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5:20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1

摘要:古籍整理专指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工作,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关键词:审定;校勘;注释;影印;索引;今译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保留下来的古籍,数量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古籍约有8万种左右。清代乾隆时官修的《四库全书》所收至清初为止的古籍就有1万多种,18万卷。古籍的下限,一般断至辛亥革命(1911),但近来有下延的趋势,少数由清代进入中华民国时期的著作也归入了古籍。古籍整理专指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工作,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为了便于现代人以及后代的阅读、研究,古籍整理便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要求对古籍进行审定、校勘、标点、分段、注释、今译等专门工作。影印和索引工作,也属于古籍整理的范围。影印工作要求考证版本、检查漫漶,配补描修等。索引工作要求编制人名、地名、书名和各种语词、术语等的索引,以便于对古籍的检索。文献知识是古籍整理的基础和必要工具,更是整理好古籍的前提与必要条件。说文献知识是古籍整理的基础和必要工具,是因为:没有文献上的历史记载,古籍的整理用什么做依据,最基本的按朝代、按地区分类就不可能做到,没有历史依据的整理只可能是破坏,不可能达到保护性目的;一些古籍可能有缺损、残缺,要修补、整理就要有相关知识,知道缺失了什么才能知道该补什么,又该到哪里去找这些可以补上的信息,这时候,文献就是很好的查阅资料,没有文献,就好比航海中的船只没有罗盘,它是指引古籍整理的必要工具。做同样一项工作,不同的人来做也能区分出好坏,古籍整理也是这样,要整理好古籍,没有丰富的文献知识做后盾,在碰到问题时不可能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甚至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古籍信息,因此文献知识又是整理好古籍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古籍的分类,传统的分法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每部下面再分门类,每类下面再分小类。现代则采用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科技和综合参考等新的分类法。整理古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专门的人才;出版古籍,也需要有专业的审稿和编辑人员。从事整理古籍的人,不但要知识基础好,而且要有兴趣。这对于出版古籍的出版社和古籍编辑来说,同样也是重要的。而要做一个胜任的古籍编辑,第一要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第二要有从事这项工作的兴趣与事业心。二者不可缺一。

经过整理和编辑加工的古籍,有两种形式:排印本和影印本。

排印本:分标点本、点校本、笺校本、新注本、选注本等;今译和索引也属于排印本。

影印本:分线装和平、精装两种形式。过去的影印本,大都采用线装,保持中国古书古雅的特色;但当代的趋势,要求影印的古书采用平装、精装的形式,这样价格可以低廉,又便于插架。影印的古籍也可以加以断句或校勘,有部分影印的古籍已是断句本或校勘本。古籍的影印本主要是选好底本、配补缺页、残页,描修或换字、补字,这几项都是学术性与技术性密切结合的工作。影印书也常发生错误,原因主要出于学术性注意不够。

排印古籍与影印古籍,一般说各不相涉。但是过去商务印书馆创造了在一部丛书内排印与影印并举的格式,这就是古籍爱好者所熟悉的《丛书集成》。它收录100种丛书,去其重复,有的排印(加黑点断句),有的影印。这个例子说明古籍整理出版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只要有一定的体例就行了。20世纪30年代的出版界,在这方面的创造性是应该肯定的。

标点、分段是古籍整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这就是将古籍加上新式标点,分出段落。标点中又分加专名线与不加专名线两种。专名线指人名、地名,也包括书名。加有专名线的标点本,比不加专名线的要高一个层次,因为判断一个人、地、书名该不该加专名线,需要较高的学识水平。从当前的古籍出版物来看,有直排与横排两种形式,采用横排形式的大都不加专名线,书名线则用尖角号《》标明。

索引是研究与使用古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所以也应视作古籍整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和美国的汉学家有专门的研究人员,从事中国古籍索引的编制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中国近年也开始重视古籍索引的编制工作。索引可以附在一部书的书后,篇幅大的则可以单行。古籍索引的检索,一般采用笔划方法和四角号码方法。笔划法:按照笔画排序标准,首先按照汉字的笔划排序,对于笔划相同的汉字按照笔顺先后排序。四角号码索引:把汉字的笔画分为十种,以号码代表,因此每个字都有四角,都有号码代表。遇到不会读音的字,这种方法最好。

古书的今译与传承:古书的文字比较艰深难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古书更是难以读懂。为了祖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延续,发扬光大,所以今译也是当前古籍整理应该重视的工作。过去古诗方面的今译较多,散文方面的今译几乎没有,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变。当然今译要求做到准确、优美,达到信达雅的标准,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九年规划”曾将部分近代和现代人对于古代文史哲的研究,包括对专书、专人、专题史的研究著作,列入古籍整理出版范围,如《中国天文学史》、《中国通史》等。今后,古籍整理的工作还很庞大也很艰巨,希望能有更多古籍精华书籍能够经过仔细的整理,注释并发行,使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和体会中华文明的精髓,使更多的古代文史作品能够真正得到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参考文献:

[1]《分类目录主题索引编制法》肖自力等编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2

(一)没有足够重视预习和自学

预习和自学是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的必要前提,但是自学和预习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重视。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学和预习的重要作用,大部分人也从来没有做过自学计划,教师也只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学生提出自学的要求,高校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二)实用主义价值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在受到就业形势不利的影响下,很多学生比较重视哪些实用性强的课程,而漠视古代文学类课程这些基础课程。他们认为古代文学著作已经离新时期距离越来越远,也不适应于现在的新环境,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对古代文学类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教学成果越来越差。

二、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措施

(一)充分协调古代文学授课各个教学要素

对古代文学授课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物、时空和情感。人当然是指学生和教师;物是指教学所使用的教案、教材和辅助工具等;时空是指教学场地和课时的设定;情感指的师生沟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等。充分协调这四个主要的因素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师要在讲课前充分备课,尽量脱稿讲课,教师是否能够灵活的掌握教材的使用和选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很大。选择教材,不仅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构,还要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深造考虑。时空这一要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较大,对古代文学教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和学习是有固定时间和场所的,要学习生涩难懂的语言,时间跨度较大、知识面也很宽广,文学社团也很多,这就造成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教授所有知识,学生掌握情况也就不是很好。所以通常古代文学所设置的课时要比其他学科课时稍微多一些。最后是情感要素,对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来说,都必然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为主体,古代文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包含对文学学科的爱好、兴趣以及情感交流,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这对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改变古代文学授课理念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师,他有一句名言:教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将教学的目的、本质和真谛描述的十分透彻。教师讲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不教,教师讲授课程不能只是单纯的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后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整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材料、教师和学生哪部分才是核心,才是关键?笔者认为古代文学类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教学资源、教师或者是教学方式等,都是围绕学生展开并进行优化的。教师要在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储备与讲课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讲课过程要针对学生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做到具有针对性,而不是对所有学生采取一种方式。另外,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和选择教材及辅助教学设备。对于设置古代文学课类课时,要结合学生正常作息时间,尽量不要占用周末或晚上。教学场所要保证明亮、宽敞和干净,教学设备和所有设施也要准备好。同时在课堂上或课后,教师都要和学生针对信念、兴趣和意志等积极沟通,有利于提高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古代文学类学科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古为今用和学以致用作为教学观念,将古代文学知识向当今社会开放,寻找古代文学对当今社会的启发,实现现实与古典的高度统一,使古代文学类课程不仅蕴含丰富的古典文化底蕴,还焕发着当今时代的勃勃生机。教师在教学和备课的过程中要不断整理、挖掘并快速领悟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让古典文学知识对学生的职场及人生规划都有积极指导的作用。古典文学很多典故中都蕴含着成功的技巧和为人处世之道,对学生日后择业和发展有借鉴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开设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运用到所学知识,例如开展学生职业生涯素养的实践课程,或者为人处世及心态的调整等。

(三)增强古代文学类课程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对于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来说可谓是五花八门,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根据教学方式理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单纯的讲解教材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听讲而已,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只是听教师的讲解。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就是教师能够很容易掌握课堂秩序、教学内容和进度,教师根据自己独特的观点和魅力吸引学生认真听课。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学生和教师的观点存在矛盾时,就无法保证学生跟随自己的想法完成学习内容,这部分学生就被课堂教学所孤立,无法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根结底是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古代文学知识的某些问题无法以传统思想和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此时就需要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充分结合。现代式教学方式和传统方式有很大差距,多半是以真实案例或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引领者,对学生之间的探讨和矛盾进行沟通,而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制性的灌输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教师的思想可以持平,也就是当教师和学生观点产生分歧时,学生可以提出质疑。这种教学手段并不单纯注重掌握知识,还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辨析能力。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学生一直处在积极思考的环境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起了一种自主探索文学知识并追求真理的习惯,在课后也会为了个人兴趣而不断探索,由此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步入社会环境中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不足,学生会受到学习知识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在实际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中,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依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关于文学史的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传统陈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跟随教师的思想脉络建立完整的文学史发展线路,基本掌握每个阶段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著作和文学流派、文学发展环境等知识,初步形成自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认识,在具体学习古代文学著作时,就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采取小组讨论、随意发言、指定演讲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3

