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36:15

清明节诗歌篇1

范文一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 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 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 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 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 白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 生息

白茫茫 寄哀思

今非昨 昨非今

同安

唯努力与幸福

可天地同笑

范文二

清明的时节

是墓祭的时节

人们到墓茔前追思

荡去了往日的苍凉

墓碑前献上的花丛

凝重令人感伤

对着墓碑说话

倾诉着昨日的衷肠

摆上祭祀的供品

是已故人的食粮

焚烧的纸钱

是捎去的银两

企盼在另一个世界里

不再为活着奔忙

眼泪是断肠的春雨

哭诉那段切切的凄凉

思绪会划过从前

寻找离别前的悲凉

雨后的阳光

绿草会葱容

鲜花会盛放

大地不再蛮荒

活着的人在鸣唱

虽有些悲意

却在悲情中升扬

人们在渴望

岁月不再流殇

人们梦想的生活

象花的海洋

范文三

《清明·雨》

雨,是杜牧指间的那杯杏花酒

雨,是思念路上的那点点清泪

雨,是牛背上牧童悠远如水的笛声

雨,是泪入酒盏汇聚的一江春愁

雨作酒

醉了天上人间一抹相思愁

泪如雨

期待彩虹化作时空走廊上那一次遥远的相逢

酒成潮

心中哀思如春水,向东奔流不复回

泪雨交融,以为酒

丝丝入味,扣扣连心,滴滴如血

雨,是曹娥江畔楼台相会后的诀别

雨,是断桥下情意涟涟的依依惜别

雨,是红楼深院中那份悲戚的哀怨

雨,是莺莺情绝西厢的悲凉

天上落雨,心中泪

思念向谁说

天上人间相思远

更与酒作伴

举杯邀故人,一帘相思苦

青丝白发泪成雨,天上人间共此时

一样的相思别样的情

范文四

清明,

是心灵蒙难的日子,

丧亲之痛,

在燃烧的纸钱

缭绕的青烟中复活。

亡故许久的亲人,

似在倾听地上后辈的祷告,

一声两句的啼哭诉说,

把难以相互触摸的世界打通。

雨,

如期而至,

纷纷如泪,

凄凄随风。

桃花红,

梨花白,

黯淡的山色,

冷漠的柏松。

山路绕啊绕,

绕不尽的愁肠百结,

柳枝拂啊拂,

拂不去的生死域界。

雨只是执着地下,

打湿了地面,

淋透了无依无着的人儿的心,

凄冷恒久地盘踞直到与你永别。

那山那水,

那村那人,

所有的一切在梦中复苏,

清明节诗歌篇2

总是喜欢把鲜活的影像放进过去的日子里

用来掩盖静静的流光

和某个已忘记的温暖的黄昏

相信有那样一个夜晚,可以用另一种方式

有另一场相遇,不再是这般触目惊心

一直盛开着

春寒尚在,上帝依旧吝啬的不肯把桃红移植到树上

春天在清明之前,尚是荒芜

向晚,明朗柔美的心思,散落一地

是在另一个诗人的笔下,把生命放进去

只要你肯把生命放进去

那么,这个春天真的可以很安静

嫩嫩的,有着几许羞涩,而又繁华似锦

清明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被放牧成忧伤的灰冷

血色的桃林,和迷醉的蝴蝶

曾经的拥有和离弃,新鲜的伤口和湿漉漉的孤独

总是随着变老的时光

不留痕迹,翩然远遁,只是虚留虚幻

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

不可想,不可念,不可测,不可破,

流年易碎罢了,解脱着痛苦

和那些真实的河流

清明只适合在夜里行走,没有星光

没有灯,遗失,再遗失

夜,逐渐僵硬,冷漠如冰,敛心静气

不动声色

清明,只可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才可收拾皈依的莲心

捂紧心疼的那个地方,片刻湿透

伸出双手,试图抓住一些什么,灼痛了焦渴的花朵

在另一个窗口凋零,感知风的存在

柳絮飘散

【二】

春绿杨柳情依依

风渡送奈何愁思绪

欲向流云诉别离

语罢清泪飞如絮

月隐关山叹清明

星入暮霭雨作情

【三】

族谱上有记载着

您是从南方进入四川

经过数百年延续

苍海终于发生了巨变

感谢先祖庇佑

跪哭告知九泉

如今子孙遍布天下

四季花开枝壮叶繁

地下一定很冷吧

清风也吹细雨绵绵

敬上三杯薄酒暖心

送上的黄纸也起了青烟

有您在天上看着我们

人世间就会永远温暖

待到明年的今天

不忘年年跪拜老祖坟前

【四】

云蒙楼台隔山望

青烟细雨送春来

煮酒赏月听风奏

斋镇沧桑寻旧处

后山寒瀑解夏至

清明赤足到归地

清明节诗歌篇3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1.从语言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主张中“绘画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诗歌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要讲究绘画的美,这主要是指诗歌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徐志摩的诗歌词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他的一些赞美爱情的诗歌中。如《她是睡着了》一诗中:“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涧泉幽抑制了喧响的琴弦,奢侈的光阴,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醉心的光景,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可爱的梨涡……”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续采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琴弦”“粉蝶”等一系列优美的意象,用优美的词语勾勒出优美的意境。

又如,我们所熟悉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那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全诗虽仅四句,但句句传神,仅以水莲这一意象就将日本女郎的容貌姿态等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语言自然,感情细腻动人,读来有清新之感,显示出徐诗特有的柔婉情思。

在徐志摩康桥系列的诗歌中,“绘画美”尤其体现了这部分诗歌明显地带有抒情的神韵,同时又带有众多外国作家的影子,如《泰山日出》有泰戈尔诗歌的冥思闲适,而《海韵》《杜鹃》则与济慈的《无情女郎》《夜莺》神似。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在语言方面是独特的,可以说,徐诗的语言是精挑细选而来的。

