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28:18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问题;构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时间是讲解知识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这在课堂教学中教室里的气氛也不活跃,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应用,语文课程设置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实践,并为教师实践教学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吸收了学生、更多的学生通过实践知识-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参与,让小学生的学习和积极的氛围中成长。

一、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践性教学是很多学校教师被要求使用的教学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学校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体与监管主体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在教学进行中,教师可以随意决定授课方式与手段,并且决定着实践教学的各种问题,有时候教师就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

为此,学校首先应该重视对于教师实践教学的培养,首先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师使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小学生,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目前的实践教学状况而言,很多小学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面对新的小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设置,很多教师都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小学的实践教学多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和教学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总结的,这就造成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固然值得参考,但是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式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教师的实践教学方式才会更加科学。

实践教学的不科学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进行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或者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社会调查时,本意在于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却因缺少科学的指导,使得实践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际教学情况不符

在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和科学的建设,致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不相符合,进而造成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书法比赛、知识比赛等,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由于赛制设置不合理,评选制度不完善等,就会造成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达不到实践活动的效果[2]。

二、如何科学构建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

(一)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为此学校要重视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及时解决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教学的改变,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学校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该不断让教师接受相关的教育培训,借鉴其他校园的优秀经验,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

(二)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

科学的指导对于实践教学系统的开展必不可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坚持学校的科学指导,实际教学经验虽然可以提供教学参考,并不能够完全掌控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与手段。科学的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的长足发展尤为重要。

提高实践教学的科学性的另一手段就是加强学校的硬件设备建设,例如重视建设多媒体设备,建设学生活动中心等,这些硬件设备的完善,有利于各种语文教学实活动的开展,更加符合科学的硬件设置。实践教学系统的科学性对于学生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因此科学的实践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且减少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失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的实用性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与科学的手段才可以形成,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要重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对于实践教学手段进行及时的调整。

结合实际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反馈,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也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进而形成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反馈,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整体的教学状况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2]。

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变动,而不是彻底的改变。小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学习需要一定的适应性,实践教学体系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中会对于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际适应性,逐渐对于该体系进行改革,与实际的学校情况、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状况相适应。

三、结语

小学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的背景之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的。就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善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体系。随着实践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体制的建设会逐渐形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会不断地更新与丰富。

参考文献: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2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分析,提出要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小学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块构成与体系特点,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专科教师培养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教师知识技能的建构,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专科教师培养同本科教师培养在培养目标、质量规格、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于本专科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及其差异性,从理论、实践以及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职业行为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分析,探讨专科院校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其意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小学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参考建议。

    一、目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素养的诉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涉及教学、教研、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且工作的对象是儿童,同其他以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活动有着质的区别。这就规定了从事小学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关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质要求:人格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的半童性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目前的课程设置,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明显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工作过程的要求,不能实现专科教师教育培养小学教师岗位关键能力与技能的任务要求。

    2.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规格。目前,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导致培养的教师“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与创新能力欠缺”。通过对广东江门市区小学进行的访谈调查可以得知,绝大多数校长强调“复合”与“应用”,希望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应做到“宽厚”,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应“过硬”,个人特长要“明显”,师范生应是“素质全面,一专多能”。如新会圭峰小学校长谈到,学校的建设经验证明,只有教师综合素质高,特长明显,才有利于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基础教育管理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希望和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和其他教师相比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3.课程体系不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专科教师培养工作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课程体系中应体现与基础教育改革协调一致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质量观。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新课标解读”等,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缺少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当前的专科院校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简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人才不衔接,不对口,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4.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不能体现专科教师教育的特点与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职业技能培养课程等同于教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还是老三科: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其中没有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需要。重理论,轻实践,即理论课程多,实践实训课程少,课时少且实践训练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以课时、学分或课程比例等统领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忽视了职业技能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限制了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的思路,更不利于现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1.专科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质量规格。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机制不复存在。教育部在2002年9月1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规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人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已由专科院校承担。而随着城市中小学生源的逐步减少以及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专科学历师范生就业的机会也逐步减少。专科师范生的就业更多的是面向农村,并且是农村小学。因此,专科院校教师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农村教育需要和愿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这种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质量规格必须是“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专兼结合”指能上好小学一门主干课程,并至少能兼一门课;“综合发展”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特长明显”是指个人的文学、体育、艺术、动手制作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技能过硬”体现在“会”上,如会课堂教学与管理,会当班主任,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会开展教学研究等,表现出较高的技能水平。

