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十篇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十篇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9:29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1

关键词:经济资本;银行;风险管理

一、利用经济资本手段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施经济资本配置下的风险管理,有利于将利润创造建立在风险控制之上,对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强化风险管理力度,实施精细化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将直接带来经营模式与增长方式的改变,引导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低风险资产业务、低成本负债业务,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的可持续增长。

(一)经营理念由追求利润向追求价值转变

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基层行的经营理念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经济资本控制下的经营理念将转变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即由创造利润转变为获取包含风险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收益。

(二)经营定位由单纯的市场盈利向风险控制和市场盈利相结合转变

传统的经营模式下,由于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经营考核均体现在利润最大化上,基层行在经营定位上以金融市场资源为基础,以收益率最大的资源为经营目标。经济资本控制下的市场定位,以风险控制为前提,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调整了业务发展的市场导向。

(三)经营方式由规模增长向结构优化转变

传统经营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实现经营效益的增加依赖的是规模数量的增长,而经济资本控制下的经营模式,强调以风险控制为基础,要求银行以资产负债结构的最佳组合方式增长,向结构优化寻求利润最大化。经济资本控制下的经营模式也促使银行以经济资本回报率高的多元化业务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而不是追求传统观念下的收益高、风险高的资产负债业务。

(四)激励考核机制由产品激励向价值贡献转变

传统经营模式下,银行激励考核机制是建立在利润基础之上,对员工的激励考核和业绩评价更多地体现为产品激励。实行经济资本控制后,银行将建立在价值贡献基础上,即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进行考核,引导员工经营行为向追求价值转变。

二、关于实现经济资本管理的观点――以最低成本满足监管要求

经济资本是虚拟的资本,是基于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因此又称为风险资本,描述的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上和一定时间区间内,银行根据其内部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内部模型和方法计算出来的用于应对银行非预期损失的资本,也是银行自身根据其风险量化、风险管理能力认定的应该拥有的资本。

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第一支柱要求,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根据公式资本充足率=监管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在分子“监管资本”[监管资本(RegulatoryCapita1)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银行持有的,依据监管部门的资本充足率口径计算得出,它也使用会计账面价格对资本进行计量。其主要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组成。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等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股东及其他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只有使分母“风险加权资产”足够小,才能符合监管要求。在这里,风险加权资产是管理会计概念,意思就是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视不同的管理能力可以得到不同的测度值。风险加权资产可以通过与经济资本相匹配的方式由经济资本衡量。经济资本的计量可以按初级法和高级法执行不同的计算口径,很明显,高级法比初级法的数据要求、管理要求、计算方法都要复杂,也要求更高的风险管理水平,但是计算出的风险加权资产肯定要小些,这就是国外先进银行提出来的内部评级初级法和高级法之分的原因。银行业在实施新巴改造的过程中,通过经济资本来衡量风险加权资产,在两者相匹配的前提下,更低的经济资本意味着更低的风险加权资产,只要满足8%的资本充足率底限要求,银行便得以把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经营而不是监管资本当中,以有限资源获得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银行千方百计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或提高经济资本利用率的原因。

以最低成本满足监管要求,可以认为是国内银行实施经济资本配置管理的源动力。从1999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2006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修改不计其数,而其中修改内容之一就包括允许使用系数法、初级法或高级法计量经济资本。对国外先进银行而言,有着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先进的计量方法,可以采用高级法计量经济资本,显然比风险管理水平不是那么高的其他银行要有优势。国外先进银行得以用比别的落后银行的更小的成本去满足监管要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显然,新巴塞尔协议在历次的修改中加入了博弈的内容。

三、基于经济资本配置下的银行风险管理手段探索

经济资本是银行业务发展中实际承担风险水平的真实反映,在国际银行业,经济资本已成为确定风险控制边界、实现风险管理战略和满足投资者资本回报要求的重要工具,并在绩效考核、风险限额、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一)利用经济资本绩效考核手段引导业务发展

将经济增加值(eVa)和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直接与银行分支机构的业绩考核挂钩,通过预先公布目标值,定期考核通报,纠正和调整银行分支机构的业务方向,可以使经济资本配置对业务发展达到较好的引导效果。经济资本理念追求的是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相容性,通过科学的绩效方法结合利润标准与风险标准,使当事人在其间合理选择。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将事后被动的风险处理提到事前来做,不是被动地去适应风险,而根据是主动地去选择风险。

1、以eVa为风险调整后的效益指标。eVa是银行对风险调整后收益量的衡量,在公式中明显体现风险资本对收益负面的影响。按照一般投资理论,理想投资市场上的高收益通常伴随着高风险,而eVa的采用则迫使银行综合衡量风险与收益,确保开展业务的收益能够覆盖其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考核指标,能够引导银行开展业务时有所选择,改变了过去不计成本发展业务的局面。

2、以RaRoC为风险调整后的效率指标。RaRoC是银行对风险调整后收益能力的衡量,在公式中明显体现风险资本对收益负面的影响。根据银行最高决策层的风险偏好,银行能够承担的风险有限,决定了用于衡量和覆盖风险的经济资本也有限。这种风险调整后收益效率的考核指标,能够引导银行在有限经济资本配置下获得最大的收益,即开展业务时不但要考虑其风险,还要优中选优,尽量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业务。

(二)利用经济资本引导银行实施风险限额管理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说明,风险集中度管理上的失控,不仅容易导致银行遭受难于承受的损失,而且也使得风险十分容易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目前国际上分散风险、控制集中度风险的惯用做法就是对风险敞口设定上限,实行风险限额管理。风险限额管理是一种事前的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已被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广泛使用,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风险限额管理的概念。贷款集中风险是指,任何可能造成巨大贷款损失(相对于银行的资本、总资产或总体风险水平)、威胁银行健康或维持核心业务能力的单个风险暴露或风险暴露组合。贷款集中风险产生于共同或相关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出现不利变化时,对每个产生集中的交易对象的信用等级、贷款损失都将产生负面影响。贷款集中风险主要包括:单个交易对手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交易对手;对同一经济行业或地区的交易对手等。

2、风险限额对集中度风险的管理可以体现客户风险限额、行业风险限额和区域风险限额等。客户限额是从微观层面对单个对手和单笔交易的集中度风险的控制,而行业或区域限额则从中观层面对同一经济行业或地区的资产组合风险集中度的控制。这些限额的监测对象和管理角度都不同,在实际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行业或区域的风险限额是在考虑资产组合相关性和风险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战略选择和风险偏好对自身所能承担的风险进行配置,反映在各行业或区域资产组合风险敞口上。

3、国际先进银行的行业限额体系中,不仅应用名义限额,也采用经济资本限额,形成双线并行的限额管理体系。名义限额使用风险敞口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与业务人员的经验和传统管理模式较好的契合,是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日常主要使用的风险限额。经济资本限额则从风险损失的角度刻画各资产组合的风险承受能力,使限额管理能够与资本管理、风险收益考核等多项管理措施有机结合,支持全面风险管理。

4、风险限额管理的难点在于限额的设定,它不仅是科学,更是管理艺术。如何合理设定限额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不同的做法,在国外有些银行是根据组合RaRoC最大化原则,结合银行的经营战略和风险偏好,应用资产组合分析模型设定风险敞口的最高上限;也有些银行是通过评级手段和运用经济资本来设定。风险限额的设定要依靠计量模型对风险的量化分析,但限额不是这些定量结果的直接体现,而应是银行在衡量风险与收益之后,选择自身风险偏好,并根据战略规划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将风险资源分配到各组合敞口中形成风险限额。

(三)考虑业务差异,合理配置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水平重在合理,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银行最高决策层根据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战略,权衡考虑经营成本和业务规模扩张需要,确定总体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这是计算经济资本的起点。实施经济资本管理不是一味追求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更应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应根据资产质量、客户结构、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风险管理水平等因素,结合信贷管理导向要求,合理利用经济资本占用比例,设置科学的考核和引导方法。对鼓励发展的产品战略导向不能通过调整经济资本占用比例来实现,而是适当利用差异化的财务资源配置政策或回报要求等政策。如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战略性业务的费用配置比例可高于一般业务的费用;战略性业务所产生的eVa也可配置更高比例的人力费用;或对要鼓励发展的产品适当降低回报要求等。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彭建刚,周行健.经济资本研究新进展[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08-05.

