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医疗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2:50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1

因此在实施大数据分析项目之前,企业不仅应该知道使用何种技术,更应该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除了较早前就开始利用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医疗行业可能是让大数据分析最先发扬光大的传统行业之一。医疗行业早就遇到了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而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这使得很多医疗机构有资金来做大数据分析。因此,医疗行业将和银行、电信、保险等行业一起首先迈入大数据时代。麦肯锡在其报告中指出,排除体制障碍,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美国的医疗服务业一年创造3000亿美元的附加价值。本文列出了医疗服务业5大领域(临床业务、付款/定价、研发、新的商业模式、公众健康)的15项应用,这些场景下,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效果。

临床操作

在临床操作方面,有5个主要场景的大数据应用。麦肯锡估计,如果这些应用被充分采用,光是美国,国家医疗健康开支一年就将减少165亿美元。

1.比较效果研究

通过全面分析病人特征数据和疗效数据,然后比较多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可以找到针对特定病人的最佳治疗途径。

基于疗效的研究包括比较效果研究(ComparativeeffectivenessResearch,CeR)。研究表明,对同一病人来说,医疗服务提供方不同,医疗护理方法和效果不同,成本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精准分析包括病人体征数据、费用数据和疗效数据在内的大型数据集,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临床上最有效和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医疗护理系统实现CeR,将有可能减少过度治疗(比如避免那些副作用比疗效明显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不足。从长远来看,不管是过度治疗还是治疗不足都将给病人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以及产生更高的医疗费用。

世界各地的很多医疗机构(如英国的niCe,德国iQwiG,加拿大普通药品检查机构等)已经开始了CeR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功。2009年,美国通过的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就是向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法案下,设立的比较效果研究联邦协调委员会协调整个联邦政府的比较效果的研究,并对4亿美元投入资金进行分配。这一投入想要获得成功,还有大量潜在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临床数据和保险数据的一致性问题,当前在缺少eHR(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和互操作性的前提下,大范围仓促部署eHR可能造成不同数据集难以整合。再如,病人隐私问题,想要在保护病人隐私的前提下,又要提供足够详细的数据以便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有一些体制问题,比如目前美国法律禁止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entersformedicareandmedicaidServices)(医疗服务支付方)使用成本/效益比例来制定报销决策,因此即便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更好的方法也很难落实。

2.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目前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医生输入的条目,比较其与医学指引不同的地方,从而提醒医生防止潜在的错误,如药物不良反应。通过部署这些系统,医疗服务提供方可以降低医疗事故率和索赔数,尤其是那些临床错误引起的医疗事故。在美国metropolitan儿科重症病房的研究中,两个月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就削减了40%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数量。

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使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更智能,这得益于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的日益加强。比如可以使用图像分析和识别技术,识别医疗影像(X光、Ct、mRi)数据,或者挖掘医疗文献数据建立医疗专家数据库(就像iBmwatson做的),从而给医生提出诊疗建议。此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还可以使医疗流程中大部分的工作流流向护理人员和助理医生,使医生从耗时过长的简单咨询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3.医疗数据透明度

提高医疗过程数据的透明度,可以使医疗从业者、医疗机构的绩效更透明,间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根据医疗服务提供方设置的操作和绩效数据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并创建可视化的流程图和仪表盘,促进信息透明。流程图的目标是识别和分析临床变异和医疗废物的来源,然后优化流程。仅仅成本、质量和绩效数据,即使没有与之相应的物质上的奖励,也往往可以促进绩效的提高,使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更有竞争力。

数据分析可以带来业务流程的精简,通过精益生产降低成本,找到符合需求的工作更高效的员工,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给病人带来更好的体验,也给医疗服务机构带来额外的业绩增长潜力。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正在测试仪表盘,将其作为建设主动、透明、开放、协作型政府的一部分。本着同样的精神,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已经公开医疗数据,包括业务数据。

公开医疗质量和绩效数据还可以帮助病人做出更明智的健康护理决定,这也将帮助医疗服务提供方提高总体绩效,从而更具竞争力。

4.远程病人监控

从对慢性病人的远程监控系统收集数据,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监控设备(查看病人是否正在遵从医嘱),从而确定今后的用药和治疗方案。

2010年,美国有1.5亿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充血性心脏衰竭、高血压患者,他们的医疗费用占到了医疗卫生系统医疗成本的80%。远程病人监护系统对治疗慢性病患者是非常有用的。远程病人监护系统包括家用心脏监测设备、血糖仪,甚至还包括芯片药片,芯片药片被患者摄入后,实时传送数据到电子病历数据库。举个例子,远程监控可以提醒医生对充血性心脏衰竭病人采取及时治疗措施,防止紧急状况发生,因为充血性心脏衰竭的标志之一是由于保水产生的体重增加现象,这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实现预防。更多的好处是,通过对远程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的分析,可以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减少急诊量,实现提高家庭护理比例和门诊医生预约量的目标。

