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32:32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1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编写逐渐从单一的绘画,向多门类、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结合高校师范课程,所培养的应是走进学校的美术教师,而现阶段高校美术课程设置与中小学美术课程脱节较严重,这就要从高校的课程设置着手,调整高校师范美术的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使其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相接轨。

美术课程设计,通常是指学校设置美术课程类型和对不同的美术类型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进程、评价等设计的总体方案。

1、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意义

高校师范院校承担着中小学的师资培养任务。因此,做一个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的普通老师是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目标。其次,其专业设置面广,无论是国画或是油画,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无论是工艺还是实习等均为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根据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高师课程设置应该以各门美术技能专业为主,与教育学、心理学、中外美术史等相结合,形成立体交叉思维、教育模式。

通过自己的实习,发现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折射出的问题更严重。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发现现在的中小学除课堂正式教学外,兴趣班开设的也较多。除了素描色彩之外大多都有版画、泥塑、陶艺、书法、篆刻、手工制作、拼贴、剪纸,小学还有儿童画创作课。

2、怎样使高校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相接轨呢?

(1)首先大学教学与课程设应该与社会的发展及教学的更新相适应。课程设计应紧追时展的步伐,课程的开设应具有鲜明的预见性,把学生培养成多元化的全能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大学应该不断地进行课程更新以切实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相配套。比如,开设一些多媒体、手工的操作实践课、ViDio(影视制作)、电脑设计课,学习flash动画等相关课程。针对小学涉及一些手工制作、拼贴、剪纸,儿童画创作等课程。这样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才能运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这片领地。

除了教学设施与方式要配套外,还要提高美术学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在力求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适应当今对基础教育理论的扩充,以最大限度地扭转美术学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低的这一现状。

(2)调整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

a、要修订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

综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美术教育课程计划,可以发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仍偏重技能性训练方面的内容,如造型表现训练的课时占很大比例;美术创作至今仍然是师范类毕业生的重头戏,也是评价其能力的重要标准。很明显该课程计划还是以培养专门从事艺术作品创作的艺术家为方向的,仍然保留着专业美术院校课程设计的痕迹,在目标上有大同小异之感。现在把美术创作定为是评价毕业学生能力的课程科目,就不如改为以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更符合《标准》对美术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因此,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注意这些方面问题:既注重以美术教育学科为中心,又要兼顾实用艺术、综合艺术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既要注重各类艺术的审美和艺术表现过程的教育,又要兼顾基础技能的训练;既注重比较宽泛的艺术学科知识的教育,又要兼顾学生独特美术个性需求的发展。同时,还必须对学生从事美术教育必需的教学组织、实施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使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清晰化,才能够设置出适应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体系,才能防止高校师范美术教育办学方向偏离轨道。

B、重整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偏向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计,多以专业画种或美术门类为设置主线。高师教育是以多门课程为基础,技法课和理论课相结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渗透、融会的一种学科。

这样的体系难以与《标准》[1]的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和内容相适应。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尤为重要。《课程标准》[3]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标准》规定的美术课程,其内容和量及涵盖的面更为宽阔。教师除了应具有造型艺术的知识及技能外,还涉及了实用艺术、表情艺术和综合艺术的知识。所以,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减少单独开设的技能课程的门数,把一些技能课程、史类课程和相近课程进行合并,以确保有课时空间来调和课程结构。合并后的技能课程其知识性、体验性的掌握,比技能性掌握更重要。如版画与雕塑、油画与水彩,其体验的过程比技能的掌握更重要;技能传授,教师的演示比口述更重要。比如说有48学时的雕塑课程或48学时的版画课程,那在这个时间里能够培养雕塑艺术家、版画艺术家出来吗?不能。

3、通过课程调整对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体系的要求与建议

通过课程的改革调整使高校课程同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接轨,这就要求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走出过于专门化的美术教育,尤其是专门技术化的狭小天地。从纯艺术领域到实用艺术领域,从理论领域到技术领域,从审美领域到创造领域,从普通教育领域到艺术教育领域都应涉及,从而建立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完善与发展。

由于调整后课程体系容量大,在课程内容的难度上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要与专业美术学院拉开距离,从而才能保证教育科目的课时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2

关键词:长春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教学教师要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充分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利用网络.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等等进行美术教学。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教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和文物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教师如何在学校美术课程正确进行美术教学评价?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对长春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证性调查研究,对教师在美术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一、长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理论分析

我国教育学者仲信生认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可界定为“民间美术资源”和“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资源”。长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是指具有长春地方特色的资源,是长春地方美术课程和中小学学校美术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与美术课程评价的资料来源。在梳理长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时,主要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三大方面进行归类。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地方自然、社会、文化资源有很大的挖掘潜能。具体划分如表一:

我们到长春部分中小学美术课堂听课和访谈美术教师,认为长春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教师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教学没什么特点,对基础美术这门课讲解不深人,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教师对课程标准了解不够,对地方美术课程开发没兴趣;教学方法陈旧,课堂封闭,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Cai等)应用不灵活;有的教师只一味讲课,不强调上课纪律,等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美术教师难以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教学的新鲜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Ⅲ美术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式教学观念,积极进行尝试性创新式教学.加强美术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地方文化与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教师是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引航者

教师要转变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从知识传递者向引航者、开拓者、激励者转变。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教师要进行资源梳理与教学设计。

例如,在讲授小学四年级美术课《艺术与生活》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生活中感兴趣的物品.思考物品造型与实际用途的关系,在课堂中进行改进物品造型的练习。教师可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比例,如表二所示: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师生互相合作的过程.而不只是知识传递的过程,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师生共同参与分析与解决问题。

三、教师是美术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拓者

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以各种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功感,并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热爱家乡的意识;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地方资源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增加社会实践机会。例如为丰富校园文化,给学生展示艺术造诣的机会,让学生制作提倡时代新风尚的连环画报和手册、pop展示板。在手工课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制作路标指示牌和环卫标识,并带领学生到净月潭森林公园进行环保宣传。教师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教师将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与地方文化课程资源整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文学、历史学基础知识,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魅力,学生可以利用绘画的表达方式,将电影城或伪皇宫建筑作为一种绘画题材。这种教学形式能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四、教师是学生在美术课程教学评价中的激励者

我们在中小学美术课堂听课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多数教师把学生最后完成的美术作品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机械,同时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和教学的协调统一,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评价”。我们从美术课堂中教师生应综合掌握学生认知和实践的角度分析美术课程的评价。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3

关键词:师范性美术性教育体系测评体系和标准

高等师范类美术教育专业在我国的规模和数量都相当庞大,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美术师资的水平,而中小学美术教师则担负着培养全民族的审美艺术和审美情操的重任。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重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强高师类美术教育专业的现代转型正体现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特点。

传统高师类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培养模式和课程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相对滞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国家教委制订了中学美术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术是基础文化课,是美育的主要途径,改变以技能教学为主线的中学美术教学模式,并提出以科学美术学为基础的,立足于素质教育,强调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通贯整个教材的指导思想,以审美教育为重点的课程体系。这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师美术教育还很难和中学美术教学的实际相结合,中学美术课还只是教画画,老师的精力集中在考前班的辅导上,有些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还难以胜任美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对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进行剖析,进行教育方向的现代转型刻不容缓。

一、“师范性”与“美术性”认识的混同与现代转型的轨道

高师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等学校美术教师,属于专业美术教育,即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育基本按照美术学院的模式教学,对自身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以培养绘画技能为主,专业课的针对性过于集中,以培养美术专家的方法培养美术教师,偏离了办学方向。由于突出了绘画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教学的过程只停留在技法知识系统的总结上,缺乏对整个美术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讨,学科理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不足。而事实上,因为教学重心集中在绘画上,学生专业水平(包括创作)的高低,成为学生成绩乃至教学水平的体现,学生大都把精力放在所感兴趣的课程上,一进校就考虑以后选修课,造成偏科严重,实际上等于接受了纯艺术教育,而无心于今后的美术教学。结果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全面、不扎实,其根源正是对“美术性”“师范性”认识的模糊。