3、郑冲.商业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

4、武剑.内部评级理论、方法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5、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课题组.eVa经济资本控制下基层行经营行为变化研究[J].金融论苑,2007(1).

6、张辉.从RaRoC的本质看商业银行提高经济资本管理水平的途径[J].改革与探索,2008(4).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2

论文摘要: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分配方式、考核方式、资本约束等方面。资本管理重要性的提升,要求银行积极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和调节,引导银行各业务线的合理扩张与收缩,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稳健经营、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旋律,是商业银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在“资本至上”基础上的资本约束思想成为国际银行业新的价值坐标,并推动着风险及价值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在风险和价值管理的实践中,经济资本体系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主流银行的共同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方法上,国内多家银行虽然实行了经济资本管理,但是由于理解深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更多地关注表内贷款管理,管理幅度不能涵盖银行全部风险;与财务和资产风险的管理衔接性不够;注重对风险资产经济资本的事后定量计量,不具备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的功能,没有形成对风险资产和资本回报的有效约束机制等。

2.分配方式上,额度确定主要依据年初确定的利润计划和新年度的经济资本目标收益率,未充分考虑一定时点上银行下级机构实际实现的利润差别,可能会造成下级机构经济资本额度松紧不一,在额度调整尺度上较难把握,难以平衡协调,进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经济资本在全行范围充分而适度配置和高效使用。

3.考核方式上,目前多家银行通过建立以经济增加为核心的综合考评体系,强化经济资本约束机制,对业务发展模式由资源投入型向资本约束型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经济增加值考评办法与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资本的要求存在资产分类不一致、资本比例要求不一致的差异,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事后考核机制仍然不是刚性的资本约束,粗放型规模扩张的冲动依然存在,银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仍然较大。

4.在资本约束上,与国际银行业比较,中国银行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数据、系统和人员制约,还难以对关键风险因子和资产组合进行准确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量基本还是空白。现有的风险管理技术不足以完成从风险量化到风险损失的映射,不能在银行内部准确衡量风险的总体水平和风险分布。风险控制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信贷质量管理上,而资本约束的作用只是体现为满足监管要求,与国际银行业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存在不小差距。

二、国有商业银行加强经济资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1.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是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做法并轨,逐步走向国际化大银行的前提和基础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是国际先进银行的经营准则,也是它们实施风险管理的普遍做法。上个世纪90年代,花旗银行就开始探索建立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数理模型,步人了以经济资本来约束各类风险的新型增长模式。我们要想在世界金融舞台立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先进做法,在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手段方面逐渐并轨,不断提高自身风险抵御能力。

2.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以资本约束自身经营行为,抵抗资产风险的有效手段。受传统经营管理思想的影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拼命扩大业务规模、不计成本抢夺市场份额,是国有银行粗放发展模式的主要表现。但与此同时,资本积累缓慢与资产高速增加形成强烈反差,缺乏资本支撑的业务风险急剧放大,不良资产急剧攀升,严重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2003年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资产率仍在20%以上。利用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强化资本对风险资产增长的约束,把业务发展建立在坚实的资本基础之上,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3.经济资本是银行日常管理与银行战略规划的桥梁。它帮助银行在未来战略计划时考虑风险成本,并在风险定价和资本分配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经济资本还有助于银行量化自身的风险偏好,以确保有足够的资本来减缓风险的冲击,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满足监管的要求。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措施

1.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商为银行应综合考虑股东、经营管理层、监管当局等不同角色对资本管理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第一,评价银行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银行的董事会须综合考虑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并对所需资本的总体水平做出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层须就其风险偏好所要采用的风险结构做出决定。第二,合理配置资本资源。银行根据既定的资本总量和资本回报要求,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目标管理等手段,将资本在各个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等不同层面进行有效配置。第三,最优化可用资本。在风险结构和预计的资本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平衡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关系,运用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度量最优化可用资本水平,确保可用资本与规划资本需要一致,并使资本成本达到最优。第四,衡量资本使用和收益。银行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计算实际资本收益,当环境变化、业务超过原定目标或原定目标无法完成时,银行有必要对资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2.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量化机制。计算经济资本的前提是必须对银行的风险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化、量化,才能计算出各个业务部门所需要的经济资本,所以风险的识别和量化是计算经济资本的基础。风险识别要求度量风险前,要区分主营和非主营业务的风险;度量市场风险时,通常使用风险状态图、VaR、压力测试法和场景分析法;还要以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及极值等方法度量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3

abstract:China'sriskorientedsolvencysystembeganin2016,whichmarksanewstageinthesolvencyregulationoftheinsuranceindustryandthemanagementofthecompany'ssolvency.Solvencyisthelifelineoftheinsurancecompany,anditisveryimportanttodoagoodjobinthemanagementofsolvencyinthenewperiod.this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internationalinsurancesupervisionmode,analyzesthebackgroundofChinariskorientedsolvencysystem,analyzesthreepillarsregulatoryframeworkofChinariskorientedsolvencysystem,demonstratestheurgencyofestablishingandimprovingthesolvencymanagementsystem,andputsforwardthekeyareastobeconcernedabouttheconstructionofsolvencymanagementsystem.

关键词:偿二代;偿付能力管理;风险管理

Keywords:Chinariskorientedsolvencysystem;solvencymanagement;risk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220-03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社会公众的保险需求也不断提升,保险业保费规模快速扩张。回顾保险业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除了九十年代后期销售的高预定利率保单之外,保险业务的资产和负债质量一直较好。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保险消费者权益,更好地匹配资产和负债,增强保险公司经营的灵活性,保监会逐步放开了投资渠道和比例限制,分阶段地完成了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在此大时代背景下,保险公司的风险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权益资产和另类投资比例大幅上升;部分公司采取短负债、长资产的配置策略,流动性风险凸显;随着信息系统的集中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风险为核心的操作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做好新时期偿付能力监管成为保险监管的核心问题。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应时而生,该体系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普遍采用的三支柱模型理念一致,除了更加科学的计量保险公司的风险外,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借助各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共同监督保险公司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水平。本文拟探讨建立健全偿二代时期的偿付能力管理体系的重点和应关注的事项。

1国际偿付能力监管模式

受各国保险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背景和水平等差异,目前保险业尚未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从整体上看,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主要有两个代表性模式:一是欧盟体系(欧盟Ⅰ、欧盟Ⅱ);二是美国风险资本制度(简称RBC)。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正在组织全球大型保险公司进行国际资本监管标准的制定和实地测试工作,预计2019年开始实施共同框架。该规则体系也是以风险为导向,以合并报表为基础,充分反映保险公司风险状况,加强资本监管。

2偿二代监管体系解析

偿二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体系(1-17号监管规则)自2015年进入过渡期,2016年开始进入正式执行阶段,各保险公司停止执行原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体系。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偿付能力监管将依托于三个支柱开展:

2.1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的核心在于风险量化。在偿一代体系下,风险与保险责任准备金、风险保额等挂钩,不直接体现资产风险。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放开,特别对于寿险公司,风险主要来源于资产端和资产负债的匹配情况。在偿二代体系下,最低资本与风险直接挂钩,根据可量化风险(保险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大小计算最低资本要求。计算方法更加的复杂,对资产基础数据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大大提高。除了可量化风险外,还引入了控制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和附加资本要求(如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顺周期资本要求等),使得资本涵盖的面更广泛。从2016年1季度披露的季报摘要来看,保险公司实际资本和最低资本都大幅度上升,资本溢额大幅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一定的分化,风险较高的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体现出了风险导向的设计理念。

