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项目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2:23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1

第一条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市级财政性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财政性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提高财政投资效益,根据省政府(2000)69号文《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市级财政性基本建设投资(以下简称市财政性投资),是指使用市本级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财政专项基金以及市财政负责偿还本、息的各类借款的基本建设和非生产性更新改造项目。具体包括:市本级机动财力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财政预算内教育费附加、农水和其他专项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中专门用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资金;纳入财政专项管理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财政预算外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由市财政负责偿还本、息的各类借款以及财政安排的其它资金。

第三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市级财政性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市财政投资项目),是指使用市财政投资为100万元以上的基本建设和50万元以上的非生产性更新改造项目,包括单项或配套补助项目。限额以下的基本建设投资,按现行管理审批程序管理。

第四条**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具体负责市财政投资项目审批、编制年度财政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以下简称财政项目投资计划)草案;并负责对项目前期和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综合协调。

市财政局、建设局、审计局、监察局和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市财政性投资的重点投向为基础性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市财政投资项目必须按照批准的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组织建设,投资定额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测算,并实行招投标、施工监理制和质量负责制。禁止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项目实行投资概算控制,以预算控制决算。

第二章资金安排

第六条市财政投资项目,由市财政局提出市级财政投资年度资金总量,并按性质分类安排,报经市政府同意后,作为市级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编制的依据。

第七条财政预算内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教育费附加、农水资金按专款专用的原则对口安排,其他专项支出统筹安排。

(一)市级机动财力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统筹用于全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补助、社会各项事业、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公益性项目;经法定程序确定并需要市级财政投资的其他基本建设项目。

(二)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安排城市建设的部分,用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项目。

(三)农水专项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用于中型及以上的水库新建、改扩建、病险水库加固、江河治理以及与基本建设投资配套安排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四)教育费附加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用于新建、改扩建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中、小学校舍改扩建和危房改造项目。

第八条市财政根据项目借款总规模和财政还款能力,设立还债资金,用于归还当年和今后到期借款本息。还债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和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管理。

第九条市级不同资金来源安排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前期费,由市计委统一安排和管理。前期费的使用要确保突出重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章投资计划的编制

第十条编制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应当符合国家、省宏观调控政策、省投资计划、**市中、长期发展计划、市政府有关规定和决定,遵循“量入为出、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动态综合平衡”的原则,发挥财政性投资的导向作用,优先安排重点、续建、竣工收尾项目,与国家、省配套资金的项目。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由市计委综合平衡后编制,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后下达实施。

第十一条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由主管部门和县(市)、区提出建设项目名录和资金需求计划,市计委以主管部门和县(市)、区意见为基础,经综合平衡后,编制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初步方案。初步方案由市计委征求市财政局和相关部门意见后上报市政府审查并按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按照资金性质,由市计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向各个市财政投资项目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下达。

农水专项用于基本建设的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经批准后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内下达下年度的计划。

第十二条编制财政项目投资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年度财政性投资重点、资金需求和财力可能,投资规模确定的依据;

(二)分类具体建设项目名称、建设规模、资金来源、年度投资和工期安排;

(三)重大项目前期费用;

(四)其它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十三条重点建设项目和财政补助投资项目的确定,应当符合下列原则:

(一)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由市配套投资的续建项目;

(二)经法定程序确定的大中型项目;

(三)经市委、市政府讨论列入计划的项目;

(四)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建设的项目。

第十四条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经批准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在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计划的,由市计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调整方案,并按照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第四章项目和资金审批

第十五条市财政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阶段。

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单体建筑,前期工作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深度,可以直接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申请立项的,应当首先向市计委申报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拟建地点、拟建规模、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

市计委对上报项目建议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查意见,报市政府决策后,由市计委审批。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市财政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环保的项目,还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市计委审批。

凡属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市计委不予审批。

第十八条财政投资项目一律按单项报批。项目立项审查依据是:

(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规划和土地部门初审意见;

(三)涉及环保和相关部门的,须有环保和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

(四)资金筹集方案,包括自有资金落实情况;

(五)主管部门意见和其它有效证明。

第十九条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均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并按照项目性质报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审查。

第二十条市财政投资项目概算应当包括项目建设所需要一的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基本预备费、建设期借款利息及各种税费等费用。概算的审查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项目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的,由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部门直接批复初步设计。

(二)项目概算超过投资估算的,由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部门报市计委,市计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机构审核。如审核后的概算投资超过投资估算在10%(含10%以内的,按本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程序重新报批后,由市计委会同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共同批准初步设计。如审核后的概算投资超过投资估算10%以上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重新报批。

第二十一条市财政投资项目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向市计委申报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

第二十二条投资200万元以上的财政投资项目,实行开工报告审批制度。开工报告由市计委审批。需上级批准开工报告的,由市计委按程序上报。项目开工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项目法人已经成立或者项目责任人已经确定,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已经到位,项目管理所必需的规章制度已经建立;

(二)施工图设计已获批准,项目预算已经核定;

(三)已与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四)项目主体工程或者控制性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具备连续施工的条件;

(五)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不具备本条第(二)项规定条件,但因情况紧急确需提前开工的,市计委对项目进行审查后,报市政府批准。开工报告未经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施工。

第二十三条市本级财政性投资200万元以内的,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和三个开发(度假)区财政投资500万元以内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市计委提出审查意见后,报相关副市长审批。市本级财政性投资2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和三个开发(度假)区财政性投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市计委提出审查意见后,经相关副市长审核,报市长审批。市本级财政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市财政投资项目,市计委提出审查意见后,经相关副市长审核,报市长办公会或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由市计委提出初步意见后报

市政府,经市政府审核后,再按有关规定上报。

第二十四条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审批阶段,如财政性投资超过上一阶段审批中批准额度的,按本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程序重新报批。审批手续不完备的,财政不予拨付资金。

第二十五条需要由国家和省安排资金的市财政投资项目,由市计委负责项目建议书的申报工作。涉及市配套、承诺资金的,按本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涉及建设单位和县(市)、区配套安排资金的项目,应有相应的资金承诺,方可研究市级补助资金额度。建设单位或县(市)、区配套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优先安排同比例到位。

第五章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七条市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立项文件(含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审批、开工报告的审批、预算审查、工程招投标、项目开工前审计、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编制与下达、建设资金核拨、竣工验收备案、竣工决算、决算审计等。

第二十八市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由各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能实行分工负责制:

(一)市计委负责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会同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部门负责超过投资估算10%以内的初步设计的审批,下达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协调项目建设资金;对工程结算和决算进行控制;监督检查市财政投资项目实施和招、投标情况,对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检查。

(二)市财政局负责审核项目预算、竣工决算;根据年度财政项目投资计划和市有关部门下达的拨款通知单,按项目建设进度分期拨付建设资金;对市财政投资项目的财务活动实施管理和监督;产权登记。

(三)市建设局、水利局、交通局等部门,按市财政投资项目性质和各自职责分别负责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四)市规划、国土、环保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项目进行管理。

(五)市审计局对市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开工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依法对财政投资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六)建设单位负责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并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工程建设;通过公开招标,择优确定规划、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单位;衔接落实年度建设投资,编制并上报财政项目投资计划;根据合同和工程进度,拨付工程建设资金;组织竣工验收并向有关部门上报竣工验收情况;做好工程档案资料;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送工程完成、计划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报表。

第二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将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给设计单位作为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并负责监督设计单位按照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设计,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突破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投资估算、建设规模进行委托和设计。施工单位不得突破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

第三十条因地质状况和不可预见因素等原因,导致设计和施工突破经批准的投资概算的,由建设单位按照本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程序重新报批。未重新报批并经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自行委托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设计和施工单位不得继续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三十一条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因规划或土地利用等原因导致突破投资估算、建设规模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将市规划和市土地管理部门的调整意见报市计委审核。未经市计委审定,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有关证书,建设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不得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三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达的市财政项目投资计划和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及项目总概算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编制项目预算。项目预算应当包括施工图预算和项目建设所需的其它费用。

