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商业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4:26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1

多业态经营信息化管理

作为中部地区大型商业城市,武汉大型商业企业、连锁百货、超级市场、专卖店等miS普及率达到100%,单品管理达到了80%以上;涌现出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九州通集团等一批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业龙头企业。作为湖北省综合性商业零售企业之一,武商集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中苏友好商场(后更名武汉商场),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了“鄂武商”在深圳上市,是全国最早上市的商业零售企业。

对比最近几年的中国零售企业百强,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实行多业态经营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零售企业前30强中,超过半数实行了多业态经营。可以看出,混合业态的商业企业平均完成销售额要高于单一业态的企业完成的销售额,优势比较明显。在此背景下,武汉市政府决定组建武汉商业集团,打包管理武商、中百和中商三家本土商业上市公司,打造百亿商业航母。大型零售集团的形成加速了多业态经营的步伐,他们通过兼并重组,覆盖了不同类型的业态。

面对多业态经营带来的供应、物流、资金经营模式的新挑战,武商集团设立“多业态经营信息化管理”中心,将全集团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用电子管理形式优化运行。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沅介绍说:“商业零售业作为受外资影响比较严重的领域,我们已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电子商务以全新的理念成为新的商业模式向我们走来,现在顾客会发现,我们开始在几大商场前台新增电子双屏销售系统,每个顾客可以轻松找到自己要买的商品,经营者也会快速进行数据监控。”

随着多业态运营系统全方位投入使用,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供应链系统具有商品管理、厂商管理、售后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功能。财务系统打破传统的分散式理财方式,提供了集中式理财模式,能对异地分支机构随时远程管理。oa系统使武商集团实现办公信息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益。一卡通系统大大方便了购买,顾客一卡在手,可以在武商集团全省60多家门店通用。

连锁超市巨大信息流的数据库系统必须能够满足7x24小时的不间断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寻求具有高可用性和可靠性的数据应用平台。截至目前武商集团下属十多个连锁超市均采用了两台互为热备的nL380作为应用服务器,一旦其中一台出现问题,另外一台可以同步接管其工作,诸如冗余、热备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能确保数据的高可靠性,不仅具有强大管理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易掌握。

“多业态就像是航母舰队,面临的是复杂形势下的多兵种作战,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信息化策略”。王沅表示,武商集团从业态、供应链、it系统、顾客满意度及品牌推广、增长五个方面同步制定了战略思考,以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2012年下半年,在多数零售企业都感觉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武商集团仍然保持着25%的增幅。

统计数据显示,武商集团已累计投入近1亿元信息化资金,用于电脑系统的软硬件及网络建设,已完成内部eRp系统的建设、覆盖购物中心、大卖场和家电连锁三大主力业态。面对供应链、物流、it、资金流等方面与国际零售巨头差距,武商集团总经理刘江超表示,集团投资建设的“多业态经营信息化系统”将以全程供应链为核心,优化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形成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协同

楼上楼下跑不停,只为能将收到的购物券顺利用出——商场购物券带来的不便,不少市民都体验过。但如今,即使遇到商家送券,你也不必再烦恼。武商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集团已推出“一卡通”购物卡,消费者只需持有该卡,就能在集团旗下的所有卖场随意购物,享受累计积分,而商家赠送的购物券,也会按金额兑换入卡中。据了解,自面世以来,“一卡通”已发行几十万张,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一卡通”的出现,只是武商集团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加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王沅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零售业多渠道趋势将从实体消费、网上消费、社交消费等多方面给予消费者360度消费体验,同时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购物,促进客单价提升了3倍。武商集团在信息化整合过程中,还与发展战略阶段、业务架构、企业文化相符合。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2

>>浅析传统零售商向互联网+模式战略转型研究农村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的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农村零售”动力机制研究互联网下分销模式变化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销售利润影响研究互联网对新疆干果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影响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传统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研究农村零售商业转向连锁经营的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研究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零售业”时代运行模式互联网环境下我国传统实体零售运营模式分析国际零售商业发展趋势研究互联网视角下传统零售企业形象提升策略研究互联网思维下零售业发展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零售业营销创新研究互联网金融与零售银行业发展研究传统珠宝零售品牌互联网营销策略研究互联网环境下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互联网+”战略下我国传统零售业转型研究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水果零售业发展问题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李果.当前开拓农村零售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北京),2008年第6期.

[2]黄益方,孙永波.互联网环境下零售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中国流通经济(北京),2014年第6期.

[3]郭馨梅,张健丽,刘艳.互联网时代我国零售业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社科版),2014年第6期.

[4]齐永智,张梦霞:互联网时代的无边界零售.中国流通经济(北京),2015第6期.

[5]李晓磊.基于“互联网+”B2C电商企业与传统零售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5年第9期.

[6]李骏阳.对“互联网+流通”的思考.中国流通经济(北京),2015年第9期.

[7]鲍宏礼.我国农村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研究.中国流通经济(北京),2005年第5期.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3

【关键词】格子店零售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0-01

格子店这种新型的创业模式,雏形是日本兴起的寄卖柜模式,用于摆放寄卖者收藏的二手玩具。后来,“格子店”模式被引入中国,接着不断丰富内容、更新模式、改进服务方式,使得“格子店”旋风刮遍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时至今日,“格子店”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创业和销售行业,受到许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者、白领、年青人的追捧。

这种新型的零售商业模式对投资经营“格子店”的店主或者是租“格子”把商品寄卖在格子店的格主,都是互赢互利的。因此,从“格子店”这一种新型的零售商业模式的产生,正好可以对接现在经营租赁、人员成本的困难和经营风险的种种问题。

所以我们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考究“格子店”这种商业模式,针对格子店的经营过程会产生的一些问题,探索着怎样去避免经营风险、营业盲点,从而来创新这种新型的零售商业模式。

实现线上线下同时经营。传统的格子店只依附于实体店经营,这种模式在我们创业期中也深刻体会到并不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实体店经营模式狭隘单一,无法扩大市场量,容纳更多资源、信息、客户。所以我们在经营中发掘出线上线下同时经营,我们采取单一格子微信号格子的产品动态,再加上QQ联系购买产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完成支付,我们将会有“格子管理人员”送货到宿舍。同时,我们格子店会在微博上本周热销格子和热销产品,提高产品宣传力度,利用网店、通讯平台、电商渠道来实现宣传,租赁格子,售后维护等,有利于持续为格子店带来良好的效益。

利用创新设计不断吸引顾客。传统的格子店店面装潢设计风格单调,无法吸引顾客,无法持续给顾客带来新鲜感,因此在构思格子店的店面设计时,我们特地设计了多风格、多区域的设计风格。宣传上,我们将会有格子形象广告、格子品牌广告等,例如我们的格子Logo,还有专属我们格子店的购物袋。从而来实现格子店的奇特、精致、新鲜感,从而吸引到更多人愿意走进我们的格子店。

加强销售管理,实现针对。传统的格子店在格子租赁、销售维护、售后服务方面都比较粗糙对待,这也是顾客源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经营格子店期间,我们也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决解,在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上,我们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服务。采取加强人手管理,针对性的在每个环节分配相应人员来处理问题,做到问题发生即马上解决问题,让顾客的反响可以为格子店带来积极的评价和新的顾客。收费上,我们实行会员卡收费制和打折销售服务。通过格子店俱乐部会员卡制度构建更多会员。通过会员表获得会员的个人资料,针对会员资料给予会员个性化的沟通与服务,如会员生日给会员温馨祝福,给会员惊喜。

销售商品多元化品种经营。传统的格子店里的格子一般只出售一些新鲜、奇特的摆饰品,很少涉及其他品种,我们在经营格子店期间,不断的扩宽商品品种,实现多元化品种销售,招纳多元化的格主进驻格子店,让商品不再单一,而是能够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化妆品、服饰、鞋、包包等。

