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的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2:42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1

[关键词]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审计

国资经营公司是特殊的国有企业法人,如何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审计监督,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家审计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审计中对投资方向、投资管理、投资效益等方面应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一、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特点

国资经营公司是我国在经济改革调整中,经过产业布局和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形成的,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产物,它既是国资管理部门管理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国有资本经营的一个重要载体,既对上接受国资管理部门作为出资人的监管,也对下属国企行使国有出资人的权利,它是集投资、监管、经营于一体的特殊的国有企业法人。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是其运用国有资产的基本方式之一,其特点:

1.具有双重目标,首先是政府目标,即必须承担起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引导产业发展等政府职责;其次是市场目标,即必须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2.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按国有经济发挥不同的主导作用分类,可分为公共性作用、功能性作用及经营性作用。公共性作用指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性公共服务的功能;功能性作用体现在为培育、引导、重组产业提供阶段性的资本供给与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经营性作用指在投资新兴产业、经营性产业和均势产业中的优势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3.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政府性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等非盈利性项目;股权性投资是指由国资经营公司出资成立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的行为;金融性投资是指国资经营公司利用间隙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申购新股、委托贷款等行为。

二、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审计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行为关系到国有经济布局和调整、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审计目标不仅仅是投资规模和收益的增减,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注点一:投资方向

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方向关系着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方向是审计首要关注点。有迹象表明,目前国有资本有向房地产、餐饮业等一般性竞争领域集中的趋势。根据某地级市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情况审计调查,该市国资经营公司对公共性领域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2006年为62%,2008年为58%,下降了4个百分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投资比重保持在19%左右,但其中对房地产业和餐饮业的投资剧增,房地产业投资总额2007及2008两年比2006年增加了3.8倍,餐饮业的投资增加了8倍,有明显向一般性竞争领域集中的趋势。通过对投资方向的审计,要及时发现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方向性偏差;揭示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与国家产业政策的一致性,关注国资经营公司在公共、民生、事业性及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投资规模变化趋势。在审计实践中,应将国资经营公司投资项目按行业正确归类,将数年的投资额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的变化,并与相关的国有经济调整布局及发展规划进行对比和分析,确定对外投资的方向是否符合规划要求。

关注点二:投资审批

在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很多地方法规都规定了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要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或备案。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国资经营公司的对外投资越过了这些批准或备案程序,使得对外投资业务脱离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加大了监管部门日常管理的难度。有些投资项目甚至只是少数领导人的决策并未经过集体或会议讨论。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资管理部门批准,出资近3000万元收购原五个自然人所拥有的股份,比原1100万元股权溢价了近2000万元,且其溢价的合理性争议较多。通过对投资审批事项的审计,可以督促国资经营公司按程序报批投资项目,规范投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被滥用和挥霍。

关注点三:企业间资金担保和拆借

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过程也是与其他经济组织或企业相关联的过程。关联企业间资金担保和拆借的问题很值得重视,其背后往往是利益的博弈,稍有不慎极有可能造成国有资本的流失和滋生腐败现象。2008年10月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并在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四十五条规定: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不得有与关联方订立财产转让、借款的协议或为关联方提供担保的行为。据了解,目前部分地方国资管理部门因在资金担保和拆借的具体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并无相应的具体措施,国资经营公司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出借资金成为通常概念的企业行为,审计调查发现担保或有风险已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在帐面并无反映,在审计中,应注意收集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的资料,除了解担保和拆借资金的总量,还要对涉及企业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跟综,了解资金担保和拆借的真实原因,分析担保和拆借资金是否超越企业本身的实际能力,尤其要关注长期未收回的借款,从而体现审计提前介入的理念,提示可能发生的隐患。

关注点四:投资收益

对外投资收益是衡量一个企业资金运用效率的标志,也是国有资本增值的体现,不仅能通过投资收益的大小判断投资项目的优劣,还能从中观察有无假借投资转移资金的问题。我们在审计实践中发现,投资收益的核算中往往隐藏着企业人为控制利润、转移利润的行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未按会计制度规定的权益法或成本法正确反映投资收益,使投资收益失真,其原因有的是工作失误造成投资收益核算不正确,有的则是为了控制利润高低而人为调节。二是帐面反映的投资收益长期未收回,资金被其他企业长期无偿占用,造成国有资本的损失浪费。三是假借对外投资而转移资金,有些企业为了对方借贷资金的需要,或是为了新办企业验资的需要,随意将资金外投,有些企业名为投资实为借款,这些投资项目通常均反映出长期无收益或亏损的现象。在审计中要注意收集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逐项核实投资收益核算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关注那些长期挂帐的未收回的投资收益,对长期无收益和亏损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揭示存在的问题。

关注点五:与下属子公司的往来及利益关系

近年来随着国资经营公司的不断扩张,下属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在不断增加,且子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其他公司共同出资又组成新的子公司,国有民营合资现象在不断加剧。在人事上,一人身兼多职现象普遍,有的既是母公司部门领导,又兼子公司法人,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资金链和人事关系网。而目前国资管理部门对国资经营公司下属子公司的监督管理体系并未真正建立,母公司通过子公司或孙子公司违规违纪也并不鲜见。如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某集团公司以预付工程款名义将资金通过多个子公司帐户打入股市,最终因亏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加强对这些子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成为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审计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审计中,一是应关注国资经营部门内部是否建立对下属子公司在投资、经营等方面的监督制度并有效执行;二是应从母公司的资金走向为出发点,延伸至子公司、孙子公司,搞清来龙去脉不留死角;三是要关注有否利用设立错综复杂的多元化投资结构的子公司,实现利益输送,侵吞国有资产。

三、加强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监督的思考

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如何提高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审计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监督:

1.督促国有资本进一步发挥引导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针对目前有部分国资经营公司投资主业不清,方向不明确的情况,国资管理部门应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和基础,分门别类的进入对产业升级有重要影响的功能性产业,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产业引导效应。在当今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国有资产的经济主导作用,带动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另外还可以尝试与外地国有资本进行强强联合,通过互相参股,或者组成大型集团,在水、电、气等领域可以以控股或参股等形式与外地国资进行合作。

2.对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实行分类管理。国资经营公司对外投资有政府行为也有企业行为,对这两类投资的监管要区别对待。政府性投资主要是公益性项目,其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而非营利性,则这类投资主要是强化投资及建设程序的规范化,建设成本的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管理。而对经营性投资则要严格审批程序,强化可行性研究管理,投资能力评价,投资风险测评,投资比例审计主张要保持控股地位,这样有利于提高对企业的掌控能力。国资的对外投资行为要实行集体会办制,应设置由国资管理部门组织的集体专家论证制度,使经营性投资不失企业性行为的同时强化监管。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解决对策

一、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国有企业实施对外投资有助于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收益增加。但是,据有关研究可知,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之前没有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导致投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难题,不利于企业发展,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有如下几个问题:

1.在投资之前没有做好投资规划,对投资项目分析力度不够。由于投资之前企业对投资项目缺乏一定的了解,没有规范的论证程序,就导致投资没有严谨性。例如: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原材料来源、本省市场状况、潜在的风险等了解不细致,同时对合作方的能力、信誉、实力等缺乏一定的了解,就导致编制的方案不合理,可行性差,投资决策不完善等。另外,在投资热潮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只是急于扩张,没有正确的投资目的,例如,一些企业只是为了在某一个地区开设“窗口”,还有一些企业实行对外投资的基本动机是扭曲的,这些状况的存在都不利于对外投资管理,不利于企业发展。

2.财务管理不规范,投资缺乏一定的手段和机制。有些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是在市场红火、经济较热的状况下建立的,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形势逐渐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使产品销售不力,这就导致企业投资亏损,不利于财务管理和企业的发展。另外,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缺少一定的监管制度和科学的风险控制程序,这就使得投资管理不科学。一些程序实施不规范,再加上监管不到位,财务分析不科学,就导致企业有关人员不容易掌握对外投资状况,不利于投资管理。

3.投资效益不高。一个企业对外投资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看其投资结果有没有达到规定的效益,也就是看企业的基本净资产是否增加。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投资效益并不高,很多企业投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一些企业对自身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环境把握不准确,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第二,一些企业在进行现代化制度的建立中,对独立核算、分离出来的第三产业和辅业,缺少一定的独立性,没有足够的竞争者性和市场生产能力,导致处境困难,投资的效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解决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中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科学合理的制定对外投资政策。国有企业实行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领导人必须要熟悉和面对的课题,其投资难度并不低于国有企业本身的业务经营。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要做好企业内部基本措施的管理,还要规划好资本运营方案,促进企业发展。首先,对外投资的政策要与企业特点相符合,并适应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再次,投资方向要合理,要与国家政策相符合。投资规模要在企业承受范围之内,并且与企业驾驭能力相符合。一般来说驾驭能力包括化解风险的能力、控制和管理的能力、资金支持的能力。最后,在企业的对外投资政策规划和制定好之后,要合理建立投资制度,明确投资的处置、管理、决策和调研,对其中比较重要的事项要进行特别安排,例如,在投资、资产处置、管理者委派、经营方针等,企业内部负责人的职责明确,相互牵制、程序清晰、有效运行。

