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课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7:51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1

所谓课程管理,其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实施,以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主体为学校体育教师,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并充分利用好学校周边的各类体育资源,进而能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方案。因此,大学体育校本课程主要由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及学校和教师通过加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再创造出的富有特色的大学体育课程等几部分构成。因而就可将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概念界定为体育类以校为本所进行的课程管理。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2.1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的客观条件相对缺乏

当前,相当多的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体育校本课程开设意识,并且在开设体育校本课程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物质水平低、体育场地器材缺乏等不足,这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正常开设影响很大。仅就目前来看,很多大学目前现有的客观条件对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需要难以满足,其以校本课程体育教师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和场地器材匮乏等为主要体现。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为前提,也就很难正常开设大学体育校本课程。

2.2体育校本课程有效管理与评价也不够

要正常进行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需要体育校本课程合理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人们从一些学者和专家的文献和调查研究结果可发现,不少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对申报和审议体育课程的程序没有正常履行,也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科学合理性方面略显不够。已经开办的不少体育校本课程对这个水平阶段大学生不适合,课程设置偏难现象突出。

2.3课程设置和开设的随意性比较大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方面,比较普遍存在规划的长远性和科学性欠缺的问题。其不仅缺乏组织实施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标准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其与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相当大。

3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3.1提高对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价值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做好校本管理的基本前提。以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为目标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主要价值追求,而本质追求就是追求健康第一的健康性。首先,大学体育把健康作为首要目标,这就要求体育的开展必须结合5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使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体育观,通过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大学体育必须突出创造性。这就对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提出了必须具备足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要求。作为体育管理工作者应将创造性在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充分体现;对体育教师来说,应充当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实现、组织、探索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目的地结合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不断进行修正;对大学生来说,就应通过积极学习和思考来争取自己最优化的体育学习效果。最后,大学体育要强调专业性。这就突出地强调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效果。对体育老师来说,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中,不断积累相关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研究,让大学体育的实际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2坚持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为首要原则。实施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理解和尊重,同时让学生能够有主动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机会,所有学生都具有充分发展的机会。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使学生有机会对课程开发决策有兴趣参与。同时还应多为每位学生个性张扬提供必要条件,要针对学生之间不同差异与经验,实施差异性教育。其次应突出自主性。这就要求体育部门必须将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作为依据,合理开发组织大学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实现权职的有机统一。只有结合实际,才能够使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有可靠保证。最后要注重全员参与。必须组织好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全程中。课程开发的主体不仅有教师,也要包含学生的提出所学课程项目建议的权力,要动员全校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其中。

3.3确立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的机构和内容

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的构建来完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就必须把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起来,具体对大学体育课程校本管理进行组织与设计。可借助于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以及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来构成这一机构。此机构的职能可以是按照课程校本管理计划,来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课程,以便促使课程系统与课程目标达到基本一致。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内容应与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紧密结合,这包括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和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等方面,以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构成了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的主要内容。

3.4构建体育课程校本管理体系的模式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设计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08-0029-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1998年正式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设立了管理学学科门类,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下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根据同时颁发的新旧专业对照表,原来的信息学、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与这一新的专业对应,这是“科技信息,专业名称近二十年来的第一次变革史”。

随着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以及医院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1997年我校开办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连续招生了4届专科层次学生。2001年,我校在国家教育部新本科专业目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下开始招收“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方向本科层次的学生。十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就如何办好有医学特色的新专业,在其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于医学院校开办这一专业普遍比较晚,如何借鉴原来5个专业的学科背景和特点,结合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过程,系统地设置适合医院信息化建设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办好本专业的基础。这个基础的状况如何,既影响到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又影响到学科、专业的发展。

1 专业发展背景及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之一是科技信息专业,再往前是科技情报专业。这一专业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过程

我国科技情报教育始于1958年。当时,中国科技情报所创办了科技情报大学,1959年并入中国科技大学后,改称情报学系。1978年,武汉大学创办了科技情报专业,之后吉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讯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等一批院校相继建立了不同特色的情报专业。1984年,武汉大学成立图书情报学院,设立情报科学系,并开始招收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到1992年,全国共有30多个本科教学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90年代初,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提出与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将依赖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各有关院校及时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1992年9月,国家科委的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把“科技情报”更名为“科技信息”,这在全国引起广泛的反响。1993年,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科技情报”调整为“科技信息”。我国情报学教育以改名为契机,向以信息管理为轴心的方向延伸和发展,开始了新的变革。

教育部于1998年7月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原来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五个专业合而为一,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90年代初那次改革不同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置不仅明确了情报学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根据信息管理内涵广泛的特点,与其他学科和专业进行了大范围的整合,目前这种整合与重构仍在继续。趋势表明,这种整合应体现专业内在的规律性与本质特征,高效地配置专业资源,顺应社会对复合型信息人才的需求,从而使情报学专业教育在一个全新的视野和起点上重新塑造自身,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组织与管理人才。

