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0:49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1

关键词: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一旅游管理类“国标”培养目标

“国标”指出,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培训、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包括四方面:“素质、知识、能力、创新创业”,与以往的培养要求相比,新增了“创新创业要求”,存在“五个具备”显著变化:①首次在素质要求中写入“具备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回答了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旅游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人才,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需要在思想上认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认同旅游业的工作,其次才是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知识文化和技能的掌握;②把“学生需具备获取和更新旅游管理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明确写入专业能力要求的第一条,凸显出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到“学得好”的转变,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一要务;③明确将“具备专业文体的写作能力”列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能力必备要求,将写作能力排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之首,体现出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必需体现新时期的行业需求,强调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④首次将“具备服务意识”写入专业能力的要求中,与管理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凸显出旅游行业服务性的特点,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只有具备了服务意识才能把旅游工作做正确,做好;⑤明确将“创新创业”写进了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旅游教育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回应。以上五方面的重大转变,对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需体现出这“五个具备”的内在要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国标”的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类专业“国标”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大模块。通识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课;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数理类、经管类、信息技术类、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国标”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呈现出四方面的特点:①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学生必需修读的各板块课程,对各旅游高等院校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②确立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四门核心必修课,即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同时给出大类下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四个专业提出“4+X”的核心课程设置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专业必修课上什么做了统一;③在选修课设置方面,鼓励各高校立足当地,依托优势,服务地方,办出特色,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多样性;④对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做了规定,指出实践课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三个环节,专业实习的形式可以采取专业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训等;毕业实习的形式如岗位见习、实地调研、策划设计等;毕业论文可以采取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调查报告等形式。实践课程的这些变化传递出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多层次考查,检验学习效果的实践宗旨,体现出新“国标”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重视知识产出的特点。

三“国标”指导下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国标”培养要求中提出的“五个具备”新要求(“具备职业认同感、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具备专业文体写作能力、具备服务意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反映出我国旅游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下的旅游人才需求的新的风向标,在旅游业奋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1]的征途中,旅游教育也要迈向优质旅游教育新时代。作为从教育理念转向具体教学行为的蓝图设计,课程体系在整个教学指导文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既是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实现的落点,也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现实表征。因此,准确把握“国标”对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行业、高校、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调整课程体系,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旅游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深入学习“国标”精神,准确建构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国标”对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对各模块的课程安排做了具体说明,给各高校搭建课程体系总体框架的同时对于各模块具体课程做了规定和说明,保证了旅游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合格线的同时,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发挥优势,建设出高于标准的课程。因此,深入研读“国标”中课程体系的说明,准确建构课程体系总体框架,是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建设课程体系

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先决条件,培养目标提出了培养什么人,课程体系则是对如何培养(方式方法)和怎么培养(资源内容)做出回答,以实现培养目标。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紧紧围绕“国标”中对培养目标的说明展开,各高校要以此为基准结合自身定位及专业特色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培养目标,使课程体系设计既能体现出专业特色和优势,又能满足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人人成才”的育人观。

(三)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中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情况,如专业课中西方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部分内容的交叉重复;景区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中存在的产品、品牌管理、营销内容交叉重复现象,高校可以通过一方面鼓励教师依托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展混合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媒介、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全套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实施总学时控制,对所开课程实施一控制、二精选、三加强的建设步骤,各专业方向精选课程,精挑内容,加强线上学习的引导与测评,加强岗位技能的训练、加强写作及研究方法等课程的训练,通过一系列教与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获取和更新旅游管理相关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通过校内外,国内外线上资源学习和线下课程研讨、答疑解惑,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探索精神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具备持续更新和自我完善的竞争力。

(四)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从学校层面要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从资金和制度上保障创新创业活动有效实施,统筹配置和高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2]。从院系层面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构建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课程体系[3]。比如课程模块实施3+1,即创新创业通识课(如管理学、商务礼仪等)、创新创业知识课(如创业学、创业基础等)、创新创业技术课(如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创新创业实践。通过专业指导、实战演练、创业商机、风险分析,管理运营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在专业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当前我国的旅游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优质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高等教育在确保优质旅游的高质量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中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将社会主义的服务观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旅游服务的价值,肯定优质旅游服务的意义,同时,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层面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具备服务的能力,确保服务的质量,以支持“国标”培养要求中的优良的道德品质、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等职业素养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李金早.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迈向我国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R/oL].(2018-01-09).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2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教学课程资源建设具体措施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道桥专业《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课题编号JG201202077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23-02

一、前言

在目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成为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实际来看,要想做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就要认真做好课程资源建设工作,通过加强并完善课程资源体系,有效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明确课程体系目标,并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同时明确课程资源建设原则,从多个角度保证桥梁工程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

二、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应设置明确的课程体系目标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开发以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淡化专业界限,改革以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三段式老模式,课程设置按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职业通用核心能力、职业方向能力和职业方向拓展四大模块展开。

1.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研究。

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将基本能力和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应通过完善的手段,保证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合理设定课程资源建设目标,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课程资源建设的职业通用核心能力研究。

考虑到课程资源建设实际,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效果,以及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有效的培养,应对职业通用核心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职业通用核心能力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为此,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注重职业通用核心能力的培养。

3.课程资源建设的职业方向能力研究。

课程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规划职业方向,并关注学生的职业方向能力。基于这一认识,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将职业方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推动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满足课程资源建设的实际要求。

