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十篇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十篇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8:23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1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与大银行竞争的契机。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模式,积极创新,将在一些新兴业务上赶超大银行,形成竞争力。同时,传统银行业可能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而发生竞争格局的改变。

2、拓展银行业务的客户和渠道。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与自身战略结合,一方面挖掘、吸引新客户;另一方面增加客户粘合度,拉近与客户间的业务关系。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传统物理网点优势弱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将发生改变,能够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市场青睐。

3、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这三项技术可以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地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在信贷审核时,投资者将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作为参考和分析指标。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超越传统融资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价格发现功能,推动了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方式。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指导,应主动在市场上寻找利率基准。互联网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判断特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

一、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挑战

在现如今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其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有效的做好应对措施,那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堪忧。总的来说,其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的地位开始下降

从银行产生之处至今,其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代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降低银行的实体地位。从本质上来说,风险的根源在于新金融势力凭借平台的优势垄断了客户的“三流”信息,银行对客户信息获取的渠道被技术性阻断,从而无法针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创新。另外,一大片互联网电商的出现不断冲击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其中尤以阿里、腾讯、苏宁的表现最为突出。

(二)银行传统的优势逐渐丧失

一直以来,银行的优势主要集中在银行在政策红利、资金成本、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四个方面,这也是商业银行在发展中比较突出的方面,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金融工具为各个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平台,也就是银行传统的优势正在面临被蚕食的风险。

(三)银行的业务正受到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冲击。

互联网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冲击主要变现在两个个方面:首先是客户的冲击。阿里巴巴、淘宝本身就有大量的客户,这些客户既包含他们平台上的电商,也包含网购用户,这些客户是阿里集团做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而传统银行即使转型做互联网也没有一个具备这样的优势。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冲击,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智能手机也伴随着我们穿行于大街小巷,时时刻刻为我们进行网络社交服务。消费者的习惯就是市场,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面对这样的变化,银行已经不能够满足未来客户需求,现在人们更喜欢的是足不出户,一切事情在网上完成,互联网金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这强大的互联网金融面前,传统金融靠改变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不完全有效。现在需要的是全新的模式,而非旧有模式的延伸。

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的空间

前面已经提到过,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是商业银行运用好互联网金融发展自身的有力保障。

(一)积极开展电商平台业务

城市商业银行在总的发展来看,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可以说开展电商平台业务是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的保障,因为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同时在结算、信贷等方面的优势极为明显。但是,还应当看到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战略定位、竞争定位等方面还要有些创新。

(二)城市商业银行要利用好新金融力

就要求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城市银行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和最新的金融力量进行互动,做好彼此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众所周知,金融机构所起到的融通功能在于流动性转换和信用风险管理。银行凭借资金优势在流动性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新金融势力凭借信息优势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潜力。这就是两者进行合作互补的基础。

三、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未来发展

从上论述可以看出,在信息化的时代,商业银行应当突破传统银行发展的模式,将自身放置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中,利用好现代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环境。其未来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应从自身组织结构的顶层设计开始,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构,建立便捷、快速、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新形象。一是以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加强沟通效率;二是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减少用户申请到审批的各项中间环节。

(二)整合相应资源,打造平台经济

整合内外部资源,面向客户需求,打造产品、服务、场景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可以选择搭建网上商城,或者与电商、物流等拥有一定客户资源的企业合作,实现客户流量的导入。在服务方面,打通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不同服务渠道,形成渠道优势。在产品方面,除实现线下产品线上化外,更加大力开发推出面向互联网客户的金融产品,形成一站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品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商业场景,打造融合生产、消费、生活、投资、娱乐等全方位的平台,增强用户与商业银行的粘性。

(三)构建多方合作渠道,借力发力

商业银行应寻求与各类机构开展合作,拓宽渠道,共同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积极与电商、第三方支付合作,开发金融产品,借助其平台宣传推广自身品牌;积极探索与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实现营销前移,将自身金融产品和服务与手机捆绑,达到与客户的深度连结;与实体商户合作,快速获取各类应用场景;与金融同业合作,研发各类适合互联网特点的金融产品。

(四)探索体质创新,实现专业化运作

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约束,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经营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可探索考虑成立专门的互联网公司或者事业部,建立与互联网企业可比的薪酬激励、人才引进与产品创新体制,在该体系内实现互联网化的专业运作。同时,建立相应的客户体验团队,帮助科技开发人员充分理解用户需求,有助于完善产品各项功能,力争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此外,与互联网企业相仿,建立快速补偿和风险容忍机制。通过上述体制改革与创新,重构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的日常经营运作模式,提高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余晓娜.直接融资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与发展转型[D].浙江大学2016

[2]沈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金融业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商业银行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模式。通俗上来讲,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新兴金融模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我国金融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数据完整丰富、信息对称,集中支付等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三方支付方式和p2p网络借贷模式的创新。第三方支付以银行网关支付平台的为基础,凭借其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开始逐渐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以及小额信贷用户等领域扩张。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一)支付结算业务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各家商业银行将自身支付结算业务从线下搬上互联网。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统计,2015年度我国互联网支付697.7亿笔,累计支付204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4.27%。第三方支付平台,再配凭借较低甚至免费的价格,简易的操作流程以及独特的交易担保功能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大部分的支付需要,进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第三方支付平台地迅猛发展不但付削弱了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对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形成替代效应,而且挤压了消费者银行卡的网上交易空间。

