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十篇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十篇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35:21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1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规范化

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规范化对其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会计核算规范化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规划,并有针对性、有策略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一、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必要性

上市公司是典型的产权多元化主体,它在现有的制度下是存在由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也使得上市公司自身不能主动自发满足来自于市场上各方利益相关者所提出的信息需求,由此导致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在近年来也借鉴国际惯例,陆续颁布了关于会计核算规范化的相关标准,希望为上市公司摆脱困境提供理论实践辅助依据。

首先,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必要性之一就是要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确保所提出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它所指代的是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实际经济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实行制度,制度下能否遵守相关规定而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和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专业水平有关。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够规范,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那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可能存在真实度与完整度缺陷,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东及公司外广大股民的利益。所以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能起到确保公司资金运作公开性与透明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稳定运行。

其次,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较普通公司规模更大,经营活动更为分散,若想对其实施整体全面盘查必然存在一定难度。就这一点来看,引入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就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公司现有的经营活动成果和财政状况,并非常有助于公司管理层对未来运营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宏观把握,制定较为科学的管理对策。另一方面,会计核算规范化可以为公司债权人、股东、及相关利益者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会计资料,这也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全面客观的评价公司经营状况,指出其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公司避免经济损失也非常有利。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规范化对于一些追求复杂经营理论和多线经营活动的大型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基本特征

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所提出的标准准则,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完全是在国际化要求及严格规范化背景下所制定完善的,它体现了以下几项基本特征。

(一)对统一性原则的体现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是适用于除金融、小规模企业、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它成功打破了行业中的企业组织形式、所有制以及经营方式界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制度统一,也为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对于诸多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企业会计制度》就体现了行业特点与具体会计核算办法的完美融合,它为上市企业提供了最为适用的会计核算制度,因此我国也在这种制度下形成了上市公司所特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

(二)对会计核算标准的国际化潮流体现

《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会计政策、会计确认以及计量标准,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核心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会计确认、会计标准相匹配。比如说国际会计标准中所规定的有关期末存货问题就的确是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来得出最终计价值的,这一点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也做出了同样规范。如此一来,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所给出的会计核算规范化标准是与国际会计标准相统一的,这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规范化国际接轨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对中国特色的体现

《企业会计制度》不但规定了会计核算规范化的相关原则、会计政策的采纳形式及方法、会计要素的项目确认以及计量标准等会计核算相关规定,也规范化了有关会计科目的详细设置及运用策略。整体来看它为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设定了具体的核算框架,其可操作性是相当的强,也非常符合现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体制国情,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三、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背景下核算规范化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背景下,会计核算规范化进程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下面提出三种现存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存货跌价准备及其解决方法

在新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普遍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许多公司还出现了未计提到位甚至未计提问题。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上市公司拥有过多存货品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现可变现净值缺乏可参照标准,导致难以界定存货价格,包括对单体存货计提准备也存在困难。而从上市公司内部来看,更缺乏对存货提供参考价格的相关服务机构。

为了优化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问题,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进行重要性原则的重新确定,例如对重要存货实施个别计提法,而其他存货则还按照存货类别进行计提。另外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定期为上市公司提供有关存货的市场均价服务参考,以便于公司进一步优化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问题。

(二)债务重组及其解决方法

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可能发生于关联方也可能发生于非关联方。在混合债务重组方面,应该制定计划规定下的债务处理顺序,确保其与实际一致。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对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进行重新的会计核算,首先将现金偿还债务扣除,随后扣除其他包括于债务重组中被豁免的债务,第三步扣除前面两项资产在会计核算后所剩余的余额,将其与股权一起作为上市公司所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入账价值。

(三)成本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成本管理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关键内容,它也是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规范化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应该全面正确指导和规范成本核算方法及过程,制定基于自身状况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本核算准则,并同时规范成本核算单位、组织形式、方法及流程,最终完善准则体系,这对上市公司的未来长期稳定发展是极其必要的。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而言,上市公司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应该在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来调整核算项目中有关国债利息收入以及抄表业务招待费的一些费用。同时明确包括销售在内的计税利润问题,明确自身在某些产品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市价高于成本差额所产生的应税利润,并进行合理会计核算。

四、上市公司会计核算规范化的相关建议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问题,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一)对会计核算规范化监督职能的有效完善

上市公司若想做到会计核算规范化,必须完善其内外部监督职能。首先说内部,要建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让上市公司管理层明确内部会计核算监督对公司自身经营的重要属性,这样就能减少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干预,同时有效且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独立性特征。另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对会计资料、公司财产、经营目标的有效保护,这些都有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外部监督方面则主要是注重对中介机构外部监督的强化。其实上市公司的外部会计核算体系构成中,中介机构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机构,中介机构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确保其主管部门能够真正执行起所有有关中介机构行为责任的约束机制。举例来说,当公司上市以后,与他相关联的证券公司就必须担负起外部监督把关责任,比如遏制某些骗取上市资格的不良公告信息及不良企业,避免已上市企业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再者就是对信息披露监管行为的加强。上市公司的良好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有效消除证券市场在信息管理方面的不完全对称问题,也能抑制某些企业的欺诈行为与内幕交易,这不但是对证券市场的透明化与规范化,也是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就我国现实状况而言,上市公司有必要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包括披露频率,应该在公司内部设置季报披露制度,等等,有效配合外部监管部门从制度上规范其会计核算体系。

(二)对损益预算的会计核算政策的有效规范

上市公司必须实施科学的会计政策作为其会计核算规范化的有效保障。以内部损益预算的规范化为例,就需要上司公司以会计核算规范化作为主要基础,并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确认关于公司所消耗的费用与相关成本的政策体系;其次,确认公司的利润与收入相关准则;第三,确认公司的存货与全部投资行为准则政策;第四,要对公司的全部资产贬值执行计算政策。

依照上述四条就能够实现对上市公司会计管理损益预算政策的有效规范,同时也为会计核算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最为有效的科学依据。

五、总结

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核算规范化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以说,对会计核算的有效规范强有力地保障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也为公司上市后的发展奠定了稳定基础,这对社会经济秩序与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平稳发展都是极其利好的。

参考文献:

[1]蒋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1:28-36.

[2]赵洋,陈博.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3):150-151.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2

一、统计分析

(一)会计政策变更项目分析

这里的会计政策变更项目指的是上市公司具体变更的对象,即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项目。比如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方法或者坏账准备核算方法。2001年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项目主要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准备及其他准备核算方法、开办费核算方法、住房周转金核算方法、长期投资亏损确认核算方法、债务重组收益核算方法等。其中将三大准备项目(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项目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但不包括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存货跌价准备项目、银行呆账坏账准备金项目及坏账准备项目)变更统计数合计起来,得到2001年所有上市公司样本中对各项准备核算方法进行变更的共有108项,共占2001年所有变更项目数的59.67%。2001年众多上市公司对各项准备的核算方法进行变更,是借着《企业会计制度》的与施行这一时机进行的。2002年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最频繁的项目是对未使用的、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进行变更,即按照修订后的《固定资产准则》对这些闲置不用固定资产由原来的不提取折旧改为同其他正常固定资产一样提取折旧,属于政策性变更。这个项目的政策变更达到了112项,占56.28%的比重。接下来比重比较大的变更项目是各种资产的期末计价(资产减值准备政策)项目,包括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八项计提准备资产中的7项资产期末计价,共达到了41项,比重达到了20.6%。这里大部分资产计价政策变更是因为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而对一些资产由期末不计提减值准备改为期末计提减值准备。这里资产期末计价政策变更同样都属于政策性变更。2003年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主要变更项目为股利核算项目及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核算,前者有186项,达到65.96%,后者有55项,占19.50%,二者合计共有241项,占总变更项目数量的85.46%。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各年进行会计政策变更,主要变更项目是根据当年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等法规而进行的变更。除此之外,各种资产期末计价的核算方法是上市公司较为经常变更的会计政策项目。

(二)会计政策变更原因分析

2001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以政策性变更为主,大部分政策性变更都是因为《企业会计制度》的施行而进行的,理由很充分。少部分政策性变更对变更理由的说明不够确切。而5项自愿性政策变更均没有明确给出变更理由。2002年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有122项(61.31%)是因为固定资产准则施行而进行的,包括上面的固定资产期末计价、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核算、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及固定资产后续改良支出等核算方法的变更。51项变更是因为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因为其他制度准则规定而进行的。2003年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有188项政策变更是依据修订之后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进行的,占全部变更项目的66.67%,这些变更项目是股利政策变更(186项)及应收股利核算政策变更(2项),两项变更都是政策性变更。变更理由排在第二位的是财会[2003]10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规定。共有70项政策变更依据此项规定,占了24.82%,变更的项目主要就是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核算方法及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核算等的变更。还有5项政策性变更是依据其他会计制度、准则或者财政部规定等而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定比重的政策变更主要为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根据董事会决议等的说明,诸如此类的理由说明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并不能让信息使用者了解到变更的真正原因。这类变更随意性较强,对于变更理由的披露是不完善的。

