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5:01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1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对我院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领导,突出学院办学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二、指导思想

第二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于我院实际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三条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工作的全局,以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院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全面推动学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目标任务

第五条以培养“双证”“两型”人才,即具有学历证﹢职业技能证的应用型和落地型人才为目标,充分调动学院产学研各有关部门(单位)、社会各企业和管理部门用人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新突破,使学生实践技能得到显著提高。

第六条在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产学研结合,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加大实验实训教学力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1:1。

四、途径、模式和方法

第七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新专业,改造现有专业,使我院专业设置更合理,市场需求前景更广阔。

第八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操作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通过产学研结合,使学生了解企业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态势,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第九条充分发挥学院现有专业技术力量,现有科研与技术服务机构、校办产业实体的示范作用及优势,积极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加强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人才信息的交流,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服务,多做贡献。

第十条结合教学需要,依托专业办产业,进一步扩大校办产业规模,增加经营收入,反哺教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第十一条采用“2﹢1”教学模式,努力达到“五结合”,即学生与学徒结合、教师与师傅结合、教室与基地结合、育人与生产结合、学院与企业结合。同时,根据我院专业门类多,覆盖面广的特点,产学研结合实施的具体途径、模式和方法要体现专业特点,突出为我所用,坚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不拘一格,各具特色。

五、管理与实施

第十二条产学研结合实行学院统管,系(部)组织实施,按照不同专业特点,分类管理。学院负责宏观指导,建立督导组织机构,提供物质与资金保障;系、部负责制订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与合作单位、用人单位共同进行专业开发和建设;学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社会实践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等;就业指导部门参与校企合作、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方面的开拓,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第十三条学院成立专门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广西区内外相关行业的专家、企业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及学院专业教师代表组成,产学研结合办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产学研结合办学指导委员会按照章程履行相应的职责。

第十四条各系(部)要结合专业教学需要,认真做好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并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实训教师和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和实践、锻炼,每年要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实施记录。

第十五条各系(部)要结合专业教学,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积极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和项目推广。

第十六条“学院教学实验基地”和各种技术中心等校办产业实体、技术服务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主动服务专业教学。

六、附则

第十七条学院每年从办学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产学研结合工作经费,重点解决各系(部)在校外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办学、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经费问题,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教师在学院校内外产学研结合基地开展工作的业绩作为其技术业绩的一部分,存入个人业务档案,在提升工资、晋升职称和年终考核评优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并对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本条例自之日起生效。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二级学院;资源分配;相关性

中D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68-05

一、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阶段,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其中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占了很大比例,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针对民办高职学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通过对国内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根据研究角度不同对民办高职教育研究成果做以下分类:

1.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涉及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及改革创新的思考与探索。王玲玲提出通过公办职业院校的转制、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组建职教集团等手段构建“一主多元”的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格局。[1]夏季亭提出民办教育政策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新趋势,按照民办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市场化规律,分类管理,自主管理,从而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

2.民办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探讨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的管理问题,具体包括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导、师资建设、课程与专业设置、学生学习与管理、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运行机制等问题。宋爱苹等认为绩效考核模型的构建是提高民办高职教育的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并构建了以师德、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工作态度为变量的绩效考核指标。[3]

汤向玲提出通过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激励以及福利薪酬体系的完善来解决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4]梁中环以教育研究方法论、系统论、现代教育管理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针对目前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构建适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

3.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研究,如李栗燕、孟繁超和刘耀彬通过中外民办教育法的比较研究指出,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不具体、不全面以及缺乏可操作性等弊端,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办教育立法的若干建议。[6]王利明从民办高校法人与董事会、投资者与高校自身、民办高校举办的方式和享有的权利等角度论述了《民办高等教育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7]

4.民办教育的产权问题,该类研究主要涉及产权改革与其利润和成本关系的研究。例如潘懋元等提出随着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产权问题会日渐突出,产权关系不明确、归属不清晰会有碍民办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大推进民办教育立法工作的力度,加强产权保护和教育的独立性。[8]宋京从民办教育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的角度对产权关系的划分做了初步的探讨。[9]

通过梳理总结民办高职教育研究成果发现,鲜见有关民办高职学院科研资源分配相关的研究,本文将以专业建设产出中的重要量化指标――科研论文为切入点,从二级学院人均科研成果与学院人均科研成果相关性角度研究民办高职学院资源分配的选择问题,为进一步探究民办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分配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二、模型的假设与构建

(一)基本假设观点

1.假设民办高职院校科研论文为唯一衡量科研水平的变量。高校的科研水平产出统计变量并不止科研论文一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制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的科技产出指标包括:出版科技专著数量、发表学术论文数、鉴定成果数、成果授奖数、专利数和技术转让合同及收入,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在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成果鉴定、专著数量、授权专利和技术转让合同及收入等这些方面是极少的。以2014年《汇编》中广东省4所部级示范院校的情况为例(如下表1)。

表1部级示范高职院校科研产出情况

公办高职院校中的部级示范院校尚且如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选取民办高职院校科研论文为唯一变量衡量科研产出有其现实意义。

2.假设人均科研成果的产出与院内专业建设投入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二级学院占整个学院的规模与权重较大时,学院在专业建设资源投入上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倾斜与侧重。

3.假设当二级学院占整个学院的规模与权重较大时,由于各种资源分配向该二级学院重点倾斜,应推导出该二级学院对全院的科研产出的贡献率较大,所以理应出现二级学院的人均科研产出与全院的人均科研产出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的分析结论。

(二)模型的构建

1.以基本观点中的三个假设为前提条件,在选择占整个学院规模和权重较大的几个二级学院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学院整体人均科研水平与二级学院的人均科研水平的相关系数比较两者发展趋势的相关程度,从而判断其发展的合理性。(具体模型如下图1)

2.民办高职院校资源分配合理性的判别标准。

判别标准一:当学院整体人均科研水平与二级学院的人均科研水平的相关系数满足R>0.7且p0.05时,结合二级学院的权重规模大的模型约束条件可以推导出,从科研角度看该学院的规模和资源投入合理的。

判别标准二:当学院整体人均科研水平与二级学院的人均科研水平的相关系数满足0.4R0.7且p0.05时,结合二级学院的权重规模大的模型约束条件可以推导出,从科研角度看该学院的规模和资源投入较为合理,后续发展有待观察。

判别标准三:当学院整体人均科研水平与二级学院的人均科研水平的相关系数满足R

判别标准四:当学院整体人均科研水平与二级学院的人均科研水平的相关系数满足:R0时,结合二级学院的权重规模大的模型约束条件可以推导出,从科研角度看该学院的规模和资源的投入与其目前的产出要求不相适应,亟需对该学院进行改革调整,考虑重新组织顶层设计和修改发展规划。

三、模型的实践与z验

(一)数据的提取依据与方法

我们选取了广东省内办学历史较长,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及政府公认的民办高职院校n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文构建模型的约束条件,我们选取该校中占整个学院规模和权重前五位的二级学院分别为X1,X2,X3,X4,X5,每个二级学院论文数量的总和等于该学院各专业总和,那么二级学院论文总和除以二级学院总人数就可得到二级学院人均论文产出。同理可求得全学院的人均科研产出,(论文数据来源以知网收录的期刊为科研产出的统计指标)。通过以上条件提取数据整理如下表2。

(二)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我们选取表2中X1学院和X5学院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判断这两个二级学院规模的适度情况。

从相关的散点图看,X1学院的人均产出与整个学院的人均产出线性相关明显,X5学院的人均产出与整个学院的人均产出线性相关并不明显。

表3显示,X1学院的人均产出与整个学院的人均产出的相关系数R=0.821,显著性检验系数为p=0.0020.7且p0.05时,结合二级学院的权重规模大的模型约束条件可以推导出,从科研角度看该学院的规模和资源投入是合理的结论。

表4显示,X5学院的人均产出与整个学院的人均产出的相关系数R=0.049,显著性检验系数为p=0.447>0.05,相关系数极小且相关性不显著,结合该二级学院占到全校5.4%的在校生规模,根据判别标准四,我们得出结论:尽管该学院的在校生规模为5.4%,远小于X1的36%,但其规模为该校的第五大二级学院,从科研角度看该学院的规模和资源的投入与其目前的产出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亟需对该二级学院的规模进行改革调整,考虑重新组织顶层设计和修改发展规划。

该校其他学院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评估和计算,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模型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先,该模型的假设条件中只选取论文产出作为唯一衡量科研水平的变量虽然在前文中已经论述了其假设的合理性,但现实情况相对较为复杂,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的科研创新来讲更强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中其实是存在科研产出的部分,但该指标的衡量标准不统一,提取量化数据也较为困难。尽管如此,解决社会服务中科研产出的量化问题仍是该研究的一个重点突破方向。

其次,假设条件中提到当二级学院占整个学院的规模与权重较大时,由于各种资源分配向该二级学院重点倾斜,推导出该二级学院对全院的科研产出的贡献率较大的这一结论是否合理,需要结合具体院校自身情况进行考量,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校二级学院虽然很小但占的资源分配比例却很大,这与学校领导的发展思路和该校的顶层设计密不可分。我们还发现相对文科专业的低办学成本,理科专业由于其自身办学成本较高所以在资源分配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具体院校在使用该模型时还需要对各二级学院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工作。

最后,对于判别标准的解释规则及相关系数模型选取的是spearman等级相关,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民办高职院校n研究样本提取的数量是10,样本数量没有达到pearson相关的(n>30)研究要求,这也是民办高职院校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广东省内还没有办学历史超过30年的民办高职院校,所以在相关系数的质量上未来还有可以提高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深化“一主多元”的办学格局全面提升办学质量――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创新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夏季亭.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3]宋爱苹,王丽.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构建[J].价值工程,2010(7).