(二)小微企业业务

小额信贷网络平台模式已经发展会成为商业银行的“天敌”,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我国主要有人人贷、拍拍贷,手机贷,陆金所、红岭创投、人人聚财、投哪儿网、有利网、宜信等小额信贷网络平台。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统计显示,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p2p网贷平台有4948家,成交额11805.65亿元,贷款余额5582.2亿元,同比增长302.55%。p2p网贷平台的迅速发展,不但丰富了我国信贷市场中信贷产品的供应,而且凭借较低的准入门槛,无地域限制的营业模式,简化的审查手续,吸引了诸多的小微企业,迎合了广大小微企业的需求,从而迅速占据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的市场。

(三)银行服务业务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迅猛发展,使银行服务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服务的主要营业网点的柜台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商业银行服务体系的作用也在逐渐被削弱。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末,我国国内银行网上支付客户11.23亿,同比增长41.61%。商业银行网上业务处理量的急速增长,不仅有效缓解了银行营业网点的压力,而且逐步实现了银行服务渠道从依赖营业网点向营业网点与电子银行网络并重转变,特别是高端客户和潜质客户都集中在网络平台。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比尔盖茨认为,传统的银行业是网络经济时代的“恐龙”。如果不能适应网络的要求,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网络经济时代任何金融机构都必须主动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游戏规则,及时更新经营理念,进行业务结构重组,为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创建完善的网上支付平台,探索零售业务发展道路

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成功的经验,参照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模式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的的支付需求,完善网上银行的各项功能。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了银行网络的全覆盖,商业银行应在原有的网上银行业务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安全性、信誉度、用户认可率、资金和技术实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个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现金管理和各种安全便利的支付服务,重点发展网络规模效应和用户黏度较高的支付结算类业务,打造一站式网上银行管理新平台。

(二)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注重中小客户需求的经营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和大众性特点使得客户享受到了全新的体验,而且p2p网络借贷平台更为中小客户提供了便利,迎合了中小客户市场的需求,商业银行面临着大量的客户流失,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提高其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及操作流程的熟悉度,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调整业务重点。同时注重市场营销工作,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等新兴媒体进行网络营销,与客户进行开发交互式接触,及时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依托“互联网+”的发展契机,发展网络金融业务

目前,我国正不断推进“互联网+”的建设进程,商业银行服务业务的发展也需要结合“互联网+”的契机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网络金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地必然趋势,商业银行不但要加强技术上的合作与创新,而且要加强客户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与小微企业的合作,打造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建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扩大自己在小微信贷的市场份额。

(四)以金融创新为驱动,探索服务客户的新手段和新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来提供人工或自主终端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化银行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主流,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扬长避短,积极探索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加强客户参与和体验,精简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执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四、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市场经济、传导宏观政策的主渠道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必须主动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游戏规则,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不断加强金融创新,为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网络金融共同发展,致力于我国金融业的长期发展,促进中国金融业逐步与世界接轨,从而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亮.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研究[J].时代金融,2013.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发展趋势;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78-02

引言

互联网金融这一趋势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从2005年起互联网金融就已经在我国崭露头角。直到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决策,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说是在我国全面的开展起来,将业务逐渐转向互联网。2012年至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应用已经深入每项银行业务中,大部分银行也以互联网为依托,对其自身的业务不断进行重组改造,建设线上创新型平台,互联网金融在支付领域、网络信贷领域和筹资融资领域的发展都有目共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势必会促使对商业银行在其业务等领域带来更带大的突破。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统筹兼顾高低层次客户,创新个性化服务。互联网金融立足于金融普惠,它将客户群体定位为小微客户,从而吸引了过去被银行忽略的小微企业,在个人客户等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市场上,暂时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自2011年开始,商业银行逐渐拓宽到电子银行业务,而且这项新业务的客户数量在近年来增幅明显。目前各家银行比较迫切的战略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尽快吸引扩大客户群体。这就促使商行立足大众客户需求来设计金融产品,分别从小微用户和商户两端提供不同类型的金融中介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逐步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之下取得主导权。

2.重视数据分析,细化客户需求。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推销,拥有大量的数据来源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其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都具有优势,这些信息为精准的营销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而商行应充分利用数据带来的价值,依据其历史优势,通过累积的客户资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习惯并且重视数据的开发利用,将数据有效地转化为信息资源,了解客户的消费方式和投资理念,做到客户定位更加准确。

3.不断开发网络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传统的商业银行操作流程烦琐复杂,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序显得简单快捷得多。从发放贷款这项基本业务来看,商业银行设置了多个流程,从借款申请和贷前调查,到风险评估和分级审核等,流程相当复杂,而网络平台发放贷款速度快而且产品类型多样化,只需通过简单的电脑操作,借款人就可以获准通过贷款申请。另外,各个银行建设互联网客户综合服务平台,作为重要的非物理渠道,构建出不同于传统模式的业务平台。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分析

1.p2p模式。p2p模式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以网站为中介的互联网融资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模式,p2p模式下的资金借贷双方能深入地了解到对方的信息及资料,并能据此准确地得知资金的用途。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借款的对象大都是些小型企业,因此很有可能造成借出去的款项很难全额收回的风险。

2.第三方支付模式。借助电子支付手段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支付习惯,第三方支付模式完成了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电子支付平台的搭建。作为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系统,除了上述的这些方式,还包括各种移动电子工具的支付方式,时下使用度最高的则为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种。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支付体系发展也逐渐地展现出支付的便捷化、身份的数字化、服务通用化。

3.电商模式。电商模式是互联网金融中最为常见的模式之一。当前,电商平台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的基础,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电商的存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日益成熟稳健。

