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33:14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1

一、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历史与现状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国一直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立法工作,《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中都有自然资源的专条规定。1982年宪法也明确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等等。这些都是自然资源法的重要渊源。这一时期,我国还没有自然资源的专门法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最高立法机关的全国人大开始制定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单项法律,如《森林法》(1984年9月通过,1998年4月修正)、《草原法》(1985年6月通过)、《渔业法》(1986年1月通过)、《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通过,1996年8月修正)、《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通过,1988年12月修正,1998年8月修订)、《水法》(1988年1月通过)等。立法进度之快、立法数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制定自然资源方面的单项法律迫在眉睫。到90年代,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宪法》、《民法通则》为基础,以《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等单项法律为核心,以大量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可以说,自然资源的规划、保护与合理利用已基本有法可依。

(二)我国自然资源立法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方面的法律,大都制定于80年代中期,在当时,无疑促进了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但这些法律毕竟制定于改革开放初期,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主要是:

(1)以行政权力配置资源,忽视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律大都强调资源属国家所有,不得流转,只能由国家根据需要调配,自然资源的使用是无偿无期限的,忽视甚至否认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

(2)忽视资源的资产属性,难以显现自然资源的真实价值。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律都强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的资源属性,忽视甚至否认其资产属性,致使这些资源性资产长期处于粗放利用,浪费严重,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3)以所有制来区别对待,当事人处于不平等地位。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律大都强调所有制形式,国家对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这是经济成份的不平等在自然资源管理上的直接体现,完全违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现代法治社会以贯彻“平等原则”为主要特征,当然也必须包括对管理对象的平等对待。

(4)片面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过去,我们长期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集体、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过于强调这一点,就在实践中形成否认个人本位、不承认个人权利的局面。在资源管理法律中,过分强调国家的行政管理权,忽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

(5)对各级政府的职权划分不合理。我国1982年宪法本已明确了划分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基本原则,但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表现在资源管理上,本应由中央政府行使的职权却由各级政府行使,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行使着一些应由地方政府行使的、执行性的职权,中央与地方在资源管理上的职权划分不清,直接导致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屡禁不止,中央政府的资源管理基本目标无法实现。

(6)单纯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只有在符合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以往,我们也讲保护资源,但保护仅局限于自然资源本身,目的也仅仅是节约有限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不仅要保护自然资源本身,而且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就是自然资源的保护。

(7)缺乏有效的执法监督手段。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律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但保障这些规定有效实施的措施不利,操作性较差,实践中很难执行。行政执法手段软弱,不仅不利于从严惩处违法者,合理利用资源,而且不能有效打击和震慑乱占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法律变革

危机是变革的酵母。我国自然资源立法中面临的上述问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下形成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有序的市场必须有完备的法制作保障。只有对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然资源法律进行根本性变革,才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

自90年代起,我国最高立法机关除继续制定《煤炭法》等自然资源单项法律外,还逐步对80年代制定的自然资源单项法律进行修改。如《矿产资源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虽然这些单项法律修改的重点和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却反映出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变革的总体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实行的是行政授权、无偿、无期限使用、不得流转的制度,这种制度不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造成我国自然资源低效利用和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变自然资源的无偿、无期限使用为有偿、有期限使用,就成为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变革中头等重要的内容。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在宪法中删去了禁止“土地出租”的规定,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条款。1988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修正案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在《土地管理法》中删除了禁止出租土地的内容,并增加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其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1996年修改的《矿产资源法》,改变了“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的规定,以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为核心,确立了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依法转让的法律制度;1998年修改的《森林法》也确立了森林、林木有偿使用的法律制度。

(二)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管理职权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管理,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律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以市场而不是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因此,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自然资源管理职权,是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变革的又一重要内容。

自然资源法律变革的趋势,一方面要求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势力范围”,明确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哪些主要依靠市场来完成,哪些主要依靠政府来完成;另一方面要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权力和职责,兼顾国家和地方利益,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划分各级政府的自然资源管理职权,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将涉及自然资源宏观决策的权力上收到中央和省级政府行使,将执行性职权下放到地方政府行使。如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在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开采矿产资源以及开采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必须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对违法开采的处罚权则规定由地方政府行使。

(三)公法私法化

公法,是指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其基本特征是政府为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自然资源法律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因此,自然资源法应当属于公法范畴,而私法则以保护公民权利为主要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法与私法的作用不同,私法强调主体地位的平等性、自主性、公平性、有偿性等特征,公法则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强调维护保障资源管理秩序。因此,将公法和私法有机结合,也是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变革的主要内容。所谓公法私法化,就是自然资源法律中越来越多的体现了私法的内容,即强调对公民和法人财产权利的保护。

