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十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十篇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7:59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2

所谓会计核算也即是企业借助相关的手段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进行的归纳和总结。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相应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未来做出相应预测,从而有效的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可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而且还能为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也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和规范其会计核算工作,以便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简称《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制定实施了会计核算办法。然而,基于其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其核算工作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始终无法高标准的满足其工作需求。到底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哪些突出特点?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又有哪些较为突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通过哪些策略才能实现对其的调整和优化呢?笔者做出了以下分析。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跟一般的生产企业不同,建筑施工企业“产品”生产的成本投资额大、生产周期长、施工过程涉及面广、施工点分散、不易移动,同时成本回收较为缓慢等特点,于此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存在的困难性和特殊性。具体到会计核算上可将其特点表述为以下几方面:

(一)分级核算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所特有的施工点分散、生产周期长、流动性大等不固定的特点,为了有机的将施工生产和会计核算结合起来,并有效直接的反映出建筑施工产品的经济效果,结合其生产特点,需要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办法,从而有效避免企业财务集中核算造成的施工生产与会计核算二者之间的脱节现象。

(二)单位工程成本单独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一般情况下按工程组合特点进行计价,这也决定了施工项目通常由若干个单项工程有机组合而成的特点。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单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采用“定单成本计算法”,对每项工程成本进行单独分别核算,从而有效实现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三)分阶段对工程价款结算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造价高等特点,因此如果要等到竣工后才进行价款结算,那么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垫付大量资金,这样一来不但限制了施工企业产品的经营,而且还给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带来麻烦和困难。同时事后监督和结算也难以发挥会计核算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对于造价低、周期短的项目可以选择在竣工时一次进行结算,但对于资金占用量大、施工周期长的项目必须确认各期完工后的借款,对其进行分阶段结算,及时进行资金的回收,以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鉴于建筑施工企业以上特点,其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也自然与其他企业有所差异,但目前来看国内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有部分不规范之处:

(一)会计信息不完善,汇总报表不精准

会计报表编制工作是企业会计核算中最为复杂的环节。而汇总报表的编制工作更是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挑战。鉴于以上所述的施工企业核算对象的复杂多样性,汇总报表的编制工作成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汇总报表编制过程中,内部往来的处理、汇总对象等是否精准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汇总报表的编制工作。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体包括项目经理部、分公司等单位,因此对于需要全面反映其内部财务信息时,必须将下属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全面汇总,不得有任何遗漏。除此之外,要想精准的汇总报表,还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部和分公司的数据信息可靠、及时,这是准确形成汇总报表的基础条件。另外,施工企业与其下属部门或分公司之间可能存在业务往来,因此,在汇总报表时,还必须施工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活动进行调整与抵消的处理,以确保汇总报表的精准。

以目前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准确汇总报表困难较大。主要表现为:(1)施工企业与分包单位之间,内部制度较为欠缺,整体的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没有提供精准汇总报表的基础条件。(2)施工企业各部门或分公司的会计信息存在漏报的现象。建筑施工企业部分下属公司不是企业专设的单位,而是为了承接工程方便的一些施工队伍主动挂靠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只能提供技术施工,不能按照施工企业要求提供详细的会计信息,其自身制度建设不健全,不能按照施工企业要求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即使能够提供也是不完善的。

(二)数据统计不具体,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困难

企业内部的数据统计工作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要想确保准确的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事前统计、汇总的数据准确、全面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人力消耗、工程项目产值、施工机械的利用等情况均应包括在工程项目的具体类项之内。另外,还必须具备完善的成本预算,包括总价预算和分解后的单价预算情况等。只有将这些具体数据完备后,财务部门才能有凭据的进行成本核算,并以此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汇总和分类,通过确切的数据来分辨其为直接费用还是间接费用,并具体、准确的核算项目成本,并有效分析各项费用增减的原因所在,并以此有针对的提出节约成本的策略。

三、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

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其存在的原因: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本身的复杂性

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会计核算的定义虽然基本相同,其内部核算工作均是以货币形式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和核算,并在经营末期以会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企业会计的使用决策者。但从上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相比其他行业,其核算过程更为复杂困难,这也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二)经营决策者对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不够

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层的思想观念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同时他们的理念还直接决定了企业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及力度。目前从国内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情况来看,不难发现企业经营者对成本核算重视的力度远远不够,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等问题,甚至不将成本核算工作纳入管理内容的行列。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单纯的以为会计核算的主要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因此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内容应是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增加资金的流动这才是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往往不能正视项目施工中的成本管理;2.除财务部门以外的企业管理中的其他作业部门对成本信息核算不清楚,项目施工情况除了财务部门知道外,就只有施工作业部门清楚了解,因此财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只能以施工部门提供的信息作为依据进行核算,无法真实的记录成本信息,这往往会给企业决策者的决策工作带来影响,甚至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三)财务人员自身素养有待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素养不够同样也是影响会计核算制度有效执行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财务会计人员的队伍也随之壮大,但其整体的专业素养却没能跟上其发展步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养不够表现为:部分会计人员在没有从业资格证的情况下急于上岗。导致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会计知识,有些会计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够,甚至在领导恶意的指挥下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企业财务报表的歪曲和信息的失真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有以下原因:(1)目前新会计准则颁发后,诸多更专业性的应用向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当前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普遍较低,不能起到企业监督的作用。

