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十篇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十篇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3:58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1

1.1路政管理的性质无论那一种定义,对路政管理性质的认识是一致的,即路政管理是行政行为。这一定性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从事公路管理、养护所需经费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既从职能上保障了“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又从财政预算体制落实了政府的财政保障义务。1.2路政管理的范围路政管理的范围即公路安全保护的范围,依据《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包括路产、公路建筑控制区、公路规划控制区、公路安全保护区以及其他涉及公路安全保护的区域。1.3路政执法管理的行为种类路政执法管理的行为种类有路政许可、路政处罚、路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类)、路政收费。除上述直接影响路政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路政行为外,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公路管理机构还有路政命令、路政确认等行为。

2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2.1农村公路管理体制特殊性2.1.1国家政策上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5〕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政策上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为: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订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保护。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的,可委托省级或市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派出(直属)机构承担具体管理工作,不宜另设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要积极投入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同时,交通运输部还制定并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及时做好包括村道在内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2.1.2法律法规上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农村公路不是法律法规上的名词,在法律法规上县道、乡道和村道的管理体制:(1)县道: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县道的管理(包括路政管理和养护管理)应当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养护实施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实施。(2)乡道: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乡道的管理(包括路政管理和养护管理)应当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养护法定义务主体是乡人民政府,养护实施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实施。(3)村道: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村道的保护由乡人民政府参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乡道的管理规定实施。法律法规与政策不一致时,应当执行法律法规。2.2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规适用特殊性与国道、省道的路政管理相比,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国道、省道的路政管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是完全适用的。(2)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适用是有特殊性的:县道、乡道是完全适用的。(3)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适用是有特殊性的:村道仅是“参照”适用。考虑到乡镇人民政府无专职人员,而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有专业人员,因此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进行路政和养护的管理,并聘任路政协管员方式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可与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签订村道路政管理委托协议,以便从法律上来保证村道路政执法的专业性、权威性和有效性。2.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主体特殊性农村公路中的县道的路政管理(包括狭义路政管理和养护行政管理)主体是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其管理是行政行为。养护实施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负责,养护单位行为是企业行为。农村公路中的乡道的路政管理(包括狭义路政管理和养护行政管理)主体是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其管理是行政行为。养护法定义务主体是乡级人民政府,其行为属于政府招标行为。养护具体实施可以招标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负责,养护单位行为是企业行为。农村公路中的村道的路政管理(包括狭义路政管理和养护行政管理)主体是乡级人民政府,其管理是行政行为。养护的实施没有法律法规规范。2.4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内容的特殊性(1)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与国道、省道的路政管理在内容上有特殊性: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国道不少于20m,省道不少于15m,县道不少于10m,乡道不少于5m;属于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不少于30m;公路弯道内侧、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安全视距等要求确定的距离;村道没有法规规定。(2)公路规划控制区。新建村镇、开发区、学校和货物集散地、大型商业网点、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与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的距离为国道、省道不少于50m;县道、乡道不少于20m;村道没有法规规定。(3)公路安全保护区。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100m,乡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50m;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200m;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m。村道没有法规规定。

3结语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2

〔关键词〕乡村,法治建设,路径依赖,范式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力量的社会法治化运动,走上了一条政府“变法”的道路。通过大规模的“送法下乡”运动,在建构一体化的国家法律秩序的同时,国家法对乡土社会的民间法、宗教法等地方性法治资源也开始了全方位的“格式化”征程。由于国家法及其权威的强力推进,在乡土社会,乡规民约已不能独立支撑起村庄治权,特别是乡村中原有的乡绅、社会贤达、宗教人士等民间权力资源大量消失,使乡规民约失去民间依赖。家法、族规也面临同样的境遇。特别是在现代性观念及其话语借助于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先导性的传播之下,这一进程被空前加速。然而,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法权威及其硬件设施却未能同步跟进,由此所形成的“时空错位”及其张力直接导致了乡村社会的“秩序真空”。同时,现代传媒还在乡村产生了一种“时空延伸”的效果,使不在场的、远距离发生的现代工商社会生活图景被不断置入乡民的头脑之中,并与乡土生活的客观场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内心的躁动不安。这样,在乡村,传统法律文化的整合功能被削弱,而现代性法律文化及其制度救济功能尚未到位,甚至在短期内也无法完全到位的情形下,行为失范将无法避免。

正如费孝通先生早在50年前所意识的:现行的法律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结果是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1)

由此看来,承载着更多西方法律文化基因的国家法制度及其实践能否完全适应于中国国情,特别是能否适应中国乡村,这并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长期以来,在乡村法治变革的理路上,我们更多地关注了一种“建构论唯理主义”的理路,而忽视了一种法治生成的“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理路,这遮蔽了社会历史变化的相当重要的复杂性、多样性,容易诱致人们对社会建设出现片面的、直线的、纯粹的理解,容易使人们对社会建设方案的“他者”要素视而不见,并可能遮挡人们观察、捕捉另外可能存在的制度建设资源的视野。(2)

一、乡村法治建设面临的路径依赖问题

路径依赖问题,是道格拉斯·诺斯将关于技术演进过程中的自我强化现象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方面来的新解释。他认为,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3)当代中国的乡村法治建设首先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且在这一进程中呈现出鲜明的路径依赖特征即对乡村地方性知识的文化偏见,决定了国家法和民间法的紧张和背离;对法治制度的简单移植,导致了乡村法治建设泛于形式化;由于缺乏文化传统、价值理念的支撑,导致乡村法治主体——农民的整体性缺位与失落。这些问题构成了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特有的路径依赖问题,直接影响当代中国的乡村法治建设。

(一)“送法下乡”背后的文化偏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似乎信奉着一个流行的理论: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是法治化的进程,而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逐步疏离乡土社会的努力——这被视为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于是,通过大规模的“送法下乡”,在建构一体化的国家法律秩序的同时,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开始面临被彻底边缘化的命运。实际上,“送法下乡”的初衷便带有浓厚的改造民间的冲动,是国家法对乡土社会的民间法、宗教法等地方性法治资源进行的全方位的“格式化”征程。通过解析“送法下乡”这一语词之隐喻,就可以体味到其背后的文化偏见色彩。比如,“送”(而不是来“拿”或“取”)意味着村民并不主动、自愿地消费国家法产品,“送”显然带有廉价“推销”之意,意味着国家权力的主动出击;“法”显然是指城市社会的“国家法”产品,而非乡土社会固有的“民间法”产品;“下”意味着国家权力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同时也说明国家法是一种“优越”、“高贵”的东西,呈现着一种全景式的、上帝式的俯瞰的姿态;“乡”意味着乡土社会、熟人社会仍然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是有别于城市社会的一种现实存在。(4)面对广袤的中国乡村,我们的法学研究者常常坚持这样的一个判断,即中国农民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故而应该“把法律送给农民”,让农民学法知法,唯有如此,法治才有希望达致,却偏偏容易忘记思考这些“送走”的法律在乡村是否适销对路。

(二)法治秩序是人为的建构性秩序,制度实施缺乏适宜的社会生态条件支撑。我国乡村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除少数沿海农村已实现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过渡外,绝大多数农村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离现代工商社会或文明社会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无论我们把这个群体的聚合称为“熟人社会”还是“半熟人社会”,我们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远未到达陌生人社会的境地(无论从地域还是人口上讲均是如此)。这就决定了乡村社会必然处于传统社会控制机制与现代社会控制机制的交替时期,传统的道德情感、风俗习惯与现代的法律调控手段共同成为人们遵守的行为准则。这就意味着,在中国乡村实现法治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它绝不是急功近利的产物,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乡村法治化进程中,我们热衷于引介和移植西方法治理论,从来没有反思过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也没有思考过乡土中国里“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处境,“在不顾一切的打破传统和秩序之后,相伴而生的是失去了保持传统和秩序的能力。”(5)