修改后的《森林法》体现了公法私法化的趋势,明确规定:国家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依法减轻林农负担,禁止向林农违法收费、罚款,禁止向林农进行摊派和强制集资。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也规定:国家保护探矿权和采矿权不受侵犯,保障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市场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保障设立的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的合法权益。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民和法人财产权的保护。

(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我国80年代制定的几部单项自然资源法中,由于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的规定,致使这些自然资源法律难以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虽有《森林法》,天然森林却砍伐不断;虽有《水法》,江河断流却越来越多。因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变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立法机关在对我国自然资源单项法律进行修改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强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修改后的《森林法》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更是全面体现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设立和关闭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都规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的要求。

(五)对权利主体实行平等保护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体现在自然资源立法中,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较集体所有制企业在自然资源的取得方面享有优先权。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参与市场流转的主体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按所有制区别对待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1996年修改的《矿产资源法》,就改变了各类矿山企业地位不平等的局面,规定国家依法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各类矿山企业平等地予以保护。

(六)大胆进行法律移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移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法律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自然资源立法方面,我们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面临着的共同的问题,即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问题,对于发达国家在自然资源立法中的成功经验大胆进行法律移植,就成为我国自然资源法律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1996年修改的《矿产资源法》,对国外普遍实行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制度、矿业权取得和流转制度等进行了大胆移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新《土地管理法》不但直接体现了自然资源立法的发展趋势,而且成为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典范

1986年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第一部重要法律。实施以来,对于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发展,这部法律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不能适应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修订。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1997年4月15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即通称的中央11号文件。在这个文件中,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措施,也提出了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重要原则。

新《土地管理法》关系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法之一。新《土地管理法》不但直接体现了自然资源立法的发展趋势,而且成为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典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第一次将土地基本国策写进法律,实现了从保障建设用地供应为主到切实保护耕地为主的根本性转变。1986年土地管理法同大多数自然资源法律一样,是以保障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新《土地管理法》从我国的土地基本国情出发,为保证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以切实保护耕地为指导思想,强调了对耕地的特殊保护: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写进法律,确立了占补平衡制度,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上升为法律等等。耕地保护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新《土地管理法》的始终。

(二)在土地管理方式上,实现了从分级限额审批制度到用途管制制度的根本性转变。土地用途管制的法理基础是土地的发展权属于国家。用途管制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有效管理土地的基本原则。新《土地管理法》对用途管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从法律上确立了这一土地管理的根本制度,为其他自然资源的宏观管理树立了典范。

(三)在土地管理职权划分上,实现了各级政府职权合理划分的根本性转变。新《土地管理法》按照市场经济和用途管制的要求,依照管理职权的性质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职权进行了重新划分。即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权、农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审批权、耕地开垦的监督权、土地供应总量的控制权集中在中央与省两级政府。同时,将执行性的权力下放到市县政府,如:土地登记权、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权、在已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区域内具体项目用地的审批权、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权等。这种职权的划分有利于调动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国家土地管理的政策性目标。

(四)在调整范围上,实现了从单纯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到既调整行政管理关系又调整财产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土地制度是最基本的财产制度之一,越是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就越应保护公民的土地财产权,从根本上调动人民群众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新《土地管理法》特别注重对公民特别是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一是规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将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二是明确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产权代表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建立新型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财产组织形式提供了法律依据;三是解决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四是赋予了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规定“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五是改变了过去在土地管理实践中行政机关的违法批地行为由用地者同时承担法律责任的做法,规定“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五)注重资源的资产属性,实现了从以资源管理为主到资源和资产管理并重的根本性转变。新《土地管理法》在强调保护耕地资源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对国有土地资产的保护,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为国有土地资产产权代表的确立提供了法律基础。同时,新《土地管理法》调整了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规定“自本法实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30%上缴中央财政,70%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这些规定既维护了国家土地所有权权益,又从机制上改变了地方政府“多卖地,多收益”的做法。

(六)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实现了从外延粗放型到内涵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外延扩张的土地利用方式,这是造成各项建设乱铺摊子、重复建设、土地粗放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城镇现有40%的土地属于低效利用,全国还有174万亩闲置土地。新《土地管理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建立了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一系列抑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的新机制,包括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鼓励各级政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行占补平衡制度,促进用地者自觉节约利用土地等。这些规定将有力地促进建设用地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的道路。

