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8:54

成本控制问题篇1

关键词:成本控制;地理;交通;运输成本

成本控制既是一个微观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宏观的制度结构决定与规划问题。通常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总是较多地集中在微观组织(特别是企业)内部,从生产经营角度进行观察。这是一种颇为狭隘的观念。成本的最终决定,客观上受着许多处于组织之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成本控制也不只是唯有企业或其他微观组织才要考虑的问题。在资源有限或稀缺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人类组织的生存与活动,都必然要面对成本控制问题。这种控制除了要求许多具体细致的努力之外,还必须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进行。本文研究地理交通问题的成本控制意义,即是从一个广阔的角度来进行有关成本问题的考察,从中可以就制度及组织结构设计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地理之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来有着重要意义。人类社会发展演进中各个重要阶段的变化,无不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而交通的意义,更表现在极为广阔的领域。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延续中稳定的结构体系,很大程度上与东临大海、西据崇山、北被辽原,中原腹地物产丰富且交通给便的环境条件有着莫大关系。地中海沿岸地区温润的气候与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但孕育了古代希腊和罗马两大文明,而且直接促成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复兴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十五世纪海上通路的开辟打通了通往整个世界的通道,也敲开了美洲、澳洲、乃至亚洲千百年沉寂的大门,也因此而有了澳洲与南美的开发,北美的崛起。随着19世纪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的建设与交通的长足进步,整个世界的格局一步步发生了巨大改变。进入20世纪之后,其影响更是一步步融入到企业组织结构之中,直接左右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选择。跨国公司组织配置的核心,就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以成本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来进行供、产、销及科学研究、融投资等多种活动及资源的系统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和跨国经营的成本与战略优势。这种配置反过来影响各有关国家的内外政策,影响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关系。二十世纪晚期网络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道.R.汉森(DonR.Hansen)和m.m.莫温(m.m.mowen)在《成本管理:会计和控制》一书中谈到,“交通和通讯系统的巨大改进为许多制造及服务企业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市场”。(DonR.Hansen,maryannem.mowen,2003)实际上,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市场一个方面。其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层次上成本安排及成本控制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地理及交通因素始终与成本控制纠结在一起,是成本控制问题研究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古代的大禹治水,从《尚书•禹贡》的资料来看,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了国家管理体系建设及宏观控制中的交通(包括信息沟通)问题。在此基础上,才有国家体制的建立及贡赋的可行基础。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内部交通网络体系也是十分庞大的。其铺石路面积达200万平方英里,比同一时期中国汉朝的铺石路面积(150万平方英里)还要大。便利的交通网是它实施庞大帝国的内部统治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随后之所以分裂成众多处于相对孤立状态的封建庄园,使欧洲社会经济在封建时代处于极度低潮,除了政治及社会原因之外,交通的破坏也是一项重要诱因。中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得益于陆上通路的开辟及海路的开通。威尼斯曾被描述为历史上著名的、具有经营能力和有效行动的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威尼斯商业重要意义的最大奥妙及其成为东西方商品交流市场的原因,就在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作为通往中欧的最近海港,德国商人在此最先到达海口,地中海东部各国商人把货物运到这里也比运到其他市场为近。(詹姆斯.w.汤普逊,1992)在世界历史中,海上冒险家们探求海上通路的行为之所以被给予极高评价,主要因为商道的开通影响并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蒸汽机车及铁道的影响,则为大机器生产准备了一项重要的基础条件。没有便利的铁道运输,就不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将大批产品从产地运往各个消费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也不可能使生产商的原材料供应得到充分保障,并使其成本大幅度降低。20世纪海上运输、航空运输的发展,运量的大幅度提高,运程的缩短及时效性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九十年代之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为世界范围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也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中的种种观念。

(二)地理、交通的重要性也是许多经典论著的核心议题。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将其势力推广到整个世界,是因为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交通的极其便利,以及因之而来的低廉的商品价格。这“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马克思,1972)汤普逊则认为,“象近代史一样,古代史很多是关于争夺商路控制权的历史。”(汤普逊,1992)

亚当.斯密曾经很仔细地讨论了交通运输与分工的关系。他说:“通过水运,为每一种产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市场,这是陆运所不能单独办到的,因此,正是在海岸,以及在通航河道的两岸,各种产业自然而然地开始分工,并得到改进。”(亚当.斯密,1972)究其原因,在于:与陆路运输相比,水运具有很大的费用优势。具体来讲,一辆由两人驾驶,八匹马拉的货运马车,在大约六个星期内,可在伦敦和爱丁堡之间来回运送将近四吨货物,而一艘由六个或八个人驾驶的轮船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在伦敦和利斯两个港口之间来回运送200吨货物。因此,用伦敦至爱丁堡最廉价的陆路所能运输的200吨货物,要开支100个人三星期的生活费以及与这种生活费大体相等的400匹马和50部大车的损耗。而水路运载的同一数量的货物,却只需要开支六个人或八个人的生活费,载重200吨的一艘船只的损耗,以及保险费的差额,即陆运保险和海运保险之差。按照斯密的分析,如果两地之间除了陆运以外没有其他运输方式,在世界各个遥远地区之间,就不可能有多少商业,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的商业。正因为如此,“最先开化的国家就是那些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亚当.斯密,1972)而这又根本上得益于它们得天独厚的航运条件。

威廉.配第分析荷兰的比较优势时,也对地理及交通运输的功用作了极大肯定。这从其《政治算术》第一章标题就可见一斑:“一个领土小而且人口少的小国,由于它的位置、产业和政策优越,在财富和力量方面,可以同人口远为众多、领土远为辽阔的国家相抗衡。在这方面,特别是航海和水运的便利起着最显著而又最根本的作用。”(威廉.配第,1978)配第认为,财富和力量增进的差异,是由各国的位置、产业和政策,特别是海运和水运的便利造成的。荷兰以其极为狭小的地域,之所以能够在海上贸易中一度称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荷兰几乎没有一个工场或商业所在地离可通航的水面一英里远,这就使得其产品的运输成本极为低廉,因为,按当时的情况,水路运费一般只有陆路运费的十五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所以,配第认为,如果荷兰的商业有法国那样的繁荣,那么,荷兰人由于在全部开销方面少花十五分之十四的邮递费和运费,他们的商品售价就会比法国的商品售价为低,而其销路也自然会比法国商品销路更大。

