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十篇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十篇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2:23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考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2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银行内部审计作用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日益受到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它为审计人员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评价企业经营的风险状况,为企业提供增值性审计服务提供了基础。它不仅是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程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审计理念上质的飞跃。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高风险行业,与国计民生联系紧密,随着银行服务范围的日益拓展和金融产品的逐渐丰富,银行的内部审计日趋重要。银行业应树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改进银行内部审计模式。借鉴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对于银行内部审计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其特点

基于战略观和系统观的思想,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应运而生,并成为了当前国内外审计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新的审计模式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分析评估为导向,强调审计风险。在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经营风险,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战略定位和关键经营环节进行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高低程度,从而把审计资源分配到高风险审计领域之中。

在对审计对象风险排序的过程中,可以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计划,围绕重点高风险领域展开审计,便抓住了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关键。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对象置于经济、法律、行业、内部制度、组织建设,甚至企业的经营哲学等内外部环境中,从各个方面研究环境对审计的影响,并将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一切审计工作的起点并始终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具有以战略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将审计重心前移并着重运用分析性程序等几大突出特点。

二、银行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可行性分析

首先,内部控制的实施为倡导风险导向审计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9月正式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其用意是促进我国银行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对此,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宣传,对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把强化内部控制作为防范内部控制风险,提高履职水平的保障性手段,风险管理逐步深入,初步形成了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无疑,内部控制的实施为银行内部审计部门顺利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奠定了基础。

其次,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宽和多样性为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银行业务经营的高度信息化,以及数据的集中运行,为审计信息采集和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银行业具有较为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国际银行业通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级方法,为风险导向审计开展风险评估,有效识别风险,找准审计的切入点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和借鉴。

最后,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平台扩大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空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银行各项业务操作逐步借助计算机来实现,这为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搜集审计资料、实施审计抽样等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平台。借助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与程序能够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提供技术支持。以信息手段评估银行风险,为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便利的环境,使得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空间扩大。

2、必要性分析

首先,能够降低经营风险。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因其经营内容的特殊性和经营模式的高负债性,使得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当前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成为了银行经营管理中首当其冲的任务。内部审计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着内部审计资源供需矛盾凸显的情况,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的诞生,恰好可以解决审计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从而提供内部审计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其次,能够防范操作风险。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从业人员操作不当的风险也面临着加剧的局面。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为基础,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始终关注影响风险的因素,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银行业务操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且进行有效分析、风险评估,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操作风险,并且给予有效的防范。

三、以风险为导向的银行内部审计

1、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念

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从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四个主要阶段,审核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发现并报告潜在的重大风险,提出应对方案并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2、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目标

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与其战略目标相一致:一是强化控制、提高效率、防范风险、发现和控制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二是督促银行各项风险管理目标和措施得到落实,确保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审计,分析和评估战略目标中不符合风险与收益原则的部分,提出调整战略目标的建议。

3、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

银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是在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针对银行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对策性建议,并就如何降低风险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实现银行发展目标。比起以内控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使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对银行来讲更为科学合理。

四、风险导向审计在银行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1、揭示运营中的战略性和系统性风险

银行业务经营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等特点,面临着国家严格的金融监管和社会监督,这在客观上要求银行必须建立起严格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以揭示运营中的重大风险隐患,保证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在传统账项审计和制度审计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够全面进行风险评估,选择重要风险领域,开展审计工作,从而能够揭示运营中的战略性和系统性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2、有效利用内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当前,银行业务量大、业务环节复杂、涉及领域广泛,而与之相对应的内部审计资源表现匮乏,在有限的审计资源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审计资源配置,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就成为审计部门的当务之急。审计资源配置是指审计资源在既定的条件下,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审计资源的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保障审计资源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活动。审计资源配置以效益性为核心,有两点要求:一是使有限的审计资源产出最大的收益;二是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消耗审计资源。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风险评估,能够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主动控制审计风险,将资源用在高风险领域,能够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促进审计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3、促进银行治理结构的重构和完善

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般实行总分行制,每一层级经营管理架构根据职能情况进行设置,在总行级,内设的经营管理机构、部门一般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相关委员会、业务管理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职责分工因经营管理特点各异而不尽相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对组织经营目标实现风险状况的分析评价,深层次寻找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依赖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提出相应审计建议,能够促进银行对管理架构的反思与调整,使组织治理架构能够根据形势变化得以进一步的重构和完善。

4、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补充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业务层次,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实施风险导向审计,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风险因素,警惕潜在的重大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风险。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阶段,将风险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在整个审计过程贯穿对风险的关注,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补充。

5、推动银行高效发展,实现银行企业价值最大化

风险导向审计通过科学和精细化的方法、模型,及时检测并揭示金融风险,约束经营行为,促进经营模式的转变和经营行为的理性化,实现风险可控下的高效发展。有助于全面风险管理作用的最大化,并实现银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有助于银行资本、规模、效益持续动态平衡,确保风险计量与监控、资本分配、绩效衡量与考核的质量,并能够增强资产定价的合理性,使风险管理战略更加符合股东、管理层、员工和客户的最大利益,从而实现银行自身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6、确保国家金融体系稳健发展

银行作为国家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免疫系统论”理论认为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论”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对内部审计实践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对于银行内部审计而言,通过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很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在内部审计管理与实施全过程紧盯风险、关注危机,以风险为导向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结果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的审计意见,提出预防、控制、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从而帮助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进而稳健整个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银行服务范围的日益拓展和金融产品的逐渐多样,银行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经营风险,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到银行内部审计中去,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培养实用型的内部审计人才,充分发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提高审计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从而提高银行风险管理与经营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会计研究,2004(4).

[3]王迈利: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探析[J].经济师,2009(3).

[4]江勇: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对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J].时代金融,2007(2).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3

【关键词】资本监管;资产配置;银行风险承担行为

1.引言

新《巴塞尔协议》确立的最低资本要求、市场约束和政府监督成为银行业监管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旨在能够抑制银行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从而保证银行能够以自有资本承担对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造成的资产损失,避免银行出现挤兑危机,甚至破产。

传统理论认为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可以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然而,提高资本监管要求后,为了弥补提高资本充足率带来的额外资本成本,商业银行会将部分资产从低风险转向高风险资产,可能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破产风险。Keeley和Furlong(1990)指出,提高资本要求将降低存款保险期权的价值,使银行降低其资产组合的风险。但是,资本监管也可能增大银行资产风险,导致银行的资本监管出现低效率问题。Gennotte和pyle(1991)、Rochet(1992)认为银行的财务杠杆率和风险互相替代,当杠杆率被强制压低时会选择增大资产风险。李颖(2011)认为存在资产替代效应时,资本的增大导致资产配置风险增大。宋琴,郑振龙(2010)发现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市场集中度较低时有效,但市场集中度高时作用不明确。因此,资本监管约束是否能够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从而提高银行业的稳定性,值得深入探讨研究。基于银行资产配置策略视角,构建线性规划模型,研究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的资产配置风险,有助于理解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资本监管约束下的银行资产配置目标函数

资本充足率(Capitaladequacyratio,CaR),也称为资本风险资产率,是衡量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加权风险的比例。公式表达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之和与风险加权资产的占比百分比。《巴塞尔协议iii》要求>8%,并且大幅度提高核心资本比例,要求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大于4.5%。

假设一家上市银行总资产为V,银行持有三种资产,其中是无风险资产,的风险高于,无风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为,则占总资产的比率为,占总资产比率为,存款占总资产的比率为,存款,权益资本为,总资产的收益为,银行的风险为。用分别代表三种资产的收益率,有,因此有。下面将从资产定价模型入手,简单阐述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资产配置函数的原理及配置目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是由美国学者夏普(williamSharpe)、林特尔(JohnLintner)、特里诺(Jacktreynor)和莫辛(Janmossin)等人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支柱。