高师美术教育和专业美院的定位,从理论上讲是完全不同的,高师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美院则培养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的专业人才。高等师范教育的目的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然而,一些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却模糊不清,究其原因,是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中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特征模糊不清。结果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了这一定位,造成一些误区。首先是课程结构失衡,不合理,绘画课过于膨胀,美术理论课、艺术鉴赏、教学理论等课程的比重偏少,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够重视。而且有些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尚未开设美学、手工课,加上教学的重点在绘画上,技能训练只注重表现,轻视分析,对于各课程的美术原理、美学特征、艺术特色等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讨。学科之间没有互通,理论上处于隔阂状态,美术的概念和范畴变得狭小。重“技”轻“道”,使学生只会笔头的功夫,而自身的艺术修养,欣赏能力不高,综合素质比较差,很难适应中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实际和需要。

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现代转型当务之急应在课程设置上转轨。首先是把“专业型”的培养改变为“复合型”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从课程设置的内容上由单一性趋向多元性,在教学中针对基本事实,突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对某些专业课程作适当压缩,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安排在一年级至四年级,分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两种。限定性选修课的课时相对较多,为多能一专的“专”服务,如油画、中国画等。任意性选修课程内容比较丰富,如版画、雕塑、电脑美术、手工设计与制作、美术鉴赏与评论、卡通与插图、摄影、陶艺、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等,任意选修课由学生自己选择完成规定学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选修课对培养中学美术师资很有用处:每门任意选修课的课时安排并不多,但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画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对推进某一专业的深度或广度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任意选修课中加强学生绘画的创作辅导,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美术教学任务。

二、高师美术教学模式的缺陷与现代转型的方向

美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国家教育部尚未出台高师美术教学大纲,无法从宏观上理顺、规范教学的重点和内容,笔者认为总体上还处在迷惘和困惑状态。另外,对高师美术教育的出路和发展相对缺乏理论研究、探讨。各省市之间、校际乃至与国外的交流较少,信息相对封闭,加上学科协作尚未完全建立,又没有统一的教材,各校之间教学就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了美术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更主要的原因是美术教育理论薄弱,对美术教育的作用构成和美术教学体系的教学构造缺乏规划和建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相当的功利思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方面传授自身实践的经验、方法,缺乏整个文化教育关系上的观照和融合。

由于对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培养人才上出现误区,即将专业教学误认为仅仅是技能,强调技能方面的精确性和熟练性。培养的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一画种后,再兼顾其他技能知识的学习,要么是面面俱到地培养“万金油”式的人才。从现在中学美术教育的途径看,无论哪种培养方式都是不完备的。中学美术课实质是传授审美文化的基础课,从这个意义上说,关键还在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对审美文化领域范围内的各专业都要了解一点,能看、能评。如果我们只强调某一绘画技法,或是什么都接触而缺乏主线,这样就违背了师范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探索学分制的模式,将开设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美术理论课确定成相应的学分数,在完成了所规定的学分后,才能让学生按需选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平衡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专多能”。

作为高师美术教育体系的探索,就要摆正技能和美术综合知识的关系。美术技能训练只是对美术基础的了解和掌握,在注重基础训练的同时,要增加精神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中学美术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工作要围绕着“美术教育”的大方向,使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美术技能、知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正确地发挥和运用。所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把“技”“艺”“道”贯穿和结合起来。“技”是“艺”的基础,没有“技”无以谈“艺”,“技”为“艺”而存在;对“艺”的追求,有赖于“技”,又激发“技”的提高,最终升华到“道”的范畴。通过技能造型的学习训练,递进到对艺术原理的思维和理解,然后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自如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简言之,就是专业教学不光要传“技”“艺”,更要注重传“道”,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要点,乃至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能画、会教。

另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美术设计”的观念和练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高师美术教育就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绘画的门类。一些实用设计课如电脑艺术、环境艺术要尽快进入课堂。同时要推广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充实完善艺术资料(图片、音像),教学活动不能只依靠课堂(画室),对于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服装、摄影、手工制作等可以通过讲座、观摩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三、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水平测评体系的缺失与现代转型的建立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测评标准。理工科重实验,成果为论文;文科的科研以论文、论著衡量水平;体育成绩采用比赛形式;音乐成绩评定则多倾向于汇演形式。

美术及美术教育也应有各自的水平测评体系。不同的美术形式有不同的特点,纯艺术的适合展览形式,设计艺术采用设计大赛,服装设计用模特展示,大量的民间美术、民间工艺也应采取相应的形式。西方现代艺术有的只注重过程,不要结果,行为结束后,作品用照片的形式保留。全国美展不应只局限在国、油、版、雕上,可分为纯艺术与非纯艺术两大板块分别进行。当今美术的内涵应当拓宽,评估形式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各自的评估体系。美术教育的水平以对美术教育的思路、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的研究成果为主,建立全国性与地区性的测评体系与权威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美术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美术教育家,才能使高师美术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才能在未来美术教育中紧跟社会,与时代同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在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进行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而艺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已成迫切要求。因此,对高等师范类美术教育专业现代转型的探讨,其意义是广泛的、长期的,是实现“多能一专”复合型高师美术教育事业的有力保证,和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师美术教育事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勇.美术教育学[C].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

[2]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4.

[3]钱初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4

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了十余年,到了今天,在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特别由美术学科知识所引发的各类问题,更是深受学界关注。

基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视角,我们发现,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及其在视觉艺术学科方面的探索经验与所取得的成果,有助于为我们解决相关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一、由美术学科知识引发的新课程改革难题

(一)典型文献对美术学科知识问题的阐述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指出,“某些以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例,学习线索不够清晰;在某些版本的教科书中,小学和初中阶段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教学参考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知识点不够清晰,文字表达不够准确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一方面,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中的课例内容具有广度,但尚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

从上述文献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当前我国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亟需重视的问题:学科知识编写混乱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尽管它主要是在美术教科书中出现,但已经延伸至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及本学科教育教学的众多方面,导致使用者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

(二)由学科知识编写混乱引发的系列典型问题

除了上述列举的问题外,还存在以下两大方面。

1.课堂维度的困境

一是课例安排的随意性。学科知识的混乱呈现,也导致了教师们选择课例的自由度过大。对同一册教科书中的课例,许多教师也因质疑其在教学先后安排上几乎没有什么逻辑可循,而出现依据自身的喜好随意调换的常见现象。这也影响到,对于外来课例,教师更是很少、或是几乎不考虑它们在本册及整套教科书中的知识逻辑,随意选用现象更为普遍。

二是教师教学的模糊性。在《教学参考书》中,编写者对“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呈现的模糊性,是导致美术教师对于在课堂中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不清晰或不确定的重要因素。这具体反映在教学ppt中或是出现在黑板上的内容,教师大都既没有明确地标示出本课的重点知识,也严重缺乏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对其加以感知、观察、朗读、记忆、体验、强化与理解。

三是学生学习的低效性。上述的教师教学,严重削弱了学生对美术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习得。如果我们课后问一问学生,他们具体在课内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会发现他们的反应往往是一脸迷惑、似懂非懂,通常说不出明确的要点,更难以回想与复述具体的内容,而大都感觉只是好玩。

四是教学设计的失衡性。由于教师对本课重点知识不是很清晰,这就会造成他们忽视学科内容方面的思考而转向对儿童因素的特别关注。具体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往往倾向于以儿童的游戏等形式为主,来“诱导”他们“体验”“强化”所学的模糊知识或是技能,甚至“走极端”,导致美术课出现“游戏化”“空壳化”等现象,以致其严重偏离了美术学科本体。

