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8:39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1

abstract:thispaperpresentstheimportanceofundergraduates’shaping-upclassviewedfromdialecticrelationofinternalcauseandexternalcause.theexternalcauseofhealthismanykindsofshapingexercisesinshaping-upclass;theinternalcauseofhealthisthedesireofbeautyandtheideaoflifesport.thepaperconcludestheproblemsexistinginundergraduates’shaping-upclassandsom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

关键词:内因外因论;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

Keywords:internalcauseandexternalcause;undergraduate;shaping-upclas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02-01

0引言

根据有关研究,现代大学校园里,至少有38%的学生具有肥胖、消瘦、斜肩、驼背、身材矮小、脊柱侧弯、o型腿、X型腿、双肩不平、耸肩等不良体形,34%的学生患有贫血症和营养不良症,28%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不能达标,许多女大学生因身体疾病而不能胜任正常的学习。如果以上情况不能尽快改变,势必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和今后的生活。本文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形象塑造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在找出其弊端,促使其完善。

1内外因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目的是进行身体美、运动美、人格美塑造的重要阵地,以达到为教育服务的目的;是大学生塑造身体美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属于大学生身体发展的外因。而大学生自身内部促使他们去参加体育运动健身健美的观念和主观意识是内因,根据矛盾论内因与外因公共作用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2形体塑造课程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外因

2.1形体训练法形体训练是遵循数学中的美学原理,针对学生的姿态和体态进行的训练。大学体育课开设健美操、芭蕾训练、瑜伽等基础训练都能增强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的骨胳发育,是很好的形体训练方法。大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追求,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健美训练法健美练习是人们借助于哑铃、杠铃和特制的器械,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有效的方法来锻炼身体,是使身体强壮、健美最有效的方法。健身练习能提高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平衡,使人体各部位的肌肉发达匀称,体格健壮,实现富有雕塑感的艺术美。

2.3有氧运动训练法有氧运动是一种长时间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有氧运动的形式和内容较多,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有氧运动训练,对大学生形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氧运动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和谐发展,有益于矫正和改变身体形态。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肌功能,增强肺活量,减少心肺呼吸系统疾病.提高肌体免疫力。而且有氧运动具有安全性、适应性和娱乐性,非常适合大学生。

3形体塑造课程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因

3.1培养审美意识大学生希望通过特殊而科学的形体训练方式培养气质,使自己真正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结合。而形体课程教学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修饰、改善、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形成健美的体型。久而久之便会激发学生认知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艺术、音乐方面的修养,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的目的。

3.2意志品质的培养形体训练,贵在坚持。形体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长年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它通过一系列身体的运动和动作的协调锻炼来完成学习培训任务的。在训练中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要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收到效果。

3.3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形体训练课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达到强壮体魄,健美形体的实际效果,这无疑可以起到改善思想情绪,舒缓精神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可以锻炼其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品格,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为今后应对社会的需要打下基础。

3.4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生通过形体塑造课程,懂得了如何进行运动锻炼,如何进行形体塑造。他们从中获得了自信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4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讲,评价课程教学的效果,主要是基本形态的指标,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以及学生在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方面的变化评价为零。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缺乏系统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形体美客观标准的认识与理解的具体内容。

5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以多种形体训练方法是大学生健康的外因,而课程中培养大学生追求美的内心渴望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内因。根据大学生体型塑造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建设,从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过程、教材等方面进行完善。②开发新型形体塑造项目,科学运用运动锻炼规律,积极开展教学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制定衡量课程评价指标,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小林信次,孔祥安译.体育美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2

1高等产品设计教育课程应当顺应“产学研”联合模式

从社会各界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诉求看,产品设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也认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的课程体系是必然的方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从“传统课程体系”到“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阶段转换势不可挡。本研究前期已然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的诉求出发探究目前我国课程体系的困惑是“从何而来”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现状,可以从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5个层面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目标“指向不明”与“过度借鉴”没有很好地体现当代产学研时代背景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门类狭窄”与“知识陈旧”无法跟上当代时代背景下科技与知识更新的步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都表明,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产学研”的社会背景尚存鸿沟。对我国课程体系“现居何处”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意义重大。不过,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还不能充分体现产品设计教育的社会属性。笔者将研究视角从现实转向未来,探寻外部社会对课程“意欲何往”的观点,破解课程改革的前瞻性难题:当前社会中的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为何。

2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认识各有侧重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四毕业生、企业雇主、产品设计教师等不同社会主体,对教学、科研、生产联合课程体系的趋势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四毕业生更关注课程的内容及为工作技能做准备;企业雇主更关注产品设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与职业技能;产品设计专业界更关注产品设计师和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要求;产品设计教师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体验到的课程面向“产学研”的改革变化。

二、“产学研”联合模式对产品设计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1社会需求对产品设计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

本研究提出的我国本科层次产品设计毕业生通过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目标所体现出来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是共性与个性能力的结合,与当代设计实践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兼容性。

2利益相关者对产品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各有侧重

产品设计教育界(学生与教师)更关注知识应用、设计表现、设计分析等设计能力,但对可持续发展等非设计能力重视不够。设计产业界(企业雇主)偏重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创业等非设计能力情有独钟。

三、产学研联合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诉求、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研究得出: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的走向应当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我国的国情接轨,着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的课程体系。其构建的思路与设想如下:

1课程构建的价值取向

通过从“传统”到“产学研”的时代背景透视中挖掘出面向“产学研”的课程体系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从课程体系各要素的“价值取向”来源中梳理出适应“产学研”社会背景的课程体系价值取向,如课程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表现性目标”取向结合、课程结构的“混合”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评价的“主体”取向等。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要素价值取相注重信息素养、注重人才高阶能力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理论支撑。