第三十三条建设单位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市财政投资项目的资金。

第三十四条市财政投资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和施工监理制。未执行前款规定的市财政投资项目,不得批准设计或者开工。

第三十五条市财政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依法订立合同,并实行履约担保制度。合同签订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依照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提供由银行出具的一定金额的履约保函。

第三十六条重大财政投资项目,市政府可以任命稽察特派员,由稽察特派员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过程独立进行稽察。

第三十七条市财政投资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当于六个月内完成竣工决算和竣工验收。涉及水利、交通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在市财政投资项目完成后的三十日内向市财政局申请竣工决算。市财政局应当在收齐材料后的九十日内,对竣工决算出具审核意见。

第三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于收到财政竣工决算批文后六十日内,办理完成资产移交手续和产权登记工作。

未经竣工验收、竣工验收不合格或未办理产权登记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十九条建设资金有结余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竣工决算批文规定,将结余资金上交市财政部门。

第四十条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名称和责任人姓名,应当在市财政投资项目的施工现场和建成后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显著位置公示。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计委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下达停止拨款通知书,三年内不再审批该单位或者其所在系统的财政投资项目;监督部门和人事部门依法追究该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一)重大财政投资项目未经批准擅自开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投资规模的;

(三)未依法组织招标的;

(四)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设资金的;

(五)未经竣工验收、竣工验收不合格和未办理产权登记即交付使用的。

第四十二条政府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纠正,由监督部门和人事部门依法追究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开工报告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拨付建设资金的;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颁发有关证书的。

第四十三条设计和施工单位擅自突破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施工图设计文件规定的投资和建设规模的,由市计委中止其对该财政投资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资格,三年内不得从事市财政投资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第四十四条市财政投资项目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由监察部门和人事部门依法追究有关行政领导人的行政责任,并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在市财政投资项目的管理监督中,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的,由监察部门和人事部门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2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就是用来建设特定的项目,事业单位需要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将指定的资金应用到指定的项目中,这样才是符合国家拨款的初衷,也是将财政专项资金用到实处的表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一些事业单位反其道而行之,将财政专项资金应用到其他的项目中。这些项目并没有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这就是较为普遍的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失去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指定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进度,危及到国家的财产和社会的利益,更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可见,财政专项资金挪用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和管理。从目前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现状上看可以看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受到制度方面的影响较大。首先执行力问题比较明显,其中执行力不够使得具体的资金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只是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一笔带过,久而久之就会使得管理制度逐渐落后,降低工作的操作能力和管理制度的控制力。其次,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相关条款指代模糊或者是比较笼统,没有任何针对性和具体性。这样就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最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到位,直接导致管理形式和内容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形同虚设。

二、解决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加强财务控制意识

在事业单位业务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事业单位资金流的运作过程,通过财务管理可以明显看出业务工作中的资金支出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因此,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管理水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应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感,同时使财政专项财务汇报制度化、财政专项财务资金使用检查专题化。其次,加强财务对资金使用的控制职能。明确财务职能定位,实现全面参与到资金使用的控制与决策,规范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最后,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控制意识,使其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参与到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并予以系统、全而的规划,同时应加强资金支持管理的控制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二)健全完善财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健全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更为规范与科学。同时应健全财政专项资金跟踪反馈制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及时、准确办理好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决算与验收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程序,移交产权与财产物质并做好入账登记手续,进行资产统一管理。事业单位还应严格遵守专款专用原则,建立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审查与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单位内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三)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加强项目申报与立项审核工作。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前提下,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根据实际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将通过严格筛选与审核后的项目纳入到相应的项目库管理当中,并依据项目资金使用的轻重缓急进行相应的划分归类,以方便预算部门参考。

第二,明确各项项目支出范围及相关标准,同时编制项目的明细表,将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填列到明细表中,使预算合理化,提高预算的透明度。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财政资金;农业;使用管理

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是指具有特定使用范围,专项用于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并需单独核算的资金,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规范和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各级财政和农口部门为提高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规范、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促进三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在使用管理中不同程度上存在思想松懈、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监管不严等问题,违规违纪现象也时有发生,若不及时加以纠正,将会极大地影响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点:

1.预算不规范、执行不严格。一是目前项目主管部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编制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完整性差、透明度低;专项资金的项目支出预算缺乏编制依据,随意性强;预算编制审查不细,把关不严。二是预算管理的刚性不强,执行不严,缺乏约束力。项目单位对财政专项资金运用认识不足,擅自调整、变更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影响了专项资金使用效果。三是专项资金的结余使用不规范。专项资金的结余未纳入下一年度预算,或未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批,擅自留作己用,影响了专项资金管理的严肃性。

2.核算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一是项目单位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未设立专账核算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专项经费与经常经费混用,虚列专项资金支出,专项资金使用审批、报账程序、报账手续不严谨及支付大额现金。二是原始凭证所反映的支出内容不真实、不准确,与项目资金规定用途不一致,存在大量“白条”或用当地税务部门代开的发票,弄虚作假,挤占、挪用、套取专项资金。三是专项资金拨付不能及时到位,有滞留专项资金的现象。资金往往集中在第三、第四季度拨付,在年底形成大量的结余,未及时拨付落实到实施项目上,导致年度资金结转数额较大,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时效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3.立项不规范、监管不得力。一是项目主管部门没有建立公开、透明的选项、立项机制,项目立项把关不严,对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前期论证。二是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资金使用监督责任不明,资金管理失去应有的监控。同时,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竣工验收不及时、不到位,缺乏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项目的管理和效益的评价责任不明等,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专项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二、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对策

针对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在农业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在规范上下工夫,才能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规范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是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首要环节,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是管好、用好专项资金的关键。一是要规范预算编制。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切实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协调,进一步规范农口部门的预算管理,做到部门预算真实、完整、统一,专项资金预算真实可靠、内容细化、科学合理。二是要强化预算的刚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预算是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时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投入政策的落实。所以,专项资金预算一经批复,项目单位必须按照批复的工作内容,认真组织实施,不得自行调整、变更,确因特殊原因需调整、变更的,应按原申报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三是要加强项目结余资金的管理。项目单位要按照预算批复的要求,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对已经执行但当年尚未完成的项目所形成的专项结余资金,要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纳入下一年度预算;对于已完成的项目形成的净结余资金,原则上应上缴财政,如需由项目单位留作自用,须报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处置。

2.严格专项资金的支出管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应坚持“专项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一是坚持“专项核算、专人管理”。项目单位要规范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设置,按项目名称设置项目明细账,实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以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资金管理。二是规范支付方式。项目单位要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尚未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地区,要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度,从支付方式上加以规范。三是实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对符合招投标条件和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开支,由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实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公开、公平和透明。四是坚持“专款专用”。项目单位要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使用专项资金,不得用于机构、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等支出,财政部门应酌情安排项目工作经费,直接用于项目管理,以免出现计提项目管理费而导致挤占专项资金。五是规范财务审批制度。项目单位要健全报账手续、报账程序,规范财务审批,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对支出的原始凭证严格审核,区分项目支出与非项目支出,严禁“白条”入账和大额现金结算,杜绝挤占、挪用、套取专项资金。

3.严禁滞留、截留专项资金。为加快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上级财政部门应及时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拨付到项目所在地的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项目所在地的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按照项目进度进行拨款,项目主管部门在收到上级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后,要及时将专项资金足额拨付到项目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借口滞留、截留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在主管部门存放时间应有规定期限。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专项核算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日常核算和支出管理,加强财务控制,杜绝制度执行中的随意性和变通行为,维护各项制度的严肃性,对与制度规定不符的行为要及时加以纠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加强监督检查,推进项目绩效评价。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推进项目绩效评价,对优化支出结构,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项目监督检查。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对项目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管理,明确每一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责任人,依法对项目具体执行和资金使用行为以及各有关责任人实施严格的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要配合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对农业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或检查,总结分析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并及时处理,确保专项资金合理、安全、有效使用。二是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分项建立专项资金考核评价制度,量化指标体系,以评分制按专项资金使用周期分项进行考核评价,奖优罚劣。项目完成并经审计和验收后,项目实施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申报、筛选立项、实施管理、监督检查等全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增强专项资金支出的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三是建立绩效考评公开制度。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应建立绩效评价信息的公开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逐步推进公示制度,增强政府支出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通过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公示制度,全面总结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决策、实施和运作情况,规范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行为,改变“重分配、轻监督、轻绩效”的现状,切实提高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

规范和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与保护农业,推进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非常重要,并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各级财政和农口项目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和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重要性,将规范和加强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作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进一步发挥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全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探讨[j].绿色财会,2007,(7):16-17.