4.课程资源建设的职业方向拓展研究。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讲,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对未来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做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教学对学生职业规划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应该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积极促进职业方向的拓展,使学生的职业方向更加广阔,同时也满足了课程资源建设的要求。

三、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应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中,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保证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对岗位的进一步分析,明确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岗位能力,构建能力模块,依据工作过程,构件课程体系。

在课程思路设置过程中,要想保证课程思路的正确性,就要根据岗位的要求,制定以岗位确定课程体系的思路,使课程思路中包含岗位能力模块和岗位能力考核模块。同时,还要使课程思路设置满足实际教学过程。因此,课程体系思路的设置是一个全面考虑的过程,必须要与实际教学过程深入结合。

2.建立和完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虚拟实训、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常见问题解答等教学资源。

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的重要内容。只有对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满足课程资源建设需要,进而使课程体系设置思路满足实际要求,达到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的目的。

3.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课程考核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相一致,过程考核综合考试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双评价的考核方式,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实行动态教学管理。

在课程体系思路设置中,应对考核评价体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建立正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对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积极改革,使考核评价体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应在课程体系思路设置中积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满足实际教学要求。

四、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应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路桥职业岗位的相关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开发“基于桥梁工程建设过程”教学项目和实训项目,按“职业基本素质和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能力递进模式,构建“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职业通用核心能力、职业方向能力、职业拓展平台”的四模块课程体系。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模块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及实用英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工程数学、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通用核心能力模块包括工程识图与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测量技术、路桥材料检测技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技术、路桥工程造价等。

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应在了解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积极优化,充分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满足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体系设置得到全面优化。

1.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类别进行归纳,并按重点分类。

在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应首先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种类进行全面了解,并对课程类别进行分类和归纳,列出重点课程明细。

2.按照重要程度,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进行优化配置。

考虑到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种类较多,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应按照课程的重要程度,对授课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保证重点课程的教学。

3.对一些不重要的课程或者不影响整体教学的课程进行适当删减。

在课程优化配置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适当删减现有课程,使现有课程能够保证少而精,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课程种类进行缩减,提高教学质量。

五、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应把握的原则

1.职业基本能力和素质模块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法律、形势教育等。该模块内容体现了人文素质、文化理论基础及知识迁移基础。

由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将思想道德素质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并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通过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实际开展来看,课程资源建设只有把握了道德建设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整体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充分满足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

2.职业通用核心能力模块是土建类专业的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向各个专业分支的定向与发展,一旦社会需要,可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知识结构。

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做好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之外,还要认真做好土建类专业的教学工作,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能够起到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做出调整,满足课程设置的实际需要,对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设置课程体系时突出校企合作,行业接轨,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实施“证书”教育。

为了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取得积极效果,应在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加深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与建筑行业的接轨,使整个专业技术教学取得积极效果。此外,还应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使整个课程教学满足实践要求,提高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的实效性。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想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效果,就要从设置明确的课程体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入手,把握课程资源建设原则,提高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美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彭以舟;基于工作过程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申燕飞;高职应用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研究――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何晨;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探究[J];华章;2013年06期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3

摘要: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背景,介绍了民办本科院校电路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方法和思路。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在调整课程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模式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论民办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电路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探索新建民办语言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本科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关于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新办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探工学结合下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当前加强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电子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作者简介:王欣(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路理论教学、计算机网络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工作单位:三江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杜逸鸣(1956―),女,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

徐智(1981―),男,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实验和科研工作,email:。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16-02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

12号)的实行,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合理的课程改革设计思路是课改成功的基础,如果设计思路不合理,突破不了旧有的教学形式和理念,就会使课程改革流于形势,换汤不换药,难以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1改革思路

一门课程的改革首先就是要明确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以实现能力目标为设计主线,要以突出课程整体的能力目标为核心,从以课本知识为载体,转变为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任务为能力训练过程,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课程主要内容,并围绕典型产品或服务进行课程组织,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进行课程设计。

建筑设备课程的改革要结合实际的房地产项目或物业服务项目去做,以物业管理员或设备维护等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为设计依据。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相当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实际地去负责某个项目、完成或是处理某项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去体会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是个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反复练习的过程,所以说建筑设备课程设计适合递进式的设计模式。

2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是指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课程整体设计要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上进行,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筑设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依据建筑设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具体房地产项目或物业项目设备设施维护工程的工作过程为设计依据,必须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设计思路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对设备施工图的识读和对设备基本性能的理解,使学生具备对设备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竣工交接、管理、维护等能力。同时,本课程通过项目化、小组协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沟通、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将来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尽早建立良好的职业感觉。

建筑设备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内容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名称、总课时、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课程内容(含训练项目)、教学策略、授课计划表、课程考核方案、教材、参考资料等内容。如建筑设备课程目标设计如下。

1)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对应物业管理员岗位,重点培养学生识读设备施工图,进行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的能力。本课程通过项目化、小组协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沟通、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将来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尽早建立良好的职业感觉。

2)知识目标: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掌握设备维

修、养护、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设备各系统施工图的识读知识;掌握设备接管、验收知识;掌握设备管理方案制作的相关知识。

3)专业能力目标:能够完成相应设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能对各种设备系统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简单维修、故障排除;能准确识图,包括各种设备系统的施工图、平面图等;组织协调设备维修的能力及与相关人员沟通能力。