5.对病人档案的先进分析

在病人档案方面应用高级分析可以确定哪些人是某类疾病的易感人群。举例说,应用高级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哪些病人有患糖尿病的高风险,使他们尽早接受预防性保健方案。这些方法也可以帮患者从已经存在的疾病管理方案中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案。

付款/定价

对医疗支付方来说,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对医疗服务进行定价。以美国为例,这将有潜力创造每年500亿美元的价值,其中一半来源于国家医疗开支的降低。

1.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系统(例如机器学习技术)检测欺诈行为。业内人士评估,每年有2%~4%的医疗索赔是欺诈性的或不合理的,因此检测索赔欺诈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通过一个全面的一致的索赔数据库和相应的算法,可以检测索赔准确性,查出欺诈行为。这种欺诈检测可以是追溯性的,也可以是实时的。在实时检测中,自动化系统可以在支付发生前就识别出欺诈,避免重大的损失。

2.基于卫生经济学和疗效研究的定价计划

在药品定价方面,制药公司可以参与分担治疗风险,比如基于治疗效果制定定价策略。这对医疗支付方的好处显而易见,有利于控制医疗保健成本支出。对患者来说,好处更加直接。他们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创新的药物,并且这些药物经过基于疗效的研究。而对医药产品公司来说,更好的定价策略也是好处多多。他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准入可能性,也可以通过创新的定价方案,更有针对性疗效药品的推出,获得更高的收入。

在欧洲,现在有一些基于卫生经济学和疗效的药品定价试点项目。

一些医疗支付方正在利用数据分析衡量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并依据服务水平进行定价。医疗服务支付方可以基于医疗效果进行支付,他们可以与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谈判,看医疗服务提供方提供的服务是否达到特定的基准。

研发

医疗产品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提高研发效率。拿美国为例,这将创造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价值。

1.预测建模

医药公司在新药物的研发阶段,可以通过数据建模和分析,确定最有效率的投入产出比,从而配备最佳资源组合。模型基于药物临床试验阶段之前的数据集及早期临床阶段的数据集,尽可能及时地预测临床结果。评价因素包括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潜在的副作用和整体的试验结果。通过预测建模可以降低医药产品公司的研发成本,在通过数据建模和分析预测药物临床结果后,可以暂缓研究次优的药物,或者停止在次优药物上的昂贵的临床试验。

除了研发成本,医药公司还可以更快地得到回报。通过数据建模和分析,医药公司可以将药物更快推向市场,生产更有针对性的药物,有更高潜在市场回报和治疗成功率的药物。原来一般新药从研发到推向市场的时间大约为13年,使用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药企业提早3~5年将新药推向市场。

2.提高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工具和算法

使用统计工具和算法,可以提高临床试验设计水平,并在临床试验阶段更容易地招募到患者。通过挖掘病人数据,评估招募患者是否符合试验条件,从而加快临床试验进程,提出更有效的临床试验设计建议,并能找出最合适的临床试验基地。比如那些拥有大量潜在符合条件的临床试验患者的试验基地可能是更理想的,或者在试验患者群体的规模和特征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3.临床实验数据的分析

分析临床试验数据和病人记录可以确定药品更多的适应症和发现副作用。在对临床试验数据和病人记录进行分析后,可以对药物进行重新定位,或者实现针对其他适应症的营销。实时或者近乎实时地收集不良反应报告可以促进药物警戒(药物警戒是上市药品的安全保障体系,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评价和预防)。或者在一些情况下,临床实验暗示出了一些情况但没有足够的统计数据去证明,现在基于临床试验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给出证据。

这些分析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看到最近几年药品撤市数量屡创新高,药品撤市可能给医药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2004年从市场上撤下的止痛药Vioxx,给默克公司造成70亿美元的损失,短短几天内就造成股东价值33%的损失。

4.个性化治疗

另一种在研发领域有前途的大数据创新,是通过对大型数据集(例如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发展个性化治疗。这一应用考察遗传变异、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和对特殊药物的反应的关系,然后在药物研发和用药过程中考虑个人的遗传变异因素。

个性化医学可以改善医疗保健效果,比如在患者发生疾病症状前,就提供早期的检测和诊断。很多情况下,病人用同样的诊疗方案但是疗效却不一样,部分原因是遗传变异。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案,或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可以减少副作用。

个性化医疗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麦肯锡估计,在某些案例中,通过减少处方药量可以减少30%~70%的医疗成本。比如,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给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因为早期的手术费用是后期治疗费用的一半。

5.疾病模式的分析

通过分析疾病的模式和趋势,可以帮助医疗产品企业制定战略性的研发投资决策,帮助其优化研发重点,优化配备资源。

新的商业模式

大数据分析可以给医疗服务行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1.汇总患者的临床记录和医疗保险数据集