    2.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是为实现小学培养目标,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德育与教研等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科学性、教育性等特点。所以对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是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选择应以职业技能形成为依据。

    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并参照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试行)》,可以界定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但各个过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工作技能才能实现。具体分析见表1: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职业教育创新的高度,更新培养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按照职业化、技能化、综合化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改革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要改革师范类课程设置管理办法,按照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的要求,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教育技能。

    1.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高师院校专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技术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优势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色,体现“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培养规格,贯彻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思想,坚持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与内容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2.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较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而在文化基础课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加大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和实践训练在课程中的比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在整个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的制订中,适当压缩了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课程比例,突出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独特的专业性。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应根据小学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模块:教学工作模块,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新课标解读、学科教学法、普通话、书法、简笔画、教师口语;教研技能模块,即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技术模块,即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德育工作模块,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礼仪、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模块,即优秀班主任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应用文写作;社会实践模块,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实践。实践课程由下列课程组成:教育见习与教育(顶岗)实习。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性—以系统组织的方式将教育科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学生教育科学思想观念,发展其灵活运用教育理论的技能。职业性—体现了小学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具有与其他社会岗位不同的特殊职业技能要求。实践性—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转化。案例性—应结合教育现实,以案例为教学与训练的切人点,能发挥课程的最大效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题性—打破传统的开课方式,将各课程的重点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目标性—每一门课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标。

    四、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

    1.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培养课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比例过大,实践类课程比较薄弱的问题,造成学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强化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切实措施,意在帮助未来的小学教师加强对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课程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使专科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思想,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过低情况提高到20%一25%。在课程形式上,可更加灵活多样,可采取教育(顶岗)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观察、教育研究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各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还可采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多方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二要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构建实践类活动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增加教育教学实训设备投人,建设校内微格教学实训室;建立一批长期合作的、富有学校特色与内涵的校外实习学校基地。通过建立配套的实训与实习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教育实践成效。三要加强实践类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上好实践课,关键在教师。培训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而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对于开展好科技活动尤为重要。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3

(赤峰学院教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基于对实践教学内涵及范式变迁的重新审视和对教师教育实践教学长期存在弊端的反思,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新型合格教师,笔者经广泛酝酿和深入研究,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实施方案"并加以实施.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阶段安排、实践教学评价和实施保障体系等构成.

关键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保障;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73-03

基金项目:本文为赤峰学院2014年“双改”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与实践———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GXm201409)及赤峰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JYXm201411)的成果之一

作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强有力手段.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将架起一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有助于师范生印证和检验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对于他们更好地获得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发展专业情意,凝练专业精神与信念,掌握教育教学方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1].经过几十年的师范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在教育理论教学方面课程体系已经相对完备.相对而言,实践教学却一直是教师教育课程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变以来,这种情况似乎变得更加严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对教育专业能力方面有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以往只作为教育理论教学一个环节的实践教学重新进行考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其实,如同理论课程一样,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也是一门“课程”,它也由各种课程要素构成,也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下面就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例进行说明.

1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的确立、教学阶段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进行等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因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是依据培养方案确定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由教师职业意识、通用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构成.

教师职业意识主要是指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意识、师表意识、育人意识、胸襟意识、质量意识和自省意识等.

教师通用职业技能主要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技能、自我控制等技能.

教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教学基本能力(汉字书写、普通话、口语表达、演讲与示范、简笔画等);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调控、使用多媒体技能、教学评价能力等);班主任工作能力(班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组织班队活动、组织课外活动、与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学生评价等);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基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故事叙述、个案研究、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等);教育实验能力(玩教具制作、教育实验设计与指导、实验创新能力等);艺术表现能力(声乐、绘画和舞蹈能力等).

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阶段安排如下:

2.1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2]

2.2实践教学阶段安排

1、实践教学的整体安排(见表一)

2、实践教学的阶段安排

充分利用每个学期规定的教育实践课时和假期时间,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特别是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内容上的高度关联,形式上的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相互衔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见表二)

3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是实践教学的有力保证.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我们从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及评价主体等方面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价并公布相应的评价结果.这样既注重了评价的过程性、形成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1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评价对象上,除了对所有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包括对参与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的评价,既有大学指导教师,也有小学指导教师,.二是在评价领域上,既有对师生双方组织协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三是从评价内容上(主要对学生),既有对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教育能力水平的评价,当然也要对学生所形成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3]

3.2创新实践教学评价的手段与方法,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实践教学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应采用行之有效、灵活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在评价中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还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例如将过程观察、等级评价、书面评价与学生面谈相结合;建立学生实践教学“成长记录袋”或“实践档案”;综合运用技能竞赛、基本功考核、合格证发放等手段.

