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十篇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十篇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5:18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概述;现状;重要性;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对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管理的总体概述

电力技术发展促进电力系统更新,电力系统的优化适应了市场需求,但电力系统不稳定性会使企业运营产生风险,企业运营产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我们要加强对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管理,首先要全面认识在电力调度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电力调度运行遇到的风险一方面来自市场变动造成的风险,电力价格不统一或电力负荷的不稳定性会使电力调度运行出现很多问题。企业对风险认识不到位会导致合作交易过程更加复杂,严重的甚至中止交易。电力调度遇到的风险另一个方面是备用风险,市场经济发展促使电力企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使人们加大了对生活用电的需求量,传统电力设备不能有效保证电力调度正常运行,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大量的需求,所以老旧的电力设备应逐步淘汰,要引用新的能适应实际需要的电力设备。

2我国新形势下的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现状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大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居民的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到电力资源,电力资源已经成为群众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如今,电力企业多元化发展使企业在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只要完善电力调度机制才能跟上时展形势,才能解决人们对电力的大量需求。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来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地理环境的变化会促使我国社会政策改变,新形势下电力行业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比较复杂,也无疑加大了电力系统的电力调度难度和管理难度。

3调度安全风险与运行机制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电力系统的运作效率能直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调度运行是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营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调度运行得好,电网就能正常运行,人们就能使用到优质、稳固的电能资源,调度运行得不好,电网就无法正常运行,这不仅会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调度人员必须要提高职业职能和责任意识,保证电网调度系统良好运行。

电网系统的完善,电网覆盖面积的扩大,以及电网操作系统的复杂使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增加,使电网故障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扩大。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促使调度人员掌握更加复杂的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的复杂化同样也会增加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调度人员在调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误,一旦出现失误就会出现停电等电网故障,严重的会给企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会损坏大型设备,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调度人员要高度警惕,对调度工作认真负责。

我们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电网调度运行情况进行探讨的时候,电力系统往往显示出技术密集、生产密集的特点,运行人员只有具备专业技能,了解现场各种设备操作规范,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编写出科学的操作流程。如果在紧急情况下要求工作人员快速开出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再采用传统人工填票模式就大大了费力费时了,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要反复审核各个操作票的操作流程,我们要积极开发新的自动生成操作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调度人员工作负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网系统不同层次的有效管理,才能避免因失误产生经济效益的损失。

4电力企业调度管理运行面临的问题

4.1电力调度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技术水平差

电力调度人员只有提高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把电力调度工作做好,现在许多电力调度人员在工作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对风险防范的安全意识,自身不按照工作流程工作,比如交接工作时对交代的任务模糊不清,不能按规范要求来核对现场,在拟写调度指令时不使用专业术语,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进行工程决策,这些都阻碍了电力调度的有效运行。另外,工作许可没及时办理,汇报工作情况时没有获得调度许可就直接送电,这也会发生安全事故。调度员工作状态懒散,不能深入了解电力系统运营情况,给电力运营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4.2电力设备运作效率差

未及时更新和养护电力设备导致设备超负荷运行是电力设备快速老化的重要原因,电力设备老化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设备不及时更新,运行环境的变化会增加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电子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电网长足发展,促进了电网结构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但我国电力方面调度软件不同意,不够成熟,不成熟的调度软件在工作时容易出现失误,电力调度指标的不确定、指标体系覆盖面不足等问题都需成熟的软件来解决。比如调度系统警告信息类型很多,无用的事故信号常在实际调度过程中被听到,它遮掩了真实的事故信号,加大了电力运营的安全隐患。

4.3外部环境增加电力调度安全隐患

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恶劣的外部环境会降低电网安全,增加电力调度难度。恶劣的自然现象比如地震、洪灾、泥石流、冰凌等都会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巨大阻力,严重的会使电力设备受到损坏。

5电力调度运行问题的应对措施

5.1提高电力调度员综合素质

增强电力调度员责任意识能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性,高度的责任心是一个工作人员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电力调度员若不认真传达指令就容易产生延误送电情况。所以电力调度员工作要遵守规章制度,使用术语下达命令,电力调度用要做好交接班工作,明确交接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力调度效率。

5.2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规范规章制度能使电力调度过程更加严格和流程,避免出现漏洞,企业要安排人员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督,检修人员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和防护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企业要及时更新设备,淘汰旧设备,避免电网因老化出现安全事故。

5.3优化外部环境

电力调度需要好的外部环境,好的外部环境能提高电力调度人员工作效率,企业要加强对员工关怀和激励,另外需要对电网定期检修,调度人员能够设计合理的调度处理方案和问题应对方法能提高设备自动化运行质量。

6结束语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调度出现新的特点,加大对电力调度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能有效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对设备及时检修和防护也可以提高电力调度的安全性。科技进步促进电网不断改革,全面认识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采取合理安全措施能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2

煤炭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大力推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内资源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管理风险力度等方面的改革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提高风险管理,增强企业的各项综合竞争力,将作为煤炭企业改革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应对措施;风险管理制度;风险意识;信息化管理

任何企业的运作都伴随一定风险,要如何正确处理风险,采取怎样的措施规避风险,是一个企业发展和规划时应当重视和着重处理的一个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环节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煤炭企业作为一个高风险企业,更凸显出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相关煤炭企业应当切实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实现煤炭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加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开采面临着资源成本、安全成本以及资金成本不断增加的难题,另外,进口煤炭的大幅度涌入也对我国传统煤炭产生一定冲击,直接导致了煤炭价格一路下滑,利润的大幅度下跌。成本的增加,利润的下降,迫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风险,煤炭企业在这样困境中又急需改革创新,由此还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风险,因此加大煤炭企业风险管理力度,降低企业风险是企业改革必经之路;(2)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需求来看,煤炭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龙头产业,尤其是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国家整体经济中占有非常大比例。煤炭企业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市场经济中的经营风险、战略风险等,对推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现实作用和实际意义;(3)可持续性、科学性发展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随着现阶段经营风险的不断加剧,企业如果还停留在传统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管理,那么将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只有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对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与规避,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2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2.1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保障煤炭企业良好有序的生产运营,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缺少能够满足其生产运营需求的风险管理制度。首先,许多煤炭企业中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只关注针对安全风险的管理,忽略市场竞争中战略风险以及产业结构风险的管理;其次,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缺乏统一性,虽然很多企业也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但体系缺乏一定整体性和统一性,使得风险管理系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最后,风险管理制度可行性不高,一些企业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于实施上,只是走走形式,这样使得风险管理制度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和作用。