[2]张岩松.切实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3,(10):29-30.

[3]张宗禹,黄彦艳.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3,(10):7-9.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4

一、我市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断加大了财政对“三农”投入,促进了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全市财政部门在各级检察、纪检、审计等部门不断加强对“三农”资金审计监督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转变理财观念,创新监管方式,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构建支农惠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违纪违规现象大大减少,支农惠农政策效应逐步凸现。

(一)着力打造资金安全运行通道。通过今年以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推进,财政资金的拨付自上而下基本上实现了封闭式运行。在市级层面上,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农业财政口支农惠农资金走向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各项直接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主要包括农作物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全部由市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到金融机构,通过“一折通”发放,只要申报、公示、审核程序到位,补贴政策就能全面落实到位。二是各项间接惠农补贴资金,主要包括农机购置补贴、动物疫苗补贴资金、棉花良种补贴、转移培训补助资金等,主要通过政府招投标和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三是项目建设资金,包括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除少数特殊项目外,一般都要求实行市级财政报账制或委托乡镇财政所报账制。一个项目资金到县后,既要经过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工程验收等规定程序,又要经过项目所在地公示和乡镇财政所、乡镇政府、县农口主管部门、县财政部门分管财政的政府领导逐级审核签字后,才能通过国库直接支付到供应商或施工单位。实行严格审核后的国库直达,取消了项目资金在部门“漫游”的各个环节,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流失和浪费。

(二)着力健全管理制度建设平台。管理制度建设是财政部门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我市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市财政局从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入手,构建了一整套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汇编印发各地执行,确保支农惠农资金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对各项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也都制定了具体操作办法,在制度建设层面上实现了“无缝对接”,有效地防止了管理制度“缺位”现象。县财政局针对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救灾资金管理“缺位”现象,及时制定了《防汛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县建立了《财政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的跟踪反馈制度》和《基层财政所农业专管员制度》,确保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县针对前些年财政监督发现的问题,积极制定整改措施,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了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利用会议、检查、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资金管理明显加强。县、县、区、区、区等地财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和支农投入重点,进一步细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扶贫开发、支农资金整合等一系列专项资金拨付程序,制定管理办法,为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着力构建部门联合共管机制。实践证明,支农惠农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不是财政一个部门的事情,应按照各级政府部门职能划分,建立财政和农口部门职能相匹配的联合共管机制。为此,市财政局制定了《关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责任管理的实施意见》,按照“谁审批、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市、县、乡财政与农口部门各自在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中的责任,通过行政处罚、绩效分配、工作考核等方式,不断强化管理责任追究,做到项目建设有人管,资金风险有人担。县的县、区、乡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惠农补贴落实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县财政局在《关于印发加强财政支农资金责任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中,还增加了“乡镇人民政府责任”条款,使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县政府进一步延伸和细化管理责任主体,强调把好“四关”:即财政部门管资金,严格按照资金拨付程序和进度拨款,严把资金拨付关;项目主管部门管项目,对项目真实性负责,严把项目审核关;审计部门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严把审计监督关;监察部门对分配、管理和使用中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严把责任追究关。县制定了《县加强财政支农资金责任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县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和农口部门通力协作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自应承担管理责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追究责任。县狠抓管理责任奖惩体系建设,将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与来年的经费预算、项目申报挂钩。

(四)着力规范管理末端操作程序。此次所调查县、乡,都基本取消了单位资金账户,基本实现了个人工资、惠农补贴财政“一折通”发放和项目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的改革目标。在直接惠农资金管理方面,补贴申报程序必须经过农户申报、入户登记、村“两委”班子核实、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财政核查、乡镇政府审核县直有关部门复核、县政府领导审批等程序后,县财政再向金融机构拨付资金,确保了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县采取“四个一”措施:指标统一下、补贴一卡发、结算一线通、服务一站办,确保惠农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县实行惠农补贴发放“五直达”:即惠农政策“直达”群众、数据测算“直达”具体对象、补贴凭证“直达”个人、补贴资金“直达”享受对象、督办检查“直达”基层。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严格实行报账制管理,对项目建设中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工程、设备、服务等支出,全部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对大宗材料、设备、劳务等可以直达终端的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从源头上杜绝挤占、挪用行为。县通过严格实行项目工程款支付逐级审核和县级报账制管理,确保了资金支付安全规范,在县国库收付中心设立京山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资金专户,严格实行报账制管理,做到支出核算到项目,资金支付直达项目施工单位。县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财政评审、下达计划、施工建设、联合验收”的程序,对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整治、小农水建设等相关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款。2014年,财政支农资金直接支付率达90%以上。

(五)着力突出资金使用管理创新。一是大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近年来,在全市逐步开展了以县为主、以主导产业或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在资金管理渠道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整合各类用途相近的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集中投入的自主整合模式。从的整合资金亿元、吸引社会投入亿元,发展到的整合资金亿元、吸引社会投入亿元,大大提高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县以产业为平台,先后整合各类支农资金万元,引导社会投入万元,用于项目。县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万元为引导,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万元,吸引社会投入万元,实施建设项目,开发兴建生产基地。县整合支农资金亿元,集中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难、出行办事难、安全饮水难、学生上学难、有病就医难、提高素质难、改变环境难、民主管理难”等“八难”问题,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改善了农村面貌,增加了农民收入。县围绕产业发展,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项万元,引导社会投入达万元,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推行“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资代劳、财政贴息、贷款担保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县从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植树、改水、修路各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生态和基础建设。2014年通过政策引导,建成通村公路公里;解决了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造林面积万亩。县投入奖补资金万元,用于口农村给水水库的改造。区近年来每年财政投入上千万元资金,主要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扶持、、三大产业发展,2014年本级财政扶持资金已达万元。三是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我市把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纳入市财政专户,根据项目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实施单位,会计账务、实施方案和工程资料在市财政备案留查,既保证工程进度需要,又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四是探索简便易行的惠农补贴发放方式。实行惠农补贴资金归口管理,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万元,惠及万农户,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提高了资金到位效率。

(六)着力强化乡镇财政管理职能。乡镇财政所作为最基层的财政部门,处于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前沿阵地”和最后一道“关口”,能否认真履行管理职能,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能否落在实处,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农村税费改革后,全市财政系统通过加大基层队伍建设,使基层财政所顺利实现了“从征到管、从收到给”的角色转换。特别在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上,大力推行农财专管员包村包户责任管理,建立健全资金台账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委托报账程序,堵塞使用环节“漏洞”,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县财政所加强对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实行补贴政策、标准、管理办法全公开,按照“一折通”发放程序,多年来没有出现一起群众。在项目资金管理中,对扶贫、低产林改造、小型水利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项目,按照委托报账制要求,加强票据规范性审核,加强项目财务管理,有效杜绝了截留、挪用、虚报情况的发生。县、县等地基层财政所普遍建立了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台账,全程参与惠农补贴项目基础数据的摸查、核实、上报以及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监管,督促项目所在村组对惠农补贴资金和项目资金进行张榜公示,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七)着力推行项目资金跟踪监管。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专管员”跟踪监管机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标制、项目监理制、项目验收制、县级报账制、进度拨付制、跟踪监管制,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监管,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运行。县通过严格实施扶贫项目招标制、支农项目监理制、资金县级报账制、资金财政监管制,全程跟踪管理,近年来审计结果没有出现大的违纪违规问题。区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县积极采取“动态跟踪、全程介入、严格监管、及时预警”的办法,联合农口部门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加强对救灾和灌区、“民办公助”等项目建设资金的跟踪督办,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问题资金”概率大大减少。