3.3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评价主体太窄的局限,往往限于专家或教师的评价,其它相关成员或组织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形成多因素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是实践教学评价科学、正确的重要保证.既要重视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也要强调见实习基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此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合作性.尤其是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保障

有效的保障措施是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和保证,为了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需采取如下措施保障:

4.1组织与制度管理

在组织管理方面,我院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形成了信息畅通的教务管理平台,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首先,强化决策功能,实践教学主管领导高度重视;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功能;然后是强化执行、督促和检查功能,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小组科学规划和指导.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使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形成层级管理、职责明确、衔接紧凑、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制度规范方面,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本着依法依规施教的原则,学院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实习管理制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教育实验实训管理制度;教育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这些措施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4.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一是加强院内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微格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添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使实验教学条件大大改善.二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了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院与当地及旗县教育部门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例如,市区内有赤峰实验小学、红山区三小、实验三小、赤峰回小、赤峰蒙古族小学等10多所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同时我们也把实践教学基地延伸到旗县,向农村、牧区等基层学校延伸.所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都充分考虑了实践教学的需求与实践基地的可接受能力,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指导教师数量与质量、接受学生的专业面、学生数量等方面考察,尽量做到“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既要确保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又为基地学校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4.3联动机制保障

在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学校和教师参与见实习指导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校际协作、联动辅导”的实践教学指导机制,积极建构了由大学指导教师、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研究共同体,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培养、形成“双师型”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联动辅导机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各方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任务,明晰各自的责任、义务和工作内容.2、强化合作意识、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定期协调制度,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实施,自始至终,贯通全程;3、建立实习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小组,构建学习和发展共同体,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为促进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4、制定实践教学指导激励和奖励制度,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福灼.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的整体建构[J].高教论坛,2009(9):49.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4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是关键。高校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其中,培养途径的选择与实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及其体系,它合理与否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高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构建原则,科学设计出适应自身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课程体系概述

目前,关于高校课程体系概念的主要观点有“要素系统说”、“内容实施说”、“关联整体说”。这些观点只反映了高校课程体系的部分特点。整体上说,高校课程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模块化,课程体系是结构化了的课程,必然是由具有若干特定功能的课程模块组成;(3)系统性,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要素构成应体现系统性,确保系统最优;(4)开放性,课程体系一经构建它就会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但是它不是静止的、孤立的;(5)层次性,课程体系由不同层次的课程单位构成,对应地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鉴于上述,高校课程体系是一个高等学校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的由若干课程元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开放系统。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课程元。在微观的单门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它是指课程章节内容,在中观的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和学校课程体系中它是指单门课程,在宏观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它是指具体学科专业。与之相对应,高校课程体系就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本文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指中观层次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采纳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提升计划、创新实验班等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经验,充分吸收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课程、精品开放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优化课程体系,全方位更新课程内容。与之同时,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也要有适当的前瞻性。例如,要实现某种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就要在原有课程体系和现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构建凸显培养新型人才类型的课程体系。再如,若要构建某些专业核心竞争力,就要依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发展性地构建课程体系。

2.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过多的专业教育造成知识范围过小、岗位适应面较窄的问题,又要考虑过多的基础教育造成专业方向不易明确、在学制之内难以完成合格人才培养的问题。对于口径宽的专业,一进校就定专业,在一定阶段之后再分方向;对于口径窄的专业实行大类培养,先模糊专业身份,在一定阶段之后再进行分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允许本、硕专业打通设置课程,为复合型人才和贯通性人才培养提供机会。此外,在教育时间的分配上以专业素质的训练为主,在教育内容和途径上则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与普通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包含多重内容,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体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身心素质的养成和完善。这些目标的实现要重视理论课程的设置,使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把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学好,切实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也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被分散在各门理论课内,处于从属地位的现象。这些目标的实现还要逐步加大本科生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4.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注重学生“公平”和“个性”发展落实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是要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设的课程,所有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程的设置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设的课程。它把不同专业方向及侧重的课程内容提供给不同的学生,允许学生选择课程,以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适应学科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这两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公平的、个性化的发展。