1,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发展概况

自1985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率先成立医学情报系(本科)以来,我国的医学专业信息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开办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多,截至2004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设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情况是:2000年以前批准的院校有4个,分别是吉林大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1985)、中国医科大学(1986)、华中科技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1986)、中南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1987);2000年至2004年底,教育部批准的院校有29个。由上述可见,仅仅4年时间,开办医学信息专业的院校从2000年以前的4所迅速增加到2004年的29所,加上其他相关专业,实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经超过40所。可见医学信息学教育发展态势十分迅猛。

1,3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培养目标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适应的行业领域以及能够胜任的专业工作,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培养目标,反映了专业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作用,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总体需求。在这一整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结合我校的性质、专业特点、师资状况和毕业生的就业状态,我校确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熟练运用中外文工具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管理和医学知识以及较强的适应性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各类医学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医学信息处理、分析、咨询、开发的医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2 课程体系的架构思路

课程体系是一个随着社会与学科的变迁而需要不断进行研究的复杂系统,其核心是专业的具体课程设计。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教什么”和“学什么”这一永恒的主题,对于一个面向医学信息管理的新办专业,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1课程设计的基本观点分析

(1)学科及专业取向的观点。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相对应的研究领域,本科阶段的课程设计应该反映本学科及专业的基本知识取向。但由于学科的分类及界定方法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分类会带来不同的体系,而且学科下知识的门类在不断增加,能纳入课程体系的课程又十分有限,因而如何适当地选择课程及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一个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

(2)学生取向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学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主张实行综合化教育,反对知识分科,以学科间综合的方法来传授各科知识,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考虑学习的内容,在课程选择与时间的安排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但这在实际操作中较难执行。

(3)社会取向的观点。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最终应为社会服务,因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经过对社会的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这种观点主张按照社会存在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塑造,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

综上所述,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既要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尽可能满足本科生较宽范围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需要。

2,2课程体系的构成

根据以上设想,参考其他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吸收十年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医学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分为数学知识模块、计算机知识模块、医学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5个部分,教学环节可分为4个阶段(图1)。

第一阶段,理工科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包括数理基础、外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工科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等5个方面。

第二阶段,管理类和医学类基础课。主要以管理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习为主,包括管理学基础、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学、正常人体学、疾病学基础、药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等。

第三阶段,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这是体现专业特点、培养专业素质所必需的课程。

第四阶段,专业方向选修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同时也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考虑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设立几组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

2,3具体课程模块的设置

根据前面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应当具有自身的特征。

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数学和外语基础,具有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知识,具有系统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具有管理学科的背景知识和较宽的人文知识。

能力结构:对医学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医学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维护和评价的能力;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的写作表达能力;组织管理协调、公共关系、社会调查及医学信息产品的营销能力。

素质结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系统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科研和创造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责任感。

要达到上述要求,主要依靠在学生四年的修读时间里,通过不同课程的教学来培养他们。下面对几个课程模块的设置作出说明。

(1)数学知识模块。人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所具有的悟性潜能,数学教育恰能起到启发人的悟性、挖掘人的潜能的作用。

开设数学课程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二是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三是为今后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数学方法。具体来说,包括基础数学课和与专业相关的数学课。

其中,基础数学课的设置可以包括:高等数学(150H)、线性代数(30H)、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0H)。与专业相关的数学课包括:离散数学(70H)。

(2)计算机知识模块。人们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准计算机专业”,同样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也是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及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参照《工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南》的有关内容,设置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计算机必修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36H)、paSCaL语言(72H)、c语言程序设计(72H)、微机原理(含汇编)(80H)、高级软件设计(70H)、操作系统(70H)、数据结构与算法(70H)、数据库原理与应用(70H)、计算机网络与通信(70H)、软件工程(50H)。计算机选修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工程与技术(36H)、网页与多媒体技术(36H)、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36H)。

(3)医学知识模块。医学知识模块是医学院校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课程,该模块知识设置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医学信息处理的能力。医学知识模块类课程包括:正常人体学(70H)、疾病学基础(70H)、药理学(30H)、诊断学(50H)、临床医学概论(120H)。

(4)专业知识(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是开展专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必须设置的最低限度的主干课。这些课程及其相关课程承担着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集中体现专业的特点。它们与学科的联系最紧密,专业知识含量大,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原则是:依托专业特点,服务培养目标,紧跟学科发展。根据新专业目录的有关规定,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演变过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是稳妥之举。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管理学基础(50H)、医院管理学(90H)、病案管理学(40H)、医学信息学(50H)、医学统计学(70H)、医学图像处理(40H)、医院信息系统(70H)。

(5)实践教学模块。根据专业的理论教学模块,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539H)、医院实习(16周)、现场实训(8周)和毕业设计(8周)四个环节,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

学生在学校实验室内接受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是实践教学第一环;到医院进行医院信息管理实习,了解熟悉医院信息化环境和要求,掌握医院管理运作流程和医院信息管理具体实施是实践教学第二环;而现场实训,在产学研教学基地,随工程技术人员到各医院承担医院信息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的具体任务,这样的现场训练是实践教学第三环;第四环就是毕业设计,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模块设计,程序能正常运行并通过论文答辩,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四个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形成相互渗透、循环上升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专业核心课程及其相关课程的构成如图2所示。

3 结论

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从本科生专业、硕士以及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办学体系,正进入快速、健康、全面发展的阶段。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3