汇总患者的临床记录和医疗保险数据集,并进行高级分析,将提高医疗支付方、医疗服务提供方和医药企业的决策能力。比如,对医药企业来说,他们不仅可以生产出具有更佳疗效的药品,而且能保证药品适销对路。临床记录和医疗保险数据集的市场刚刚开始发展,扩张的速度将取决于医疗保健行业完成emR和循证医学发展的速度。

2.网络平台和社区

另一个潜在的大数据启动的商业模型是网络平台和大数据,这些平台已经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比如patientsLikeme.com网站,病人可以这个网站上分享治疗经验;Sermo.com网站,医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分享医疗见解;participatorymedicine.org网站,这家非营利性组织运营的网站鼓励病人积极进行治疗。这些平台可以成为宝贵的数据来源。例如,Sermo.com向医药公司收费,允许他们访问会员信息和网上互动信息。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2

>>昆明市21家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与对策分析北大国际医院成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北京市将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家庭签约服务北京市某区各级医疗机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现状调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的影响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基于问卷调查的北京市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分析北京市朝阳区部分医疗机构口腔科及其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对照研究汶川地震后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支持的能力:来自四川部分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江西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状况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调查分析静宁县20家基层医疗机构2010年1~6月抗感染药物用药情况分析北京地区70家基层医疗机构2010~2012年心脏治疗药使用情况分析基层医疗机构检验部门发展状况的调查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南沙新区公办基层医疗机构现况调查浅议新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研究湖南西部地区基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药物使用调查分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01.2009-12.

[2]RichardL,Brendaw,andyG.25yearsofthewHoessentialdruglists:progressandchallenges[J].Lancet,2003,361(9370):1723-1729.

[3].不断深化医改,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药卫生体制[J].求是,2011,(22):3-10.

[4]刘文斌,李跃平.推行基本药物的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0):674-675.

[5]闫抗抗,杨世民,方宇,等.377名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认知情况的Kpa调查[J].中国药房,2010,21(44):4209-4212.

[6]李敏,刘玉,张涛,等.新疆医务工作者对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认知与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29-34.

[7]李鸿浩,杨晓妍,王帅,等.成都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对09版国家基本药物认知与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7):804-810.

[8]胡霞,黄文龙,李亚楠.在新医改中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议[J].中国药业,2010,19(4):2-3.

[9]王洪涛,唐玉清,刘云云,等.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效果评价――基于山东、湖北、四川三省的监测数据[J].中国卫生政策,2012,5(4):30-34.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学监护

临床药学是一门研究药师提供病人保健从而使药物治疗、促进健康以及疾病预防最优化的保健学科。临床药学的实践包含药学服务的原理:拥有专业的治疗学知识、经验以及对确保病人最佳预后这个目的的判断力,同时融合了一些监护的成分,是医药结合、探讨药物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一门药学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学科,临床药学同样具有促进与发展卫生事业,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的新知识的责任。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45%的国家设有临床药师职位,而且多由具有药学博士学位的药师担任。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虽不晚,但一直发展缓慢,对比一些临床药学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们应明确我国临床药学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制定出适应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迅速发展的方案。临床药学主要通过药师进人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传统的医院工作模式使药学专业人员的职能停留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上。随着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日益增高,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药师要积极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运用最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统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给药方案,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推荐各种疾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为促进合理经济用药做出贡献。

美国临床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学服务深入人心,工作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准,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已得到了充分肯定。美国的大部分医院都有一批各专业的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参加查房会诊及疑难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由于临床药师全天候面向患者进行监护,不但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也使患者在病房的花费大大降低。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药师参与的治疗小组可以减少三分之二的不良反应和患者近三分之一的费用。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三级甲等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且许多省、市有关部门所定的《综合医院分级评审标准》也都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然而无论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药学情报工作的开展还都十分不完全。

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未来医院药学的重点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并将逐步建立起临床药师制度在医药卫生体制三大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以药养医”的现象将会渐渐被消除在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不断萎缩、门诊药房剥离等医药分业措施的影响下,医院药剂科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辅助科室局面,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

卫生部科教司下发的《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是对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的规范化文件,为进一步培训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指明了方向。医院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定期安排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学习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并建立相应的临床药师专业知识考核制度。同时让适当人选在科室轮转,参与管理患者、了解患者的实际需要,做到个体化合理用药,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加强与医师的联系,增进医、药、护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医院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对于住院患者,还应建立患者药历。药历是与病历并行的有关病程记录,反映了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全部信息的文件。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已成为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的要求,更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临床药学发展经验,我们应明确我国临床药师工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临床药师的培养教育模式,培养符合临床药学实际需要的临床药师。大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是我国医院药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中国

参考文献

[1]胡晋红.蔡溱.美国的临床药师及其教育.中国药房.1999.10(6)284-286.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临床药学 药学监护 医院药学