(三)乡村法治建设缺乏文化传统、价值理念的支撑,导致法治主体整体性的缺位与失落。文化是制度之母。与法治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是乡村法治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事实上,相对于西方式的法治现代化和中国城市的法治现代化而言,中国的乡村地区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因素保留较多的地区,同时,乡村也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多社会经济形式和多种文明群体共存的地区,这就决定了该地区法律文化的多元性品格。在这种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下,国家制定法、宗教法、民间法和地区习惯法杂然相处,共同对乡村社会关系和民众行为起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规制作用。“乡村法治化”可以使法律在乡村出现,但真正进入乡村社会则难免被地方性知识重新解读。并在解读过程中不得不去回应后者而使其本身逐渐向乡间的社会记忆同质化,更有甚者,“法律下乡”后扰乱乡民的正常生活秩序,“讨个说法”、“争个公道”、“挽回个面子”的诉求在法律中得不到满足,徒成扰民工具,带给他们的是困惑和不解。因而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乡民总是用地方性知识解读法律,赋予法律乡土韵味。而被重读的法律往往与制度设计者初衷相距甚远,下乡后的法律又力图避免被重新解读,乡土秩序与法律的解读和反解读在“乡村法治化”过程中总是纠缠不清,其艰难由此可见。可以断言,乡村地区可能是中国法治现代化征程中的最后的堡垒,也是最坚固的堡垒。也正因为如此,无论如何强劲的中国法治现代化(或曰制度格式化)征程,在挺进(或“拓殖”)广阔的乡村地区并与乡村本土性制度资源短兵相接时,将无法稳操胜券,而是在与乡村本土性制度资源的相互博弈中各取所长、各弃所短,进而可能孕育出中国本土化法治之路。

二、当代中国乡村法治建构的途径:范式转换

“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根本目的都不应当是为了确立一种威权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解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6)面对乡村法治建设的困境及其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我们认为,当代中国乡村法治构建必须进行范式转换,充分考虑乡村社会演进的内生因素,走一条社会演进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道路才是现实的选择。具体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摈弃文化偏见,给乡村法治建设以多元、宽容的理解。如果我们注意到中国人口中有近80%是农民,农村面积占中国国土的90%左右,我们便不得不承认中国问题基本上仍将是一个农民问题。不可否认,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展开,国家法及其执法力量必然会大规模输入乡村,乡村秩序的现代化趋势似乎是不可逆转的。然而,从形成中国自主的、独特的法治模式的角度来看,承载着更多西方法律文化基因的国家法制度及其实践能否完全适应于中国国情,这并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事实上,西方法律文化以及由此所支撑的民主式法治模式,在西方国家也仅仅“试验”了二百多年,作为一种在西方语境下产生的地方性知识,并不必然具有某种普适性效应。由于任何法治建设的规划,都不可能穷尽关于一个社会中法律活动的全部信息或知识,所以,我们不可能仅仅依据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模式或现有的理论来规划、建立一个能有效运作的现代法治国家。因此,从乡村法治秩序生成的未来目标模式来看,我们更应该确立一种开放式的图景,对本土的法律文化资源持一种宽容的姿态,对乡村法治化过程中多元文化博弈的“试验性效果”首先持一种观察者而非裁判者的姿态,而不是一开始就对乡村本土的文化资源一味地进行一体化或“格式化”的变革。

(二)明确农民在乡村法治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唤起农民的法治参与热情。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应当是全民的事业。法治化的过程实际上就内蕴着大众普遍参与,并确立神圣信仰和树立忠诚的过程。因而“法治不仅是国家所关心并努力从事的事情,而且更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或者应当关心并努力投入的其中的事业。”(7)乡村法治之所以效果不佳,表面看来是法治在中国刚刚践行,时间较短,但更不容忽视的潜在原因在于路径的缺陷:制度的人为建构并缺乏生活的经验,把广大农民有意无意地当作“局外人”或者如学者所说的“旁观者”,乡村法治仅作为一个象征,一种标志,远远没有进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它仅存在于法学家或者法学工作者的自问自答式的理论建构和热情参与中。而真正的法治要义——大众的认同和回应、农民参与与合作却遭到了忽视或漠视,结果是法治的意义尽失,徒具形式而已。对于新世纪的乡村法治化运动而言,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乡村法治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亿万农民是乡村法治化的真正主体。没有他们的真正认同和积极参与,乡村法治终究逃不过被遗弃的命运。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法治必须真正走向乡村,走进农民生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样式息息相关。

(三)重视乡村地方性法律文化的存在及其作用。以英美法系的衡平法为例。当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以后,公开宣布保留原有的散于各地的习惯法。国王设立了中央司法机关——王室法院,派出巡回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在各地审判案件时,除遵循王室法令外,主要依据当地的习惯法。在强大的中央政权的支持下,在原有习惯法的基础上掺合诺曼底人的习惯,以判例的形式,把全国各地分散的习惯法逐步统一起来,就形成了全英国普遍适用的共同的习惯法,这就是普通法。大法官依据其个人良心所认为“公平”、“正义”原则独自处理,在普通法之外,就产生了一种不成文的判例法——衡平法。在英国法中,普通法与衡平法并存,普通法院与衡平法院并存。但是,这两种法律体制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互相配合,相互补充,相辅进行。我们从法治先进国家的法制史可以获得感悟并值得借鉴其所长。在乡村法治建设过程中,重视乡村地方性法律文化的存在及其作用,吸收各种各样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地方性法律文化作为国家法的辅助和补充,可以有效地克服国家法的刚性和僵化,揭示不同法律价值的长处和互补性,使二者承担起共同构建当地社会和国家法制秩序的重任。

注释: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8.

〔2〕刘星.现代性观念与现代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3):69.

〔3〕〔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11-13.

〔4〕王勇.中国法律文化变革的现代性取向及其代价〔J〕.西北师大学报,2003,(1):120.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3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法律困境法治保障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

城乡统筹下新型城镇化及其战略意义

城乡统筹下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就是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全局规划、统一考虑,把城乡发展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统筹解决,建立城乡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格局。城乡统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平等权利基础上体制一体化等内容。重在弥补我国城乡二元分治对农村发展留下的欠缺,保持城乡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乡统筹理论的引导下和城乡统筹的现实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题中之义。城镇化是一个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和土地等要素的变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首先是要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从十的内容精神看,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协调“四化”;发展方式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为主,协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要素,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构建统一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的新型城镇。①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的观点,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型”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核心―以人为本,新重点―释放改革的红利,新理念―包容性发展,新方式―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共同建设,新路径―协调推进“四化”,新统一―要和我国的政策统一。

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及其战略意义。一是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破题。我国的城镇人口自1978年以来,从1.72亿人激增到7.3亿人,从表面上看,城镇化建设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由此而引发的很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高度关注。新型城镇化是对中国以往城镇化道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一种反思与破题。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然而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反观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出现的种种弊端,使得我们不得不在此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党中央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重点部署“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二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导致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改革的成果难以全民共享。在此基础上,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模式将直击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类问题,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压力。因此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该遵循先立法、后规划、再进行资源合理分配的有序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义重在保护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享有正常的市民待遇,真正具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进行一场到处“造城”、不顾环境资源被污染破坏的激进运动。②

三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新型城镇化是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生活和幸福人生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向科学化和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既是让农民实现乡村都市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需要。