4)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严谨的工作作

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建筑设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通过与一方地产、万科物业等企业紧密合作,结合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共同研讨,确定授课内容。采用项目化和任务化的形式来推动各环节的学习过程。

本课程采用项目法教学,涵盖了建筑设备多个方面的设备系统,共设计三个项目18个工作任务。项目的教学着重强化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更加注重过程,强调学生项目教学中完成成果质量的考核。如图1所示,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内容循序渐进。

建筑设备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考核目的:着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建筑设备知识和技能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基本技能的考核,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

考核原则:注重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模式以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评定学生成绩。

考核方案:过程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100分。

过程考核分数组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图识读30%+建筑采暖工程施工图识读3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识读20%+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识读20%。

施工图识读过程考核成绩=教师评价(60%)+学生档案(20%)+小组评价(20%)。

终结性评价采取到实训场地考核的形式,现场进行水暖管路的考核或照明电路的考核(教师评价50%+企业人员评价50%)。

实施建议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包括任务书、实操指导手册(与一方地产、万科物业共同开发)。

2)注重课内实训手册的编写与补充。

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结合学校特点进行课程的规划与建设,开设选修课,关注课程的实践性与拓展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实践,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完善课程建设机制,保证课程高校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促使教学方式向多媒体转变,完善课程资源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丰富有效的数字资源,满足学生的需求。

5)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创建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方优势,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加强同企业合作,高校和企业要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开展多渠道的合作交流,一方面由企业派遣专业人员入驻基地给学生授课,通过实战挑选出满意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可由教师直接将学生推荐到企业实习学习,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现实需要。

3结语

合理的课程改革设计思路是课改成功的基础,必须仔细揣摩。课程之间的内容、性质和定位差异较大,甚至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教学里进行课改时差异也是很大的,在具体课程改革设计过程中要具体课程具体分析,相信这些问题通过一线教师的智慧都可以去化解,用不懈的努力换取职业教育的进步。■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体系;电类基础课程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国内理工科类高校普遍开设有电路原理、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等技术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对象和研究的问题都面向电子电气工程环境,相关的后续课程都需要电路和电子电路等方面的扎实知识。

目前,国内电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基本上采取“串行”方式,课程的一般路径是从“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顺序进行的,甚至有严格的预修要求。各门课程有规范的内容体系,有标准的课时安排,且由各自的课程和教材建设组织(研究会)来统一研讨安排。因此,课程各自形成比较完整但相对封闭的知识体系,相互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并不紧密,采用的理论体系和分析设计方法在风格上各不相同。电路模型与实际器件等研究对象常常被分置于多门课程来组课,按照传统方式把这些基本概念分散在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体系中有可能把学生引入误区。

各门课程相互独立地建设和实施,造成“讲授得越来越多,教会得越来越少”,“碎片式的知识越来越多,关联性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弱”。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的学习风格越容易被牵引到以收敛型为主的思维。

国外的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基本但很宽泛,常采取分析与设计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每个知识单元中均有分析和设计题目,作业和实验中也有设计问题。而在国内的课程中,由于内容单纯且偏理论和理想化,设计性题目较难安排。因此,构建协调统一的知识体系,凝练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激发实践创新热情已经刻不容缓。

随着“多形式宽口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基础宽厚、专业自主、复合交叉、鼓励探究”的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以及大类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基础课程结构体系与内容优化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针对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爱迪生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二、改革的理念与目标

目前,国内外高校建设电类基础课程的指导思想与课程体系结构的取向有关,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源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结构,是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的需求。以电路原理课程的改革为例,电子信息为主的学校,主要照顾到与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后续知识的衔接,因此电路课程与电子技术课程的结合较为紧密。强电类为主的学校,电路课程则与控制理论、电磁场等课程结合较多。受原苏联课程体系的影响,我国大多高校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对应于“通识课、核心课”的课程体系,则是将技术基础课程的核心知识综合化、整体化、通识化。美国知名高校均采取这种方式建设电类基础课程。以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为例,在其课程中没有单纯以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命名的课程,而是将其交叉融合在相关课程中。其课程内容基本但是很宽泛,覆盖面广,交叉性强,往往覆盖了国内多门课程。对应于我国的电子电气基础课程,在mit分散成三部分:基础、实验、高级。其基础部分是多门课程基础知识的集成,实验课综合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而高层次的课程与专业课程接轨。

国内的一些“985工程”高校正逐渐推进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以及通识教育。浙江大学自2002年至今,尤其是近几年,更是不断地深化通识教育,并积极推进相应的课程建设,因此激发我们不断深入地思考电类基础课程的建设,参考国外名校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国内实情,我们对电类基础课程的定位和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确立了课程建设的指导方针:

(i)保留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突破原课程纵向条状分割,按知识的递进层次进行横向联合构建。

(2)淡化各门课程各自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打破课程类别的间隔,按照工程实践需求交融构建。

(3)减少课程门数,加强课程知识的覆盖面,交叉性和系统性,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4)将课程按照基础和高级划分开,基础部分要求精炼简化,通识化。高级部分与专业基础知识接轨体现科技发展。课程内容在不同的新课程中重复出现,有利于知识的牢固掌握。且每次出现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有层次的递进。

(5)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以实验课或设计课的形式开设,以实验为主,理论讲述为辅;加强综合性实验环节。

