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十篇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十篇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6:16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1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是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使我们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全党同志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政治观点和政治要求,不断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打好这场攻坚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然而在新的形势下,肩负改革重任的国有企业在党的作风建设的不少方面不尽人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下大力气谋划、开展、创新各项工作,解决企业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保持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推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党的作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抓住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从职工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即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改进思想作风;以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改进学风;以反对形式主义和为重点,增强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加强团结和严明纪律为重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改进领导作风;以廉洁自律为重点,坚持艰苦奋斗,切实改进干部生活作风。

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就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无止境。这是我们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是为中国共产党80周年光辉历程所证明的。无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jzm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灵魂和精髓。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坚持并正确把握了这条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党的事业就会蒸蒸而上,欣欣向荣;反之,我们党的事业和革命就会出现波折和挫折,甚至蒙受损失。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尊重群众意愿,

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坚持党的这一根本工作路线,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的一个根本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和意见,努力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并依靠群众加以解决。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矛盾集中的地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越是要经常到那里去,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以便更好地架起领导和职工之间的同心桥。

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坚决克服不从实际出发、违背规律的胡思乱想和乱闯乱冒;克服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克服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挂在口上、停在纸上的不良倾向。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找准本企业、本单位、本部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以思想解放的广度和深度,促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学风建设

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mzd同志历来强调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问题。改革开放以来,dxp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党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极大的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

中央强调,全党要加强学习,要结合新的实践,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键是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拘泥于一些具体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理论创新,学风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深学透,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用好用活。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学习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完善自己、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党的事业的迫切需要。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能力,我们广大国企领导干部就要不断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不断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工作作风建设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对过去生产力束缚体制的解脱和摒弃,源于对经济市场规律的尊重和依循,但最主要是源于共产党及其带领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汇聚和辛勤劳动,由此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执政党的政治威望和群众基础,也彰显出党建工作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

一、抓好企业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党建工作是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党和国家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纪律的执行,有利于企业始终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利于企业始终将人民群众和市场需要作为生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传统思维窠臼、释放内部经营活力、构建创新机制,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腐败是当前政治经济社会中的毒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亡党亡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和企业改革的重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制度,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弥漫在企业中的不良风气,建立起长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利于深入推动企业党建工作,形成健康、文明而富有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在波诡云谲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主动权和优势地位,成功打造百年品牌、长青企业。

二、当前企业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跛脚走路,企业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被“边缘化”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这种本意是凸出企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被逐渐扩大化和极端化,嬗变成当前“重经济、轻党建”的管理理念。本应是“经济建设和党建”两条腿走路的企业,由于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被“边缘化”,导致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艰难地跛脚前行。企业木桶的经济板块在不断加固加高,而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板块却长期无人问津,逐渐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短板。正如有的企业领导说的:“这些年,我们抓经济建设的这只手又粗又长又大,抓党建的这只手却又瘦又小又短”。不少企业党组织不健全,制度缺失、管理松弛、经费短缺,党组织难以参与到企业重大决策,党内生活难以长期正常开展,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无从施展。

(二)目标模糊,发展推进呈“无核化”散乱式特点

纲举目张,科学明确的目标是企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点。目标的模糊必然带来工作重心的漂移和人力资源分配的散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者只是上级推一步走一步,全然没有章法,呈现出“无核化”的散乱式发展,效率低下、收效甚微。在党建工作上,就体现为党建工作没有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和自身规律办事,“高大上”就是不接地气,甚至同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背道而驰,成为企业经济驱动增长的内在桎梏;内容空洞、任务模糊、责任泛化,难以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和个人上,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就体现为风险防控点的查找与制度设计、管控上照搬照抄,缺乏自身特色,脱离企业实际;对企业内部的岗位不加区分、不加研究,忽视各岗位之间的差异性和风险点的特殊性;廉洁目标空洞化、责任抽象化、考评模糊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流于形式。