4.网银模式。网银是标准的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模式。该项模式借助了互联网技术,使其成为金融渠道,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之外,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为商业银行节约了大量的金融服务成本。

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已经为社会大众提供了非常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模式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1.潜在客户的体验和实践。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注重现有客户的维护,更要注意对一些潜在客户的开发,增加潜在客户的体验机会,可通过更多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进行扩散。并且,在此服务品质体验的基础上更要借助于实践,积极地谋求更有利于广大社会群体的服务体系。

2.提高运作效率。互联网金融可以进一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更为方便快捷的产品,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更好地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3.信息透明化。互联网金融企业掌握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透明化,对于资金借贷双方都应提供对称的信息数据,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金融交易模式。

4.努力结合电商平台,拓展新型金融服务。在近几年的电商发展下,各大银行也紧跟步伐,积极地推出新的产品服务,如交行推出交博会,农行推出e商管家,将电子服务和金融服务有机的结合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创新服务特点,进一步丰富拓展银行金融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信息终端、交易终端等应用产品来满足专业化高端客户需求,从而提供更加贴身便捷的金融服务。

5.加强分析与创新。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客户金融行为数据,对于这些数据信息,应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分析并加以利用,更加深入的挖掘客户的消费习惯、投资偏好等重要信息,为不同的客户制定因人而异的金融产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类型,以此带动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与创新发展任重而道远。面对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打造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银行创新竞争优势,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晓芬,张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兰州学刊,2013,(12).

[2]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4(9)-0054-04

2010年,互联网金融概念首次在国内提出,随后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迅猛发展。2013年,《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纳入国务院部署的金融领域19个重点课题,并在多份文件中均有提及,互联网金融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理指出,守住风险底线,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对互联网金融也给予了积极评价,对其持支持和开放的态度;2013年12月,成立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行业自律式监管阶段,互联网金融得到多方认可,商业银行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是一项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不能脱离金融本质的金融活动范畴,是互联网与金融交叉结合的新兴领域和金融模式。广义上讲,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包括三类:一是互联网企业开展的金融业务活动;二是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业务,也就是今天的电子化金融商业模式;三是纯粹的互联网金融,如1995年成立的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以及完全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线上开展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美国互联网银行(BoFi)等。狭义上讲,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虚拟金融市场。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5.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19%,发展主题从“量变”转向“质变”1。随着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互联网经济规模持续增加,从2003年的49.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004亿元,2013年互联网经济增速达51%,是GDp增速的6.6倍,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3.9倍,互联网经济增速远远领先于实体经济增速,伴随而来的是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迅猛发展2。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截止2014年6月30日,中国首支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用户突破1亿大关,基金规模达5742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成功开启了碎片化理财的新时代3。不仅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网易等纷纷推出金融产品服务,网民便用鼠标投票,开始了活期存款搬家,一块钱起买的互联网货币基金像团购一般,汇聚了数以千万计网民的闲散资金。除了货币基金,p2p网络贷款、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拓宽百姓投资渠道、提高社会金融服务水平、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4。

(二)互联网金融业态形式。互联网金融发展最开始仅仅是满足自有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逐渐介入到转账汇款、小额信贷、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金融产品代销等银行核心业务领域。从全球范围看,互联网金融已经出现了十余种商业模式。从国内看,主要有五种业态形式:一是互联网支付结算业务,包括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综合性支付平台和以“快钱”、“环迅支付”、“首信易支付”、“拉卡拉”为代表的第三方独立支付平台。二是p2p网贷业务,包括以“拍拍贷”为代表的无担保线上模式和以“红岭创投”为代表的有担保线上模式。三是互联网融资业务,包括以“宜信”为代表的债权转让模式和以“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股权融资模式。四是互联网投资,包括以余额宝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模式和以“融360”、“好贷网”、“数米网”、“铜板街”等信息服务网站为代表的信息中介服务模式和以“天天基金”、“众安在线”为代表的基金保险代销模式。五是互联网货币,如比特币、Q币、U币、G币、亚马逊币、脸谱币等。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2014年3月11日,我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获批,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5家民营企业。民营银行的设立,使得互联网企业可以合法的身份提供金融服务,这将对金融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3月26日,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推出娱乐宝平台,预期年化收益率7%;4月1日,支付宝推出全新支付产品“空付”,通过对任一实物扫描授权赋予支付能力;继而,中信银行与海尔集团合作,在业内率先推出了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开创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在供应链领域合作的新模式。随着互联网企业持续向金融领域渗透,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融合,在门户金融、电商金融、移动金融和社交金融等领域加速发展,跨界创新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市场博弈

互联网金融以“包容、平等、去中心化”为特征,而传统金融则以“规范、守纪、尊重规则”著称,二者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金融市场的长期博弈中,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将逐渐走向融合。

(一)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比较优势。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互联网只是介质和平台,互联网金融改变的是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行方式,并未改变金融提高社会资金配置效率的本质,二者各具优势。

1、互联网金融优势分析。一是服务“长尾”群体,受众面广。依托虚拟网络,突破时空局限,服务半径更广,满足“长尾”群体金融需求,提高客户覆盖率。二是依托网络平台,成本较低。据测算,单笔业务成本营业网点1.07美元,电话银行0.54美元,atm0.27美元,互联网只需0.1美元,在线虚拟支付的成本是物理网点支付的1/16到1/6。三是满足个性需求,客户体验高。互联网平台聚焦于每个参与主体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客户需求得到了充分关注与满足。四是掌握海量信息,精准度高。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支持实现了准确的信息搜寻处理,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障碍,能有效识别潜在客户。五是供求完全匹配,配置效率高。互联网金融类似于直接融资,对供求信息进行匹配,双方或多方交易可同时进行,定价完全竞争,提升资金效率。

