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产品销售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43:52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销售窗口;村级集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4—0075-03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广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思路。但是,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必然要求实现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其中核心是市场化。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需要有更广阔的市场,而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与消费的全国性、普遍性存在矛盾。因此,要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对接,必须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快速的物流体系,同时还要有及时的市场信息。而从现实的情况看,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

一、建立农产品销售窗口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中,农户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中间商进行销售。农户与中间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农民难以把握市场整体的交易信息,中间商往往从中哄抬物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建立高效、顺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农村小商品生产与城市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本文认为,通过在城市尤其是主要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建立固定的销售窗口,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固定的销售渠道

农产品销售窗口为农户提供了固定的销售场所,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以销售窗口为基础,使农产品向周边地区辐射,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同时还可以形成“市场+公司+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经营链条,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

(二)产品展示的窗口

目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很多特色农产品由于缺乏广泛的消费者认知和市场影响,还没有进入商场、超市这些城市的主渠道;即使进入了商场、超市,也由于缺乏集中展示和宣传,使得产品销售价格较低,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宣传。而销售窗口给特色农产品创建了一个集中展示和宣传的平台,可以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促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使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市场信息的窗口

在传统的销售方式下,中间商往往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民获得的市场信息有限而且不及时,导致农民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利益经常受到损害。销售窗口通过其与市场间固有的联系能有效收集市场供求变化情况,整体把握市场交易信息。销售窗口可以作为一个信息节点向分散的农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以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减少农户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二、湘西州特色农产品销售窗口建设的有益探索

湘西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区,是全国集中连片的18个贫困地区之一,全州8个县市有7个部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

近年来,湘西州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龙头企业发展较快,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日渐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底,经营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58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5家,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1.8亿元,带动湘西州22万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0万公顷。其中,“湘西猕猴桃”、“湘西椪柑”、“古丈毛尖”、“龙山百合”、“保靖黄金茶”、“湘西黄牛”等特色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湘西的特色农产品已经远销东北、山西、内蒙、广州等国内市场,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围绕如何加快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湘西州已经在建设销售窗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一)销售大户建设模式

近年来,随着湘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一些具有市场经济头脑、信息灵通、善于经营的农民逐渐由原来的销售经纪人发展成为农产品的销售大户。他们除了提供本地产品的销售信息或从事长途贩运以外,开始重视对固定市场需求情况的掌握,因而主动在主要销售城市或者城镇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窗口,发挥商品储存、转运和批发等功能。

(二)龙头企业建设模式

一些专业的农产品销售公司由于销售量大、有固定的销售网络,因此更重视销售窗口的建设。它们在主要的销售城市如长沙、广州的农贸市场建立固定的联系点,及时收集市场需求信息、与采购商洽谈交易,进而根据需求组织货源,提高交易效率。这种模式实际就是龙头企业在主销市场建立的办事处或分公司。

(三)合作组织建设模式

即由特色农产品的合作社出面在主销城市或城镇建立自己的办事处,从事信息收集、贸易洽谈、商品储存和转运等业务。将分散在各会员的产品进行集中收储和分级、包装,从而提高商品交易效益和效率。

(四)政府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模式

总体来看,以上三种模式主要是市场交易主体来进行建设的,受到主体资金实力的制约,因此发展比较缓慢。特别是这种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小,虽然扩大了特色农村的产品销售,但是村级组织由于自身没有资金积累不能对现有的销售窗口进行投资、入股,无法享受销售窗口带来的利益。为了加强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湘西州积极实施500个村级农产品销售窗口建设工程,安排项目资金4680万元,目前已完成购买或自建农副产品销售窗口234个,每个窗口为村集体增收1万元以上,既实现了村级集体稳定增收,又实现了资产稳定增值。

三、进一步发展村级农产品销售窗口的深入思考

目前,湘西州仍有许多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因此,通过利用扶贫资金来建设村级特色农产品销售窗口,以窗口来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对于发展“一村一品”的专业化道路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通过村级销售窗口自身的收益来形成村级组织的收入,进而增加村级组织的积累,可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滚动式发展,进一步扩大扶贫资金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覆盖面。鉴于现有的销售窗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湘西州建设村级特色农产品销售窗口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把发展村级农产品销售窗口与发展村级特色经济紧密联系起来

销售窗口的首要目的是推进村级农产品的销售和提高市场影响力,但是,利用扶贫资金建设销售窗口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因此,销售窗口的建设,一方面,要围绕村级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特点来进行规划,对于大宗农产品应当着眼在更大的中心城市建设销售窗口;另一方面,要考虑销售窗口的收益情况,必须是收益稳定并且收益水平不断提高的项目。只有把促进村级特色产品的发展和增加村级收入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销售窗口的积极作用,也才可以增强村级组织在建设销售窗口方面的积极性。

(二)把发展村级农产品销售窗口与推动特色农业的组织化、合作化紧密联系起来

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要求产业发展的组织化与合作化,即把分散的农户以一定的利益共同体形式联系起来。从现有的产业合作组织来看,主要是上级政府推动发展起的,而且规模往往过大,社员之间利益均沾,但风险共担机制不健全,很难避免成员之间的搭便车行为。而村级组织在村民间的权威高,以村为单位的合作社规模比较适度,利益的约束力较强。因此,应当建立以村级组织为核心的合作组织,销售窗口则应当为本村的特色产品销售服务,特别是要由村级合作组织进行管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本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以点带面,突出优势农产品销售窗口的建设

相对而言,湘西州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身的财政非常困难。长期以来,湘西的财政收入远远小于财政支出,各方面的建设主要靠转移支付资金。因此,应当集中有限的资金以点带面,优先选择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较高的村建设农产品销售窗口;增强窗口的作用,必须扩大市场选择范围,可以在中心城市建设相应的窗口,同时集合几个村的资金建设窗口,获得的收益由几个村共享,这样既可以增强村级销售窗口的吸引力,也可以更快地形成资金积累,加快销售窗口建设的进程。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销售窗口的积极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湘西州的农产品销售窗口不但数量较少,而且覆盖面和市场辐射力有限,其主要原因在于窗口建设的资金缺口很大。据调查,即使按照目前采取的以购买门面的形式来进行销售窗口建设,要想实现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建立销售窗口,按每个门面20万元测算,湘西州1417个集体经济“空壳村”、39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需要资金量高达3.6亿元,仅1417个集体经济“空壳村”需资金量也在2.8亿元以上,分5年完成每年也需投入资金5600万元以上,资金需求量很大。显然,单靠财政扶贫资金难度较大。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拓宽销售窗口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一是对相关财政扶贫资金进行集中规划使用,以集中连片的若干个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名义对销售窗口建设项目进行打包项目申请,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扶贫和其他相关资金的更多投入。二是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尤其是农产品生产、销售大户的参与,特别是吸引村级经济合作组织的参与。在操作形式上,财政资金在窗口建设上占控股地位(51%以上),其余部分由农产品生产、销售大户和合作组织筹集,门面经营利益按股份比例分红。这样既可以更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还可以动用社会资金建设更多的销售窗口。三是以现有的农产品销售窗口和财政资金为担保积极申请项目贷款,利用银行信贷来筹集窗口建设资金。对新建设的窗口其收益按一定比例偿还贷款本息,这样既可以保证银行的利益,又可以为贫困村集体提供相应收入。

[参考文献]

[1]李剑文.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6):65-68.

[2]刘良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农业产业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5-6.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2

【关键词】“直播助农”;福建永泰县;农产品;路径优化

“直播助农”所带来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很多滞销的农产品在直播时就可以销售一空,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还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复工复产。但是,主播助农现在面临的一个难关是,如何做好相关的监管、售后等服务,政府部门对于相关企业、农户产品质量的把关要如何掌控等等。只有多方合力完善线上销售和售后产业链,避免出现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售后维权难等问题,才能共同建设好一个涵养诚信、健康的行业生态,才能让“直播助农”一直“火”下去,让农产品的销路更畅通,让农民有更多的收益。本文着重针对永泰县目前的“直播助农”模式,对如何让“直播助农”持续健康的发展,以及做好销售路径的优化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直播+助农”模式下农产品销售路径核心概念

1.1传统农产品销售路径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第一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农产品的消费也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大多是消费者在菜市场、商场蔬菜区或者街边菜贩那里进行购买,优势在于消费者可以亲身体验产品的好坏,缺陷在于这种销售模式只适用于居民愿意出门采购的前提下,时间成本较高。而像商场蔬菜区的销售往往是经过多重中间商,农户获利低,消费者花销大。目前,我国农产品上了规模的批发市场有800多家以上[1],加上遍布城乡的农贸市场和当地举办的一些场所,如福建永泰就开展了永泰农特馆,将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放入馆内销售,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但这整个农产品渠道体系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农产品产销矛盾越发突出,制约着农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和农民增产增收。一边是农民守着大量农产品低价难销,一边是城市民众抱怨吃不上廉价果蔬,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圈一次又一次集中上演。现在常见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大概有这五类: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超市、农产品电商、自媒体销售。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下这五类销售渠道中,农产品电商及自媒体销售最为火热。近几年来,电商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好。看到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再加上今年的特殊情况,使得直播行业空前高涨[2]。