即某种证券的期望收益=无风险资产收益率+证券的贝塔系数*风险溢价,其中系数是用来度量一种证券对市场组合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即为度量改证券风险的指标。

根据Capm理论可知,用文字描述该理论的涵义,才能有以下的表达式。

其中表示风险溢价,为常数,为Capm中的贝塔系数,是反映风险的指标,表示期望收益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差,存款的资本成本为。

假设风险中性银行以银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即银行决策的目标是:

假设银行的资产风险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并且可以无线细分,即银行资产的风险是不一样的,不是如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则银行的资产按照风险权重,设为资本充足率要求,则银行行为的约束条件为:

此时,假设市场是有效的,政府执行强监督机制,但是如果银行资本低于资本充足率要求,市场对银行的信心不足,就会发生挤兑现象,导致银行破产。

3.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资产配置的线性规划解

化简(6)得:

(7)

由式(7)可知,收益率高的资产与收益低的资产的数量是呈负相关的,并且与无风险资产的比重无关。收益高的资产的数量是由银行资本、资本充足率、收益低资产的数量以及两种资产各自的风险权重共同决定的。

要最大化(5)即最大化(8):

,即权益资本比率大于最低资本要求与高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的乘积时,L恒大于n,可行域为n下方,目标函数Y与L无关,即最低资本要求无法限制银行风险承担。

因此,在银行权益资本非常充足时,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未知的风险和将来可能发生的费用,而且权益资本的比率大于最低资本要求,此时最低资本要求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影响,银行会有提高风险资产比率的激励,银行会过度承担风险。

,即权益资本比率小于最低资本要求与高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的乘积时:

(1)若,即目标线斜率大于m线,也就是说风险权重的增长速度小于风险的增长速度。

由线性规划可知,B点时Y最大:

结论1:当资本监管加强时,银行为适应监管要求,此时银行不会选择持有低风险资产,因为增持低风险资产会提高银行的风险,并且得到的收益不足以弥补风险带来的损失,银行不得不将高风险资产向国债等无风险资产转移,资本监管效果明显,银行风险承担降低;当资本监管减弱时,银行会将资产从无风险资产向高风险资产转移,并且也不会选择持有低风险资产,因为此时增持高风险资产会得到更多的收益,并且足以覆盖由此带来的风险损失。

(2)若,即目标线斜率小于m线,也就是说风险权重的增长速度大于风险的增长速度。

由线性规划知a点时Y最大,即:

结论2:当资本监管加强时,高风险资产会减小,低风险资产会增加,银行不会持有无风险资产,因为此时持有风险资产得到的收益可以覆盖风险增加的损失,银行将资产从高风险向低风险转移,资本监管效果比较明显,银行风险承担降低。

4.银行资本调整与银行资产配置风险

当时,时,收益最大,风险最小,此时银行持有的低风险资产较多,足以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会选择增持高风险资产,由于两种资产相关性的存在,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并且可以增加银行的利润,直到收益最大为止,即银行持有所对应的的资产组合;当存款利率增加时,此时资产组合为最优资产组合,故银行的利润率会降低。

当时,取,因为与右侧部分相比在同等风险水平下收益率高,这是因为两种资产协方差的存在使得银行在同等风险水平下对应两个收益不同的资产组合。若银行目标为利润最大化,则取所对应的资产组合,此时银行的收益是最大的,但是风险也是最大的,银行容易有破产风险;若其目标为风险最小化,则取所对应的资产组合,此时银行面临的风险是最小的,但收益不是最优的,股东们可能会出面干预,来增加利润率;当存款利率升高时,银行为保持其利润率会倾向于提高银行总收益,即向在最低资本要求约束下银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收益率靠近,此时,低风险资产的持有率减少,高风险资产的持有率增加,银行会增加持有风险较高的资产。

一般来说,收益与风险呈正相关,银行持有的低风险资产比例越大则其总风险越小;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协方差的存在,存在使得银行总风险最低的资产组合,此时银行的总收益不是最低,即收益与风险不是正相关,银行不同的资产组合可以使风险相同,收益相同,即银行同等风险一定时对应两个收益不同的资产组合,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不应持有过多低风险资产,而是选择合适的资产组合。

5.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得结论有以下几点:(1)在线性规划模型下,资本监管的有效性不确定,因其受到权益资本比率、最低资本要求与高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的乘积、风险权重的增长速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2)银行存在风险最小值点。银行以适当的比例持有不同风险的资产可以使银行的风险达到该最小值。

传统观念认为政府加强资本监管,能够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通过线性规划方法求解资本监管约束下银行资产配置的目标函数,发现政府监管作用具有不确定性。资本监管加强时,银行一定会减持高风险资产,但当风险权重的增长速度大于风险的增长速度时,银行会增持无风险资产,但不会持有低风险资产;反之,银行会增持低风险低风险资产,但不会持有无风险资产。

传统观念还认为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本文研究发现银行的收益和风险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银行同等风险一定时对应两个收益不同的资产组合,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不应持有过多低风险资产,而是选择合适的资产组合。

基于以上结论分析,我们提出三方面政策建议:(1)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同业拆借市场以方便商业银行的融资,在市场信心不足时,容易发生银行挤兑,比较自由的资金融通可以降低银行破产的风险。(2)合理配置银行资产。商业银行应该以自身经营目标为导向,在监管约束下权衡流动性和收益性。(3)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惩罚力度,加强信息披露和对银行的评估,使银行的决策者的行为趋于规范,减少金融事故的发生。此外,有效发挥银监会的审慎监管职能,强化银行相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培育和维护对银行稳健经营的市场信心,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Keeley.m.C.andFurlong.F.Depositinsurance,Risk,andmarketpowerinBanking[J].JoumalofBankingandFinanee,1990(14):69-84.

[2]GGennotte.Dpyle.Capitalcontrolsandbankrisk[J].JournalofBanking&Finance,1991(15):

805-824.

[3]Jean-CharlesRochet.Capitalrequirementsandthebehaviourofcommercialbanks[J].europeaneconomicReview,1992(36):1137-1170.

[4]李颖.资本充足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对资产替代效应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D].浙江工商大学,2011.

[5]宋琴,郑振龙.市场结构、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论坛,2010(11).

[6]斯蒂芬a.罗斯(Stephena.Ross),伦道夫w.威斯特菲尔德(Randolphw.westerfield),杰弗利F.杰富(JeffreyF.Jaffe),吴民农.公司理财[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1).

