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法制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8:28

学生法制教育篇1

根据于俊平介绍,通州法院法官会深入校园,在共建院校担任诉前调解协调员,指导学校妥善处理校园纠,这在北京各地区法院中是一项新的尝试。在学校发生的纠纷中,少年庭法官提前介入,案件双方都会对作为有司法权威的中立第三方产生信任,从而调解工作也方便展开。除了法律知识的耐心讲解,法官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双方角度为其考虑,积极促进双方和解。例如学生与学校发生矛盾,如果学生及家长与校方彻底闹翻,可能会导致学生转学,而学生再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会影响学生学习,学校则可能被诉至法庭,影响校方声誉,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另外,如果双方调解不成,走诉讼程序,也会将案件归于少年庭审理,力求保证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于俊平说,法官介入调解的成功率很高,但有时也会有不成功的例子,原因是部分学校投了校方责任险,保险公司不接受调解,学校顾虑不能保险理赔,选择诉讼判决方式。

2在校安置缓刑考验期学生

缓刑考验期的在校学生安置是法制共建协议的重要内容。部分高年级已经完成义务教育,学生犯罪后,一旦判处刑罚,学校一般按照校规校纪开除处分,将这类学生推向社会,如果不加管理,极易再犯罪或自暴自弃。缓刑考验期学生应当接受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也就是司法局社区矫正人员定期管理。但作为审判机关的法院,在不影响学生学业并保护其隐私的情况下,也会定期回访,和学校、社区矫正机关共同做好帮扶、教育工作,对于存在生活等困难的,法院也会予以救助。成年后步入社会的,法院也会对有些学生进行适时跟踪,但本人拒绝的,法院不会强行教育或督导。

3增强法制教育团队专业力量

作为法制教育工作力量的重要一环,法院承担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与学校的法治共建,更承担着对其他教育力量的督促与指导。严格培养教师的法制教育素养通州法院对全区新入职教师、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及幼儿园公招人员进行过法制教育讲座。于俊平表示,这三类人员均需学习必要的校园纠纷案件应对和法律知识,需要了解法律对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要求。他认为,一些教师确实存在着法律知识匮乏的情况。针对这三个实施法制教育工作的群体,培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针对新入职教师,会通过讲解一些违法犯罪预防的知识和案例,尤其是本辖区教师违法以及犯罪的案例,以接近性和生动性感染老师,提升他们的守法意识。针对小学德育校长、德育主任,重点在未成年被害预防讲解,并强调法制教育的大局观。针对幼儿园公招人员,主要从他们的具体工作入手,如饮食安全、校园安全事故等。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培训的不同点还需参照侵权法38条至40条,因为分别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做了不同规定,前者责任要求更高,故要求和注意的问题也更多。促进家校联合,建立有效地未成年人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通州法院会定期与学校协商,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由法院的法制副校长到校授课,以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守法意识,促使其承担起监护责任。组织涉事家长到法院开展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用合理方式教育孩子,强化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同时,将未成年学生被侵权、被侵害案件情况及时通报校方,提高学校法制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另外,法院也会向相关部门建议或进行联合发文的方式,建立有效地未成年人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关注来京务工人员的生活境况;同时,针对刑事案件多发问题,建议治安重点地区的派出所、治安巡防部门做好警务防范工作,堵塞社会管理漏洞。

4多方联合创新法制教育形式

学生法制教育篇2

在21世纪,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纪守法,对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国的辽宁省,在2010年到2014年之间,辽宁国有7616名未成年人实施了犯罪,占判处罪犯总数的4%。其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820人,占未成年罪犯总数的10.77%。虽然未成年罪犯总数和比例在逐年下降,但却呈现低龄化趋势,2010年到2012年,每年判处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罪犯占判处未成年罪犯的比例在10%左右,从2013年以来,开始逐年上升,2014年的比例为11.36%。此外,女性未成年犯罪也呈逐渐增多趋势。而在犯罪类型中,故意伤害罪比例最大,其次是抢劫、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贩卖。

二、我国中学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中可以看到,只有初中八年级才有一门法制教育课,并且是基础的课程,在其他阶段,法制教育课程完全不受重视,甚至根本就没有。同志曾经提出:我国的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是依法治国,未成年人是初升的太阳,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所以说在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是当前教育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二)法制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园和课堂之内

目前许多学校对法制课的重视度不足,或者是由于经费不够等原因,使他们的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实践学习的机会,比如说,可以带学生参加其他单位等采取其他的教育形式来教导学生,若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的教育,就会使学生和家庭、社会脱节,不利于他们学习法治,就无法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

(三)家庭法制氛围不浓厚

家庭环境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文化素质修养对中学生的教育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法治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家长懂法,就会对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比较重视,也会形成比较浓厚的家庭法律教育氛围,有利于中学生学习法律。如果家长缺乏法律知识,不仅影响自身发展,而且会忽略中学生的法律教育,导致中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所以,形成浓厚的家庭法律教育氛围对中学生法律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家庭中大部分家长只是关心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很少关心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导致家庭法律学习氛围不浓厚。

三、我国中学法制教育的对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在法制教育中,法治教育者作为主导地位,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从自身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过硬,政治修养水平也要不断提高,并要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法律素养,给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第一,要创立一个新的观念,摒弃旧观念,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一些具备法律素质的公民;第二,创新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在我们的法制教学中,对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要在教学内容中随时都有体现;第三,创新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法,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呆板和强制灌输,这些教育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主要渠道,灌输法律的有关知识

必须要认识到初中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课程。初中学生学习法律的基本渠道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学习,充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十分有利。法制教育的最基本手段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在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内容,讲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给学生听,进一步在学习宪法和其他法律的精神和规定。时刻将法记在心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估能力,教导学生知法学法,从而守法用法,从根源上预防和减轻违法犯罪现象,甚至是从根源上清除违法犯罪现象。

(三)加强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要采取多种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比如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让学生切身感受法治教育。或者让学生参与法庭的审判,深入了解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也要开展法治教育知识方面的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这样也能够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

四、结语

学生法制教育篇3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这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使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日益充盈。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也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突出时代性:以法治建设实践为基本内容