2.2第二支柱第二支柱主要包括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和分类监管。其中,风险管理能评估涵盖七大类风险,对每类风险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评估标准。保监会将每年组织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此种做法与欧盟Ⅱ有相似之处,创新点体现在将评估得分与最低资本要求挂钩,以80分为分界线,80分之上可以减少资本,80分之下将增加资本要求。这一创新将偿付能力管理水平与资本要求相联接,风险管理直接创造价值,将大大推动保险公司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分类监管也体现出中国特色,保监会将在法人单位和分支机构两个层面上根据公司偿付能力状况和风险状况,对保险公司进行评级。与偿一代相比,评级与风险挂钩,风险越大,评级结果就越低。

2.3第三支柱受限于监管资源与成本,现代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通过提升保险公司透明度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关注和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偿付能力水平。在偿二代体系下,信息披露分为定期披露和日常披露两个层面。定期披露主要是要求保险公司每季度披露季报报告摘要,其中包括偿付能力状况、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和现金流状况。日常披露主要是在影响保险消费者投保和续保的关键环节,主动告知偿付能力状况和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从监管规定上看,不仅投资者和分析者将高度关注偿付能力状况,保险消费者也会逐步了解并作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进而影响产品销售。

3构建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偿二代不仅涉及风险量化,更加强调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与偿一代相比,体系更加完整,三支柱之间逻辑更加一致。偿二代自2016年起执行,建立健全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3.1从外部因素上看,是监管合规的必然要求按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履行定期披露和日常披露要求。从执行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基础数据;二是复杂大量的计算。在监管要求的时限内(每个季度结束后25日内)按时、准确完成报告编制将是一件挑战性极强的工作。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特别是中大型保险公司,资产分散在不同的投资管理人进行管理,及时获取上百维度的资产信息难度极大。欧洲保险公司在实施欧洲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此外,最低资本的计算方法上除了因子法外,还大量采用了情景对比法这种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方法,这也对按时完成信息披露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在偿二代体系下,量化计算需要投资、财务、精算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在组织壁垒分明的保险公司中,如何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也是一大难题。

3.2从内部管理上看,是提升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偿二代体系正式实施之后,将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在保险公司真正的落地。风险管理做得好的保险公司,不仅能够降低最低资本要求,提升股东回报,还能够提升风险综合评级结果,进而在市场上树立起管治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有利于保险产品销售。反之,如果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较差,不仅会加大保险公司自身风险,通过信息披露,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偿二代体系下,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将逐步成为竞争优势。

4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国际实施经验分析

从偿二代体系和内容来看,与欧洲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相似度较高,以下通过分析欧盟ii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关注的重点领域,为我国保险公司做好偿二代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4.1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按照欧洲监管要求,欧ii实施分为两个阶段:过渡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在过渡期内,2015年保险公司季度报告需要在季度结束后8周内提交,年度报告需要在年度结束后的22周提交;自2016年开始,季度报告需要在季度结束后的8周内提交,年度报告需要在年度结束后的20周内提交。转入正式实施后,季报报告需要在季度结束后5周内提交,年度报告需要在年度结束后14周内提交。为达成监管要求,欧洲保险公司主要遇到以下困难:

①工作流程方面的挑战。报告编制的时间大大缩短,要求建立快速高效的工作架构。由于欧ii技术方法的复杂性,工作流程变得更加的复杂,除了财务部门外,风险、精算、内控、税务和投资等部门都要参与到流程当中,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内控流程,确保按时准确完成报告编制。除偿付能力报告之外,公司还需要兼顾会计报告和内含价值报告等。

②基础数据方面的挑战。需要充分理解复杂的监管规则,并在整个报告流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并确保来自于不同来源的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尤其是资产方基础数据,资产数据分散在托管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第三方,现有的资产数据不能满足欧ii的需要。

③信息系统方面的挑战。鉴于时间和质量要求,必须要建设财务编制信息系统,提供自动化编制的解决方案,涵盖基础数据的获取、存储和检查,将财务和风险数据进行整合,建立系统内部控制,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安全。

从保险公司准备情况来看,大部分保险公司正在制定报告流程、建立报告系统。领先的保险公司在报告流程方面主要将偿付能力报告流程与其他报告流程进行整合,健全报告编制内控流程;在数据管理方面,梳理整合欧盟ii和其他报告的基础数据要求,自动化基础数据获取,提升基础数据质量。

4.2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方面欧盟ii的二支柱要求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自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内容主要涵盖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欧洲保险公司主要在以下遇到潜在的挑战:一是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偏好体系,对重要风险形成风险容忍度,并制定风险限额;二是偿付能力评估和业务规划,识别未来偿付能力变化趋势,制定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应急预案,将压力测试、持续性分析和风险调整评价体系与公司战略计划相融合;三是风险治理架构,耗费大量时间确定各类风险管理责任人,健全三道风险防范体系,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难以有效开展风险监测;四是信息披露,大部分保险公司需要公开披露风险管理框架、流程和自评估情况。

5做好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2016年开始,偿二代监管正式开启。保险公司应当以偿二代实施为契机,化挑战为机遇,苦练内功,持续提升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偿付能力管理体系。

5.1偿付能力管理架构偿二代的监管体系较偿一代更加精细,更加贴近风险,同时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多要求。偿一代的方法较为简单,与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关联度不大,体现在治理架构上,董事会主要是负责报告的编制和资本补充,发挥的作用有限。在偿二代体系下,风险状况与资本要求直接挂钩,体现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基于监管资本规则结合公司实际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此外,监管机构也赋予了董事会在信息披露方面更明确的职责。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自上而下的建立起偿付能力管理体系,以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作为偿付能力管理的最终决策机构,对偿付能力政策、资本管理、偿付能力风险容忍度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监督公司偿付能力状况,在出现偿付能力危机时,及时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管理层负责落实董事会确定战略、方针和政策,明确偿付能力管理主责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流程、具体部门和具体岗位,体现在部门和岗位绩效考核中,将偿付能力管理体系融入公司整体运营架构。

5.2偿付能力管理制度制度体系和管理政策是各项管理要求落地的基础和手段。在偿二代体系下,保险公司应当首先建立起整个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制度,明确偿付能力管理的目标、组织架构、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和关键工作流程。在总领办法的引导下,还需要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第一支柱下,需要建立起偿付能力报告制度,明确资产、负债基础数据管理要求,制定各部门间配合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确保各类偿付能力报告能够在监管要求的时限内完成。此外,还要针对重点难度问题,编写技术手册,控制操作风险。第二支柱下,需要建立起两个自评估制度,一是偿付能力管理能力自评估;二是分类监管自评估。自评估不仅更好地支持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开展评估工作,更重要的是建立自检程序,不断提升偿付能力管理水平。第三支柱下,需要建立偿付能力信息披露制度,明确日常披露和定期披露各项要求如何在公司各部门、各信息系统中得到落实。同时,加强对销售人员、柜面人员、客服人员等的教育培训,向保险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信息,从而树立专业良好的市场形象。

5.3基础管理能力建设偿二代三个支柱的要求是上层建筑,要确保监管合规,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保险公司必须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是认清偿二代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偿一代下偿付能力以会计报表为基础,最低资本仅以保险负债规模和风险保额挂钩,各项专业职能之间的联系不多,可以在简单对接的情况下完成各项工作。偿二代下最低资本以资产和负债的风险特征为基础,需要收集、管理庞大的基础数据,其中大部分为非财务数据。要做好偿二代下的偿付能力管理,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投资、财务和保险精算等的相关知识。目前,公司内部和人才市场上少有这类人员,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做好内部专业人员调动的同时,主动规划好偿付能力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使其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注重信息系统建设。及时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是开展偿付能力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建设或改造的系统可能包括财务和报告系统、精算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以及业务核心系统。各保险公司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具体的方案和实施路径,但是快速提升信息系统支持水平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5.4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在偿二代体系下,风险管理能力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最低资本要求,还通过监管评级从而与监管措施挂钩,通过对总、分两级机构分级结果的披露,进而影响保险业务销售,偿二代将风险管理提升到偿付能力管理的核心位置。目前,保监会已经全面风险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但是缺乏有效手段推动保险公司落地执行。通过偿二代资本推动,可以预见保险公司将在风险管理中投入更多资源。随着保险产品市场化不断推进,保险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仅依赖于销售队伍扩量带动业务发展的模式将受到很大的挑战,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手段的多种盈利模式将不断涌现。保险公司应当以偿二代为契机,不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体系融入公司经营管理体系,明确各大类风险管理政策,贯彻执行风险管理流程,逐步将风险管理能力转化为盈利能力。

