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8:29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1

1.加强阅读分析能力提高的训练

进入高中的学生已拥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能大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并根据上下文推断个别字词在文中的基本含义,即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这点能力要适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加以巩固和提高。按照认识论的规律,现代文阅读分析能力分为四个阶段:认读选择能力、理解概括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和拓展迁移能力。前两种能力学生已基本具备,巩固并提高他们,则是为在高中阶段着重培养后两种能力的基础和阶梯。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句子时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理解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把握。因此,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寻找文中关键词语、句子或中心段落提高学生的认读选择能力。通过经常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教材仔细分析,力求准确概括大意和主题主旨等,培养和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并使学生明白过程重于结果,重在能力培养,实现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主要通过训练学生正确、得体地回答问题,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筛选有效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及供材料作文、一料多作等方法进行。这些训练要求都是在初中生已达水平上略有提高难度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拓展迁移能力,主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深刻分析,挖掘其内在意蕴,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

2.教师要与学生对话

教师与学生对话是教学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注重文本阅读赏析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师生对话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下发生重要的变化,目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已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师生对话不再拘泥于只是传递,不再是单向的“教”。教师在课堂内外,首先在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启发、强化、激发,不在于给予学习的结果,而在于指导学习的过程。师生对话之中既有聚焦式的关注点,又有漫谈式的赏析讨论,既有师生共鸣的生成,如文本与生活的契合表现的理解,又有教师与学生依托于其个人不同积淀背景下的个性化赏析理解的呈现,最终师生对话的学习结果应该是互动生成的。教师在阅读指导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原生态阅读理解的结果,同时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文本)的热情,调动学生以生活读文本、进入文本悟读。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要(性别、生活环境等)。

3.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价值

文学性现代文种类繁多,不同的作品所蕴含的价值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是文学性现代文蕴含的价值?怎样挖掘文学性现代文蕴涵的价值?虽然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时能说清的,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化繁为简,确定一个原则,即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某篇作品的学习,从中可学到哪些具体的知识、得到哪些具体的收获,或受到哪些具体的启迪,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具体的发展。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作品所蕴含的价值,就能正确确定作品的教学目标。

4.把握好阅读的层次——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评价性阅读

这三个层次,我认为体现了非文学性现代文阅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所谓理解性阅读,就是能综合理解阅读材料,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能整体感知不同文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致思路,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意思,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对一些关键词句,能把握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这一层次的阅读,关键是要能捕捉到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记叙文,要紧扣住“事”或“人”;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关键;议论文,核心是把握住作者的观点。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发挥必要的想象和联想,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完善、深化、探究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创造性的阅读,理解是前提,带有鲜明的个性是主要特点。譬如,说明性的文章,你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运用文章介绍的有关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议论性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模拟课文的写法,再补充一个论据等。

所谓评价性阅读,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阅读者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评价。进行评价性阅读,可以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表达形式,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有人把这三个层次的阅读简要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同化——衍化——异化。我认为是很恰当的,后两个层次的阅读就是一种紧扣文本的拓展。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2

高中语文在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学方面,教师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得不到创新。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在课堂上,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课改阵地。所以所提及的语文教学体系创新重点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如何把新理念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体系方案,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构建高中语文教学新理念

关于语文学科本质特点问题,虽然各界有各自的观点,但通过与其他学科以及与古时相比,也不难发现当代语文的特点。

1.1注重实际运用。现代语文教学与古代不同,古代语文教学主要是作为封建教育的内容,其定位比较单一,而教学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文史哲理方面。而现代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语言这种文字工具,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强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服务,注重学习后的实际运用。

1.2缺少明确的逻辑性。与英语教学不同,语文作为母语,在高中时就已经具备相当的语文能力,这个阶段的目标还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是,语文没有明显的高级与初级的层次之分,就拿作文来说,小学时写记叙文,到了高中写的仍旧是记叙文,上一级并不比下一级高。其他学科的体系层次则比较明显,各个知识层环环相扣。从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可以看出,只有注重语文的课外阅读,语文水平方能提高。