我国法治建设成果丰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不能仅仅体现在法律活动、法律事务和平常生活中,更应该体现在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中,走进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堂。首先,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应吸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1年10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总结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举措和经验,预测了法治建设未来和方向。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战略部署。这些法治建设的成果,既能让大学生客观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经验和举措,全面掌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又能让大学生明确学习法律知识的重点和方向,应该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其次,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应融入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引发的法律问题、热点事件引起的法律探讨、疑难纠纷引起的法律争论,往往会受到大学生的热切关注。这些事件及相关法律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法治实施状况、法律在社会上的实际运行状况的深刻认识,从而客观公正的评价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2、突出实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必然要求

受自身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实习、恋爱婚姻、择业交友、考研保研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遇到上述问题以及申请奖学金、组织发展等问题时,因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往往不能通过正当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妥善解决,而是通过违法手段加以报复,以致酿成大祸。这既是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表现,又暴露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缺乏实用性的弊端,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当前法制教育的内容并不能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内容要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制教育有助于解决面临的纠纷和问题、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增强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突出系统性:以培养法律意识为根本目的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授学生法律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形成遵纪守法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其内容覆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人们所从事的所有行业都有可以遵循的法律,这为系统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全面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带来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急切的必要性。一方面我国法律体系的全面系统性,需要大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以及时学习社会主义基本法治理念、熟悉相应部门法律法规知识、悉知典型案例引发的法律问题,从而有效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国法律体系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内容上体现为既内在统一又系统分层、既立足实际又与时俱进、既继承传统法制文化又借鉴法制文明成果,为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二、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不足

按照2005年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安排,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除此之外的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活动因随意性和分散性较大而不能发挥主要作用。在此情况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就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其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就目前各高校通用的教育部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而言,我们认为,在内容上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依附德育而系统性知识不完备

按照和教育部文件要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之后,这部教材把重点放在了思想道德修养,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相结合甚至是法制教育依附于道德教育的传统理念。从教材体系上看,大多数篇幅是在讲思想道德教育,而在介绍完思想道德修养内容之后,只用极少的两节篇幅介绍法律知识,从体系先后顺序的排列上、从篇幅数量多少的对比上,不难看出当前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量是较轻的、地位是偏低的。从法律基础的内容上看,虽然最后两章设计的是法制教育的内容,但是体现的多是空洞的、宽泛的法律政策、法律理论、法律框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道德性,而具体的法律知识却很少,对各部门介绍仅仅是采取简单罗列的方式点到为止,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导致老师感觉没法讲、学生感觉无从学。

2、偏重理论而应用性知识不明显

教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法治思维的培养途径、宪法的基本内容作了详细的解读和阐释,这对于大学生深入了解法治建设进程和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对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应用性较强的部门法的介绍上,却表现得明显乏力。其实,相比较理论法学、宪法而言,三大实体法和三大程序法对大学生的生活、就业和工作可能更为重要。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三大实体法的学习,能更深入地了解到法律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制度安排、自身行为的界限应该如何厘定、自身享有的权利和应有的义务有哪些,从而更好地规划安排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三大程序法,能够了解通过何种途径按照何种程序行使自身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不断形成依法办事、尊重程序的良好习惯。而现有的过分理论性教育内容的设计,往往导致学生学习之后还是不能通过法律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3、关注宏观而实用性知识不具体

现行教材对法律知识的介绍缺乏应用性的现状,使得很多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密切相关的具体法律知识被无情淹没。从教材中法律知识来看,更像是一个各类法学教材的浓缩本,只是宽泛地、宏观地每一个法律部门的基本框架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介绍,对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劳动保障法等事关大学生实际应用的法律知识介绍的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虽然学习了法律基础,修完了这门课程,却仍然对法律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增强了法律意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不能从已经学习的法律知识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法制教育课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创新

大学生法制教育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为根本目的,其教育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与国家社会对学生的素质需求密切相关。结合法治建设实践和成果、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应积极做出调整,以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1、注重法律基础理论和法律体系教育

法律基础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念,科学地借鉴、吸收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辩证地认识法律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规律,全面客观地看待法律现象以及背后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指导对其他部门法和具体法律的学习和研究,正确地运用所学法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完备系统的优势,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掌握各个部门法的基本制度和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法治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认识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方略的总体布局、认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创新实践、兴旺发达的推动和保障意义。

2、注重实用性法律知识和技能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形势要求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才能让学生从学习法律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法律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性,并在面临问题时通过所学法律加以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习、就业和生活三个方面,因此,大学生法制教育也要围绕这三个方面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要注重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从事民事活动、恋爱交友、组建家庭等方面的法律,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要注重行政法、劳动保障法、刑法等方面法律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择业就业、与人交往过程中的法律纠纷。要注重高等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诉讼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等相关法律,让学生明确自身应享有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掌握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技能。

3、注重法律历史和法律文化教育

学生法制教育篇4

(一)认真做减法,建立“四位一体”帮教模式

针对未成年在校学生涉案问题,结合其家庭背景和身心特点,与学校做好对接,创设了“心理辅导、公益服务、跟踪监督、定期回访”四位一体的帮教工作模式,全力减少涉案学生再次犯案的情况发生。一是开展心理辅导。邀请心理咨询师为未成年涉案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对于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心理、修复家庭亲子关系具有明显效果。二是组织公益服务。组织未羁押未成年人前往养老院进行公益劳动,并将之作为日后案件处理的参考因素记录在案,帮助其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全程跟踪监督。要求办案人与未成年涉案学生、家长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根据案件情况在审查前、作出判决后及判决期满后分别向涉案学生的法定人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涉案学生表现,对行为不规范、表现不稳定的学生适时开展法制教育,进行训诫谈话,确保帮教工作覆盖整个案件流程。四是定期进行回访。对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决定后,成立由学校老师、社区志愿者、团区委工作人员、辩护人以及检察干警组成的帮教小组,定期对涉案学生进行回访考察,并每季度出具一份《监督考察报告》,作为处理案件的参考。坚持每季度对不捕、不诉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人进行回访,做好相关记录,认真阅读涉案未成年人上交的思想汇报,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正面干预,切实提高帮教成效。