首先,新型城镇化符合世界普遍规律。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现代化,推动工业化,必须同时推进城镇化,走强国之路必须走城镇化道路。所以,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符合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的。发达国家中像德国和日本就是抓住机遇,迅速完成了城市化任务走上强国之路的。③

其次,新型城镇化是建设强国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进入了城镇化发展加速期,要像德国、日本一样迅速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从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经济强国。

再次,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动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④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推进城镇化建设,让农村人口和市民一样共享改革成果,农民市民化;城镇化能有效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现代化工业发展。

最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城乡统筹,消除分配上的不公平,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让广大农村户口的人共同享受到社会改革的成果,形成良性循环,造成较好的社会影响,从而让更多的人支持、参与城镇化建设,共建和谐家园,共创和谐社会。⑤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法律困境与对策

一是城乡规划法缺失: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和数量。目前,我国由于立法不健全,缺乏城乡规划法,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不规范状态。有的以城镇化为借口,大量进行征地占地,搞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超前、超大规划工业园、开发区、新城区,造成了很多“空城”、“鬼城”,浪费了大量耕地,供过于求的房地产业,出现泡沫经济。

二是农民土地物权形同虚设:我国的集体土地补偿制度缺乏。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耕地征用之后,就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投资者和政府拿大头,村级组织留下两三成,农民拿到的往往不到10%。这一剪刀差引发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征地赔偿的上访案件越来越多,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基本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却无人问津。

三是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市民化待遇差异。现行的户籍和土地制度是阻隔在城乡之间的主要壁垒,使农民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50%以上的城镇化率中,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和市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这一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尽快改革,需要政府拿出有益于农民工生存发展的政策,让农民真正看到改革的希望,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要想实现农村城镇化这一历史性的浩大工程,关键在于我国顶层设计中的法制改革。只有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如何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首先,要完善城乡规划法。全国政协委员褚平在代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发言中说,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城镇化决非简单的“造城”,更不能唱“空城计”、造“鬼城”,必须要有产业、有就业、有人气。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发展的质量,保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利益;又要注重发展的数量,积极推动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进城镇化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能超越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拔苗助长。绝不能片面追求高城镇化率,大规模举债搞“造城运动”,否则会制造新的问题和隐患。

完善城乡规划法,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需要做的是将合理的顶层设计与积极的末端治理相结合,为城镇化造就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避免与民争利、公益缺位、功利上位等现象的出现。要注重环境保护,先科学合理规划,再进行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进行城镇化发展建设。要进行立法,保护每一个农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任何单位、个人的侵犯,政府首先让利于民,不与农民争利,不偏袒某一个利益单位或个人。要进行公益建设立法。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政府要首先考虑广大农民的公益事业,让农民愿意成为新市民,让农民和市民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享受同样的公共资源。

其次,要确定农民的土地物权,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土地制度上,全国政协常委刘凡在代表民革中央的发言中表示,土地制度改革是城镇化进程中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全国政协常委王光谦建议,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必须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让农民真正受益。随着《土地管理法》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修订、制定,土地流转将会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再次,加快户籍法律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中国城镇化需要户籍改革和同时进行,即土地―财政―户籍改革的全面突破。当前的户籍制度束缚了广大农民,使之无法改变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不敢丢弃土地,到城市自由地居住发展。他们担心,一旦他们丢弃了生养他们祖祖辈辈的土地,将来在城市如果不能呆下去,那么他们就会像浮萍一样成为无业游民,没有人能保障他们及其子孙的基本权益。

最后,加快推出住房保障法。住房保障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民生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谢朝华在代表致公党中央的发言中说,应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盘活闲置房源,多渠道增加保障房供给。他建议,加快推出住房保障法,清楚界定各类保障房的法律定义、使用范围和标准,健全监管机制,强化政府职能,促进住房保障体系公平健康发展。所以,我国要想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通过立法来保护农民的户口转移和土地流转,农民在户口转移和土地流转时失去的利益,政府能够及时给予财政补贴,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城乡统筹下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法治保障的宏观适用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只有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才能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保障的宏观适用表现:

强化落实依法行政工作。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依法行政。一是以政府法制办为政府常设法律顾问机构,强化行政程序建设,全面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对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建设工程、集体上访等方面重大问题,由政府法制办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建议;二是通过组织开展法律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强化依法行政理念,组织行政执法单位的法制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轮流培训。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拟上岗行政执法的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才授予其执法资格。严格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组织统一的培训和考试;三是控制行政权力,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逐步完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制度。积极推进公众听证制度。

依法行政,既要求行政程序合法,又要求行政人员了解、熟悉法律法规,尽量避免执法者因不懂法而在执法过程中违法,因行政权力不受约束和监督而违法犯罪,严格审查执法人员身份,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

启动立法推动司法改革。依法治国,司法、检察工作是关键。近年来,人民法院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维护大局稳定为目标,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同时坚持调解优先、审调并重,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职能作用。首先,通过积极构建“大执行”格局,创新执行监督机制,注重执行方式方法,完善执行救助机制,实现集中清“积”,改善执行难的工作局面;重视思想、能力、作风和文化建设,树立队伍人本服务意识;强化换位思考,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更新执法理念,保持检察工作的正确方向;其次,查办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依法履行诉讼监督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发展大局;此外,通过接受人大监督,加强内部执法监管,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逐步培育民主法治思维。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在于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素质,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的普法教育,提速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让农民学习了解更多的政策法规,着力培养农民的法治思维,信仰法律尊重法律,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法制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塑造懂法的优秀新市民。

虽然农村普及了电视、网络,还建设有乡村书社,法治文化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只是停留在观念上,还没有全部转化到“三农”工作中。政府应该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法规政策的学习教育,营造依法办事氛围,让农民学会用法维权;不断完善农村民主制度,逐步向法治转变;深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让村民学会自治;保障农民的民利,实现村级事务公开,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自治的主人,是民主法治的受益者,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建立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村治安治理机制,不断净化农村社会环境;针对方方面面的矛盾纠纷,探索人民、行政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综合调解机制,渗透民主法治思维,打好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让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

完善监督健全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新型城镇化立法、监督工作,完善制度,加大政府监督。我国近年来虽然颁布了部分农业法律法规,但关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让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很难有法可依,迫切需要尽快完善。那么,现有的法律法规怎样才能让执法人员做到有法必依呢?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把权力放在笼子里有所约束,让全民都来监督。另外,必须尽快完善制度,畅通渠道,让市民有知情权,让市民和政府能够平等对话,培养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涉法涉诉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树立政府的权威。

中国未来的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城乡必须统筹发展,而乡村城镇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顶层设计必须高度关注“三农”,关心农民的境遇和前途。只有通过创设完备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立法,积极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新型城镇化才能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才有可能顺利进展,和谐美丽家园才有希望建成,我们的中国梦才有可能早日实现。

(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②夏斌:“城镇化战略应当明晰的十二个问题”,《经济参考报》,2013年7月11日。

③④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群众创造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为落脚点,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注重质量,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确保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总体工作目标

2012年,全县拟改造县乡公路共计102.7公里(其中县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组织实施102.7公里)。新增53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村道)里程127.4公里。(详见各乡镇年度目标任务分配表)

三、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按以下标准执行:

县道采用四级及以上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一般不少于7米,路面宽度一般不少于6米。水泥砼路面面层厚度不少于22厘米、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水泥稳定类基层厚度不少于15厘米。

乡道采用四级及以上公路技术标准,提倡修建路基宽度不少于7米,路面宽度不少于6米的乡级公路。一般情况下保证路基宽度不少于6米,路面宽度不少于5米。水泥砼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水泥稳定类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其他类型基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