2.从音律上看,徐志摩受了三美中“音乐美”的影响

闻一多在三美主张中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的美。这里所说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音节和韵脚要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我们从徐志摩的诗集中可以发现,徐诗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读来优美动听。徐志摩自己也曾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纵观徐诗,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歌有很多都是以四行为一节,并且常常采用重复、排比等手法,形成一种重章叠唱的句式。如《雪花的快乐》:“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在这首诗中就是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以三个“飞扬”,三个“消溶”进行抒情,分别以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

又如,在《为要寻一颗明星》中:“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向著黑夜里加鞭;――向著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黑夜里倒著一具尸首。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这首诗歌中则采用抱韵的方式。韵律的和谐对于诗歌的节奏十分重要,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诗歌时常常会有轻松明快的感觉,就是因为其诗歌的韵律使得其诗歌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3.徐志摩的诗歌还具有“建筑美”

在诗歌三美主张中,诗歌的建筑美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匀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但是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我们看徐志摩的诗,像《再别康桥》《爱的灵感》等长达96句,《翡冷翠的一夜》则是一节有74行,而《火车擒住轨》这首诗则一节只有两行。我们可以发现,徐志摩的诗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这与徐志摩自身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在此基础上,他又受诗歌三美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形式多样的外在特征,但如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们发现徐志摩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会因为诗歌的结构而影响主题,也不会因为主题而束缚诗歌的形式。总之,他十分讲求句式的整齐而又不拘泥一格,其诗的句法、节式、章法、韵脚等体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他的诗歌构思精巧,想象独特,尤其是他的抒情诗,艺术造诣非常高。我们在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如散文诗歌《婴儿》:“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但她还不曾绝望,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在危崖的边沿上,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在诗中,诗人用一个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期盼来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注意节制与驾驭,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情境和氛围,使之产生更大的象征力量和暗示性。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超越性的建构力与艺术技巧,有力地把握了读者的情感和联想。这种描写引起了读者的生理震颤,表面上写的是美的变形,其实是以丑写美,写美的转化和升华,写安详、柔和、瑞丽的优美,是一种义无反顾地献身的壮美,是一种更神圣、更接近本质的美。正是通过《婴儿》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美感,我们既感受到“产妇”的崇高悲壮,又感受到“生产”的艰难。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中国人民自“五四”以来追求民主、自由、解放的悲壮曲折的历史进程。“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形象,既概括了当时的时代状况,又是这之后境况的预言性象征。

又如,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将自己比喻成雪花,他借助扬的雪花来传达出追求真爱和理想的美好心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

徐志摩在诗中,常常用白云、流水、大海、山川、星空、落叶、秋声、莲花等一些美好的意象组成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图画,组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徐志摩的诗或精致,或精悍,或宏伟,或奔放,或清秀。他赞扬爱情,歌咏自然,以爱来调和一切,热烈清新,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想象独特。徐志摩常常把自己热烈而真挚的情感融合到所创作的诗歌中去,并且他的创作总是灵活多样。所以他的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独特清新之美。

清明节诗歌篇4

[关键词]静水流深 牧场 深奥性 哲理 诗学理论

作为上世纪西方三大诗人之一,同时又是一位世纪交替的见证人的罗伯特・弗洛斯特生活在十九世纪美国诗歌向二十世纪诗歌过渡的十字路口上,从他的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十九世纪诗歌传统的痕迹,而且可以看出当代诗歌创作的倾向。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诗都以其多年居住的新英格兰为背景。用自然、质朴,简洁明快的白描手法以及优美流畅的口语化节奏,呈现给读者一幅幅写实与生动的新英格兰风景画。1914年《波士顿北》问世时,英国诗人托麦斯这样写道:“……它是在说话,然而是诗……它没有词藻上的夸张……个别的诗行,个别的诗句,单独看来,平淡无奇的连接在一起。但却是凭着平静而真切的情绪构成了美的元素。”弗氏诗歌的魁力在于它貌似自然、直接、简单,但是实际上却“静水流深”。暗流涌动。使读者迷恋于他那诱人的“金色”外衣之下。“就象绝大多数弗氏诗歌的崇拜者一样,被他那貌似简单的诗歌手法所迷惑,因此无法透视诗人配戴的微妙假面。”在弗洛斯特看来。诗歌的最高价值在于其意义上的“隐秘性”,而不在于其表面上的所谓深奥性。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静水流深”的《牧场》所深蕴的耐人寻味的哲理吧。

《牧场》

我要去清理牧场的泉眼:

只想耙开水中枯叶残枝

(我要等候观赏清清泉水)。

我不会去太久――你来吧。

我要出去牵回那头小牛:

它站在母亲旁边,那样小

踉踉跄跄地让母亲舐。

我不会去太久――你来吧。

《牧场》一诗最初作为弗洛斯特第二本诗集,《波士顿北》序诗出现的。后来,诗人在自己的几乎所有的诗集中都把它放在扉页上,成为其诗歌不可代替的序曲。

乍一看来,诗人在以一位农民的口吻叙说一件非常细小的平常小事。诗的第一行描述了农场的背景及其主人。这位农民要独自去清理牧场上早春的清泉。这样便可观赏清清的泉水。他说他的活很快就能干完,于是便邀请听者跟他一起去。第二节从牧场的清泉转到了一只小牛身上。刚出生不久的小牛还很幼嫩,当母亲舔舐它时小牛还踉踉跄跄地。农民再次邀请听者与他同去,把牛牵回来。弗洛斯特的描述表面看来,既十分平实,又直截了当。读者很容易在自觉的感觉印象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而只有当我们慢慢的体味其丰富的内含时,才能琢磨出弗氏诗歌貌似简单的深奥艺术特点。

首先,诗中的“我”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位农民,那样这首诗就展现出早春季节农场上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农民们正在春忙。诗中早春时节清理严冬过后枯叶残枝的画面喻指自然界周而复始,生死循环的自然规律。第二诗节中出现的踉跄的小牛在早春清晨的氛围中,似乎构成了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意象。唤起了人们丰富的想象。