二、我市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惠农补贴项目过细。据我市财政局统计,目前各级财政到村到户的各类补贴,补助,救助资金高达项,仅农口负责管理和兑付的补贴就有项。但具体兑付到农户资金数额不多,有些补贴资金打到存折上只有几元钱,而且资金下拨时间又不同步。一项补贴资金从申报到登记公示,审核,审批,兑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上对象难找,数据难核实,工作量成倍增加,兑付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没有法定的预算支出渠道,县乡财政不堪重负。一些农民朋友面对这些“零零碎碎”的补贴资金并不十分在意,政策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项目资金使用分散。我市农业农村投入渠道较多,涉及发改、财政、国土、扶贫、农业、林业、水利、农机、水产、畜牧等十几个部门,支农资金来源分散,不同渠道的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有的项目结转指标较大,如我市水利系统资金结转大的原因主要是水利工程的建设期与预算年度不一致,2010年第一季度水利支出主要是2014年的水利工程款,而2010年的水利工程大部分还在办理立项、招投标、设计等前期手续,致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难以发挥。

(三)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我市各县区部门预算编制还不够规范、国库集中支付不够到位、政府采购不够彻底、资金审批程序不够严格、报账制和国库直接支付没有全面推行。如我市部分预算单位由于事前立项不严格,论证不充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缺乏可行性,导致在年度预算指标下后还存在项目之间进行调整的现象。镇区申报的项目工程概算不准确,远大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镇区水利工程计划调整范围大。实际执行中由于镇区工程进度不一,计划调整范围较大。从调查情况看,凡是问题资金,在上述环节上都可以找到根源。制度执行不严格,既有依法理财意识淡薄原因,也有制度设计不切实际原因;既有长官意志原因,也有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原因;既有村务公开不透明的原因,也有政策宣传不到位原因。

(四)制度设计有待完善。一是分配的随意性较大,部分补贴性质的农口专项资金没有制定补贴标准,资金分配时缺乏比较规范的标准和依据,存在“分饼仔”现象,分配的随意性较大。二是专项资金用途过于专一。各项资金制度都规定专门的用途,实行专款专用,地方财政难以统筹安排使用。三是项目资金配套难。各地普遍反映,上级立项或实施的重大支农项目,如农村安全饮水、病险水库整险、农村能源等,均要求地方按项目投资的一定比例予以配套。但是,目前我市大多数县、区受财力限制,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影响了中央、省级农业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四是项目资金缺口大。要求镇区配套的项目多,镇区财政难以承受,项目资金缺口大。

(五)监管仍有薄弱环节。一是在资金管理使用上,容易出现管理不细致、不及时、不到位,导致资金被挤占和挪用。二是联合申报项目制度执行不严,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预算,人大通过后即已通知部门,随即出现了部门资金部门随意表态、随意单家申报项目、而且还能获得项目审批和资金扶持的问题。在项目申报和资金分配环节财政管理职能在逐渐弱化,联合申报这一互为监督的有效做法正在被削弱。三是在项目审核与票据审核上,由于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出现假项目、假数据、假票据套取财政资金现象,有的管理者还帮助造假。四是资金无偿投入多。近年来我市的支农资金投入拘泥于就扶贫而抓扶贫,补、扶贫性的资金较多,对支农资金缺乏深层次开发利用。没有从启发农民思想、拓宽农村发展思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作文章,无偿投入使用的多,收到实际效益的少,未能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启动功能和带动作用。五是报账制管理缺乏统一要求,个别部门受利益驱动,为加大预算基数,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将本属于镇区事权的项目及非公益性项目纳入部门预算进行申报。

(六)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随着财政支农惠农资金量的增加、管理要求的提升,无论是报账制管理,还是财政公开数据和惠农补贴发放数据的录入,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单靠我财政局农业科股两三个人,只能疲于应付,难以完成。二是现行的“乡财县管乡用”体制,与部分县乡镇财政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矛盾。有的地方乡镇财政下放到乡镇管理后,淡化财政职能,管理严重缺位。三是乡镇财政所基础管理任务重。如县财政所仅有人,却负责上万个农户的各项惠农补贴的核实发放,平均每个人要管理上千户,有时为一件事要上门四五次才找得到人,出现“数据核实难、资金发放难、经费保障难”,致使管理压力过大。四是基层农财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推进我市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一)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各级财政部门都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及时汇报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在当地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汇报各项资金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汇报当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在全市所处的位次,及时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为党委政府工作决策当好参谋,为落实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把好关、“放好哨”。

(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把“三农”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担负起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的领导责任,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一抓到底,带头抓落实。县乡财政和农口部门,要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敢于坚持原则,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创新村务公开、项目公示等有效监管方式,加固财政资金管理链条,确保党和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安全畅通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约束。一是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努力使广大农民朋友心里始终有一本明白账。大力推行财政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财政”,不断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二是要不断增强依法为民理财的理念,经常性开展违纪违规案例教育,在严格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三是建立支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的奖惩机制,在严肃查处问题的同时,大力表彰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财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刚性不足,挤占现象普遍。财政专项资金不按规定使用,没有实行专款专用。执行过程中大量的人员工资福利支出挤占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而属于基本支出中大量的差旅费、车辆运行维护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商品和服务支出挤进专项支出。原因是专项资金预算有指标数,没有列支会议费、招待费、培训费、交通费等等明细支出的控制数。尽管专项资金实行单项核算,但大量专项项目还是以会议、招待、车辆运行、培训、考察等名目列报支出。

2.专项资金执行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有部分上年结转使用的财政专项资金要么没有及时拨付,要么拨入单位没有及时使用。原因一是省市补助资金滞后,地方配套资金已全额安排;二是当时存在虚报项目资金;三是该专项已在其他专项资金中列支。

3.重拨轻管现象仍然存在,缺乏项目动态监控。“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专项资金的分配和审核以及资金拨付上虽然有财政部门把关,但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4.财政监督薄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目前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监督环节薄弱仍然存在,在专项资金支出过程中,缺乏对其绩效进行有效跟踪和评价,致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低下。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管方式比较单一,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另外,在财政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规事项,缺乏应有的处置力度,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财政专项资金刚性认识不深。财政专项资金是指上级人民政府拨付本行政区域和本级人民政府安排的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以及政策补贴等方面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预算的安排,项目的执行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任何单位部门不得任意变动更改,实际执行中往往有些单位忽视这一点,主观认识上存在着偏差,致使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出现不合理,甚至出现预算追加,使财政部门工作处于非常被动;另外,由于上级部门或本级财政的政策的不稳定性,有关新的政策不断出台,相应的地方政府也要随着政策的变动而调整或追加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

2.包干经费不足挤占专项经费。包干经费是按各单位人员定额标准予以安排的,仅能维持政府机关的日常工作运转。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下拨后,随之而来要接受多次多层面的检查,而这些检查是需要一定的接待和工作经费的,财政预算没有安排这些专门接待和工作经费,使公用经费紧张的单位挪用财政专项资金。

3.财政监督与预算、执行配合不够密切。目前财政内部预算局、执行局、与监督局尚未建立规范、畅通的方式和制度,监督局无法准确掌握各项财政资金的编制、执行情况及不断更新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监督远远落后财政管理,无法对整个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监督的方式单一,事后监督为主,难以建立事前、事中的全程监督。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督力度不到位,存在着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没有把财政监督的职能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财政资金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资金使用过程中浪费、挪用现象严重,造成单位部门之间不平衡。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量的核对,忽视质的分析,缺乏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跟踪和评价,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

三、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和管理的对策

1.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依法理财是财政法制化的根本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细化管理办法。将财政专项资金的范围、预算编制与执行、支出标准、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机制、奖惩措施等有关专项资金问题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根据特定项目资金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保证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有制度可依。

2.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首先,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科学界定,根据专项资金的定义及内涵,确定哪些项目属于专项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并与资金需求测算相结合,做到方向明确、具体细化,合理可行。再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逐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跟踪、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最后,健全内控制度,规范管理。明确规定各项专项资金的审批权限,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6

p键词:国库集中支付;高校;预算执行;措施

自2003年以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我国高校中逐步推行,作为一项全新的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效解决财政资金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较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自身局限性使高校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难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财政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重视不够