临床药学是医药结合、探讨药物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一门药学分支学科。它主要通过药师进人临床,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传统的医院工作模式使药学专业人员的职能停留在药品采购、供应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上,忽略了药学工作的技术内涵,“以药养医”、“重医轻药”的陈旧观念使医院领导对医院药学重视不够,药师获得继续教育机会不多,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尚有欠缺,不能适应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这为临床药学在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随着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将日益高涨,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药师要积极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运用最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统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给药方案,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积极制定和推荐各种疾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扭转医师处方无法监督的局面,促进合理经济用药。

世纪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院药学实践已开始由“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核心”的即“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此模式在国内被广泛称为药学监护。美国的大部分医院都有一批各专业的临床药师,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参加查房会诊及疑难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但他们并不直接从事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由检验科来承担。这样,临床药师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药物的选择、合理使用和监测结果的分析上。美国临床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药学服务深人人心,工作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准,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已得到了充分肯定,据一份调查显示,临床药师在住院病房参与治疗工作中,药师提出的用药方案和建议以上被采纳或经过修改后被采纳,药师面向患者参与治疗,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由于临床药师全天候面向患者进行监护,不但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也使患者在病房的花费大大降低。[www.]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三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且许多省、市有关部门所定的《综合医院分级评审标准》也都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然而无论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或药学情报功的开展还都十分不完全。目前,我国的药物治疗监测品种与美国几乎没有差异,凡是治疗窗狭窄,血药浓度与临床反应关系明确的药物国内都可以做。然而的品种,各医院实际监测还十分有限。

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未来医院药学的重点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并将逐步建立起临床药师制度在医药卫生体制三大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以药养医”的现象将会渐渐被消除在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不断萎缩、门诊药房剥离等“医药分业,措施的影响下,医院药剂科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辅助科室局面,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就必须努力实现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新医改;医疗行业;现状;问题;建议

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0月在“新医改”中明确提出政府应该加大管控力度并且不断增加政府投入。通过政府投入的增加来促进全民医保的实现,促进国内医疗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医疗行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产生过剩的情况。因此,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研究国内医疗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找出当前医疗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医疗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及国内地区区域医疗行业投入的总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甚至存在收费不透明、不合理、服务水平低下等现象。当前,全国范围内占据总人口不足百分之二十的大城市拥有百分之八十的医疗机构、人才和经费,而拥有总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广大农村则缺医少药。

2.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人们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消费比重逐年上升,特别是新千年滞后,弹性系数高达1.3。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百分之一,医疗为事业就会增长1.3%。当前我国一年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大约5000亿元,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一数字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使得我国整体医疗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

3.医疗行业进入全新发展时代

随着我国新医改的实施,医疗行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医院为了适应新医改的要求,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医院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品牌管理阶段,提供特色服务,实现软件和硬件优化升级,满足市场和病人的需求,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建立起长久、良好的医疗供需合作关系。

二、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医疗行业政策逐渐开放

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加上中国加入wto,我国逐步实施开放的医疗行业政策,以便于促进促进医疗行业更好的吸引外资。中国医疗行业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融资渠道单一,从而导致基础医疗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另一方面,庞大的医疗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形成,发展潜力巨大。

2.新医改逐渐深入为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根据2000年2月正式出台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正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新医改的实施是必然要求,必将促进医疗行业更好的发展。

3.“追求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热点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深入,我国医疗行业必将迎来“春天”,加上新时期人民追求高质量、高标准的生活方式,医疗行业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人们能够真正的实现健康生活,不仅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的需求,更是国家对于医疗行业的要求。随着健康费用支出不断增加,加上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医疗行业需求逐渐由治病型向保健型转变,更好的为广大人们群众服务。

三、医疗行业应对“新医改”的措施建议

1.积极引导医疗企业合并和重组,优化现有资源

我国大多数医疗行业中的企业或其他机构规模较小难以真正的形成规模效益。国内范围内的医疗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即便是百强医药企业哈尔滨医疗集团同国外先进医药企业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医疗企业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距离国外先进医疗企业的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引导医疗企业重组,优化现有资源,可以推动产业链优化,实现产品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效益。

2.促进医疗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

首先,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由单纯的追求产量的提

升转变为质量和技术双重提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促进技术不断优化升级,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产品的技术输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产品升级速度,加大制成品和半成品的输出,减少低附加值和低级产品或原材料的出口,更多地向欧美等先进国家出口高附加值的原料与制剂。

3.优化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实施人才战略

优化薪酬福利管理机制,改变和优化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适合医疗行业发展的监督机制去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文明现象。首先,做好岗前分析,明确规定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具体目标,按照“人岗匹配”的原则,选择更加适合的岗位工作,建立退出机制,淘汰不适合的医疗从业人员,净化用人环境。其次,通过业务技能及文化知识的考试、竞赛和培训,促使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夯实医疗行业人员储备,提升人员素质水平。再次,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素质人才的待遇,留住和吸引高层次人才。

