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教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0:36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1

发挥网络资源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作为影响人行动的主观因素,是最具活力的。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又具有自制力较差的特点,因此将网络资源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以其独特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并促使语文阅读能够扎实顺利开展。网络语文阅读资源向小学生呈现全方位、全面的教学内容,刺激小学生多种感官,充实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具活力,进而开发小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小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空间。因此,网络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可以帮助教师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设计不同的阅读课件,为小学生阅读学习创设阅读情境,强化小学生对阅读描写的感知,深化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最大限度挖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小学生开拓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效率,启迪语文学习思维,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材料网络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因此,在发挥网络资源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阅读兴趣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重点就不再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是设计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阅读材料。笔者认为,在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时,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信息资源优势,结合小学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特征,丰富小学生阅读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等特点,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于此,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不仅可以感知语文阅读优秀语言,还能够深刻体会语文阅读文字中的美、妙、奇、实,开阔阅读学习视野,深刻理解阅读思想,形成语文阅读学习中“课内阅读中心辐射点+课外丰富阅读材料”的大格局。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其优势,为小学生设计多、细、优的阅读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阅读学习材料,积累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知识,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的互动功能,传授小学生有效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传授小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对阅读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小学生传统的朗读、默读、速读、精读和背诵等语文阅读学习方法,还应指导小学生学会对优美、精彩的词句进行摘录,对阅读材料编写提纲,在阅读学习后写读后感等。笔者认为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搜集整理后的网络阅读材料、读书笔记、阅读批注、片段赏析和读后感等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小学生直观感知阅读材料,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我学习,开展阅读沟通互动。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利于网络平台直接获取阅读材料,真正掌握阅读学习方法,在互动沟通中深化阅读学习体验。教师只有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充实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才能推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在个性心理、知识技能以及生活规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阅读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别。网络资源的丰富信息资源等优势,可以轻松将优秀的阅读材料展现给小学生,为小学生提供直观可感知的大量阅读材料,让小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平台下最大化地挖掘阅读资源,切实感受网络资源的教学优势。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阅读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要阅读学习,必须携带阅读材料。但是,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使得小学生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学习。网络资源的阅读学习应用为小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还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协作和对话。教师可以利于网络资源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实现异地阅读辅导学习和分层次教学设计。小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利用网络发表阅读学习的心得体会,结合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另外,小学生还可以利于电子公告板、电子邮箱等途径开展网络互动学习,向其他学生展现自己的网络主页,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对于阅读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实现交互协作学习。

2结语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小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发展个性、和拓展思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大量的生词与新句型,此时,需要教师讲解较多的知识点,信息量比较大,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如何优化阅读教学能够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与教学水平。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方式转变,阅读是学生通过文本与图片等与产生产生交流的活动,不仅可以捕捉阅材料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多语义再造。阅读教学并不是纯粹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与文本互动,从而自主发展和探究学习。其次,是积累英语文化与语言背景知识的主要途径,小学生通过英语阅读可以了解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知识,使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听、说的综合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再次,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过程是一个高雅精神的追求过程,通过对文本与图片的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可以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产生共鸣,加入自己的个性化思考和理解,英语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1.优化阅读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阅读材料主要包括文本材料、图文结合材料、科学知识材料以及趣味性材料等。在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英语阅读。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把教师整体联合起来,整理优势资源,共同开发英语阅读材料,高年级以科普、文化等文本阅读材料为主;中年级以图文结合故事阅读材料为主;低年级则以有声阅读材料为主,以此丰富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另外,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应该尽量大容量、高密度,适当的引导小学生拓展阅读,不过不能脱离教材内容的主题。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声情并茂的视听材料和直观形象的图片材料,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阅读情境,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语篇整体推进,加强策略指导。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材料应该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教师需要注重语篇的整体推进,加强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指导。首先,使用略读,整体理解语篇,略读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整篇材料,避免逐句离家,运用跳跃式猜测、搜索的方法,快速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使用查读,获得特殊信息,查读也属于快速阅读,但是与略读不同,查读的目的是为找到特殊信息或者是关键信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特定内容,像数字、事件、地点、时间和人物等。再次,使用多元化策略,加强对英语单词的理解,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有规划的训练学生对部分单词和短语的理解,培养他们根据构词法或语境等方法猜测部分单词含义的能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与阅读速度。

3.拓展文化延伸,开阔学生视野。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而阅读材料也是一定文化与社会的产物,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社会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很难真正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拓展文化延伸,适当的融入部分跨文化知识,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小学生对英美文化、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风俗礼节等知识的了解,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也可以观看一些外国名著或影视资料,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例如,英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聊关于天气的内容,并且习惯采用直接交流的方式,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比较喜欢寒暄,以间接交流的方式为主,帮助小学生掌握类似的文化差异。有利于降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难度,掌握一些特殊单词的特殊用法,从而对文章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升获取关键信息的速度。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全面优化和改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科学合理、恰当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文英.探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J].成功(教育),2013,23:73.