近年来,财政部门已明确指出,要将当年度的财政预算执行和下一年度的部门预算挂钩,当年预算执行达不到警戒线的要扣减来年预算。因此,高校财务部门在年度财务工作例会和财务政策宣讲会等场合多次强调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依然对该工作不够重视,认为财政预算执行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就算资金被财政扣减,财务部门也会想办法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退回。正是由于这种不理解、不重视,使财务部门很难有效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工作。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预算管理缺乏配套制度

由于相当多的高校对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工作认识不足,其校内预算申报程序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而预算编制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计划管理科室的几位财务人员负责,个别预算编制人员对学校种类繁多的经济事项了解不够,预算数据往往就在上一年度的经费列支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浮动,预算编制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使得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无法得到保障。此外,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的制度基础,财务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预算绩效跟踪管理不到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奖惩措施不推行,导致预算编制时项目申报工作的准备不足,缺乏远期规划,从而影响后期项目预算执行。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限制了高校对财政资金的支配权

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高校经费拨款一直是由财政部门直接将资金划拨至高校的自有资金账户上。在这种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下,高校可以通过不同银行账户间的资金划拨解决单位内部资金的垫付问题,自主支配财政资金的使用。但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一个预算单位只能设立一个零余额账户,而且不允许该账户向本单位其他账户拨付资金,势必造成高校垫付的自有资金无法收回,从而影响财政预算执行率。

(四)国库集中支付结算流程复杂,审批手续繁多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高校财务人员除了对报销业务进行正常的财务审核外,还需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进行支出标准的审核,增加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同时,对于已审核好的报销业务,财务人员在财务系统进行凭证录入之后,还要在国库支付系统中进行项目预算选择、支付用途录入、收款单位银行信息录入等具体操作,资金结算流程复杂。国库资金支付成功后,需要打印财政支付明细表作为记账凭证附件。如果老师提供的收款单位银行信息有误造成款项支付失败的,则需进行国库退款处理,大大降低了资金的支付效率。

此外,涉及政府采购业务的审批手续也很复杂,采购前需要经过经费负责人、财务预算岗、采购中心主管岗、采购中心领导等相关人员的审批后,才能进入采购环节。加之政府采购周期本身就长,繁琐的资金结算和审批手续对预算执行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二、加快高校财政预算执行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对财政预算执行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单位主体责任。

做好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是高校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力,确保年度预算完成的有力保障。高校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及时查找导致预算执行不力的问题所在,合理分析原因,不断提升财政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同时,要明确和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单位内部要建立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并将预算执行结果纳入各项目管理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高校财务部门应切实履行起预算执行管理的职责,监督并指导各学院、各部门的财政预算执行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务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前提,要强化财务预算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早编、细编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完善预算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前期管理,做好项目储备和远期规划,对于关乎高校发展的重点工作,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要充分做好项目的规划方案及可行性论证等前期申报准备工作,并对申报项目进行专业评估,严格审核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同时,要对项目进行绩效跟踪管理,一方面要采取数据抽查和序时情况反映等方式,动态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进程和预算执行进度,确保项目管理效益;另一方面要采取校内专家组自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评价等方式对项目各项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做到奖罚分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有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合理收回代垫资金

高校要加强与国库集中支付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学校具体经济业务产生的影响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解决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之间的使用矛盾。比如科研项目的管理费,在国库支付系统中无法直接提取,但是可以采用科研水电费托收的方式按科研项目管理费的规定比例将财政资金转回学校基本户;而大批量的校外人员劳务费的发放,也可以通过统计财务部门的劳务申报系统的发放数据,将原本已经由自有资金支付的劳务费通过国库支付系统转回学校工资户,合理收回学校代垫资金,保证财政预算执行率。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7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势在必行。2016年以来,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已初步建立了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常态机制,每年都会选择支出规模大,受益群体广,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民生支出相关的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党的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将财政绩效预算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财政绩效预算涉及三个维度:绩效预算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绩效预算管理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事业、工程计划,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而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预算绩效管理是以支出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评价结果应用为保障,覆盖所有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运用一系列管理方法实施的相关活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开展的量化评估活动,对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进行业绩评估和科学评判。应当厘清并解决当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全面提升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

当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主要面临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建立、目标考核不完整、专业人才缺乏、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

1.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建立

长期以来,由于财政预算体制导致的“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旧观念根深蒂固,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政府官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追求财政资金支出绩效,在财政支出过程中,既不追求节约也不追求效率。公众对财政支出绩效不了解,更缺乏对财政支出绩效的关注,财政绩效管理理念更无从谈起。

2.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考核欠科学

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是预算部门(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预算部门在申请项目立项时应设置具体而明确的项目绩效目标,且在申请项目预算时应按照规定同时申报绩效目标。预算绩效目标包括预期产出目标、预期效果目标和保障目标。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中,预算部门申请项目立项时,重点关注预期产出目标和预期效果目标,而忽视了包括制度、措施、计划以及相应要求在内的保障目标。在项目结束时,重点考核的是产出目标,给予产出目标的分值权重过高,而对于保障目标权重很低,甚至会忽视,最终导致绩效评价结论不够科学,绩效评价报告总结的经验不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3.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匮乏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需要有专业的人才作支撑。只有专业人才能够充分理解、掌握、熟练运用绩效相关的知识完成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对财政预算支出做出科学、准确、有效的绩效评价,才能将绩效评价结果用于未来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但是,目前在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工作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同时还从事其他工作,且不少还是从其他科室抽调的人员,不具备财税专业背景,缺少预算绩效专业知识,理论积淀不够,实践能力不强。此外,现有人员也不注重对现代财政制度及其改革动向的学习,对新的财政管理制度和新的财经法规掌握不全,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践中,其业务能力不高、知识结构老化的缺点凸显。

4.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新修订的《预算法》对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主体(谁评价)、评价对象(评价谁)、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程序(怎么评)等没有明确规定,预算绩效管理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地方财政部门在开展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难以找到权威的指引和依据。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地方公共财政资金支出效果不好,其根本原因是现有的预算制度不够完善。一方面,现行预算制度不科学。在现行的部门预算编制制度下,各部门申报预算时不受制于资金限额的约束,也不关心政府财政支出重点领域和支出细节,经常出现自行申报数额远超实际支出需求的现象,大量财政资金被浪费。另一方面,现行预算制度下,财政资金用途不透明、不精细。预算单位提交的预算申请只提及资金使用领域,而不提及资金具体用途,只涉及支出大类,而不涉及具体的支出项目和支出明细,从而无法对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考核,导致财政支出效益低下。

5.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不仅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也需要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和辅助。由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起步较晚,传统的预算管理观念在财政部门、预算执行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工作人员头脑中居于主导地位,统一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软件系统、相关的数据库以及相对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均未建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而完整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财政预算管理效率,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预算绩效目标考核

在公共财政模式框架下,公共财政要弥补市场失灵,财政支出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具体的公共支出目标。财政部门应通过目标对财政预算支出进行后续管理,必要时要对财政支出目标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预算执行部门的分目标,再对预算执行部门的分目标进行分解形成项目目标,最后对项目目标进行考核与评价。这就需要建立完善、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目标体系,并对所有目标进行科学的赋值和考核。此外,在对目标进行考核和赋值时,应尽量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在预算绩效目标考核中,绩效评价要彻底改变“重绩轻效”现状,以财政支出结果为导向,从较侧重技术、工程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向侧重效益指标靠拢。

(二)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财政部门、预算执行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必须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及其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大意义。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落实好主体责任,要有责任意识,应将“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并大力宣传绩效评价理念,培养本部门人员的财政绩效管理意识,引导资金使用单位也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此外,坚持财政收支信息公开和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估报告公开,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培养纳税人主人翁意识,共同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氛围。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摒弃“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旧观念,做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逐步形成地方政府主导、财政部门牵头、预算执行部门具体实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新格局,使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真正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不断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相关业务培训力度,顺利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一是要加强对财政部门和相关预算单位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背景、业务能力强,懂财政预算、懂预算绩效管理的人员,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的管理质量。二是财政部门要组织具有公益性的专业人士培训,重点培训第三方评估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决策咨询机构、高校)的工作人员,使其在承担绩效评价项目时,能够对项目进行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后续财政项目支出提供决策参考,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果。