2课程目标的重建

课程应以培养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为重建目标。随着某课程目标的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将由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出来。产品设计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四个子维度,体现的是整合的能力观,连接着产品设计实践与课程。如表2所示,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从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这几个维度进行设置。

3课程内容的重组

重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课程目标并体现面向“产学研”的理念。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目标框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导航。我们先对课程目标框架中的分类与要素进行调整和重组,并具体化为可教学、可评价的表述;再分别根据行业、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个性要求,最终确定课程内容。

4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学校层面课程重构的重点。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应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中通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化、通识课程内部要素优化、分科课程融合综合化、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化等层面。本研究提出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可作为高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参考。

5课程实施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设计是产品设计教育课程构建的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需要多方实施主体的全面参与;实施方式的多样选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适应实施媒介的更新换代;实施环境的优化处理。课程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背景、信息化的实施环境。

6课程评价的选择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性的建立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重他评”走向“重自评”、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和素质”、从“硬性规定”到“弹性约定”、从“比较标准”到“绝对与个体标准的相互结合”、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加强评价对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导向。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71-01

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建筑的本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单纯满足居住的基本条件,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要求建筑工程技术要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求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要掌握现代工程施工技术,响应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求,教材的更新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不同中职教育学校必须根据培养人才目标和办学条件进行合理定位选择,改革和创新教育课程的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职工程教育为了适应时展的趋势,其中需要注意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1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和任务

教育课程是教师组织教学主要的参考依据,作为传承知识和文化教育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形成教学活动的系统。教育课程体系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它一般包括三大环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所以中职的工程教育课程也是由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重要环节组成。各个课程之间的比例是由不同的课程结构组成的,不同课程之间比例组成课程的体系。课程当中所包含的知识体系组成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授给对象的过程,就是课程实施。

2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任务和教学目的

课程体系作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从整体上考虑课程如何实现建筑人才的培养,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复合型工程技能。所以为了构成合理适当的课程比例关系,选择的教育内容需要更具有合理性和高效性。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更具有专业性,工业需求作为教育体系设计的直接动力,为工业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立足于长期的工程教育实践中,我国的工程教育课程形成了新的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发展对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日益严格。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趋势,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以全方位工程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同时不能背离工程教育的本质规律,才能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技能的训练,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形成复合型工程技能,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工程师。

3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构造缺乏多元化和国际化。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有功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单一成就和课程实施弱化等。

(1)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需要注意课程之间的比例和重学轻术的倾向等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遵循以学科导向设置相关课程,造成了重学轻术的倾向。理论课程占得比例太高,实践课程相对非常少,工程教育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实践课程没有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课程结构比较呆板和单一,缺乏新颖和灵活性,必修课程占得比例过高,选修课程比例过少,基础课与专业课等必修课在课程计划占据了大比例;可是跨科课程、综合类课程却非常少,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视野的拓展,难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课程。应该引进“欧洲工程教育e4(enhancingeningneefingeducationineurope)计划”,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更加符合课程体系的框架和内容结构。

(2)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需要提高工程教育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等。课程内容不能适应时展的趋势,忽视课程的更新程度,使教材落后于当今时代科技快速发展;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内容一般过于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另外课程内容目前国际工程科技知识占据比例过低,使当代的中职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国际化意识和创新意识。我国的校企合作实施课程缺乏一套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

所以,可以适当地将工程伦理、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人文社科类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列入选修课表。

(3)在课程实施方面,必须要保证课程的实施要保证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健全。在我国当代的工程教育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方式比较落后传统,一般都是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互动民主的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创造性。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国际化过程中,缺乏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比先进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提高工教育课程实施国际化的速度等。采用卓越的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将我国工程教育现有的课程体系发挥得更系统和全面。

例如:某中职学校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学习,不断加强学习项目,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2012级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专业试点的课程内容,都全面地包含了化工类、水利工程类和机械模具类的学科知识。不单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加强了试验性活动的探索。在不同的专业老师指导下,为学生打造了真实性的情境式教学环境。

4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的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我国的工程教育必须提升课程体系各环节优化程度,合理利用高等工程教育的雄厚资源,完善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和实施手段等,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新型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郭桂英,张花康.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及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36-41.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生取得学分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将学分制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科学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是以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为依据进行设计,以探索性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课程。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在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教育目标定位不完备,系统性不强,评价机制不力,监督机制不全等问题。已经成为有效提升我校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障碍。因此,将学分制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科学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积极贯彻“以学生为本,以激励为主”的学生t作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不是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第一课堂化。而是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根本属性的基础上,引入第一课堂教育理念。有效改革现有第二课堂活动的弊端。提升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质量。其变革有以下几点:

1、改变第二课堂的无序状况,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效。

目前,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组织者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总体上都呈现出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坚持第二课堂活动已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引入课程的理念,对其活动的开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系统性的设计。

与此同时,就每一具体学生而言。由于参加某一活动的不连贯。其所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也就十分的有限。因此,将每一活动细分为具体的活动课程单元,一是明晰每一具体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使之成为一个有指导的教育过程,二是通过活动课程建设,系统编制活动教育影响因素,使之成为对学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其某一具体素质的目的。就显得尤为必要。

当然,实践中必须坚持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完全自主、自发参与,以具体实践体验为特征,以课余校内外组合时空为特征,还应大量利用网络时空来实施。因此,第二课堂活动不会也不应成为第一课堂在课余时间的翻版。