[2]高翠萍.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15,21:103.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3

关键词:语文教材;特点;阅读;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92-1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经典之作,精彩活泼的语句、热情赋有想象的故事、极具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等语言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是大量反复的阅读过程,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使学生能够去正确学习记忆,积累语言功底,对字、词、句有更多的认识和运用,以综合提高语文素质。以下简单探讨了目前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的具体情况。

一、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现状

1.课时制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差,他们的语文平均教学进度和课时在安排上也相对较小,每册的文章数量也相对有限,加上课时的严重制约传统教育中的识字、写作、情景分析等教学板块占用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都严重不足。

2.引导逐渐淡化。小学生毕竟还在懵懂状态,好玩,理解力差,阅读兴趣没有培养成型等都预示着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效果是很一般的,加上阅读面很狭窄,多集中在教学课本中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后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不强,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强,使得学生的阅读量不能很好地提升。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量的有效措施

1.取材精辟到位。教材的取材经典、灵活的设计、故事的悬念、教师的教授方式都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关键因素,当然教材的取材是重点,要让故事化的课文设置引导学生进入到寓言童话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故事带来他们的乐趣,让他们明白语文阅读的魅力,让他们自主的进行阅读,随其自然地提升学生们的阅读量。如在低年级小学儿童文学作品中,教材主要选择儿童诗篇、儿歌、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素材,切实地符合了学生的年龄段和兴趣所在,其中设置的众多故事悬念作为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量;在三、四年级的教材中,覆盖了小学中的所有题材类型的文学素材,主要以儿童的故事居多,其次是童话类的散文,还有部分的古诗;在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苏教版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了削减,增加了儿童类型的小说,以满足高年级小学生对小说故事的兴趣。

从教材的低中高阶段对儿童文学的设置来分析,从最先的全部为儿童文学到最后的儿童文学占六成的篇目,都符合了儿童的智力成长和儿童的思维方式,整体来说是符合了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和情节性儿童文学引入到教材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2.布局合理。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没有详细地讲述阅读体会和阅读的感想,老师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对该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去开怀畅谈阅读带来的好处和他们各自在阅读中的感受,让学生在讨论时不但可以加深同学间的关系,还能切实了解自身在阅读中做的不足的地方,并能真正对书本有强烈的阅读感。例如教材中的《船长》一文,作者通过对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的描述,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哈尔威船长的质朴率直,还有那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些被拯救的人们等等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当时的氛围,去感受船长带给他们的震撼。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要求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常在简介中刻画一个形象很深刻的人物或者精彩的内容,然后再提醒学生要知道后面的具体内容,请看原文,原文在某处进行标明。这样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教材激发阅读兴趣上,双向结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3.方法全。方法在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学习到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长久地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也不例外,只有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地让他们在阅读海洋中扬起风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引导作用,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大的变化,所以对于阅读来说,教师教授良好的阅读方法,其他的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这也是符合授人以渔的原则。如“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该句,教师应该着重的把“风走过”、“金浪”、“希望”、“留下什么”勾画出来,让学生去细细品味这句话,然后去探讨“可以留下什么”这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在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而继续奋斗着,目前提出了“速读法”,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来,对于特别优美、经典的文章或者语句,文中都要求学生进行摘抄记录,作为自己的语文知识积累,并要求做到读思相结合的好习惯。

三、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孩子启蒙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阅读的教学的地位甚至高于学习方法,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生阅读领域上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成长规律,在素材的选择上,布局的科学合理上和教学方法上无疑不是与孩子的成长相结合,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历,使学生们能把阅读作为学习中的必需品,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使用策略

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语文学习的核心人物,学生也是通过阅读获得各种知识信息,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教学者要重视在教学中穿插阅读,鼓励和提倡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辅助学生同步阅读自读课本,协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阅读效果。