1.2“直播+助农”模式下的“新永泰”

直播销售模式减少中间商环节,农业经营主体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有利于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产品成本。直播作为对互联网和物流等优势有效利用的一种新商业模式,不仅为农户农产品的销量提供了保障,也对于脱贫致富带来了一定的效用,尤其近两年,直播销售更是成为永泰县一大特色。1.2.1永泰春茶“直播热”2019年4月,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占柄村卢峰茶叶基地里,一场延续800年的祭茶仪式,拉开了永泰春茶上市的序幕[3]。以往的采茶节,都是各家各户将本季最好的茶叶拿来统一在展会上展出,这次的采茶节永泰却一改以往的模式,全程采用了直播形式,邀请多名网红参与直播活动,通过网红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在跟网友交流的同时也为网友们展现了不一样的茶文化,利用网红效应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观众进入直播间一暏采茶风采。此次直播,为永泰春茶增长了大量粉丝,不仅促进了茶农增收,还展现了永泰独具魅力的茶文化,助力推广“永泰绿”生态战略品牌。1.2.2“网红书记”来带货2020年8月15日下午,一场全媒体公益直播活动开启,这次活动主要由闽清县、莆田新县以及永泰县的三位驻村书记带来了他们的特色农产品,三位书记中只有永泰县林我平书记是第一次参与直播销售,但这并不影响他的销售热情,他在一一介绍永泰后寨特色农产品的同时还不忘和网友们互动,每一种产品的制造工艺及它们背后的驻村故事,在林我平书记的口中变得栩栩如生,也带动了直播间网友的购买热情,当天就收到了大约1000个订单,价值10万元左右[4]。1.2.3新阶联合出新招2020年5月29日上午,福建永泰县联合福州市、台江区、永泰县新阶联联合开展助农“新模式”直播带货活动。在白云乡北山村乐来康家庭农场举办“‘莓’好永泰·魅力新阶”助农新模式直播带货活动。直播开始一小时就吸引了众多网友的下单,仅蓝莓单品就卖出了超过200斤,成交值破万。据统计,本次直播累计订单超600单,销售额共计100000余元[5]。

2“直播+助农”模式下的永泰“新销售”

2.1精准化销售

“直播助农”这一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但要促进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精准化销售必不可少。在今年的永泰直播销售中我们可以发现,精准化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生产的精准化,产品质量要达标,若与直播卖的产品并不相符,则会降低消费者对这一产品的印象分,进而降低销量,长此以往,口碑越来越差,品牌形象下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永泰县开展的几次直播助农销售活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一个销量,这离不开永泰农户们优质的产品。

2.2领导带动直播热潮

在永泰目前已经开展的直播助农活动中,绝大多数是通过村干部带领开展的,在各个干部的带领下,直播活动的开展更具权威性,而直播中的农产品也更具真实可靠了。农产品滞销,是每个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极力避免但却或多或少会出现的一种困难,永泰县干部们面对困局选择了以直播销售的方式“主动破局”,成功使“滞销”变成了“畅销”,既体现着干部们担当作为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思路创新,展现了“科学应变”的能力。“直播助农”,既是“互联网+农产品”的新形势,也是“互联网+行政管理”的新尝试,成绩应该肯定,经验更是值得推广。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意识到领导干部“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取得部分明显成效,但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领导干部们也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努力改进。

3“直播+助农”模式下永泰农产品销售路径存在问题

“直播助农”最重要的目的是让本地滞销农产品通过网络直播,让更多的人知晓。依托互联网支撑的“非接触”直播销售模式备受关注,看准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独具优势,农产品借助“直播吆喝”,提升了地方特色产品的传播影响力、品牌美誉度,助推地方经济发展[6]。但是随着这种模式的发展,农产品销售路径开始出现了问题。

3.1农产品同质性强,品牌难于差异化

现在农产品消费市场有许多同类的农产品,虽然是由不同的生产者生产的,但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候,往往很难去辨别同类农产品有哪些区别。消费者很难去分辨品质好坏(如口感、质地等等),这些差异也很难用肉眼去识别,消费者更不可能每次在购买农产品时都进行试吃,所以消费者需要一个衡量标准去辨别产品的好坏,这时候一个品牌标志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目前中国很多农产品生产者对于如何提高农产品品质存在很多无实际意义的举措,生产方式也是延续以往的散户经营方式,化肥农药的使用也是没有标准,产品上市也缺乏包装。这类“无品牌”产品是否符合健康环保标准都是令人怀疑的,外表更是让人无法识别。

3.2流通渠道过长

农产品生产和运输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农业的生产和运输流通的渠道是受季节和当地地形地貌形成的一种生产方式,什么样的地形适合种什么样的农作物,这些都不是农民自己可以决定的。永泰县位处福建省的东部,特点五多:山地多、水果多、景观多、水能多以及温泉多,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资源条件决定了永泰县的农产品种类多为水果蔬菜以及肉类食品等人们必需品,但这样的地理条件也为永泰县的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挑战,多山地的地区如何能够保障农产品的运输,一是交通问题上的运输时间控制,二是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流通环节问题。农产品类特别是水果、蔬菜类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是需要保鲜的,海鲜产品和肉类也一样具有易损、易腐坏的特点,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同时也需要特殊的包裹进行包装才能保证农产品尽量避免损坏。虽然永泰县采用的是直播销售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但是也并没有达到“零流通”的水平,一份农产品的销售同样需要经过农户、加工商、主播以及物流商。所以,如何保证农产品安全又快速地运输既是传统运输渠道无法解决的一个大难题,也是现代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

3.3农产品销售路径组织功能不健全

市场体系功能落后,大多农贸市场都存在着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等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规划,导致市场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永泰也不例外,目前永泰县对于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还不够完善,虽然已经有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这一举措,但是由于开始时间晚、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农民们电商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永泰的“电商直播”之路并没有立刻得到发展,很多贫困户并不了解和不懂利用互联网的优点,还在利用传统的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渠道和交易方式的落后进一步制约了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再加上农产品的加工和包装能力偏低,品牌覆盖的数量不足,农产品市场的经营主力还是以农民自发组织和分散经营为主,难以形成合力。并且,农民进入销售渠道领域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基本都是各自为营[7]。

4“直播+助农”模式下永泰“新出路”

4.1推进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建立

如今直播电商发展迅速且品类繁多,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品牌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优势。由于农产品的性质特殊,多由农户种植采摘后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并不存在品牌的意识,虽然在直播兴起后有部分产品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但也并未针对这一不足进行优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农户建立自有品牌。2020年8月27日,福建永泰的南城区小汤山文化中心旁的永泰农特馆正式开馆,永泰农特馆是福建省永泰县首个扶贫农产品统购统销综合服务平台[8]。永泰农特馆通过创新“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市场”帮扶模式,整合贫困户农特产资源,做好合作社与贫困户的产销对接,实现企业赢利与贫困户增收的双赢。通过加强宣传,深化“三品一标”“一品一码”等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推广,打通线上商城和线下场馆的销售渠道,搭建一个全新、高效的共享平台。此外,在实现产销无缝对接、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永泰农特馆还将不断开拓农产品出村进城新路子,把“永泰制造”的名优特农产品推向全网、全国,助力全县产业脱贫、乡村振兴。农产品实施品牌策略有利于农产品更好地进入市场并增强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牌营销策略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需要。农产品品牌可以从品牌定位入手,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和品牌特色,实现差异化的品牌竞争优势,通过提升品牌形象并传播和维护品牌来建立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的忠诚度。抓住适当实际对塑造的成功品牌进行延伸,让品牌价值不断升值,通过对产品品质和功效严格把关,让消费者用口碑传播品牌,通过口碑效用来提升品牌价值。

4.2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直播助农”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冷链配送等农村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永泰县的农产品销售路径的优化,重点要针对农产品营销渠道链长、流通效率低下的情况,可以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提高销售路径效率,也可以把传统的物流途径即商品必须经过众多的中间环节简化为由生产者经配送中心到达零售终端,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的资源优势,实现农产品电商化包装设计和规模生产供应,尤其是对生鲜蔬果等保质期较短的产品,建设一批农产品仓储冷链保险设施,确保直播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根据《永泰县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方案》的要求,物流企业通过整合永泰物流资源,按照标准和需求,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搭建“一县一仓配中心、一乡一中转站、一村一网点”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4.3构建多元化销售主体

目前我国主要的销售主体多为经销商,就算是采用直播方式销售也大多邀请带货达人等为自己的商品进行带货,主体较为单一,且销售形式固化。永泰县在直播助农道路上的探索毫无疑问也存在这一问题,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已经实现农业高度标准化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吸取先进经验,改变过去销售主体单一的局面,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农产品销售主体。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增强营销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通过创新“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市场”帮扶模式,整合贫困户农产品资源,做好合作社与贫困户的产销对接,实现企业赢利与贫困户增收的双赢。(1)着力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和原有流通主体实现资源互补,提高流通效率。(2)引导农民组成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农民共同开拓市场。这样有利于农民之前形成利益共同体,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共同提升销售能力。

5结语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3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18