马克.布洛赫在研究欧洲封建社会时认为,“如果说从现在观察到的角度看,欧洲的封建文明有时似乎非常具有普遍性,有时又具有极端的特殊性,那么这种矛盾的主要根源则在于交通条件;这些交通条件有利于将非常普遍的潮流传播到远方,而在某个特殊地方,却阻碍邻近地区进行趋同性影响的交流。”(马克.布洛赫,2004)这种影响遍及世界各地,见诸于各种文明之中。

(三)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对运输成本的影响。亚当.斯密曾指出近海地区在减少运输成本方面的重要性。拉德勒特和萨克斯分析发现,深处内陆的发展中国家比沿海发展中国家平均多支付50%的运输成本。他们还发现,双向运输成本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下降0.5个百分点。(马克.布洛赫,2004)有学者发现,运输成本在决定各国参与全球经济的能力上举足轻重。对于开展国际业务的企业而言,运输成本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更近的年代,地理是发展过程中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已经得到普遍承认。按照地理经济学的观点,自然地理是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主要争议则是集中在运输的作用上。许多大城市最初都是由于靠近便利的水道而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提供便捷而低廉的运输。在现代经济发展及跨国经营中,由地理和交通运输问题而导致的成本考虑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时的成本也不再仅仅是运输成本。S.布雷克曼等著《地理经济学》中提供了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两个很好的说明性例证。一个是关于德国贸易与距离关系的分析,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到德国经济中心的距离(代表运输成本)每增加10%,德国对外的出口就会减少8.2%。另一个例证是在企业水平上关于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生产的分析,涉及的是生产的世界性分布。该例中所反映的事实对于研究现代跨国企业的成本控制无疑具有重要启示。

(四)

地理和交通因素不但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区域内经济的聚集与分布,也决定一个微观组织机构的体系架构。正如现代地理经济学的观点,“制造活动的处所、这些处所之间的关系和其余的空间都是地理经济学中的关键因素。要分析这种关系,就必须把运输成本考虑在内,因为运输成本在决定集聚和分散力之间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S.布雷克曼等,2004)意大利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主编的《欧洲经济史》第一卷中在谈到中世纪欧洲居民的拓居模式时讲道:“陆路运输甚或逆水运输的高昂费用限制那些不值钱而又笨重商品的远距离贩运。”(奇波拉,1988)这一观点,堪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的中国古训的现代翻版。不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历史的观察都会告诉我们,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运输成本高低,都是决定经济范围与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交通运输直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产力布局、产业的集聚程度、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组织的组织结构形式,影响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以及最终利润的实现。如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由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以及随后的大工厂发展中所发生的那样,资本家之所以要冒着负担固定人工及因固定资本而发生的费用风险建立集中的工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采用外包方式分散加工时巨大的运输费用、损耗、时间的延误、以及管理上的不便。在现代跨国公司的发展中,我们所看到的则是因为交通及通讯的巨大便利,一种产品的生产可以分散在若干不同的国家进行生产加工,以获得人工、材料费用及其他资源方面最大的优势。

(五)通过地理及交通因素,我们可以对世界经济发展中许多重要的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这也是之所以把地理、交通问题拉入成本控制研究的根本原因。对成本控制而言,地理、交通问题的重要性,乃是因为与之相关的运输成本。不论是对宏观还是微观经济,运输成本都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也成为研究成本控制及社会经济演进时一项重要考虑。这与科斯将交易费用作为制度结构决定的解释因子有着差不多相同的意义。

总体而言,任何时代的成本控制,都可能表现为基于一定环境条件的具有宏观和微观双重意义的综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控制链条(控制通道)的长短及控制的幅度,总会成为现实的重要考量。转变为实际的观察,则是与社会(包括交易)成本相关的沟通问题。其中的关键因素,乃是交通运输和通讯,地理问题则是决定交通通讯的最重要变量。

参考文献:

1.DonR.Hansen,maryannem.mowen.2003.Costmanagement:accountingandControl.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3

2.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2003.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38

3.詹姆斯.w.汤普逊.1992.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5

4.马克思.197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55

5.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197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23

