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物资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27:33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1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数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有的制度已制定了十年或更久的时间,已经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和变化了也没有进行更新和完善;有的制度完全照搬国家或地方的规定,没有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造成制度不明确,无法执行;还有的制度制定得很好,但宣传不到位和缺少奖惩方面的制约机制,好的制度得不到贯彻执行,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在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难以保证。

(二)各职能部门缺乏沟通与配合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设备处管理设备仪器和家具;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实物管理部门管理的是物,所以只关注自己所管的实物资产的类别和数量,缺乏总体价值量的概念,而财务部门管理的是价值,所以只重价值量的核算,对资产的类别和数量不甚关心,埋下了固定资产实物账同财务账存在差异的隐患,如果相互间对账不及时,就会使差异额越来越大,最终核对起来工作量极大。在因清产核资等需要实物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完成报表时,因缺乏统一管理和协调,沟通配合更显不足,甚至发生各部门提供数据不及时和不认真的情况,造成报表工作完成时间紧迫、报表数据存在不准确和不合理现象,几经查找修改后才能报出。沟通配合不足直接导致了学校的整体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不高。

(三)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合理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在整个高校的总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设置合理的岗位和配备合格的人员管理固定资产显然非常重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岗位包括实物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岗位、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各学院处室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实物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对上岗人员的要求一般都不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换人较频繁,很多情况下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甚至有的对如何登记固定资产账目、如何操作管理信息系统都不熟悉。财务部门没有设置管理固定资产的专门岗位,有固定资产方面的重大紧急任务时,临时安排人员应急,或虽指定了专人管理固定资产,但在发生其他领导认为更重要的任务时被抽调去,从而占用了正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间和精力。在遇到大规模的清产核资、上报数据等重大任务时,由于平时基础工作不扎实,导致完成起来困难重重,不是发生数据采集准确性问题,就是发生人手不足时间来不及问题。实际占有和使用固定资产的学院、处室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基本上是兼职,工作时间和管理水平有限,尤其是对于那些固定资产规模大的学院来说,兼职管理很难收到良好效果。

(四)高校固定资产普遍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

(1)高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为满足办学规模的扩大,目前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非常普遍。这其中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建造多数是通过专门的贷款来完成的,就贷款利息的核算来说,许多高校都没有全部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当建成后,因种种原因未办理竣工移交手续,即使房屋建筑物已实际投入使用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未能入账,导致固定资产账实差异巨大。

(2)各学院、处室接受捐赠增加的固定资产,因未取得相关凭证或对入账工作不重视,不及时到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办理入账手续,造成账实不符的现象。

(3)实际占有和使用固定资产的学院、处室,在固定资产发生增值或减值时,因对实际使用未造成大的影响,所以不及时到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也造成了账实不符。

(4)对于因年久损坏无修复价值、技术淘汰、丢失等原因造成的报废报失固定资产,由于责任难以划分、历史遗留问题、申报手续繁琐等,多数高校都会持消极态度,不加处理而留在账上,日积月累,造成很大金额的账实不符。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对策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宣传与奖惩制度对已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保留合理有效的部分,去除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部分,与时俱进,进行修改完善。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需要,在国家大制度和地方规定下对条款进行细化,对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预付款、货物验收、资产入账、支付余款等各个环节如何操作都做出详细规定,将每年什么时间分几次进行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账账核对写入规章制度,对每年具体的实物盘点时间和方式加以规定,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等都予以长期化、明确化、制度化。有了好的制度还得贯彻执行,一靠宣传,二靠奖惩措施来保证。通过在校园网上和日常工作中向广大师生宣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使大家都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起来,对如何做好同固定资产有关的采购、报销、使用等清楚明了,这样就为提高全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违反制度规定,,造成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给以相应的经济或行政处罚,而对于按章办事、管理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也实施相应的奖励措施,就会极大地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以不折不扣地执行,收到预期效果。

(二)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各部门间的协调,需要在各部门的沟通和相互配合下才能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将负责各类固定资产管理的实物管理部门和负责价值核算的财务部门的职责权限加以明确,尤其要突出财务部门的管理地位,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因为在在高校管理制度中,高校财务部门除负有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等主要职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全校固定资产的统一管理,并对财产物资管理部门在业务上进行监督和指导。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管理的几个部门和进行资金核算的财务部门中,只有财务部门可以了解和掌握学校固定资产的整体价值情况,参与固定资产全过程的管理,而且因为其同时掌管着全校各部门的经费,也最有可能在宏观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起到综合监督协调的作用。当然,对实物管理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也应了解和配合。

(三)合理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并加强培训在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部门设置专门岗位,选派坚持原则、精通业务、责任心强、整体素质较高的人员上岗,对管理好固定资产是关键。实物管理部门一经设置招标采购、资产入账、信息系统数据的维护等工作岗位并安排合格的人员后,应尽可能维持岗位和人员的相对稳定,确因工作需要发生变动,也要做好移交工作,确保交接不造成大的影响;财务部门应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专门管理同固定资产相关的工作,让既熟悉财务业务又懂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担任这一岗位的工作,负责定期同实物管理部门核对固定资产账、填报清产核资等涉及固定资产统计数据的报表、产权变动登记、固定资产添置资金计划审核、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起草或修订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具体工作;实际占有和使用固定资产的学院、处室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职或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卡片和台账登记保管、定期盘点实物等工作。所有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才能上岗,还要在工作中通过自学、参加相关的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最明显后果就是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即账实不符。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会计核算中存在一定问题。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使账面价值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物价值,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为建造房屋建筑物而发生的专门借款,其利息支出毫无疑问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是最终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利息应予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高校基建项目已完工但竣工决算手续未办理的情况下,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应按暂估价入账,待决算完成后,再按实际价格调账处理。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以真实反映,做到账实相符。

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者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部门应认识到及时入账的重要性,确保账物相符。

在固定资产发生增值或减值时,实物占有和使用部门应及时到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将增值或减值金额及时入账,使账面价值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没有积极妥善处理报废报失固定资产,也是账实不符的一个原因。对于报废报失的固定资产,资产的占有和使用部门应做好账目登记、实物保管、收集情况说明和责任认定等材料的工作,并定期汇总上报实物管理部门,重大问题随时上报,由实物管理部门认定后,进行整理,报财务部门(有些学校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经事务所评估确认后,形成最终的数据,报高校上级管理部门审批,高校根据上级部门批准的文件做销账处理。虽然程序较繁,但此项工作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会得到大大改观。