(四)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地方政府及政府财政部门要出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或文件,建立涵盖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对绩效评价相关工作进行权威的规范,健全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并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同时,对财政部门、预算执行部门、资金使用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职责予以明确规定,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从而提高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五)加快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现阶段,应尽快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构建绩效考评指标库、基础项目库、数据库和专家库“四位一体”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该系统与国有资产、会计数据库联网,实现这些数据的整合和共享,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六)加强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审计

审计部门要以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基础,对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审计。不断强化财政支出绩效审计,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开展重点审计。对于用于民生工程和民生项目的财政资金,要重点对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效应进行审计。对在民生工程中浪费财政资金,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问题实行责任追究。此外,加大支出规模不断扩张的社会保障支出、科技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等项目的绩效审计,对全部的项目资金都要按照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来衡量其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保证财政资金支出真实、合规、合法,获得既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七)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8

为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整合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见》(浙政办发〔2009〕8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研究,现就清理整合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清理整合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清理整合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有所积累、四要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理财方针,清理整合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逐步形成"立项科学、管理规范、注重绩效"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清理整合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优化结构,确保重点。要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存量调结构、增量调方向、以增量调存量"的思路,保障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规范管理,强化约束。要坚持程序公开透明,分配公平公正,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专项资金依法、有效地拨付和使用。三是量力而行,注重绩效。要尽力而为、量入为出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明确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二、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

(一)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清理。财政专项资金清理主要是历年结余,包括:项目实施完成形成的结余;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项目绩效差等原因导致项目中止或撤销形成的结余;项目支出进度超过预算确定期限一年以上而形成的结余;滞留账上超过三年以上不用的专项资金结余。上年底尚有资金结余的项目,都应列入清理的范围。项目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按照文件精神认真清理。结余资金要全部收归财政统筹安排,优先安排结余单位符合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的项目。

(二)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控制新增专项资金。除法律、法规以及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增支项目外,各单位不得新开口子。二是取消、归并、整合现有专项资金。对已经实现项目目标或已经到期的项目,以及支持方向与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相偏离的项目,要予以取消;对符合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但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要予以归并;不同部门管理但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要予以整合。

三、完善财政专项资金规范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项目立项的科学决策制度。预算单位申报项目必须规范设置,立项要有充分的依据、设定项目具体任务和预期绩效目标,并明确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按《关于印发<*市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东财预〔20*〕507号)文件规定应报送可行性论证报告的,将可行性报告作为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立项的前置条件。

(二)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机制。预算单位要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的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编制财政专项资金预算,预算建议方案要有明细的计算依据、标准和过程。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支出标准体系,逐步建立预算与资产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按照东财预〔20*〕507号和《关于印发<*市部门(单位)结余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东财预〔20*〕505号)文件精神,在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盘活存量,统筹考虑,减少财政结余资金。

(三)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机制。财政专项资金要严格遵循预算要求,按照规定程序、规定方法、规定用途分配,由财政部门下达。省市专项补助如与本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项目相同、资金重复的,重复部分由财政部门优先考虑给该项目管理部门安排用于符合党委、政府要求的项目。财政部门严格按预算的功能科目和经济科目,依项目执行进度拨付,防止挪用、移用和浪费。各(部门)单位要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压缩债权规模,千方百计盘活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安全、有效”为主题,过分配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管理办法,切实加大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管力度,努力强化部门预算管理,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支农资金管理分配和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依法理财、从严治财,使违规违纪使用支农资金的现象明显减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的整体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

二、分配的原则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分配坚持择优选项、追求效益的原则。按项目管理的支农专项资金,严格按立项程序落实项目;按非项目管理的支农专项资金,要有科学合理的测算分配方案。在符合增加农牧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和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支农项目安排应区分轻重缓急,本着效率优先的原则相对集中资金,缩短项目建设时间,扶持重点项目尽快产生效益。

三、资金设立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设立应符合国家有关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原则,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的政策依据,有具体的目标、用途、支持对象、支持范围和起止时间。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要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管理、打破基数限制,依据自治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优化结构、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分项预算规模,确定支持顺序,优先保障法律法规规定和同级党委、政府确定的农牧业发展项目。

农牧、水利、林业、扶贫、气象等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将需设立的支农专项资金按规定时间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并报专项资金分项目支出预算、支出内容和相关政策依据。本年度预算应在上年度8月底以前预编完成,以体现预算早编制、项目早落实、资金早下达的原则。经财政部门依法审核后,对确需设立的支农专项资金,报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的设立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执行到规定期满后自动停止。到期后如需继续执行,由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重新申报。

四、项目联审

1、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召集由市财政局、乡(镇)政府、农牧、水利、林业、扶贫、气象等部门召开联审会议,根据呈报的项目,具体审核。对收到申请的项目和专项资金申请进行联审,联审内容包括:是否符合立项规定,是否在管理权限范围内,申报材料是否齐全等。同时对申报项目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有:项目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生产与技术开发条件、财务状况、效益情况、配套资金来源等。根据当年的资金规模和调查结论对项目进行筛选,确定合格项目。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农业专项资金补助的项目清单。农业主管部门将根据联审小组确定的项目清单,按程序会同主管部门下达资金计划。

五、部门职责

1、乡(镇)政府职责

各乡(镇)要严格按照本乡镇年度农业专项资金分配方案使用专项资金,超支补,结余转下年继续按规定用途使用。

乡(镇)政府要成农业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农业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并制定有关资金使用规定和协议。

2、农业主管部门职责

农业行政部门协同市财政部门做好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在每月日前将上月农业专项资金费用支出报表送市财政局,并接受监督检查。

3、财政部门职责

市财政部门负责参与编制全市农业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和审核农业专项资金和使用计划,安排调度好农业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

乡(镇)财政所负责参与编制乡(镇)年度农业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核乡工(镇)组织开展项目费用报帐等,确保乡(镇)使用项目做到专款专用。

4、农牧、水利、林业、扶贫、气象等部门

农牧、水利、林业、扶贫、气象等部门要对农业专项资金的项目申请单位进行复审,看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或条件,审查提供本单位的组织形式、资产和财务状况,对农民收入、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以前实施农业项目的绩效等有关情况。农业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对以经济效益为主、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项目申请单位应以公司制为主。对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农业专项资金的申请单位情况必须如实上报,并且对上报项目的真实性和文件的合规性负责。

5、联审小组的职责

研究提出年度支农资金分配方案;审查相关部门提出的支农政策;协调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实施支农资金年度预算;审批支农资金重大支出;审查审批支农资金预备费支出。

六、分配的方式、程序

凡符合支农资金补助条件的单位(个人)按相关补助操作细则规定的程序,如实填写申请表和附列相关资料,向当地镇(街道)属地申报。

镇(街道)初审:各镇(街道)对单位(个人)申报的补助,对照相关规定进行初审,并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由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市业务主管部门。

业务主管部门复核:市业务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相关资金补助细则规定,对镇(街道)上报的申请资料进行复核,并将拟补助方案送镇(街道)。

公示:拟补助方案在镇、村政务公示牌中公示,根据需要在政府网站实行信息公开,如果镇、街道有异议的,需经市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调查确认;公示时间为五天;公示期满后,镇(街道)将公示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市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选取农业、水利、渔业资金为试点,由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纪检监察等组成联审小组,对主管部门制订的分配方案进行联审,其中对已有分配标准的资金如种粮补贴、农机补贴资金实行联审确定分配方案,对分配对象不确定或分配对象主要是私人企业的资金试点实行竞争性分配。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确定的分配方案,由主管部门联合财政部门上报市政府后执行

审批:市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公示反馈意见,填写补助审核表并附相关资料,由财政部门审核汇总上报,联审小组根据上报资料,由小组组长审批。