四、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调整优化

结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优化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重视会计核算制度执行

结合以上原因分析我们得知,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决策管理者的理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外部的协调与执行能力,对企业的发展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必须清楚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明确会计核算目标,准确把握会计核算对象及范围,从自我思想意识中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贯彻成本控制策略;其次必须加强管理制度执行的力度,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对工程项目做好充分了解后,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并在工程执行过程中使之贯彻落实。因为建筑施工项目所特有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导致核算工作人员无法准确记录和掌握会计核算内容,因此,必须对工作人员的施工材料进出库及工作人员出勤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机械设备修理、维护、工作以及材料验收、清查等,要求核算人员都必须做好准确记录和统计,旨在有效提高核算工作的有效和准确性,确保核算工作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执行

2003年9月我国财政部颁发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下文简称为《办法》),同时要求施工企业于2004年1月1日开始执行。《办法》的实施对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同时要求与2007年1月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正式执行。新《办法》和新《准则》的实施给社会经济环境及会计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精准度,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三)加强会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

正如上文分析所得,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核算人员的素养直接决定着核算质量,甚至影响着企业产品的经营效益。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会计人员专业培训,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从根本上改善核算局面,有效提高企业核算质量。具体策略:1.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除了会计知识普及以外,还必须加强会计工作者对所从事行业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并促使他们熟练掌握新《准则》、新《办法》,熟悉行业知识。2.理论学习基础上,还必须充实会计人员的实践练习。施工单位应多给会计人员提供亲临施工现场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联系,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积极发现问题,灵活的解决问题,更好的掌握自己所学的会计知识,有效提高个人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财务核算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强化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等策略,提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质量。总之,为满足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新需求,企业必须着眼与工作的实际,通过引进新的会计管理理念以及会计核算技术等,优化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流程,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从而有效的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新利.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1(16):60-61.

[2]董晓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2009(18):186-187.

[3]李文超.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5):74-75.

[4]王令权.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与特点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113.

[5]王清柱.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刍议[J].北方经贸,2010(8):64-65.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2

摘要考虑到电力企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在会计核算和会计发展中具有突出的特点。从目前来看,电力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包含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核算、收入核算、费用核算和利润核算,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较多,也更加全面。电力企业的会计之所以比其他企业的会计核算内容多,主要是由于电力企业的经营性质所决定。为了保证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有效性,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我们应对电力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其发展趋势对会计核算进行适度的改革,保证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并为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发展和改革要点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家电网体制的改革,厂网分开制度的施行给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使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注重实效性,同时会计核算的内容也得到了增加。基于电力企业三集五大的工作目标,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三集五大主要是指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对电力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我们不但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要及时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会计核算工作不断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会计核算质量,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从目前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来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较多

在目前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中,主要包括了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核算、收入核算、费用核算和利润核算等工作,这些会计核算项目每一种都包含着详细的分支,总体来看,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对其他企业要多一些,也更全面一些。其中财务“集中管理、统一核算”成为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新的发展方向,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2.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受到国家电网厂网分开改革的影响,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到严格的监管,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具体的过程是电力企业设立单独的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保证收入和支出在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内。

3.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报表要按期上报

目前电力企业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采用了按期上报财务报表的制度。在这一制度要求下,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定期搜集会计核算信息,编制会计核算报表上报上级部门,同时对下级财务管理部门作出具体的报表要求。并且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开始构建完善的eRp系统,旨在对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和统一管理。

三、电力企业会计发展的总体趋势

随着电力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发展较快,经过对目前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了解后发现,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业务种类也在逐渐增加,收入和支出项目也随之增多,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覆盖的项目将会更多,整个会计核算将会朝着全面性方向发展。

2.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准确性方向发展

在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准确性是衡量会计核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从提高电力企业会计核算有效性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会计工作将会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并朝着准确性的方向发展。

3.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实效性方向发展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支出并获得较高的利润,电力企业需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实效性满足企业发展要求。所以,电力企业未来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朝着实效性的方向发展。

四、电力企业会计改革的要点分析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并满足国家电网整体改革的需要,电力企业在会计改革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要明确。这一原则要求对电力企业应该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标准,以保证会计制度有一个恰当的适用范围。电力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经营规模、职工人数、资产多少等指标经常变动,将这些指标作为划分电力企业的标准势必影响其可操作性。