村道应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大力提倡修建路基宽度不少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的村级公路。一般情况下保证路基宽度不少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少于3.5米。水泥砼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强度等级不低于C30,基层须采用12厘米的级配碎石(泥结碎石)基层并满足强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路面宽度在4.5米及以下的连续路段根据地形及视距,一般每公里设置不少于四处错车道,错车道长15米,路面全幅宽6米。路肩宽度一般不应小于50cm。每少一处错车道处罚施工队伍一万元,其罚款在工程款中扣除。

农村公路建设同时要加强安保设施建设,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在陡岩、急弯、临水沿河(江)、傍山险路、悬崖凌空、交叉路口、居民饮水点、学校、人口集中地区等地段要加强安全、防护、指示和警示设施建设。安保工程建设要做到与农村公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农村公路中县、乡、村道建设原则上按照国家及省市的建设标准实施执行,因特殊情况需改变建设规模或降低建设标准的,必须按程序报批,经省、市、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计划管理

1、县交通局、县农村公路管理所要加强县乡公路改造工程的计划管理,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计划、资金衔接工作,积极落实建设项目计划和资金。凡乡镇积极性高、施工环境好、自筹资金足额到位、路基改造相关拆迁及时的项目,优先安排县乡公路改造计划。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分别由县公路局和县农村公路管理所组织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加强工程监理与质量监督,认真做好工程交(竣)工验收。

2、2012年是“十一五”通畅工程实施扫尾、“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第二年。各乡镇必须按省下达计划项目(责任状项目)里程实施。无计划项目,未经批准谁开工建设谁负责全额资金;特殊情况需要实施计划外规划内的项目、以及已完工项目村有节余计划里程的计划调整,由各乡镇向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书面申请调整计划,报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报市交通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否则,一律不拨付国补资金;不能全额自筹资金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对“十一五”规划中已下达计划,且仍无法实施的里程计划,由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清查审核后,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调整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

(二)招投标管理

县乡公路改造项目招投标参照招标投标有关法律法规、《省县际及县到乡镇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工程项目统一由县农村公路管理所作为项目建设业主单位。由于县乡道项目多,分布散,管理难度大,时间紧迫,县乡公路改造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邀请招标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未经县农村公路领导小组组织统一招标的项目,一律不拨付国补资金。

(三)质量管理

1、县乡公路改造要加强工程监理与质量监督。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必须建立“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县乡公路改造工程监理单位由项目法人委托,但应按有关建设程序报批。承担工程监理业务的监理单位应取得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丙级以上监理资质等级证书,并具有法人资格。承担工程监理的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并持证上岗。监理人员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监理合同的要求进行工程监理,不得营私舞弊、,不得损害项目法人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关键工序完工后,要经市交通质监处组织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项目按照“政府监督、业主管理、企业自检”的要求,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要将工程质量监管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业主单位要配强专业技术力量,强化质量管理;各乡镇应组建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实行质量安全监督,项目建设行政村也要挑选3-5名责任心强的义务质量监督员,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所有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要在工地现场设置公示牌,标明工程名称、规模、工程造价、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员、项目负责人以及举报电话、乡镇设立举报箱等,接受社会监督。具体按《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和《县农村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细则》进行监督和验收。

(四)工程管理

1、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建设坚持施工许可审批制度。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建设施工单位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抢抓工期,加快进度,搞好管理。项目法人要加强施工路段的管理,保证过往车辆安全通行,对施工期间必须封闭交通的路段,应制定可行的绕行方案并及时公告。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路基、路面改造工程的现场管理、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建设单位要按照省交通厅下达给我县的计划任务和县政府确定的建设任务,所有县乡道改造项目在5月底要全面完成前期准备工作,6月底前要全部进行招标,年内完成所有县乡道改造项目建设。

2、各乡镇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必须按照与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状进度要求,无条件确保在5月底前完成通畅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任务,及时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一切予盾纠纷,确保工程顺利施工,达到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目的。对未按责任状安排进度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乡镇,给予黄牌警告,其乡镇主要领导要向县委、县政府书面说明原因,并作出完成任务保证。对未完成年度责任状目标任务的乡镇,取消评先评优等奖励资格,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五)安全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创造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资要专项管理、专人负责;各相关乡镇要定期组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指导、检查、排除各种施工安全隐患,要设置安全施工标志牌、警示牌,要通告沿线群众;发现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

(六)廉政管理

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三个合同制,即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廉政合同,施工安全合同。建设项目法人对项目廉政负总责。在工程管理中,严禁商业贿赂等各种不法行为。坚持“公开、民主”的管理原则,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及群众的监督;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廉政建设;认真执行省交通厅的“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等招投标实施办法,防止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确保招投标活动阳光操作;对贪污、占用、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从严查处,决不姑息。

(七)竣工验收

1、县乡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整理好竣工资料,经市交通质监处对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由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具体可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执行。

2、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并将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申请省、市交通部门进行终验。通畅工程质量缺陷负责期为1年。凡在缺陷责任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负责修复,并承担费用;情况严重,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资金管理

(一)资金管理原则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由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审批使用,在建设资金划拨的过程中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缓拨、少拨或截留、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县财政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及时拨付各类建设资金,为县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资金补助标准

1、县道建设:对于“十一五”已下计划未实施及“十二五”规划中未实施的项目,其补助资金标准分别按照“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但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全额由县财政承担。个别路段经批准后降标为乡道、村道标准实施的县道其资金补助按本方案中的乡道、村道新的补助标准执行。

2、乡道建设:

(1)着眼于农村交通长远发展,乡道建设鼓励修建路基宽不少于7米,路面宽不少于6米,水泥稳定砂基层不少于15厘米的乡道。凡按此标准实施的,补助资金按40万元/公里进行拨付,县财政另按10万元/公里的资金进行奖励,不足部分由项目乡镇组织自筹解决。

(2)原则上要求“十一五”计划及“十二五”规划中未实施的里程在2公里以上的乡道必须按照“十二五”规划中乡道建设标准执行,补助按40万元/公里拨付,县财政不另行配套,建设项目不足部分资金由乡镇组织自筹解决。

(3)对于里程在2公里以下的乡道,视其情况需降标实施的,须按程序向主管部门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对降低建设标准按路基5.5米宽,路面4.5米宽,并设15厘米厚水泥稳定砂基层的项目,补助资金按25万元/公里拨付;未设置15厘米厚水泥稳定砂基层的项目按20万元/公里拨付。对建设标准按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实施的乡道,按15万元/公里拨付。项目建设不足部分由乡镇组织自筹解决。

3、通畅工程项目(村道)。为了提高我县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我县大力提倡并推广实施4.5米宽的水泥路面的村道,凡按照4.5米宽水泥路面实施的公路,按照20万元/公里的补助进行拨付。按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实施的村道,按15万元/公里进行拨付;无论是“十一五”计划及“十二五”规划中未实施的村道,其不足部分由乡镇、村组织自筹,并由乡镇负责组织工程结算。

4、凡属“十二五”规划中的县、乡、村三级公路无论是否降标实施,其安保工程及其他必要的附属设施一律不得降标实施。

六、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

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在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及组织下实施建设,在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成立项目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指导、监管。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负责组织辖区内的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村道)建设。县道改造及按新建设标准改造的乡道由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担任业主,降低宽度建设标准的乡道由各乡镇人民担任业主。

(二)宣传发动

在交通工作会议后将召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调度会,专题传达上级相关会议精神,细化部署我县的县乡公路及通畅工程改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县乡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抓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氛围。