2.2企业领导风险意识不足很多煤炭企业领导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风险意识不够,将过多精力放在生产与销售的环节,忽视了企业整体运营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忽略对企业进行的定期考核与评估,这样直接导致企业预防风险能力以及应对风险能力下降。当风险发生时,才去被动考虑采取措施解决风险,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耗费更多,随着时间的积累,也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2.3多重风险的挑战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不仅是要应对煤炭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企业运营风险,还要防范市场经济风险、国家宏观政策下产业结构调整风险等外部多重风险。首先,国家提倡的环境保护政策,资源税改革政策,使得煤炭企业需要不断革新原有技术,不断增加原有成本;其次,受外部经济市场不稳定因素影响以及国际煤炭市场冲击等,对煤炭企业的有序发展都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最后,煤炭安全生产风险对煤炭企业来说是最为重要风险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生产员工的生命安全,还会直接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并对企业形象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可以说现阶段的煤炭企业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企业必须迅速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保障生产安全,保证生产质量,在适应国家政策的前提下,适时减少市场运营风险,进一步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3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3.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近年来,煤炭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原因之一是相关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意识不重视,没有积极做到事前防范,一线生产员工对生产流程不规范,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这一系列因素导致煤炭企业生产运营中安全风险不断提升,影响企业发展,也威胁着员工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生产运营中安全风险管理,使管理人员以及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和意识,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适时安排员工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一线员工安全操作水平,使每一位管理人员按章办事,按规管理,每一位员工不违章作业,熟练掌握自己的操作流程,从而减少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确保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还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2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首先,明确权责,企业领导上层应当明确自己作为风险管理中心的责任,针对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市场经济发展动向、风险管理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了解与掌握,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特点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提前防范企业将面临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法;其次,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引入专业人才,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专门风险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独立性和有效性,直接对企业董事会负责,对董事会提出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与分析,适时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并在制度的实施阶段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3.3注重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全面风险管理是指针对企业面临的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战略风险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监控管理。首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首先对不同环节中不同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收集。广泛地、不间断地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内部以及外部信息,包括企业的历史资源以及未来预测等一系列信息;其次,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评估,定期或不定期对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对新的原有的风险变化重新评估,并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有效防止风险发生;再次,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风险管理系统数据与企业风险量化值得一致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对已经输入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并适时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及外部环境进行补充、调整。现在也有许多煤炭企业开始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对于一些生产安全隐患(如井下瓦斯、煤尘等)起到很好的预警效果;最后,制定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通常情况下,企业对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战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以及风险补偿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根据不同风险采用不同方式、策略,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案必须包括解决风险的具体目标,解决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手段,在风险发生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措施。方案制定完成后,还要按照不同职责分工,保证各项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确保方案措施的正常实施。

4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执行力度

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还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执行。虽然大多数煤炭企业也建立了风险管理制度,但因为工作人员意识不够,企业缺乏宣传,没有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导致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进而阻碍了企业风险管理。因此煤炭企业应当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去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度,首先,可以建立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监督、内部监督等方面进行内部有力控制。对重大风险进行有力监控、评估与预测,并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力争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其次,要多做宣传,普及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个人失误造成安全风险发生;最后,要加强事后理赔管理工作,制定赔付资金账目,加强与中介公司,承保公司的沟通交流,提高事后理赔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未来发展与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现阶段,煤炭行业投资过热,资源日益缺乏,国家相关政策等影响下,煤炭企业要更持续更健康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更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及时解决风险,将企业风险降到最小,减少企业损失,进而全力促进煤炭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浅析[J].管理观察,2012,(8).

[2]张毅.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浅析[J].理论月刊,2010,(4).

[3]张金萍.煤炭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1,(3).

[4]齐宝华.煤炭企业视角下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华章,2011,(27).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3

1.目前,中国的煤炭企业面临的经营管理上的风险是巨大的安全生产的压力,国家安全生产的现状,使得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国家领导人及各级政府一再重申不要带血的GDp,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也在不断要求煤炭企业完善安全管理技术与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作为煤炭企业来讲,找出切实可靠的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全面风险管理给煤炭企业在安全管理上以理论支持。

2.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面临的另一难题是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各大煤炭生产集团在加大对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在不断抢占煤炭资源。但是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何解决煤炭企业发展的问题,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解决好其他产业的发展问题,也是煤炭企业刻不容缓的课题。

3.煤炭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用人多,劳动强度大,科技含量低,随着各种投入的不断加大,企业利润率低,如何通过管理上的变改,在提升科技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又能使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增强煤炭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也是煤炭企业在发展之路中必需在解决的问题之一。

4.现阶段,全面风险管理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很多行业的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未设置从事全面风险管理的机构、配备从业人员。全面风险管理是将企业投资管理、经营管理的一次系统地整合,与其他企业管理并不矛盾。如何在企业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使企业面临的外在与内在的市场环境与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的潜在风险得到有效的识别和防控,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5.加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产品销售、供应商和存货管理等市场风险;分散和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诸如投资、担保、债务、经济合同等经济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化解和转移企业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重组、兼并、整合等因素带来的制约企业发展的战略风险,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健康运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煤炭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建立并维护的必要系统,包括风险管理制度、流程、报告和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其关键之环节由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报告等部分组成。管理机构解决人员的问题,管理流程解决工作机制的问题,而管理报告解决的是如遇风险如何降低、避免风险的途径。