2.做好对外投资的管理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控制机制。首先,要对企业相关负责人加强领导,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外投资工作,还要在行动上加强对投资工作的改善。其次,要明确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负责人的积极性,使对外投资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评价体系,准确科学地认证对外投资项目,包括投资项目的财务指标、环保指标、技术指标。国有企业的控制机制其实就是企业的决策机制,一个合理科学的决策机制是要建立在效益性、可行性、民族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的,要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质量,减少失误,保证对外投资的效益。

3.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强化事中控制和事前预防。根据相关研究可知,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失败的原因是企业内部决策不到位,对事后、事前和事中的决策缺少相关监督。要想有效做好对外投资管理,必须要做好监督工作,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管工作,要保证企业中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严格依据程序进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符合各项程序,有章可循。同时,再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同时也要强化投资管理,以计算机技术作为管理手段,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一般存在地区跨度比较大、面积广、设置点多的特点,所以单靠信函、电话等手段已经很难满足企业需求,要采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以及销售生产、供应等一体化发展,建立包括报表、信息、计息、记账的资金管理系统。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实施对外投资管理是企业总体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要想提高企业整体效益,需要加强对外投资管理,要综合企业投资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管理,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要做好监管工作,从事前、事后和事中三个方面加强监督。

参考文献:

[1]胡颖.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必然选择[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02)

[2]李福胜.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家风向研究[J].拉美经济研究.2006.(04)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3

一、通过税收、信贷以及提供投资保险,鼓励对外直接投资

(一)税收优惠:主要包括赋税抵免、纳税延期、转结亏损等。

赋税抵免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双重纳税,规定在国外的美国投资公司在国内纳税时扣除在国外已纳的税额。

纳税延期是指在国外进行投资的美国公司在其收入汇回之前不予征税,从某种意义上讲,等于资人从政府得到无息贷款。在纳税时,又实行亏损转扣政策,即以退税的方式补偿投资人的亏损。纳税延期制度的实行,使对外投资企业在发生经营性亏损时,可用以前的利润冲抵亏损,而政府则将以前缴纳的部分利润税退还企业。这一政策的实行有助于减轻企业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人的损失。

转结亏损是指企业纳税时,可用未来若干年度的预期收入冲销某一年度的投资和经营的正常亏损额。这意味着企业在后几年的纳税中,可因其收入已被冲销而少纳税款。

上述三项措施实际上都可使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人减免税款,鼓励投资人向境外直接投资。

此外,美国也有关税方面的优惠措施。其中较重要的一项是,某些航空器材、内燃机部件、办公设备、无线电设备及零件,以及照相器材等,若是用美国本国产品在国外进行加工制造和装配的,在其重新进口时,减免关税。这一规定从表面看是减免关税和开放市场问题,实际上是在鼓励企业的对外投资。因为美国企业更多地利用国外要素进行生产,特别是组装与加工方面对海外廉价劳动力要素的利用,可促进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二)信贷支持(较为重要的是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贷款)

美国进出口银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而是有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提供一般商业渠道所不能获得的信贷支持以促进美国商品及服务的出口,增加国内就业。由于海外业务及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与结构对美国进出口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进出口银行也对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提供支持。其中,较重要的有两项:一是提供资源开发贷款,用以支持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开发海外资源,尤其是美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源;二是提供对外私人直接投资贷款,主要是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人特别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业务的拓展。

(三)提供投资保险

由于投资人处于他国政府监管及其它复杂的环境之下,美国的法规难以提供有效保护,为了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美国政府还对投资人提供保险。主要涉及外汇险、征用险和战争险等。

如果被批准项目的利润等外币收益无法在东道国兑换成美元汇回美国,则由美国政府提供外汇险以减轻投资人的风险或损失。征用险是指当东道国政府实施征用、没收或国有化措施而使投资人投入的资本全部或部分受到损失时,由美国政府提供的保险补偿。战争险是指在遇到战争、革命和内乱等事件时被保险财产受损失、被破坏和剥夺,或被留置时,美国政府提供特别保险。

二、关于限制与管理

经济因素并非美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唯一考虑因素,因此,鼓励对外投资与保护对外投资人的利益,也不是美国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时的唯一目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特别是所谓敌对国的存在,是美国对于对外投资不得不限制或管理。主要表现为对技术转让及投资国获投资领域的限制与引导。

(一)基于安全因素的限制

这种限制主要表现为对技术方面的限制。一般而言,美国海外投资的优势在于技术的先进,因此对外投资大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技术的输出。美国政府在技术输出与转让方面虽然较为开放,但仍有诸多限制。

《1979年出口管理法》规定,除了可以向加拿大直接输出多数商品和基础数据外、美国向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出口的所有商品和技术数据都必须获得由商务部出口管理局签发的普通许可证。美国技术出口额中30%的出口对象为美国在海外的技术企业。因此、这种许可证制度本身会对投资意愿产生影响。当技术出口受阻时,投资也会受到影响。

美国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技术输出或转让采取不同的态度。按照美国《出口控制法案》,加拿大以外的所有国家被划分成Q、S、t、Y、w、Y、Z组。其Z组为敌对国家。

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技术输出的重要渠道甚至是主要渠道,而别国吸收美国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吸收技术的考虑,因此,对技术输出的控制与管制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的对外投资构成了制约。

(二)处于经济因素的引导性管理

这种限制更多地是基于经济因素,特别是进出口及国内市场的资本需求等因素。一般而言,这种限制不采取强制措施,而是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引导。

美国进出口银行在提供信贷等方面的倾向性本身即对对外投资有引导作用。并对所有的对外投资都能得到贷款。对海外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开发提供贷款,实际上是引导美国企业向这些领域投资。

一系列的法规也对美国对外投资进行引导、管理或限制。

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法案,要求美国进出口银行为国内小企业和面临国外激烈竞争的工业部门提供更大的支持,同时规定美国进出口银行将提供给小企业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等方面的资金从原定比例10%提高到20%。但这项法律不允许对美国公司在境外投资生产可能出现过剩的产品提供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项法律有对美国对外投资流向进行结构调整的作用。

《2004年美国就业创造法》旨在增加投资机会和创造就业的减税法,其中规定,美国公司将海外利润汇回国内时可享受税收减免优惠。这是在鼓励海外投资企业将利润用于国内投资,而不要用于在国外再投资。2004年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本土投资法》,规定将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至5.25%,期限为一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这一法案同样是鼓励美元回流,使更多的投资人能够将投资所得投资于国内,而不是用于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4

一、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防控的背景

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必然会遭遇一些投资风险,由于对外投资与在国内进行投资的环境有一些区别,因此,对外投资风险与在国内进行投资的风险也有一定的区别,国有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处理对外投资风险,开展对外投资风险防控工作。从我国国有企业当前的对外投资管理现状来看,一些企业仍是没能充分考虑对外投资的风险,对于其风险并未良好处理。

二、基于风险防控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现状

(一)进行投资决策之前,一些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管理上规划性不足

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在对外投资管理方面的规划性不足,从投资之前就蕴含了一定的风险,当前,这方面的风险防控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管理上规划性不足,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决策之前,部分企业对投资项目了解程度不够,未能深入了解对外投资项目的情况,个别国有企业甚至缺少实地考察这一项。由此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方面是过度投资,另一方面是盲目投资。当国有企业面临生产经营转型或扩大生产的时候,容易把目光投向于对外投资领域,在这时某些国有企业由于在对外投资管理上规划性不足,将过多的投入资金在某个领域的项目中,导致企业资金投入过于集中,不好开展后期的生产转型。同时,国有企业在选择投资哪个项目的时,存在盲目投资的情况,在不了解项目内容的前提下,将资金分散至各个领域,缺少对外投资目标,不利于企业利益的实现。

(二)国有企业由于对外投资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的管理经营风险

我国的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时间不长,一些对外投资管理的经验不足,缺少在对外投资管理经营上某些关键部位的关注,不能很好地对管理经营风险进行防控。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管理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内容,最为重要的两部分,一是业务方面的管理,二是财务方面的管理。在业务方面,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时有可能涉及的是企业了解较少的领域,因此企业可能在产品的定位上未能呈现出更接近需求的产品,产业链的构建上也稍显不足,在如何打开市场进行销售部分,国有企业的办法比较老套。在财务方面,因为缺少一定的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财务的预算以及支出未能在有效的监督机制下行使,在对外投资的融资、借贷上,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漏洞。

(三)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非常有可能受到东道国市场影响,产生市场风险

国有企业的一系列对外投资必须在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内开展,那么,国有企业非常有可能受到东道国市场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市场风险。在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对东道国的市场风险开展管理仍受到一定的忽视,在处理这类市场风险上,国有企业的相关措施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进行风险防控。具体来说,东道国的市场风险是由于东道国的政治情况、自然灾害等各种客观因素和一些人为主观因素的变化,导致投资的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给这些企业带来的风险。只要东道国的情况一变化就会产生新的结果,这种结果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不安全性,就是市场风险。