5.5建立健全资本管理体系作为一个高负债经营的行业,资本一直是保险公司经营有效的控制手段,特别是对处于初创、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经营者必须权衡盈利、资本和流动性等多个维度,更好地平衡风险和收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股东回报。在偿一代下,有的保险公司也尝试通过经济资本等手段,加强资本管理。但是监管资本要求的硬约束使得相关工作成效不大。偿二代下的基本方法与经济资本方法趋同,保险公司在资本管理上获得了更大的空间。保险公司应当研究偿二代下的资本管理方法,结合公司的风险容忍度,将资本分解到各业务条线、各级公司、各类资产,设定资本限额,监控资本使用状况,提升资本使用效率,通过资本管理创造价值。

总之,偿二代监管体系对保险公司提出了重大挑战,也为保险公司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各保险公司不应仅将偿二代实施作为一项监管规定的执行,更应当将其视为影响长期竞争力的重大事项,苦练内功,抓住重点,有计划分步骤的做好新一代偿付能力管理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文辉,等.中国偿付能力监管改革的理论和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2]江先学,吴岚,等.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项俊波.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国际格局与中国道路[J].金融监管研究,2012(8).

[4]马文钰.偿二代对人身保险公司经营影响浅析[J].财经与金融,2015(2).

[5]陈文辉.中国偿二代的制度框架和实施路径[J].中国金融,2015(5).

[6]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7]王艺蒙.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第二支柱的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8]谢志刚.我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保险研究,2012(8).

[9]姜波,陶燃.欧盟保险偿付能力Ⅱ监管体系改革最新进展[J].中国金融,2010(23).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4

关键词:Solvencyii;“三支柱”;风险管理;偿付能力

中图分类号:F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5-0022-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5.05

一、Solvencyii改革简介

Solvencyi是在1970年开始实施的,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来计算资本要求。在Solvencyi的框架下,偿付能力额度由公司的业务规模决定,它只反映部分的理赔损失风险,并没有反应整个公司在实际经营中所承受的全部风险。考虑此情况,并在借鉴了银行业系统的发展――巴塞尔协议(Baselii)之后,一个在理论和体系上更加完备而复杂的Solvencyii便应运而生。Solvencyii项目计划的过程非常曲折。2001年5月,欧盟委员会下属保险委员会正式启动该项目,预计实施日期为2012年11月1日,后来推迟到2013年1月1日。最近的情况显示,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和需要考虑的情况,欧盟理事会提出了Solvencyii的完全实施时点预计为2014年1月1日。

(一)改革的动因及参与制定方

1.改革原因

欧盟一直沿用Solvencyi的监管体系已长达40余年。在这40年中,保险业、金融业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监管技术和监管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Solvencyi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欧盟保险业对于偿付能力额度的计算要求了,欧盟亟需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来规范整个保险行业,Solvencyii就是顺应时展而产生。既关注单个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指标,又要考虑公司的治理结构、行业风险规范、行业整体的偿付能力等当面的问题,建立Solvencyii的目的可概括为:提高保险监管效率,制定以风险为基础的系统制度,严格责任准备金和资本的要求,搭建风险管理的综合框架,认清风险差异和减缓风险,及达到用固定的标准或内部模型计算风险资本的要求。

2.改革的参与制定方

考虑到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权益的同时,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制定此次计划。

在技术上或者法律上来讲,建造这个模型的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或参与者是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监督官委员会(CeiopS)及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委员会(eiopC)。同时欧洲保险委员会(Cea)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在评论建议与推荐方面也起到重大的作用,还有国际精算协会(iaa)与首席风险官论坛(CRoForum)。

(二)Solvencyii的“三支柱”介绍

1.第一支柱是定量要求标准。要求技术准备金必须采用市场一致度量原则,然后通过标准方程或内部模型确定两个资本要求,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和最低资本要求(mCR),同时对自有资金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求。

2.第二支柱是定性要求标准。强调保险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有良好的内控制度和符合相关的监管审核。

3.第三支柱是信息披露要求。要求保险公司向公众和监管机构披露偿付能力和财务状况报告,做到公开、透明。

“三支柱”主要目标在于改进技术水平标准,使各项资本要求能够更好地反映保险公司风险,同时通过适合的模型设计提高保险监管水平的同时避免多余资本的要求,既能够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又能够保障充足的资本给保险公司投资发展,从而能够有助于欧盟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欧盟委员会制定该计划的原则

在制定Solvencyii的整个框架是基于以下所列准则:

1.应用国际会计准则(iaS)来计算资产和负债,从而能够更好更准确地计算偿付能力额度。

2.应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准则。

3.整个的应用过程应该考虑到整个集团。

4.把偿付能力要求应用到两个标准中:最低资本要求(mCR)和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

5.利用VaR风险管理方法要求SCR达到99.5%的置信水平。

6.不仅要符合偿付能力规则的要求,同时要符合偿付能力监管的要求。

二、Solvencyii面对的挑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Solvencyii中涉及的问题方面

Solvencyii的实施是势在必行的,在2004至2005年期间,欧盟委员会向欧洲保险与职业养老金监督官委员会(CeiopS)发出意见征求书,征求关于Solvencyii的各方面内容,包括:

1.第一次是关于公司的内外部控制问题及资产管理的原则问题。

2.第二次是关于足够的准备金提取、偿付能力额度要求水平、集团偿付能力的计算标准、风险评估技术、监管机构和一些对未来影响的研究方面的问题。

3.第三次是关于计算偿付能力时需要考虑的资产项目,监管机构如何通力合作,监管机构和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整个系统的条款和如何应用于小的保险公司。

此期间,CeiopS面临了许多来自社会各界的评判性问题,然而这也正是大家可以再次好好地审视及评判了整个保险业发展的时机。

(二)Solvencyii中的规范性要求及面对的挑战

1.最低资本要求(mCR)

公司的最低资本保险公司应对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对偿付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时,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最低限额。mCR应当符合80%~90%的置信水平下的一年期风险值(VaR)。它的标准模块与SCR类似,但没有考虑操作风险和违约风险的影响。

2.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

计算偿付能力资本要求,需要考虑到各类风险的相关性,而不能只考虑独立的风险在进行简单的加总。同时,综合考虑各类风险的相关性,就必须具有更加成熟的风险量化技术、财务、精算、核保、理赔、及再保险方面的支持。《Solvencyii法令框架草案》中规定基于上一年度的财务状况,偿付能力资本应当在99.5%的风险值要求,这样能够抵御不利情况,SCR等于基本偿付能力要求与操作风险要求、责任准备金和递延税收带来的损失吸收能力的调整三部分之和,整体计算较为复杂。

计算各类风险SCR不仅需要考虑单个风险,还需要考虑各类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其中风险分布如表1所示:

3.关于集团的要求

《Solvencyii法令框架草案》中有较大的篇幅描述关于集团的要求,相比Solvencyi而言,其先进性在于考虑到集团整体化的特点。金融集团由于其集团化经营的特点,内部经营机制同时具有风险分散的效应,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将会高估风险。为了预防严峻的财务状况,彼此的影响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计算偿付能力之时,不仅要考虑到单个公司的偿付能力,还需考虑整个集团的偿付能力状况。有时,欧盟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允许使用集团的资产作为补充基金来支持该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偿付能力要求。

4.分层次运用,注重可操作性。

欧盟建立此体系是希望能够在欧盟内建立一套协调一致的、以风险度量为基础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由于要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广泛执行,就必须得考虑每个国家,每个保险公司的不同情况。所以在草案中就采取了差异化的方式来执行:对于大型保险公司,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必须严格执行Solvencyii中关于偿付能力的要求。对于一般的保险公司,由于业务规模还没有达到,同时业务也相对简单,整体应用Solvencyii的话会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费用浪费,因此在定量模型的计算、定性监管要求和信息披露方面可以允许一定的简化。对于小型的保险公司,可以暂不使用Solvencyii的监管要求,仍然沿用以前的标准。