0引言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通过互联网将政府、企业、经营者、消费者、生产者以及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各方面要素整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

总体来说,我国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尚处在摸索阶段,和其他建设成熟的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以济南市万德镇和潍坊市寿光市为例,通过研究两者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异同,发现其发展中的问题及经验,找到适合两地发展的有利途径,最终为山东省乃至我国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促进中国广大农村的“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1济南市万德镇“互联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分析

万德镇位于山东省会城市济南与五岳之首的泰山之间,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历史上主要以小麦、玉米等作为传统农作物,同时也开拓了茶叶、核桃、板栗、小米的种植。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全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基于齐长城、泰山玉等旅游焦点的存在,镇政府大力扶持都市观光农业、种植大棚菜、大棚果的发展。

目前万德镇响应全国号召,在济南搞起第一个“互联网+”示范村。概括起来万德镇发展互联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思路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运用“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平台”模式;第二,主攻“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环节”;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万德镇的电商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平台”,该模式是由万德镇主要负责人深层次考虑结合当地特点确定的,以党支部引领发展,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以电商平台为主要经营方式。和以往村民单打独斗做电商卖产品不同,以村党支部来引领,党员做示范,能起到督导作用,以合作社做经营主体能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最大限度的增强宣传效应,特别是万德镇合作社统一使用“山水万德”品牌,使得各个合作社不仅要考虑个人利益,更要诚信经营,维护公共品牌。

综合上述介绍,万德镇依托其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生态万德”品牌,在“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下,通过对“互联网+农业”的深入探索创新,不断充实该镇电商内涵,但由于各方面因素,总体“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还是很低。

2潍坊市寿光市“互联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分析

寿光市位于山东潍坊市,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自2000年开始举办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目前寿光市发展“互联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思路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运用“种苗+农业投入品+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第二,主攻“互联网+农产品生产环节”;第三,强化物流业的发展。

生产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在寿光是最为出色的,主要模式为“种苗+农业投入品+农业技术服务”。从种苗到成品,大棚里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参数,都会被信息盒子采集下来并实时传送给后方的智能平台,智能平台又将数据处理控制灌溉系统、卷帘系统等,全部实现自动化。这样的物联网农田,目前寿光市已经发展了1万多亩。在流通领域,电商网络也在覆盖寿光的农业产业链。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店三个月就新建了40多个村庄终端店。寿光市还设立了一千万元的电商发展基金,建设电商孵化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以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

农产品销售和电子商务的有效融合,不仅让寿光开启了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时代,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寿光模板”。

3济南市万德镇与潍坊市寿光市两地“互联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模式对比分析

3.1济南市万德镇“互联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的优点

3.1.1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互联网+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万德镇南依泰山,东依灵岩寺,北有齐长城,京福高速高平路、京沪铁路、104国道贯穿境内,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为万德镇发展电子商务农业提供了基本的优越条件。

3.1.2丰富的资源

(1)旅游资源――灵岩寺、齐长城。灵岩寺为天下“四大名刹”之一;万德北有齐长城,历史悠久,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自然资源――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褐土,适合茶叶、果树等特色农产品的生长;泰山玉产量丰富,价值较高。

3.1.3“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的开拓

运用“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平台”独创模式,实现党支部引领、合作社主营、电商平台服务,整合全镇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规范经营管理,打造统一的“山水万德”品牌。

3.2寿光市“互联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的优点

目前,寿光市正由“蔬菜种植销售中心”迈向“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从之前电子拍卖,到如今的蔬菜调度呼叫中心、蔬菜“宅配送”网上交易,这些探索既销售了产品,宣传了品牌,还推动了蔬菜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了电子商务和蔬菜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下一步寿光要发挥蔬菜之乡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探索实现农产品流通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不仅要成为农产品种植、集散销售中心,更要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

此外,寿光市政府出资建立寿光市电商服务中心,打造集电商群、外包服务、营销推广、仓储物流、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电商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也为寿光市的“互联网+农业”定了坚实的基础。

3.3从济南万德镇和潍坊寿光市看“互联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在山东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互联网+”浪潮中已开始摸索前进。长清区万德镇制定了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互联网+”发展路线,推出了“党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下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和农村特色旅游;在潍坊市寿光市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政企合作,农村淘宝如火如荼。

如图1,从增长趋势来看,水产肉类、蔬果、熟食在2012年之后保持了最快增长率,同比增长达19458%。随着冷链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并接受在网上购买生鲜农产品,但生鲜农产品有其质量、季节性等特点,因此它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产销一体化,2007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就提出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意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已经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这样不仅通过分工和协作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而且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

3.4万德镇和寿光市“互联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寿光市和万德镇在“互联网+农产品”加工环节落后,“互联网+农业”起步迅猛但存在诸多问题。

(1)“互联网+农业”新模式的普及和规模的扩大缺乏人才和宣传。

观念落后、政策和人才缺乏制约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万德镇的农业电子商务只有三处示范园试点,电商网店尚未全面普及推广,寿光方面的电商孵化中心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也相当缺乏,如何推广、引进高技术农业人才考验着行业智慧。

(2)农产品存在质量、季节性等难题。

很多顾客不愿意网购农产品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品质难以保证,因为生产过程不可见,而且每一种农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季节性,消费流并不稳定。寿光市因为有先进的大棚技术,解决了部分季节性的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农产品都可以进大棚。因此互联网销售季节性农产品,就意味着需要冷藏等先进技术的保障。

(3)“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冲突。

去中间化使多数传统渠道销售者表现出自己的担忧,被淘汰的命运显而易见,但由于知识水平限制转行存在困难,这也使大多数传统商户拒绝和政府合作发展。

(4)此外还存在物流成本高,冷链不完善,技术难攻关,互联网+农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产业链与互联网的结合不完善等其他诸多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问题是实现“互联网+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但是中国目前在互联网、农业技术等方面技术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4对策建议

针对课题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给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大力培养与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加强互联网相关知识的宣传。通过良好的宣传让农民熟悉互联网农业的运作模式是首要“课题”,此外,优化就业条件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同样重要。

第二,政企合作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国内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农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不足30%。因此政府带头、企业深化服务项目是保证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保障。

第三,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中国物流业仍然是经济的一个短板。生鲜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明显欠缺,引进冷链物流技术是重中之重。

第四,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化发展。政府支持有关农业企业直接入驻农地,完成产品简单或深加工,依靠网络销售直接运上消费者餐桌,才能真正做到让利于农。

第五,建设良好的信贷环境,从资金上支持技术,从技术上发展农业。无论是技术还是农具,都需要有良好的信贷保障,给与农业相关人员低息贷款发展技术等等,提高农民发展激情。

只有从网络基建、物流体系、信贷体系、农民信息化水平等角度多管齐下,市场才有真正激活并快速流转的可能。

5结语

从寿光和万德两地的发展可以看出,“互联网+农业”不再只是简单互联网接入农业,而是成功地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带入驱动农业发展的轨道中。一方面,“互联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可以深化产业链,降低成本,开拓发展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提供全方位信息与技术服务,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互联网+”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新技术、新理念,将给传统农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钱卿.农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和若干建议[J].上海农村经济,2012,(7):17-19.

[2]徐刚,王巍,石宇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2011,(3):51-52.

[3]代成斌,黄玉珊.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J].世界电信,2015,(5):63-65.

[4]胡.农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互联网天地,2015,5(5):41-46.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4

关键词:配送链组织保障机制农超对接大型超市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化大型超市广泛采用“农超对接”模式来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配送作为衔接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的纽带和剂,在“农超对接”模式中具有核心作用,是成本、质量、服务与利润等最集中的业务之一,也是瓶颈。

本文针对大型超市农产品“农超对接”产销模式配送链组织及其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农超对接”产销模式配送链的效率,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将最有效的消费信息传递给生产者,实现高效的农产品市场配送指导机制。

1.大型超市“农超对接”配送链组织模式

随着人们对生鲜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保质化和高性价比,超市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各大超市竞相缩短产销链,压缩成本,“农超对接”产销模式在各大超市以不同的方式被采用。

1.1超市“农超对接”产销模式发展

目前,我国在大型超市农产品“农超对接”产销模式方面的探索越来越多,比如:河北保龙仓集团、邯郸美食林、保定惠友等企业,就自发组成了联合采购团,采用“多方联采”,通过联合采购“巨量”生鲜农产品,实现向农业产业链的上游整合;山东家家悦超市企业通过将采购部、配送中心、门店及总部、物流配送中心、超市自上而下的网络管理格局和一整套管理流程,实现了企业从采购到销售整个过程信息流与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此外,国内的家乐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组织农民的产品,即“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模式;沃尔玛超市以自营物流为主,采用两种模式建立沃尔玛“农超对接”基地,即“超市+龙头企业+农超对接基地”和“超市+合作社+‘农超对接’基地”模式;麦德龙超市主要通过麦哲达农业信息咨询公司实现,从“教农民怎么种田,怎么包装蔬菜”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探索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新模式,保证农产品从基地、农场、加工、物流到销售符合消费者最安全的要求,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等。以上这些超市企业“农超对接”模式尽管实现方案各不相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占成本主要部分的配送环节及其资源整合管理等没有足够的重视;对相关方案的经营风险、物流安全以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商流的集成等效果不明显。