2、传统金融优势分析。一是资产规模较大,诚信度高。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和机构数量迅速增长,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总资产、交易规模、信用度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商业银行。二是基础设施完善,网点广泛。经过多年的发展,银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有遍布全国甚至海外的物理网点,有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元化的电子渠道。三是客户资源丰富,竞争力强。传统金融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网银用户逐年攀升,并与大部分黄金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四是风控体系完善,稳定性强。互联网的虚拟性导致其对信用风险的判断存在较大偏差,而商业银行拥有较为领先的管理理念、比较成熟的控制手段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能够较好地控制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冲击有限。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盈利模式、渠道优势和中介职能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整体上看,冲击有限,商业银行仍具有规模优势。一是支付结算业务方面,2013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16万亿,而同期商业银行仅网上支付业务规模已达1061万亿元。二是网络融资业务方面,国内p2p贷款和电商小贷规模都不大,与商业银行客户群体不同,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三是渠道业务方面,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的理财、基金等代销业务和储蓄存款造成一定影响,但银行物理网点仍是服务的主渠道。

(三)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注入新活力。互联网金融在给商业银行提出挑战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机遇。一是互联网金融唤醒了各层级客户潜在需求,为银行拓展业务创造了更多商机,所产生“鲶鱼效应”也迫使银行加快了转型创新的步伐。二是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银行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为客户服务,既提高了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三是大数据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技术手段,可以深入分析客户行为,提高定价水平和管理效率,挖掘潜在客户资源。

(四)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互联网能够拉近虚拟空间的距离,却不能缩短现实间的距离,能够提供海量数据,却不能解决信任问题,单纯的互联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金融需求。由于互联网企业和商业银行各自核心领域比较优势的存在,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为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打了一剂强心针,引发银行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进而通过技术升级促进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从国际经验看,欧美等成熟市场互联网金融只是补充。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可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二者未来在经营、管理、数据信息领域必将融合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折射商业银行转型方向

互联网金融从支付领域逐渐拓展到融资、理财等传统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领域,其业务范围与商业银行的重叠范围不断扩大,逐渐与商业银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深层次变革。对商业银行来说,必须从战略导向、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产品体系、服务方式上积极创新,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一)深化经营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迅猛发展,主要基于其更为民主、更为普惠的金融服务模式。因此,必须要树立“客户体验至上、开放包容、平等普惠”的互联网思维,用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同时改进服务效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积极转变观念,以互联网为依托,在战略导向上,争取主动,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在经营理念上,实现由“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变;在经营模式上,将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在产品体系上,研发组合产品,开发“一揽子”金融产品,提供系统专业的理财融资产品体系,在服务方式上,提供“金融超市”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二)延伸支付渠道,提升用户新体验。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支付中介职能,在互联网时代,该项职能逐渐呈弱化趋势,对银行的其他业务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渠道建设,不断延伸创新,改变客户体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不断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渠道建设,探索建立以平台建设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全面延伸支付渠道。另一方面,不断推进物理网点转型升级,由支付结算为主向营销服务为主、由业务处理为主向应用体验为主转型,加强线上线下协同,通过强化线下业务来赢得线上业务,提升用户体验。

(三)创新科技支撑,建立大数据系统。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加快创新发展、实现业务转型的基本手段。以现有业务和客户为基础,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和技术应用的“双创新”,实现经营管理向全流程化、科技化转型。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探索开展网络贷款,创新推出网络互动银行及微客服、微支付等。搭建电商平台,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开展一对多、制导式的精准营销。开发大数据系统,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全方位沟通与多维度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

(四)强化三方合作,搭建一站式平台。对银行而言,客户流量意味着数据积累和价值创造。因此,面对互联网金融在平台与流量方面的强有力冲击,必须深入研究客户需求,要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合纵连横,开展跨业、异业合作,推进多方位及深度合作,建设交易流的枢纽平台,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在大流量数据中寻找客户、发现机会、精准营销、嵌入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开发及运用,持续推进新功能的加载、新产品的研发和新渠道的拓展,实现与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平台和产品有效对接融合。

(五)完善组织机制,培养专业化人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提出挑战,而经营模式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行共同努力。结合商业银行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需要,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实施转型的整体规划,要组建一支熟悉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电子商务、在线营销以及云计算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银行互联网经营模式创新提供支持。

(六)加强风险防控,推进可持续发展。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实施科学有效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确保互联网金融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健康发展。一是支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是网络及计算机系统建设,必须从硬件建设方面,确保网络及计算机信息数据系统的安全有效性,严防外部数据及病毒的入侵,把好风险防控第一关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风险防范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业务制衡制度及风险预警处置制度,实现各项业务政策化规定和管理措施的程序化硬性约束;三是建立大数据系统及网络管理监测预警系统,实施全方位、24小时有效监控,发挥科技预警的支撑作用;四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内部监管组织的系统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部门的监管效能;五是建立一支懂业务、懂技术的专业团队,准确把控业务风险点,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风险零容忍。

参考文献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2]罗明雄,丁玲.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深度解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3,(9):38-41。