5.Solvencyii在不同的测试中面临的挑战

Solvencyii总共经历了五次定量影响研究(对保险公司的一种实地测试演练)。其中QiS1与QiS2主要是讨论保险的监管体系的框架与内容的设计,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计算和各种资本的要求。QiS3则是第一次进行实际进入操作层面,通过公司过去一年的财务状况,采用总资产负债表的方法,运用国际会计准则(iaS)来评估偿付能力的同时对资产负债进行评估,比较其可行性和适用性QiS4和QiS5则是在QiS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实施的,改进了对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最近的一次QiS5是在2010年8月至10月间进行的,这次量化影响研究是采用的保险公司数量最多的一次,由于数量加大,基础较大,所以此次研究的说服力、稳定性更强。此次主要是测试SCR标准方程的合理性,测试结果显示在技术准备金评估、资产与其他负债评估和部分风险模型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之处,这次结果是继QiS3之后的一次重大的实地测试,也是最后一次的量化影响研究,CeiopS不再会进行第六次了。

三、对于Solvencyii改革的评价

(一)Solvencyii的先进性

1.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健性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中留于保障性的保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用于投资,从而向客户提供一定的投资回报率,如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寿险,这就极大地加剧了保险公司的负债波动风险。由于各种投资产品的金融创新、风险转移手段的创新及对保险公司投资范围和渠道的扩大,投资产品的风险也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经营,从而影响到被保险人的利益,如保险证券化产品。

Solvencyii考虑了风险的相关性,提出了一整套系统计算方式。在各项资本要求加总时,通过设置风险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考虑了不同产品、不同保险公司、不同业务线之间与不同国家之间风险的相关性。同时,对其他特殊的使用内部模型的公司,也不需考虑以上的风险相关性。

2.风险转移意识增强

Solvencyii中对于风险波动性较大的业务增加了资本要求,关注异常资本密集的风险,体现了其审慎性原则,同时增加的资本能够保障公司的财务稳定性。但这同时会限制保险公司的资本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就鼓励了很多保险公司寻找新的方式来转移风险,或者停止那些经济价值不高的投资组合。转移风险的方式包括再保险、巨灾债券、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工具

3.体现了市场一致性原则

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来计算公司的资产与负债的情况,以市场的公允价值为标准。这与国际财务会计报告条件一致,大大地提高了其科学性,能够提高公司的财务账簿的准确性,提供了各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可比性,有助于增加投保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信任。

4.全面的风险监管理念

通过“三支柱”的要求,包括了定量要求、定性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三部分,不仅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关注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涵盖了偿付能力的计算,同时体现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不同层面的信息。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提高了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信心。

(二)Solvencyii的不足

1.开发成本及监管成本过高

Solvencyii中关于风险的度量和风险相关性的度量要求较高,其中包括难以量化的操作风险(由于公司内部流程存在缺陷、系统出现故障、人员疏失或外部事件造成的损失风险还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声誉风险和战略风险)。同时,由于监管要求的不同和计算方式的不同,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都需要重新进行,再加上内部模型的个性化太强,过于复杂,这就要求更高的管理、科技、审计及精算水平对于独立使用内部模型的公司还得针对性的监管。

2.内部模型的设定优劣难于判断

对于一些保险公司选择使用自己的内部模型来计算各种资本要求时,可能利用复杂的内部模型机制蓄意掩藏自身的风险,降低资本要求。对于这一点监管机构就很难发现,这就要求要有更高的监管水平和完善的监管制度。

3.监管尺度难于一致

欧盟这个特殊的经济联盟,包含了27个成员国,其中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同时不同国家的保险公司的规模也不同。其中操作上,小型的保险公司可以不遵从Solvencyii的规定,仍然沿用以前的标准,一般的保险公司能够降低相应的标准,但是欧盟各个国家监管水平层次不齐,每个国家对于同类本国保险公司进行监管之时,尺度也难以保持一致。

四、Solvencyii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欧盟偿付能力Ⅱ在国际保险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某种角度讲代表了国际金融保险监管发展的新趋势,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偿付能力Ⅱ对本国保险业的借鉴意义。我国也要密切关注欧洲保险业的这次重大变革,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自身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促进我国保险业科学健康发展。

(一)结合国情,合理借鉴其设计理念与方式,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保险法》第101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不得低于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规定数额。”从保险法的修订来看,我国开始注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建设。我国偿付能力评估是计算最低资本和实际资本,进行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但最低资本的计算没有关注到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我国现在的最低资本标准仍然沿用Solvencyi的标准,我国使用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实际资本超出最低资本的比率,与Solvencyii中的mCR相似,但Solvencyii在有关风险的复杂性和敏感方面,还引入了SCR指标,利用VaR方法,把SCR控制在99.5%之上,发生偿付能力的情况微乎其微。在使用Solvencyii方法时,鼓励保险公司建立自己的内部模型,结合自身的风险情况来计算。相比之下,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标准要求不能较好地适应保险业发展需求。

结合国情来看,中国保险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很多制度都还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贸然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方法,那样会加重保险公司的附加费用,同时对审计和精算等部门提出更高要求,但应该吸取他们的先进思想,注重风险管理的运用。

(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加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国外先进理念的优缺点,制定完整的偿付能力制度改革规划。

(三)健全信息报露制度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信息约束机制的作用,从而市场的监督力量自然会加强,增加投保人及被保险人对整个保险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晓,裴育.欧盟偿付能力二号的最新进展[n].中国保险报,2011-07-11.

[2]Ramosaj,Berim.ChallengestoSolvencyiiReformin

insuranceindustry[D].mpRapaper,2010(11).

[3]潘力,王向南.构建保险监管新体系――浅谈欧盟Solvencyii草案[J].现代商业,2008(20):38-39.

[4]赵桂芹,梁庆庆.欧盟保险业Solvency项目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147-153.

[5]章建伟,周宇梅.我国保险公司操作风险度量的新思路――来自欧盟的经验[J].上海金融,2011(10):33-38.

[6]欧卫萍.浅谈欧盟Solvencyi到Solvencyii对我国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2):50.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5

Keywords:Chinariskorientedsolvencysystem;solvencymanagement;risk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0-0220-03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社会公众的保险需求也不断提升,保险业保费规模快速扩张。回顾保险业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除了九十年代后期销售的高预定利率保单之外,保险业务的资产和负债质量一直较好。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保险消费者权益,更好地匹配资产和负债,增强保险公司经营的灵活性,保监会逐步放开了投资渠道和比例限制,分阶段地完成了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在此大时代背景下,保险公司的风险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权益资产和另类投资比例大幅上升;部分公司采取短负债、长资产的配置策略,流动性风险凸显;随着信息系统的集中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风险为核心的操作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做好新时期偿付能力监管成为保险监管的核心问题。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应时而生,该体系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普遍采用的三支柱模型理念一致,除了更加科学的计量保险公司的风险外,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借助各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共同监督保险公司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水平。本文拟探讨建立健全偿二代时期的偿付能力管理体系的重点和应关注的事项。

1国际偿付能力监管模式

受各国保险市场经济环境、发展背景和水平等差异,目前保险业尚未建立起全球统一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从整体上看,偿付能力监管模式主要有两个代表性模式:一是欧盟体系(欧盟Ⅰ、欧盟Ⅱ);二是美国风险资本制度(简称RBC)。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正在组织全球大型保险公司进行国际资本监管标准的制定和实地测试工作,预计2019年开始实施共同框架。该规则体系也是以风险为导向,以合并报表为基础,充分反映保险公司风险状况,加强资本监管。

2偿二代监管体系解析

偿二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体系(1-17号监管规则)自2015年进入过渡期,2016年开始进入正式执行阶段,各保险公司停止执行原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体系。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偿付能力监管将依托于三个支柱开展:

2.1第一支柱第一支柱的核心在于风险量化。在偿一代体系下,风险与保险责任准备金、风险保额等挂钩,不直接体现资产风险。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放开,特别对于寿险公司,风险主要来源于资产端和资产负债的匹配情况。在偿二代体系下,最低资本与风险直接挂钩,根据可量化风险(保险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大小计算最低资本要求。计算方法更加的复杂,对资产基础数据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大大提高。除了可量化风险外,还引入了控制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和附加资本要求(如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顺周期资本要求等),使得资本涵盖的面更广泛。从2016年1季度披露的季报摘要来看,保险公司实际资本和最低资本都大幅度上升,资本溢额大幅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一定的分化,风险较高的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降,体现出了风险导向的设计理念。

2.2第二支柱第二支柱主要包括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和分类监管。其中,风险管理能评估涵盖七大类风险,对每类风险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评估标准。保监会将每年组织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此种做法与欧盟Ⅱ有相似之处,创新点体现在将评估得分与最低资本要求挂钩,以80分为分界线,80分之上可以减少资本,80分之下将增加资本要求。这一创新将偿付能力管理水平与资本要求相联接,风险管理直接创造价值,将大大推动保险公司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分类监管也体现出中国特色,保监会将在法人单位和分支机构两个层面上根据公司偿付能力状况和风险状况,对保险公司进行评级。与偿一代相比,评级与风险挂钩,风险越大,评级结果就越低。

2.3第三支柱受限于监管资源与成本,现代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通过提升保险公司透明度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关注和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偿付能力水平。在偿二代体系下,信息披露分为定期披露和日常披露两个层面。定期披露主要是要求保险公司每季度披露季报报告摘要,其中包括偿付能力状况、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和现金流状况。日常披露主要是在影响保险消费者投保和续保的关键环节,主动告知偿付能力状况和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从监管规定上看,不仅投资者和分析者将高度关注偿付能力状况,保险消费者也会逐步了解并作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进而影响产品销售。

3构建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偿二代不仅涉及风险量化,更加强调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与偿一代相比,体系更加完整,三支柱之间逻辑更加一致。偿二代自2016年起执行,建立健全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3.1从外部因素上看,是监管合规的必然要求按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履行定期披露和日常披露要求。从执行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基础数据;二是复杂大量的计算。在监管要求的时限内(每个季度结束后25日内)按时、准确完成报告编制将是一件挑战性极强的工作。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特别是中大型保险公司,资产分散在不同的投资管理人进行管理,及时获取上百维度的资产信息难度极大。欧洲保险公司在实施欧洲偿付能力监管要求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此外,最低资本的计算方法上除了因子法外,还大量采用了情景对比法这种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方法,这也对按时完成信息披露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在偿二代体系下,量化计算需要投资、财务、精算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在组织壁垒分明的保险公司中,如何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也是一大难题。

3.2从内部管理上看,是提升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偿二代体系正式实施之后,将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在保险公司真正的落地。风险管理做得好的保险公司,不仅能够降低最低资本要求,提升股东回报,还能够提升风险综合评级结果,进而在市场上树立起管治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有利于保险产品销售。反之,如果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较差,不仅会加大保险公司自身风险,通过信息披露,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偿二代体系下,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将逐步成为竞争优势。

4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国际实施经验分析

从偿二代体系和内容来看,与欧洲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相似度较高,以下通过分析欧盟ii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关注的重点领域,为我国保险公司做好偿二代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4.1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按照欧洲监管要求,欧ii实施分为两个阶段:过渡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在过渡期内,2015年保险公司季度报告需要在季度结束后8周内提交,年度报告需要在年度结束后的22周提交;自2016年开始,季度报告需要在季度结束后的8周内提交,年度报告需要在年度结束后的20周内提交。转入正式实施后,季报报告需要在季度结束后5周内提交,年度报告需要在年度结束后14周内提交。为达成监管要求,欧洲保险公司主要遇到以下困难:

①工作流程方面的挑战。报告编制的时间大大缩短,要求建立快速高效的工作架构。由于欧ii技术方法的复杂性,工作流程变得更加的复杂,除了财务部门外,风险、精算、内控、税务和投资等部门都要参与到流程当中,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内控流程,确保按时准确完成报告编制。除偿付能力报告之外,公司还需要兼顾会计报告和内含价值报告等。

②基础数据方面的挑战。需要充分理解复杂的监管规则,并在整个报告流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并确保来自于不同来源的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尤其是资产方基础数据,资产数据分散在托管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第三方,现有的资产数据不能满足欧ii的需要。

③信息系统方面的挑战。鉴于时间和质量要求,必须要建设财务编制信息系统,提供自动化编制的解决方案,涵盖基础数据的获取、存储和检查,将财务和风险数据进行整合,建立系统内部控制,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安全。

从保险公司准备情况来看,大部分保险公司正在制定报告流程、建立报告系统。领先的保险公司在报告流程方面主要将偿付能力报告流程与其他报告流程进行整合,健全报告编制内控流程;在数据管理方面,梳理整合欧盟ii和其他报告的基础数据要求,自动化基础数据获取,提升基础数据质量。

4.2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方面欧盟ii的二支柱要求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自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内容主要涵盖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欧洲保险公司主要在以下遇到潜在的挑战:一是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偏好体系,对重要风险形成风险容忍度,并制定风险限额;二是偿付能力评估和业务规划,识别未来偿付能力变化趋势,制定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应急预案,将压力测试、持续性分析和风险调整评价体系与公司战略计划相融合;三是风险治理架构,耗费大量时间确定各类风险管理责任人,健全三道风险防范体系,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难以有效开展风险监测;四是信息披露,大部分保险公司需要公开披露风险管理框架、流程和自评估情况。

5做好偿二代下偿付能力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2016年开始,偿二代监管正式开启。保险公司应当以偿二代实施为契机,化挑战为机遇,苦练内功,持续提升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偿付能力管理体系。

5.1偿付能力管理架构偿二代的监管体系较偿一代更加精细,更加贴近风险,同时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多要求。偿一代的方法较为简单,与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关联度不大,体现在治理架构上,董事会主要是负责报告的编制和资本补充,发挥的作用有限。在偿二代体系下,风险状况与资本要求直接挂钩,体现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基于监管资本规则结合公司实际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此外,监管机构也赋予了董事会在信息披露方面更明确的职责。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自上而下的建立起偿付能力管理体系,以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作为偿付能力管理的最终决策机构,对偿付能力政策、资本管理、偿付能力风险容忍度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监督公司偿付能力状况,在出现偿付能力危机时,及时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管理层负责落实董事会确定战略、方针和政策,明确偿付能力管理主责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流程、具体部门和具体岗位,体现在部门和岗位绩效考核中,将偿付能力管理体系融入公司整体运营架构。

5.2偿付能力管理制度制度体系和管理政策是各项管理要求落地的基础和手段。在偿二代体系下,保险公司应当首先建立起整个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制度,明确偿付能力管理的目标、组织架构、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和关键工作流程。在总领办法的引导下,还需要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第一支柱下,需要建立起偿付能力报告制度,明确资产、负债基础数据管理要求,制定各部门间配合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确保各类偿付能力报告能够在监管要求的时限内完成。此外,还要针对重点难度问题,编写技术手册,控制操作风险。第二支柱下,需要建立起两个自评估制度,一是偿付能力管理能力自评估;二是分类监管自评估。自评估不仅更好地支持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开展评估工作,更重要的是建立自检程序,不断提升偿付能力管理水平。第三支柱下,需要建立偿付能力信息披露制度,明确日常披露和定期披露各项要求如何在公司各部门、各信息系统中得到落实。同时,加强对销售人员、柜面人员、客服人员等的教育培训,向保险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信息,从而树立专业良好的市场形象。