(三)人才断层,政工干部出现“老龄化”

当前影响和制约企业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干部队伍出现断层,后备人才建设没有跟上,政工干部青黄不接,“老龄化”严重。这个问题的出现是有多层次原因的:一是企业核减队伍规模,使得政工干部“出得多、进得少”,政工人才锐减并出现断流问题;二是当前社会及企业对政工干部的评价不高,“政工政工,全靠嘴功”,对政工干部存在狭隘、偏颇的刻板印象,这种负面心理暗示诱使年轻人才远离政工工作,使得政工干部源头缺水;三是企业给予政工干部的激励不够,政工干部缺乏健全的上升通道,加之绩效机制的缺位与失效,在激励上也难得到同其他岗位职工相同的待遇,导致人才外流;四是对政工干部的教育、“滋养”不够,政工干部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培训和教育,管理理念、管理手段落后。此外,一些企业对于政工主要领导的选拔和重视不够,任命的干部自身党性和原则性不强,能力偏弱,患了“近视眼”“耳聋病”“软骨病”,不敢同歪风邪气做斗争,客观上助长了不正之风和不法行为的嚣张气焰。

三、新时期做好企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变“单核发展”为“双核发展”,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企业中心工作

随着企业管理活动的发展和社会认识的转变,企业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开始反思企业“盈利最大化”的管理目标,转而提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西方管理学界提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我们所讲的“双核发展”(经营管理和党建工作)不谋而合,都是将企业的目光从狭隘的经营管理中解放出来,投放到更广阔的舞台,专注企业对于经济、社会、国家和人民的价值回馈。这就要求企业从过去“单核思维”下的跛脚走路方式转变到当前“双核驱动”的两条腿走路方式,一手抓生产经营管理,一手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企业要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纳入中心工作,并进管理大格局中,从战略高位推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党组织,完善岗位廉洁责任制度,配齐政工人员,确保经费保障,从思想上警醒和转变过来,以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抓手,创新和改造企业,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坚持发展导向和问题导向,明确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

坚持发展导向,就是要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营”的策略和原则,按照市场规律和企业的内在发展要求办事,合理设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以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对企业经营目标合理分解,完善责任体系,对接企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接“一岗双责”,实现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趋附于企业经营与发展,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到部门、班组和个人。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从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和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预防惩治腐败机制建设的管理漏洞、弊病、风险进行排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以问题为始端、以结果为导向。要明确办法总比困难多,勇于担当责任,从破解矛盾、排除问题的视角剖析企业管理流程,主动从解决企业重点、难点问题的角度上谋划和推动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问题分类原则,对不同岗位的廉洁风险点进行分析,科学建立防控措施。

(三)创新管理途径和管理方法,多方位、立体化推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展

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是一时一域的工作,而是企业战略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需要从多方位、立体化、全过程推动和促进,既谋一时一域,也谋企业大局。笔者认为,从创新管理途径和管理方法的角度,企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企业要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决策提交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规范企业行使权力。加强岗位风险排查,建立岗位职权目录和风险目录。健全采购、接待、会务、资产管理等制度。二是推进企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企业要综合运用多种渠道,推行和实现内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鼓励干部职工和社会对企业进行监督。同时,注重在公开过程中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和汇集民智,从干部职工关心和关切的角度选择公开内容,引导干部职工献言献策,自下而上汇聚民智,推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展。三是加快企业党务和廉政信息化建设,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同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发展的科学化、时代化和信息化。

(四)注重人才建设尤其是“头羊建设”,抓住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关键点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企业发展,推动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关键都在人。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建设,狠抓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头羊”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和推进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快速发展。企业要选配好的领导班子,尤其是选配好的党组织负责人,党组织负责人要立场坚定、思想开拓、能力全面、富于激情,要同生产经营管理领导交相辉映、珠联璧合。同时,要抓好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内部提、外部引的方式提拔和任命一批敢想、敢闯、敢为的中层政工领导干部,搭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这个大舞台。注重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对政工干部评价向正面转变,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绩效奖励制度,完善政工干部职业生涯体系,畅通成才通道,解决好政工干部的顾虑和担忧。加强理想教育,着力解决政工干部队伍中“庸、懒、软、散”问题,给政工干部职工补“精神之钙”。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八项规定”;电力企业;作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201-01