2.会计制度的内容应简单、易懂,便于操作。这一原则是要求在制定电力企业会计制度时,应针对电力企业会计业务的特点,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到会计报告的编制都应体现简单实用的指导思想。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电力企业会计业务相对复杂,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限于管理部门、政府税务部门以及债权人。

3.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电力企业应从具体环境出发,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别是在授权批准制度设计中应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独立判断权。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电力企业发展中,会计核算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利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企业能够取得合理的利润。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要对电力企业会计发展和改革有深入的了解,要深入研究电力企业会计发展方向,把握电力企业会计改革要点,保证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取得积极成效,达到促进电力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邴羽冬.我国电力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山东经济学院.2012.

[2]邹红.中外合资企业资产评估增值处理方法分析.能源技术经济.2011(04).

[3]吴小丽.电力企业的会计与会计环境.电力技术经济.2012(04).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优化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分析

(一)事前核算占据重要位置

在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系中,事前核算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断得到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重视,他们在进行正式的核算工作之前,会率先考虑其具体的可行性,以此预测即将展开的经济活动,这个过程就叫做事前核算工作。由于中国国内正在推广和提倡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其市场流动性紧缩,对施工企业的事前核算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会计部门需要规划接下来的资金支出情况,提高事前防范的安全性,参考企业目前的资金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尽量消除存在于施工企业资金收支体系中的风险因素,这可以起到促进融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的作用。

(二)分级展开的会计核算发挥巨大作用

就当前许多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具体情况来看,分级展开的会计核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施工企业选择分级开展进行会计核算,主要是出于施工流动性比较大,而且所面临的目标施工项目存在分散状态的考虑。针对不同的具体实施项目,选择具有特殊针对性的的会计核算方式,能够起到精确衡量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作用。

(三)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

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是关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要素,具体的施工项目对应着具有差异性的具体的建筑要点,且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工程产品自带的特殊性质,工程产品生产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具体或者特殊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所以,水文、地质、气象等等自然环境存在的差异,都会导致施工条件随之出现千奇百怪的变化,指导其具体实践的图纸的在施工效果和过程上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落后

为了使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成果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必须严格监控其施工情况。许多施工企业在管理施工方面,确然认识到了增强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断改进其工作的具体方式,然而施工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却没能引起相应的重视,核算方式不够有效,会计核算结构构建不合理,导致正确的会计核算方式与良好的财务管理方法二者想脱离的情况产生,如此一来,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如何得到优化呢?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如何做到万无一失呢?

(二)数据统计出现失误情况

施工企业在开展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时,往往需要处理大量而复杂的数据资料,然而许多企业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漏洞百出,统计不清晰、记录不全面、归纳不科学等等。精确真实的数据资料是施工企业完成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唯有全面真实的数据才能支撑高效而高质量的会计核算管理,使整个施工企业的财务系统处于高效正常运转的状态。由此可见,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大力开展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以科学有力的数据作为基石。当然,使统计工作得到有效而合理的实施,繁多的经济支出条目和额度比较高的经济资金成本是必然的,所以,总体上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财政压力。如果出现会计人员在核算问题时忽略确切数据的重要性,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施工项目的成本费用的核算失误,进一步使施工项目系统内部所有的金钱成本都无法被清晰准确的统计。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与改进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

毋庸置疑,但施工企业内部的所有工作,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都必须以科学的体制为指导和监督规范,体制的完善或许并不是困难重重,但是施工企业项目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企业要想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完全依照体制的要求却非常不易。所以,在构建相对完善的核算体制框架前提下,需要使体制得到有力的践行和落实,这也是建立体制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执行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核算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从担任的岗位职能,对项目推进环节中涉及的人员、资料、设备及资金等收支情况加以真实具体的存档,以此做到精确而科学地。

(二)推行新的《建筑合同》标准

基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全面推广和应用,再加上施工企业对《建造合同》的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也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因此,要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推行《建筑合同》准则,以此为依据对自身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在规范会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从会计核算、合同收入及费用的确认、会计信息处理、会计报表出具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处理程序的落实,以便于保证会计核算制度的全面执行,提升会计核算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三)落实承包责任并对权责利问题进行明确