总之,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提升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荣:《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确保固定资产价值保全》,《财经界》2009年第7期。

[2]龚福和:《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4期。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43-01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从会计概念角度讲,它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二、中职学校的发展形势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2010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全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教育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会议。一个纲要和两个重要会议的鲜明特点就是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做了十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在《规划纲要》中首次将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单列为一章(第六章),可见国家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重要地位的加强,集中体现在国家陆续出台的改革措施和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尽快地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而随着固定资产在中职学校的资产结构中占有比重的越来越大,中职学校必须把固定资产管理放在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上,加大重视力度并重新规划,从而更好地满足学校职业教学工作,不断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落后,制度体系跟不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总的来说,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惯性地停留在“重教学、轻管理”的思维模式上,只关注传统的招生规模、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而对固定资产缺乏管理意识,对固定资产的综合效益也从不评价。究其根源则在于传统上学校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上级的直接拨付和集中拨付。在日常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随意,机构建设不合理,没有设专门的管理部门,造成与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三类部门即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之间职责分工紊乱,缺乏必要的配合、监督和约束机制。在固定资产的进入、运行和退出机制上,固定资产购置缺少审批程序和分析评价制度;购置后缺少领用及管理制度,使用过程中缺少维护保养制度;在资产的占用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价方面缺少系统的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

2.固定资产投资缺乏计划性。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一次性投入、金额较大、使用期长的突出特点,若投资失误,必然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学校的财务状况。目前中职学校招生越来越市场化,招生规模的波动是常态。如果在购置固定资产前,未能对职业教育市场进行有效分析,盲目为扩大规模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必然造成新增的固定资产和购入的实训设备资产长期闲置,资产利用率低下。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重购置轻管理”现象严重。许多中职学校都缺乏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由低值易耗品库管员兼任有之,由财务人员兼任有之,且人员经常更换、极不稳定。这样,必然造成固定资产有人购无人管的局面。具体表现在:资产购入后缺少必要的验收检验制度,资产领用借用不办理交接手续,日常使用过程不按正规操作使用也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最终造成财务账面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严重不符,甚至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结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和处置环节也不按程序报批,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4.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准确、不及时。有的中职学校固定资产财务核算只进行简单的增加、减少记录,没有按固定资产类别设立明细账,也没有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也未按会计核算制度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缺乏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监督制度,形成固定资产购入时到财务部门报账记了增加,但固定资产报废、丢失或者处置时资产使用部门却不办理相关手续,不通知财务部门,形成财务部门不记账或记账不及时,“账实”难以相符。

四、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1.从思想转变入手,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新理念。一方面,学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学校实现专业建设,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应从战略发展角度深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学校上下要从企业化管理角度来重新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固定资产关乎学校财务状况的根本和大局,关乎学校资产的效率化使用,关乎学校的经济效益状况,关乎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关乎学生的经济负担,关乎学校整个教学质量、教学成果和教学效率的最终提升,所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和管理固定资产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从量本利的财务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广阔的节约空间,从效益和效率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夯实发展的巨大潜力。

2.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只有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效能。首先,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制度,要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招生市场,按照专业建设的需要,对将要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可行性研究,测算其净现金流量、投资回报率等指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作出科学的投资决策。第二,健全固定资产验收保管、借用领用、维护保养、定期清查盘点、报损处置制度。要明确管理责任,实现责任到人,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第三,还要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考核评比制度。学校应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最大程度地维护固定资产,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3.从部门设置入手,建立三方制衡机制。一般讲,固定资产的管理应遵循三方制衡的原则进行:{1}实物使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等,由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及相关人员行使;{2}实物管理:负责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验收、编号、建卡、登账、调拨、修理、处置、报废等,由资产管理部门行使;{3}账务管理: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登记账簿、账务处理、联合有关管理部门进行资产清查盘点等,由财务部门行使。

4.从财务管理入手,加强固定资产财务核算。首先,采用条形码管理,给每个实物张贴一张唯一的条码资产标签,涵盖资产购入直至资产退出的整个有效使用周期,对实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经常不符的老问题,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变得轻松、准确和及时。第二,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账,实地清查盘点,做到固定资产“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合,定期编制固定资产管理报表,为领导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五、结束语

中职学校要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在大力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的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系统和效益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沈金东.关于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5)

2.蒋业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616.5

一、目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薄弱,缺乏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中职教育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资。但一些中职学校只顾盲目投入,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着"重进轻管、重钱轻物"的片面管理思想,究其根源则在于公办学校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上级的直接拨付和集中拨付,这些资产属于国有资产,是无偿使用,因此多数学校都比较关心每年的财政拨款,很少关心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益。这种没有长期管理规划、只顾眼前利益的管理意识,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不规范。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钱轻物的现象,虽然有的中职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制度,但不成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中职学校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导致重复购置,浪费严重。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经费大部分来自上级的财政拨款,是无偿使用,而学校大多数部门不讲效益,盲目采购教学设备,导致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无法发挥。

第二、固定资产采购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多数中职学校虽然成立了采购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透明的采购制度,采购机制不规范,没有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调配,采购的透明度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购买成本偏高,无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固定资产报废制度不够健全。中职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不提折旧,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规定也不明确,造成报废的随意性很大,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和应付各种评估需要,再加上报废的手续过于繁杂,所以干脆不报废,导致学校固定资产虚增。有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使用价值,时间久了,便无人管理,最后发霉腐烂,造成国有财产的浪费。

(三)忽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随意,机构建设不合理,没有设专门的管理部门,造成与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三个部门即固定资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必要的配合、监督和约束机制。因此,忽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定期的清查制度,中职学校的家底难以清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二、加强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实施人才培训工程

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科建设的物质基础,克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不良倾向,从战略发展角度来深化固定资产管理;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要从企业化的管理角度来重新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固定资产关系到学校的财务状况大局和经济效益状况,因此,在购置各项固定资产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科将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现代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以及不同专业的要求去配置固定资产,保证"物尽其用",防止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师生的资产管理的意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是提升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建立一支素质比较高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形成财务审核管理员、归口部门资产审核管理员、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三级管理员队伍。

(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来购置资产,促使资产使用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资产,防止重复购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预算更加科学、合理、透明。