高校学生在进入古代文学课堂之前,大多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代文学课程相关知识。这种“先在”知识积累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从非正式途径来看,大多与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视与继承有关;从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标准来看,则和国民教育理念中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的趋势直接相关。即使在现代社会,虽然社会形态和思想氛围已经因为近现代以来的多次文化运动而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民族文化仍然以其深邃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深层次持续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心理架构,并获得了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认同。这导致了普通民众中存在着强烈地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性要求。此要求表现于民众自发性教育及学习行为时,就体现为从精神和知识两个方面的实际传承行为。而又由于古代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主要承接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民众的民族文化延续要求就往往突出地表现于对古代文学知识的传承方面。例如,唐诗宋词中的部分名篇已经成为我国儿童启蒙教育阶段的必然内容“,背古诗”有时甚至成为家长教育子女的必然方式。而就当前我国大众性畅销出版物来看,古代文学类相关书籍也成为其中极受民众欢迎的对象。在这种社会氛围中,高校学生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多个渠道获得了部分古代文学学科相关知识。不过,除个别有意识者之外,这种知识必然会因学习来源的多样化呈现出零碎化倾向。

另一方面,从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初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内容的篇目比重明显增加。仅以当前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本为例。此套教材高中版共34个单元,其中涉及古代文学文化方面内容的就占了16个单元,几乎将近整个教材篇幅容量的一半。而就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对象来看,其时间跨度纵贯了从先秦至明清几乎整个中国传统时间段,其文体类型包括了诗词文乃至小说戏曲等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主要承载体式,其所反映的文化信息更是从表层的生活内容直至时事政治乃至民族思想哲理层面。这些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显然是有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企图在内的。教育部所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及评价标准的表述中就屡屡谈及“,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并对学生的学习程度作出了具体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很显然,由于中国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文化史名篇往往就是文学史名篇,再加上诗歌本就是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类型之一,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受教育者必然会在进入高校课堂之前获得一部分有关古代文学课程的知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代文学内容仍只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种附属性地位决定了其所传递的学科知识信息仍呈现为非系统性和无序性。如上所述,高校学生必然会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方面存在着来源不一的“先在”知识积累。

教学活动是种互动的过程,学生的这种知识状况必然会对教学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先在”知识积累既使得大学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具备了一定的展开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课堂互动过程的开展,但另一方面“,先在”知识积累来源中那种无序化和非系统性的积累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先在”知识积累既使得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具备了一定的实施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课堂互动过程的开展。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关于作品的学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毫无疑问,这些作品中的绝大多数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极高的声望和重要地位。也正是因此,它们其中的一部分篇目必然也会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获得知识相关甚至相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先在知识积累必然要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及整个课程的教学产生一定作用。就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为例子,由于课本中明确谈到,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作家的艺术个性有一定认识”“,掌握一定古代诗词常识”“,掌握一定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文学作品”等等。

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使得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与古代文学学科相关的一定的知识,具备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认知能力,这无疑能够使高校教师减少部分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互动过程的展开,这种益处是无庸置疑的。其次,不可忽视的是“,先在”知识积累的非系统性和无序性对于学生“知”、“情”、“意”这三方面的唤起存在着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被唤起而参与的一种过程。由于“先在”知识积累与学生的情感及知识的联系比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早,这种现在的某种程度上固定化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学中情感的顺利唤起和知识的有效深化。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民众自发的认识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不同,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对于此门课程获得系统性认知。这种认知过程本就与“先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无序化状态不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无序化阶段所获得最初印象往往会潜意识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经常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引导增加了难度。

比如,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有句无篇”现象。由于某些文学作品在大众传播中已经耳熟能详,有些名作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对其形成了某种相对固定的印象,这容易导致高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唤起方面的困难,有些甚至还影响到了对作品的整体性理解和对课程的全面认知。这种状况的出现往往与学生以前学习阶段所造成的认知印象中对作品的某一组成部分过于强烈而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阻碍了对作品整体性的认知理解和情感性认同有关。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由于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是在该作品的艺术特色方面,作品讲解的重点就在于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艺术境界的高妙和对于“护”、“送”两字使用的“精炼巧妙”的理解,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此作品的印象多限于此,甚至形成了“前两句仅是后两句描写的基础,并不是很重要”的看法。这种看法无疑割裂了篇目整体,使得学生对全篇的理解支离破碎难以深入。更重要的是,使部分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时,在理解方法上出现了偏差,即重视单句而忽视全篇,甚至经过教师的再三强调和纠正,仍有学生难以完全摆脱这种认知行为。无可否认,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性教育的束缚有一定关系。本科以前教育中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外在理解的强行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往往因之受到束缚,情感进入呈现出缓慢状态。而且,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日常活动中,学生的“先在”知识积累更倾向于以名篇佳作为中心,具有片段性倾向。

因此,还使得学生容易因为这种先在性印象的过于强烈而冲击对于专业内容系统性的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对象偏重于对文学大家名家的认知。能进入课本的作家,大多在中国文学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人教版高中课本为例,李白、杜甫、王维等这些著名文学家成为首选。而这类作家所能入选课本的篇目,除其艺术性思想性高超之外,也多数与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有关。如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庸置疑,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也确实能够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类型,若就李白创作的作品全体而言,能够代表其浪漫主义诗风的作品为数并不少,但通观多年以来的语文课本却会发现,基础教育阶段屡屡出现的,却总是《将进酒》等众耳能详的篇目。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然和该作品在中国民众中的广泛号召力有关。很多人未必能够背诵《将进酒》全篇,但“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却几乎已经成为民众习用的俗语。课本篇目的选择,必然与这种社会因素有关。民众自发性的知识积累也类似于此。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古典名篇的背诵是民众上下代之间进行文化传承时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那么,所谓背诵对象,必然是具有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然而,高校教学首现要求的是专业知识传递的整体性,对于某些作品、某些作家或者文学史某个阶段过于强烈的先入为主的印象,无疑都会对课程教学产生一定阻力。再比如“有篇无系统”现象。本科前教育阶段中对文学名篇的认知是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主要来源,这本身已经使得名篇佳作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强烈印象,而高校中出于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这一现实性目的,也把对名篇的学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再加上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又一再被压缩,更使得课程教学重点倾向于最具社会影响力的那部分内容,这容易使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产生严重偏离:即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由这些名篇组成。这使得本课程的系统性学习要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说,从学生知识积累的角度来看,他们自身现在的以对名篇名作的认识为基础所形成的知识积累结构在无形中对于当前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需要予以足够重视。正是由于学生的先在知识积累确实对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当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就不能不对此因素加以考虑,有效利用其正面影响,消除其不利因素。首先,从古代文学内容设置的调整来看,应根据课程教学的系统性要求,对授课内容的重难点予以妥善安排。

如前所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偏重于“名篇佳作”,这已经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产生某些不良的影响。然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甚至还延续了这种偏重名篇佳作的倾向,甚至由此影响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传授。“以往的文学史教材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多突出名家、名著,往往将文学史变成了名著的集成。”[1]虽然在这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已经有很多教材编写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最新的几部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教材如四川大学中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编写的《中国文学》、罗宗强、陈洪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均有意识的扩大了对于“史”的过程中的一般性作家的重视。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由于高校古代文学专业课程课时的普遍压缩,名篇佳作依然占据授课内容的完全中心地位,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目标并未能完全实现。在面对这种不利状况进行课程改革时,善加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实现课程目标就成为一条出路。尽管“先在”知识积累对于高校授课效果有一定不良影响,但如前所言,其对于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仍是有重要作用的。高校教师应该通过对于现阶段基础教育内容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内容的详略做出调整,学生曾经接触过学习过的部分内容,可以适当省略或只进行引导“,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了解中学,首先要尽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2]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4