(6)在理论课中增加综合练习或课程设计,强化对知识体系的理解、综合和应用。

(7)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打通,以基本实验和单元电路实验的形式重新构造。

(8)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调动学生拓展思维、积极探索。

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调整

对应于工程教育和国际化,以及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电气工程学院于2006年创建了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班――爱迪生班。其核心就是电类基础课程的改革,一方面探索科学的课程体系结构,融合与精炼关联课程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合理取舍经典理论与现代知识,并及时反映科技发展而形成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更新换代。

纵观爱迪生班建设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一阶段的课程体系结构基本维持原样,以加强实验课程(电路原理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内涵建设为主,全方位改进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教学方法。涌现出一批精心设置的实验项目,配套的实验器材以及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体现出爱迪生班学生在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活跃、成绩良好的效果。

第二阶段,将上述实验课程的建设经验推广到其他课程,并进行局部课程的整合与优化。率先尝试的是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及相关实验课程的整合。

电路与电子技术关联化建设的理念是:将电路和电子学以统一的、完整的方式来处理,并建立起电路与当今数字和模拟世界电子电路的紧密联系。以应用实例的形式引出电子技术的内容,并用抽象、模型化、原理分析以及实验模拟的方式解读其中蕴含的电路基本理论。用电路原理中的分析方法剖析电子电路中的典型应用电路和功能电路。

实验课程分成基础、提高和综合三个层面。在基础层面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和研究拓展性学习;在第二层面强调功能电路的实现、测试与调整;最后在电气电子电路综合实验课程中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整机功能的实现。

第三阶段,大范围地整合电类基础课程。逐步形成“电路分析基础”(集成电路原理、模电、数电以及信号

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模拟电子与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讲典型电路,做该功能电路实验,如放大、振荡、运算、反馈、电源、功放等功能电路)、“数字逻辑与微机原理”、“信号系统与数字仿真技术”等新的课程,取代以往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点:

(1)课程体系调整。将原来的电路原理甲i、电路原理甲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实验甲i、电路原理实验甲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六门课程整合,形成电路与电子技术、电路与电子实验、电气电子综合实验三门课程。

①将原来的电路原理甲i、甲ii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中的部分内容重新组织,形成相互交叉、融合的三段式“电路电子技术”。

②将原来的电路原理实验甲i、实验甲ii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内容重新组织,形成相互交叉、融合的两段式“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并增添了“电气电子电路综合实验”。“电气电子电路综合实验”被安排在电类系列基础课程的末端授课,便于开展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实验。

③加强动手能力,将原来附属于信号分析与处理以及微机原理与接口的实验分别独立设课。

(2)教学内容。电路与电子技术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背景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进行安排。

课程第一部分介绍实际电路与实际元器件的特性,提出电子电路需解决的目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了解抽象的电路与实际的电路之间的联系。课程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研究实际电子电路的具体特性,培养分析电子电路的能力,对信号放大电路,反馈电路的功能与特点,放大器的频率特性,信号发生单元等进行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电子电路的能力。课程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复杂电子电路的计算(包括利用电子线路分析软件的仿真计算),电子技术的综合分析(包括电子线路等),电子电路的传递函数与系统建模等,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以更高的层次来分析研究电气系统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的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把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培养学生以工程问题为背景来考虑电子电路的计算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优化各课程的重点和知识点的连续性,使教学内容层次化、系统关联化,密切结合工程。在保证教学效果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既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少精宽新,又增加了综合实践环节,为学生提前进入创新实践提供保障。

通过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的调整,将电类基础课程以及实验糅合在一起,重新组合,统一安排,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便于形成统一协调的知识体系,提升课程层次。总的学分并没有变,但是提高了原有核心课程的层次,同时增加的课程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把它们相互融合,从对比中认识事物规律,以统一的观点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这一改革不仅为电路课程增添了活力,让学生尽早接触电子线路方面的实际概念,而且大大节省了后续课程的讲授学时。

(3)以具体的复杂应用对象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做中学,以实践需求带动理论学习。对于宽口径人才培养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方式。

(4)基于对象、基于实践学习基础知识,是按照知识的本来面目去学习,易于理解,能很好反映课程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对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6

[关键词]“概论”课;新特性;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18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改革中,将“98方案”中的“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调整为一门课程,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8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经教育部研究决定命名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概论”课突出强调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脉相承性和整体性,这一调整对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功能具有更加突出的效果。要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分析调整后这门课程具有的新特性。

一、“概论”课的新特性

(一)突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坚持实现共产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都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05方案”改革中,为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特点,将“98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亦有必要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一门课程来开设,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整体性解读。

(二)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承创新性

“概论”课相比于“98方案”设置中的“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在体系安排上更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承和创新性。

早在1938年,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科学回答了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在这一理论成果指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人民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所有这些都为开辟中国特色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将在新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三)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性

“概论”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和传承创新性的特点,但又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平均用力,而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性。党的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时,第一次对新时期党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科学整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课程在内容篇幅安排上,第一、二章是总论,第三、四章介绍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五至十五章都是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分析了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力;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具体展开;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虽然在每章分析某一具体理论形成发展过程时会涉及思想中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内容,但主要说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来源和基础,体现两大理论成果之间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突出了课程的现实针对性

“概论”课程是在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比以往两门课程具有了更强的现实针对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之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活动,一些负面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

主义改革实践、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实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概论”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本身的内容为主体,又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着眼帮助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着重从正面剖析问题、讲清道理,努力以理服人;着重帮助学生学会和提高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二、“概论”课的教学对策