三、基于风险防控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对策

(一)做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管理规划,尽可能减少对外投资决策上的风险

相比较在国内进行投资,由于对外投资有着更广大的市场和机遇,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所带来丰富利润和利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国有企业,当前在看待对外投资时,更容易立足于对外投资的优势,而对于对外投资的风险不是非常明确。对外投资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所包含的领域也很广泛,因此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国有企业要想做好对外投资,那么必须要在对外投资管理上下一番功夫,将风险防控做深做透。

国有企业必须做好对外投资管理上的规划,简单来说,就是要明确企业的定位,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目的,同时也需要明确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周期和资金。对外投资要与企业特点相符合,并适应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投资方向要合理,要与国家政策相符合,投资规模要在企业承受范围之内,并且与企业驾驭能力相符合,一般来说驾驭能力包括化解风险的能力、控制和管理的能力、资金支持的能力,最后,在企业的对外投资政策规划和制定好之后,要合理建立投资制度,明确投资的处置、管理、决策和调研,对其中比较重要的事项要进行特别安排,例如,在投资、资产处置、管理者委派、经营方针等,企业内部负责人的职责明确,相互牵制、程序清晰、有效运行。[1]同时,国有企业也必须对外投资项目的各项内容了解透,有条件地需要多次实地考察项目,以事实为根据,再进行对外投资决策,能良好防控决策上的风险。

(二)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工作,完善其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下定决心开展对外投资,其根本是由于对外投资的丰厚利润。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管理就是想实现对对外投资的相关事项的把控,更好地抓好企业的对外投资的工作。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领域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如海西州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示,其对外投资项目包括产权收购、兼并企业、合资合作、设立公司、合伙企业、股权投资以外,还包括发放委托贷款、对外借款、可转债等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和其他项目投资,证券、期货投资,保本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投资,以及其他形式的投资。由于开展的对外投资类型较多,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管理的压力也很大,特别是在业务上和财务上。

在业务方面,国有企业要想将对外投资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吃透,那么必须要设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做好产品的定位和市场销售工作,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和借助外部力量,要让国际市场认可企业的业务。在财务上,每一项财务流程需要落实在每一个责任身上,让财务工作每一项有专人负责。同时,需要完善其监督机制,对于业务和财务两个方面进行监督。各项措施能否有效关键在实施,一项好的措施,实施不力或实施过程中发生扭曲都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加强相关监督机制,严格监管以保证其顺利实施也就尤为重要,强有力的监管要做到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并进,企业在做好内部自我监管的基础之上,应大力配合外部公共监管。[2]

(三)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法律健全、市场波动小的东道国进行投资

国有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并进行对外投资管理时,将与东道国产生密切相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市场环境上有着突出的体现。虽说在开展投资之前,国有企业会对东道国市场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即使分析的结果是此项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国有企业都一直都需要面对的一个变化的环境,包括市场、政策等的变化。因此,国有企业应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法律健全、市场波动小的东道国进行投资。西方法律制度较为健全,但是相对而言就是其对外来投资的限制也较多,在选择东道国进行投资时,首要利用各种渠道,包括我国本国机构,对其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做充分的调查分析,并对相关应对政策做好规划,虽然法律健全的国家有比较多的限制,但就风险性来说,法律比较健全的国家还是能规避不少风险,当争端出现时,可以采用谈判、司法诉讼、仲裁解决的方式来处理。[3]以这种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东道国情况变化所产生的市场风险,有限防控这类风险对于国有企业的影响,使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时更加有底气。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5

【关键词】集团企业投资内部控制

近几年来,我国集团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管理层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意识也逐渐增强,内部控制的认识显著提高,大部分集团企业都建立了抵御经济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然而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其内部控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对外投资方面,部分企业重业绩而轻管控,在调研决策不周全的情况下,盲目进行项目投资,加大了投资经营的潜在风险,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在当前风险加剧的环境下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目前企业集团做好投资决策,加强投资管理,避免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集团企业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集团企业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一些集团企业在对外投资重大经济活动中,还存在主观决策、忽视程序、管理混乱的隐患。例如近年来的“百富勤”、“广投国际”等企业,不但对外投资行未获得额外的投资收益,却因投资失败而导致企业破产。另外,根据对外投资的专题调查显示,不同企业对立项后各环节缺乏合理的监督与评价,虽然很多企业制定了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但投资项目立项后的管理与监督问题并未引起单位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资产投出的无形资产的评估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大型集团企业清产核资共清出各类资产损失4571.2亿元,相对于2012年企业利润的7494.6来说可谓损失巨大。

(二)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

1.资产投出前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漏洞

首先,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盲目投资引起决策失误。虽然部分集团企业的大型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做得相当充分,但仍然有很多企业的中小型对外投资项目,由于成本效益原则、决策层不够重视、企业分析调查水平有限等原因,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不充分,甚至只是一种形式。其次,在当今这种外界环境变化频繁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投资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决策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2.缺乏有效的信息控制和投资处置机制

当前很多集团企业内部由于没有构建起科学有效的信息支持系统,在信息控制管理中存在信息传递渠道冗长,信息失真,信息横向、纵向流通渠道不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内控机制的执行,造成了资产的损失。其中投资处置是企业中最容易出现资产损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处置程序不规范,处置价格不公允,监管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资产处置监督与管理体制,给投资处置的各个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留下漏洞,出现擅自处置资产等影响企业经营的情况。

3.缺乏相应的事中、事后内部审计监督

投资项目运营后,集团企业应该定期的或不定期地对项目投资的执行状况、执行结果进行审查,验证投资效果。实际项目投资执行过程中,许多集团企业缺乏事前预估、事中控制与事后审查的完整审计程序,使得企业集团对投资的实际运行状况了解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除此之外,很多企业没有设立财务专职人员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对风险管理的监控依赖于对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的报表系统,而在报表内容中又并无专门对风险管理情况的报告,因而就存在着投资潜在风险的漏洞。

二、集团企业对外投资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一)强化对外投资的调研论证

企业要树立起事前调研论证的意识,认真做好投资前期调研和分析活动。要在集团内部设立专业人员组成的规划发展部以负责制定集团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严格按照集团企业战略和发展要求来拟定投资计划书,并且在编制项目建议书时,对被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研和实地考察,尽可能地收集有关被投资企业的相关管理情况;对重大投资项目,需要向外委托专业的财务机构编制投资可行性报告,对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市场状况、产品技术、投资回报率、投资风险、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等内容进行严格分析与评估,以尽可能地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为投资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二)建立起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及授权批准制度

对外投资的岗位至少应包括:计划决策、计划编制、计划审批、投资执行、会计核算、投资项目管理与监管以及股票、债券保管岗位等。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对外投资业务授权批准制度,在授权范围内,由财务部门会同审计部门审查后,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意见办理对外投资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对外投资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报告。对此可以参照武钢集团的做法,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和财务审批制度,一般财务人员和财务主管实行定期轮换,并制定完善的财会工作交接管理办法,严格遵守交接规则,减少会计人员舞弊的风险和分清会计工作责任。

(三)加强完善对外投资业务的计划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部门以财务分析报告为依据编制对外投资计划,详细说明准备投资的对象及其投资理由、投资的性质和目的、投资收益预测的结果以及影响投资收益潜在因素等,经企业指定无经济利益的专业人员复核审查通过后签字认可,并且投资金额超过一定限额需要母公司审批,如中国华能公司的现有投资规定,对一些大的子公司,自主投资限额为3000万人民币,小公司规定为500万元,既给予一定的灵活性,又实行必要的监管。另外,为了保证投资计划的正式实施,需要加强对外投资资产投出的业务控制,着重在签订投资合同、成交通知书的审核和实施跟踪管理,证券投资业务还要注意经纪人或交易商的选择和证券实物的核查。

(四)健全证券保管业务控制制度

集团所有的各种证券投资,除无记名证券外,企业购入的所有证券必须以自身名义登记或记载。委托代管的有价证券,指定人员需持有财务负责人或被授权人批准的文件才能接触证券,存取证券应由两个以上人员共同完成。自行保管的有价证券必须存放在向银行租用的保险箱或专门的保管库内,并设立经管账物人及审批人相互独立岗位。定期由两位以上的财务人员共同进行盘点工作,核查证券实存情况。

(五)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处理内控体系

集团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处置内控体系,明确规范投资处置的方式和程序,确保与投资处置的有关文件资料和凭证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审核的审批程序,股东会和董事会公司制定决策,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投资处置机制。另外,在进行会计账务核算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新会计准则和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并认真审核投资项目审批文件、资产清单,对其加以建档备案,确保资产处置程序合法、合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开展企业并购业务上,可以借鉴中信证券并购投资的设计,构筑国际、国内的投资网络,在项目的运行阶段提高结构设计和定价能力,完善并购投资的内控体系。

(六)健全对外投资业务会计核算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业务的账簿体系,对每一项对外投资开设明细分类账,无论有价证券由银行或其他独立机构代管还是由企业自行保管,都必须设立有价证券备查登记簿,会计处理重点在入账价值的确定、投资收益的确认以及期末计价三方面内容。注意加强对外投资收益及时、足额收取。对由于市价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当作计提减值准备。

三、结语

完善集团企业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集团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对当前风险环境下集团企业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的不足加以完善和改革,不仅有利于促进集团战略目标与投资管理相结合,优化集团资金资源,扩大集团的发展规模,而且有利于集团总部对业务提供资金支持与资金管控,支持预算控制,通过财务预警系统发现运营风险,实现实时监督控制,从而保障集团企业资产的安全,保证集团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日元.浅谈“建立内部控制制度”[J].长治学院学报,2007(03).