论文摘要: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培养重心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该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应该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以及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与此相适应,古代文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从本质上而言,古代文学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它通过研究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和符号,探索以审美心理为主的古代人类心灵运动轨迹,又通过古人的心灵感悟了解各时代社会的全貌。它与探索古代人类认识发展的哲学史一起,构成了一部有层次的人类精神史,进而与主要研究古代人类物质活动的一般历史科学一起,构成了整个古代社会的立体透明复原图象。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带有深厚历史积淀而又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学科,其发展的空间经受了种种极其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唯有不断更新和改进古代文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内容和方法,挑战和考验才会转变成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现实。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准确而言,在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塑造。这里所说的“研究生人才”,具体是指学历在本科层次以上的硕士、博士乃至于博士后。当前学界对古代文学专业的本科层次教育?通识教育探讨甚多,而对该专业研究生层次教育-精英教育甚少涉及。《中国大学教育》2006年第12期刊登了南开大学文学院宁稼雨教授的《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一文,该文从学习重点的差异、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过程的艰难三方面对怎样培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精英素质这一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宁教授所论皆为凿凿之见,然笔者读后颇有意犹未尽之感,故作此文以论述之,聊作宁教授文章的一点补充。

当今学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轻学者已露头角,学术刊物不断增多,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就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而言,老一辈学者渐次凋零殆尽,而以新时期培养的博士为主体的学者全面占据了学术舞台。整体而言,学术的传承完成了顺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命运却有一丝隐忧,担心在当今学术体制的制约下古典文学的内在精神逐渐消亡,担心未来古典文学界的话语霸权被毫无古典情结的学科带头人所占据,担心未来的新进博士最终以现代学科建设的名义‘革’掉古典文学的‘命’”[1],这种忧虑绝非空穴来风,当前学界的古代文学研究确有沦为其他现代学科附庸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想在当今多元化的语境下保持古代文学内在精神的纯一性,要想让古代文学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学科的侵袭之中,根本环节还在于对从事该门学科研究事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也是古代文学学科能否发扬光大的命门所在。

一、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

外在行动发生于内在品格,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在品格。

首先必须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摒弃将古代文学作为历史附庸、技巧渊擞的狭隘理念,树立将古代文学视为一部与当代相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心灵史的文学观,具有宏观的大文学意识。古代文学学界倡导宏观研究已有数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似乎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题目大才是宏观,于是有了许多大而无当的东西。其实,倡导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著名学者陈伯海说:“于是我联系唐诗的发展,晚唐诗坛的分派,乃至由唐诗向宋诗、宋词转变的轨迹,来探讨李商隐诗歌的历史地位,写出《宏观世界话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进入唐诗总体研究,由唐诗进人中国文学史总体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陈先生阐释了他本人治学的轨迹,即由宏观步入微观,再由微观回归宏观。由此可见,没有宏观意识的宏观研究实为微观研究的大杂烩,却失了微观研究的严谨扎实,正是一种空疏无用的学风。形成大文学意识观的客观依据是: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以审美心理为主的整个心灵世界感受客观现实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形态;作家的心灵也就是民族心灵的浓缩和积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灵也就是民族的心灵,体现了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因此,就本质而言,文学是人类心灵的科学,古代文学本质上也就是人类心灵史的科学。此外,不能满足于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寻绎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脉络,还要探明那些消极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导现实,人为消除某些心理环境,从而避免消极民族心理的不良影响。这里的大文学意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学科界限和专业分工,而是强调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尽可能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尽可能渊博的知识储备。就古代文学专业而言具体体现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二是打通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三是打通古代文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联系;四是打通研究与创作的关联。

其次,应该具备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从实践和理论上把握客观世界,为解决具体课题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也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古往今来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总是与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紧密相关。任何科学的方法都具有实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有其适用的对象,但它没有事先设定用它进行的研究所能达到的层次,出神入化地运用某种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客体都有自身规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规定性外,还要寻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泽厚认为:“人们的性格、气质、背景、基础、兴趣、潜力才能因人而异。。。例如有人适合于搞精确考证;有人更长于提出理论问题;有的长于分析;有的喜欢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静的客观描述;有的则不免主观情感倾向的注入。”[3]他主张在多样的方法中,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体的规定性只有靠苦读积累才能把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似可采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为手段,舍筏登岸,决不可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机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观的限制,又需主观的努力和识力。也许正因如此,当前古代文学学界我们看到的运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还不多。

再次,应该具有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能够拥有今日之辉煌,靠的就是历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识之士所组成的这支中间力量的开创性探索,假使没有魏晋以来大胆主张文学脱离史、哲而另立门户的有识之士,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文学研究或许长期只是游离于文、史、哲研究之间的“四不像”,假使没有进行纵横贯穿、探索规律的开放式研究的有识之士,古代文学研究也只会停留在诗话、词话式的小本经营;假使没有建国以来大胆主张古代文学研究应不拘于单一社会学模式的有识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学研究又岂能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文学并非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前沿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已难以像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时髦学科一样,有着施展创新才能的广阔天地。这种偏见促使一些古代文学研究者在业务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遑论去进行创新和开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创新与开拓的余地将永远是难有穷期的,正如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前进而难有穷期一样。从问题的多端性,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假设;从问题的伸缩性,可以改变思维;从问题的新颖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传统方式的解决方法。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生人才而言至关重要。

上述三种品格,即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必备的人文素养。与该素养相适应,研究生人才还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对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也应有基本了解。总之,应最大程度地掌握关于人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汉民族学说的知识。

二、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的各种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于学术的推进,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与学术界其它领域一样,上世纪80年代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仅仅是一场序幕。本世纪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掀起的“新方法”热及“宏观研究”热,其意并不是某种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单纯倡导,实质上是借助当时思想界和文艺理论界的新的话语方式,旨在清理长期盘踞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旧的政治一元论霸权,扬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学研究由单一的政治批评转变为多元的文化、美学、文学批评,同时又不致于影响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的的话,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系统的更新转变具有战略性的价值意义。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们认为:老年学者和大部分中年学者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经定型,能够使文学观和研究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学研究者,其范围主要包括在高校从事古代文学教研任务的人员,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从事古代文学科研的人员,在校学习深造的研究生,大学生以及部分青年业余文学研究者。他们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过广泛接触各门人文学科及其前沿动态,并广泛接触新科学方法论知识而转变成新型人才。而在这些人员中,研究生群体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实现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转变?首要条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当前学术界发展状况而对古代文学现状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改革需求,这是转变的内在动因。此外,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有关制度和观念的相应改革,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改革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建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造力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将古代文学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识而盲于现实,无益新知的“掉书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开动智力去鉴别,评价所学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并由此出发去发掘创造新知识。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独立查阅文献,要求他们针对相关问题写综论或述评,并争取在有关的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是对研究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与分析能力、汉语的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还应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况,从入学直至论文撰写阶段,要不断发现学生在科研基本功训练上、知识面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指出,使之加以充实改进。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并与其及时交流。同时,导师也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才能有利于开发研究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塑造其创新人格。

其次,与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适应,要调整古代文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并改变教学方式。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外,要适当根据学科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的兴趣和要求,广泛开设人文科学各学科的选修课,对于一些相关性密切且研究生兴趣浓厚而本院校却不能开设的课程,应允许并积极支持研究生跨校选修。所有选修课程都应该采用多提示、低课时的(包括提示学科重点、主要书籍文献和解疑)的教学方式,而不必进行规定性考试,研究生在学习中确有所得者,可作自选题论文呈教师批阅。只有做到广泛开设选修课与讲授方法的改变相统一,才能使古代文学研究生既不致因课程繁多、考试频仍而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从而泯灭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多、快、好、省地获得形成创造力所必须的广厚知识基础,这一知识基础也是形成全新文学观和宏观研究气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变古代文学研究生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充分保障其信息来源。不仅保障其一般信息来源,如各类古籍文献和前人研究著作以及本学科的各种刊物杂志,而且要重点保障那些传达相关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新技术革命和新科学方法论最新成果的信息来源。不仅要保障其静态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类书刊和网络资源,而且也不能忽视动态信息来源的摄取,允许、支持并积极组织古代文学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指导教师不要以自己习惯的传统治学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学习和思维,不要将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学观念及其所运用的新方法视为旁门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误和偏差来否定其研究,而应该在责任中加入对其勇于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关方面都能对古代文学研究生采取宽容谅解乃至支持的态度,那就必然会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转变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释:

[1]周裕锴:《原文阅读与经典模拟》,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2期。

[2]陈伯海:《中途小识—谈谈我对文学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识,1993年,第4期。

[3]李泽厚:《在多样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和自己的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2页。

[4]董乃斌:《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和新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学研究的边缘[j].文史知识,2003,(5).