[3]牛帅.互联网行为模式解析[J].信息方略,2012,(10):21。

[4]关正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38-39。

[5]张庆,王越.互联网金融模式解析[J].企业管理,2014,(3):17-20。

theexplorationonthepathofCommercialBanks’Developingtheinternetfinance

ZHanGZhaodi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6

一、有关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点

1.与传统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更具便捷性,可以让客户足不出户的就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限制,使用户快速的找到适合自身的金融交易的需求资源,更大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形成,也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是全新的通信技术对金融的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开端。

2.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大众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使无论中高端客户,还是低收入人群都能享受到客户需要的服务,丰富的多样性选择使互联网线上数据更有效的被客户群体所利用,大大的节省了资源上浪费的时间,拓展了金融业务领域,加大客户群范围。

3.金融交易的成本费用偏低。和传统金融花费在信息上的高消费,尤其是从微小型投资企业中花费成本更高,至此出现了收益与成本不相等,从中获得的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与传统银行的运营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信息成本的要求较低,这大大的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更是使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信息推广和传播中带来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4.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性。与传统金融相比较之下,就是它的便捷性。客户省去了去经营网点的麻烦,只需要只能手机和电脑,便可以随时随地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为客户提供方便,省时省力。

5.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传统金融服务大多只是对那些中高端收入群体和大型企业,而低收入小型企业和人群也就享受不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因此也就会流失一部分消费人群。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为普遍大众群体带来了方便,使金融服务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享。

6.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的改变

近10几年来商业银行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但是发展模式依然还停留在传统的多投入少效益,多数量少质量,多规模少结构,重速度轻管理的比较粗放的发展模式。而且在当前,商业银行主要的来源还是利差,尽管其他非利息收入有所上升。

7.货币基金模式。例如,以支付宝为前提下的余额宝增值业务,余额宝是一向代表,用户随时随地的都能把自己的钱从支付宝转移到余额宝中获得收益,并且转账手续费也是免费的。

8.交互式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使金融业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共建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弊端

1.在我国互联网金融技术还在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和稳定,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用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形势进行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2.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金融机制的不公开,不透明,互联网平台下的信用存在风险,导致一些企业的偿还能力出现问题,但仍从其他机构进行借贷,特别是在虚拟的金融环境构架下,更容易出现亏帐现象的发生。

3.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监管机制的不健全,特别互联网金融属于一个新兴产业,在金融交易中审查监管尚未健全起来。为了一些自身利益,有些经营者存在经营舞弊的现象,企业的信用评估也未待完善,因此对我国公安司法部门等相关机构的司法行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绝对不能给非法分子作案的一线之机,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机构带来影响。

4.互联网金融具有引致行。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提是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是基石,同时互联网科技也同样是电子商务的产物。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开端,产生了卖家与买家相互不信任的纠纷,卖家不愿意发货,买家也不愿意提前付款,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双方的不信任,其次,由于银行卡发卡行的不同,导致交易不能实时到账,甚至出现交易失败的现象发生。电子商务的发展初期遇到了这一困难,那为了继续前进,就要突破困难寻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于是第三方组织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的活动产生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目的也是服务于电子商务。

三、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影响提出的应对措施

1.支付宝与微信转账等大规模的网上存款财富软件,具有大多数的客户源,但商业银行也有自己忠实的客户,商业银行可以与基金公司强强联手,提出相似的余额宝之类的金融产品,这也将会是互联网的一大竞争对手。传统银行要紧跟客户需求,不断跟紧时代的发展,积极寻找创新改革的机会,开通网上银行的领域范围,缓解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

2.当今客户的支付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如:支付宝,微信等都普遍用于大众支付,这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商业银行要大力开发网络支付渠道,全面客观的做到落实,开拓合作对象的范围,与移动平台建立良好的合作运营关系,实现移动快捷支付,并把智能手机作为支付的载体,退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的支付产品,提前抢占移动支付平台的市场先机。

3.商业银行应努力完善,互联网应用技术,把握先进的网络技术,以技术作为支撑手段,不断创新改革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领域,确保双方面的推动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网络与金融的结合。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出发,实事求是,研究自我需要的有力产品。

4.明确监督管理的职责,加快信用制度的建立,由于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所以要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做好监督审查机制,防止出现因信用制度的违法乱纪的行为,使商业信贷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向。

5.建立健全法律监管机制,伴随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要实施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了确保在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能保证规范以及良性发展,从而一定要退出法律法规的保障监督,使商业银行的体制机构更加完善,队伍更加壮大,更健康,更持续的走下去。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带动互联网金融业态不断涌现,对传统的金融领域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应当深刻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对自身发展乃至金融行业的影响,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主要依托于网络、支付、云计算等互联网工具为手段或渠道平台,在业务形态和运作模式等方面区别于现实环境中的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领域的新金融模式和现象。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p2p小额信贷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金融理财产品网站等。从互联网金融性质来看,它并不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简单融合,而是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行业结合所创造的新兴领域,其不同与传统金融之处,在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运行、交易方式等都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的。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新兴领域,有多种运作模式,是在互联网渠道上实现货币流通与资金融通,使传统商业银行与现代金融服务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被弱化

互联网金融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替代了商业银行的一些功能,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大大弱化。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余额宝等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快速的实现货币支付,使人们无需到商业银行排队办理。此种便捷、快速的支付方式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p2p网贷平台的运作,使资金供需双方在了解彼此信息的情况下,快速借贷、多种方式还贷,使得企业或个人融资更加便利、安全。