1.建立专门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并在企业主管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发挥机构、人员的最大作用。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营管理体制上的变化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国企的个别人在观念上仍然存在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要想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2.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工作机构,首先要明确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关键环节包括风险辨识和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制定、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和管理改进。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是个不断循环的工作流程。确立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方法。一是风险管理从源头上抓起,风险管理要从基层开始,明确各基层部门风险辨识的范围和方法。

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的步骤和方法。风险管理策略是对于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表现形式一般为重大风险的监控指标和监控预警区间。风险管理策略是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一般情况下,企业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方法。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

4.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应对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5.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处理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监控风险实际上是监控生产活动的进展和环境,即情况的变化,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在风险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然后及时反馈,并根据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处理,同时还应对每一风险事件制定成败标准和判据。

6.建立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包括风险管理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主要包括突发重大事项、或基建项目等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重大风险管控自我评估报告由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编制。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1.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训和企业从业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育是全面风险管理成功的关键。加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煤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2.要解决好风险管理职能的集中与分散的相互关系以。不能各自为政,要形成纵向、领导横向联系的体系。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由负责安全生产的门负责,产品质量风险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市场营销风险由销售部门负责,财务风险由财务部门负责,法律与经济合同风险由法律管理部门负责,企业风险管理职能较为分散。如何实现风险管理职能的集中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首要问题,不能置若罔闻。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引言:

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是促进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许多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已经引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使经营与管理更为科学,工作效率更高,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多。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信息化的程度越高,由它带来的风险也越大。当前,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

一、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概述

对企业来说,信息是维持企业正常运作的必要资源。企业的信息包括重要的数据、企业的发展规划、保密性文件、知识产权等。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那么企业将面临着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还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所谓的企业信息安全就是指信息在其生命周期中,它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这三个特性的保留情况。如果这三个特性都得到了保障,那么信息的安全性就高;如果其中的某个特性被破坏,那么信息的安全性就低。而信息安全风险就是指信息在特定的环境与特定的时间里可能遭遇的安全威胁。

信息安全风险可以分为可控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可接受风险与不可接受风险、自然风险与人为风险等[1],这些风险给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加深了工作难度。

二、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给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首先,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观。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信息安全问题上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认为只要加大信息建设的投入,信息就存在绝对安全的可能;另一种是忽视信息安全建设,信息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对信息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而他们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几乎是无作为。

其次,企业在具体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表现出重安全技术而轻安全管理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这些企业在工作过程当中,不论是在心理还是在行为上都过分依赖安全技术,甚至认为只要安全技术过硬,信息安全就一定能够得到保证,为此,企业普遍采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系统。而在安全管理上,出现了管理措施不到位,员工在信息保密上不够严肃等问题,造成信息安全技术做无用功。

此外,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等问题。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需要收集各方面的大量的信息,如此才能增强评估的有效性。而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造成各部门的工作不配合、不协调。信息技术部门被孤立,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工作也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完成。

最后,我国有些企业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与方法上落后于时代。现代信息系统越往后发展,结构就越复杂。这要求企业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来改进自己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同时也要吸收国际上的先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

三、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

企业信息安全问题对企业来说是不应该被忽视的部分,企业应该在经营与管理的每个环节做好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工作,使企业的重要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可以从风险分析、管理控制、技术控制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风险分析

在进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之前,先对风险进行分析可以使风险控制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风险控制工作的效率。对风险的分析可以从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等方面来进行[2]。在风险分析工作中,要明确以下几点:首先是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工作中需要保护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信息资产面临着哪些潜在的威胁,导致这些威胁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威胁发生的几率有多大;信息资产中是否具有漏洞,这些漏洞是否会被人威胁利用;信息资产发生威胁之后,企业会面临多大的损失;企业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风险带来的损失,等等。

(二)管理控制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工作主要从组织管理、人员管理、政策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吸收组织成员,协调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制定信息安全控制的目标并通过组织成员履行职责来达到目标。其次,企业要培养素质高、责任心强、原则性强,能够遵守企业政策的人员。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不仅与强大的技术力量有关,而且还有赖于执行人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支持与参与。此外,在政策实施上,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的信息安全保护政策,比如目前国际通用的《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1],为企业执行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使工作能够有序地展开。

(三)技术控制

技术对信息安全控制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安全风险的大小、范围,同时它也决定了修补信息安全漏洞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技术方面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技术构架的设计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可控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使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风险控制;其次,要做好安全域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根据不同的安全域所面临的不同风险来进行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最后,要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目前而言,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与国际上的相比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企业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力量,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力度。

四、结语

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任何企业与个人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信息化带来的风险。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信息安全上的威胁。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做好信息安全的管控工作,认真、严肃地对待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谷田.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5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也称之为企业文化力,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即企业家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管理和企业环境等。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成员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和内在驱动力,是企业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源泉。2010年4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正式,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文化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扩大开放的自觉思维孕育出企业文化的理论探索高潮,并随之将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国内学者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途径、跨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以及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人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在对企业文化的鉴别与认识方面,刘光明认为企业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谭伟东强调企业文化应是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的一个子属,是一种集团文化,一种组织文化,一种以经营与管理为本质特征的实体文化。它既要包含企业的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同时也要外化为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制度规范以及文化符码与标志。

对于企业文化与人的关系,余非、孙红湘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强化企业文化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是人而不是物,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最重要的资源载体,所以创新的人才是知识经济中企业的核心。同时,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好的理念应当注意发扬光大,而且要吸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这样才能创建有生命力、有创造力,有质量的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的传统基础与构成要素,张同起、刘运娇思考了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的传统,和企业文化强调归属感和向心力的宗旨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与人交往以“和”为贵的思想,也对企业文化建设中为达到组织内部员工的和谐与调动工作积极性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他们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追求,强调个人对时代的贡献,这与当今提倡企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一致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的思想保证。赵东认为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和谐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顾客为本,二是以企业员工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把核心价值观在生产和服务中体现出来,在深入员工的内心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成长起来。

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周丽认为企业文化既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良好土壤,同时企业文化又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企业文化具有哲学性、民族性、理念性、人本性、独特性、动态性、应变性等特征,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源。