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需要对承包责任制和权责利相关概念做出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必须主动地倡导施行工程的承包经营体制,不仅需要注意强化体制化经营,而且需要做好对工程的质量检查和控制,以此为成本核算资料的科学和真实性提供保障,处理好涉及施工企业的成本效益的问题。以此为前提,施工企业还需要推广目标成本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施行环节,加强实时控制,把握预算计划对企业内部各样成本存在的影响作用,对此加以调整,从而把耗费掌控在计划要求的领域之内,以权责利兼顾为原则,保证核算人员明确所具有的职责,鼓励其工作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核算工作完善。四、结束语施工企业为了做好成本管理和财务工作,提高内部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首先,需要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即事前核算占据重要位置、分级展开的会计核算发挥巨大作用、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等等。其次,是分析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包括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落后、数据统计出现失误情况、会计原始凭证不够精细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优化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张燕.探讨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4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会计核算不仅要形成一系列的财务和成本指标,成为企业在市场决策时的依据,同时也要依靠这些会计核算指标进行分析,为改进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关于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状态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施工项目周期长、在会计核算时分期付款比较常见,同时,又由于施工企业又存在不同情况的工程外包,使施工企业与具体施工项目之间各种不同的交易活跃因素的影响,更增加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显现的特殊性,这些复杂的情况,都要求在企业会计核算时,要给预足够的重视。

1.企业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独特性。一方面表现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原则是以单个项目来进行的,这样才能够比较不同施工项目的成本状况。另一方面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表现在内部,因为施工成本核算,主要为原材料的成本、机械作业成本、人工成本、辅助成本等内容,这些具体的成本使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有别于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

2.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独特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一般是指具体采取的方法,例如,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方式是企业会计核算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这样的现实需求,企业会计核算可以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降低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的监督成本。

3.企业工程结算的阶段性。企业项目施工周期较长,一般的施工项目也需要半年以上,跨年度的项目也不在少数,因此,企业会计结算一般要采取分段的方式,这就要求企业会计核算要及时将施工企业的欠款和收账款进行确认,要实事求是的根据施工项目的进度采取适当方法来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估测,为施工企业的决策提供必要的经济数据。

二、企业会计核算状态

在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虽然《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已经在技术上规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事项,但由于企业施工项目的所在地点的范围广,存在着一些异地施工情形,而各地区对施工项目的税收政策又不完全相同,使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增加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1.企业事前事中核算存在的问题。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是事后核算,也就是要求核算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后再进行会计确认,但如果会计核算工作对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没有实事求是地凭据。就很难得到实事求是地事后核算。

2.企业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共同指导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但部分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如将一些间接费用直接纳入成本核算,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这就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差错。由于施工项目周期较长,还存在着成本费用的会计年度确认问题,很容易导致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3.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信息,部分经济活动未能及时地反映在会计报表中,由于现代施工地点较为分散,在经济活动发生时,相关责任人不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由于企业会计核算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还有现代企业其他部门与项目之间的业务往来等内容,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从实际情况来,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对核算方法的选择问题,难免出现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不高。

三、加强和改进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的基本情形,加强和改进会计核算,一方面要从会计人员这一核算的主体入手,另一方面要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核算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核算的准确性。

1.企业培训与引进的对策。在企业培训与引进的对策,要以未来会计核算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会计人员培训方案。根据现有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的特殊性,选择培训机构,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的总体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核算人才,要在对会计核算有效分类的基础上,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2.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核算制度的对策。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会计核算制度,积极组织学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按照这些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核算办法,对照企业现行的核算制度,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方案,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特别是,由于某些原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施工企业要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处理,并保持处理的一致性。

3.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对策。为改进核算方法与技术手段,要建立部门联动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核算要加强与业务部门、辅助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孤立地进行会计核算,可以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如对项目进度的测算,除按照既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避免出现“账实分离”。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会计核算。保证核算结果能够保证具有真实和准确性,能够在企业整体会计报表中得到反映。

四、结语

新时期关于企业会计核算的探讨是发展企业的必由之路,企业要发展必须认真从会计核算做起,使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5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企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关乎着整个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国企会计核算若干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为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国企;会计核算;问题;解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步伐加快,同时也转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方式。加强企业会计的核算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由于每一家国有企业都有着其独特的自身发展的特点,因此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也将会有所不同;但现阶段在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值得深思。因此,本文聚焦于此,首先指出了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又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最终提出了关于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管理办法,希望能助力于促进国有企业长远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会计核算工作不够重视

国有企业的各别部门以及相关的领导没有意识到会计核算工作对于整个企业的重要性。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经营盈利,对会计核算工作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忽略了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责任分配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仅仅是做形式而已;对于国有企业资金的往来仅仅是为了做样子进行施工费用的记录,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由于国有企业对会计核算不够重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没有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很好地沟通,便导致了财务部门所掌握的相关数据与施工部门的数据不一致,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并没有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现状,进而便不可以发挥出会计核算工作应有的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二)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会计核算工作在国有企业工作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国有企业需要的会计核算人员越来越多。但是,现阶段我国会计核算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并不是太高,有些会计核算人员甚至对于我国的相关的政策方针与法律法规都不是特别地了解,滥竽充数,记录的会计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准确的问题,导致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法正常的进行,困扰国有企业进行最后的核算。有些会计核算人员不能正确理解会计核算工作,对其核算方法以及基本原则仅仅是一知半解,甚至都没有取得相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还有些会计核算人员,虽然他们了解具体的专业知识,但是其从业素质不高,甚至依照部门领导的指示做假账,职业道德缺失;专业知识过硬的会计核算人员,其做出来的假账更为的严密,对企业以及国家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三)会计核算信息反映不及时

