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2:52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1

起源于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的Delcam,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解决方案已经横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加工、模具加工、逆向工程、艺术设计与雕刻加工、质量检测和协同合作管理等应用领域。多年来,Delcam一直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加工制造和工艺研究,而新技术的研发一直是Delcam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次展会上的新版本依旧没有让用户失望:Delcam除了展示了数字化设计、加工和检测方案外,还向观众重点介绍了全新的高速初加工策略――Vortex旋风铣。

Delcam中国区技术总监翟万略介绍道,这是Delcam拥有专利的、最新的高速区域清除加工策略,其专门为硬质合金刀具而开发,可最大限度发挥硬质合金刀具的效力,尤其适合于可使用全侧刃深切削的模型。旋风铣策略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控制着刀具的接触角,始终保持接触角处于优化状态,这样得以在整个刀具路径中始终保持只有直线运动才能实现的优化过的切削条件,从而缩短加工时间,也能够得到更稳定的体积切削率和进给率,保护机床和刀具。

同时,Delcam还在展会上重磅推出了pt-miLLforpowermiLL加工包。pt-miLLforpowermiLL加工包是基于powermiLL的高级定制开发,针对不同企业和不同情况量身打造的专业加工模块,使企业的核心工艺技术得以传承。这是Delcam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汽车覆盖件行业而推出的专业加工模块,旨在固化企业核心工艺,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2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发电厂;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124-02

发电厂电气二次系统包括着很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在内部数据建模以及通信传输机制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没有一致的模型和协议,这样不同系统之间就无法有效的进行信息交互,无法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这样就会增加投资,因为需要重读建设。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数字化技术,包容各种新技术,对开放标准和规范等进行统一,对数据结构和接口等进行标准化的定义等。

1发电厂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横向专业数据融合方面:通过一体化建设和二次设备的标准化规范等内容,可以有效的融合不同专业的设备,比如监控、保护以及计量等,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横向融合电气二次专业。要统一ieC标准,在二次系统一体化的构架喜爱,有效融合横向专业的数据,比如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等。在过程层,需要统一采集不同类型的数据,这些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电子式互感器来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数字化信号,在传输的时候利用的是各种标准协议,既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传输,又可以实现组网传输,向装置不同的专业设备等进行传输,比如保护设备、电能测量设备以及测控装置等等,保证所有设备有绝对同意的信息源,这样就不会受到功率损耗的影响,装置数量也不需要进行考虑。在间隔层,优化整合各个二次装置的功能,如保护、设备状态监控以及测控和计量等,分布配置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不同的装置基于统一的数据模型,可以通过网络有效的交换信号,然后在现场灵活配置这些信号,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站控层,可以有效的融合站内各个专业的功能,综合共享不同专业的数据,在站控层还可以有效的统一整合数据模型,这样一体化数据平台就得以实现,将相关的服务提供给受控层各个等级的厂站数据;利用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有效的进行监视,还可以进行运行报警以及事故顺序记录等,日常的运行功能也是它所具备的,比如报表、统计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有效分析海量数据,利用数据融合可以有效对比不同厂商的设备,结合分析结果,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优化。

在纵向系统信息贯通方面:在这个方面指的是有效融合发电厂内部各个专业横向数据的同时,保证可以有效的流动、共享厂站端一体化系统与其他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比如上层管理、调度等等。具体来讲,一体化建设目标没有改变,将统一的电力系统通信标准应用到各个系统中,充分融合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比如电网调度系统、信息监控系统以及集控系统等等,这样就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不需要那么多的成本,经济效益得到扩大。在火电厂方面,相较于原有方案,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电气二次系统一体化方案有着更加统一的模型和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一次设备的信息量;比如在上级SiS上传变压器的各种信息,如档位、绕组温度以及油温等,这样SiS就可以更加合理的诊断设备状态,并且借助于这些齐全的信息,还可以更好的实施SiS优化软件,这样设备的运营成本就得到了有效降低,系统运行状况也得到了有效的优化,促使发电厂成本得到降低,实现收益的有效扩大。

2发电厂一体化建设的优势

在通信时候,采用的标准是国际统一的,可以有效满足智能电网需求,这样就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作用,比如协议、速率等等。目前有特别多种类的自动化装置,并且有多种多样的通信协议,标准还没有达到统一。不同的协议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通信方式、速率等等,那么就会对系统整体性能产生直接影响。采用统一标准之后,可以有效的连接发电厂能和智能电网,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通信速率以及

功能。

系统的二次接线可以得到有效的简化,不需要那么大的电缆投资;因为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案,不同的协议在装置通信方面是不支持的,那么就需要硬接线。而采用一体化建设方案,则可以有效的交互不同装置之间的信号,这样在以太网内部就可以进行统一的信号传输,系统二次接线的复杂度得到显著降低。

对全厂电气信息可以进行有效监控,这样二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通信反映的信息量远远无法用外部硬接线端子来反映,那么设备运行状况的掌握,就需要借助于监控系统来实现,而经过一体化建设之后,可以有效的互通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

通过一体化平台,系统设计、建设以及运行效率可以得到提高。在不同的协议下,不同厂商设备在工作中,就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场的施工进度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二次系统一体化来解决。采用的国际统一标准除了严格定义之外,还有严格的产品认证,这样现场调试周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缩减。

可以更加合理的布置系统功能,更加方便的进行维护管理;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过程技术,可以分布式物理分布相关功能,也就是说,可以在规定的位置布置本功能产婆,传统模式下各种因素的限制作用都不需要考虑,这样就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布置产品和功能,生产厂家在对产品功能进行组织时,也可以选取最为科学的方式。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进行发电厂电气二次设备设计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案模式,因为没有统一的协议和标准,信息交互的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复杂的二次接线,需要较大的投资。针对这个问题,就可以将数字化技术应用进来,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让信息交互更加简单,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节约投资,提高运行效率。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个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努力,更好的推广数字化发电厂二次系统一体化技术。本文简要分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发电厂电气二次一体化方案,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严伟,王淑超,侯炜.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发电厂电气二次一体化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2(16):123-125.

[2]雏得齐.火力发电厂电气-热控一体化控制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8):76-78.