(三)落实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的乡镇和县直单位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要确保工作人员到位,被抽调的工作人员在整个工程期间要服从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调派,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县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实施和工程项目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工作。县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协调、工作管理、计划衔接。县财政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衔接、拨付和监管。各级部门要负责督促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实行工程的“双合同制”,防范和查处违法违纪问题。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宣传报道工作,积极报道先进经验和优秀事迹,宣传有关的政策法规,反映人民群众对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意见和要求,形成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浓厚氛围。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省、市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和通畅工程建设的支持、协调和配合工作,共同为农村公路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四)工作协调

县乡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是我县的重点建设工程。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际及县到乡镇公路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农村公路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实行政策优惠,办事从简、服务优良,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在税务征收、土地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房屋拆迁、山林占用,以及电力、电信、广播、管道设施的迁移,都要执行相应的优惠减免政策,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各乡镇要负责制定本行政辖区内的各类矛盾协调方案,对所辖路段实行“土地自调、青苗自补、房屋自拆、障碍自清”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五)配套资金的筹集管理

县乡公路改造和通畅工程建设资金都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统筹安排,集中用于全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工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农村公路实施所带来的实惠。专项资金要设立专帐,实行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建立资金使用审批机制,坚决杜绝截留和挪用现象,违者严肃处理。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5

第二条全市范围内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乡村公路是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等级要求,经省、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核准,纳入全省公路数据库的乡道和村道。

乡道指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及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和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一个行政村内拥有两条以上乡道的,选择其中一条作为行政村的主乡道。主乡道须经村、镇、县逐级确认,并报市交通主管部门核准。

村道指直接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不属于乡道及以上公路的建制村(行政村)与建制村之间和建制村与外部联络的主要公路。

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属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所有。

第三条乡村公路坚持建、管、养并重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镇配合”的原则,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职责,切实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关系。

第四条乡道、村道、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

从乡道、村道两侧边沟外缘算起5米内为公路建筑控制区。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公路建筑控制区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

第五条县区人民政府为本地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交通的县区领导为辖区内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人。

县区人民政府具体负责辖区内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大中修、改建及重大水毁修复工作。

第六条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乡村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履行如下职责:

(一)负责编制和实施乡村公路建设规划,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建议性养护计划(含大中修、改建及重大水毁修复工程)。

(二)筹集和监督养护资金的使用。

(三)监督所属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履行养护管理工作职责,检查养护质量。

(四)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乡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县区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主乡道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履行如下职责:

(一)负责按“五定”措施(即:定人员、定里程、定任务、定考核标准、定奖罚方法)组织对主乡道的日常养护。

(二)负责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考核养护责任人履行主乡道小修保养职责。

(三)负责拟订辖区内主乡道大中修、改建及重大水毁修复工程的建议性计划,并对其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四)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使用和管理乡村公路养护资金。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投入力量,配合市、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及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做好主乡道的养护管理工作,设立乡村公路管养工作机构,并配备1名以上公路专?穴兼?雪职干部,负责辖区内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组织协调及其他相关工作,履行如下职责:

(一)配合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做好公路沿线群众工作,无偿提供乡村公路养护的取料和堆放场地。

(二)负责组织实施乡村公路的大中修及改建工作、重大水毁抢修复、危桥加固及改建、道路事故隐患路段整治、安全示警标志、标线等安保工程的完善。

(三)负责做好乡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

(四)负责乡村公路路产路权的保护工作。

(五)及时向地方公路管理机构提出关于辖区内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和监管工作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第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可在本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以及养护资金筹集、安全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职责。

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通过乡规民约、村民大会“一事一议”表决的形式,组织村民为乡村公路养护履行劳动义务,共同做好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政府应想方设法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落实到位。

(一)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省交通主管部门关于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循序渐进,分类管理”的原则下达乡村公路养护补助计划。主乡道水泥路按1500元/年·公里、其他乡道水泥路按1000元/年·公里、沙土路按800元/年·公里的标准给予小修保养补助,重大水毁抢修复、大中修养护工程经依法履行交通基建程序后,给予适当补助;村道水泥路按800元/年·公里、村道沙土路按500元/年·公里的标准给予养护补助。

(二)除省、市补助外,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把乡村公路养护补助经费纳入本级财政正常年度预算,每年应安排不少于500元/公里的养护经费,并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乡村公路水毁抢修复、大中修及改建工程配套资金。

(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的检查监督。

第十二条主乡道的养护推向市场实行管养分离体制,依据养护工程和定额核定养护工程量及其费用,将公路小修保养工作按线路或者捆绑招标,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定专业养护队伍或者企业,实行合同管理、工程量清单计量支付。

因条件暂不成熟无法推行市场化养护的地方,可暂由县区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的省、县道养护道班就近养护。

无法推行市场化养护又没有设置养护道班的乡镇,应组建专业养护队进行养护。

第十三条主乡道大中修、改建及重大水毁修复工程,由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责任主体进行捆绑招标,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实施。

第十四条主乡道以外的乡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参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组织建设和养护,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委托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监管和技术指导。

因条件暂不成熟无法推行市场化养护的乡镇,主乡道以外的乡村公路仍采用乡镇专业队与村委会集体养护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养护。县区人民政府应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乡村公路养护责任书》,将主乡道以外的乡村公路养护责任列入乡镇人民政府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县区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应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乡村公路养护监管合同》,加强对主乡道以外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管工作。乡镇人民政府通过与所辖村委会签订《乡村公路养护合同》,并由村委会与各路段养护责任人签订《乡村公路养护责任合同》,把主乡道以外的乡村公路养护责任层层落实到个人。

乡镇人民政府应对主乡道以外的乡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专帐管理。县区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委托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主乡道以外的乡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拨付。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6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境内的所有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是指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道。其中村道是指直接为行政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以及不属于乡道以上公路的村与村之间及村与外部连接的公路。

第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通畅"的原则,实行"县道县管、乡村道路一体管、专用道由用路单位管"的管理养护体制。

第四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规划、监督、协调、指导。具体职责是: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负责县道规划编制和报批;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数据库;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上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辖区内县道大、中修及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乡道、村道大中修工程验收工作;负责实施县道日常管理养护、设施的保护工作及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组织受灾农村公路的抢修工作;依法负责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各镇、街道、园、区做好乡、村道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各镇、街道、园、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执行上级农村公路有关规定,在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协助下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大中修和改造工程组织实施;负责本辖区乡道、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负责筹集乡道、村道养护资金;负责县道边沟内边坡以外、乡村道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绿化工作。

各镇、街道、园、区可决定将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交由受益村村民委员会负责,并组织协调指导辖区内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要职责是:建立村道养护队伍,落实村道日常养护人员,根据镇、街道、园、区确定的职责范围做好辖区内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

第七条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侵占和破坏,公民有权制止、检举破坏、侵占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由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的转变。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局作为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履行公路管理养护职能。

第十条各镇、街道、园、区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负责乡道、村道管理养护职能。各镇、街道、园、区要明确分管交通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镇、村道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十一条专用道的管理养护工作由用路单位负责,要设立常设机构,确定养护人员并落实一定的待遇和养护机具。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原则上每公里配备一名养路员,具体职责是:

(一)清扫路面杂物、积水积雪,填补坑槽;

(二)搞好砂土道路的"四勤"保养;

(三)搞好路肩、边坡的整理;

(四)搞好路沟和路障的清理;

(五)负责公路附属设施和树木花草的看护;

(六)负责损害、破坏公路违法行为的监督。

第十三条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设立固定的办公室,配齐管理人员,规范内业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达到责任落实、图表上墙、档案齐全、统计报表准确。

第三章养护资金来源和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养护资金是指农村公路的维修改造费和正常管理养护费。

养护资金主要来源:

(一)国家、省补助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二)、市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三)镇、街道、园、区、村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四)社会捐助资金;

(五)农村公路冠名权、路域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的资金;

(六)采用"一事一议"政策筹集的资金;