1.2大型超市“农超对接”产销模式配送链组织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时代,大型超市具有实践“农超对接”模式的能力和动力。一方面,以大型超市为核心企业组织农产品供应链,向上连接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向下连接零售市场和消费者,组成完整的农产品“农超对接”供应链;另一方面,大型超市通过规模优势可以集农产品产供销供应链各环节资源,达到预定的目的。农产品配送链是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连接纽带和剂,贯穿于“农超对接”供应链各业务环节,并完成包装、流通加工、集装和集载、信息处理和客户服务等业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大型超市“农超对接”供应链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受“农超对接”供应链核心企业——大型超市调度。基于以上思想,构建大型超市“农超对接”产销模式配送链组织结构如下图1所示。

此配送链组织结构体现了大型超市“农超对接”的物流功能组织主要特点,体现为五大部分:

(1)“农超对接”配送链调度中心

“农超对接”配送链总调度中心的主要作用是整合生产信息和销售信息,合理调配果蔬等农产品的配送,统筹管理若干农产品品牌,并建立呼叫中心集中解决顾客投诉问题。总调度中心通过数据交换技术及时地获取各超市的果蔬等农产品销售情况,运用自己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系统根据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即时做出第二天的销售预测,合理调配农产品及时合理的配送。同时,总调度中心会及时地汇总各收购站汇总上来的农产品长势情况收获情况,对各地农产品生产区资源合理调配。在交易过程中,总调度中心运用电子支付系统负责电子收款,将会大大减少现金交易风险,简化收款手续。

(2)配送链业务协同机制

在以上组织中包含的配送环节有:生产、采购、仓储、流通加工、集载、配送等,以协同机制为前提,以协同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从系统全局出发促进配送链企业内部和外部协调发展,提高配送链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个配送链价值的最大化。大型超市农产品“农超对接”配送链组织参与主体有农民、农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市等,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业生产企业或者合作社、超市等通过对接有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将农产品合理、及时的送到超市进行销售。

(3)配送资源管理

配送资源从整体上主要分为:人力资源、车辆资源、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和配送基础设施等。大型超市“农超对接”配送链通过有效的组织把分散、无序的运配送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并管理好,走集约化、可持续化农产品物流资源发展道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配送资源潜力,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了解各种配送资源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参数,并制定相应的整合规则。整合的前提是按照整合规则对农产品配送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形成与交易规则相匹配的整合属性集,比如:农产品配送资源包含地区、运量、运距、运程、运速、运时和所有者等核心要素。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5

(一)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本模式

目前,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5种。(1)典型的长渠道模式。多级中间环节长渠道模式是云南省最典型、最普遍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其结构为:农产品生产者(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目前云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2)传统的短渠道模式。其结构为:农产品生产者(农户)—消费者。云南省农产品大多以农户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散户经营、规模较小、产品种类单一,在广大农村,农户把种植、养殖的各类初级农产品运到集贸市场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形成了传统的短渠道模式,该模式接近直销模式。(3)优化后的短渠道模式。目前云南省正在积极探索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优化的途径,相应出现以下三种优化后的短渠道模式。一是“农户+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模式;二是“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模式;三是“农户(合作社)+供货商+超市”模式。(4)新型的电子商务渠道模式。该模式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电子商务为依托,把农产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了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5)出口外销渠道模式。其结构为:“农户(合作社)+中间商+外贸营销企业”。总体而言,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以上5种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模式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会并存,尤其是典型的长渠道营销模式和传统的短渠道营销模式,仍将是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主要运作模式。

(二)影响云南省农产品价格的营销渠道因素

在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营销渠道中,涉及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为: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农业生产企业)、中间商(农产品经纪人、批发商、零售企业、零售小商贩等,包括农业流通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还有渠道参与者:消费者和政府。这些主体及参与者在农产品营销渠道中运用各自拥有的权力,从理性追求自身利益以及承担渠道职责角度出发,形成了既冲突又合作的各种行为交互关系,对云南省农产品价格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近年来,云南省农产品价格变动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农产品中间商对农产品进行投机炒作,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农户与农产品中间商之间利益分配不当,导致冲突频繁发生,造成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由于农产品营销渠道过长,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价格过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亟待优化。

二、云南省农产品价格在营销渠道中的逐级变动机制分析

(一)农产品价格在生产者环节的形成与变动机制分析

1.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在农产品生产者环节,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决定因素。首先,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农业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其次,农业生产资料平均价格逐年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的垄断性市场结构特征和农业生产资料需求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特征,使农户只能被动接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现实;最后,从农业生产规模来看,云南省农业生产相对分散,绝大多数农户拥有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带来的长期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价格存在成本推动上涨趋势。

2.农户的生产与销售行为影响农产品价格变动

在云南省广大农村,农户是农产品生产的基本单位,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产量、质量都不稳定,造成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农户对价格十分敏感,加之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术有限,往往以当期农产品价格作为下一期农产品生产决策的主要依据,导致盲目生产和下一期农产品供给异常,致使农产品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单个农户的自身力量较小,农产品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每个农户都不可能决定农产品价格,在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价格战经常发生,最终导致所有农户经济受损。此外,由于单个农户销售半径过小,加上农产品具有生产销售季节性、鲜活易腐性等特征,当农产品产量较低时,农产品价格暴涨;当农产品产量较高时,农产品价格暴跌。如果农户在集市或农贸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农产品,即采取“农户—消费者”渠道模式,农户必须同时进行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增加了其经营成本;如果农户采取中间商渠道模式销售农产品,则单个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进入农产品销售市场时不得不面对实力雄厚的中间商,被动成为农产品价格接受者。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与批发商、零售商等营销渠道主体相比,农户的生产成本最高、投资时间最长、经营风险最大、获得的渠道收益最少。这种渠道权力与地位的不对等,是破坏渠道合作、引发渠道冲突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异常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农产品价格在中间商环节的形成与变动机制分析

1.批发环节价格形成机制

以蔬菜为例,农产品从农户手中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典型的长渠道营销模式必须经过以下环节:农户—经纪人(小贩)—产地批发商—加工—预冷—打包—运输—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优化的短渠道营销模式则必须经过以下环节:农户—供货商—加工—预冷—打包—运输—零售商(超市)—消费者。其中涉及的冷藏、运输、装卸、包装(分为简单包装和精美包装)等都属于物流作业环节。本文基于玉溪市红塔区和通海县实地调查数据作出如下分析:在蔬菜批发中转环节,每经过一个批发商(供货商),每公斤蔬菜平均加价0.4元~0.6元,增加的价格主要源自物流成本和中间商利润。其中,每公斤蔬菜的平均物流成本为0.16元,每公斤蔬菜的中间商平均利润为0.2元,即蔬菜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高达40%~80%,这是蔬菜在批发中转环节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2.零售环节价格形成机制

在渠道终端———零售环节,每公斤蔬菜零售商通常要加价0.5元~3.0元。零售环节总成本为0.6元~1.6元,每公斤蔬菜平均物流成本为0.16元,在总成本中占比10%~16%。实践中,蔬菜从批发市场进入零售市场,除了部分超市有包装成本之外,蔬菜运到各零售市场的运输距离并不是很远,且无需经过其他物流作业,最后一个环节的损耗不会超过长途运输环节的损耗,分摊到每公斤蔬菜上的物流成本很小,近90%的成本主要来自市场租金及管理费用,是产生农产品价格变动“最后一公里”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农产品损耗总是随着中转环节增多而逐级累加,即农产品在营销中经历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大。对玉溪市通海县蔬菜基地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100公斤蔬菜从第一个收购环节到最后一个零售环节通常只能剩下75公斤左右,这些损耗成本最终都会累加在蔬菜的销售价格上。

3.中间商环节价格变动机制

主导某一区域农产品营销渠道各环节的中间商,在建立和维持相互之间“前向一体化”与“后向一体化”的供应链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初始成本、维护成本和升级成本。一旦营销渠道建立并运行起来,将对系统以外的潜在进入者形成高成本“进入壁垒”,对系统内中间商形成高成本“退出壁垒”。中间商必须不断做大做强区域自然垄断市场,以产生规模经济优势,在农产品营销渠道中间环节实现垄断定价。农产品中间商包括经纪人、批发商、零售商等,对内具有多个主体的行为特征,对外具有一个整体的行为特征。为了谋求一致对外的定价权,中间商会进行合作,以尽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中间商之间也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是以不破坏整体对外定价权为前提的。总体而言,在农产品营销渠道中,中间商具有双向强势定价地位,即对农户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对消费者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同时具有强势定价能力。正是由于中间商在渠道权力结构中处于强势地位,从而使其有能力操控农产品价格。

(三)消费者与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机制分析消费者与政府虽然只是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参与者,但他们的行为对农产品价格仍然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对农产品的购买支付能力。目前,云南省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对农产品价格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由于不同渠道农产品销售价格不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使其对不同渠道的农产品选择概率有较大差异,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变动。虽然消费者数量众多,但较为分散,消费者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联盟,无法改变既定的“中间商定价机制”,从而使其成为了农产品零售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其次,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主要通过一系列经济、法律手段和政策措施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监管,如在农产品收购实施保护价、对农产品生产进行补贴等。政府作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参与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不能强行制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但有职责、有能力通过一系列措施调控其价格,从而对农产品价格变动形成影响。