[3]杜银波.关于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1,2(11):87-89.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发展;展望

 1 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概念

数字媒体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数字媒体已成为社会各部分沟通的主要信息渠道,被广泛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

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也就是为了满足各行业的用户对数字媒体交流互动的需求,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和有关的信息技术,以及针对行业的特点来构建数字媒体互动、和存储管理的平台。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将数字媒体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它的适用范围非常的广泛,比如说可应用于高等院校、广电系统、广告展示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行业。

2 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行业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数字媒体产业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也快速的成长起来,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信息传播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最开始数字媒体是由文字、图片来向视音频传输的,随着流量的增加,信息网络的带宽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信息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而解决数字媒体技术的方案也因为数字媒体网路的融合程度、普及程度以及带宽大小表现出了三个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视音频等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应用用与广电领域。在我国的宽带网络中,广电网络的宽带一直都很好。自从我国2003年启动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试点以后,视音频等数字媒体就主要是用广电网络来进行传输,这时的数字媒体大部分都是数字电视节目,这个阶段主要是播出数字媒体,再由地方电视台和广电总局向用户播放制作的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单向的形式传播,数字电视只能被动的接受电视信息,不能搜索和点播电视节目,这个阶段的数字媒体主要是受到家庭的欢迎。第一阶段的数字媒体解决方案主要是满足数字媒体播控与管理的需求。

第二阶段,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多行业运用。随着通信ip网络带宽的增加和普及,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在不断的增加需求,政府企事业单位、科技博物馆、高等院校以及广告行业这些广电以外的行业也要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构建交流平台,传播文化、知识和新闻,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这个阶段内的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要结合行业的特点来开发,以解决管理和的问题。

第三阶段,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跨行业跨网络阶段。这个阶段实现了三网的融合,打破了网络的传统界限,三网融合使行业应用的空间更加的广阔。应用数字媒体解决方案的用户,可以随意的选择承载网络来运行系统,也可以随意的选择终端来进行沟通交流。交互式数字媒体系统和双向电视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字媒体的传播形式,实现了“点对点”的交互时传播。数字媒体的服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了一项综合性的服务,集结了广电网、互联网以及电信网这三个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定制节目,实现个性化增值服务、实现了多渠道、多终端的服务模式。目前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

3 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带宽在不断的增加,融合了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以及文化产业的数字媒体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数字媒体产业都在迅速的成长。在美国,数字媒体产业也发展成支柱产业,美国内容产业所创造的收入占全年GDp的4%。英国的数字媒体产业也发展迅速,每年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占到了GDp的8%。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的数字媒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中国的数字摄影、影视广告、数字音乐、动漫等一些相关的产业等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数字内容产业结合了人类的创意和高科技,已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在2003到2008这几年中,仅仅是上海的数字媒体产业就是大丰收,产值从原来的200亿元增加到了600亿元,平均年增长达到了27.1%。

   发展数字媒体产业可以有效的调节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国家科技部在北京、上海、长沙和成都都成立了“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并制定了863计划。数字媒体主要是以文化为主,以科技为辅,它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数字媒体指的是数字化的视音频和文字,是以文化为承载的核心,而文化产业又是又是我国战略性的产业,仅2009年一年我国的文化产业规模就达到8000亿元人名币,而文化消费市场的规模也占到额GDp的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本来就发展很好的娱乐、广告、影视等文化产业为数字媒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字艺术和数字文化推动着媒体传播方式的改革,数字媒体内容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数字媒体应用、管理以及传播系统的需求在不断的扩大,进一步促进了数字媒体解决方案行业的成长。据调查,2010年我国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达到了90.6亿元,它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6%。数字媒体产业和数字媒体承载网络的快速发展给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据估计2010~2014年我国数字媒体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将会超过27%,在2014年将会有258.3亿元。

广电系统对数字电视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从2003年开始,我国运用平移的模式对有线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进行大力的推进。我国的电视数字行业在经过了试点平移后,现在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平移”的阶段,截至到2009年底,全国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地市有163个,县(市)有451个,启动整体转换工作的地方有102个,县(市)有612个,从整体上看,全国79.6%的地市、37.4%的县(市)启动和完成了整体转换工作。截至到2009年我国有1.75的人在使用有限广播电视网络。使用有线数字电视的人数达到了6321.72。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在召开的常务会议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广播电视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2010~2012年要对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试点进行重点开展。2013~2015年实现三网的全面融合。将各种融合业进行普及应用,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网络产业格局。

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会因为nGB战略的推进以及广电数字化改革的深化而具有更稳定的发展空间,2010年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2.7亿元,估计2011年至2014年这几年,每年的增长速度会超过20%,预计2014年的规模会达到126亿元。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产业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就得到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彦.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发展及展望.中国新通信,2011(3):23-27.

[2] 严洪.数字媒体技术解决方案市场概况.中国新通信,2011(3):76-79.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4

摘要近些年以来,人们的生活实际中逐步地渗透着数字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在人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普遍地应用数字化技术。在体育档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体现巨大的意义。体育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推动档案事业的良好发展。为此,本文阐述了数字化体育档案概述及其发展、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实现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体育档案管理数字化策略

科学地管理档案信息,有利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档案管理是各项事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档案也是如此。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档案管理的功能非常关键。在科学管理体育档案的基础上,可以很好地保存与记录体育数据和信息,这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能够确保我国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想要在体育档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就务必关注体育档案的管理事项,由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先进的科技方式管理体育档案,实现有利于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一体化建设。在对体育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中,只有搞好体育档案管理的有关事项,才可以保证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正常进行。

一、数字化体育档案概述及其发展

(一)数字化体育档案概述

作为社会档案信息体系的体育档案属于一个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且属于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资料信息和证据,也属于我国体育信息学科的一个部分。在网络化以及档案、文献、情报、图书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之下,数字化的体育档案已经变成体育档案事业的一种方向和趋势。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是为了跟社会数字化发展建设所要求的体育档案信息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相符合,属于体育档案信息应用效率得以提升的一种关键方式。体育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指的是通过数据通讯技术、存储数据技术、传送数据技术、获取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压缩数据技术、快速扫描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技术方式管理体育档案,体育档案管理涵盖直接生成的数字化体育档案信息以及纸质介质作为重点载体的传统意义上的介质体育档案信息向二进制数字编码形式转化的数字化体育档案信息。在创建有关内容主题统一和结构有序的数字化体育档案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确保体育档案以计算机网络作为支撑获得更大历史与地理空间领域的传播,给用户带来方便、迅速、准确、系统,以及综合性的体育档案资源。