其次,诗中的“我”还可以看作是诗人本人。这便是与小有隔膜的妻子和解的情诗。弗洛斯特的妻子是他中学时期的同学及恋人,他深爱他的妻子。但他们的爱情在现实的婚姻中却遭受严重的考验。1917年弗洛斯特的信中尖刻的说“伊莉娜对我从来都没有用处。”“他对我赚钱的任何一种方式都有抵触。”但这又是他对妻子不受约束性格的极大赞同,在他妻子去世时,他几乎被痛苦所击倒。《牧场》这首诗便是他们夫妻争吵架后,诗人化解矛盾的一种体现。诗中没有一句道歉的话,却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妻子:赶快把那些烦人的琐碎的事抛开,把夫妻间的争吵当作枯枝败叶耙开。然后去静静地体味以往和谐美好的时光。在第二诗节中,诗人邀请妻子和他把那头小牛牵回来,这里的小牛似乎在比喻他们的孩子,不能让他们过早的面对“早春的料峭”夫妻应该携手一起去照顾他们。同时作者又象是召唤妻子一起去共同劳作,一起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三。诗中的我还可以被看成是上帝的使者,来帮助人们实现种种未然。在人们有限的生命,人们的每一个行为也是有限的,因此与循环往复的空间,无始无终的宇宙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人们每个有限的行为都是无限中的有限,永恒中的暂短。诗中的人无论是去洹清泉还是去牵回那头牛犊,他所做的都是无限中的有限。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又是能够年复一年,一代代的重复下去。因此弗洛斯特世俗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结合起来,引起了读者对牧场的种种遐想。

清明节诗歌篇5

2007年全国卷i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以寒食节为题材;

2008年上海卷王安石《壬辰寒食》以寒食节为题材;

2008年北京卷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以重阳节为题材:

2009年重庆卷孔尚任《折桂令・问秦淮》出现了重阳节与端午节两个节日;

2009年安徽卷 舒颉《小重山・端午》以端午节为题材。

传统节日进入高考试题当然不是骤然空降,而是在社会环境熏陶渐染下的软着陆,又恰恰体现了高考语文贴近生活,关注传统文化的特点。

2006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列入我国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啜饮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佳酿。而2006年起,传统节日就开始辐射到高考语文的方方面面:病句、成语、现代文小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大阅读、第六大题等。涉及题型之广,火爆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诗歌是最能体现传统节日文化底蕴的题材。学生面对这一类诗歌时。往往因为不了解传统节日的一些别称,于是不知道诗歌描写的是什么节日;或者不知道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进而影响对诗歌主旨情感的理解;或者没掌握节日题材诗歌惯常的文化心理,做起题来事倍功半。

首先,总结一下此类题材诗歌通常体现的主旨情感。

(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悲情:佳节冷落度过,有家难回(热闹佳节是别人的,寂寞孤独是“我”的)引发的思乡念亲之情;或者悲己境遇,哀叹漂泊在外,被贬他乡,年华老去,抑郁不得志等不幸;或者感慨社会现象,表明心志等。

(二)万家灯火闹春桥的乐情:描绘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热闹场景,尽情表达团聚一堂,辞旧迎新等人逢“书日”精神爽的愉悦。

必须了解的是,这类诗歌大多是体现一种悲情,大都是诗人们在佳节里用文字为自己的心情疗伤,以浇胸中块垒。所谓的幸福的人不码字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了解一下传统节日的称谓、来历、意义以及不同节目常见的文化心理。

经常入诗的节日有:除夕,元旦,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

(1)除夕:又称除夜,就是大年三十。有守夜,吃饺子的习俗。“岁暮纷多思”,郁闷之人总结自己过去的生活“一事无成百不堪”,往往更加难过。多表达哀情。如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表达了在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之时,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自己远离家人,心境凄然难以入睡的心境。

(2)元旦:又称元日。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就是太阳,下面的“一”象征地平线,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昭示新的一天开始。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个白天,是辞旧迎新之日。或者讴歌新气象如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或者哀叹年华老去,时光荏苒,来能归家等不幸境遇。如刘长卿的《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表达的正是自己年纪老大,官职低微,被贬他乡而思归的心痛。

(3)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上元节,上元,灯节,在正月十五日。是春节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观花灯的习俗。其描绘景色大都离不开“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灯火辉煌的热闹场景,但依旧多抒发悲情或表明心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元宵之夜,月光依然普照,华灯照旧齐放。风景无二,但人事全异,今昔对比,写尽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伤感。再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歌着意刻画了在繁华热闹的佳节里,偏偏避开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之处,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冷清之地的人物形象,进而借以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4)寒食节:又称禁火节、冷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顾名思义,不能生火做饭,要吃冷食。是晋公子重耳为了纪念“功不言禄”被火烧死的忠臣介子推所立。到了唐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寒食禁火的习俗逐渐消失。多用以咏史思古。描写自己落魄处境,思归,抨击社会现实等。如2008年高考上海卷王安石的《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同时融合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好一份沉甸甸的伤感。

(5)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四月五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春游踏青之日。大多表达祭祖之日的忧伤或者身在他乡不能归乡祭祖的痛苦。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体现悼念已亡人凄迷纷乱的心境。

(6)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在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佩戴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多怀古凭吊屈原,表明心志。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舒颉的《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的情怀。

(7)七夕:又称七月七,乞巧节,少女节,在七月初七。家家户户的女子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巧。诗歌主角多为女子,多体现男女相恋相思,夫妻聚少离多,或者其他怨情。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日。有全家团圆,望月赏月的习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表达思乡盼团圆之情。

(9)重阳节:又称重九,登高节,茱萸节,节,在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的习俗。多表达思乡念亲之情。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冬至:又称小至,冬节,长至节,亚岁。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节日共三天,百官纷纷朝贺,君王暂不听政,民间歇市三日。依然多用来表达思归等哀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清明节诗歌篇6