三、完善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渠道结构,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是缩短渠道,同时建立农产品扁平化营销渠道结构模式,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扁平化营销渠道结构要求逐步减少农产品营销渠道层级结构,即减少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中间环节,可以采用以下4种策略。一是积极发展“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加工)”渠道模式;二是积极推广“农户(合作社)+供货商+超市”渠道模式,即所谓的“农超对接”模式,这是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方向,要在一些条件适合的城镇积极推广这两种渠道模式;三是发展“农市对接”渠道模式。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农贸市场,另一方面,要科学引导各种农户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形成“农户—合作社(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农市对接”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农产品营销中间环节,而且符合该省中小城镇农产品营销实际情况;四是大力发展新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模式,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发挥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势,促进全省农产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

(二)规范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行为

目前,云南省农产品营销渠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农户、小商贩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必须提高营销渠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包括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规模化大批发商和连锁超市等;将提高营销渠道主体组织化程度的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着力引导广大农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树立共同远景目标上,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运作效率。

(三)提高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物流效率提高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物流效率必须从优化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装备、物流技术方面着手。第一,生鲜农产品的时鲜性特征决定了其对储藏与保鲜的技术要求较高。为解决全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环节损耗较多的问题,必须加快建设一批冷链物流设施,为农产品物流提供高效服务。第二,逐步改造、提升现有物流技术装备,逐步实现物流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改善农产品物流技术装备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适用、适度超前的原则推广农产品物流技术。第三,加快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和系统化水平。政府要加大全省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农村地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和体系。第四,提高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第五,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第六,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农产品“绿色通道”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产品物流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四)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治理机制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6

电子商务是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平台

1.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据《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在电子商务整体交易额中,Bto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同比增长97.3%,较2009年将近翻一番,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在企业数量方面,2010年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已达25000家。其中Bto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9200家,同比增长21.3%。BtoC、Cto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数已达15800家,同比增长58.6%。2010年国内网上零售的用户规模达1.58亿人。从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生存和发展来说,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商机,网民数量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美国的网购渗透率甚至达到70%,日、韩分别达到53.6%和57%,中国网购渗透率只有26%左右,发展潜力巨大。电子商务是运用因特网技术进行网上交易,买卖双方不见面,实现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交易活动。电子商务一般可分为BtoB、BtoC、CtoC、Btom等四种模式。

2.电子商务是农副产品销售的未来趋势和运营平台新模式。电子商务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数字化、电子化、虚拟性、网络化等优点。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环境完善,网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不仅对工业产品销售具有重要作用,对农副产品整个产业链而言,电子商务也是农副产品销售平台新模式,这也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的发展,而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一直是农副产品销售的最大瓶颈。

3.电子商务对农副产品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副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地域性、难储存性给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快捷的物流渠道能及时使问题得以解决。一是促进了农副产品交易模式变革。电子商务使得农副产品从传统的实物交易实现了电子交易,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交易成本,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农副产品交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市场范围,提高了销售效率;二是缩短了流通环节,节约了物流成本。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直接使农户与消费者对接,形成一套严谨的产业供应链,降低了农副产品物流成本,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三是促进了农副产品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平台及时提供了丰富的供求信息资源,便于调整生产结构,减轻生产风险;四是简化销售过程和售后服务。凭借电子商务平台,供需双方可以直接交流、谈判、签合同,简化了交易流程,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能够及时对农副产品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构建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的多层次平台

1.大型零售网站平台。利用诸如淘宝网、拍拍、百度有啊网等开展电子商务销售,这些网站门槛都不高,且容易操作(只要了解基本的电脑应用知识,拍摄好自己的农副产品图片,传到网店就可以开始网络经营,非常方便)。例如淘宝网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门出售当地的五谷杂粮、黄豆、红枣、高粱米、玉米渣、花生、土豆粉条等农副产品的网店,他们以绿色、无污染为卖点,大受欢迎。一旦规模扩张了,注册自己的商标和公司,设计专业包装,塑造品牌就容易了。

2.自建网站平台。建立自己的商品销售网站,成本低廉(普通网站空间租用费、网站程序软件费、网站交流论坛等费用都很便宜,且技术性不高,很容易掌握和操作)。例如,宁波宁海县已建农业网站146家,其中涉农企业52家。上网农户达2370户,自建网页、网站的农民66户,网上累计销售农产品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5亿元。

3.搜索引擎平台。建立自己独立销售网站后,也可以通过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推广,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如果农副产品确实已经有非常成熟的销售模式,建议通过搜索引擎推广方式。可以借用当前一些热点事件或者利用名人效应,搜索引擎优化找出当前最流行的元素。比如:宁波余姚市杨梅节期间,可以请一些时下最火爆电视节目的当红明星作为嘉宾,进行整合营销策划,吸引眼球,塑造品牌。

4.地方政府农业网站平台。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很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农副产品的专业网站,比如浙江的“宁海农业信息网”,目的就是促进当地农副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因为是政府推动,而且是公益性的,投入虽小但收益却十分可观。

5.农业专业网站平台。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如“中国农副产品交易网”,目的就是帮助农民进行网络销售,不仅有农副产品最新价格走向,而且有许多市场发展趋势等综合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6.综合类BtoB网站平台。B2B网站主要开展批发业务,小额批发业务可考虑选择阿里巴巴等大型的BtoB网站,他们都有在线小额批发业务。例如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络销售就取得很大成功,以前是安溪茶农、茶商自发在网上销售铁观音,后来联合起来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助推下,铁观音电子商务作为当地茶叶的主要销售渠道,政府大力支持,铁观音茶叶直销网店正与实体店争利。

7.公众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博客、社区、QQ群、专业论坛、微博、微信等,促进农副产品在线销售,该销售模式没有花费,但效果却很好。例如,宁夏平罗县农民自建QQ群,QQ群的成员帮助村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上千个;通过QQ群做成1000多宗农产品销售生意,成交农产品4300多万元。不少农民家里的电脑安了摄像头,办起了“网上养殖、种植场”和农副产品“网上医院”,且谈生意时通过视频也可清晰地看到实物。

构建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构建电子商务的“农业+互联网+合作社”共享平台并不难,难的是农产品的物流模式。如何为合作社与采购商之间设计一项更精准、更快捷、更安全、更效率的物流模式,促进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对接,是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抓手。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7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农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哉,消费者对农产品多样化、个性化、准时化和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实现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越来越困难。作为农产品进人市场的关键一环,物流在农业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还很落后,基本上仍处于原始的自给自足状态,没有形成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散、乱、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不规范管理直接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物流成本增高。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以实现农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和高效运作。

   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1、模式提出农产品种类繁多,进人销售店的农产品有农业生产后不需深加工的蔬菜、水果、粮食等,有需要进行深加工韵各类食品、棉花等,以及鱼、肉、禽、蛋等肉类食品。农产品属于生命周期短的产品、保质保鲜困难,运输储存需要具有专门的低温保存措施。一般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较高,因此,农产品销售的时效性较强,在一日之内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也较大。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市场对农产品物流的依赖程度较大。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现象,农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散乱,流通渠道多但不稳定。企业和农产品销售店对农产品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和控制,销售点多方采购各种农产品,与众多的农产品供应商发生业务联系,物流形式基本上是传统的自营物流。在这种物流模式下,各农产品供应商分别对销售商供应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是典型的“多对多”关系。这种模式下的物流配送无论由供应商执行,还是由销售商执行,都是小规模的零星物流,存在车辆迁回往复运输的现象,配送成本高、效率低,配送的可靠性也得不到保障。而且随着供应商和销售商业务量的扩大,对物流资源的调度会越来越困难,他们若仍采用这种分散的自营物流形式,势必要增加费用的投人。因此,农业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强行业分工,将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从供应商和销售商处分离出来,交给专门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完成,使农产品供应商和销售商专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的开拓。因此,第三方物流模式将成为农业市场未来的主导物流模式。即农产品供应商和销售商将一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农产品物流企业来完成。2、农产品物流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优势第三方物流像架在农业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一座桥梁,将供应商和销售商紧密地衔接起业,与传统物流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l)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可以对农业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加以充分利用。传统的农业物流模式下,各家都有一些零星的物流资源,如仓库、车辆等,这些物流资源在业务量大时不够用;在业务量少时,又都闲置一旁,造成资源的浪费。若采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将这些零散的物流资源集中组织起来,统一进行调配。(2)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加大资金铁投人,完善物流设施。农产品配送需要具有专门的低温冷藏集装箱,仓库的建设也要有利于农产品的储存保管,配送中心建设也需要具有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功能,这些设施都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在传统自营物流下,各个农业经营企业不可能对物流设施投人过多资金,因为这样会影响其主营业务的发展。但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可以投人更多的资金,扩大规模,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质量和配送能力。(3)农产品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强大的信息优势。农业产业与工业相比,其从业者很多分布在农村,农村的信息较为闭塞,很多农产品供应商找不到合适的销售商,而有农产品需求的销售商也不知道存在这样的供应商,造成农民愁销路,商家忙采购的状况。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下,信息优势比较明显,通过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收集快,处理速度快,能够比较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农业市场的信息。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市场信息,将供应商与销售商互相联系起来,促成交易,平衡供需。(4)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能缩短农产品配送时间。物流时间越短,农产品的价值就越容易保持,农产品的浪费就会低,成本就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增强。专业物流配送企业的物流设施更完备,可以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自动化系统,使信息传递、资源调度能在瞬间完成;配送作业流程,如分拣、包装、加工、配载等,能根据设定的程序自动进行,这样整个物流流程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5)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更符合客户的要求。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不同农产品的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服务。并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为客户提供货物跟踪、货物查询服务,提高客户的服务满意度。(6)农产品采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物流模式是“多对多”的关系,物流分散,规模小,不易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效应。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多、市场范围广,能对诸如订货、质检、报关、报审等方面实行统一批量作业,对物流资源实行统筹安排,因而能节省各种物流成本费用。(7)第三方物流能简化销售店的采购流程,为销售店执行采购任务。在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下,销售店需采购多类农产品,需直接面对众多的供应商,这种采购方式效率低,采购过程复杂。但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利用其广大的供应网络渠道,对品种繁多的农产品进行集中采购,销售店只需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取得联系,让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直接对农产品实行快速配送,这样使得销售店的采购管理更趋于合理化。