[4]汤向玲.上海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5]梁忠环,张春梅,强玉红,等.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

[6]李栗燕,孟繁超,刘耀彬.中外民办教育法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

[7]王利明.制定《民办高等教育法》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J].高等教育研究,2000(6).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3

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趋势的加大和由此引发的大量(潜在)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应该在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优先考虑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创新与科学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对国家科技创新资源的重大战略结构调整,对国家研究所、研究型大学的布局进行优化,在形成新的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对不适应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科教文卫体制进行系统的清理和变革,彻底改变运行机制。围绕解决科技研发、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以建立一个基于先进文化发展体系基础之上的新型产学研合作体系框架与协调管理科学体系为改革的技术目标,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通过严格执法,运用法律、行政管理和经济调控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科技研发、高等教育、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工作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对国家科技力量布局调整与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高端人才的均衡分布,促进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相互之间充分、合理、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地竞争,形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在科技研发工作与产业升级工作中的核心主导作用,落实高等学校在国家法律法规约束下的自主办学,形成研究型大学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工作中的示范效应,形成科研与学术机构良好的运行环境和互动交流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管理和分级竞争格局,最大限度地排除非学术性因素对国家科技研发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消极影响,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科技研发中的创新研究和高起点的科技开发工作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制度、政策与环境支撑和保证。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应该重新认识和审视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将高等教育、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基础上,在以建立先进文化发展体系基础之上的新型产学研合作体系作为社会改革的一个技术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应以优化资源布局与分布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坚持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市场主体为企业,坚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充实后成为实体)、国防科技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研究院所以从事和承担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工程、社会、文化等项目研究为主,坚持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的主体为企业,坚持高等教育以培养高质量的各类人才为主,在研究型大学中倡导教学与科研并举,以高层次研究型大学作为另外一支科技研发和文化建设力量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密集型工程项目中关键部分的研究与开发及文化建设项目工作,与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在科研工作中,教师或从事纯粹的基础研究(含承担重大项目),或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研究院所合作,参与国家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或深入企业和社会各行各业参与技术密集型工程项目开发,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综合研究实力和教学质量,帮助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帮助各行各业解决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难题(含重点项目和部分重大项目),向企业和社会辐射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优秀文化,帮助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培养各类特殊专门人才,使自身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各类学校要积极融入本地域的文化发展之中,研究型大学更应在传承文明、发展本地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与文化机构通力合作,发挥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密集、学科云集、智力富集的优势,努力建设先进的区域文化发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部门、文化建设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社会分工和工作重点,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改革的初步建议方案

2.1政府对教育监管的改革

(1)对高教优质资源进行重大战略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合理布局,体现国家意志。(2)成立大学拨款委员会,制定科学、合理的拨款、奖励与惩罚办法。(3)调整、优化学位点布局,推动学位体系从审批、监管向动态评价、监管、引导转变。(4)制定高标准、粗分类、具有较高水准、符合大国特点的各类成果认定标准和程序。(5)明确高校各类运行数据的分级定期披露和第三方审计、评价、公示制度。(6)制定监管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方式方法,为大学提供有效的服务。(7)以学校上一年度实际升学率数据为依据,改革研究生推免入学名额的计算办法。(8)研究生招生初试改为全国统一考试,完善学校自主复试、录取和社会监督。(9)尽快推进大、中小学每年二季招生,所有学生分春、秋季参加考试、入学。(10)明确各类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的师生比例和教师的基本工作条件、任务。(11)制定高校教师晋升的国家最低标准和统一的基本薪酬标准、教师双向流动机制。(12)明确研究型大学的社会定位和参与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分工、职责。(13)选择一批位于中心城市的非重点已建成高校,将其改为私立或民办大学出售。(14)将一大批位于地级城市的非重点大学改为国有民办或股份制教学型大学。(15)遴选一部分新建本、专科院校,由行业领头企业、骨干企业、重点企业主导联合办学。(16)政府对教育质量的监管重点转到对处于教育质量末端学校的帮扶、整改方面。(17)政府积极引导,在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体系框架和协调管理方面给予支持。(18)政府积极引导,在构建区域先进文化发展体系框架和协调管理方面给予支持。(19)按照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和内容要求,由国家负责制作教学电视录像片。(20)明确大学作为社会文化、学术与教育服务机构的属性,自主独立办学。(21)建立大学校长由社会名流推荐、校内选举产生、主管机构任命等多途径遴选办法。(22)明确大学依法办学、自主办学,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违法干预、干扰办学。(23)加快高等学校教职员工与公务员退休养老办法并轨改革,建立新的人事管理体系。(24)修订学位条例,明确部分学科取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规定学科最高学位。(25)全面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高等教育和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2.2外部社会办学环境的改善

(1)制定国家科学技术研发经费的拨款办法和重点、重大项目管理新办法。(2)明确各类高校参与科技研发,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分工、职责和管理办法。(3)明确各类高校在参与社会文化事业,构建区域先进文化发展体系中的分工和职责。(4)制定高校教师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和接续管理办法。(5)遴选一批合适的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面向全国、面向区域的教师培训基地。(6)建立全国师资与学术交流中心,负责受理教师招聘、人才与国际学术交流等事务。(7)建立全国统一的成果、项目、人才的学术鉴定、验收与评价机构,负责学术评鉴。(8)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质量跟踪监测体系,定期就业情况报告。(9)对基础教育和升学考试进行重大变革,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0)对高考和大学录取办法进行系统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学生健康成长。(11)明确大学各类事务中需要政府审批的项目清单并向社会公示。(12)制定各类社会岗位不同学历的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各类单位合理使用人才。(13)用行政法规明确工作日大学校园不对社会、游客开放游览(经学校同意的例外)。(14)取消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一系列干扰学校自主办学的统一颁证考试。(15)政府保障研究型、教学型大学教师实行定期带薪学术休假并保障资金投入。(16)大学基建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规划,投资建设由主管部门与地方共担。(17)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职责,按城市规划限期三至五年整改完成。(18)修订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完善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2.3大学自主独立办学

明确大学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引导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自主独立办学,但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快内部的调整,使之符合办学约束条件。(1)制定大学的,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法规。(2)在政策引导下,非重要学科从研究型大学有序退出,仅保留几个高水平学科点。(3)在政府政策和引导下,明确学校不得低于国家学术标准聘任各级职称教师。(4)在政府政策和引导下,明确大学在校学生不得超出师生合理比例的上限。(5)在政策引导下,完成高水平教学、科研人员向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有序集中。(6)在政策引导下,完成部分研究型大学教师向教学型大学、企业有序分流。(7)在政策引导下,部分教学型大学完成改制并出售运行权及管理权。(8)在政策引导下,部分教学型大学完成划转,归入企业代管,开展合作办学。(9)在政策引导下,相关高校做好部分学科终止研究生招生、培养、教师分流工作。2.4学科专业办学(1)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下,所有高校都必须把培养高质量合格人才放在第一位。(2)每个基层院系都要明确学科专业教育是采纳经验办学方式,还是采纳科学办学方式。(3)选择经验办学方式,需要调研、借鉴兄弟院校培养模式,经修订形成本校方案。(4)选择科学办学方式,需要创立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理论体系,或遴选科学理论体系。(5)建议无论是采纳经验方式还是科学方式,教师须承担授课任务,教授/副教授都有授课的约束条件。(6)在政策引导下,高校自主确定科研和学术发展方向。(7)建议每个学科应努力建立学术委员会决策指导下的系主任分工负责制。(8)建议高校每个学科根据自身特点,逐步转向学术和文化价值观引领专业办学。(9)具备受理教学事务争议、学术争议、行政事务争议的讨论、协商与仲裁机制。

3改革初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概述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创办和发展了一些与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相关的校办企业。这些校办企业不仅支持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而且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它们还在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高校校办产业由于其具有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的特点,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根据高校校办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高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理论研究

关于高校校办企业的理论探索起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界提出了“高校功能扩展说”,认为:“搞工程的教授们应该与高技术公司密切合作,应将大学办成一个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中心,而不是专搞纯学术研究的象牙塔”。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第一个高校产业区――斯坦福工业园区,紧接着以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20多所著名大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参与创建了“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区”。