4.医疗企业探索更为科学的发展模式

我国现有医疗企业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分别为:市场导向性、广告导向性、战略导向性和品牌导向性。我国医疗行业大体运作模式大体较为单一,不利于更好的推动医疗企业发展。“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国家对药品销售作了严格的规定,坚决杜绝医疗企业的违法推销。因此,医疗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填补市场的空缺,抓住利基市场,采取多样化、复合的运作模式。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医疗行业已经进入新医改的范畴,这次对于医疗行业的改革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新医改明确了今后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及改革的基本方向,随着国家医疗行业相关措施及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将会推动医疗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医疗产业利益链及医疗市场格局,促进医疗企业市场行为发生根本的转变,对未来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与整合将产生更为深远影响。(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易镜明,张一甫,郑磊,李珊珊,徐列海,廖星昊,贺平鸽,丁丹,周思立.医药行业:创新与整合[j].资本市场.2011(01)

[2]贾品,张璐莹,王峦.基本药物制度对医药行业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1(03)

[3]李新洁,徐怀伏.医药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和风险分析[j].中国药业.2011(04)

[4]黄敏,干荣富.新医改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05)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监督管理;医保用户

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是我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初衷是促进医院药房和定点药店之间的竞争,以改善药学服务,合理降低药价各地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权益,纷纷加大对定点药店的监管力度,提高定点药店的准入制度的同时,在后期的经营管理中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医疗费审核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受理举报相结合等方式对这些定点药店进行考核。这些监督管理条例的进一步实施促进了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经营管理规范化,其中就包括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营业员或厂方的资格;对柜台处方药、非处方药、外用药、内服药的摆放;医疗保险药品备药率;医保消费的上下限额度;医保药品的促销行为等都成为定点药店被监督的对象。虽然我国在对这些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监督管理条例上进一步细化深入,但由于监管机制上的欠缺使得定点药店依然存在些许骗保或违规现象。2009年7~12月间,深圳中联大药房作为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其在经营过程中医药换药、不核验社保卡、以药物大肆促销、不如实将信息录入医保系统等违规手段骗取社保基金,共计1733621元,给整个医疗保险体系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进一步拷问了我国定点药店的监督管理体制。

一、定点药店监督管理的现状

(一)准入制度管理

我国对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准入制度管理分为申请和批准两个阶段,提供申请的药店在经营面积、年营业额、社会反响、开业时间、营业范围和营业人员上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江苏省所以规定的定点药店年营业额不得少于20万、至少1名执业药师,在学历与资格上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医保单位根据各地的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分布进行考核,考核分数较高者优先布局。但现实情况却反映了准入制度在执行上的欠缺,很多地方在方圆一百米以内有好几家定点药店,且有些营业面积只有三四十平米,既加剧了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恶性竞争,又影响了医保人员的购药体验,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定点药店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执行不实、审批不严格的现状。

(二)监督检查频率

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部分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在一定时期内的被监督检查次数进行研究发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定点药店被监督检查次数存在较大的差别,与政府物价监管部门或医保单位较近的定点药店被检查的频率较高,这也是因为监督检查较为方便的原因,而距离较远的定点药店颇有山高皇帝远的意味,被检查的频率通常是一季度一次。同时由于社会参保人员越来越多,医疗保险的形势也发展为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造成定点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得相关管理部门检查的难度加大,从而造成对定点药店的监督检查频率越来越高。

(三)网络信息监督

现如今我国医保中心对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存在药价实施监督的价值,通过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以统一确保药品的销售价格不能超过最高限价,而医保中心的物价信息监督管理系统一般会根据国家发改委定期公布的最高限价文件进行录入补充,如果定点药店上传价格超过最高限价则无法使用药店信息系统,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参保人对药物购买的过程中不至于在价格上受到欺骗,因为使用医保卡消费的群众对价格的重视心理比较弱,容易使定点药店在经营过程中违规操作的可能。但随着定点药店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也越来越多,这也对物价部门与医保单位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完善医保定点药店监管的措施分析

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地区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定点药店监督管理办法,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效果甚微,这也使得监管条例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还无法在实际市场中产生效果,这需要政府物价部门和医保单位进行更深入的监管体制改革与更强的监管力度尝试,以适应对定点药店的监管需求。

(一)完善定点药店准入与考核制度

鉴于有些地区对定点药店的准入审查不够严格,造成市场混乱,有必要对地区内的定点药店进行重新审核,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定点药店取消其原有资格,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减少定点药店的数量,便于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缓减定点药店之间的过度竞争,同时对定点药店的监督考核进行创新,对销量突增或较大的药店进行重点监督,以防其在价格与经营上违背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管理规定,比如太高的药物价格或者以药物易物、过分通过物质奖励促销等,违反者进行评级下降、限期整改或付款的处理措施,严重的甚至取消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经营资格。