   实现农产品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的对策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运用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来进行农产品物流管理。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8

【关键词】化肥;营销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探讨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确定供销社农资系统为农资专营单位,农资商品从上至下需经历七层转调,一层一层往下调拨,这一经营模式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当时农资商品处于极端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一个组织来分配调节农资商品。

“一主二辅”是有限度的开放,是半开放式的农资经营模式。这一时期,我国的农资商品已从原来的极度匮乏转为供求相对平衡,农资商品的流通已不是“调拨”而是经营了,也就是说农资企业开始要独自承担经营风险。

于是,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不少农资公司、基层供销社农资商店终因经营不善纷纷倒闭或停止营业。当中有原农资公司的部分干部、职工下岗或停薪留职,开始挂靠经营农资;同时,农业部门一部分农技人员也开始下海经营农资;此外,还有从田间走出来的一部分农民也加入了农资经营这个行业;再加上原有农资公司的人员,这四大部分成员组成了当前农资经营的主体。

现在的农资流通路径是生产厂家经销商零售商使用者(农民)四个层次。在此模式下,农资经营企业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服务也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送货上门;农资商品也从原来只经营几十个常规品种发展到新小品种上千个,新小品种从引进推广到畅销的过程大大缩短,商品的异常丰富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大体而言,在封闭和半开放的农资经营模式中,零售商均处在流通链条的最后一层,承担着直接为广大使用者(农民)服务的重任。尤其是在半开放状态下的农资经营模式中,零售商是各个农资经销商追宠的对象。

二、未来农资经营模式

那么,未来的农资经营模式将是什么样的呢?

1.农资经营渠道的开放。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发展措施,其中第四条是推进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化肥流通领域,鼓励和扶持发展大型化肥流通企业,此举意味着化肥流通渠道已经放开。

2.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在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广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各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扶植土地流转。可以预见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将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耕种模式,使中国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现代化之路。

3.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蓬勃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那么未来将由谁种田?

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和各种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预见到未来种田人将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

1.用资本种田,办农业类公司。即其他行业的资本流向农业,办成农业类公司,将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耕种,达到上万亩的规模,并改良土壤、品种等,进行工厂化耕作,产品销售等商业化、市场化之路。

2.农民专业合作社。即一家一户的土地加入合作社进行专业化、产业化耕作。

3.种植大户。各类种植大户经过数年的努力,积累了资金、技术、经验,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几十亩扩大到上千亩,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粮农业和商品农业如何发展?以一家一户为耕作单位的不少是口粮农业,尤其是江南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达,大部分农民已在乡镇企业上班,其种田的目的是解决自身的口粮问题,特征是:(1)不太关注高产程度,因为他们是以解决自家口粮为目的,没必要大幅增产,自己够吃就行,何况增加产量也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2)追求食品安全,尽量少用化肥农药。

而相比之下,商品农业就不同了,其追求的不仅是品质、安全,更重要的是产量和效益,要提高产量就必须大量投入农资产品,要提高效益又必须把农资产品的成本压到最低,这就迫使他们向县或市级大经销商规模采购。

农资经营模式必将改变,种田主体的改变,势必引发农资经营模式的改变。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有零售商?零售商的存在是与一家一户的种田模式相适应的,一个村几十户、上百户,一个乡镇上万农户,必然需要几个农资零售商共同承担经营任务。针对这种现实情况,经销商(批发商)直接将农资产品卖到农民手中是不可能的。

当前,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土地集中度提高,一个村或几个村的土地由一个农业类公司耕种,如此以来农资供应对象的数量将大为减少,一个乡镇的农资用户将缩小到几个或十几个。农业类公司商品意识强,为减少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会选择自己采购,跳过零售商直接到县或市里找大的经销商谈价格,谈服务,谈条件,从而跳过零售商层面直接与经销商建立长久供货关系。与之对应,随着土地集中度的提高和终端用户数量的相对减少,经销商直接配送终端也就有了可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样发展下去,零售商将淡出历史舞台,未来的农资经营模式将转变为:生产厂家经销商使用者(农业类公司、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并且是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经营模式。

未来模式下的农资经营方式细节怎样,目前我们还很难预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技术指导在农资经营中将特别重要。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9

关键词:营销业态;营销主体;流通方式;农产品流通网络

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171-04

引言

农产品流通事关农民生产和群众生活。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发展了一批农产品流通载体和平台,促进了浙江省效益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划缺乏,网络不够健全,经营方式滞后,经营人才奇缺,加上对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的公益性认识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市场发育不够完备,网络效益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农产品“卖难买难”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相关研究述评

农产品流通是整个农业产业链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农业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农产品物流模式、流通业态和农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周发明(2006)研究了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基本特征,认为农产品流通主体呈现了组织化、规模化,农产品流通渠道日益缩短,远期交易、远程交易、拍卖交易成为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主体内容,连锁超市经营成为农产品零售终端的主要形式,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何加骏等(2007)以生鲜蔬菜为例,研究了美国、日本、荷兰及中国台湾省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建议。霍美丽等(2008)研究了韩国农产品流通现状与经验教训,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韩国政府未对农业实行及时和有效的保护和调整,农业已经伤了元气,流通市场的逐步开放使韩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面临新的形式和挑战。

可以看出,现有国内的研究虽然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内农产品流通做了一定分析和探索,但对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缺乏系统性、战略性的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强。笔者希望在充分考虑浙江农产品流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构建符合浙江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二、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实证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我省在农产品流通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1.农产品批发市场初具规模。全省各地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改造建设。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产品批发及农贸市场达到577个,交易额1040亿元,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5个。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市场为骨干,产销区农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约80%的鲜活农产品通过市场集散。其中供销社创办的64家农产品批发及产地市场交易额达235亿元,占全省的22.6%,其中杭州果品市场、嘉兴农批市场和金华农产品市场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2.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崭露头角。近几年,浙江省各地农产品流通建设步伐加快,农产品连锁经营、展示展销、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本次调查了53个县(市、区)供销社,有391家企业的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销售额约7亿元;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共有44个,销售额达到8.3亿元;鲜活农产品配送公司共11家,销售额1.4亿元。这些新型流通业态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农产品流通方式,有利于培育名优特农产品,发展紧密型的订单农业,保障农产品顺畅流通。

3.农产品营销主体多元化发展。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多元化营销主体不断涌现,为农服务的功能不断强化。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业龙头企业5883家,销售收入1955亿元。全省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95家,销售额近400亿元,其中部级龙头企业浙江省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绿茶年出口量占全国出口的近50%,带动了全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628家,入社农户60.3万个,带动农户370.4万户,占全省总农户的38.2%。供销社领办的14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约103亿元,本次调查的53个县(市、区)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约55亿元,对当地农产品销售发挥了巨大作用。全省现有农产品营销大户、经纪人24万多户,其中供销社已累计培训农产品经纪人3万余人次,累计销售农产品约120亿元。

(二)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产品经营存在着风险大、收益低的特点,加上对农产品流通的公益性认识不足,在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产品流通缺乏整体规划。这几年各地在农产品流通上虽然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对农产品流通整体建设缺乏深度研究,没有一个能指导全省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加上全社会对农产品流通的公益性认识不足,缺乏持续有效的政策扶持,造成市场缺失与重复建设并存,升级改造滞缓,网络建设布局处于有点无网的状态。

2.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整体上规模偏小,档次较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全省十大主导农业产业中,能起带动作用的加工和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屈指可数。正是由于缺少了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影响了农产品流通的健康快速发展。