(二)数字化体育档案的发展

在2004年8月份的时候,第十五届国际档案会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招开,该会议指出了当前社会当中奥林匹克以及体育运动及其强化保护这种档案的意义,需要社会、政府、奥林匹克委员会对组织国际档案理事会进行支持,进而使奥林匹克与体育运动档案的可应用性受到保护。接下来之后在2012年8月份的时候,第十七届国际档案会议在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其中,在线方位的数字化、数字保护,以及文件管理的数字化变成了可持续与档案主题的核心。这表明,体育档案可应用性的提高以及保护相统一于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已经变成当今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的一个方向。当今,我国的体育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建设业已实现了一定的成效,像是哈尔滨体育学院根据冰雪体育运动,对有关的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建构了冰雪运动数据库。天津体育学院注重建设数字化的体育资源,整合一系列的数据库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从而使有效统一数字信息资源的信息资源保障机制与体育信息资源作为主导的实体文献初步形成。然而,我国的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依旧不够先进,此方面的论述相对不多。

二、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通常而言,体育档案可以对有关体育活动的组织经验、体育科研事项等进行正确地记录,进而使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丰富,以及为有关体育活动的组织与体育科研项目的攻关等带来理论基础与可靠根据。然而,因为传统的纸质体育档案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缺陷,像是比较容易丢失纸质的体育档案,也不方便保存和存档,也较难统计和分析数据信息。可是借助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方式,不仅仅可以弥补不容易统计和不方便存档的不足之处,还有着方便查询与快速统计的优势。如此不仅仅有效地确保了体育档案的便捷、准确、完整,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体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实用性。

作为社会档案资源关键性组成部分的体育档案见证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史,现代化信息技术立足于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业已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种信息社会。在社会信息中,体育档案信息必不可少,业已受到了人类的关注,而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体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地处理,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三、实现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在体育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技术实施管理,不但有利于保存体育档案资源,而且还有助于发展体育事业。在体育档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技术,怎样有效地应用,要求实施进一步地探究,笔者认为,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需要做好下述几点:

(一)增强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观念

近些年以来,在我国不断发展体育事业的进程当中,也普遍地重视体育档案管理事项。体育档案事项的开展就是记录下体育比赛当中的一系列关键性的信息,记录下这些关键性的信息有利于运动员进行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练习,可以使自我的综合素质能力获得持续地增强,从而获得理想的成绩。然而,纵观当今的体育档案管理现状,依旧面临比较大的缺陷,这不利于开展体育档案管理事项。并且,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者未能够明确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意义,这导致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发展滞后,进而造成比较混乱的体育档案管理秩序,难以在体育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数字化技术。在体育档案管理中不可以有效地应用数字化技术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档案管理方式发挥着相应的不利影响。然而,固有的体育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跟信息社会体育档案管理的需要相符合。为此,在这种现状之下,增强体育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观念,注重解决体育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面临的一些问题,创建一定的体育档案管理机制,在体育档案管理事项中有效地应用数字化技术,这也有利于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推动体育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进程,最终使我国体育事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增强。

(二)不断提高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的社会体制影响之下,体育档案管理事项应当跟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合,调整体育档案管理的事项,这对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者来讲,务必具备比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可以对有关的操作规程进行全面地把握,进而使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增强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的能力,推动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这就需要体育档案管理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档案管理理论,而且还应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有关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科学技术;不但积极地传承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优秀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当对体育档案管理事项当中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探究,以及能够借助发达的科学技术解决体育档案管理事项中的一系列问题。尽管我国的体育档案管理事项起步比较晚,并且缺少有关的制度和不足之处,然而,在不断提高的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以及广泛地应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之下,我国的体育档案管理系统会越来越健全,功能多样性和有效的体育档案管理系统会逐步地形成。

(三)在体育档案管理中应用现代化技术

当前形势下,我国处在网络信息化的社会。网络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效地统一电子信息化,且在体育档案管理事项中有效地应用,这是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一种关键性方式。在我国持续发展的体育事业中,体育事业涵盖的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多,这一系列的信息对发展体育事业的制约作用非常大。跟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档案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体育档案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数字化技术可以对运动员的练习过程和体育比赛过程进行全面地记录。并且,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有关的信息进行更加方便和迅速地记录。通过计算机,提取有关的体育档案资源能够摆脱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这从某种意义上使体育档案资源的应用效率提升。

(四)创建数字化的体育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

为了更加有效地将数字化体育档案资源提供给广大的用户,除对有关的数字化体育档案资源进行集中外,还应当创建跟数字化体育档案资源有关的检索平台或者是链接,进而便于用户的检索和应用。以目前体育档案机构具备的服务水平、能力、现状等,检索、揭示、集成、开发体育档案数据库资源,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借助自建体育档案数据库检索平台、创建自接链接数据库,以及网站自接链接等一系列的形式进行。自接链接指的是体育档案机构在揭示与集成体育档案资源的过程中,把它们小加分类或者是略作分类地在网站主页上进行链接,进而方便用户的应用。如此的服务模式属于一种层次比较浅的整合与集成体育档案资源方式。自接链接数据库的创建是对体育档案资源进行揭示与集成的过程中,把它们进行比较详尽地提供有关说明、著录、划分类别,再在网站主页上加以链接,以方便用户的使用。针对专业技术能力不是很强的体育档案机构,能够借助上述两种模式来揭示与集成体育档案资源。为了更进一步地应用以及开发体育档案资源,能够给广大的用户带来更加高效地检索、应用,以及取得体育档案资源的服务。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发展体育事业而言,数字化的体育档案管理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其有效地体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综合实力。当今怎样使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能力增强业已变成体育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这就要求针对体育档案管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实施以下的体育档案管理策略:增强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观念、不断提高数字化体育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在体育档案管理中应用现代化技术,以及创建数字化的体育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体育档案管理事项的正常进行,才能够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稳定以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5