因此,格子店的经营其实不是大家所了解到的只是简单的小玩意东西的店铺,而是可以涉及很多方方面面的一个迷你商店,而且格子店所包含的创新概念、新鲜元素,是一些大商店所无法提供的,而且格子店有汇集了众多格主们的奇特构思,所销售的商品更是十分新颖,独特。

在格子店的店铺推广发展方面,我们在经营期也对此做了深刻的考究。分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方法。在市场进入与开发上,我们有不同的市场针对性。

格子店的低成本适合先于各大高校周边开展,在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已经出现了一种所谓的摆地摊的形式,是同学们把所谓的不用的东西拿出来卖,现在只是把这种形式更加延伸化,做成铺子,加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使这种形式的发展成为可能,而且学校周边并没有这种店铺的出现,没有现实的竞争里,同时还可以给在校大学生就业机会,为他们以后创业打下基础。因此高校聚集了格子店所需要的众多资源。

时机逐渐成熟,可将格子店推广到城市小区,小区的周边环境,是格子店发展的不二之选。最后,可于一些商业辐射较强的局域,开设大型的商业型格子店,让格子店的功能更加健全。

在销售渠道方面,作为一个新型的创业服务项目,格子店适合在各区域内举办宣传活动,将格子店的服务方式和理念推广出去。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格子店也将建立完善的网络电话服务平台,使客户的任何需求都能及时反馈到格子店,按客户所需,为其找到喜欢的格子或物品。接着,同时建立信息交流反馈渠道,包括服务渠道中的反馈和电子商务的网络反馈,做好服务的反馈信息处理,根据客户需要不断完善资源平台和服务质量。与顾客搞好关系,固定长期购买关系,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要。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4

关键词:o2o商业模式;线上推广;线下体验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9日

一、o2o商业模式涵义

o2o即onlinetooffline,是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通过打折、提供信息、服务预订等方式,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其核心理念就是把线上用户引导到现实的实体商铺中,并通过在线支付,实体提供优质服务,并实时统计消费数据提供给商家,再把商家的商品信息,准确推送给所需的消费者手中。该模式的特点是:推广效果可以被量化查询,每一笔交易都可跟踪,有助于消费者对信息的精准把握,以及广告主对广告信息的精准投放。

二、服装零售业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应用现状

(一)B2B。1999年马云投资创建立了阿里巴巴,这成为了我国最早的B2B,2000~2001年阿里巴巴进行了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2002年提出了赢利目标,开发国内的市场,开始尝试与展览会相结合,2002年9月中国服装行业借助电子商务B2B模式,开始走向海外。

(二)B2C。淘宝商城――天猫创建于约2008年4月,是中国最有优势的B2C购物网站。淘宝商城为中国浏览量最高的B2C零售网站。艾瑞咨询指出,从总体上看,2011年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比2010年增长了61.1%,这表明电子商务日益成为重要的服装销售渠道。而从市场份额来看,B2C市场的份额较2010年上升了7.4%,这显示了B2C服装网购正逐渐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三)C2C。C2C在服装行业中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让人人都成为了服装业的售卖者,直到今天,C2C不仅解决了服装业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带动了更多服装业的自由职业者。在以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运营的C2C平台上开店是企业开展网络零售的首选方式,也是服装零售小商家开展电商零售的主要营销渠道。

(四)o2o。互联网用户规模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将对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中国网民规模的大小决定了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的用户潜力。CnniC的互联网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2o在线商务用户规模为0.82亿,2012年达到1.35亿,增长速度明显,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93亿。o2o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多个品牌商联合实体店与网上开店,纷纷开展网上推广打折优惠,线下鼓励体验订购的o2o购物消费体验,在2013年双十一购物节中,服装零售业通过o2o实现的成交额出乎意料地超越了其他商务模式。(图1)

三、影响我国服装零售业建立020商业模式的因素

(一)消费者因素。近年来,网民数量和网购人数近年来迅猛增加。而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普及,网络的普及造就了一定数量的网民,而一定数量网民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前提和保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约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一半(46%)。

(二)商家因素。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的报告称:截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商数量已经扩大至6,300万,社会经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主流的电子商务网站如淘宝网等已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创业平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9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新增的网店超过5,000家。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经达12,282家。特别是自进入2008年来,呈现出高速增长、乃至井喷之势。在行业分布中,纺织服装行业所在比重最大,为14.32%。

(三)o2o平台因素。到2013年底,12亿手机用户,6亿网民,5亿智能机用户,手机已经成为第一上网终端,pC主要是工作用途,而移动终端生活+娱乐+工作,是全终端。大众人群30%以上注意力,主流人群50%注意力,都已经转移到移动终端上。近年来,3G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不仅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愿望,同时也给服装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消费者购买服装不再依赖于线下的实体店,而是选择快捷、方便、价格低的网络购物。移动互联网的线上市场消费者数量的激增使线上服装市场更加广阔。入驻移动互联网,展开app营销新策略,逐渐成为服装行业创新盈利新模式的主要途径。在服装行业依然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的情况下,谁率先入驻移动互联网谁便可以抢占先机。

(四)交易技术因素。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与在线支付系统中的支付宝、网上银行的移动端普及,网民对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的信任度明显提高,网民采用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量显著增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2008年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到3,000亿元,相比2007年不到1,000亿,同比增长200%,而2009的交易额,全年有望逼近5,000亿“大关”。

目前,中国迎来了4G时代,中国移动正大放广告推广4G流量套餐,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迎来了新一个春天。

四、我国o2o商业模式在服装零售业中的应用

(一)大众品牌的应用:以优衣库为例。020商业模式下的服装零售业中大众品牌例子有多个,最为成功的当数优衣库。优衣库的o2o是目前服装零售业最成熟、最成体系的。优衣库app和天猫旗舰店的用户来自全国各地,于是就有了一种“先安装app、再开店”的思路。首先,它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同价,从而避免线上渠道的冲击,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o2o的标配;其次,它会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用户前往实体店购物,如app中提供周边店面的位置指引,其线上app提供的优惠券二维码都是专门设计的,只能在实体店内才能扫描使用,从而实现从线上的到店引流,此外,对于商品打折,优衣库采取了“指定产品区隔+时间段区隔”的策略。优衣库app在国内的安装量在300万,月活跃度超过50%。优衣库考核app的指标注重关于扩大安装量,尤其是在为开店地区的用户手机上抢占位置,通过品牌传播,提升曝光率。这样,无论它去哪里开店,都可以迅速积累人气,也能减少包括热场、促销等新店开张成本。

(二)休闲品牌应用状况:以美斯特邦威为例。o2o的风暴似乎席卷大陆,服装零售业无不纷纷加入。国内迅猛发展的休闲类服饰――美特斯邦威也不甘输在电商起跑线上,纷纷追赶,取得不错的成效。美特斯邦威为推进o2o模式,已经推出微信公众号,邦购app。消费者在门店中可线上浏览店中线上商品的布局以及信息、进行电子试衣、线上支付(微信、支付宝)等操作。按照“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调整过的实体店销售提升明显。在前期烧钱付出的模式结束调整后,业绩拐点将于2014~2015年预期净利润分别为8.5亿元和9.9亿元。