(七)村民的投工投劳;

(八)其他可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16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大桥每年每座6000元、中桥每年每座6000元、小桥每年每座2000元。

县道的养护资金由市及市以上全额负担;乡道、村道的改建、大中修工程资金由市财政补助50%,镇、街道、园、区财政承担50%。

专用道路的养护资金由用路单位负责。

第十五条养护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正常管理养护费包括养护机械设备费和维修燃油费,养护材料费,养护工具费,道路安全标志、公里碑桩安装维修费,养护人员工资,管理养护办公经费等;

(二)农村公路的维修改造费包括小修保养费和中修、大修、改建工程费。

第十六条年初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养护专项资金的年度使用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根据养护进度拨款。

县道、乡道的大、中修及改建工程施工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工程竣工后,由市财政、审计、交通运输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财政部门按比例拨付工程资金。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接受审计、财政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

第四章农村公路养护

第十八条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农村公路进行管理和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是:保持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路肩顺直,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桥涵及隧道完好;沿线设施完善;绿化协调美观,逐步实施GBm工程,力争构成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要推行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农村公路养护要逐步推行专业队伍养护、承包公司养护等多种方式,推进养护市场化。

第二十一条农村公路要保证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不少于1米的公路用地。在农村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要符合市规划部门的整体规划,属县道的,要经交通运输部门审批同意,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包括正常管理养护和公路养护工程。正常管理养护是指养护机械设备使用维修、路面清扫、坑槽填补、砂土路回砂、路肩和边坡整理、路沟清理、路障杂物的清除、树木花草看护及公路附属设施的安装维修。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工程四类(简称"维修改造工程",下同)。

第二十三条县道的维修改造,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每年底组织调查,提报下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乡道、村道的维修改造,由各镇、街道、园、区在每年年底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报下年度大修改造、挖补维修工程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纳入市财政补助范围,并由各镇、街道、园、区具体组织施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参与工程的招投标、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

专用道养护工程由用路单位负责,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给予技术指导。

第五章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第二十四条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是指市交通主管部门为维护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以下统称路产路权)的行政管理。

县乡公路路政管理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下设的农村公路管理局具体负责,各镇、街道、园、区要积极配合做好路政管理工作。村道的日常路政管理由各镇、街道、园、区负责,具体路政案件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助处理。

第二十五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为路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路政管理人员和必要的装备。公路路政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要着标志服装,持统一证件,路政巡查专用车要配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二十六条路政管理的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实施有关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依法实施《公路法》规定的路政许可事项;

(三)维护公路、桥涵养护、施工作业的正常秩序;

(四)实施公路路政巡查,依法制止乱堆乱放等行为;

(五)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对违反公路路政管理的行为有权制止并依法处罚;

(六)依法控制公路两侧建筑红线,取缔违章建筑设施;

(七)负责对超过公路、公路桥梁限载、限高、限长、限宽标准(以下简称超限)和超过载重质量的运输车辆及公路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法律、法规、规章指定的其他职权。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市政府对镇、街道、园、区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围。

第二十八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要加强对养护人员出勤和养护质量情况的考核。正常管理养护费的拨付,按百分考核标准与公路养护质量紧密挂钩。具体考核办法由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不定期巡查、季度检查、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

第三十条镇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列入议事日程,做到管理养护"路段、目标、责任、奖惩"四个明确,使农村公路养护实现季节性、突击性养护向经常性养护转变。

第三十一条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各镇、街道、园、区要加强对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强化监督检查。

第七章附则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7

全面加强和规范我区新城区(北三环以北局部)乡村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好市乡村建设管理年的工作要求。完善乡村功能,改善乡村形象,提升乡村品位,为加快“一区、两中心、三个产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和坚实基础,依照《乡村道路管理条例》市乡村市容管理条例》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特制定区新城区乡村建设管理工作意见如下:

一、规划建设方面

必需符合市和全区的乡村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集体土地上的建设项目,区建设局负责新城区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核与建设监管工作。任何建设项目。由区建设局料理用地规划证、建筑许可证、质量监督、平安生产等手续,施工前由区建设、规划部门定位放线,竣工后由区建设、规划部门进行综合验收。国有土地上的建设项目在取得有关规划手续后,必需于施工前到区建设局备案。区行政执法、建设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检查,对不符合规划或未料理规划建设手续的限期整改或者补办手续,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对防碍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乡村交通和市容景观的建设工程进行限期撤除。

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各镇办是本辖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工程质量、平安生产、双拖欠、创建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强督查,确保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二、道路交通方面

确需占压道路红线的由区市政局牵头,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占压道路红线。会同区交通、建设、规划、行政执法部门审批核准。否则由区行政执法局依据法律法规责令整改、撤除、处分。

确需挖掘道路或穿越道路施工的对于区管道路,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道路设施、违规穿越道路施工以及防碍道路交通平安。由区市政局核准发放许可证;对于市管道路,取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许可后,由区市政局牵头,区建设、规划、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参与会审,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被挖掘道路的恢复,由区市政局对其予以监管,进行专业修复或指定有专业资质的单位修复。

严禁出现摆摊设点、乱搭乱建、堆放物料等占用道路的行为,主干道及两侧。确需占用的由区市政局会同区行政执法局共同核准。否则,由区行政执法局依法责令整改、撤除、处分。

三、户外广告、门头匾额及霓虹灯整治

会同区行政执法、建设、规划、工商部门以及相关办事处,凡在新城区设立户外广告、门头匾额、霓虹灯的由区市政局牵头。对设立广告的公益性、景观性、平安性进行会审,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否则由乡村管理相关执法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责令整改、撤除或补办手续,并依法给予处分。

四、街道景观方面

由区建设局会同区规划、行政执法、市政、土地等相关部门,凡新城区新开工建设的项目单位。对其临街建筑物的规划设计进行会审,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区建设、规划、行政执法、市政、土地部门会审时,对主干道两侧临街建筑物的造型、立面、色彩、高度、密度、公共空地、公共绿地和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依照市的相关要求及我区的规划布局、规范和模式执行,并符合创建工作及文明施工的规范。对建设单位规划的执行情况,由区建设、规划、行政执法、市政、土地等部门进行监督,并由区建设局牵头,对项目单位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验收,严重违反规划设计的要依法给予处分。

五、园林绿化方面

主干道两侧的花坛、行道树的日常养护工作,新城区的公园、游园、街道绿地、社区绿地。由区行政执法局牵头,区市政、规划、建设、公安、交通、土地等部门做好配合,协调相关镇办、村(社区)加强修剪、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养护质量,切实加大对毁绿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六、垃圾管理方面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8

一、农村广告市场的几种问题

当前,对快速发展的农村广告市场的管理还很不够,有的乡镇广告秩序还比较乱,主要表现在:

1、一些单位和个人在路边墙壁、电线杆、公共厕所、树木等任意设置、涂写、张贴广告。

2、一些企业和个体户的牌匾及门前小广告牌和宣传内容书写得不规范。

3、一些个体户牌匾字号,有的没有登记注册,有的与登记不符。

4、一些个体户门点在店前的小广告牌,内容超越了其主体登记范围。

5、虚假广告、低级庸俗广告时有出现,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6、未经登记审批擅自广告现象比较严重。

二、影响农村广告市场健康发展的几种客观因素

当前,农村广告市场发展较快,但问题也较多,除农村广告不确定性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外,还有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广告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针对农村特点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广告法律、法规也不够,再加上农村工商所人少事多辖区大等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村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

1、部分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法律意识淡薄,《广告法》已实施多年,因宣传力度与广告市场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对《广告法》基本内容了解甚少,有的个体经营户根本就不清楚,什么广告是合法的,什么广告是违法的。

