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9:52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1

关键词:施工企业,全员成本控制,全程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行业利润不断缩小的情况下,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支出是实现施工企业目标利润的有效途径,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规模、类型、管理体制,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成本控制。

一、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成本控制的整体性

(1)对成本控制认识的片面性

许多企业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成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的认识阶段,忽视了成本控制在提高效率、控制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只注重企业的成本与以前相比降低或升高了多少,而没有关注由于成本支出的减少带来的企业收益的变化,形成本末倒置的现象,影响了企业整体的效益水平。

(2)对成本控制执行的片面性

成本控制过程不仅仅涉及到施工项目的成本问题,它的有效执行应建立在科学、高效的管理水平之上。成本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涉及到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比如材料采购、设备维修、后勤保障等都对施工过程能否做到节约成本支出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了需要对具体的项目进行精心组织外,还需要公司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离开了其他部门的协调,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将成为一句空话。

2.对成本控制的预测缺乏科学性

施工活动的正确进行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来指导。正确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利于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提升工程质量,对了解和监督工程造价提供有利的工具。论文参考网。施工成本的控制要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就其可行性,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证研究,选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最为有效的方案,从而提高施工成本支出的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组织设计常常被作为技术性的文件,没有被作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文件,从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导致施工人员不重视施工设计的组织编写,往往不具体分析各项工程的特殊性而相应调整施工组织设计,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3.忽视成本控制的全员性

成本控制不单单是制定一个计划指标,而是需要全体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贯彻执行。财务部门作为成本控制部门,缺少推行成本控制方案的权力,缺少其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目前,财务部门一般完全负责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编制和执行。但由于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管理活动,在指标设定上需要综合考虑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的依靠历史经验来作出决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阶段,它需要施工阶段的所有技术人员、施工组织者、核算和管理人员等多方面人员的配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而仅仅靠财务部门通过历史数据进行预算编制和过程控制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成本控制。

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1.施工企业的全过程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确定以后,自施工准备开始,经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其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范围。

(1)严格企业成本控制的预算管理

成本预算为日常成本控制活动提供依据,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成本目标被层层分解落实至各个责任中心,成为各责任中心生产经营活动的标杆,成本预算成了企业事前控制的依据。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预算数为各个经济单位实际执行的标准,通过收集各种预算和实际资料,进行计量、对比,及时发现、揭露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反馈给各个责任单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薄弱环节,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成本预算发挥对经济活动的事中控制作用。预算期末通过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对比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提示超支和节约,作为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经营业绩和确定偏离预算责任的依据,企业管理者可据以了解整个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并通过考核绩效对完成目标优秀的责任中心实施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这是成本预算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

(2)做好施工项目的设计规划

施工企业在进行一项施工活动时,首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方案决定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并且要充分考虑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选用最佳方案,达到即定的目标,就有一个对各施工方案如何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的问题。比较时,务必从实际的施工条件出发,使最终选定的方案达到技术上先进、施工上合理有效、所需的设备是可能取得的、在投资费用和成本上是经济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规划图实施。规划设计图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是如何满足业主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不会特意去考虑施工单位的施工问题,这势必会给施工带来无法预知的困难。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规划时要充分的实地考察现场的情况,编写的施工方案充分估计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工程项目的增收。当然,工程施工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事项,所以要注意发现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原来的设计方案。只要做到科学预测,及时反馈修正才能实现指导成本控制的目标。

(3)加强施工实施阶段的控制

施工实施阶段也是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成本控制体系的有效有运行,无论施工项目规划的如何周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如何科学,如果不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得以推行,控制成本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全过程动态监控成本控制的情况,并做出分析进行偏差纠正。

①成本监控

成本监控是指通过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手段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的经营活动或者支出活动。定期是指每隔一定的时间对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统计。不定期是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完成的情况,选择进度计划的结点时间或里程碑时间统计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②成本分析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找出实际支出与计划数之间的差额,然后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偏差的项目、数额大小及可能的原因预测。论文参考网。如果偏差较小,属于合理的误差不必处理;对于因管理因素造成的成本增加,应改进管理计划;对于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成本差异,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因劳动成本、机械设备费用、工程材料等物价上涨因素造成的成本增加,应根据新的价格重新对控制目标进行调整,重新编制成本预算;此外当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时,不能认为一定是好事,要注意分析是否是由于成本控制带来的结果,要注意核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等导致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

2.施工企业的全员成本控制

项目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是项目经理或财务人员的职责,而是关系到项目参与的每一个人,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每一个施工人员。论文参考网。只有制定合理成本管理制度,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成本责任,并让成本责任有一定的约束力,充分利用奖罚等各种管理手段,让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成本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项目成本才会得到有效控制。行政管理人员要监督各部门、各系统的运行情况,使其正常运行,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正;主持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合理安排项目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节约工资性支出;安排好后勤保障工作,满足施工人员需要,使其安心生产;做好项目团队管理工作,调动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做好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为文明施工,减少浪费创造条件;严格执行工程技术规范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降低质量成本;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改进节约成本。财务人员要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筹措资金,做好资金保证,维护计划成本系统的正常运行,展开成本分析。

总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只有做好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并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工程项目成本才会得到有效控制,施工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郭继秋唐慧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赵晶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新论.企业经济.2004.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2

关键词:高校食堂有效成本控制

面对价格稳定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高校食堂经营者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强成本控制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重要和必要选择。

一、高校食堂成本控制的概述

高校食堂成本从广义上指食堂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支出,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食堂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在成本构成中占较大比例,主要包括主食(大米、面粉等)、副食(肉类、禽蛋类、蔬菜等)、调料(油、盐、酱、醋等)、能源(水、电、蒸汽、天然气等);间接成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社保福利、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低值易耗品、办公费等。

高校食堂的成本控制,是指高校食堂经营者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之前和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主动预防和及时调节措施。

二、高校食堂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高校食堂成本控制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食堂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本控制是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众所周知,利润=收入-成本,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成本相应的增加,是否产生利润,还要看收入成本谁的增加额大,而在收入固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就越高。虽然高校食堂要兼顾社会效益,但利润的积累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是必需的,所以成本控制对于收入相对固定的高校食堂而言显得十分重要。

三、高校食堂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国家文件(教电[2010]441号)明文规定要保证食堂饭菜价格稳定,与此同时,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居高不下,用工成本也是不断上升,高校食堂却不能以提高菜价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为了自身生存需要,高校食堂进行成本控制成为必要的选择。