(二)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有力挑战

从互联网金融角度出发来分析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逐渐显示出弊端。因为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主要采用柜台服务的方式,客户来到商业银行是开展经营服务模式的首要条件。而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这给客户带来很大便利。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替代作用逐渐凸显,使商业银行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有力挑战。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传统商业银行倍感压力,唯有创新可使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突围,那么,如何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创新商业银行呢?笔者建议是:

(一)开拓网络运营渠道

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拓网络运营渠道。通过此种方式的创新,商业银行在从事线下金融活动的同时,进行线上金融活动。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当在网络环境中开辟网上商城、融资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打开网络运营渠道,进行网络金融活动。

(二)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

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商业银行必然要在充分认识大数据的颠覆性影响的基础上与互联网金融产生联系,而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就是实现与互联网金融联系的有效措施。当然,商业银行要想创造大数据产品组合,应当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其一、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早做布局,从管理体系建设、具体运用模式方面不断探索,抓紧解决内部数据挖掘分析,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大数据高效应用,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其二、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如与电商核心企业合作,掌握供应商在支付物流等环节的数据,整合外部数据,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融资。也可基于重构信息和数据传递机制,创新适合客户需要的大数据产品组合,如订单+应收账款转化融资。

(三)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

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创新发展商业银行,应当注意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在线上支付宝、理财通、网易现金宝等互联网理财业务大放异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作为线下金融服务主力,应当注意做好与线上互联网理财业务的合作,同时优化现有银行业务,使商业银行线上、线下业务发展良好。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商业银行结合线上、线下业务运行特点,合理设置个人财务管理,使其可以有效监督、控制业务运用,为促进商业银行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日益兴起,给传统金融业务带来深层次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可采用开拓网络运营渠道、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加大个人财务管理力度等措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武国荣刘超单位:内蒙古银行包头分行中国银行包头分行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谌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

[2]郑联盛,刘亮,徐建军.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模式与风险[J].金融市场研究.2014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一、引言

如果要评选2013年度金融领域的流行词,“互联网金融”一定位列其中。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却是一个引领时代的新概念。它的走红与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余额宝把这个新概念推上了风口浪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时代。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壮大,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传统商业银行将展开激烈竞争,未来甚至可能改变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格局。商业银行目前虽居于各类金融活动的主导地位,但如不积极应对,将无法稳固同业的领先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银行业带来何种影响?商业银行又该如何应对?本文拟对此作粗浅的探讨。

二、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从广义的层面,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便捷和广度实现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延伸。在这一模式下,传统金融服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在时间和空间上外延了银行的服务。从狭义的层面,互联网金融只包括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前者典型的应用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和p2p信贷等,后者是网络形式的金融平台,这一模式多为电商向金融行业的渗透。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由金融机构进行的互联网交易,即传统金融交易方式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当前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互联网在其中发挥渠道作用,手机支付、手机转账和手机证券交易都属于金融互联网的内容;二是由电子商务企业与金融机构或不同种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合作而产生的新兴业态,余额宝、理财通等产品属于这一类型;三是由互联网企业推出的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p2p信贷和众筹等业务具有这一性质。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一)提高银行业的包容水平,拓展银行业务的客户和渠道。

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以上。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发生了改变,传统物理网点优势渐渐弱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不断扩大,提高了传统金融的包容水平。以余额宝为例,客户对支付宝的安全与信誉的认同,使其将余额宝等同于高息活期存款,提高了支付宝客户将银行活期存款转入余额宝的概率。同时,余额宝模式大大拓宽了基金销售渠道,减少了基金公司对商业银行代销的依赖。

(二)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临弱化,加速金融脱媒。

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扮演资金中介的的角色。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这正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意义所在。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资金融通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

(三)互联网融资长期内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形成直接冲击。

凭借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设计流程及产品,更好地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抢占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互联网时代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不需要任何中介就可以完成,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降低,交易可能性边界也极度扩大,这些优势都是传统银行无法媲美的。

(四)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

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亟待完善。互联网金融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运作模式上更注重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技术的深度整合,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产品。二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有待创新。通过余额宝、支付宝等平台,阿里金融拥有了堪比央行征信系统的数据库,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将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应用到小额贷款中,降低甄选客户的成本和风险。三是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投入,但这仅仅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尚未达到互联网金融的层面。互联网金融不是将金融产品互联网化,而是结合互联网与金融进行创新。

四、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银行业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提供了更加简便和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不容否认,当今商业银行在经济调控、风险控制、社会征信、庞大的线下客户及专业服务等方面还具有强大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弱性和缺失。因此,商业银行要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传统业务的水平,改进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存贷款流程等基础性金融服务,以优质服务赢得市场、赢得客户。传统商业银行要加快转型步伐,提升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支付工具功能,依托移动通讯、互联网,改进和开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家族”业务,提供客户远程服务,向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于传统银行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有机遇。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传统业务也是一种补充,它也覆盖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些盲区,因此还是有很积极的作用。同时,压力也促使银行主动去创新,不断地加大创新和变革的力度,顺应发展的潮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重新洗牌,一些银行可能成为行业中新的领头羊。银行所具有的丰富的产品开发和管理的经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9