除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外,我国学者在对国外理论模型的分析、借鉴和比较的基础上,也从方法论上提出了符合我国特殊情况的量化分析模型。郑伯曛构建了组织文化价值观量表(VoCS表),他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种内化性规范信念,可用来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VoCS量表一共分为九个维度:科学求真、顾客取向、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团队精神、正直诚信、表现绩效、社会责任和敦亲睦邻,该表内的每个维度都有一种正相关或反相关的作用。王国顺在对Dension企业文化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描述企业文化状况的45个结构化问题,收集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条件检验后,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文化的七个维度,分别是企业意识,员工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核心价值观,顾客意识、目标愿景等。

二、企业文化的视角衍变:风险管理文化。

作为企业的思想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也在与时俱进,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为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应运而生,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既是对现有管理手段提炼、整合和延伸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培育、发展和运用的过程。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以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意义。

所谓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目标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这种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通过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共同构筑成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完整文化体系。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代背景下,风险管理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

(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聚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这种融合企业新的发展要求和风险要素的管理文化是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培养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塑造凝聚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危机意识和大局观的土壤。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基础。

风险管理文化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企业“软实力”

的本质表现,决定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促进各项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现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风险管控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只有把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推广得更宽、更深、更广、更牢,才能使改革发展走得更稳、更远、更高。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转化为企

业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也是彼此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最佳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从事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借助风险管理文化的力量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2.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不同的风险文化,将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措施。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可以说,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风险文化。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一个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1)精神层面的危机文化———居安思危。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又叫风险管理的精神文化,相对于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处于整个风险管理文化的最深层,并成为风险管理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首先体现在精神层面,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本能性危机意识,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危机防范的意识;二是形成“风险可以防控、风险蕴含机遇”的前瞻性危机观念,实现对自发、分散的危机意识的整合与提升,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认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逆向思维、超前防范、综合管理、分而治之”

的系统性危机思想,从全面的角度辨识风险,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风险,从系统的角度评估风险,从专业的角度控制风险,从发展的角度监控风险。

(2)制度层面的合和文化———融会贯通。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精神文化的渗透、指导、调整作用,必须有一个逻辑秩序,这就是首先通过制度文化的层面或环节发生。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其次体现在制度层面,具体包括三个理念要素:一是“自上而下梳理、自下而上提炼、专业横向贯穿”的风险整合理念;二是“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开展流程化设计、实现系统化运作”的管理融合理念;三是“发挥信息化优势、打通信息孤岛、强化沟通协调”的信息聚合理念。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通过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中融入风险整合、管理融合和信息聚合的理念要素,建立一体化的流程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在企业上下内外之间的有效识别和系统整合,风险管理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的融合以及风险信息在企业各层面完整快捷的传递,从而形成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3)行为层面的攻防文化———灵活务实。行为文化一般是指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具体行为、具体操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行为风格、行为风尚,它独立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又不可分割。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还体现在行为层面,侧重于攻防两个方面。攻防文化也是中华武术的精髓,讲究的是灵活务实、简洁高效。在风险管理中,攻就是主动出击,超前防范,通过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它要求员工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根据内外部工作环境的特点,不拘泥于理论教条,在业务(管理)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风险,并重点从事前预防的角度加以控制;防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风险发生的应急预案,提高危机攻关能力,力争将风险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物质层面的目标文化———安全第一。文化作为人们特定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物,都有一定的载体表征、表达出来或固定、凝固、保存下来,器物是其基本的、最终的载体,这就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也有物质层面,这就是通过企业风险管理形成的安全的生产设施、设备和空间环境,安全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安全的企业产品及其服务设施等以物质形态存在表现的文化方式。从风险文化的特殊功能来说,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成果正是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也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终结果、最终目的:

环境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这三个安全必然达成企业财产安全、价值安全、目标安全。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体现在物质层面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一物质层即安全的环境及其资源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二物质层即安全的技术及其服务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三物质层即安全的产品及其服务设施。

有了灵魂———精神文化和灵魂的载体———制度文化,才有相应的活动行为即行为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过程,才生产、创造出相应的物质产品即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本质上就是人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有形载体和终端产物。

3.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1)将风险管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筑风险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因此,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将危机意识寓于全体员工,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合力抵御风险,这样才会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企业应借助文化教育平台,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主动关注、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使风险管理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在此过程中,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或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同时,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

(2)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日常的管理流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绍兴电力局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效果,要使风险管理工作较为有效地开展,最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明确企业各层面的风险管理目标、主体和内容,使其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通过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企业各项业务和日常管理之中,在量化风险的同时,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3)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到风险管理实践。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绩效的概念,将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因片面追求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而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持续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一种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正确干预的文化,杜绝“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营造风险管理的互助氛围,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4)将风险知识和管理经验集成以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应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演练相结合,注重两个信息库的建设:一个是风险数据库,通过动态显示企业各层面当前面临的各类危险点及风险等级,让员工掌握其所从事的工作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另一个是风险知识库,以风险知识和事故案例为主,将零散的风险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化,帮助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在企业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全面提高广大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风险管理文化的引领,使全体员工在认识风险中学习,在分析风险中反思,在防范风险中提高,为企业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实现更远大的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三、适应企业制度创新,构建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企业制度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它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也必然流于形式、无所依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一点一滴地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制度的必要补充。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它以>,!