(三)中高档品牌应用状况:以凌致服装为例。2013年“双十一”交易量新突破,在天猫商城表现突出的当数绫致时装。绫致的特点是多品牌(onLY/VeRomoDa/SeLeCteD/JaCKJoneS)且品牌区隔明显,定位突出,渠道绝大多数为自营而非联营的服装中高端品牌。在过去比拼渠道规模,跑马圈地的时代,绫致时装耕耘了十多年才打造完成现在的网络体系,并率先试卒o2o模式,完美地在双十一收获盆满钵满。绫致之所以能够做成这种模式,还有一些因素,比如,他们可以做到线上线下同价,反正顾客在哪儿买都是买,不用担心买贵了。其次,他们的仓储是统一运营,分开管理,无线端的订单,在店铺销售的,直接扣掉库存;需要快递的,统一发货,不会让店铺发货的,因为店铺不可能再做一个配送团队。绫致时装除了为消费者推送相关商品信息外,还让消费者提出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如预约试穿、送货上门等),让消费者切实体验到“私人订制”的独特享受。

(四)运动品牌应用状况:以耐克为例。在o2o电商模式的运用上,知名运动品牌耐克推出了一款与消费者互动的app。niKe+app的下载量从去年的57万增到258万,增长了350%,其中大部分为跑步爱好者。再加上社交软件上的粉丝,耐克试图织出自己的一张社交大网。北京关键之道体育资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表示,“耐克目前的主要盈利还是靠服装和鞋子,耐克退出niKe+平台数字营销模式,关键在于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并通过检测、处理消费者信息实现对客户的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对消费者需求服务的创新,有利于商家更便捷地快速地理解、掌握消费者信息,也有利于其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通过niKe+的数字创新,耐克正在脱离传统的制鞋、卖鞋的运动企业,在这种新显现的模式中,niKe+就像神经系统,将各类运动的产品、用户连接在一起,耐克可以通过niKe+的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如野炮、品类体验店、马拉松等线下活动)的专业运动服务,提升运动体验,而耐克也能从中发掘出更多的商机。在零售终端方面,耐克做出了改造直营店的调整,以北京为例,耐克尝试除工厂店以外的直营店,改造成品类体验店。目前,耐克在北京开设了中关村、三里屯、翠微三家品类体验店。耐克的负责人表示,“品类体验店正是耐克今后开店的趋势。”

(五)自主品牌:以梦芭莎为例。在o2o模式在互联网行业逐渐火热的同时,从创立到开始确立电商品牌的梦芭莎企业,一直立足于做线上服饰推广,最近电商企业梦芭莎也铺开线下旗舰店,并且在广州、珠海、上海以及江苏四个城市设有线下实体店,拿广州北京路梦芭莎体验店为例,通过线上推广宣传,各种打折优惠信息吸引顾客到店试穿体验,而选址上,梦芭莎在广州繁华路段中选择了一楼单格位置,商品陈列则延伸在大空间的二楼。一方面降低铺面租金成本,一方面实现了大空间多款式试穿体验的享受。梦芭莎实体店内有多台电脑以及poS机、二维码供顾客方便挑选,方便上网选衣,方便手机支付,达到双向渠道相通之意。就目前来看效果不错,对于以后是否会加大线下店铺的铺开,梦芭莎官方回应目前暂时还不能透露。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雪梅.o2o的价值突破[J].it经理世界,2011.17.

[2]孙建昆.线上线下:另一种o2o的思考[J].互联网周刊,2011.10.8.

[3]吕文龙.团购抛砖引玉o2o[J].互联网周刊,2012.1.10.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5

11月,物美集团邀请供应厂商全程参与了其2014年度联合招商活动。这是一次有别于以往招商模式的新动作,堪称变革,因为延续了十多年的行业惯例将被打破。

“这次联合招商,我们将组织采购、财务、纪检法务等部门联合成立5人小组,在确保透明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从不受消费者认可、长期滞销的品类开始,逐渐涉及到所有品类。”物美集团办公室主任、北京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物美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畅销的商品会获得更多的陈列资源。

作为北京市场份额最大的零售商,物美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一、经销商黄金时代褪色

回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物美、大商等中国的零售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时,经销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的确经历了一段黄金岁月。

零供关系专家黄静表示,以前经销商有上千万元的资金实力,就能够维持与零售商稳定的合作,而如今面临全国市场时,甚至需要具备上亿元的资金实力。此外,经销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水平与零售商的供应链进行对接,实现顺畅的资讯传递和账务、订单往来。黄静指出,这些不是仅仅靠之前积累的人情就能够解决的。

当双方步调不再一致,矛盾就会产生。而表面上看,好像是物美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更深的层面其实是传统零售商的转型变革之痛。

二、超市业备感艰难探索变革

今年上半年9家超市类别上市公司有高达7家的营业收入增速同比出现了下滑。据全球零售行业研究公司planetRetail预测,今年中国超市业销售收入增速将降低至13%。

即便是盈利能力最好的永辉超市,上半年该公司可比较门店的销售额同比就只微增3.84%。其中,社区店的同店增速最低,只有0.28%。与此同时,在香港上市的高鑫零售、物美商业截至6月30日的同店增长也仅为4%和3.8%,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3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物美2013年半年报显示,受到租金及人工费用的较快增长以及财务开支上升的影响,其税前利润倒退1.5%。

正因如此,超市业当下备感艰难。

穷则思变,零售商们开始探索供应链模式的变革,希望借此全方位深化流程梳理、成本控制,以求做到利润控制的极致。据了解,零售巨头沃尔玛正在实施《21个项目工程》,削减了大量二线三线供应商。

在黄静看来,这种提高规模效应,简化作业流程的做法代表了未来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化、集中化、规模化、规范化。

上海证券分析师刘丽指出,传统零售企业目前仍面临消费需求疲弱、三公消费缩减以及新兴业态激烈冲击的大环境,未来惟有以消费者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嫁接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桥梁的零售商才可能成为零售业的胜者。

黄静认为,类似沃尔玛、物美这样的跨区域零售商对采购体系的变革未来将会更多。经销商需要早早认知这一点,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此次联合招商的变革之前,物美其实就已经在探索“农超对接”,2013年加快推进“厂超对接”。物美方面称,这一系列变革,都是想在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降低售价。

三、供应商态度迥异

对于物美探索供应链模式的变革,供应商们态度不一。

一些规模较小的供应商显然并不能平静接受。有供应商称,物美所谓的重新招标,不过是再一次“压榨”供应商的借口,并指责物美变相收费推高物价。也有供应商认为,汰换过于残忍。

“由于商品引进汰换,势必会有一些供应商不能在物美继续经营。”物美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物美推高物价的说法,物美相关负责人感到可笑,“现在都是门对门的竞争,谁的售价高,带来的一定是被顾客抛弃。物美所做的这一系列变革,恰恰是要降低采购成本从而降低售价。”

与小型经销商相对,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大型供应商以及厂商对物美联合招商的态度则是积极支持。

立白集团大客户总监孙庆海,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认为,这个问题要从市场化的角度看。“对于小供应商来说,弱肉强食好像太残酷,但市场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物美是否搭建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能让各个厂家在公平的游戏规则里去竞争。孙庆海表示,从目前来看,物美是能做到三公的。

宝洁公司重点客户高级经理王鹏翔也参与了物美最近的联合招商。她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竞标这件事情物美做得比较公开。“物美群发邮件要求大家参加会议,并给了所有厂商同样的时间准备。包括从现场的秩序上,我们总体感觉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而物美的联合招商,在王鹏翔看来,是一次零售模式的创新。“作为大的供应商,我们希望跟零售商合作更紧密,恨不得有全年的计划。如果把这一年双方互相会有怎样的支持计划谈妥,对双方都是一个稳定高效的保障,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王鹏翔告诉记者,物美明年的主题就是“减品增效”,即在有限的卖场里去销售一些更受市场欢迎的商品。在她看来,物美既是从供应商的角度在做筛选,同时也是从商品的角度做筛选。她表示,宝洁认可这种经营模式。