(二)规范监管程序及完善信息系统

根据地区特定的定点药店配备一定数额的监督管理人员,专人监督特定区域,同时形成负责制。对于监督信息系统强制实行条形码自动录入模式,减少操作流程上的手工输入,建立完备的医疗保险药品信息库,包括药品种类以及相应的价格,对于参保人员的信息也应在信息系统中详细记录,规定各种药物购买的频率及数额,严禁超出规定数额的购买行为。

(三)发动社会监督的作用

在政府部门适当加大对定点药店监督频率的同时,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暗访模式,可以发动社会群众对周围的定点药店进行监督,设置举报奖励制度,呼吁社会公众和媒体共同对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监督行为。通过全方位的监督架构来确保定点药店的规范经验,使医保人员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总结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监督工作随着科技水平和人民群众对就医服务意识的提高,监督问题也呈现逐步解决的状态,但所遗留的如何解决监管部门的执行力以及定点药店的知法守法行为需要我国政府进行不断的改革尝试,在科学技术手段的引领下,合理安排专业监督人员,规范监督程序,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确保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良性运转,使市场上存在的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能真正发挥丰富医保人员看病买药途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鸿翔,汤晓莉.医疗保险竞争与行政监督――基于欧洲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4,67(4).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意见(人社部发[2012]98号)[S].2012.

[3]吴传俭,王玉芳.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地区合作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7).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住院药房;退药;对策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较大,住院患者更是一个巨大的人群,而医务工作者则主要通过药物来治疗住院患者疾病。虽然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1]。但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住院患者退药的情况在所难免。退药的发生一方面影响了药物的安全性、增加工作负担,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次通过分析、统计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药房366份退药登记,分析退药原因,研究应对措施,进一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收集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药房366份退药登记,统计分析其退药科室、退药原因、药物种类。

2结果

2.1退药科别分布见表1。

3结果分析

3.1住院药房退药科别差异住院药房退药科室有所差异,其中监护室退药所占比例最大,分析原因为监护室患者疾病变化快,患者疾病转归较快,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用药方案多变。

3.2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3.2.1由于患者较多,加上我院作为教学医院,实习学生较多,有的医师在忙乱之中开错药物、写错剂型、用法用量写错。同时也存在将成人与儿童剂量混淆事情的发生[2]。

3.2.2有的患者由于医学知识的欠缺,不信任医师的医疗活动,对其实施的医疗活动不信任,拒绝接受其所开具药物治疗。

3.2.3个别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存储条件不合适及药物配置过程不规范等。

3.2.4有些药物效果不理想,对患者疾病诊疗作用不理想,继续使用影响患者疾病转归。

3.2.5住院药房工作量较大,药房工作者在忙乱中发错药物,将药物剂量、剂型发错。

3.2.6医院计费操作人员非药学专业人员,对同种药物不同厂家、不同剂型错误收费,导致药物退药发生。

3.2.7有些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死亡、转院、出院,进而导致药物退药发生。

3.2.8有些药物不在国家报销范围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不能坚持用药。

4应对措施

4.1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明确药物的重要性,真正做好医务工作,对在医务工作中出现开错药物的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如确系个别医务人员不负责任造成,给与相应的处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每一张处方都要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对于实习人员,必须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务工作。

4.2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病人为中心,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诊疗方法,让其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使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让其知道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使其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没有疑惑。

4.3所有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避免错开、乱开药物事情发生。明确药物所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告知患者所有药物都有疗程,缓解患者急躁心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积极调整用药方案,以免延误患者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4.4药房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业务学习及训练,熟练掌握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剂量、规格,相同名称药物的剂量、规格。发药时严格核对处方,做到四查十对,做到准确无误。财务工作者也应该加强业务锻炼,同时了解各种药物的适应症、规格等大体情况,那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避免错误的产生[3]。

4.5针对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及家庭,积极寻找价格低、疗效好的药物,尽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5讨论

在我国目前医疗环境下,住院患者用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超范围用药、超剂量用药、不规范用药等等。进而导致的住院患者退药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对医院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是一方面原因,同时我们医务工作者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针对患者退药原因的分析,我们做出了以上应对措施,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患者退药将大大降低,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将会得到更加有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卫药发[2002]24号.2002.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8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联系形式。因素分析就是将分析对象分解为各个要素,并通过各个要素的分析,对分析对象变动的原因进行解释的活动[1]。医疗收入是反映医院运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2006~2007年医疗业务收入进行统计,应用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医疗业务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变动对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的影响及程度[2],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于我院2006~2007年《医院工作年报表》、《医院财务年报表》,真实可靠。医院医疗收入包括门诊医疗收入和住院医疗收入2部分。