[4]宁稼雨.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5]李素娟.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苏高教,2004,(6).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5

关键词:古代文物文献;断句;误读;阅读

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07-02

古代文物文献的使用效率是较低的,这并不利于我们的学术研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项原因就是古代文物文献使用难度较大。关于古代文物文献的使用不得不涉及阅读问题,阅读古代文物文献的一大难点就是断句。

或者说,只有敢于涉及古代文物文献,一般都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其实不然,对于古代文物文献的使用不仅仅是依赖于古文功底,对于古代文化背景知识和古代文物文献阅读量的要求应该是非常高的。如果阅读古代文物文献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从传统小学概念中音韵学等基础入手,固然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未必能够真正的把握古代文物文献的内在节点。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是杂而多端,同时有多引用的典故,这必然注定了阅读的困难。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中国古代文化,那么就对于字句之间的关系不能明确把握,也就是说,所有中国文字组合在一起组成并不能被所有人都能够阅读的文句。当然,这是在排除单字阅读的困难之后才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古代文物文献的查阅

古代文物文献对于研究者来讲,除了针对性的研究之外,更多的情况下是作为被查阅的对象而被附带性研究的。一方面,对于古文字语言的研究对象,可以展示给研究者丰富的语言现象。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古代文物文献承载了重要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信息的破译有时并不能依靠某一两位专家,因为古代文物文献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时是复合型的,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界定与视角。中国古代文化的综合性特点反映在古代文物文献中,必然导致传承信息的多元化解读,时间流逝的痕迹则再次加深了这种文化的模糊色彩。

西方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学术研究规范的确认,使得中国现行的学术研究有了另外一个系统的参考。并且,由于中国近现代学术研究的西式化规范,目前中国学术研究的规范性援引自西方的学科体系和学术研究体系。英国学者萨莉・拉姆奇提出资料搜集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分析问题;定义研究范围,明确所需资料;识别资料来源(发现资料);找出资料存在地点(定位资料);设法获取资料;评估所获资料,确保它们:①正是所需资料;②真实可靠;③时效性强;管理资料查找过程及成果;及时更新查找,留意最新东向。”这种查找文献的过程已经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学人。如果以这种方式和过程来查阅中国古代文物文献也未尝不可,但是中国古代文物文献查阅上的瓶颈问题是查阅程序的复杂。西方文献的查阅方便一方面是建立在网络发达的前提下,而另一方面则是收藏方的公共责任感。目前,国内的收藏机构在提供查阅资料的服务平台上还是建设不够,网络的整体化传播也还有待时日,所以,直接查阅仍然是中国古代文物文献查阅的主要选择方式。

中国古代文物文献整体存世量虽然很大,但是单本的存世情况却并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历史问题,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不保存在国内,这首先就为古代文物文献的查阅带来极大的障碍。纵容国内的馆藏资料中收藏有某种古代文物文献,整体查阅体系的不健全和保密原则也限制了对于该种古代文物文献确切位置的查询。当寻求确认某文物文献收藏处之后,限于身份和原收藏单位的保密限制,多数情况下也不能亲自阅读古代文物文献的原本。面对复印本的研究必然不能很好的把握古代文物文献的原始状态。

二、断句所需要的素质

古代文物文献的研究者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的文献学研究者,另一类则是专门文化研究者,此外,还有大量相应的研究者和文化爱好者也或多或少的涉及古代文物文献的学习和使用。古代文物文献除了整理并重新出版的极少部分外,大量的原本古代文物文献不仅没有标点,句读都多不存在,这样必然提高了门槛,把一部分人限制在初级的了解状态中。

无论是哪一类研究者,面对古代文物文献必然先要有古文字学的知识,能够把握古代汉语的文字及运用模式。其次,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学术史等通史性的专门知识也必须系统掌握,这样才能够对于古代文物文献所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古代文物文献内在的意义。第三,对于某一门类的文化知识要做系统化的了解,因为泛泛的学习必然要与专业的研究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够有一个着力点。

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之后,才能够较好的把握相应的研究对象。古代文物文献的查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断句的问题,如果只是能够认识汉字,或通过工具书了解个别汉字的意思,并不能系统性的了解整句之间的意思是难以真正的使用古代文物文献的。

古代文物文献的断句如前面所说,在识字的基础上首先是断句,断句的前提则是把握文句的真正意思和内在联系。一般同类的文献需要对该门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及对于历史整体背景的熟悉。但是古代文物文献的类别较杂,除了经史子集的分类法之外,类书和丛书的普遍存在,就使得单独研究某一方面的学者在查阅古代文物文献的问题上需要面临极大的考验。

所以,中国古代文化驳杂和浑然的特点是难以完全用西方学科体系式的研究方式来分解的,研究古代文物文献不得不承袭“杂家”的特点,把中国传统的金石学、考据学等治学方法和现代学科体系相结合,进行带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文物文献研究。

三、误断所产生的误读及其后果

断句关乎文义,不能很好的把握内在的系统,就不能很好的进行断句。误断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影响对于整体文义的理解,对于整体文义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产生的误读效应影响的是治学所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

并非只是今天的学人面临误断的问题,中国历史上由于时代语言的变迁,阅读本身始终会面临误读问题。清代学者之所以在考据学上有相当的成就,就是因为当时对于许多之前的文物文献的解读存在分歧,这种分期已经影响到不同群体对接的前提。清代考据盛行,如在历史文献方面主要是考史和补志,同时以怀疑、辨伪、考信,三者为主旨考辨远古文献,这使得今人对于上古等时期的文献有一个系统性的参考,同时也提供了研究方法的参照系统。今天,我们除了面对原有流传有序的古代文物文献之外,还有大量的出土文物文献需要面对,这就使得我们今天研究的对象不仅是有着多种参考体系的文献,还有曾经被历史遗忘的大量地下文献。所以,新的解读系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对于文献掌握度的不平衡,使得解读者往往是以某种垄断者的身份出现。这种垄断的身份并不能获得学术上的完全认同,但是伴随着原文的非公开化存在,这种质疑就有难以释怀的沉淀。面对公共学术领域探讨的问题,则由于学术派系的纷争也很难以得到完全明确的统一,这样使得误读成为普遍存在的阐释前提。这种误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学者不同的学术背景使得学术研究异彩纷呈,旁观者的清冷使得学术的研究局限在个别范围内,这样的结果是难以避免的,这是时代变革中学术尴尬的必然,更是古代文物文献研究的必然阶段。

四、小结

断句对于研究古代文物文献虽然是一个基础的能力要求,但是这种能力的获得却并不只是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解决的了的。长期的积累不仅要涉及基础的古文字学等基础语言知识,对于整体的历史背景和专门的学术知识都有一定的要求,更为重要的还有长期的实践积累。误读是误断产生的必然结果,但是目前对于误断和误读的界定还有着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学术上的完全统一并不都是学术本身的建构问题,行政等外在因素有时会自觉不自觉的影响学术自律的存在。所以,断句是影响古代文物文献解读的重要环节,但是误读的产生却是相对而非绝对的,原始意思的把握与新时代的分析早就了解读的多元存在。

参考文献: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6

在重新确立选文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应大胆尝试将中国古代美学知识穿插其中,设立美学专题版块。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美学发展史,在讲解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宏观的美学发展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国式审美的特点和内涵,从而启发他们找到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美学表现上的共同之处,从而寻求将中国式的美引入到广告设计的切入点。比如讲完《中国文学初期特征的形成》一章,可以加入远古图腾和商周狰狞美学的专题;讲完《楚辞》,可以加入浪漫的楚文化专题;讲完魏晋文学,可以加入魏晋风度专题;等等。这样就可以同时加入每个历史时期美术、书法等具体例子,贯通艺术体验。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审美能力。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由于更加注重体系性和理论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往往相对传统,以知识讲解和理论传授为主,而广告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要实现美育目标,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更卓有成效的尝试。诵读回归课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由于更注重体系完整和理论深度,所以在诵读方面往往比较轻视,而就古代文学而言,它的节奏、韵律是构成文学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骈文、诗词、杂剧唱词等形式上都有明显的体现,因此,诵读是感悟文学之美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领悟作品的声韵之美,从而领悟结构之美和情感之美。因此广告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必须要在课堂上留出让学生诵读作品的时间,并尝试将文学中的音韵之美与古典音乐和戏曲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切身领悟中国古典文化的相通性。课前五分钟推介活动。审美教育是个长时间的过程,如能变被动为主动,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则能够实现可持续的教学效果。像叶圣陶所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①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有一定的古文或诗词功底,也有很多学生有这方面的爱好,可引导学生主动将已有的知识重新体验和梳理,品味其中的美感。在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古文或诗词作品,说明推荐理由、美在何处,久而久之,既可积累学生的阅读量,又可养成学生自觉自动地从古代文学中感知美的习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现代广告是一门综合艺术,本身就与现代技术手段紧密相连,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也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以文学为中心,将美术、音乐、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引入进来,营造视听全面的审美氛围。另外,可以在授课的同时,将与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相关的广告素材穿插播放,供学生欣赏和讨论,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获取创造的灵感。