(二)科学做乘法,整合力量强化教育实效

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乘数效应,全力打造预防在校学生犯罪的社会化体系,从根本上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是与学校、团委、街道社区合作,与常州道街、天津第54中学、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等单位会签承诺书,建立法制教育宣讲长效机制。将街道社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事教育基地、青少年犯罪教育基地作为检校共建的“连接点”,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地参观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二是与区教育局建立“法制风险评估及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将涉及在校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总结梳理,对涉及罪名、发案学校、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科学评测校园案件易发“风险点”,并及时将评估结果通报区教育局,以便其有针对性地开展犯罪预防教育。三是举办“家长培训班”,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防线”。将学生家长纳入法制宣传教育的范围,组织参加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干警深入辖区街道举办心理咨询会,围绕“如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如何看待孩子的小个性”等主题与家长展开深入探讨,特别加强对单亲、特困等家庭家长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营造关爱和谐、沟通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用心做除法,增强对特定对象的犯罪预防工作

在校内和校外对特定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犯罪预防工作,在预防未成年在校学生犯罪的同时,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尽力消除涉及未成年在校学生的犯罪隐患。一方面,在校内建立特别对象预防机制。会同学校开展基础性摸排工作,有效、及时地发现心理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分层、分类帮教,指定老师开展日常辅导,对其进行教育和矫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有效预防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校外配合社区开展“蒲公英计划”,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法律知识、设立“小苗圃”读书园地、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月”等活动,从心理疏导、德育培养、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帮扶教育,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实现自我能力和品格的提升,从而有效预防其参与犯罪行为,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免受犯罪行为侵害。

二、当前对在校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形势、新情况也对我们如何开展好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反观当前的法制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制教育模式比较落后

目前对于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模式,往往是重视灌输、轻视综合性培养;重视理论、轻视实际锻炼;法制教育的方式也比较落后,很多学校中甚至都没有开设法制教育课,有的学校尽管已经开设,但是方式很单一,而且讲授的理论与实际没有联系起来,使得本来很丰富的法制教育转变成为了一种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法制教育的内容有待完善

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法制教育课程,但很多教育内容不能与社会相适应,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的教育内容方面仅仅是注重义务、轻视权利,注重实体、轻视程序,这样就会导致义务、权利、程序、实体之间的错位,这种教育使得很多学生都以为自己不过是义务的主体,而不是权力的主体,导致的结果就是致使学生只是消极守法,难以自觉主动接受相关知识,甚至会形成逆反心理。

(三)有关部门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当前,各机关、部门及社会团体都认识到了抓好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都各自开展了一些法制教育活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做到有机配合,从而制约了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应对措施

(一)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制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中学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可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有奖征文,模拟法庭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

(二)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在中小学深入推行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从政法机关选派政治觉悟高、有责任感、业务精、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部到所在辖区中小学校兼任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净化校园环境

有关部门要继续大力开展“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严厉打击、吸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司法部门要依照法律加大对相关案件的打击力度,震慑犯罪,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尝试现代化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开辟网上宣传途径,将青少年法制宣传资料送上互联网,开通法制热线电话和QQ群、微信群,建立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帮助和心理咨询的全方位网络平台。

(五)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全方位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教育、民政、司法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素质与家教水平,引导和规范家庭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缺陷。

(六)落实依法治校

学生法制教育篇5

今天有幸应邀参加溧阳市上兴中学举行的法制课,与大家交流一些法律知识,再讲几例发生在我们中学生身上的典型案例。

我们举办今天的法制讲座主要目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同学们首先要先弄清楚三个概念。一个是法律,一个是违法犯罪,还有一个是未成年人。

先来说说法律。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大家行为的“规矩”。可能很多同学会认为,法律就是惩罚坏人的东西。其实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国家的法律是面对每一个公民的。法律赋予了每一个公民各种各样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法律是约束公民的自由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自由。法律之所以要限制我们的自由,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权利。就比如交通安全,只有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规则了,大家才能享受到交通通行的便利。所以,这种自由的约束是相对的。法律就是给我们一定的规则,我们就要去遵守,否则,就将得到法律的惩罚。与我们中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有法律有《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二个,就是要来讲讲违法犯罪。什么是犯罪呢,从法律角度来讲,就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就是犯罪。再具体点说,就是任何会造成社会危害的,依法律必须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就是犯罪。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说,只要你的行为是触犯了我国刑法的规定,就会构成刑法当中规定的某种罪,这就是犯罪。例如我们平常经常说到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寻衅滋事罪等等。什么是违法呢,广义上讲是一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狭义上主要就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的不良行为。

第三个,就要来说说未成年人。在座的都是未成年人、青少年。先说下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区别,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概念,《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几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概念都有涉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也就是说,在十八周岁以下的,就都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青少年是青春期的年龄段的人。一般指十三岁至十九岁左右的阶段,青少年正好对应的就是我们初中、高中时代。青春期是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生理上的逐渐成熟是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矛盾动荡性,人生、价值观形成逐渐形成。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有:特俗家庭品德问题、心理问题、亲子沟通障碍、自我中心、心理脆弱、情绪障碍等。

那是不是“只有要十八岁以上才会受到法律制裁”。这点是错误的。并不是说只有十八周岁以上的才会受到刑罚处罚。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犯罪就不用受到刑法处罚。《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具体规定:14周岁以下是完全不负刑事责年龄段。14周岁至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公民犯以下8种罪的,应负刑事责任。就是说,在14岁以上16岁以下犯了八种暴力犯罪,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14--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6岁以上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段。也就是16周岁以上的不管犯了什么罪都要受到刑法处罚。但是,在犯罪时或者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不适用死刑。这也就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有,就是不满14周岁犯罪的,则依法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所教养。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学习法制教育,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近几年来逐年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有不少未成年人因犯罪而被关进看守所或监狱,仅我们常州市,2020年12岁-15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702起。盗窃、故意伤害、诈骗、故意毁损公私财物、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猥亵儿童、组织卖淫等。2020年12岁-15岁未成年人治安案件265起,盗窃、殴打他人、猥亵、卖淫嫖娼、谎报警情、携带管制刀具、谎报险情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等等。

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解析: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一)溺爱型教育方式(二)粗暴型教育方式(三)放任型教育方式(四)教唆型教育方式;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一)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二)社会就业难的压力(三)社会文化原因,暴力、色情信息的影响,网络媒介促使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网络游戏导致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网络色情导致未成年人直接犯罪;

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原因: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学校心理教育的缺位、失学未成年人群体;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人原因: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性格叛逆、自暴自弃等。