企业制度创新一定是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企业制度创新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于约束和激励员工的正式规范、规则和程序等的变革,它必须建立在一套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之上,并且必然会招致既得利益者的抑制和反对。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企业文化变革来解释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和目标,争取员工对企业制度创新的支持和认同。同时,观念上的认同为制度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基础。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激发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如果企业制度创新不能赢得企业员工在文化价值观上的认同,那么不管它设计得多么精妙,都可能只是一些繁琐复杂的奖惩条例,而不可能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因此,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之上。

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必须相适应。具有强制性约束的企业制度必须与非强制性的企业文化约束相适应,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理性目标。同样,引入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予以响应,这样的企业文化变革也注定不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适应变化、提高绩效的两种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文化变革又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文化是柔性的,制度是刚性的,只有刚柔并济,管理才能显出成效。因此,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是我国在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制度文件。2004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企业管理风险,以创造和保护企业的价值:

第一,帮助企业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第二,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第三,提高企业的绩效。国资委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2010年4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正式,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中国企业主要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在风险管理执行方面,还有如何夯实风险管理文化及将风险管理与业绩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应当建立一个机制以促进问责制和有效的业务风险管理,从而使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回报成正比。有效的风险管理往往经历不同观点的冲突,并且需要在风险管理者和业务部门主管间进行制约和平衡。如果企业文化无法将有效的监管架构和风险管理效力相融合,风险管理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最优化。因此,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视角的衍变,大力开展持续的风险教育,开发并借助交流渠道和教育课程加强风险文化,提高对风险职责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是企业应对风险管理挑战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

[2]杜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J].金融发展研究,2009(12)。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一.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对象,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并从50年代开始,发展了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到现在经过7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很多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目前,以安全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风险管理已在机械、化工、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企业安全生产中总是客观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暴露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就形成了风险,一旦风险失控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电力系统推进风险管理,要充分借鉴以往安全性评价、风险分析与控制等工作经验,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机制,注重识别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结合实际的控制措施和方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把风险管理应用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当中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其次,通过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测,更好的找出电力生产当中存在的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风险,给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电力提供牢固的保障,从而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把风险管理应用到电力生产管理当中,还有利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本电力公司的实际电力生产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以及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从而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1.正确识别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避免的会面临着自然条件的风险、人为工作的风险以及项目质量的风险。为了能够预防这些风险,以免发生更大的风险事故,必须首先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手段系统、连续的认识分析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风险的种类。

2.正确评估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电力生产信息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经过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之后,要从宏观的角度对电力生产面临的风险因素作出初步的判断,对面临的风险性质以及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并运用技术评估手段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评估和衡量电力生产所面临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的程度和范围。在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的时候,首先必须明确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然后才能采用相应的评估手段进行评估。

3.针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当中,一般都需要分析公司以往的安全事故,并把各类安全事故制定为危险源,然后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计划。这种风险管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安全风险的,能够对各类风险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可以从源头上以防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通过风险管理制定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但需要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还要对电力企业的设备状况、电力产品质量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当中,要根据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对风险进行分级,以保证电力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全面系统应用风险管理

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各个领域内都需要全面系统的落实风险管理。要对电力企业职工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风险辨识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要成立风险评估小组,集小组集体的力量对风险进行评估。要采用全面的风险管理手段,结合风险级别的不同,采取有差异化的管理手段。要将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应用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当中,落实相关责任制度,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管理主要是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生产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针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计划和科学的电力生产风险规避策略。把风险管理应用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当中,能够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降低电力生产管理当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7

1、电力企业中的风险因素

就目前来说,国内的大型、中型以及小型电力企业都处在高速上升的阶段,而且其发展前景是十分令人看好的,具有无穷的市场潜力,毕竟无论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业企业的发展都对电力有着强烈的需求,虽然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是众所周知,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其中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直接阻碍了企业发展与运营,当前影响电力企业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观因素。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而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高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对安全知识不了解经常主观臆断,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出现;电力企业高层领导忽略了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领导缺乏长远的目光,认为安全培训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导致员工的安全技能得不到提升;电力企业的相关机构之间权责交叉,未能形成良好的协作。第二,客观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对电力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所以电力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抓住电力工作的关键和重点,造成电源不足现象的出现,而且管理结构存在诸多漏洞和缺陷;由于电网建设范围之大导致对电力建设质量、运行安全、维修维护方面的忽视,使得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第三,电力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电力企业的特殊性是很强的,因为其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加之电力市场时刻在变化,所以对于市场规律的把握相对较难市场的变动较大使得管理人员不能制定一个有效安全管理策略。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在存有风险的项目或企业中将风险值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如何将风险管理做到尽如人意?简单来说就是分清风险管理的主次,先对造成损失较大、关系利益较广的风险进行处理,再处理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风险。但是实际的风险管理开展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达到理想的风险管理效果和目的是很难的,毕竟风险与事故的严重程度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和关系可循,所以在处理风险之前需要仔细的衡量风险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以期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的出现概率和由于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做好风险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风险进行仔细和精准的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予以量化;第二,完善风险管控控制举措。对于危险性较高的电力企业来讲,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是很有必要的,相关人员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做好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降低损失。第三,对风险进行规避。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有规律的,而我们就可以根据规律进行风险分析和规避,从根本上彻底的避免风险的发生。

3、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3.1优化风险管理,落实部门职责。

当前,部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并且实际数据表明,电力企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有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管理不当、部门不作为而造成的,因此,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构,对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机构甚至是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职责的明确,遵循目标责任制,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一方面会对工作人员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使他们在其位谋其政,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此外,还要建立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电网设备风险管理。

本项管理是指对于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每个时期引发事故的所有风险因子进行预先识别工作,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3.3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FD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SFD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电网设备的风险度进行评价。其中S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F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特定后果的可能性;D表示事故的被探测率。

(2)风险矩阵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经过实践检验也取得了优良的效果,而且普及度是很高的。此法通过两项已知因子来推算第三项,先计算得到二维风险矩阵,每个因子值确定过程是给予函数递增和参考实际问题两种方式的结合,接着在矩阵内部对于两项因子进行判断,最终选取其中的行列交叉值。

3.险控制。

3.4.1总要求。风险控制要求针对现场作业以及设备两项风险展开分析与评价,对于所得结果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作为各项生产活动开展的依据和参考,此外每个部门应形成各自的风险数据库,标明所有潜在的危险位置,能够保证员工及时了解,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4.2风险政策。