2、改变第二课堂无评价的状况。强化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

传统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的兴趣性充分,但系统性不强,自为性不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情绪体验,认识也常常停留于感性阶段,应参加哪一项第二课堂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没有一个检查衡量的标尺。我们实施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课程化管理,也就构建了一个从客观上可以衡量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成效的标尺,依据这一标尺,学生即可自我衡量其素质发展的状态,查漏补缺,从而增强其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我们一是对照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了四大素质版块,设计必修课程。促使学生全面认知素质培养要求,二是于每一版块设计若干选修课程,充分尊重学生在第二课堂课程选择上的兴趣性、自主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三是系列化的活动设计,不仅促成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化训练过程。促使其将优良素质内化于头脑。落实于行动。

3、改变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脱节的状态。整体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大系统的两个子系统。第一课堂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而作为具有第一课堂补充功能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与第一课堂的对接,更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在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则相对较少且不系统。因此,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调整、设计和整合,不仅能促进第二课堂子系统实现局部优化,使第一课堂的教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达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而且通过实现第一课堂子系统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能促进育人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因此,构建形成学分制条件下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是整体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1、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第二课堂,是相对于大学生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自愿参与的各种教育活动。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体性,是决定与影响其实际成效的关键因素。为此,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以第一次全国人才丁作会议鲜明地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积极贯彻“以学生为主。以激励为主”的教育理念,充分启动与激励大学生参与。并以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导第二课堂活动。

2、活动课程体系构建应重点遵循“三大原则”第一、导向性原则。设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应重点考虑设计的指导思想,其设计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引领”作用。

第二、个性化原则。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学分制是尊重、发挥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活动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学生个体不同于他人的个性优势方面的发展,真正达到主体学生个性化或优化学生个性发展。个性化原则的基本特点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人格,发挥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在兴趣、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心理优势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发展个性的信心和动力。因此,鼓励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长。避免“千人一面”。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它由多个模块构成,各模块作为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活动课程体系中的各模块都可以通过认真设计、实践、观察,测试等手段,并充分运用“学分”这个激励杠杆,使宏大、复杂、繁琐的体系简单化、明细化,从而使活动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达到应有的目的。

3、活动课程的设置

我们设计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由学习领域和学习课程两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分为四块,思想道德、实践创新、文化艺术、体育。每一学习领域由若干活动课程组成。每一个活动课程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计划等,从而构成相对完整的活动单元。其中实践创新领域设计必修的专业类活动课程,学生必须完成一定专业类的活动课程学分。每一门课程修读完成后可获得一定的学分。

我们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读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并获得8个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师范生必须完成,必修课程4个学分,非师范生必须完成必修课程3,5个学分。学生必须在每一个学习领域内至少完成0,5个学分。在以上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四个学习领域中选择同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课程来完成学分。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全位、多渠道地发展综合素质。

三、学分制条件下活动课程体系的管理与实施

活动课程体系管理过程学分化,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最佳结合点。采用学分制,就是将学生活动课程成绩纳入学籍管理,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既为学生灵活安排自己任选和必选活动课程提供了可能。又通过规定学生的基本学分和鼓励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方式,实现了组织的灵活性和科目要求的规范性的统一,既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保证基本素质平台的实现。

1、活动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的设计、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活动课程的安排。活动课程的设计采用分级设计、分级管理。根据活动课程的特点,管理实行校、系两级管理,既有集中,又有分散,充分调动校、系两级管理的积极性。学校一级负责设计校系两级活动课程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具体措施,系一级具体负责本系学生活动课程的指导、选课和检查。

活动课程计划的制定应包括活动课程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数、学分数、周活动时数、开展活动周数等。学校要叉,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活动课程设置安排做出总体计划,并且向学生展示每门活动课程科目的内容、要求、所能达到的水平、指导教师的情况以及选择某门课程所应具备的条件。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哪些是必选的活动课程,哪些是任选的活动课程,如何选课才能使自己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完成应达到的学分数。活动课程的安排原则是为学生的上课提供方便,由学校统一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第七、八节。活动课可采用必选课程与任选课程相结合来安排。必选活动课程每周可统一时间安排,任选课可分散安排在双休日。

2、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选课、排课、过程检查、考核四个基本环节。对于学生选课。要坚持积极指导和自愿选择相结合。为避免选课的盲目性,校、系两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学生介绍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课。对学生参与活动课过程的情况,由指导教师认真检查、严格考核。活动课程要同其他课程一样纳入成绩考核的范围。由于活动课程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特点,不宜强调用统一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可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交流体会、比赛、展览、表演等形式,对学生活动课的考核。一方面由指导教师根据平时出勤情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果。把出勤与效果结合起来评定出学生活动课成绩。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5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选择和组织而形成的供传授用的系统。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将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问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tl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列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一~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_二.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舍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扞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予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所谓科学是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导三种核心技能展开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模块课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注意先修后继关系。学科基础课是为了确保基础学科知识与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序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细化地研究专业问题、提炼出独特观点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学科基础课应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显现出专业特色,加深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热爱专业,学好专业,以至开拓专业,创新专业,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合适。在限制与自由,共性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促使通识教育自身达到实现价值的目的,能够对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采用系统学方法优化与构建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体系,兼顾自由和秩序、灵活性和规范性、多样化和专门化、宽度和深度,兼顾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五)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体系优化要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践训练,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课程体系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我国正在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管理科学的重要性,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各高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基地建设的完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日益密切等内部环境的优化,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以上就是今日为您带来的管理学博士论文,可供的参考素材。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6