一、当前我国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电子档案失真现象严重

电子档案数字化主要是将文件由纸质文字形式转化为电子文字的形式。众所周知,电子文件的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其可分离性和易变性,这在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中是一个相对劣势的影响因素。因为在文档的输入、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信息干扰、病毒侵扰和人为破坏等行为,这些情况必然会导致档案失真,档案本身也就失去了数字化的真实意义。

2.作者权益往往受到侵犯

档案数字化主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纸质和声像等文件转换为电子档案,并通过网络传输,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数字化本身应该获得作者的同意,这样才能保障作者的著作权不被侵犯。而在这一过程中作者本身的权益往往容易被忽视。

3.个人信息保密程度较低

网上侵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络中的档案数字化信息分享的自由度越来越高,最基本的就是通过复制、上传和下载等方式进行信息共享。然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档案数字化信息的保护更加困难。随着档案数字化信息在网络当中的透明化和个人的数字化资料的公开化愈加增强,个人档案数字化信息的保密性则随之减弱。

4.信息技术保障程度较低

由于计算机技术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技术尚未成熟,加之网络软件本身就存在漏洞,这些漏洞极为容易被黑客攻击,从而非法侵入网络,进行不法行为。同时,由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使得很多信息没受到应有的保护,被随意盗用和篡改。

5.篡改数据行为时有发生

导致档案信息失真的途径主要是信息被增删或者更改。而造成档案数字化信息失真的人为因素主要有蓄意破坏和个人疏忽这两个方面。蓄意破坏主要是人为地抱有某种目的进行修改档案数字化信息,导致信息失真。由于现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潜在性和破坏性非常强大。所以,很多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工作环节或层次上都可能会被人为攻击。

二、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1.制定档案法律保障体系

针对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强制性手段来保障用户的权益,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确保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法律效率,做好档案所有权和档案著作权的确认工作。在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档案的所有权,还要认清档案的著作权。所有权与著作权是两个容易被混淆的的概念,其实,拥有著作权的个人不一定具有所有权,所以说,档案数字化建设还需要做好档案所有权和档案著作权的确认工作。另外,档案所有权的转让也可以通过捐赠、寄存的形式来把所有权转让给档案馆,否则,也造成侵权行为。

2.提供科学技术保障措施

在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创新要多样化,譬如信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长期可存取技术等。只有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不断更新才能促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安全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保障,促进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3.实现数字档案统一管理

针对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问题,要保障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对管理体系的加强、提升体系标准化、增强研究体系的支撑体系等。在管理制度上,也要从不同方面来完善。譬如,要改善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文档管理,健全系统运行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等。在建立档案数字化建设标准体系时,必须依据国家确定的国家信息化相关规定来制定,同时还要与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办法相结合,使之形成严密的体系,从而使整个数字化建设标准统一,步调一致,有利于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系统之间,乃至整个城市、国家和国际之间的互通互联。

4.完善纸质档案规范处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部分档案馆也逐步展开档案数字化建设。由于之前的档案馆存储的文件等信息主要是纸质文件、图纸、照片和录像带等。所以,现在大部分档案工作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档案资源从各种不同的载体全部都转化为数字档案资源,从而实现网上数字信息的传递。首先,对提供利用率高的档案信息,优先进行数字化,将档案信息的案卷级目录、文件级目录、摘要、提纲、重要数据等数字化。然后,利用相应的设备,分阶段依据不同的载体,采取不同的方式,着手实施必要的数字化处理。只有通过数字化的转换,才可使大量的馆藏的固定化的信息被激活,使信息管理技术得到发展,从而适应新世纪中高速高效的网络环境。

5.加强数据系统设施建设

数据库建设已成为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建设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础设施的优化,需要配备适应数字档案信息发展所需的软硬件。档案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适应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的办公设备,保证能够满足档案资料从输入、存储、管理到利用的数字化管理全过程的需要,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加工。同时,还要配置先进、适用和可靠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从而提高档案信息的有序性、完整性、可读性以及安全性,此外,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极大地方便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开发效率。

6.建立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6

 

一、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制度缺失

 

医学档案是伴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而来的,用于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治疗过程、治疗结果等信息,既便于患者后期查询又利于医学研究。然而,在传统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技术的限制下,医学档案管理工作不仅缺乏管理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且缺乏严谨的管理态度,部分小型医疗结构甚至无专门的档案管理组织,流于形式。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的缺乏所导致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该管理环境下直接制约了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管理中的运用,信息化建设阻碍重重。同时,部分医院单位信息化建设上停滞不前,现有档案管理设备落后且陈旧,跟不上时代需求而且缺乏现代化设备的必要投入,直接制约了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二)医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识不足

 

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以及理念的影响,诸多医学单位管理者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度,进而导致对数字化技术的引进和运用缺乏深入了解,重视度自然偏低,甚至未曾听说过。此现象不均阻碍了数字化技术在医疗体系中的运用而且阻碍了医学改革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为了追求利润而弱化了无法获利环节的投入和降低了重视度,医学档案管理工作就位列其中,备受冷遇,由此影响到了现代科技在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运用。同时,部分医院或单位因经费的制约而缩减了档案管理工作经费与人员的配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更无从谈及。

 

(三)专业化的医学档案管理者较为缺乏

 

专业数字化医学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了档案管理部门在开展数字化建设时困难重重,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建设的规划以及实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数字化的医学档案管理平台能够搭建好,但是因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不足,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可能导致数据出错,影响到整个管理工作的有序进开展。此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非专业人员兼职现象,虽然节省了管理成本但却极大的削弱了其工作的积极性,难以确保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更不利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

 

二、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应用中的对策

 

(一)将传统档案管理与数字化融为一体

 

数字化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是随着传统档案管理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档案管理的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1]。当然,数字化档案管理需建立传统档案管理基础之上的,在运用传统档案管理优秀管理理念与程序的前提下融入数字化技术,逐步实现两者的结合。

 

首先,转变管理理念,深化对数字化技术的认识。尤其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局势下,做好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纠纷的处理保留了原始证据。其次,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部分或设置专业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由传统档案管理模式逐步向数字化档案管理倾斜,实现有序过渡并最终实现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管理中的全面运用。

 

(二)强化人才培养促进人机结合

 

数字化技术与医学档案管理“联姻”的关键在于人,人才的培养是促进数字化技术在医学档案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更是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医学管理改革中的催化剂,为此应着重强化人才的建设。

 