1.2方法[3]与步骤。

1.2.1因素分解现将门诊业务收入(qp)分解为门诊人次(q)、门诊人次平均费用(p)2个因素之积。将住院业务收入(fmx)分解为出院人次(f)、出院者平均住院日(m)和出院者人日费用(x)3个因素之积。表达关系为qp=q×p,fmx=f×m×x。

1.2.2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根据经济统计学同度量因素选择的一般原则,在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使用报告期(2007年)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在计算数量指标时,使用基期(2006年)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因此,分别建立门诊业务收入2个因素指标体系和住院业务收入多因素指标体系,用数学关系式表达如下[4]:

门诊业务收入总指数:∑q1p1∑q0p0=∑q1p0∑q0p0×∑q1p1∑q1p0(1)

住院业务收入总指数:∑f1m1x1∑f0m0x0=∑f1m0x0∑f0m0x0×∑f1m1x0∑f1m0x0×∑f1m1x1∑f1m1x0(2)

利用综合指标体系(1)和(2),对医院门诊业务收入和住院业务收入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见表1;门诊业务收入变动的因素分析见表2;住院业务收入变动的因素分析见表3。表1医院医疗收入情况表2门诊业务收入变动因素分析表3住院业务收入变动因素分析计算表

2结果

由表2结果表明,我院2007年门诊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16.25%,实际增加门诊业务收入1076.03万元。其中,门诊人次增长14.97%,使门诊业务收入增加991.05万元;门诊人次平均费用增长1.12%,使门诊业务收入增加84.98万元。是这2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表3结果表明,我院2007年住院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长29.64%,实际增加住院业务收入2672.72万元。其中,出院人数的增加了24.38%,使住院业务收入增加2202.25万元;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增加了2.62%,使住院业务收入增加294.64万元;出院者平均人日费用增长了1.56%,使住院业务收入增加179.74万元。是这3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分析与讨论

3.1门诊业务收入因素分析

门诊人次的增加是门诊业务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门诊业务收入包括门诊医疗收入和门诊药品收入。在门诊人次费用中,门诊人次平均费用比2006年增加了1.12元,是由于门诊人次同比增长了14.97%,低于门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25%的1.2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门诊业务收入增加主要是由医疗业务收入中的药品收入增加了11.23%、挂号收入增加了21.55%、检查收入增加了21.62%、治疗收入增加了22.93%增加所致,门诊平均每一诊疗人次的检查费增长1.70元、治疗费增长2.03元,药费减少2.32元,说明门诊业务收入增收的效益是比较理想。虽然药费减少了,但是药品收入占总门诊收入的比例仍较高在43.36%,检查收入增加均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2住院业务收入因素分析

出院人次的增加是住院业务收入增多的主要原因。住院业务收入包括住院医疗收入和住院药品收入,2007年住院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29.64%,其中,住院医疗收入同比增长29.44%。药品收入增长了29.86%、床位收入增加了28.52%、检查收入增加了38.26%、化验收入增加了25.69%,平均每一出院者的药费比2006年增长157.04元、检查费增长66.45元,住院医疗收入的增长率低于药品收入的增长率0.42个百分点,药品收入占总住院收入的比例仍较高(46.50%)。出院者平均人日费用略有增加,同比增长了1.56%。从结构上看,我院住院业务收入增长中,药品收入增长、检查收入增长,不是很理想的,不利于医院可持续性良性发展,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控制滥用抗生素和不必要的检查。

3.3对医院业务收入不合理的因素增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1)减少开多检查单,禁止开大处方、奖金分配与药品收入脱钩、核定科室药品比例,超范围按规定比例扣罚等,以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业务收入中的比例,来提高医院业务收入的含金量。

(2)不断规范医疗收费,实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违反医疗收费规定的医保扣款由责任人全额赔偿,以引起责任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使医疗收费更趋规范,尽可能杜绝乱收费。

(3)对卫生材料实行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4)缩短患者择期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从而减少住院费用。缩短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虽然会或多或少从一方面导致住院业务收入减少,但通过加速病床周转次数,多收治患者,会在另一方面增加医院收入。

门诊和住院工作量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业务收入的提高[5]。工作量增加所导致的业务收入的增加是良性的、合理的,而医疗费用的增加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医院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经营单位,必须讲究经济效益,否则医院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但作为具有公益福利事业性质的公办医院,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仍要继续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6],通过积极拓展医疗服务范围,增加医疗服务项目,完善优化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挖掘工作量的潜力,减少医疗费用中不合理的成分,更多地满足人们对医疗、预防、保健的需求,来增加自身的业务收入,在良好的社会信誉中,稳定病源,增加病源,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统计工作实务[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143.

2周静儿.医院业务收入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211.

3孙强强.用综合指数分析我院业务收入影响因素[J].中国医院统计,2007,14(2):112.