关键词:林徽因;象征主义;应和;音乐性;绘画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沈从文眼里“绝顶聪明的小姐”,萧乾称之“聪慧绝伦的艺术家”,……她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短篇小说作家、“京派的灵魂”、文化沙龙“太太的客厅”谈锋极健的女主人及中国建筑学的奠基者之一,她就是林徽因。

在中国新诗的星空里,她如一颗流星般璀璨辉煌却转瞬即逝。创作生涯的短暂丝毫不影响诗作的成就。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和中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赋予她超凡的才气和灵气,特殊的时代和丰富的经历给予她丰富的阅历、丰厚的知识和缜密的深思,使她的诗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的典雅、节制与宁静,同时也打上了现代化烙印,尤其象征主义的影响给她的诗歌增添了别样的美感。

“象征主义”一词源于希腊文“象征”,原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持其一,再见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查尔斯・查德威克如下界定象征主义:它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但不直接去描述它们,也不通过与具体意象明显的比较去限定它们,而是暗示这些思想感情是什么,运用未加解释的象征使读者在头脑里重新创造它们。[1]这种情感艺术,用客观的物象描写主观的情感,追求主观与客观的契合,捕捉诗人流动的瞬间情绪,描摹心境变化,重视人的直觉,写事物无序的一面,理性退居幕后,情感主宰一切,借有形寓无形,以有限表无限,凭刹那抓住永恒,重暗示和朦胧,尚神秘和幽微,偏爱应和理论,提倡诗的音乐性和绘画美,讲求艺术的纯粹,因而较之于以前的文学流派,扩大了创作的表现领域,增添了力度,同时也使情感的表现更加细腻和朦胧。

作为一场文艺思潮,象征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冲出国门将自己的光辉洒向全世界的角角落落。美国理论家洛克说:“不仅在法国,而且遍及西方世界,二十世纪的诗歌理念已为法国象征主义所宣明的学说原理一统天下。”[2]毫不夸张,法国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已渗透到全球现代诗歌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血管,细胞还不断地分裂更生。中国本土化的象征主义构成了中国新诗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新月派、现代派都从象征主义里汲取过营养,继而和中国的传统文学相融合形成了中国象征派。自李金发而下,王独清、穆木天、卞之琳等诗界无人再和它脱离过关系,被后人归入“新月派”的林徽因也不例外。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十六岁随父游历欧洲,较早的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当时正值中国新诗的萌芽时期,也是象征主义在中国诗界大爆发的时代。其挚友徐志摩曾一度从事波德莱尔散文诗的译介工作。她就是这样在象征主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创作着自己的诗歌。或因生活幸福,或是生性乐观,或许更重要的是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一草一木一弯深笑在她无不是含笑深情赏心悦目,“笑”成了诗人心中偏爱的独特审美意象,频而不滥,每每不相同。凭着对诗歌的热爱和敏感,加上她的出身和经历,象征主义作为现代诗歌的核心不可能对她只是轻轻碰触,其所崇尚的暗示手法、应和理论、重视音乐性和绘画美的观点深深地植入了她的心灵,并在她的诗创中驾轻就熟如鱼得水。单是一个“笑”的意象就包含了多少值得玩味的东西!

一、神奇的应和

象征主义的鼻祖波德莱尔提出的应和理论是象征主义理论之塔的重要一层。他强调万物之间有一种普遍相似性,诗人应在这一相似性中寻找灵感。换言之,宇宙万物之间表面杂乱无章的排列内在都有一种互相联系、互相应和的神秘关系,它们遥相呼应共同存在于大自然中,存在形式的差异决定了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如视觉上的、嗅觉上的、触觉上的事物共同存在,其间的应和关系便引申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通。这是对万物间应和关系的高度提炼,可以使人有一叶知秋、一物知全貌的权利。诗人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的交叉重叠,通过对表现错乱感觉的语言的寻求来创造出具有立体交叉感的诗歌。对于写诗,林徽因也曾有这样的论述:“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种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己内心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愁、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又一方面顺着直觉,认识,辨味在眼前或记忆里官感所触遇的意象――颜色、形体、声音、动静,或细致、或亲切、或雄伟、或诡异,再一方面又追着理智探讨,剖析,理会这些不同的性质,不同分量,流转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会,交错策动而发生的感念,然后以语言文字(运用其声音意义)经营,描画,表达这内心意象,情绪,理解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里,适应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澜。”[3]显然,对于波德莱尔的通感理论,林徽因已接受、吸收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诗歌观念和实践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无论如何都算早熟。且看这一首《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卷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软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4]

陈家梦曾说:“《笑》是一首难得的好诗。”[5]它刻画的是一个少女的笑,但林徽因并不像一般诗人那样通过听觉来描写,而是诉诸视觉,读者不是听到,而是看到这个少女的笑。诗中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互补互用,交叉配合,避免了感觉的单一性,使“笑”具有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感和丰富性。“花影”这一视觉物象用“轻软”这一触觉感受来修饰,“痒痒”这一体表感觉又与“甜蜜”这一味觉感受相搭配,这明眸巧笑可感可触可视可尝,各种感觉体验一齐涌向读者,多种感觉器官一齐发生作用,给予读者的印象强烈而深刻。《深笑》中应和理论的应用更胜一筹。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6]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笑”用“甜”、“深”、“圆转”修饰,让听觉、味觉和视觉之间畅通无阻,使笑有味、有度、有形,清晰可见,第二节,“好花儿开了一朵”、“轻盈”、“细香无意中”、“拂在短墙”,“笑”在诗人的笔下是可嗅可触有形有质感的,使人不得不受此深笑的感染,第三节,诗人把渐次高扬的听觉诉诸视觉,再配以鸟雀和鸣,使深笑清扬悠远,扶摇直上云天的情状呈现在读者眼前,畅快淋漓的笑还被喻为飞檐下在风中转动的万千风铃,清脆的声响随着飞檐摇上云天,有力的体现了声音由下至上传播的规律,使人仿佛亲眼目睹笑声传播的过程,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读者随着诗人的笔触,毫无阻碍的听到“明珠”、“花朵”、“高塔”,体验到具体真切的实感。通感手法的成功实践,也表现了感觉体验的丰富性、多面性和复杂性。