2、广告法律法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上,地方政府普法教育,《广告法》没有列入范围,工商管理法规宣传《广告法》所占比重较小,开展广告法律法规培训与学习也是重点放在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方面,而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基本上都在城里,就我区而言,全区没有一个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单位,对农村各类企业和经营户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与宣传就显得不够深入。

3、广告市场监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一是监管人员重集中学习,专职培训少;二是监管人员流动性大,新任的多,对监管人员业务精通,有较大的影响。

4、监管力度不够,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职能,远不能适应广告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工商所人少事多辖区大,监管力量不足是主要客观原因之一。

5、农村违法违规广告查处难度大,是违法违法广告没能得到有效地遏制的重要因素。原因有二:一是因农村广告有它的特殊性,在查处违法违规广告时,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也有因企业、个体经营户法律意识淡薄之因素,给查处工作带来困难;二是农村广告的不确定性给违法、违规广告查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乡镇户外广告、墙体广告、印刷品广告大多是异地经营者的,因农村面广辖区大,监管力量薄弱等因素,一般异地经营者广告时很少能及时发现及时查处,一旦异地广告者不能在广告时制止与查处,事后查处就困难重重了。如前年,珠龙、章广、沙河等乡镇农村,先后出现了未经登记的“一点红”蚊香墙体广告,广告者当场被查获的,基本都是广告经营者顾佣的农民工,广告设备简陋,身上又无钱,无法进行处罚,只能批评教育,广告经营者在外地也无法进行查处。

三、加强农村广告管理几点建议

1、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告法》及有关规定,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各乡镇大张旗鼓地宣传广告法律、法规,做到四个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座谈相结合;二是街头法规咨询与多媒体宣传相结合;三是深入企业宣传与重点帮扶相结合;四是法律法规的讲解与印制书面宣传材料相结合。利用乡镇庙会、集市,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广告法律法规宣传,推动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大消费者认真学法、知法、守法。

2、加强广告市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业务素质,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的方法,提高基层第一线监管人员广告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一是由分局组织工商所广告专管员集中培训,重点提高工商所广告专管员的业务素质和指导全所开展广告监管的能力;二是由工商所组织全所人员进行广告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工商所全员广告监督管理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

3、加强广告监督管理工作,把广告管理工作列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一是配备有较熟悉业务的同志专门负责广告管理工作,工商所广告专管员相对稳定;二是把广告管理目标考评放在重要位置,实行广告管理目标责任制度;三是对广告监管工作实施奖惩制度。

4、加大违法违规广告查处力度。首先要提高认识,把管好广告市场,认真查处违法违规广告,提高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树我工商形象上来;其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广告,本着初犯从轻,屡犯从重,对抗查处从严,无意识的从轻,有意识的从重原则,重点查处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房地产、农资等违法违规广告,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5、积极开展广告帮扶工程,建立规范农村广告一条街。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广告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农村经营企业(户)广告意识和市场意识还跟不上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地产名牌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农村消费者和经营户还经常受到不规范或含有虚假宣传的广告欺骗,这就需要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辖区农村广告存在问题和影响农村广告发展的不利因素,把加大农村广告监管和帮扶力度,拓宽农民增收信息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前移服务方位,因地适宜的规范建立农村广告一条街,为提高地产商品信誉和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工商所要积极开展广告扶持工程,加大广告服务力度,引导、扶持重点企业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协助有关部门在重点乡镇、路段建立农村户外广告群,提高辖区企业信誉,增强地产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规范农村广告一条街要做到四个结合:开展农村广告一条街活动与搞好地方政府的关系相结合,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引起政府重视、密切相互关系;开展农村广告一条街活动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通过建立农村广告一条街活动,为乡镇街道增加亮丽的风景线;开展农村广告一条街活动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相结合,扩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宣传;开展农村广告一条街活动与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认真规范广告秩序,为企业发展、农民增收拓宽信息渠道。去年以来,城东、城北、乌衣工商所在腰铺镇、大王乡、北关滁定路等地,开展了建立规范了农村广告一条街活动,既规范了当地农村广告市场秩序,又为当地企业进行产品宣传提供了载体,也为企业广告节省了经费,同时也为优化小城镇建设环境做出了贡献。

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巩固整治效果,促进农村广告市场健康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通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和规范农村广告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虚假违法广告,进一步规范和净化农村广告市场经营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6、改进监管方法,建立实施上下联动的多维式立体监管制度

因农村广告市场点多面广,单纯依靠市场巡查来监管广告市场,很难有效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广告,根据农村广告市场的特点,采取上下联动,建立实施上下联动的多维式立体监管制度,能有效地规范各类广告市场。

一是建立农村广告动态监管巡查制度。

(1)建立农村广告监管巡查小组。结合市场监管巡查,各工商所成立农村广告巡查小组,分管所长任组长,广告专管员为成员,另安排1-2名市管人员配合巡查、规范、查处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2)农村广告监管巡查每周不少于3次,巡查时间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巡查路线、范围要结合乡镇街道、主干道与偏远村庄、山区实际情况。

(3)认真做好农村广告监管巡查记录,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将巡查时间、路线及巡查情况认真记录,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迅速处理,分局对巡查记录定期实施检查。

二是建立农村广告辖区监管责任制度。

(1)加强领导,成立农村广告监管领导小组,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广告监管责任制度。

(2)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局与工商所长签订农村广告监管责任书,责任单位保证完成农村广告监管任务,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广告监管各项制度,组织农村广告各类整治规范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做到管理到位,职能到位。

(3)实行专管人员责任制,工商所长与广告专管人员签订农村广告监管责任书,责任人员保证完成目标管理考评任务及所长交办的各项广告监管工作,负责辖区广告监管和户外广告备案工作,组织农村广告监管巡查,安排巡查时间、路线及范围,认真填写巡查记录,规范、查处违法违规广告行为,积极做好社会力量协助管理的协调工作,

(4)实行区域、路段广告目标管理制度。工商所长与市场监管人员签订管理区域、路段、乡镇广告监管责任书,责任人员保证完成所长交办广告监管任务,实施目标管理。

三是建立农村广告社会力量协管制度。

(1)在实施广告专项整治活动中,要及时地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2)积极做好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有关单位宣传动员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与辖区法人企业、个私企业和重要路段、地点的个体工商户签订“管好自家设施无违法违规广告”责任书,以达到“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之目的。

(3)发挥个协委员、行业组长作用,让个协委员、行业组长协助所在地段乡镇路段市管人员、监督制止违法违规广告行为,定期召开个协委员、行业组长会议,总结汇报所在地段、乡镇广告监管及协管情况。

四是建立农村广告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制度。

(1)重要路段、街道、乡村设立“违法违规广告举报点”,举报点设置范围:一是公用电话亭;二是重要路段有固定电话的经营户、企业及有关单位;三是个协委员、行业组长住所或经营场所。举报点标明“违法违规广告举报点”标识。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9

1.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的必要性

农村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农村交通的快捷和便利,也带来了日趋繁重的管理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夯实农村平安交通的根基。

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是新时期农村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到2011年末,我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01044km,建成农村客运站1265个,99.8%的乡镇和86.0%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100%的乡镇、85.9%的建制村通客班车。特别是我省“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还将投资260亿元,水运还将投资145亿元,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将通水泥(沥青)路。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而目前仅靠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单打独唱的交通管理格局,势必难以承担如此面广量大而复杂的管理任务。

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是新时期乡镇政府履行交通管理职责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国家法律法规对道路建设养护、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湖南省实施办法》规定:“乡道的建设、养护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其所属乡镇船舶和渡口的安全负有直接管理责任”。但目前乡镇政府并没有设置履行交通管理职责所必需的专门机构,也缺乏懂技术懂业务的专门工作人员,其法定职责难以履行到位。