综合以上的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90%左右都是当国家出台新的制度规定的时候而对相关项目进行变更,即以政策性变更为主。自愿性政策变更项目非常少,且很少上市公司能够对自愿性变更给出明确的原因。

(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分析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有两种: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在选择处理方法上面,可以理解为追溯调整优先。

上市公司对于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较多,即多数变更对期初盈余进行了调整,但是存在着各上市公司对于同一项变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的现象。对于原材料发出计价、所得税核算及关联交易处理方法的会计政策变更,报表阅读者能够想到公司会因为成本结转、收入费用配比、计算复杂等原因而无法计算出累积影响数,对政策变更无法进行追溯调整,而只能采用未来适用法。但是对于其他的一些会计政策变更,比如固定资产准备核算方法及开办费摊销方法的变更,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应该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但是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对此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四)会计政策变更对盈余影响分析

准则及制度规定上市公司需要附注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采用追溯调整法时,计算出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对本期以及比较会计报表所列其他各期净损益的影响金额;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期初留存收益的调整金额;当不能追溯调整时,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包括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以及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金额。根据此规定,在对样本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变更盈余影响分析中,主要观察以下指标: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变更对期初留存受益的影响),变更对前期的影响数,变更对当年度的影响数。

2003年上市公司进行的追溯调整中,主要是股利核算,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披露变更对盈余的影响。剔除股利核算变更项目之外,所得数据不够充分,无法合理分析变更影响,所以这里不考虑2003年的情况。另外,由于上市公司对采用未来使用法进行处理的政策变更的披露非常笼统,很少有披露政策变更对当期利润及未来利润影响的,所以这里不考虑未来适用法处理的政策变更。对2001年、2002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对盈余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变更以追溯调减期初盈余为主。上市公司藉着新制度、新准则施行的机会,将以前虚存的利润调减,或者将可能会发生的亏损追溯调整到以前年度,为当年或者以后年度积蓄利润。例如2001年,人多数上市公司对资产减值准备政策进行了变更,其中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方法的62项变更中,有58项追溯调减期初留存收益,2002年资产减值准备核算方法变更也是如此。其他准备核算方法的变更也是追溯调减项目数大于追溯调增项目数。而在共38项披露对当期利润影响的变更中,有20项变更使当期利润上升,仅有两项使当期利润下降。我国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了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既挤掉了资产中的水分,又不影响当年利润,一举两得。这也是上市公司政策制订者在制定各项政策时,为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同时将各项契约成本降到最低而采取的方法。其中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新《企业会计制度》施行,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大幅度追溯补提各项准备,一举将以前的资产虚值冲掉。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变更成为许多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

(五)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分析

2001年、2002年、2003年样本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中分别有6项、17项、9项变更并不适合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及披露。主要表现形式为:上市公司将估计变更作为政策变更来处理,以将亏损转移到前期。有两项本来是对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补提(原已计提),不属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追溯补提的四项准备之内,应该作为会计差错更正来处理。另外,某些公司将合并范围变化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合并范围的变化不等于是合并政策的变更,合并范围在合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变化不能混同为合并政策的变更,不能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来披露。

上市公司将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业务按照会计政策变更来处理,其中有一些可能是因为判断失误而无意造成的,另外一些可能是有意安排的。例如提高坏账计提比例的变更,如果按照会计估计变更来处理,会使变更当期利润减少,而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只是追溯调减前期利润,本期利润就不会大幅度减少。这类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出自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还有一些本应该是按照差错更正处理,比如对前期少提费用而追溯补提的变更,同样是追溯调整,却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这可能是上市公司对会计差错更正有厌恶感,在心理上认为会计政策变更比会计差错更正更容易接受的原因。总之,滥用会计政策变更行为说明了公司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随意性和会计行为的不规范性。

二、结论及建议

(一)对三年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分析的结论

1.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政策时机性很强,以政策性变更为主。

2.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项目各年之间差异较大,但是有关资产期末计价方法的变更在三年中均比较频繁地发生。上市公司各年会计政策变更以政策性变更为主,各年变更项目因各年不同的新制度、准则等规定的出台实施而差异较大。但是剔除每一年主要的政策性变更项目后,可以发现,三年中对资产期末计价方法的变更较多地出现过。前文已经论述,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盈亏在各年之间进行转移的行为较多,所以,上市公司资产期末计价方法的变更应该值得重点关注。

3.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对盈余有一定的影响。上市公司可能会借政策变更之机进行盈余管理,但要受国家会计制度、准则等会计规定制约。

4.某些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的选择不合规定。不同上市公司在同一年度对相同的内容进行会计政策变更,采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如有的采用追溯调整法,有的采用未来适用法,并且不能得知采用未来适用法而不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原因。这种对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选择混乱的原因和国家出台新的会计规则时没有或者延迟规定公司对新规则具体的衔接办法是相关的。

5.上市公司存在着滥用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这类情况虽然很少,但反映了上市公司对制度、准则理解错误,未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其中某些有目的的滥用,会给信息使用者或监管者造成干扰,性质显得特别严重。

6.上市公司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尤其是对于自愿性变更披露很不完善。前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因为上市公司对于政策变更披露不完善而不能得到相关信息而无法进行下去。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理由、变更的影响不披露,或者是披露言语含糊,非常不明确,不能让报表阅读者得知关于变更的确切信息。另外,部分公司将政策变更在董事会说明中一带而过,未进行专门披露,或者将政策变更对盈余的影响合并在其他项目中披露,如放在“未分配利润”中,让人无法分辨出变更的影响。

(二)政策建议

1.规则制订部门在出台新的会计政策时,应尽快出台上市公司施行新规则的衔接制度。在要求上市公司实施新的会计制度时尽量在新会计制度出台的同时,给出衔接新会计制度的办法,尤其是对会计政策变更前后各期的衔接及应该注意之处做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如2001年上市公司对减值准备政策滥用等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或者是对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的选择非常混乱的现象,避免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及监管者理解相关内容带来困难。另外,规则制定部门要提前预测、尽早关注新规则实行的经济后果,尽快制定制度实施的相关配套措施,以避免政策的滞后。

2.严格执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规定,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禁止滥用会计政策变更行为。针对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变更的行为,有必要进一步规范,以使上市公司严格执行制度、准则规定。从广义上来说,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都属于滥用会计政策变更行为,明确提出禁止滥用会计政策变更行为,对于制止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有根本的作用。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有助于上市公司正确处理及披露会计政策变更事项,避免对会计政策变更的错误操作。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3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审批制;核准制;市场价值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7-0060-03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证券市场建立初期,由于法规不够健全,市场各方参与者还不成熟,各行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要求上市的公司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加以宏观调控和严格审查,因而对股票发行申请采用了审批制。这主要表现在:1.额度管理。由国务院证券委会同国家计委制定年度或跨年度全国股票发行总额度,然后把总额度按条块分配给各地方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2.两级行政审批。公司首先向其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或主管中央部门提交发行申请,经初审合格后,报送中国证监会复审。中国证监会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公司的发行资格、发行方式等进行审批。3.价格限制。股票的发行价格由规定的市盈率水平和公司每股税后利润所决定。由于市盈率水平是规定的,所以发行价格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规范发展,实行股票发行核准制的条件已基本成熟。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明确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定条件负责核准股票发行申请。”从而确立了核准制的法律地位。2000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颁布实施,核准制取代了审批制。

与审批制相比,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有以下特点:

1.取消了计划指标管理办法,企业有均等的申请发行股票的机会。

2.由主承销商培育、选择和推荐企业,加大了主承销商的权利和责任。

3.企业根据资本运营的需要确定发行规模,以适应企业按市场规律持续成长的需要。

4.发行审核逐步转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合规性审核,充分发挥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的独立审核功能。

5.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定价,并充分反映投资者需求,使发行价格真正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投资风险。

6.在股票发行方式上,证券监管部门提倡并鼓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进行自主选择和创新,建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优势,由证券发行人和承销商各担风险的机制。