作者简介:

薛智恒(1994-),男,山西运城人,大学本科,现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4

[论文摘要]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加之目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内、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般原则的分析,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范围,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深化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0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

可以说,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如果说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诞生前的银行竞争还属于无序竞争的话,那么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标准。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外部来看,银行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体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的作用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在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还很不规范和不完备,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还相对简单,市场对银行的外部约束作用还有待加强。

从银行内部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也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差距。在国外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第二,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二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风险,反而容易产生新的风险。第三,风险管理方法上的差距。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第四,风险管理体系上的差距。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第五,信息技术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善风险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碍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从商业银行内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和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银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商业银行外部看,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监管,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适应业务发展要求。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是在资本配比的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适应外部监管要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外部监管越来越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监管部门的监管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合规经营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强风险控制的内在需求。监管法规是金融竞争中的“游戏规则”,银行风险管理只有与外部监管相适应,才有机会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要适应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趋向的要求。随着国际银行业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仍将继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时间还很短,与国际先进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国际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按照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应努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5

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商业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和关键环节,事关银行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强化信用风险管理,以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需要。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信贷决策的“5C”法和信用评分方法等。“5C”法是指由有关专家根据借款人的品德和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等5个因素评定其信用程度和综合还款能力,决定是否最终发放贷款。信用评分方法主要有Z值模型等。Z值模型由altman于1968年提出,采用五个财务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对借款企业实施信用评分,并将总分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低于临界值的企业被归入不发放贷款的企业行列。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波动的加剧,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信用风险度量、研究者们开始把统计学、运筹学方法以及现代金融理论,引入到信用风险度量之中,在传统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新的信用风险模型。目前国际银行业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包括:J.p.摩根的信用计量模型(Creditmetrics)、KmV模型、CSFp的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Risk)和麦肯锡的信贷组合模型(CreditportfolioView)。

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相比,创新后的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如下特点:1.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2.从指标化向模型化转变或二者相结合;3.从单个资产分析向资产组合分析转变;4.从基于财务数据向基于资本市场信息转变;5.从离散形式向连续形式度量转变;6.从单一的风险度量模式向多样化的风险度量模式转变;7.积极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研究成果,诸如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等;8)更多融入经济计量学、保险精算方法、最优化理论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已逐步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在数据的采集、加工、度量方法的运用上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尤其是风险的定量管理还很落后。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淡薄,多数银行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第二,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第三,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行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还不够充分,让银行的职员产生了信用风险管理只是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责的认识误区。

(二)银行信用风险定量管理落后,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非常丰富,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不同的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越来越注重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和金融工程技术。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量化管理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风险测算统计工作还未能实现制度化和科学化,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有效性不足、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应用和管理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三)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

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实际违约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是检验信用风险管理结果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我国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失真现象。这使得由于数据的质量问题,导致分析的结果缺乏可信度,从而无法建立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四)部评级方法比较简单,侧重于报表数据;评级对象不全面,风险揭示不充分;评级结果有待检验

首先,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虽然各有侧重,但评级的基本方法都很类似,采用的是简单的打分法,缺乏客观依据。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客户评级的时间较短,大多数银行只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未对贷款进行评级。再次,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仪用于银行内部授信额度的确定,并未对外公开,这就使得评级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判断。最后,与先进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组织结构、基础数据库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五)尚未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真实反映

由于我国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不高,加上信用评级未完全在贷款决策,贷款定价中起到核心作用,而且基层信贷人员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积极去核准企业财务数据,导致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财务数据不全面、不准确,风险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至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还很不完善,它直

接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六)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缺少相应的技术专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相当匮乏,严重制约了国际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和运用。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尽管发达国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很多方法和技术值得我们借鉴,但绝不能照搬。因为目前我们利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条件还不具备。具体来说:一是数据的采集问题;二是相关的信用评级不够权威;三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更没有新兴的信用衍生工具市场。

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加,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有借鉴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状认真研究和总结,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保持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培育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

要使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实施,除了制定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决策与适时监督银行整体的风险外,更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促使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商业银行的组织文化中,让银行充满着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

新协议在信用风险的度量中纳入了统计模型计算风险,这种数量化的计算模型代表的是系统的、科学化的处理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短期内可能无法建构符合新协议规定的风险评估系统,但只要实事求是地建立起系统性的风险衡量方法,仍可达到风险度量的目标。新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内部评级法,它体现了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成果。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学习其模型,更要学习其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

(三)构建商业银行数据库

商业银行数据库技术提供了信息整合的手段,是量化信用风险的基础。而商业银行数据库恰恰是我国商业银行所缺少的。当务之急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构建独立的数据库,为信用风险的度量与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部评级系统,加强对部评级系统的管理,积累大量高质量的数据;经常对部评级系统进行检验、升级和维护;发展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完善外部信用评级体系

目前我国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刚刚起步,覆盖面小,技术性差,因此,商业银行很难获得外部评估中介机构的信息支持。我们可以在加强商业银行现有评估体系的同时发展独立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运用外部力量加强对借款人进行监督与评估,以增强市场信号的力度和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建立规范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只有加强社会信用文化体系建设,通过立法对社会信用问题加以规范,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借款人的风险等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首先,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其次,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机构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最后,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理论、金融中介理论、梳理线索

一、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发展线索的考察

如何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进行梳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笔者参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曾经有的学者对于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否定的评价:“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一般企业管理理论那样完善和精致,在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很难找到悠久的理论传统和分析范式,既没有泰罗式的‘科学管理’,也没有行为主义、系统主义、决策理论、数理模拟等各式各样的学派,翻开当今有关银行经营管理的著作,除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一些历史源流外,大部分论著基本上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建立分析体系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很显然,作者忽略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同时把商业银行(本身也是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与一般企业管理理论作如此的比较也是欠妥的。

有学者将商业银行经营理论梳理为从成本控制理念到营销理念再到战略经营理念指引下的理论演进。[2]这一线索实际上是以粗线条的方式反映了一般企业管理实践发展在理论上的表现。这一演进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随着企业内部各个要素和外部市场态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从立足短期盈利的管理职能研究到着眼长期发展的总体规划研究、从单一对企业自身进行研究到对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进行研究、从对原有企业结构和组织的补充完善研究到抛弃原有模式进行企业再造的研究。[3]这是一般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线索,银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但它首先是一个企业,因而银行的管理理论在大的框架下自然也是沿着这样的道路来发展的。但笔者认为,按照这样的线索来梳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固然可行,但更多意义上只能看作是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作为一种个案,来印证一般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无法体现出银行管理理论的特点。

还有学者以实现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统一和均衡为主线,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再到资产负债管理这样一个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反映了商业银行始终从“三性”中的盈利性着眼,同时不断追求“三性”的统一以及风险和盈利的均衡。[4]作者视“三性”的统一和均衡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按照这一核心内容来梳理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顺理成章的。但笔者认为这个“核心”仍然不够“核心”。“盈利性”是商业银行首先作为一个市场中的企业所应有的基本素质,因而无法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的特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内涵上具有内在的统一,那就是对风险的控制。

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梳理线索的选择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梳理线索的选择应着眼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更具体地说是其业务的特殊性),这样的梳理才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正是探讨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独特性,因而其结论为我们选择梳理线索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尽管新古典主义的金融中介论曾经得出结论认为,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是多余的,然而这一结论实现的前提条件是金融市场是完美的,这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显然相差太远。交易成本理论提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源自交易成本的无处不在,交易成本还促成了金融中介在经营活动中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D-D模型认为银行负担着将非流动性资产(贷款)转换为流动性负债(活期存款)的流动性转换功能,该模型也证明了银行提供的活期存款作为一种“最优风险分担合同”能为在不同时间需求流动性的人提供比市场融资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形式。基于金融市场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L-p模型从事前的非对称信息角度论证了:为了克服投资者与企业家之间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企业家需要向投资者发出自己的质量信号,而为了降低生产这种信号的成本,企业家应结成联盟形成金融中介。Diamond受托监控模型则从事后的非对称信息证明了:为了解决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投资者必须对企业家实施监控,而为了降低这种监控成本,投资者应当将监控委托给一个统一的机构――金融中介。allen和Santomero则认为金融中介具有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投资人通过金融中介投资而不是直接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自己的“参与成本”。[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迅速降低,因而交易成本理论已经有所衰落,而其他几个理论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综合地看待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风险管理功能是自始至终的主线,毕竟信息和风险是一对互为表里的概念。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风险的管理,那么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梳理就可以围绕着风险管理而展开。