[2]万蕾娜.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浅议[J].企业研究,2011(18).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6

[关键词]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一、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成为国有资产流失之新渠道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的《200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占35%。对于这些在境外直接投资中流转的国有资产,国家设定的目标是: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然而,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经营现象,投资效益也不尽人意,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伴随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态势,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新渠道。

1.国有企业境外违规经营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直接原因。目前,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中的违规现象主要包括:一是违反国家境外投资审批规定,未经外汇和商务部门的批准,擅自在境外投资,所需资金以进口的名义汇出或截留境外出口贷款。二是违反国家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将大部分利润留存境外,汇回利润较少。三是“返投资”现象较多。所谓“返投资”,是指我国的境外企业利用其所得利润或本金再返回到我国国内来投资,举办三资企业,以获取国家优惠待遇。它实际上是一种为牟取“私”利而欺骗国家的行为,违反了国家境外投资利润和外汇管理的规定。此外,还有通过境外投资洗黑钱的情况。例如,部分不法分子侵吞国有资产或从事走私、诈骗、偷漏税等活动获取巨额财富后,在国家加大金融监管和反腐力度的背景下,为了转移非法财富而通过名义上的国有企业境外投资活动将黑钱洗“白”。以上种种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给国家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导致我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甚至损害了我国境外企业乃至国家的整体形象。

2.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间接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很难令人满意。据抽样调查,亏损的投资项目有1/3左右。导致境外投资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具有一定盲目性。非理性的“头脑发热型”境外投资在国内一些国有大企业身上时有体现。它们往往追求所谓的“国际化经营”,好大喜功,仅凭一股冲劲与热情就冒冒失失地涉足境外直接投资;实际情况是根本缺乏国际战略考虑,前期工作做得不充分,对商业风险、政治风险也估计不足,投资的失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二是投资缺乏业内的协调。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大多是孤军奋战,各个境外项目的投资互相独立甚至相互竞争,缺乏战略性的联合和协作,致使境外直接投资形成不了“联合舰队”式的战斗力,无法产生规模优势和效应。三是境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是将国内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略加改良而成。有的企业甚至完全是国内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翻版,未转轨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弊病很多,如管理体制混乱、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制约与监督机制、缺乏风险控制机制等。这些都为经营亏损埋下了伏笔。既然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很难盈利,甚至难保持平,其国有资产也就难以保值、增值,这应视为国有资产的间接流失。

二、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之本源: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出现境外直接投资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一是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现代管理系统;二是外部的管理制度不科学、不规范。笔者认为,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后者是最根本的原因。具体表现为:

1.境内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国家对其以国有资产进行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缺乏明确的思路。长期以来,境内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归属模糊,出资人代表不明晰,导致政府社会管理者职能和所有者职能、所有者职能和经营者职能难以有效分开。即使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后,这种产权关系不顺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时,政府与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混乱不清。由于国家对国有资产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实则是政府代为行使,在政府的相关权责尚未明确化、法定化的背景下,国家的管理思路也是模糊的:时而强调政府管理者职能,对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进行直接干预和监管;时而又放弃政府所有者职能,对境外投资后的境内国有企业和境外企业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致使一方面,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的经营创造性和发展主动性受到限制,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有时又处于无序状态,其投资及经营缺乏国家的适当调控,国有资产受到严重侵害。

2.国家对境外直接投资实行多元化管理,相关企业反而无视管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目前,我国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境外直接投资,采取的是综合性归口管理、专业性管理和行业性管理相结合,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相结合,境内机构管理和境外机构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就境内中央管理而言,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外交部、各行业部委等依据各自职责各管一块,权力是重叠和缺乏协调的,在实践中很难操作。譬如,在国有资产以个人名义对外投资时,有关管理规章就有原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财政部颁布的《境外投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多项。在这些规定之下,其审批和登记程序相当繁杂,耗时过长。为避免贻误境外直接投资的良机,境内某些国有企业就索性规避政府审批,私自以个人名义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且未及时办理具有当地法律效力的产权归属手续,这为国有资产的流失埋下了隐患。

3.国家对国有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更注重事前审批和产权登记工作,事后的实质监管乏力。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是投资事前阶段的资产评估、审批、产权登记等程序性措施,对投资后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是否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实质性监管较少(如《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只涉及一些绩效报告等程序上的规定),即使是对亏损的境外企业,也较少适用有力的惩治措施。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国有企业一般重点关注能否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后出效益所做的努力不够,还普遍存在一种“堤外损失堤内补”的想法,不积极随国际市场的变化更新传统的经营管理策略,对境外企业基本上放任不管,加剧了国有资产的亏损、流失状况。

4.国家对相关国有资产的管理在内容上过于死板,导致某些国有企业不敢、不愿境外直接投资,境外企业也往往绕过国家管理而违规投资、经营。我国目前的境外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管制为主要内容(包括严格的资产评估登记、审批、外汇汇出和汇回、融资限制等制度),鼓励与保护性规定不足:鼓励性规定仅包括有限的外汇留成制度,小范围的税收减免、抵免制度,不完全的投资国别、产业指导目录制度,少许的海外直接投资信息服务和资金扶持规定等;保护性规定除了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的有关内容外,在国内法层面更只有零星的内容(如国别投资障碍报告制度),最能体现保护功能的海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在我国立法上还是空白。在这种管理取向之下,一些国有企业对境外直接投资犹豫不决、望而却步。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成功“走出去”的境外企业也往往会由于国家管得太死而干脆绕过国家管理违规投资、经营。例如,我国规定,境外投资企业在境外自行筹借和运用资金时,未经境内投资者所在地外汇管理部门审查,并转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其境内投资者、境内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部门、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方式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外汇担保;境外投资企业也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担保。这些规定给境外企业的筹资、用资和担保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为寻求发展,境外企业只好私自在境外筹借和运用资金,部分国有资产因此而流失。

三、改革相关管理制度,促使境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理顺政府、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管理思路。首先,必须在法律上确立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如国资委)的特殊法人主体地位。目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资委是政府直属的特设机构,并没有从法理上明确概念的逻辑内涵。笔者认为,今后要在法律条款上明确写明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地位,确立其特殊法人主体资格。据此,他们与境内投资国有企业(甚至境外企业)的关系就是出资人与受资人、特殊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定位之下,国资监管机构可以顺理成章地行使其作为出资人(或称所有者)的各种权利,如对企业负责人的任免奖惩、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派出监事会等等。至于政府其他管理国有资产部门(如商务、财政、外汇等管理部门),则主要是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责,处于配合国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的地位,行使其相关领域的权利。其中,商务管理部门又处于中心地位,研究与制定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发展和协调战略,并实施必要的审批制度;财政管理部门协助管理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的投资资金和国家资金,成本的核算管理,工资的核算管理,利润的分配管理,企业亏损的处理,中方职工奖金等方面的问题;外汇管理部门则协助进行外汇风险、来源的评估和审查,关注外汇能否安全、及时、有效地收回。如此管理模式有主有次,互相协调,能适度克服原来部门管理中心不突出、权利重叠的弊端。其次,政府与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境外企业要适当保持距离,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不管。也就是说,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投资及经营的适当调控与监管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扩大对境外直接投资的公共信息服务等扶持措施以促进国有资产增值。另一方面,政府不宜再采取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直接干预手段,如取消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投资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程序;给予投资企业充分的筹资、用资以及用工自主权等等。

2.在加强国有资产境外直接投资事前审批和产权登记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其事后监管和惩治。首先,尽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境外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制度,以考核境外国有资产的经营情况。按《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对境外企业进行效绩评价的做法是:境内投资国有企业自己做好境外企业国有资产效绩评价工作,并向国资监管机构报告。如此程序虽然体现了“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但通常境内投资国有企业与境外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容易相互“沟通”以规避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例如,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杜撰、更改内部业务往来而隐瞒应该上报的国有资产流失。对此,笔者认为,应从实质上理顺境内投资国有企业与境外企业的法律关系,建立两者间的独立企业经济往来制度,真正从源头上强化境内投资国有企业的监管,从而改变现有的境外企业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制度只重报告而轻实质监管的弊端。其次,实质上赋予国资监管机构审核境外企业重大国有资本运营决策事项的权利。《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涉及境外发行公司债券、股票和上市等融资活动,超过企业净资产50%的投资活动,企业增、减资本金,向外方转让国有产权(或股权)导致失去控股地位,企业分立、合并、重组、出售、解散和申请破产等重大决策事项的,应由境外企业的境内母企业报国资监管机构备案;境外企业发生的涉及减少国有资本金的损失,也应及时报告国资监管机构。但备案、报告后,国资监管机构有哪些实质性权利?他能否直接阻止或限制这些活动?又如何参与境外企业的经营决策?这一系列问题,该《暂行办法》没有作出规定。为防止、减少国有资产流失,以后应予补全。再次,更多地授予驻外使领馆商务参赞处(室)调查境外企业是否有非法行为,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权利。由于境外企业位于我国国土之外,我国对其的监管往往鞭长莫及,还要受到东道国属地管辖权的种种限制。因此,对境外企业经营及守法状况的了解不能仅仅依赖国内监管机构,应适当发挥位于境外的驻外使领馆商务参赞处(室)的功能,实质性地交与其一部分调查和监督权,包括对当地投资企业提交的报告书是否属实、是否有转移国内资产行为和从事未经许可的投资事业、清账情况及投资事业终结时的财务处理情况等事项进行调查监督等等。这种境内与境外的结合监管模式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后,健全相关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行政和刑事处罚制度,使境内投资国有企业和境外企业服从监管。在这方面尤其要加大对“境外直接投资后亏损”的处罚力度。