四、高校食堂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一)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材料采购、入库验收、出库领用、物品盘点、监控考核等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行为的准则,对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起着指南和约束的作用。

2、做好成本的原始记录

如原材料的入库、出库记录、水电气等能耗记录,这些是正确计算成本费用的依据,相关人员要及时、正确、完整地予以记录。

3、加强成本信息化管理

高校食堂消耗的原材料品种多,数量大,成本核算员需要借助仓库管理系统或物流系统等软件,准确、及时核算成本费用,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二)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很多人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的工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财务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深入到生产各环节,及生产的全过程去控制每一项生产成本支出。成本费用产生于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食堂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来说,即是成本费用的支出者,同时也是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者,因此,高校食堂管理者应向全体员工宣传成本意识,强化成本观念。如某高校食堂负责人在每年的工作报告中都把成本控制作为重要的工作来部署;各食堂负责人也通过每日列会、宣传海报等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三)以财务预算和经济目标责任书来强化成本事前控制

财务预算是经营管理的起点也是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每年年初,食堂经营者根据上一年实际经营情况结合本年度工作计划,逐项编制本年度财务收支表,包括收入、成本及办公费用等每一项费用,对有明显变化的项目,需要加以详细的说明。财务部对各部门(食堂)拟定的财务预算进行比较、测算、分析,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严格控制各项费用。同时,根据财务预算及集团的经济目标责任书,管理层与部门(食堂)负责人签订具体的经济目标责任书。财务预算和经济目标责任书作为财务控制的手段,可以量化本年度经济目标,有利于加强各部门(食堂)内部控制,尤其是成本费用控制。

(四)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做好成本的比较和分析

高校食堂财务部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部门,财务管理的质量对成本控制的结果影响重大。食堂财务部要制定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核算体系,配备成本核算管理专员,对成本进行及时、准确的核算和管理,同时,加大对保管员工作的检查力度,不定期盘点库存、检查单据,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每期末,财务部要把食堂的实际收支数据跟预算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与预算数据差距较大或毛利率偏低的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对于食堂经营者主观原因引起的毛利率降低的情况,要督促其制定措施,及时改进。财务部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变成本的事后控制为事中控制,真正发挥其成本控制的作用。

(五)加强采购环节管理,利用联合采购等模式降低采购成本

物资采购作为高校食堂经营中的首要环节,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高校食堂可通过以下措施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1、建立和完善采购和监控制度,规范采购程序

采购部门不仅要选好选对采购人员,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采购和监控制度,用制度杜绝关系网、人情网的出现,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时,规范采购程序,保障采购工作高效、阳光的运作。

2、重视信息收集和分析

通过采购员实地了解行情、利用媒体资讯进行信息收集、向专业厂商了解物价走向等方式进行物价信息收集和分析,科学判断物价走向,并通过调整储备、期货操作等方式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如2007年4月,在杭州副食价格剧烈波动之时,某高校食堂配货中心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分析走势,积极采购40吨大排、肉排,与5月中旬市场批发价格相比,中心的采购价格总计低了30余万元,起到了物价波动“减震器”作用。

3、通过联合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联合采购是指各高校食堂采购部门联合起来,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对采购价格取得主动权所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联合采购模式下,需方的市场需求量扩大,按照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随着总量的增大,单位商品的采购成本必然下降,单位商品附加的服务成本也会随之下降,从而使商品的价格降低。通过联合采购,会员单位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仅可乐糖浆一项,全年可节约采购成本150万元。联合采购作为成本控制的有力措施,对缓解高物价态势下食堂的成本压力作出了贡献。

4、积极探索农校对接、基地化采购等新采购模式

流通成本在成本构成中占据很大一块,对于部分物资,可以探索农校对接、基地化采购等采购模式,减少流通成本。

(六)做好物资的验收、储藏及领用,加强物资的盘点

物资的验收作为高校食堂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对成本控制的影响重大。仓库保管员要按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把关,认真做好清点数量、检查质量、核对价格等工作。对数量和价格与申购单不一致的物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对质量有瑕疵或规格不符的物资,及时调换或退货处理。物资验收后,对需要储藏的物资要按要求及时分类存放。领用时要凭食堂厨师长或大组长签好字的领用单方能发货,严格控制领用数量,并做到物资领用先进先出原则。平时要加强物资的盘点和整理,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控制库存量,既要防止物资短缺影响生产加工,也要防止物资长期积压导致过期或变质,造成浪费。

(七)抓好生产加工环节,推行标准化工作

1、通过培训技能,提升员工的操作水平

增强员工成本控制的能力,提高原材料的净料率,保证菜品的质量。在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粗加工过程中,尽可能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2、提高烹调技术,力求不出或少出废品

在烹调过程中,厨师应严格按照产品相应的调味品用量标准进行,这不仅使产品的成本精确,更重要的是保证产品的规格、质量的稳定;掌握好烹制时间和火候,提高烹调技术,合理投料,力求不出或少出废品,把好质量关。

3、厨房有关人员要根据以往销售统计情况及学校的相关情况,合理申购和领用原材料

厨师要根据当餐的实际情况,合理制作菜肴,避免剩菜过多造成浪费。

(八)加强节能管理、进行设施设备节能降耗改造

高校食堂的水电气等能耗虽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但在成本中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高校食堂可采取以下多种措施,降低用能成本,提升用能效率:落实设施设备的使用责任制度,制定合理的能耗标准,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减少设备的老化;收集员工节能降耗的合理化建议,开展节能降耗为主题的设备技术改造和流程改进活动等。如某高校餐饮中心餐具洗涤设备经过多年的使用和维修,其整体性能大打折扣,能耗浪费严重,维修成本显著上升,虽然新洗涤设备需投入1000余万元,但经过测算,使用该新洗涤设备后,中心每年可节省能耗和人工成本约计190余万元。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不到五年。又如该中心主食部的蒸煮设备改造前是用蒸汽作为热能,由于蒸汽价格贵、能耗损失大,造成该部门能耗比一直较高,采用天燃气作为热能的新设备后,虽然前期投资需要60万,但该套设备每年可以节省38万元的能耗费用,投入新设备后,经营成本不升反降,不到两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设备的节能改造,虽然在前期需要较大投资,但从整个项目期分析,其产生的效益要大于所投入的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