6.威廉.配第著.陈冬野译.1978.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

7.马克.布洛赫.2004.封建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29

成本控制问题篇2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阐明地理交通问题对成本控制的意义及其内在关系。文中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地理和交通因素始终与成本控制问题纠结在一起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交通问题的重要性本质上在于运输成本,它不但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区域内经济的聚集与分布,也决定一个微观组织的体系架构与利润实现。为此,任何时代的成本控制,都可能表现为基于一定环境条件的具有宏观和微观双重意义的综合体系。论文关键词:成本控制;地理;交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既是一个微观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宏观的制度结构决定与规划问题。通常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总是较多地集中在微观组织(特别是企业)内部,从生产经营角度进行观察。这是一种颇为狭隘的观念。成本的最终决定,客观上受着许多处于组织之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成本控制也不只是唯有企业或其他微观组织才要考虑的问题。在资源有限或稀缺的条件下,任何一个人类组织的生存与活动,都必然要面对成本控制问题。这种控制除了要求许多具体细致的努力之外,还必须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进行。本文研究地理交通问题的成本控制意义,即是从一个广阔的角度来进行有关成本问题的考察,从中可以就制度及组织结构设计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地理之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来有着重要意义。人类社会发展演进中各个重要阶段的变化,无不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而交通的意义,更表现在极为广阔的领域。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延续中稳定的结构体系,很大程度上与东临大海、西据崇山、北被辽原,中原腹地物产丰富且交通给便的环境条件有着莫大关系。地中海沿岸地区温润的气候与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但孕育了古代希腊和罗马两大文明,而且直接促成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复兴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十五世纪海上通路的开辟打通了通往整个世界的通道,也敲开了美洲、澳洲、乃至亚洲千百年沉寂的大门,也因此而有了澳洲与南美的开发,北美的崛起。随着19世纪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的建设与交通的长足进步,整个世界的格局一步步发生了巨大改变。进入20世纪之后,其影响更是一步步融入到企业组织结构之中,直接左右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选择。跨国公司组织配置的核心,就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以成本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来进行供、产、销及科学研究、融投资等多种活动及资源的系统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和跨国经营的成本与战略优势。这种配置反过来影响各有关国家的内外政策,影响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关系。二十世纪晚期网络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道.R.汉森(DonR.Hansen)和m.m.莫温(m.m.mowen)在《成本管理:会计和控制》一书中谈到,“交通和通讯系统的巨大改进为许多制造及服务企业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市场”。(DonR.Hansen,maryannem.mowen,2003)实际上,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市场一个方面。其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层次上成本安排及成本控制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地理及交通因素始终与成本控制纠结在一起,是成本控制问题研究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古代的大禹治水,从《尚书•禹贡》的资料来看,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了国家管理体系建设及宏观控制中的交通(包括信息沟通)问题。在此基础上,才有国家体制的建立及贡赋的可行基础。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内部交通网络体系也是十分庞大的。其铺石路面积达200万平方英里,比同一时期中国汉朝的铺石路面积(150万平方英里)还要大。便利的交通网是它实施庞大帝国的内部统治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随后之所以分裂成众多处于相对孤立状态的封建庄园,使欧洲社会经济在封建时代处于极度低潮,除了政治及社会原因之外,交通的破坏也是一项重要诱因。中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得益于陆上通路的开辟及海路的开通。威尼斯曾被描述为历史上著名的、具有经营能力和有效行动的最有说服力的典型。威尼斯商业重要意义的最大奥妙及其成为东西方商品交流市场的原因,就在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作为通往中

成本控制问题篇3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理念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外市场的萎缩,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企业面临着涅重生的机遇选择,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就是成本控制。一个公司实现高利润的秘诀之一在于有效的成本控制。收入规模相同的两家公司,谁的盈利能力强?毫无疑问,成本控制能力强的公司利润会更高!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成本控制问题作一探讨。

一、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组成

从企业各机构的运营情况和业务差异来看,我们可以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分成研发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等。所以,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以生产成本为主进行的管理,并且需要将这一管理渗入企业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

(一)企业的研发成本。企业研究产品的成本就是公司研发过程中的投入,新产品设计和研发中试制材料费用、试制制造费用以及研发团队费用,以研发过程的成本控制作为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起点,这也是产品控制成本的关键所在。

(二)企业的采购成本。企业的采购成本是指所有与原料、部件的采购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存货的价款、采购货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和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除发票凭据上的资金和过程所花费的资金外,税务花费不能忽视掉,比如增值税务,虽然这些数额不大,但在产品同等价格条件下,同样需要做好成本方案。

(三)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涉及到公司的整个生产活动,其直接支出包括企业直接投入的材料和直接与产品生产有关的人工费用。间接的制造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有关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照明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商品的生产成本也是给商品定价格的主要凭据之一。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获得回报,追逐经济回报也是企业认为其存在的价值所在。用投入产出来表达经济效益,成本作为投入与产出之比的一个方面,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递减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在会计中有一个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这里费用指的就是成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成本越大利润越小,他们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公司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的时候,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方案,从而可以对各方面开展成本管理,帮助公司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成本控制是企业赢得市场、求得生存的保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经济结构调整、同行同业竞争、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公司内部的压力。所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商品的价值、改善商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其中提高销售价格会引起供应商和经销商相应的提价要求和增加流转税的负担,这样也可能会导致销量下降,而降低成本则可以赢得市场,从而求得生存。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过去几乎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膨胀,国内很多零售业总是压不过沃尔玛,究其根本就是沃尔玛的采购成本非常低,也就是它的物流成本。沃尔玛满足顾客需求的方法是:天天低价和优质服务。那么,沃尔玛如何实现天天低价?是由于沃尔玛有主导竞争力的成本控制能力。天天低价的最后就是成本的降低,一元钱的商品它的成本最多一两毛,有着非常高的报酬率。

(三)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生存和扩张,除了要拥有雄厚的资金和领先的技术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成本控制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控制成本使成本较低后,就可以通过价格促销来扩大销量。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对公司成本方面的管理日益重要,只有对这方面的合理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公司的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在成本失控的情况下盲目寻求发展,一味的在开发新品上冒险,是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或者只在产品生产的期间控制生产成本,而忽略产品的研发阶段、采购阶段。二是没有严谨科学的管理制度。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不科学和不完善,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都很混乱,企业日常工作往往是无法可依或者根本就不依法行事,这样的管理控制制度非但没有给企业带来便利,还严重的影响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三是缺乏现代的成本控制手段。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依旧很落后,甚至还沿袭着以前传统的管理理念,成本管理的手段依然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忽视了供应和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忽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四是员工流动性大。员工的流失不仅对企业的技术和经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生产力、客户和员工忠诚度的下降。有的企业只关注了员工的离职成本、替换成本,而没有考虑员工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切实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实务中,很多中国企业重视营销、不重视财务管理。他们没有意识到企业的成本每降低10%,利润可以增长一倍。所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现在迫切的需要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建立和健全与成本控制有关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使成本控制成为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下意识行为。具体而言,企业要树立成本控制的全员参加原则。成本控制从来不能单枪匹马地完成,不管此人多么尽心尽力,因为成本不是由个人造成的。当然领导推动也很重要,企业想要操纵广大员工都加入到成本控制这项任务中来,没有人来主持大局是不行的,领导需要下达一些指标,需要和员工交流,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起带头推动作用。

(二)建立一个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1、进行多方面的造价规划。公司成本规划并不单单只是涉及到公司的生产活动,应该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对应一阶段就要有一阶段的成本规划方案。