Spe法是评价现场作业风险的主要方法。而SFD法则是用来评价设备类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风险需要以风险等级为标准和依据,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最小一级风险会保持现有手段不变;一般二级时则在1级基础上对于重点部位加强控制作用;较高三级风险时,在二级基础上有必要时重新设计控制措施;四级及以上的高风险时必须降低风险等级。

3.4.3现场作业风险控制。

以下是做好对现场作业风险控制的主要举措:第一,提升改善技术安全等级,从根本上消除设备的潜在危险。第二,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创造一个绝对安全与可靠的工作环境。第三,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总结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风险评估;安全监督;电力企业

中国的电力工业的一百年的发展史,尤其是在1949年以来在电力方面的努力,促使了我国的电力工业在安全管理上的制定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型性体系和制度,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促使了电力企业作业时候对安全声场的管理进行了深究和分析。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具有法律依据的规章制度,但是在这些理论与办法,和国外具有先进的安全检查管理和实践性的操作上,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我国在作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电力安全检查上,主要重视的是事后处理,对与防护的工作还是相对较为薄弱,并且导致事故频频发生。

1.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电力安全督查的想法

通过了辨别、衡量和分析风险,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效地把风险降到最低,用合理经济实惠的办法综合系统的处理了企业中的风险,在最大的限度内实现了科学合理的保证安全的管理的方法,我们就电网企业为依据,电网企业加大力度实行安全的生产管理督查体系,主要的中心是风险的管理,根据在电力当中应用的规范和科学的办法去辨别和评估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风险的问题,建立了控制作业风险的解决措施,实现控制了风险的监查管理的工作,尽可能的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作业风险的评估指的是电网企业进行风险的监查和管理中的重要的环节,主要的工作是对作业当中的每一项任务在实行的过程当中的危害和风险性的评估,主要的目的是了解了导致危害的原因在每一个工种当中的分配和所要面临的风险危害的程度,并且制定出有效的控制管理风险的方案,减少和降低事故和损害。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电力安全督查之间的不同之处是可以根据作业当中对风险的评估实现了风险的量化,可以根据风险的程度给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在进行作业的同时,对风险比较高的作业制定控制风险的有效合理的措施。

2.作业风险中的评估和控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督查中的应用

2.1应用的重要意义

安全督查实质是对风险的管理。制定安全与作业风险的管理督查制度,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主要的任务,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实行安全风险的管理体系、应急的管理体系和事故过后的管理体系,即三个管理体系的只要的建设的重点,这也是我国电力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完善安全生产和预防的体制,降低减少了作业的风险,确保了电力企业的安全,推进了电力企业和谐的发展既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方法是在实际操作的经验基础上,对作业的安全进行具有了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对安全的作业工作应该有指导性和促进的意义,这也是对历史阶段中安全作业风险工作在经验和教训方面的充分的表现,总是落后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安全作业的工作上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安全作业生产工作的进一步的发展。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以控制风险为只要的依据,提出了控制风险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且重视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实现了安全的管理制度,解决了在作业生产的过程当中在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理念上和管理工作上的内容,保障了安全作业的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2.2应用的主要方法

怎样将作业中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电力安全督查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了作业当中的风险更好的应用到电力的安全管理当中,更好的为安全的管理和督查进行服务,必须要求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并在进一步深刻的进行的。依据作业当中现场对作业进行的安全管理督查的步骤对实际应用当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1)制定风险制度的管理督查的规划。在生产中安全管理督查部门必要要总结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概况,有关的管理部门的停电之后作业信息的有关的风险的状况,并且依据相关的信息资料,制定的管理督查的计划,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侧重在作业风险程度比较高的任务上,在电力企业管理督查和作业现场的工作,管理安全自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的工作,在极有可能给施工现场的作业带来了风险,因此,电力企业管理督查的工作人员应改确保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不会影响作业的安全。我们必须制定出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规划,要综合季节性的特征和所处的环境进行的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与控制的侧重点放在减少交通事故、车辆在行驶当中的突发事件、高空坠物和地面物体受到的损害等防范的措施。把这些充分的应用到作业的施工现场管理督查当中去,还有就是安全管理督查人员在施工作业现场中发现了违法的行为,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这些行为做电力作业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2)作业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在进行现场管理督查中的应用。①按照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后的结果,问作业施工的现场风险进行系统的排列,分级别的管理,检查作业当中比较高的风险。②在对电力现场安全督查的过程当中,进行人员的检查、设备的检查和现场的检查的方式,利用了问、检查和观察的多种不同的形式相结合的方法,除此之外,对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的结果与作业现场的状况进行了比较之外,还依据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办法与思绪对作业施工的现场进行检查,补充个进一步的完善作业风险的评估行业控制。

(3)在进行安全管理监查中发现问题进行反馈的部门,并且指出当中作业风险评估忽然控制的不足,要求尽力完善的作业风险评和控制的实践库,为下一次的作业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时候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更要进行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的培训,让管理人员更好的认识到在作业风险当中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

(4)依据作业风险当中的评估和控制的方法对作业之中的风险和危害的类别方式,对安全督查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我们在总计分析的过程当中发现诸多的问题,采集了作业的风险危害的信息数据,当做是下一个年中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修改以及风险评估动态的更新信息的数据的来源。在以往的管理督查的总结分析当中,更加的重视不同种类的违法违规的总结分析,忽略了违法违章背后的对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分析,进而不会很好的建立风险和预防的措施,实现了风险超前的控制。

3.总结

本文介绍了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电力安全督查当中的应用,在部分的电力企业当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实际的作业当中,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论是怎样的表现形式和应用的实际性的问题在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当中理论思想,根据了作业风险当中评估和控制的方法这个形式,很好的服务于电力企业当中安全的管理和督查,引导电力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企业的安全和管理部门拓展工作新思路,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促进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督查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政尧.浅谈作业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电力安全督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2]冯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电力检修工作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0(12).

[3]孟炜,李巍,杨建民.在电力生产管理中运用风险控制的思考[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4(05).

[4]仝世渝,宋伟.石云龙.电网作业风险评估及预控制系统的开发[J].安全.2012(08)

[5]王昆林.供电企业风险评估与管理[J],云南电力科技,2011(01).