所谓“全实践”就是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这种“全实践”的课程理念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突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1]一种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观念需先行,特别是在知识和方法的取舍上,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全实践”理念以既有课程为前提,作为新的课程群的整合基础,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实践”理念的关照下“,全实践”课程的整合变为可能。“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群落。因此,我们引入了课程群的概念。所谓课程群是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而以某门课程为基础,由3至6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子课程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2]“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群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小学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全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3]全方位的融通和整合是“全实践”课程群建设的途径,也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发展的有利途径。

二“、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性质

实践证明,完善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实效。鉴于当前存在的实习课程管理不足等问题,我们建议构建全程性、系统化、分阶段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

(一)全程性

全程性是建设实践课程群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在实践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具体的、不间断的实践科目,才能保证实践课程的连续性。复杂性科学中的融贯论告诉我们,要坚持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4]。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微观来考虑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应设置哪些,还要从宏观综合上考虑实践课程的全程性。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全程性实习课程应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实践课程安排,包括第一、二学期每学期至少两次教育见习或者教育活动;第三、四学期每个月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五、六学期每周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七学期开始教育实习,在校内实习一个月,即教育实习的准备阶段,在实习单位实习两个月,同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及研究工作。如玉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全程性的教育实习模式,成效显著。

(二)系统性

系统性是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性质,也是贯穿“全实践”理念课程始终的基本原则。系统论认为人们综观全局、立足整体,把整体与部分、系统整体与周围环境辩证地统一起来[5],从而为系统地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基于全程性,再将各种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进行系统安排,对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因此,在安排全程性教育见习实习工作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考虑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的系统性。除了安排师范生必修的公共课与必修课外,可适当开设如下课程来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例如,在第一、二学期安排如何听课评课的讲座或专门开设“课堂研究”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专门研究小学教材的小学教材解读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各科教学策略课程;第六学期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等等。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保证了教育实习全程性的有效实施。

(三)阶段性

全程性、系统化的实习课程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阶段进行的。实习课程内容的实施是由简单到复杂,实习时间由短期到长期分阶段进行,只有在成功完成了上一阶段的实习课程与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实践课程群的系统性和全程性,更要注意课程实施的阶段性。首先,这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的。刚步入大一的的学生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完成角色的转换,直到大二或者大三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继续进行角色转换,以免造成学生的角色冲突,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其次,这是由实践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课程的开设意义并不大。而且实践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其基础阶段上的,没有前期的教育见习作为准备期,也就很难较好地实现良好的实习。

三“、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群模块

对基于“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可具体分为5个模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协同作用,达成小学教育专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培养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识实践课程模块

认识性实践课程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以及亲身体验获取对教育各种现象的认识的实践过程。认识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期更好地进行相应的高层次的实践训练;最重要的是认识性实践课程模块的设置遵循了认知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循序渐进发展的。因此,可以在第一、二、三学期进行认识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小学教师职业意识。如聘请优秀小学校长、优秀小学教师到校开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小学去观察学校的各种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二)管理实践课程模块

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管理实践课程模块的确立有其充分的存在价值。第三、四、五学期进行专业性实践,配合开设教学与课程论、小学德育原理、班级管理等课程。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当教师的助手,或是听课、指导小学生课外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更深刻地体会教师职业。

(三)教学实践课程模块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师范生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甚至部分师范院校把教学实践作为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全部。教学实践固然是最重要的,也直接关乎师范生就业,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实践融入整个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群当中,保证教学实践的全程性、系统性和阶段性,那么教学实践课程模块则会在有序的实践课程群中实现,学生的教学技能也会随着整个实践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而得以保证。因此,除在第六、七学期继续第三、四、五学期的实践内容外,应配合学科教学法课,训练学生进行备课、评课教学实践,和微格教学训练。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4R”理论;后现代课程观;拓展课程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70-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19

1.理论基础

“4R”理论的代表多尔,提出了教育界著名的“4R”理论(林如心、冯立新,2013),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以及“严密性”(rigorousness)的教育思想,也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其中“丰富性”是指课程具有的多种可能性和多种解释的特点,也就是某门课程在意识或是在解释上的多重性以及多可能性,其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中的各学科领域应具有合作和对话的开放性特点。“回归性”是指对课程要进行不断的自我反省、修订和经验总结,以取得最佳效果。“关联性”即为“联系性”,可被分为文化联系和教育联系。前者指文化观之间的联系,后者指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关联性”主要强调在构建课程的模体时,要考虑课程如何才能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如何建立课程之间的模体网络等。“严密性”指寻找我们或他人所持有的假设、关系和可能性,以及这些假设之间的可协调的通道,促使对话成为有意义的转变性的对话。“严密性”是对概念的重新界定,是对可供选择的关联进行有目的,不断精致化的追求。“4R”理论提出:课程要超越封闭的框架走向开放。利用丰富和开放的环境,使课程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组织的特点,体现复杂本质的“丰富性”。

就课程本身而言,不仅仅只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而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教育者开设每门课程要有利于学习者的自组织学习和有将之深化的可能性。“关联性”告诉我们各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背景、基本概念和专属词汇和专属的知识内容,因此每门学科应有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其丰富性,并且这种丰富性能促使各个领域进行合作性和对话性探索(林如心、冯立新,2013)。多尔认为由于世界的知识是通过我们的反思行为而得以不断地扩展和生成,它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所以课程行为是在一个过程的教学框架之中,通过对教与学的不断总结和反思而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学习和理解来自于我们和课本及教授者之间“回归性”的对话和反思。因而所有课程学习的过程是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参与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及创造者,其共同任务就是使之成为趋于“严密性”的课程。