(七)在执法监督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土地监察到建立现代土地执法监察体系的根本性转变。法律的监督检查条款,对于保证法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1985年的《立法在发展中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的报告中就曾提出:“为确保决定得到遵守,应有一些揭露不遵守决定行为的手段,并且有足够的权力在发现此种行为时加以制止。但发展中国家大多数自然资源法律在这方面是软弱无力的。总的说来,大多数法律中没有监督办法。”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指出的问题在我国自然资源立法中就普遍存在着。在我国目前所颁布的八个有关自然资源的单项立法中,只有新《土地管理法》设有“监督检查”一章。这一章是修改过程中根据全民讨论的意见增设,它明确了土地执法监察的对象,赋予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权;它完善了执法监督制度,赋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的调查权、制止权、行政处分建议权以及直接行政处分等权力;它与《刑法》的有关规定相衔接,加大了土地违法的刑事处罚力度。新《土地管理法》有关监督检查的规定,为我国其他自然资源的单项立法树立了典范。

(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新《土地管理法》虽然将耕地开垦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也非常注重耕地开垦中的生态环境护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贯穿于新《土地管理法》的全篇;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二是开发未利用土地,必须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进行;三是开垦未利用的土地,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可开垦区域内,经依法批准后进行;四是禁止毁坏森林、草原开垦耕地,禁止围湖造田和侵占江河滩地;五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破坏生态环境开垦、围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湖。

(九)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管理土地的成功经验。作为一部全面推进土地管理改革的法律,新《土地管理法》将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结合,特别注意借鉴和吸收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土地管理方式上,它借鉴了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所普遍实行的土地使用管制制度,对我国分级限额的审批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建立了以保护耕地为核心,以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为主要内容的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它借鉴了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关于土地整理规定,对现阶段我国土地整理的重点作了明确规定,即“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2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绩效审计;指标框架

自然资源审计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国家自然资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和完整,同时也有利于督促各部门实施自然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自然资源审计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上,不利于实现自然资源审计的目的,自然资源绩效审计迫在眉睫。

一、自然资源资产绩效审计的概念

(一)自然资源资产绩效审计的概念

按照《辞海》中的定义,自然资源一般指“天然存在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自然资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有限性,即资源的数量;区域性,即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自然资源的定义、特征决定了自然资源绩效审计不仅仅具有绩效审计的一般性,更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所以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机关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法律法规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准,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有关自然资源的配置、管理、利用等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工作,促进国家良性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标

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实现国家良性治理目标。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是促进自然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基本目标规定了审计的目标和方向,寓于具体目标之中;具体目标则表明审计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是审计目标的具体实现,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具体目标要根据不同的审计资源的类型来确定。

三、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内容

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对象是自然资源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其管理活动主要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的资金的收支、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的,自然资源政策的执行情况等。因此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内容应当包括自然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具体分为自然资源政策执行绩效审计、自然资源资金使用绩效审计、自然资源开发绩效审计、自然资源利用绩效审计、自然资源保护绩效审计。其中政策执行贯穿于自然资源资金使用、开发、利用、保护的全过程。

四、自然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框架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从单项资源出发来构建资源审计,但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如,徐泓和曲婧在《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中认为应该从政策、资金、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和收益这五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这些研究为我们在自然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路。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框架建立的一个难点就是自然资源种类繁多,特点不一,高度概括自然资源的共性实属不易,其次自然资源的特点不同导致其管理的部门设置不同,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最终落脚点在责任。

(一)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框架构建方法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主要有:根据审计的程序或者内容构建、借助平衡计分卡及其应用原理构建、围绕“三e”、“五e”构建等。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框架的构建应该根据审计的内容来建立。首先,按内容构建符合自然资源多样性特征。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空气资源等,每种资源的特征都不一样,导致资源的具体开发、利用、保护情况也不一样;其次,按内容构建符合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自然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分为整体性原则和单个指标选取原则。整体性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系统性是指要将资源和环境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指标的构建要反应自然资源对系统内各因素的影响,各指标的设计要体现关联性和整体性;层次性是指要在系统的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各指标之间因果联系,从多维度来反应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的。单个指标的选取应该考虑自然资源有限性、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采用科学性、区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是指指标的建立应当遵循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发展的态度选取指标,把握科学发展规律,使评价的指标能够科学的反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区域性是指具体指标应该体现区域间自然资源的差异,反应区域间的特色,发挥各地区的优势,达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可操作性是指指标的设计应该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指标的选取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指标的代表性,避免指标指标体系的臃肿。