1.3没有明显的生成性。作为一种思维,语言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它的学习要求并不是现成的工具,每个符号都有其文化背景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学习这些,除了了解每个符号的意思之外,重要的还要了解社会人文背景。在学习语言时,要接受民族文化的特点,所以说学习语文并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要灵活多用,做到举一反三。

2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体系

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不少存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提不起兴趣的负面现象,出现“少、慢、差”,其原因的实质在于教学体系中,教学模式和方式的不对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重点还是在于创新教学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创新教学方法。①转变角色。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打破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以传统授课知识的现象,改变过去的机械式教学方法,积极创设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坚持平等对话,让学生拥有自由民主的权力,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时,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进一步淡化课程实施的预订和统一性,注重个体指导,探究课程的多元性,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挖掘学习任务。另外,教师要以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给学生树立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②建立语文学习新体系。建立语文学习新体系,通过全新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的学习,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可能,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资料,淡化课堂的界限,让学生自己学习。比如可以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探讨中去发现学习语文的问题,并找到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此以来,学生便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主体价值,不再把学习看成负担,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进程。

③灵活运用教材。传统的高中语文课程使教师只能被动的按照教材要求去教学,在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背景下,教师应该创造性地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加以融合与筛选。要结合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对教材做出取舍,使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2创新教学模式。①构建多元、分层发展的机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做到“有教无类”,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新的教学体系要在更大程度上,更广的维持社会对不同人才需要的要求。在教学观念上要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元发展。在评价或成绩考核方面,不能仅看分数,而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

②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语文教学具有学科丰富内涵但课时较少的特点,另外,加之语文学科能够自学的独特性,所以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课堂教学,沟通课内外学习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要课内与课外结合,自主发展,保证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课堂外要加强学生对外的交流能力。

3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创新必须围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特别是要切实研究解决好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扰问题,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现状;改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语文作为我国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在校学生的重点。但语文这一学科,主要是在中、小学阶段十分受重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地位有所下降。在高等职业教学中,学校的教育主要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率入手,专业技能成为教学的重点。这就导致了高职语文学科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明显下降,甚至在一些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处在了学校教育的边缘。学校重视的不足,再加上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了高职毕业生整体素质的不足,严重了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高职语文教学缺乏明确目标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办学系的束缚,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安排极不合理,各学科的安排很不平衡,很多院校的教学设置上都片面的强调专业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教学重视程度较高,投入的精力也较大,儿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教学则比较忽视,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上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地位更低,日益边缘化。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加导致了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往往是应付了事,对于语文学科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2.语文教育教学资源不足

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更为不足,师资力量短缺。在面对着艰巨的学生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往往把有限的资源都投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大部分教师都去教授专业课,而语文等学科往往是仅有极少的专业教师,甚至找老师兼职授课。很多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年龄都比较大,年轻教师较少,高职院校对于引进年轻的专业课教师热情较高,而语文等课程的教师引进较少,使得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更新较慢,缺乏健全的师资队伍。

3.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与普通本科的语文教材一样,都是侧重于学生的语文基本文学素养的培养,而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语文素养存在一定差距,学习时会感到十分的吃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感到很难,没有意思。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而高职语文教材并没有突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没有充分的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这就造成了语文课程在整个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较低,成为了课程学习的附属品,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

此外,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一直沿用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加上学校的不重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敷衍了事,教学没有创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更为单薄,不感兴趣。

二、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高职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受到了现代教育实用主义和历史遗留文体馆的双重影响,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1.正确认识语文学科重要性,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顺利的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当前,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都美誉真正的认识到语文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造成了对于语文学科重视不够。所以,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现代高职教育思想为指导,真正的认识到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先对语文学科重视起来。

其次,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顺利的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前提,同时也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高等职业学校开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的运用语文知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把语文放到与专业课程一样的地位。

2.加大语文教育资源投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资源的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育资源投入,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硬件的投入,建立多媒体语文教学教室,引进各种多媒体语文教学器材。其次,加强教室队伍建设。注重引进年轻语文教师,充实语文教师队伍,对于现有的教师定期进行语文教学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的情况,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科研,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