从股票发行审批制向核准制的演进,使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是证券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核准制的实施,有利于市场监管主体及市场参与各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有利于推进发行机制的市场化,有利于确立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从而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中国证监会关于完善股票发行核准制度的决定在证券市场引起了强烈反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核准制代替审批制,减少行政干预,是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宏观层面讲,它有利于在证券市场实现“三公”原则,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成熟。从微观层面讲,实行核准制,有利于使更多的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有利于使发行价格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有利于推动“募集资金一投资项目一企业发展的”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有媒体曾做出如下评论:无论从目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实行核准制都是中国股市的重大利好。它从源头上保证了微观主体的质量建设,必然会大大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整体素质建设,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开辟崭新空间。

基于以上观点可以假设:核准制下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市场价值高于审批制下发行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

三、研究方法

(一)市场价值指标的定义和描述

一个公司的市场价值通常表现为其市场价格。但是,作为绝对量指标,人们无法根据股票的绝对价格做出价值判断。于是,人们提出了一些相对价格指标,作为衡量市场价值的工具。托宾Q值(tobin’sQ)便是衡量公司市场价值的指标之一。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托宾Q值指标对公司的各种信息具有较好的解释和综合能力,具有客观性且能够反映新兴市场特点。其定义为:

托宾Q值=公司市值/公司重置成本

其中,公司重置成本用总资产的账面价值替代(如Claessens等,2002;Laporta等,2002;Lins,2003)。公司市值定义为普通股的市值和债务的账面值之和。为使该指标更好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情况,现结合我国实际对该指标做如下调整。

首先,2004年之前,我国所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又有国有股和法人股之别。至2004年底,国有股和法人股主要采用协议转让、拍卖、质押和股权投资等非上市方式流通,其定价原则基本上以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价值为基准。因此,笔者认为,用每股净资产值表示非流通股的市值较为客观。

其次,流通股又分为a股、B股、H股及其他外资股,由于H股及其他外资股的股价长期接近于每股净资产,因此,笔者仍以每股净资产值为依据计算H股及其他外资股的市值。于是,原公式调整为

托宾Q值=公司市值/企业重置成本=(年末流通市值+非流通股份占净资产的金额+长期负债合计+短期负债合计)/年末总资产

其中:

年末流通市值=a股流通市值+B股流通市值+每股净资产xH股等外资股份数非流通股份占净资产的金额二每股净资产X非流通股份数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时间选择为1997年至2004年,样本涵盖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了a股并上市的公司(包括既发行了a股又发行了B股和H股的公司)。

实证分析中需要的财务数据均来自于上市公司上述各年的年报及相关临时公告。

四、计算结果及实证检验

(一)计算结果

2000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以下简称《程序》)颁布实施,标志着核准制的正式实行。由于《程序》规定拟发行股票的公司在向中国证监会报送申请材料前,须接受其主承销商一年的辅导,因此,实行核准制后第一家上市的公司的上市时间为2001年。鉴于此,本文将上市公司区分为2001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及2001年后(含2001年)上市的公司。前者为实行审批制时发行上市的公司,后者为实行核准制后发行上市的公司。根据前述托宾Q值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样本上述各年度12月31日的托宾Q值,将同一时点实行审批制时发行上市的公司的托宾Q值进行算术平均,得出该年度

末此类公司的平均托宾Q值。同理可计算出各年度末实行核准制后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平均托宾Q值。计算结果见表1:

从上述计算结果得知,实行核准制后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市场价值低于审批制下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市场价值。该结果不支持“核准制下发行上市的公司的市场价值高于审批制下发行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的假设。本文计算了实行核准制后发行上市公司较审批制下发行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下降幅度,列示在表1的第三行。

(二)实证检验

为了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本文选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997年至2004年各年的新上市公司为样本(见表2),分别统计出其上市当年及后续年度的亏损家数(见表3),并计算出亏损公司所占比例(见表4)。通过比较可见,2001年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当年及后续年度亏损的比例最大,2002年及2003年上市的公司亏损比例也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关于市场价值的计算结果。

五、结论

本文的计算结果并不说明审批制优于核准制。事实上,从我国股票发行审核体制的变迁过程可以看出,较审批制而言,核准制是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更为先进的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但为什么制度的优越性在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中尚未得以体现?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原理在发挥作用。即由于人们思维和行为惯性的影响,在核准制实行的最初几年中,市场各主体的理念和行为模式还难免会带有审批制的色彩,核准制的配套条件还不能完全到位。表现为:承销商及相关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准并未有实质性提高;上市公司董事及高管的诚信意识并未有根本改变;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的“用手投票”的意识仍然不强;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尚无显著增加;现行法律法规对违规者的责任追究力度仍缺乏威慑力。

具体而言,我国核准制实行初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4

一、移动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难以掌握完整的会计信息。在省公司层面,“分散”式管理实际上只存在一个报表合并的主体,省公司整体的财务信息只是经过合并生成的3张报表,并不存在整个省公司的明细账与总分类账,在这3张报表之外,对企业更有价值的经营信息却不能清楚地得到。第二,难以迅速传达会计信息。在分散型管理模式下,只有在会计期术,各个分公司结账后才可得到有关省公司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第三,难以统一核算口径。在“分散"的管理模式下,各个分公司的财务部门独立设立账簿,核算的口径与方式很难统一。第四,预算管理粗放。现有的预算只是基于财务报表的预算,由于末端未和业务流紧密结合,不能从业务活动为起始评估预算的合理性,管理较为粗放,等等。因此,解决移动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的途径就在于实行更加有效、严密的财务集中控制制度。

二、财务集中管理方案设计原则

1.现有管理架构与职能权限基本不变。省公司层面财务集中管理后,目前现有的省公司与分公司两级财务管理架构基本不变,各级分公司现有的业务审批权限基本不变。

2.集中运作。由省公司财务核算中心集中处理全部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业务。对财务集中初期仍由分公司操作核算业务和资金结算业务。

3.隶属省公司财务部、独立运作。财务核算中心隶属于省公司财务部,财务核算中心负责人原则上应由省公司财务部主管财务会计政策与制度的副总裁兼任。在与其他财务管理职能有机衔接的基础上,保证财务核算中心独立地对财务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

4.核算与管理岗位分离。在省公司层面,会计核算岗位与财务管理岗位分离;在分公司层面,财务集中管理初期可保留部分辅助核算结算的岗位,但财务工作重心应转向财务管理。

5.服务提升与支撑。财务集中管理后,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财务处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避免因财务集中而产生效率降低、沟通不畅等问题。

6.广泛支持稳健过渡。

7.统筹人员安排、优化人员配置。

三、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相关措施

1.设立财务集中专职机构。根据省公司层面财务集中管理的组织设计原则,各省公司在现有的省公司与市、州分公司两级财务架构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在省公司财务部内设立财务核算中心,集中管理省公司本部、所属市、州分公司的资金账户,集中处理全省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

2.全面预算管理。在省公司财务部下设全面预算管理岗负责组织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报告等具体工作,跟踪监督各预算责任中心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并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下设经营、资本支出、财务三个预算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3.实施全网统一的it系统建设。以系统建设为手段,全面解决财务集中管理带来的信息采集、传递、反馈等处理效率的难题,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省公司应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工作,建立统一的财务系统、综合统计系统和内部运营综合分析系统等it系统。

四、移动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的保障措施

1.资金集中结算。(1)收入资金集中管理。收入资金的集中管理,可采用以省公司名义在市/县开设收入账户,各级公司收入款项直接存入以省公司名义开设的收入账户;或取消市/县收入账户,通过金融机构网络直接将收入资金存入省公司收入账户两种模式。(2)支出资金集中管理。支出资金的集中管理,指在原则上不改变各级公司现有成本费用、资本开支审批权限的前提下,将目前由市、州分公司支付的款项集中由财务核算中心统一支付,仅保留少部分确实需由市、州分公司自行支付的零星开支,从而实现支出资金向省公司层面集中。(3)收入资金的管理。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和资金归集的要求,省公司应选择信用度高的银行存放资金。

2.收入账户的开设的模式。以省公司名义在市、州分公司开设收入账户,市、州分公司收入资金存入该账户。设立规则如下:第一,以省公司名义开设一级收入账户。第二,省公司为各市公司在一级收入账户下设立二级收入账。第三,二级收入账户以省公司名义开立。第四,省公司一级账户为各市公司二级收入账户的汇总。第五,市公司二级账户内资金应及时上划至省公司一级账户。第六,市公司二级收入账户只收不付,只能向省公司一级收入账户单向流动。第七,省公司通过银行金融系统,实时查询并监控市公司二级收入账户的银行账户信息。第八,县公司如需开立收入账户,可参照市公司的收入账户开立方式操作。