2.后现代课程理论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的应用

王克非曾指出:我们应该重视以英语通用语为主的外语教育,培养具有多元语言文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王克非,201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文简称“《要求》”)中也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教育部,2007)。拓展类课程是一种从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特点出发,尽可能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以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高层次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提高课程,它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同时为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和双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各个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按照《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将英语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有机地进行组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自主地开发和研究课程,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因材施教,以充分体现素质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具有自己学校办学特色的拓展课程体系。

2.1传统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1课程体系问题

合理的拓展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课程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设置应该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定位、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等因素。建立适合本校的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英语教学需要。需要确定好配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及教学管理体系等。然而,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拓展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进度等方面的课程体系都是管理机构或专家对课程进行规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校力图增加拓展课程的开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针对四六级英语考试的教学和学习,仍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学习时间。英语拓展课程的选择性并不大,真正让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仍非常少,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1.2评价体系问题

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支配下的教学评价观实际上体现的是“同质的平等观”(潘飞,2011)。即使用“同一”的标准来评价多样性的对象,现行拓展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大都以“同一”为特点。不同的学习者在“同一”时间、“同一”的空间、按“同一”的速度学习“同一”的内容,最后再用“同一”的标准来考察和评价这些教授和学习者;评价过程被严格地规范化和程序化。这种评价体系的不严谨和不科学,不但导致教师缺少教学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被忽略或被有意识地加以限制了。这样“同一”的评价体系带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单一、封闭和缺乏创造力的“教”与“学”的状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的拓展课程开设之旨,基本为空谈。

2.2“4R”理论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的应用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人文、科学、社会、历史等多门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多年来的英语教学,不管是采用认知法还是交际法,都采用柏拉图、笛卡尔等为代表的,先验的、稳定的、线性的、简单的课程结构,而后现代课程观力主多元、复杂、不确定、非线性的课程结构思想为指导。多尔所提出的课程的开放性、丰富性以及课程与教学的融合性、教学的非线性和非序列性以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方面的强调,给我国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重心的“转变”:在教学目的上,从传统知识传授转变为技能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从知识机械操练为主的认知教学法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主的交际教学法;在师生关系上,从主客两分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对话合作体。这些“转变”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及其拓展课程的课程设置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2.1“4R”理论指导课程体系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仅是教育学专家的专利,而是由实施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这样的课程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双主体的互动交往的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发现新的体系设置的过程。课程体系理念应强调课程体系中知识的多样性、文化性与开放性,这种课程体系同样应是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的特点。

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盐城工学院创立了基础综合类课程+拓展英语课程的课程体系,即在第三、第四学期,针对已经过了四级并希望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学生开设英语拓展课。这样的分级分流的拓展课程设置原则是: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注重实用性、专业性和多元性,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发展的空间。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和学好各学科英语的同时,根据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甚至是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设置丰富的拓展课程。首先全年级学生被安排在统一的时间上英语课,将年级学生人数均等地分在两个平行的通道,对所有学生入校的高考成绩进行成绩排序,并按照成绩排序进行分班,确定班级级别。对于不同等级的班级,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英语拓展课程体系见图1。

开设的课程不仅涉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英语语言技能类的拓展课程,同时也涉及语言应用类和语言文化类的选修拓展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个性化的训练和提高。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理念是克服了过分注重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的倾向,体现了后现代课程知识的丰富性、关联性和文化性,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在打下专业学习基础的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为了实现“关联性”,让课程体系具有一种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除开设了各种语言应用类拓展课程外,又开设了诸如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选读及西方文化概论等各类语言文化类拓展课程。所开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每个模块和每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反思成为关联的一个整体。

4R理论中的“回归性”是指起点和终点不是一成不变的,起点即为终点,终点是下轮运算的起点的一种后现代课程观。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通过再回头思考、记忆,往往需要再提供各种机会才能掌握。我校设置的拓展课程,无论是必修拓展课程还是选修拓展课程,都无一例外地以此为课程设置的前提。对于已经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学生,进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提供学生更多选择,让学生“回归”到起点,有机会能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方向的学习。同时,课程设置体系每隔两年进行“回归性”的自我反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知识结构及培养目标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增设一些符合时展和学生需求的课程,同时淘汰一些已与社会脱节的课程。这样的回归性的、动态的拓展课程设置理念正是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精髓。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拓展课程设置的初衷。

2.2.2“4R”理论指导建立灵活的评价体系

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教育者应关注各具独特性的受教育者个体。评价应是共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评价过程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教学评价体系应尊重每个人之间的差异,反对使用统一的标准,主张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体现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的“异质的平等观”(潘飞,2011)。为了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更具效率,评价体系要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进行,承认和保护学习者的丰富性、多样性,实现评价体系的“多维性”和“动态性”。

首先,评价方法的“多维性”。用“异质观”指导评价过程。改变传统的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情况评价主要方式或是唯一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评价方法从评价的具体性转向了模糊性,并突出过程评价的比重。如:课堂参与能力、课堂学习活动评价、课外阅读、读书笔记及值日报告等情况。课堂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把学生从死背单词的窒息中解放出来,以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实际生活用语、会话情景等等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语言场景的构建整合,来构建会话主题模块。

其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通过批评和对话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学生在网络课堂首先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定位,开展自我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开展集体讨论,实行互评;对比之前制订的计划,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及时做出评价和调整,这样提高了学生对自身学习负责的责任感。

再次,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同时建立随堂测试模块,教师可以阶段性地根据教学内容,及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测评。这样,既可以让教师系统地掌握学生此阶段学习状况,也可以让学生随时了解自身学习的情况,让师生分别根据反馈的内容对此阶段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做出调整。