(三)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框架的构建

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框架是根据自然资源审计的内容,按照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区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而构建的。自然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如图1所示:

图1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框架

图2自然资源绩效审计属性层与一级指标之间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评价指标框架包括两个指标层、一个属性层和一个标准层。属性层即为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所围绕的内容,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一级指标是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二级指标中的政策执行情况和

资金使用情况始终贯穿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全过程,因此将这两项作为审计重点内容的子块。二级指标中应当还包括还应当包括与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有关的其它指标,具体指标的设计应该根据具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内容来定。自然资源评价标准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定性标准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定量标准包括预先确定好的标准或预算标准、历史标准和外部标准。

从图2中可以看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始终贯穿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审计的全过程,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三者构成自然资源管理的统一体。

(四)以土地资源为例构建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

对土地资源进行绩效审计有利于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对土地资源进行绩效审计的第一步是必须了解所审计土地范围的基本情况,例如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土地开发、利用、保护的绩效审计。

从广义上来说土地开发是指采用一定的经济技术手段,扩大土地有效利用范围的活动,土地开发是实现补充耕地、增加建设用地,实现占补平衡的一种有效途径。土地开发形式主要包括对尚未利用土地的开垦和利用(狭义上的土地开发)、对已利用土地的整治(土地整理)和对已利用土地的复垦(土地复垦)三种。土地开发活动一般由基层政府组织作为建设项目实施,评价指标的设定可分为四个子项:资金使用情况、政策执行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开发成效情况。

土地利用是人类为经济和社会目的,通过各种使用活动对土地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土地利用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评价指标的设定可分为四个个子项:资金使用情况、政策执行情况、农用地利用情况、建设用地利用情况。土地保护是指对已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各类土地资源用途、范围(面积)、布局,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办法、规章实行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管理与保护,确保各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永续利用。

土地保护是指对已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各类土地资源用途、范围(面积)、布局,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办法、规章实行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管理与保护,确保各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永续利用。对土地保护情况绩效评价的指标设定主要分为耕地保护和违法违规用地查处四个子项:资金使用情况、政策执行情况、耕地质量情况、地力提升情况。

关于评价标准,土地资源评价标准分为定性评价标准和定量评价标准。其中定性评价标准有:《国发2006(100)号》、《国有土地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用土地开发土地出让金办法》、《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土地登记办法》、《土地复垦条例》、《土地调查条例》等;定量评价标准有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计划等。

五、结语

本文认为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分支,其审计的内容、目标及指标体系的构建都必须考虑自然资源本身及其管理的特点。但是文章在许多方面的思考还不成熟,具体的二级指标及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类指标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实践进行研究,比如说指标的设计还应该考虑相关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等情况。(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J].财会月刊,2004(6).

[2]曲婧.浅议资源安全战略与资源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0(4).

[3]徐泓,曲婧.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会计研究,2012(2).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3

[关键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困境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p285.2+39[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9-360-1

我国基层国土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经济快速发展与基层国土资源两者相互影响、互相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给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国土资源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国土资源事业对经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近年来,我国基层国土资源的管理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去面对呢?

1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困境

1.1人们对国土资源认识不足

对我国的国土资源进行保护是每一个国家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现在的一些相关单位与公民对国家法律不重视,对于国土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使得对国土资源进行保护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甚至有些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人员,利用自己的权利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国家的国土资源进行招商、转让等操作,利用国家的土地资源谋取个人利益,破坏国土资源事业的相关管理秩序,还有些个人由于觉得国土资源的相关审批程序比较复杂,所以常会先对国土资源进行使用之后在向国家进行上报工作,使得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无法合理有序的进行,部分个人在得到国土资源的使用审批之后,不严格遵守合同的相关规定,擅自扩大使用面积或者出现在国土资源内建造大型建筑物对国土资源造成破坏的情况,另外有些煤矿开采的企业不顾国土资源的使用规定,对国土资源进行无节制开采,对国土资源的情况造成损害的同时也影响了关于国土资源的管理秩序,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1]。

1.2大量土地资源被不合理利用

虽然我国在国土资源的使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对国土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人们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国土资源进行无节制开采,大量专业素质低下的施工人员对国土资源进行不完全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同样对国土资源不合理开采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些施工单位在国土资源上进行违法的建筑施工,导致大量国土资源被浪费与乱用的现象。