3.构建高职语文教学特色课程体系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的结合高职院校板式实际,突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语文教学区分开来。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以发展学生的专业和适应学生未来就业需要为指导思想,构建高职语文教学的特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文课程的设计也要有所区别,满足不同专业的特殊需求。例如,针对地铁专业的学生,《演讲与口才》和《普通话》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课程的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好的在地铁站位旅客服务。而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是锻炼学生的说明文阅读,适应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阅读各种设备说明。同时,不管何种专业,普通话学习都应该放到语文教学的基础来抓,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交往不断扩大,普通话成为一项基本综合素质之一,是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构建有特色的语文课程体系,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语文教学改革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的结合本校实际,对语文教学进行探索和尝试,在保证语文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下,丰富语文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海俐.重视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青海师专学报.2012(S1)

[2]由娜.高职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03)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实践

一、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和要求

(一)主要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微课是在这些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教学重点明确:微课教学研究的问题都能具体到某个知识点上,或者是关于某个教学主题的活动。微课内容精准、重点突出,非常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讲解。2.教学时长较短:与传统教学手法不同的是,微课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一般控制在5-8分钟左右。既能够高效利用时间,又能够节省出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吸收消化新知识,和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3.传播形式多样:微课内容精确、简短,容易被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有效保存。可以通过微信、QQ等交流,用app、土豆、优酷等视频软件进行广泛的传播。

(二)具体要求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深刻的解读。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能够利用多个角度进行讲解。不是所以学生都能从一个角度对文章有一个好的理解,我们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多个角度教学讲解。充分考虑微课教学的特点,注重细节。无论是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还是对名词的解释,都要注重去设计一些相关的细节性问题,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思考知识点,对初中语文进行深度的思考。

二、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一)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豁然开朗

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知识点的分析不全面、人物情感的理解不充分。所以就不能一针见血地定位到学习的重难点上,即使定位了也不一定就能学得好,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学习,微课教学特点之一是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因此微课教学进入初中语文的学习课堂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样在面对教学重难点时,教师才不会苦恼,学生才不会头疼。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精心设计微课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中,除了需要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较高之外,微课设计的能力也很重要。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选取讲授方式、挑选相关的短视频、资料等,合理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微课教学对于当代初中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自主设计微课,准备好录音录像设备,进行后期视频的剪辑,为多次利用打好基础。

(三)利用微课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只是教师给学生讲授,学生接受消化教师的观点。微课教学时间较短,其中还会设置相关的细节性问题,这就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归还给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合作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5

一、引言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整体上呈现的倾向是弱化处理,知识动态性、能力上的考查逐渐形成。根据笔者对几届高考学生语文分数的比较分析,凡是超过120分的同学,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项上丢分较少至多丢6分,凡基础知识项丢分超过50%的同学,其总分很难到达110分。目前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多结合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学生对这种繁琐的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认识,往往是学一点记一点、在整体分类和系统化总结归纳上很难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许多基层高中把高考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高三上学期中,利用一个月就复习完了,这就是蜻蜓点水,学生理解不透、积累不足,考试中学生多数是碰运气,分数自然高不了。当下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题型、内容、形式上不断改革,稳中求变,是对学生发展的时代变化的调整,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基础知识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基础知识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

语文基础知识从内涵上来说,具有工具性、传承性、个体性、稳定性特征,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思维、交流、工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相关活动内容,这也是语文作为工具性载体的重要因素。语文基础知识中多是从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在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也将成为未来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目前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多是围绕高考考纲考点要求展开,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多变性等特点是当前教学中以高考命题标准为参考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知识零散,在基础知识总结上多是通过单元导语和小结串联较为全面的知识点,这种形式在系统化知识构建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教材的练习思考中存在一些比较内隐化的知识点,通过问题思考呈现,这种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积累总结,对这种知识很容易忽略。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上也出现很多变化,这种内隐的知识增多,直观展现出来的知识点逐渐减少,对学生探究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教师知识系统化高效教学的难度。教师在语文基础知识素养上的不足也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偏重知识的针对性,在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泛度上没有较全面的系统的积累,对学生知识运用引导也会有所局限。