鼓励学生深入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当前各个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在积极倡导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提倡探究式教学、建构式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基本趋势。中国古代文学尽管是理论性较强的传统课程,但也应该按照其所服务的专业特点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广告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在实践性上要更强一些,即使是理论课程也应该与实践及广告创作相联系。广告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古代文学课并不对应技能的养成,只对应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和审美创造力的增强,因此,对于这门课来讲,学生实践环节的设置应该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审美活动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以席勒等人的美育思想作为指导,按照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的一般过程,拟设置以下实践活动:(1)审美感知———广告中的中国元素收集。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是美育的第一步,指的是从整体上把握审美客体形式特征的能力,“它既涉及着外在形式与内在心理结构的契合,也包含着一定的理解和解释”。②感知能力的高低有先天的因素,也与后天培养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广告学整个课程体系的作用来看,引导学生在古典文化中吸取灵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作品是美育实践的重点。当前中国风的广告越来越受重视,而要弄清楚所谓“中国风”到底“中国”在何处,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感知能力。在实际操作上,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大量地认识和接触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可能是文字诗词、意象符号、意境氛围等。为了锻炼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可组织学生收集中国风广告素材,找出其中的中国元素,并尝试将其归类并探索这一元素在广告中发挥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形成一种对相似模式的敏锐辨识能力和选择能力。(2)审美鉴赏———诗词意象分析。审美鉴赏能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能力,即“充分调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完形及其意味的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的能力”。②也就是在对中国元素有了基本认知的基础上能够对其内涵进行判断和归纳。从文学和广告的形象相通性上来说,诗词意象是在广告中被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对文学作品中意象的鉴赏能力就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具体操作上,可引导学生找出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符号,比较其在不同时代、作者、环境的差异和相似性的传承。分析这一元素的含义、渊源、发展变化等,这一活动可以安排在教学内容完成三分之一之后进行,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反过来指导对文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审美创造———中国风广告创意。审美创造是审美教育的最后一环,也是广告学人才培养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之一,要求学生最后能够独立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广告创作中。经历了中国元素在已有广告作品中的认知和古代文学及文化意象内涵的理解判断,下一步就是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操作,也就是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设计中国风的广告作品。当然,古代文学课程在各院校开设的时间不等,但安排到大一和大二的居多。虽然低年级学生一些实际操作的知识并没有学习完整,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广告作品,但是起码的广告创造基础、广告文案写作基本都已掌握,所以,可以在一些其他专业课程的支持下开展中国风广告创意大赛,可以采用文字描述,也可以使用平面、影视等形式。作为审美教育的最重要一环,希望能在这个环节中看到成果,并指导下一轮的实践,实现从观赏品味到实践创作到评价对比到再创作的循环。总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广告学课程体系之中,必须转变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体系的传统样貌,发挥出其与人才培养方案完全契合的学科作用。以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是笔者的一些初步探索,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在目前的实践中仍然在陆续积累经验和发现不足,也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尝试。

作者:姜婷婷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7

关键词:元明清小说;教学研究;授课模式

《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以本科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为先修课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元明清小说发展史,明清小说类型、作家研究,作品的文本解读和理论研究等。本课程在北师大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传统。同时,在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各位老师的协作努力下,成为新时期本科生选修课中比较有特色的一门课程。

一、北师大文学院的古代小说研究与授课传统

“小说”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两展势头强劲,影响深远。然而,在正统文学观中却始终处于“小道”之位。对其研究,也滞后于传统诗文。

古代小说的研究,最初以序跋评点的方式存在。至晚清,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小说批评。“古代小说研究”作为专门的学科,则依托于小说史研究工作的起步和小说书目文献整理工作的开展。

北师大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和教学方面素有传统。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曾应邀担任女师大国文系小说史科兼职教员,主要课程有“中国小说史略”和文艺理论。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之作,至今在古代小说研究界仍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中国古代小说目录学科的奠基人孙楷第先生,1928年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国文系,著有《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戏曲小说书录解题》等。他将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用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对小说史研究的科学化,贡献尤大。曾任职于辅仁大学的王古鲁,亦在小说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方面,很有建树。

20世纪50年代以后,北师大中文系在小说研究方面秉承传统而又有所开拓。启功先生对敦煌变文与《红楼梦》的文献校注和文化研究工作,泽被学人。聂石樵先生与邓魁英先生亦涉足古代小说的研究,对于新时期小说研究范式的确立,卓有贡献。张俊先生的《红楼梦》研究和小说史研究,于天池先生的《聊斋志异》和文言小说研究,皆在当代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其后,郭英德教授、李真瑜教授和陈慧琴教授,亦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斐然。

北师大在小说研究与教学方面始终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师大古代小说研究的传统,主要偏重在以下四个方面:(1)古代小说的文献研究,(2)古代小说史研究,(3)《红楼梦》研究,(4)新的理论与方法的实践运用。由于师范院校的特殊性,北师大的古代小说研究,始终是科研与教学双向并重。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深化并传授新的科研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努力下,北师大产生了一大批古代小说的研究成果,如启功先生的《红楼梦》程乙本校注,张俊、聂石樵等先生的《红楼梦》程甲本校注,张俊先生的《清代小说史》等。这些研究,功底扎实,严谨笃实,在学术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与此同时,北师大在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中,较好的传授了古代小说研究的知识与方法,为新时期古代小说研究的深化与推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师承前辈的古代小说研究与教学

“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是北师大文学院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多为大学三年级的本科生。课程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深化,也是将小说视为一个单独学科所进行的专门教育。文学院现在可开设本课程的老师有郭英德教授、李真瑜教授、陈慧琴副教授、李小龙博士和本人。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近些年由于学院的教学安排,本人的授课时间较多。教学中,在继承北师大传统的小说研究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师承张俊师的小说史研究与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前期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上,将重点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古代小说的文献研究。包括书目研究和版本研究两个方面。通过授课,尽量使学生打下牢固的文献功底。

(2)古代小说的原典导读与理论研究。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以点带面,使学生认识到研读文本的重要性。在认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延伸阅读小说序跋与评点。在解读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古代小说,拓宽其学术视野。

(3)小说史的构架。在小说史的讲授中,注意名著经典与二三流作品的结合。既突出一流作品的范型意义,亦不忽视二三流作品的小说史价值。以点带面,使学生对古代小说的发展流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小说史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深化研究具体作家作品。

以上面三个方面为重心,在教学中逐步完善教学方案和ppt课件,使“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的讲授规范化与科学化。在具体授课时,围绕教学重点,次第展开,使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对于大多数不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亦能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业素养。

三、授课内容的更新与研究视野的拓展

古代小说的研究在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讲授,也始终关注学术前沿和学科发展,注意知识的更新。授课内容紧跟学术前沿,使学生在接受传统小说文献与文学知识的同时,接触新的学科热点。同时,有意识地引入新的观念与理论知识,拓宽本课程的学术研究视野。在授课过程中,本人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以下三个发面有所关注:

(1)学科动态。引导学生搜集新的学术论著,了解小说研究的动态,改变他们单一的从课程获取知识的模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有很大的帮助。

(2)学科热点。如对小说出版与传播环节的研究,往往使学生能够关注影响到小说创作与发展的流通环节。作为流通物的小说,既具有文学价值,亦具有一定的商品价值。再如小说的社会学研究,小说的心理学研究等。通过热点问题的引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一些问题,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和资料搜集,形成自己的见解。

(3)关心明清小说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如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时,组织学生讨论《红楼梦》的版本问题。对比87版和10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使他们认识到版本研究对小说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这些问题,往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逐步引导他们对学术问题的关注。

“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的开设,始终立足于北师大的教学科研传统,并积极引入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文献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宽其学术视野和社会视野,课程本身亦逐渐形成自己特色风格。

四、电子资源与视频资料的使用

小说研究的电子资源包括文本数字处理资源、版本

图像呈现资源和研究资料的电子网络资源。从教学实际看,这三种资源的使用,对“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的教授皆有比较积极的影响。北师大古代文学研究所,在郭英德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古代文学苑”的建设,首都师范大学亦有古代文学信息化处理的相关项目。这些电子资源,是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资源,学会使用这些资源,对教学和研究皆具有辅助价值。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最高形式,与诗文等文体相比,篇幅较长。在文本解读时,原有的书本资料使用不是非常便利。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文献资源的出现,给小说的文本解读,提供了便利。本人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电子资源,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这些电子资源,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服务。当然,这种利用,并非简单机械的文字检索,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小说版本图像资源的使用,则增加了本科生对版本知识了解的渠道。本科生接触古籍的机会较少,使用这些版本图像资源,使他们对小说的版本能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对他们论文的选题和写作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小说的研究资料和电子网络资源,是本科生比较乐于使用的电子资源。对于这些资源的使用,则需要有所指点。鼓励他们参考的同时,明确这些资源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在论文写作时,则要求他们必须核实文本资料。