2.社会维度的困境

一是加剧个体美术素养差异。如果我们仔细翻阅一下当前国内出版的十余套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就会发现:即使同一年级,编写的内容也大都相差甚远;至于知识点,更是以截然不同居多。这导致全国各地同一学年段的学生所接受的美术基础知识差异悬殊,同一学年段学生获得公共美术基础知识的程度不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大量流动儿童在异地分别接受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所造成的上述不均衡性现象更是异常突出。据报道,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

二是国民整体美术素养低下。当前,学生们经过中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后,得到的通常也是一个模糊的学科印象,难以形成对该学科整体结构的认知。我们则更难在日常生活中,听到他们简单使用专业术语来评述相关的美术文化与美术现象。可见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而如此循环往复,必定会造成国民整体美术素养长期贫乏的不良局面。

二、探讨美术教科书知识混乱的原因

(一)编写者深陷“忠实取向”的课程设计观

教科书编写者对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存在误解。笔者曾聆听一位特级教师是如何严格对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相关条目,逐—修订教科书、以求能顺利通过审查的。编写者似乎认为,完全符合课程标准中的每一个要点,就是编写的终极追求,进而在没有对其开展深入研究的前提下,自行配置学科知识,并最终导致教材内容逻辑混乱。编写者没有准确理解“新课标”是作为国家层面对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所作的宏观性指导纲要这一重要理念,只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二)编写者严重缺乏对学科知识编写的研究

美术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每一位编者必须具备独立研究问题的意识与专业能力,必须对学科知识中的各类问题进行重大攻关,并寻找理论依据,从而有望串联或并联起这些知识要点,建立逻辑结构,形成系统性,等等。但众多编写者似乎并没有关注这一问题在学术上的重要性,由此导致了各类问题的出现。

(三)美术学科知识在国家层面关注的缺失

当前,对于美术学科知识点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家层面足够的重视,缺乏这方面的统一“标准”,这是最终导致各类教科书编写混乱,并衍生出诸多问题的最根本因素。为此,当前我们急需研制美术学科中“最核心知识”和“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这无疑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美国的相关经验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探索之路。笔者认为,其中以希尔斯(e.D.Hirsch,Jr.)提出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及其在视觉艺术学科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最为典型。国内对该学者的中文名又译为“赫什”“赫施”“赫尔希”等。

三、美国视觉艺术核心知识课程简介

(一)核心知识课程的内涵

核心知识课程(CoreKnowledgeCurriculum),是指美国20世纪80年代,主要由弗吉尼亚大学语言学教授希尔斯发起,旨在针对美国当时中小学生学业成绩低下、各种族儿童接受不公平的教育等重大问题,而倡导优异与公平的、从幼儿园到初中阶段的教育改革;通过制定核心知识序列,一种共享、稳固、序列与具体的知识,随后在(英)语言艺术、世界历史与地理、美国历史与地理、视觉艺术、音乐、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学中进行实践。

为此,希尔斯创建了“核心知识基金会”。作为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组织,该基金会还创办了一本《公共知识》杂志,编撰了一套《核心知识丛书》,并多次修改《核心知识序列》,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广其理念。自1990年佛罗里达州的三棵橡树小学(threeoakselementarySchool)实施该课程以来,截至目前,该基金会网站公布的核心知识学校数量已达1100多所,遍及美国46个州与1个特区。

(二)核心知识课程的筛选原则

该课程中具体知识的筛选遵循的原则如下:

1.共享的知识。它包括所有儿童能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知识,还包括技能在内的知识;又强调国家中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儿童都要分享共同知识。

2.稳固的知识;或被认为是“纯粹的知识”。它强调从学科知识中精选那些所谓具有永恒价值的、能世代相传的知识,有利于人们对文化的传承,以及支撑起本学科知识体系中那些最本质的知识。

3.序列的知识。它是指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结构与逻辑,以帮助儿童来获得知识体系,并且不同学段间具有衔接性,从而尽可能避免知识呈现时的重复、断裂或混乱的情况。

4.具体的知识。它是指核心知识序列呈现时是具体的、确定的,而不是模糊的、大致范围的或不确定的。这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识记,以及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共享的知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希尔斯的论述中,他所强调的知识更倾向于一种广博的、一般性的知识;而且,他认为广泛而稳固的基本知识是学生迅速适应和学习新技能的关键,也是他们获得学术技能的基础。为此,他关注的是具体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强调技能。

(三)视觉艺术核心知识序列

基于上述四大原则,核心知识课程的具体内容则反映在“核心知识序列”(CoreKnowledgeSequence)之中,并涉及了各门具体的学科。

以下,笔者将对最新的2010年版《核心知识序列:K-8年级内容与技能指南》中,有关视觉艺术学科核心知识序列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下文中的“视觉艺术学科核心知识序列”均简称《序列》。

1.《序列》的主要构成

一是艺术课程独特性的论述。在《序列》的“课程中的艺术”中有这样一段阐述:“核心知识序列认为,艺术不是一门次要的课程,而是儿童早年知识学习的一个基本内容……通过获得基础性的艺术知识,儿童们不仅能更好地去理解与欣赏艺术作品,而且也能与他人进行创意、感受与评判方面的交流。儿童良好的艺术理解力至少应该有三种知识形态:创意(直接针对创作)、艺术史与分析力。早期艺术学习应该包含上述三大方面,以及特别强调创意与实践参与。”

二是对教师的教学建议。《序列》在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要求方面,强调学校视觉艺术课程应该明确指出美术创作与欣赏中的重要视觉元素,并且在学生学习与创作自己的作品时,能回顾、发展、应用以前学到的各类美术中最本质的核心知识。这样,期待学生面对来源于不同媒介与多元文化的美术作品时,也会有清晰的理解。《序列》还强调教师要加强对重点美术家及其作品、重要概念的教学。在欣赏教学中,力求展开主题性教学,并尽可能与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等等。

三是具体的知识要点。《序列》详细罗列了从幼儿园到八年级共9个学年的视觉艺术核心知识具体内容。该内容主要由纯美术语言知识方面的专业词汇及美术史构成。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内容主要强调美术基本语言方面的教学,如艺术的基本元素、绘画的种类、建筑、雕塑、设计.光、空间等,并结合具体的作品一起讲授。三年级的内容由美术基本语言与美术史组成,以便顺利过渡到更高年级的学习。从四年级开始,内容全部为美术史,并且其内容逐步涉及世界各地。其中,在四年级的美术史中还要求学生学习中国的美术文化,如中国的卷轴画、书法与瓷器等。

2.《序列》的主要特点

一是倡导综合性学习。《序列》要求美术教师注重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与关注同一年级相关学科间的内容,并进行探究性学习与展开批判性思维,以获得基于美术学科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理念。

二是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阶段。在实践中,它强调充分应用这些美术语言来分析与解读美术作品,并注重创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美术专业知识来解读美术作品,继而涉及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这一终极目标。

三是系统学习美术史知识。在《序列》中,从小学三年级出现的印第安人美术史直到八年级的二战时期美术史,每一个年级分别介绍不同地区的美术发展史,其涉及的面相当广泛。这有利于学生初步尝试从全球美术史的视角来习得相关知识,了解多元文化。

四是指定具体美术作品。《序列》对每一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艺术家及相应作品都有明确的罗列,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些名作的文化内涵,以确保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

四、美国视觉艺术核心知识序列给我们的启示

(一)美术核心知识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必要补充

美国的这个《序列》给我们的首要启示,无疑是针对当前我国只有一部宏观的“新课标”的情况,更需要有微观的美术学科核心知识课程及其序列来充实新课程改革。这样,我们既有不确定的、开放型的宏观性指导纲要,又有确定的、保守型的微观性知识序列,才能更好地构建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之基石。