3.农产品交易方式粗放,营销人才缺乏。农产品流通以大宗原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处于较原始的集散阶段,传统经营业态仍占主导地位。据调查,目前农户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约42%的农户是依靠自销,45%的农户是通过个体商贩和纪纪人销售农产品,仅2.7%的农户是通过订单销售。近几年各级供销社都在大力发展为农服务组织,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相对薄弱,人员老化,人才缺乏,营销队伍建设需要一个培育壮大的过程。

4.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品牌效应不明显。目前,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上存在着名牌产品少、区域品牌缺失等问题。根据对53个县(市、区)供销社的调查,国家驰名商标只有25个,省级著名商标仅为106个。

三、对策建议

在分析浙江省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一体五翼”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通过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大宗农产品流通网络;通过加速农产品直销中心建设,构建特色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通过建设发展农产品配送中心,构建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通过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龙头,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销售网络;通过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构建基层农产品集聚网络;通过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资源,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网络,以公共信息平台、物流配送系统、市场检测机构为基础支撑的网络体系。

(一)以组建和培育省级农产品流通网络龙头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农产品购销网络

农产品购销网络是由从事农产品产销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联结而成。生产经营主体是构成农产品购销网络的基础。农产品购销网络龙头企业的规模、实力及经营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农产品购销网络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各类省级农产品生产流通龙头企业。

1.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步伐,提升农产品市场体系功能,构建大宗农产品的流通网络。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销售的主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是购销网络建设的重点。全面升级改造农批市场,重点培育具有产地加工整理、预冷保鲜和冷链物流的现代化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布局以及农业物流的发展现状,结合区域市场发展实际,参与投资产地批发市场和各地农贸市场的建设,积极推进“农改超”工程。完善农产品市场分级包装、加工整理、检验检测、冷藏保鲜、物流配送、信息网络等设施和功能,形成“绿色、高效、现代”的新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2.加速农产品直销中心建设,整合供销社系统网络资源,构建名特优农产品的连锁经营网络。以建设省级农产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的特色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与整合,形成以省级龙头带动、市级龙头支撑、县级龙头连锁(加盟)的农产品双向流通购销网络。以名特优农产品经营为重点,发展和推广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立足系统的资本、品牌、管理、技术等优势,积极推动市县级农产品直销中心的建设,鼓励连锁企业采取联合合作、战略联盟、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

开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通过网络龙头企业参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为基础,重点提升具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品质,并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实现统一销售。把名特优农产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与系统内的“生活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进行对接,发挥供销系统58家日用消费品网络龙头企业和9000多个经营网点的集散、分销作用,实行资源共享,实现“两网”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网络的作用。

3.加强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新型营销业态,打造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是最直接对接生产与消费的农产品销售形式,它不仅有效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和经营成本,更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的消费安全。要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和保障农产品安全消费”为目标,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专业配送公司。通过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消费流通网,建立优质鲜活农产品“进超”配送网。通过发展“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购销模式,扩大鲜活农产品配送销售网络,促进地方标准化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与“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对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构建供销社系统立体服务模式,直接显现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推进品牌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4.依托农业主导产业,结合供销社优势,培育产业龙头,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依托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从供销社现有基础和条件出发,重点培育茶叶、蚕茧、食用菌、柑橘、蔬菜等领域的生产、销售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加、销系列服务功能。统一规划、集中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分期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广“市场+基地+农户”、“公司(配送中心)+基地+农户”、“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和规范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引导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盈余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鼓励和支持广大农业企业、合作组织、贩销大户采取订单、契约等形式,开展农产品购销,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形成分散种植、集中销售的农产品销售机制;重点扶持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5.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构建基层农产品集聚网络。利用供销社人才和网络优势,继续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着力发展种养大户、营销能人领办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农民提、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强专业合作社向心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整体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实力。加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鉴定工作力度,争取做到村村都有农产品经纪人,特别要强化开展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充分发挥各地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的作用,探索会员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形成深入大街小巷、遍布城市乡村的基层农产品集聚网络,成为市场、加工企业、超市、直销中心、配送中心农产品来源的桥头堡。

6.整合农产品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由省供销社本级网络为基础,整合全省现有的各类农产品信息网络资源,建立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品种、与国内外有效对接的大型综合性全省供销社农产品电子交易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实时网上展示和交易。各级供销社既是网上农产品交易提供者,又是服务于网上交易的农产品物流中转站,通过供销社服务大联网把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充分发挥浙江农民信箱平台作用,开展信息,举办网上农博会和杨梅、葡萄、柑橘等营销专场,推动农产品网上贸易。

(二)扎实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支撑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环节,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支撑,农产品流通同时又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有效流通的基础,农产品品牌是提升农产品价值、保证农产品购销健康发展的关键。

1.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优势产区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同时鼓励系统内各类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及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和Gap认证,积极参与到农产品合格经销商的认证工作中,为农超对接和农产品出口提供支撑。重点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实现农产品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提升农产品整体品质。

2.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着力培育相同品质或地域的供销社系统农产品品牌。并引导系统内企业加强对自身商标、商号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推广,支持和组织企业申报驰名商标、知名商号、名牌农产品以及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增加自主品牌商品的比重;鼓励行业协会推行区域统一商标、标准、质量、包装“四统一”管理,培育和推广供销社品牌。全省培育若干个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化水平,达到以品牌带动农产品销售的目的。

(三)加强信息化和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为农产品购销提供公共服务

开展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流通渠道畅通。

1.开展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加强农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信息收集、分析和工作,建立农产品供求和价格预警机制;建立包含营销主体经营情况、政策咨询、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在内的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制度、标识制度和质量自控体系;建立农产品经营主体进货台账、进货验货和进货索证等制度。

2.完善和优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中推广设立监测点,并通过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综合检测网络;重点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大型生鲜超市配置专用农产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设施;对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及为大宗农产品出口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配置农产品专用检验检测设备。

3.开展农产品营销推介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各营销主体参加浙江农业博览会、浙江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等综合性农业会展,支持“浙江绿茶”、“浙江柑橘”、“浙江竹子”、“精品水产”等农产品推介活动。加大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鼓励和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及其生产加工区域供应商与各大中型卖场、生鲜超市、农产品批发商、大中专院校及部队后勤部门、农产品区域采购商进行直接对接,开展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畅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加强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大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境外农产品展览展销和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出口。

(四)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保障

架构覆盖全省高效有序、功能强大的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是一项需要精心规划、大量投入、持续维护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给予必要的政策保障。

1.设立建设专项基金,扶持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鉴于供销社构建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具有公益性质,建设、运行和维护需要持续投入,明确在以供销社为主投入并带动社会各类资金参与的基础上,建议省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具体可采取供销社承担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任务的企业按其销售额的5‰在税前提取网络建设基金,专项用于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及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培育网络龙头企业、农超对接、农产品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由供销社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并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

2.营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步伐。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性,地位弱势。因此,建议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出台有利于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1)加大对农产品购销主体的税收、土地和信贷支持,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减免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税,解决企业经营初级加工类农产品的增值税抵扣问题,明确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代出口企业收购作为出口加工原料的农产品,视同农产品出口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允许抵扣增值税,对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实行“免抵退”政策;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大中型流通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其用地列入专项指标,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安排,并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件要求,“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的政策”。扩大农产品购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补助政策的扶持范围,切实解决中小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资金问题;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信贷支持,重点要综合运用出口信贷、打包放款等多种手段,提供融资、结算、信息咨询等服务。(2)加大对农产品购销主体的财政扶持力度。流通业、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要重点向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项目倾斜;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参与(联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农超对接,对新通过部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Gap认证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的,新获得国家、省(部)名牌和获国家、省(部)金奖的农产品的,或在省内建立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的生产基地,或农产品经纪人推销地产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以上,或开展农超对接活动经营地产农产品达到一定数量的,经认定后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补助。(3)规范鲜活农产品配送经营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食品消费安全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国家有关部委倡导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实施农产品消费集中统一配送工作,鼓励单位直接向农业网络龙头企业、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购农产品,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新利,赵琨.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产品物流需求预测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2):62-68.