一、同步阅读教材必须具有选择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同步阅读教材是为了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让学生逐步在这些阅读中建立自己理性认识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规律,并对社会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形成自己在阅读中逐渐构建的自我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学者要对学生阅读内容的价值观方面的取向选择进行把关,其阅读内容不能完全脱离语文教材,并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对同步阅读教材的内容取舍,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的方向和价值观的引导。

二、阅读要培养勤思考的能力

教师要对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保持较为正确的态度,要让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具有一定的信奉和确认,并把国家所编制的教材内容的精髓和语文学习的精髓传达给学生,体现这种语文阅读的科学性,并在教育教学中承担了载体的作用,这是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传达的阅读态度,同时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思考的习惯,从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吸收更好的营养,不断建立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三、有目的地多读各种阅读教材

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中所具有的拓展课文数量相对于其他版本的教材来讲,是较为广泛的,所以能够充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和丰富的阅读内容,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腾出一定较为宽松的教学空间,这部分空间能够促进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更好地调整课文教学安排,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主旨和作者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生所成长的阶段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刚刚建立和培养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充分做好语文的同步阅读的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并逐步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5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以学生阅读为本,注重学生差异,延伸课外阅读,这样才能防范低效阅读,推进阅读教学改革,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小学又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但阅读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新课改非常重视阅读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思想。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做一概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兴趣低下。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看作单纯的智力活动,并不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往往是急于展开阅读教学。学生大多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机械地展开阅读活动,没有兴趣的阅读,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被动而消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2.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阅读教学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程序化展开,以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一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将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清楚,生怕会有所遗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教学的附属,只是机械地接收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主体地位缺失,以讲代读这是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3.追求教学的一致性。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无视阅读的多元化,盲目追求教学的一致性,要求学生学习进度一致,阅读结果一致。将学生严格地限定在固定的条框内,学生完全失去了阅读的个性化与独立性。

4.阅读只局限于课堂。视教材为唯一的阅读材料,将学生的阅读视野限定在教材上、课堂上,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这样自然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增长,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1.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能否激发与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实现学生快乐而主动的阅读,这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是阅读教学是首先要考虑的话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不同的阅读材料来设计新颖巧妙的导入,真正做到上课伊始兴趣已生。如一些饱含真挚情感类的文章可以以音乐来导入,发挥音乐的渲染功效,以音乐来传递特定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基调展开阅读,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于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则可以用生动的图片来导入。直观的画面更加符合小学生以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而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可以以问题来制造悬念,以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

2.自主探究阅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有效阅读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参与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要实现师生角色转换,要将更多的选择权与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探究的主人,教师则要成为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得以顺利展开。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与宽广的思考空间,不要将知识点一览无余地全部抛出来,而是要多卖“关子”,多设“关卡”,在重难点处、关键词语处巧妙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阅读与思考。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或是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释疑。当学生在合作中无法解决时,教师则要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以使学生的思考更有深度,思维更加多元,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深刻理解。

3.着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这不仅体现在基础知识、理解水平等智力因素上,同时还体现在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上。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阻碍,相反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贯彻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每个学生视为不同的学习个体,为学生量身制订阅读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与标准。如同样是朗读,低层次学生只要读准字音,能够读下来就可以,而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富有情感。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贴近学生,符合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才能促进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

4.延伸课外空间,丰富学生阅读材料。课堂阅读时间有限,阅读材料有限,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教学,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延伸,在课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与充足的阅读时间,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达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见闻、开发智力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在课内学方法、在课外求发展,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当然要做好课外阅读材料的安排、方法的指导与成果的检验。教师要制订课外阅读的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也就是说一方面要着眼于教材,要与具体的教学同步,来提供一些延伸与扩展性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要着眼于整个小学阶段,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渐进的阅读材料。要指导学生用课堂上的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展开课外阅读,并积极地组织学生就阅读心得与体会等来展开交流,这既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验,同时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与阅读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潘淑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3).