“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霞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人性的感触又反变成外界的体象,虽简明浅显隐奥繁复各有不同。”[7]林徽因如是说。有了象征主义的营养灌输,林诗中的“笑”告别了以往“小颦微笑尽妖娆”、“轻盈微笑舞低回”之类的传统,凭借通感意象的变形,拓宽了诗歌语言表现内心直觉与情感的领域,也使隐晦的深层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曲尽人意。

二、无曲的音乐

作为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歌,诗的语言和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诗歌语言虽不能等同于歌唱,但在被朗诵时,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声音序列,要使它和谐动听,就必须有一个能应和人们感情需要且合乎自然法则和内在结构的节奏规律。

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强调“音乐高于一切”的观点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又一重要理论。魏尔伦特别强调诗歌的音乐性,他在《诗艺》中提出“音乐高于一切”的主张,论述了诗歌的音乐境界。词汇所创造的音乐开启了另一个空间,除了漂浮的音符之外,那里是一片纯洁轻盈,词语符号被剥夺所指,能指所显示的是它们的音乐天地,只是符号的音节形式。他强调词语的节奏、韵律和动感,然这并非全部,“音乐高于一切”似乎更强调诗句中那类似于音乐旋律般的内在持续性,造成一种流动感、朦胧感、内在感,他主张“变诗歌为音乐”。瓦莱里认为,音乐化最主要的是指诗的词语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即词语与人的整体感觉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由此可见,音乐性的内涵涉及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完美统一。诚然,新月派也讲求诗歌的音乐美,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然而其中的“音乐美”却只针对音节,即诗的外在形式。林徽因一直作为新月派的主将被世人推崇,她也认为诗人在创作时应力图做到“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以使读者“在我们句子中由音乐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憧憬”。[8]然而,林诗的音乐性却更接近于象征派,即涉及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所以每个诗行不必是完整的句子,为了表现情绪的起伏,可以根据情绪的节奏设置诗行,或长或短,甚至行内断句和跨行都可以灵活运用。

譬如《笑》,分上下两节,每节七行,字数基本相同,每节二、五、七行押同一韵,音调和谐,韵律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每节前四句,字数呈递减排列,停顿越来越短,情绪的喜悦,笑声的爽朗,感觉的真切,笑容的柔美、羞涩与热情一股脑儿全呈出来,四五两行是句中移行,正是波德莱尔等人的“行断意不断”的诗句排列方式,使全诗产生出具有音韵美、律动感强的诗歌句式,后两行是对仗句,“当句对”和“隔句对”都很工整:

那是笑――神的笑,美得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9]

对仗、平仄、押韵的完美使这首诗显得轻灵、剔透、含蓄、幽远,像一首描写诗情画意的曲子,回荡着不绝如缕的音乐旋律效果。

再看《深笑》,全诗三节,每节均六行,字数句型都相近,每节一三行押韵,全诗每节末句押同一韵,给人以复沓之感,但复沓却不显累赘。因为词语所组构的意象讲求整饬中的变化,通过不同层面上的节奏性重复,使读者在不同角度加强了对“深笑”这一中心意象的感受,这类似乐曲中的“副歌”,是音乐中的“变形重复”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句末押“an”韵,长短句参差不齐,每节后面四个字两两独立成行,形成短促而有力的停顿,读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和谐,“灿烂,/分散”、“挂着/留恋”、“摇上/云天”短促的诗行,频繁的停顿,增强了词语的韵律和音调的铿锵,密集的押韵与平仄相间的句式使“笑”的意象既具有明晰的视图效果又有婉转活泼的声音效果。第三节,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贴切新颖,别具一格。

显然,诗人已经突破了新月派格律诗理论的藩篱,体现出诗人对语言音乐性的本能追求,创作出诗歌语言节奏与诗人内心的情绪节奏浑融一致的天籁。

三、清丽的图画

在谈及诗歌与绘画、音乐和雕塑的关系时,波德莱尔这样论述:“现代诗歌兼有绘画、音乐、雕塑、装饰艺术、嘲世哲学和分析精神的特点,不管它修饰的多么得体、多么巧妙,它总是明显地带有取之于各种不同的艺术的微妙之处。”[10]闻一多提出的著名的“三美”原则中的“绘画美”就是辞藻的运用如同作画中颜料的运用,讲究夺目绚丽,视觉冲击感情。带着如此思想来读林诗再恰切不过了,美术专业出身又是建筑学家和诗人的她对色彩、构图有着天然的敏感,将各种艺术都融合的浑然天成。

《笑》即如此,犹如一道清澈的溪流映出一位青春少女如阳光般明媚,鲜花般娇嫩的笑靥,明媚含蓄,天真无邪。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态美,诗人赋予它艳丽的色彩――“艳丽如同露珠”,笑是透明清新的,顽皮的动作――“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笑是轻巧温柔的,甜蜜的滋味――“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这笑连她“惺忪的卷发”也散乱了,笑的天真自然,让人沉醉。这是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美,娉娉袅袅的少女害羞、幸福、甜蜜的笑无疑比传世之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更让人倾倒、陶醉。

《深笑》全诗三节,每节都是一副佳人图。第一节,将“笑”喻为明珠闪亮、清泉浮动,似乎佳人巧笑倒映在清泉中,一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图画映人眼帘,第二节,“笑”似“好花儿开了一朵”,“轻盈”、“细香”可感可嗅,让人联想到斜阳下,短墙边,微风中,一枝花开得灿烂,随风轻轻摇曳,向人点头致意,第三节诗读罢,清晰的画面难逃脑海,层层叠叠高耸入云的中国宝塔周围鸟雀盘旋,微翘的飞檐下挂着万千风铃随风转动,古塔下的佳人清脆响亮的笑声如随风铃转动,随鸟雀盘旋,多么清新富有诗意的国画!诗人成功的实践了绘画美的理论并融入了亲身的独特体验。