[6]吴敏博.风险评估与控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15).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风险防控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一、前言

目前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正在建立规范,主要为提高管理经营水平和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经营目标。在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商业环境也愈加复杂,每个企业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除了不可预知的意外造成的损失,还会有因为错误判断而出现的战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等。企业在面对这些风险的时候,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不仅要关注个别的风险,更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控对其进行全面管理,这是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目前企业的风险防控情况

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从规避安全风险入手,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这种制度提升个人责任感。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企业内严格要求员工,通过隐患排查,整改公司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的风险防控制度,以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风险管理主要贯彻方针

企业往往最重视资金的风险管理,资金的流动性强,出错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需要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这项工作涉及到资金在流动中经历的各个环节,从审批环节到最终的票据印章都需要严格控制在多个关键点上。为了资金安全与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公司应该制定相关规范制度,对资金的收支、支付要求,和审批程序有明确规定,对资金管理严格规范流程,争取在风险形成初期就及时遏制。同时要对风险事件进行分类整理,对重要性进行排序,提前为风险管理准备应对策略。另一方面,以建筑行业为例,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要注重环保,响应国家号召,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工程规定,全面展开建设进度,确保安全施工与工程主体同时进行,加强监管力度要从工程管理人员入手,在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严格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的安全资质,加强对施工现场中的设备的管理检查,定期维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证记录真实有效。在工程中用电安全也是需要重视的关键点,严格遵守用电安全制度,定期检查供电设备及线路,排查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贯彻“各尽其责”方针

企业的财务部门要建立印章票据有价证券等分管职位,各个职位互相监督,各司其职,定期对流动资金进行盘点,以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合同管理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办法》,达到风险防控的目的。在公司内部的各个职能科室负责合同审查、签订、履约等工作。凡是金额超过三十万的合同,都需要上报管理部门及风险管控部门审批,并认真审查合同内的条款,贵其中不恰当的内容进行修改。主要负责的部门,授权人和合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坚决落实调查资信,在双方谈判后拟定条款,然后认真审查条款最后才能会签,接下来就是等待审批、签署履约等步骤,最后备案归档。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全程管理。还需要制作合同管理资料审核清单,认真审核从最开始的招投标及议价到确认承包商资质,再到拟定合同基本条款,公司会审,公司会签等环节是否违反了规定,资料是否完整,确保合同签订的合法性。企业内常常会有合同会签职责分配不明确的现象,所以需要制定《合同管理补充规定》,根据合同的不同性质分类,根据其特性指定会签部门和他主要的审核职责。为了明确合同管理,详细合同的相关信息和履约情况,需要建立合同管理台账,把这些信息全部收录到台账里,在合同履约期间及时的给出在法律风险方面的建议,这些管理细则都可以给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个良性的督促,使他们严格按规定履行权利和义务,全面维护企业利益。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需要采购设备,或者物资,这中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想要有效的进行风险防控,就需要在日常采购计划中做好防范,首先制定计划,货比三家,确保采购价格不高于市场价,对各个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做出比较,再选择供应商。之后要双方签订采购协议或采购合同,确保在购买过程中没有经济损失,在之后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或者换新,总之要在管理供应过程以及之后的各个环节都加强风险控制,从根本做到防范风险。

三、全面风险风控的前景展望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面风险防控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要求了,所以应当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全面嵌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围绕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通过法律风险识别,总结和评估方法,制定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与全面风险防控制度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动员全体员工全过程参与,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上升一个台阶,使企业成功规避风险,促进企业更加平稳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化加剧,不断有国外企业走向中国市场,这种情况下,两种不同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企业面对的风险会越来越大,所以现在有必要在完善全面风险防控制度体系的情况下,加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更要高度重视这一点,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及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实力,提升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博廷.筑牢全面风险防控的基石[J].施工企业管理,2015

[2]路军.企业文化视角下的全面风险防控[J].经营与管理,2015

[3]申庆勇.从安全生产运行到全面风险防控[J].电子金融化,2015

[4]安军.加强风险全面防控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6-19,2014

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 安全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创新;发展

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文化,是对安全管理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导,是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如何通过一些可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预防、减轻甚至消除影响铁路安全风险的出现,是确保铁路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宣传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窗口。(和摘要重复可删除)

铁路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对安全生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评价,从而控制和处理这些风险,防止和(或)减少损失,保障铁路企业安全、顺利的运行。在铁路的长期发展中,铁路部门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和执行,并通过发生事故后对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实施,使铁路安全生产处于了“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状态。但随着铁路的提速和高速列车的开行,国际最先进的机械与电子设备的大规模运用,铁路出现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有时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测。如雷电、静电、电磁干扰、数据传输差错、软件缺陷、黑客攻击、操作失误等不安全因素在单一或共同作用下均有可能导致铁路运行或指挥设备失效并引发事故。

分段

鉴于此,加强安全管理预测技术,开展不确定性研究,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排列组合分析,努力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明确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的后果,据此制订并实施安全预案成为了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一、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是夺取铁路现代化建设全面胜利的迫切需要。

科学没有国界,文明不分彼此。虚心学习、认真借鉴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切创新成果和先进经验,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是上至国家、民族,下至企业、个人永葆活力、不断进步的睿智选择。通过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符合铁路安全工作的客观实际,更成为适应未来铁路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1.要讲科学。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新时期铁路安全工作的创新。安全风险管理理论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却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最先进、最科学的发展方向,为众多现代化企业普遍接受、广泛运用,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大规模铁路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安全压力日益增大、运输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实际,迫切需要以先进的理念、高效的手段和简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对每项工作进展情况及各项工作相互影响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随时纠正偏差,制定预案,推动整体工作科学、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是破解安全难题的一把“金钥匙”,要以创新的精神,以现有安全管理体系框架为基础,健全和完善作业规程和行为准则,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升安全风险管理的执行力。