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时下热门词汇之一,2012年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小贷异军突起、“三马”试水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数量激增、十家较大的商业银行分别开设网上综合商城等。互联网社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友和生意方式,实现了虚拟社区和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虚拟货币、虚拟金融与现实金融之间的转换。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强劲,网络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销售,以及网络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应运而生;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直接匹配平台,与客户实现开放、交互和无缝接触,改变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框架。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社会融资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二维模式,延伸至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融资。传统银行的概念正在被颠覆,传统金融生态链面临重大变局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一)重新审视金融战略,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与大银行竞争的契机。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模式,积极创新,将在一些新兴业务上赶超大银行,形成竞争力。传统银行业可能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发生竞争格局的改变。一些互联网企业已不满足只做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而是凭借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直接向供应链、小微企业信贷等融资领域扩张,未来可能冲击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抢夺银行客户资源、替代银行物理渠道,颠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

(二)拓展银行业务的客户和渠道。

客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客户基础。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24亿人;我国互联网用户为5.65亿人,网购人数1.93亿人。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与自身战略结合,一方面挖掘、吸引新客户;另一方面增加客户粘合度,拉近与客户间的业务关系。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传统目标客户群可能发生改变,传统物理网点优势弱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商业银行传统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将发生改变,能够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的金融机构会得到市场青睐。

(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这三项技术可以使互联网金融企业全面了解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经营行为和信用等级,建立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在信贷审核时,投资者将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作为参考和分析指标。贷款对象如违约,互联网金融企业还可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和信息,提高违约成本,降低投资者风险,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超越传统融资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四)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双方的价格偏好,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方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资金借方报价,贷方依据对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偏好选择贷款对象,双方议价成交,交易完全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依赖央行的基准利率指导,应主动在市场上寻找利率基准。互联网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判断特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如果还能够深入研究挖掘数据,甚至可以形成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利率指数”,从而完善贷款定价基础。

(五)加速金融脱媒。

传统银行在金融业务往来中,主要充当资金中介的职能。互联网金融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当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从融资角度看,资金供需双方利用搜索平台寻找交易对象,之后的融资交易过程由双方自己完成。从支付角度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已能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等结算和支付服务,与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形成替代。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篇10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几下几种:1.电商小贷公司。电商小贷是指电商企业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自身平台所积累的商务经营数据和其他第三方数据审核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而在网上进行借贷的融资模式。我国电商信贷主要分为电商系和银行系,其中电商系在这种信贷融资中占据绝对优势。电商系的融资模式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自建小贷公司。将信贷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向外融资,加上自有资金通过小贷公司或者担保公司对外提供贷款。第二种是与银行合作完成信贷。电商利用网络平台对企业进行审核,后提交给银行,由银行进行放贷。银行系的放贷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自建电商平台,这种模式主要是国有银行,如交行的“交博汇”、建行的“善融商务”等。但是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由于银行系电商的流量不足,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模式很难做大做强。第二种模式是银行与电商企业合作,利用电商企业掌握的大数据作为网上贷款风险审核的信息。但是它过于依赖电商而使得业务独立性大大下降,而且电商有自己的打算,它不可能将核心数据拱手相让从而失去在这一领域的独占性优势。第三种模式是与第三方数据提供机构合作,利用第三方机构掌握的电商运营的数据包括电商eRp、资金支付、物流、交易平台数据等链条环节数据,不但能较好的掌握客户终端的需求信息,还能较好的了解电商的运营规则,而这种模式也是未来主力开拓的方向。2.在线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在贸易融资和支付结算领域通过虚拟的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的融资模式,它的本质是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的有效整合。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使得银行利用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打破现有信贷评估系统信息不对称的有效工具,通过模型构建和大数据分析了解企业和个人信用、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这样的模式往往比传统的抵质押物的风险控制力更强。3.互联网投资。互联网投资理财产品是指金融机构或者电商利用网络面向网络大众销售金融产品,互联网投资产品丰富,准入门槛低,手续灵活方便,而且能够突破区域限制,收益率较传统金融机构高,主要投资者为长尾分布人群。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人群的理财资金少,往往被传统金融机构拒之门外,殊不知这一长尾人群数量大,市场前景广阔。余额宝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青睐,短短的几个月,余额宝作为一款实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其投资人数就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资产管理规模位居全球基金前五。4.大数据金融模式。代表性的企业有淘宝、京东商城、苏宁云商。这些公司利用其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布局营销,实现精准销售。5.第三方支付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企业主要有拉卡拉、支付宝、易宝支付、财付通、银联在线等。6.p2p模式。p2p虽然发端于美国,但是自从传到中国以后,发展势头迅猛,在规模上已然超越了美国,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p2p模式———实质上的中国民间融资。p2p的出现让小贷公司突破了不能融资、担保公司不能放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贷的政策限制。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业务还包括众筹融资、虚拟货币等。

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

(一)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紧迫性互联网金融从2012年兴起,经过急速的扩张和发展,通过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和行业的洗牌,已从完全竞争市场向寡头市场发展,互联网金融资源越来越向少数几家优势电商集聚,而主要行业领导电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特别是行业垄断权、定价话语权和垄断利润,通过商业战略和技术手段为行业进入者设置了诸多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壁垒。按照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源要素和产品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后继者想要进入行业分取利润一杯羹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替代现有行业主导者成为行业新的霸主的难度可想而知。我国国有五大行以及主要的股份制银行都意识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应对策略,制定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布局。银行纷纷试水互联网金融业务,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深藏于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客观上,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主观上,银行也已经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能否有效利用互联网金融关系到银行发展,因此纷纷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和主动应付的姿态,希望在互联网金融这一趋势潮中占据制高点,形成新一轮发展的动力。银行的有效出击和抢占制高点策略为其他金融机构有效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也使得我们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力,能否在合适的时机应对关系业务的拓展,关系盈利的增长和盈利空间,关系能否突破现有业务模式、规模的束缚,关系公司整体的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将积极有效的利用互联网金融上升为公司发展战略层面的高度上,为公司冲破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二)战略鉴于互联网金融的时代特征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应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和信息化列为公司的重大发展战略。公司应注重线上线下业务的整合、协调、统一,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交错、互补,实现线上线下的相互促进,实现线上线下的两条腿协调行走。长期来看,公司要将线上业务作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将线上业务做大做强,做出具有高度信誉度、强大社会影响力、覆盖面广、技术先进、管理有效、商业模式新颖、客户认可度高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少数主导企业之一。短期来看,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过程中需秉承避实就虚的策略,尽量避免与优势电商的正面交锋,通过制定差异化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利用公司在金融产品服务领域的优势,循序渐进、有步骤、有条件、有针对性的发展。在稳步发展B2C的基础上,主抓B2B的发展,特别是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在资产处置和资产收购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产总量高、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大型优质客户。在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初期,要紧紧抓住这些客户资源,以他们为核心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实现短期内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这种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金融企业。