据了解,一些厂商也愿意站出来,跨过经销商采取直供,一家秋梨膏的厂家就表示,明年将直接与物美进行合作。

王鹏翔还对记者表示,任何一场革新都会饱受诟病,就看是不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走出一条正确的路来。“当然,这种变革是否成功,就要看2014年的经营成果了。我们希望它是成功的。”

对于此次变革影响最大的小型经销商,物美方面向记者表示,对于积极发展进步的小型经销商,物美正在研究和推进他们转型,引导他们联合做大做强。

王鹏翔认为,所有大厂家也都是从小厂家发展起来的,竞争永远是优胜劣汰。

据记者了解,快行线公司曾是北京的一家冷冻食品经销商,自2012年开始配合物美“农超对接”工作,目前已成功从冷冻食品经销商转型为专业冷链配送服务商,物流配送服务已涉及43个城市。很多类似的小型经销商,就是这样和物美一起成长的。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6

关键词: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虚拟商场;离线服务

一、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电话问询三种形式来搜集数据,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共搜集了湖州16个零售百货商业企业(样本)的相关数据,样本的采集分布面较广,考虑到了代表性,有不同商业业态的样本,也有不同规模企业的样本,还有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样本,基本能反映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一)对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类型调查

由表1可知:

1、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B2B的电子商务业务,即企业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较好,发展的潜力也比较大。据了解,不少中小企业建设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从采购业务的信息系统开始的,利用网上或现代的通信设备向他们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或委托一些专业的配送商进货,节约了采购成本,获得了比较好的效益。表1中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算等业务的企业占50%,有此意向的占37.5%。在采购业务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外部力量的推动。因为许多产品的供应商,都通过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系统,作为下游的零售商,也自然与其相对应地建设解决采购业务的电子商务系统来对接。

2、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B2C的电子商务业务,即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情况。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中还没有一家真正开展这项业务。原因很复杂,从企业方的角度讲主要是销售观念跟不上,对系统建设的前期投入资金不足且风险大,网站建设水平低,原有的业务流程不合理,经营管理落后等;从顾客的角度讲,如消费理念相对落后,担心支付风险和配送不及时等问题。当然调查也反映了比较乐观的信息,有56.2%的企业表示,打算条件成熟时才开展电子商务,可以预见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B2C也是一种客观的趋势。从调查中反映出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中的特点是,一是属于被动式,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二是只应用于零售过程的部分业务上,零售最重要的面向顾客的电子销售业务基本没有开展起来;三是仅仅处在浅层次的应用上,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不能涉及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购、销、存的全过程,无法与顾客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限制了零售扩展业务的空间。

(二)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由表2可知,顾客能使用信用卡消费的零售场所占18.7%,说明现金交易目前仍然是主流。据了解银行收取的手续费过高,顾客购物成本增加,是信用卡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中条码及销售实时管理系统(poS)的使用已较普遍,占82.4%,对自动化信息处理、有关库存情况分析等增值服务及辅助服务需求等系统的前期投入较大,而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开展电子商务也难以明显地降低经营成本。

二、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竞争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对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认识上的误区

大多数对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电子商务的研究都集中在大型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上,并认为电子商务仅仅是先进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现代化的新动力等,而忽略了中小型商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问题的研究,更忽略了相对落后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问题的研究。这是对电子商务本质认识的一个误区。

事实上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采取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是,借助于虚拟经济的环境,聚合资源,大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与传统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的途径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的观念是,只有扩大商场和仓库等的空间才能实现扩大销售的目的,投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首先就是要投资网点,即投资场地,要抢滩设点,对于那些原来规模小、实力差、资金缺乏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来说,尤其是计划经济转轨下的国有商业企业,就只能束手待毙。

(二)契约后的两个履约问题

1、换货、退货或退款的保证问题。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处于供应链下游,接近消费终端,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厂家配送少、社会配送体系不发达,配送费用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因此对配送服务的需求较强烈。但由于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需要处理的是成千上万种商品,具体运作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物流企业能承担其所有产品的配送。目前为止,互联网商店提供消费者取货的方式与传统的邮购并无太大差异,消费者上网购物,要等到商品寄到手时才能确认商品是否所需、商品是否完好无损。若商家未提供换货、退货或退款的保证,为避免买到不实商品、劣质品或损坏的商品,即使商家提供较低廉的价格,消费者仍不愿上网消费。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有提供7至11天的验货期,在验货期,购买者付出的货款不划拨到卖者的账户上,而是放在第三者账户上,若商品不满意,商家保证退货、换货或退款,使得消费者所承担的商品不确定性的风险改由厂商承担,进而降低消费者的验货成本。在我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第三方保证机制,往往由商家承诺保证退、换货,但是由于前面所述的对商家信用认定有很高的成本,商家保证退换货的承诺很难被消费者相信。送货、取货与验货的成本几乎完全取决于递送、运输产业的经营效率,如果缺乏有效率的相关产业配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2、结算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电子结算系统的出现可以极大的提高结算工作的效率,降低结算的成本。不仅是数字产品,包括很多的传统商品也可以采用电子结算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的降低经营处理成本。但是采用电子结算系统又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很重要的就是电子现金的安全问题。电子现金使用过程中威胁不只来自于交易系统以外,在交易系统内部它也是存在安全问题,比如说,怎样防止电子现金的拥有者重复消费这些电子现金。由于电子现金的特殊性导致其复制过程简单。如果在用户复制并且将他们使用出去之后才发现这些复制品的话,那电子结算系统的安全性已经被破坏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引入可以信赖的第三方(如电子银行)参与到电子现金的结算过程中。消费者可以将电子现金存放在银行的账户上,由银行来持有电子现金账号。在消费

者要进行消费时。在线结算系统要求商家先与消费者开户银行联系。然后接受消费者的消费请求。

三、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竞争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一)树立虚拟经济下新营销理念

随着信息越来越主宰人们的社会生活,企业在虚拟经济的环境的影响下营销思维、发展途径、资本运作、管理模式、物流模式、人才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受时空限制的发展观的束缚,虚拟商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以其方便的形式大大地满足了顾客的需要。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形象、品牌、经营和服务的商品信息都迅速地传向更广阔的空间,甚至全世界市场,资源也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企业的采购链、需求链可以伸向全世界市场。这些电子商务的优越性都证实了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化是新经济下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不是讨论零售百货商业企业要不要全过程的开展电子商务的问题,而是像湖州的大多数零售百货商业企业那样,应采取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模式的问题。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应尽快地转变传统落后的营销理念,树立在虚拟经济下新的营销理念,以满足网络目标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花大力去研究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虚拟商业活动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采用什么新的营销策略等新问题。

(二)虚拟商场应用营销,开拓网上市场

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开展全过程的电子商务最难解决的就是在网上销售的突破。对于大多数电子商务刚刚起步的湖州零售百货商业企业来说,要研究如何进行网上营销,掌握虚拟商场的营销应用规律,开发网上市场。

首先,对网上经销的商品进行选择,在虚拟销售并不得到消费者普遍认可之下,不是所有的商品都会在网上销售获得好的效益的,所以要对虚拟商场的商品进行精心的挑选。如在美国有两个响当当的企业取得电子商务模式的成功,一个是销售电脑的戴尔;另一个是销售图书的亚马逊。这两个公司销售的商品都属于只要能占有相当多的信息,不一定要见到真实的商品就能决定购买的商品。而商品是鲜活的或对产品的外型很讲究的商品,就不便于在虚拟商场销售。

其次,要在网站的建设上下工夫。除了要选对、选好构建网站的软、硬件关键技术以外,还要建设有特色的网站,也就是建好吸引目标客户的网上商场――精心设计供顾客浏览的,能吸引他们眼球的虚拟商场的网页,让顾客在网上商场里能找到乐趣,乐不思蜀。