教学评价转移了重心,评价内容主体和过程发生了变化,由定量方法转向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性,这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中师生关系从“中心”发展到“对话”,建立了一种师生可以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实现了拓展系列课程的教学评价动态性和多维性。

3.结语

“4R”理论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及其拓展课程的课程设置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组织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拓展课程师资配置及培训问题、适合拓展课程的教材建设问题等,需在今后的改革实践和教学中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林如心、冯立新.后现代课程观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应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8):108-111.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问题;成因;对策

一、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课程体系普教化

多年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上一直沿袭普通高等教育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体系。大多数课程照搬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框架,甚至有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是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浓缩与翻版,教材甚至也是挪用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比较突出地暴露了成人高等教育重知识、轻实践和能力的弊端。在终身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成人教育应该呈现出以下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性。表现为社会组织、全民参与,即成人教育深入到成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与成人社会生活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二是非正规性。指成人教育的组织形式及行为方式超越了普通教育常规,采取“按需施教”,依据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需求及社会成年人教育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现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两个特征。

(二)课程结构学科化

受传统的“学科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现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力求体现各学科的科学性,突出各学科的学术性,重视各学科理论的系统性与各学科知识的连续性,使专业基础课不能有效地成为专业课的先导与基础,也不能更有效地为后继课程服务。在学科内部过分强调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片面地追求各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培养和提高成人学员多维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相同或相近专业成教本科和成教专科课程在内容上具有较大的重复性

相同或相近专业成教专科的许多课程基本上是成教本科课程的简化、有许多相同的内容,这样造成了成教专升本学生的一些重复性学习。

(四)课程内容更新缓慢

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大多借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教材,或者是它们的翻版和浓缩。结构体系主要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很少顾及成人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没有根据社会和成人学习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强调统一性而缺乏灵活性,注重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不能适应成人学员知识经验丰富、意义记忆能力较强而机械记忆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难以突出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特点,不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不能适应成人学员之间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不能根据成人学员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成人教育的社会性特征被忽视了。

(五)课程比例失调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结构中,各类课程的比例不尽合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一般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为70%左右,培养学生技能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所占比重偏少,与生产现场联系密切的实习和操作等相关内容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必修课、选修课与课外活动的设置也不尽合理,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比重过大;选修课形同虚设,选择余地过窄,不能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课外活动更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严重脱离了成人高等教育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工艺性知识结构的特点。

(六)课程评价方法工具化

课程评价中目标取向严重,课程评价注重量化评价;重知识和智力,轻情感和能力;重书面知识评价,轻实践能力评价,对实践性环节重视不够。对质化评价方法重视不够,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二、现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弊端的成因分析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他各类教育相比尚处于弱势地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发展所依赖的人、财、物等现实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成人教育课程发展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由于成人学习者本身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体,因而成人教育毫无疑问地成为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这就决定了成人教育课程的变革也是最为频繁、最为激烈的,它是各类课程改革和创新的急先锋。然而,这一切却与现实中相对较弱的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二)成人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性,要求教育机构能够根据成人学习者特殊的学习需求,及时开发多元的学习课程。这就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待遇差、专业培训机会少等问题,因而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均受到极大的制约。更有甚者,部分学校及教师热衷于一味追求学校的赢利目标,而满足成人学习需求的主动服务意识严重缺乏,导致这些成人教育机构在所提供的课程的便利性、灵活性和学习策略的多样性等方面做得还相当欠缺。

(三)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评价失之偏颇,客观上导致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标准的盲目比照,最终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走入片面强调正规化的误区。事实上,完成了一次性教育而走上社会的成人学习者随着社会角色要求的种种变化,其知识结构的发展会明显呈现一种与青少年学生迥异的“非常规性”。而以普通高等教育正规化的课程提供给成人学习,显然与其知识结构的发展情况不相吻合,这种课程的效用当然不会理想。另外,成人学习者在工作与学习方面特有的矛盾使他们对这种课程的学习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于是成人教育机构往往只能退而寻求简单压缩课时数或课程内容来解决这种矛盾。这使成人教育质量的保障时时落空,导致成人教育课程效用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四)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薄弱,特别是系统的、理性的、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课程理论研究的匮乏,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缺失一种扎实的理论根基,从而导致成人教育课程发展先天的营养不良。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关于课程理论的系统研究,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成人学习特点的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模式和开发技术的研究等等,亟待进一步强化。

三、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一)正确定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目标应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成人高等教育是一种为成人提供的一种高等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实施终身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目标应是非常明确的,不是仅为学历而学历,其根本目的是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劳动者综合就业能力,实施终身教育。在确立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因素,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对未来人才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反映未来人才的思想,改革的着眼点瞄准未来,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的探索精神作为课程目标改革的努力方向。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是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它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美国学者布卢姆等人把课程目标分为四类: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和应用类。我们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成人教育多序列、多层次、多元需求的特点,建构课程目标多样化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目标不仅包括认知和技能两个方面,还要包括情感和应用等方面。目标的达成也不再追求某一段的急功近利,而是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以促进成人的全面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课程形式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既要有正规的、传统意义上的必修课程,又要有基于成人个人学习特点的富有弹性的选修课程,还要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网络课程。

1.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它涵盖了学生作为一名受教育者或一位社会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必修课保证了每一个成人学生的“公平发展”,即一切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应对所有人施以实质上公平的教育。一般而言,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它们共同构成了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主体。

2.选修课

选修课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对成人学生来说,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的成长经历和所需求的知识的不同,因此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要求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和千差万别的。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认为,重新审视教育本体的价值,学校的课程体系应实现多元化,要大力发展个性化的选修课程。通常可把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侧重于学科方向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个性、完善知识结构的课程。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机、兴趣、需要和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时,对所选择课程的学习能够很好地促进个性发展。