(二)有助于解决美术教材编写中的重大问题

1.有效增进美术教科书编写的科学依据

美术核心知识课程能为教科书编写者们提供具体的编写依据,并理清思路,且更具可操作性。这样,无论我国有多少不同版本的美术教科书,尽管它们的课例形式不同,但内部都会遵循共同的规则、受到相同的约束,即由美术核心知识序列在其中作为支撑,从而能更好地呈现我国美术教科书编写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有效解决美术教科书编写的结构体系

如有美术学科核心知识序列,就能很好地解决各类美术教科书编写中的结构性问题。如美术学科知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之间大的衔接问题,相邻年级之间小的衔接问题,以及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中整体的逻辑性,等等,都可以分段明确知识要点,处理好相互间的关联性。

3.有效保障美术教学辅助材料的编写

建立美术核心知识课程有助于保障此类资料编写的科学性。特别是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仍然将其当作核心资料而奉为圭臬的现状之下,由学科核心知识序列来引导其编写,将会有助于诸如“教学目标”等更加直接与明确,美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讲授也会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教学也将更具实效陛。

(三)有助于精简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

在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设计过多花哨的教学环节,讲授过多的知识内容,并期望以此使学生在一堂课结束时能获得如同教科书中同龄人那样的完整作业,教学也能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而实际上,此类课堂教学通常是一种臃肿的、不切实际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最终导致一个我们最为常见的现象,那就是作业评价与课堂小结环节往往时间不够,拖课变得普遍且异常频繁。这样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反而是事倍功半的。

为此,美术核心知识课程的引入能精简教学内容,削除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建立简明高效的课堂。美术教师应该在备课环节首先罗列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然后对其他知识进行分级与筛选,并形成相关知识及边缘知识。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间的教与学能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绕圈子的、非本课核心知识的环节,而是能直击“靶心”,把宝贵的课堂时间主要放在对核心知识的感知、体验、记忆、巩固、反馈与应用等方面,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可见,加强对课例中核心知识与知识的分级与筛选等系列问题的探索,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在备课环节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有助于推进美术综合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此外,美术核心知识课程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美术综合课程方面的探索,倡导主题性教学,加强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为美术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例如,美国的《序列》中还特别提醒教师,在涉及某一美术学科知识点时,要求学生回顾、讲述与此相关的、在其他学科中所学到的背景知识,以此来进一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小学实施的是教师包班制,有利于综合性学习的展开,但在初中阶段的教师分科教学中,也仍然强调采用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来加强综合性学习。对此,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认真的实践。

(五)有助于重塑“知识、儿童、社会”三者在美术课程设计中的均衡性

从整体上看,在全国新课程改革似乎给人以特别关注学生维度的印象,及一线课堂教学又倡导诸如“生本课堂”“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等理念的大背景下,许多美术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维度而弱化学科知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的课堂教学则会偏离它的本体性,即美术学科知识的不足与缺席,就会发生各类异化现象。这本是不应该出现的,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美术核心知识课程的提出,则能让广大教师重新认识美术学科知识在课程设计中的应有地位与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美术的认知规律之后,教师应努力探索核心知识在当下社会中与其相关的各类现象和文化间的联系及应用,以此来重塑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均衡性,兼顾“知识、儿童、社会”三大基本要素,防止我们的教学再次滑向极端。

(六)有效促进我国美术课程改革中的三级管理制度

一方面,美国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在课时安排方面,为了能充分顾及地方课程的自主性,强调核心知识课程只占学期总课时的一半。这样的课程管理体系设计,既照顾到学科课程的确定性,又保护了学校与教师自身所引入的不确定性课例。这与我国现行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在理念上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美术核心知识课程能对学校与教师所引入的课例具有引领作用。目前在我们充分肯定地方与校本美术课程对新课程改革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他们大都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断来把各类课例引入课堂,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以达到填充课时的目的;而且,目前这类课例几乎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

如果有了美术核心知识课程,那么教师对这些课例的选用无疑具有明晰的参考,还有约束功能,同时也有望使他们能逐步建立起三类课例之间的关联性与严密性。这在当前自由度非常大的地方与校本美术课程课例选用中,同样显得非常迫切与意义重大。

(七)有助于增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平等性

如果全国各地中小学生都能学习共同的美术学科知识的话,那么,他们在进度上是同步的。这能很好地解决由于我国大量学生流动所带来的、以及由于不同版本美术教科书知识点迥异而导致的学科知识习得不平等的问题。让处于同一学年段的儿童接受共同的美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他们获得“优异与公平”这一教育使命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八)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意识

希尔斯倡导的核心知识课程运动,除了制定具体的核心知识序列用于教学实践外,其实还有其更深一层的教育改革之追求,那就是,通过全体国民对核心知识的学习,来培养一种“社会的内聚”,进而在“学校中和在全美国创造一种合作的和团结的精神”,“再次承担起造就美国意识的重任”。

这对我国也是具有重大启示和重要意义的。由此可见,构建我国的美术核心知识课程也无疑具有增强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本国国家意识的教育功能。

总之,美术核心知识课程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本源,由其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有助于我们对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重构式的思考、解读、探究与创新。笔者也深信,更多的启示需要我们共同探索,以此来更加有效地解决当前更多的难题。

五、结语

在美国,除了希尔斯提出的核心知识课程改革外,其他民间团体也相继倡导类似的理念,要求美国在国家层面实施所谓的“共同核心国家标准”(CommonCoreStateStandards)。该标准目前已经制定了英语语言艺术与数学两门学科的核心知识序列,并获得45个州、哥伦比亚特区、4个海外属地及国防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从相关文献来看,该标准大有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强大后劲,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综上所述,面对“到目前为止的20多年间,美国的国家教育改革与赫什的教育理念与改革方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这一现实背景,笔者认为,美术核心知识课程理念的推广已是大势所趋,是我们今后难以回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重视并充分汲取美国的有益成果,以及其他应用该理念的国家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研制出我国的美术学科核心知识课程及其序列,然后自上而下推向全国的话,一定能更加有效地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2]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n].中国教育报,2013-8-17(2).

[3]胡知凡,美国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有关美术语言内容的介绍[J].中国美术教育,2010(5).

[4]Coreknowledgefoundation.FindSchoolsandeventsbyState,[eB/oL].coreknowledge.org.2013-12-18.

[5]赵中建.美国核心知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上)卟外国教育资料,1996(5).

[6]Coreknowledgefoundation.CoreKnowledgeSe-quence:ContentandSkiDGuidelinesforGradeK-8.[eB/oL].coreknowledge.org.2013-12-18.

[7]龙宝新,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2(6).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需求,教育部门针对应试教育体系长期沿用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改革,突出向新课程标准的转变,形成了“新课标”纲领性文件。在新课标背景下,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发展观和课程观。

美术是素质教育体系下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下重点要求改革教育方式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艺术品格、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刚刚进入学校教育模式的小学生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可以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小学美术教育的功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

1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教育被纳入教育方针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长期开展的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地区的小学教育中依然对美术很不重视,这种遗留下来的教育惯性思维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转变,总结来说,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1.1美术教学体系不健全

结合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主要以动手实践为主,很少涉及到专业的美术理论和知识,由此就造成了教学体系的缺陷,重点表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专业师资力量的缺陷。很多小学美术教育课程被狭隘地定义为“绘画”,而小学生的智力开发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在绘画方面也多采取临摹的方式,因此部分小学中并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往往会招聘有一定美术特长或者其他教师进行代课。事实上,美术教学工作在小学阶段并非要求掌握多么高明的美术技巧,而是通过专业的师资力量,却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等。

第二,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缺失。简单地说,即缺乏必要的评价考核机制,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而言,美术“教不好也教不坏”,对小学生的成长和主要课程学习没有必然的影响。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大部分小学生都会失去的美术的兴趣;加上我国的高考制度中缺乏对美术方面的关注,一些家长甚至认为美术课程会占据主课学习的时间。