首先,注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医学人才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而应兼顾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培养;其次,引进专业化的信息化或计算机技术人才,从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改变以往非专业人士管理或兼职的现象,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与效果;其三,对现有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应多样化。例如,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信息化技术的基本知识、数字化技术的基本知识与相关软件或设别的操作等,以最大程度上的促进人机结合,提升档案管理工程在科学性与现代化。

 

(三)加强数字化技术所需硬件设施施的投入

 

对于加强医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要以完善硬件设施为基础和前提,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比以及可靠性,在医院发展过程之中要循序渐进地建立网络系统,为逐步发展起来的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2]。

 

同时,可充分运用数据库技术将现有的数字化数据纸质化信息存入其中,形成完备的信息储存管理,既便于随时查阅与开展研究又可以避免纸质化存储带来的负面问题。此类数据还可以通过医学内部的局域网实现实时查阅与共享,同理还可以与其他单位之间进行信息的共享,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基础。

 

(四)整合医学档案数字化的原始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并强化资源的高效管理,具体而言医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要立足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医院馆藏的数字化的管理;其二,是对于社会化资源的馆藏化的管理。

 

对医学馆藏的数字化管理要注重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要充分结合各个医学馆藏的研究方向与特点,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将现有的信息纳入其中以实现集中化管理[3];

 

其次,将现有纸质化病例以及诊疗报告,包括影响资料等通过数字化技术处理,存入数据库,便于查询与研究以及与其他馆藏之间进行共享;

 

其三,制定用户管理制度,根据馆藏使用人员的特性设定用户权限,可分为查阅、下载、浏览等不同权限,提升用户管理的科学性进而最大程度上的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其四,加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以避免病毒或黑客的入侵而引发难以估量的损失。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7

1.1数字档案馆建设已成当今趋势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依赖于数字化信息系统的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档案馆建设也正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数字档案馆将各地各形式的档案资源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将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并且以互联网方式将其互相联系起来,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更有效查阅、调度和利用,也大大加强了资源的有效共享。我国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研究日渐成熟,也拥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可见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已然成为当今档案馆界发展的新趋势。

1.2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技术性问题与人文文化

数字档案馆建设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将各地区各基层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实体档案数字化,并有效的建立起档案信息传输系统,方便档案的查找及调度。因此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指导,拥有高端的技术支持才能建立更好的数字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使其建设更为合理化和科学化。但是仅仅只有技术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以人们的使用为本,它存储的也是各地方各单位的档案,作为一个公共化的服务体系,其不仅要在技术上方便人们的使用,更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其设计有更多的人文元素在其中,提高档案馆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研究。[1]

1.3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人文研究领域较薄弱

虽然现今数字档案馆建设在技术上已获得许多成就,但对于其人文化研究依然薄弱,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带来了档案界的变革,但是仍然无法弥补人文文化的渐渐缺失,综其缘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答。

1)档案馆建设中人文情怀的渐渐淡化

无论是现今依赖技术支撑的数字档案馆还是原先的实体档案馆,它都是文化的载体,都是作为一种人文文化而存在,是一个公共的服务体系,然而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对经济效益的过热追求已让其“变质”。如今经不断探索和努力才建设起来的数字档案馆已不再像一个公共的服务体系,而更像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它淡化了使用者与档案馆馆员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其人文底蕴的存在,文化的氛围也日渐消散,不同思想之间的摩擦碰撞也渐渐消弭,但是这些文化底蕴却又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作为档案的记录者,其担当的不仅仅只是记录档案的任务,它也是一种社会记忆的记录与传承机构,是社会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承者。它不仅要提供给人们方便快捷地查阅档案信息资源,更多的应该让人们理解和懂得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情怀,让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找到思想的归宿和依托。[2]

2)价值理念的浅化

短短几十年,科技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也有着飞速的发展,因此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也借着科技的力量迅速发展起来。但却只是仅仅提供了一个人们查阅档案资源信息的平台,只是数字化档案信息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简单组合。档案馆中包含的文化底蕴亦在这机械化的运转过程中渐渐消磨殆尽,其价值理念也越来越倾向于表面化和机械化。档案馆建设追求的是为人民服务,是以人为基础的,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存储和查阅,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科学技术亦包含着人文化的理性价值属性,如今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却忽略了这层价值的存在,反而过多的追求其技术价值,这也导致了数字档案馆建设中人文价值理念的淡化和缺失。[3]

3)数字档案馆服务系统趋于单一化

现今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为了追求它的高效化和精细化而放弃了档案馆原本的一些功能,这也慢慢的导致其功能逐渐变得单一,也因此造成了人文文化的缺失。档案馆不仅仅只是对档案资源进行普通的收集整理、供人们利用,以及作为存储系统将需要的资源存储起来。它提供给人们的不应该仅是作为档案信息服务系统,更多的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与象征,是一个民族历史根源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在它之上体现的应是一种人文精神,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理念,和所有的社会人文情怀。

2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技术研究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必然的

科学带动发展,人文促进和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源头上就是统一的,都体现着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文明。科学中蕴含着文化,而文化中也体现着科学,只有科学和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结果。不仅如此,技术研究以及科学发展和人文文化其本质上都是一致的,科学发展是致力于人们生活及精神的改善,科学是人类的文明,而人文则更是人们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是一个民族的魂与神,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科学的发展不可或缺,人文元素的指引同样重要,这两者的良好结合才能达到空前的效果,实现其重要的价值。[4]

3数字档案馆建设中技术研究与人文元素的融合

3.1探索创新新技术,打造互联网档案资源信息共享

数字化档案资源的存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级运用,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信息资综合起来,所以需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交流与共享。这也促使使用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搜索、调度相应的信息资源,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需要技术的发展支撑,但是亦要重视人文元素的渗透,使其建设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3.2探索创新新技术,增加其功能服务人性化

数字档案馆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让其拥有高效而精细的服务效率和优势。因而在此基础上要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创新理念,开拓出新的路径方法,致力于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方式。针对利用者的不同打造个性化人文化的服务方式,增加它的人文元素和人文色彩。高端的技术支撑以及不同额人文文化的引导共同创造更新耳朵服务方式。