三、对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再梳理

(一)简单的风险管理

20世纪80年代之前,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基本上停留在比较简单的层面。资产管理方面“真实票据理论”、可转换性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逐步为银行的资产业务打开了空间,银行的资产从单一的短期工商业贷款扩张到了可转换资产,再扩张到了有收入保障的长期贷款。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上的具体管理方法也经历了从资金汇集法(将各种渠道聚集起来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在各种资产之间按照流动性要求进行分配)到资产分配法(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来决定资产的分配方向和比例)再到线性规划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收益预测基础上确定最优的资产组合,使得目标函数最大化)。

负债管理方面银行则经历了从原有的银行券理论和存款理论到现代的以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为代表的主动负债理论,这样银行的负债业务从被动的吸收存款扩展到了从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财政机构方面借入资金,再扩展到了立足于客户需要主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阶段。

不断出现的银行危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促使银行不断发掘自身风险管理的潜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丰富则为这种风险能力的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非银行金融中介的竞争促使银行不断改进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法。这个阶段银行管理理论的突出成就是:风险识别能力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银行识别出了一系列银行有能力管理但之前却未敢涉及的风险,比如长期贷款风险、有价证券投资等。与此同时,银行的风险度量还处于经验性的、定性管理阶段;风险管理的内容仍然限于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这样的传统风险类型;风险管理的方法上还停留在较为局部的、孤立的方式上;资产配置法具有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萌芽但还是一种比较机械的处理思路。

(二)综合的风险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融市场自由化的速度迅速提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迅速张显,简单的风险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这时综合风险管理理论逐渐形成。综合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打破银行管理中原有的割裂模式,对于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实行综合的考量。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综合风险管理理论的典型代表,这一理论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从资产负债的总体上协调资产与负债的矛盾,以利率作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因素,建立一整套的防御体系,使得银行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显示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关的文献对缺口管理(银行管理者根据利率变化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比例管理(根据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性要求及资金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资金来源项目之间、资金运用项目之间以及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之间确定一定的比例)、久期管理(综合考虑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以及计算机动态模拟管理等技术有详细地考察,这里不再赘述。

早期的资本充足率管理也是综合风险管理的重要成果。资本充足率体现了银行以合格资本对风险资产的补偿能力,其中的风险资产已经涵盖了银行采用的各种表外工具。这一指标的基本形式比较简单但其对于各项风险资产的权重确定、对于核心资本以及附属资本的划分方法充分体现了银行风险综合管理的思路。应该看到,这个时期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只是涵盖了信用风险(包括国家信用风险),方法上也只是运用了相当于全面风险管理阶段所使用的标准法。

金融市场的变幻无常成为这个阶段银行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动力,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管理思路的改进,即以综合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度量能力的提升和风险控制手段的改进,即用金融工程方法提高了对风险定性分析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管理内容的丰富,主要表现在对于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上。

(三)全面的风险管理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风险和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播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以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损失的事件为代表,许多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再是信用风险或者市场风险等单一风险,而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的联合作用。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于是市场风险的量化管理带动了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还包括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的量化和管理创新,最终形成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对银行内部在全球业务范围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统一衡量和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能够全面动态地识别和测量风险,使银行各层次做出更好的风险管理决策,从而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全面的风险管理无论是手段、内容,还是机制、组织,都出现了质的飞跃,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复杂性已远非二三十年前可比。[6]

以新巴塞尔协议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总结,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的风险识别有了巨大的加强,主要体现为识别了一系列银行潜在面临但之前尚未充分认识的风险,这样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就扩充为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包括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前者又进一步包括利率风险、股权风险、商品风险和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主要涉及人的能力、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三个方面)。八个模型(对于信用风险有标准法、内部评级基础法、内部评级高级法;对于市场风险有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对于操作风险有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衡量法)则为这些风险提供了越来越精细的衡量和控制手段。[7]这样经过完善的资本充足率管理高度凝炼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四、结语

纵观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市场变化的外部压力和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共同促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不断更新,也就促成了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不断对原有理论进行合理的扬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念经历了从消极的规避风险到积极的应对风险,风险管理能力经历了从单一的风险管理到全方位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方法经历了从静态的粗略的定性管理到动态的日益精确的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的结合。纵观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最初的以孤立的业务视角管理单一的风险,到之后的用综合的视角管理单一的风险,再到后来的以系统的视角管理全面的风险。有迹象表明,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也为其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中介提供了理论解释。[8]至此,笔者就以风险管理为梳理线索得出了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而这一轨迹也是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

参考文献:

[1]杨克勤.突破口在哪里?--兼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若干“两难”问题[J].现代金融导刊,1996,(5).

[2]孔祥毅.金融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任佩瑜.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规律和趋势[J].经济体制改革,1997,(5).

[4]李庚寅.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演变的辩证思考[J].暨南学报,2000,(1).

[5]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6]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课题组.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上海金融,2003,(2).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7

关键词: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对策

本文是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理论成果(课题编号:201401345)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6日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美国阳伦-H-利普斯、托马斯-R-马瑟查尔、简-H.林克合著的《电子银行》,美国玛丽-J-克洛宁所著《互联网上的银行与金融》这些著作对网络银行的业务特点、竞争优势、风险问题等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但对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及控制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mayrJ.Cornin.在《BankingandFinanceontheinternet》指出,加强网络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制度,从网络银行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上防范和消除网络银行风险。新加坡tanChweeHuat在出版的《FinancialmarketsandinstitutionsinSingapore》中指出,网络银行的风险具有开放性、易变性和流动性等特点,一定不能忽视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网络银行风险管理主要依靠国家中央银行的指导和各商业银行的通力合作。

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基本上采取宽松的监管原则,主要通过补充新的法律、法规,使原有的监管规则继续适应网络银行环境,并针对网络银行及其风险的特点,制定、颁布相应的立法建议和监管指南,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二)国内研究状况。网络银行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开始于2000年前后,但与其迅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尹龙是国内研究网络银行比较早的学者,他在论文《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督问题的研究》一文中,对网络银行的风险特点和监管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提出了完善网络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策略。张成虎在发表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银行监管的新领域》一文中,对银行技术风险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技术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国内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问题提出了对策。张军亮在论文《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监管体系建设》中通过分析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难点,提出了从三个层次建立风险监管体系。徐静在《关于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思考》中,指出网络银行在我国迅猛发展,但是网络银行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带来风险,监管部门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例如建立健全我国的网络银行监管制度,借鉴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经验,改变传统的银行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积极培养适应网络银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体而言,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理论还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状态,这与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

二、网络银行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技术风险。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密码、口令简单。网络上的许多风险的起源是使用了简单的、静态的口令。网络上的口令可以通过许多方法破译,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通过监视信道窃取口令和口令解密;二是系统本身漏洞。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一网的计算机客户端使用“跟踪路由”命令的话,就可以看见数据从客户机传送到服务器要经过许多不同的节点,这些节点最容易受到攻击;三是信息易窃取。大多数网络上的信息没有加密,或简单加密,以至于文件传输很容易被窃取。同时,网络防火墙的设置比较复杂,许多系统在设置过程中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从而被不法人员利用获得信息;四是监视系统。当客户使用文件传输协议或远程登录终端模拟协议连接远程账户时,他输入的口令是没有加密的。所以,通过监视携带口令和用户名的ip包可获取他们,并使用这些用户名和口令到系统。