(九)加强用工成本控制

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高校食堂也面临着用工压力。高校食堂要根据自身规模科学合理的定编定岗,有效分配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并且施以适当、适时的培训,是控制用工成本的有效的方法[2]。同时,对非关键性岗位如搞卫生人员,可以考虑外包的模式,利用家政公司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降低用工成本;在就餐高峰期,可以雇用钟点工或勤工俭学的学生来解决一时的用工不足,减轻用工成本压力。

总之,高校食堂面对价格稳定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需要树立全体职工成本控制的意识,激发员工成本控制的热情,采用一切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全方位地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更好的服务师生,才能做到可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3

对于每一个施工企业而言,人工成本控制,不仅仅是贯穿于项目建立到完工的各个阶段,也是一项动态的过程管理。如何做好人工成本控制,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成本核算和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外,还应从建筑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分析其构成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把控制重点放在目标成本控制、严格技术审核监督,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者效率,进行项目分包等方面上。所谓的人工成本主要指的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以直接支付或间接支付方式用于劳动者的全部费用,包括了职工各种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等费用。人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微观基础,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那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必须大力加强和完善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做好人工成本控制。

1、人工成本确定

一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质量及准确性其中之一取决于人工成本控制的好或者是坏。在具体项目中,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经常采用“以入量出”或者“以收定支”的方法。某工程中,工程项目合同价款中的人工费就是该项工程的预算人工成本,包括了项目直接消耗在实体上的人工和措施项目上的人工。预算人工成本是工程项目人工费用控制的上限。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企业工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和施工工艺等不同,完成同一项工程实际人工成本差异也较大,实际人工成本往往与预算人工成本不尽一致,总有偏差。

2、人工成本分析

如若我们要很好的进行人工成本控制,除了要明确控制目标,做好日常的成本核算和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外,还应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特点出发,从工程的施工过程来分析成本成因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把控制重点放在通过制定目标成本、落实责任、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人工效率上来。通过以下方法能够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确定和控制人工成本控制目标。

(1)人工成本计划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生产的作业人员开支的各项费用,也可以理解为完成各项分部分项工程所需支出的生产工人工资或费用,它等于为完成各项分部分项工程所需要消耗的劳动量乘以生产工人日工资单价。参照施工项目预算和项目用工计划,提出施工人工成本计划,做好人力成本计划表。

(2)人工成本计划的实施

人工成本计划实施应依据成本计划表来进行安排,分解到对施工项目的工序中。然后,不断收集施工人工信息,填写人工计划与实施对比表。

(3)人工成本的核算

人工成本核算是对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人工费实际支出进行核算。通过人工计划与实施对比表,及时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采取正确的纠偏措施,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人工成本核算是人工成本控制中重要阶段,项目经理部作为施工企业的基础和成本控制中心,要大力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并且长期坚持把成本核算工作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4)人工成本的检查

人工成本检查是根据成本核算资料表,检查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用以评价成本控制的完成水平,为项目经理部调整与修正计划提供依据。

(5)人工成本的分析、考核

人工费成本分析是为了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成本状况进行的分析,也是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方法和信息积累的关键步骤。每月进行一次人工费成本分析,将实际人工费成本与人工费成本控制目标相比较,分析节超原因,系统地研究人工费成本变动的原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并通过对施工项目人工费形成过程和影响人工费升降因素进行分析,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成本分析可以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3、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控制就是要通过经济的、技术的、信息的手段,对项目目标人工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作保证,来达到减少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实际运行中,项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来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

(1)使用网络图、工程结构分界技术,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在建筑施工领域,网络图、工程结构分界技术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技术,主要用于制定规划、计划和实时控制等施工进度分析中,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压缩施工工期。工程结构分界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经常用到,主要是通过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来缩短工期。利用二者技术,科学地压缩施工工期,来节约人力成本和机械租赁费用,甚至得到建设单位的工期提前奖励。

(2)加强技术组织措施管理,重视工程签证索赔,控制零星用工,及时办理工程经济手续。

技术组织措施管理是成本控制方法最重要的一种。在施工建设中,图纸是施工的基础,施工企业必须按图纸进行施工,但经常发生的是:设计单位按照用户要求和项目所在处的自然地理条件设计的,设计人员的经验、知识结构层次起了很大作用,图纸中采用的某些做法会不适用具体项目,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及早发现设计缺陷,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施工项目应该经常性得做好“两算对比”,对于图纸没有设计、设计不清楚的项目以及零星用工,要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或经济签证。对于非自身原因造成的人工费用增加,符合索赔条件的,要按照索赔的程序,进行施工索赔,减少损失。

(3)推行市场化、专业化劳务承包,努力优化人力与项目施工任务之间的配置,节约成本。

在传统意义上,施工项目部有无项目,其人员的一切工资奖金均由生产单位发放,其效益奖金和项目关联不大。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施工管理是以项目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它切实实现了项目部的人、财、物、管理的项目主导地位,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劳务市场应该是一个市场化的双向选择,劳务人员和项目部在内部劳务市场中双方相互选择。为了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劳动力的市场化必然要求施工企业对项目部人力资源的配置按市场化原则进行优化。目前建筑劳务市场存在多种用工,满足了项目部按市场和实际需求配置人力资源,强强联合,讲求效益,灵活选择的要求,降低了人工成本。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4

我国在1993年转制前,普遍对工程成本核算采用的是所谓“全部成本法”。这种方法把工程的期间费用(管理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在期末按照一定分摊法则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之间进行分配,把企业发生的所有支出汇总构成工程成本。按照这种方法,建筑工程的成本就可以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管理费五大类。1993年,转制后对工程成本采用了“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规定期间费用(管理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在期末不进行分配,而是在企业利润中一次列销。相应的,工程成本支出中就不包括管理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这样工程成本就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五大类。

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如何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核算、对比、分析、改进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实施财务成本控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预定的效益目标,这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1、人工费的控制方法。

加强劳动工资管理,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劳动有计划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减少窝工浪费。分工种列出定额用工,作为人为工费承包依据,全面考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业绩。选择好分包队伍,对某些专业工程项目可实行分包,承包价应低于企业与业主所承包的这部分工程金额。压缩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减少临时用工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把临时工作量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分项工程之中。采用工作量事先确定的方式,以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确定人工费用的支出,便于准确地把握人工费用的盈亏情况。