2、细化部门成本管理。将成本规划理念贯穿到公司各个部门当中去,从而进一步改善成本规划的发展情况。对于这方面,并不是静态思考的,因为成本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够静态思考的,需要适时而变的思考,才能够更好的提高预测能力。

3、以科学技术促进成本管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能够帮助公司提高生产力,更好地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有了先进的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节省了公司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公司的经济输出。

4、重视员工利益,发挥员工作用。公司不能一味的只考虑公司利益,还要考虑公司职员的利益。公司的运营是需要人去完成的,业务也是需要职员去完成,决策更是需要人来完成;只有将人这一块的积极性发挥出来,才能够更好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推动公司的继续向前发展,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回报。

(三)建立成本控制的执行方法

现在国内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采用的都是比较落后的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基于历史数据的成本控制方法,这两种方法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基础手段,对企业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大。制造业企业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成本,应该改变成本控制的执行方法。如:建立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法、定额成本控制法、价值分析的成本控制法、作业成本控制法等。建立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是指企业对当前的市场形势进行分析调查再结合自身状况,制定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成本控制方法。不论年景好坏,预算仍然是成本控制的最佳工具。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中最普遍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是利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费用定额等)控制成本的各项消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价值链为中心的成本控制方法,不再使企业局限于降低自身成本,对于目前高昂的人力、材料成本,在企业委托外部加工把利润较低或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外包给其他公司产生的利润会高于自己生产带来的利润时,企业应该遵循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成本控制。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将汽车的零件生产外包给他人或者直接购进,来节省不必要的投入。作业成本法(aBC)要求划分公司主要业务,细化流程并分解归并形成标准作业体系,选择重点作业类型,实施精细化作业核算,最终为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当前,我们生存在一个微利时代,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成本不断上升,成本的巨大压力,已经严重危及无数企业的生存。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对于提升市场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时一定要以持续经营为首要目标,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合理的配置资源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露璐.谈谈如何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经济师,2014(2).

[2]马传永.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外经贸,2013(3).

[3]王之翠.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浅谈.商场现代化,2014(28).

[4]舒晓雪.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新理财,2014(19).

成本控制问题篇4

1.工业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工业企业因为自身产品和企业属性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不同,以及存在的差异性,其发展战略和措施也有不同。其主要是进行油气的勘探和采集,在其发展中,影响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为成本、管理、战略,成本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利润收益,采用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管理。

虽然成本控制在工业企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部分工业企业中成本控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1.1成本控制意识较低

从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中国工业企业多以大型企业的形式和结构生存和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变革相对的缓慢。将中国企业和外企的成本管理进行对比,中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观念普遍存在落后的问题。没有成本效益的观念、没有成本管理的思想等等,因为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意识的薄弱,造成企业发展中资源严重的浪费,影响企业的发展。

1.2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虽然当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已经在中国各个企业开始实施,在部分企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合进行分析,企业发展中实施成本控制,需要有相关制度作为保障[1]。当前中国工业企业成本控制实施中,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使得在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3成本控制机构缺失

在工业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得到实施,但是在成本控制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相关的成本控制的制度,还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机构。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多体现的成本预算、成本核算等方便,并且是有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因为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机构,造成成本管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2.改善工业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问题的措施

在当前工业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已经成为企业利润提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的工业企业中得到实施和应用,但是在其成本控制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为了提升企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发展优势,需要将成本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转变成本控制观念

在工业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观念和意识相对的落后,进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成本管理质量的提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将企业的成本控制观念,成本控制意识转变,让工业企业相关成员树立成本效益的观念,从企业经济效益上看待企业的成本控制,还需要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内容和范围进行扩展,将成本控制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保证企业可以降低自身的发展成本,又可以轻松的掌握其发展中的各项信息,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2.2完善工业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的相关的制度、体系、机构

在工业企业发展中,想要充分的实现成本控制,并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需要先将企业发展中的成本控制相关体系和制度完善。在工业企业中建立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机构,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机构中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接着将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体系等完善,例如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等,将这些制度、体系等,落实在成本控制的各项工作中[2]。

2.3加强成本控制的执行和监督力度

即使将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完善了,没有良好的执行也是摆设,为了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发展优势,需要将成本控制落实,并加强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使得成本控制发挥其工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的执行和监督不能是一种摆设,不能是一种形式。

成本控制问题篇5

原标题: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创新策略

摘要: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效益的基础,通过高效的成本管控,使成本支出始终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超支,保证工程效益,由此可见成本控制是建筑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然而目前很多建筑单位并没有采取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模式,现有的成本控制手段较为落后,难以起到有效的成本管控效果。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成本控制;创新策略;解析

在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建筑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保证企业效益。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都只是以工程目标作为成本控制依据,并没有针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展开全过程成本控制,落后、片面的成本控制模式难以起到有效的成本控制效果[1],本文从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建筑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成本控制问题展开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成本控制创新策略。

1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概述

1.1基本定义

建筑项目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建筑单位以某个建筑项目为成本控制对象,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损耗进行管控,简单来说,就是对建筑项目的各类生产费用(见图1),包括材料费、构件费、设备租赁、人员薪资等各类支出进行控制,使这些费用始终在预算范围内。

1.2完善科学的成本控制应具备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应具备以下几项特征:

1.2.1全过程动态追踪性

成本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在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开展实时管控,从而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2].因此完善的成本控制需要具备动态追踪性,即从工程的起始阶段就对成本控制对象进行跟进管理,实施全过程的追踪监管,并在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实际成本与预期是否存在偏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进而实现总体的成本控制目标。

1.2.2前瞻性

出现重大的成本管理失控问题时,建筑施工单位就只能通过被动的补救措施进行弥补,但也只是尽可能将损失降至最小化,并不能完全弥补成本损失。因此科学的成本控制需要具备前瞻性,对可能出现的成本失控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风险,预先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管控的前瞻性,实现主动控制。