(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来源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主要涉及网络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银行与其他银行和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商业银行职员对业务的漫不经心和客户的疏忽也有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操作风险,从而危及网络银行的总体安全。网络银行可能会因为客户欠缺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而面临相当高的操作风险。另外,商业银行职员和客户不能够充分理解网络银行采用的不断更新的软件,进行误操作也会给银行或客户自身带来操作风险。

(三)银行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指网络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为经营不善而使利润下降的风险。网络银行能否获利,主要取决于客户数量的多少。只有不断增长客户数量和提高客户信任度,才能确保网络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经营风险又可以分解为注意力分散风险和服务对接风险。注意力分散风险是指网站因为吸引不到足够的点击量,无法形成一定数量的固定浏览群体,从而使潜在的客户流失,造成银行收益下降的可能。服务对接风险是指网络银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在线支付服务,造成客户转移,使银行的营业额下降,最终导致收益损失的可能。

(四)行业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交易中没有遵守有关权利义务的规定。网络银行业务牵涉到商业法律,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财务披露制度、隐私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和货币发行制度等。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网络银行、网上支付的专门法律还没有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所以,利用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签订的经济合同中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也使得银行、司法机关在打击网上金融犯罪时难以采取主动措施。

三、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一套针对于网络银行监管的模式,现在用的监管体系都是沿用了传统银行的监管方式,因此出现了监管的手段跟不上网络银行发展的现象。网络银行业务相当大的一部分具有同质性,又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平台进行。这就与传统银行业务按照机构或者产品划分的监管方式有着很大不同。所以传统的银行监管模式很难适用于现阶段的网络银行。同时网络银行涉及到的监管机构相对较多,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协调机制。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监管职能、监管手段等方面各具特点,因此会出现相同的网络银行业务得出不同的监管结果。在进行传统银行业务与网络银行业务的融合过程中,较多的使用电子记录、电子凭证、电子数据等方式,从而不能准确预测资金的流动,不能够满足网络银行监管的要求。

(二)监管水平较低。由于网络银行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导致我国的网络银行监管部门职能设定不是很清晰,缺乏熟知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机网络和传统银行业务的监管经验的监管人员,所以导致监管专业水平较低,业务能力不强。监管机构和人员对于风险的预测、分析、控制的能力薄弱,所以较难适应新时期网络银行监管的要求。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银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以其独有的便捷性,给传统银行带来极大的冲击,同时在传统银行有效的相关法律运用到网络银行上就显得不是很适应。科学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包括金融理论、通讯理论、计算机理论、网络技术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共同作用才能使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有效进展。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有关于信息安全保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法律仍然不够,对于网络银行的业务规范相关法律几乎没有。2001年,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十几家银行共同建立了我国的金融认证中心,解决了网络银行认证方面的一部分问题,但是其影响力只限于签发相关的金融系统的证书,没有真正形成权威的认证体系。所以,目前出现了商业银行自己发放认证证书,并且参与虚拟交易的现象。银行的监管机构所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及行政法规仍不满足网络银行监管的需求。例如,2006年所颁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仍然没有关于技术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定。

(四)缺乏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市场准入是控制网络银行风险,维护交易安全的第一道关。把好准入关,就能够将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风险的网络银行排除在外。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网络银行的准入适用的仍是审批制。从我国当前网络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现有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的,施行严格的审批制是十分必要的,可有效的降低网络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风险。但是该规定所具有的时间性、程序复杂性与网络银行业务开展的多样性,变化性及迅捷性等特点是相互冲突的,导致传统银行从事网络银行业务条件过高,市场进入成本较高,不利于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和运行。

同时,网络银行处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同样也受到优胜劣汰规律的制约,一旦不符合市场要求和经营条件的,也应当适时退出。如何减少其在退出时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需要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制度。

四、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健全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够做好风险监管的工作。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需要制定科学的、规范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网络银行的各种业务,从而降低网络银行风险。我国在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承认以数据电讯的形式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与此同时,在2004年又出台了专门的《电子签名法》力争完善相关法律。但是现阶段,我国仍然缺乏对网络虚拟交易税法、信息安全相关立法、网络交易隐私权立法等多方面法律的制定。在国际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缺乏金融与司法的有效联系,从而不能够适应网络全球化的需求,对于跨国网络金融犯罪的国际条例仍然约束力不强,所以我国要力促健全国际与国内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力促实现网络银行的依法监管目标。

(二)加强网络银行监管机构建设。我国的网络银行风险专设机构的建设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央行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从传统的银行监管机构中抽调对计算机网络、银行业务、金融体系等技术理论过硬的人才建立一支监管能力强的网络银行监管队伍。并且对机构中的骨干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负责对网络银行风险预测与指导下属机构业务。与此同时各个地区需要设立相应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将我国的网络银行风险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监管。并且定期的组建网络银行的法律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依照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的发现问题,提供意见,并且将建议及时地提供给中央银行,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制度改革。由此可见加强监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是此环节的重点。

(三)创新监管思路,提高监管部门业务水平。网络银行业务引领了我国的银行业走向网络化的道路,现阶段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所以在进行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够阻碍网络银行的正常发展。在预测以及控制风险的过程中要保护网络银行的竞争、不断地创新监管思路。提倡强化主管部门对网络银行的业务监管,简化网络银行创新业务以及审批业务的冗繁程序,彻底的简化网络银行业务的审批方式。

(四)加强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监管。加强市场准入方面的监管。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通常是对在现有组织框架下开展网络银行的不需要审批,由其自行发展;而对设立独立的开展存贷款业务的网络银行法人,则需要审批。英国监管当局认为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不宜从事网络银行业务。对于我国而言,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初期,基于对其业务未知风险的防范,审批制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能将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风险的银行排除在外。我国可以进一步在总体上确立审批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灵活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适当放宽市场准入主体条件,对进入网络银行业的主体予以有条件的开放;逐步放宽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允许网络银行兼营证券、保险的业务,逐步实现银行功能的全面化;适当简化审批程序。长远看来,审批制会加大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成本,因此应当尽可能的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进入成本,以避免影响网络银行的业务创新和技术进步,降低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市场退出方面的监管。当前欧美国家对网络银行的退出处理非常谨慎,一般要求网络银行制订可靠的信息备漏案、参加储蓄保险计划。网络银行退出时以市场兼并作为主要的措施。网络银行的退出不仅关系到银行的有形资产处置,还涉及到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比如客户交易信息、消费信息、个人理财方式等数据的处置。因此,对网络银行的退出设计应当谨慎,作出妥当的安排。对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包含以下四点:一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网络银行均参加储蓄保险,以抵制市场风险;二是制定可靠的信息备份方案,减少信息数据处置不当带来的损失;三是确立网络银行审慎退出的监管原则,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四是以市场的办法解决网络银行的退出,提倡选择企业并购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影响[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8

关键词:银行管制;安全网络;特许权价值;巴塞尔协议;风险承担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11-0036-04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机构,银行运营面临较大的风险。银行风险既有单家银行的个体风险,也有全体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行系统性风险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冲击,造成重大社会成本,因此银行业管制在各国都是金融、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银行业管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做一理论回顾,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引 言

pigou(1938)关于管制的经典文献提出市场垄断、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之手加以援助。运用到银行业,则有银行业准入限制、存款保险制度等管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缓解银行业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虽然理论上也有相反的研究,但是毋庸置疑,银行业管制的实践始终存在,并且每一次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管制都被提到更高的程度。