5.3基础管理能力建设偿二代三个支柱的要求是上层建筑,要确保监管合规,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保险公司必须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是认清偿二代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偿一代下偿付能力以会计报表为基础,最低资本仅以保险负债规模和风险保额挂钩,各项专业职能之间的联系不多,可以在简单对接的情况下完成各项工作。偿二代下最低资本以资产和负债的风险特征为基础,需要收集、管理庞大的基础数据,其中大部分为非财务数据。要做好偿二代下的偿付能力管理,就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投资、财务和保险精算等的相关知识。目前,公司内部和人才市场上少有这类人员,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做好内部专业人员调动的同时,主动规划好偿付能力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使其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注重信息系统建设。及时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是开展偿付能力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建设或改造的系统可能包括财务和报告系统、精算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以及业务核心系统。各保险公司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具体的方案和实施路径,但是快速提升信息系统支持水平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5.4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在偿二代体系下,风险管理能力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最低资本要求,还通过监管评级从而与监管措施挂钩,通过对总、分两级机构分级结果的披露,进而影响保险业务销售,偿二代将风险管理提升到偿付能力管理的核心位置。目前,保监会已经全面风险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但是缺乏有效手段推动保险公司落地执行。通过偿二代资本推动,可以预见保险公司将在风险管理中投入更多资源。随着保险产品市场化不断推进,保险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仅依赖于销售队伍扩量带动业务发展的模式将受到很大的挑战,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手段的多种盈利模式将不断涌现。保险公司应当以偿二代为契机,不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体系融入公司经营管理体系,明确各大类风险管理政策,贯彻执行风险管理流程,逐步将风险管理能力转化为盈利能力。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

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7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考虑机会成本的情况下,作为风险企业家与有限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j-~e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对风险资本家管理支持力度的合理分配,达到可行的帕累托边界,并最终实现风险企业家和有限合伙人的利润最大化。

一、问题的提出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与融资方式,其主要目的不是取得风险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而是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运行,以实现增值并通过股份转让来获取高额的资本回报,是一种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投资。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风险投资主体各方利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道德风险问题,减少风险投资主体各方的利益损害,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萨尔曼(Sahlman,1990)指出,可转换证券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激励问题,从而减少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Bigus从风险企业家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风险企业家道德风险问题的多阶段融资契约,研究结果显示这样可能会促使投资方产生道德风险;Bergemann和Hege构造了风险投资中的动态道德模型来研究风险投资问题,指出最优的投资契约应该是债券与股票的混合体;Cornell&Yosha针对风险投资阶段性融资进行研究时,认为风险企业家为获得下一阶段的进一步融资,有动力操纵短期项目信号,这显然对项目的长期发展不利,建议使用可转换债券减少这种信号操纵现象;马克斯(max,1998)认为将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结合或通过一个可转换优先股能使风险资本家实行有效的干预:即在企业经营不善时实施对控制权(如清算权)进行干预,而当企业发展顺利时,放弃干涉则更为有利;aghion和Bohon首先将不完全合同理论用于创业融资领域,认为存在利益冲突时(en不仅关心企业增值带来的货币收益而且还关心私人的非货币收益)可通过控制权的有效分配来加以解决。

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成果都是侧重于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控制风险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而对风险资本家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的情况较少。事实上,风险资本家作为投资人不仅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并且这种管理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风险企业的生存发展。但这种包括风险资本家对风险企业进行监控与注资的管理支持都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制作报告的机会成本、订约成本、花费的时间成本,风险企业家的资源成本以及签订协议时律师费和相关成本。这些成本数额有时可能相当大,并且在风险投资合约中是得不到补偿的。为了节约这些成本,增加收益,风险资本家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反而会比风险企业家更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形成了风险资本家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风险资本家作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受资方和管理方,其投资基金的主要来源于民间资金,其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是普通合伙人(Gp)与有限合伙人(Lp)的关系,作为Gp的风险资本家作为Lp的人,虽然其收益与风险投资基金的收益直接相关,但当其努力程度的机会成本超过其收益时,也可能导致风险资本家放弃努力,选择偷懒行为,从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所以,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环境不确定和行为不可验证的情况下,负有双重身份的风险资本家极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形成道德风险问题。

二、投资人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

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通过谈判选定一家风险企业后,除了要向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供管理支持。由于风险资本家的收益直接与所筹集的风险基金规模以及所投资的风险企业的增值能力有关,所以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资本家除了要向现有的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以实现所投资的风险企业最大程度增值外,还要尽量地扩大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来增加能够投资的风险企业的数量。在风险资本家的精力和时间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资本家在向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时,我们假设:第一,风险资本家给单个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时间间隔为c;第二,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实现的单期最大价值增值为g>0;第三,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产生的单期最小投资损失为b>0;第四,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的单期利润以 的速度递减。这样,如果用ri=γg-b表示风险企业某一阶段i的单期非贴现利润, 。那么, 就可以表示提供管理支持时间间隔为c的单期非贴现总利润。我们将风险资本家的时间和精力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用来给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从而保证现有风险企业能够以p<0o(0

假设新风险企业从风险资本注资到顺利上市增值共要接受风险资本家s次管理支持,用ps-1表示经过s-1次管理支持后的存活概率、 (t)表示风险资本家新接受一家风险企业经过管理支持后的市场价值贴现增加值(α'代表风险资本家占有的新风险企业股份比例),即风险资本家给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的净值。如果在对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时考虑机会成本,那么,风险资本家在一家风险企业投资并提供管理支持所能得到的净值αwc(t)就是:

假设为了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风险资本家必然会对投资收益与潜在的成本和监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决定对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和提供资本的频率。当风险资本家认为与风险企业家的利益可能发生冲突时,投资的存续期就会下降,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就会加大;再者风险企业资产的性质也对预期的成本和分阶段风险资本投资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有形资产越多,风险资本家能够通过清算形式获得的投资补偿也越多,这将降低进行严密监控的必要性,增加投资的存续期限。现假设风险资本家能够提供的最优管理支持次数为tv。由于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不能得到有效补偿,如果考虑这种机会成本的话,那么风险资本家的实际报酬就会小于名义报酬。因此,风险资本家向风险企业提供的管理支持数量总是少于风险企业家所要求的数量,所以,风险企业家所需要的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时间周期ce总是短于风险资本家实际提供管理支持的时间周期cv。除此而外,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次数还可能随着获得新的投资机会能力的增加,及其风险资本家在风险企业中所占股份份额的减少而减少、随着风险企业盈利下降速度的加快而增加、随着风险企业单期利润的增加而下降。但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风险资本家提供的管理支持次数都是不足的,并且总是少于最优次数。这里我们对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所要求的管理支持次数进行比较分析。风险资本家所需要提供的管理支持最优次数tv就是能够满足在时间周期cv既定的情况下实现αwcv(t)值最大化;风险企业家所需要管理支持次数就是能够满足在ce既定的情况下实现 值最大化。由于风险资本家在提供管理支持时存在着机会成本,并且风险企业家在计算利润并没有考虑机会成本,所以,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存在着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管理支持次数非最优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会随着新加入的风险企业中风险资本家的股份份额增加和优惠措施的提高而日益加重。

三、一般合伙人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

为了风险投资能够生存并沿续下去,各风险资本机构必须周期性地筹集风险投资基金,这类基金存续期限一般为10年,并可以展期,通常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在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中,风险资本家是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基金的运营;外部出资人是有限合伙人,能够监控基金的运行并参加基金的年会。但只要其承担有限责任,就无权直接参与基金的日常管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出资数量较大的有限合伙人相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就成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外部人,而出资额度较小的风险资本家反而成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内部人。由于风险资本家获得基金规模的固定费用报酬与基金投资利润,所以,风险资本家有通过发起大规模的后续基金以增大公司管理的资本额的动机,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其报酬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使然可以大幅度降低固定管理成本,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而风险资本家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必然带来对所筹集的投资基金管理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这必将引起作为普通合伙人(Gp)的风险资本家与作为有限合伙人(Lp)的外部投资人的利益冲突,产生风险资本家作为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出现损害有限合伙人利益现象的发生。

风险资本家为了增加收益并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先后筹集并管理多只风险投资基金,而风险资本家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会分散其对单个风险投资基金的注意力,影响到对单只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降低了单只风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的收益。