(一)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

整体性是“概论”课的特点,“概论”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统一的整体加以把握。“概论”课的整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涉及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党的思想路线和贯穿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各个重大成果之中的精髓;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角度看,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等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每一具体理论成果看,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每一具体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科学含义、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等。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把握,学生就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但“概论”课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含量大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因此一方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任意裁剪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对所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在课时分布上,重点应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讲授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思想虽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在时间安排上不宜过多,只能略讲。在每一章教学中亦应突出重点,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特别关注又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基础上综合运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法

“概论”课具有现实针对性,课程内容紧紧地与我们正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是这门课的生命。要注重课程与社会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状。和教育部的文件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手段上,“概论”课要注重课程与社会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接触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状。同时,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既要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要适应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推广电子课件和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技术将听觉、视觉等结合起来,通过播放幻灯片、视频、音像资料增强教学效果,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教育工具,还要在课外花大力气搜集教学素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7

关键词:高职;核心课程;职业能力;任务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3-0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强调要加快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加快进行核心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系统研究高职核心课程的概念、核心课程的内涵、核心课程与课程的关系、核心课程的建设思路、核心课程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核心课程概念及特征

(一)核心课程基本概念

核心课程是核心的知识体系与经验结构的总称。其基本含义为:围绕某一种职业活动体系作为核心的活动课程,按自然形成的序列—工作过程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专业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获得职业经验的过程,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2]。

(二)核心课程特征

1、从核心课程建设基本目的上看,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核心课程主张从社会现实的环境出发,联系学生在校学习和离校后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来设计课程内容以及安排学习的进程与方式。

2、从课程功能上说,核心课程相对于课程的知识与经验,具有迁移性、衍生性,并对学生自学专业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具有基础性、发展性。

3、从课程目标上说,通过核心课程的教学,旨在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实现提高人才的素质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从具体操作层面上说,核心课程建设将涉及这样一些问题:课程体系有谁来调整,课程内容如何调整,教学人员如何调配,实践教学如何实施,课程建设的绩效如何评价等。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课程改革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架构。其中,课程负责人制是核心课程建设制度保障与实践操作的关键环节,它是指通过聘任课程负责人并由其统领课程建设小组的任课教师来实施、优化课程教学与建设的一项新型课程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研究对于推进核心课程的改革,转变课程实施的理念,使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在实处,意义重大。

二、核心课程建设思路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思路

职业活动课程课设计的思路是,首先选择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这一综合性学习任务应尽可能覆盖较多的专业学科,然后将这个任务构建成一个典型的职业活动系统,再按职业活动—工作过程,将综合学习任务所需的技能、知识进行分解成学习单元,然后实施教学。

(二)建设内容

核心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时,不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顺序为逻辑主线。因此凡是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的技能和知识,就成为课程的中心内容。核心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既不是按严格的学科课程体系,也不是无确定目标、内容的活动课程体系,而是按解决问题的逻辑系统来组织的。相关的知识、技术、经验、手段和方法的传授,要伴随着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展开。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的核心,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所以核心课程又称为主题课程[3],其主题可以是项目、任务、试验、问题等。

三、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一)核心课程与课程的关系

从课程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的功能来划分,课程有核心课程与课程之分。核心课程主要是根据人才的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课程则倾向于教育?想之社会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素质。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并不意味忽视人才的知识结构的缺失。除核心课程以外,还应建立以专业基础与人文素养的课程配套体系,它们可以通过限选专业课程与自选人文课程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核心课程上学习的质量,满足学生在专业兴趣与人文素质上的个性发展。基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旨在建立以核心课程为中心,课程为辅助的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实施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与将来可能就业的工作方向在其中选择相应的专业课程与课程。

(二)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关系

从核心课程的内部来看,核心课程有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之分。然而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往往用二元论的思维方式把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对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课程资源的优化,容易导致课程资源的浪费,学生学业负担偏重。专业课程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与就业方向密切相关的核心竞争力,而通识课程所承担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与人文精神,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它们都是以核心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有机的“相乘”关系,应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安排通识课程,而不是让学生在所谓的学分制的牵引下漫无目的、兴趣主义的选择。

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建筑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能反映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需要的课程以及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课程。针对土建施工与钢结构施工技术岗位需求和加快培养建设行业紧缺人才的目标,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以此为依据构建“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根据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工程项目模块,确定工程测量、土方工程施工、砌体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建筑工程预算等5个教学与训练项目,加大课程综合化力度,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加强土建施工与钢结构施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二)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打破学科体系,跳出传统课程所包含内容的局限,依据建筑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岗位技能和知识培养,把岗位工作任务纳入到教学中,整合课程内容。在关键技能培养的实训环节,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以职业资格证考试例题为蓝本,确定各项目训练内容,编制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按规范设计施工工艺,然后再按行业规范和安全规程进行操作训练。这样,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训练,就把所学的识图与绘图能力、工程材料应用能力、施工工艺能力融会贯通。

(三)取得的成效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在当前的高职课程改革中,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涵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培养方案,积极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8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化;路径

作者简介:黄海燕(1971-),女,江苏金坛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与管理;吴芳(1981-),女,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哲学。

基金项目:2014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高职特色发展与分类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4SJD375),主持人:黄海燕。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6-0048-03

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高职院校特色化、优质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与时间,这为不断探索发展的高职院校“后示范”建设明确了方向标、时间表和路线图[1]。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育者与管理者,以所在学校作为实践蓝本,借鉴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的成功经验,以特色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特色化高职院校的建设路径。