风险承担(risk-taking)是指商业银行选择的风险承受水平。一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由银行决策层决定。单家银行的风险承担高一般不会造成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但是大银行倒闭引发挤兑效应,则可能形成银行业系统性危机。从美国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我们可以看到,“大而不倒”始终是各国银行业监管者面临的难题。系统内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普遍高,则系统性风险极易形成和爆发。监管者通过制度设计来防范风险,最优的设计是通过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来实现银行体系的稳定。本文所指的银行业管制是指监管当局采取的监督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安全网络、特许权制度、巴塞尔协议要求。本文以此为线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总结现有文献对银行业管制是否能够降低系统性风险、是否能够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的探讨。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三和四部分分别对安全网络、特许权制度、巴塞尔协议这些监管措施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回顾与总结。最后得出结论:没有任何一项制度设计一定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保证银行业系统性危机不出现。不同背景下,各国都要考虑自己的特殊情况采取合适的监管政策。

二、安全网络与风险承担

一般各国的银行业安全网络由两部分构成:最终贷款人以及存款保险制度。

最终贷款人通常为各国的中央银行,它们为那些处于流动性困境中但仍有清偿能力的商业银行提供支持。1907年的美国银行危机促使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目的就在于减少系统性的存款挤兑,降低银行危机的成本。一般而言,最终贷款人只提供几天或几个月的短期流动性支持,同时要对贷款银行进行严格的监控。央行的最终贷款人角色面临的是监管者容忍的适度性问题――究竟商业银行多高的风险承担央行可以容忍,什么不可以,过度容忍可能加重危机的成本。Honohan和Klinge-biel(2003)表明在许多银行危机中监管者流动性支持总额超过了银行系统的资本,时间超过了12个月。美国次贷危机中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表明,监管者容忍不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传统的银行领域,而且在发达国家、非传统银行业务中都有可能出现。但是,目前监管者容忍的定量研究尚没有展开。

存款保险制度是构建安全网络的另一项重要制度,由于其采用市场原则,实用性高于最终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银行存款进行保险,银行缴纳保费,银行一旦不能归还客户存款由保险公司赔付。在面对系统性危机时,全面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阻止危机蔓延。而在平常时期,商业化的存款保险人监控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这可以提高存款人的信心,避免银行业存款大幅波动。

1935年美国首先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直到1974年仅有12个国家采用该制度。但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危机不断,存款保险制度的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据金融稳定局(FSB)统计,此次金融危机中48个行政区域使用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应对危机。尽管监管者将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应对系统性危机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并且其作用在危机中正不断被强化,但是,理论界对存款保险制度是否高效仍存在疑问。因为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转移――提高当期风险承担而将风险转嫁给存款保险机构,最终导致银行业系统性风险。Demirguc-Kunt和Detragiache(2002)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缺陷增加了一国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在契约环境差的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显著降低了银行稳定性。Baah,Caprio和Levine(2008)认为更宽松的存款保险和系统性银行危机的产生高度相关。如何设计有效的制度既能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又能够尽可能减少银行风险承担是各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时必然要考虑的问题。Honohan和Klingebiel(2003)对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无限制的存款保险、无限制的流动性支持和高度的低资本容忍,增加了解决危机的最终财政成本。而且,财政成本的高低和经济复苏的速度没有必然联系。Laeven(2004)发现存款保障范围在银行业资本普遍不足的国家和存款人教育程度低的国家特别高,而且存款保险人还会帮助银行利用风险监控的漏洞,从其他纳税人和稳健的银行获利。

由此可见,安全网络的构建是使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和银行个体风险矛盾的一种制度设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制度设计,可能会诱使商业银行提高个体风险承担。因此,安全网络的构建必须是适度的。

三、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

在绝大多数国家,银行必须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能运营,许可证的供不应求使其极具市场价值,这一价值就是银行特许权价值。特许权价值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会主动控制自身的风险承担,从而保护政府给予的银行牌照的准垄断租金收益,从而使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可控。

marcus(1984)提出特许权价值这一重要概念,以后许多研究都表明特许权价值可以缓解银行的道德风险,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如Keeley(1990)认为,放松管制的措施降低了银行的市场力量,侵蚀了q值(银行股权市场价值/账面价值),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特许权价值不仅来自于市场准入壁垒和竞争

限制,也来自于信息优势、利率上限等可以为银行创造垄断租金的其他渠道。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有Suarez(1994)、Saunde~和wilson(1996),Demsetz,Saidenberg和Strahan(1996)等。marquez和Hauswald(2002)认为随着市场中银行数量增加,银行信息投入的收益减少。在达到一定门槛后,银行信息源将会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一些特定领域以抵抗来自竞争者的威胁,而银行集中于特定信息源的行为提高了市场中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银行风险承担加大。Berger,Klapper和turk-ariss(2008)的研究表明,拥有较大市场力量的银行风险承担低。但是这些银行贷款组合风险高,只不过银行的高股权资本补偿了这一风险。

Boyd等(2005)质疑特许权价值,认为竞争并不会提高银行风险。他们认为拥有市场力量的银行贷款利率高,加重了借款者偿还负担,容易引发借款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Boyd等(2006)提出,市场竞争并不会造成银行不稳定,而是促使银行放贷。Schaeck,Cihak和wolfe(2006)采用H指标度量发现银行业竞争越强,系统性风险越不容易产生。Denicol6和Lou-koianova(2007)的分析表明,当银行所有权被考虑的时候,Boyd等的结论更为明显,特别是国有银行拥有大量市场份额的时候,这一现象最甚。

最近,martfnez-miera和Repullo(2008)撰文调和特许权价值理论和BDn模型。他们提出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风险承担的关系呈u型。这一理论和银行业适度竞争的研究不谋而合,或许找到u型曲线的拐点对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有重大参考价值。

四、巴塞尔协议与风险承担

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合作的成果和指导,巴塞尔协议旨在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从而达到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目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承认巴塞尔协议并将其作为国内监管的一个准则。

(一)资本要求

这一监管原则认为作为风险缓冲器的资本可以提高银行的安全,同时,作为期权价值一部分的资本可以减少银行的风险承担,从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资本要求作为巴塞尔协议的最核心部分,得到很多理论支持。如Koehn和Santomero(1980)、Keeley和Furlong(1990)的研究表明银行资本低会导致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加大。marshal和prescott(2000)认为存款保险给银行带来道德风险,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存在事后惩罚机制的资本要求监管。有相应惩罚机制的资本要求监管可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从而显著地降低资本要求,最优资本监管应该是监管者基于银行风险承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但是也有不少理论研究认为资本要求并不能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如资产组合分析法认为,银行是一个资产组合管理机构,它可以通过选择高风险资产来弥补其资本杠杆,从而维持理想的资本收益率。ahunbas等(2007)的研究表明,更多资本的银行低效率,风险承担更高。Laeven和Levine(20081的研究表明资本要求、严格的银行管制行为和银行高风险相关,这类银行一般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权,而在股权相对分散的银行,银行风险较低。

在银行资本要求与风险承担的关系中加入问题,则情况和结论更为复杂。Jeitschko和Jeung(2005)考虑了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三个实体:监管者、股东和管理者,银行的风险承担与这三者对银行的控制力有关。为监管者所控的银行,它的目标是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表现为提高风险承担;为管理者所控的银行,它的目标是提高可控的与个人利益有关的预期价值,这种管理行为和银行的风险承担的关系不确定。Bris和Cantale(2004)的分析表明管理者和股东对贷款组合有不同信息时,资本要求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为银行失败或者资本充足率降低都会降低管理者福利,所以管理者会拒绝那些可以接受的风险贷款(但同时利润更高),使银行变得更安全从而保证自己的福利,但是银行由于增大了控制成本而无效率。Sullivan和Spong(2007)的分析表明管理者拥有股权强化了风险承担战略,表明受雇的管理者比股东更有可能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以实现当期收益。