三、基于高考基础知识考查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注重实际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相对隐性的特点,传统教学中的内容逐渐积累成越来越多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也会不断增加。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集中在成语、古诗文名篇名句、文化常识性考查、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等内容上,相对稳定。针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进行专题教学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进行的一项内容,这种教学主要是在题型、内容范围、解题技巧上进行,对基础知识的文化价值教学没有深刻的体现。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下的遗留影响,在认识上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将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真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更为先进的教学体系。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第19小题,考点是表达得体,该题的出现就要求一线教师把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加强积累方法的引导

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要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基础知识考查要求的教学指导,切实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辩证看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教学引导上给予重视,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善于观察、归纳总结收获,比如引导学生们在看新闻、读报刊和新媒体时,要注意其中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语文教学本身是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是应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指引积极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认识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及时更新,不能一味针对高考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方法和要求,努力构建师生价值观的共同导向。如在文化常识性知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的教学方法上,一般结合具体文本阅读进行,古诗文的学习首先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翻译文本,其后再做题,在这一形式上应给予重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实现综合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对文化常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在文本中的应用,应进行适当结合实际教学安排进行专题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系统化。

3.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注入课堂教学新元素

除了利用传统的早晚读、课前读等积累方式外,还要探索新的方式,比如翻转课堂,网络微课、智能手机积累等。语文基础知识在经典文本阅读中的运用较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融入新的元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础知识学习现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点文学时政话题,高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教育立足长远,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庞杂,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不断更新,为基础知识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6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1-0233-01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将其作为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全面释放学生的潜能,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主体,为此,就需要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1.升学压力导致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在很多地区的小学中依然面临着研究的升学压力,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的评价方式依然采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个成绩的结果又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联系,因此,不断从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看,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现在教学方面主要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语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的特点。

2.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的设计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开展

上文中也提出了,现今的小学语文教育受到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限制,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正常的开展语文素养教育。同时,传统的课程设有从一个方面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般说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呆板,一成不变。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正常教学内容的开展,这就导致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体系构建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应该引入学生会感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应该与语文教学有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改变教师的讲授模式

目前,在很多地区的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授的内容过于的突出语文知识点的讲解,当然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知识点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过度的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会导致语文教学模式缺少亮点,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本着快乐教学快乐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诉求,注重学生的道德和思想情感的培养。

3.构建师生互动关系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互动关系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具体到实际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沟通交流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为根本宗旨,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途径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刻意的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语文是母语教学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随时都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去接触其他的语文材料,不要仅限于教材,学生通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考虑到语文课程汉语言文字特点对学生字词、阅读理解、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和对语文知识整体的把握性。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关爱每一位学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法的确定都应有利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语文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其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广泛的应用。

3.努力建设开放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设置应该立足于现实,面向世界和未来,应该积极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新领域,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相互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多需要的基本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在设置中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进行,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的对课程做出调整,积极的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途径,要注重细节,这样就会使小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那么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会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彦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语感及语文素养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2]孙钦国.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3]国秀玲.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4]余高松.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语感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新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刻苦钻研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统,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能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如何走进语文教学课堂,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让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多资多彩的语文生活,提高语文素养,也谈几点认识。

1.注重学情分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个班级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不同个体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的不同;不同个体的生活背景、家长的文化修养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不同(之所以这样提出来,是因为农村学校更具有特殊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也就是学情,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董文静老师在《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楼阁,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才能确定其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活动中的最近发展区;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没有学情分析的内容分析往往是一盘散沙或无的放矢;因为只有针对具体学生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课堂教学必须在知晓学生的起始能力水平和已有的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做到心知有差异,但教学无差别,才能实现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

2.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改革中,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九十年代以后强调素质教育;新时期的教育思想更加强调"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因为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更具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它以语文知识为内载,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新理念强调"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要立足于人的培养",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要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新课堂提倡"授之以渔",教师必须自己会"渔"。

3.正视语文学科特点,是语文课堂教学魂之所系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紧扣"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学生精神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广的"特点,唤起"人文精神"回归;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特点,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一特点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当然,语文学科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理念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教师指导下一步一步的训练,才能揭示规律。其实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能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又能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4.让感受语文的快乐,成为语文教师一生的奋斗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8