用i代表风险资本家管理基金的数量、cG表示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频率、CL有限合伙人要求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频率、tG代表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数量、tL代表有限合伙人要求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数量。根据上面的模型可以得出结论:由于风险资本家在提供管理支持时,必然会考虑其机会成本,导致风险资本家提供的管理支持力度总是少于有限合伙人所要求的最优管理支持力度,并且这一个管理支持力度会随着风险资本家获得新的风险投资基金的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引起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和投资的潜在问题随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扩大而增加。除此之外,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为了缓解管理支持力度与所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幅度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采取投资于风险企业发展晚期的办法来加以解决。这是因为:一是随着风险企业的逐步成长,风险企业就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供风险资本家进行评估,这样信息不对称程度就会越低,风险资本家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监控风险企业,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和监控成本;二是在风险企业的后期阶段,风险企业的管理及发展已逐步走向正轨,需要风险资本家投入的管理支持力度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可以分配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更多的基金;三是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逐步增多,而有形资产不必通过正式评估就很容易监控,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可以选择较长的融资轮次而减少所提供的管理支持力度,从而可以加大基金管理规模。这种事情尤其会发生在是当风险资本家监控风险企业的机会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

我们用模型来分析风险资本家的投资阶段偏好:用 表示风险投资基金清算时预期市场价值的贴现值,那么作为有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的份额就为 ;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外部投资者的份额为

其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 时,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就会偏好于投资风险企业的后期阶段,并且机会成本越高,风险资本家的这种偏好就会越强烈。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一组数据得到验证,据Ventureeconomics数据库中统计资料显示,1985-1989年五年间美国风险基金投资于后期阶段的比例依次为:52.3%、56.9%、60.3%、60.0%、65.5%,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转贴于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篇10

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报告》中关于银行的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是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之最重要的指标。作为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各国银行监管当局提供了统一的资本监管框架,对国际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全球资本监管总体上趋于一致。有一百多个国家以不同的立法形式实施了巴塞尔资本协议。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以8%的资本充足率为主要内容的1988年巴塞尔协议已明显满足不了金融监管的需要,它主要反映银行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且对风险的分类较粗。如统一规定公司贷款的风险权重为100%,对于贷款对象是aaa级的企业或BB级的企业,银行所需的监管资本都是贷款金额的8%。这就是说,监管资本与银行根据内部信用风险模型测算的经济资本(银行相信他们需要的资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银行还利用1988年巴塞尔协议在表外业务风险监管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大量的表外业务创新,以减少监管资本要求。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使各国监管当局逐渐认识到,监管的目标主要是帮助银行进行风险管理,这样,巴塞尔委员会在1996年对资本协议进行了修改,将市场风险纳入到资本监管中,2004年6月又公布了将于2006年底实施的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引入了改进资本充足率计量标准、发展监管评价程序和强化市场约束的三个支柱。新协议对资本充足率进行了两项重大创新:一是在第一支柱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全面反映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二是引入了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在信贷政策体系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能够对全部信用风险进行多维度计量分析,再应用线性最优化模型,制定出完整的信贷政策组合,确定一段时期内重点支持和退出的业务领域。银行既可以采用外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也可以用各种内部风险计量模型计算资本要求。由43个国家的365家银行参加的新协议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结果显示,新协议要求的监管资本与1988年巴塞尔协议下的监管资本基本持平。其中,对于使用高级内部评级法的美国、欧盟的大银行来说,信用风险资本要求下降了17%,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增加了11%,二者相抵,资本要求下降了6%。这一结果实现了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新资本协议要提高资本的风险敏感度和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两大目标。当前,作为新资本协议核心内容的内部评级系统及配套制度,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

二、我国目前的监管水平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差距

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引进了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下发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对资本不足的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在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上也放宽了标准,缺乏对贷款进行符合实际的分类方法,并按分类提取充足的风险准备金,在此基础上计算资本难以反映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难以有效控制商业银行资产的快速扩张,导致监管不力,资本充足率明显偏低。银监会成立后,于2004年2月23日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一是重新定义了资本范围,二是规定了0、20%、50%、100%的资产风险权重系数,取消了10%和70%的资产风险权重系数;三是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约束范围;四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权重使用标准法,经银监会批准,商业银行可以使用内部模型法计算市场风险资本。五是规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并要求商业银行最迟要在2007年1月1日达到最低资本要求。以上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基本内容符合1988年巴塞尔协议要求,同时吸收了新资本协议的有关监管和信息披露的规定。但与新资本协议相比有二点不足:一是没有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约束范围,二是信用风险不能使用内部评级法。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2003年7月31日致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卡如纳先生,表示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几年后,中国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我认为,实施新资本协议,一方面要增加操作风险的资本配置,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数据整理、it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没有相应的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具备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条件,不能降低监管资本,这将大大增加我们的资本配置。从法律意义上说,巴塞尔协议具有习惯国际经济法的法律特性,中国当然有权可以不遵循。但是,当中国的银行进入国际市场开拓业务时,这种法律特征将会使中国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从发展角度看,实施新资本协议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一个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的银行都无法摆脱它的约束。因此,国内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银行应对自己提高要求,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以适应新协议的要求。

三、我国银行业应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几点对策

一、要从战略高度出发,鼓励商业银行研究、开发和应用内部评级体系,逐步向实施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迈进。尽管内部评级法只是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一种资本监管方式,但它源于西方银行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凝聚了大量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对于这些年来一直在风险管理改革方面进行探索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借鉴新协议可以极大地缩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的进程。为此,政府应鼓励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先进银行在技术选择上应以建立内部评级法为目标。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两个方面,它能够提供客户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预期损失率、非预期损失率、违约敞口等关键指标,一是可以在信贷审批环节对信贷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可以作为贷款定价的计算基础;三是为风险限额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四是提高风险预警和风险预控能力;五是可以用于计提损失准备金,补偿或消化银行所承担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维持银行稳健运营;六是作为经济资本分配的关键步骤。

二、要建立全面、及时、统一的数据仓库。这也是目前我国银行业应对新资本协议的“瓶颈”。在新资本协议有关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敞口的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对于数据库和相关业务系统的要求。内部评级法建立在精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巴塞尔协议要求使用基本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具备5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并验证违约概率;要求使用高级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有7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违约损失率。内部评级法对于基础数据的要求高,同时还要求银行评级的历史数据必须加以保留,作为系统完善和检验的基础和依据。国际经验表明,大多数银行在内部评级系统建立中,将主要精力花费在数据清洗和数据整合上。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将严重制约内部评级系统的应用。夯实内部评级的数据是基础,没有强大的数据支持,再先进的评级系统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商业银行要加快数据清洗和补录工作,建立并实行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建立适合中国银行业特点的内部评级模型。目前,国外许多优秀的数学模型,如aLtman、KmV、穆迪RiSKCaL及标普meU等,在全球银行业受到广泛认同。模型计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对于每一等级客户,都要单独测算其基本风险指标,使银行更准确地测算所要承担的风险和所需配置的资本,并使同一银行内部不同的分析评估人员对同一组客户做出一致性分析,这样将激励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但这些模型大都偏重财务分析,有的大量引入利率、汇率、股价等市场价格变量,这对西方银行可能比较适用,而我国银行在内部评级时,既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又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要充分考虑诸如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财务欺诈现象、数据积累量不足、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偏高等国内特有现象,研究开发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要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推进内部评级配套制度的研究和建设。新资本协议所要求的内部评级法不是简单地开发一套评级系统,而要将内部评级方法和系统工具切实运用到业务流程中去,使之发挥决策支持作用,所以内部评级法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的原则。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组织协调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内部评级在信贷政策、产品定价、限额管理、准备金计提、经济资本分配、绩效考核、资本充足率测算等方面应用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内部评级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为实施内部评级法创造条件。

四、要合理把握新协议蕴含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我国银行业目前进行的风险管理仅仅局限在信用风险上,对市场风险的计量刚刚起步。根据新资本协议,风险管理还要覆盖操作风险,而新资本协议对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还提出了必须达到的10个方面的最低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蕴含着关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新理念。银行要建立各种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的模型和工具,开发相应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业务流程等制度平台,改进资本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满足资本管理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至少要建立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市场风险计量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利润报告系统、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和资本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还要花费时间积累原始数据,改善内部评级或计量模型,以逐步达到巴塞尔新协议的基本要求,为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