三、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将若干课程元组成的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单元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整合。下面笔者就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谈谈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是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它在横向上构建了理论、集中实践、B学分5等“三个系列”,纵向上构建了基础、专门、综合等“三个层次”,总体上形成了“横向三系列,纵向三层次”,包含公共基础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及方向模块,认识性实践模块、专门性实践模块、综合性实践模块,B学分基础模块、行知与发展模块、提升模块等九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还要优化结构学分比例。一是减少结构总学分。二是调整“横向三系列”课程体系结构学分,使其比例大体上为10∶3.3∶1。三是在结构学分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理论课中选修课的比重,使得选修课的比重不低于25%;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使得实践课占课内教学比重不低于25%;增加B学分中创新学分的比重,使得创新学分的比重不低于25%。此外,纵向上,均衡设计课程进程,使得课内教学(即理论课和集中实践课的教学)每学期不超过25学分。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5

摘要:琼台师范学院在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逐步建构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本文总结学院特色专业建设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省级特色专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无疑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一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而要深化课程建设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则需建构富有高职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积极推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要求高校密切对接产业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少本科院校都对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式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我校在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以省级特色专业为先导,以工学结合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

一、明确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以往我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大多沿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技能学习为辅。即使近几年不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但在总体思路上还是走传统老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由学校单方面制定,虽然学校及各专业也会吸取来自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最终决策权还是在学校。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既缺乏与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衔接性,又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工学结合的实施使学校办学由传统封闭式转变成面向行业、企业开放,使学校独立自主的教学行为,改变为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完成,不仅是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队伍,还包括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核心教学环节。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企业深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行业、企业骨干专家对学生开展的直接的实践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等,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性质重新调整和定位。我校从自身办学特点和教学改革实际出发,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将课程改革作为深化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工作,逐步建构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理清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

学校在学习外校经验、总结自身办学性质和特色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共同出谋划策,逐步理清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构思路。经过多轮研讨,学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围绕核心素养,秉持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注重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着力构建一种理论教学、技能实践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一种“工作”和“学习”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工学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能能力,使学生将学校学习与岗位就业顺利衔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不仅是“授人以鱼”,主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授人以渔”,将知识传授与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这样工作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一个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及工作要素。因此,工学结合课程就是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实施,学生掌握的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的纯理论知识,而是能反映某一个职业或岗位最核心、最关键要素的典型工作任务。我校明确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后,在两个省级特色专业中着手实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两个省级特色专业根据学校深化教学内涵的建设方案分别制定了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思路。学前教育专业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突出“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语文教育专业坚持“一个突出”的培养目标:突出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听、说、读、写、教、研能力和“两个面向”的服务宗旨:面向农村小学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采取“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学习和岗位实践的结合、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结合。根据“够用的基本理论、突出的职业能力、宽厚的文化素养”的人才规格,逐步构建起“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

三、确定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方式

2011年起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师范专业学生要通过“国标省考”的资格证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更加重视考核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对教育教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面临这一新的改革形势,我校学前教育和语文教育两个师范专业发挥原来中师强技能的传统,更加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采取了以任务为核心、以双证书为目标的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外内建立了多个实验实训基地,将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工作任务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该专业在校内建有“幼儿活动模m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模拟教学场所,还拥有多个舞蹈厅、音乐欣赏室、琴房等实训场地,各门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和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不仅可以灵活地掌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理论知识,更在实践中具备了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专业打破原有的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重新设置“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能力项目课程,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实施以引导学生完成各学习任务为单元,使学生在实际演绎和操作中掌握知识和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围绕师范性特色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建构起以教师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学历证书,还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四、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凸显“学前教育理论+职业技能+艺术特长”的课程特色,构建了以学前教育岗位核心能力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两个重要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实践探究”转变。在着力探索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比例上,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重新建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合理配置课程模块。构建“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的幼教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理论学习、能力培养、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

语文教育专业树立“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工学结合、学做结合;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程序与方法;完善的重点是实践与训练的环节。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一是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能力项目课程体系,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根据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每个“学习主题”下面设计一定的“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下面归纳数个“学习任务”。二是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教育教学岗位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教学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习主题”为纲,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课程中拟确定的“学习主题”主要有语文教师行为过程、语文教师行为领域、语文教师行为研究等。三是转变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驱动、项目训练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为一体。四是改造学习情境。打破传统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尽可能创设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大学校园文化与小学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该专业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技能》、《教师口语》、《汉字书写》等课程教学,将理论教学搬进实训现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五、建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师资力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从课程的开发、设置到实施,都需要足够的师资,尤其是行业、企业专家。尽管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已经从学校、幼儿园、科研机构等聘请了不少专家,但仍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本校教师的转化,由纯理论教师转为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课程既包含理论又涉及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需要教师掌握娴熟的现场操作技能。该专业的本校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却由于缺乏系统的行业实践学习和锻炼而无法教授实践操作课程。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成为制约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