1.2美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鉴于小学阶段中对美术的学习主要是动手实践,同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引导其自主能动性。在这一背景下,就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学生必须拥有基础的美术教育资源,如挂图、石膏模型、画笔、颜料等。

相比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美术教育中资源的需求更加丰富,各种工具对家庭而言也是一笔开销,特别是一些属于艺术品性质的美术教具,价格不菲,部分小学的经济实力有限,很难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1.3传统教育观念难以改变

从建国以来,我国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发展就处于滞后状态,虽然经过多方呼吁,但鉴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人才培养体制的缺陷,至今没有太大的成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如同是同一个流水线批量生产一样,缺乏对个性的承认以及特殊才能的认可。小学阶段是美术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兴趣所在,了解自己的才能多寡。笔者认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从升学体制入手,将美术教育纳入“考试制度”中。

2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改进对策

2.1建立完善的美术教育管理体系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对当前美术教育加强管理,从全局性入手,集中解决传统美术教学遗留下来的问题。其中重点在于,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制度,对不同的教育机构进行权责分明的优化,推动美术教育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完善。

2.2构建健全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要彻底改变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错误思想,摒弃“怎么教都无所谓”的心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健全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对一个人或一种工作的成绩鉴定,做得好就应该肯定奖励,做的不好就应该批评指正,并直接与自身的薪酬待遇挂钩。在这种动力驱使下,美术教师才会有积极的动力展开教学活动,以获得学生和领导的认可。

而在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对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相当落后,缺乏对美术教师的客观评价,也就意味着否定了他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教学工作的携带。因此,要从日常的教学绩效、出勤状况、学生成绩等多个方面入手,逐渐进行健全和完善。

2.3改善小学美术教育环境

在新课标、新课改的促进下,美术教育改革的发展必须先确定方向,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才有利于美术教学环境改革的发展。环境改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领导主观意识方面的支持,其二是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满足小学美术教育的需求。同时,建立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让广大学生家长认识到美术的功能,并非学无所用。

参考文献:

[1]翟洁云.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1年06期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6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境况和时代诉求

回溯历史,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正是在师范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6年,南京两江师范学堂设立图画手工科,标志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起步,随即保定北洋师范学堂和杭州师范学堂等也实施了以西洋美术教育内容和方法为主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手段。随后,苏州美专、北京美专、杭州美专等私立美术学校和国立美术系科相继建立,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完整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为现代规模化教学所取代;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更在于职业化的训练和社会普遍的美育功能。教学的内容也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传授,而是成为系统化、学科化和规范化的普遍教学;美术的培育对象也由少数文化精英转向社会大众,强化美育在大众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现实让我们感到,能够承担和实践这一使命和责任的教育者还不够多,美术教育的主导性还不够强。具体体现为,首先,许多美术教育者对民族美术教育无从着手,简单地以传统的教学和创作状态来应对当今多变的美术教育形式。同时,自身的师德修养理论研究及学术思想、创作能力都很匮乏。同时,只热衷于西方美术观念、思维方式,完全用西方的色彩、素描技能来建构自己的美术形态,对民族传统美术的价值缺乏深入理解,使外来文化占据了美术教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主导地位。西方美术内容与艺术观点往往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出现了对西方美术教育的理念、课程、教学体系的模仿、照搬,以至于当代美术教育务虚多、求实少,急功近利多、长远思考少。所以,高校美术教育肩负着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振兴的任务,是民族美术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教育理念和方法,这决定了美术教育的抉择与走向。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美术教育的时代诉求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民族性教育理念与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充满启示性意义。高师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学院的不同之处,应该是把研究学术、搞艺术创作和为人师表结合起来,这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师资建设的关键。为师、为学、为艺,应该是从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艺术家、教育家共同追寻和坚持的理想。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学者,慎思、笃行、问道;为艺者,敏悟、游心、抒怀。三种不同的文化使命与生活状态,都聚集在当代高师美术教育者的身上。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美术师资。优秀的教师不一定画得最好,但一定要教得最好,其着眼点应该放在美术教育上,因此,美术教师首先是为师,应该是美术教育家而不是单纯的创作家,为师比为艺更为重要,“师范性”是根本。另外,对为师者来说,还必须在美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中有较高建树,这是根本,所以,明确教学、科研和创作三者的关系后,确立教育性、研究性、学术性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纵观当前高师美术教育现状,在各方面都存在明显问题,长期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高的师资需求不协调;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凸显出了滞后的现状,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能力等方面都远达不到要求,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偏离师范教育特点,使很多从事师范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师生,对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使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性”无从体现。二是缺乏完整的、科学的高师美术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受专业美术院校的影响严重。课程体系偏离师范要求,缺乏针对中小学美术师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合理课程结构;美术技法与理论不符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要求,专业化倾向明显,教育知识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也缺乏美术教育的特点。三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中小学教育要求不适应。高师毕业生专业知识综合性差,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薄弱;师德素质和修养程度不足;缺乏中小学教学所需的广博的人文学养和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多面性的专业知识,缺乏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另外,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美术教育跟进吃力,甚至无所适从。在教学管理上存在形式主义严重的问题,教学实践活动目的不明,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制约着基础美术教育的质量,也阻碍着美术教育的步伐。四是在高师美术教育的方式上,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师范性,偏离师范的要求。教学上,长期沿用专业美术教学模式,以培养专业美术创作人员或设计人员的方式进行教学,尤其技能教学与教师教育脱节,孤立的知识没有结合教学法,没有针对中小学的教学需求设立相应的师范美术教学的规范课程体系,以至于不能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五是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资没有严格根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需求而设立,师资结构长期来源于专业院校,以至于有些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远离中小学美术教育。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之道

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建构中国美术教育的精神品质和语境,解决在教育性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由于长期在美术教育理念上的偏差,以至于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环节偏离了师范教育的特点。当前高师美术教育重视的根本问题,应该是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性质,尤其是从事高师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从教育的角度,充分认识美术教师教育的性质与特点,把握师范美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教育本质,并且要明确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创作或设计的专门人才,它的终极目的是针对国民人文素质和美育水平的提高而言的,不是仅仅以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出发点,而关键在于把握师范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地位。要看到育人的多元性、丰富性、广泛性,也要看到它的多元综合的育人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师范美术教育的真正内涵。师范美术教育必须转向人文素质教育的轨道,使学生在提高美术文化素质和美术教育能力的诸多方面得到培养,这样,师范美术教育在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要明确高师美术教育在当下的美术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虽然专业美院在学科设置与艺术创作上有自主的优势,但高师美术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相比,在于其综合文化氛围与更为严格的学术规范,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与研究型人才。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7

 

关键词:课堂 生态化 生态系统 建构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具有生命及其多样性,都有其完整无缺的自然整体,是一个稳定、有序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不断发生某种联系。现代生态学的思想就是要求人类从精神上或思想上发生一定的革命性改变,要求人类转换生存价值体系和生态价值体系,思考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问题。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生态化课堂教学,指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等要素看做一个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并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生态化理论建构的原则 

随着生态化社会的来临,教育将最终实现向自然回归的整体规定性。课堂是一种学习场域,是在社会文化的情境制约下,众多的学生与教师在展开各自活动的同时,进行着借助交互作用而产生影响的活动。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师、学生和环境三部分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他们每个部分后各隐藏了一个复杂的源于自身的组织。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课堂教学拥有活力。 

(一)开放性原则。生态课堂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有物质、能量、信息的进出和交换,以达到自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同时,生态课堂作为一个交互作用的关联系统,其内部生态因子之间、生态因子与外部环境之间也在发生着多元的、互动的联系,使其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互作用。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对教学起主导作用的因子,他们共同承担着信息的传递、分解和加工,将生产、消费和分解融为一体。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中,生态主体通过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知识吸收,并将积极构建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其他生态个体,促进课堂生命体的共同发展,同时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的开放,实质上也就是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大胆地思考,从而充分挖掘自己潜能,全面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提倡开放,目的是为了生成,为了每一节美术课的教学都能使学生有所收获,对生命有所感悟。 