3.3探索创新技术,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储存在数字档案馆中的都是最原始的档案信息资源,但是大量的信息资源无法选择出真正需要的信息则无法真正实现它的价值,因而需要更新的技术来将这些繁杂庞大的信息资源向知识转变,变成人们能够利用的知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自行整合、分类、系统归纳等方式将繁杂的档案信息分门别类的呈现出来,对于特定的人群则有特定的使用方式。并且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技术性与人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8

关键字: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变革

中图分类号:F299.23;G270.7

随著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许多个方面,在档案管理中,数字化也得到了极大的运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使档案变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利于管理和处置的电子档案。采用数字化的存储方式,能够节约大量的存储空间,方便检索,便于保存,对于更好的高效利用档案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档案数字化的运用中,要坚持真实性、安全性、便捷性等原则,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效率。

一、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意义

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数字摄影和扫描等先进技术,将档案资料以数字化信息的形式进行保存并加以利用,形成系统的档案管理信息库,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便快捷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将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档案管理数字化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数字化能够节约档案管理的空间。纸质档案比较厚重,占据较大的空间,保存纸质档案需要较大的场地,在保管的过程中,对于库存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在搬运的过程中需要的人力财力也比较高。而采用数字化的存储,更够有效的节约存储的空间,存储较为便捷。二是数字化资源方便档案的处置和共享。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模式,档案检索利用都较为方便,且电子化的档案馆也方便读者进行查阅下载,这有利于对档案资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处置,以达到档案资源的高度共享。

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我国进行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行业实行档案数字化管理以来,档案管理逐渐从手工管理向信息化转变,既保护了档案信息,又加快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全面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但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还是一个不稳定的、易出现问题的新事物,这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发展都需要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对于不成熟的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工作而言,并不是十全十美。当今档案管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所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不健全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档案的存储查阅和利用,这就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从档案的存储管理和利用都有着一套较为便捷的平台。但是就目前来说,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并不健全。长时间以来,档案管理资料的作用只是为提供咨询或者证明等简单的服务,在实际利用效果和服务上都缺乏深入和创新,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开发程度还不够,所以很多服务还无法开展。

(二)缺乏标准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标准

在如今经济和科技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事物的属性都是相对的,大量信息的每日更新使得档案管理资料在搜集与整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难度,这可能会造成资料的缺失和错误。对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需要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但是目前,我国在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还不够健全。

(三)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对于档案创新形式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熟悉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才。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学方面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很少有专门的大学开设档案管理学,所培养的专门性人才还不多,难以满足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现实需要。

三、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改进措施

(一)培养专业性人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当然,行业中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同样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只有拥有大量既懂得先进计算机技术,又懂得档案管理的人才,这一领域才能在时代洪流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我国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对已有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逐渐改变陈旧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改善该行业的人才结构。其次,要积极吸纳高水平、高技能的数字档案管理人才,要从招聘、管理、激励等方面,留住人才。

(二)加强标准体系的建设

缺乏标准化的档案数字化管理会造成档案管理资料保存的不完整且不规范,那么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就失去了满足社会需要、加快档案管理建设的意义,更不用谈档案管理数字化应有的价值。然而,目前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中,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一些档案馆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还不标准、不规范,这极大的阻碍了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的正常发展和创新。于是,加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就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健全了相关体系,保证档案管理信息的规范和完整,那么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此外,规范档案管理的标准和体系,会对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电子档案数据系统

原始的档案管理资料大多是纸质的,通过人工录入或者用扫描仪进行扫描等两种方式,将纸质版的档案资料转化为数字版的档案资料。这是数字档案制作的两种最主要的形式,但前者是一种效率较低、容易出错且占用大量人力资源的方式,而通过扫描仪将纸质版档案转变为电子版档案就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了。但要保证档案管理资料不遗漏、不缺失,就要健全电子档案数据系统的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数字档案的管理人员通过扫描仪在将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档案时,也要将纸质版资料重新录入,并及时修改、补充、更新数据资料;此外还要讲原始的纸质资料保存完好,因为数字档案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资料的丢失或损坏。

四、结论

档案管理数字化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将人力逐渐转向服务行业,简化档案管理流程的同时,还提升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运用数字化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可用可查可共享的基本原则,简化档案的查询流程,方便档案的使用。为了推进档案数字化的进程,必须进一步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强档案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电子档案的数据系统。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9

我国数字化档案安全思想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创新等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回顾数字化档案安全思想的发展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从理论上搭建数字化档案安全思想框架,而且有利于从实践上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安全水平。在数字化档案安全管理的初期,我们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模式,主要侧重于对于档案实体的安全保护。重实体、轻信息的安全思想来源于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状况和现代化程度不高的现实,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经历了较为缓慢的过程,办公自动化更是需要资金、人才、制度等多方面的投入之后才逐步实现。因此,数字化档案在初期只是作为传统纸质档案的副本和补充而存在。在管理制度上,鉴于传统档案存在形态和现代数字档案并存的状况,国家制订了兼顾新旧两种管理模式的相关行业标准,即“双套制”档案管理模式,可谓档案管理的“双保险”。这些规定和标准对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和保存都是按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数字化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环节都是按照传统纸质档案的标准进行,只是在格式和载体上进行了数字化处理。这种固守传统档案安全思想的弊端显而易见,无法体现出数字化档案的本质,不适应信息化时代对档案安全的要求。模仿传统档案管理的做法表面上体现出因循守旧的依赖心理,深层来说是不接受、不认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立场,从长远来说不利于对数字化档案安全的尝试和探索,不能快速有效地建立起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思想上的落后直接影响到管理制度的改进和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进程,尤其是管理制度上的“双套制”为数字化档案的合法化设置了一定障碍,行业内对数字化档案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独立性等仍保持怀疑态度。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数字化档案的认识逐步深入,档案信息成为档案安全管理的重点,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被当成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数字化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的基本区别在于储存环境和存储原理的不同,即档案信息存在方式的差异。信息存在方式的差异要求档案安全管理必须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进行,围绕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建立、传播、储存等数字化周期进行,这样才能符合数字化档案的信息化本质。根据计算机技术安全特点,信息化档案安全要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即保证信息与原始信息完全一致,承载档案信息的电子设备安全可靠,数字化档案文件信息完整无缺,也就是说数字化信息必须从头到尾地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管理。数字化档案安全的全程管理还涉及风险管理这一新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档案信息面临的风险和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风险,主要通过数字化档案的风险识别、等级和评估等实现对电子文件的风险监控。风险控制的思想介入到档案信息管理中,就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全面整理和集中保存提供了思想基础,为全面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宏观管理提供了可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档案信息面临更大的安全挑战,这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问题,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顶层设计被提上议事日程。从世界范围来看,信息安全已经对各国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提出了重要挑战,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涉及信息安全问题,档案信息也不例外。从各国保卫各自信息安全的经验来说,从国家战略角度审视档案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广泛共识。从技术上来说,由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在数字化档案信息上面临很大的技术难题,信息安全领域中频繁发生的泄密事件为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我国相关部门开始研发和制定相关技术和制度,来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档案信息安全危机。从国家政策来说,针对档案信息安全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在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国家安全信息保障问题,并在2003年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包括指导方针、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可以说,档案信息安全思想在国家信息安全思想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成熟起来,在思想认识上逐步深入,在实践措施上逐步完善。从以上我国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认识可以看出,我们对于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相比,我国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制约因素