引言:

加强电力企业的作风建设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更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公众性很强,不仅涵盖城乡,更是事关千家万户的生活需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电力企业还是服务行业,随着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健全,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力企业的服务性要求正在不断上升。因此,加强电力企业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1.电力企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1.1电力企业作风建设的含义

广义上的电力企业作风应该包括工作作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学习作风等内容,它的触角延伸至供电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与依法治企、供电服务、生产经营管理、文明创建、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工作均存在诸多交集,彼此交叉,相互促进。

1.2电力企业作风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

党的十六大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八项规定”的出台更是对小康社会的实现的巩固与鞭策。作为民生产业的电力企业应该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能源保障和动力支持,所以电力企业理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真诚、优质的服务。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和加强电力企业的作风建设是树立电力企业良好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规范好社会秩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精神文明的建设,就必须加强电力企业的作风建设[1]。

1.3电力企业作风建设是电力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电网公司不管是在性质、定位还是职责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供电公司是由国家监管、公众监督,与国计民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基础性、公用性和服务性的企业。为国民经济、广大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服务,是国家电网企业的基本职责和根本使命。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加强电力企业作风建设,是企业由“生产经营性”向“经营服务性”的转变之路,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电力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加强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4电力企业作风建设是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途径

电力企业作风建设关系到每名员工和企业的形象,也关系到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甚至关系到电力事业的成败。因此,作风建设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重要性决定了它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开展的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从当前形势上看,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机关、各部门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将作风建设视为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弘扬光荣传统、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省市公司近两年也提出在基层供电企业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口号,由此可见,加强作风建设既是工作所需,也是大势所趋,其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1.5电力企业作风建设是打造“四有”职工的重要抓手

电力企业是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这就要求广大职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守纪、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八项规定的要求下,员工要“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道德素质,不断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把电力企业作风建设、工作作风、思想建设纳入到“四有”职工的建设中,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2.电力企业作风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2.1思想认识存在差距

电力企业部分职工对供电服务要求性的认识不够高,没有从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要求和电力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角度出发,对工作的怠慢与疏忽,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力企业的综合评价不高。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和电力短缺的原因,电力供应处于垄断地位,使得一部分的企业员工不能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一直处在居高临下的地位对待客户。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不会从自身方面找原因,而是一味的指责客户的毛病。这就使得企业员工在处理意见和问题时,方法过于主观,没有用户服务意识。最后是由于经济原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发展不够关心,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单纯地强调经济经营是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忽略了客户利益是实现电力企业效益的基础与前提,经济的发展才是电力实业发展的支撑。例如在接受客户故障报修时,简单经济计算,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与社会效益[2]。

2.2管理体制具有缺陷

随着电力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支撑是用电营销,其表现形式是对客户的服务。在“八项规定”的落实中,这个转变的过程才刚刚开始,有些企业对服务性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把作风建设划入到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没有把作风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所以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二是电力企业机制不到位。从现在的管理体制上来看,行业作风建设相对于电力安全生产建设是比重是较轻的,因此企业人员把更多的精力倾向于企业安全和经济效益中,作风建设制度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2.3监督力度始终不够

部分企业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发生了原则上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侥幸心态,对违纪行为也是得过且过,所以在监督制度和处罚力度上还存在很多缺陷。有的企业监督制度的存在可以说是“纸老虎”。“八项规定”根本得不到彻底的贯彻落实,监督渠道不够顺畅,听不到人民群众的声音。有的企业则是缺乏现在化管理,没有实现对服务的监督,只是临时检查,导致监督检查的缺乏实效性。