(三)产品创新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上的创新,应该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在符合监管要求以及自身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按照资源最有效配置的原则,以现有业务和平台为核心和立足点,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渗透互补作用,有重点、有步骤地向现有业务的上下游延生扩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弱势互抵,逐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金融机构尤其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资源服务优势选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最为可行、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与现有业务优势互补的业务类型,包括B2C、B2B业务特别是供应链金融业务。

1.B2C业务B2C业务是现有的电子商务主导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几家大的电商企业垄断电子商务市场的局面。作为后继者,要想成为后起之秀,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借鉴电子商务主导企业的经营模式显然很难成功。如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金融服务优势,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载体,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金融产品与服务融入交易当中,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避实就虚,在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避免与大的电商正面交锋,采取迂回战略,实现快速发展。(1)搭建平台搭建一个服务质量高、客户体验好、汇聚人气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评判一个企业或者是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份额、市场地位的重要标志。要想发展互联网金融,就要做实电商平台。搭建平台的途径有自身研发、与现有的主导电商合作、或者是通过兼并收购等。综合考虑发展的可行性和主动性两大因素,收购现有电商企业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理想之选。尤其是可以选取彼此重复度低的平盟商,建立资源互补型的大电商平台。(2)发展平台在成功兼并或者收购一家或者几家电商之后,要整合被收购企业的业务资源和优质资产,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色,制定进一步的互联网发展战略。B2C商城可以采用网盟和自营的双重模式,发展的初期推出限时抢购、限时抢批、降价竞购的策略促成交易量的攀升。同时,采取网络、平面广告等营销策略积极培育电商平台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价廉质优的大众受益下,实现流量的几何级增长,培育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外部性,在短期内实现对电商平台的感知-认知-吸引-依赖的过程,迅速提高电商平台交易流量,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融入优势服务和产品、进行大数据分析打下基础,因为电商交易流量和交易金额的速度对互联网金融的成败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电商平台的功能界面要时刻体现民主化和方便快捷的操作理念,早期可以通过自营、加盟甚至与其他电商合作的方式,通过吸引企业、分销商免费入驻的方式,免除传统电商企业的进场费和交易费,快速做大市场。B2C的经营理念是贴近大众、贴近市场。因此,在功能的设置上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有机结合,照顾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让消费者意识到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方便、快捷的。根据金融企业做电商平台的发展来看,电商平台的容量边际成本很低,但随着交易量的逐步上升,物流、仓储等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与专业化的电商平台相比,线下的物流效率、仓储空间成为制约金融类企业创办电商平台的最大瓶颈。其实,这一困扰多数金融类企业电商平台的难题并不是难以解决。一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与几家大型物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证物流的时间和效率。另一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当中积累了物流基地的客户公司可以以这样的物流基地客户为突破口,建立基于诚信、合作基础之上的再度合作,租用物流基地客户的基地,通过此类客户寻找其他物理网点的基地信息,在短时间内建立覆盖全国重要城市的仓储物理网点,突破物流、仓储的短板限制。(3)融入产品和服务金融企业做电商平台不只是做电商平台,更大的目标在于利用这样一个载体积极销售有特色、占优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样的载体可以将金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到交易过程当中,从而提高社会认知度、扩大销售渠道,拓展客户来源,解决线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约束,提高利润增长点。

2.B2B业务相比于B2C业务做流量,搭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策略,B2B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应定位于重点突破、主次分明、采取连横合纵的策略。所谓连横就是将当前盈利能力大、发展潜力好、利润率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或者是在行业内影响力大、社会知名度高、财务经营好的企业整合成为优质客户和核心客户。所谓合纵就是优质客户的上中下游关联企业连为一体。综合金融企业的业务优势,发展B2B的商业模式重点应该放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上,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忠诚度高的龙头核心企业群。在核心企业的路径选择上,有重点分步骤展开。首先,与现有的公司大客户洽商,将金融服务逐步引领到线上,实行企业进驻免费,同时简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流程设计,增加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开辟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定制通道,让企业亲身感受良好的线上金融服务质量,从而培养平台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第二,在做足现有客户线上金融服务的同时,应该开拓其他大型、重点客户来源通道,引进国内外知名产品生产企业和零售商、分销商以旗舰店的形式入驻商城,同时与国内知名大型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丰富商城的吸引力。核心企业的进入是产业链金融的基础,在获得核心企业的认可后,通过核心企业的影响力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集体进驻,打造上下游一体化、企业间紧密相连的高度外部性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