1.2.3契合性

很多建筑单位都已经意识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并逐步在建筑项目工程中引进国外或国内某些建筑工程先进的成本控制模式,但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成本控制效果。国外先进的成本控制模式主要是针对国外建筑项目特性进行制定的,而国外建筑项目和我国建筑项目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国内某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模式也是针对这个工程设计的,因此盲目引进成本控制模式并不能和本工程实际相适应[4].先进的成本控制模式可以借鉴,但要结合工程的自身特性进行改良优化,实现契合性,才能真正发挥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

1.2.4全面性

成本控制除控制投入支出外,还实现建筑项目的工期、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平衡,实现全面的管理网络,将工程中各个能够影响成本的因素都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做到全面性的成本控制。此外成本管理不能仅由财务人员负责,每名员工都应当参与到成本控制中。

2当前建筑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成本控制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这主要体现在没有设立专门负责成本控制的部门,将成本控制工作直接交给财务人员负责,使成本控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成本控制效果。此外没有建立相应的成本考核制度,也没有根据成本考核制度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大大制约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难以有效落实。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将成本管控融入到日常的施工管理过程,使成本管控仅成为表面工作,没有将成本控制目标细化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导致各部门的人员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严重制约了成本控制的落实力度。

2.2缺少成本控制目标

要想有效开展成本控制,应当在工程正式施工前,根据各阶段的施工计划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施工过程中以成本控制目标作为成本控制依据,做到有章可循。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预先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导致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十分混乱。因此为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应当从建立成本控制目标入手,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将目标细化,明确各部门职权,共同推动成本控制的有效落实。

2.3成本管理流于表面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存在“重施工,轻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成本管控,几乎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导致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没有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即使实施管理也仅仅是表面工作。例如对于物料成本控制,也仅仅是一句需要避免浪费的象征性口号,并没有落实全员、全施工阶段的物料成本控制,也就无法实现深入的成本控制。

3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创新策略

成本控制问题篇6

摘要:在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发展下,工程施工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在面临着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等已成为施工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现场施工中所遇到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为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依据和实际的改善对策,也为企业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对策

一建设项目施工中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组织设计老套,成本控制制度固化

目前,很多项目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存在缺陷,施工工程中总是先干后算,没有有效的预算计划。在场内护坡工程中,安排的人工,机械都是临时安排,每日工作量没有具体安排,按照工期的要求来施工,每日的工程量、人工费和机械费都是在晚上加班总结性汇总,这增加了调遣成本,而且一开工就出现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窝工现象;其中,有不按合同工期,不合理工序均衡地组织生产的情况。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许多项目部在项目的施工中忽视现场的施工组织措施,只是对工程整体的进度进行管理,没有把成本控制放在工程计划中,现行的责任成本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出现了成本亏损无人负责的现象。在成本的控制工作中,预算人员根本没有做成本的预测和计划控制工作,对于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项目部也只注重从结果上找原因,而事后的成本分析对施工的指导和控制不能起到直接作用。

(二)施工中的人工调配混乱,人员流动性太大

在现场施工组织中,部分项目经理对施工人员的调配缺少成本计划安排;由于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强,施工现场的人员控制就比较松散,为了降低人工费,项目经理往往是使用最少的人工量,例如,在灌装过程中本来由三个人的工作压缩为两个人来完成,这使得施工现场往往人手不够用,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出现了坏桩、废桩等问题,得不偿失,反而增加了工程成本。同时,项目部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员组织计划,施工班组都是流动性施工,在现场施工中交接工作中出现错误计划信息的传递,例如,桩基的错误编辑记录,工程进度的偏差等,给施工技术人员和项目部带来了许多重复性工作,影响了项目整体的效率和工期。

二项目施工中成本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

在项目部的管理中,项目经理没有强调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整个项目的流程安排只是按着施工组织设计,并没有制定在施工流程中项目人员应该掌控的中间过程中成本控制问题。现场的施工人员对材料、设备等使用的成本意识差,加上水、电、油的使用又缺乏管理措施,导致建设项目现场施工中滥用水电,材料浪费现象等。

项目的成本控制的缺陷也在于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没有做到人、责、全的统一,无论是项目部还是到施工班组,缺少成本责任体系,导致人员在成本计划上缺失,也不注重成本控制意识的改善,因此,亟需建立一个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来完善项目管理体制。

(二)人员调配缺少统筹规划

在现场的人员调配管理中出现的由于人工问题而增加成本费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方面造成:一方面,在施工开工前项目部没有制定事前详细的人工使用计划,没有根据项目的进度安排制定相应的人工量,缺少的具体的人工计划必定会影响项目施工的进行,使得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在事后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人工管理的方式,降低人工费用,根据工程量的多少制定多少人工量,并且,采用的都是流动性的施工班组,干完各自规定的作业后就收工,由于各个班组之间缺乏联系,施工流程衔接不恰当,使得交接的环节常常出现问题等。

三对该项目施工中成本控制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建立成本控制责任体系,提高项目人员成本控制意识

项目经理部应将成本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专人,对成本进行全员管理,动态管理,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建立成本责任绩效制度,根据成本控制责任体系,明确各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编制各类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计划完成绩效考核方法,对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审核,按月、季、年对项目人员的考核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奖励,提高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建立成本考核体系,建立从公司、项目部到施工班组的成本考核体系,促进责任制的落实。

(二)制定人员调配计划,合理安排人工

关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排应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人工计划方案,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在工程施工中,应该增加每天早晨由工长派工这个环节。早晨由工长指定上岗民工数,指定的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民工上岗。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置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要施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既要动态管理又要保证项目的有序的进行,对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要按照岗位职责、按岗薪制管理,利益分配与岗位的责、权、利挂钩。只有做到责、权、利的统一,才能使员工有压力,才能增强责任心,才能调动积极性。

结束语: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科。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管理,才能控制项目成本。只要我们从实际工程项目中积累经验,及时发现施工中成本方面的问题,通过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来找出实际解决的办法,在建设施工中全方位、全过程严格把关,深挖企业内部潜力,降低施工成本,就一定能做好目标成本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ahuja.Dozziandabourizlcprojectmanagement:techniquesinplanningandcontrollingconstructionprojects,[m].newYork,2009.