(二)整体性原则。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利共生的一个整体。作为课堂教学整体的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状况、技能、态度、情感、行为对系统整体性起作用,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当然,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各不相同的生活背景、情感体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而且,在整个课堂生态中的功能、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及个人的独特价值,突出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以及对不同的具有合理性观念的宽容,相信每一个具体的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要重视课堂中各因素之间的和谐,也即是整体的和谐。具体来说,就是实现师与生和谐、教与学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等等。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会使师生间相互认可,心理相容,谐振共鸣,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 

(三)动态平衡的原则。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它处于纵向的各个系统中,也与横向的系统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联系。平衡与不平衡能够在这些大小系统里流动与转移。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育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课堂中有各组成要素,也有各自的运演规律,但它们之间绝非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自发转移和人为的推动,促进课堂系统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态课堂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为他们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并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生态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协调发展,使课堂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由不平衡到平衡、由新的平衡到新的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不断

[1] [2] [3] 

获得提升,实现课堂整体与动态的统一发展。 

(四)多元共存的原则。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种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同进化的关系即为协同进化。因此,人在对自然的探索、改造过程中,要始终以一种宽阔的视野、胸怀和眼光对待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生

态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多样性的丰富个体。多样性是课堂生态系统内在丰富联系性的外在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并保护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存在。生态课堂应遵循个体的生命发展规律和原则,促进学生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体现教育本质的回归,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促成课堂教学的各元素之间和谐运作,使师生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共同发展,实现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的统一。

二、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理论建构的路径选择 

课堂教学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课堂教学活动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实现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是教师、学校和社会都必须关心的问题。只有发挥全员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的教育目标。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再现性思维而言的,它不是单纯依赖原有知识记忆,不照搬现成的规律和程序,而是重新组织头脑中已有知识、经验,灵活运用规律和原理,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新程序和新方案的思维活动。它往往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和决策,创建新理论。其成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时代迈入世纪,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它要求教学工作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允许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在美术作品欣赏课中,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独立的理解和感受,要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美术作品艺术的丰富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多样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新形势下的课堂生态化教学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构建以学生为本位的自主课堂,相信学生学习的天性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要为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和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独立探究学习内容和方法。任何一门学科,并不只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还肩负着教育的重任,都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它同样要求教学着重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方法从灌输过程走向人的主动发展过程。当代青少年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而多变的时代,只有学会独立思考与分析事物,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然而,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编剧、导演,更是唯一的演员,学生是观众,是木偶。这种教学方法异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扭曲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中小学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目的是使广大学生努力学会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它要求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拓展视野,把课堂放在开放的、互动的、实践的基础上,要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给学生创造一种受关注、能展现自我价值的的氛围。教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创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的创新时代。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8

美国的艺术教育在提出以“学科为基础”的发展方式以后,为了更进一步地加快规范化、系统化,于1994年运用立法程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首次将艺术法定为国家教育目标所列“核心学科”之一,规定艺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并一并纳入“国家教育进步评估”体系中。这充分地体现了美国政府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加快了艺术教育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进程。同年,由美国艺术教育标准全国委员会项目主任约翰•马赫尔曼领导的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出台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其根本目标是为了更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美国的艺术教育质量,为了使美国的教育在2000年达到“世界级水平”而努力。一系列相关法律及标准相继出台,如《教育法》、《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都证明了美国艺术教育正在步入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也表明美国政府对艺术教育也做到了从观念层面的重视转变到具体保障措施的出台。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包含音乐、视觉艺术、舞蹈、戏剧四门学科。这四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由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艺术组织来完成标准的编写。它们分别是: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menC),国家舞蹈协会(nDa),美国戏剧与教育联盟(aate),国家艺术教育协会(naea)。这些标准是艺术家、艺术专业协会、各教育机构、政府官员等机构观念一致性的体现。艺术课程标准的研制由国家艺术教育协会联盟负责,各协会负责本学科内容的研制,主要任务是要研制出一整套能够清晰表述在不同阶段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例如音乐课程标准主要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而在这10个方面都涵盖了学生在4、8、12年级结束时所要达到的要求。这10个方面是:(1)独立的以及能够与他人合作演唱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2)独立的以及能够与他人合作演奏不同风格类型的乐曲;(3)能够即兴创作和伴奏风格多样的旋律;(4)具有创作和改变歌曲的能力;(5)读写乐谱的能力;(6)音乐的欣赏、分析、表达能力;(7)评论和表现音乐的能力;(8)理解音乐内部的联系,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和非艺术的内在联系;(9)理解音乐与文化、历史的关系;(10)能够鉴别音乐领域的范围。[1]艺术标准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在4、8、12年都有不同的要求,并且还提出了一般水平和高级水平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能够清晰地按照不同阶段的要求来完成对音乐的学习和教学,从而使音乐教学更加具体化和细致化,也能够使学生有更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二、美国艺术教育的特征

(一)艺术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特征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教育中强调“新三艺”,即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把以上3科列为美国教育的核心学科。到了布什政府将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5门课程列为核心课程。直到1993年克林顿政府通过立法程序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这项跨世纪的和以世界级水平为目标的宏伟计划,首次将艺术包含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在内的,增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这一重要举措从此改变了美国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艺术教育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二)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和综合性特征

美国艺术课程在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综合性特征上,从《艺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艺术课程标准》中专门把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列了出来,强调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希望能够实现在学校的整体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的相关综合性特征,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艺术教育对人的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艺术课程标准》还要求把艺术所产生的文化、民族背景作为研制艺术课程的基础,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在《艺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标准》是形成课程相关和综合的关键。”也就是说他们把艺术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说是通道,来使学生通过艺术学习通向其他学习领域。而要想实现和建构这些联系,就要完成不同艺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在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各艺术门类间的联系,或者是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一般包含两种:一种是“相关”;另一种是“综合”。而在综合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表现多种学科的统一性特征。苏珊J.在其文章《用课堂教师和音乐专家的感知能力来实现音乐教育的国家标准》一文中,针对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九个标准可行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九个标准的实现需要教师整合其他的教学资源和其他学科来实现。[2]因此,这一结果更进一步体现了音乐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在美国音乐课程标准对9—12年的要求中,我们看到要求学生在理解音乐与艺术学科间的联系以外,还要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同时还要理解音乐与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关系。而对于熟练水平和高级水平的要求也不相同。在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和艺术以外学科之间的关系方面,熟练水平要能够比较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风格中两门或两门以上艺术的特征;同时还需要解释艺术以外各学科原理和材料与音乐的原理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高级水平则要求能够比较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能够解释艺术在展现过程中,创作者、表演者在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差异。在理解音乐与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中,对熟练水平和高级水平的要求也不相同。前者要求凭借听觉来对不熟悉的音乐按照体裁和风格分类;而后者则要求识别和解释作品的风格特征。通过以上不难看出,美国的艺术课程在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上包含了历史方面与文化方面等等。而美国的艺术教育也更深层地体现了综合性的特征,不仅仅是艺术学科内的综合,还体现了通过艺术的学习来联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艺术课程类别的多样性特征