2、材料费的控制方法。

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因为如果进场太早,就会早付款给材料商,增加公司贷款利息还可能增加二次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订货、增加成本,若材料进场太晚又会影响工程进度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对采购的材料要认真计量验收,如遇到材料数量不足、质量差,要及时进行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用料,实行限额领料制,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减少保管损耗。并充分利用边角料,做好包装品和余料的价值回收工作。加速周转材料的周转速度。在项目施工中,周转材料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计划安排时,应该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尽量缩短周转材料的周期,加速周转速度,提高周转次数,从而减少费用开支,节约成本。对于存在分包情况的,项目经理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分包商确定一个合理的材料损耗率,建筑材料由其包干使用。如果材料节约,则双方分成;反之则按照超额量从分包款中扣除相关费用。这样以来,有利于让每一个分包商或施工人员在材料用量上都与其经济利益挂钩,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方法。

机械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其根本在于施工技术方的编排是否科学。在工程开工前期,施工企业就应针对施工方案,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做好机械使用的成本预测,并在施工规范准许的范围内,权衡整体效益,不断完善和修改方案,最终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机械使用安排。在施工过程,机械费的降低,要应作好以下工作。

a、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从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合理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工程施工的施工机械,做到经济与实用并存。

b、本着“利用率高、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原则,做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节约机械费用。

c、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按计划对企业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和保养,保证机械完好,随时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施工中正常运转,提高机械利用率。同时开展对外经营业务。

(4)其他直接费的控制方法。原则上,其他直接费是按以上费用分析转入的。特别注意的是,现场材料二次搬动费发生的汽车、小拖运费,应按白班计价,经项目经理签证后,分析记入此项费用。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5

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前期策划到竣工交付使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只有通过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提高企业资金投资的效益,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其中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一.房地产开发施工阶段在成本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工程技术的复杂性、环境的多样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开发商难以对本工程的土建及各专业(水、电、消防、空调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行合理控制,普遍性的房产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资金计划及资金管理能力的不足造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断链

(二)缺乏对项目及项目关键要素足够的监管和控制能力

(三)缺乏严谨的合同管理,未能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合同支付等问题

(四)缺乏对建材质量和价格的了解,造成不必要或不应有的浪费

(五)缺乏对工程量的正确计量,造成工程造价的上升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在施工阶段进行建设成本控制的八点有效途径。

二.在施工阶段进行建设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选择最佳的承发包模式

1.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

2.平行承发包模式。

(二)严格控制现场签证,妥善处理索赔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可以补充设计图纸之不足,反映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并且可以协调承发包双方的矛盾。需现场签证的主要内容:

1.零星用工;2.零星工程;3.临时设施增补项目;4.隐蔽工程签证;5.窝工;6.材料价格认证单;7.其他需要签证的费用等。

现场签证一般涉及到工程量的增减、施工方案的变更和施工时间的改变,并且由于现场签证可以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和作为索赔和反索赔的依据,所以为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严格控制现场签证。严格现场签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现场签证应规范、详细;

2.对签证事项,其发生的费用由何方承担应详细标明;

3.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签证事项,应严格审查、仔细分析,防止同一事项以不同方式重复签证。

索赔是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其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下面我通过一个工程实例来阐述一个由现场签证所引起的索赔。

大连某高层住宅工程,由于工程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采光的原因。开发商准备把2#楼东单元造到11层就停止施工。下面为该工程承包商的签证单内容:

应开发商要求,对2#楼东单元12层以上结构作局部修改,施工方对此积极配合,至11层是暂停施工,等待修改图纸到位时同步进行。而造成部分人工、机械及周转材料闲置,同时由于结构修改后部分已绑扎、焊接钢筋报废(板、阳台、梁等)。由此而产生的费用,望开发商给予确认。以下为费用测算:

人工:钢筋工=30人×50元/天×3天=4500元

木工=40人×50元/天×3天=6000元

水电工=20天×50元/天×3天=3000元

机械:塔吊=1330元/台班×3=3990元

人货电梯=380元/台班×3=1140元

其他机械:(木工机械、电焊、对焊、弯曲机等)共2000元

报废钢筋数量约:2吨×3900元/吨=7800元

工期相应顺延3天

合计:28430元

该签证的现场监理给的意见是:情况基本属实。如果这个签证甲方在上面签字盖章后,它就可以作为施工单位索赔的依据。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签证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1.人工费用问题:钢筋工、木工、水电工人工费给了22元/天。人工数量问题上:钢筋工为15人,木工给了25人,水电工15人。

2.机械问题:塔吊给了798元/台班,人货电梯没给(理由是施工单位东单元和西单元是共用一个人货电梯,根本就没有造成机械的闲置)。

3.钢筋报废的数量给了1.2吨。

4.工期相应顺延3天。

所以开发商要严格审核现场签证,并且要熟悉定额和有关文件、法规,可以从专业角度分析、审核签证是否合理、正确,是否实事求是。并要经常踏勘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遏止施工单位的不合理索赔,控制建设成本。

(三)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包括设计、进度、施工条件的变更及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由于上述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是建设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应予重视。对于工程变更分为两种情况:

1.开发商自己提出的工程变更。2.承包方提出工程变更。

开发商对承包商提出的工程变更需格外重视和仔细分析,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原设计图纸本身存在缺陷或错误;

(2)主观上想通过变更来增加工程量,增加工程造价;

(3)由于某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又无法全部返工处理;

(4)提出用部分材料替代市场紧俏或无法采购的材料,或用价格较低的材料代替价格较高的材料;

(5)提出用工艺简单、自身技术中较强的做法代替工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做法。

以上几种变更都是承包商从自身利益考虑提出的,开发商要认真分析仔细审核,善于识别,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四)控制材料和设备的数量及价格

在工程造价的组成中,材料和设备的费用是工程成本的主要费用,所以对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控制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下面我通过一个工程案例来说明。

该工程为浙江某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一个商品住宅工程。下面是该建筑公司第一项目部材料价格申请表:

表1工程名称:都市知音商品住宅工程计量单位:元

通过专业机构对多家厂商进行询价,发现tCL/K4.0系列的价格对外价格一般为价目表上的价格*0.50,实际价格为价目表上的价格*0.42。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材料的价格所产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使工程的建设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五)制定资金的合理使用计划

施工阶段投资控制,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目标值,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下面通过一个工程例子来说明如何建立一个资金的使用计划。