[2]田金信.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李伟,王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成本控制问题篇7

关键词: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一、探讨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不景气,经济增长低迷,但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宏观经济带来活力。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民创新,大众创业,小微企业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由于小微企业的自身弱点,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小微企业一般都是民营和合伙经营,管理模式高度集权制,经营决策主要依靠领导主观意识判断决定,会计工作规范性较差,费用支出管理混乱,成本控制得不到重视。

成本控制是小微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以成本费用为对象,采用一定手段,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总水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通过成本控制,进行费用支出管控,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成本控制,推动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成本控制,能够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完善解决。加强小微企业的成本控制,可以避免经营管理中的盲目性,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促进小微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小微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对成本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

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简单,管理工作粗放,对成本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管理层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和销售,以及对外交际往来关系上,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够重视。在会计工作中,一般只是建立起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来落实税务、工商部门的要求。日常会计工作,只是完成凭证的审核填写,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填报等会计基础性工作,与成本核算相关的费用支出资料不能单独审核处理,对精准的成本控制过程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二)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成本控制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全面推进。小微企业的成本控制常常停留在产品生产过程,工作重心放在生产阶段的费用支出上,如原材料消耗、水电费支出、人工成本等。整个企业视角下的全面成本控制工作努力不够,例如在采购成本、库存成本、营销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潜力,压缩空间很大。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经营模式受到冲击,成本控制体系有所变化,导致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增加,控制质量和效率低下。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够科学,影响企业成本控制工作

产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程序各异,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准确确定产品成本,提高会计核算效率,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小微企业生产规模不大,产品订单量小,产品工艺简单,产品生产的稳定性较差。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较差,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模糊不定,只是将生产费用的简单归集计算,成本项目归集混乱,不同期间的费用支出可比性差,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

(四)成本控制专业人才缺乏

成本控制是深层次的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小微企业会计工作缺乏规范,会计制度不够健全。在岗财会人员都是一些入职时间很短的年轻人,并且流动性大,缺少会计工作经验和成本会计工作经历。会计人员多忙于日常的会计核算,规范准确的成本计算根本无暇顾及。普遍存在的小微企业会计工作稳定性较差,成本控制专业人才不足,导致会计工作的应有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成本控制工作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三、解决小微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的会计工作体系是搞好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成本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产品成本的竞争力,影响企业收益和未来发展,影响经营决策和资金利用效率,企业领导要对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小微企业应当在财会部门配置专职或兼职岗位的会计人员,进行成本控制岗位工作,明确成本控制工作任务,健全核算手续,扎实完善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二)加强成本控制体系建设

成本控制是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有全面的成本控制理念,加强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小微企业的成本控制要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产品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营销过程、售后服务等,形成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协调小微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降低组织运行成本。另外,融资难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尽管政府不断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但融资困难依然存在,同样需要控制融资成本。

(三)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推动成本控制工作

尽管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不够稳定,生产规模、产品工艺存在很多变数,但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削弱,成本会计基础工作要做好。在成本控制方面,避免产品成本核算的盲目和粗放,不能对费用支出估计数字,产品成本进行模糊预计。当产品规格少、生产周期短、成本计算对象具体明确情况下,可以通过成本会计中的品种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费用归集、预提待摊要稳定和清晰。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生产情况的变化,成本计算方法再作调整。

(四)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成本控制水平

搞好成本控制工作,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小微企业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灵活多变、适应市场能力较强的特点,给财会人员施展才华的空间,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成本控制工作牵扯面广,影响范围大的情况,要使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保持延续性,财会人员的稳定性格外重要。小微企业要大胆招聘使用高素质成本会计人员,在工资待遇、责任奖惩上公正透明。要保证财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让会计人员有为企业长期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志亮,杨媛.试论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6(02):122-123.

成本控制问题篇8

[关键词]医院;成本控制;绩效考评

[Doi]10.13939/ki.zgsc.2016.35.155

医院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医疗服务。但为了自身的运营及发展,还是存在一些经济需求。我国的公立医院数量十分庞大,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医院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医院想要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就必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加强内部管理。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成本控制已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但由于该项工作在我国医院起步较早,各方面建设仍不全面,导致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分析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医院实施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1医院成本控制原则

1.1统一领导、全体参与原则

医院成本控制需要遵循统一领导、全体参与原则。成本控制工作颇为复杂,且专业性较高,想要做好这一项工作就必须有计划有规范地进行。[1]医院首先要建设相关成本控制部门,设立医院总体目标,以该目标为成本控制方向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成本控制并非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医院全体成员共同去完成。加强医院全体成员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把成本控制积极落实到工作中,从而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和质量。

1.2新旧核算方法相结合原则

医院成本控制中,进行成本核算在不断改进过去核算方法时,还要学习现代先进的核算方法,做到新旧核算方法相结合,从而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及质量。核算部门在进行新旧核算方法结合时,还要考虑到医院自身情况,根据医院部门体系以及业务结构,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如一些基础数据的收集可采用过去的收集方法,对于数据的核算工作就可以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

1.3自身性原则

医院进行成本控制还要遵循自身性原则。自身性原则是指医院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结合自身医院的特点,如业务结构、经济收入、未来发展方向等。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进行成本控制虽然可有效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但还是要考虑自身性原则。只有建立适合医院内部实情和未来发展的成本控制体系,才能把成本控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2]

2当前时期医院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医院成本管控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现阶段,大多数医院成本管理控制建设还有待完善。虽然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相关规范下,成本管理和控制已经纳入财务工作中。但由于医院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相关管理规范和具体要求也没有明确规定出来,导致医院并没有积极建设完善的成本管控制度。

2.2医院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刚刚起步

虽然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已经逐渐加强了成本管理和控制建设,但由于医院成本控制理念在我国还不算成熟,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有财务人员缺乏成本控制经验、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3]