我国在新时期适时推出了海洋发展战略,制定了海洋事业、海洋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对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各高校,特别是海洋类高校,纷纷设立涉海类专业及在其他专业设立海洋通识课程,扩展大学生的海洋视野。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一般都有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涉海类专业,另外还有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发展定位一般都是国内或国际一流海洋特色大学,打出 “海洋特色牌”,以期实现海洋特色定位下的理、工、农、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以,为了适应海洋大开发的新形势及海洋类高校的特色战略定位,在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开设《海洋行政管理》通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而欲开出《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建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前期研究综述

通过期刊网以“海洋行政管理”为题名和关键词检索后发现,目前已经发表的论文有60篇左右,研究内容可做如下归纳:一是奠基于其他专业之上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索在行政管理专业内开设海洋科技、海洋法、海洋管理等课程,把行政管理专业办成具有“海洋行政管理”特色的专业。二是作为特色研究学科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外部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并把学科体系归纳为海洋职能、海洋制度、海洋决策、海洋实施、海洋财政、海洋伦理等。梳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争论分野,并提出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如工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系统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并对学科体系进行宏观架构,探讨其概念、理论基础、管理理念、管理主体、行为工具、管理实践等问题。提出以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为基础,在适应海洋实践活动规律、海洋行政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三是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学者在分析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沿着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思路,建构了分散管理、统一执法,以及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信息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海洋行政管理宏观体制。探讨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史的路径依赖,职能配置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等问题及其克服。四是海洋行政管理某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底电缆、管道、海域使用等进行海洋执法监察的研究;提升海洋行政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升地方海域管理水平的研究;海洋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

前期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视角多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于海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其内容体系如何建构?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分?遵循怎样的逻辑?这些问题尚无学者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尽管如此,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体系的厘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法;(2)文献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头脑风暴法。在研究设计上,由于《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针对的对象为管理类和涉海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定位为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海洋通识课,在学科归属上又属于管理学科,同时在研究题域上又具有海洋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设计上必须考虑两个维度,即“管理”的维度和“海洋”的维度。另外,由于海洋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所以还需要考虑一个维度,那就是“公共性”的维度。

四、研究结论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4

[关键词]品牌管理;教学改革;能源精英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70-02

1品牌管理课程现状

品牌管理是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旨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智慧,使之具有成为能源行业精英的潜质,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尽早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的学术科研领军人才及实现技术革新的工程技术骨干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矿业类院校的办学思路应该是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施行业精英教育,培养能源工业精英人才。

“品牌与产品管理”课程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提供扎实的品牌管理理论基础和处理品牌综合管理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通过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现代品牌管理理论,锻炼学生从事煤炭矿业市场营销及相关工作的岗位技能,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学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2品牌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考核方式不合理

一直以来,闭卷考试是学校对于品牌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评定学生成绩中分量最重的砝码。对本科生而言,闭卷考试想得到高分相对容易,无非就是考试前突击一下。但是,这种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取得的高分,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不能彰显学生的真正实力。闭卷考试只会导致学生形成“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的思路格格不入。

22教学模式单一化

品牌管理课程属管理学的范畴,同时涉足了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和艺术学,综合性强,趣味十足。但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满堂灌输理论知识,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实践环节得不到重视和保证。特别是在能源行业背景下,单纯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学生被动学习,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缺乏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缺乏对品牌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使课程变得枯燥无味。既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是教学环节中的领军人物,其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备课,课堂讲解生动。但不容忽视的是,教师没有经过实践锻炼,缺少实践经验,教师的讲解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使得教师授课底气不足,缺乏自信,难以使学生信服。部分教师由于科研经验非常少,授课只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导致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品牌管理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31考核方式多元化

由于这门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来考察学生的能力,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考核方式不能单纯依靠考试,要改革以往的试卷成绩占大部分的做法,降低试卷成绩所占的比重,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日常课堂上各种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在讨论下的发言水平、思考问题的深度才是评价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在最终成绩评定中,考试成绩应占总成绩的比重不能超过40%,课堂参与案例分析及课程论文占60%。即在教学中轻成绩,重能力建设;轻理论,重实践动手。

32教学模式多样化

(1)调整教学内容,改善理论课堂。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使学生单纯地掌握理论知识,熟记知识要点并不会存在太大问题。甚至教师讲的内容在书上、网上都可以搜集到,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缩短理论课教学时间,在课堂上只对理论精华部分进行串讲,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其余时间结合能源行业特色进行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把科研项目中的关于品牌建设的内容拿出来进行分析讲解。比如当前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品牌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受计划经济等历史原因影响,煤炭企业普遍重生产、轻市场、缺乏品牌意识。有些煤炭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品牌管理”,但对企业品牌管理的认识仅存在片面认识。最后,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讨论,自行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掌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高。比如可以煤炭企业集团品牌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探讨,由此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实现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教师应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全面参与度,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把每个知识点的精华讲完后,可以拿出几个煤炭能源企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主动分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准备材料,提出该煤炭能源企业的品牌建设方案,最后要求学生小组提交方案报告,并且把方案报告制作成ppt,由小组代表走上讲台进行讲解。这样既可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又可便于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潞安集团的品牌,体现出潞安集团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战略,体现“绿色潞安”、“环保潞安”、“生态潞安”的理念,可以让学生体会现代煤炭生产业的理念,加深对中国煤炭企业的认识。