3.支出资金管理。财务核算中心支出账户设立方式。省公司财务核算中心应在省公司开设用于集中支付的支出账户,负责集中开支项目的集中支付。财务核算中心集中支出账户的设立方式如下:以省公司名义开设省公司一级支出账户,通过该支出账户进行集中对外支付。该模式下银行账户数量较少,但集中支付账户中存在大量的交易数据,适用于已经建设完成银企互联系统的公司,可利用银企互联系统自动实现银行对账。

4.财务核算中心集中支付流程。第一,在eRp系统中制作付款凭证。财务核算中心各核算岗在eRp系统中制作相应的付款凭证。第二,付款信息导入银企互联系统。eRp系统中的付款信息定期“导入”银企互联系统。“导入"的方式可以是系统自动导入和人工导入。第三,制作电子支付单。财务核算中心出纳根据付款凭证和报账单及其附件,在银企互联系统制作电子支付单,并将制作好的电子支付单交复核出纳岗复核。第四,复核电子支付单。将付款凭证、报账单及其附件与电子支付单上的收款人、账号、金额信息进行核对。第五,审批电子支付单。省公司相关领导和省公司财务部资金管理岗根据权限要求对银企互联系统中的大额支付进行审批。第六,付款确认。复核出纳在所有审核完成后,点击付款,付款信息传入银行系统,进行资金支付。第七,付款结果返回报账平台系统。银行将付款结果返回银企互联系统。第八,取得银行回单匹配凭证后交回核算岗。根据银行回单上的支付凭证号和会计凭证进行匹配后,交回各核算岗。第九,凭证打印、匹配附件、复核和归档。财务核算中心资金核算岗分别打印、匹配、整理会计凭证、附件,并交复核岗进行复核。复核人员对各类凭证和对应附件进行复核,并交档案管理员归档。

参考文献:

[1]张志刚,等.集团公司理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5

【摘要】矿业权是煤炭上市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会计核算对煤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较大,财务报告使用者也越来越关注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目前,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尽相同,违背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原则。如何规范矿业权的会计核算,将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

一、矿业权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为规范矿业权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印发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要求企业将交纳的探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计入勘探开发成本,企业在勘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也计入勘探开发成本。勘探结束形成地质成果的,转作地质成果处理;不能形成地质成果的,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交纳的采矿权价款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强调的“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的政策,在《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前,国土资源部经商财政部于2006年9月出台了《关于重申矿业企业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11号),要求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有关支出的会计处理继续按照财会字〔1999〕40号执行。

二、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及披露现状

(一)探矿权的会计核算及披露

在煤炭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公司在2008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探矿权的有关信息,探矿权的价值在5000万元至13080万元之间不等。

其中三家公司将探矿权纳入无形资产核算,一家公司将探矿权作为其他非流动资产核算。将探矿权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三家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在2007年和2008年对探矿权进行了摊销;另外一家公司在2008年暂停了对探矿权的摊销,原因不得而知;其余一家公司为2008年11月取得探矿权,当年并未摊销。

(二)采矿权的会计核算及披露

在煤炭上市公司中,采矿权均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但是,在对采矿权的摊销方式、摊销年限、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采矿权价款、计提减值准备和改变摊销方式等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有四家公司的采矿权按产量法摊销;有三家公司的子公司采矿权按产量法摊销,而母公司自身采用直线法摊销;其余公司的采矿权按直线法摊销。在采矿权按直线法摊销的公司中,有的公司按预计使用年限、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三者中最短者分期平均摊销;有的公司按采矿许可证最长有效期30年摊销;有的公司按矿井预计使用年限摊销。

有两家公司延期支付采矿权价款的时间为10年和30年。一家公司按照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在采矿权入账的当年,以购买价款的现值入账。另一家公司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未按规定以尚未支付的款项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减少采矿权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煤炭产品价格经历2008年“冰火两重天”后,只有一家公司对采矿权计提了减值准备。两家公司将采矿权的摊销方法由直线法变更为工作量法,但只有一家公司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在其年报中披露。

三、对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及披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一方面,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致使财会字〔1999〕40号失效;另一方面,为解决煤炭资源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6〕102号),指出了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的方向。由于相关部门迟迟未出台矿业权、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的具体配套实施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资源价值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反映。

矿业权的会计核算游离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之外,使得煤炭上市公司对矿业权在确认、摊销和其他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违背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原则,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几点思考

1.关于对探矿权的思考

在四家拥有探矿权的公司中,三家公司将探矿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其中两家公司对探矿权进行了摊销。如果将探矿权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加以管理,必然涉及在其预计的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摊销的问题。

探矿权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勘查矿产资源的结果能否使探矿权顺利转成采矿权,以及与探矿权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能流入企业,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探矿权按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是不合适的。

2.对采矿权的思考

(1)根据惯例,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均在无形资产科目中核算。但是,采矿权与土地使用权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值不会趋于零,甚至会增值;而采矿权的实际价值只会越来越少。按照无形资产准则指南所述,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采矿权人取得采矿权后,以矿产资源实体灭失为代价,尽其所能消耗矿产资源使其转化为产品。采矿权不符合上述无形资产的特征,将其归属于无形资产有点牵强。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6

关键词:山西煤销集团公司会计管理体制会计集中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75-02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销集团)是在原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的基础上通过重组改制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集团下设11个地市级子公司,98个县级子公司,25个控股企业。2009年山西省政府主导煤炭资源整合,煤销集团作为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七大主体之一,兼并重组矿井447座,整合后矿井将达165座,规划能力13590万吨/年,到“十二五”末,煤销集团煤炭产量将突破1亿吨,煤炭贸易量将突破3亿吨,销售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煤销集团改变了以煤炭物流为主业的格局,将出现煤炭生产和煤炭物流齐头并进的态势,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都比整合以前有了质的飞跃。此次全省煤矿资源整合是煤销集团转型跨跃发展的重要契机,那么在这关系煤销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此次资源整合二级主体的11个地市级子公司的会计管理体制如何改革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跟上转型发展的步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山西煤销集团会计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煤销集团是一个运营时间在30年以上的老国企,其经营体制和管理理念一直无法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下完全摆脱出来,从而造成了各地市级公司的会计管理体制一直沿用“自我管理型”,即各单位自主设立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的一种会计管理模式。随着煤销集团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源整合工作全面深入推进,各地市级子公司的“自我管理型”会计管理体制已无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融合,更无法满足煤销集团转型跨跃发展的需要。其存在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元控制主体弱化了会计控制。煤销集团所管辖的地市级子公司为煤销集团全资企业,集团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为国家,其生产经营者为煤销集团委派的个人。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控制经营者的任免和报酬来控制企业,达到投入资本保值增值目的。经营者通过控制企业的经营权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完成受托责任。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虽然是一种委托―被委托关系,实际是企业的共同控制主体。会计信息是他们的沟通工具。所有者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并对经营者实施必要的干预。经营者为完成受托责任,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决策,最终又利用会计信息报告其行为结果。由于客观存在着“人风险”,理论和实践中又无法设计出一种完美的契约来消除。因此,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在目标、利益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会计信息成为决定双方切身利益的关键。在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模式中,会计人员自身利益的实现牢牢掌握在经营者手中,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体。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的。为了粉饰自身经营业绩,各种虚假会计信息便应运而生{1}。

2.公司内外部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注册会计师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是外部性的,只能从外部监督促使公司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此外,这种监督还是事后性的,无法做到事前、事中监督。因此,在强化外部监督的同时应建全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内部会计的控制和监督职能,这是公司在会计职能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公司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公司设有内部审计机构,多数公司没有内审机构或虽有内审也受公司领导部门的限制和影响,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一般来说,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会计监督,但是有些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以及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3.全面预算执行不严。随着预算改革在各地市级子公司的推进,全面预算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加强,但控制能力仍很薄弱。主要表现:一是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全面预算内容应涵盖公司经营活动全过程,包括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诸多方面,但多数公司是侧重内部成本控制的预算,采购和销售虽有预算但随意调整情况较多,而投融资业务基本没有预算。二是公司管理层对全面预算重视不够,预算执行不严。由于管理层和各部门对预算的必须性认识不足,工作不按照预算执行、任意调整预算指标、超预算后处罚过轻等情况,大大削弱了全面预算的刚性控制力,严重影响预算控制效果。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销集团的转型与快速发展。因此,各地市级公司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现阶段有关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观点有“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会计集中核算制”等。