国内关于高校校办企业最基本的理论是“产学研结合说”。它是在吸取国外“高校功能扩展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等院校应当与企业、科研院所紧密结合,促进经济建设的理论。“产学研结合说”就是要建立起知识创新、传递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上下游产业链。产学研结合力求达到如下效果:(1)促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增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2)通过教育与生产活动的一体化,参与收入分配,使教育产权得到充分实现和适度扩张;(3)通过教育的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加速知识资本市场化的步伐;(4)改革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

高校校办企业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企业形式,具有社会企业的一般特征。但同社会企业相比,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依托高校创业与发展

高校企业是由学校单独出资或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兴办的,由学校直接委派或选择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的企业。它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上都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的创立、成长、壮大都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支持。它的经济活动体现了高校的特色。

(二)有明显的人才和科技优势

高校是人才济济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是难得的研究型人力资源;高校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批的毕业生,他们掌握着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宝贵的应用型人力资源。高校有众多的科研项目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很多科研成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高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每年有大量新成果问世,许多成果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这都是社会企业无法比拟的。高校校办企业处在学校与市场的结合点上,既熟悉本校的人才及科研情况,又了解市场的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运用得当,就能转化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有获取利润和服务社会双重目标

企业是盈利性经济组织,赚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目的,高校企业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其特殊性,承担着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高校企业作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高校科技企业管理者大都出身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他们中有传授知识的教授、科技成果的发明家、优秀的学校管理人才,身兼事业和企业双重身份,文化水平高,是典型的学者型管理队伍。虽然近年来部分高校尝试引入职业经理人,但在管理者队伍整体中所占比重很小。

三、高校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植于高等院校的高校企业具有许多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但同时也有许多处于劣势的地方,现有的高校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两种财务管理模式并存

由于事企不分,高校校办企业存在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以事业法人财务管理模式统揽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没有自,企业财务成为高校的第二财务。高校以模糊财务管理模式管理企业财务,企业有绝对的自,企业财权的独立性被过分夸大,从而造成企业法人的权力超过了限度,导致高校作为投资主体对企业管理不到位、出现了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高校资产蒙受损失,形成高校作为出资者的产权主体虚置状况。

(二)财务核算不科学、产权隐形流失严重

由于产权不清,企业长期无偿占用大量高校资产,使高校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混淆,产生核算不科学、投资效益低、产权隐形流失等现象。一些学校和部分企业对投入到校办企业的资产疏于管理,使这部分资产游离高校“大财务”管理之外,学校不但难以按期收回投资和应得的回报,还有可能牵扯到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的经济纠纷中,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并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企业对这些资产又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个别校办企业利用“公有财产”为自身利益服务,导致“企业负盈学校负亏”现象。

(三)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务监控

由于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高校领导层对校办企业财务运作,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的现象。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一些监督制度,但因监督者没有掌握校办企业财务资金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形同虚设。相当多的校办企业在重大财务事项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再加上部分高校领导忽视或缺乏财务约束机制,没有及时建立一套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财务监督制度,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漏洞百出。

(四)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1.企业的资金管理观念差,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多头开户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2.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3.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尽合理,货款拖欠居高不下,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四、改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高校校办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在财务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是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大财务的宏观管理职能,加强和改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笔者就现有高校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立资产经营公司,明晰校企产权关系

学校应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职责。1.全面清理现有校办企业,核定资产,认定产权。对有发展潜力、能持续经营的企业,经中介机构评估确认后由学校接收全资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并将评估后的账务资料并入学校账务,将净资产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管理。2.对非全资的企业,通过改制,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股权投资关系,重新办理产权登记,理顺校企关系,按照校企分离的原则,促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3.对没有发展前景、扭亏增盈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办法,并把各单位清理出来的闲置资产,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剂,重新配置资源,既能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又能节约学校资金。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企业法人财产经营责任制度。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应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代表学校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经营责任书。2.建立经营者考核制度。学校在分配企业利润时,要打破传统不合理的分配机制,根据风险责任与收益对等的原则,给予经营者适当奖励。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可试行年薪制分配方式,其年薪收入应当同企业经营业绩、经营难度、经营风险紧密挂钩。

(三)建立校内会计委派制度

校办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人员由校财务处统一委派;被委派人员的人员编制、行政关系隶属于校财务处,享受校财务处编制人员待遇。其工资、奖金及福利等由校财务处预付,年终由校办企业按实际数额偿还校财务处;被委派人员代表校财务处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一方面在履行财务法规方面对校财务处负责,另一方面服从和配合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积极地开展工作;校财务处定期组织二级财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思想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定期检查工作和组织考评,并根据考核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奖惩、晋级、调动和任免意见;实行被委派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一般为3年一轮换。

(四)完善校办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使预算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目前,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一个很大的差距就在于内部审计力度不够。要加强对校办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对其投融资、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将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和外部的财务审计结合起来,内部审计主要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的审计,外部审计主要是借助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账目、凭证等合法性进行审计。

(五)实施校办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

将校办企业货币资金由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首先要成立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撤销企业所属各单位在外部银行的开户,由结算中心统一在外部银行开户,在结算中心分设收入户和支出户,各项收入进收入户,支出统一由支出户支付;结算中心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货币资金的动态收支状况,合理调度调剂闲散资金,加速资金循环周转,形成由自上而下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和监控信息网络,进而完善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促进财务管理和信息网络化管理升级,使企业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资金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对全部货币资金的管理协调、整体监督控制、合理调度调剂,从源头上消灭“坐支”现金和私自背书转让银行承兑汇票等违规行为,杜绝“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实现货币资金的动态管理,内部资金按需流动、合理配置。

(六)对校办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校办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精心组织财务活动,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各种漏洞,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向管理要效益,而不是靠投机取巧、“账外设账”取得“效益”;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树立合理避税观念,杜绝偷税漏税行为;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五、结论

加强和改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推动校办企业管理工作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规范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建立产权明晰、责任分明的企业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樊五勇.国外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6(4).

[2]方丽云.关于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9(8).

[3]徐琳,杨丽峰.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建设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林治华,张玉双.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原因及难点分析[J].经济师,2007(3).

[5]王红,郭志丹,刘烨.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

[6]李友清.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2).

[7]徐文学.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8]张庆伟.试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科学与管理,2007(1).

[9]李丽锦.加强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5

首都校办产业八年改革之路是科学发展的探索之路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北京校办产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07年底,全市举办企业的高等院校有44所,共有企业420家,其中学校一级企业359家,学校企业再投资企业61家。学校一级企业从业人员52140人。高校校办产业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北京高校校办产业不仅为首都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提供支持,更大程度地发挥了社会效益,实现了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具体表现如下:

1 企业发展潜力很大

一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资产总额达到718.11亿元――不含二级企业(2001年为322亿元);净资产总额202.81亿元(2001年为156亿元)。二是收入总额大幅增长:2007年收入总额为720.16亿元(2D01年度收入总额262亿元)。三是利润总额逐步上升:2007年利润总额57.71亿元(2D01年的10.5亿元)。四是上缴税金连年递增:2007年度达到26、95亿元(2001年度上缴税金总额9.84亿元)。五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直接服务:2000年~2007年累计接纳学生实习23.6万人,共计954万工时,培养博士研究生912人、硕士3672人。

2 科技型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2007年学校一级科技型企业140家,非科技型企业219家。一级科技企业销售收入656.9509亿元,占一级全部企业总数的91.22%;利润总额51.6437亿元,占总数89.48%:上缴税金22.0802亿元,占总数81.92%。

经济指标比重占绝对优势。连续几年高校科技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高校企业的90%左右,上缴学校利润的50%左右,纳税总额的80%左右。

3 融入首都科技创新体系

高校科技产业有效地支持学校科研工作,既促进了学校学科的发展,拓展了学校科研经费的渠道,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拨款制度的改革,高校科技企业对学校科研经费的支持已经成为了学校科研经费来源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渠道。例如清华产业与学校签订委托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合同经费2003年为6563万元,2006年增长到1.74亿元,约占到学校当年横向技术合间经费的25%~30%。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向企业转移。高校科技企业对学校科研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

高校科技产业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成功转移了一批先导型产业项目。北工大的“单板机”曾引导了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开拓;北大方正“激光汉字照排技术”产业化的成功,使印刷术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清华阳光的“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引领了我国新兴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形成。北京高校科技产业涉及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光机电~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领域,拥有许多自主知识产权及拳头产品,符合首都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已成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4 大学科技园服务社会作用日益显现

本市高校现建有大学科技园14个,技术转移中心9个,其中部级园区8个,入园企业1368家,吸引项目1230个,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加速高校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办企业改革,特别是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极大地推动校办产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制度建设工作

2005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确定了高校科技产业工作要遵循“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并且明确重点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主要任务一是对高校所有全资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二是建立新的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有条件的高校组建一家国有独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经营公司或有类似职能的公司),有效规避高校经济和法律风险,在学校和企业间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根据教育部部署,市教委把推进全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全市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改革过程总体做到了人员稳定和国有资产不流失。