2.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铁路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项浩瀚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任务繁重,数量巨大,而且涉及安全、运输、经营、建设、改革、民生等多个领域,彼此交织,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获得群众的支持,风险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在大力宣传铁路发展巨大成就、高铁建设的美好前景,以及实施一系列重大惠民政策和惠民举措的同时,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相信群众,科学决策,尽可能多的听取来自一线的呼声和建议,尤其要善于听取不同见解甚至是反面意见,谨防出现失误,同时,决策后要持续跟踪,随时拾遗补漏,确保决策得到正确执行。

3.强化履责意识,提高执行能力。科学的决策依赖于卓越的执行,各级中层管理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风险管理质量的高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责。

一是抓实,就是要抓好落实,各级管理者都应有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一丝不苟的落实到实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安全管理的理念、制度、流程等各个方面,必须坚持逐级负责,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从人员素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环境影响方面,全面排查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将安全风险的管控责任落实到各层级、各岗位,做到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

二是抓细,就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放松每一个环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决策一旦确定,各级管理人员要在正确领会意图、保证不出偏差的前提下,迅速制定出详尽的细化落实方案,逐级确定目标范围、职责分工、工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确保执行人员对干什么、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统筹兼顾考虑到执行人员的个人能力、承担的工作强度等主、客观因素,努力让合格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因此,作为一位员工,在注重标准化的执行过程中要逐条落实,要牢记岗位职责,不负使命,把工作做细,精益求精。

三是抓严,就是严字当头,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实践表明,安全风险管理,一严百实,一松百空。有人曾说过,安全法规,严则有之,不严则无。心太软容易造成安全责任意识的松懈,使安全防线形同虚设。只要各级安全责任真正到位,则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预防风险事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牢固树立从严管理的思想,坚持紧盯不落实的事、严追不落实的人这个基本思路,硬起手腕抓管理,在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坚决杜绝管理失控和监督缺位现象发生。一方面要注重问题整改,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要坚持以问题管理为导向,按照闭环管理的要求,以严谨务实的作风,自觉抓好任务分解、追踪整改、复查质量等重点工作,抓好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小事做好,把细节抓实,形成风险管理的闭环链条。另一方面要抓好跟踪督导,不间断的跟踪反馈是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通过高密度的现场检查、多专业协调作战等方式,加强对任务执行和问题整改情况的督导检查,尤其要提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重视程度,及时反馈信息,认真分析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迅速整改隐患,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再者要强调优化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伴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家更加注重合作多赢的思维模式,我们只有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切实解决铁路安全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人,用温暖的关怀感化人,用朴素的语言打动人,用美好的蓝图激励人,教育职工真正理解敬业爱岗、应知应会、尽职尽责的深刻内涵,引导职工群众依法合规的表达利益诉求,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力求将安全风险管理的各种刚性规定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处理严管与厚爱的辩证统一关系。

只有真正做到“严,细,实”,通过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实施风险管控和持续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水平,才能持续推动安全管理趋于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生产管理精益化进程。

二、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衡量基础管理是否扎实的标准从来都是相对的,需要在动态中不断补强。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建体系,知风险,明措施,抓落实,重改进”。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基础建设、过程控制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基础建设,就是强化设备质量、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等;过程控制,就是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管理;应急处置,就是对各类问题预先思考,确定应对方案并及时有效处理。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并形成闭环,建立以风险为驱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将设备、人员风险管理控制作为贯穿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链条,实现部门、专业、单位间围绕风险管理的联动和互动。将风险管理控制理念和行为真正融入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段,形成行政、设备、人员的三道防线,确保风险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杜绝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方面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避免给安全生产、运输经营、铁路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埋下隐患。全面深入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使每一件事情、每一项任务,都处于不间断的反馈与监控之下,为铁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一是要树立超前防范意识。新技术的应用会给我们带来高效率,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安全风险管理必须树立超前防范意识,在新技术投入之前就要对其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要始终不懈地坚持防患于未然,在大力夯实安全基础上下工夫,把重点放在杜绝违章违纪上,从源头查堵漏洞。更关键的是,我们还要建立起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坚持逐级负责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是要树立安全问题意识。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新设备、新工艺投入使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而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则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我们只有时时树立安全问题意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和消除,才能有利于安全基础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是要树立安全补位意识。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事故往往发生在结合部或多个违章的交叉点,要树立安全补位意识,切断由个别违章通向事故的通道,确保安全。为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抓教育培训,警钟长鸣,经常提醒干部职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另一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要求各级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查隐患,查漏洞,坚决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的行为。

三、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强大思想基础,是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是反映出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必须立足实际,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现行的安全管理进行完善和规范,促进现有安全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防止另起炉灶、生搬硬套。以市场为导向的铁路企业改革,必然会促进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所有创新的基础,必须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促使职工群众解放思想观念、主动参与改革,以合理调整企业内外的各种利益格局、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企业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只有符合客观现实的创新才是安全工作需要的创新。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注重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员工,为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实力;以挖掘与整合优化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对先进的措施办法进行系统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发展的企业环境和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是反映出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的先进铁路企业文化。风险管理适用于管理的各个层面。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基础,把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融于管理制度中,渗透到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建立和完善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有效地规范企业管理,推进管理升级,提升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与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实施。只有建立工作制度与考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领导重视、人员落实、制度保证、经费保障,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步入决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通过优化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三是反映出思想与行动的关系。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企业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帮助铁路企业职工群众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为铁路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从本质上讲也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本管理为主线,寓文化理念于管理制度中,改革完善企业劳动、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激励机制,整合企业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开发人力资源,以科学的制度体系规范企业行为,以有效的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和人才辈出的人文环境,促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队伍、经营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职工与企业的互动双赢和和谐发展。

一个拥有厚重历史底蕴的民族是不朽的民族,一个保持灿烂文明传承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一个充满先进文化气息的企业才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但是,文化建设氛围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干制度的汇集才能形成标准,若干制度的积累才能养成习惯,若干习惯的沉淀才会最终升华为文化。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让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进而转化为推动铁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加入你应用的相关文件.姚宝珠 ,山西工人报,200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