1.会计委派制。当前关于会计委派制的表述莫衷一是,但基本上是从会计委派主体、会计委派范围和会计委派职能三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阐述的{2}:

第一,从委派主体来看,有观点认为,会计委派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有关管理部门以其所有者身份向国有企业派出会计人员,并授权其代表派出机构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管制度”。也有观点认为,会计委派制是指“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派任用的管理制度”。还有的认为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

第二,从委派范围来看,有观点认为会计委派单位应仅限于国有企业,没有必要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有的观点则认为应该在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的观点认为企业集团内部委派会计不属于会计委派制的研究范围。

第三,从委派职能来看,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向被委派单位委派的对象是会计人员,其主要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他们认为会计委派制就是指“委托人通过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以改变在原有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企业经营者轻易操纵会计账务的弊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公正、客观地处理会计事务,从而达到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行为的一种制度”。也有的人认为,被委派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与管理,更有甚者认为被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但这只是针对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而言的。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会计委派制是在国有企业、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等产权属于国家的部门进行的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加强财务监管机制的改革。其内涵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制身份,凭借其管理职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行使核算、监督和管理职能的一种会计管理制度。

2.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多层次管理体制下,企业所有者为保障所有者利益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而由产权方推荐的高层管理人员。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财务总监这一职务的地位很高,一般在企业中的地位仅在企业的总经理之下。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就是集团母公司委派财务人员以所有者的身份到子公司,增强子公司与集团母公司目标的一致性,维护集团母公司利益的一种控制方法{3}。其具有如下特点:(1)过程控制性。在企业集团母公司对集团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中,实施预算控制、财务制度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但其都是将实际执行情况与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错,采取纠偏措施,其均是事情发生后再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具有滞后时间较长的特点。而财务总监被派到子公司后,可以对子公司整个财务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对筹资、投资、资本运营、利润分配的一些业务,从预测、决策到计划、预算、分析、考核进行全过程控制,从而可以将一些不利事件控制在发生之前,将一些风险控制在决策之前,避免事后造成重大损失。财务总监可以实现对过程的监控。(2)机动灵活性。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方式较多,如预算控制、制度控制等,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规定了各子公司、各部门的任务,而且其目标是与各子公司及各部门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子公司及其各部门往往为了各自的利益,追求短期目标而忽视企业集团总目标、忽视部门之间的协作。委派到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可以站在集团公司立场上,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进行协调,而不拘泥于一些指标如预算指标。(3)现场控制性。财务总监在子公司的现场工作,与子公司财务管理者一道解决许多日常财务问题。另外,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往往会有许多突发事件发生。财务总监也可以站在集团母公司角度协助子公司财务管理者进行现场处理。(4)诊断控制性。委派到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处在子公司财务管理的第一线,可以接收到大量信息,往往会诊断出管理中潜在的危机,财务总监可以站在集团母公司角度与子公司财务管理者一起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可以避免危机发生带来的严重灾害。

上述两种委派制都试图从会计核算的日常工作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力图使会计人员从双重受托责任中解脱出来,在组织上脱离经营者的控制,从而真实客观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这一突出的优点也伴随着突出的缺点,表现为:首先,片面追求会计监督的职能,忽视了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会计作为特定经济主体中整体管理系统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一方面要为经营者在加强经营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经理履行理财责任和经营责任;另一方面,会计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和记录,然后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会计人员从企业中独立出来增强了后一种职能,却削弱了前一种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不可能站在企业的角度为企业精打细算,从而有碍于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次,两种模式均在不同程度上干涉了企业自中的人事权,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3.会计集中核算制。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是指整个企业集团建立统一的账套,作为一个会计实体,在下属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依据统一规范的核算标准进行会计核算,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处理,并对各项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形式{4}。

会计集中核算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集中性整个企业集团建立一套账,取消下属企业的账套,实行一套账集中核算;实现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信息的高度集中;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

(2)监督性以资金集中监督为核心,所属单位的所有收入、支出均纳入一套账核算,实行对所属企业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实现对业务的全过程管理。

(3)一致性依据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财务法律、法规,制度和办法等,制订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标准化体系、统一财务报告流程和费用开支标准等。

三、山西煤销集团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模式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会计集中核算制是适合企业集团的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模式,是规范集团企业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不仅可以规范会计核算,优化财务业务流程,内部交易直接抵消,会计报表直接生成,提高财务报告编报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加强会计监督。企业集团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体系,避免了在分散账套中上下级科目设置不一致、各基层单位之间标准化不一致的问题,同时集团总部可实时查询到各下属单位的凭证,可以动态掌握各所属单位的经营及账务处理情况,加强对其会计核算的监督,从而在源头上规防范账外资金、小金库、账实不符等问题。因此,山西煤销集团公司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理想模式应该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

具体的会计集中核算思路如下:

需要在煤销集团公司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维持原独立核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和会计责任主体不变,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原则,对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二级单位实行报账制,各单位设报账员,将所有经济业务的原始单据由报账员送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承担凭证编制、审核与记账、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与资金结算中心联合办公,资金结算中心承担对外资金收付业务,具体运作见图1。

在这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管理权、预算的编制、上报、实施等仍由责任单位负责,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由核算中心负责,实现了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的分离;减少了会计核算层次,规范了会计核算;预算控制得到加强;减少人为干预,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会计信息及时共享,为管理层提供快捷、真实的决策信息。

四、结论

若要实现会计集中核算,首先需要确定山西煤销集团公司采用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然后系统地对会计集中核算所需要的组织机构、系统环境、标准化方案、会计集中核算流程、财务报告流程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说明,进而构建集团公司会计集中核算体系。通过建立标准化方案,科学优化会计业务流程,特别是对内部交易业务核算和抵消的处理设计,从根本上改变集团财务会计报表层层汇总、合并的传统编制方式,为集团公司实现直接从账务上取数生成报表奠定基础。同时,为进一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注释:

{1}潘敏,谢献谋.两权分离的实质与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3~76

{2}姚永明.试论会计委派制模式的选择[J].经济师,2007(3):58~60

{3}庞金伟,乔元芳.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困惑与思考[J],财会月刊,2003(23):25~28

{4}梁克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初探[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1):54~55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7

  一、XX年财务审计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财务审核程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发挥职能部门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的要求,财务审计部将财务集权管理调整为财务人员试行委派制,并采用按“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审计部主要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各类资产的财务监督、财务分析及财务报告和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内部会计凭证的稽核等业务,充分发挥财务审计部的职能作用。

  2、强力整顿财经秩序

     根据市局(公司)财经秩序专项整顿工作的安排和财务收支自查工作方案,集团公司围绕市局“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的工作思路,以“摸清家底、揭示隐患、促进规范、推动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市局(公司)的自查要求,认真开展财务自查工作。财务审计部从严从细,自上而下对“帐外帐”、“小金库”和虚列(乱列)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失真和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实施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与加强财经秩序整顿相结合,按照“边整边改”的原则,将查出来的问题根据时间、性质等分门别类,从中查找经营和管理上的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指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通过此次的自查,切实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3、加强资金管理的作用

     为了规范**集团经济运行秩序,加强各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降低和杜绝资金的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集团健康发展。集团公司从XX年8月份起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纳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我们为了保证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能顺利、及时进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按照市局(公司)结算中心要求,对各分、子公司的年度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费用及财务费用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核和汇编。与此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强调各分、子公司要加大催收货款力度,保证集团公司正常的经济运行。4、增强财务服务意识

  XX年,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科学、严格、规范、透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服好务作为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财务审计部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由于公司的性质发生改变,要求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根据市局(公司)的财务制度,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汇编了**集团的财务制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职能,我们加强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强化财务的预测、分析及筹资功能,加强对重大投资资金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5、预算管理得到稳步推进

  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根据各分、子公司XX年及XX年明细账详细分析了收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执行情况,按科目进行了分类统计,为各分、子公司的XX年全面预算奠定基础;二是提高预算透明度。预算方案根据各分、子公司反馈回来的意见适当调整后,经总经理审议通过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至各分、子公司,使各单位对本公司的预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增加预算的刚性。我们注重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不定期的向预算委员会反馈情况,对于超预算等问题严格审批程序,对申请调整的事项,需经过专门的论证分析后,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执行。一年以来,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分、子公司的预算观念也较以前有大大的提高和增强,为做好XX年全面预算工作积累了经验。