案例一常州天宁区某中学学生刘某,2007年出生。2020年4月底5月初在常州化龙巷论坛不实言论,造谣生事,被公安机关抓获。

案例二溧阳燕山中学燕湖校区学生徐某某,2005年出生,到学校老师办公室盗窃香烟、打火机、化妆品等物品,涉案价值数千元,被公安机关抓获。

案例三溧阳职高学生黎某某(2002年出生)、陈某(2002年出生)2019年8月某日,在上兴牌楼公园篮球场,因谈恋爱争风吃醋结伙殴打李某某,致李某某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赔偿十余万。

案例四陈某、女、2005年出生,辍学后长期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2019年9月报警称被人强奸,公安机关在调查中过程中发现陈某有卖淫行为,因谎报警情、卖淫被公安机关拘留。

案例五王某、女、2005年出生,金坛某中学学生,2019年9月在吾悦广场以扇巴掌、脚踢等手段无故殴打他人,公安机关定性为寻衅滋事案,被公安机关抓获。

案例六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为了叙述方便,我先把涉案的人员基本情况作以介绍:张某,男,16周岁,某中学学生;孙某,男,16周岁,某中学学生;沈某,男,18周岁,某中学学生。

2014年3月22日晚10时许,张某走出学校宿舍楼大门时,将下晚自习回宿舍的学生孙某撞了一下,把孙某撞坐在地上。孙某回到宿舍,将其被撞的事情告诉了同学沈某,请沈某帮忙。沈某答应后,两人就将张某叫出宿舍楼问张某这件事怎么处理,张某跟沈某、孙某说:“你们想咋办就咋办。”沈某就在张某的右肩上捣了一拳,后又用左手搂住张某的脖子,用右拳在张某的身上捣,孙某就在一旁帮助沈某殴打张某。张某被打急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对孙某的胸部、身上捣了几刀,孙某大量出血送医院抢救。孙某左胸部、右胸部、左上腹等处被刺伤。经法医鉴定:孙某的伤情已构成重伤。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赔偿若干万元。

本案涉及到的法律概念有:

1、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罪是怎么构成的,通俗一点讲,就是伤害或者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法医鉴定为轻伤以上。

故意伤害与殴打他人的行为有什么界限,主要就是在后果上的区别,殴打他人造成的后果是尚未构成轻伤。

2、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在《刑法》中有规制,《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没有涉及这一概念。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有四个条件:一,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二,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三,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四是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现实生活当中,人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双方打了架,后动手的一方总说自己是在正当防卫;那么,双方打架,后动手的一方真的是正当防卫吗?一般说来,打架还手的一方,不属于正当防卫!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第一条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行为主要是指《刑法》中规定的各种犯罪行为,如杀人、强奸、抢劫、放火、故意伤害等,对这些行为,如果不果断采取防卫行动,使其停止非法侵害,将会造成重大危害。打架还手就不同了,比如说,甲动手打了乙,乙完全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比如报警、向老师报告求助,完全没有必要动手还击。动手还击只能造成一个后果:双方互殴,两人均要收到法律惩罚。所以,两人打架,不论何方被打致伤,还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当防卫。如果因还手而使打架事态恶化,不论是先动手的造成的还是后动手的造成的,双方都要依法律负应有的责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或者变相;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列举了九种严重不良行为,这九种都属于违法行为,是要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制裁的;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同学们!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新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法治不断完善的国家,学习法律知识,清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更好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正是在大家的肩上。为了更好地肩负、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大家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学生法制教育篇6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整合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指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教育。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社会主义法律基本原理、宪法以及有关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教育。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多种手段进行的有机结合。这种整合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的法制化和法制的道德化。但是在实现两种教育的整合中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改革的目的是改变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分割的局面,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但在整合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整合的内容不到位

首先,在章节设置上,第四章、第五章介绍道德与道德规范内容;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①,并没有将道德与法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师来说,这样的章节设置,在讲授过程中,内容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其次,在内容安排上,并不是首先介绍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然后再扩展到公共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所以学生从理论上都不清楚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就更谈不上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了。

(二)师资素质不适应《基础》课的变化

大学生对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目前主要依赖于教师。教师素质的欠缺,直接影响了授课的效果。首先,从师资的组成看,现在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或者是注重思想教育的“两课”教师,或者是原来从事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教师自身都没有进行知识的整合,在教学中,也就很难做到融会贯通了。其次,教师对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很多教师看到的变化是:《基础》课将两本书变成了一本书,两门课变成了一门课,课时少了,内容有了一些删减。既然如此,一切可以照旧。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又怎能做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整合?第三,高校对此种变化没有给予重视,没有对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没有为实现“整合”搭建平台。于是导致现在高校的《基础》课,德育教师还是单纯地进行道德教育,法律基础课的教师也是简单地传授法制知识,“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

(三)整合的方式不理想

要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整合,必然需要有好的方式,但现在的问题是欠缺理想的整合方式。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课堂,依赖于教师。整合的方式靠教师的自觉,整合知识的传授靠课堂。所以,在教师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前提下,又单纯依靠“坐而论道”为主的传统理论灌输方式,很难让学生接触到整合后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更不要说将两者结合后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方式的单一,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整合的效果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二、《基础》课在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儒家“德主刑辅”思想的影响

儒家认为,道德的作用是“禁于将然之前”,法制的作用是“禁于已然之后”,因此道德比法制更为重要。此种思想从《基础》课教材内容的编排中可以看出。在章节设置的顺序上,前半部分讲道德,后半部分讲法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道德比法律更重要的观点。同时,大多数《基础》课的教师是原来讲思想道德课的教师,容易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习惯用大部分学时进行道德教育,对法制教育部分一带而过。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般也是道德说教多,相应的行为规范少。

(二)绝对化思维方式的影响

绝对化思维方式的基本公式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①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对待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问题上,自然而然地就会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唯法治论倾向,即认为法制教育才是根本,忽略道德教育对法律的指引;一是唯道德论倾向,即推崇道德至上,认为只有德治才是社会的根本。这两种倾向在《基础》课上的表现是:要么只重视对“法律基础”部分的讲授和特别宣传,要么过分看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而轻视“法律基础”部分。在此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永远无法实现道德的法制化和法制的道德化,也做不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整合。(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滞后的影响《基础》课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大学生,或者说合格的大学生。合格的大学生首先要有德行,因此要进行道德教育;合格的大学生还要遵守法律,所以要进行法制教育。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偏重于思想道德教育,没有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素质当然是不全面的。同时,社会在进步,大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其内容设置上要贴近大学生的需求,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导致了内容与现实需要脱节,各学科之间相互分割,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内容。再有,《基础》课在大学生需要素质教育时,过多地进行的却是基本常识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三、完善《基础》课整合的措施