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起步晚、基础薄,为了发挥数字化档案的价值必须进行开放和利用,这就涉及多个环节的安全问题。因此,数字化和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更新技术问题,而是要受到很多制约,包括顶层设计、专业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多个方面。顶层设计方面,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不够科学、系统,缺乏宏观、全面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目前我国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还没有形成独立、专业的系统,在管理模式上呈现出很高的行政化色彩。在整个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中,能够体现数字化、专业化的内容相对单一,很多地方仅仅是增加了技术人员和操作岗位,而不是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专业需要加以设置。因此,数字化档案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在管理体制上并没有很大提升,技术上的先进性和便利性被制度的落后和僵化所掩盖。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变,数字化档案管理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分段式、分散式管理模式,无法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统一和规范格式。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能从顶层设计入手提升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和统筹将受到很大制约,人为的隔阂将加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受制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影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而档案信息具有自己特殊性,各级档案部门在权限上也不一样,很难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的统一和管理。由于缺乏宏观的协调统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微观生存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数字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即使能够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推广;数字化水平较低的地方即使有提升自身的需要和诉求,也很难靠自身的努力完成。“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顶层设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专业人才方面,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档案信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来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档案专业,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只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常识,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管理技能。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还停留在传统纸质管理阶段,认为传统的经验就能完全应对新形势的变化,这种思想阻碍了数字化档案管理技术的及时更新,这是造成很多数字化档案信息泄密、损坏和丢失等问题的根源。与此同时,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逐步进入信息剧增、多元、混杂的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档案信息的保护、传播和利用等都将面临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采取新的思维方式,挖掘出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由原来的管理向服务转变。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要转变档案管理的思想还很困难。法律法规方面,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法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档案管理的法律保障还不健全。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相关领域的硬件和软件更新日新月异,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之下,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等却显得缓慢,这其中既有法律领域自身的特点决定,又有思想意识跟不上信息时展要求的原因。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上主要依赖行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等来制约和引导,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还非常缺乏,这就造成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的法律空白,不能有效地阻止和防范不法之徒的破坏、窃取,不能有效打击信息犯罪和档案案件。尤其是数字化信息档案在存在形态上容易造成相关犯罪证据的获取、求证,不仅容易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而且还可能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电子设备和软件支持方面,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建立起适应数字化档案信息保存、传播和利用的完整体系。受制于资金、制度和组织等因素,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仍然借助于传统的设备和技术,基本上靠经验和既有条件去开展档案管理,这样很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欠缺、丢失,因为数字化档案信息在电子状态下存在各种新的安全问题。无论是计算机设备,还是网络技术,都存在各种漏洞,都需要进行加密、备份等安全处理措施。如果缺乏应有的设备更新和软件升级,数字化档案信息很容易暴露在黑客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危机之下,造成无法挽回的信息损失。总之,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面临越来越明显的困难和挑战,有关部门和学界都在密切关注和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从不同层面改善和推进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建设。

三、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和操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信息化时代对档案信息的安全要求。在微观层面,要从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全部环节入手,查找造成数字化信息危险的各种缺陷和漏洞,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首先,从国家层面做好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顶层设计,从权威、全局的角度做好档案信息数字化安全建设的总体规划。从现在的管理制度来说,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管理影响最大的包括政府部门的五年规划、相关领域(信息、网络等)的行业规划和自身建设规划等自上而下的规划和管理,这些规划涉及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国家部门的协调和组织。尤其是建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的等级设置、风险控制、应急响应和恢复机制等,这既符合现有信息安全建设的一般规定,又要体现档案信息安全的特殊性。

其次,从法律法规角度规范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为信息化时代的档案信息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设不断深入,全社会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也在提高。要站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立场和视野,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问题,根据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和档案信息的特点制定详细、有效的法律法规,既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又能促进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开放、开发和利用,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真实和有效。加强信息化安全执法力度,合理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有意窃取、丢失和损坏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机构和个人,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依法追究相关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对信息化犯罪形成震慑,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

再次,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信息安全等级。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条件研发有效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软件,配置信息安全所需的设备,加强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研讨,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技术含量。档案管理科研部门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操作标准和工作机制。数字化档案信息的风险控制要从管理系统设计开始,对电子文件的元数据加强管理,制定电子文件备份制度,“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根据信息化时代的档案安全操作要求制定工作评价标准,缩减和优化操作规程,避免档案信息安全的重复建设和无效劳动,加强信息安全的检查和监督,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建立行业标准,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要加强自身建设,及时更新和反馈行业内部出现的新问题,借鉴国外和其他行业的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和提炼具有时代精神的术语、等级、权限等信息安全数据库,建立档案信息安全事故案例库,推动建设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数字化技术方案篇10

关键词:城建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9-7088-02

analysisandDiscussiononinformationizationofDigitalarchives

YaoHui-tang

(Yuncheng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Yuncheng044000,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thenumberof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isanalyzed,buildingongeography,historyandculture,urbanlocationandsocialimpactofotherfactors.thenumberof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aresupportingurbandevelopmentandmanagementofthecontentbase,whichisthenatureof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itselfdetermined;itisthedirectionofdevelopmentintotheinformationageandtheinevitableresulttoconstructionthedigital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