1 校办企业逐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2007年底,全市高校420家高校校办企业(含出版社及承担教育教学实习生实验任务的校办工厂)中已有274家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任务,占高校企业总数(包括一、二级企业)65%。校办企业公司制改造和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为校办企业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

2 新的教育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通过规范化建设工作高校建立起了新的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根据上报情况统计,拟组建资产公司的29所高校中(其中市属市管单位9个),目前已有20所完成组建工作(其中市属市管单位2个)9所正在组建当中(其中市属市管单位7个)。

坚持为首都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促进校办产业健康科学发展

推动首都高校校办产业科学健康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紧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首都教育科学发展的实际的基础上明确任务、理清思路。

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首都将进入一个以“创新”为引擎来带动城市发展的新阶段。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以及首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进一步转向创新驱动力,服务经济将跃上新台阶,进一步向循环经济转型等四大趋势,对首都教育如何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市教委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其中包括搭建科技成果工程化研究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强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多方联合创新的平台;积极支持和改进大学科技园区等项工作。有很多工作与校办产业密切关联,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以为首都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己任的北京校办产业要自觉适应和服从这个要求,适应随之而来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采用企业运作的方式。围绕大力发展生产业、创意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充分认识制约北京高校校办产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当前北京市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两委”加快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对北京校办产业的要求,目前的工作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思想观念的滞后。在对待校办产业的发展问题上,校办产业系统内外都在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对校办产业在首都教育事业中的定位功能作用等方面认识还不一致。对发展校办产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具体措施落实不够。

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学校及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是执行不到位。

三是激励政策不落实。一些学校在校办企业工作的人员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方面存在政策障碍;对在高校科技企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奖励政策落实难。

四是校办产业管理机构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与教委相关部门职能对接上也还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问题。

上述问题影响了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这里面既有管理体制问题,也有企业运行机制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研究、解决。

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1 召开工作会议,明确产业发展的相关重大问题

近年来,北京高校校办产业从整体上呈现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的态势。尤其是高校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进一步加快高校校办产业的改革发展与规范管理,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高校校办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此,2008年4月北京市教委召开了全市校办产业工作会议,印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在解决北京校办产业要不要发展、能不能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一是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发展校办产业

校办产业是北京市教育事业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服务平台,也是学校融入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支持保障作用。到2015年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规范发展校办企业;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需求,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以科技产业为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后勤服务产业。

二是明确坚持为首都教育、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

高校校办产业是国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最能反映高校最新科研水平的生力军,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方面军,是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促进力量。

高校校办企业要与学科优势紧密结合,立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市场化体系,建立科学的孵化机制与投入撤出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与品牌优势。要继续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现代企业条件的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可以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促进大学科技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快速发展,使大学科技园成为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三是明确继续推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现校办产业管理部门职能转变

尽快完成全资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普遍建立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学校投资的全资企业原则在2008年底以前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为代表的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灵活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有效地规避经济和法律风险。改制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营业务要符合学校特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落实企业近期的盈利目标,配备管理和技术骨干,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制。

已完成公司制改造的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

建立以资产管理为纽带的新型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为尽快建立新型的校办企业管理体制,各高校应加快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和资产划转的进度,理顺学校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改变学校以事业单位法人身份直接办企业的现状。

四是明确建立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建立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各级校办产业管理部门和各高校要明确规定对外投资决策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国有资产包括国有股权处置的审批权限、程序和手续;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及监管责任,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投资决策的责任追究制度等。各级校办产业管理部门和各高校不得为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要严格履行国家关于学校举办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和国有资产产权处置的有关审批程序禁止未经批准擅自决定上述事项,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鼓励高校以其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学校在转化科技成果过程中使用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应当通过具有国家认定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价值评估,有效地管理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并建立投入撤出机制。

规范校办企业的运作方式。校办企业必须建立“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基本议事规则和工作条例,严格履行投资、担保、借贷款、股权转让和资产处置等重大经营问题的决策审批程序;建立人事、财务、审计、奖惩等管理制度。

强化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学校和资产公司要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落实各级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和监管责任,使校办企业的运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积极促进企业发展。

五是明确积极搭建已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规避教育风险的两个服务平台

搭建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工作,建立全市高校科技成果数据库;利用2~3年的时间将北京教育科技产业信息网建设成为北京校办产业发展服务的门户网站;对高校科技成果咨询评价、评估作价、技术转移交易提供协调中介服务;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的平台作用。

搭建教育风险防范管理服务平台。以本市中小学现有教育风险防范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积极开展为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和师生规避、分散风险的中介服务,包括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规避企业经营中的部分风险,建立并逐步完善教育风险防范管理服务体系。

目前,这两个平台建设的初步方案已经完成起草工作。

2 在全市高校启动完善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专项检查工作

从2006年起,为了解决北京市校办产业要不要发展,能不能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北京市教委校办产业管理中心开展了题为“北京市校办产业改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的专题调研。在研究目前影响产业发展问题的时候,教委明显地感受到校办产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和企业资产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校办企业与学校之间、校办企业自身之间,存在产权关系不清,资产混用等现象;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遵守,执行中不能完全到位,少数学校出现违规甚至违法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是主要问题,这里面既有管理体制问题。也有企业运行机制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研究、解决。

周济部长2007年在教育部党风廉政建设视频会议上曾经明确指出:在经济体制转轨、利益主体多元、价值观念变化、外部环境复杂、内部管理尚不规范的情况下,高校基建工程、图书教材和设备采购、财务管理、招生收费、校办产业等可能成为诱发职务犯罪的高发部位。要规范高校产业。通过建立新型的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公司制改造和加快社会化进程,建立起规避风险的“防火墙”。严格执行高校领导干部在高校资产公司和企业中兼职的规定,禁止高校领导干部违反规定通过奖励性渠道持有高校企业的股份。严格规范高校企业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教育部主管纪检监察工作有关领导的讲话中,高校校办产业与财务、资产、总务、基建等部门已经被列为重点检查环节。

从北京地区高校校办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一些学校校办产业出现了国有资产及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甚至有的学校连续出现涉及贪污、挪用公款的刑事案件。这种情况既给学校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也给高校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首先是这些单位及所属校办产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校办产业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出现了偏差二是少数校办产业负责人干部勤政廉政意识薄弱,政治纪律性不强。不敢坚持原则,三是制度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市教委刘利民主任在全市校办产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当我们的校办企业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造以后,是不是我们就已经真正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决策是否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思考。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的校办企业,仅仅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公司制改造,在企业实际的运行中法人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缺少基本的议事规则、缺少会议制度。甚至有的形同虚设。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在基本完成企业公司制改造以后要集中精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三会”和各管理层的职责,逐步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机制灵活的组织结构,使我们的企业建立起名副其实的现代企业制度。各单位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为此,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印发了“市教育工委《2008年北京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通知》的要求(京教工[2008]14号)”对全市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部署。校办产业管理中心按照通知要求,结合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推进,着手启动了高校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检查工作。目前市教委办公室已经正式印发《关于在全市高校开展完善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以抓好高校校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切入点,加强校办企业制度建设,推进全市高校校办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为了做好这次检查工作,市教委多次召开会议了解高校校办企业法人治理工作现状,研究检查的内容、方式、标准、范围。全市44所有校办企业的高校已经开始按照通知的要求普遍进行自查,市教委将组织专家组对所有自查报告进行逐一审查并对部分高校自查工作进行抽查。预计2009年元月完成全部检查工作。在检查工作中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干部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等关键问题,重点检查学校及所属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对股东代表、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派及任职考核管理制度;以风险控制为中心的财务、审计、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制度;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等内容。完善校办产业各级人员的行为规范、领导层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重大事项的通报与执行制度、干部选拔任用与考核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各类经济审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此外,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市教委还在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坚持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和资产处置的决策和报批程序;企业分立、合并、解散、增减资本、重组、划转、改制等项工作社会审计机构做出审计结论后,学校审计部门要同时复核签署意见,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同时要求学校对校办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3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推进高校校办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把促进高校校办产业科学健康发展作为教委校办产业管理部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

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统筹发展、科学决策的能力,善于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首都校办产业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努力促进全市校办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牢固树立首都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首善意识,增强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要以规范管理为手段,科学发展为目的,围绕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校办产业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要问题上形成共识。

正确认识校办产业的功能和作用,就是要把对举办校办产业思想认识统一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上来;统一到“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上来。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

把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校办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来抓。

进一步制定完善推进全市校办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建立资产经营公司(或有类似职能的公司)为平台,健全教育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平台和相关规章制度,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有利于校办产业获得更好更快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各级校办产业管理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控制以教育资源投资办企业;建立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对外投资决策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明确监管责任,实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对学校所投资企业的审计监督;健全校办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强化对企业的财务监督;建立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三是加强制度创新

把营造首都校办产业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

鉴于高校今后举办企业的主要投资方式是以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创办或投资八股的科技或文化创意产业,而无形资产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高投入的特性,需要相关政策和灵活的投入撤出机制予以保障。为此要与科技、国资、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加强协调,在无形资产评估、划转、交易、投入撤出等方面协调配套政策,鼓励持有无形资产的高校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是解决突出问题