  6、充分利用税收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对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部积极办理了**物流公司、**运输公司的税收减、免、缓工作,并由此取得了市国家税务局准予**物流公司、**运输公司减免XX年度企业所得税合计177.29万元、营业税29.48万元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批复以及XX年度**物流公司、**运输公司所得税减免的批复,为集团公司取得了实质性的经济收益。

  (二)审计方面的工作

  1、全面迎接国家审计

  为了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全面检查,根据市局(公司)审计重点,我部门对XX年至XX年12月31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复查,并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及时为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审计将涉及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2、财务的审计、监督岗位

  我们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充实加强财务的审计、审核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明确了四位同志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本部门各个财务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共2页,当前第1页1

  3、制定并学习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了更好地履行总经理赋予的职责,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和稽核检查力度,规范集团财经秩序和调动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财务审计部特制定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大家认真地学习和讨论,积极思考,并赞同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办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4、根据市局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财务审计部工作的提出要求

  (1)继续巩固推行财务管理模块,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要求我们财务人员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管理,每周必须下各核算的公司了解业务运行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为经营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这一要求作为XX年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来考核。

  (2)全员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要求。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发挥专项审计工作的作用,从而降低经营风险。随着集团公司快速发展,企业的资产越来越大,效益和权益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内控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会计不能只抓核算,更重要在管理,内部管理失控,就会造成企业资产浪费,严格遵守国家和集团的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不流失;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从资产监管中要效益,实现集团内涵式、集约化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XX年,我部财会审计工作在许多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需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

  二是加强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三是财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仍有待提高;

  四是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和工作作风尚需改进。

  三、XX年财务审计部工作的初步思路

  XX年是我司的关键年,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经济运行质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gongwen123.com量,对我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从财务审计部角度,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增强服务。一是加强对各分、子公司的服务。我司下辖分、子公司行业跨度大,员工众多,对财务要求既有统一性,又有独特性,作为财务审计部,我们将针对不同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逐步实现财务管理个性化。二是加强对集团公司领导服务。**集团公司作为现代企业,财务审计部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为集团公司领导服好务,发挥财务板块的重要作用,提供及时的、真实的财务审计信息,为领导决策作好保障。三是加强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服务。按照上级主观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上级部门掌握我司财务运行状况作好必要的服务。四是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收集真实信息,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对相关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二)加强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总公司制定基本制度、分子公司根据其特殊性制度相关制度,报总公司财务部审批,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二是加强对资金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必须保证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财务审计部首先就是要切实履行职责,管理好各个环节,并坚持灵活运用原则,确保在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金时间价值。

  三是加强财产管理。坚持每季度清查一次,清查结果报公司总经理审阅,对财产的购置、用途、维修和报废,统一由综合管理部门管理。实现财务审计部与综合管理部门各有一套完整的帐目,确保国有财产的不流失。

  四是加强对委派会计的管理。针对委派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核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财务审计部应积极与受到委派会计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迷失委派会计能够抛开思想包袱、明确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有效监督。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加强对预算的执行的监督,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随着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分散到相应的公司进行办公后,集团公司财务部应对其进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确保经济运行有效、安全。首先必须制定相关的财务制度。与其他规章制度一样,一旦指定,就要确保得到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逐步形成以制度化管理,用制度管理取代以人管理,实现财务制度化。二是通过外部审计,定期对各分子公司财务进行审核,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

  (四)加强控制。加强对费用的控制,控制重大生产经营方向的调整;控制对外投资和筹资;控制分配制度;加强税收筹划,利用集团优势减少税负。

  (五)开拓创新。XX年我司股本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也将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成本管理、资金预算、费用管理等也将遇见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矛盾,财务审计部将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开创工作,为公司财务管理服好务。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经过全部门同志的共同努力,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务审计部的工作也是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单位同事的信任。但是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我们将面临许多问题:财务审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财务审计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审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局(公司)的指导下,按照公司领导的总体部署,结合公司实际,开创性工作,努力使财务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8

关键词:全面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92-01

一、煤炭成本控制工程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于1964年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座自行勘探设计、建造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现有员工6000多名。

我公司在企业管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我公司自身发展情况来看,经营管理方面也面临许多压力和困难:一是经营形势严峻:这几年为保450万吨的产量,我公司原洗煤生产任务的压力较大,在生产衔接上有所失调,造成掘交煤量欠账较多,最终导致成本增支因素较多。二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区,采掘衔接紧张的压力仍然很大,特别是南五区域5S煤变薄、12S煤地质条件变化较大,造成采掘衔接工作面较多,致使支护成本和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三是增支因素较多,近年来,由于行业升级,用于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设备升级、安全投入、人工支出的费用大幅度增加。

结合我公司实际,公司坚持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强化财务成本管理,努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经济工作思路。针对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粗放型管理缺陷,我们探索构建了具有范矿特色的成本控制工程管理模式。

二、成本控制工程管理的实施

(一)成本的预算控制

煤炭成本的预算是煤炭成本事前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才能使考核进行顺利通畅。我公司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财务预算与各单位逐级分解的经营预算相衔接的预算编制体系,以公司年度生产经营指标为基础,把成本费用指标逐级分解到各部室和各区科,形成了闭合的预算管理体系。决策层:公司财务生产经营费用预算;管理层:各市场部(部门)分解预算;实施层:生产单位预算即单掌单面(单项工程)预算。

(二)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

1.技术系统的成本控制。我公司从工程设计上开始考虑工程的成本的可行性,主要是利用价值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进行控制。例如:每次生产衔接变化,我们都预计出定额费用的变化,掌握工程的概算,分析其可行性。

2.物资供应系统的成本控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减少丢失浪费,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我公司的做法是:

(1)完善物资计划审批制度,从源头控制采购成本。我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物资需求计划实行三级会审制。首先将物资需求计划报送物管科,然后由经营副经理召开相关部门举行物资计划会,最后经公司资金平衡会形成采购计划,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资金的占用。

(2)组建内部“物流中心”,整合物资管理流程。为进一步规范库房管理,提高物资利用率,减少储备资金,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物资供应,自2008年以来,我们将距井口30米的原机采科修配车间改造为占地1700多平方米的“范矿内部物流中心”,具有物资计划、结算、配送等管理职能。通过科学预测物资需求数量、仓储成本和进货周期,最终打造成以低库存(零成本)的综合性物流中心。

(3)整合基层库房,减少物资储备。为配合内部物流中心建设,对公司基层单位库房进行全面整合,并制定了《公司内部物流中心建设及库房整合实施方案》。一是整合选煤厂、营运科、机电科、机采科专业库房,整体业务划归物管科集中管理,同类物资合并,大宗物资进入物流中心。二是逐步取消基层单位小库,我公司现辖四个综采生产单位、两个回采准备区;三个掘进区、一个掘进准备区;二个开拓区;加上井运区、通风区、地质科等20余个基层单位。各单位的小库地点不集中,超储现象严重。为此我们划定了:标准件统一退库,非标件集中备储,常用件纳入“物流中心”编码管理的思路。

3.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我公司结合“订单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精细管理模式,进行了生产过程自我控制。我们建立了资金市场、回采市场部、掘进市场部、开拓市场部、机运市场部、洗运市场部、物资市场七大市场,涵盖了公司所有生产部门。以“资金市场”为核心,通过内部“资金流”合理流动来控制经营成本。我们对内部各市场部和生产单位采取了按月份预算指标拨款、贷款的内部资金控制方式,并组建内部银行借贷运作体系,细化了《资金市场运行办法》和《内行核算管理规定》。由副经理按材料资金预算对相应统管的市场部下达年、季控制指标,各市场部再逐月分解下达基层单位材料可用金额,超支按额度审批权限报批贷款,5万元以下的由市场部部长批签;5万元以上的由经营副总批签,存款月利息率2‰,贷款月利息率3‰,还贷利息由该单位班子成员分担。政策的激励作用使基层单位实现了由重产煤、重进尺向重成本的转变,使材料成本控制的压力传递到了基层单位。

4.煤炭职能管理系统成本控制。主要有各职能部门构成,包括:党群部门、生产技术部、规划部、经营部、财务部、安监部等部门。主要成本控制方式是管理费用控制和控制职能的发挥。我公司主要是采取了费用责任目标责任体系的方式下达责任预算,日常进行经营调度,季度进行费用指标公布和绩效考核兑现的方式。