1.3国土资源征用的补偿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对于不同地区的征用国土资源的补偿金也不尽相同,人们无法理解这一差异的存在,错误的以为国家在补偿金方面存在不公平的待遇,这为后期的国土资源管理的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国家补偿金无法满足有些劳动能力差的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人们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即使国家后期会给予补贴,但是随着近年来房价、物价的不断上涨,人们对国家的补偿金的数量仍然不满意,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国家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

1.4政府领导人法律意识薄弱

虽然我国为国土资源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规,但是相关管理人员对保护国土资源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许多违法乱纪现场视而不见,相关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对国土资源的管理没有足够的管理技巧,出现问题之后,互相推诿责任,无法对国土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2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问题的解决的策略

2.1加强对国土资源的重视程度

要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相关人员应该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工作重视起来,对于一些节能且保护国土资源的施工项目予以优先使用的权利,在国土资源审批的环节,尽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并且对国土资源使用的申请严格要求,对国土资源的使用方面建立一个合理的规划与使用计划,在最大化保护国家耕地的前提下,科学的分配国土资源,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对国土资源的整合与土地登记制度进行强化与完善,煤矿开采最为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最困难的管理环节应该引起相关领导的广泛重视,对于开采工作进行严格的制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对国土资源无节制开采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压与制裁,真正做到保护每一寸国土资源[3]。

2.2提高管理人员保护国土资源的意识

在国土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意识是关键,所以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该组织一支高效且国土资源保护意识强的队伍,只有真正认识到保护国土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领导人才能更好的领导管理人们群众,同时也能更好的做好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同时相关政府也可以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基本意识的培训及组织集中学习保护国土资源的重要性的课程,使其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更加尽心尽力。

2.3增强国土资源管理的监督制度

对于国土资源的使用与审批等工作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义务,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合作、共同进行管理,对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制度,防止相关领导的现象的发生,另外相关政府领导应该对下属严格要求,使其切实认识到滥用国土资源是违法的行为,政府应该定期派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国土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及时发现并制止,切实保护国家的国土资源不受损害[4]。

2.4妥善安置人们群众的基本生活

对人们群众的补偿工作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国家应该按照国家经济总值的变化严格制定补偿标准,增加补偿资金的透明程度,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补偿途径对人们群众进行补偿,使人们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3结束语

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所以相关的政府领导人应该对其重视起来,切实做到了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保护人们根本利益的同时也保护国家的国土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振国.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119.

[2]岳建军.浅谈新时期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国土资源,2012,05:105-107+109.

[3]胡颂华.当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6:5+14.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4

关键词:土地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近年,虽然我国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但是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土地荒废、土地规划不合理等现象越来越普遍。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已经跟不上社会与经济的变化节奏,土地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存在的土地问题。因此探究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改善土地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土地资源及土地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应用十分重要。但却普遍存在土地资源被荒废以及土地利用不科学等现象,而土地管理体制也不够健全,这使得土地资源利用率极低,土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一)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科学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然而城市中的多数劳动力投入工业化建设中,工厂劳动人员迅速增加,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城市国土土地的荒废。目前我国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快,但由于人们缺乏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并利用的能力及认识,以及城市建设时对城市的统一规划工作不到位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城市建设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够科学,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二)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土地管理体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国家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并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是由建国初期的地政局逐渐演变而来。地政局当初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负责新中国的工作。五十年代中期地政局被取消,土地管理的工作由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城市建设部门接替,这直接导致了六七十年代土地管理混乱无章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我国才成立了土地管理局对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规划。1998年我国正式成立国土资源部,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才逐渐趋于成熟。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分为土地权属制度安排与土地管理组织机构两方面。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的土地资源都归国家所有。土地资源归国土资源部统一负责与管理,各个省、市、县、村镇等都设有相应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并规划了各个部门管辖的土地资源范围。我国目前实行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虽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进化而来的,该体制也满足了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近年来粮食产量越来越高,还解决了其他国家一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虽然我国耕地资源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但毕竟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人口密度非常之高,而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进程也越来越快,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空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虽然能够基本满足土地利用的需求,但该体制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其还未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因此改善土地管理体制以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资源,减轻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十分重要。

二、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不明确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我国土地资源归社会主义人民公有即土地所有权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制中指土地资源由集体或组织对其进行管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代替全国人民管理并拥有土地。然而现代社会中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代替人民执行土地的权利得不到落实。一些地方为了增加该地区的经济收入以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建设而公开买卖城市土地。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我国的土地资源监管及约束力度不够而引起的。