3.修改对相关国有资产过于死板的管理规定,以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首先,在加强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境外直接投资的鼓励与保护,使国有企业有信心有条件走出去投资,获得国有资产增值的机会。具体包括:一是制定较系统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指南和产业、地区指导目录,以帮助国有企业做好境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论证,防止出现盲目投资现象;二是扩大境外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措施,如可效仿日本等国建立境外直接投资准备损失金制度,让境外直接投资者在投资初期3年内将其投资总额全部或部分划为储备金,并在其应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三是适当放松投资者外汇资金来源限制,允许投资者将合法来源于更多渠道的外汇资金用于境外直接投资;四是组建一个专门机构——境外直接投资银行,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其金融援助方面的业务范围:给符合条件的境外直接投资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为境外直接投资者提供适当的担保,协同商务财政部门对境外直接投资前期活动提供资金或贷款支持等等;五是建立完善的境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对境外直接投资者可能遭遇的政治风险提供保险。其次,修改、取消现有的对境外企业管得过死的规定,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让境外企业有适度的用汇、筹资、用资和担保权。

参考文献:

[1]屈茂辉.中国国有资产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2]文杰.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若干思考[j].律师世界,2003,(1).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外商投资合伙企业;问题

一、国际贸易中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初探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以及最大的贸易受益国之一,吸引了众多外资投资商的目光,并且随着外资投资商的增多,逐渐地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在这种背景下,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这种新生事物应运而生,我国在2007年6月修改了《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在我国获得了合法的设立依据,2009年11月下旬,国务院颁布《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成立合伙企业的行为,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范围,便于外国企业或者个人以设立合伙企业的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以此不断的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外商投资合伙包括和中国大陆注册的法人、中国的自然人、已经成立的内资合伙企业以及其他外资合伙人合作,根据《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性质属于特殊普通合伙企业。如果想要引进外商投资,我国的企业需要在信用、合作理念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标准。

二、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组织规则

我国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组织规则包括设立、注册资本、投资合作条件以及组织机构等部分:其一,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设立,外资企业都需要进行审批和登记,审批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属于行政的实施,也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规定,登记也是一种行政行为,是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的记录。从今天外商投资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逐渐地人增加,所以去除一席审批项目已经成为当今行政部门、法学理论以及实务工作者的热议话题。其二,注册资本,中外合作企业法以及外企企业法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数额,中外合作企业法中只要求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投资,对于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经营,这是企业自身经营的问题,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市场的竞争通常会选择优质的企业,如果资金不足该企业将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不需要由法律来进行规制。其三,投资合作条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非法人型中外合作企业的合作各方的合作条件和投资财产是法定分别所有制,但是根据实际的需求可以约定消除,但是合伙企业法中规定的合伙财产为合伙企业所有。其四,组织机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明确规定,非法人型投资企业设联合管理委员会作为合作企业的权力机构,由各方委派委员,中外双方分别担任经理、副主任、主人的选聘,然后由联合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事项的表决权比例确定合伙企业的详细规定。

三、促进我国外商投资和会企业发展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其一,明确管理机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引起其管理不可能由一个单独的部门独立完成,而是应该由多个部门合作完成,然后确定一个核心的监管部门,通过该部门的监管,整合与协调各个部门,避免出现多头交叉管理给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良性发展打来负面影响,然后由金融管理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对管理人员以及投资者进行资格审核。其二,完善准入登记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众多的法律法规。例如,《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等,建立了完善的准入登记管理制度,明确了投资者的限制条件,规范了登记事项。其三,完善合伙协议的内容,增加有限合伙人参与合伙事务执行的责任、增加普通合伙人的注意义务条款、增加“无过错离婚”条款、增加投资决策程序、投资限制以及投资领域等。其四,设定登记衔接程序,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向工程部门申请登机前,应该先把管理人资格证明材料、投资人等报送金融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审查后,金融管理部门对复合投资条件要求的设立登记。

(2)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准入机制。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准入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推进外资准入管理立法,针对外商投资合作企业的投资问题,国务院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不断地完善外资准入管理的立法。例如,修订《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将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和其他公司共同纳入到国家外商投资管理中,对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监管问题,应该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特别是商务部门,不断地完善《登记管理规定》,对于外径等级从事外资准入特殊行业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相应的惩罚。其二,建立外资准入管理联动机制,外商投资企业的准入监管涉及财税、海关、外汇管理、工商、商务以及发改委等众多主管部门,当取消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商务部门审批时,建立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显得非常必要,工商部门应该围绕事先征询,明确各个部门的义务和职责,保证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准入登记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然后围绕事后通报,强化对所有数据的分析能力,通过利用各种数据,实现对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准入状况以及实际经营状况的实时监控。

(3)适度从宽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出资管理。关于企业的出资管理,一方面是我国合理的贸易保护政策的一种管理倾向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给予跨国合伙制度在经营权和所有权上的规定与界定,其目的是对属于我国产业资本进行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实现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宏观经济的整体把握。因此,对外商投资人的出资信任,自然而然地会促进中外合伙人的合作诚意和进度,加快跨国经济合作的进度,实现多元化、多种形态资本的对接与融合。此外,还应该制定更多的法律,以此保护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出资管理,不断的鼓励中国对外贸易和跨国合作,进而促进合作前景更为远大的境外、境内合伙人的多渠道投资行为,不断地促进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的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尚未完全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以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为代表的金融业务迅猛的发展,众多外国投资者对以合伙形式进入金融领域的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国成立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愈来愈额多,我国应该抓住这种机遇,努力将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变为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助力,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梓贺.国际贸易中外商投资合伙企业问题思考[J].中国商贸,

2011(15):193-194.

[2]刘永超,宋海洋,王浩宇,张宏杰.以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外商投资合伙

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研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12):40-43.

[3]周启立.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准入管理实务研究[J].工商行政管理,2010

(11):69-71.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投资;规范管理

对外投资企业作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闲置资产对外投资,提高闲置资产的利用率,在当前中央财政“过紧日子”、严格压缩支出的大背景下,填补了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缺口,解决了不少事业单位的燃眉之急,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单位事业发展的提供了有益补充。但近年来各项审计、检查情况及结果表明,部分事业单位在对外投资企业管理方面仍存在管理理念、方法、手段与本单位实际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甚至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现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加强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企业管理不仅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是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和廉政风险,更是“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一、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外投资行为不符合国家政策精神或风险较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有关政策出台后,部分事业单位将无法继续承担的监管、审批等职能变相转移给所投资兴办企业,与国家“放管服”政策精神不符。此外,有的事业单位投资与本单位事业发展不相关的领域,由于对不相关领域不熟悉、不了解,无法成为单位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违背了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宗旨。其中一些事业单位甚至成立企业专门买卖期货、股票、企业债券、各类投资基金等各类金融衍生产品或进行各种形式的金融风险投资,存在较大投资风险。

(二)前期投资程序不规范、不健全一是部分事业单位投资兴办企业前没有进行深入的可行性论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市场供求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方向、规模和项目周期缺乏科学的分析,企业投资不久后就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局面。二是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对外投资审批手续,未及时将对外向主管部门报批或备案,先投资后审批(备案)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三是部分事业单位出资前未对用作投资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履行资产评估手续,此后也未进行追溯评估,无法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甚至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法人治理结构缺失很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企业,由于受其投资方事业单位干涉影响过多,存在较为浓重的行政色彩,导致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不独立。一是企业决策机构不独立。不少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长期不开会或者以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会等代替,无法履行好管理职责和监督职责,使得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无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经营决策,往往需要为事业单位的方便而牺牲本企业的利益。二是企业业务、人员不独立。许多投资企业开展的业务、经营模式以及往来客户等与事业单位内部二级单位重叠度较高,同时人事权由事业单位掌控,导致企业发展完全依靠事业单位,缺乏独自运行、开拓市场的经验及能力,丧失了主动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三是财产、账务核算不独立。还有部分事业单位投资的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未进行单独核算,各类经营活动仍在事业单位账目核算,与事业单位共用资产,事企不分。