会计核算的信息与结果得不到准确、及时的反应与更新,是我国国有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将其施工中的数据反应出来,以此为依据对国有企业进行总结;因此,这便要求广大的会计核算人员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整理,并及时地上报,发挥出会计核算应有的价值。在国有企业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许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其相关的会计核算也会发生改变,此时若国有企业不能及时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则会影响企业的分析与判断,进而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会计核算的数据记录不详细

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核算人员对工程中的数据记录不够详细,这是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大多数的会计核算都没有对工程中的往来款项、利益、人工费用、设备消耗、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仅仅是敷衍了事,无法保障其记录数据的准确性,更无法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进行保障。

二、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国有企业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与其他行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大体上是一致的,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货币的形式,对国有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全面、系统的进行记录与核算,将形成的会计报告提供给企业,供企业使用。

(一)分阶段结算工程价款

因为国有企业的项目,往往具有造价高、生产周期长、国家控制等特点,倘若最后再结算其款项,国有企业则需要垫付一大笔资金,限制了企业的经营,也给其资金的周转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与麻烦,而且事后结算与监督,也将难以发挥出会计核算在国有企业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因此,对于那些工期长、资金占用量大的国有企业的项目,需要在确认工期的各个阶段,分阶段进行结算,对资金进行及时的回收,运用会计核算工作,保障企业的资金可以正常的周转。

(二)分级核算工程价款

国有企业所进行的项目往往具有流动性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为了将会计核算与各个阶段进行有机的结合,就需要根据其独特的生产特点,采取会计核算中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办法,才可以直接、有效的反映出其国有项目产品的经济效果与价值,实现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一致,更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办法

(一)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控制机制

现阶段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往往存在一些诸如缺少监督体制,没有牵制性的岗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情况下会导致会计控制失效,会计核算力弱,会计信息缺少真实性等状况的产生,进一步引起企业内部出现财务困境。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加深对其经营活动、会计信息以及企业资产的控制力,依法建立健全各种关于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机制,保障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准确、有效、及时的进行;一旦发现某些不符合工作规范要求的行为,则要立刻进行严肃的处理。另外,国有企业还可以借助于外部监管的力量,建立和完善其账簿体系,去帮助其自身实现其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财政部门的相关人员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强化工作指导,督促企业进行依法记账。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

国有企业应该根据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以及完善其会计机构,根据其自身实际的业务量的大小,选择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进行充足的配备,并且还应该实行一些工作奖励机制,设置一些优惠政策,努力留住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同时,国有企业还要加强对其会计人员的监管力度,对于其所录用的会计人员必须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另外,国有企业还要加强对其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其法律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依法实行核算和监督职能,设置账簿,按章纳税。最终,还要从会计人员自身出发,不断的进行自我提高,加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练好基本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从业要求,通过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与知识水平,更好的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保障我国国有企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三)统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的相关领导已经意识到了其工程特性、核算范围以及会计核算主体,对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的新要求。由于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问题,而且还可以满足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以及债权人、投资者等对其相关信息的需求,同时还直接关系到国家对企业进行分配的情况。所以,企业应该根据防范抵制各种市场风险,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并依照会计制度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操作,规范其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提高其会计工作的专业水平,真实公开地对其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自身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保障其可以更快更强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运行中,会计核算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进行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地优化其核算流程,完善其财务的相关制度,提高信息化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强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努力平衡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其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真实、有效、及时,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梅.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集中核算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5,24:181-182.

[2]秦迎晰.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集中核算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5,30:190-191.

[3]鄢正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集中核算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217.

[4]张春艳.会计核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47.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6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

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7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三种核算方法

(一)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为提供详细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学者认为,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依赖于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仅靠传统的会计方法难以取得足够的所需数据来核算物流成本,而折衷之举就是对其作出若干修正。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利用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专门方法来记录和反映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在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物流成本项目。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根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象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不同核算层级的具体项目。从目前看,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容可以按照物流范围、支付形态、功能分类、对象等不同标准来确定,但要注意所确定的物流成本核算项目必须能全面反映本企业物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第二,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项目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设置好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这是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单轨制(即在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薄)或双轨制(把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凭证和账薄)两种方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