3.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网络课程呈现多媒体的特征。互联网上的信息表证是多媒体的,从而使得课程内容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来表现。②开放性。③交互性与协作性。④“自主学习”性。网络课程的特点体现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满足了成人学生的学习需要。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以业余、函授学习为主,在校集中面授的时间较短。而应用网络课程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成教学员可以在家里充分利用各自的业余时间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这对于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学习质量都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4.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课程内容的革新主要是通过教材更新来实现的。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在教材建设方面显得比较滞后,特别在成人学历教育中,基本上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因此,必须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在编写教材时,应突出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密切与行业经济的结合。注意克服追求“大而全”、“题典式”教材的现象,力求做到“少而精”,有“针对性”,符合可接收性,讲求教材使用上的实效。此外,还应当注意改变传统的“文字型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应代之以多种多样的电化教材,如音像带、电子软件等。这种电化教材形象、生动、灵活、方便。不受时空限制,易于保存,可反复播送,更能适应成人在职、业余自学,或配合教师讲授时使用,教学效果好。

5.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建设评价要遵循方向性、可行性的原则。要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较强的质量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体现课程建设的目标,反映出课程建设的要求,指明课程建设的方向,并且要尽量使评价工作简便易行。凡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课程都应进行课程建设并参加评价。鉴于各个学校的实际,为确保评价质量,应按照“突出重点,分批建设,分批评价”的方针,逐步扩大评价范围。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媒介、考核、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和特色等。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保证课程建设循序渐进。课程评价要具有灵活性、评价方法要避免工具化,就是要做到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6.加强课程理论研究,促使课程理论多样化

一是要形成共识,自上而下重视课程理论研究。二是要壮大和优化队伍,既要有一支专门型的科研队伍,又要有一支业余型的科研队伍,充分发挥两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积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实验,由点到面,逐步推广,积累经验和教训,形成比较系统的思想和观点,反过来又为成教课程的现代化服务。

7.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课程的学科属性与职业技能的关系:既要反映学科、专业属性,又要与相关职业技能紧密结合。二是以学为主与教师在课程建设、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要强调学生是主体,但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三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传统教育手段使用的关系:能够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课程要尽量运用,对某些传统课程、有特殊技能要求的要采用传统教育方法。四是灵活教学与质量控制的关系: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成人学习实际,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但从对教育、对社会负责的角度考虑,应该进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殿祥,张彤.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101102.

[2]曾诚,李涛.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的困境及理念创新[J].成人教育,2007,(09)5455.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9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学》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经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理论水平较高的、结构日趋完善的、体现中国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展望其发展特征:课程教学目标向着多元化、具体化、指标化、可测评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现代化、综合化、合理化、高效化;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体现“基础性、完整性、人本性、生活性、弹性、乐趣性、应用性、国际性”;课程教学具有“思想性、先进性、扩展性、灵活性、专题性、实践性”等特点.

1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形成发展及地位

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高等学校体育系科开设的(体育理论》课程中已包含部分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内容,直至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地位日渐提高,以及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原包含在《体育理论》课程中部分学校体育的内容,难以解决学校体育领域里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已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迅速发展的需要,当时有许多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和有关专家都认识到建立一门独立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第一部《学校体育学》教材是在1983年10月问世,由钱耀庭、李德锐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当时体育院系的教学参考书,标志着学校体育学开始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它初步构设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体系框架.学校体育学从《体育理论》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体系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1986年4月,在杭州大学召开的“体育理论”研讨会上,多数专家提出(学校体育学》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的设想和建议,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上报国家教委在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从而正式确立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地位,并在1991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1993年4月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出版的包括学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和1998年1月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中,先后都明确规定(学校体育学》为主要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仅在近20年里,《学校体育学》课程从建立到现在,迅速地发展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2((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国家教委先后颁发的《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建设与发展.m)年由钱耀庭等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经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正式作为体育院校教材使用.该书基本形成了课程内容体系的框架.m年3月由金钦昌主编的《学校体育理论》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卫星电视教育、教育学院、函授、自学等培训初中体育教师的教材,为高师(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1994年6月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金钦昌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科通用教材和作为体育教师进修与教学、成人教育、中等体育专业教育参考书.它是一本理论水平较高和内容体系基本完善的通用教材.

2}1年6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指会组织编写,由李祥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21世纪初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通用教材(见下列《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建设统计表),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

理论水平较高的内容体系较完善的一本教材,全书4篇共16章,该书由绪言部分和学校体育概述、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等4篇构成了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框架.从教材内容性质来看,主要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知识两大部分、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学校体育行政法规、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等;应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包括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与评估、学校体育教研科研和教师职责等.既体现了课程内容体系的基础性,同时又重点突出了课程知识体系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该书的编写突出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思想性即课程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体育师资服务;科学性指教材内容选编的整体性、系统性、合理性、教育性和内在联系性等,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知识需求;专业性指该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能反映和解决本专业、本课程最基本的、普遍的问题和矛盾,为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实践性一方面是指课程教材内容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是指课程部分知识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直接地掌握和熟练,如体育教学活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的培养等;实用性即指教材内容能结合实际,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使所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适应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需要.新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体系在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强调其实用性和实践性.

3((学校体育学))课程发展展望

3.1《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将向着多元化、具体化、指标化、可测评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教学多元目标包括:专业思想培养目标;知识技能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目标;科研能力培养目标、自学自测能力培养目标等.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与指标化,将更切合培养目标和课堂教学实际,目标更有利用调控、测评.