(四)后续日常监管不到位部分事业单位重投资、轻管理。一方面,由于对投资企业成立后经营决策管理的重视关注程度严重不足,未遵循风险控制和跟踪管理等原则,没有督促要求企业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内控制度和完善的监督体系,导致投资后企业业绩平平甚至连年严重亏损,无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由于长期疏于管理,甚至不了解掌握投资企业经营情况,不能对企业进行控制或实施影响。长此以往,随着机构改制、人员变动等原因,部分对外投资企业逐渐脱离监管、失去控制,长期不分红、拒绝接受事业单位指导管理等乱象频生。

(五)退出机制不完善有的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企业成立时间早,期间企业股权结构、管理层变化频繁,部分企业股东失联甚至无法召开股东大会;有的企业随着市场环境变换、新政策出台等原因,已完成历史阶段性任务、不再盈利或无法为事业单位提供有力支撑;还有的企业由于违法、税务等各类原因被有关部门吊销企业执照。相关对外投资企业均不再开展经营活动,但事业单位未及时办理股权退出或注销手续,导致这些企业长期存留,存在隐藏的税务、法律风险。

(六)引发廉政问题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不但存在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存在重大的廉政风险,很多领导不以为然,对此类问题重视不足,最终造成了严重后果。一是股权投资未在账面反映。有的事业单位投资的企业未在单位账面核算或者在事业单位账上以往来款项的形式体现。对外投资游离于账外使得单位无法掌握对外投资情况,不能有效监督管理投资项目、及时规避投资风险,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由于对外投资未入账,导致无法监督相关投资收益按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极易造成投资收益体外循环,一旦被截留、转移、挪用、私分、成立“小金库”,则存在廉政风险、法律风险。二是向投资企业摊派转嫁费用。部分事业单位违规将应由自身承担的各类费用摊派转嫁给投资控股企业,形式多种多样,也是历来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二、规范对外投资管理的建议

各事业单位要积极发挥主体责任,尤其是强化主要负责同志的主体责任和主管领导的分管责任,严格履行重大事项集体审批决策程序,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对外投资决策管理体系。

(一)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行为各事业单位应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范围,通常来说,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应该对外投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对外投资项目应当作为单位事业发展的有益补充,不得投资与行政监管、审批相关的事项,尽量避免投资与本单位事业发展不相关的领域。同时,各事业单位在投资前也要充分考虑到本单位实际运行情况,资产负债率较高、已投资项目效益差的单位都应该谨慎选择新的对外投资事项,以此规避投资风险。

(二)规范对外投资前期程序一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前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全面考虑投资行业存在的机遇危险及所投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并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拍板。追加投资或用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的,须事先经所投资企业股东会决议。二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应当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100号)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授权审批权限履行申报审批程序,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对外投资,更不得将投资金额分拆成多次投资,化整为零,逃避监管。三是加强对拟投资资产的审核把关,事业单位应当确保对外投资资产权属清晰,不存在权属纠纷,无抵押、质押、留置、提供担保、定金以及被司法机关冻结等情况。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利用单位货币性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不得影响单位正常业务开展、单位人员工资发放、日常办公费用支付等基本支出保障。要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有关规定,严禁使用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结余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对外投资。利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拟投资资产进行资产评估。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应放管结合,理顺事企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放,事业单位要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各自的职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给企业在业务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激发投资企业的活力,发挥好市场机制。另一方面要管,事业单位作为出资人、股东,要合法合规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内部机构,或者选择、委派管理者等,参与对外投资企业的重大决策,包括企业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外投资所形成的日常管理。一是对投资企业实行归口管理。各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设置对外投资管理监管的归口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相关管理部门或岗位职责权限,加强对外投资决策的控制、对外投资项目的追踪管理,对投资企业实施监管。二是加强对外投资企业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各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企业做好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按时报送企业经济效益月度快报和年度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并对投资企业提供信息及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三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各事业单位每年应当对本单位对外投资管理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和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定期开展绩效评价。四是依法取得投资收益。各事业单位应监督企业依照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向出资人分配利润。取得的收益应当按照预算管理及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

(五)建立对外投资企业退出机制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同时,应该建立对外投资后评价制度和投资收回制度,及时清理低效投资,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损失。转让(减持)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时,应当严格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所投资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并按照规定审批权限履行资产处置审批或备案手续,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公开进行交易。

(六)构建廉洁自律长效机制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对外投资行为和企业监管负主要责任,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对所投资企业的日常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投资企业的监督尤其是财务监督,规范投资企业的经营行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是事业单位对对外投资获得的股权,应当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入账,并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二是事业单位要加强与对外投资企业资金往来和资产使用管理。为了最大限度规避廉政风险,事业单位和对外投资企业之间,不得让对方无偿列支费用,不得无偿提供资产给对方使用或无偿占有对方资产。三是严格对委派的股东代表、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对未按要求履行职责甚至出现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9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问题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18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2%;截至2007年底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的存量达到937亿美元,2007年经商务部核准或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达1.2万家,范围已扩展到世界172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有效弥补国内资源供给不足,同时也是我国企业克服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与渗透,我国外贸不平衡问题逐渐加剧与突出的背景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各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证明,政府部门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是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保证。我国政府虽然已初步建立起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在财税、信贷、保险、外汇等方面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对外投资的政策环境。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法律体系和支持服务措施等相对滞后,已难以适应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健全、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的政策体系已势在必行。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问题

1.多头管理。

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中,多头审批管理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仍有众多的部门参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工作:商务部是国务院授权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拟定境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政策,起草对外直接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核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类除外)并实施监督管理。发改委负责安排国家拨款的境外资源开发类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资委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协助管理部门,负责与对外投资有关的外汇汇出入、资金投放、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等事务。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委为其境外企业主办单位的政府主管部门,并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的综合优势和特点,确定本地区本行业的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同时商务部授权其驻外使领馆商务处对中方在其所在国开办的各类企业进行一线监督管理。在这种多层次的管理体制下,表面上各部门各司其职,但实际上职能交叉,管理内容重叠。各部门从各自的管理权限和部门目的出发,制定出各自的管理办法,同时又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负责统一协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造成混乱,极易产生矛盾。

2.行政审批制度繁琐。

由于目前我国境外投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企业一个境外投资项目往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审批环节过多,且个别环节存在重复审核和审核标准不一致的现象。目前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需要由企业向县级专业主管部门递交相关报告后,再经省、市、相关部委审批,最后还要经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联合核准,所耗时间短则3-5个月,长则数年。这些繁琐的审核手续,使审批时间过长,贻误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时机。

3.国家对海外企业的监管不力。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直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企业非法经营、投资移民、资本外逃等问题。这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中一直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不无关系。目前,我国对对外投资的监管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无能为力的状态。尽管我国商务部从2003年起对境外投资实行了统计、年检和绩效评价制度,但由于少数投资主体对联合年检重视程度不够,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境外企业没有参加联合年检;加之许多根本没有经过审批而私自进行对外投资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使我国对外投资统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大打折扣。财政部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基本上也是有名无实,其监管的条例和措施可操作性较差,而驻外使领馆商务处也缺乏必要的监管手段,其一线监管职能受到人员经费的严重制约。

4.严格的外汇管制影响了海外投资企业的国际、国内融资能力。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境内投资者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需要,外汇管理局逐步放宽了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取消了境外投资风险审查制度和汇回利润保证金制度;允许境外企业产生的利润用于境外企业的增资或者在境外再投资;取消了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允许购汇或使用国内外汇贷款用于境外投资等。但是,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担保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国家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资金筹措和贷款担保仍限制得过多过死。例如,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国内母公司给予境外子公司贷款担保有严格的数量限制,中国银行境外分行也不能向我国境外企业发放贷款。这些规定都极大削弱了海外投资企业的国际国内融资能力。

(二)保障制度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外投资立法严重滞后于海外投资实践的发展。我国的第一项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但直到1985年才有了第一个规范海外投资的法规。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系统的、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法》,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现行的有些法规不仅颁布时间较早,而且门类残缺不全,难以适应当前企业海外投资的需要。而且由于目前我国对外投资仍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项法规分别由众多管理部门制定。这些产生于各部门管理权限和目的之下的政策法规难免有不衔接甚至相互抵触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海外投资混乱无序的状态。

2.保险制度不健全。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为保护鼓励海外投资而向本国私人海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提供的法律保障制度。据此制度,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遭受承保范围内的风险致使投资者损失的,由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并取得代位求偿权,然后该保险机构可依据与东道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向东道国索赔。目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提供政治风险保障。但从其目前提供的服务来看,主要还是侧重于与出口业务有关的保险。公司成立以来至今承保的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业务仍相当有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缺位加重了海外企业应对风险的成本。

3.双边多边投资保护机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与115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海外市场(约占我国境外投资目的国的28%)与我国尚未签订此类协定。而在已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其中多数都是同来华投资的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签订的,其主要目的是吸引这些国家的投资,而未将保护中国境外投资列为重点。这事实上导致双边投资协定演变为我国政府的单方面承诺。即使我国与别国签署的双边协定中列有相互保障投资安全的条款,由于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缺失,这些协定仍难以发挥实际效果。