发文兑现:根据联审小组审批意见,由市业务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下拨兑现,补助资金实行财政集中支付。

七、资金拨付方式

支农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并根据资金性质实行分类拨付制度。

1、扶贫资金报帐制。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市级报账制管理,市财政和各乡镇均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财政扶贫项目经验收合格后,扶贫项目实施单位应填写《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申请单》,并附有效的原始凭证(支付清单或正式发票等),经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审核后报账。报账的资金从市财政扶贫专户划拨到相关乡镇政府扶贫专户或扶贫项目实施单位账户。对已报账的原始凭证,财政部门在加盖"已报账"印章后退还项目实施单位存档。

2、财政直接支付制。支农项目验收后,由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资金补助文件,项目实施单位或部门提出书面用款申请,报送市财政局审核,市财政局根据下达的资金补助文件或报告处理单等有效依据审定后,由国库集中拨付到相关单位和部门;单个补助资金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支农项目,由市财政局根据资金补助文件、市财政结算项目审核意见书以及实施单位的书面用款申请,直接将补助资金拨付到项目承建单位;粮食直补、种粮农资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专项补助资金,实行直接补贴农民的方式,由市财政局按照相关的程序和标准,将资金直接拨付到补贴对象。

3、财政授权支付制。未列入支农项目扶持导向目录以及其他临时急需安排的单项支农补助项目,由市财政局根据相关的拨款依据,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各乡(镇)财政组,由乡镇财政按照市财政的授权将款项直接拨付至有关单位。

八、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1、为切实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和监督,促进农村经济事业建设活动有序进行,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农林、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农业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

2、县农林部门、财政部门和乡镇政府要精心组织,通力协作,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墙报、标语、幻灯等新闻媒体和工具,大力宣传农业专项资金管理的重大意义,使之深入农村,家喻户晓。

3、领导小组要加强业务指导,制定工作计划,培训业务骨干,鼓励多出农业建设成果,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积极开展“三农”经济活动,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加强资金监管。

把加强监管贯穿于支农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切实保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一是加强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监管力度。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支农资金监管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查找支农资金管理中的“漏洞”,针对支农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领域和地区,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逐步形成对支农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的全程监控,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对支农资金违规违纪使用现象易发地区和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二是加快支农预算执行进度。对省财政下达的专项资金,凡已明确具体项目的,要在文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批复下达;凡未明确到具体项目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尽快研究分配意见,并在文到之日起1个月内批复下达。对季节性、敏感性强的资金,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分配、及时拨付。市财政本级安排的支农资金,也要抓紧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尽早分配。三是全面推行农业财政资金市级报账制。在国库集中支付流程中增设相应岗位,负责农业财政专项资金报账审核。各市要切实加强对县级报账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该制度的顺利实施。四是加强支农资金监督检查。组织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整改。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做好各项审计工作,充分利用财政监督检查力量,加大对重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对支农资金分配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的作用。五是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信息系统”使用管理。按照财政部《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进一步规范系统使用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操作流程,逐步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信息化监管水平。以此为基础,探索建立覆盖全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和监控网络。五是强化资金使用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工作。资金的拨付并非单纯以拨出为完结。资金使用的事前审核,和使用过程的跟踪问效,更能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合理,且能确保资金的运用达到目的,强化事前事中监督,有利于完善财政管理。财政所应积极协调农口部门参与项目管理,根据申请书、招标通知书、施工方案、合同、图纸、工程监理书和竣工验收表和结算审核等完整的请款资料拨付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项目开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向群众公布。

公布市农林行政部门()和市财政部门()的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九、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口部门(农牧、水利、林业、扶贫、气象等)部门高度重视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切实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各项工作部署和开展情况。

(二)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支农资金管理的重点,制定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指导做好各项工作。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各级财政部门农业处(科)长作为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农口部门财务管理机构也要明确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这项工作。

(三)强化基础,加强调度。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完善部门预算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体系,严格界定项目类别,推进项目支出滚动预算管理,认真执行预算编制程序,加强预算审核和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做好财政支农情况统计工作,做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财政支农支出情况分析。要加强上下沟通,及时调度“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四)镇区要把好项目申报关。镇区申报项目资料是财政拨款管理的主要依据,故镇区申报工程项目时要充分考虑本镇财政承受能力,根据财力状况选择急需建设的项目,实事求是报准项目,切忌为争取得到市级资金而把项目报多、报大、报错。并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工程规划,保证市、镇两级财政合理承担支农项目资金。

及时办理项目调整手续。对于水利、农业、林业等工程项目,个别镇区未能完成年度工程计划的,应及时向农口主管部门书面反映情况,办理计划调整手续。

(五)镇区要及时拨付财政支农资金。镇区要及时拟定好资金使用方案,加强管理配套资金制度,落实镇区资金,加紧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同时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拨付流程,保证按进度拨付财政资金,市、镇两级专项资金及时投入使用,发挥作用。

十、奖励处罚

财政项目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政府会计制度;信息化;财政预算管理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系统性、有机性有待提高

目前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直接规定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间接的规定分散于会计法、政府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制度、部门政策文件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定多而零散,且规章制度间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程度不够,相关工作人员难以把握。

2.资产实物管理方式有待强化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式主要是依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卡等,存在认为主要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偏重财务会计核算而实物管理薄弱等问题。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虽明确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产权登记和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管理措施,但存在较多的不足:一是其中关键环节产权登记由谁实施、如何实施、法律地位等没有做明确规定;二是在监督检查方面对资产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三是各环节措施多是原则性规定,区分不同资产并采取分类管理的具体措施不够,影响资产管理各环节的管理效率。

3.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管理薄弱

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本质上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但由于该类资产情况相对复杂,且实际上没有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范畴,管理相对薄弱,其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开发建设、土地收储做法多样,如实施主体上有的成立专门的城投公司、土地储备公司等,而不是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导致较难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二是开发建设、土地收储有相对独立的程序规定,如立项审批、竣工财务决算、土地收储红线批复等,实践中容易认为只要履行竣工财务决算、取得收储红线批复等程序就可以了,弱化了财政概念上的资产管理,也有部分地方针对此情况开始探索完善,如厦门市试行建立基本建设形成的资产备案制度。三是开发建设、土地收储普遍存在项目实施周期长,期间人事、实施主体、政策变动等原因导致竣工财务决算都较难,就更谈不上财政概念上的资产管理。四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定难以适应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管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主要依靠财务会计核算、固定资产卡管理,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仅依靠会计账、固定资产卡很难实现对实物资产的清晰界定。五是开发建设和土地收储过程中,地方政府普遍重视项目进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后续资产管理往往重视不够。

4.资产管理有机协同推进滞后

财政部门重视财政资金的收、支、余管理,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预算管理等改革及信息化建设,但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及信息化建设上未能和相关的财政业务模块有机关联、融合推进,甚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管理。相较当前,单位财务人员在不是主要依靠信息化系统进行会计核算时期,通过设立基本建设专户、专账核算等措施,对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在认识上、核算上都更加到位。