把解决影响高校校办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的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作为改进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全市校办产业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思想观念的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政策不落实、校办产业管理机构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与教委相关部门职能对接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等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全市校办产业工作会议精神解决校办产业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尽快出台市属市管单位有关教育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与完善科研、教学人员参与产业工作的有关人事政策;提高干部素质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校办产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服务能力。

五是搭建服务平台

把贯彻落实全市校办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搭建校办产业为教育服务的平台,作为推进首都高校校办产业发展切入点。

搭建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加强全市教育科技成果收集整理工作,建立科技成果数据库;利用2、3年的时间将北京教育科技产业信息网建设成为北京校办产业发展服务的门户网站;针对今后高校主要以其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非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为出资创办企业的实际,着手建立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估作价、实现技术转让的交易服务平台。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无形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150%)。2008年4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印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国科发(2008)172号)及其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随后,又以国科发(2008)362号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第十条从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服务)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科技研发人员的比例、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以及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等六个方面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并规定只有依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认定办法”)所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所称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申请享受15%的优惠税率。可见,测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强度是相关企业能否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优惠多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对此《认定办法》与《无形资产》中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的规定,并提出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管理、核算的对策。

一、《认定办法》与《无形资产》中有关研究开发费用规定的比较

(一)定义的差异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受无形资产准则规范。《无形资产》准则从研究、开发两个活动的定义来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活动。在研究、开发活动中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称为研究开发费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虽然也将企业在研究开发活动中所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研究开发费用,但其对研究开发活动的定义是: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可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特别强调“创造性”和“实质性”。只有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的创新中取得了有价值的进步,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推动作用的,才具有创造性和实质性,属于研发活动,具体包括新产品研究开发、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新工艺研究开发。而企业从事的常规性升级或对某项科技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则不属于研发活动。另外,强调“持续性”。一项活动要能持续进行,说明其目标是明确的,内容是具体的,程序、路径是清晰的。如果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的,是不可能持续进行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定义明确,内涵小于《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

(二)确认方法不同

《无形资产》准则中对研发活动、研发费用的确认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符合定义即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则要求采用行业标准判断法、专家判断法来判断企业是否发生了研究开发活动。如果采用行业标准判断法、专家判断法不易判断企业是否发生了研究开发活动时,可采用目标或结果判定法。研究开发活动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因为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需以各个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确认。研究开发项目是指不重复的,具有独立时间、财务安排和人员配置的研究开发活动。

(三)明细项目及归集的差异

无形资产准则中对研发费用的明细项目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一般设置人工费用、材料动力费用等。在费用归集上,一般在开发阶段按具体项目归集费用,进行明细核算;在研究阶段由于具有普研性质,往往没有按具体研发项目归集费用,而是笼统归集后费用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明确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以各个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后加总计算,而且对研究开发费用项目作了明确规定,并提供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归集表。研究开发费用分内部研究开发投入和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投入两大类归集。内部研究开发投入进一步分解为: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设计费、装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及其他费用。

综上所述,无形资产准则定义研究开发费用,将企业发生的相关费用分为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其目的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即研究费用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不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区分是研究阶段费用还是开发阶段费用的,将两个阶段发生的费用全部费用化。《无形资产》准则说明了研究开发支出的补偿方式及途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服务,按“具体研发项目――发生多少研发费用――各类研发费用是多少”的要求提供认定信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及潜力。上述差异可见表1。

会计是为有关各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的管理活动,长期以来,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必须结合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完善。

二、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长远规划企业研究开发目标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差异化优势方面,能在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要付出巨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二是在延展性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得到普遍认可。因此,企业必须立足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放眼国际国内相关技术前沿,从战略的高度,长远规划人才及科技研发目标,制定分阶段方案并逐步实施,同时随发展不断修订战略目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永保核心竞争力;只有在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指引下,才能保证企业的研究开发工作有的放矢、持续进行。

(二)建立项目研究开发的事前、事中、事后评估管理体系

事前,加强立项审批及预算审核。在立项审批环节,首先应当由企业的技术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根据查证新报告判断项目的内容及创新性。可正面分析研究开发项目有关技术参数(标准)是否优于或达到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世界)性行业协会等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提供的测定科技“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技术、产品”等技术参数(标准);或反面查证是否属于国家和本地区限制和淘汰禁止类的产品、技术、工艺项目。企业自行难以判断的,可聘请企业所在技术(行业)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认定或申请当地科技管理部门认定。其次是审查项目组成员能力是否胜任,时间是否有保障。在经费预算上,按认定办法规范的费用科目,主要审核其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最后,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立项。

事中,强化过程管理和费用控制。对照立项计划,时间上检查研发进度,内容上验收分阶段成果。加强原始凭证的管理,按项目做好研发费用的归集,并对照时间进度、内容成果及经费预算,严格费用开支,保证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

事后,做好知识产权的认定与保护工作。包括项目鉴定、成果申报等。知识产权是研究开发工作的结果,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认定办法中规定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开发形成的发明、实用新型以及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软件著作、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都必须在中国境内注册,这样才能明确产权并受法律保护。做好新技术的产业化,适时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加强研究开发中的凭证管理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部门都需要企业举证,提供相应材料。因此企业应重视研发过程中凭证的收集与整理。这些凭证除会计凭证外,还包括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研究开发经费预算、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有关情况说明、产学研协议、委托开发合同、相关机构的评审报告、知识产权证书等资料。这些资料说明了研究开发的过程与结果,企业应如实取得、妥善保管并有效利用。

(四)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核算

为满足认定办法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申报要求,加强研究开发经费的管理,明晰各项目研究开发经费的支出结构,配合经费预算的执行,建议企业在进行“研发支出”总分类核算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项目设置明细科目,按《认定办法》规范的费用项目即“人员人工”、“直接投入”、“折旧费用与长期费用摊销”、“设计费”、“装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及“委托外部研发投入”等,利用多栏式账页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建立“研发支出子目-项目”二维管理模式。这样就可以按科目明细子目为经脉,以研究开发项目为纵纬,及时提供《认定办法》所要求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结构表。对于设置事业部(项目部)的大中型企业,可引入研究开发机构的责任中心管理模式,建立“经费支出子目――项目――部门”的三维管理模式(见表2)。对于实施计算机集成化管理系统(或者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研发支出”科目子目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的方法,实现对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经费支出的准确核算和有效管理,为进一步建立起完善的研究开发项目的评估管理体系和评估模型做好基础工作。

(五)建立矩阵型组织机构,协调各部门职能

技术开发相关工作一般由企业的科技部(或类似部门)负责,包括所有申报材料的准备与撰写。但在实践中,往往将“负责”当成“独立完成”,结果导致内容不符、数据难以钩稽。研究开发不仅涉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所得税加计扣除,而且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战略制定、项目论证立项、项目实施、成果鉴定保护、资金保障、会计核算等,涉及技术部、设备部、生产部、财务部等众多职能部门,因此,企业应科学组建部门,合理配备人员,统筹各项职能。建议由科技部门牵头,在技术部、设备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安排人员负责研究开发工作相关技术条件的支持维护与资料数据的收集反馈,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复审工作。

本文仅从认定办法的相关规定入手,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管理及核算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没有进一步讨论如研究开发风险的规避、费用的处理等,这些问题有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S].(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7-0331-03

知识产权为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享有该成果的专有权利,并受法律保护[1]。农业知识产权为农业方面的智力成果专有权,可有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2-3]。农业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重要的生产基地,从科技成果、科学发明、科技专著、科技论文到植物新品种、高新技术新产品、育种栽培新技术等,有多项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因此,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于有效保护、科学运用知识产权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各农业科研院所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还不够规范,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专利申请到授权这一过程需要1.0~1.5年的时间,申请不同类型的专利所需的时间略有不同,申请发明专利耗时最长,从申请到授权约需要1.5年的时间,而报奖、成果鉴定、耗时较短。因为取得这些成果耗时短,且有利于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所以科研人员比较重视报奖、成果鉴定、发表科技论文,而对申请专利不够重视。因此,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完善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刻不容缓。

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品资所)为例,介绍热科院品资所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阐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建议。

1热科院品资所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1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为提高科研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热科院品资所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如:专利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明确规定各个研究室每年申报并获批的专利超过5个以上的,申报并通过审定植物新品种超过3个以上的,其超出部分所需缴纳的相关费用由单位自筹经费支付;有些研究室的研究经费比较短缺,但其申请的发明专利研究方法较新颖,在国内外具有市场竞争力,且对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确实有助推作用的,实施前景显著的发明创造,单位也会根据这些研究室的具体情况承担一部分专利申请费;根据不同的授权专利,单位还会自筹配套奖励数额不等的奖金。这些相关办法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热科院品资所科研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逐年上升。