[2]徐友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旬刊,2012(5).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6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单调的表述,抽象的概念,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将单调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的问题情景要有新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数学阅读的效果,使学生想读、会读、爱读、乐读。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会利用多媒体一幅一幅的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向学生展示他们最喜欢看的《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孙悟空变金箍棒从0.009m一步一步的变成了0.09m、0.9m、9m。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信息,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想去探究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课也经常存在阅读理解的问题,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勤于动笔,仔细观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会读“数学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在阅读中知道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升空,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的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通过阅读理解,从而让学生知道比的意义。

三、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别强烈,乐意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多彩的材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阅读中增长知识,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教材上有很多“做一做”,“你知道吗?”的阅读材料。比如“你知道吗?”中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五线谱里的音符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把数学知识和音乐知识很好的融会贯通在一起,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通过仔细阅读“你知道吗?”中的材料,学生知道大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约是它的直径的3倍。通过阅读学生还知道大约1500年前,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学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了解了更多的数学知识,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通过数?w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是教学的重要方向,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灌输为主,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阅读材料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材料的选择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方面,缺乏对阅读材料的研究,学生的接触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寻找和搜集各种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缺少对阅读材料的选择,过分追求教学的进度,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阅读教学中方法比较单一

虽然目前新课程广泛推行,提倡要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阻碍,教学中还是过分地强调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养成[2]。另外,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少,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这也是导致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大,再加上教师不能进行很好的引导、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培养不够等现象。

(三)阅读教学中,家庭的配合不够

学校教学,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十分有限,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必不可少。但是,当前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许多家长只是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缺乏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学。同时,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不了解,所以只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材料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拓展,提高和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相联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兴趣[3]。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人物进行教学,寻找这些伟大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方面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升华。

(三)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交流,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对学生学习展开相关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家长,让学生观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网络课程,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建议平时的生活中,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教材,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它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学要对学生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并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阿黑单位:甘肃省迭部县城关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5):188.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实践

在小学阶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有助于小学生素质的培养、交际能力的提高、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更多的材料,写作过程又能够将阅读中所学的知识深入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读写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安排的不合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篇幅的阅读教学文章,而关于写作的内容却少之又少,因此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了一个重视阅读教育、轻视写作锻炼的现状。这种现状严重限制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正确应用,也严重限制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学语文教材针对阅读与写作的内容安排上不够合理,没有做到将阅读与写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育者应该针对读与写的严重不协调现象做出改善,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阅读与写作相脱离。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要求小学生的阅读能够为写作做材料的来源,而学生的写作能够促进对阅读材料的深刻理解。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没有在课堂中同时进行,产生了严重的分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高效率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是不利于实现读写结合的教育目标,反而造成了阅读与写作的分离,阅读未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学习,学生的写作也未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深化。

3.小学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模式不够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能够加强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视,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做不到得心应手,更不能针对阅读材料进行写作的练习,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技巧、思想情感和思路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而写作过程也没有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学习。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不足,教师应加强重视程度,积极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加强教材改编,将阅读与写作放到同等地位。要想实现读写结合,就要将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的内容进行修改。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大篇幅的阅读学习材料,关于写作的内容却少之又少,而且写作学习内容也与阅读材料相脱离。要想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就要积极进行教材改编,在教材编写中增加写作的篇幅,将写作与阅读内容进行结合,题材和内容要注意多元化的编写。通过教材的编写,有利于将写作与阅读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读写的全面教育。

2.加强读写课程设计。在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安排是分配在不同的课时当中分别进行的,而要想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改变教学课程设计,专门设立读写课程,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专门训练。这样的课程设计,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拥有更高的教学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定期的学习和培训,在实践中将读写结合模式完善起来,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培养目标。

3.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影响。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看图写作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写作的培养;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培养,是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将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学习与写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们对所学的阅读材料进行深刻的描写,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学习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手法和词汇的运用。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以丰富的词语为学生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桂林山水景色,连续的排比句写出了漓江的水既静又清又绿,学生们针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使用排比句进行景色的描写。在这一过程中既增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学会了写作技巧,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阅读材料正确运用到写作当中,丰富写作内容,学会了写作技巧,在写作过程中又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将阅读与写作真正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和德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05,13,15+78。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双教材融合;特色课程建设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w一直伴随其始终,在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更是重中之重,我校引进了北京景山教材,学生语文课进行双教材融合授课,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减轻学生双教材学习的负担,因此,我们把“群文阅读”教学,引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还要各方面进行试验、调整,让“群文阅读”在我校小学语文双教材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新词语,“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总结。由于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单篇文章教学为主,而“群文阅读”则是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也具有概括性[1]。