第二,严格固定资产的报废制度。中职学校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必须严格遵循"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不得擅自处置固定资产。规定中职学校各类固定资产使用报废年限,规范报废申报程序,根据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质和类别、及其规定的使用年限,当固定资产达到了报废年限时,一部分固定资产学校有权自行处置的,由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经学校领导审批后进行处置;另一部分由学校财务部门报上级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审批即可办理报废手续,这样,既简化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又使固定资产报废有章可循。从而使学校的固定资产更加真实可靠。

第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清查,确保帐、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进行处理。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的直接责任人追究其经济责任。

第四,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考核和评比制度。学校应该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最大程度地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促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用。

(三)抓好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规范基础工作

学校财务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分类账,负责固定资产的财务审核、统计报表、统计分析、资产清查的布置和系统管理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固定资产验收、卡片打印和资产标签的粘贴,根据具体目录进行分类,设立固定资产登记本、卡、进行编号登记,并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进行监控,向学校财务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同时要和财务部门做好对账工作,保证每个部门每年至少对账一次。

(四)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

采用专业化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条形码技术,将学校所有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输入管理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总之,固定资产作为中职学校办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资源,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中职学校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提升管理意识,严格制定和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充分调动学校领导、资产管理员、财务人员以及及广大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切实管理好学校的固定资产.

参考文献:

[1]沈金东.关于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会计版),2007(5)

[2]林凤平《试论职业中专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哲理:论坛版-2010年1期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4

一、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不足

公共图书馆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所开展公共服务等活动所需经费基本上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往往对生产成本及所产生的效益不会太敏感,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诸如重复购置、闲置浪费、权责不清等等情况,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浪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拨款,没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事业单位,所以在使用经费的过程当中,对投入和产出不敏感,对国有资产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勤俭节约,常常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是在实际工作当中,监管不到位,难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使用轻管理”的管理弊病。

2.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由于公共图书馆没有建立独立的物资保障部门,或是即使有,但权限模糊,职责不清,加之大多数图书馆实行对账物分管制度,即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采编部门管理图书;设备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又分别归不同领导分管。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能管理部门与各下属部门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状态,致使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不到位。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3.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对于服务读者,图书馆的采编等业务工作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却没有制定详细可行的制度,致使在资产购置和分配领用中随意性较大。同时,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落后,方法原始,主动性差。还有,日常监督工作不到位,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只注重图书馆日常业务的开展,对本单位的资产管理方面严重缺乏认识,没有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和实物资产定期清查制度,致使各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同样只知道使用,不知道节约和保管。最后,资产管理的考核制度是一片空白。由于多年来形成的资产管理无责任制,相应也就没有考核管理制度的约束。

4.账物不符、账账不符

由于管理不到位,不少公共图书馆在固定资产发生转移、接收、调拨、修理、维护时的手续不健全,已建档的固定资产,也有一部分数据资料不准确,如对固定资产的编号、种类、名称、技术数据等内容没有按照规定填写、登记,或前后填写不一致,造成账目与实物不符,部门账目与资产总账不符。

5.盘点工作不到位

部分公共图书馆对于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制定完整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有的图书馆从未进行固定资产清点核查,或核查过程中困难重重,造成图书馆家底不清。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物资管理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赖于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室的密切配合,以及广大图书馆职工的大力支持。馆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与搞好读者服务工作及图书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并要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节约意识、效益观念及主人公的责任心,增强保护国有资产的主动意识,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建立资产管理机构,分级管理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权威性、独立性的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各级各类资产。如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进行一级管理;办公室负责专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车辆等实物和价值进行二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进行三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反映资产去向,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建立健全的图书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科学是目前公共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应该健全固定资产预算制度。一是年度财务预算,由图书馆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编制计划,上报财务部门。二是由各部室根据需要,提出购置计划报馆办公室,由馆领导分轻重缓急予以适当安排。预算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图书馆统领全局,实施重点建设和重大决策,减少盲目重复购置,防止资产的损失浪费;其次,应当健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保管、领用、检查、维护等制度,固定资产丢失、损坏赔偿制度,资产调拨、报废制度等。

4.推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方便确保账物和账账相符。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让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普及化,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应从识别条码标签、丰富数据信息、构建网络业务,管理权限限制等固定资产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模式转变。通过推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使用,将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总之,后勤部门从来都是任何单位正常运行的绝对保障,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间接参与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因此,固定资产管理质量,是衡量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只有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学校固定资产是保障教学、培训、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是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学校固定资产形态多样,构成日趋多元化,个体价值千差万别,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可以用财政拨款资金、事业性收入购置、还有社会捐赠以及上级调拨等方式形成,由此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大、管理特点突出:

(一)涉及面广。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贯穿于学校一切活动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保障与利用。

(二)分散性强。从整个学校来说,固定资产分布在学校每一个角落,在校学生、社会培训人员流动性大,学校对每一件固定资产的现实状态和具体情况准确掌握的难度大。

(三)工作量大。学校固定资产除了房屋及建筑物外,主要是教学仪器设备、办公家具及图书等。种类繁多、个体价值低,如:课桌椅、图书等,资产变多性强,容易毁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固定资产基本分类及管理现状

学校固定资产大体分为六类:一是房屋和建筑物,即学校拥有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二是专用设备,即学校根据教学、培训、科研等实际情况需要购置的具有专门功能和用途的设备;三是通用设备,即学校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性、一般性设备;四是文物及陈列品,即学校拥有和接受捐赠的古物、字画、纪念品等;五是图书,即学校图书馆统一管理使用的各类书籍;六是其他固定资产,即没有包括在以上各类中的固定资产。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仍然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账物不符家底不清、资产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等问题。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薄弱部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学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科研工作,而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象,有些学校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缺乏固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购置、处置无计划,管理维护无固定人员,出现问题无责任人,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职权分配不清,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盲区。

2.学校管理中忽略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及监督

(1)忽略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环节

学校没有将固定资产购置纳入预算管理,购置计划性不强,各部门只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购置,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者与协调者,对申请购置的设备协调调研不够,造成资产闲置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并存,导致资源浪费。

(2)固定资产清查落实不力,制度形同虚设

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不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的领用、保管、盘点及会计核算等日常工作没有程序化。虽有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导致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形同虚设。