5.资产管理配套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环节多,而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管理涉及部门多,要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求加强管理,需要配套完善基本建设、土地收储等配套制度,如项目前期经费管理、土地收储项目管理、代建制等,这些配套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成本费用归集、价值认定和责任认定等。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原则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遵循既有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等相结合的原则上,有必要明确如下原则。第一,应计尽计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内涵、外延明确,可较好地界定资产是否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定义的必须纳入管理;二是资产价值认定精确,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价值形成过程程序多、历时长、费用种类多等情况,能较好地归集成本费用,正确核算资产最终价值;三是既有资产后续计量精确,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价值增减变动情况,有可操作的简单便捷的处理办法,较好地动态反映资产价值;四是具有良好的资产补充登记机制,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之前没有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资产,能较好地进行资产补充登记核算。借此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全面管理,确保不重不漏。第二,公开透明原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依托政府职能部门,其主观能动性和实际监管能力都是有限的,且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即使再完善也很难全部覆盖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强化社会监督,才能有效弥补存在的不足。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在资产配置环节公开,对财政支出项目是否形成资产可事先研判并进行公开;二是既有资产信息公开;三是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情况公开等。第三,责任明确原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明确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成本价值认定、评估、登记、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各环节责任,特别是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成本价值认定、登记环节的责任,并加强责任追究,才能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以及后续增减变动情况,真正实现加强资产管理的目标。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财政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是现代财政制度不可偏颇的两个重要内容,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联系的纽带是项目支出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必须加强项目支出管理。目前财政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是以财政资金管理为主的政府收支分类管理,即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为工具,对财政资金进行年度预算管理。即使是在实行项目库管理、绩效管理等情况下,其重点还是财政资金的政府收支分类管理,而对项目支出管理和资产管理相对薄弱,如目前的财政报表体系和预决算公开制度,缺乏以项目支出为主线进行反映和公开的方式。通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可从资产管理的要求倒逼财政资金管理更加重视项目支出管理,重构完善项目支出业务流程,使得财政资金管理更加有机、科学、规范,如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成本价值的认定正确无误,必然要求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上能实现对项目支出的各种费用、跨年支出等进行归集汇总,这又必然要求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国库支付、预决算审核、会计核算等业务模块联系更加紧密。第二,有利于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效管理的财政资金项目支出管理模式作用重大。项目支出管理一是必然突出项目支出绩效,从而要求政府决策时更加审慎,注重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安排项目支出,注重综合考虑项目投入成本和绩效情况等。二是必然强化项目支出的各环节责任,项目支出从项目决策、批复、实施、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等各环节中参与单位和人员责任更加明确,必然使得各环节参与单位和人员自觉履行自身职责,注重依法行政,遵守财经纪律。三是必然要求项目支出相关信息资料齐全完整,从而有利于审计、监察、效能等单位客观、公正、便利地进行监督、问责和考核。四是必然要求项目支出的政策制定、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更加公开、透明,从而推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五是必然要求项目支出分类、统计更加科学、精准,合理评估财政资本性支出、对企业补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产生的效益,从而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政策,更好地发挥财政税收、支出政策职能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第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行为。加大政府投资更好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政府投资普遍存在重视土地、规划、环保等要素而对资金要素的承受力和效益重视不够等情况。如何既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政府投资力度,又不断提高政府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一直是财政部门面临的双重压力。通过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管理,一是按照应计尽计原则,将在建、拟建的政府投资项目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范畴,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可以较好地掌握政府投资项目总体资金需求,从而适度控制新增投资项目;二是结合公开透明的原则,有利于社会公众和监督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是否存在重复投资、是否形成资产以及形成资产的成本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三是通过对政府投资形成资产的评估和考核,可以从结果追溯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批、实施、造价审核、质量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规范政府投资各环节运行。第四,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一是需防止不顾财政财力情况扩大债务规模风险;二是需防止专项债务资金使用不规范,如包装项目融资,难以形成相应资产;三是需防止融资模式创新下形成的各种隐性债务,导致债务底细不清。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一是在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的基础上可以约束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二是通过政府投资和形成相应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挂钩,可以解决项目包装融资导致债务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可以反映历年政府投资形成的资产情况,提升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如停车场、污水处理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具有较高价值的资产;三是通过明确资产的权属,可以更好地区分开发建设、土地收储中形成资产的债务是否属于政府性债务情况,减少各种隐性债务的认定难度。第五,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国企、市场间的关系。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可以理清政府和国有企业间的关系、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划清相互间权责,从而有利于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利条件

第一,已形成加强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各级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认识更加到位。再是完善政府投资制度、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等需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同时巡视、审计等也不断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第二,持续推进的财政改革为加强资产管理奠定了基础。财政部门持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性债务管理、预决算公开、政府会计制度等改革,这些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创造了条件、营造了氛围、积累了经验。同时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也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协同推进。第三,信息化发展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信息化技术不仅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务会计核算更加便捷,而且测量、影像技术的发展为及时获得资产的数量、位置等精确信息提供了保障。持续推进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熟悉信息化管理的财政财务工作人员。第四,政府相关部门改革为加强资产管理减少了阻碍。不断加大的政府投资、土地房屋征收等领域改革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如基本建设项目统一编码制度、三规合一审批、土地房屋征收补偿信息公开等改革为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管理创造条件。

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建议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必须做到账实、账卡、账账相符,需要完善资产管理各环节办法,特别是资产处置、成本价值认定、登记等环节,需要简单便捷的措施,才能确保运作流畅、核算准确,任何环节措施的不完善,可能导致运作梗塞而大大影响资产管理效率。

1.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定义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资产的定义是指由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比较两者定义,共同点是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资产归属和货币计量的属性,后者强调资产形成起因和资产本质,总体上后者更加精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资产的定义存在的较大缺陷是在概念上不能覆盖本质上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但实践中通过国有企业实施形成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土地储备等资产,应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进行完善。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资产形成起因包括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两种情况,表现形式上可概括为一是支付财政资金对等形成资产的市场行为;二是通过行政权力形成资产的行政行为。据此,无论采用什么开发建设、土地收储模式,只要其资金来源最终属于财政资金支付的,均应纳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范畴,只是实际操作上通过委托方式实施。也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定义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或委托实施的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2.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架构体系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管理没有区分,但实际上两者存在很大区别,再是结合资产类别的具体操作细则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应参照政府会计准则的架构体系完善实物资产管理办法,先是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普遍适用原则;再是针对非流动性资产管理中资产配置、成本价值认定、登记和监督检查等各环节,制定原则性管理办法;最后是结合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特点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且必须务求操作简单便捷,职责明确。也即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新政府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共同构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性、框架性的文件,分别从实物资产管理、财务会计核算两方面进行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建立非流动性资产登记(批复)制度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管理,需要建立财政部门对非流动性资产登记(批复)制度。该制度相比于相关职能部门对不动产权籍的登记管理制度,区别在于强调对非流动性资产成本价值以及主管部门的确认登记(批复)。该制度相比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区别在于一是资产需由财政部门进行确认登记(批复)而不仅是依靠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核算;二是财政部门确认登记(批复)资产信息比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卡更加丰富,同时登记(批复)资产的数量、位置等信息,如政府储备土地的面积、方位等,并且附齐图纸、影像测量资料等,确保资产的信息精确无误。建立非流动性资产登记(批复)制度,一是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客观要求,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对资产核算要求账实更加精确,对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动等后续计量更加精确,实践中如城市道路等的改扩建通常难以按原已入账的城市道路范围实施,安置房资产在已安置情况下应相应减少安置房资产,没有原已入账的城市道路、安置房资产的数量、位置等信息,后续计量就难以精确反映资产的现行价值及相应实物。二是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等资产形成过程较复杂的客观要求,该类资产形成过程存在开发建设模式多样、实施主体和资金来源多样、涉及部门多、历时较长等情况,如实施主体不是政府会计主体等,仅依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方式难以适应对该类资产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非流动性资产登记(批复)制度,可以较好解决该类资产形成过程较复杂的问题。三是可以有效弥补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过渡时期存在的不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应确保应计尽计,才能真正实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作用。旧政府会计制度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地的财务核算较薄弱,需对历史的该类资产按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补充核算,借助非流动性资产登记(批复)制度可较好地纠正存在偏差或进行补充核算。四是有利于建立资产信息公开报告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这就要求公开、报告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土等资产的成本、数量、位置等信息更加翔实全面。五是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法律地位,强化管理责任。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更多认为是财务人员的事情,而要真正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需要单位领导、项目经办人等共同参与,切实履行各自职责,通过建立非流动性资产登记(批复)制度,使资产管理的要求和责任更加明确。

4.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全国平台系统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全国平台系统,有关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资产信息都进入平台系统,按照先予规范再逐步公开原则推进系统建设,最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租、出借、出售、处置等均在系统公开透明完成。通过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全国平台系统,一是可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统计、报告更加规范;二是可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提高资产管理的权威和公信力;三是通过各地资产管理经验做法、价格信息等共享,可使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环节运作更加快捷高效;四是有利于市场竞争,培育资产评估、绩效评估、交易主体等优质市场主体,让更多的优质市场主体进一步推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