(三)煤炭成本控制工程的核算、分析与考核

煤炭成本核算与分析,属于煤炭成本的事后控制,即成本发生以后的控制阶段。

通过成本的核算与分析,明确本期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下一周期成本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建立三级核算体系,即:班组核算、科室(区队)核算、矿级核算。我们完善了成本分析制度,利用每周三的经营调度会议进行各基层单位的成本分析。月份结账后,财务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

成本控制考核是根据成本控制责任奖惩制度的规定,以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目标为依据,对各单位的成本控制工作绩效进行分析核定,评价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目标实际完成情况,为成本控制成果的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我公司坚持的原则是考核与责任相对应;产量、质量、安全相结合;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纵向考核与横向考核相结合。采取了成本考核直接与岗效工资挂钩的方式,即生产单位节超全部是工资,控制及管理部门成本按20%以上的比例考核绩效工资。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9

中国燃气行业特点一方面是高利润行业,按国内燃气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数据是年销售净利润率20%以上,有人形象比喻:燃气行业是中国行业利润丰厚的最后一块大蛋糕了;另一方面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管网及燃气设施投资资金。

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燃气专营权只给一家燃气公司。城市管道燃气公司主要业务是管网敷设、燃气分销、管网运营维护、客户服务。国内某大燃气集团公司目前在经营方面主要面对两个难题:一是公司内部成本意识淡漠,职务消费、内部浪费严重;二是每年投资规模巨大,投资效率不高。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已成为燃气公司的管理重心。

产生上述两个的原因很多,有管理不善、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但认真,公司目前的核算才是带来诸多难题的根本原因。本文站在集团公司层面对加强成本管理的方法作一探讨。

一、存在问题分析

1、成本费用膨胀的问题,源于燃气行业的高利润;而高利润由燃气公司会计核算政策和方法算出。

燃气企业在一个城市内一般只有一家,是垄断性的。一直以来,各燃气企业,包括总公司形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没有成本意识,现在总公司虽然三令五申,要大力提倡节约,加强成本控制,也请了咨询公司等外脑想办法。效果并不理想。综合分析,高利润的行业难以形成成本意识。高利润的行业更注重开源而不是节流,因为挣10块钱比省l块钱要容易。领导干部在高利润的滋养下已经形成了这样典型的意识:有个老总在请燃气公司中层吃饭时曾经说,大家辛苦了,请大家吃个饭,别看花了两三千块钱,他们一努力,一个项目就是几十万的利润。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总经理开源胜于节流的思想比较严重。而在一些经营和市场情况不太好的燃气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就很好,与该城市市场空间小,接驳费收入少有直接关系。

深入分析,可以说该行业虚高利润。高额利润一方面得益于经营,但更重要的是目前我们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政策。会计核算上采取了将接驳费收入确认为当期公司收入和将当期投资按三十年摊销的会计政策,使当期收入和利润很高。对外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报表采用现行的会计核算政策应该说为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形象,也为公司融资铺平的道路,但在内部管理方面,按照现行的会计政策却带来了包括成本费用膨胀等在内的诸多管理问题。

2、投资规模大,投资成本高,投资收益低的问题,源于将当期投资按三十年摊销的会计政策,和投资预算逐一评审方法。

各公司每年投资规模巨大,形成很大资金缺口。同时,投资收益率却相对较低,对当期收益的贡献不大。目前的控制方法是由总公司年度预算评审小组根据成员企业上报投资计划进行评审和筛选,砍掉部分投资收益较低的项目,这种方法一是不合理,二是没效果。由于子公司众多,总公司不知道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家里乱砍;成员企业为了获得投资资金,不论好坏的乱报,形成了恶性循环。部分公司为了当期利益而不惜投入巨资建设长期收益并不看好的项目等现象时有发生。

综合分析,也是公司投资会计政策带来的弊病。各燃气公司投资按照30年摊销,对当期的利润极小,因此,各成员企业为了获得当期收入就会用大额的投资换取小额的收入,只要摊入当年的投资折旧低于该项目带来的当期利润即可,具体明年甚至后年会不会带来收入就不会关心了。

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管理手段,无法对成员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因此就造成了部分企业和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较低。

二、对策

1、在内部管理上绩效考核利润的核算中,要减少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期望多长时间收回管网投资,就应该设定几年的折旧年限。

比如将折旧年限设定为10年,那么当期的收益如果不能大于项目投资的十分之一,燃气公司就会放弃;而按照现在的折旧年限,只要当期的收益能大于项目投资的三十分之一,燃气公司就会考虑选择。

由于投资折旧的加快,在作投资决策时,就会放弃当期收益不能弥补投资折旧的项目,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折旧年限的设定会对投资效率产生决定性的。加大了当期投资对利润的影响,促使经营者考虑近期投资收益率的,可以有效控制投资规模,关于跟路等市政工程,要通过检查予以约束。

2、改变核算上收入和成本不配比,满足内部管理的考核需要。

从内部成本管理需要出发,使收入和成本费用形成配比。一是接驳费收入不完全在当期确认收入,分10年进行确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当期利润,有利于提高成本意识;二是当期投资按10年摊销,而不是现在的30年。其主要目的是与接驳费收入形成配比,同时加大投资折旧,降低当期利润,有利于提高成本意识。

内部管理上改变核算办法带来的好处:

(1)大大降低当期考核利润,使开源和节约对利润的影响处于均衡状态,培育成本意识,打造燃气公司低成本运营的核心能力;

(2)利润的大大缩水,会促使经营者审视市场开发的有效性,对应收账款额度较大或回款较难的项目,会采取谨慎态度,可以有效控制应收账款规模。

3、严格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结转,防止将费用纳入投资的行为发生。

由于管网资产按照30年进行摊销,对当期的利润影响很小,因此不同程度的存在将一些其它的成本和费用纳入投资总额的事情,从而增加投资成本。为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一是要加强会计核算的管理,二是对超预算投资要直接冲减当期利润,使增加投资与增加费用的效果趋于一致。可以有效避免将费用纳入投资的行为发生。

4、投资管理采取预算管理,总额控制;做好投资预算、考核。

固定资产投资一定要根据公司的资金实力确定规模,避免盲目投资,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会给公司现金带来很大压力,造成融资成本增加;二是无节制的投资会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降低投资收益率。

(1)对公司当期投资要采取预算管理,总额控制的,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年初在制定计划预算时就要根据总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融资计划确定年度的投资规模,各燃气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再次额度内分配。

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篇10

摘要:我国的保险会计制度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走过了从统到分、又由分到统的过程,经历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4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会计制度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并日趋完善。现在来看,保险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建立保险会计准则。

关键词:保险会计制度;改革;会计准则

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在股份制上市企业施行。200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顺利地拉开了在海外股份上市的序幕,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开始实行。本文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会计制度的比较与分析,以求对我国的保险会计制度研究有所启示,进而为建立保险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1982~1993)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出来,相继在1984年2月颁布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是计划体制,而且保险公司发展还处于“拓荒”阶段,许多保险企业独有的特性尚未发挥出来,财会制度上缺乏相应细化的规定。因此,1989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对此制度进行了修订,重新颁布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并于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会计制度,其实用性和规范性均增强了。从总的来看,这个时期的会计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财务管理实行计划管理原则。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保险公司在财务会计制度上实行统一计划、分户经营、以收抵支、按盈提奖的财务管理体制。突出财务计划的作用,利用定额进行财务计划的编制,用以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公司收人大部分上交国家财政,成本开支范围由国家规定,盈利全部上交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制度,将资金划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由国家有计划地划拨,仅以专用基金形式给予企业一点财务权力。

2会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统一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会计制度由总公司统一制定,各级保险公司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各级公司不得自行变更或修订制度,但可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总公司,由总公司负责修订。

3在核算体制上按照不同性质的保险业务,分别确定会计核算体制,如按国内财产险、涉外财产险、出口信用险和人寿保险业务分别单独核算。其中国内财产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一般由各级公司独立建帐、独立核算、分级管理、自计盈亏或自负盈亏;涉外财产险与出口信用险一般由总、分公司以下单独建帐、分级管理,总公司统一核算盈亏,分公司自计盈亏。

4会计恒等式采用“资金平衡理论”,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保险企业的资金,从占用的角度看可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固定资金是指占用在企业固定资产上的资金,它包括办公用房、职工宿舍、机具设备、交通工具等,流动资金是指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它包括货币资金、结算资金(如应收及暂付款、预付赔款等)、各项支出(如赔款支出、手续费支出、业务费等)。保险企业的资金来源,按不同渠道分为自有及内部形成的资金(比如国家拨给的资本金、固定基金、内部形成且有专门用途的准备金、专用基金)、借入资金、结算资金(如应付及暂收款、应付手续费等)、业务经营收入(如保费收入、利息收入、迫偿款收入及投资收入等)。