表2付款进度形象表(部分)计量单位:万元

施工阶段作为建设资金投入量最多的阶段,必须把握住这一点。资金的合理使用计划编制要切实注意质量,并应参照进度计划,结合实际工程进度灵活掌握。通过编制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细分投资控制目标;确保施工过程分阶段目标的实现,才能使建设成本控制目标的最终实现。

(六)认真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对因施工方法的不同,引起影响工程造价的内容应予以重视。通过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其中的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不合理的施工进度、工艺、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之得以进一步优化,为建设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6

【关键词】: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因此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对保证全面造价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一、施工阶段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

1施工过程中只重视进度,忽略了安全与质量事故引起的重大损失。部分项目管理人员一直错误的认为,只要有了工程进度,才会有进一步的经济效益可言,熟不知,一场重大的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的发生才是劳财伤命,真正是项目成本控制的致命伤。

2现场物资管理混乱,工程材料浪费严重。许多项目因施工场地有限,物资库存仓库较少,大堆料随意堆放,无法执行严格的领发料制度,材料节超考核无法进行,致使现场材料浪费严重;或者有些现场技术管理不到位,存在材料替换现象,为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如部分钢筋以大直径替换小直径施工,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支出。

3项目成本核算工作薄弱。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单独的成本核算制度,或者由于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差,基层各项数据收集不准确,基本无法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核算结果也无法为下一步的成本控制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4变更设计盲目进行,未进行详细的核算、合理的运营,致使部分变更得不偿失。众所周知,随着清单计价的推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各项政策,合理策划变更与索赔是项目盈利的关键,但绝大多数项目策划观念落后,盲目变更,完全不考虑运营环境,致使变更最终无法收回,得不偿失。

二、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1、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在工程建设中,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如变配电安装工程、通讯工程、绿化工程等,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如:每个建设项目的变配电系统必须由供电部门所属的三产负责从设备采购到安装高度的总承包。而且价格是一口价。在这些项目中,首先应该尊重供电部门的“规定”,由他们总承包变配电系统,另一方面要求允许另一家供货商参与竞争,最后终于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设备采购价原配电局原先指定厂商的报价降了下来。

2优化施工方案,编制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一项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工程前期各项资源投入的最佳指导,而且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优化施工方案则是从技术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和工程项目的利润。由此可见施工方案的比选显得格外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项资源的合理支出,人员配置尽量做到既不窝工又不紧缺,原材料避免二次搬运损耗,周转料杜绝积压、闲置、浪费,施工机械利用率尽可能的提高等,同里还应安排各工作面流水施工,交叉进行,不出现工作面闲置现象,从而影响施工进度。依据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定多种施工方案进行全方位比选,选择既经济又能确保安全、质量,且不影响进度的方案,用最少的投入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利益。

3加强各责任部门的衔接、沟通,将成本核算工作真正落入实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各部门为单位的成本核算体系,以项目目标责任成本为核算对象,进行全过程分月跟踪核算。各责任部门按月对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各项发生费用进行准确收集,汇总至成本核算主管部门对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按月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对本月成本节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从而为下月的施工生产工作指引方向。

4、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5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工、料、机费,坚决杜绝各项不必要的浪费。在施工成本中,材料费约点成本的60%左右,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在材料采购方面,考虑所需采购资金的时间价值,本着对工程实用、不过多剩余原则,在了解采购市场,确保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廉价采购,同时考虑材料运费经济因素,达到物美价廉。施工过程中加强物资管理,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各项材料消耗定额,按定额考核发放,余料退库回收,能利用的加以得重复利用,杜绝现场浪费现象。施工过程中首先优化方案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闲置现象,同时还要加强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以降低机械的维修频率,另外每月按机械的运转时间对每台机械的燃油消耗情况进行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合理调整考核指标,让油料消耗达到正常消耗水准,杜绝人为偷油倒买现象出现。人工费约占成本的10%左右,近些年随着劳动市场人才的缺乏,人工费相对定额来说偏差较大,且人为随意性比较强,如何有效的控制人工费的超额支出则成一项难题。首先要贯穿全员参与成本控制意识,让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能意识到节约成本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多劳多得,节约成本一分,奖励工资二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利用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作业人员,每月对人工费进行对比考核,按考核情况实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

6合理安排工期,杜绝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历来进度、安全、质量一直存在矛盾关系,提高进度,难免会影响质量,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隐患,如何才能使这三者达到一个平衡点有效的结合起来,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不影响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合理的安排工期是一项难题,众所周知,一场重大的安全或质量事故不仅劳财伤命,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投标权限的限制、经济损失等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安排合理工期时一定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人为、技术、材料和设备、气候、环境等因素,使安全、质量、进度达到辩证统一,以更好的降低施工成本。

7项目变更设计重视经营策划。抓住机遇,合理策划、经营变更设计是项目合同外收入的重中之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合同签订情况,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本项目的二次经营进行大方向的商务策划,并经多方讨论研究制定项目二次经营商务策划书,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同时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及时办理相应的签证,达到二次经营的最大利益。

三、结语

在现行推行清单计价的合同环境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成为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综上所述,要达到降低成本,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得全员统一思想,在基层工作中主抓项目施工成本,从技术、原材料、质量、管理对策等各方面加强优化管理,最终达成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7

[关键词]电气安装;问题;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123-01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提升,电气设备的要求量日益增加,所以对电气安装项目的需求也相应提升。为了确保现代建筑电气全体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设备的优秀性,电气项目中的强、弱电体系安装办法与安装质量非常关键。

1、建筑电气安装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项目的施工中,电气安装是很关键的施工步骤,由于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目前中国的经济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也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愈来愈高,对于各类电气设备的要求也愈来愈多,因此让电气安装项目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让建筑业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的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机械都相对先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也让很多生活电气设备被普遍运用,这也让很多的电气安装问题层出不穷。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导致恶劣影响外,在电气项目的安装期间,还有可能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实施电气安全工作时,必须要深入分析安装项目中存在的广泛问题,这样方便及时拟定解决方案,从而有效的防止定期安装工作中所发生的各类电气故障与安全意外。

2、安装建筑电气中常出现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2.1设备与材料方面

有关的文件不全,比如:产品及格证、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和检验试验报告等都没有;导线高的电阻率,低的熔点、差的机械性能、小于标称值的截面,绝缘差、大的温度系数、不够尺寸等;耐压低的电缆、电阻小的绝缘,差的抗腐蚀性、耐温低。里面接头多、绝缘层和线芯严密性差;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达不到要求的几何尺寸,不够的钢板、塑壳厚度,影响箱体强度,达不到要求的耐腐蚀性;开关、插座导电值和标称值不符,弹性不强的导电金属片,接触不好,容易发热,安全达不到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