一弯深笑,包涵了多少值得玩味的东西!这就是林徽因的诗,融汇古今,贯通中西。梁从诫说:“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文艺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和西方的,古代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11]她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美在神韵,这种神韵渗透在她少而精的诗篇中,构成了其独具的美。她以其非凡的天赋,丰厚的知识,独特的感悟,饱满的激情为中国新诗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这就是林徽因和她的诗。

徽因如诗,诗如回音。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查德威克著,周发祥译,《象征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3月,第3页。

[2]韦勒克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08页。

[3]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m]//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

[4]林徽因著,《林徽因诗文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6页。

[5]陈家梦,新月诗选・序[a]新月派评论资料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6]同4,第36页。

[7]同3.

[8]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n],大公报・文艺,1935-12-08。

[9]同4.

清明节诗歌篇7

一、通过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诗皆可歌,歌必伴乐”,音乐美是诗歌重要的审美特征。中国诗歌从一诞生,就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唐诗、宋词更是把诗乐合一的艺术追求推到了极至。音乐美是指诗歌语言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特性。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诵,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吟诵时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意韵脚声调呼应,读出情感。

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诗歌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安排停顿是形成诗歌的节奏的重要手段。如果各诗句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古代诗歌中的停顿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是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五顿。调配声调也有助于加强节奏感。语音有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因而形成不同的音调。古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现代汉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音调。诗句中有规律地安排平声与仄声,便形成起伏交替的节奏。由音节长短构成不同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节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范读”、配乐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耳醉其音”、“心同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

二、激发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诗歌中通过形象化的艺术描写,实现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交融,从而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诗人,总是精心地将那生动的客观之境与诚挚主观的“情意”自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诗歌的意境。

苏轼评价王维诗的一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就是对意境的形象化说法。有了“意境”美,诗歌既有了“情趣”之美,又有了“画面”之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时,教师必须借助诗歌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想象的方法有两种:再现想象和扩展想象。再现想象是再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的一种想象。

三、引导分析,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首先要知人论世。就是通过介绍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思想渊源、写作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认识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感情是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碰撞的火花,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洞察“火花”的斑斓、耀眼与炽热。屈原才高志远,忠国爱民,虽屡遭谗毁,流放江湘,却矢志不渝,不了解诗人的这一独特的生活经历,很难深刻把握《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深挚感情。李白的个性狂放飘逸、豪迈洒脱,思想上儒、释、道、侠兼包并蓄,正因为如此,他的诗一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和积极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自信;一边又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少年早入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寄情山水,蹑迹仙踪,旷逸高远,高蹈的是高尚的人格情操与隐逸出世的人生追求,痛快淋漓地自我塑造了一个“谪仙人”形象。这正是思想的多元化,引发了诗歌作品感情的多样化、复杂化甚至是矛盾的统一。杜甫亲历了由开元、天宝盛世到“安史之乱”的时代沧桑巨变,目睹了“闻道长安似弈棋”、“万国城头尽吹角”的国之灾难;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恩忍爱还租庸”的民之困苦。这个社稷飘摇、民生凋蔽的时代,孕育了杜甫的“仁者心”、天下意识和忧患意识,塑造了“诗圣”的人文精神。

其次,要深入研究诗歌表情达意的具体方法。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为诗歌在抒发感情时,往往寄情于物、借物载情,一般很少有脱离形象的直接议论和阐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甚至可以说“一切情语皆景语”。在诗歌中,情景契合、意境交融的方式最常见的有二种:

清明节诗歌篇8

关键词: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在诗歌的璀璨星空中,有无数耀眼的明星,其中有一颗流星以他短暂而色彩斑谰的一生,照耀了中国新诗的天空,他,就是徐志摩。他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这么多年来,学者们对徐志摩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他的诗歌艺术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卓著的贡献。他和闻一多先生都是新月诗派的开创者,新月诗派在中国新诗歌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三美”主张是新月诗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新月诗派的诗歌理论其实主要就是闻一多的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其中节奏很重要,一行诗有几个音尺,音尺排列可以不固定,但每行的三字尺,二字尺数目应该相等。“绘画美”并不是强调中国古典诗歌“诗中有画”的审美传统,而是强调诗中辞藻给读者感觉上的美感,要求诗歌通过富有色彩感的辞藻,创造出具有绘画般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获得审美享受。“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匀齐”。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是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既要求诗歌通过词句的排列构成空间图形,使读者在视觉上获得美感。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在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诗歌体式的多样化、诗歌结构的规范化和诗歌技巧的纯粹化等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替代的。《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徐志摩的“三美”艺术创作风格。

1920年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真正悠闲的生活,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康桥世界”波光潋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碧空如洗。风光旖旎的康桥河岸边,他仰卧在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回国后仍魂牵梦绕。

再度回到母校,再次见到昔日的美景怎不让他激动万分。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诗作。诗人是如何利用创作技巧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思想感情的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在形式上运用了“三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动态感和柔美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押韵。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本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给人以美感。《再别康桥》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阕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所以我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里,快餐文化的砂轮把我们的情感世界打磨得渐渐粗疏、冷漠时,我们更需要这一类清新、真纯的文字洗涤我们的灵魂。从而使我们学会感受,感受生活中的美;学会感动,感动于生命中的激情。

参考文献:

1、王传飞论《再别康桥》的音乐美.2001.01

2、刘亚青解析《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2006

清明节诗歌篇9

关键词:唐代登山诗歌文人

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潮是儒家思想,该思想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界中陶冶、修炼品格的规律和法则,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群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坚毅的性格、不可动摇的精神意志等,唐代诗人通过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仁爱、希望、信念等文人思想和哲学道理。比如“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登山》)该登山诗歌虽然是写景叙事,但是从字里行间又参透出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疲劳和厌倦,对世俗规矩的不满,也表达出对静逸休闲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对个人仕途乃至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本文主要研究古代登山的渊源与唐代文人如何将文人精神和大自然景色完美结合。