小说文体具有故事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故其传播和接受与诗文相比,亦具有一些特殊的方式。戏曲影视艺术移植,是小说传播与接受的一个重要媒介。这些视频资料,规模庞大,良莠不齐。挑选和使用其中的优秀作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如授课中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影视资料的利用,皆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本课程在现有的信息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力图拓宽并深化古代小说的电子文献资料整合,同时,引进古代小说的传播与改编的多媒体资料,丰富课程的授课模式,拓展课程的学术视野。

五、改变讲授模式,增加教学互动

在授课模式上,本人将讲授和讨论的形式结合起来,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具有参与意识的同时,亦具备一定的群体合作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分小组布置课题。每小组由组长分配任务,协调努力,共同完成。

(2)改变评分机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具体评分时,根据每个同学在课题中承担的任务,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评分标准公开、公平。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期的小论文中,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的选取,需参考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点。尽量选取学生能够胜任并具有一些学术水平的小问题。如在2011学年的讨论题中,有一道题目是“解读周进的艺术形象”。题目不大,但却需认真研读作品,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小说史知识。分析的角度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启发,引导其选取有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分析视角。

“元明清小说研究”的选修课,留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组织课堂讨论时,也照顾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设置了一些他们可以参与,并且具有优势的小课题。如,讨论古典小说的海外传播,让他们参与到资料的搜集和考察中,发挥自己的语言与国别优势。

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对于这种授课模式,普遍是比较欢迎的。绝大多数同学,均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题研究,讨论发言。这种模式,既深化了他们的课堂知识,也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合作意识。

六、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元明清小说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以往的教学倾向于古代小说的文献梳理、文本解读及理论分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传媒的优势日益显现。古代小说的研究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同时,古典小说名著的传播方式亦呈现多元化的趋向。新的文化语境下,学生对授课的方式和内容也有新的要求,故“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也有改革的必要和需求。本人于2010年申请了学校的教改项目“《元明清小说研究》课程的教改设想与实践”并获得了学校立项。改革立足于传统,并面对现实。课程的开设构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古典小说研究方法的更新。继承北师大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给学生传授扎实的文献知识的同时,带给他们新鲜的理论视角。

(2)古代小说的电子文本与文献资料的使用。采取网站链接、资料整合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接触使用更多的优质电子资源,积极参与小说史的学习和研究。

(3)古代小说的电子文献图像处理与版本考察。通过电子资源,使学生接触原来无法看到的古典小说的版本资料,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4)古代小说的当代传播方式与移植艺术。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研究古代小说的当代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和媒体传播。

(5)古代小说的改编与当代文化价值研究。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研究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古典小说的传播状态及其当代文化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文献基础的同时,力求结合社会发展实践,古为今用,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当代文化建设。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8

关键词:古代文学;地方文化资源;时空差距;嵌入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数千年文明和文化的结晶,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但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当前无论是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还是学科教学都面临着种种困惑和挑战,处在进一步发展的关口,亟待改革。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地方高校所在地一般都是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带,如果以学生身边的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很容易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于是提出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以“缩短时空距离,强化人文底蕴”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

一、引入地方文化资源,“缩短时空距离,强化人文底蕴”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路之提出



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以“缩短时空距离,强化人文底蕴”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路,即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寻找一条穿越不同时空层面的“永恒不变的价值”隧道,使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领会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获得人文素质的提高。因为地方高校一般都处在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名城,所以有很强的操作性。下面就说说这一教改思路的缘起:

1、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时空差距”问题

“古代文学”是1840年以前的文学,这便客观上使教学首先面临“古与今”的时空差距,包括:古今生活文化背景的差距;古今思维方式和生活观点的差距;古今精神追求与审美期盼的差距等。这是古代文学所特具的时空层面。

此外,还有一般文学课程都必须考虑的“作家生活层面与作品表现层面”“课堂内与课堂外”、“教师生活层面与学生生活层面”等重要时空层面。

“作家生活层面与作品表现层面”: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品如人品,都表明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离不开对作家生活层面的了解。缩短二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不仅能还原作品的创作原生态,也有利于学生对作品“永恒”价值的领悟。

“课堂内与课堂外”:即课内传授的知识与课外学生的为人处事原则。理想的二者关系应是紧密结合,尽量缩短学习理论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断层。古代文学作家绝大多数是“士大夫”,而不是“作家”。因而,我们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要把握这一“实践价值”。

“教师生活层面与学生生活层面”:年龄层次、教育层次、思维层次、生活环境、社会交往层面等不同是造成师生距离的客观原因。这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主导作用;但另一方面“代沟”也会使学生感悟不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苦心”。所以增进师生思想认识方面的彼此理解,对于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十分重要。

引入地方文化资源就是在教师“备学生”的环节中建立一个“看得见”的师生交流平台,解决上述时空差距问题的尝试。

2、当前教育终极价值的凸显带来的启示

提出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以缩短“时空差距”的教学改革思路,也是当前教育终极价值的凸显带来的启示。目前,教育领域正从智能中心转向个性的全面发展,科学、文化、人生、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观点被普遍接受。1996年,我国《新华文摘》第6期刊登了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20__年9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它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与指导。人文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正好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石伟平在《21世纪的教育理想》中指出:“人类不能没有对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教育使命就是根据各国的传统和信念,在充分考虑文化多元的情况下提高每个人的思想境界,以获得普遍的价值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己。”①20__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一些政协委员如王蒙、舒乙等均谈到古典文学的修养对其一生的巨大影响②。

“普遍的价值”、“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共同价值”等类似观点,不仅说明教育应突出人的价值观的培养,教育界已有了共识,而且暗示了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有一个虚拟“时空”存在,它促使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从人类“价值智慧”中寻找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教学内容。

就古代文学而言,我们的教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作品文本的解读,还要注意有效传播作品背后所保存的“超越时空”的中华各民族、各地域的优秀文化精神。

3、认知教育心理学的启示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认知—发现”说,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学习一门学科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他主张,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同时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获得、转化、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知识。③

随着实践的深入,笔者发现在“还原历史”缩短时空的时候,引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对帮助学生获得、转化、评价知识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教育心理学“认知—发现”原理。



二、地方文化资源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扮演之角色定位

地方文化资源在“缩短时空距离,强化人文底蕴”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扮演了沟通古今的重要作用:

1、古代作品理解的图释者

让学生“看得见”的古代文学资源莫过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古代文人有读书漫游的习惯,每到一处必会题诗作赋,甚至留居或安葬于之,这些古迹都是我们今天理解古代作家作品的最好图释。

以__理工学院所在地____市为例,历代文人如屈原、贾谊、司马迁、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陆游等都先后来此漫游或居住,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如屈子祠、杜甫墓等。这些正是我们解读古代__楼等湖

湘系列的文学作品(如《湘君》《湘夫人》《__楼记》等)的图释。

特别是伴随地方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仿古文化园区,更为我们教学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提供了系统便捷的文化大观园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的文化图志。

2、人文素质教育的承载者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④“人文”,是人类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是人类的各种文明现象。人文素质教育的完整功能应当是利、真、善、美的统一,通过塑造内在的支配着人们言行的“文化心理时空”,来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以增进人类文明及创造性。

地方文化资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起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承载者角色。如在教学中用“历史还原法”,以现存地方文化资源为界面,带同学们进入古人的文化生活,并参照当代生活中某些类似的情景、文化,使同学们感悟文学人生的真谛。

司马迁在写《史记》前曾漫游到汨罗,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高声朗诵屈原的诗和贾谊的《吊屈原赋》,正是历史遗迹所承载的“跨时空”的精神,使他写下感人肺腑的《屈原贾生列传》。我们如果以同样科学务实的精神学习古代文学,理解作品所包含的“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又怎会很难呢?