预防措施

第一,领导要引起充足的注重,监理人员、质量关是采购人员要把好的。能经过考查,直接到有必然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太硬的厂家进货,让中间步骤减少;第二,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协同监理工程师;第三,检验货场是不是跟标准要求相符,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不是和设计相同。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并实施外观检验,把开箱记录做好,并稳妥保管。

2.2导线穿管、连接和包扎

导线连接多种多样,多股线不压鼻,多根单线压在一起,不合格的接头,把导线剪伤的剥线工具,螺栓少垫圈、弹簧片等;不紧密的包扎,不到位的工序,包扎只用塑胶带或用黑胶布,所用过期不粘胶带、胶布等。

预防措施:

(1)导线穿管以前,检验钢管管口“纳子”与防护套。是不是完好的pVC管口“纳子”,检验管内是不是有杂物堵塞,假如管内有杂物,杂物用压缩空气(0.25mpa)吹出,杂物也能用铁丝扎布条拉出管子。

(2)要用放线盘慢慢放线,并把导线用棉纱包住把线抹直。导线颜色的应用,通常凡有三相导线(a、B、C相),色标用黄、绿、红色分别;红色是单相相线,蓝色是零线,黄绿双色线是pe保护线;

(3)导线要搪锡,防氧化。在各个接线螺栓或接线端子上连接导线不超过2根,在螺栓接2根导线时中间要加平垫片。连接多股导线,要使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凡是搪锡的线头都要把焊油渣根除干净,避免焊油氧化导线。管内导线禁止接头;

2.3电线管敷设

在很多建筑电气项目中发生了薄壁管取代厚壁管,黑铁管取代镀锌管,pVC管取代金属管;因为穿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发生弯瘪、弯皱,管子转弯不依照规定设过渡盒;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牢;不处理金属管口毛刺,直接对口焊接,丝扣连接处与经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或不够焊接长度,“点焊”与焊穿管子情况严重。

预防措施:

(1)要掌握配管加工时:只有一个900弯的明配管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4倍;2个或3个900弯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的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埋入地下与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管外径的10倍;?

(2)镀锌管与薄壁钢管内径小于等于25mm的能选用不一样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内径≥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pVC管子依据内径选取弹簧弯管不一样的规格,管子煨弯的内径≥32mm,如果加工大量时,烘箱加热能用专制弯管的,管子做到弯曲后,不皱、不裂、不变质的管皮。

(3)假如超过下列长度的配管时能在合理部位加过线盒,这盒穿线方便,但不准许接线:直线50m;30m,没有弯曲;20m,一个90°弯;15m,二个90°弯;8m,三个90°弯;

(4)切割钢管严禁用割管器,用钢锯锯口要平,管口用圆锉把毛刺整理干净。厚壁管直径≥40mm对接时使用焊接形式,不准许管口直接对焊,小于等于32mm直径的管子要用套丝连接,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能熔焊连接,连接处与中间放接线盒使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3、电气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办法

3.1施工准备阶段

在电气施工前的各个阶段,都要认真地审图与校图,尤其是对每一份设计修改通知单,都要仔细地实施管理,在蓝图上逐一描绘。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体系的安全性、准确性与可靠性质量。施工土建前,电气安装人员要跟土建施工技术人员一起审核土建与电气施工图纸,避免遗漏与出现差错,电气工人要学会看懂土建施工图纸,认识土建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办法,并认真地校核自己准备使用的电气安装办法可不可以与这一工程的土建施工相适应。?

3.2基础施工阶段

在基础项目施工时,要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和止水挡板的预留预埋工作。这一工作须要电专业要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解决以前完成,防止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导致墙体以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和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要配合土建,提前把准备做好,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可以遗漏。电气安装施工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升本身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才可以把好质量关。?

3.3主体施工阶段

在电气质量监控中,决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3个核心设备交接协调步骤,明确重点,拟订措施,依据标准实施超前监控,达到对项目质量的预控。其次,一定要在监控好核心步骤后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体系项目的质量控制。电气项目除了设备材料的质量外,还要和土建项目严密配合,依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需求和流水作业的步骤,一层一层逐段地把电管敷设工作做好,这是整个电气安装项目的重点工序,没有做好不但影响土建施工进度和质量,并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项目的后续工序的质量和进度。

结语

在建筑电气的安装经过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标准其的技术施工要求,掌控好其的施工质量,仔细对待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这样才可以让电气安装项目的质量有所提高,才可以让建筑业与电力安装业获得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8

任何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利润的最大化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影响房地产企业利润的因素很多,就其在开发过程中而言,成本将会对其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对开发房地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企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房地产企业开发房地产产品过程中成本控制主要表现为开发成本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其产品开发过程中,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寻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一、开发初期成本控制

要控制好房地产开发的成本,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投资的论证性阶段要进行理性论证。中国房地产市场还不成熟,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的头脑,喜欢看别人而动,这就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在土地拍卖阶段,房地产企业往往出现不理性的行为。一般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初期的成本与利润账是这样构思的:一是预期项目到手后未来年份土地价格会进一步上涨,其思路来源是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所以不怕用高价收购土地开发项目。由于开发企业的非理性思维,就造成土地价格居高不下、项目开发成本不断增加的局面。

为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后的论证过程中要作好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房地产项目而言是成败的关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针对企业要开发的项目进行充分的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在经过对市场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以回答项目在开发后成功的可能性。可行性研究论证一定要站在客观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开展,而不是形成于投资者头脑发热的基础上,否则可行性研究论证就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文本资料,从而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损失。

开发初期应当做好项目设计工作,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当今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太过简单,设计费用压到极低,使设计部门无利润可言,只有压缩设计时间,粗制滥造,不注重建筑的比例、匀称、风格及造型,造成建筑不协调没有美感,与当地的地理状况、气候特点及人文环境不相适应。这样的设计不仅不能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市场机会而且影响未来的销售,使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所以房地产开发商在项目开发初期就应进行理性思考认真论证。

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核算。在我国许多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存在随意性;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出在成本核算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不系统,使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失去了数据基础。而成本预测与计划不准确,又使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失去目标。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正是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症结入手,也是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可以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管理为项目开发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所以成本计划也应分为项目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计划。