在国内投资保险制度和双边投资保护机制均不健全的同时,我国对多边投资保险机制的作用也未给予充分重视。根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miGa)建立的担保机构主要向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海外投资的非商业性风险给予担保,并提供争端解决机制,我国虽然是miGa的创始会员国和主要出资国之一,但截至2006年,我国境外投资者尚无使用多边投资保险的记录。

(三)服务支持体系问题

1.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小,获取成本高。

目前在金融政策方面,根据国家境外投资发展规划,对于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和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项目等四类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每年的出口信贷计划中,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资金予以支持。该境外投资专项贷款享有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优惠利率。对于那些对国家利益具有重大影响但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尚无法完成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国政府的海外投资专项贷款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出口信贷规模的限制,海外投资专项贷款规模有限,而且申请使用海外投资专项贷款的项目,需按《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获得核准,并由中国进出口银行遵循独立审贷的原则对项目贷款的条件进行审查,审批手续繁琐,耗时长,获取成本高。

2.财税政策的支持方式单一,缺乏政策导向。

在财税政策方面,我国的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从事境外投资时发生的前期费用予以直接补助,从境内银行取得的用于项目建设及运营的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予以财政贴息;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予以资金支持;纳税人在与中国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所纳税收予以抵免,对承担援外项目的企业实行税收饶让,在境外遇到不可抗力风险而造成损失的企业对其境外所得给于一年减征或免征的照顾等。但目前我国的财税支持政策只是零星的散布于某些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尚未形成体系,也没有体现出在对外投资的产业、地区以及投资方式上的政策导向,与其他的对外投资政策缺乏衔接和协调。另外,优惠方式单一,这特别体现在我国的税收政策中。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主要侧重于税收抵免、饶让等直接鼓励措施,对于加速折旧、延期纳税、设立亏损准备金等间接鼓励措施却很少涉及。这种政策虽然透明度高,但对于投资大、见效慢的项目刺激效果有限。即使在直接鼓励措施中也只有对直接抵免的规定,没有涉及到国际通行的间接抵免的操作方法,随着我国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这必然会造成海外企业在税收交纳和抵免时出现无章可循的局面。

3.信息咨询不到位,技术援助少。

在信息服务方面,我国主要依靠驻外使领馆提供一些有关驻在国的宏观经济、市场需求和基本的法律框架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商务信息一般都直接反映到中央有关部委,按行政隶属关系再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传递,基本上是一条单向、封闭的路线。目前我国的信息服务活动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外已进行的一些信息服务如组织由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参加的投资代表团出国考察,建立有兴趣去海外投资的企业数据库,提供有关国家特定行业甚至特定项目的信息,为投资牵线搭桥等开展很少。而且由于没有提供信息服务的特定机构,搜集的信息比较零散,缺乏整理加工,很多信息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掘。另外,我国在海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开发与启动、人员培训方面提供的技术援助也很少。这都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面临信息、人才、资金短缺的困境。

二、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以监管为核心,审批为辅助,完善对外投资的监管体制

1.设立统一独立的管理机构,改多部门审批为单一部门审批。

尽快设立一个统一独立的管理机构如对外投资委员会,在宏观层面上统一领导和协调组织全国的对外投资活动。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我国有关对外投资的战略、方针、政策,结合我国产业政策,在分析企业优势和国际市场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对海外投资的产业和地区进行协调指导;依法核准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并实施监督管理,协调国家外汇管理局、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的管理活动,并领导协调我国银行、驻外使领馆对海外投资进行监督;发挥服务功能,为海外投资和海外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

2.改革审批体制,提高审批效率,增强透明度。

海外投资委员会应统一目前我国海外投资的审批标准,使审批内容更具合理性:在海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金额和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而采取不同的审批方式,其中国有企业应成为政府对外投资管制的主要对象。对私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只要不属于我国限制投资的敏感领域,应逐步过渡为登记备案制;对于国有企业则应结合项目金额,限额以下的项目为自动许可,限额以上的由海外投资委员会进行核准。对于需核准的项目,国家应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内容,提高审批效率;并将审批内容、程序、标准等对外公布,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

3.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海外投资委员会应协调银行、国资委、财政部、驻外使领馆等部门构建我国对外投资的监管体系。对于国有企业,国资委应承担起对外投资出资人的角色,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国内母公司加强管理;财政部门应修订有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境外企业的财务工作;同时落实投资主体责任制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确保企业自身承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对于私营企业,则应联合投资母体所在地的工商税务和银行实行全程监管监控,以防止资本外逃和投资移民。另外,加强对外投资企业的年审工作和驻外使领馆对所在国企业的监督管理,并以投资金额为标准确立监管的重点企业和项目,加大相应的法律、经济、行政处罚措施,确保我国的监管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以立法为基础,通过外交手段,健全对外投资的保障制度

1.构建立法体系,完善保险制度,健全对外投资的单边保障制度。

系统健全的立法体系是保证海外投资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和保障。在总体法律框架方面,我国首先应制定一部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法》作为调整境外投资的基本法。该法律应对我国的投资目标、投资主体、投资形式、审批程序、资金融通、企业管理等方面做出原则性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海外投资实践,及时补充境外投资法的实施细则及其他的单项法规,如《境外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对外投资保险法》等,彻底改变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

明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机构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风险保障服务的职责。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性风险基金投入,以便于中国信保能够扩大承保范围和保险金额;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并在审批环节中对投资于未建交国家和高风险国家的企业实行强制投保,以便对海外投资提供更充分的保护。

2.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完善对外投资的双边、多边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商签、修订和履行的工作。特别是加强与我国尚未签订这两类协定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作。对已签订的协定增加对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加强保护的内容,如要求我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赔偿因战争、、暴乱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资本金和利润的自由汇出等。另一方面,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促使我国海外投资企业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提供的相应支持,并利用《多边投资争端解决公约》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加大支持力度,丰富支持手段,建立对外投资的支持和服务体系

在金融支持政策方面,政府首先应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使之能相应扩展优惠贷款和贷款贴息的规模和范围。例如,我国的优惠贷款不应只局限于境外资源开发项目等四类项目,对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带动作用的服务业投资,有利于转移我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生产加工项目,能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高新技术企业等都应成为资助的对象。其次,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如允许金融机构的境外分行向我国的境外企业发放贷款,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发行债券。最后,重视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鼓励银企合作。对于大型项目,由国家出面促成银团贷款,并通过向商业银行的海外贷款项目提供完善的保险制度,解除其后顾之忧,充分调动银行参与走出去项目融资的积极性。

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应该尽快设立海外投资发展基金、中小企业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对国家利益有重大意义的产业投资基金等,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基金支持体系。这些基金可以由财政部、地区政府、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海外投资企业共同出资组成,根据企业申请,通过一定审核标准,向海外投资提供风险贷款。另外,以产业政策为引导,凭借多种支持手段,扩大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例如,对于国家重点鼓励的投资行业和项目给予一定年限的所得税减免;对作为实物投资的出境物资和通过境外投资带动的机器设备、中间产品的出口给予全额退税;并完善目前的税收抵免制度,补充间接抵免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将加速折旧、延期纳税、设立亏损准备金等间接鼓励措施引进我国的税法当中。

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方面,国家的海外投资委员会承担向海外投资和海外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服务的功能。定期国别投资环境报告,尽可能提供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法律和社会文化等信息;建立对外投资国别地区项目库和有兴趣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信息库,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项目提供服务;进一步了解企业的需求,联合驻外使领馆和国际商会分支机构形成庞大的信息互动网络,并加强对信息的整理和提炼,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开展更为积极的信息服务,如通过组织会议、投资组团、国外考察等方式为企业海外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并为企业决策前的可行性论证和项目规划、人员培训提供必要的资助。

[本文是山东省教育厅课题《我国服务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编号S07wF21)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对外投资的管理篇10

比汪力成更有理由兴奋的,是2002年10月以来已然获准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的浙江18家企业的老板们――这一切都缘自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浙江省分局自2002年10月1日起进行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改革。

这一改革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对原有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包括取消境外投资的购汇限制、取消境外投资的外汇风险审查(但保留资金来源审查)、取消境外投资汇回利润保证金制度、允许境外企业的利润留在境外使用、实行境外投资外汇登记制等。

在浙江之后,去年1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又批准在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和山东等省市从2002年12月1日进行类似的试点改革。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王雅范介绍,北京、天津等地最近也提出了参加试点的要求,改革半径将会进一步扩大。

外汇管制每一颗螺丝的松动,都将对现实经济的流水线产生联锁反应。王雅范认为,这些旨在简化境外投资用汇审批程序的试点改革,将会降低企业境外投资的成本,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事实上由于中国的资本项目还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属于资本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一试点也是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然而现实也不容许过于乐观。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邢厚媛认为,由于中国对外投资体制涉及许多政府部门,包括国家计委、外经贸部、经贸委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企业境外投资必须先得到其它部门的批准,才能到外汇管理局办理相关审批和资金汇出。因此,如果要更好地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的发展,除了外汇管理部门的改革外,还需要其它部门的改革和配合。仅仅是外汇管理环节的改善尚难以带动整体效率的提高。