(二)城市土地的规划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筑工程越来越多,非法占用土地资源,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批通过的违规建筑也越来越多。城市间的盲目攀比之风也日益盛行,于是城市中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城市的基础建设不受城市土地管理部门重视,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土地占用不够科学,而城市建设时土地管理部门也忽视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整体规划,以至于城市建设杂乱,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用于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房屋建设、工厂建设等用地面积却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投身于工业化建设中,从而导致城市国有土地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耕种,导致土地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三)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2004年开始我国土地实行省以下直管土地的政策,该政策实行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国家对土地的管理,解决当时较为严重的土地占用的问题,而该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也使得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更加集中,但该政策也导致了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消极,从而使得土地管理再次陷入混乱的局面。地方土地管理部门一度以自己土地管理权力有限为借口对城市中的非法占有土地的现象不予制止,从而使得该体制下城市国有土地仍然有所减少。还有我国的征地制度,征地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我国的征地制度等土地管理制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厉的,然而这号称最严厉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也未能达到其原本目的。城市国有土地资源被占用、土地非法占有、土地低卖高买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想要充分利用好我国的土地资源就必须建立科学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

(四)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不足,人们节约土地资源的意识不够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中只是指出土地资源管理的条例,没有明确规定侵占土地、浪费土地资源的法律责任。人们也没有意识到土地资源的宝贵,特别是城市国有土地资源。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不力,再加之土地责任制度没有落实,于是人们随意城市国有土地资源,将城市国有土地用于工业化建设,使得城市国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而城市建设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没有落实土地管理工作,土地资源监管力度不够,致使城市建设中大量的建设都未进行土地规划与安排,有的城市建设甚至没有得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许可而进行非法建设,而土地管理部门对于出现的土地非法使用等问题也未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整治,有的甚至放纵这些违法现象的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制定详细具体的土地责任制度,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监督工作,对于出现的土地占用及浪费现象要严厉惩处。除此之外还要从小教育人们的土地资源节约意识,让人们意识到我国的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增强人们节约土地资源的意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三、结语

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很大,但真正适宜人们居住及耕种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于是土地资源节约问题及其充分利用十分重要。我国土地管理体制自建国初期就已形成,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变化,土地管理制度也随之改变。但由于经济科学发展迅速,城乡建设速度加快,使得我国土地耕种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及浪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体制已经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土地管理制度急需改善,所以我们要探究目前我国土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土地管理体制,从而使土地资源得以更好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田庆昌.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思考[J].河南国土资源,2006(12).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5

关键词:基层;土地资源;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18-01-1

1基层国土资源规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国土资源的规划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所以要及时有效的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管理是一个企业和部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上的缺陷就会阻碍企业的既定目标和发展前景。就目前而言,多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依然采用“按乡镇设所,县局直接垂直管理”的模式,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省级以下基层土地管理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土地管理所垂直管理前,基层土地资源是由当地政府进行管理工作,县局管理部门只是起到指导业务作用,工作人员并不稳定,流动性极大。在实现垂直管理之后,人员流动性小,相对稳定,福利待遇和经费都由县局统筹,这就有效的排除了基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同时也大大加强了县局统一贯彻国土资源局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能力。“垂直管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有效的,但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管理体制。通过调研资料显示,当前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理顺,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种管理模式对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对基层土地管理同样也不够彻底,已经呈现出“垂而不直”的状态。比如,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仍然由同级别的财政发放,机构编制仍然由县级单位统一管理,市级国土资源局只管理副科级及以上级别职务的任免,也就是说没有对整个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人员编制管理。“垂而不直”的管理体制必然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制约职能职责的充分发挥,减弱职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国土资源工作的开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1.2硬件设施落后,经费供应不足

硬件设施和经费供应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硬件设施要满足工作开展需要,要不断的更新换代。设施的更新是建立在经费的基础上。如果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也就是失去了更换的资本,这会限制和影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这个科技时代,硬件设施的辅助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基层单位,经费问题一直存在,由于财政收入有限,主要靠国家给予的经费补贴。

1.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推进和开展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人员素质高低会影响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他们的素质高低很少被关注,这其实是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种忽视。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是职责不同。但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职业技能才可以胜任其岗位,才能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基层国土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经过培训,有的是通过特殊途径,有的虽然是大专以及本科学历,但是并非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种种原因最后导致人员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1.4执法、监察工作困难

执法和监察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相对较难执行的工作。面对着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保护的规定越来越严格,但是保护的同时不能放弃发展,因此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逐渐加深并难以调和。在利益的驱使下,违法占地,铤而走险等现象越演越烈。面对这些违法行为,理论上可以采取动态巡查等方式进行预防。但是由于基层地广面多,监察工作可谓防不胜防,虽然保护土地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可在土地管理执法中缺少强制性规定。靠发通知来制止其违法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进行立案侦查,当事人也不会自行履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也会权衡其社会影响力或者以其他理由不予受理。所以说保护土地执法是一项困难工作,需要法律、法规强制性保护执行。

