企业预警管理模式及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06(17).

招标风险分析篇10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对策

abstract:withtheprojectsizeandcomplexityisincreasing,duetothelossalsoincreasestherisk,sotheproject'sriskmanagementisparticularlyimportant.projectbiddingisaconstructioncontractintheformativestages,butalsowiththequality,progressandinvestmentarecloselylinked.inthebiddingphaseofriskmanagement,isconducivetoachievementofprojectobjectives,helpcontractorstoaccuratelyquoteandtakeeffectivemeasuresagainstrisksandplans.thispaperfocusesontheriskofbiddingstagewereanalyzedforavarietyofrisksandproposedspecificmeasures.

Keywords:project,bidding,riskmanagemen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的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风险所致损失也随之增大,甚至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已成为衡量业主和承包商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随着建筑市场发展的规范化进程的深入,良好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能够实现建筑项目决策的科学程度和合理化程度,帮助企业决策者提高决策的质量。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是通过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方法,对建筑施工中的各种项目风险进行管理。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下,能否获得工程业务成为了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的首要问题,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工程合同的形成阶段,招投标阶段是很重要的环节,同时也与质量、进度、投资这三大方面紧密相连。企业若在没有认真对招投标风险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冒然投标,最终不仅不会盈利反而在此过程中会蒙受经济损失。在招投标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业主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承包商进行准确报价和对风险采取有效的对策和计划。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项目组织具有必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工程项目风险,有利于减少因项目组织决策失误所引起的风险,这对项目科学决策、正常经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以最小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它将有关处置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合理地分摊,减少了费用支出。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监督措施也要求各职能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风险损失,这也促进了项目组织经营效益的提高。

第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为项目组织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确保项目组织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为处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供了各种措施,从而消除了项目组织的后顾之优,使其全身心地投人到各种项目活动中去,保证了项目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风险分析

1、设计技术风险

设计是工程建设实施的龙头,没有完善的设计,无从谈及招标及合同设计变更,这是造成工程索赔的重要原因,因此招标前应尽量完善设计,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所以设计方案是否确定应作为是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工程设计的不完整、不详细、不清楚,给施工和投标报价带来风险。

2、施工技术风险

在设计方案确定情况下应研究施工方案,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创的,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和局限。必须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目前业主非常重视控制工程造价,这就要求要更好地进行施工方案分析论证,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并根据该方案定出准确的报价。

3、投标决策风险。决策失误往往使承包商不但丧失发展机会,而且还会蒙受巨大损失。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承包商是否要对此项目进行投标以及采取何种投标策略是非常关键的,此决策一旦失误,往往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4、编制投标文件的风险。投标文件中的失误会直接造成投标失败。常见的投标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招标内容的不实质性响应:在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没有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投标文件往往被认为是废标。

(2)工程项目组织构成不合理:项目经理的个人业绩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构成了评标的重要考核指标。如果项目经理没有施工过类似工程项目,或者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都会导致投标失败。

(3)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方案不成熟,或者施工方案不够详细具体,以及施工计划、现场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等也会导致投标失败。

(4)投标报价风险。投标报价过高,中标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投标报价过低,会使承包商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5、自然及环境风险

自然及环境风险包括洪水、地震、火灾、台风、雷电等不可抗力,而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气候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这就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充分考虑自然及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6、政治社会风险

政治社会风险很多,项目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丰富的自然科学领域知识,还需具备政治头脑。这就需要投标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妥善处理。

7、合同风险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管理者必须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起草合同文件时,要用严密的语言表达合同。合同是索赔依据,完善的合同可以防止和减少争议及减少费用。若在合同中没有严密地表达,有疏漏、歧义,就会留下争议隐患。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角度研究每一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将会给项目带来巨大损失。

三、如何预防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

承包商取得招标文件后,应首先检查招标文件的完备性,然后对招标文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1、招标条件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投标人须知,通过分析不仅掌握工程项目的情况、招标活动的安排和各项要求,对投标活动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承包商应了解投标风险,综合分析企业目标、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建筑市场的形势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是否投标及投标的策略。

2、技术文件分析。即进行图纸会审,工程量复核,从而了解具体的工程范围、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劳动力,做好各种材料、构件的供应采购计划。

3、合同文本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合同协议书和合同条件。合同文本的最基本要求是内容完整、定义清楚、平等互利。在合同签订上,承包商应在广泛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各种资料基础上,选拔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合同管理工作,必要可以聘请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为以后的合同索赔创造机会。同时,业主应避免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在合同中附加对承包商单方面的约束性条款,或者加上对自己的免责条款,把风险推给对方。另外,合同中也应明确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

4、认真编制投标文件,确定投标报价策略。承包商在详细分析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应认真编制投标文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确定项目经理人选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编制高水平施工组织设计,增加业主的信任度和对业主的说服力。在投标报价方面,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企业定额,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企业以合理最低报价中标的同时,确保企业得到一定的利润回报。在报送投标文件,应指派专人检查投标文件,避免一些细节上的失误。

5、重视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来带动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尤其要紧紧围绕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大力创新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目前,一些建筑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依然停留在通过扩张施工规模来提高规模效益的粗放式管理阶段,存在成本管理失控、生产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建筑产品计价模式的变更,必然引起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施工企业做到:切实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施工管理体制。

四、结语

因此,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日益受到重视,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对其存在的风险予以科学、合理的防范和管理,有利于业主选择合适的施工企业,也有利于施工企业进行准确报价和对风险采取有效的对策和计划,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招投标活动的最终结果是确定中标的承包商,作为业主和承包商,应意识到招投标活动的风险,在招投标过程中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孙占国徐帆中国建筑工业2007年

2.《工程合同管理》方俊胡向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分析》赵红红建筑市场招投标2007年

4.《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宋宗宇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