Keywords:urbanconstructionarchives;informatization;digital;network

伴随中国“城市数字化工程”的启动,作为城建信息中心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承担了大量建设信息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如利用网络提供城建档案服务。但与电子政务建设和数字城市发展的需求相比,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都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建立数字城建档案馆也是城建档案工作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必然结果。

城建档案馆信息化是指城建档案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城建档案接收、指导、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城建档案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具体到每一个城建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就是要实现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的智能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的电子化。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城建档案馆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信息:

一是数字城建档案馆是在传统城建档案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二是数字城建档案馆需综合运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多种技术;三是数字城建档案馆信息来源广泛、形式多样,不仅包括馆藏城建档案信息,还包括未归档的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类电子文件和资料,甚至是实物信息;四是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服务,它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储存、利用、咨询、交流和服务中心。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数字档案馆是政务信息汇集与的平台。它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存在于分布式网络中的总体,它既包括许多(可能是异质的)数字资源库,也包含与其相关的创建、查找及利用这些数字信息的整个技术系统。另一方面,数字档案馆是超大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在多媒体状态下重组和再创造的创新工程。

数字档案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个特征是档案管理自动化。第二个特征是馆藏资源数字化。第三个特征是档案信息组织标准化。第四个特征是空间的虚拟化。第五个特征是传输的网络化。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也日益凸显。从宏观上可以定位在服务于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发展,为城市的良性运作提供智力保障。

数字城建档案馆是传统城建档案馆在网络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既包括许多数字资源库,也包含与其相关的创建、查找及利用这些数字信息的整个技术系统,它能够处理和连接各种形式(常常是多媒体的声、像、文等)的数字化对象,使用户无论在何地、何时都能存取它的信息。

1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传统档案馆,它不仅仅局限于库房建设。根据数字档案馆的功能需要,数字档案馆工程需要建设大容量的分布式资源数据库、大规模并发用户的访问服务管理系统。需要配置大型高速交换机、路由器、光端设备、并行处理的高性能服务器、便于扩充的规模型集群系统、智能城域网系统、操作系统、高可靠性的信息安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等。

在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考虑安全和保密问题,数字档案馆组网必须对馆内网、政府专网和公众网三网实现物理分离,数字档案馆馆内网与其它两个网通过脱机存储设备来交换数据。基础硬件设施主要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档案数字化加工等设备以及其它支撑设备等。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由于数字档案馆是内外结合的国际网结构。只靠档案部门单独建立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合理也行不通。实际上只有大环境上具备了高速数字通信设施和网络环境的基本条件,才有可能建设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具体任务包括如下方面:第一是现有数据库的充实与完善。以档案信息库的建立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扩展为档案信息中心数据库。将这些资源库按照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加工,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联网。第二是现有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在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分级鉴定、有序整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把纸质档案、胶片、照片、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实现信息资源的联网。第三是对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归档等全过程的管理。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和科技生产过程的记录将产生电子工作环境,解决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2数字城建档案馆的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

根据目前主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实际业务需求,数字城建档案馆系统总体架构由多层结构组成,最底层为操作系统,其上依次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管理的应用平台。档案管理平台由应用支撑平台、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业务平台组成。应用支撑平台包含所有底层核心技术,城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城建档案数据的交换能力与互操作能力、城建数字资源业务平台包括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各种业务管理应用,如档案管理、声像档案管理、综合管线管理、远程归档、业务监控、档案利用、综合分析、可视化管理、信息等。在信息表现层,用户可以通过产品提供的界面进入,也可以采用门户技术实现多系统的信息统一呈现,提高档案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可扩展性。

在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城市建设档案馆的实际情况,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宜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贯彻整体设计,急用先建、急用先行、讲求实效的方针,分别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数据资源建设等各个方面,最终构建完善的数字城建档案馆。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机房、网络、主机、存储以及数字化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为城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提供保证。具体为:

1)数字城建档案馆需要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这是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外网服务器、海量存储与备份设备以及其他附加设备组成的服务器群;

2)高可靠性的数据安全系统,如UpS电源(不间断电源),防止意外断电引起数据丢失等情况;防火墙等信息安全设备。

3)高速交换机、路由器、光端设备、高性能服务器和其他网络设备等;

4)扫描仪等档案数字化加工专业设备等基础硬件设施;

5)网络环境建设:分为两个层次:馆内局域网、与互联网连接的公众网,并实行两网物理隔离,形成相互独立的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城市建设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要求建设具有交互功能的电子文件中心和具有基础地位的城建档案核心数据库的总体思路,需要积极建设以下数据库: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项目级著录信息数据库、工程级著录信息数据库、案卷级著录信息数据库、文件级著录信息数据库、数字化档案文件、CaD文件数据库、照片档案信息数据库维护、声像档案。

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所应用的网络技术、3S技术、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元数据技术、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有些部门已在利用这些技术建设专业信息系统,并初获成功,从而为“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海量数据技术:包括存储、管理、检索和压缩“数字城建档案馆”工程所包含的大量信息;第二、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数字城建档案馆”需要统一的协调。这不仅需要数据共享协议,而且需要互操作协议;第三、元数据技术:解决由于信息量日益巨增而产生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分发与共享要求迫切的问题;第四、多元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技术:多元数据融合实现信息可视化、人性化、自然化新特征,挖掘多元数据的潜在价值;第五、3S(GiS、GpS、RS)技术:利用3S技术(即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使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更有效、迅速地利用和传播;第六、超链接技术:基于图形、图像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超链接技术;第七、信息处理技术:面向公众的信息采集共享和服务技术、大型软件可靠性技术、信息反馈处理技术、信息压缩技术、编码与数字处理技术等。

3结论

通过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实现信息服务模式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登录城市建设信息网站进行信息查询,各类用户根据其不同的权限,可以查询到整个城市的建设状况、建设进度、房屋信息、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社会公众畅通的档案利用渠道,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提供及时、直观的城市建设信息及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安小米.城市建设文件-档案信息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的理论框架[J].档案学通讯,2004(2):88-92.

[2]毕建新,吴佩华.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北京档案,2002(8):28-29.

[3]陈金冠.综合档案馆区域性数据库建设实践探析[J].中国档案,2003(9):21-22.

[4]段荣婷.我国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与建设[J].中国档案,2002(6):24.26

[5]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