3.2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体系将会不断完善和更新.确立新的教材观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完善是课程建设发展的根本,课程内容的改革更加体现现代性、新颖性、实用性和技能性、文化多元性.课程知识体系更加体现“基础性、完整性、人本性、生活性、弹性、乐趣性、实用性、国际性”.更有利于综合性、复合型、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培养.

3.3目前《学校体育学》的课程正向着课堂教学结构设置合理、教学组合优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教学结构合理、教学组合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师资人才,这无疑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案设计合理化,教学环境条件优质化等.改变过去只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法的研究的做法,将两者研究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相长”,更注重创新教学的设计运用和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

3.421世纪

“思想性、先进性、扩展性、灵活性、专题性、实践性”等特点,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现代化、综合化、合理化和高效化,注重不断改善教学的基本条件,更新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把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更新常规的教学仪器设备、场馆措施,配备多媒体电教仪器设备,增强课程教学能力,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4((学校体育学》课程研究展望

4.1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将在对学校体育的现象与规律、基本原理、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视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是课程研究的重点.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20年间其研究进展较快,但需继续深人研究和完善.如课程教学理论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综合性、先进性、实效性等问题的研究;如何将当今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手段引人课程教学中来;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创新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何进行创新教学;课程Cai课件的制作与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开发研究;关于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4.2更注重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优化的研究,如对讲授、谈话、讨论、答疑、观察、见习、实习、参观、作业、论文、调查、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和综合运用及效果的研究.研究如何运用各种各样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4.3注重加强课程教学目标、过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估研究,科学地设计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程教学管理的评估工作,注重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和评估,利用评估结果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完善教与学有关规章制度.如教学过程评估制度、状态评估制度、多级听课制度等.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篇10

目前高校各专业面临新的形式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有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多停留在原来几个专业的简单合并上,专业基本平台过于宽泛,难以确保专业教学的重点性与实效性,各课程之间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特别是作为一个兼有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性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尚未完成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的整合,知识融合度不够,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也未能充分发挥“1+1>2”的效应。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2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因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专业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建设与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四个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难度较大,知识融合度不够,所以还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课程内容交叉,课程之间融合度不高

专业教学计划中许多专业课程存在知识体系交叉和重复现象,知识条块融合度不高,使得本已紧张的课时资源存在着浪费,甚至落后的现象,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工程合同管理》和《施工索赔》之间,施工索赔是一门仅20学时的课,但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又作为一章非常重要的内容存在,是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交叉非常严重。另外《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和《建筑法律》等法律类课程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内容重叠。

2.2技术类课程耗时多,效果少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是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课程,目前技术课程存在许多人为设置的障碍,学生在技术课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却无法达到学以致用。像《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制图》等课程一直是工程管理专业不及格率最高的几门课程之一。

2.3实践环节的缺乏,导致知识应用障碍

学生毕业时对所学课程仍未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以适应未来面对面的工作与挑战,仅仅传授给学生一般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整体优化的基础教育和应用教育。现在用人单位对部分学生能力下降、进入工作角色慢的呼声日渐升高,缩小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要尽量多地采用情景教学和加强实践教学课时量,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4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课程所组成的系统。现在的教学一般都是按照课程单独安排的,每位教师都在强调自己所承担课程的重要性,要求增加学时,并力图保持其完整性,但却忽略了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导致了课程体系被“人为”地割裂了,有时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本着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着眼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注重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科学构建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3.1整合课程内容

按照“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核心、经济目的、法律是保证”的总体思想对四个平台知识进行筛选、取精,并力图减少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叠。定期召开课程负责人协调会,合理规划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单元,优化课程结构,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精选教学内容,合同确定学时学分,进而实现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目的不明确、课程内容体系不完整等问题。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对课程进行筛选、取精并整合。

3.2白话技术课程

进行技术课程的“白话”革命,将复杂、抽象和枯燥的知识以简单,生动和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和讲授。这要通过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来实现。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套专门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更不用说专用的教材了。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都是在土木工程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压缩和简化直接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上来,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需求,更没有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其它课程平台的要求。所以,针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亟待解决。另外,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工程管理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3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摆脱传统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侧重培养教师“统揽全局”、“点面结合”的教学理念,树立知识融合与知识集成,案例研讨与实践检验,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新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观。教师要明确所授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前导课程对自己课程的影响和自己所授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前导、后引”克服教师过分强调自己所授课程的重要性,人为割裂课程体系的弊端。

3.4强化实践教学

利用对理论课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所节省的教学资源来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时间,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性。

4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平台和公共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等七个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

4.1公共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保证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知识能力等基本素质,满足学生共性发展需求,其设置过程中既有严格的统一性,又体现出层次性。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与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等系列必修课程。

4.2公共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以适应时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力求体现文、管、工、艺相互交叉渗透。该模块的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体育卫生与艺术、外语与计算机等五类。

4.3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为学生提供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基本工具、方法和语言。主要由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系列课程组成,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图学、计算机语言等课程。

4.4专业基础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应具有的主干知识和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能力。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反映专业发展前沿的基础知识。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

4.5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优势。

4.6专业或专业方向必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个或某些领域具有比较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主要由本专业或专业方向核心知识单元构成,重点突出专业主干课程,体现工程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优势和特色。这些课程的内容专业性强,是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和融合。

4.7专业或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

该课程模块的作用旨在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反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而设置的课程。要侧重知识的交叉性,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专业特色的传播,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

5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缩小学校与工作环境差距的主要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与质量的保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性作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突出“实训、实战、实践”为特色,构建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组成的分阶段、全程化培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按教学的层次可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础性技能;专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组织形式分为课内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育三个形式。每个形式下面分若干模块,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