2基层国土资源建设建议

2.1以提高人员素质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到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企业发展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一支具有坚实职业技术的队伍。只有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的胜任土地资源管理和建设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在建设队伍方面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一定的业务基础。要杜绝跨行从业人员。第二,要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第三,考察其工作态度。第四,具有所从事岗位的职业技能。对于基层土地管理部门要严格对员工进行培训,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制定一套合理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培养员工和谐大局观,讲作风重廉洁,讲言行重举止。

2.2强化执法监察执法行政能力

强化执法监察的行政能力,要充分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落实保护土地资源的共同责任。从高层面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加强各职能部门沟通办案和联合执法。

2.3以系统管理为主原则划分区域,统一管理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6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土地资源被开发,很多的耕地被占用,开发的土地大多是用于建房、工厂、公路之类的。虽然这些用途都是经过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但是很多土地的开发还是存在其不合理性,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后期的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对管理措施实行了相应的改革,整个管理过程逐渐趋向于规范化、市场化、程序化,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1.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就目前开发的土地资源而言,大部分地区的土地都不断向集约型转变,这一转变过程无形中会造成大部分土地的闲置,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类问题在城镇级农村展现的比较明显,很多农村居住地的村民通常不愿意将自己祖辈留下来的房子交给政府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新建对两处宅基地的占用,占用的土地没有实现它应该实现的价值,这样做只能逐步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进一步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1.2土地资源的流失严重土地资源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地震、潮汐、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都会对现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日趋减少的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局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外来资金的流入,带动城市的发展,经常在招商的过程中降低土地原有的价格,对土地实行批量出售,从而使得土地资源不能拥有它原有的价格,反而还面临这土地资源减少的这一悲惨现状。在土地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发展等各项都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1.3对占用土地的布局规划缺乏执行力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之前都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虽然整个审批过程是极严格的,很多项目负责人为了较快地通过审批这一环节,经常性地在所提交的方案中提出了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详细方案,然而在后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变数。通常整个工程完工之后,与其之前的方案相比,相差甚远。这些问题都说明一个问题: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对总体建设规范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才会对城市的布局比较随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1.4土地市场规范不健全总的来说,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政策是:控制一级市场、放宽二级、三级市场。这样的一个管理方式存在很明显的弊端。一级市场的垄断性过强,而二级、三级市场由于过于宽松的管理,使得整个土地资源的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发展的也比较混乱。就近几年的管理状况分析而言,随着地产行业投资的扩大,一级市场已经难以满足对下游市场的需求,受到短期发展利益的刺激,地方政府已经对一级市场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这也是加剧土地市场混乱的一个主要因素。

2.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的措施建议

2.1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随着国家对土地的不断征用,必然而然就会损害到土地使用者的利益。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执行,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对于那些必须占用的土地,要及时与土地的使用者进行沟通,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确保整个建设过程的正常进行。在土地的布局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尽可能做到统筹兼顾、协调管理,避免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盲目建设的现象。对于那些常年闲置不用的土地,也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而不能随意的使用。总之,尽可能做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也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2.2完善管理体制,依法惩治违法行为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方法,才能对那些违法的行为进行追究,并对其施以相应的惩罚。健全管理体制是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逐步实现对土地资源分配、利用的规范化、程序化,严格执行征地听证及公告制度,真正维护人们的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确保整个土地征用的过程实现透明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土地资源的社会保障方面,要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妥善的处理好因为征地过程对农民造成的危害。

2.3强化土地资源保护意识首先需要建立标准的农田耕地及相应的管理体系,要让人们体会到即使留在农村,合理的利用耕地,也同样可以赚到钱。在土地的管理过程中,逐渐提高其管理水平,真正有效的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其次,在有关耕地的占用过程中,通常以占补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占用土地的同时,要实现其他位置对农用耕地的弥补。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好占地与还耕的互补力度,充分体会这二者造成的影响,严禁非法滥用土地,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

2.4加强土地规划的调控职能只有加强土地的管理力度,强化执行力度,才能将土地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升上去,引起人们的重视,尽可能避免无计划的对土地资源进行占用的情况发生。在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将规划落到实处,严格按照方案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建设初期以规划制图,建设过程以图纸来规范施工过程,严格把关,层层落实。在整个土地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提高土地规划的调控职能,从而实现对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控。