关键词:听课方法;语文课程;学习效率;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内容之一,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这两项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两项技能。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对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可以使那些学习方法较差的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大进步。

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配合老师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语文听课方法,在课堂上能够更容易抓住学习重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途径

1.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

无论是在哪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会存在这样的现象,班级里的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确实是参差不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同的听课方法。有良好听课方法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有重点,学习效率高,会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并牢记重点内容,而听课方法差的学生就很难做到这些。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较差。众所周知,学生的听课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有重要影响。一节课的时间在四十到四十五分钟之间,学生是无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较长时间,而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相对较短,这就造成了在同一堂课中学生有了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

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在上课时,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思考,并与老师进行互动。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课上听到的重要内容,应该及时地在笔记上记下来,以便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时,不会遗漏课上的重点内容。

2.做好语文课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良好的听课方法,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前预习。很多学生疏于在课前对课程内容的预习,这样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陌生的知识,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课本上的某些内容时,学生不能及时找到,而造成课上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并且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教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记出来,通过应用工具书对生字词进行查找标注。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上就会更加容易地跟老师进行配合,进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是组成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复习课;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2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15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关于高中英语,在目前高等院校招生模式中占据重要位置,关系学生入学深造及发展。基于目前新课程改革及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应用,力求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复习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复习效率对于高三学生更加重要。本文就目前高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英语课程复习中加强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及措施,以供参考。

一、当前英语复习课教学中主要问题分析

(一)复习模式过于单调

目前,大多高中英语教师普遍存在一种意识,其认为复习的目的及意义在于将课本知识重新讲述,以求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这种情况,在后期英语教学中应引起重视。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可实现对课本基本知识的了解及掌握,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学生在日常授课中对课程知识已有一定掌握,部分知识点甚至完全掌握,如采用通讲的方式,不仅浪费资源,同时还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复习教学中应对学生课程基本掌握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明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及策略,并做好对知识点的分类,以便学生掌握。

(二)基础知识未得到巩固

关于该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对基础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其对知识点分析及复习解讲不到位。如英语教学中常存在教学三大要素,语言、词汇及语法,学好英语的主要方法在于做好语言、词汇及语法的配套讲解。但是由于部分教师不尽责及忽视重要语法及关键点的分析与领会,导致学生英语复习效率不高。对于该点的改进,教师在复习课中,应注意三大要素配合,如对于部分知识点,教师应加强对复习过程教学知识点的讲解与领会,以便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未能准确把握英语复习教学重点

在英语考试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题型,选择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四大主要题型,其中,选择题所占比重较大,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阅读理解分值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分值占据一半以上。基于此,英语复习应要求学生抓好“主次矛盾”,加强“对文章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力求从最大限度上抓住高考英语的主要得分点。换句话讲,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提高阅读和理解英语的能力,对学生运用英文交流也具有较大意义。因此,对学生来讲,英语复习中,要分清主次,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提高自身阅读文章水平和能力上,以实现提高英语成绩的目的。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应用与创新分析

(一)加强词汇模块复习中的词汇语义理解与应用

语音、词性及语义作为词汇构成的主要要素,在阅读与交流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词汇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词汇基本要义出发,对语音、词性及语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讲解,并指导学生用所学单词进行造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根据大纲要求,高中学生在毕业前应掌握4000左右词汇量,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应根据考纲要求,重点对1500左右常用词汇进行深入学习,并针对学生在日常单词学习中的难点及易错点,反复性挑选复习,使学生能在反复记忆中加强理解与掌握。另外,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加强对词汇的记忆,激励学生自我复习,加强学生语言感知。还有,结合课本实例,对词汇所在语句进行翻译及应用词汇造句,也是加强记忆及扩大词汇量的主要措施。