33增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经验

现如今,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是大多数院校非常普遍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该增加教师的项目科研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脱离经验主义,进入科学教育的轨道。让教师参与战略品牌类的项目和课题,可以增加教师的实际经验,加深教师对煤炭企业品牌的认识,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也会更准确,讲授案例的时候会更生动,自信心会更强。通过项目科研实践,以成功的品牌建设系统为案例,进行实践学习。同时进行品牌建设各环节实际课题的实战模拟,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品牌建设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和实践品牌建设系统的各个部分。另外,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积累较多的学术经验。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一些课题,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通过进行深入调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品牌建设的实践。

4结论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特别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鲜明行业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和煤炭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的重任。需要坚守能源精英教育这一理念,牢牢占据科学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培养更多行业学术大师和行业精英。品牌管理的教学改革,应该着眼于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科特点,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创新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洪光对高职院校品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6):77-78

[2]戴程学生的创造力哪里去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专刊):311-312

[3]陈文沛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8(1):396-397

[4]宋春颖,李志萍品牌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构想[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6):115-117

[5]向北平,张俊俊,朱建公,等品牌课程建设的几点体会[J].高教研究,2005(3):3-6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5

关键词:质量管理热处理质量控制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38-02

一、引言

热处理是改善机械产品或零件使用性能和寿命的重要手段。热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但是,优质产品不单单是生产制造来的,离不开管理和控制,如果不掌握正确的质量控制方法,就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品质问题,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热处理的相关理论是从事金属材料热加工科学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同时相关人员更应该具有管理思维,对金属材料专业的本科学生应该掌握实践理论知识,并能够将理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指导生产。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呢?针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我院开设了《热处理质量控制》课程,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生产及相关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思维,便于学生更好地、更快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教学理念是热处理质量控制应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上,质量管理贯穿于热处理控制的全过程中。本文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等方向论述阐明质量管理体系在《热处理质量控制》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核心理念

(一)课程性质

《热处理质量控制》是金属材料科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之一,为大四学年选修课。虽然属于选修课程,但课程综合性质强,需要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固态相变理论》《热处理工艺学》《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设备》《金相分析》以及《失效分析》等课程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因此,该课程对授课教师综合水平要求高。

(二)教学核心理念

1.建立科学的管理思维。在教学全程中,将质量管理的思维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理解作为生产与技术人员不仅仅要完成工艺设计,参与产品投产等生产全过程,更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热处理质量控制从热处理前、热处理中和热处理后三个阶段论述了热处理过程及相关的控制因素,概况起来就是“人、机、料、法、环”的方方面面都要控制,并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做好这一切,首先要懂得科学知识管理和质量风险管理。所以质量管理思想始终要贯穿于课程教学中,授课中首先讲授质量管理体系的组建、重点及应用。

2.强化建立质量规范体系意识。在教学思想指引下,结合企业生产管理等进行分析说明,让学生具有建立健全的质量规范体系的意识。热处理质量控制过程的前期应该完成产品的结构设计,材料的选择,工艺的设定,设备优化等方面工作。整个流程中的作业步骤都需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每一位员工都需要严格执行标准作业,这样相应减少各种差异变动,把品质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企业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规范体系,从制定到落实、到检查、到处理,一环对一环,最终保证落实。

三、课程资源配置及学时分配

针对课程性质及特点,结合我院情况,从发挥优势以建立特色课程为目标,组件了课程团队。团队成员中教授2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人员分工明确。由具有多年生产和管理经验的黄志求老师讲授管理与生产的关系,管理体系建立原则,内容以及如何生产中进行实施,该部分内容分别设置于第一课与最后一次课,共计4学时。通过该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现代质量管理的认识。总结现代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差点,帮助学生建立了现代科学的管理思维。热处理专业理论知识的部分内容由具有多年教学与科研经验的王静老师讲授。曲立杰为该课程总负责人,完成课程内容的讲授、建立完整的授课体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时间与讨论,学生实验部分由实验室马春力老指导完成。

四、教学方法及效果

基于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设计,全课程共32学时,分别设置了20学时理论课、8学时实践课,以及4学时实验课。

(一)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结合多个生产企业中的热处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属性。例如,正火齿轮毛坯件硬度不均匀等问题,某锻件开裂问题控制、热处理对高速钢性能影响。以实例说话,便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轴类、齿轮件的热处理质量控制过程,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有关热处理质量控制的因素等进行控制,根据零件的不同应用条件、结构要求,对其加工路线进行综合分析。就齿轮加工工艺而言,其过程一般为锻造制胚―正火―精加工―插击―热处理―磨削加工等。工序中涉及到的热处理包括预备热处理及最终热处理。预备热处理前应有锻造制坯等热加工环节。正火工艺是为了获得后序齿轮均匀加工的硬度,为最终热处理组织准备,以减少热处理变形,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其它过程。获得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结合长春一汽的等温正火生产线介绍如何控制正火工艺等。此过程中要应该体现质量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将涉及到影响热处理质量控制的一切因素,如材料、人员、工艺等,综合起来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2.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活动的开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活动利用课上学时,每组选择一种典型的机械零件,针对该零件的热处理相关问题,结合理论课知识,提出对该产品的热处理过程质量控制方案,例如轴类件的生产控制。每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到活动中,小组设组长1人,保证该课题活动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到活动中去。小组中推选出一名同学讲课,在课堂中汇报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内容、课程实施过程及效果。一名同学评课,主要针对该组同学具体工作进行评价,包括收获与不足。同组的其他同学解答全班同学及老师的提问。课堂中另设10~15分钟的讨论环节,通过每一专题练习、答疑及讨论使同学对该领域的热处理质量控制有很好的了解,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质量管理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