1.制定项目成本计划。(1)项目成本计划的形成过程。成本计划通常经过确定总成本目标、成本逐层分解、成本估算,再由下而上对成本进行逐层汇集以及成本计划对比分析与处理等过程。具体而言:第一,通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论证确定项目的总投资目标,项目批准立项后,该项目总投资目标可确定为项目总成本计划目标,这种计划成本对每一步设计与计划起着总控制作用。第二,逐层分解总成本计划目标。通常按项目结构对项目总成本计划目标进行分解,将总成本拆分到各个成本对象,作为项目单元设计的依据或限制,对项目单元的功能、质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项目总成本分解过程中,应注意各成本限额之间的平衡,以保证项目成本在项目内的合理配置。这种合理配置是项目系统协调与均衡的保证,是实现项目总体功能目标、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之间均衡的保证。第三,成本估算。随着项目的深入、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的细化,可以按结构图对各个成本对象进行成本估算,并以此估计值和限额值相比,结合具体情况,对项目进行优化组合。第四,调整成本计划。通常按结构图由下而上对成本估算进行逐层汇总,并与原成本计划目标对比,衡量每一层单元计划的符合程度,以此决定对设计与计划的修改与补充,形成由下而上的反馈与调整过程。(2)项目前期策划的估算。在这一阶段计划成本的估算方法有:一是历史数据法,这种方法是采用特定部门(学会、政府机关)公布的有代表性的项目成本资料进行同类项目的成本估算;二是定额资料法,这种方法就是按相应设计方案的图纸计算工作量,套用相应定额单价,结合规定的收费标准和规定的计划利润,计算各种费用;三是合同价法,这是开发商在分析许多投标书的基础上,选择报价合理的投标人中标,双方有可能再度商讨(标后谈判),修改双方价格后形成统一的项目成本,作为合同价格在双方签订的合同文件中加以确认,并作为项目结算的依据;四是询价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工程进行询价,或由承包商或供应商对项目提出报价,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调整而估算的项目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计划的依据。(3)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和责任成本。经过不断调整的成本计划,在不同阶段均可作为企业确定项目目标成本的依据。企业可在此基础上经过适当调整,确定企业的目标成本。或者将这种成本计划作为企业的目标成本,成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同时,目标成本一旦确定,就要成为各职能部门和各职能人员的责任成本,成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成本考核的依据。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资供应管理

一、计划管理环节

1.物资需要量。这是施工企业各项目部在计划期内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而需要的物资数量,是物资计划编制的基础。它是以现场各项目部工期内报出的需用计划为基础、平衡现有库存为条件,按每种物资具体规格确定的。

2.物资供应量。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关系到本计划期应该要多少物资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生产需要。

3.物资采购量。物资采购量是在物资需要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回收复用、修旧利废、自制加工、积压改造的量而确定的。

从以上三个量不难看出,施工企业现场需要的物资,不是要多少就买多少,而是在先利用现有库存量和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后,不足部分才向市场购买。换言之,如果企业的库存和内部可利用资源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就不会发生采购。计划环节还把企业修旧利废、回收复用、自制加工、积压改造等企业内部可供利用资源纳入生产用料安排,减少了新材料的投入,减少了计划期物资采购的数量,也减少了采购费用和仓储费用的发生。加之这些物料在以前期间已经消耗,进入了消耗期的成本,再投入时不重复记入投入期的成本,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采购管理环节

采购是企业用资金向市场购买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的一种手段,它涉及物资进价、采购费用等材料成本的构成要素。尤其是进价,占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大,能导致采购成本的升降。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大前提下,降低进价是采购管理环节的重点。降低进价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通过及时付款获取价格优惠。目前,供应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一些供应商为了及时收回货款,往往在付款方式上有所优惠以鼓励购买者及时付款。如现金采购,优惠采购金额的5%;10天内付款优惠采购金额的3%,20天内付款优惠采购金额的1%等。企业如采购资金充裕,采用及时付款的方式,能获取价格优惠,降低材料成本。

2.通过批量采购获取批量价差。企业采购的显著特点就是数大量多,供应商不会忽视这样的大客户,会在价格上有所优惠。企业的采购如果在量上能形成规模,则可以获取批量价差,降低物资进价。

3.及时了解市场物资信息,分析物资价格变动规律,在价格回落时购买。现场施工所需的许多物资,经过分析,能找出一些价格变化规律,现场生产需用的一些季节性较强的商品在销售淡季购买,能节约不少采购资金。

4.对于大宗材料的采购,用招标采购或竞争性谈判采购。这两种采购方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供应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供应商之间相互竞价,使企业在采购中处于有利地位。

5.选择信誉良好、实力较强的供应商,与之签订长期物资供货合同。与诚实守信、服务良好的供应商长期合作,不仅能保证供货质量,还可以得到其付款和价格的优惠。

当然,降低进价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任何可以降低进价的手段都是采购考虑的对象,但必须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至于上述何种方法应该优先采用,何种方法更好,则需采购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加以综合判断和灵活运用。

三、储备管理环节

所谓储备,是企业为避免或减少出现停工待料等事故的发生而储存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为了保证现场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储备一定的物资是必要的,但不可因为其必要而无节制地储备。众所周知,如果储备过多,会增加仓储费用、保险费、装卸搬运费及不合理损耗。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储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库存物资的数量在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即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

要做到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我认为现在许多企业推行的零库存管理方法值得我们施工企业来借鉴。零库存不是没有库存,而是库存数量近似于“零”。作为一种先进的库存管理理论,它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和仓库仓储管理费用,解决库存物资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实现零库存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变相储备。变相储备就是不采用库存储备的形式,以此达到零库存。如有些国家将不易损失的铝这种战略物资作为隔音墙、路障等储备起来,以防万一。

2.由供应商委托就近的营业仓库或经销商存储和保管货物。营业仓库或经销商是一种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实体,供应商委托这样的实体储存货物,就是把所有权属于自己的货物存放在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中,由后者保管和发送货物,企业则按照具体的使用数量和事先达成的价格向受托方支付相应的物资款项。采用这种方式,企业不必再过多地储备物资,甚至不必再单独设立仓库从事货物的维护、保管等活动,在一定范围内便可以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3.协作分包方式。企业的许多物资,可以委托或者承包供应商加工,不必自己进料生产。这样,自己的库存就相应的减少,甚至为零。