再次,运用具有诱惑力的广告和开展效果明显的网上公关活动,还可以通过拍卖竞价、派送、竞赛、奖励等方式开展促销。

(三)建设强大的离线物流配送系统

电子商务是一条“在线虚拟交易+离线服务”的活动链条。当零售百货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的虚拟在线交易完成后,就需要离线服务提供保证,离线服务主要是指商品的实体配送或售后的其它服务项目,这些服务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企业行为来实现的。因为当顾客选定商品,付了货款后,就希望得到按时、在约定交货地点的配送服务,也享受到售后服务带来的附加利益。离线服务的设计和服务能力好坏,直接影响着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感。如果企业的实力强,其电子商务的活动就可以前向或后向的延伸,使电子商务的供应、销售、调运、储存集于一身,通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来联接;如果企业的实力不济,电子商务过程的部分功能则可以分别请各个专业公司来协作解决。湖州的零售百货商业企业应该在正确的电子商务概念的基础上,选择好适合自身的电子商务模式。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解决信用、安全、履约等棘手问题

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商务,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商务动作模式,传统的贸易合同都必须通过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别。但在网络中,电子货币、电子签名使有形的合同的法律规定很难适用于网上交易。我国目前《合同法》中关于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问题,主要是就电子合同的形式问题作了规范,确认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电子合同的信用问题、电子合同的管辖权问题、电子票据的安全及效力问题、消费者权益的履约保护问题等,均未确立必要规范。一旦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很难合理解决。

参考文献:

1、耿俊辰,王士印,申彩芬.我国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3(1).

2、赵录贵.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4(2).

3、胡浩.论电子商务对零售业革新的推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7

杨小姐是福州一家零售企业的员工,上月中旬她利用公司刚开放的电商资源开了一个微店,在公司app上众多产品中,她挑选了十几种放在自己的微店上,以化妆护肤品、巧克力等休闲食品为主。“主要是考虑到情人节过后是三八节,这方面的产品比较受女性的欢迎。”她表示,一个多月来,尽管她没有花太多心思推广,但还是卖出了十几件产品,利润也有几十元。

据了解,目前在福州像杨小姐一样在上班的同时,又利用公司开放的电商资源开微店的市民已有不少。像福州另一家零售企业的陈先生,其所开的微店主要销售床上用品,虽仅卖出一件,但也有几十元的收入。据称,有的企业员工利用这一平台,每月可多赚1000多元。

据他们介绍,他们开微店在操作上非常简单,向公司申请后就可以开,产品资源在公司的app上都有,可以选择喜欢的产品放进微店里,产品说明和图片等都不用去想,全部从公司app上一键拉过来就行了。从产品说明到价格、评价等都和公司app上的完全一样,他们只要负责产品销售就行,顾客在他们微店下单后,订单处理、配送、售后服务等全部由公司负责。当然,公司让他们开微店,自然有一定的奖励,一般的做法是他们每卖一件产品都可以获得从几元到几十元的利润提成。

福州天虹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公司从去年底就开始在深圳试行B2C2C全员销售计划,今年又向包括福州在内的一些城市推广试行。不过,因为目前还在尝试,所以在福州员工微店可销售的产品还不是太多,但以后会逐步增加。他说,目前他们公司已有不少员工都开了微店。苏宁福州也是在今年初开始推行这一计划,据介绍,目前在福州,公司已有超过一半的员工利用公司提供的电商资源开设了微店,达到了四五百家,而在全国,则已有近十万家,以后这种微店还将越来越多。

不仅是天虹和苏宁,国美近日也宣布,呼吁员工开设微店是国美今年力推的一件事。据称,目前该公司已经有一万多个员工微店,这些微店商品逾60%是公司指定要求推荐的产品,如iphone6等热销产品,另一部分可以员工自己选择。通过这一策略,今年他们公司将从“全渠道”转变成“全零售”,实现线下30万名员工往线上引流,同时又把线上商品通过30万名员工的微店卖给消费者。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8

【关键词】商超;零售;联营销售

1.引言

从战后到上个世纪中后期,主要是由制造商自身进行新品的开发,然后由制造商和批发商负责商品的生产,零售商只是对生产出来的商品进行采购。商品物流大多由批发商及制造商主导。

从上世纪中后期至今,大多由零售商直接下订单,制造商根据零售商的订单来安排生产,商品营销大多由零售商独自负责完成。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不断开放、外资企业加入,已逐步完善形成了现代化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零售技术以及营销技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零售业从传统自营模式转向由品牌商控制进、销、存过程的“联营销售”模式[1]。目前商场中多采用联销模式,能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联营销售的含义

联营是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的一种横向经济联合的法律形式。零售业中的联营销售模式在行业内被称为“引商进店”、“招厂进店”等,意思是指商场不具有商品的所有权,只负责为零售商提供柜台、培训营业员、管理商场等事项,商品由各零售商实际所有、经营并向商场支付一定的费用[2]。在这种模式下,商品销售人员一般都是由商品提供者配备,商场只需要辅助销售,不直接参与商品的销售;不负责商品销售人员的工资发放;不收取商品销售的场地租金,而是直接参与销售分成。所以极大的回避了资金周转不畅现象的出现,该模式被我国零售企业广泛接纳和使用。

3.联营销售模式的特点

1)商场只需要提供商品销售场地,不需要提供资金购买商品。但是又不同于场地出租,商场不收取商品销售的场地租金,而是直接参与零售商的销售利益分成。

2)商场没有库存管理环节。商品的进货、存储都由零售商负责,商品由生产企业或者是批发商直接送达商场,商品流通环节节省了商品的采购环节,而且还不需要负责库存商品的管理,节约了商品的库存管理成本,但是商场需要负责商品的治安管理。

3)联营销售模式下人员分工不同。该模式下的商品销售人员或是导购人员由零售商提供,商场人员只需要从事销售的辅助工作,不参与直接的商品销售、商场不参与发放商品销售人员的工资。不同于代销模式,因为两者的销售主体不同,代销模式下商品销售是由商场组织销售人员完成,商场并非参与抽成、而是赚取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4)商场控制销售结算环节。虽然商场不直接参与商品的销售工作,但是商品销售后的结算工作却由商场负责,消费者先与商场结账,销售所得先由商场收取,然后由商场和零售商进行结算,商场和零售商之间是“先销售后结算”的关系。

4.联销商品的管理

在联营销售模式下,商场应深入分析市场环境,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结合商品的档次、服务、质量,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需求,科学进行市场定位。

制定完善的招商标准和招商计划。零售商的实力、经营能力等因素对商场的经营业绩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招商指标。在招商工作中需提前确定招商目标、原则,制定出完善的招商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招商,在签署联销合同时本着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合法的原则,明确联销商品的种类、规格、销售方式、联销结算方式等事项。

联销模式下商场根据销售额按比例进行提成,商场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免受损失、可以和零售商商定是否采取保底的方式;激励即销售额达到某一额度时商场会降低扣点,促使零售商积极卖货,最终达到零售商和商场共赢的结果。在销售中商场也可以在和零售商取得共识,明确促销状态下的优惠分摊比例的前提下,采取促销的方式扩大销售额。

5.联销结算

联销模式下商场参与零售商销售收益的分成,分成的依据即双方事先签署的联销合同中设定的扣点方式(保底销售额、保底扣点、激励销售额、激励扣点、促销的优惠分摊比例、其他(费用))。

“保底”,即商场为避免零售商出于私利、在经营过程中故意将入店的消费者支向另外的商场或其专卖店,导致商场的利益受损而设置的销售额底限[3]。设置保底销售额,在实际销售达不到保底额度时按照保底额进行计算。可由双方互相协商制定,如果不采用保底的方式,结算时销售额就按照实际销售额计算。