当然,要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兼顾文化、人类意识及精神修养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研课题。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于古代文学教学中,只是这项课题的一种尝试。



三、合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之步骤

根据高校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适当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以“缩短时空距离,强化人文底蕴”的教改思路,为地方高校师生教好、学好古代文学提供了一种角度。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需要我们处处留心,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简而言之,合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之步骤大致有三:

1、研究挖掘高校所属地方的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市、县范围内的文艺人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同文化发源紧密联结的文化设施、资金等。”⑤

研究挖掘高校所属地方的文化资源是古代文学教学中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基础性工作。这一工作可以在现有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基础上,紧密结合《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中作家作品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查、挖掘、整理。

2、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古代文学教学地方文化资源专题库”

在全面调查研究高校所属地方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时间先后、分地域整理汇编成“古代文学教学地方文化资源专题库”。

首先,古代文学教研室成员分段包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段),通过查阅地方志、地方诗文词集、地方民俗文化、地方历史文献等全面摸底调查搜集高校所属地方的文化资源。

其次,以地方名胜为中心,整理编选各代文人墨迹与历史传说资料本。

再次,编辑“古代文学教学地方文化资源专题库”人名索引,以便教学备课中快速高效查阅利用。

3、将地方文化资源以嵌入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

嵌入模式,即把地方文化资源嵌入到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任务中,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嵌入与实施。主要形式有:

其一,将“寻找古代文学中的地方文化资源(如唐宋文人与__楼)”以作业任务布置给学生,用任务驱动方法促进学生的创新型学习。学生有了任务,就有了主动进图书馆或地方文化名胜的要求,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局面。课外学习古代文学与文化便从“规定”变成“需要”乃至“必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其二,嵌入地方文化资源于作家作品分析中,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历史”发现自己的“编码系统”,使古代文学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知识。⑥

采用嵌入方式,不必全面修改教学计划,只需局部压缩教学时间、适当进行课程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前述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时空差距”问题。



注 释:

①外国教育资料[j].1996,(6).

②中国教育报[j].20__,(3).

③转引自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__:127-128,128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观念;建设与革新

在高校中文系专业的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贯穿上下五千年,时间跨度大;涉及书籍众多,内容庞杂,容量大。不仅包括对古代约三千年的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且包括对文学史的诠释,涉及到了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另外教学中的作品是千百年前就存在的文本资料,其中的人和事以及作者所使用的语言距离当今现实生活都似乎很遥远,学习难度较大。而随着社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高等教育继续要求增加新课程、压缩传统课程学时。古代文学课程由于开设时间长、学时量大,成为相当部分高校缩减传统学时的首选对象。针对于古代文学的教学难度大、覆盖面广、而教学时间缩短、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最为吃力的核心课,不断进行学科建设与教学革新,迫在眉睫。其改革内容及目标主要是:

一、以新思维定位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课程包含对大约三千年的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包含对文学史的诠释,涉及到了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课程设置必须充分平衡好点与面的关系。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的学习上,必然要选择大家名作,而且入选的作品应该尽可能保持原貌,不作删减。那么,课时有限,一般作家作品如何兼顾?史的线索如何贯穿?如果一般的作家作品不讲,学习的系统性就难以保证。当务之急应该是设置课程,点面兼顾。教师应首先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及各个教学单元的实际情况,对每一教学单元做出目标分析,然后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与重点、难点,再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示范性讲授,以便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建立起相关知识系统与框架。既要保证有足够的作品数量,又要能够点、面兼顾,使得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系统学习,对于中国文学史有大致的了解。

相应于课程的设置,就要打破旧有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立体的,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基础层――知识积累层;中间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以及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经典作品、作家风格等,都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对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对文学时代风格的理论抽象,对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等,属于思维训练层与能力培养层。其中,对原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抽象、概括等,属于思维训练的层面,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理论抽象与概括,尤其是富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等,属于能力培养的层面。实施这种模式,具体地应为:以基础知识为立足点,通过精读原著,让学生切实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经典性作品,了解文学史发展线索和主要作家风格,并具备较好的分析鉴赏能力。

由于旧有教育观念的驱动,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是把古代文学仅仅当成教育人、传播知识的工具;当作了解人们“苦难历史”的参照物。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古代文学课讲成了纯文学知识的传授、纯历史的演绎、纯思想史演变的课程,甚至将古代文学课上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挂图。中国古代文学既作为一种技能的训练,又作为一种人格修养的传统至此发生了断裂。另外也有老师对古代文学是一门“艺术”的观念,还比较模糊,因此,从课程的准备到课程讲授的整个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艺术思维。在课程的教学理念中,一定要有“艺术”这一概念,把古代文学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古代文学与其他艺术学科有着相当的联系,特别是与音乐的联系更是非常密切,不管是诗、词、还是戏曲都与音乐有着水融的关系。词、戏曲等内容的古代文学课中,增加一些古代音乐、戏曲表演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对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进行相当的了解,这对于多方面地阐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鉴赏水平是不无裨益的。当然这也有待于古代文学老师艺术审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当然更需要充分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生动、可感性,使该课程在教学中突出古代文学的审美精神、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和谐中的教育作用,以培养具有知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新型人才。

二、增强古代文学教学资源的重组与再造功能,增补完善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系统

经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电子授课方式,希望老师不仅仅囿于教材内容,而应结合研究特点和学术前沿,适时扩充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向着更高更宽的领域迈进。而教师自身,花了心思建立精品课程,就是为了方便省心,已经习惯了现有的教材和教法,改动、重组十分费事。而且文学史和一般的选修课不同,教师对于课堂上讲授的作品,未必都做到认真阅读和真正理解,真要深入分析,讲出自己独到的认识,教学上的盲点其实不少。尤其课堂上讲的,还有许多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科研领域有距离的作家作品,以前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上课前势必要认真准备,需要抽出大量时间来认真读书。但是这样付出的结果,又无法直接反映在自己当前的研究成果方面。

从学生来看,多数学生还不能自觉地把精品课程的应用与自己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对精品课程不了解,显然不能够自觉地把对精品课程的利用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另外学生主动参与网上学习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搭建一个精品课程的教学辅助及使用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个平台上,各个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教学辅导站,上传相关的电子教案,课程公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通过上网学习,以在任意地点下载教师的教案进行学习,并且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版提出,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

三、改变机械的照搬式的对古代文学有形资源的使用,增强教学效果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使用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应该因为建而忽视了用,更不应该为了建立而停止使用。在建设初期,因时间和精力、经验等的限制,古代文学精品课上马较为匆忙,古代文学资源远没有达到足够的丰富性、全面性等,况且古代文学的知识量太大,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涉及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学生查找资料、寻找资源,进行补充学习。

如今教学中过分地依赖于精品课程系统,这对于教学展开、扩大、深入、创新等很是不利。古代文学精品课程能否有效地被利用,在现实的教学中能否产生预期效果,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其关键在于不囿于有形、有限的资源。并且古代文学教学涉及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个方面,有形资源主要是指在网上直接看到、学到、浏览到的如教学课件,课程的教学内容、大纲、习题等。而无形资源是指在精品课程网站上不能直接看到的,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在进行精品课程时只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结合在一起,甚至将无形资源看作要比有形资源对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资源。

四、增添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时长,提升学生传统文学的修养

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古代文学教学长度极为有限,受教学时数的限制,精品课中的古代文学,很多重要的作家作品不能成为教学资源,没能进入课程系统,或有的进入了系统,但只是蜻蜓点水的涉及,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传统文学(文化)修养的提升。足够长度的教学和研读、多维视野的实践与发挥,将融古典精华与现代气息于一身,使古代文学所蕴涵的精神和魅力充分显现,使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营建精品课程建设使用的氛围,升华古代文学教学境界

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的教学与建设,离不开整个大环境的氛围,因此,需要院、系互为联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扩充能力、激励超越、升华境界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让用力投入的精品课程,不因缺乏后劲而阻碍精品课程产生应有的效应。其效应涉及到三方面:

1.针对于革新教学观念、课程设置

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师生观、课程观等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每一个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对象,要树立起一个教育信念,把古代文学的教学立足于当代,才能谈得上弘扬民族传统,也才能实现它的人文性和现实意义。

其次是教师队伍的合理化,古代文学这门主干课程实际是由一个课程群组成。它一般包括先秦文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此外还相应配备有一批专题选修课程。要保证这个课程群的教学质量,必须有一个数量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不少高校承担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再者担任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除了要熟悉本门学科之外,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和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蕴涵着其产生时代的社会、思想、文化、语言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这不仅要求古代文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开阔的视野,做到文学本文、史学思维、文化视角三位一体,而且应注意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具备一种对当下文学的观照、关怀,甚至是审视。在这样的古今对照之中,寻找中国文学发展的道路,寻求心灵的相通。

关于课程设施及教学内容的实施,突出重点与难点,以点带面。设置古代文学精品课程时,把握课程特点,尊重教学规律。相关课程的合理配套设置,是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是否获得成功的坚实保证。这门课程既是一个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课程群,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应当把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以选修助必修。在开学时间安排上,选修课的开设应在必修课开设之后至少一学期,以便学生在必修课学习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储备前提下,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培养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消除畏难情绪,较快步入古代文学殿堂,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又有利于顺应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节约授课学时。

2.针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法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卓越成就和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而清晰的认知,进一步扩大古典文学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说能力。”[1]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根据各个教学单元的实际情况,对每一教学单元做出目标分析,然后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与重点、难点,再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示范性讲授,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建立起相关知识系统与框架。在基础教学中重点讲授经典作品,以培养学生审美直觉能力与作品感悟能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构成教与学的双向交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进一步培养其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使用立体网状精品课程的教学体系,可以建立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3.针对学习效果