(3)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单一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手段单一。自2006年以来,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资产清查,学校财务核算大都使用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了逐一登记固定资产卡片管理,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看,财务部门负责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账务核算中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因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学校只是从会计的角度对固定资产做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学校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形成联动管理,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只是从操作手段上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

3.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家底不清

学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一是物多账少,由于学校对固定资产划分标准不一致或是其他原因造成账物不符,比如:上级部门无偿调入、奖励或是其他社会部门捐赠的资产,没有相关凭证和单据,学校没有入账或是入账时间不及时,从而形成学校固定资产物多账少的现象;二是物少账多,对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对已经毁损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处理申请,对已经到报废年限的设备没有及时提出报废申请,导致固定资产物少账多的现象;三是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财务部门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其他使用部门登记固定资产台账,长期不对账,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账账不符。

三、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广泛认识

学校历来注重教学培训、科研等方面工作,而轻学校资产管理意识。学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降低了学校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缺乏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内容,其有效性、可操作性不强,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相互交叉,职能界定不清,没有明确权、责、利关系,资产使用部门对资产的维护、保管并不能做到尽职尽责,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毁损等现象存在。

(三)学校固定资产监管机制不健全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制与责任体制缺失,管理环节不严谨,没有相互约束的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购轻管、重钱轻物”。

(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有的学校没有固定资产专业管理人员,兼管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导致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不符,在学校职工管理体系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与绩效工资、职称不挂钩,没有升职机会,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作,根据相关财经规定:单位领导是固定资产管理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第一负责人。因而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财经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二)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学校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选拔、培养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熟悉政策、善于管理的人员,按照合理分工、相互牵制、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管理,各级使用部门指定固定资产专管员,登记好本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做好固定资产领取、转移、报废等工作。另外,学校要注重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使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程序,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强化固定资产的账、卡、物日常管理,保持一致性。

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细致清查,一是对于物多账少的固定资产,按同类资产的现行市场价入账,并进行账卡平行登记。二是对于物少账多的固定资产,对已到报废年限或是已经毁损的固定资产列出清单,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财政部门办理相关报废审批,批复后按照相关流程做好报废和注销账务处理。三是将盘点清查报表与财务固定资产账面进行核对,完善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保证账、卡、物三者一致。

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程序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制定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图,相关部门相互约束,及时沟通,准确、全面的反映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使资产管理相对透明化,有效杜绝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造成漏记、少记等现象发生。

3.强化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

学校制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并有效执行。学校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外,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细化固定资产实地盘点环节,摸清家底,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4.强化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学校预算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充分调研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做好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统一协调,把闲置的固定资产重新调配,优化资源配置。

(四)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评估与监督考核机制

在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建立自上而下的评估与督查机制是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建立长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评估与督查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管理,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以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五、结论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全局性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发展,涉及学校所有部门和教职员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时展,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面临新挑战,在做好固定资产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要不断探索固定资产动态管理的新模式与新思路,使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有效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学校综合实力,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芬.对学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管理视野.2012(12):153

[2]杨纯.浅谈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87-88

[3]区长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28-229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资产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证,具有非生产经营性的特点,使用后形成的消耗不可能从其固定资产使用的结果中获得,而只能从单位的事业经费中支出。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对它们的管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即存在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注重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不是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就是没有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能对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进行跟踪管理,不能不能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二)管理意识淡薄,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目前,部分单位只重视购置过程,忽视日常管理,重钱轻物,存在很大片面性。观念上的偏差导致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得力,使购置的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固定资产价值的编制与使用价值的隐性流失。(三)账实不符,资产使用与账务管理严重脱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固定资产不能做到及时入账,尤其是房屋建筑物;二是购入的固定资产,或者接受的固定资产不入账。不能把固定资产的使用跟账务管理紧密关联,把固定资产使用的过程账务化,把账务管理的过程动态化。(四)监管机制不完善,资产相关处置的账务处理不及时,不明晰。由于固定资产的盘点不及时,出售、报废、转让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致使单位部分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仍然长期挂账。(五)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由于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度不健全,导致某些单位的大量固定资产闲置,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这样就一方面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二、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由于以往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购置都是采用财政拨款、单位自选购置使用、以拨代核的管理模式,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底数不清。同时,单位部门之间的资产划转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单位内部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缺乏严格的责任制,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和管理不到位。(二)忽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对资产的使用无需计提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往往使人忽视了其管理的重要性。(三)财经纪律观念淡薄。有些单位领导财经纪律观念淡薄,单位之间相互攀比,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拉赞助、搞摊派等办法,违规购建。同时采用不入账的办法,以逃避审计财政的监督检查。(四)管理法规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政策指导。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有关的法律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实践。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以及对策分析

(一)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单位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各事业单位必须清晰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收入、调出、保管、使用以及清理报废等情况,切实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发挥应有效能。(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等。这部分固定资产占事业单位资产比重较大,应当加强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事业单位要对资产要实行统一管理,设置固定资产分类账,确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负责管理。逐步健全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领用、维修、报废制度,对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对调出、出售、报废和报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明确责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落实。(三)强化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和使用人要对固定资产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使用登记、细心维护、妥善保管。同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变卖、抵押、报损、报废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进行财务处理,要制定严密、详细的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和办法,防止单位和个人随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四)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做到资产管理上的账实相符。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明确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范围及工作目标、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查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彻底查清账外固定资产底数,然后按制度规定登记造册,评估入账,纳入固定资产。做到账、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通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单位能够准确的掌握固定资产实存及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落实资产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为事业单位合理配置资产、完善资产调拨手续及部门资产账簿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极大地提高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水平。(五)建设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现阶段推广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又简便易行的手段。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就需要根据它的基本信息给它编号,这个编号要包含原值、价格、购进时间、型号等信息,且每项固定资产编号是唯一不变的。将上述信息输入管理程序软件,包括了从申请、审批、验收、形成卡片、记账、查询、报表、账簿等一系列资产管理过程,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确保了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因此,为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明确责任边界,优化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加强分工协作,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意识,明确单位准确及时完整登记固定资产的责任。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清晰有序、资料完整,使固定资产管理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参考文献: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7

摘要:中小学校的各类财产是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中小学校长应了解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理念;掌握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主要途径和内涵。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财产管理途径财产常规管理现代教育装备

一、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界定

1.固定资产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运输工具、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其他固定资产等。

2.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在按照下列规定计价:

(1)购建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确定固定资产价值。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4)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按增加的实际支出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3.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界定

所谓固定资产常规管理是指符合中小学校一般规律性的日常工作管理,并具备以下条件:有科学的技术规范与最基本的要求,按程序办事,有约束力和导向性,稳定连续性内容方式方法,年年如此,周而复始。凡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各种设备、器具等物资不分资金来源,不论购入、调入、捐赠自制或新建必须计价入账。因此,都应纳入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范畴。

二、中小学校现代教育装备资产常规管理的重要途径

针对中小学校现代教育装备资产管理现状和原因,中小学校长(总务主任)必须加大力度从以下几个途径做好工作:

1.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狠抓总务教育装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层人员群体素质,是搞好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基础。从当前总体情况来看,总务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懂专业知识的人员不多,根据现代中小学学校财产管理的特点,在选聘总务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时要优先选“热心的人、廉洁的人、吃苦的人、能干的人”为学校教育发展保驾护航。要用人其所长,这就要求负责总务工作领导干部平时不但要善于培养人,更要善于发现人才,提高总务现代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群体素质。这是学校总务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21世纪基础教育对总务人员的要求。对此,校长应把总务队伍建设提到学校议程上来,加强对财产专职兼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利用校本培训,以会代训,集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确保这支队伍稳定,才有利于现代中小学学校财务管理。

2.建立完善中小学现代教育设备校产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校产管理机制,科学设置管理层次和配备管理人员。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应有一名主管校长负责这项工作,并对本校的全部校产总负责。要定期检查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在职权范围内审批各项大型设备的增减、损失等;总务主任在主管校长领导下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做好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设置专职固定资产保管员1人(持有会计证人员为宜),负责固定资产总帐的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置分库保管员。规模较小的学校,也可以兼职,所有专职兼职人员在业务上统一在总务处(会计室)指导下进行日常财产管理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应力求相对稳定,以利于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的原则。

3.中小学教育装备实行全过程监控,树立学校形象

对固定资产及低值品实行全过程监控,对树立学校形象,防止经济犯罪都具有重要意义。树立中小学校科学管理形象。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形象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科学编号及标识是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从基础工作做起,建立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分类编号辅助账(财产名称目录为建账依据,它是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补充),是校产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如:财产的种类繁多、规格不一特点,对大型贵重的仪器要在编号前冠以校名,用标签粘贴,编号的标识,可采用铜牌、油漆喷号或不干胶号码等形式;图书,既要有总册序号,又要有分类号,固定位置,整齐划一。又如:对有重要意义的建筑设施要建立永久标志(楼志),教育后人,这样就给人们以严谨、美观、有序、一目了然、管理有方之感。

4.编制可行的教育装备年度添置计划

认真做好编制可行的年度添置设备计划,这是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重要环节。学年(期)初,由各基层年级组、行政处室提出购物申请计划,由主管校长或总务主任复审后,根据学校财力情况,提出全校购置计划,重大项目必须经校长或校委会集体研究批准(甚至通过政府招投标采购形式);总务部门就要努力分期分批执行,以满足教育、教学及行政工作需要。

5.落实现代教育装备购物验收制度,把好物品验收入库关

认真落实购物验收制度,加大力度把好物品验收入库关。凡是购进固定资产需要凭发票及实物经保管员开据“入(出)库三联单”验收、登记、签章及总务主任审核签字,才可到会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对于精密贵重设备,要组织好有关处室的专业人员根据调拨单,合同验收,有发票实物未到时,不能履行验收手续,以防弄虚作假;对于外单位及个体工商户捐赠本校固定资产均由总务处和财会部门负责收物、入账登记,再做安排使用。对于自制家具先验白坯,再做油漆,最后作价入账。

6.对现代教育装备总财产(文具)库实行每月报表制度

对学校总财产(文具)库实行每月报表制度。对库存的固定资产(尚未分配使用的教学多媒体、修缮材料、家具设备、五金工具、文化用品及体育用品等),低值品进行内部监控具体方法:学校统一印制《库存物资明细月报表》,既报上月未结存数量,本月收入数量与本月发生数量,又报月底库存数量。保证库存财产、物资数字真实性;同时,也为领导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在财务财产上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

7.对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实施“五定”管理模式

所谓实施“五定”管理模式,即定(管理)制度、定人员、定处室、定(期)检查、定(期)评比,促进固定资产常规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目标迈进。实施“五定”管理具体内涵是:

(1)定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制度是管理原则、规范、程序的总称。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运用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制定必要的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是管好校产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主要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总则;校园土地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奖励与赔偿制度;外借固定资产登记规定;各类器具使用与维修维护制度;行政处室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班级财产管理制度;图书借阅管理规则;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学生宿舍财产管理规定;校办企业(厂、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处室班组固定资产安全防火管理规定;专(兼)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

每一项新的管理制度一出台,要及时宣传贯彻,使师生员工及时了解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特别注意对每年入学的新生适时进行教育),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将各项制度印刷成册,每人一份,遵照执行。要使“规矩”成“方圆”,重要是狠抓落实,做到有“规”必循,犯“规”必纠。

(2)定人员

旨在实行用物管物,责任到人。所谓用物管物,指各处室、教室、师生宿舍等都实行定人、定物、定管措施专人负责的岗位责任制。谁损坏谁赔偿,集体损坏集体赔偿。群众管理必须和专人负责相结合,只有群众管理而无专人负责,会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必然形成群而不管,反之,只有专人负责而无群众参与,势必顾此失彼,事倍功半,解决日常管理的工作由一人具体承担,实践中要处理好这对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校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备也逐步得到充实提高,中小学先后配备了中高档的专用设备(如电教器材、通讯工具),可采取登记造册,责成专人负责,总务部门应及时明确责任。

(3)定处室

旨在确定使用存放地点,划分固定资产责任区。总务处负责学校的公共设施。办公用品、家具、水电器材、交通工具、清洁工具、医疗器材(校医室)、房屋建筑、树木及名贵花木等设备管理;教务处(教学处)负责实验室专用设备管理;办公室负责档案和保密设备打印设备管理;政教处(教育处)负责广播、文艺宣传设备的管理;其他处室负责本处的办公设备和用具的管理;班级财产管理,主要聘用班主任、学生干部(生活委员)组织日常财产管理工作;对于固定资产使用分配方案一经批准,就要将物品及时安排到使用部门进行管理,使用部门不应将物品随意异地搬动;财产管理登记表挂上墙,确保学校固定资产有序地管理;特别是寒暑假开学前后,若需变更,如人员调动、办公室调整、物品的损坏,使用者要及时通知总务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增减财产管理登记卡片,保证财产卡片与处室管理的实物相符。总务部门的校产管理为师生员工的共同管理,维护国家和集体固定资产的安全。