第三,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编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物流成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企业应根据物流成本管理需要来设置物流成本会计报表的种类;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基本职能构成或物流成本的性质设计会计报表的内容,其具体内容应与物流成本项目保持一致。此外,还可以编制“物流成本明细表”反映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在实施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时,笔者认为企业还应关注以下两点:第一,物流成本核算属于管理会计体制范畴,不能纳入一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以避免影响企业原有会计体制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别物流成本科目的数据在原有会计科目中是无法获取的,也不能还原到会计科目中,如存货的机会成本这类损失必须在管理会计体制中进行核算。

(二)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简单、易用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统计原理,以公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和处理,最后汇总出公司的物流成本资料。该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尺度,包括货币和实物尺度,并采用普查、重点调查等统计方法以获取所需要的核算资料。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公司成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然后再加上会计成本核算中没有包括但需计入的部分,最后根据物流管理要求对上述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得出所需成本信息。我国许多企业在还未建立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之前,一般都实施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体制,且许多企业不愿意改变其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

(三)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传统的会计方法主要是沿着组织预算的思路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而物流活动常跨组织发生,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通常的财务会计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着缺陷,因而不能提供对物流成本的准确量度。为此,理论界提出了作业成本计算法来解决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作业成本计算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其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用作业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其计算程序主要为:首先确定主要作业,确认作业中心;其次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资源,并将汇集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该方法是以作业为单位,把成本按作业进行分摊,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产品成本,部分地解决了传统会计方法核算的缺陷,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一种有利的尝试。同时,由于作业成本计算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能提供更为准确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应首先明确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成本与收益的配比。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资料,找出并消除物流成本的不合理部分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同时物流成本的核算本身也有成本,需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前应对取得物流成本资料的耗费(成本)与取得的成本资料所能带来的经济所得(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决定应该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核算的详细程度。(2)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会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核算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会计基础工作的支持,而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又与电算化程度关系密切。(3)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高低会对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核算方法时要考虑到企业这两个因素的现状。

其次再来谈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特点及选择。企业应根据不同核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影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是一种较简单,实施成本较低的核算方法。该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不能连续、全面、系统地反映物流费用,采用该方法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精确度相对较差。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还不能很全面、系统地把握物流这一概念,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笔者认为,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对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要求不高等特点,中小企业可考虑使用该种核算方法,其适用于处于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初期阶段的企业。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会计原理连续、系统、全面地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核算,期末汇总出物资总成本。这种方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核算的物流成本较为精确;(2)有助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通过这种方法,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了解日常的物流成本;(3)与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方法相比,会计核算方法可以减少物流成本与会计成本核算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有助于物流工作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便于进行成本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效益的提高。但其弊端在于核算过程较为复杂,且现有的会计核算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征,不能跟踪物流成本的真实发生环节;另外该种方法所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因为物流会计核算、计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是一项交叉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等等。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良好会计核算基础、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8

(一)独立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一般都是由各种单个的项目组合起来的,例如房地产建设项目就包括土建项目和电气安装项目等,这些单独的项目在工程造价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采用的都是“定单成本计算法”,对每个单独的项目进行单独的核算,达到工程预算成本计算基础与实际成本相统一的目的。

(二)分级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业务开展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施工企业的材料物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等都随着工程项目部的业务地点而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反映出真实的项目建设情况,需要采取分级核算的方法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核算,避免出现会计核算业务与施工具体情况相脱节的现象。

(三)分段核算

建筑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投资回收周期较高,很多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垫付大量的资金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采取竣工核算的方式会对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的进度。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除了一些施工期限短、工程造价低的建筑工程采用竣工核算方式以外,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都采用分段核算的方式进行。

二、会计核算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存在滞后性和失真性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企业开展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信息传递存在的滞后性和信息传递的失真性无法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基础。首先,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会计核算面临着庞大、复杂的工程记录、工程报告和工程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繁杂性。其次,建筑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和工程部业务大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相关财务报账、发票票据等无法第一时间传到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手中,不论是通过外部快递的方式,还是内部传递的方式,会计信息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由于会计核算人员拿到的是经过传递后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相关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缺乏规范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执行标准,导致会计核算人员在核算工作中不明确核算主体是谁,也无法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量和企业性质规模进行合理的核算。其次,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成本支出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对核算方法选择错误,有时候为了达到施工企业的某种目标会故意会当期利润进行改变,这些不规范的核算操作都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与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偏差的信息。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内容方面也存在着不全面、不科学的问题,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仅包括已经明确发生的支出项目,而且也对一些需要处理分析的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也要进行核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方面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掉。从而无法保证建筑施工项目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主体,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建筑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首先,随着会计电算化学科的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工作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现代办公能力较低,有的甚至无法开展电算化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其次,有些会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被人误导、利用,制造一些虚假信息和财务报表,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另外,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提高,但是很多建筑企业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因此也就无法进行正确、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核算工作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工程性质制定合理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规范操作标准。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的核算主体,界定明确的权责关系,结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健全相关规范操作标准,积极转变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其次,结合工作经验充分考虑建筑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并对这些特殊情况下的会计核算工作要求和相关操作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例如异地工程经济活动的提前报批、发票凭证保存等等,让建筑施工企业各个环节的会计核算工作都做好有据可依。另外,要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地位,让职工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将会计核算工作与职工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政策相挂钩,完善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的会计核算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首先,在设施设备上配备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以及相关的财务处理软件等信息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提高会计核算的采集、录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而降低人工核算成本,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其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系统核算工作平台,各部门和各项目部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将会计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到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手中,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会计核算人员也能够将核算结果通过系统平台及时的反馈给各部门,为各部门下一步的建设计划和方案调整等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能力高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队伍