二、“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两大主题,信息的繁多与杂乱让人们在信息群里无法找到主要的信息线索,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也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2]。“群文阅读”课程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少、费、差、慢”等问题,同时,它从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改革。小学语文运用“群文阅读”课程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突显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提高校园整体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校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途径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着学校双教材授课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1、建立一支高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由于“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内容包含量非常大,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眼界、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呈现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除了运用传统的单篇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与学生沟通、交流,采用自主阅读教学和指导阅读教学等多种教学法,增加教学经验,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2、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多文本”,即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选择组成一组文章进行研究,选择的文章之间主题相同,写作手法相近,文章表达相似,在教师和学生的讨论下,最终对同一题材的文章形成共识,获得概括性的总结,从而促进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同时,教师在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选择与学生贴近的话题进行准备教学题材,由于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在阅读大量文章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话题内涵,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校双教材“群文阅读”教学还在不断的尝试完善中,为了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量。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校全面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江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教师,2015,13

小学生阅读教材篇10

关键词:课外阅读方式;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可以读到大江东去的气势,读到怒发冲冠的豪情,读到大漠孤烟的雄浑,读到小桥流水的婉约;还有什么方式,能比孩子爱阅读,会阅读,更能使他长成一个有着诗性光辉、浪漫情怀、崇高灵魂的人呢?

所以作为阅读起始阶段的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义不容辞地应该带领我们的孩子叩开书林的大门,并让孩子拥有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使孩子们能在书林中如欢畅的小鸟,自由觅食,放声歌唱,尽情飞舞。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课外阅读显得非常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现代教育环境下,阅读的资源和手段也愈加多元化,给我们的课外阅读带来了新的模式和启示。

一、阅读方式的尝试

在学生自发的阅读和传统阅读指导模式外,根据现代教育环境的条件,笔者作了以下阅读方式的尝试。

1.每日一读

在班级设定固定的读书时间,如早上到校后的10分钟,语文课前5分钟等。选择学生非常喜欢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以多媒体投影的形式出现文本,低年级可以以齐读、高年级可以默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读完之后可以用集体交流的方式,说说我刚学会的字,我最喜欢的词,我最喜欢的句子,我的发现或感想等。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2.快乐荐读

让孩子推荐自己读到的精彩片段,教师选择有阅读意义的材料推荐给全班同学集体诵读。孩子对这种推荐权非常向往,从而激发学生自我进行大量课外自我阅读。学生从大量阅读中提取精彩的内容,写上推荐理由交给老师。教师将学生推荐内容中较有阅读意义的文本,通过网络收集,然后在特定的时间以多媒体投影的呈现方式推荐给全班学生读。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荐读有下列优势:a.荐读的文本来自学生的自我阅读发现中,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B.推荐并被采用的成就感激发了一部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同时,可将学生推荐的文本打印成册,在班级里交流,提供给一些感兴趣的同学再次阅读,也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推荐热情和阅读热情。

二、阅读材料选择的尝试

阅读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课外网络阅读,特别是网络自由阅读,既要提供给孩子一定的开放性,但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避免孩子走向网络阅读的误区。

1.低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

低年级识字量为1800个左右,所以应该由教师指定阅读材料,以简单的儿歌、小故事、寓言、童话、浅显的古诗词为主,书中可配有拼音。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选》《唐诗三百首》《看图读古诗》等。

2.中年级课外阅读欣赏材料的选择

中年级识字量为2500个左右,所以应该由教师推荐阅读材料为主,学生自选阅读材料为辅相结合,以作文、微型小说、短小的散文、优秀的古诗词为主,鼓励看短篇及中篇小说。

三、阅读评价方式的尝试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及时了解,学生读了多少,读得如何,教师要了然于胸,以便及时调整,进一步指导。

检测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要求记录的内容有:读书时间、记录时间、读物名称、作者、字数、读物的类型、读物的主要内容,最大的收获,让我明白道理的语句或精彩的语句,以及读后的评论。要求学生每天必读,每读必记。成长记录袋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养成了搜集信息、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为写作的“薄发”来“厚积”。运用成长记录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读书的质。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种物化的、注重过程性的新课程评价方式,但如果将学生的阅读信息都放入成长记录袋的话,会增加很多工作量,而且更新肯定没有电子文档方便。

这样的阅读记录夹,更新方便,人人都可参与,还增加了交流,有些同学在别人的记录夹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这种明晰的记录方式,还调动了学生竞争的积极性,增强了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