1.2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窄,类型单一

农业知识产权是国家依法对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以下6种:植物新品种权、农业专利权、农产品商标权、农业商业秘密、农业著作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4],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较广。热科院品资所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所涉及的领域较窄,主要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和软件著作权的寥寥无几。目前,热科院品资所已自主选育了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12个,热带牧草新品种24个,芒果、蔬菜、花卉和水稻等新品种17个,共选育了新品种53个。从热科院品资所近10年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统计情况(表1)可以看出,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仅有3项,占选育的新品种总数的5.66%,申请软件著作权的有4项,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非常窄,类型很少。

2热科院品资所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热科院品资所专利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申请及授权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申请专利保护意识淡薄,无形资产流失严重

长久以来,我国对于科研成果的管理方式是进行成果评定或课题检查[5]。而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评审职称或职务晋升的前提是或获得自主科研成果,现有的科研单位管理方式导致农业科研工作者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不足,缺乏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意识,对品种审定非常重视,但忽视了新品种权的保护,极大地抑制了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据统计,热科院品资所2005―2010年5年间,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有17项,审定的新品种有11个,获省部级奖励27项,在各级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或交流论文553篇,出版专著38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2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重视,许多科研成果通过成果鉴定,报奖,发表SCi、ei、iStp等科技论文而公诸于世,一旦公开知识产权也随之流失。

2.2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完善

热科院品资所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例如专利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具体表现为:没有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管理部门主要挂靠在单位科研办公室,管理职责不强;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一般由科研工作人员兼职管理,管理工作尚停留于知识产权的申请与获批数量的统计;依然以科研项目管理为核心,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未加强对立项查新的重视,只知一味地埋头钻研,同时忽视了技术保密工作,盲目急于[6-7],导致大量科研成果尚未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便被公之于众。

2.3知识产权管理与项目管理严重脱节,知识产权管理滞后

众所周知,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至关重要。当前,热科院品资所知识产权管理与科研项目管理相联系,在项目立项时未进行知识产权目标设计,项目研发过程中未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在项目结题、成果产出后知识产权管理才开始介入,致使有些创新成果不能获得知识产权,权利“无辜”丧失[8]。

2.4知识产权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多数实验室申请获批专利后,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非常少,由于专利转化实施率低,因而对于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2007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9]。截至2013年12月,热科院品资所已获授权专利3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23项,转化6项,占授权专利总数的20.0%。专利转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专利技术含量不高,对农业科技发展实用性不强;专利技术脱离市场需求,导致专利转化难度大;缺乏转化资金,导致专利转化渠道不畅通。

3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3.1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单位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有利于农业科研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挖掘农业科学技术发明,对于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创新应用,以及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共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应建立健全科研单位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细则》《知识产权奖励办法》等,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中,有效联系知识产权与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产业发展等环节,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及应用水平。

3.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实施知识产权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科研工作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对于推动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应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同时负责普及教育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等。二是应建立知识产权审核制度,对于创新性强的科技成果应先申请专利再进行评审鉴定,对于向外提供的技术与产品应提前评估其知识产权,办理法定的知识产权手续,使公有科技成果在转移过程中得到法律保护。三是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管理人员除了应选聘具有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人员外,上岗前还需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提高管理人员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经济法等法律知识水平,防止和控制单位无形资产的流失。

3.3加强知识产权知识传播,强化科技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切实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因而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农业科研单位的领导、科技人员应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和认识,从主观意识上重视知识产权。强化对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充分利用单位网站、单位简报、单位宣传栏等宣传工具,加大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单位领导和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单位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讲座,并组织部分科研人员深造学习。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知识产权管理水平[10]。转变科研人员“重成果、轻专利”的传统观念。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应先申请专利保护,再、鉴定成果及报奖,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4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提高科技人员申请知识产权的积极性

应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制订相关规定。在科研人员的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审、授予荣誉称号中,把获得专利及其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评审条件中。如美国联邦实验室把科研人员对技术转移的参与纳入人员考评体系中。农业科研单位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基金[11],激励科研人员加强源头创新。有许多科研人员因经费不足而放弃了部分专利的申请,有的申请了国内专利,而没有申请国际专利,或已获得专利授权,但因没有经费维护,不能得以长久维持而被遗忘丧失。单位内部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基金,对某些潜在市场大的发明创造因经费不足无法申请专利和维护的专利,应给以部分经费上的支持,激励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无形资产以防流失。

3.5建立产学研合作方式,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了实现共同愿望、获得最佳利益和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彼此的资源或优势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正式但非合并的合作关系”[12]。农业科研单位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产生的重要基地,理所当然希望自身的科技成果能够投入到经济领域,产生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作为人才和知识产生的殿堂,高校也希望其科研成果能有效地发挥服务经济的作用。高校通过参与产学研合作,使其科研更加符合社会市场需求,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研发资源的作用,还有利于高校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产学研合作正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结合各自优势,实现资源整合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将农业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投入到经济领域,推动农业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实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4结语

知识产权管理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的有效手段。因此,农业科研单位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通过知识产权的创新管理,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农业科研单位的跨越式发展。

5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

[2]林祥明,蒋和平.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评价[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1):27-28.

[3]李军英.论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的保护[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156-158.

[4]赵新生.农业领域知识产权类型与其保护措施[J].种子期刊,2012,30(5):21-23.

[5]于志娜,马三喜,陈彦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J].新农村建设,2010(10):29-30.

[6]郭郢.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的难点浅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50-52.

[7]黄亦鹏,李华军,吴凡.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1):142-146.

[8]周云祥.论技术类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5):403-404,411.

[9]张丽,杨怀卿.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6,26(5):1-3.

[10]蒋和平,孙炜琳.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1,20(6):12-18.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龙头企业

1.引言

通信技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之集大成者,每年为我国创造数以万亿计的产值,其产业链更是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名副其实的高端产业。中兴通讯作为世界级的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更是行业龙头。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65年,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开始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国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士官直招试点学校”,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始终坚持服务航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办学定位,秉承“航空报国、质量第一”的办学传统,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集质量、特色、效益为一体的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在学生培养、校企合作、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果丰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院通信技术专业于2007年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创立,自开办以来,坚持以“服务航空军工,服务地方经济”为特色,坚持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充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经过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数年的深度合作,以成都航院-中兴通讯nC学院的成立为契机,结合我院航空特色,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及能力要求,经过数年的研究探索与发展,基本摸索出了一套军地结合、校企结合、紧扣行业发展,符合企业要求的路子,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

中兴通讯与成都航院的强强联手,采取校企深度融合方式共建,发挥企业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产业及科研优势和高校在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内涵建设,提高科研及技术服务能力。

2.组织机构保障

基地定位:

行业创新基地是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管理和独立运营的行业应用方案创新基地。

基地功能:

行业创新基地的运行宗旨是服务于国家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大力发展的规划;服务于iCt行业应用方案创新开发的需要;服务于基于中兴通讯产品的行业应用方案创新;服务于iCt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于学院面向行业应用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服务于学院面向iCt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

组织架构:

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教学副院长和企业专员为副组长的行业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行业创新基地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以加强行业创新基地建设、行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基于企业级通讯产品的行业应用方案创新开发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委员会统筹基地建设工作,并负责创新方案的确定、创新资源的开发和创新项目评价,确保创新方案的质量。

下设行业创新基地建设办公室,办公室由行业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建设项目管理、对外合作与运作协调、创新开发项目组织,推进行业创新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

学院积极鼓励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学校对外的学术地位,结合学院实际,相继制定了《成都航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成都航院纵向科研管理办法》、《成都航院横向科研管理办法》、《成都航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科研管理政策和制度。这些鼓励政策或措施都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和精神上的激励作用。

特别是在科研政策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方面,学院制定了《科研工作量计算与科研津贴发放办法》、《科研工作年度考核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经费配套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专利等知识产权奖励,管理办法等》等管理政策和制度,有效保障和激励了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在科研基地、团队建设等方面,学院一直高度重视、秉承“重点照顾、适度倾斜”的原则,先后立项并建立了多个校内科研基地,并通过和行业企业协作运营,内引外联科研项目的方式,锤炼并打造了一支精干强悍,科研能力强的队伍。

3.校企合作模式

1)结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联合申报符合未来行业发展的新专业;本专业一直希望拓展并细化专业方向,而不再局限于笼统的“通信技术”专业,但一直苦于无法找到抓手,希望能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与企业方一起找到一个突破口。

2)联合建设学生实训基地,希望在该项目落实后,将其建成我院相关专业学生实训中心,并承担为其他兄弟院校学生的实训培训任务。

3)联合建设面向社会的培训基地,希望能借助中兴在业内的号召力,将本基地建设成为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培训基地,开展面向各高校通信相关专业教师培训,运营商工程师培训等多种相关资质培训业务。

4)联合建设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培育优质行业企业就业池;希望借助中兴的号召力,和iCt行业培训中心在业内稳步成长的影响力,打造一个稳定的学生就业渠道,吸引大批行业内优秀企业,并不断做大做强,补充到我们的行业企业就业池中来。

5)联合申报教育、工信、科技、卫生、商务等部委厅局的科技项目;联合申报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教育专项资金的项目;联合申报重点实验室、研究所。