综合素质能力高的会计核算队伍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根据施工企业发展需要,结合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原有水平,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训方案,通过讲座、座谈、上课的方式将会计核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传递给工作人员,并且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经验的共享。其次,注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培训,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防止各种会计核算舞弊、钻制度漏洞的现象发生,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

四、结束语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前言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生产经营过程中已发生的工程项目做出一个评价和总结,核算过后,施工企业也会根据核算结果对自身未来做一个预测,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就是一个数据积累、数据利用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可以转化成为会计信息,辅助施工企业管理层做出管理决策。因此,任何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就必须要确保企业日常经营和施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数据准确无误。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是以货币形式为主,对该施工企业日常经营及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记录与核算,在一个周期末组织会计报告,并将此报告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与其他企业不同。主要表现在施工企业施工流动性、分散性以及经济活动的特点等方面,其需要在核算过程中进行分等级、多层次的会计核算,并需要单独设立一些中间科目,用以汇集分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最后以劳动量和产品为基础将各项费用摊销计入成本;其二,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该施工企业的资金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对施工项目进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无法及时反映会计信息

一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核算工作都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会计信息无法及时被反映。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实施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会计信息来引导工程的进行。因此,如果会计核算无法及时进行,那么即使其在核算过程中能够做到全面、客观,也已经丧失了核算的价值。事物在变化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使许多东西随之流失,因此,如果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会计核算,那么我们也就不能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二)会计核算信息滞后

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的项目部门都在外地,这就直接导致了数据收集和传递速度缓慢。然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许多施工企业提高应收款和垫支款,如果该企业不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一旦工程款无法收回,势必要面临大规模的亏损。因此,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效率的工作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企业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效益,更是要保证该企业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单纯的拿西山煤电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我公司子公司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同时期实施的建筑工程项目很多,当前就有柳林碾焉矿煤仓及场区工程、吕梁德威公司西山亚辰矿工程、晋兴公司工程、神木煤业石窑店井下工程、柳林华晋焦煤公司沙曲选煤厂改扩建工程、山西孝义西山德顺煤业工程等几十个项目工程,因此需要大量的会计工作者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然而,由于工程施工地点比较分散,会计核算地点与会计信息收集地点距离较远,导致许多收集而来的会计信息都无法及时的进行核算,企业的管理层也无法及时的根据收集来的信息第一时间做出决策指示,致使企业许多在建或已建工程都出现了工程款回收难的问题。

四、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措施

(一)加快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步伐

针对会计核算无法及时反映会计信息以及会计核算信息滞后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施工企业内部实施会计电算化,尤其是对会计人员整合及培训方面要做为重点来抓。过往会计电算化只运用到了会计上,而忽略了管理上的运用,当前,要将责任会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同步进行,建立标准的电算化系统,并在系统中设置分析模块、预算编制模块以及决策模块,从而提高财务会计的核算效率和管理效率。

(二)完善会计核算责任奖惩机制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要克服会计核算过程中遇到的核算问题,就需要完善会计核算责任奖惩制度,其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公司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会计核算责任奖惩机制是以建立责任为中心,通过对会计核算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程度进行绩效考核。在此之前,施工企业也要根据自身预设目标将工作分配到各职能部门,通过完善的机制,促使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能够认真的对待该项工程的会计核算工作。

(三)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

会计核算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节约成本开支、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也企业实施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会计人员是承担施工核算的主要人员,因此,要委以重任就要有专业化的技能。出现上述会计核算问题归根结底来说就是施工企业会计工作者自身技能过低导致的。针对此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变施工企业会计队伍的素质:其一,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即这些人才要既懂会计又要掌握现代化技术;其二,要定期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岗位需要设置,包括考核会计制度、计算机操作、工程操作以及会计基础等方面;其三,加强会计工作者的后续教育。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和会计制度等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固步自封便是落后,只有根据工作的变化、科技的变化来调整自身技能才不会被淘汰。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是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实施、顺利结款的大问题。一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下降,该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如果我们能够提升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将核算工作中出现的小问题消除,切实的将会计核算工作做好,势必会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薇.浅谈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J].经营管理者,2010(01).