(一)增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意识

《基础》课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整合的目的,增强合力意识,不要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作为一项任务,要把整合的意识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同时把这种自觉的意识转化为行为。如在讲授法律知识时,要善于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根源,坚持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质。绝不能机械地就法律而教授法律,将大学生法制教育搞成法学教育;更不能带着法律工具主义思想进行大学生法制教育,因为这样不但不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会误导学生去做那些看似不违法,其实是为法律精神和道德规范所不容的事。在讲授道德知识时,要讲清道德是靠人们自觉遵守的,但是任何一个社会,为了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都要将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列入法律范畴,以保证社会成员的认可与遵守。

(二)完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内容

调整教材的结构,完善《基础》课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四部分进行编排:即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整合。这样编排,让学生在整体上就可以看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两部分,而且同等重要。但这两部分又不是割裂的,需要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就会转化为一种习惯,无论处理任何问题,都会用一种整合的态度去对待,真正实现德中有法、法中有德。

(三)完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方式

1.用典型案例带动整合。在讲授《基础》课时,要学会使用融道德与法律于一体的案例分析,带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整合。如讲“职业道德”时,可以用学生勤工俭学时的亲身经历作为例子,分析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就业中,避免机械地割裂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正确运用道德与法律知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围绕大学生恋爱、结婚现象,分析其中涵盖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充分理解法律要有道德的依托才能成为人们愿意遵守的法律,道德要有法律的约束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这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与法制不是两个毫无关系的存在,而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2.采用“边缘渗透方式”实现两种教育的整合。“边缘渗透方式”①,即“德中有法、法中有德”。道德与法律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道德要通过法制教育外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法律意识要通过道德教育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所以,在《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要多开展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活动,如情景模拟、课堂辩论形式,让学生体会情与法的交融,领悟“德中有法,法中有德”的道理,成长为不仅懂法、守法,更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四)提高《基础》课师资整合的素质

学生知识的获取目前主要依靠的是教师讲授。《基础》课是在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开设的课程,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基础》课开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具有适应整合的素质。1.《基础》课教师应建立统整的思维模式②。正确的思维才能正确地引导行为。所以,教师要正确理解《基础》课是由两门课变成的一门课,不是简单地相加,也不是简单地进行内容调整,而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教学目标的提升。此外,也要抛弃单纯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改变以往割裂的思维模式,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充分融合,建立整合教育观。只有统整的思维模式,才能尽快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教师要将这种思维模式带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看问题、处理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2.《基础》课教师应具备知识整合的能力。既然目前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所以,教师应首先提高自己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如同挖井,要想挖得深,井口就要宽。宽指的就是知识的广度。所以,为了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更好地整合,教师就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这两部分知识的学习,提高寓法制教育于道德教育、寓道德教育于法制教育的能力,真正做到课程知识体系的整合,也给予学生以崭新的知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整合的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3.《基础》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授方式。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但我们一直坚持的是先学后用,这样的结果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等需要用时没知识可用。我们为什么不尝试边学边用呢?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多采用问答式、情景模拟、案例讨论、课堂辩论等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而且要多以学生身边发生或亲身经历的事情为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经过长时间的渗透,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并很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再让学生感到课堂只是老师的世界,由此取得较好的效果。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资源库建设中,我们还结合教材建设积极引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结合学习平台的优势与特点,研究探索一种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即学生课下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成语言信息及课文背景文化知识的输入,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自己所学内容的语言输出。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与调整学生的语言输出方式,并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言输出练习。同时,还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估方法,以督促学生在平台上完成课程的自主学习。

四、结语

学生法制教育篇7

[关键词]法律信仰法制教育《法律基础》课

伴随着时代脚步,中国的改革正以空前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波澜壮阔地展开,法律在改革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首先要提高国人的法律意识,因为“任何法律的制定、遵守、执行都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法律意识的指导和支配,列宁曾把法律意识视为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因而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对法制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以便根据其实际层次水平和需求,改进法制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均为学过《法律基础》课程的在校非法律专业学生,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一、被调查者对法律的认知状况

作为社会特殊上层建筑现象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2]刘旺洪教授认为其内容应包括三个有机部分:一是法律认知,这是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二是对法律的感性价值体验,包括法律的情感、愿望和态度;三是理性的思维,即系统的、理论的评析和阐述,它是法律意识的最高表现[3]。在调查问卷中,“你对开设《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态度”,选择喜欢的占83%;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选择是一种宣传的占17%,是不可能实现的占13%,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的占70%;“假如你是秋菊,是否会像她那样讨要说法?”63%的人选择会;“你骑自行车时会在晚上或无人时闯红灯吗?”回答会的占73%;在交纳个人所得税问题上,33%的学生认为应主动交纳,是公民的义务;“当你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23.3%的学生会采取自认倒霉的消极手段;对于“法不责众”46.6%的学生认为其正确;对私自拆看他人信件是否属于违法,有10%的学生认为其不是,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无非是好奇也没有别的目的,是小事,谈不上违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笔者发现:第一,绝大多数学生对《法律基础》课很喜欢,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虽没有接受系统、专业的法制教育,但他们还是会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学习法律,有50%的学生经常观看法制节目,56.7%的学生通过电视、广播、书报杂志学习法律,在空闲时间还会与同学、朋友讨论当前法律的热门话题。第二,学生比较关注国家颁布的新法律,尤其关注有关教育、经济、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动态,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关心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说明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多来自于自身的需求,渴望通过学习了解法律、法规,以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第三,调查结果还表明,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理科比文科、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比没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重视法律,且法律需求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一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基本上都与自己专业和将来发展方向有关,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渴求了解诸多有关合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第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往往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如作为消费者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仍有一部分学生会采取自认倒霉或过激的暴力手段;73%的学生会在无人时闯红灯,67%的不会主动交纳个人所得税;在个人利益、亲情和法律面前,更多学生会选择前两者。自认倒霉的消极行为并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过激的暴力手段也并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甚至会事与愿违,社会上曾出现的挥锤砸空调,牛拉“大奔”跑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问题并未因此而圆满解决。纳税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但迫不得已时才交纳;现实生活中曾因选择个人利益、亲情等而触犯法律,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现象屡见不鲜。第五,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距较远,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只要不违法,法律就与自己没关系,对法律不太感兴趣,因而对《法律基础》课不重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二、对我国现行法制教育的反思