(二)课程实施平台不完善,实践基地无法满足。

工学结合课程的特色就在于提升实践教学的比例,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大量真实情景中的训练。虽然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都在校内外建有模拟实验室、微格教室等多个实践训练场所,校外也分别在十多所幼儿园和二十多所小学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但仍无法满足现有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训练效果无法完全彰显。

(三)课程评价体系陈旧,评价维度单一。

课程评价是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传统课程大多实施考试形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工学结合课程则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单纯考试评价方式并不适合这类课程。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任课教师往往给予较为单一的“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最终评定,没有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细致评价,从而缺乏对学生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引导。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和语文教育专业大多数课程正在修订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以找到真正能够评定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的方式。

六、改进措施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人员之间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学校可以定期派专业教师到行业单位进行锻炼和学习,不仅熟悉岗位环境和技能要求,而且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同时,学校应采取各种方式向行业引进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专家骨干。通过学校与行业单位的良好合作,保障工学结合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拓展实践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工学结合课程旨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任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实践技能的目的。这种课程需要的环境需实践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应加大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合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依托周边地区的优势和相关行业的支持,广泛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改革考核方式,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

根据工学结合课程非常侧重实践技能学习的特色,改革以往单一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更多地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应以提高学生技能为导向,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定相结合。学校可以与行业共同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能水平、职业操守等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左晓琴.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9):29-30.

[2]魏芳,陈珊珊.基于工学结合的高旅游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75-78.

[3]卢峰.“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5-107.

[4]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14-16.

[5]欧阳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构建思路和实现途径[J].教育探索,2008(10):46-47.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6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大弯小学还是一个条件十分简陋的村小。从90年代初期,学校走上了艰难而意义非凡的小学美育探索之路。历经“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多项美育课题,更换了多任校长,大弯小学始终专注于以美育课程与教学为特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以其坚韧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带来了学生和学校的显著进步。

建构“一体三维”小学美育课程系统

美无处不在。除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以外,美育在学校其他课程和整个办学系统中,也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基于“美育五圈课程体系”,结合今天的实际和教育改革的新局面,大湾小学调整建构了“一体三维”的学校美育课程系统。

“一体”指以学校美的外显系统(校园文化形象系统)与内在系统(美育课程系统)建设为体,建构“校园文化形象课程系统”“学科课程审美化系统”“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系统”为主体的三维课程系统(见图1)。

“一体三维”的美育课程系统从小学美育生态角度,分为内外两大部分:内在系统主要就是传统的学科课程系统(包括传统的艺体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思品、科学课程)与活动课程系统(大课间、信息技术、国学经典、社团活动等),根据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突出特点,通过综合美育实践对活动课程进行引领,两类课程皆属于美育的显性课程系统,它们在美育生态中起到聚神和聚人的作用;外显系统,即“校园文化形象课程系统”(包括学校管理、校报校刊、校园环境、校园CiS形象识别系统等)为美育潜在课程系统,起着美育课程生态的具象表达作用。

“一体三维”美育课程系统工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内生性、开放性和创造性,遵循大美逻辑,充分调动学校师生全员参与。三维课程体系之间相互融合渗透,在不同阶段创生最适合大弯小学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实现师生的“至真、至善、至美与和谐人格”的发展。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审美化

新阶段的学校美育“一体三维”课程系统实施的另一个焦点是班主任工作。

我们重新定位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和工作职责。班主任既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科课程与教学审美化的辅助者,德育美育相结合的实践者,以审美化方式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社会的桥梁。总之一句话,班主任是小学“一体三维”美育课程系统中另一重要课程――“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任课教师。

学校将班主任工作与综合美育课程、学科审美化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将班主任工作作为审美化教学的延伸,让班主任教师基于已有的学科视点结构教学训练基础之上,重新进行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审美化提升与操作,进行审美化班级建设。德育审美化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出,“将班级管理工作的所有因素转化为审美对象,把整个班级形成和管理的过程转化为对班级美的发现、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的活动,使整个班级成为内在精神美和外在形式美、静态美和动态美高度和谐统一体”,并提出了审美化德育教学模式(见图2)。大弯小学运用这一模式,对全校班主任进行了_为期一年的分段与集中培训,主要涉及班主任工作计划视点结构撰写、审美化班级建设理论与策略、班级潜在课程审美化操作策略、个别学生工作艺术等。