2.3医院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控制的动力缺乏

医院成本控制意识薄弱也是当前时期存在的一点问题。由于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导致在实际工作实施时各部门积极程度不高。就目前医院内部管理而言,大多数医院只关注业务带来的经济收入,而忽略了内部成本问题,导致看似经营效益高,实则很低。并且一些医院在实施成本控制制度以后,只把该项工作划分到财务人员手中,并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原则。对其他部门成本控制管理力度差,最终导致成本控制管理作用难以发挥。

2.4政府部门对药品、耗材定价机制不完善

在医院成本控制中,对药品、耗材的管理极为重要。然而,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导致这些药品、耗材价格被抬高,造成了医院成本负担。现阶段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依旧没有就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医院实施成本控制的建议

3.1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在医院实施成本控制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资源整合不仅能优化医院内部资源分配结构,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还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提高医院服务效率,从而增加医院行业竞争力。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建议:①仔细核算医院内部资源情况,查看各医疗设备数量,明确医院正常经营对各方面资源的需求,从而进行合理分配,并避免医疗设备重复购买。②加强医院医疗技术资源地整合。在过去由于医疗技术整合程度不高对患者就医造成很多不便。这些不便降低了医院经营效益,阻碍医院发展。③各医院之间也要做好患者信息资源整合,从而避免患者重复地进行检查。[4]

3.2完善基础工作

完善基础工作,提高成本控制质量,最大化发挥成本控制的积极作用。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建议:①成本核算工作应该落实到医院各个科室、部门。加强核算人员队伍建设,争取每个科室都有成本核算人员,从而对单独科室的日常耗损进行核算。②医院整体的核算工作应该规定好相关负责部门进行,并且及时掌握医院成本变动信息,向财务人员进行汇报。③规划好医院整体清查工作,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关时间和事项安排,并要求各科室积极配合。④完善基础制度建设,从一点一滴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3.3妥善处理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

医院展开成本控制工作时,要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有些医院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就忽略了医疗服务质量,虽然减少了医院运营成本,但也同时降低了服务质量。妥善处理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本控制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医院领导要把成本控制重点放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浪费等工作中,而不是一味地减少医疗服务成本。[5]

3.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增加审计监督

在医院进行成本控制时,明确各岗位职责极为重要。具体建议如下:①要根据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合理规范各岗位职责。各岗位之间也要相互监督,从而提高整体工作素质。建立完善的费用支出审核制度,每一笔支出都要及时入账。②完善支出审批制度下各岗位工作规范,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做到统一管理和指挥,从而提高支出控制效率。③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支出审核工作的监督,从而避免因审核工作事物造成的财务漏洞。

3.5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行业竞争力。医疗服务质量差不仅会阻碍医院的发展,并且会带来一定的医疗风险。医院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还要尽可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手段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①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的成本投入。虽然这些投入会加剧医院短期的成本问题,但对长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②加大医疗技术提升的成本投入。该成本投入也不能盲目进行,要找好医院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合理投资,从而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③加强医疗风险防范,降低医疗风险成本。

3.6筛选成本控制考评指标

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考核是一项重要的环节。考核制度不仅能加强医院各职业落实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还能找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优化措施。完善考核制度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①完善考核体系,把考核工作落实到医院全体成员之中。②提高成本控制考核指标的科学性,要根据各部门之间的不同情况,结合医院未来成本活动,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指标。③完善考核方法,把成本控制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中。④建立奖惩制度,从而提高职员的积极性。

4结论

总之,医院的成本控制是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医院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完善各项适应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加强成本控制,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才能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古映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8):145-148.

[2]谭学琴.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24-126.

[3]张志奇.浅谈医院成本控制及其策略[J].现代营销(下),2014(12):34.

成本控制问题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inChina,theeconomy,theconstruction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sdemandhasbecomemoreandmore.Forthegrowingmarket,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engineeringtoensurestrongcompetitivenessatthesametime,toensuretheinterestsofenterpriseswillbefromthewaterconservancyprojectcostcontrol.thispaperanalyzestherelatedproblemsofcostcontrolintheconstructionofwaterconservancyprojectsandcountermeasures,hopetotherelevantenterprisestobringsomeinspiration.

Keywords:waterconservancyproject;costcontrol;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V

0前言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当今社会水利工程建设企业众多,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觅得一席之地已经成为了很多水利工程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建立优秀的成本控制策略是水利工程企业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下面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成本控制中存在问题、成本控制有效手段等。希望通过本文的启发,相关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能够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及策略,进一步加大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相关概念

水利工程是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是一个适用于任何企业的理论。然而在水利工程中,成本控制又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其在水利工程中往往体现为,在水利工程调研、设计阶段,通过对人员成本的合理利用来节约成本。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通过对相关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建筑施工工艺等优化,通过降低可比产品成本率来进行成本优化控制。

2水利工程成本控制必要性和存在问题

2.1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相比于一般的土建施工项目,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施工条件艰难、施工难度大、环境影响剧烈等特点。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而言,这些特点正式企业进行成本优化的重点和难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对项目合理规划,提高人员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材料浪费率、合理化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等方式,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做好成本控制能够有效改善企业内部资金链的流动方式,增大企业资金活力。同时做好成本控制能够为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利润空间,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效益,增强企业同行业内部竞争力。

2.2水利工程成本控制主要问题

2.2.1成本控制的“推皮球”效应

长期以来,由于人员素质问题、认识问题等,导致成本控制处于一个无人管理的状态。人们往往认为成本控制是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导致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在进行生产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成本控制。由于财务人员不了解工程实际情况,无法对工程施工进行优化,进而做不到成本控制工作。这样企业从表面看起来工作分配合理,然而实际上,对于企业成本影响的重点---成本控制却是在进行“推皮球”。

2.2.2成本控制制度和体系的缺失

在我国相当一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企业中,由于相关管理者制定制度、体系不完善,使公司往往只有一套财务制度,缺乏成本控制制度和体系。往往财务工作者和领导者脑海中都有成本控制的概念和意图,但是难以成文或者形成一套科学、健全、系统的成本控制制度和体系。