高等教育已成为中学应试教育的延续,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拿到各种证书,师

生都对分数十分看重,这一作法对高校“两课”这类思想信仰培养教育课来说是十分有害的。作为两课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课如今已成了各部门法的大杂烩,内容庞杂,教材越编越厚,成了《法学概论》的翻版,由于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授课要么蜻蜓点水,要么疲于奔命,一系列知识点的罗列、堆积,师生间缺乏交流,一些课堂讨论、典型案例、社会现象分析等也因课时限制而不能进行。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法律知识不少,但只是记在笔记里,划在书上,没有培养起对法的信仰,形成“知而不信”现象。如2002年发生的清华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据媒体报道刘的法律课成绩不错,业余也自学过刑法等,这一事例是当前高校法制教育与现实脱节的鲜明例证,也映照出《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弊端,需认真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部分,都懂得一些法律知识,有的甚至法律知识还较丰富,而面对具体问题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法律意识较强,能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对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极力维护,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二类是有法律知识,且了解法律规定,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司法腐败等现象,使其对法律产生误解,一些大学生犯法并非因为不知法,而是知法犯法,把法狭隘地理解为一种工具,而非追求的目标,认为法就是条文,而忽视了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即秩序、自由、效益、平等、人权、正义等。三类是思想简单、易冲动,感情用事,往往丧失理智,根本不考虑法律规定及行为后果。

对现行大学法制教育的成果我们应充分肯定,通过大学期间法律课程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提高了法律素养,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以及依法治国的意义所在。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一,作为大学生必修的《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环节之一,由于课时少,内容庞杂繁多,目前已成为《法学概论》的缩写本。教授者,犹如蜻蜓点水;学习者,往往疲于应付。前者,匆忙赶进度,只能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堆积,案例分析、社会现象分析等都无瑕顾及;后者,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师生都苦不堪言。其二,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司法腐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使部分学生对法律产生了不信任感,认为即使有健全而完善的法律体系,在中国也很难贯彻实施,法律只是限制守法人的行为,对更多的违法者来讲是无用的。其三,《法律基础》课作为两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传播法律知识的普法课,而主要应是以法律知识为载体,确立学生法律信仰的课程。但现实教学中往往只被认为是普法课,教师非常努力地为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信仰教育即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把法律素质的高低等同于法律知识的多寡。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法律知识的多寡与其法律信仰的强弱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被认为法律知识最贫瘠的农民中常有一些不计成本打官司的“倔犟人”,他们数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维护、追求法律公平和社会正义,有些人因控告腐败官员受到打击报复但矢志不渝,实令人钦佩和感慨;而一些烂熟法律知识于其心的执法者、司法者却常常曝显出知法犯法、执法犯法的丑闻。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三、法律信仰应是大学法制教育的核心

信仰是一个牵扯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伦理学的概念。翻阅有关书籍,人们不难发现,信仰总是与某种主义联系在一起。《辞海》是这样解释“信仰”一词的: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最高准则。”[4]谢晖教授说:“所谓法律信仰,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指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仰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动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5]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6]高校法制教育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培养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应是法律意识中的较高层次,是法制教育的核心。“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7]。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律信仰的灵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体不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众所周知,当苏格拉底被指控违反城邦宗教、渎神和腐化青年等罪而被判死刑时,他虽有机会出逃,但仍坚持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的道德信念,最终以身殉法。无数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其信仰共产主义。因而,培养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是法律实施的根本途径,是依法治国和建立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课程特点决定了仅仅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即使法律知识很丰富,如果没有形成和培养守法的精神,形成法律信仰,在实践中也可能出现知法犯法,千方百计规避法律的事件,使法律形同虚设,丧失其权威和尊严。因而,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知法是前提和基础,自觉守法即信仰法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因为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质,是人类的情感寄托,是人类最高的意识形式,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它不仅仅是主体对法律的主动认同,而且崇尚法律,并以法律为生活准则,以实现法治为理想。对法的尊重和信仰应当内化在人们的世界观中,法律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平等、自治自律的精神,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说过,法律教学要确立民主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并进的原则,离开了民主、自由、人权这样的基本目标,法律知识就会苍白无力,法律教学中要大力渗透现代法律精神中的人文因素。一些大学生犯法并非因为不知法,而是知法犯法,把法律狭隘地理解为一种工具,而非追求的目标。认为法就是条文,而忽视了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即秩序、自由、效益、平等、人权、正义等。一些学生损人利己,在于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一些学生不敢追求个人幸福与尊严,在于不懂得追求幸福权是基本人权之一,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义务冷漠麻木,逃避责任,在于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法网并非无情,法也不是折磨人类的厉鬼,而是增进我们自身福祉的天使。因此,法中的基本道德内涵应当作为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我国立法工作的加强,许多法律都正在并将要制定出来,可以想象,如果立足书本知识的传播,这门课就更加不堪重负,如果能把培养学生法律信仰和法治精神作为这门课的主要任务,传播人权、平等、自由、理性、秩序等法的基本价值观,把具体的法律知识精心“裁减”,作为讲授法律信仰的载体,教师教学中就会游刃有余,否则很容易照本宣科。同时,《法律基础》作为法制教育课,立足解决学生法律信仰问题,也符合国家开设该课的初衷和“两课”的总体要求。

要培养法律信仰,首先应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有足够了解。根据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与主观需求,把握授课时的深度和广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其次,改革过去教学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的现象。再次,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提炼,有所为有所不为,处理好学生自学与课堂讲授、精讲与泛讲的关系,将内容化繁为简,将书讲“薄”。最后,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授课前教师要创造问题情景,问题的提出要立足于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分析能力。教学中要旁征博引、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能够透视社会现象,使课堂充满知识感和现实感。在举例时,要重视现实社会问题对于学生法律信仰的“激活力”和“杀伤力”。要重视教师自身作为法律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重视言传身教。重视对学生的课外自学指导,通过作业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和学生交流、沟通,摸准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以便发现教学中的疏漏。考试应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应为信仰教育这个中心教学目标服务。

中国法治之路应是一场精神革命,这一精神革命的关键在于树立法律信仰。只有信,才会有孜孜以求,才会有不惜一切、前赴后继的努力,不断向理想的殿堂和目标迈进。因此,法律信仰应是大学法制教育的核心。

注释:

[1]列宁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109.