4.实行供应商配送方式。一般来说,在没有一定储备的情况下,无论是生产物料还是成品的配送,都会影响企业的库存量。因此,通过配送的方式,供应商及时地将按照订单生产或采购的物品配送到,企业可以在物品运输的途中实现储存,从而实现零库存。

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篇10

【关键词】施工项目;工程成本;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在施工项目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项目成本是考核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一项综合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多数施工单位已经意识到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将成本控制贯穿在项目招投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成为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近年来,为了扼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央行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房贷和限购等措施,更加促使我们重新重视成本控制的必要和重要性。

二、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就是根据需要控制的目标,以不同角度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分析、组合三个步骤地重复循环。并根据事件的发展进程作好如下三阶段成本控制:

1.事前控制。第一,目标成本形成。从造价构成角度讲,目标成本就是由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临时设施费、项目管理费组成。这里要明确两个解释:一是清单规范中的措施费按费用性质分解计入相应部分;二是项目管理费不同于定额取费表中的现场经费,不仅包括了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同时还包括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劳动保护费、财务经费等与该项目相关的所有费用。第二,目标成本的项目划分。目标成本划分即把目标成本分解成能够直接确定成本的若干分项目标,其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按市场分工划分。一般将直接费部分分成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物资采购、机械设备租赁等几项。同时还会出现水电费、保安费、咨询费、废旧物资处理、临设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分项目标。二是按施工先后顺序划分。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分项工程即按施工先后顺序划分分项目标。如:降水、土方工程、护坡、主体结构、水电预埋、二次结构、机电安装等。第三,目标成本的测算。直接费部分的项目价格主要通过公司已有的招投标价格、市场询价及公司内部数据库确定,同时要适当注意市场价格变化规律。临时设施费的价格主要根据项目策划阶段审批确定的平面布置图和施工企业自身形象要求(CiS)确定分项目标,具体方法与直接费部分价格确定相同。结合项目现场情况一般以每平方米包干方式确定,出现现场特别狭小等特殊情况时,场地外租及相关的交通等费用另行计算。项目管理费的确定主要通过公司的工薪体制、结合项目工期(若公司要求的实际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时以实际工期为准)及项目定编确定。一般以费用总额包干方式确定。第四,中标预算分解。为便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通常将中标预算收入分解与目标成本支出对比分析。在保证与目标成本项目划分(即分项目标)口径一致的情况下,分解中标预算收入。需要强调的是中标预算整体范围比目标成本大,主要包括管理费、利润、税金等。第五,承包指标的确定。目标成本确定即成为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目标,中标预算收入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额与中标预算之比即形成项目的承包指标。通过以上过程的测算,准确程度较高,误差率一般能控制在1%~2%以内。

2.事中控制。直接费部分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分包采购、物资采购、机械设备租赁,也是目标成本中最主要部分。主要通过合同方式确定和控制实际成本,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合同管理和成本管理相结合,加强对内承包和对外采购合同管理。第一,合同的签订阶段。重点分析实际造价与目标造价的差异点,引起差异点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差异按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风险因素等归类,同时做好相应的调整、控制措施的准备工作。第二,合同履行阶段。根据差异分析,重点提炼差异分析中的可控、风险部分,在合同履行中给予重点关注,并根据合同实施情况,按预先的各项调整控制措施做好纠偏工作。第三,合同履行完后阶段。根据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偏工作,在合同履行完毕后总结纠偏效果,并最终做好与目标成本的差异总结。同时,根据最终成本形成公司成本数据库的第一手资料。临时设施费、项目管理费基本上是严格执行分项目标成本,当出现工期、人员等影响要素变化时,根据企业制度作相应的动态调整。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进行数据分析,构成公司成本数据库资料的一部分。

3.事后控制。第一,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剔除人为等主观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客观真实地反映正常施工成本,形成数据库。第二,系统整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影响造价变更的资料,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角度修正正常施工成本。第三,按市场分工和分部分项施工顺序分别编制工程造价各种类型的比例构成。第四,进一步对基础数据(第一手资料)进行数学统计,客观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剔除非正常状态的变化因素),形成相应的指数体系。

三、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1.公司充分授权。在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体系下,对项目经理部实行权限制约,最主要的权限为财权,即项目经理部的单项资金使用超过一定额度时,由企业总部直接参与。例如,规定20万以下的单项资金使用,项目经理部可以自行决定,但是企业总部留有审核权和否决权,充分授权是在合理和规范基础上的充分授权。

2.实行内部招投标。招投标制度是一种竞争性的制度,在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第一,集中采购。利用企业总部的整体优势(包括采购数量和资金保证等)进行各项采购,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这一项在本企业中运用非常广泛,而且效果明显。例如企业中有多个工程需要采购钢筋,如果集中统一购买,并且企业能力允许,运用更合理的支付方式,比如说现金支付,就可以与供应商达成一个更低更合理的采购价格;再者,采购的时间合理,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某企业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每年年初到3月份之间是钢筋价格的低谷期,在这段时间内采购钢筋就比八九月份采购的钢筋价格更低廉,这之间的差价就是利润。而且这种集中的采购动作,整合了单个项目各个进行采购的动作,有效的降低了采购成本。第二,内部竞争机制。企业获得工程后,由公司下属项目经理部参与投标,项目之间互相竞争,提高项目部的主管控制意识。第三,成本的动态控制。之前说到采购的时机也影响成本的高低,再说到钢筋,因为资金的有限性,再加上囤积的成本费,不可能无限量的购进或者超级大量的购进这么多钢筋,如果到八九月份钢筋不够用了,需要再进行采购,届时钢筋价格的升高将导致成本增加,这时候就要灵活的调整目标成本。第四,建立相应的合作库。注重收集和积累合作群体(主要为与企业有成功合作的单位),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目前施工企业常用的有《合格分包商库》、《合格供应商库》等,为工程投标报价、分包采购等打下基础。一般材料的采购招标为邀请招标,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某投标商投十次有八次都不中标,投标价不是过高就是过低,这时候他有可能会联合别的几家投标方一起哄抬报价,遇到这种情况就把领头者提出来,永远剔除受邀者名单行列。第五,采用包干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相对较难控制但又必须发生的费用,在详细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按包干使用方式控制成本,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企业的个别成本库。

四、结语

在现代复杂的工程建筑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要不断提高其成本管理水平,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确定成本目标并依据计划成本进行施工,同时还需要加强各阶段的监督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各种成本费用的发生,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