确定好检查、考查和考试的内容。检查主要是以提问、作业、随机抽查等形式规定学生自学内容学习的效果;考查是以随堂考试或论文、作业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考试则是通过具体的试卷、试题来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与逻辑分析能力的测试。改革现行的知识考卷式的考评制度,通过讨论、论文、综合测评以及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在考查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篇10

[关键词]文献学研究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80-02

文献,作为历史研究、文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从古至今都受到了特殊的重视。而文献学作为一种工具之学、门径之学,在中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在历史中的文化、文学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正是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流传下来的或者是传承下来的这种有历史、文化、科学等知识信息记录的载体所散发出的价值和作用,才会促使人们对文献进行研究,直至研究更加深入上升到学问的地位。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对文献的研究方法也逐渐丰富、具体、系统。文献学为近代中国学术领域造就了众多著名大学者,这些学者无一不是在各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所创造的文献学成就也极大地影响着近现代学术的发展。就如孙钦善在《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中所提到的:“就古文献学而言,不少历史经验、方法和成果,古为今用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能否充分发掘、总结、继承古文献学的遗产,取得借鉴,对古文献学的发展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不仅关系到速度的快慢,而且关系到水平的高低。”我们必须重视文献学的研究工作,发扬文献学的积极作用,发挥文献学承前启后的重要功能。

一、古典文献的研究价值

(一)品味历史,借古惜今

我国古典文献品类繁杂、数量众多,堪称浩瀚。而巨著同样也数不胜数。这些古籍中不乏众多史学古籍,虽然在经、史、子、集四部中史并不是排在最前,但是史学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对史学古籍的探索和分析、学习和鉴赏,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封建时代的社会,甚至是更早期的历史现实,更清楚地发现历史运行的轨迹,历史发展的脉络也更清晰。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发展经验和优秀成果来制定正确的政策,以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个人来说,也能从历史中找寻到那些能够为自己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力量。

(二)传承文化,延续精神

经、史、子、集四部中,不论哪一部中所承载的知识和内容,无一不是几千年来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和延续。同时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记录了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过程。古典文献中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限于文字、知识、历史了,而高于这一切的是精神,是整个民族在几千年发展中一步一步发展、一人一人承担而延续下来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又代表了整个民族、整个历史中的优秀的、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也同样代表了整个民族的个性的力量。

(三)价值典范,提高自我

作为传承学问的代表,我们应该自觉、主动地走进文献,接受文献学的知识体系,并且加以系统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感受文献学的熏陶。当今社会浮躁、烦乱的风气日益严重,做研究并不是为了真的研究,而是为了功名利禄,所以研究的成果都显得不坚固,很虚浮。然而古典文献中所体现的是历代文献学家们所做出的切身的实践努力和博学笃行的功力,所以文献学的学习以及对古文献的研究,应该自觉融入古典文献的朴素学风之中,砥砺意志,用心诠释经典并学习经典,最终吸收经典加以发扬。古典文献中所蕴含的是真的立世起代的价值典范,是我们国家区别于他国的强大的价值支柱。

(四)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章学诚先生的这一句简单明了的总结其实很革命性地概括了文献学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对古代文献细致的研究、诠释,加上校勘学、目录学、版本学三条线路的共同努力,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出古典文献的内容,更能深入发掘出其价值所在。清晰地分析出古代学术方向和源流,对整个学科的发展是一种细致入微的剖析。使后代的学者研究先人们的成果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可以遵循的道路,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学术更加细致,研究能够更加深入。

二、文献学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传统研究方法

传统文献学中所用的方法例如校勘、辑佚、辨伪等不应该算是全面的文献学研究方法,更趋向于是对古典文献的整理和解读。而文献学的方法论体系又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立,或者说是已经形成了一个认知比较统一的理念。现在对于文献学研究的方法论断为三个层次,即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

但是,以上的三个层次明显不是文献学所独有的,这种体系并没有办法凸显出文献学的特点和高度。虽然三个层次可以为大部分的学科提供较为宏观的方法论体系,但是文献学是一门既具有高度又有概括综合性,而且需要内外兼修的素质的学科,所以创立一门文献学所独有的,适合于其他学科而无法超越的方法体系是必要的,也是文献学作为一门有高度的学科的体现。

(二)文献学研究的不足

1.学科局限性

文献学定义的纷乱繁杂实际是文献学在目前学科体系中定位不清的直接反映。在官方公布的学科体系中,三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图书馆学,下均分别设置二级学科“文献学”。不仅如此,其内容也是异曲同工,区别却只是在学术的目的、出发点上。文献学的综合类定义,试图融汇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两个二级学科,在上述的定义上我们也可以略知一二,但似乎只是强调兼容并包,而忽视文献学学术主体性的建立,故学术定位只是服务于文史研究的基础学科。所以问题多多,使文献学走向了闭塞,远远落后了当年晚清学者们所创造的学科精神和境界。

在研究内容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很明显是着重于某部专著、某个人物、朝代,或者以对一个时期、一个时间段的研究为主。

在研究方向上,以文学、史学等方向为主,其他的则明显不足。

2.研究方法匮乏

文献学研究方法匮乏,多采用其他学科逐渐定型的方法,搬过来进行文献学的研究,采用传统的文献分析和整理。我们需要更先进或者是更为独特的突破点。

3.没有联系

学科之间的联系少,国内与国外经验的交流少,虽然是研究中国古典文献,但是不能说国外学者就不进行同样的研究。几千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流出的珍贵古籍数量就非常庞大,而国外的研究必定也同样在进行,虽然在成果上无法比拟国内,但是在方法上也许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我们应该走出去,加强交流。

三、对文献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意见

既然要创新,就是要用不同于以往的方法,或者是突破于以往的方法,但是作为后辈,知识的吸纳和经验积累必然达不到创新的高度,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熏陶和雄厚的内在素质的培养也拿不出些有用的东西。但每一个学习文献、热衷于文献学的人都会怀着这样的情愫,希望文献学有一个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方法论体系。笔者根据所看到的一些文献和资料的总结,初步有一些想法。

(一)文献学方法论、文献学研究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比较宏观的范畴内

即使是吴枫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王欣夫的《文献学讲义》、洪湛侯的《中国文献学新编》也都是对古典文献学的探索和总结,仍然是以古典文献的整理研究为主,还是在围绕版本、目录、校勘、注释等文献整理、鉴定的基础上,后来者也是在此基础上将这些总结加诸于各种文献。我认为首先应该突破这些传统,当然,前提是在已经能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只是要对古人留下的遗产进行整理和解读,而应该学习古代学者们“为我所用”的态度。学习古人在著作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和精神。

(二)文献学研究应当把研究和工作分离开来

目录、版本、辑佚、校勘、注释等方法应该算是文献的研究方法,是更为严谨细致的工作。而针对于文献的工作就很多了,例如整理、加工、搜集、管理等。两个方面的工作虽然都是对文献的,但是目的的不同导致二者存在区别。区分开来对各自的进程都会有帮助,效率也会提高。

(三)吸收优秀方法经验并加以创新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了,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其实多是来自其他学科经验,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让这些方法有作用之外,还要能够分析出为什么对文献学研究有作用,其中对文献学有作用的地方在哪里,抽取出来加以分析、完善,使之成为文献学自己的方法。独特的方法是能够根据文献学的特点从容进行研究的方法。

除此之外,国外学科研究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也值得借鉴,这里指的并不一定是成果,虽然我们应该看到国外研究古典文献的成果,但是我们更要关注其进行研究所使用的不同于我们的方法和技术。以西方优秀理论,套用于中国雄厚的文献资源上,更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四)认清研究初衷

难倒我们研究文献只是想要还原古人的真迹,聆听古人的教诲?中国古文献学以经学为中心,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所以经学几乎与整个封建社会的思想史有关。可以说这种思想代表了整个民族的思想,经学的发展也代表了整个社会思想的变化。研究古典文献,我们应该上升到对自己民族、社会的内在思想和价值观、世界观体系的形成发展的研究,是对整个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的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创新是一个灰色地带,诚然,我们能力上和水平上也许达不到这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应该要有古人致学的态度和理想。摆脱浮躁的社会风气,真正进入古典文献研究的朴实的环境中。而且,研究古典文献的目的性应该崇高一点,获取知识、精神的慰藉、价值观的标榜都应该是我们研究古典文献的高尚目标。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弘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才是真的能够把古人辛苦记录下来的东西传承的最好办法。

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高度。在研究内容、对象、体系上也要得到提高,运用现代技术,加强联系和交流,最重要的是达到古典文献传承下来所应该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