一、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的特点与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不仅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项创举,同样对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社区学院课程的变革以及适应其职能要求的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体现了教育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推动作用。

(一)地方性

美国社区学院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扎根于社区、依托于社区。社区学院的课程变革始终与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要求和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职能的发展变革保持一致,坚持“为大众提供大专教育课程和服务,使社区变得更健全和更有生命力”的办学指导思想[2]。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正是其地方性特点的一种呈现。美国州一级政府对教育承担主要责任,联邦政府不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包括州政府、市县政府、地方企业、个人捐款、学生学费等[3],经费的“地方性”特点也较为突出。经费的“地方性”同样也决定了课程变革服务地方、服务社区的必然性。

(二)多元化

美国社区学院主要承担转学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三种职能,服务对象分别是高中毕业生、社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或没有职业的居民以及需要提升职业技能的人员。面对不同的目标与需求,开展转学课程、社区教育课程、职业课程、补救课程、通识课程等各种程度不一、类别广泛的课程[4],逐步形成学位课程、毕业证书课程和资格证书课程三大体系,呈现课程内容多元化的特点,不同课程之间可以互转,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融合性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从横向上看,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即专业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5]。在社区学院的课程实施中,社区学院的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社区教育课程的融合性增强,课程整体质量提高,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与素养。社区学院课程的设置与重构得到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与认可,体现了政、产、学之间的融合。

美国社区学院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办学领域最富有活力的一个层次,其成功经验在于:找准定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根据不同办学层次确定培养目标与教育职能,以课程变革为核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实现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分工合作,培养适应不同的人才需求。

二、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中国与美国具有不同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这些差异体现在教育领域,会对教育体制、教育思想与教育科学发展的路径等问题的认识有所差异。但是,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对国内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有着借鉴意义。笔者认为一所特色化优质高职院校不仅仅以占地面积、师生数量、仪器设备数量等常规指标作为衡量的标准,而是应该紧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立足高职院校的定位,兼具地方性、多元化、融合性等特点,展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特色。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表明,以课程多样化发展作为突破口是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建设学校。作为一所“地方办学、地方拨款”的高职院校,与众多国示范、国骨干院校相比,历史积累虽少,但学校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办学目标,紧扣高职院校的职能与定位,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建立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不断丰富“科技引领、区校一体、产教融合”的特色化发展内涵,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出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课程体系目标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走出“接地气”的特色发展之路。学校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环节,学校的活力来自于其主动适应市场的发展与走向。围绕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与学校所在区域建设总目标,建立服务学生、企业、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的五大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程体系、育人文化课程体系、企业主导课程体系、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培训课程体系。

五大课程体系均围绕一个目标设置,即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紧扣产业升级与行业标准更新;育人文化课程体系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企业主导课程体系紧扣市场核心技术与校企协同创新;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紧扣居民终身教育与和谐家园建设;职业培训课程体系紧扣技能提升与培训模式创新。五大课程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并形成合力共同构成了学院特色化发展的内涵。

2.课程体系内容设置与多种功能、多种培养目标相适应,走出“动”“静”结合发展之路。“高职教育价值”即教育满足社会对人才与服务的需求,以及满足个人对就业、发展的需求程度。有什么样的教育需求就对应催生出什么样的教育类型,而教育价值的高低则取决于该类教育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的程度[6]。

在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方面,积极与政府、企业开展课程共建,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将校园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创新文化等融为一体引入教学,形成独特的育人文化课程体系。在科研方面,在专业课程共建基础上,以“共推互聘”、“企业大学”的方式,参与企业关键技术研发,一方面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将研发过程形成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形成企业主导课程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服务方面,除传统的四技服务外,学院特别关注周边企业、周边社区的发展与需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履行社会责任,与政府、社区共同建立“社区学院”与“紧缺人才学院”。社区学院主要为社区民众提供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终身教育课程与学历提升教育,形成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紧缺人才学院主要为企业、社区中需要提升职业技能的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以及职业资格的证书的考试认证,形成了职业培训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构建与“互联网+”思维相适应,走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之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也是思维模式的一种创新。笔者将“互联网+”思维定义为是一种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思维,并将其作为推动五大课程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企业主导课程体系建设为例。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区别,企业主导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引入企业优势资源,依托先进技术项目,融入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竞争力,同时学校与企业以协同的方式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与职业教育发展。

早在2010年,学校结合无锡高新区产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国家提出的多元主体办学思路,以“共推互聘”为依托,以“反哺教学、反哺企业”为目的,以“项目研发”为载体,以“项目教学”为途径[7],开启“企业主导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索校企协同双元育人的培养模式。共同互聘是指一方面,通过聘请海归高层次人才及行业领军人物担任学院产业教授,解决高层次人才与高端企业资源的引进;另一方面,通过与受聘的产业教授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向其企业委派科研助理团队等形式,协助科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解决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储备。这种方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人才之间的“旋转门”。

基于“共推互聘”的实践基础,在“互联网+”思维的引领下,企业主导课程体系根据新科技、新产业、新专业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室、实训室、企业车间、培训室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强调校企教学资源无缝对接的融合;选择共同研发的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可教学化的设计,建设一批“碎片化、颗粒化、可重构”的课程资源,突出学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趋势的高度融合;企业主导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辅相成,彰显区域产业特色与企业定制的融合。

(二)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成效

以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化发展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发展新时期做出的一个重要选择,同时也是经实践证明的一个正确抉择。

首先,特色化课程体系的过程建设进一步深化了学校与区域内功能园区、行业企业、社区的产学合作,广泛汇聚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的各方的创新力量,推动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其次,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内容重构不断深化“园校互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促进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最后,特色化课程体系的推广实施逐步增强办学服务功能,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为区域产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功能园区与社区居民提供在职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知识更新教育,加快了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以一线的先进技术与项目融入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科技研发,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丁晓昌.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n].中国教育报,2016-04-19.