[2]陈勇.浅析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

[3]解利佳.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4).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篇10

江西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江西职称论文

浅谈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

摘要:建筑行业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单位的单件性和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若想真正做好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同样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2007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建筑行业国家特技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的开展更是使得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面临更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所以,建筑行业的会计工作者需要从诸多方面加强会计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行业;会计;管理

近些年来,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加之建筑行业国家特级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中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的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因此,整个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顺应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展新趋势,在充分了解建筑行业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调整管理工作的思路,大胆进行各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尝试与改革,构建适应时展浪潮的新的会计管理工作框架,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建筑行业会计的特点

1、建筑行业常用的会计科目相对较少,但却相对集中。在建筑行业会计常用的会计科目中,核算的科目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而收入类科目相对较少。成本费用类科目使用频率较高的一般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及间接费用五部分。

2、分级核算在会计核算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主要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3、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一般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构成组合计价等特点。所谓按构成组合计价,是指一项建设工程是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合而成,而每一单项工程又是若干单位工程的组合。所以,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按工程组合计价的特点。比如,要确定工程的总造价,则应首先确定单位工程的造价。

4、建筑行业一般都是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和成本结算。由于建筑行业具有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资金数额巨大等特点,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成品,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从理论上来说,建筑业的成品应指在该企业范围内全部竣工,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施工活动并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工程。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周期较长,如果只对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房屋、构筑物或其承包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部分或机器设备的安装部分全部竣工才进行核算和结算,就会占用很大一笔流动资金,给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上,对于建筑业成品的含义,也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即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就视为“成品”,又称“已完工程”,并与发包单位进行工程进度价款的结算。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企业一般会采用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的价款,并与甲方办理结算,及时收回资金的方法进行工程价款的计算和成本结算。

5、建筑行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不再沿袭过去的将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而是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这样,“工程施工”帐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

6、建筑行业协作关系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同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专业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等配合完成各阶段任务,会与这些单位发生经济往来,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因此,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繁琐、复杂。

7、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会计核算,因此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而且流动性较大,工作地点、场所往往不是固定的。另外,建筑行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个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的相关的建筑知识,还要具有现场会计核算的工作经验。

二、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1、主管领导的权力过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往往得不到保障。现代建筑企业一般采用集团式的管理模式,集团内部的管理层级较多,且较为复杂。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工作也会相应的采取集中式、分权式或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般建筑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的管理工作,都会在集团总部设立财务管理部,负责全集团所有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在分公司设财务部,负责分公司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分公司的财务总监由集团总部直接委派,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可自行招聘,但要报集团总部备案,项目上设立专职的财务核算人员。这样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看似科学、合理、严谨,但是,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要受多重领导的管理。对于最基层的项目上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他在表面上是受集团财务部直接领导,但实际上还要受到项目经理的领导,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插手项目上的会计核算工作,使得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的失真。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总监、会计核算人员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各分公司、子公司的领导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直接授意或者间接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隐瞒公司承接工程的真实成本与收益,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真实收入与利润。而集团的财务负责人也会处于各种目的在集团总的会计核算上做文章,影响整个集团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2、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筑行业属于经验占主导的行业,故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人员。这些特点虽然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或处理突发性问题是表现的比较得心应手,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有的甚至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存在抵触情绪;而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新人往往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还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才能完全胜任会计管理工作。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感不强,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主动或者被动参与会计资料的造假工作,亦或对其他相关人员的造假工作不予制止,造成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内部管控不利,各类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制止。虽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多的推广,但落实情况仍不是十分到位,“人治”的因素仍然会起到很多的作用,各种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纠正,严重的影响了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建设

做任何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的管理工作,改变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首先就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一,在招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原则性较强,有上进心,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有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第二,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及时掌握更新会计法规、政策与方法,多搞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与竞赛,对优秀的会计工作者要多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促使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更新会计相关知识。第三,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考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由于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内控会计监督控制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控制环境、会计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内控制度及其重要性的整体态度、认知以及行动。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及风格;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权力和职责的划分方法;会计控制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用于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系统,通过这些系统,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控制程序是根据各企业的性质、业务、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合理、合法性控制、授权、分权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预防、及时发现及治理会计舞弊现象,从根本上保证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活动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运行,提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应建立以判断建筑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理合法为核心的建筑行业政府监督体制;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行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审计监督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会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梁文东;;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12期

2、孙碧森;;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3、赵璐,丁烈云;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信息集成研究与应用[J];基建优化;2005年04期

4、王春华;财会人员在基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看了“江西职称论文字数要求”的人还看:

1.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副高职称论文有字数要求吗

3.甘肃省职称论文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