3.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检验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设为45钢淬火、回火过程质量控制,通过对全程质量控制获优异的力学性能。实验教学仍然以实践活动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报告,分组汇报结果。

(二)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实践与实验环节表现评价,主要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认知度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具有质量管理的思维和过程控制的意识。学生们明确表示只靠工艺负责人来实现产品质量的控制是不现实的,要有预防的思维,管理思维,所以要求对热处理实施过程前、中以及后等环节进行全面控制。

学生形成了过程控制意识。品质取决于多种因素,因此涉及热处理的问题不能忽视,这种都需要用数据去控制并记录分析。总结经验与规律,使过程控制不断地完善,明确自己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的地位。

2.设定更高的学习目标。课程教学始终以质量管理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增强了管理意识,明确热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技术人员的地位与作用。扩宽学生就业方向,将热处理相关的技术人员的价值最大化。学生表示主要学好专业课程并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思维,用管理指引生产,控制生产,生产品质最优的产品,创造优质的人生价值观。

五、总结与展望

《热处理质量控制》课程为我院新开设课程,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通过两年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教学内容需丰富,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更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教学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中实践教学环节较好,但仍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以通过此环节,学生不仅对课程的认识加深。而且学到专业课程以外相关知识,例如查阅文献、分析问题、总结汇报等,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有利于w生就业。

尽管课程开设时间短,但是我们的收获颇多。例如了解了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包括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联系等,掌握了学生的就业态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今后教学中我们将会因材施教,做好学生大学课程学习“收尾”工作,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六、结语

课程教学中强化了质量体系在热处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使学生建立科学管理思维。加强了课程与实践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热处理质量控制的认识。初步建立了授课体系,并进行了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项目资助: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LY2014-01);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JKa2013-001);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HLJ-2014136)。]

参考文献:

[1]黄志求.企业如何操作管理评审[J].认证与检测,2005(1-2)

[2]王静,王素梅,宋春梅,等.《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0(2)

[3]李秀查,郑朝辉,张岩,等.齿轮毛坯正火处理后硬度不均匀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河北冶金,2011(5)

[4]王冠杰.42Crmo锻件开裂原因分析与对策[J].江苏冶金,2014(6)

[5]徐启明,徐和平,陈莉,等.淬回火工艺对高速钢韧性的影响[J].工具技术,2015(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6

【关键词】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非营利组织管理;独立学院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它与政府及社会管理需要密切相关,在公民社会越来越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非营利组织管理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公民责任感,是独立学院在本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特点

1.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化的“结社革命”浪潮中得到了空前发展,各类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纷纷出现。我国非营利组织出现得比较晚,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而专门研究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程也是近几年在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因此本课程相关的教材较少,大部分教材偏重于理论研究,而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应用性较强的教材很少。同时,相关的案例教材也比较缺乏。这些都提高了本课程教学的难度。

2.是一门综合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吸收了管理学、社会学、领导学、会计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多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求授课教师也必须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非营利组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管理环境变化的复杂性使得必须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典型案例和情景案例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并结合学生课外实践如各类志愿活动、慈善义卖、义教活动等,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4.是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

《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在讲授公民社会等理念的同时帮助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价值观和公民责任感。其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培养他们掌握基本的非营利组织就业的能力,增加他们的选择。

二、《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

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课程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也要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适应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在兼顾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重视实践环节,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内容的结构上,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上,要从基础理论入手介绍非营利组织的涵义、内容以及从它的发展脉络探讨其生成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在微观上,主要从非营利组织的具体运营维度来深入了解和分析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包括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治理、财务运作、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等方面。

在整个教学体系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知识是课程的基础和起点。独立学院虽然区别于其他科研型的大学,但是作为本科生教育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理论,为后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各章当中,再通过案例导入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关注。

为了适应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要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如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尝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2.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坚持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内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结合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确定和修订具体实验项目,并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可参与实验过程的程度和参与兴趣,设计具体实验环节,最大限度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非营利组织营销”一章中,以团队形式进行营销策划,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会营销策划的步骤和要义,为日后的工作积累实践能力;在“非营利组织领导”一章中,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团队领导人,由领导人带领团队完成战略规划等任务。也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如“郭美美事件”等非营利组织的各种行为失范事件,引导学生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非营利组织角色”等进行深入探讨。