(4)定(期)检查

旨在固定资产清查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它对落实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校长要组织好每年的清查工作。财产清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而时间要求又相对集中,总务处要牵头全面部署,组织力量认真做好核实工作。清查的范围分为:

①全部清查和局部清查。全部清查时间一般确定在每年十一月份进行清查,结合年终清理,对各专管、兼管人员所经管的固定资产全面的进行清理。局部清查,时间一般确定在上半年六月份,结合本校实际,有重点的进行清查。

②清查的方法:主要采取“实地盘存法”。在实地盘存前,主管校长(总务主任)应及时研究清查工作,召开清查人员动员会,部署督促财会部门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把截止清查的日期前所有实物的收发凭证全部登记入账,结出余额,并核对账卡、账账相符;准备清查的财产物资应整理清楚,排列整齐;准备盘存清单,以便按盘存数登记。

在清查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见物对账,按账卡清物,逐项、逐件进行核实,对设备是否完好,数量是否相符,做出明确无误的记载,为了明确责任,盘点时,实物保管员必须在场参加盘点,并由盘点人和实物保管员在盘存单上签字或盖章;特别是属于“债权、债务”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催还,并注明事由;清理要有秩序,切忌前清后乱,边清边乱。家具、树木类分布广,应逐项清点,点清了的要有标记,以免重记漏记,时间、力量要尽可能集中,正确核对增减、编制清册,及时调整账目,做好账实相符。在定期检查中,还要重视对定产房屋设施的检查,特别是平房校舍,要经常巡视,运用看、听等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以便发现和消除隐患,保证房屋安全使用,对重点部位更要注意,防患于未然,千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上述情况都是在正常情况下保证账实相符而进行的清理。

学校由于撤消或合并时也必须进行全部清理,以便编制移交清册,办理交接手续。

(5)定(期)评比

旨在抓典型,带全面,推动总务、财产管理工作。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对班级财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把管理桌椅和配给的“儿童文库,少年文库,青年文库”好坏列为评比优秀班集体的条件之一,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每学期末或开学初向全体师生公布评比检查结果,专门召开全校财产管理人员总结表彰会,由财产管理优秀集体及个人代表介绍经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学校每年拨出专款进行奖励。在定期评比过程中,同时也要渗透政治思想工作,利用评比活动进行“育人”,同样也推动学校政教处的德育工作开展,只有唤起了师生爱护公物的意识,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以形成“爱护公物光荣,损坏公物可耻”和“爱护学校财产就是热爱祖国,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环境氛围。

三、体会与思考

中小学校教育装备财产常规管理途径及“五定”方法是从总务管理实践来,它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合理运用“五定”管理模式,必然会结出丰硕之果,这个硕果就是保证现代中小学教育工作培养人才;保证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益。“五定”管理模式之间相互联系。从固定资产常规管理主要途径及“五定”方式所述可以看出:“定管理制度、定人员、定处室”是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基础工作,其各个环节规定及要求范围,具有程序性和导向性作用,是管理工作的开始,应下大力气做好;而“定期检查”过程则是固定资产常规管理重要手段,是对上述“三定”能否落实的督促与检验,是约束性、强制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定期评比”是对上述“四定”在一定时限内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及管理全过程的肯定,起着稳定性和激励作用;“五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周而复始”。符合常规管理的一般规律。紧紧抓着财产管理的规律:做到“财产有账、卡片上墙、账物相符、守法遵章、定期检查、有奖有罚”,方法得当,效果明显,促进合理、有效、减少国家和集体资金的支出,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就能收到较好的使用效益和走出一条适合本校财产管理的道路。

总之,还应依据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不断完善补充中小学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还有待于今后中小学校长(总务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探索与研究。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公路固定资产;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公路固定资产是公路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管理好使用好这些固定资产是每个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也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公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路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近年来,公路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建、改建了公路超限检测站、应急处置中心、路政派驻中队等办公用房和道班房等公路附属设施,购置了大批的执法用车、电脑、网络设备、公路检测仪器、应急处置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使许多基层公路部门改善了办公、生活环境,加强了执法装备,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程度。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基层公路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在一些基层公路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基础工作仍较薄弱,做好公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一、当前公路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公路固定资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落后、资产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公路部门的一个薄弱环节,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有些公路部门领导及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存在“重钱轻物”的思想,只注重公用行政经费的管理。比如,在行政管理经费的开支权限、开支标准,差旅费的开支标准,集体福利费等方面有较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但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却不重视,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责任不明确。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基层公路部门缺乏长期、有效的购买、验收、保管、使用、维修及清理报废的管理制度,购置无计划,缺乏可行性研究,只凭领导个人的意见仓促上马,盲目购建,过后又长期闲置,造成极大浪费。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些基层公路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在人员更换频繁的情况下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脱节,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调拨、接受捐赠及其它渠道取得的固定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出来;二是少数人员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或减少部分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调整;四是有些公路部门人员调整、调动时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移交;五是对单位购置的图书、办公桌椅以及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六是存在账外资产,一些在公路专项工程专账中列支的设备,项目结束后未将固定资产移交单位管理和使用,使这部分固定资产游离于账外。

(四)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不履行规定程序。有些基层公路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存在自行采购的现象。在固定资产毁损、报废、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不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

(五)固定资产疏于日常管理。有些基层公路部门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或者即使清点、对账也采取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导致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公路部门有的道班房长期空置,有的无偿借给改制养护公司,有的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有的甚至被附近村民无偿占用,疏于日常安全监管。

二、加强公路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抓好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延长资产使用寿命,是切实加强公路固定资产管理和增强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抓好:

(一)严格遵守财经法规,树立依法管理固定资产的意识。公路部门要严格遵守并规范执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的财经法规,提高思想认识,把固定资产放到与现金资产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管理,彻底改变“重钱不重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固定资产的购置要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节约国家资金。固定资产在报废、调拨、变卖时,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和审批,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明确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固定资产内控力度。把固定资产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是实行计划购建制度,编制项目计划、预算,进行可行性经济效益分析;二是建立购建固定资产验收、检查制度,建立总分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编号逐项核对控制制度,定期进行盘点;三是建立固定资产保管、领用、登记制度,固定资产由专人管理;四是固定资产的修理实行计划维修制度,特别是公务车辆,应实行定点维修;五是建立公路固定资产的“门票”制度,凡借出、租出、售出的固定资产,由管理部门填具门票,经批准后,方准出门。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建立一支责任心、事业心强,素质高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无偿使用固定资产,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导致部分高校负责人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也难以做到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共享、调剂余缺。由于缺乏全方位管理的理念,各部门之间普遍存在只从使用方便出发,追求“小而全”,随意采购,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闲置的固定资产也难以调剂使用,资产利用率不高,导致低效使用,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完整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报废处理等管理措施。一是固定资产购置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以及调入时未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和有效的制约机制,随意性较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资产闲置,浪费严重;二是固定资产保管、使用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是购置或接受捐赠的资产不入账,长期被个人占用;不经有关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的场地、仪器设备等进行经营活动,牟取小集体或个人利益;将学校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不经评估和办理相关手续即划入经营性单位,经营单位无偿占有或占用学校的固定资产,既不向学校交资产使用费,学校也不参加经营单位的收益分配,造成学校资产流失;无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人员更换调离时其名下的物品未办理资产交接手续,造成“物随人走”现象;三是固定资产处置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处置时不按规定规范运作,擅自变价处理,对资产处置收入不入账;四是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有的资产早已报废却仍挂在资产账上,还有一些己办理完报废手续的设备因种种原因仍放在原来的实验室里,拥挤占地,直接影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安全;五是缺乏财产管理责任制和有效的考核机制,对责任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报告、不处理,更谈不上赔偿或追究责任。

3.资产多头管理,资源共享很难做到

目前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未设立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通常是设备部门管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后勤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行政办公设备;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财务部门负责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又由不同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缺乏统筹管理,缺乏统―归口的管理协调机构,使资产管理工作多头分管、交叉重复,部门之间遇到问题相互推诿,资产管理权责划分不明确,致使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交叉、重复和漏缺,并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配合和协调。此外,固定资产管理虽归属各职能部门,但其具体占有和使用又主要在教学、科研、行政等使用部门,造成资产实物流动与账务核算相脱节,职能部门管理和各使用部门占用相分离的状态,最终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4.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严重,一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的账实不符,由于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科目本身从以原值入账到其报废、毁损、投资、转让,其价值不变,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账实不符,许多高校长期以来不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没有开展经常性对账工作,使会计账面余额与管理台账余额不相符。购置固定资产时会出现财会部门入了账,而资产管理部门未入账;有的固定资产已淘汰报废,甚至进行了残值处理,却没有办理资产处置、销账手续;房屋建筑物完工后已交付使用多年,但因工程决算审核滞后没有验收入账,或房屋早已拆除,但因同样原因而无法销账;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或改造,投入资金较多,已超过维修工程的界线,应增加固定资产的,而没有增加;有的二级单位以自筹资金购建的固定资产,没有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接受捐赠资产不办理入账手续形成账外资产等等。

5.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还仅限于固定资产的静态信息管理,采用单机管理模式或计算机处理账目模式,该管理模式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无法实现实时管理;其次,统计工作过分依赖校级主管部门;第三,缺乏对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历史信息的动态跟踪管理;第四,资产信息不能共用共享。

高校固定资产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成本和风险,造成了资产流失,严重制约了高校今后的发展,为此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二、改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强化资产管理的观念

固定资产是主要资产之一,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从领导到管理者、使用者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把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要经常听取资产管理部门的汇报,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有效地指导资产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增强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资产意识,这样才能克服重钱轻物的思想,强化钱物并重的观念,做到既关心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又注重固定资产的管理、保养,加大前期论证力度,树立节约的意识,防止盲目投资,让资产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

(1)加强科学预算和计划管理,建立严格的资产购置制度。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管理,在购建前要从经济、技术性能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做到统一管理、调剂余缺、合理配置,分部门编制固定资产的近期和中长期购置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大型设备的购置要考虑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和技术能力,结合校内现有设备使用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购置,尽量避免重复购置和资金浪费。资产的购置应切实以学校资产管理机构制定并经学校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为依据,对临时急需添置的资产,需由学校资产管理机构单独提出预算申请并报学校批准后执行。通过编制学校切合实际的预算控制、杜绝资产购置中的随意性。只有在科学的、符合实际要求的预算计划的基础上购置资产,才能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节约使用资金,可从源头上强化资产管理。高校应借鉴“政府采购”的先进经验,实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制度。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资产管理处会同财务、监察、审计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论证、招标等环节的工作,同时通过对大中型购建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零星采购实行双人采购制,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稳健运行。

(2)加强固定资产保管、使用制度。各级管理部门要明确指定本级固定资产管理员,全面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安装、验收、报账和日常管理使用等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员办理调离和退休手续时,当事人须办理移交手续,用制度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当流失。实施资产管理时,充分利用统筹调节手段,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使用和再利用现有的资产资源,提高资产综合利用率。打破院系、部门、学科、专业界线,根据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把相近的实验室进行分类、合并、重新组合,建成跨学科、专业的实验室,实行资源共享,尤其是对贵重设备和相关实验室进行专管共用,降低资源的“空闲”度。

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一定要明晰产权利益,建立合理的资产收益分配制度。要做好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工作,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价值评估,并按规定办理资产核准和备案手续,做好产权登记工作,保障学校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的固定资产,要坚持有偿使用原则,以实际转作经营的固定资产总额为基数,收取一定比例的资产占用费,所取得收入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维护资产的合法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加强固定资产处置清理报废制度。高校固定资产处置包括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严格按照“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办理,由资产占用单位对须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损耗程度、处置原因等作书面说明并报告单位领导,领导会同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进行集体论证后做出处理意见,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办理固定资产的清理报废。处置收入属国家所有,应按照相关规定,实行“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高校负责人是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将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投资报酬率、保值、增值率等纳入校领导的政绩考核,有关的规章制度才能落到实处。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设立考核指标是搞好资产管理必要的措施。年终要对资产购置预算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对设备利用率、资产增值率达到一定比例的单位,应给予适当的经费配套以示奖励。只有惩、奖分明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才能杜绝铺张浪费、损公肥私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5)健全监督机制和惩处机制,有效地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以维护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对年度财务预算,财务部门应从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把关,对资产购置经费的运筹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的审计监督,组织审计机构对固定资产,特别是对大型仪器设备实施效益审计,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严重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和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