在此基础上,全校班主任带领学生广泛开展了班级审美文化建设,开展了“班训”、“班徽”、“班歌”的征集、评选、班队主题活动等,并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艺体节上整体展示,也带动了家校合作的班级文化建设。

一位班主任在总结中写道:“班级审美化管理模式以班训、班歌、班徽作为班级价值取向的形象载体,将抽象理性的价值教育赋予艺术感人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将班级价值提出的过程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自身价值建构和健康人格形成的有效的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7

关键词:职业岗位;系列课程;知识体系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推动下,积极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于2002年开始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研究、实践、完善、优化的循环过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平台+岗位”即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发展、基础)+岗位系列课程(技能、技术、能力、职业证书)的课程体系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中,并进行了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经过前一轮的建设,我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规范了课程结构,面向岗位能力,以系列为纽带,初步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平台+岗位)。随着我院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对所有系列课程负责人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明确理解系列课程培养目标,确立系列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目前,在系列课程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课程与系列课程负责人的岗位职责不明确,目标落实困难;(2)系列课程教师指导思想不统一,系列课程培养目标不鲜明;(3)没有成型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课程教学目标分散,系列课程间知识重复严重;(4)虽有明确的岗位能力目标,但没有或尚未形成系列课程过程化培养体系,导致系列课程内聚性差,系列课程知识结构的耦合性较大。

上述问题是导致系列课程建设难以突破的主要“瓶颈”。对于前两个问题,我院正在出台相关文件,有望很快得到解决,对于后两个问题,需要专业负责人、各系列课程负责人从课程体系的内涵上加以突破。本文在一定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职业岗位的系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

构建原则

为了更好地开展系列课程建设,提出下列几条指导原则:

以市场就业岗位为依据确立系列课程培养目标系列课程培养目标应由市场需求导向确立,要求每位系列负责人必须开展岗位调研,通过调研,经认证后定位现存或潜在的并有一定发展持续度的职业(技术应用)岗位,依据该岗位所需的能力建立系列课程的知识结构。这里不排斥那些可挖掘的职业岗位。

提高系列课程的内聚性在同一系列内的课程应围绕系列培养目标确立既有延展性又有独创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延展性与独创性的课程知识体系可使系列知识培养过程呈现迭代与递增趋势,课程间的内聚性要遵循必要的迭代与递增原则,否则可能会导致课程间知识重复严重的现象。

缩小课程系列间的耦合性为了保持系列课程开发的独立性与可扩展性,应尽量缩小课程系列间的耦合性。

构建系列课程体系

在对岗位进行调研、确立岗位能力并经认证后,要构建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其逻辑顺序为:岗位调研确立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构建系列课程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单元、能力单元、实践单元)。

系列课程培养目标(St)应依据岗位能力需求确立培养目标并为岗位能力培养服务,同时St也是系列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的核心依据。

单元目标(Ut)系列体系中每一个单元均应达到某个具体的目标,称之为单元目标。

基础单元(FU)是系列培养知识体系的根基,应最大化地为aU服务。FU的知识体系应综合基础Ut加以构建。

能力单元(aU)本单元知识构建应直接为实现岗位能力需求服务,aU的知识体系可以面向能力模块化,采取阶段性的技能训练方式,并应为pU服务。

实践单元(pU)本单元是系列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单元目标应尽量与系列培养目标接近。

构建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以课程为单元构建面向教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是系列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的重要源泉与有力保证,单元课程建设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系列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单元课程知识结构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系列课程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要紧密围绕系列培养目标,在系列课程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确立单元课程目标,进而构建其知识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课程基础单元本单元应能承上启下,既有导入又有适度创新,基础单元的构建应力求目标明确,适可而止,切忌与相关课程知识重复。

技能单元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面向各个能力模块的技能单元构建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单元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覆盖。

实践单元主要是各技能单元的技能训练与考核。

具体实践案例

以下以《企业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为例,具体说明单元课程体系建设(由于篇幅,一些具体过程从略)的方法,以供参考。

《企业网组建与管理》是网络管理员系列的一门单元课程,本系列的培养目标是面向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网络管理与维护人才。依据该目标进行能力分析(提交分析报告),确立系列课程培养目标,在该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网组建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1)学会并掌握基于windowServer平台的intranet网络的构建与管理;(2)常见的局域网环境搭建与管理。接下来构建课程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如表所示。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8