设置“激励销售额”是使零售商感到多卖会获得更高比例的回报,促使零售商积极卖货。

“保底扣点”是达不到保底销售额或者销售额未达到激励销售额时的扣点。“激励扣点”是达到激励销售额后的扣点,比保底销售额的扣点要低。

为扩大销售额,可以采取内、外促销的方式。内部促销即设激励扣点;外部促销指商场对消费者所做的降价销售。“促销优惠分摊”是针对外部促销而言的,促销本身就是一个降价销售的过程,按照原扣点结算会使零售商的利益受损,由此提出了此概念。优惠金额由商场和零售商共同分担,设置好分摊比例。

其他即商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收取的费用金额。

联销模式下商场和零售商之间是“先销售后结算”的关系,选择固定时间段进行结算。商场根据结算出的付款额付款给零售商。有两种计算方式:

(1)

公式(1)中的商场折扣承担=销售优惠金额*商场的优惠分摊比例

(2)

公式(2)中的供应商折扣承担=销售优惠金额*零售商的优惠分摊比例

举例说明,核算期内销售金额为10000,促销的优惠金额为2000(即原价销售的销售金额应该为12000),联销合同扣点为20%,商场的优惠分摊比例为40%(即供应商的优惠分摊比例为60%),费用总额为200。

按照公式(1)付款额=10000*(1-20%)+2000*40%-200=8600。商场需要从销售额10000中支付给零售商8600的货款。

按照公式(2)付款额=(10000+2000)*(1-20%)-2000*60%-200

=8200。商场需要从销售额10000中支付给零售商8200的货款。

上述两种公式中,给零售商结算的金额都应该小于总的销售金额,目前零售业大部分情况下采用的都是第一种结算方式。

6.总结

现行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供应的极大丰富使商品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联营销售模式能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时至今日,这种由零售商控制进、销、存的联营销售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开钊.零售业自营与联营的国际经验借鉴[J].商业流通,2012(20):24.

[2]王磊,梁樑,余玉刚,王志强.零售商——百货商场的合作决策问题:博弈论的方法[J].预测,2005(01):64-51.

[3]王维,齐秀辉,郑继兴,赵洋.联营联销方式下商场营销工作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9)34-35.

作者简介: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9

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收购和兼并时有发生,使企业面临提高库存周转和提升顾客服务的压力,正通过物流外包来应对挑战。商业流通企业通过实施物流外包业务,借助第三方物流服务来创造更多价值(朱要武等,2006)。中国境内的零售企业连锁发展与赢利模式的演变为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中提供机会(韦琦,2005)。

现有的有关我国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研究主要从企业物流外包(陈业玲,2005)和物流配送的视角的定性讨论(谢刚,2006)、案例研究以及配送体系(吴光华,2004)、方案和系统的设计。潘福斌定性比较直接配送、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和共同配送的优缺点,李飞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不同物流模式对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张华芹在分析商业企业物流模式的不同类型的基础上探讨商业企业选择自营物流还是外购物流服务的依据,周筱莲通过实地走访和案例分析总结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但是专门针对具体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的实际调查还很匮乏。

本文以大型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着重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型零售企业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物流外包模式是怎样的?第二,影响大型零售企业选择物流外包模式的因素有哪些?

调查方法

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通过对广东的9家大型零售企业、1家贸易公司、3家物流企业和2家协会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调查了解合作方的一手资料,揭示企业物流外包的最新进展情况,发现合作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尝试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大型零售企业所采用的物流外包模式以及影响其物流外包的因素。

本文通过联系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形式来详细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企业的个案访谈,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物流特点、企业物流外包的意愿、物流外包的效果等。本文的深度访谈采用一对一的访谈形式。调查的企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零售企业、贸易公司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零售企业需求的特殊性和零售企业本身的特点,导致不同业态的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主要零售业态的企业分别作访谈和总结。对于第三方物流则选取航空与车辆运输企业。为从整体上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基本状况,还分别访谈连锁经营协会的会长和物流协会的秘书长。

在对案例企业实地调查时,向被调查企业承诺保守企业的商业机密,在文章中不出现企业的名称或标识性图文,因此本文采用Case1、Case2、Case3、Case4、Case5、Case6、Case7、Case8、Case9、Case10、Case11、Case12和Case13分别表示被访谈的企业。访谈时间都持续1个小时左右,访谈地点都在访谈对象的办公室。访谈企业的业态以及访谈对象等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

零售企业的物流分为进向物流、内部物流和出向物流三类。通常供应商会负责将商品送到零售商的仓库或门店,因此零售企业的物流业务涉及进向物流的并不多,主要是内部物流和出向物流。大型零售企业通常需要将仓库中的商品送到各个门店,另外部分大型商品需要为顾客送货上门,这两部分成为零售企业物流的主要业务部分。

根据访谈数据从广东省的9家大型零售企业物流模式、物流系统和物流具体操作模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资料加以归纳和总结。广东省9家大型零售企业物流外包模式调查现状汇总见表2。

(一)物流外包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上述9家大型零售企业、1家贸易公司、3家物流企业和2家协会的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结果表明,被调查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7家不同程度地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即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其中1家是国有标准超市(Case1),但是该零售企业的副总强调自己做物流成本高,为此也在积极探讨未来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可能性。另外1家医药专业店(Case4)因为自有物流基础设施并且运力充足而没有选择外包,但是其物流经理讲述曾经尝试兼做第三方物流来释放剩余的运力,但却没能取得成功。

被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7家采用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具体业务是仓库到门店的配送、门店到顾客、仓库到顾客的配送,也就是说运输是被访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见表3),而其他物流外包业务如物流系统和仓储则分别只有两家企业外包给第三方。由此可见,零售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看中其配送方面的规模优势,第三方物流由于其自身运输的专业化,可以降低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这是在我国当前情况下零售企业考虑第三方物流的主要业务。

由上可知,在受访的零售企业中,运输是其物流外包的主要业务。在实际中,使用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其中,大型超市(Case9)、连锁家居建材商店(Case5)和高端百货商店(Case2)等企业都设有仓库或中心仓,利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负责物流或自营物流来运输物品到中心仓,然后再由中心仓集散到门店或顾客那里。虽然没有物流外包,但医药专业店(Case4)同样把商品运到仓库再集中运到其他地方。

(二)物流外包的影响因素

1.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如表4所示,超过一半的被采访企业认为影响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是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国有零售企业由于具备部分物流基础设施、仓库和车队,限制这些零售企业的物流外包决策,如被采访的国有标准超市(Case1)由于原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和车辆使得其没有迈出物流外包的第一步,不过这样的企业也在积极探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而外资企业,虽然在母国及其他地区有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但是进入中国市场后,面临着原有物流基础设施空缺的状况,所以积极与当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利用其物流设施,节约运营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被采访的便利店连锁企业(Case6)和大型超市(Case9)的物流外包的唯一理由就是在中国没有或缺少物流基础设施。

2.成本压力。被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中有6家企业是出于成本压力的因素而采取物流外包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降低物流成本无疑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也可以看出,物流外包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初步成效。而一些企业如某大型单体百货商店(Case3)和便利店连锁企业(Case6)由于企业特殊的零售业态和固有的物流操作特点决定它们采取物流外包。医药专业店(Case4)没有采取物流外包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拥有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的物流模式操作成熟和没有找到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零售业态。采访的9家零售企业分别对应6种不同的零售业态。不同的零售业态对零售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像便利店(Case6)这种业态对物流配送服务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从本案例的情况来看,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模式特点是租用仓库和负责仓库到门店的配送,便利店主导第三方物流。大型超市(Case9)出于自身零售业态如门店分布广、商品种类复杂等特点,与5家以上第三方物流合作,具体的业务包括配送商品到仓库、配送商品到门店和配送商品到顾客。单体百货商店(Case3)的购物中心并不是自己经营,只是物业管理,出于自身零售业态的这些特点,购物中心内的不同零售业态的企业也采取不尽相同的物流外包形式。虽然零售业态对第三方物流选择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但是零售业态的不同显著地影响着零售企业的物流模式。