5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另外,鉴于当时的核算体制是按四大险种分别核算,因此,设置国内、涉外、信用、寿险四套会计科目,分别核算不同险种的业务。由于四类业务的财务活动有很多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四套科目中大部分科目是四类业务通用的,少部分是专用的。

6记帐方法允许从资金收付记帐法、借贷记帐法中任选一种。

7在货币计价上国内业务(包括财产险与寿险业务)以人民币为记帐符号;涉外财产险、信用险业务则采用外币分帐制,直接以原币入帐,年终时将外币业务损益按决算日牌价折算为人民币核算。

二、《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3~1998)

随着党的“十四大”召开,以上这种计划体制下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新要求。因此,1993年,财政部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对我国所有的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革,财务会计改革进行了模式性的转换。1993年2月24日,财政部结合保险行业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颁布了《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次改革是一项重大的举措,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次确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体系,并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出了基本规定,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实行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提高了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在核算体制上将非人身险业务与人身险业务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即分别建帐、分别核算损益。非人身险业务可分为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险业务分为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企业经营的再保险业务,可区别为分入业务与分出业务进行核算,也可将分出业务并入直接业务核算。信用险业务可实行三年结算损益的核算办法。

3建立了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全原则。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企业经营期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按照资本保全原则,企业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转让、报废、毁损发生的净损益以及计提折旧不再增减资本金,而是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这与以前企业收入中大部分上交国家财政、资金随意增减相比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积累和发展壮大。另外,改革了资金管理办法,取消了专款专用制度。实行企业资金统一管理和统筹运用,以促进企业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4建立了资本金核算体系。制度抛弃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金来源总额=资金占用总额”的平衡公式,采用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明确了产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资本金核算体系。

5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类,并分别对保险企业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各类科目的设计,并从保险企业“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角度出发,细化了资产流动程度、风险程度和财务损益的科目。

6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借贷记帐法和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规定保险企业对外报表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分配表,并对这些报表的作用、报表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作了具体说明,使财务信息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

7扩大了保险企业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自。制度规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决定”。

8规范了保险企业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标准和损益的计算。制度对资金的筹集与积累、非人身险业务、人身险业务、再保险业务、拆借、贷款和投资业务、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及结算款项、费用、营业外收支、利润及利润分配等业务的会计核算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9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会计稳健原则。制度规定保险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坏帐准备、贷款呆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10对有外汇业务的企业规定即可采用外汇分帐制,也可采用外汇统帐制。采用外汇分帐制的企业,应设置“外币兑换”科目。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帐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兑换”科目。

三、《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1998~2001)

1993年制定的《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了6年,它对于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间有序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保险行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特别是1995年10月,我国颁布实施了《保险法》,国家加大了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并于1998年成立了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后,保险监管部门出台了《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险公司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由多业经营转向分业经营;另外,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发生了重大转变,改变了过去放开经营的做法。这些新变化和新情况客观上要求会计制度与之相适应,作出新的规范。因此,1998年12月8日,财政部对原制度进行了修改,颁布了《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1改变了会计制度名称。制度考虑到当时保险企业都已是公司制企业,因此将《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改名为《保险公司会计制度》,这样更加符合我国保险公司实际情况。

2重新确定了保险业务的分类,并实行按险种分类核算。制度根据保险分业经营的原则,对保险业务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将保险业务分为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和再保险公司的业务三大类。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等;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普通人寿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分入保险业务和分出保险业务。在具体业务分类上,修改了原制度在具体业务划分上存在的交叉情况,明确规定财产保险公司不得再经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划入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另外,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保险业务进一步分类核算。

3完善了保险业务损益结算办法。制度规定除长期工程险、再保险业务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外,其他各类保险应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与原制度比较,本制度作了如下调整:(1)原制度只明确了信用险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本制度明确了长期工程险等长期性财产保险业务以及再保险业务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2)前者规定业务年度为三年,后者没有规定业务年度的具体年限,其具体年限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业务性质确定。

4增加了确认保费收入的原则。关于保费收入的确认,我国原制度规定,非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和分保业务规定保费的收入入帐时点,确认原则不统一,也不尽合理。本制度对保险业务规定了统一的保费收入确认原则,明确规定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第二,与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公司;第三,与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5增加了存出资本保证金和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的会计处理。按《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成立后,应按其注册资本总额的20%提取保证金,存入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除保险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根据该规定,本制度相应增加了存出资本保证金的会计处理;另外,《保险法》规定,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保险公司应当对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按当年自留保费的1%提取保险保障基金。根据该规定,本制度相应增加了提存保险保障基金的会计处理。

6调整了贷款和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按照《保险法》及其他有关保险监管法规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从事除保户质押贷款以外的其他贷款业务,不得买卖股票和进行股权投资。根据上述规定,新会计制度相应取消了除保户质押贷款以外的其他各类贷款业务的会计处理,取消了股票投资及其他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7增加了抵债物资的会计处理,修改了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制度将原“递延资产”科目改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这是因为“递延资产”实际上是不能全部计人当期损益而在以后会计年度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它并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一项资产。

8规范了会计报表体系。本制度将原“损益表”名称改为“利润表”,将原按保险业务设置的损益表改为按保险公司设置利润表,并对各报表的指标项目作了相应调整;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确立了现金流量表在保险财务报表中至尊的地位。

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至今)

2001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又了《企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又面临一次重大变革。因此,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该制度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充分考虑了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特别是上市企业的基本要求,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分别对6个会计要素以及有关金融业务和财务会计报告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这次改革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其主要内容有:

1实现了会计要素的重新界定以及相关的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基本框架,虽然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要素作出了基本规定,但是,仍然只规定会计记录和报告,并没有完全解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这种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规范簿记的内容。这次新制度对6个会计要素进行了严格界定,并对其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规定,和原制度相比较,更加全面、严谨、规范,使其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符合事实。

2首次将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纳入新制度。实质重于形式是指经济实质重于具体表现形式,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对于保费收入的确认,强调的是“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这一经济实质,并不以“保险合同成立”这一法律形式作为唯一标准。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3在某些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它要求国内保险公司的会计标准要与国际惯例相协调,采用国际保险业的通行做法。这次新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基本相同。比如,各项准备金的提取采取了国际通用的办法;短期投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上,允许企业按照资产的使用情况计提折旧。

4谨慎性原则体现更充分。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它本身属于一种负债经营,其业务对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保险行业在处理会计信息的方法上必须更加稳健保守。这次新制度无论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还是会计方法的处理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说将谨慎性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新制度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明确规定开办费不得列入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期末结帐前处理完毕;注重资产质量,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它包括坏帐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准备;此外,对利息收入明确规定了严格的确认条件,对于逾期贷款,缩短了应收利息转表外核算的天数,由一年缩短为90天。

5明确了新业务和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所得税会计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过去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很少涉及,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也只局限于应付税款法。而这次新制度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分别确定可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并详细地列示了其计算方法。此外,新制度对于实务工作中新出现、以及在以往会计制度尚未规范的一些疑难业务比如或有事项、会计调整、关联方关系以及交易、证券投资基金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6增加了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新制度在原来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投资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此外。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了详细、严密的规范,提高了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7明确了会计政策的审批权限。新制度规定,在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保险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财产损失处理的批准权限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不再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和批准,改变了过去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批准权限混淆不清的现象,赋予了保险公司更大的自。

综上所述,我国的保险会计制度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市场的开放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不断完善,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任何一种建立完备制度的企业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基础的不严密性,其体系就不可能完备,加之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本身当然也是不可能完全没有漏洞。虽然,新制度的颁布和旧制度相比,更加注重了保险企业的风险问题,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较多的运用。但是,新制度只就保险公司财务会计事项做了原则性规定,财会制度相关内容不全并过于宽泛,而且,新制度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没有体现保险行业的特色。此外,2002年,为了履行我国入市承诺,加强保险监管,新《保险法》又重新颁布,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保险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保险条款费率监管等方面又发生新的变化,比如,在财寿险分业经营上新《保险法》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可以同时经营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因而保险会计制度又面临新的调整。笔者认为,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单独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制定保险会计准则是符合保险会计规范的发展趋势,它不是保险企业会计制度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在系统地把握保险会计个性、保险会计规范发展与变革趋势以及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当务之急,财政部应在现有的新制度基础上尽快出台保险行业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1]财政部。保险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2]财政部。保险公司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