课外实践主要是充分利用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的情况,如参加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党团组织开展的福利院、孤儿院探访活动,各种慈善义卖活动,社区一对一帮扶和义教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开展课题调研,并在课堂上进行经验交流,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观察调研能力。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在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还要适时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情景学习论、认知弹性论,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具有多元表征的潜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判断和反思的过程,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的判定、分析和意见,阐明某一学科的一般规律、某一问题的具体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非营利组织管理》这门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引入一个案例作为导入,吸引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然后在每一章都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进行分组讨论。

在案例的来源方面,鉴于相关的案例教材较少,除了利用案例教材如罗伯特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与应用》以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①民间公益机构编制的案例集,如npo信息咨询中心主持的《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集》、由温洛克民间组织能力开发项目组织编撰的《温洛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参考资料系列》等;②各类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网站,如中国社会组织网、中国公益热线、中国npo服务网等;③各高校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网站,如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等。

在案例的选取方面,除了要选取国外经典的案例以外,主要集中选取国内的案例。因为国内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加有亲身体会,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其次,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时间较短,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能更加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唤醒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最近令非营利组织陷入信任危机的各类事件——郭美美事件、“希望工程”违规投资和假信事件、章子怡“诈捐门”事件、红十字会志愿者马书军侵吞公益善款等等备受公众关注的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就这些事件进行资料搜集,了解事件的全貌,并对这些事件进行问题讨论。或者就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建立自己观点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如在非营利组织任职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或者是研究非营利组织资深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讲座,介绍自身的工作经验或研究成果;或者组织学生到非营利组织的办事处参观,启发学生对非营利组织具体管理实践的思考。

3.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形成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在体验情景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例如,在“非营利组织营销”这章中,首先由老师讲授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基本理论和进行营销策划的步骤等基础知识,然后分组让学生回去准备各自的非营利组织营销策划,写成营销策划书,最后回到课堂上分享和讨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评价,评出优秀的营销策划书。在“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一章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参与的志愿活动就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自己充当非营利组织管理者时应该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立体化教学法

立体化教学法主要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各类课程网站、网络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等资料,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信息量的最大化,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课程视频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结合香港乐施会、宣明会等知名非营利组织的电视节目、公益广告等展开对非营利组织劝募方式的讨论;结合“自然之友”的十年发展之路来深入探析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发展等。

四、结论

总之,《非营利组织管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特色专业选修课,结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中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的发展适时更新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动手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维安.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贾名清,方琳.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7

关键词:应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不断增长,作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成为各方专家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蔓延,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应届毕业生就业。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即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提供专场或其他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等。为此,国家还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经管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等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因而其实践性非常突出。因此,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必须树立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必须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多采用新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二、文献回顾

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目前,我国已有15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专业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对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的研究一般认为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陈锦坤、孙正国指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形式、地点、时间诸项,就形式而言,有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实训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南志珍总结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示范试点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将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占专业总学时的40%;侯箴则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应设计为课程、案例、软件三大模块。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中,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刘佩华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习的内涵和功能进行了探讨,提出本着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的原则,采取模拟实训、案例辨析、专家授课、企业见习和市场调研等实习形式,并对实习的效果进行评定,真正发挥实习对本科毕业生的作用。文建秀,康晓卿等人从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的教育理念出发,提出通过实验室建设、课堂案例讲评、模拟实践教学、举办专题讲座和实习基地参观考察等措施,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

三、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笔者在借签上述学者关于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实验和实践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以“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如图所示),具体实施和操作方法如下:

1.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前单纯只讲授理论的授课方式,引入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实践课堂”,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占教学计划总时数的1/3以上,老师每讲完一个理论模块都应配有2―3节的实践课。在课程一开始就将授课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固定的合作小组,各小组取队名、推选小组长,并选取一个真实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对象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始末。从工作分析和职务说明书的编制开始,到人力资源规划设计、招聘广告撰写、培训方案拟定、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及薪酬体系设计,老师每讲授完一个人力资源的职能模块,各小组利用课后时间深入企业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完成该职能模块的案例分析,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打分。在面试和招聘模块则模拟出招聘会现场和面试场景,采用角色扮演方法进行模拟训练,每个小组根据职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设计“评价量表”,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分配,一部分学生扮演考官,另一部分则扮演应聘者到其他小组应聘,各面试小组给出每位应聘者的面试得分,并说明判断的依据,做出录用决策,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作适当的引导,招聘活动结束后进行点评和总结。

每个小组在实践课堂上的综合得分计入到小组每位成员的平时成绩,比重占到80%,小组得分高个人得分也高,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平时成绩的20%则设定为学生在实践课堂上的个人表现,可避免搭便车现象出现。另外,遵循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各小组长平时成绩综合得分有5-8分的加分,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选取真实企业为分析对象,将企业真实的背景材料应用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使案例分析具有连贯性,背景材料不脱节,有利于学生整体地、系统地来认识、分析和解决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另外,在“实践课堂”上还可邀请校外知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们及时更新和拓展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比如《劳动合同法》解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生就业面试培训讲座等等,使同学们对真实社会环境下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有更理性和直接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大学生应用及就业能力。