[2]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4-248.

[3]刘旺洪.法律意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1.

[4][5]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6.

学生法制教育篇8

1997年,北京大学发生全国第2起铊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晓龙是两名受害人的同学;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在其寝室连杀多人,后被判处死刑;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恶性事件;2010年,四川大学曾世杰因被人嫌丑,杀1人,砍伤2人;2010年,河北大学学生发生“李刚门”事件;2011年,某高校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杀害受害人;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投毒致使当事人中毒死亡事件。时隔不久,复旦大学黄洋事件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上演,2010级自动化专业两名学生于宿舍内发生口角,并大动干戈,蒋同学在争执中受伤致死。大学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会得到真正的树立、重塑与发展。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国家积极推动全体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然而,通过以上诸多大学生恶性犯罪实例的回顾,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惨案频频上演,尤其是面对90后一代大学生的现实处境更加窘迫,价值选择趋向多元,享乐主义势头明显上升,伦理道德下滑,社会责任感匮乏,法律意识薄弱。残酷的现实不断拷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内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效,我们不得不针对诸多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与谨慎应对。

二、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与虚化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便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提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高度上来给予重视,尤其是作为受教者的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与国家强盛的重任,使得大学生法制教育更具战略意义。但多年以来,在具体实践工作过程中,忽视甚至弱化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往往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而徒具空洞说教的外表。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从属性,居于次要地位。一方面,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本质属性上来讲,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从而具有附属性。然而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虚化的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徒具虚表,并不务实。另一方面,大学生法制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比较而言,被放置于次要地位,并不受重视,法制教育仅仅停留在书面和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片面、不系统自2005年始,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将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一门课,从而使得法制教育内容过于笼统而不系统。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的教材为例,其中法律基础部分内容仅为两章,只占据了教材八个章节中的1/4。其中,第八章涵盖了宪法、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以及相应的诉讼法、仲裁调解等内容,知识点繁多而又体系庞大的内容被支离破碎地呈现出来,内容简略至极就可想而知了。在一次部分对高校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有48.1%的高校学生认为内容较为笼统。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亦大大减缩,在如此短暂的教学课时内讲授如此庞大的内容,只能蜻蜓点水式地简要介绍各部门法的笼统知识点与框架,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根本无法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与精神,更毋庸说树立法制意识与理念。如此一来,作为大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最主要方式的课堂授课大为受限,这无疑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一大缺憾。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较为匮乏,否则便不会上演交通肇事后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杀人的惨剧,更不会出现在案发后搬出官员父亲意图逃脱的闹剧。目前,在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的不系统与片面性,显然与当前社会法治发展理念相违背。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师资质量良莠不齐尽管并未有确切的统计数据进行佐证,但笔者通过对我省内大多数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师资配置的观察来看,大多皆为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师资,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师资极少。法律本身即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若非经过系统学习与思维训练,很难深入体会与领悟法律的精神与原则,更无从深入而又详略得当地讲授给学生,师资的良莠不齐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效果,而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阵地的课堂教学如若失守,其后果可想而知。另外,大学生法制教育途径与手段较为单一,面对如此具体化的法律知识体系,不是单一的照本宣科式的课堂理论灌输,就是空喊口号式的提倡与宣传教育,根本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与关注。

(四)大学生法制教育环境与氛围不佳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而非单一的孤立体系,营造积极良好的法制氛围与环境对于做好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人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人对事物的认知与取舍大多受社会一般人标准的影响,受到社会舆论与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尽管生活在象牙塔之内,但它终究也是社会肌体的一部分,况且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真正通过人生经历,感悟认知社会,最终形成并重塑自我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时期。当前社会中的一些与徇私枉法行为被媒体大肆报道之后,会形成一种放大负面效应,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对法制的信仰与信心。另外,回望我国法制进程,坚决的法律信仰与良好的法治传统并未得到先期的构筑。审视当前社会法制环境亦不容乐观,大多数人缺乏依法办事意识,权利义务观念淡薄,人治传统并未得到根本性变革,枉法徇私诸多实例屡屡拷问着人们的法律与道德底线。加之,大量歪曲价值观与违法寻租现象的影响,造就了一种较差的社会法制环境与氛围,严重削弱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果,这些对于大学生法制教育大为不利,恶劣反面影响极大。

三、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现实困境的应对

(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进行再融合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性质上进行溯源,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性。因此两项工作不能各自孤立,而应守望相助,相互促进,确有进行再融合的必要,这将大大助益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到德才兼备,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而观之,其旨在于大学生内在之“德”。而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在于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做到依法、守法,其意在于外在之“律”。一个内在,一个外在,具备相互促进与再融合的基本前提。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规则之中蕴含着道德因子,诸如公平、正义,而许多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亦为法律之基本原则。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诸多内容例如维护公共利益、遵纪守法等内容本身即可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诸如伦理道德等重要内容是进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强化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作用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聚居地,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担,积极强化其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阵地的核心作用。

1.提高师资配置鉴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大多由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任教的现实状况,一方面,可以对这些教师进行法律专业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也可以派出深造与进修,实现业务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引进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讲授法律基础课程。另外,可以适当考虑邀请专业人员担任课外辅导员,定期不定期地就法律实践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2.充实授课内容大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获得的,搞好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必须要坚守住课堂这个主要阵地,保证课堂授课效果与课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律基础授课内容过于笼统与简略,加之授课课时限制,授课教师根本无法进行深入讲授,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模式既不能确保授课效果,也不能起到较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值得参考的应对策略是,适当扩充法律基础授课内容,增加授课课时,保障大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这种正式专门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多地接受法律基础知识。