先行者浙江

2002年9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了浙江省分局上报的《浙江省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办法》,同意从2002年10月1日开始,在浙江全省开始实施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改革。

在此之前,中国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模式是以1989年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为基础的。总的基调是对企业境外投资实行严格审批与控制。这既是对当时我国外汇资金缺乏的应对措施,也与当时多数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为国有企业有关。因此,政府在对外投资管理方面履行的既有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外,也发挥了其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职能。

对于有境外投资计划的企业来说,既有的管理框架意味着层层关锁:由外汇管理局负责境外投资的风险审查和外汇资金来源审查;企业在办理登记时,应当按照汇出资金数额的5%缴存汇回利润保证金;境内投资者来源于境外投资的利润和其他外汇收益,必须在规定时间调回境内,并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结汇或留存;用于境外投资的外汇资金限于境内投资者的自有外汇,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不得适用其它外汇资金等。

这些严格的外汇管理规定,加上其它部门的严格审批,不仅使审批的时间大大延长,使企业丧失了有利的投资机会,而且加大了企业有形和无形的投资成本。结果就是我国境外投资发展缓慢,处于零星、自发的状态,缺乏国家境外投资战略的引导。据统计,2002年经外经贸部批准或各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35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9.83亿美元。而当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除此之外,繁琐、严格的审批还促使许多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绕过外汇和其他方面的管制,进行境外投资。然而没有任何部门知道这部分境外投资的规模、流向,国家对这部分境外投资缺乏有效的管理。

民营经济遍地开花的浙江再一次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改革仍然是典型的自下而上。外汇管理局浙江分局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吴水平称,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意识越来越强烈。2001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即根据本省企业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这使得职能部门的有关规定滞后问题与“走出去”战略的矛盾日渐显性化。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境外投资情况,2002年3月外管局浙江分局组织调查组,深入浙江省对外经济最为活跃的宁波、绍兴、温州、台州四个地区开展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专题调查,先后召开了四个地区的企业座谈会,与60多家企业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实地走访了10多家企业,与有关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交换了看法。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讨论后,浙江分局调查组指出了现行对外投资外汇管理制度的诸多弊端:外汇局进行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是管理越位,多此一举;审批要求提供材料过多、过滥,使得企业望而生畏;不得购汇投资政策限制了企业“走出去”;汇回利润保证金政策没有起到实质效果;外管局对境外投资重事前审批,轻事后跟踪监督,对实际的境外投资情况并不清楚。

结论已十分明显:在对待企业境外投资与外汇管理的矛盾问题上,要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结合浙江的经济特点和实际,重点解决外汇管理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因此调查组提出了在浙江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的建议,并起草了《试点报告》。

“刚好5月初,总局在杭州召开境外投资座谈会,大家汇报了情况,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相同的看法,为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打下了基础。”吴称。

详解试点方案

始自浙江的试点涵盖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诸多环节,对此外管局资本司司长王雅范给予了详细解读。

王雅范认为,试点将从多方面促进我国境内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首先,给予每个试点省份的2亿美元的购汇额度是对当地企业“走出去”的实实在在的支持;其次,试点取消了外汇风险审查、汇回利润保证金等滞后于企业境外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第三,试点将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的审核材料从过去的11项减少为五项,并缩短了审核时间,从而简化了审批程序,有利于企业把握投资时机。第四,试点不再强制要求调回境外企业生产的利润,在政策上鼓励境外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发展壮大,实际上也是对“走出去”政策的支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政策跳出了以前政策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的模式,消除了由于投资主体所有制性质不同而产生的政策差异。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只要满足条件,都可以“走出去”,在外汇管理上保障其合理的境外投资需求。这对于浙江等民营企业发达省市的民营企业摆脱原来的外汇管理政策束缚,开展境外投资是一大利好。

那么,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方面的改革是否会加剧资本外逃的现象呢?有专家认为,两者间没有什么关系。我国的资本外逃多是通过对外贸易中的价格转移,以及地下钱庄等体制外渠道进行的,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关系不大。

外管局浙江分局吴水平也认为,浙江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中相当部分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家会为自己的资金负责的。此外,改革尽管取消了对外投资的外汇投资风险审查,但在资金来源审查方面加入了投资主体资格审查的内容,以加强对企业性质、结构、产权、资产规模等的审查。这包括一系列明确的条款:企业拟境外投资金额加上企业已经实施的对外投资金额之和不得超过该企业净资产的50%,以强调企业投资的适度性和可行性,也为管理其境内投资主体创造条件;境外投资企业除了应当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外,还应对境外投资财产处置权进行认定。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应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同意批文;股份制企业境外投资应有其董事会的同意决议;民营企业应有其董事会或合伙人的同意决议。凡此种种,都在减化程序的同时封住了境内资本恶意外逃的去路。

瓶颈千万重

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试点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然而这种乐观是有节制的。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邢厚媛就认为,尽管外汇管理方面的改革有利于境外投资的发展,但在其它政府部门的审批没有改革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

据外经贸部合作司境外企业管理处李永军处长介绍,目前我国实行的境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搭建于1991年~1992年,其中最主要的文件是1991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境外投资管理的有关通知。由于当时正处于三年治理整顿末期,相关规定都显得比较严厉。

《通知》确定了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外经贸部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境外投资企业审批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境外投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统一管理。国家计委负责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对外投资的外汇投资风险审查和资金来源审查――这种管理办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当时的情况下,《通知》强调政府对境外投资进行事前审批的作用,即“批项目”,包括批立项和批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着眼的管理对象是国有企业,这与当时国有企业是境外投资的主体的状况是符合的。随着我国经济中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这种注重微观项目审批的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于是“就用旧的政策来套用在新的经济成分”。

其实,境外投资管理上的这种注重项目可行性审批和部门审批权力分割的状况,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类似的,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只不过国有企业在决策方面有了很大自,而在境外投资管理方面,计划管理和部门分割的现象仍然严重。

就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放开后对我国境外投资会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记者与国家计委外经司海外处的孙伟副处长进行了联系,孙以对外投资管理政策很长时间没有变化为由拒绝了采访。

实际上,对外投资管理权限的惟一变化发生在1999年,国家经贸委获得了境外加工贸易的初审权。当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有关鼓励政策、项目审批程序、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我国企业以境外加工贸易方式“走出去”的具体政策措施。该意见是我国目前惟一的、比较全面的鼓励境外投资的产业政策,并成为稍后形成的我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前奏。

这样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的审批上,国家计委负责一般对外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的审批,而国家经贸委负责境外加工贸易投资的初审权。

然而这种管理框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首先,以“批项目”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注重对项目可行性的审批,这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在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并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承担的公共管理的职能。如果这种审批对国有企业还是有一定理由的话,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是越俎代庖了。因为政府审批部门并不承担民营企业投资失败的风险。

其次,政府部门多头审批造成审批效率低下。对外投资涉及15~16个政府部门,几乎所有跟经济有关的部门都要参与有关管理,其中最主要的几个部门是:国家计委(负责一般对外投资项目)、国家经贸委(负责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外经贸部(负责除金融保险外的境外投资项目,包括贸易型项目)、外汇管理局(负责与境外投资相关的外汇投资风险审查、资金来源审查以及资金汇入汇出)以及财政部。而且审批是从下到上(即从省一级到国家部委),表面上均对境外投资负责,各司其职,但审批内容重叠,职能交叉。各部门、各级别的层层审批加大了企业境外投资的成本。这与加入wto后减少行政审批,并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的精神不符。

最后,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的脱节。各个部门都非常强调对外投资项目的前置审批,而对事后的监管却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或者无能为力的状态。在上面提及的参与境外投资管理的主要政府部门中,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只承担前置性审批(立项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职能,而不负责对审批了的境外投资项目的事后监管,使事前的审批失去了意义,不符合“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财政部不负责前置审批,却负责对境外国有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外经贸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全过程的管理,但许多企业拿到境外投资的证书后,便与主管部门保持距离,而主管部门业务缺乏相应的手段进行管理,使许多事后监管措施也流于形式。

显然,外汇管制的放松只是打开了最后一道锁,提高境外投资效率,还有太多的环节需要疏通。

资本项目开放的一小步

“外汇”、“境外投资”,很容易勾起人们对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进程的遐想,然而事实上,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方式改革不过是整个进程的一小步而已。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管制的外汇政策。经常账户下的交易,只要交易真实合法,都可以得到外汇供应。但对资本项下的交易和汇兑有很大的限制。对开放风险较大的证券投资、对外借款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对风险较小的外商直接投资等则实行相对宽松的管理;对能够促进技术转移、产业升级的产业资本交易实行开放,对于注重短期利益、以获取交易收益为目的的金融资本交易放缓开放;对长期性的资本交易优先开放,对于短期流动性的交易则控制较严;对于资本流入的交易采取鼓励政策,而对于资本流出的交易则控制较严。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放宽的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属于长期的直接投资,因此开放的风险要远远低于短期证券投资和对外借款。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小年认为:“国际上通常所说的资本项目开放,在多数情况下是指证券投资或者商业银行对外借款的开放。这些项目的快速开放导致的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放宽属于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