美国要求在幼儿园阶段就要开设艺术类课程,而从小学一年级到七年级学生都要上美术课程和音乐课程。到八年级以后,则要求在视觉艺术或者音乐课程选修其中一门课程。美国的艺术课细分为绘画、手工、摄影和计算机辅助艺术等不同的课程内容。音乐划分为声乐和管弦乐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例如,美国威廉王子县的小学生(1—5年级)每天都有一堂45分钟的综合类课程。如艺术课包括绘画和手工,音乐课包括声乐和器乐,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轮流上一堂。到了中学以后可以选修艺术或者音乐课程,如果选择的是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全年都是自己所选的课程内容,每隔一天要上一次大课,每堂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选修的是艺术类的课程,则把一年的课程分成四个季度来学习。绘画、烹饪、木工等每个季度学习一种,每天45分钟的课程。高中最后两年如果选修的是艺术类课程,则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是必修课,一些有条件的学校给学生还开设摄影类课程。每个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学校根据学生选修不同类别课程的多少和师资力量来调整课时的分配,但要保证总的学时数,不能在总的学时数上减少学生艺术类课程的比例。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使美国的中小学生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他们接受着不同形式、不同类别艺术形式的熏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类别的艺术当中感受到不同的美,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课外活动的丰富性特征

美国的艺术类课程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还经常举办各种校内和校际间的展出与汇演,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增强学生艺术技能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都会邀请本地和全国知名的艺术家或者专业的演出团体来指导学生,或者邀请他们来演出表演。如在声乐和器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学生,经过考核后可以被邀请参加地区或县级的学生演出队参加演出;而在视觉艺术方面成绩较突出的学生或者班级,在校舍改造或装修时,往往会被邀请参与设计或者绘制墙体上的大型壁画。9年级以上,艺术成绩优异的学生可由教师推荐加入由国家艺术教育协会设立的国家艺术荣誉学会;7至9年级艺术特别突出的学生则可以加入国家初级艺术荣誉学会。目前,全美国有45000名在视觉艺术上有天分的中学生加入了国家艺术荣誉学会和国家初级艺术荣誉学会。参加学会的同学每年要交付会费,不同学会会费略有差别。会员全年都有资格参加学会举办的各种活动,表现突出的还可以取得学会与各个艺术类院校合作设立的奖学金,在中学毕业以后可以进入艺术院校继续深造。一般来说,在美国如果读到高中毕业,每个学生在艺术和音乐方面都会具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这种艺术的熏陶和基础训练将会对个体一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五)教学方法的自由性和灵活性特征

美国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把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来进行学习,同时也是作为通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人文学科,跟其他科目一样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而这种教育模式的创新之处,是从提高人文素养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艺术和文化。从教学内容方面,视觉艺术更加受到重视。在教学内容上看无论是西方的艺术作品还是亚洲、非洲的艺术作品,都能够成为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美国的艺术教育主要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通过四个阶段对艺术的学习,来确立一种综合的艺术感觉,从而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的价值。对于这种综合艺术教育模式的教学,更加需要艺术课程教师具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例如,以对北欧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的欣赏、分析的艺术课中。首先,教师以“呐喊”为主题,鼓励学生通过语言、身体、绘画等手段一起来表现“呐喊”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亲身经历受惊吓后呐喊时的感受。同时,体会在“呐喊”时人在心理、生理上的变化。不难想象到,整个课堂充满了孩子们创造出来的五花八门的“呐喊”声,以及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行为艺术作品。这无疑是对学生一种鼓励,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其次,教师会选择出一些作品,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畅所欲言地说出“呐喊”时的感受以及背后的故事。再次,教师会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将蒙克的《呐喊》展示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猜想主人公呐喊的原因与感受,以及呐喊所引申的更深刻的含义等。同时将学生们引入历史里学习,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作品风格特征。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后,引导学生再次审视作品,让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蒙克的这幅作品到底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这幅画还有什么意义?人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启迪?通过以上课例,不难看出在这一堂课中,融合了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美学四门学科。而艺术课教师也通过了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使艺术课程变得更加自由、丰富多彩,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六)强调多样性文化的融合

多元文化是美国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美国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资源的利用。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用多种文化熏陶着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通过多样性的文化来认识世界,同时让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文化来理解他人和理解自己。传统艺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都在为认识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艺术提供着多样性的视角。还有每一种艺术形式产生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的特征,他们之间到底有何种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此外,美国的艺术教育还要求学生们理解艺术是世界的,要被世界人民所共享。因此,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可能在语言上各个国家是不相同的,但是艺术是相通的。就像音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听了之后都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内容和情感,不同的旋律都在向人们表达着不同的意境,音乐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都是一样的。而美国恰恰把这种多民族、多元文化作为一种财富利用起来,在艺术课程的建设上遵循了要注意多民族的传统、民俗、宗教、性别、种族等特征以及各种艺术形式所体现共性和个性的特征问题,使其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土著的舞蹈,还是中国的书法,或者阿拉伯的艺术等等,都是人类世界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都是美国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他属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三、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提高重视,体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其实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被艺术包围着。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是不能够发现美、体验美的人,那么在他的世界里总是缺少些什么。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的能力。从人的全面培养角度出发,不是培养学习的工具和工作的工具,我们培养的是健全发展的人,因此缺少不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艺术课程在一些城市学校开展的还是比较完善的,每个学校也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和规定来完成教学任务,但也有在一些情况下艺术课程的教学时间被一些其他课程所占用。而在一些农村的学校,可能一些学生还没有见过钢琴是什么样的。有的艺术课教师可能会充分的开发当地的艺术资源,利用现有的艺术资源来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但这种情况也是少数。大多数的教师还只是把每堂课上成学个歌、画幅画就草草了事,不开动脑筋,不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使每一堂艺术课程上得生动、丰富、精彩。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周最爱上的就是音乐课,每到上课都能拿到不同的乐件和老师一起打节奏,特别的开心。而每当要临近期末或者其他一些时间的时候音乐课或者美术课就要被挪用为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补课的时间,我就会很失望。我想现在的小学生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渴望艺术,都有一颗纯真的向往艺术的心。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需要教师在他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画上精彩的一笔,艺术教师也不例外。因此,无论从政府的角度,还是从教师的角度和家长的角度,都要提高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借鉴美国的艺术教育的做法,对学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艺术教育,真正地发挥出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外艺术活动的丰富化

要想艺术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体现人文性特征,就需要我们的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还不能失去艺术课的系统性,还要完成正常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这就给艺术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完成一堂艺术课?怎样使每一堂课都变得生动、活泼,让更多的学生喜欢艺术、热爱艺术?这就需要我们的艺术课教师多动脑筋、勤思考。像美国的那名美术课教师一样,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完成一堂课,使每一个学生不仅仅欣赏了作品,更多的是亲身体验到了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美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课课外内容的丰富化,以及艺术教育的社会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把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不再变成走过场,真正地做到实处。充分地挖掘可利用的各种艺术资源,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等等,让这些社会资源能够为艺术教育服务。把艺术家请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学生能够与艺术家们亲密接触,树立榜样意识。学校的艺术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技巧以外,还要深入挖掘特殊人才,建立学生的艺术培养的系统性和终身性。将那些在艺术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进行特殊培养,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打基础。

(三)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2000年我国推出了除音乐、美术课程以外的艺术课程,目前已经有12年的光景。在这12年中有反对的声音,也有支持和鼓励的声音。而从艺术课程的实施来看,也不容乐观,新事物需要人们通过时间来认识它。从全国来看,能够实施艺术课程的地区和学校屈指可数。一批批学校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艺术课程的实验。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从艺术课程教材自身所体现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把握不好教材的意图,不知道从哪一学科来展开教学。而从教材自身来看,可能系统性和完整性还不够。第二方面是从教师方面也体现出很多问题,例如不能够深入地理解新课标,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课堂上缺少多种艺术形式互相融合的教学特征等等。第三个原因是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体现的问题,个人能力上能够符合艺术课程要求的教师很少,几乎每个学校都是由原来的音乐或者美术课的教师来担任艺术课程教学。而需要跨学科来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从技能的角度来说就力不从心了。第四个原因是艺术课程的推广所呈现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了解有艺术课程这门学科存在的人们知之甚少,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还有很多的艺术教师,也不知道有艺术课程的出现。因此也就降低了大家对艺术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导致艺术课程实施困难的原因之一。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9