[2]2009浙江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何加骏,孔有利.发达国家及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经验与启迪[J].上海农业学报,2007,(2):105-107.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双向流通;连锁经营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环节之一,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着对资源合理配置和资金有效周转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且旧的经济体制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严重,使得农村的流通业处于滞后的状态,农民的生产消费不足,农村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影响着社会的长远进步以及和谐发展。为了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社会和谐发展,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中。为城乡双向流通创造了机遇。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五年了中央一号文件,加大了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同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支出;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有实力的零售企业运用特许经营、销售等方式,改造‘夫妻店’、‘代销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2005年商务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对2005年“万村千乡工程”项目予以资金支持的通知》扶植农业经营。2006年商务部印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进一步推进以解决农民买难为主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解决以农产品卖难为主的“双百市场工程”,积极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等。2008年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大措施,确定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大部分与促进农民增收有关。这些政策无一例外地促进了连锁业扩张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构建城乡商贸流通中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主要模式有:

(一)理论模式

特许连锁模式[1~2]。特许连锁是指掌握某种经营优势(品牌、技术)的总部与加盟店签订加盟经营协定,加盟店从总部获得商标、商号的使用权,总部则提供相应的业务技术、知识,进行经营指导,加盟店要受总部的管理控制。目前各地农家店可以借助于由城市(县市)连锁企业搭建的特许加盟之桥,以较低的进入成本加盟到连锁店铺行列中,使用连锁企业的商号、专有技术和服务规范,接受其培训、指导,使农家店比较顺利地跨越初创时期,早日进入成熟经营时期,提高创业成功率。而城市(县市)连锁企业向农村发展连锁经营,最适宜采用的方式是特许连锁,实现低成本扩张,吸引众多的农家店加盟到自己的旗下共同发展。成熟的特许加盟方式能使加盟农家店和连锁企业实现双赢。

(二)经验模式

1.江苏经验[3]。第三方物流与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创新。江苏省在农产品的连锁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一些大型超市如“苏果”陆续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涌现出三种比较成功的连锁经营模式:一是无锡的“天惠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基地+保险承诺”;二是镇江的“万方连锁超市+基地”;三是盐城的“放心粮油专卖连锁店+加工企业+基地”。三种模式都是以超市、连锁店为销售终端,以基地为供货源,中间商或与加工企业合作,或与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2.四川经验[4]。“仓储式”+“流动式”。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可以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在城市和农村开展两线经营。在交通便利、消费水平较高、具有能辐射周边地区的集镇上开设“仓储式”超市,另以“仓储式”超市为轴心向周边零售业不发达、农民对价格较敏感的地区派送“放心便利车”。便利车与整个连锁超市形象设计统一,车内装有poS机,货架齐全、商品陈列有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合理安排派送时间。

3.河南经验[5]。建设三级网络,推进供销社改造工程。河南省将用三至五年时间把现有的4万多个基层供销社经营网点,改造成现代化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主要措施有:(1)由省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公司牵头,打造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等骨干网络。(2)建设区域网。对原有经营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建立起商品购进、配送、运输、结算、管理的细分体系。(3)建设终端网。实施超市进乡村、进社区工程,鼓励各地供销社发展农村小超市、农产品直销店。

二、中国城乡商贸流通中连锁经营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对于双向流通的含义,多数学者认为双向流通包含多重含义,这里我们依然沿用高青松(2009)的定义,“双向流通”的第一层含义,就是指物流配送上的“双向”流动。这里的“双向”是指流通企业,在往农村销售网点配送工业品之后的返程中把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回城市,配送到城市的销售店。运输车辆往返过程中,两头不放空。“双向流通”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品牌共享上的“双向”渗透。流通企业、特别是大型流通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管理和物流配送体系,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商品质量体系的完整、稳定与安全。流通企业定产订购的农副产品,获得了流通企业品牌的支撑[6]。具体来说:

(一)连锁经营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需要

1.现代农村的发展需要新形态的经营模式。如前所述,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致使农村市场上商品质量低劣,而价格又层次不齐,原有旧体制的模式是一种小农生产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村零售网点散乱,零售业态单一,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也就没有办法发展农村。

目前农村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人口数量多,市场容量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增强。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农民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增加,农村消费质量、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为农村连锁经营提供了基础(如图1所示),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与实际支出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从零售业态的变迁理论以及与人均GDp的关系来看,目前中国人均GDp2000美元~3000美元,正是经历着超市业态普遍发展的阶段,农村也不例外。

农村供销社作为古老的流通形式为连锁经营的网点分布创造了条件。首先,供销社遍布城乡,是目前现存零售业态中服务体系较完整的一种业态,供销社90%以上的网点、设施、人员分布在县市以下,他们都同时拥有较为健全的机构设置,这使得供销社系统本身就具有连锁的性质。其次,由于供销社系统长期存在因此在农村这种以关系而不是以契约形成的社会中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他可以与农民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农村中拥有较高的信用。

再次,在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为连锁经营实现的物流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首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得公路运输成为可能,其次,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更多更快更有效的信息,现代化社会是信息社会,拥有信息就以为着更早一步的占领市场。

2.连锁经营的特征必然会带来农村的新发展。连锁经营使农村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但能够“开源”而且能够“节流”。“节流”功能。连锁经营能够有效的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商品的价格,这对于广大农村消费市场来说,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吸引力。采用连锁经营,通过连锁配送体系的正常运作,可以实现合理库存,降低商品零售价格,实现薄利多销。对于工业品下乡来说既可以降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为农民带来实惠。同时又可以合理配置工业品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再者,连锁经营的多店铺分散化销售符合农村居民消费分散的特点。多店铺销售使连锁店深入到农村居民相对聚集的消费区,具有小店铺的渗透优势,而规模化的进货又能够维持较低的成本,使得零售有利可图,从而使农村消费者和企业都有利可图,解决了农村商业网点分散和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

而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讲,则是“开源”的功能。连锁经营使农产品买卖呈现规模优势:首先,促销的规模优势。由于连锁店各分店遍布一个区域或全国,其总部可统一进行广告宣传,广告费用可以分摊到多家分店,加大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其次,研究、开发、培训的规模优势。连锁商店可以聘请专家设计有关的照明、卖场布局等商业技术,开发计算机运用、商品陈列、防盗等技术,这些费用可以由多店承担,而开发成果可在整个连锁体系内推广,节约成本;最后,品牌优势。连锁店可以把各分店的成功经验在整个体系中推广,通过复制成功的经验模式,实现连锁店扩大,通过连锁经营的推广和发展,实现连锁店间经营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服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将新型经营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素质的员工带入农村市场流通领域中[7],这样农产品经过了二次加工得到了附加价值,不再是传统的原料产品,而是具有现念的搞产品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因而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无论从硬件或是软件上,连锁经营都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农村消费市场商品流通体系的长远发展。事实上,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连锁经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在苏、皖、鲁、豫、鄂、冀等省开设连锁店的江苏苏果超市有限公司节制到2008年已经拥有1510个连锁门店,其中879以上的服务对象和50%以上的员工为农民,十年间已拥有营业场地2.3万平方米,门店30多家,经营品种1.5万种,2002年实现商品销售3.5亿元,连续经营四年跨入全国连锁百强。

(二)城市商业连锁扩张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农村需要连锁经营并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零售业竞争激烈加剧,如何开发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利润空间成为城市零售业目前思考的问题之一。对于连锁超市的发展情况国内许多学者也有研究。夏春玉在《关于中国零售业态与立地发展趋势的研究》指出了中国零售业正在逐渐由城市中心部向副中心部转移,进而向郊外及农村部转移。根据aCnielsen2007年的统计资料,近几年来三四线城市超市大卖场、超市的发展速度快于一线城市。县乡级乡镇大卖场销售额增长比一线城市高17~19个百分点;超市销售额增长比一线城市高6~9个百分点。

因此,总结以上,从现状来看,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致使城市的消费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饱和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开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先进经营模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又对外放开零售业的严格限制,外商零售企业可以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开设独资店铺,这些拥有着先进零售经验的巨头们对本土的连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考虑新的消费市场——农村社区。

三、城乡统筹视角下中国城乡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模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新时期统筹城乡的连锁经营模式正应当以双向流通为基础实行连锁经营的模式,引导市内外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县、乡、村投资建设直营店,建合资合作店,或者鼓励各类连锁企业通过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加盟店。实现城乡双向流通的连锁经营,就是应当以零售企业中的连锁经营业态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的物流体系、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将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批发企业、加工企业相结合,实现互惠互利。也就是说通过加工企业,农户与供销社、批发市场以及行业协会相联系,通过连锁物流体系将农产品顺利的卖出去;同时依靠这一套物流体系,与若干批发商、大型流通企业相联系顺利地将工业制成品购入农村,为农民带来实惠。

在这个总体的模式下,各个城乡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两条经营模式去发展。对于农产品规模化较高的地区,就可以通过直销的手段直接进入连锁店而无须其他中介手段,他类似于垂直零售,即就是指由生产厂商自行投资建立及管理零售店,它可以跳过商、批发商等中间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降低商品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户来说,则秉持“小批量、个性化、准确性”的原则。通过物流节约成本,即在超市门店建立大型仓储式仓库,或者选择与连锁超市相距的中心点设立仓库,进行物流配送工作。

四、结语: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连锁经营模式的实现对策

从以上来看,目前城乡双向流通的障碍依然很大,因而造成城乡商贸流通渠道的不畅通和,要打破这种局面,不但需要对城乡双向连锁经营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而且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配合进行以加速商贸流通:

1.针对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连锁经营形态。对于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域及文化因素,不同的地区应实现不同的连锁经营形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其信息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完善,应该,积极推行大生产加大流通形式,由生产加工主体或农民协会整合分散农户的农产品,然后配送至各仓储超市、便利店等地区同时将工业品带回农村;而对于较为分散和贫穷的农村地区,由于其信息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健全,应当利用农业组织保护分散农户的利益,在农村周围建立便利店,满足农民日常购物需要。

2.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以电子统一结算为基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实现与银行、电子政务、生产基地(农业合作社)以及下游客户(超市、进出口企业)的信息共享和联通,实现网上下单和电子结汇等功能。通过建立联合采购资讯系统,通过农业协会组织发展,疏通和建立下游的共同采购和配送体系,并建立起无缝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