6)整合资源,共建第三方合作平台(产教联盟);继续深化项目联合申报领域合作;面向企业,拓展ito、Bpo、HR领域服务;面向院校,拓展培训、就业、教育咨询领域服务;面向政府及行业协会,拓展项目承揽、数据分析、政策咨询领域服务。

7)提供行业研究与咨询,进一步整合资源,面向地方区域经济,进行行业研究,报告,提供咨询服务。

4.科研创新与专业发展的协同方式

按照专款专用,优先发展的原则,根据我院预算管理相关规定,本合作项目产生的经济成果统一纳入学院账目统一管理,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70:30(待商榷)的比例,依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反哺通信技术专业发展,资金的使用过程严格按照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财务规定,并接受学院和上级主管部门审计监管。除基地自身盈利以外,学院还会在每年的相关财务预算中,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基地的日常运行及相关开支。

关于学院在参研师资在科研与教学之间平衡的问题,学院将依照我院科研工作相关规定及办法,遵循向重大项目倾斜的原则,重点保障参研教师团队在iCt项目基地的科研工作,拟为本iCt实验基地专门配备1-2名管理人员,并按照学期轮换及项目牵引的方式,按照我院通信技术专业任课教师到基地参加科研工作,参研期间视项目需求适度减少其课时量,如项目急需,经任课教师本人申请同意,可暂停其教学任务,使其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9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11-02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全面快速的发展,高校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研事业的建设平台,科研水平已成为继高校教学水平之后又一综合实力的表现。科研事业需要科研经费支持,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日趋多样化。各高校在不断推进科研工作的同时,科研经费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随之出现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足、监控力度不强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平衡。目前,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主要有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30号、《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各高校通常以国家和所属省市的管理办法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比较简单、笼统,或没有就各级各类的基金分别制定其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或制定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而高校财务部门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只有收支概念,没有成本、效益意识。这种局限性使财务部门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投入和运用、耗费和补偿等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和监督。而科研监管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却不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的收益。在目前科研经费种类日趋繁多,资金来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情况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乏力,尤其是在横向经费管理方面更加宽松。这种管理制度的不配套、不完善、不平衡,项目资金无法统筹安排,综合使用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2.预算编制不够科学规范。许多项目负责人把项目预算编制仅仅看作是得到科研经费的必要手段,往往凭主观经验估计,对项目的各项开支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不能科学规范地编制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预算不准确、不客观,使科研经费的预算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预算项目金额不足,有的预算项目却不知如何开支,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时也存在漏洞,严重影响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因为各科研项目所研究的领域不同且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以及科研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及复杂性,要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难度是很大的,其关键在于如何制订合理的预算体系及预算标准。如果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不符,必然导致计划与保障、监督与控制脱节,不利于课题的开展。

3.科研经费开支缺乏有效监督与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多数高校为了调动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在科研经费管理上相对放松,特别是对横向科研经费,一般都是在科研经费到账后提取少量比例的管理费,剩余部分都归课题组自己支配。许多课题负责人就此错误地认为科研经费由科研人员争取,归课题组所有,其使用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导致经费报销过程中出现不少违规现象,或以与事实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或采取多列研究生助研名单领款后将经费变现;甚至将用于其家庭开支的单据以科研经费的名义报账。由于科研经费使用的范围和标准没有明确合理的规定,这些钻报销制度漏洞的行为使科研经费支出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科研业务接待费、差旅费、出租车费、办公用品(没有具体物品的名称及数量)、劳务费等,这种不真实不规范的支出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不高,造成科研经费浪费严重,导致了不少科研经费游离于学校的监管之外,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与科研成果。

4.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预决算不配比。由于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管项目,财务部门管核算,对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合格后的科研项目的结余经费,或不够重视,没有规定明确的课题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具体用途;或虽有管理办法但规定不全面,执行不严格,没有监督机制,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使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一直挂在账上,结题不结账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科研项目完成后,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应该统一的信息并未统一。财务部门不清楚哪些项目结题,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算,造成年终会计报表未完成科研项目的经费大量沉淀。这不仅使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固定资产得不到清理,也给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另外,科研项目在投标立项阶段的预算往往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成本,加上对严格按项目预算合理使用经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相差甚远。科研人员在项目结题上报经费使用情况时,为了达到与预算的一致,或达到经费结余为零,就临时人为地将项目支出在不同科研项目之间进行调整,一方面导致项目预算的严重失真,预决算不配比;另一方面经费开支项目与会计报表的开支情况不符,造成账表不符,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

5.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浪费及流失现象。高校利用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时,一方面,由于科研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有些项目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者,由于分属不同院系,科研仪器设备不能共享,造成科研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重复购置;另一方面,许多项目在购买设备前不认真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购置设备的随意性很大,片面地追求最新、最高档的设备,两方面的后果都是不仅占用了大量科研资金,而目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使用过程中,由于大多数资产由课题组保管使用,比如电子设备和图书资料等,项目结题或者科研人员退休、调动时,未严格按规定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使大部分资产滞留在个人手中,物随人走,变相成为私有财产。有的将固定资产化整为零,把固定资产拆分成材料开具多张发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此外,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自创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措施也非常薄弱。科研管理部门并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只对部分专利进行记载,财务部门没有对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及规范地入账处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后果是被侵权事件的发生和无形资产浪费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二、改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设想和措施

1.改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制度先行,建立健全并创新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准绳,也是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完善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兼顾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三者的要求。首先要确保不同渠道资金来源的科研经费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杜绝科研收入脱离学校监管形成体外循环现象的发生。其次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科研经费纵向及横向的特点,分别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特别应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规范横向科研经费的收支。再次,财务部门应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范围及报销规定,做到报销各类开支时有章可循,既要保证科研经费真正用在科研工作上,又能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此外,制度中还要充实相关的鼓励和惩罚措施,使项目负责人从思想上早有防范,为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提供充分的保障。特别是对于挪用、滥用项目经费等违规现象,或某些横向科研活动中为个人牟取私利、损坏学校声誉或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的,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为了使经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科研与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通过举办讲座、印发宣传册、网页宣传等形式,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和制度,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广泛的解释、宣传,使广大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提高科研人员合理使用经费意识,增强科研人员对资助项目主管部门和学校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规定及相关奖惩政策的了解,做到自觉遵守财务制度;还应加强对新出台科研政策的研究,与时俱进地调整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2.强化科研经费的财务预算约束力度,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保证科研活动按计划有序开展。目前,高校科研课题均实行课题负责制,为了更好地合理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应做到全面监督、控制细化,防止和杜绝盲目挤占学校资源和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失控现象的发生。

由于科研项目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阶段,课题组负责人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编制课题预算时,科研、财务部门应从专业角度给予指导,使预算既适应科学研究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保证项目立项阶段的预算与课题实际成本相匹配,从而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全成本课题预算,即预算成本不应仅包括直接成本还应包括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合理编制材料费、项目管理费、劳务及招待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合作费等项目支出预算。

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课题组要按照国家和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规定全面认真履行科研合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科研任务,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计划性和有序性;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认真审核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利用现代化的会计核算系统,分项设置科研经费支出项目控制模型,保证科研经费的实际开支与项目预算批复的一致性。

在结题决算阶段,要加强预算的监督和控制,财务部门必须按照课题预算和财经法规定期检查科研经费的每一笔支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申请下一个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实行全过程的跟踪和监管,才能做到真正抓住预算,既保证了项目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同时也避免了结题时因预决算严重不符而造成的人为调账情况。

3.以严格的审批制度为基础,规范科研经费核算。首先,在账务处理方面,按照不同来源渠道、不同性质和特点的科研项目,分类设置项目代码进行会计核算,专款专用;财务人员要自觉、严格遵守财经规章制度,明确各类经费使用时的审批手续和开支范围,加强科研经费日常支出的会计核算,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名目和标准,认真审核报账业务,即使是横向经费,也不宜过多地放宽开支标准,对违反财经规章制度则坚决不予报销,比如将科研经费用于旅游、福利、私人消费和与课题研究无关的活动,或者以协作费、测试费等名义层层转拨科研经费和违反有关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等违纪行为,也不允许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并耐心地对前来报账的老师解释,以减少报账过程中的矛盾。但是,科研人员工资、津贴以及对从事科研活动占用学校资源所产生的水电费、仪器设备使用费等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各项经费支出的合理比例,建立公共资源补偿机制。

此外,高校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去学习财经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对科研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法律制度了解不多,使其在科研经费使用方面随意性大,某些违法违规行为还严重扰乱了科研工作秩序。条件许可的基础上可对数额大且多的项目组配备或委派财务助理,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经费管理队伍,并要求财务助理认真学习、熟悉项目经费的使用、要求和规定,使经费在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制度监管下实现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结题且结账,减少审计风险。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对同一项目应具有同一标识或统一编制项目代码,将科研项目的名称、分类代码、项目结题时间等信息,通过管理软件定期统计出已结题项目的信息。科研项目通过验收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办理课题结算手续。财务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核对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经费结余的真正原因,对不同原因形成的结余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分配和使用结余经费;国家没有规定的项目,学校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及时联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兼顾学校和科研人员的利益,制定严格而详细的科研经费结题管理办法,明确课题办理结账的程序、时间及课题结余经费的具体分配办法及用途,如实填制经费使用报表,及时清理结题经费,真实、准确地反映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避免盲目投入。