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学校监管各级各类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应把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整体规划,选拔一些思想进步、作风踏实、责任心强、熟悉政策、懂业务、善于管理的人才充实到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中去。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严把资产的入口,负责教学仪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家具及行政设备、图书等实物的统筹管理和调配;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建立基层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掌握资产去向,真正把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账实相符

(1)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现行会计制度没有规定高校固定资产提取折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这就要对学校固定资产按照受益对象和受益期间进行分摊,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固定资产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对利用学校资产进行课题研究的应由项目分摊合理的资产成本,对教学使用固定资产则应进入相关二级单位成本进行目标管理,同时建立“量化”效益考核指标,由学校制定资产占用标准,对超标准占用学校资产的实行资产有偿使用,促使使用单位管好用好自己的资产,全面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2)建立固定资产账卡核算制度。学校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分别设置固定资产总分类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全面正确及时地记录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保证核算、管理和使用部门的衔接一致。

(3)定期清理和盘点,摸清家底。学校要有目的地定期开展全面彻底的清查盘点工作,界定产权,摸清家底,切实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这项工作可以分块进行,可按房屋及建筑物、仪器设备、库存材料及低值易耗品分别清查。以物对账,对账查物,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做到见物就点,是账就清,不重不漏。清点时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负责,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参加,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反映盘点结果。清查结果报领导审批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相应调整账面数额,对盘盈的资产要全部估价入账,对盘亏和报废资产,在按规定程序报批后进行处理并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5.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各高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的全面展开,利用网络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已成为现实。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可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采集基础数据,建立科学有效的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固定资产的重组和整合,实现全校范围内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周锡麟.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事业财会,2007(4).

[2]王万水,高千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1)中.

固定物资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问题;改进对策

一、中职学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自身现有的固定资产是其组织各项教学工作不可或缺基础性物质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同时固定资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学校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对中职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中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中职学校自身固定资产管理范畴进一步拓展。怎样组织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切实关注的内容。学校管理者必须努力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其效能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学校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发挥提高学校竞争力。所以,中职学校合理的组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明确各个部门的权责,进一步规范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活动,这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家对于问题进行全力整顿,完善相关制度,严格公共资源的管理,使得财政资金焕发生机和活力,促进公共资金利用率的明显提升。对此,中职学校必须响应国家号召,着力强化对自身固定资产的管理。现阶段,一些中职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严重缺乏管理和控制,固定资产从审批、采购、使用、保管到报废处理全过程基本都不存在响应的内控措施,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风险,极易造成资产流失。中职学校必须积极的寻找各种管理风险,同时科学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足。长时间以来,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更多的关注固定资产的投入常常忽略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对其有一个深刻而正确的认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思想淡薄,没有充分了解到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此外,部分学校更多的将管理重点放在教育科研等方面对于学校的管理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资产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形式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比如,现在很多学校根本都没有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资产使用主观性较强,缺乏监督和管理,过于随意。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具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部分学校则缺乏较为完善、高效的监督机制,在实际的活动中,其内部各个机构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过多。此外,很多中职学校欠缺完善的考评机制,规范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同时还缺乏一个较为标准、规范的设备配置,针对部分工作也欠缺相应的鼓励措施,内部工作人员态度散漫、积极性不高。

(2)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从现在情况分析,部分学校内部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常常都是由其他机构人员监管相关事宜,由此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常常由于工作的调整而造成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此外,关于资产的移交不存在相应的交接手续,在借用或者归还资产时同样没有完备的手续和流程。中职学校没有对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与盘点,由此造成学校的实际固定资产同学校账面记录资产存在较大出入,从而学校领导和管理者缺乏对资产固定资产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财务监督工作存在不合理之处没有同固定资产各项环节工作进行有效的衔接,所以常常出现资金已经交付使用但是入账手续却迟迟没有到位,或者资产已经申请报废,但是没有进行及时的销账等。此外,没有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很多学校没有针对固定资产设立相应的核算账目,不存在固定资产登记卡。一旦固定资产出现增加,财务部门只简单的进行支出处理,登记工作没有做到位;如果资产减少,财务机构也没有第一时间进行账目更新。(3)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该问题更多的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在固定资产采购时,没有全面、系统的计划以及明确的目的。比如,学校没有事先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明确的采购计划,由此学校重复采购一些资产,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其次,欠缺健全的固定资产采购约束机制。必须通过相应的制度对固定资产采购行为进行约束。最后,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不到位,极大的损害了学校的利益。

三、改进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必须使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了解固定资产在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固定资产在科研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了基础的物质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可以主动的消除自身的落后观念,转变传统的思想意识,推动固定资产管理的进行。同时学校需要积极的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思想。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当中,必须以时代需求、教育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等为着眼点,尽最大努力提高固定资产采购效率,有效降低固定资产采购的盲目性。

(2)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指导和规范,与此相同,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须建立相应的完善制度予以支持。为了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更加完善、有效的管理,学校需要积极的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做起。首先,学校应当健全固定资产各个环节配套的管理制度,确定有效的监督机制。其次,管理机构需要根据物资采购合同严格的核对、验收相关物资,保障资产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确保各个指标满足有关规定。再次,及时进行登记,保障资产账目内容和学校实际的资产之间没有出入。最后,将固定资产管理划到政绩考核范畴,有效明确管理权责,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

(3)增强对核算的管理。加强对物资核算的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物资的完整,保护学校财产的安全。在此过程中,学校各个部门管理需要明确各项物资工作数量,进而定期进行物资的核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校内部各个机构管理人员必须从自身工作实际入手,详细登记自己所管理的物资,一旦财产物资出现变动,必须及时做好相应的登记,同时组织定期核算工作,保障账实一致。就学校会计来说,不管是固定资产总账还是明细账,都需要工作人员做好登记工作,并且进行定期详细的核查,切实保障账实一致;就学生师生代表而言,应当严格监督资产变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宗莉.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河池学院学报,2016(02).

2.王翠霞.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中国集体经济,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