4.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采访的企业中有4家零售企业提及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如被采访的国有标准超市(Case1)由于供应商负责将部分商品配送到仓库和门店减少其物流压力。高端百货商店(Case2)的大部分商品是由供应商负责配送到仓库或门店的,对于该公司当地的门店来说只有部分家电等特殊商品,由于供应商的售后配送服务无法满足该公司的高端顾客的要求,如西门子冰箱等,改由该公司负责为西门子的产品送货。供应商负责配送大部分商品大大减少该公司的成本压力和物流压力,因此该公司只是在距离远的地方和旺季时才与3pL合作。医药专业店(Case4)要求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然后自行配送到各门店。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降低成本,因此医药专业店(Case4)在采取自营物流时仍然可以取得优于物流外包的绩效。因此可以得出,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使零售企业在运输上的投入可以相对减少,不论是自营物流还是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都减少。

5.商品特点。零售企业经营的产品不同,同样影响其对第三方物流的选择。采访中的大型超市(Case9)采用自己的车队来运输特殊货品,而其他商品则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输。医药专业店(Case4)和医药专业店(Case7)由于药品的配送特点是小批量、供货周期长,物流及时性很重要。所以医药连锁企业一般都自建仓库和车队,没有物流外包,一般该公司要求药厂直接供货到仓库,然后自行配送到各门店。经营此类药品的零售企业一般极少采用第三方物流。而高端百货商店(Case2)有很多商品因为体积小重量轻而由顾客随身带走,对于高端顾客对商品的要求,则由该公司负责为其产品送货。对于量小、分散的产品,则采用第三方物流比较合理。而那些高品质、易腐的商品或贵重商品一般由零售企业自营配送。连锁家居建材商店(Case5)由于商品体积大,又涉及商品安装等服务,所以通常都会将物流外包出去,由外包方负责将商品送到顾客指定地点。可见商品的不同特性是影响大型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又一重要因素。

6.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在采访中,家居建材商店(Case5)因为第三方物流的专业技能不够,所以只要求其负责商品的运送,安装和配送还是由该公司的人员来负责。大型超市(Case8)也谈到第三方物流公司有时会违反公司规定,给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便利店(Case6)虽然采取全部物流外包模式,但是该公司也承认第三方物流的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虽然采访中只有四家企业提到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问题,但是有些公司如国有标准超市(Case1)等表示,如果第三方物流的服务都满足他们的要求或费用较合理,他们会把全部或部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讨论

以上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在目前的大型零售企业中,物流外包已经相当普遍;第二,被调查的大部分零售企业使用在仓库或配送中心集货再配送到门店的模式;最后,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成本压力、零售业态、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等因素被普遍认为是影响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因素。

零售企业的物流活动是零售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零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关键。面对激烈的竞争、成本压力和顾客服务提升的需求,物流外包已经成为国外大型零售企业较为普遍的选择。在国内,一些大型外资企业由于没有原有物流基础设施,其主要的物流业务几乎全部外包;有些私营企业则采用灵活的外包形式,有效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有的国有企业由于原有的物流设施负担及机制的限制,尚未走出物流自营模式,但也在积极探讨未来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模式。总体上讲,被调查的大部分大型零售企业使用供应商+自营+第三方的混合模式。

在被采访的零售企业中,无论采取哪种物流模式,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仓库或配送中心。使用仓库或配送中心来集中管理货物,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能有效地对商品进行管理以便将其立即送往门店,保证商品的供货。虽然影响零售企业采用仓库或配送中心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被采访的零售企业中,采用仓库或配送中心的企业几乎都采用第三方物流运输,可见第三方物流在零售企业仓库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第三方物流能使零售企业有效地管理和配送商品。

由于物流外包对零售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战略。从理论上讲,影响零售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因素很多,具体而言可能受到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成本压力、零售业态、商品特点、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等因素的影响。零售企业原有的物流设施的布局及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功能的实现。如果一家零售企业拥有良好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它就会选择自营的物流模式,如果一家零售企业没有或者没有良好的物流设施,那么出于成本的考虑它会选择第三方物流。

零售业态,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百货商店、连锁便利店、大型超市、建材超市和专业店等对物流的要求是不同的。如便利店24小时营业、分布范围广,要求物流配送及时、覆盖范围广,自营物流成本较高,通常选择物流外包模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供应商负责部分物流配送,很多零售企业在与生产商或供应商合作的时候都会签署商品配送合同,同时很多供应商也具备物流配送的功能。供应商负责物流配送的比例越小,零售企业就越有可能选择物流外包。商品特点,指零售企业经营的商品类型及范围,如鲜活易腐商品、体积较大的家电产品和建材等对运输工具及储存条件要求比较高,而一些体积小、重量轻、价值低的产品对物流的要求比较低。一般来说,零售企业会根据自己经营的商品的特点来考虑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如一些零售企业对贵重的商品采用自营物流的方法,而对于一般的商品如体积较大的一般会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零售业商业模式篇10

一、连锁零售企业经营发展模式问题剖析

(一)连锁零售企业的生产端对接问题剖析

信息不对称性阻碍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协同运作效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信息系统运行有效性是决定供应链系统成员企业间协同运作效能的关键。阻碍连锁零售企业与上游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业务对接效能的主要障碍是连锁零售企业无法将其所获取的终端零售市场需求信息及时有效地反馈给上游生产企业。这令上游生产企业无法根据下游市场信息的变动趋势来及时调整其生产线排程,从而扩大了上游生产企业的产量与下游零售企业及终端市场的需求量之间的偏差。上游供应商企业并非对下游零售商所提供的终端市场信息进行简单接收,它会根据本企业利益来分析终端市场的需求内容并对其变动趋势做出预测。供应商企业会根据其预测结果来制定生产排程计划,以应对终端市场需求的非均衡波动。但由于供应商对终端市场的预测是基于其历史销售和生产经验所做出的,在外部营销环境变异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下,供应商在修正销售端需求预测方面存在偏差,由此导致的订货批量决策失误和库存责任失衡问题,使得供应商在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的决策偏离真实值的幅度增大。

(二)连锁零售企业的流通端对接问题剖析

自营化配送体系抬高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成本。虽然连锁零售企业的整体运营规模相对较大,但出于方便购物的目的,连锁零售企业的多数门店的运营规模相对较小,其单次配送规模及单品配送量相对较小,多频次小批量配送需求给连锁零售企业带来较高的配送成本负担。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连锁零售企业既有自营化配送模式的局限性,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只对内提供配送服务,这为其配送中心埋下了产能供需失衡的隐患。由于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系统在每一个工作时段的生产能力都具有恒定值,而连锁零售商企业的门店配货需求却随着市场需求而变化,其需求值具有随机波动性,由此导致二者失衡风险。再者,连锁零售企业的自营化配送体系缺乏足额的专业化设施投资能力。在多数连锁零售企业的自营化配送体系中,多数配送业务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力来完成,诸如装卸、搬运等工作是以人力为主叉车为辅,其店内订单货物的分拣工作亦是以手工为主,相应的冷链配送设备更是稀缺。这种操作模式拉长了连锁零售企业的供货时间并严重降低其配货系统运作效率。这是由于连锁零售企业的专业流通设备虽是必需品但却使用效率较低,为节省流通成本的目的,连锁零售企业缺乏专业化设施与设备投资的意愿。