一、古代登山诗的渊源与主题

登山是人类自古喜爱的活动,人们通过登山活动强身健体、舒放情绪并通过克服困难和征服自然的挑战,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突破。因而登山活动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项目,更寄托了登山者的情绪和期望,是饱含感情与思绪的心灵之旅。登山活动为生活美满的人带来喜悦,为忧郁消极的人提供庇护,肩负责任的有志之士在登山过程中得到鼓励和支持,失意落寞的人在登山途中不安和忧伤的情绪得到宣泄。我们的祖先曾经多次踏上群山陡峭的顶峰,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力量的坚强意志,前辈们既克服了艰苦恶劣的天气、环境因素,发扬光大了中华精神文明,又丰富了登山活动的象征意义,人们在登山的过程中创作诗歌表达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自然的赞赏,其中许多杰出的诗歌作品流传下来为后人传颂,在盛唐时期有关登山方面的优秀诗歌约有二百多首。

登山诗歌的特色是在于诗人创作是在登山活动过程中,与创作者的个人感情、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国家的经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登山诗歌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节日特点,其写作主题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登山诗歌的创作者将自己融入群山围绕的自然环境之中,通过观察自然风光和景色得到启示,陶冶自身性情并修炼自身品格,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文学修养得到提高,性格和意志也得到磨练,是创作者寓情于景的感情抒发。登山诗歌中承载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国家强盛的追求,在许多关于秋季和冬季登山的诗歌中,尽管天气寒冷或者登山路途艰苦,但是诗歌作者仍然抱着热情洋溢的心情,用毅力和信念战胜困难,给登山活动赋予了多层次、丰富的意义、情趣和内涵。

二、唐代登山活动与登山诗

唐代的登山诗歌数量众多,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壮志和抱负,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失意与不得志,有的描写群山风光美景,有的记述民间节日和活动。依据创作环境和心情的不同,登山诗歌具有描写景物、记述节日与活动、借物抒情等多种主题。一是描写景物的登山诗歌。群山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帮助。人们因为热爱、痴迷于登山活动,对群山的地理认知能力逐渐增长,也开始留意登山活动中的历史和精神文化。著名唐代诗人杜牧做诗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来描写美丽的山中秋色。群山风光各异,无论是嶙峋高耸、深入云端的北方山脉,还是秀丽婉约、蜿蜒崎岖的南方山脉都深得诗歌创作者的喜爱,对山间各个季节景色风光的美态变化都写入诗歌之中。二是记述节日与活动的登山诗歌。我国的民族众多,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节日与风俗,例如清明时节的扫墓和祭拜活动,重阳节中的观菊登高活动等,因为集体出游或者团聚而去到远郊山间,从平日的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中解脱出来,拜见亲友增进交流和感情,因为渲染着节日氛围和民俗特色,节日与活动中产生的登山诗歌多为描写体育竞技项目或者民间集会的场面,描绘出怡然自得的和谐、健康生活场景。该类诗歌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是借物抒情的登山诗歌。旅行能够帮助增广见闻,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志士热爱各处游历,并将旅途中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此类登山诗歌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李白《登泰山诗》)该类诗歌首先描写了高山的景色风光,然后借机抒发抱负和理想,将创作者的精神活动融入了诗歌之中,从主观的角度为景物描写增添神色。前一首诗歌是杜甫先生所作,年轻的诗人成功登上了泰山的顶峰,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丽、秀美,感受到眼界的开阔和阅历的增长。后一首诗歌是大诗人李白所作,他在诗文中清晰介绍了山势的险峻和气势,也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繁琐、不合理规定限制的超然心境,登上顶峰后诗歌创作者看到脚下和远处的美景,挑战并突破自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唐代登山诗的文人精神

唐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文人雅士多喜爱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彼此思想和观点,并在各种活动中用创作诗歌和文章还抒发感情和说明道理,并教育晚辈和学生,而登山诗歌就包括在此大量诗歌之中。

唐代的登山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鲜明,有在位当权者在国家节日和庆典中所创作、撰写的诗歌,也有普通官员和学者在自己的郊游活动中随感而发创作的登山诗歌,还有寻常百姓所创作的记录登山场景和心情的优秀作品。唐代登山诗歌的写作风格多为隽永逸致、奔放豪迈,诗文前后思路灵活跳跃,涵盖内容广泛又蕴藏哲学道理和个人情感于其中,这种不羁的创作心态和自由的写作特色能够完整传达诗歌创作者的心境和思想。

诗人李白创作的登山诗歌有绝句和律诗等多种诗歌文体,例如“……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李白《九日登山》节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美丽的庐山风光,诗中介绍了庐山的奇峻秀美,也反映出诗人李白自由豪迈的性格特点和仕途不利,希望避世于山中的落寞心情,有时候期望能跳脱出俗世忧愁和困扰,有时候又看到现实世界的真实和幸福并一直徘徊在这种矛盾、纠结的情绪当中,不能得到解脱。诗歌的上下文对仗工整,气势奔放飘逸,韵律非常优美,诗文营造出的境界绮丽玄幻并随作者情绪的高低而不断转折起伏,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作。“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李白《登峨眉山》)此首诗歌是诗人李白年轻时创作的,描写了峨眉山的幽静俊逸,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没有烦恼神仙生活的向往。“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李白《登太白峰》)该诗歌主要运用了想象的表达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志愿抱负不能实现的遗憾和愁苦,词句间流露出诗人李白对腐败朝政的不满和厌烦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此类诗词还有“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四、结语