2.实验平台建设

要开展实验教学首先应建设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在60平米左右,拥有计算机60台以上,要能保证两个行政班学生(约60人)同时进行实验。在实验室安装人力资源管理实习软件,该实践平台系统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组织设计、工作分析、人事管理、招聘管理、合同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奖惩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模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一般应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1周左右的实习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操作,熟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应用系统,可以学习到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包含的基本项目内容,弄清楚其中的关系连接,同时通过参与不同模块的实验,接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学习掌握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实验实习课期间,老师要与实验室管理员和软件公司客服人员保持沟通和联系,对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并定期进行软件测试、更新和维护,开发新的功能和模块,使计算机模拟操作环境更好。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和学院应积极联系学校周边具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工商管理综合实习基地或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协议的形式达成双方互利的条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可利用工商管理综合实习、社会调查或暑期社会实践等时机,由专业教师带领深入到企业实地参观考察或挂职实习,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充实师生实践教材内容,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特别对于不久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三、四学生来说,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单位管理的需要。

最后,为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每个学期在工商管理专业及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课程中应用以上实践教学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和效果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成为实践课程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课堂的教学和校内外的实验、实习中来,激发他们发现知识、理解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主动性,全面地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协同工作的能力以及业务操作技能,让学生在该教学体系中真正受益,增强他们社会适应力和职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新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J].中国水运,2006(12):231-232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15

[3]傅志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1(3):10-12

[4]罗绮科.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81

[5]文建秀,康晓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40-142

[6]赵秋成.实践性教学与大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3):94-97

[7]黄维德,李燃.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案例方法与实验方法[J].人才开发,2008(10):28-29

[8]何东云.《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探讨[J].经济师,2007(7),143-144

[9]刘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J].人口与经济(增刊),2002(10):96-98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旅游行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有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数据表明,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37亿人次。可以说,我国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然而,目前许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却不尽人意,这就急需对该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实际能力和较高职业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存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生大都从初中直接入学,因此在认知能力、知识结构、欣赏水平、价值观念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欠缺,对于专业性强的课程学习较为困难。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较多,涉及知识面广,针对起点较低的中职学生是较大的考验。此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思维相对活跃,动手参与能力较强,然而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占据大半,实践课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育教学方式不灵活

许多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仍然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理论教学仍然是“满堂灌”式的注入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显现出来,积极性没有有效发挥。部分学校虽然也使用了课件等电教手段,然而大多也只是文字与图片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流程过于单调呆板,多媒体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上实训课的积极性虽然较高,然而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示范,然后让学生练习,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师资力量不强大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然而,部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师只讲理论、实习教师指导实习的状况,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双师型”教师较少,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严重脱离实际需要。

4.考试考核方法不科学

中职学校学生考试考核相对较宽松。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起点较低,为了提高考试合格率,教学要求已经无法再低,而且部分学生也认为中职学生也自认为学校本来就应该这样。如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临时抱佛脚,或者交点补考费糊弄过关。尽管很多学校都采取百分量化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然而大都执行不到位,对学生缺乏激励作用。如此考试考评形式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5.资金政策支持不到位

近年来,部分学校在办学硬件上有所提高,建立了模拟导游、餐厅、客房等模拟实训室,然而作为旅游实践教学中心,各种设施设备仍需不断完善。此外,学生参与实践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实践能力不足。

二、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中职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中职教师应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教师应注意增加自己教育实践和理论知识,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创新,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2.科学课程设置

学校应根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特点,适当加大实践课程比例,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此外,针对旅游专业学生,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的讲解中掌握历史和地理方面知识很有必要,因此,在开设《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课程的同时,应把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等课程作为旅游专业课程开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加强校企合作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学校在通过实训中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有选择性的与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点等企业合作。学校还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实习基地挂职,或者聘请实习基地的优秀实践专家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讲授实习相关知识与技巧,逐步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方法,采取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例如教学中可以设置前台接待场景或模拟景点导游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参与情境模拟,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5.完善考评体系

针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法,完善考评体系。首先,应注重平时成绩,将日常作业、上课表现,平时操行等平时成绩纳入总评成绩,严格百分量化考核。其次,期末考试可以分为理论与情境模拟两种测试方式,在抓好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导游讲解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锻炼学习的综合素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旅行社、酒店等单位参与实习,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6.政策资金支持

学校方面应加大对校内实训室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学习提供必需的硬件条件。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切实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三、结语

总之,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应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学生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9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知识体系;课程群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022-05

中图分类号:G642

0引言

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在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层面的知识内容,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w系必须做出相应的系统化调整。文献[1]讨论物联网知识内容融入信息管理专业的可能性,论证信息管理专业融入物联网知识体系以培养物联网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可行性,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以智慧物流等应用为突破口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但对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所需覆盖的知识内容及由此而导出的课程群语焉不详,并没有进行详尽的描述与探讨。为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物联网知识体系和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1“物”信息纳入管理对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

信息管理专业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环境下催生的管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和传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以进行信息管理”。在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中,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是信息管理专业研究和传授的知识核心;在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类课程是“把信息科学应用于管理科学”的桥梁,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的关键。当前,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以计算机软硬件课程为主,主要涵盖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群。