(三)连锁零售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问题剖析

运营成本高企影响连锁零售企业市场竞争力。美国次贷危机诱发全球性经济衰退,进而导致我国的生产性实体企业的产品滞销和运营绩效下滑问题。多数实体企业通过变卖资产并转而投资房地产市场的方式来确保自有资金的保值增值,由此抬高了包括商业地产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当前多数连锁零售企业的商业网点设置在城镇地区的繁华商业区或人口密度高的居民区,此种商业网点布局方案虽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购物便利,但也同时抬高了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的租金水平。高企的门店租金率对于毛利率水平持续走低的连锁零售企业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负担。从供应端分析,由于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系统建设相对滞后,这制约了连锁零售企业通过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政策来降低采购成本的努力效果的实现。多数连锁零售企业通过制定较高进场费的方式来弥补其运作成本与收益缺口,但部分连锁零售企业制定的较高的进场费超过了上游供货商的承担水平,激化了连锁零售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紧张关系,降低了上游供货商与下游零售商的合作意愿。

二、供应链视域下连锁零售企业经营发展路径探讨

(一)优化连锁零售企业的供应端对接效能

其一,连锁零售企业应建立“厂商”与“超市”供应链对接模式。考虑到连锁超市所面对的零售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连锁超市市场价格并不能由连锁超市来控制。为此,连锁超市需要通过强化对上游供应商的管理的方式来有效控制住其商品采购价格,以有效加大其产品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利差。为此,连锁超市应当以供应链系统管理为平台来强化“厂商”与“超市”对接能力。考虑到连锁零售企业的采购规模较为庞大,与小型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小额频繁交易将会抬高连锁零售企业的订货成本。为此,连锁零售企业应当加强与核心供应商之间的业务联系水平,建立起“厂商”与“超市”无缝对接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其二,连锁零售企业可采取“订单驱动”模式来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通常而言,下游的连锁零售企业下达的订单的订货提前期越短,其订量精准度越高。故此,为有效化解供应链系统中的长鞭效应所带来的销售损失和库存积压问题,上游供应商企业应鼓励下游零售企业压缩其订货提前期。但订货提前期的缩短将对上游供应商企业的生产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供应商企业可以通过连锁零售企业的信息系统及时获取终端市场的销售信息和物流强度变动趋势。上游供应商企业可以据此来及时制定相应的生产排程计划,以及时响应终端市场的订单需求。再者,虽然连锁零售企业的终端市场的销售总量较高,但其单品销售量通常较小,这决定了连锁零售企业下达给供应商企业的订单表现为单品订单规模较小且订单数量较多的特点。这一订单特点反馈到供应商的生产及物流领域上,则呈现为高频次和小数量的生产排程特点。这要求连锁零售企业应当选择那些具有较强的柔性化生产能力的上游生产企业来作为其合格供应商,以有效满足连锁零售企业对其订单执行的高及时率的要求。

(二)创新连锁零售企业的流通端对接模式

其一,连锁零售企业可采取协同配送经营模式来降低配送成本。针对连锁零售企业的整体运营规模相对较大与门店运营规模相对较小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单次配送和单品配送规模相对较小及相应的配送成本较高的矛盾,连锁零售企业可以采取建立协同配送系统的方式来分担其高配送成本。针对连锁型企业的特点,连锁零售企业可采取以货主为主体的协同配送模式。这要求连锁零售企业通过与业务关联方企业合资成立新公司的方式来建构起协同配送公共平台,依托该平台企业来将那些有配送需求的上游生产厂商、中游批发商和下游零售商的订单整合到统一的配送平台上。连锁零售企业要求本企业的各门店及业务关联方企业在每天中午十二点整和晚十点整将各自的配送需求发动到协同配送公共平台上进行门店要货集单,并依据订单数量及品类对该批订单进行分拣处理。协同配送公共平台控制者在整理订单中的各项信息的基础上来制定配送方案,以此为依据来调度运输工具并安排运输线路。考虑到不同运输工具配载的商品品类及配送目标客户的差异性,配送中心可以采取将不同目标客户的货物进行分线路混载的统一配送方式来实现预定配送方案。其二,连锁零售企业采购第三方配送机构服务。考虑到连锁零售企业的部分配送业务需要专业化的配送设施与设备支持,为满足诸如生鲜农产品等特殊货物的即时化配送需求,连锁零售企业可以外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服务。连锁零售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将其门店的销售信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对接,以跨企业的作业流程重组的方式来提升连锁零售企业响应终端市场需求变动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连锁零售企业反馈的销售信息来挖掘出其店面配送需求信息,并运用其专业配送网络来将供应商货物高效地配送给连锁零售企业。采取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模式的连锁零售企业可以节省自设仓库与配送中心的成本,亦减少其在购置专业配送设施与设备领域上的投资。这是由于第三方物流配送机构可以通过整合各客户企业的配送需求,来实现标的物的集成化、一体化高效配送。为提高服务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质量,连锁零售企业应当配合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施物流基础模数策略,对诸如集装箱、托盘等各类配送工具实施标准化尺寸,并在超市各门店的配送流程上实施标准化作业。连锁零售企业还应建立起流程标准文本,对企业各部门进行标准化操作培训,不仅确保各类物流设备的统一,更要切实提升物流作业流程和作业质量的标准化水平。

(三)改善连锁零售企业的运营管理策略

其一,以错位竞争策略来培育连锁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连锁零售企业决策层应当认知到扩张连锁零售企业的规模并非零售企业成功的唯一选项,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持连锁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针对当前连锁零售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格局所导致的过度价格竞争问题,连锁零售企业应当采取错位竞争策略来打造有别于传统连锁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错位竞争策略要求连锁零售企业将其非主营业务做外包处理,并将其主要的运营资源集中到其主营业务中。连锁零售企业可以在其主营业务中大力推动特色化经营策略,以便使连锁超市的商品与服务具有业内独占性。顾客必须在该连锁超市中购买特定的商品与服务,这种商品与服务便可以从排他中获取较高利润,进而可保障连锁超市能够免受其它竞争者的低价竞争策略的攻击。为达成这一目标,连锁超市需要深入探析市场竞争特征并据此来制定连锁超市的差异化市场定位,以此来为企业构筑以差异化服务为内涵的市场进入壁垒,并从中享有垄断性利益。其二,以品牌策略来提升连锁零售企业的收益水平。在当前连锁零售行业运营质量普遍下行的宏观背景下,连锁零售企业应当积极以品牌化策略为切入点来推动连锁零售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品牌化策略要求连锁零售企业摒弃从上游供应商处“集货”并简单地将货物转移到流通领域的传统流通商运营模式,这是由于连锁零售企业在此模式下仅能够赚取流通环节利润。连锁零售企业应建立起以连锁超市的自有品牌为核心的零售服务新体系,向上游企业定制记载本企业品牌标识的商品。对连锁零售企业而言,这种运营模式的转变意味着连锁零售企业需要从长期依赖收取通道费的流通型盈利模式,转变为通过向顾客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来获得利润的服务型盈利模式。对于长期依赖引进现有品牌入场并收取入场费来盈利的连锁零售企业而言,多数企业内部缺乏支持自有化品牌运作的组织结构及运营模式,同时从销售端来看,多数消费者对连锁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的商品品质仍心有忧虑。这要求连锁零售企业对零售环节进行大规模前期投入,将更多营销资源投放到消费教育活动中以积极引导消费者选择其自有品牌来消费,同时还应当通过技术研发和资源整合的方式来提升连锁零售企业对上游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和终端消费者市场的影响力,在零供双方协同和供应链整合上同步发力,将自有品牌做大做强。

作者:赵趁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玉英.互联网时代连锁零售企业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方法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