从以上列出的诗歌来看,唐代登山诗歌的文人精神包括了几个方面:一是纪念古人、庆祝节日;二是抒发个人情绪;三是借诗歌讲明道理和人生哲理;四是因为读书或工作而居住在山上;最后还有对修仙练道的追求。唐代执政者推崇道教思想,全国流行学习道教的理念并修建了许多道教名胜,其中庐山、茅山和终南山等最为著名,人们从各地赶来登山求道,自然也创作了众多关于登山活动的诗歌,并且有的官员和学生为了静养或者专注于工作、学业,久居于山间的道观之中,过着与尘世隔绝的类似隐居的生活,比如大诗人李白就曾经住在山上学习道法,还拥有道教人士的身份,上文中列举也有很多诗歌表达了他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尊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这首山水诗歌是作者孟浩然感怀古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和悲愤。“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李峤《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登山活动可以带给人快乐和愉悦,但也能让人回忆过去、寄望未来,用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来鼓励和鞭策自己,从微小的自我思考到对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担忧,乃至对生命、世界的探析和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李飞.高处的诗仙――谈李白诗歌中的登高意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2]毕金林.中国古代文人的登高情结[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1).

[3]刘莹,李博.从高台意象中领略千古情怀――浅析中国古代登高诗歌[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4]姜晓红.古代文人登高审美及其文学创作[J].社会科学家,2008(07).

清明节诗歌篇10

关键词:张九龄诗歌“清醇”诗笔诗韵诗情

诗如美酒贵在醇。于我中华大气恢弘的诗歌中,虽有多式风貌质格各领,然醇诗一格,总有别样风采,吸引着历代读者为之沉醉陶然。值得一提的是,“岭海千年第一人”张九龄的诗歌就属于醇诗一格。

张九龄(公元678—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现存222首①,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若以成就论名,张九龄更应被称作张曲江。自唐以来,历代文人对张九龄诗作都有极高的评价,如诗圣杜甫诗有云:“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自我一家则,未阙只字警。”②意指九龄诗歌用语清丽,读罢耐人寻味,诗成一家;明人高棅《唐诗品汇》云:“张曲江《感遇》等作,雅正冲淡,体合,骎骎乎盛唐矣。”③认为九龄诗淡丽典雅;而清人沈德潜的评赞更为得宜:“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④如此等等。集合众家之言,不难发现,张九龄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就在于“清醇”二字,这确实算得上是极高的评价。张九龄的文学创作活动介于初盛唐间,是时文坛多带有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然张九龄却继随陈子昂的重“兴寄”、倡“风骨”的传统,笔下成诗虽因其在不同时期的际遇及心态的变化而呈现出细微的不同特点,然清醇之特质却始终贯注其中,往往是以清丽明净的语言,抒写深婉含蓄的情韵,呈现出淡然质朴的风格。具体品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简约清淡的诗笔之秀

若以诗之用笔决定诗貌,张九龄的诗作简约清淡。其诗体裁形式并不多样,约二百首诗篇,除少数几首四言、七言、杂言诗外,几乎全是五言诗体,可以说是一位专心致力于五言诗创作的诗人。五言诗体本就因字少句短而多用实字,故风格有时往往易偏于简约质实倾向,而张九龄的创作则更将五言诗体能表现的简约风格发挥得十分到位。尤其在张九龄吟赏风景的山水诗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浈阳峡》: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这首五言律诗疑是诗人长安二年赴广州应乡试时途中之作。此诗用字洗练,句句简洁明了,但一经品读则意境深远。首联交代诗人行舟穿越浈阳峡的场景。颔联写秋未至而水先寒,虽白昼而山阴沉的景色,“水暗”、“山晴”相对应,光线的明暗对比之间,一种“秋昼阴冷”的氛围蔓延开来,令人联想到浈阳峡的幽深清冷。颈联进一步表现浈阳峡的雄壮,千寻峡壁尽显凌天之势,阳光穿云过树,于重天密林间泛化开缤纷五彩。这是何等鲜见奇伟壮丽的极致美景。诗人于尾联叹惜如此美景竟地处偏远,问谁能知道造物主的心思的感慨,又何尝不是读者心中的共鸣?全诗虽只短短篇幅、寥寥数语,却以清淡笔墨将浈阳峡的山光水色写得如斯奇妙,更不失淡淡的清丽之秀美。

再如张九龄登临行旅之作《登乐游春望书怀》,诗中描写了美好春光下的盛唐气象,却没有夸张渲染,只“万壑精光满,千门喜气浮”一句十字,便将帝京盛景写到位了。不仅此类登临行旅、吟赏山水风景的诗歌,诸如其他或酬唱离情别绪,或咏物寄情抒怀,在张九龄笔下,都呈现出清淡简约的特质。曲江诗信手拈来,歌别离者如《送使广州》:“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咏物态者如《折杨柳》:“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感际遇者如《照镜见白发》:“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用字简洁凝练,比比皆是。恰如明人胡震亨评曰:“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承露,故当于尘外置赏。”⑤这段评价明确地指出九龄诗歌简约清淡的这一特点。正因为“结体简贵、选言清冷”,没有刻意追求词采的工丽和句式的纤巧流转,他才得以摒弃南朝以来浮艳繁缛的诗风之病,将诗歌写得简约而清澹。这样的笔墨清新入目,读者看在眼中也十分欢喜,朗朗诵读于口亦含情流畅,是以成就曲江诗歌之用笔钟灵神秀之貌,也使得他的诗歌于浓醇香韵之外,更流离着一股动人的清许。

二、含蓄蕴藉的诗韵之醇

若说曲江诗“清醇”的“清”一面重点表现于诗语之简约清丽,则其“醇”一面重点表现于其诗韵之深婉含蓄。说到张九龄诗歌之诗韵极醇者,首先要提的就是他的感遇诗,包括《感遇》十二首和《杂诗》五首。这些诗歌多创作于诗人晚年罢相之后,政治生活的挫折加深了曲江诗的思想内蕴,忧国、伤怀、嫉恶、归隐等复杂情绪交织其中。这些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孤桐丹橘、香草美人等典型意象比兴寄托。如《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