随着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感知扩展到“物”端,“物”的信息开始纳入管理,而且所感知的“物”不再局限于该类“物品”某个批次的整体信息,还可以具体化到某一实际的“个体物品”上,也就是说,所感知到的信息粒度变细。相应的,要识别的管理信息粒度变细,信息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数据时代应运而来,另外,信息传输也不再完全依托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使信息感知的物理空间范围扩大,即时通信使得信息感知的时间间隔缩小到时刻点,而信息存储和处理也不再是单一模式,有分布式信息存储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这样一来,可管理的信息变多,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互联成网,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加强,信息利用的数据范围扩充到“大数据”空间,信息管理的模式发生新的变化,管理的模式也随之变化,管理将变得更加敏捷化、智能化、柔性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管理过程和管理环节势必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造。把细粒度的“物”信息纳入管理触发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而且,这些新技术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并不是以点状离散分布于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中,而是全方位涌现在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呈现系统化的特点。无论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信息处理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都发生较大范围的扩容。这样一来,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就需要在信息处理的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化调整,并需要根据知识内容之间的紧密程度和衔接关系,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也就是基于此,才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1]。

2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新知识集合的系统化切入不能是简单的“打补丁”,更不能“喧宾夺主”,而且,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也不能完全照搬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为此,在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2.1建设思路

课程群的建设涉及知识空间的组织,也涉及知识内容讲授的时间安排。

首先,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明确物联网学科方向毕业生未来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其次,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为突破口,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的物联网三层架构,识别并收集智慧物流等应用需要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之外的物联网新技术的知识内容,以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

为了让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内容与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知识体系相契合,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以信息处理的各个阶段为框架,对收集到的物联网知识内容在“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5个阶段上进行再组织:划分“物”信息在这五个阶段所涉及的物联网新技术,通过知识领域分析其中存在的知识单元以及各知识单元中存在的知识点,最后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构建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3],辅助参考文献[4]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应用知识三个层次上,梳理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并依托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构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群。

最后,分析不同知识单元、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兼顾信息管理专业已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间安排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物联网方向课程群各个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和建议修读学期,以规划课程群的时间安排。

2.2建设原则

(1)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和重点,也决定不同知识内容的授课学时。“构建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学科方向的课程群”首先需要解读该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

(2)识别学科方向上的知识内容需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突破口,以突破口对知识内容的需求及紧密程度为依据,将识别出的知识内容引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则需要依据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进行系统融合。

(3)课程是知识单元的聚合,课程体系是对知识体系中知识内容的粗粒度覆盖。识别知识内容,梳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才能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知识体系可以由不同的课程体系覆盖,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

(4)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基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基础课程群。

(5)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既要推陈出新,也不能“忘本”,不能丢掉专业固有的知识内容和特色。

(6)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既要变革知识点的结构等空间因素,也要调整知识点传授和课程讲授的时间(学时)安排。

(7)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在进行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变革时,还要同时调整课程内外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

(8)承认不断改进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在变化,应用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更应该与时俱进。

3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根据上文论述,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已经基本覆盖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所以,笔者把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限定在物联网的核心知识领域进行探讨。

3.1培养目标的解读

培养目标描述毕业生未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解读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从上游“产品制造”、中游“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到下游的“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5]。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所培养毕业生可能的工作环境在物联网产业链的中下游,即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物联网a业链中下游培养既懂管理理论又懂新一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应用物联网知识在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进行信息管理的集成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管理学基础知识、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基础知识,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应用与维护等职业能力,能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集成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撇除信息管理专业与物联网知识体系共有、重叠的基础知识,通过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需进一步引入物联网核心知识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集成与应用。在知识传授时,尤其是在学时总数受限的情况下,不要在原理上“劳师动众”,而要在集成、应用上“浓墨重彩”。这意味着,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需要基于物联网工程等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级别,进行知识内容的“缩放”:缩小那些原理类知识的范围,缩减它们的授课时间;增大那些集成和应用知识的范围,加长它们的授课时间。

3.2按照信息处理脉络梳理物联网核心知识领域

依据“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五个阶段所构成的信息处理脉络,把物联网体系结构识别、收集到的物联网技术知识进行再组织,围绕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核心知识领域,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并未罗列信息管理专业中已有的、与物联网工程专业重叠的且没有变化的知识领域,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另外,“aR物联网技术体系”描述“物”信息处理各阶段的技术框架,把它归属到“物”信息利用阶段。

3.3知识体系

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2]31-42,82-114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4]22-56,针对表1中梳理的知识领域,围绕集成和应用,确定知识领域内知识内容的最小闭包,并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细分知识领域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把一个知识领域细分为多个知识单元,再把一个知识单元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细分后物联网方向的知识内容见表2。

在表2中,不同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笔者缩减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部分的知识内容,把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以及物联网控制等知识领域的知识内容浓缩在“aR物联网技术体系”知识领域中;放大信息加工和利用上的知识细节,把物联网处理层的“mw中间件技术”“CC云计算与服务计算”“Dm物联网数据挖掘”“iD智能决策”以及应用层的“iL智慧物流”等知识领域单独列出进行知识强化。

4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王志良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据知识单元、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笔者确定覆盖知识内容的物联网课程及其授课时间和修读学期,得到物联网知识体系的一个课程覆盖――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见表3。

管理学的课程体系篇10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