【关键词】中小学;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1.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前瞻

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根据程序,严格按照要求去建立相应的运行模式,研究系统实施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并改进和优化程序;第二,根据学校阳光体育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从复杂的系统要素中运用统计学,根据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运行的结果,使用抽象的理论逻辑分析复杂的现象,总结出合适的发展模式和对应方法。由于复杂的系统和多类型的影响因素,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的角度去考虑,寻找和搭建适合学校阳光体育运行和发展的最佳方式。

2.假设模式的建立

2.1隐形假设

学校课外活动是一个小的运动系统,系统中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课外活动指导、学校体育管理、体育场地设施、校园体育文化等构成了学校阳光运动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基于此形成以下假设:2.1.1该系统是开放性的;2.1.2该系统是目标导向的;2.1.3该系统是结构化的;2.1.4该系统是规范化的;2.1.5系统是概念上的,相对的。因此,学校课外活动就是一个运动系统,或者可以以年级为单位、班级为单位,甚至可以把一堂体育课程设为一个系统。

2.2显形假设

构建阳光体育教育内容体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系统,同时,结合重点集中,扩大课程内容。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阳光体育教育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表现两个类别的文化整合;从社会制度的基本结构角度来看,阳光体育教育是现代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基本核心,从教材的结构系统的角度来看,阳光体育教育是主要用于群众体育在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结构来看,阳光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课程的推广;从教育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阳光体育教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意识和和谐的过程。

3.对建立模式的思考

3.1具有反馈环的开放模式

根据(美)韦恩:K霍伊与(美)塞西尔G米斯克尔在《教育管理学》中所提出的“教育整合模式”的引导,运用迁移理论,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运行模式也符合该理论,可以从中借鉴和引用。学校运行系统的各要素中,如教学场所、师资条件、学生资源、课程教学、投入资金等,在各要素运行的条件下转化为有效的教育,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果。因此,在阳光体育实施和运行下,在各要素中,如体育教师、体育场地设施、学生参与等,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指导转换输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知识,一些运动技能和能力的学生,意味着可以通过不断进行调整和适应结果的反馈。

3.2具有反馈环的内部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生活教育理论,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理论,根据本地区教育目前的实际现状,阳光体育教育体系模式包含以下内容:阳光体育实施下要求学校体育要到达什么样的程度?如何进行体育运动能实现这些目标?如何组织、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如何制定评价标准去评估预期目标?因此,把阳光体育教育系统模式定为:为实现阳光体育的教学目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完成阳光体育实施目标和内容。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成主要是由内容、目标、实施途径和评价体系构成。

4.中小学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式的构建

学校的系统构成非常全面和巨大,功能明显。学校如同中枢系统,控制着每一个小的系统,组成一个大的校园循环体系,每一个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阳光体育系统是校园系统里面的一个子系统,包含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民族特色和地域气候条件等。这些条件影响着阳光体育系统的实施和运行,每一个条件相互影响,互相共存。体育教师的指导教学过程,课外培训的过程,是构建成一个过程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个体的内部系统。结语目前,学校阳光体育实施系统还没有成熟,循环相对封闭,还有待改进和完善。阳光系统现状结构简单,实施内容单一,如政策体系问题、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参与活动问题等会影响阳光体育系统的发展,导致消极因素的产生。因此,为实现阳光体育的目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完成阳光体育实施目标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林顺治.耗散结构视域下“阳光体育”生态系统发展机制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05).

[2]刘平.“阳光体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06).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在教育文化优化创新的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促进教学项目的稳定优化。一些教育人员在教学中,为了完成该教学目标,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育目标的优化创新,但是由于教学项目的性质,导致课堂的构建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这就给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造成影响。通过翻转课堂的构建,可以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素养得到提升。