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是新时期强化乡镇交通管理服务职能的必要手段。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目前,我省农村车辆迅速增加,不仅车型、车种多,而且也存在路况差,车况差,驾驶人员技术参差不齐等安全隐患,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已显得特别重要。而从现有管理模式看,虽然规定了乡道乡管、县道县管、省道省管,但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下属机构,如道路运输管理所、公路所、港航运输管理所、水上视频监控中心等单位均主要设置在城区,管理半径过大,难以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原有交通管理模式已不难适应农村交通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

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是新时期方便群众办事的必然要求。当前,一方面随着农村通达工程的快速发展,农村交通管理与服务需求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乡镇未设立专门的交通管理和服务相关机构,不仅交通法规宣传普及存在缺失,而且交通管理服务工作也存在缺失。如:车辆年审、考证和交通相关业务都需要到城区办理,不仅加大了办事成本,也不适应广大农村地区群众期盼享受均等化社会服务的新要求。

2.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的可行性

多年来,我省已一些县市区对于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的等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而未能全面推行。但就目前的形势分析看,我认为在乡镇一级设立交通管理服务站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基本成熟。

一是政策有依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交通体制加快交通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9】13号)文件明确:“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乡镇交通管理机构”。同时,我省各地都相应作出了规定,如《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交通体制加快交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市有关精神,建立健全乡镇交通管理站”。

二是乡镇有需求。目前体制下,一方面乡镇负有交通管理的重要职责,另一面却没有履职的机构和执法的资格,责、权、利不统一。涉及到交通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到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来协调,响应速度慢,工作成本高。从调研征求意见的情况看,乡镇一级政府对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普遍表示赞成,并愿意在办公场地、办公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县市区主管部门有积极性。目前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需要代行交通管理服务的职责,但和乡镇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工作开展不方便不方顺畅,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体制来提升执行力。而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还可以分流安置因成品油税费改革造成的部分富余人员,对精简机构和提高工作效率也十分有利。

四是全国有经验。目前,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已经实现了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从城市到乡村的全覆盖。山东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份在设立乡镇交通运输管理站工作方面也已先行一步,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门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交通管理站管理办法》,且成效十分明显。先行省市的经验可资我们借鉴。

五是不会增加过多财政负担。成品油税费改革以后,交通涉政人员经费供养已经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上级有转移支付,本级财政亦有经费补助。将交通部门富余人员分流到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不会增加太多的财政负担。

3.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的基本构想

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解决农村交通需求与交通管理服务不适应的矛盾,实现农村交通安全、畅通、和谐、稳定目标,既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交通为民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将其置于突出位置来抓。

一是落实工作编制。根据我省《关于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建议参照国土、司法部门在乡镇设立派出机构的做法,按照“一乡一站”的标准,设立乡镇交通管理服务站,作为县市区交通部门的派出机构,承担综合交通建设、道路养护、运输市场监管和水上安全监管等职责。

二是落实职能职责。乡镇交通管理站受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双重领导,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每站编制3~5人,人员可从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涉政人员中调剂。做到每个乡镇有专职人员,有专门场地、有专门台帐,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篇10

一、基本状况

我区境内交通发达,目前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905.63公里,其中县乡道774.26公里,村道1847.35公里;全区共有机动车驾驶员18.33万名,机动车保有量达20.73万辆。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围绕“降事故、保畅通、保安全”的总体目标,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工作机制,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工作成效逐步显现。20*年,全区上报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伤人数、财损数全面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2人,死亡下降绝对数列全市第一。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康庄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二、主要问题

1、交通事故不断上升

据统计,20*年,我区县乡道、村道等农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47起,死53人,死亡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0.59%、82.35%,占了全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34.01%和34.64%,特别是全区4起特大事故有3起发生在农村道路上,出现了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虽有明显下降,但农村道路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区“平安畅通县市(区)”的创建工作。

2、安全设施普遍缺少

随着“康庄工程”、“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道路建设迅猛,但安全设施普遍缺少。全区774.26公里县乡道路和1847.35公里的村道中,有30%的县乡道路和70%的村道没有安全设施,另外还有许多村民、企业集资修建、改建的道路,基本没有安全设施。同时,农村马路边乱搭乱建情况较多,严重阻碍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由此带来了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工作开展不够平衡

按照国务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和创建“平安畅通县(市、区)”活动要求,必须建立县(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网络。去年以来,*、仓前、闲林、中泰、乔司、崇贤等6个镇乡已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站,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他镇乡(街道)有的尚未建立专门机构,有的未配备专职人员,有的未建立工作体系。村(社区)基本没有建立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同时,还有许多农村道路的规划建设、养护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工作开展不平衡。今年全区又有6个镇乡(街道)被列入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点乡镇,其中一个街道20*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列全市第二,被杭州市政府问责整改。

4、管理力量比较薄弱

由于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干道轻村道”的倾向,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力量历来不足。当前在农村硬化道路和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欠缺的情况下,农村道路迫切需要象国省道、城区道路那样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我区现仅有的122名交通警察,5个责任中队,既要保证城镇的交通畅通、安全,又要做好农村大范围、长里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管理力量与管理需要之间显然很不协调。

三、主要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除了一直以来在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干道轻村道”的倾向外,部分乡镇、街道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也不到位。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规定了解不多,同时对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也估计不足,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因而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上投入不够、措施不多、人员不足。

2、法制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面比较狭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都较差,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随意穿越马路、在路边堆放杂物情况较多;幼儿更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外来人员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都不强;许多青壮年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拼装车、超载、加载等违法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都会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3、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区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许多地方的开发和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正三轮摩托车较多,而且驾驶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区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的矿山出入口、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各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大力解决影响农村人民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2、明确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要象城市道路和国省道一样,明确有人建、更有人管。一要完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实施方案》,或制定我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特别是要明确村道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职责,防止出现“有人建、无人管”和“人人管,人人又不管”的情况。二要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和协作,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各镇乡、街道要严格按照省里有关文件的要求,改善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同时对今后新建的道路,要严格把关,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道路设计、建设、验收、使用的“四同步”,并承担起日常维护和管理职责。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是实施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要严格实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工作纳入“平安*”和对镇乡街道及有关部门的综合考核内容。

3、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安全素质

在广大农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建立长效机制。宣传、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把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普法教育之中。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报道。二要强化对农村青壮年的教育。农村中的青壮年往往是农村交通违法行为的主要和主动参与者,他们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通是否安全。要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工程,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村民素质。三要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农村中的老年人、幼儿和外来人员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要根据他们的知识层面、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采取他们易懂、易记、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他们的交通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

依法整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的整治和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守法意识。一要克服畏难情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各级各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改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管不好、管不了的惯性思维,要善于总结管理和整治经验,攻难克坚,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信心。二要联合实施专项整治。公安交警部门要会同安全生产管理、交通、农机管理等部门,在乡镇的配合下,经常性地联合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对农村中的无证驾驶、驾驶无牌车、报废车、超载等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处理,绝不姑息纵容,要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教育和惩罚。三要进一步扩大整治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将管理整治和处理处罚的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宣传,从而让更多的村民能从中得到教育和启示,从而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

5、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大经费投入。区级和镇乡财政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经费投入。二要明确经费比例。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区和镇乡要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办法》的精神,在道路建设和维护经费中,进一步明确安全设施按所占的比例,划拨相应的建设和维护经费。三要及时实施整改。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各镇乡、街道,对全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查清需要治理的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危险路段和地点及违章建筑,拟定治理方案,妥善安排资金和人员,及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