3.丰富教育形式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形式主要有两种,一为课堂授课;二为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前者囿于课堂授课内容与课时,形式单一,后者徒具形式意义而多无实意。法律来源于实践,必然要最终回归到具体生活,然而这种看似抽象而又逻辑的思维产物在空旷的形式主义活动之下,只能体现出其枯燥无味的一面,只有具体化到生活中才能呈现出其丰富多彩的一面。第一,在课堂授课方式上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活生生的具体案例呈现法律的鲜活;第二,拓展法制教育授课课堂,诸如通过旁听庭审来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第三,组织多样化的法制教育活动,诸如参观司法机关或机构,了解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与维权渠道。又诸如组织相关法制教育知识竞赛等。

4.进行教材创新目前,我国法制教育教材限于篇幅结构,涉及的法律基础知识相当有限,不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加之法学专业教材由于体系与内容有深度又不利于非专业学生阅读,可以考虑编写法律基础专门教材,或编写大学生法制教育专门读本,以弥补《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不足。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法律素质自我完善马克思唯物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皆由内因而起决定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方能发挥影响作用,内外因相结合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因而,我们在重视外因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法制教育之成败终究要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内因的决定因素,只有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就法律素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树立法律意识与思维,才能真正从内在确立法律信仰,做到依法行事,懂法守法。第一,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课堂学习内容狭窄,且形式单一,课时短暂,不能够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展现与介绍清楚,但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进行自我学习。诸如通过阅读相关法律书籍、收看相关法制栏目、关注热点案件等形式进行自我完善。第二,引导大学生运用法律解决纠纷争端,维护自身权益。法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所以应树立大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意识。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纠纷与争端时,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履行相关的义务,而不是忍气吞声一忍再忍,亦或者以偏激极端的暴力解决一切。若非如此,前述惨案就不会发生,或可避免。

学生法制教育篇9

在当今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口号,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已经将建设法制化社会提上了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来了。面对着中国近千年来的礼治社会的影响,法制似乎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般的深入人心。但是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整顿中国国内外秩序,肃内外矛盾是都运用了法律强制性的手段,因此法律对于我们国家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祖国明天未来的大学生而言,法律意识的具备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要求社会和学校乃至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出约定和约束,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措施来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法制化。法制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现状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关心的。因此,本文剖析高等学府中的法制化教育,研究高校中的法制化教育,进一步深入的去辨析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此提出增强高校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法制教育;大学生;法律意识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意识是存在人们思维中,是个体对于客体的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客体的认识,当然这一客体也就是法律,简而言之,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法律规范的了解,以及犯法之后的相应的惩罚的了解。现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仅形成初步的法律意识,尚未彻底的理解生活中的法律

当代大学生由于其知识结构的组成,思想基础的教育,其对于法律本来便比一般的人群要了解的丰富。谈论法律,大学生头脑中便有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的基本印象,而这些法律部门也就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机构,但是大学生也仅仅只是知道这些法律的名字和所涵盖的范围,根本就不了解这些法律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不清楚违背了这些法律后会受到的惩罚[1]。

(二)没有真正的树立法律意识

大学生会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平等的一面,此时大学生的头脑里便会闪现出“权大于法”的念头,认为高官是可以操纵法律的,然而这种想法是不正确而且没有依据的,中国国家宪法规定,法律是高于个人,而又为个人服务的。没有真正的树立法律意识,就会产生盲目观和倾权关,从而蔑视法律,甚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点在众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实例中也可以看出来。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误区

(一)对于法制教育的划分领域不够完善

许多高校现仍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中去,懂道德的人不一定不会触犯法律,相反触犯法律的人也不一定是不懂道德的人。德育是法律的基础,而法律却是德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仅仅只是简单的将法律教育划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是不利于高校的法制教育的。

(二)仅仅只是书本上讲述法律

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应该是融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而不是单一的将其归结为书本知识的传授,法律意识是需要培养的,而法律素质更是如此。两者的有效结合和有效植入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已,因此在高校中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仅仅只是简单的上几堂课,做几套试卷是不明智的[2]。

三、培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表现和反映是尤为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也离不开高校对于大学生法制的教育。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这里我提出了以下若干建议:

(一)合理安排大学生的法制课程

大学生的法制课程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应该在上课的基础上增加理论实践课程,让现代大学生更好的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可以举行类似模拟法庭,和模拟小场景这样的课堂让大学生来学习。同时在加强法律的传授的同时要注意引经据典,使得法律的传播更加的让大学生感同身受。

(二)构建完善的法学教学体系

法学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法律只是的传播也是走向实践的工具,所以在法律的教育中,为此,我们必须要在加强大学法律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大学生对于法律的重视和对于法律多重价值的肯定和认识。

(三)学校应改善学校的法制环境

学校的机构的框架就应该是以法为中心构定,依法治校,使得学校的秩序按照法律法规的制定下合理有序的进行,让大学生都有着校园法律意识,这样从小到大,由小及大,便能很容易的进入社会之后也保持着法律意识[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高校的法制化教育和法制化体系并不完善,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精神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根据上文我们对于学校的现状的分析,对于高校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误区的分析,我们得出的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是符合当今社会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完善大学生守法规范的。而且面对今年来高校犯罪率的上升,我们提出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是符合时展潮流的。这将有利于高校进一步的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负责的对象,有益于高校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有利于引导现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法制规范。

作者:朱俊洪单位: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春梅.浅谈中国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报,2013(3).

学生法制教育篇10

一、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尤为重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法制教育,如果单独教授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搜集黄河变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小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黄河的变化,从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借此教师抓住机会,向小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图片中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对吗?森林被毁灭了,草原被破坏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为一位我们国家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森林和草原呢?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本节课文,进而向小学生提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小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森林树木和花草,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的教学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

二、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放过每个法制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识,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习法律知识,慢慢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文章内容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在词组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在讲到文中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医生问几个孤儿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老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几个孤儿中的一个,你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吗?”“大家见过献血车吗?”“知道我们国家相关的献血法有什么规定吗?”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提问,然后顺势讲解法律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会为自己的朋友献血,那么我们呢?我们国家的献血法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就是我们自愿献血而不要求任何回报,且等我们长到18岁以后就可以献血了。献血车、献血站的医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伤生病的时候的,都是为救命治病的,而且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献血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用过深讲解,让小学生明白献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即可。

三、课后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