一、翻转课堂中构建课前活动探究环节

在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之融合,构建课程项目设计的流程图,在引导学生观摩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英语课程内容,而且,教师在翻转课堂构建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英语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翻转课堂课前活动设计中,其基本的教育环节构建可分为以下几点:(1)明确学生学习的任务,使学生带着目的进行学习。(2)教师可以运用微视频进行英语课程的引导,在课程切入时可以播放15min左右的微视频,使学生在视频观看中激发学习兴趣,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课堂的交流奠定基础。(3)实现学习资源的优化选择,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其语言环境的创设与教育资源的积累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在课前资料准备中,运用动画、图片以及歌曲等进行新旧知识的交融,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二、翻转课堂中注重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伴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在小学英语课堂优化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英语学习环境,在该平台中,需要向学生介绍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以及专业性的英语词汇,对较难的学习任务需要进行阶段性的引导。教师还要构建自主阅读平台,在小学英语课程构建中,需要在课程构建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形成自主性的学习意识,并通过学习时间、学习节奏的合理掌握,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其翻转课堂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因此,在该种背景下,可以开展协作探究的讨论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英语课程的内容,将学生3~5个人分为一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问题探究。在合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配音、故事表演以及故事改编,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2014新版pep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Unit1mySchool课程构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小组讨论环节之前,设计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讨论中练习“thisistheteacher’soffice.”“thatismyroom.”等句式。掌握重点词汇,如board,light,computer等词汇。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全面掌握mySchool的课程内容,并激发主动探究意识,最终在合作、交流的背景下,进行英语课程的快乐学习。

三、翻转课堂中解决实际学习问题

在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可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翻转课堂的构建,可以在课程教学与教育方式革新的同时,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进行紧密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实现综合性英语素养的提升。而且,在翻转课堂设计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验、感知机会,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翻转课堂构建中,也可以通过学习互动平台的构建,丰富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从而为英语课程项目标准的优化设计提供良好支持。同时,翻转课堂也可以将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强化感知能力,为英语课程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而且,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巩固学生的语言素养,从而避免“哑巴英语”课堂现象的出现,强化学生的口语素养,为小学英语课程教育目标的优化进行充分性的总结。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优化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性的翻转课程教学目标。翻转课程将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满足小学英语翻转课堂设计的核心目的。而且,在教育目标优化中,教师需要注意自身的引导职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学生英语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

参考文献:

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篇10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学习思潮。这一倡导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让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已经成为西方主流性学习流派。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当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要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训方式,切实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与他们周围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利用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地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学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的。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不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他要对教师和周围环境所传递的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和反应,并把它们纳入自身原有的认知系统,以便更好地完成当前的认知任务。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在刺激和反应间形成联系,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建构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找所要认识事物的结构,并把它们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既然知识只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解释,是对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将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权威,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经验的渠道更加广泛,而不再局限于教师和教科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将会使学生获得范围更加广泛的知识,受到多方面的启迪与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活动既然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活动中不断地扩充知识、发展智力,形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和习惯。

2,课程是学习者原有经验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学生的原有经验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者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对象,而且还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进学校前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生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在进学校前所获得的这些知识是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校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而是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探究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并使其纳入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结构体系中去。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课程,不仅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体系,同时还包括着学习者如何获取文化知识的过程。所以,教育工作者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获取结果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在活动和交往中探究新知识,促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知识一般可以分成结构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学生的学习是积累性的,学生不是凭空进行知识建构的,而是在原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的。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者极力主张改革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切实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周围实际的联系,尽量体现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在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参与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建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顾问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事物较为可靠的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变革。建构主义者还强调,知识在学生没有学习以前或者没有了解它的意义以前,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建构,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不同,参与知识建构的环境和方式也不一样,因而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差异很大。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都有值得赞赏的一面,但也有一些不足或缺陷。因此,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授知识技能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的活动与交往,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学会交往与合作。

建构主义者还主张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放下架子,主动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提出积极问题的思路或建议,但这种建议要尽可能地不断减少,并应尽早过渡到学生独立地探究学习。因此,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往与互动,主张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但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极力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具体实际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要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一些线索或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但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并不是要代替学生的学习,而且这种帮助不能过多,并要逐步地减少,最终过渡到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

4.学生是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中心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但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发展变化的人和具体的人,仅仅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因此,建构主义者反复强调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尽可能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把学生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中心。建构主义者反复强调学校课程与教学不能过于考虑社会的需求,要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把学生作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中心,给学生课程与教学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性关怀,引导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1。要根据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和中小

学教师的实际确定继续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师范院校本科生课程内容的翻版和修补,偏重于让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材教法方面的知识技能,但很少考虑到我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结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的具体需求,使得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兴趣,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因此,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要加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改革的步伐。要按照信息技术时代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中小学教师的具体需求来确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删除传统陈旧落后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与他们生活实际的联系,切实体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多样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

2.要大力改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引导中小学教师在活动与交往中主动学习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注意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切实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过于偏重让中小学教师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技能,忽视了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要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传统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要真正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就要把他们从被动地听课中解放出来,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活动与交往中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反思学习,使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情感、技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