尽管越来越多的文献分析银行风险和资本要求之间的关系,资本要求监管也在全球银行业普遍开展,但是实践和理论都仍然没有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是监管部门通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监督检查以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用于判断其面临的风险状况。

建立在市场失灵基础上的银行业监管,理论上有两个不同的认识角度,从而衍生出不同的监管理念。从公众利益角度,这一观点认为监管者应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来进行监管,政府通过制定适当的监管措施,可以提高银行系统效率、控制风险。公众利益观点支持由监管者制定监管政策并监督执行。从个人利益角度,这一观点认为管制是一个产品,供给者与需求者相互作用决定了管制的状态和目的,银行市场吸引了不同的利益集团:银行家、政客和每一个追求金钱的人,监管政策的制定服从于利益集团的博弈,监管者仅是管制的主要供给者。个人利益观点支持依靠监管的市场原则,监管者不能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严格的过程监控来实现利益均衡(Shleifer,2005)。

目前影子银行的出现、银行规模扩张、区域扩展、混业经营以及非传统业务的应用,使得监管机构要在各种类型和数量庞大的资产交易中,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以控制风险非常困难。特别是如果监管者目的在于追求自身的政治诉求而不是公共利益,那么设立新的机构或扩大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只会增加银行业成本,最终导致银行风险承担加大。这是美国和欧洲银行业此次金融危机后加强监管正面临的问题。

(三)市场原则

市场原则的核心是信息披露。只有建立健全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各市场参与者才可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和清偿能力,使得银行存款人(包括债务市场的借款者)可以根据给定的风险水平要求足够的风险补偿,从而迫使银行选择适度的风险承担。

市场原则被普遍认为有益于银行和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将银行业透明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Boot和schmeits(2000)认为有效的市场原则减少了金融集团混业经营的利益。但是在违规租金不高时,金融集团会恶化市场原则并由此获益。Hyytinen和takalo(2002,2004)认为银行系统容易受到存款人的自我实现危机冲击。透明度监管可以通过消除合作失败的可能

性来阻止这一类型的系统性危机。

但是,银行业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使得通过加强市场原则来减少金融脆弱性的监管无效。首先,全面的金融安全网消除了透明度监管的惩戒性作用。其次,对银行而言,透明度意味着成本,它减少了特许权价值,因此降低了提高风险承担的成本。此外,在消除合作失败方面,Furman和Stiglitz(1998)认为更高的透明度可能加重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存贷危机,因为很多银行只能关闭,或者显著缩减贷款或者接受大量资本注入。Cordelia和Yevati(1998)检查了银行风险公开披露如何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动机和评估被告知的存款人行为如何影响银行体系的安全。当银行能够完全控制自身的风险暴露时,公开披露降低了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否则,被告知的存款人会增加银行破产的可能性。DeGmuwe(2008)指出透明度并非阻止金融危机的万能药方,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

五、结论及建议

(一)银行业管制必然存在

虽然本文在此着墨不多,但是实践证明银行业作为管理风险的机构同样需要监管。大量理论文献着力于寻找最优的监管措施,这已经表明绝大部分理论研究者已经持有银行业需要管制的观点。

(二)银行业管制理论仍有待完善

目前微观层面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的措施,如特许权价值以及最低资本要求等,不一定能真正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而宏观层面构建的安全网络又助长了微观层面的风险承担。如何解决这一监管困境,恐怕需要理论和实践者的共同努力,至少目前富有远见性的管制理念尚没有出现。

(三)银行业管制的国际化理论研究尚不够完善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引发的全球性银行危机表明银行业管制的国际化水平远低于银行业业务的国际化水平。理论研究上管制的国际化研究也远少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研究。巴塞尔协议作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框架,在危机后再次成为各国管制的一个标准化方案。但是笔者认为国际化并非标准化,强调各国监管机构的协调与沟通也不是要设立一个机构高于各国监管机构。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9

一场席卷东南亚甚至波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人们真正体会到了金融风险。稍微了解近西方金融的人就会知道,金融风险是随着现代金融制度的形成相伴而生的,金融风险的大小并不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宏观波动的增大以及西方各国相继放宽金融监管体制,金融机构面对的变数增大,风险随之大幅度提高了。而过去的十年正是现代金融体制构建,金融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段时期,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金融行业的高利润率,股市的出现也仅仅让人们意识到证券业的风险,银行业一直被人们看作是稳定高收益的行业。显然,人们对银行业的风险认识不足,的银行财务分析体系就可以反映出这点。从普遍的情况来看,我国银行财务分析实践中比较重视对财务收益的分析,分析体系、技术也较为成熟,但缺乏对风险的分析。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

在计划体制下,银行的资金是按国家确定的计划分配的,单一银行体制下,银行一度成为财政部门的和出纳,此时是以单纯的资金计划管理为核心的,无需考虑收益;改革开放后,多家产权较为明晰、具有真正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建立,国有独资银行也开始了商业化进程,对商业银行的探索使银行业更加注重吸收资金的成本和资金运用的收益性。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促使银行在进行资金计划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财务计划的实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风险的日益显现,银行业普遍推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对资金营运计划的分析从最早的单纯对信贷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发展到以盈利为出发点对信贷资金计划和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最终发展的方向是以盈利为出发点、以风险分析为核心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综合分析,真正体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目标。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发展方向是风险收益分析,这是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由收益管理向风险管理方向演变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作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以风险收益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这是由于:

1.风险收益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必须首先树立风险收益观念,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

2.是稳健经营的要求。银行是高负债的企业,本身财务风险很高,决定了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同时,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经济发展中的风险会向银行集中,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银行危机。在金融风险环境中,为确保稳健经营,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必须以风险管理为内涵。

3.是银行自身生存发展、开展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在前几年我国银行业快速扩展时期,各家银行普遍实行粗放式经营战略,传统银行发展思路是,以高投入为代价获取市场份额,在利率差较为稳定,未采取谨慎性会计原则的情况下,规模的扩张能体现出账面收益的增加;但同时由于我国银行业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忽略了风险管理,缺少对经营行为的风险约束,也积累下了无穷的风险,目前已严重抑制了健康发展。海南发展银行和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倒闭已经对中国的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因此,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首先就要开展风险管理。

4.是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国际管理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80年代以来,至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西方国家已有多家银行因忽视风险控制而倒闭,教训惨痛。巴塞尔协议已经把风险性原则上升到第一位。因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要推行风险管理,提高银行运营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不仅银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也日益增加;同时,银行业的国际化促使我国银行要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环境。这些都迫切要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向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重要的一步就是财务分析的重点由收益分析向风险收益分析的转变。这是由于财务分析是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发现银行经营中存在的、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银行历史和现实经营状况和工作实绩作出全面衡量和评价,为制定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直接的依据,因而是财务管理发挥为经营决策服务的具体体现。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向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首先要从财务分析开始。

商业银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直接表现为追求银行价值最优化,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使银行管理者必须在极其不确定的状况下实现银行价值最优化目标,因此,需要对收益和风险进行平衡分析和选择,这就是风险收益财务分析。

国内银行业在借鉴西方银行管理模式建立自己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时,都考虑了风险控制指标,但由于缺乏对银行风险的深刻认识,并没有因此实现真正的风险管理。开展风险管理,必须首先针对风险控制指标,实施风险分析,只有对银行目前面临的风险程度作出评价,才能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可见,风险分析是认清风险、量化风险、反馈风险信息和实施风险控制的首要环节。财务分析作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分析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必然向风险分析转变。二、商业银行面临的几类风险及与收益的关系:

银行风险是指一切与银行业务有关的不确定性及因此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可能面临四大类风险:

1.环境风险。商业银行所处的宏观环境、经济政策、法规所决定的风险。例如,我国银行法的出台和监管政策变化已经促使银行业相应的作出变革。央行的货币政策的调整也会到银行的经营策略。

2.管理风险。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因素决定的风险。近年来,银行业中违规经营、大案要案所引起的一系列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

3.交付风险。由于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所导致的风险。

例如,由于化手段滞后或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4.金融风险。银行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是指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如,流动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和资本风险。

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银行收益与所面临的某些风险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一般来看,环境风险属于不可控制风险,与银行收益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环境风险的增加并不能促使银行收益的上升,相反却构成银行收益增长的限制因素。而金融风险与银行收益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当金融风险增加时,银行收益也随之增长,并对收益实现和未来收益预期有一定影响。交付风险与银行收益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而为提高银行收益能力,管理风险应严格加以控制。

三、商业银行财务中风险分析

银行财务分析中的风险分析,侧重对风险收益的分析,即对风险和收益的交替关系进行分析,以获得在承担较低风险的情况下的较高的收益。对风险和收益交替关系的分析实际就是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特征,为与传统财务分析相区别、突出风险分析,我们暂且称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为“风险财务分析”。在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下,风险财务分析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风险财务分析为信贷资金计划分析提供收益导向,为信贷计划和资金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金融风险是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面对的风险,是风险财务分析主要分析对象。不同阶段,风险财务分析侧重点不同,在经济发展平稳、利率管制严格的时期,人们可能会更关心信贷风险;而在利率频繁波动、利率市场化时期,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利率风险;而流动风险、资本风险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存,一直为人们所关心。各种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度,这综合体现在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上。为便于操作,建议在开展风险财务分析时可以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和利率分析入手:

1、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结构(资产负债对应结构和自身结构)、资产质量,分析资产风险度和资本杠杆来分析流动风险、信贷风险、资本风险。

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至关重要,是银行的生命线,银行的流动性也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的需求的保证。而流动性与盈利性是流动性风险管理首要解决的矛盾,银行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流动性风险会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银行收益;反之,高资产收益而低流动性会使银行面临过大的流动性风险。风险财务分析首先应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的内容是对流动性和收益性相互关系的分析,资产负债结构不仅是流动性也是收益性的决定因素,最佳资产负债结构应是在流动性和收益性求得最佳平衡的结构。

资产风险分析的一个侧重点是对资产质量的分析。资产质量的好坏是信贷风险的直接体现。信贷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约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因此,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至今仍是银行的主要风险。西方国家许多银行的倒闭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流动性危机,但其实质是资产中存在巨额呆坏账所致。资产中的有问题贷款不仅会导致流动性危机,而且因占用信贷资产规模,在资产负债比例限制下,直接导致了资产收益能力的下降。

资产风险分析中另一个重要分析是对资产风险度的衡量。巴塞尔协议建立于银行资本规定及其与资产风险的联系。银行资本充足的标准是以银行资产风险为基础的,对银行资本风险的管理取决于风险资产确定。在全球经济频繁波动的今天,维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已成为各国银行界的首要关心的问题。与资本充足度紧密相关的是资本的杠杆作用,由于银行是高负债企业,有着比一般企业更高的资本杠杆度,因此,银行资本收益率高于一般企业。但杠杆作用对银行风险和收益交替效应的放大作用,决定了这种高杠杆度不是无节制的,过高杠杆度会引起高财务风险,同时降低了资本充足率,最终危及到安全性和收益性。适度的资本杠杆与银行价值最优化的平衡是风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见,财务分析中对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分析与计划、信贷部门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更侧重于寻求银行资产价值最优化即在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之间寻求平衡,从而能为资金计划管理提供风险盈利的可靠依据。

2.利率风险分析。利率风险是银行的基本风险之一,因而,西方银行业曾一度认为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当然,目前来看这种观念未免失之偏颇。而过去,我国银行业并不重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原因是我国利率没有真正市场化,也较少利率政策,在严格利率管制下,存在稳定的高利差,只要扩张规模,即可获得可观的收益增长。但近年来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率政策成为调节经济常用手段。而利率市场化成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内容。由于过去缺乏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在最近几次利率调整中,银行业普遍缺乏应变、调整能力。可见,利率风险分析是目前财务风险分析中的重点。

银行利率风险主要是由两大方面决定的:一是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和数量;一是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因此,对利率风险的分析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情况分析利率波动下所产生的利率风险。

由于我国银行业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产结构简单、利润来源单一,利差收入占利润的绝对比重,利率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就尤为重要了。

传统的利率风险分析是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差额风险的分析(缺口分析),用于衡量银行利差收入对利率波动的敏感程度。这种分析首先要对资产负债的利率期限结构和对称性进行深入分析,这对目前银行业来讲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现行的账务体系和统计报表在设计的当初,并没有考虑这种需求。如果不能准确了解到资产负债利率期限匹配结构,就无法确定一段时期的差额风险,更谈不上对利率走势预测和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差额的调整。因此,开展利率风险分析,首先要对目前的会计账务和统计体系进行改革,以客户管理代替账户管理,借助机数据库技术建立每个客户和每笔业务的会计、统计档案。利率风险分析还包括在利率波动情况下,因收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利率变动幅度差异而引起的基差风险和客户对利率期限重新选择的选择权风险。

另外,开展外汇业务的银行除了面临前述几类风险还会面临汇率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汇率的波动。汇率和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密切相关。央行的干预对汇率的波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汇率的变化。这取决于本国的货币政策和外汇监管制度。在金融全球一体化和银行业务国际化的潮流下,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全面的风险财务分析还应对表外业务进行风险收益分析。四、对风险财务的几点考虑:

1.与信贷资金计划分析的协调关系:

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尚在探索之中,各家银行相应的组织结构也有所差异。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分析体系中,风险财务分析应以风险收益为基本观念,信贷、资金管理计划分析结论,侧重于对风险与收益的交替关系的分析,反过来为信贷资金计划分析提供风险收益的依据。

2.必须借助机、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借助手工进行风险财务分析已经不大现实了,银行业务数据的繁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手段。以利率风险分析为例,要准确了解银行的资产负债利率期限结构及变动,必须利用计算机详细记录每个客户和每笔业务,构建大型的数据库(甚至数据仓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采集、索引、分析。对于一个大型银行,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和上万的客户,业务记录随时间推移更是成倍增长,不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算法而依靠手工来完成分析工作,恐怕连上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3.分析要不断创新:

财务分析从收益分析向风险收益分析转变,对动态分析提出迫切需要。财务分析常用方法是财务比率分析,是与收益分析阶段相适应的静态分析法,不能满足对风险动态分析与预测要求,应向现金流量分析过渡。传统风险分析方法也基本是静态分析法,无法满足对风险预警的要求,也要向动态分析方法过渡。如对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差额分析没有考虑到外部利率条件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连续变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西方银行业提出持续期动态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的另一方向是借助数量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开发先进算法,进行量化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化,提高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实现从事后分析向事中控制、事前预测的前瞻性方法转变。

4.要不断地关注国外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并建立完善银行特色的风险管理分析体系:

国外银行界随着风险管理实践的广泛开展对风险管理的在不断的深化,风险管理理论在不断丰富。例如,1997年初巴塞尔委员会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国际银行界对利率风险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1997年下半年又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从银行监管的角度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也具有现实指导借鉴意义。我国银行业应该大胆借鉴外国成熟的研究成果,加快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析工作的进程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分析体系。

5.对财务分析人员素质的要求:

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