2.2.3工程质量成本控制误区

工程质量成本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严格达到施工质量进行的相应资源财政输出。部分财务人员错误的认定,高质量就等于高成本。在对于工程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应该结合相关技术人员建议,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来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成本控制。

2.2.4虚假财务成本信息问题

由于企业拥有着利欲熏心,通过随意篡改成本数据、偷税漏税等手段对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成本部分进行修改。另外,企业对于工程整体采用工程类比法,照搬照抄类似工程数据,缺乏详细系统的市场调查、环境分析等环节造成财务成本信息失真。

3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相应手段和策略

3.1树立正确成本控制意识

在工程项目中,进行成本控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从领导者到财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形成一套统一的成本控制意识。上文讲到,成本控制不仅仅是财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领导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共同工作内容。通过形成统一并且正确的工程成本控制意识,能够加强相关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交流,通过合作方式来达到成本控制工作的又快又好效果。进而真正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增加企业利益。

3.2组建成本控制机构

对于水利工程的控制工作除了形成相关统一正确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识,相关领导人员应该抽调企业财务精英和技术施工精英组成成本控制机构。通过专业专项成本控制机构的成立,形成一个具有领导权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财务精英和技术施工精英的合作探讨,制定一套正确、系统的成本控制理论。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广实行,进一步增加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工作成功概率。同时成本控制机构的成立,能对施工过程中相应存在的成本控制不完善问题进行观察、检测、更正等工作,进而形成一套系统的成本控制策略,并且对于以后的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产生帮助。因此成本控制机构应该长期存在。

3.3做好成本预测和市场调查

项目成本预测和相应的市场调查,是达成最终成本控制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具体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相应的市场调查工作,成本控制机构能科学准确的编制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供指导性文件。

3.4利用经济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利用经济措施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是现在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其中分为很多方面。首先,保证企业资金链活力。一个良好的企业应该具有有活力的企业资金链,通过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详细调查,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盲目贷款、过分垫资等影响企业资金链活力的情况发生。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用、机械费用、人工费用等进行合理调查优化。例如在相关材料的采购工作中可以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更加经济的材料供应商,避免利用关系选择材料供应商。机械方面,可以通过采用当下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同时利用先进生产设备机械,能够有效缩短工期,减少机械费用达到成本控制。人员费用方面,通过招收复合型人才、高知识水平人才等手段,通过对于人才的合理使用来优化工期,进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再次,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一套激励制度,来鼓励成本控制。例如,某标段的施工工程中,确立的激励制度的存在,相关施工人员会通过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激励制度就是对已经节约下来的成本进行分配,将节约资金按一定比例分给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这样一方面能从实际工程方面达到成本控制,另外也可以鼓励相关技术人员研究、改良、创新新工艺新方法,一举多得。

4总结

任何企业都不会停下对利益的追求脚步,水利工程建设企业也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企业林立的今天,任何企业想要追求利益都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正确的成本控制策略和方法。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通过每部控制、总体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真正的成本控制效果。

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现状及相应控制策略的探讨研究,希望能为广大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关于成本控制的启发。希望在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切实结合实际,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成本控制,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红霞..浅谈水利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水利科技,2002,(5):56-58.

[2]刘振宇.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J].财金论坛,2011,(22):18-19.

成本控制问题篇10

【关键词】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一、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部分企业开始对外资开放,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大型企业利用资金、市场及技术方面的优势进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压缩了我国部分企业的生存空间。图一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除了外界因素,企业内部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图一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关系

(一)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的需要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忽视供应和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控制,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控制。对企业来说,成本的控制贯穿于企业的每个环节。传统的成本控制的认识以是否节约为重点,只专注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没有树立全面成本控制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成本节约为重点的成本控制,一方面影响短期投入过高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还会因局部目标损害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集体意识不足,忽视“整体面”概念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企业在每个工序都设置了相应的成本责任制,以至许多人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专设的成本管理机构以及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视成本管理为“个人”或“机构”的行为。然而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是由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连缀而成的价值链,即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对各个环节的管理。部分管理者片面的追求各个环节成本的最小化,以达到整个价值链成本最小化。但是在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性,上一环节的成本最小化并不意味着下一环节的成本最小化,更不意味着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最小化,最终企业成本控制过于片面。

(三)企业成本控制缺乏市场观念

我国许多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控制缺乏市场观念,以致成本信息在管理上出现误区。比如部分企业以“降低成本”为原则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但从“成本优势”的标准来说,企业应顺应市场规律,引进年轻有着高学历的技术人才,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二、强化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对策

(一)进行全系统、全过程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应从产品研发阶段入手。产品研发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已成为企业提升其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因此,研发成本费用只能合理化而不能缩减。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有限,可以利用外部的研发力量控制研发成本,例如利用已有专利进行研发,或者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也可以与企业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优化产品设计阶段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最优化的产品应该是满足客户需求而又不包括多余的功能。附加功能必然加大产品成本,但如果附加功能能起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就需要认真分析保留。其余阶段也应统筹兼顾,而不是单一的节约成本。总之,全过程成本控制是从传统的生产过程控制向前延伸到投产前的筹划过程和向后扩展到售后用户的使用过程等一切发生耗费而影响成本的活动过程。

(二)增强集体意识,实行全员成本控制

可对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企业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企业应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自上而下树立起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让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充分认识到全员成本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止境的。在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成本节约奖励、成本超支惩罚等外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可定期开展多媒体讲座同时建立企业官网,适时了解企业内部职工的想法和观点,更好的实行全员成本控制政策。

(三)顺应市场规律,与时俱进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及市场竞争条件之下,我国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产业链与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当前供应链的柔性与敏捷性结合的问题,适当的降低企业供应链的敏捷性,增加供应链的柔性,以降低企业的缺货成本和质量损失成本。另外,企业还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同时在人才吸收方面,企业高层要目光长远,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适时的对青年员工加以培训和引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成本控制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其是一个长期过程,只有企业持之以恒并且顺应市场规律,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曹兴华.企业成本控制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