[2]姚少怀,王淑珍.实用主义:美国社区学院课程文化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7):88-89.

[3]周志群.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与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13.

[4]姜光辉.美国社区学院的七大特色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61-64.

[5]高海霞.多样性与人本性: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特色[J].现代教育管理,2010(8):116.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9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引言

电子技术是我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覆盖全院7个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14个专业,每届接近20__名学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开发、应用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鉴于此,该课程被我校列为重点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在本课程中的先进经验,对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验手段以及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

1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知识体系

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其特点是授课内容多,知识更新快,教学学时少。为了适应这方面的变化,从课程设置总体优化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体系,恰当地解决好“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发展”、“基础与应用”、“重点内容与知识面”等矛盾,使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1.1制建新的大纲

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根据我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由某几个知识模块合并与重组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并且在不同的专业中每个模块的内涵、教学重点和学时也有所不同。制定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考核大纲。

1.2因材施教,因学科施教

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课时不同的模块教学侧重点不同,不同的专业有不同重点的教学方案,学生层次差异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倡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学时所采用的教材不同。

1.3选用优秀教材,整合课程内容

适时地把一些新内容、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做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把握基础与应用、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处理。为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大纲实施细则,以体现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针对“大公共平台方向块”的培养方式,削枝强干,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界限,构筑了一个可满足多专业需要的“基础平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整个围绕信号的放大、运算、处理、转换和产生来介绍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信号的产生和变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系统组成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内容包括逻辑代数、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脉冲的产生和整形、模/数和数/模转换电路、系统应用举例等。这个大的基础平台是一致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各专业方向的不同,有效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对于电子、通信、信息类专业,我们在教学时,注重对信号运算、处理、变换等电路分析、计算与设计的教授;对于自动化等专业来说,则侧重于对电路组成、控制的分析与设计。在介绍应用时,其侧重面也不同。教师讲课内容从原来偏重于基本电路的原理分析,更多地转向基本电路的组成原则、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以及系统结构化设计的思路等方面来。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用较少的学时,讲清基本概念,重点是理清思路,了解方法,增强系统性,以被后续课程所需或进一步学习之用。

(2)结合课程内容,引入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当前,电子线路的原理图绘制、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最优选择等诸多工作都是与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密不可分的。故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简单介绍电子仿真软件应用是非常必要的。用它进行课堂教学演示或工程仿真实验分析,不仅直观、准确、方便,且可大大简化教材中烦琐电路工程计算。将eDa软件仿真分析和设计、matLaB软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引入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电路的感性认识,掌握各种仪器的基本使用、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3)为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目前电子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新技术、新产品作一些简要介绍,如开关电源、集成模拟乘法器、微型贴片二极管、FpGa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为适应当前新技术发展,在知识结构方面实现“三个转变”:1.从分立元件电路为主转到以集成电路为主;2.从以器件内部分析为主转向以器件外部特性和应用为主;3.把以模拟电路为主转到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比例协调、相互兼顾上来。将电路分析与工程应用相联系、单元电路与应用实例相联系,改革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只重视学科体系,理论偏多,而涉及工程应用少和对实际工作针对性差的旧教学模式。

(4)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促进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还设置了相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用于实践,将理论与设计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既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理论设计与实际实现中的距离,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电子技术是基础理论课向专业工程类课程过渡的桥梁。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估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并需具有扎实的电路分析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学,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中。

2.1明确目的,确保教学内容的落实

通过绪论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明确“电子技术基础”学什么,怎么学习与研究“电子技术基

础”,为什么要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指导学生预习、小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2.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的主要工作有:研制Cai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现网上辅导、答疑;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利用eDa、matLaB软件强大的仿真功能进行电路系统的仿真、演示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3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用多种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CD、虚拟电路。Cai教学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很容易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粉笔+黑板”是最好的表述方式,具有其独特的灵活性,同一内容与不同授课对象交流,这种即兴的东西往往使学生和老师均受益匪浅,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物投影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这样,使得课堂教学生气勃勃,师生互动,具有启发性。

2.4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从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电子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每一部分均从器件、电路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结构的构思方法、分析问题的特殊方法、适用场合以及存在的新问题等等,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针对目前听课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每一堂课均很好的“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听完每一节课后都感到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

2.5改革实验教学

本课程理论性很强,要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必须设置相应的实验、上机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从原来跟随课堂教学的实验课改革为三个层次的实验课,即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逐步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验证性实验,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完善了实验指导书。在设计性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项目内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自行设计、自行调试,最后完成项目要求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实验内容提倡虚实结合的方法,既有实物模拟实验,又有上机仿真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获得升华。今后,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扩展实验室的开放度,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