对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照完善的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予以处理,避免应结未结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防止因长期挂账而导致的结余资金浪费与流失。高校可建立经费结余奖惩制度,对结余经费实行配套奖励,鼓励节约,提高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以补充学校设备开支的需要;鼓励将结余经费用于自主课题方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降低结题审计的风险,使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走向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

5.加强并规范管理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课题组或课题负责人只是暂时的使用者、管理者,而不是产权的所有者。高校的财务和资产部门应加强对该类资产的规范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入账核算和建卡保管等,特别是对移动性比较大的资产如电子设备和图书等;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手续。资产不得再滞留在科研人员的手中,必须由学校统一保管和调配使用,课题组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资产的维修、清查、报废、上交等工作,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高等学校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对科研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版权、科学发明创造等,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由科研部门提供鉴定证明和认证资料,资产和财务部门及时登记入账,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避免知识产权的流失,为无形资产转让和高校科研实力的综合测评提供依据,促进各类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研究探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管理好高校科研经费,堵住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实现经费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关系到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为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以促进高校科研事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静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2.韩小彬.试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途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3.黄秀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会计之友,2009(6)

4.权凤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9(8)

5.郭念棣.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2009

产学研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法律经济双重视域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高校迎来了办学规模扩大、学生规模增长、基础建设投入加大的快速发展或超常规发展时期,对基建项目和教学科研设备等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日趋增多,进而影响了高校国有资产的数量、结构及用途。部分固定资产项目盲目建设、违规建设,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变得十分复杂。高校如何规范和合理配置校内资源,促进资产整合和共享,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目前,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如法律地位不明确、制度不完善、产权不明晰、法律和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等问题,亟需解决。

一、高校国有资产的内涵

根据《高等教育法》,高校国有资产包括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或以其他形式投入学校的资源所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利用自身条件取得的收入所形成的资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对本单位占用、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公共资产(财产),制定并组织实施对本单位的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办理资产的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手续,负责资产的合理配置,参与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维修保养和基建竣工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国有资产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散乱。

1.法律法规保障乏力,法律监管滞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两部法律,虽然政府招标采购与事业单位招标采购有相似之处,政府招标采购模式也成为高校主要的招标采购方式,但是资产管理有其特殊的一面。高校招标采购存在监督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针对性不够强等特点,缺乏专门针对高校资产进行管理的法律,容易导致资产管理混乱。再比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都属于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法律层级效力较低。比如《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制定本身就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容易与其他法规和规章相互矛盾与冲突,导致管理责任落实不清,管理不系统、不规范,法律法规清理工作滞后,给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造成诸多困难。同时由于国家层面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的欠缺,使高校中的国有资产监管过程无法可依,容易导致资产流失与效益低下,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难以受到追究和制裁。

2.高校内部管控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导致高校资产管理比较薄弱,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基建工程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资产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内部管控制度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架构中,存在着与国有资产管理权限不相符、责任不到位、管理定位不明确、可操作性差、约束力不强、监管缺失等问题。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学校各职能部门或者各二级教学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全校一盘棋,各自为政,各谋其位,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明确、不到位的现象,造成资产管理混乱、流失严重等问题。

(二)高校国有资产产权不明晰,资产不足和浪费并存。高校资产确权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合并或者升格造成资产产权不清。特别是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生源不断增多造成学校教学科研设备以及教学基本建设等严重不足,原来的资金渠道来源和数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造成学校被迫借贷融资筹资,负债运作。各种不同的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由于缺乏相应的对账机制和管理措施,造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留下产权关系不清等隐患。即使部分升本较早的高校,也存在产权不清的现象,比如无形资产产权不明确、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产权不清,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开始向经营性资产转化;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和处置权属于各单位,也造成了高校资产范围变化、产权不清。

此外,高校资产使用不当,闲置严重,导致国有资产的毁损、流失严重。目前,高校的国有资产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对于这些资产如何管理没有引起高校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国有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增减手续不全,各种教学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现象严重。据国家教育部门统计,高等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利用率约在60%以下,仪器设备有20%以上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几乎很少利用,大型科研设备的利用率也低于15%。

(三)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队伍法律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由于资产管理技术落后,造成高校内部使用的各个管理系统不兼容,各自为政,对资产管理的对象不管资产类别,对资产不加以区分,笼统管理;对价值几十万、几百万的教学设备和价值几百元的办公设备采用同样的管理方法,高校无形资产使用效益低下,流失严重。目前很多高校还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高校现有资产管理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知识,管理状态粗放,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效益观念淡薄。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从法律层面上突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难点。

1.加强立法进程,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法管理国有资产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国有资产管理应从立法层面找到法律依据。所以我们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法律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监管方式,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日常管理监督,建立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国有资产监督法规及实施办法的长效机制已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国有资产管理的混乱局面。此外,还要把这一举措落实到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对于高校来说,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高校资产管理条例、高校资产处置监督条例以及高校资产核算统计办法,资产管理标准要充分体现法制化。加强专门针对高校的法制建设,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注重法律化,以严密周全的法律体系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与透明化。

2.完善以高校法人为代表的治校管理结构。《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在党委的领导下,依法治校,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这就确定了高校的独立法人性质,并享有独立的自。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协调好学校各内设机构的权限与资源配置关系。高校资产的界定标准是从产权关系上揭示高校与国家资产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的管控办法,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提供了法律依据。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第三人存在平等的财产及权责关系。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行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起以委托关系为牵引,以利益参与者为纽带,以公共利益的责任为依据,通过强化内部产权管控机制来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二)从经济层面上突破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

1.在管理制度上,坚持以精细化和规范化为准绳,制定可控制性及操作性双重标准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第一,根据上级法律以及文件要求,制定适合本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到经费预算、设备采购、验收入库、资产调拨、维修与报废、资产清查、基建预决算及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常规的管理制度。第二,进一步完善竞争管理机制,完善高校资产购置的招、投标制度,引入科学论证,评估报告,改进管理模式,实行竞争机制,对高校发展需求不大的资产,要坚持否决其购建的申请,同时要盘活闲置的资产,发挥高校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第三,建立健全高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制度,对学校的公有住房、大型贵重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实行有偿使用,进一步完善资产保值增值制度,不断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出台一系列与之相符的配套制度和措施,比如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教改与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闲置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制度、高校融资建设问题制度,等等。

2.在管理模式上,利用网络环境对国有资产进行动态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采用电子化信息管理方式,建立高校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将各部门的资产信息数据进行对接,建立定期分析数据库,对资产从论证、购置、验收、使用、报废等的整个过程实行动态化管理,为合理配置学校国有资产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同时必须以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将高校资产管理网络与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资产管理网络建成共享平台,只有掌握了准确的资产信息,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才能按照资产管理要求各司其职,各担其责,实现资源共享,使资产的核对更方便、更准确,确保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并有利于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调剂资产余缺,不断提高学校资产的使用效率,尽量避免或杜绝资产闲置、浪费、流失的现象再次发生。

3.建立完善的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考核评估机制。高校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属于内部的自我评价,应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效益指标体系,以反映国有资产的质量、资产的利用率、资产的保值增值、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知识产权的收益情况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情况,为学校内部资产运行状况提供准确信息,同时根据考核结果检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使用价值,为高校资产调拨和处置等提供客观的依据。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校内归口管理部门和占用使用单位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防止资产重复购置、闲置浪费和流失,实现全校资源共享,确保高校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实现高校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

4.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双重监管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审计、财政监督、财务检查等各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新增资产采购的检查和现存库有量的清查。高校应制定科学的配置标准,对高校资产的投入计划要列入当年预算,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来做。学校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做好校内资产的出入库管理和使用说明,定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做到摸清家底,核实资产的占用及利用率,使资产配置及报废处置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加强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是提升高校资产管理水平的必要保证。经济新常态下高校要将资产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置于重要地位。重构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必须坚持激励导向与倒逼机制相结合,加强法律和政策保障力度,一方面,制定好人才引进战略和引进政策,落实专业管理人员,普及法律、法规教育。新引进的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更要具有法律和经济专业背景以及行业的从业经历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倒逼机制,改革高校职称评聘制度,淡化学术评价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加大应用技术和技术实践经历的权重;注重岗位培训、不断强化资产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高校要协调平衡好激励导向与倒逼机制两者的关系,既要有稳定引进专业资产管理人才的耐心,又要有激励学校自培资产管理人员的进取心,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又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提升高校的资产管理水平。S

参考文献:

[1]鲍家志.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民法保护――兼从法律视角论高校去行政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9).

[2]卜玉荣.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刍议――以江苏高校为例[J].商业会计,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