关键词:高师;素描课程;改革;建议

素描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独立的基础学科。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在教学模式和形式、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受美术院校绘画和美术学专业的影响较大,难以适应基础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必须加以改革。

一、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传统的素描课程缺乏一个整体计划和教学体系,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的施教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恰恰就在于教学方向上热衷于“技巧性”而严重偏离师范“教育性”目标。失误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于我国师范美术教育是模仿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而难免带上重“技巧性”的烙印,我们一直未能建立起独立的、科学的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素描体系,从而导致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应的偏离。通常把专业美术院校素描教学体系简单地简化,然后搬到教学中应用。具体来说,主要存在这样以下问题:

1.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偏离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严重不适应专业需要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普通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应立足于基础教育,其性质应是一门师范性和综合技能性、教育性较强的课程。但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素描课程的设置和目的及内容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别,各高师院校对于素描课程的教学安排存在着对课程定位的不同理解,教学内容偏离了师范性、教育性特点。

在美术院校中,素描教学可能更注重形象、情感与审美,更倾向于突出个性而表现出相对独立的理论态度。由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可供利用和参考,再则,现任教师大多毕业于美术院校,教学倾向近乎自然地表现为“重表现,轻理论”,至于一些师范性的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师范技能等),就更加被忽略了。根据就业单位(多数为中小学)连续几年的反馈,我们的毕业生明显出现“想通而说不明,会画而不会教”的情况,相信这不是一两所高师院校的个别问题,而且还在持续。由此可见,从教学模式到最终的培养目标,我们似乎有些跑题。

2.缺乏针对性教材和专业性教师

新中国成立60年,美术教育在不断发展进步,关于素描教学的教材也出现了很多版本,其中也不乏精品。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8月出版的《美术之路――素描》、全显光先生的《素描求索》等都曾令无数大专院校学生和美术爱好者爱不释手。如今我们所缺少的就是针对高师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所编写的素描教材。

现任素描教师大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简单讲就是绘画和设计两大块。素描教学对于这些教师来讲,是否系统是否科学暂且不说,某个画种的强烈特征会在学生的素描作品中体现。试想一个学生在两年内分别接受了不同研究方向的几位教师的素描方法与观点,结果会是怎样?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要的是干干净净的基础造型艺术,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基础概念理论。可见,专业教师的缺乏是高师素描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二、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改革的建议

1.构建适应基础教育的素描教学体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1)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基础训练内容为主,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设置。另外,从师范实用性的角度而言,要使学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素描教学、课外辅导工作,就必须要求素描的教学要达到一定的规格,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素描的基本绘画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不断自修进步的能力。

(2)合理安排知识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安排应讲究科学与合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点,为他们以后进一步研修素描绘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现代教育课程论的观点,美术课程实施的依据主要是美术课程计划、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教材。教材与教学关系密切,是教学实施的具体内容,具有“蓝图”性质,在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熟知教材结构和知识体系,才能把握难点与重点,更加有利于科学系统的完成教学。所以,编写适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的优秀教材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

由于教学构成的逻辑性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先提出来,这是因为培养和造就、耽误和埋没往往都是从教师工作开始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知和有知的一方,其教学中的主导性至关重要;而学生作为后知和未知的一方,是教育的客体,是受主导牵引的对象。所以培养专业的素描教师刻不容缓。素描艺术的创新教学呼唤教师的创新素质。当然,除了具备普通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现代教育的理念和一定科学研究的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反思评价的能力。

三、构建和谐的教师与学生、课程、教材的有机关系

从教育的本质上说,教育的发展就是学生的发展,一切从学生出发,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从这个角度开始,了解学情,分析学情,从而能够因材施教。

课程一般解释为课业及其进程,它作为一种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反映出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也是素描教学构成的重要部分。教师是这一进程的主导者,对于课程结构的合理化、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以及课程形式的多样化都有着先知先觉的体会,并在实践中将其不断改进和完善。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很广,其中钻研教材是很重要的一项。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并深入浅出,还要通俗易懂地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示范作品,并写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等。

总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课程的改革应立足于师范教育,以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为目的,努力使素描课程能适应新世纪高师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Z].2005.

小学美术课程体系篇10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模式传统陈旧,缺乏针对基础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因而,要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突出师范性。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美术教师的主要渠道。其培养的人才素质、能力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新课改实施后,对美术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我国现行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却仍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偏离了师范性的方向,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因此,要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合格教师。

一、缺少师范性的表现

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多数高师院校仍套用美院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视学科课程,尤其是其中的技法类课程,这类课程占总学时量的80%以上;而教学论、教学法和教育实践等课程仅占总课量的5%左右。教育实习一般为4周~8周,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重技法轻理论,重专业(美术)轻职业(教师),缺少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很难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是学科课程的教学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的绘画技能的培训,缺少画理分析,更缺少学生评价环节。美术史论课的教学也多是教师一言堂,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而,当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时就很难适应。三是不重视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两字训练、技法演示、口语表达、欣赏评述、课件制作等。

二、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如何突出师范性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美术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也要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进行改革与调整。

1.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调整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计划势在必行。一是减少部分绘画技法课的开设时间,转变教学观念与要求。如删减素描课教学的部分内容,改变纯光影素描的训练要求,以线和结构素描训练为主。二是增加部分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的综合类的课程。如增开“儿童画欣赏与创作”、“手工制作”、“色彩创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与评述”等课程。三是在选修课中,增开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赏析等。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不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只是单纯地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没能把画理、欣赏评述、美术教学方法等和技法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也是只注重美术技法上的训练,不知学习为何而用,缺少师范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在课堂:一是在技法课教学中增加绘画常识内容。如构图、透视、解剖、色彩常识等。二是增加优秀作品赏析。优秀作品包括中外名作和优秀学生作品,目的是通过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三是增加学生的评述环节。评述对象包括中外名作和学生习作;评述形式以学生自评、他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评价内容可以是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或认识,可以是对作品构图、色彩、透视、创意等某一方面的见解,也可以是对作品(或作者)背景的分析,等等。这样,一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变机械、被动学习为理解性、主动学习,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二是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口头表达能力。面对评述对象要想评述好,学生必须事前有所准备。同时,学生在评述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得以提高,为学生将来适应教师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重视教育实践,丰富实践内涵

增加教育实践的时间,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先教育见习,了解中小学的教学情况,再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高师的美术教育实习通常被安排在最后一学年一次性实习,时间一般为4至8周。这种“晴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对师范生来说,很难起到培养教育实际能力的作用,只能算是一次简短的基础教育考察。我们应参考和借鉴其它国家教育实习的有益经验,增加教育实习时间,改革过去单一的一次性的实习方式,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渐进式的教育实践方式,统筹安排教育实践。同时,丰富教育实践内涵。高师教育实践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重视教育见习、模拟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教育实习等,从而改革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单一的现状。使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阶段式目的实习等有机结合,各种实习相互交融,并通过不同的教育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各校也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性质、培养目标、师资状况以及学生特点,开发有本校特色的实习形式。

4.加强对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板书、技法演示、口语表达、欣赏评述、活动组织、课件制作等。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在“两字一话”等传统教学基本功方面,能力很不如人意,让很多人感叹“今不如昔”。如多数青年教师板书较差,部分青年教师乡音较重,说不好普通话,这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高师教育专业要重视对师范生基本功的训练,从大学第一学期开始就应有序安排,精心组织,辅导训练,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基本功展示和比赛,加强基本功训练。此外,更要加强现代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如信息收集与处理、多媒体应用、课件制作、课程开发等。使得我们培养的未来的教师,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下的基础教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使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在局部把握审美的要求,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从心灵上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人才。这意味着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向完善。高师美教教育专业只有针对性地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美术教师,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89]教社科字003号.1989.

[2]刘丹.浅析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