(二)阅读理解模块应学会举一反三

这几年高考英语阅读试题,大多题目来源于生活,且与课本文章类似。因此,作为教师,复习过程中应结合文章具体类型,教会学生阅读同类型文章的方法及对重点语句的判别。如英语阅读理解中,教师对一些人物传记类文章的讲解,应结合实际情况,教会学生如何快速查找文章中心内容及重点语句,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好地掌握文章大意,以便学生能够在考场上以最快速度查找答案,提高考试答题准确率。另外,在阅读理解复习中,应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锻炼,如在对文章Broadeningborizons复习中,可根据文章内容,安排学生收集素材,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就whatdidyoureadfromthearticle?DoyouKnowhowtosettletheproblems?等问题进行思考与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写作模块复习应加强阅读与反复练习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写作能力的提升不仅与长期写作练习有关,同时也与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及阅读量的掌握有关。可以说,若学生仅掌握了基本连词及相关词汇,且平时英文阅读量少。教师即便组织大量练习及讲解,学生所写内容也过于空洞,无法满足大纲要求。关于加强学生写作,笔者认为,首先,应要求学生能够仔细揣摩文章意境,并从文章主要构思、写作内容等进行充分理解。其次,根据文章类型,选择合适的题目要求学生实施写作,不断培养学生文章写作能力及考查学生对英文单词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师可结合学生写作情况,为学生制定写作大纲等,并对学生写作过程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满足当前应试教育的要求。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篇10

关键词:职高教育;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400-01

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教学观念和模式的转变,语文作为职高之中的重点文化科目也需顺应时代的要求,通过革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对职高语文素质教育在教学之中的实践进行全方面的阐述。

1.职高语文教学之中实践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1.1以育人为本位。育人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职高学生即将面临着社会就业,因此在对其进行培养时需要注重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对其进行基本理论常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通过落实素质教育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为人处事能力的提升。

为了做到这一点,职高在进行语文素质教育实践时需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促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真正地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顺利地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在具体的实践之中,职高语文老师需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之中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并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感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了解更多的人生哲理,提升内在修养和审美意趣。

1.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高语文教育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在实践素质教育时需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出发,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校和老师可以开展一定的朗诵比赛以及演讲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我的平台。另外在写作能力方面则须注重大量的训练和实践,以征文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在日常的在活动中可以通过周记的形式让学生养成以手写我心的习惯,并使其在大量的实践操作之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1.3注重开展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在新的形势之下,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成为了社会的共同需求。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之中,落实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以及动物园,以此来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更加开阔自由的环境之中了解更多的新兴事物,这一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业负担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职高语文教学之中实践素质教育的意义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素质教育从学生主体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通过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通过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鼓励学生与组内成员进行共同的探讨,这一点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素质教育要求老师不再简单地进行信息的输出,而是采取提问的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认知结构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学校和老师需要举办各类学习实践活动,既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又使其在实际的操作之中,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积极的创造和探讨,这一点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2.3促进学生的综合技能的提高。高职教育作为连接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培育社会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重责任。高职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自身的就业选择,因此在语文教学之中通过落实素质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能够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3.职高语文教学之中实践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

3.1让学生认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认识指导实践,要想落实高职语文教学之中的素质教育,首先则需深化学生的认识理念,使其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是提高个人素质,提升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在语文学习之中,通过品读各类名家经典以及大量的习作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并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次,语文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理解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学习其他的专业知识,这一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在较强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最后,学好语文能够提升个人气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自己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3.2增强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活力及效率的提升一直是高职语文教学之中的重点和难点,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自主性,自控能力较差同时注意力极易分散,因此老师可以采取分组竞争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与组内成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合作来分工完成老师的学习任务,并与其他小组进行竞赛,以此来加强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课堂活力和效率的提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

3.3注重语文教学的实用性。高职语文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尽管语文这一学科的思想性较强,实用性较差,但是在实践教学之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该学科的指导性,将语文教学与专业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结合,让学生在人文教育的指导之上进行有效的实践,从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3.4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高职语文教学之中,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老师教学方法的革新。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突出这一特点,语文老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与机会,通过开展教学活动以及实地考察的方式来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之中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3.5注重学生的综合实力,突破唯分数论。素质教育要求老师突破唯分数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不应将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尺,而应通过对学生成绩,素质,体能,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的评价来进行综合考量。

4.结语

在高职语文教学之中素质教育的落实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并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既需要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还需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来增强课堂活力。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J].华语教学出版社.2011(02)

[2]万文芳.教学与管理.[J].北京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