4刘其维,李春义.应用综合指数分析我院5年效益[J].中国医院统计,2007,14(1):72.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9

关键词 医疗保险制度;中国医改;美国医改

一、中国医改的内容――四项改革

(1)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以前“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困扰城乡居民的社会问题。新医改方案则体现了公益性。包括最低收入阶层的全民,将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也标志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2)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中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3)服务均等: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新医改规定城乡居民享受统一卫生服务。(4)医药分开: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医保药物将实行统一招标、配送,将规范药品流通,遏制虚高药价。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

二、美国医改流程分析

(1)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政府扩大medicaid和SCHip计划,强制大中型企业必须给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对小企业提供职工医疗保险补助。实现全国保险交换,允许民众可以从国有和私有公司中自由转换或购买保险。(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广标准化的电子医疗信息系统,减少医疗保健成本。确保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好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和慢性病管理服务。改革市场结构以促进竞争。(3)提高税收,增加政府收入。奥巴马医改准备金的一半将来自于税收的增加:一是奥巴马在预算案中要求国会提高富裕人群的所得税,将这部分政府收入用于医疗保健领域改革,确保更多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相关服务。二是奥巴马还打算对企业实行“排污超标购买制”。医疗改革的另一部分资金将来自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产生的结余。

三、中美医改方案对比分析

中美两国的医疗卫生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共同缺陷:人口基数大,贫富分化急剧,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人越来越多;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日益增多,但政府在该领域的支出不足;医疗效率低下。以下就医改方案实施后中美两国的医保流程进行对比分析:

1.医保资金的来源。中国的医保资金主要源于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政府一方面加大对个人的医保补贴,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另一方面增加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美国的医保资金来源主要为公司缴纳以及政府补贴。

2.病人看病的流程。在中国,医生根据病情开出药方,病人根据药方去药店买药,然后凭借发票向保险公司报销。在美国,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做出诊断,接着按照保险公司开列的各类药单,开出仅在上面存在的药方,不得随意开取其它药方。

3.对药品价格的管理。药品的价格在整个医疗卫生成本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开放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能够大幅度减少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中国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药品价格: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但此类措施并不能根据解决医生与保险公司、医生与药厂以及保险公司与药厂互相勾结、贩卖昂贵药品的行为。美国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降低药品价格:推广标准化的电子医疗信息系统:改革医药市场结构以促进竞争;允许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其他国家以更低价格购买安全和有效药物。这些措施从成本上降低了药物价格。

4.监督方案。在中国,政府虽然主张医药分离,管办分离,仍然没能提出有效的措施来限制药品价格的上升以及医药行业的腐败一这是中国政府改革的重点。美国医改方案规定:美国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超过财政预算的那一部分由富裕阶层承担。比如奥巴马在预算案中要求国会提高富裕人群的所得税,将这部分政府收入用于医疗保健领域改革,确保更多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相关服务。

四、美国医改对中国医改的启示

回顾美国医疗保险的改革历程,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1)在医改取向上,国家作用与市场因素的组合和配合,既体现了价值观,同时又是对制度目标的一个现实选择。(2)国家大包大揽要付出沉痛代价,大起大落和折腾不止必将导致物极必反,最终还得再改革:(3)过度的市场化改革之后,可以轻而易举地加入“国家因素”,但是,一旦建立起国家大包大揽的全民医疗卫生体制,二次改革就比较困难。(4)在费用控制方面,重点是供方。政府首先保证所有居民都能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让参保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药医疗行业分析篇10

然而,不断膨胀的大数据也成为整个医疗行业所面临的全新挑战:围绕着病人的诊疗服务,医院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随着这些信息数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将分散的庞大数据通过治理和分析获得有效判析,并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医院进一步实现管理转型、迈向现代化已成为各大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疑问找到答案

对于广中医附院而言,“在数据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工具”和“在统一管理分散的系统及数据的同时提高数据质量满足分析要求”等问题成为医院大力转型的瓶颈。与此同时,这些问题也促使医院开始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数据管理模式,有效加强医院的优化管理能力。广中医附院为此而寻找到的答案就是医院与iBm一起合作的智能运营平台项目——2012年3月,广中医附院正式携手iBm构建智能运营平台,利用iBm在业界领先的业务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为医院管理体系输入至关重要的洞察力,不仅推进医院向管理现代化大阔步迈进,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民生大众的就医体验。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这标志着完整的运营数据分析系统在中医院行业成功部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何伟表示:“随着大数据化时代医疗数据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有效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化的医疗服务业已成为我院的工作重点。此次与iBm携手合作,是希望利用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大幅度提高医院管理透明化,不仅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效激励的工作环境,更是为广大百姓提供更为充裕的医疗资源,提供更便捷安全的医疗环境。”

数据告诉你的

iBm医院智能运营系统致力于帮助医院进行日常运营信息的整合,从医院管理目标出发对医院运营数据仓库进行规划和建模,以医院的HiS、emR、病案管理、医保等系统作为数据源,进行数据抽取、清洗和转换,为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利用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