2.5强化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借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现阶段的管理水平而言,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还只是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细节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有些专业的技术人员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之后,才能慢慢的掌握其中的原理。而且需要查找的数据库也不是很完善,以致查找的信息不全面。因此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还需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在提高技能的同时逐步完善数据库功能,使得其能够适应日常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将信息化建设普及到一线群众中,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带来的好处。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7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www.133229.Com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5.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2003)。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农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和披露下列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信息。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8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5.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2003)。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农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和披露下列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信息。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工作推动

为切实加强“七五普法”法制宣传队伍的建设,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普法工作纳入重要考核内容,对依法治理(普法)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及时制定普法工作计划,抽调专人参加普法工作,跟踪督导保障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普法责任制要求,开展局领导班及班子成员述法工作,参加司法系统组织的执法考试。同时,利用工作例会,采取集中学的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以及党的十以来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以及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用地审批、产权办理等日常业务工作进行学习,增强干部职工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耕地的意识和责任,为更好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普法宣传,增强法律意识

(一)大力开展法律“七进”。1.普法宣传进机关。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部门联系,通过组织干部职工上法制教育课、观看专题片、自然资源违法案件专题剖析等形式,围绕宪法、监察法、民法典、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进行针对性学习,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2.普法宣传进乡村。以“4.22地球日”、“6.25土地日”、“8.29测绘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日宣传为契机,利用走访、讲座、座谈等形式,进村入户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法律素养,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普法宣传进社区。借助“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现场发放法律宣传材料、解答群众咨询、举办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图片展等,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向社区群众广泛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法律法规,营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的良好氛围。4.普法宣传进学校。通过向学校赠送相关学习资料,举办了自然资源知识讲座等方式,激发广大青少年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珍爱家园的意识。5.普法宣传进企业。充分利用矿山调研、地灾排查、自然资源动态巡查等方式,将法律及时宣传到矿山、水电企业及其他用地单位。6.普法宣传进单位。认真落实干部学法用法考核登记制度。大力开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对新修订的土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重新梳理,特别是《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订版)进行重点学校,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有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7.普法宣传进寺庙。结合土地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南无寺僧尼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州藏传佛教事务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条例,使寺庙真正成为爱国守法、管理有序、与社会相融的宗教活动场所。

(二)结合其他工作统筹开展。1.结合全市自然资源管理实际,制定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施方案,全面提高执法效能,推动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系和职责明确、运转规范的部门治理体系,更好服务保障全市自然资源发展。2.继续开展“放管服”改革工作,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依申请服务等行政权力事项以及“证明”事项等进行再清理,确保行使行政权力事项有法可依,做到依法行政、高效行政。3.强力开展执法工作和处理。为进一步做好普法,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建立重大行政处罚会审制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注重以案释法,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积极引导当事人主动配合开展执法工作,主动改正违法行为,并聘请律师参与重大事项管理,既保证了行政处理到位,又避免了行政败诉的可能。4.以结对认亲(联户联僧)、共建共创、走基层、大接访、水电移民开发宅基地划分等工作为契机,积极宣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严格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在走访结对农牧民、结对僧尼的过程中,重点讲解农村居民建房用地审批、地质灾害避让、宗教用地政策等知识;在与结对村开展共建共创活动过程中,帮助结对村就加强土地管控、做好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完善村规民约。5.强化乡镇自然资源管理,特别是在普法宣传中的作用。在办理用地审批的同事,根据土地相关法律以及我国土地制度等赋予乡村的职责,对用地审批程序与条件、常见土地违法行为等内容对。员进行讲解,使乡镇更加深入地掌握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依法依规处理自然资源工作的能力。同时与各乡镇(街道)签订《自然资源目标管理责任书》,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土地管控的一线作用。通过“七五普法”的持续深入开展,使自然资源普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群众的法律意识,推动了自然资源系统依法行政工作。

三、存在问题或不足

1.普法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特别是宣传人员懂双语的干部少,只有执法队1人真正懂藏语,但遇到法律宣传与执法工作相冲突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2.群众参与度不够,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专业性较强,广大农牧民群众,遇到问题时与直接涉及自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关心较多,平时一般关心得少,如在开展塔公等“两违”整治时群众才能大量集中长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受文化水平的制约,接收能力有限。3.普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执法队2人、法规股1人)、任务重,精力有限,难免有的准备不充分、宣讲不到位,特别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自然资源土地管理法篇10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2003)。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5.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农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和披露下列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