3完善考核方式,加强考核管理

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过去我们主要采用理论为主的考试方式,现在则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集中考试和平时成绩评定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式。从多方面考核:问题讨论、课外大作业、实验创新、期中试卷、期末考试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考核大纲,考核内容注重对知识的运用、思维方式极其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并加强了实验考核。大纲规定试题难度分为四档:(1)基本题,反映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2)中等难度题,是稍有变化的基本题。(3)难度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和灵活性。(4)提高题,深入灵活或部分超出基本要求(主要为考研学生选用)。并制定了出题规则,初步实现了教考分离。在考核大纲中明确规定了理论考核内容,并框定了试题难度区分及比例,其中基本题占20—30,中等难度占40—60,难题或提高题占10—20。还规定了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为了完善实验考核,我们针对实验全程制定了实验考核办法。实验考核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平时成绩中的预习、操作、纪律等环节作了相应的记分规定。目前,我们在电子信息、自动化、测控等专业,把电子技术实验独立设为一门课,单独考核,独立计算学分。实践证明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结束语

通过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得到了优化,教学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同时,造就了一支凝聚力强、乐于投身教学改革、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同时,又要看到我校工科专业与名牌工科学校相比之间无论在生源和师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深化课程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将对: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最优化;网络课件作用的发挥;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新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继续进行探索和改革,做到与时惧进,促进该学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篇10

1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合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会极大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课程分工合理、无缝承接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然而长期以来,中高职课程衔接始终存在震荡,一方面是教学内容重叠和断档问题,另一方面是中高职教材很大程度上存在重复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的办学效率,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中高职课程衔接震荡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中高职课程体系各自为政在课程体系设计层面,尤其是在分段式贯通中,由于中职和高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中职和高职院校各自根据其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中职的课程体系旨在于实现中职的培养目标,而未兼顾到继续升学学生升入高职的需要。同时,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基于高职的培养目标设定,而未考虑到中职已学过的知识,形成各自自成体系。

1.1.2中高职课程标准缺乏承接和分工中高职课程的设置虽然都考虑了上下游的需要,但并没有对对方课程标准及内容的层次性进行实质性的了解,而是各自按自身的理解来设置课程。这很容易造成中职课程层次偏高于正常层次,高职课程层次偏低于正常层次,形成上下游之间的交集,也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叠、资源重复浪费的状态。

1.1.3部分知识体系在中高职相互指望下形成脱节中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认为部分知识体系会在高职教学中进行,而高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认为部分知识体系应该在中职教学中已经完成,这就导致了中职高职课程中的部分知识体系形成真空,整个知识体系的断档脱节。

1.1.4易实施的、企业基础操作实践项目中高职重复开展由于投入成本大小、实施难易程度、技术要求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专业的实践项目,中高职重复度相当高。虽然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高职重复现象不可避免,但应该在层次上有差别,例如物流管理专业,中职应偏重于叉车操作、打包操作、理货操作等项目。高职应偏重于储配方案设计、运输配送调度方案设计、一票制全程物流服务方案设计等。

1.2招生制度的衔接问题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必经之路是通过高职招生考试。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保证中高职衔接的首要关口,同时也是这个通道畅通的保证。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高职的招生考试与中职的教学内容不一致。另外,报考条件、考试形式等也存在规范化和合理化的问题。

1.3学制的衔接问题现行的中职教育的学制有三种形式:两年、三年、四年制,技校有两年、三年制,职业高中为三年制,中专有四年、三年制。这就给中高职衔接带来了问题。

2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思路与对策

2.1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方面的思路与对策首先要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定位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要的是必须充分体现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经济发展,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相同步,这就要求通过广泛的职业调查,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哪些岗位适合中职,哪些岗位适合高职,研究制订出适合中高职各自培养目标的专业目录。

2.2课程衔接方面的思路与对策中高职教育衔接最终会落实到课程衔接上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体系上,迫切需要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具体思路与对策有以下几点:

2.2.1基于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化建设推进中高职课程体系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立。由于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中、高职课程体系呈现出各自为政的态势,这不利于中高职顺畅衔接,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有必要加快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成一体化设计的、适合所有专业的、由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通过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打破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各自为政的状况,为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基本依据。

2.2.2通过制定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促进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序衔接针对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叠和断档的现象,必须通过制定中高职贯通、分类的课程标准来规范中高职课程内容。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中高职院校的专家共同研究和探讨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体系,确定框架内容,进而分专业制定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

2.2.3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对于有些层次性区别不大的课程(包括实践课程),为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学习,应建立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建立相同课程免修制和未修课程选修替换制,前提是能够根据层级和梯度逻辑关系,甄选和定位中高职各自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层级。

2.2.4材编写标准编写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环节。中高职的教材编写应依据国家统筹协调制定统一分类的、具有对接属性的课程标准编写。

2.3高职招生制度方面的思路与对策目前,高职招生制度的研究在积极推进,合理化、规范化高职的招生考试势在必行。其思路与对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3.1严格规范中职教育规范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将主要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作为高职招生考试理论知识考核的依据。

2.3.2突出相应职业领域的技术基础考核规范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各专业应设置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将其作为高职招生考试技能考核的依据。

2.3.3改革高职招生考试形式除理论知识考试外,对具有操作技术的所有专业必须进行技能考核,应合理设计考核形式,既要达到检验掌握技能的基本要求,又要使考核能在大批量考生、操作活动简便易行的条件下进行。

2.3.4改革高职招生计划包括招生范围、报考条件、统一考试时间、招生数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