3.加强电力企业作风建设的措施

3.1深化认识,规范行为

在“八项规定”的要求下,加强电力企业的作风建设,落实“四个服务”,做到与时俱进、打牢基础、综合治理、创新管理。

与时俱进。“八项规定”就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成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规范企业的思想与行为,是不断推进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水平而不断努力。

打牢基础。这就要求强化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服务理念,时刻牢记“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努力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到“八项规定”的要求之下,才能不断推进电力企业作风建设与服务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治理。“八项规定”的提出是规范企业活动的准则。电力企业把作风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融入到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以达到企业综合水平上升的目标。

创新管理。从当前的形势中可以看出,供电体制、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影响企业作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结合“八项规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应该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善服务理念,建立以供电服务和营销相结合的管理系统,实现内部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的创新,从而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供电服务体系[3]。

3.2深化改革,标本兼治

加强电力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标本兼治,“本”体现在制度和机制上的改革。一是随着企业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已经逐渐走向了市场化,面向客户。二是对制度的管理,要实现从“管得好”向“服务好”的转变,不断规范企业制度管理,更好地服务客户。三是加强供电企业领导者的工作交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内涵,提高服务水平,有效的防治不良行为的发生。

3.3强化监督,优化服务

要重视和端正地对待客户的投诉,树立“客户第一”的意识与思维习惯,即使客户的投诉是失实的,也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对待工作,把处理客户投诉的过程当成提高自我、宣传企业的过程。电力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客户的投诉,即使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疏忽。认真分析客户所投诉的一些难点和热点,不能因为投诉量小,而忽略管理。这将关系到企业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印象[4]。

4.结语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遇到很多诱惑,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八项规定”,明鉴立身,抵制诱惑。以“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强化电力企业作风建设,通过不断弘扬正能量,持续传递最美力量,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抓作风建设促经济发展[J].共产党人,2011,1(2):5-7.

[2]田志宪.加强作风建设促进企业发展[J].供电企业管理,2012,7(2):2-5.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4

主要做法

一、抓作风,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以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和“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全面贯彻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我局在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近4个月的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和“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突出问题”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通过认真开展学习讨论,深入查实找准问题和扎实整改健全长效机制三个阶段,全局新风正气得到弘扬,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整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活动中,班子成员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并集中专题讨论,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同时通过“自己找”、“同事帮”、“群众许”、“班子议”、“上级指”等方法,以发问卷调查、设举报电话、聘请行风义务监督员、召开民主生活会、召开干部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形式,查找各自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收集社会各届人士的意见和建议21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班子成员带头抓整改、抓督查,确保了活动成效,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积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了学习考核制度、绩效考评制度、上下班签到制度、服务承诺制、延时服务制、政务公开制、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述职述廉制、民主评议制、车辆管理制等制度和措施,使各种行政行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使此次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针对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今年,我们在抓队伍建设上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树立服务意识,民本理念;树立敬业意识、爱岗敬业、珍惜职业荣誉,树立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树立学习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通过学习教育,全局学习空气浓了,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得到了加强,队伍精神面貌得到有效改观。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始终坚持把加强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提高队伍的业务技能。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坚持学以致用,坚持以考促学等方式逐步建立促进学习的激动机制,全局干部人均记录业务学习笔记15000字以上。为加快本局信息化建设步伐,我局先后两次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计算机知识培训和oa办公自动化培训,队伍的业务技能有效提升,为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人力支持。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为根本,促进队伍建设。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做到察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推动各项工作。同时把加强队伍的法纪教育,转变作风作为重点,认真贯彻执行总局、省局的“禁令”、“禁规”,加强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执法行为、执收行为;进一步巩固行风评议成果,切实解决“懒、浮、软、奢、占”等突出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的队伍形象。

四是关注民生,切实开展惠民行动。为全面开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我局积极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解,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工作中,始终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开展惠民行动,切实解决群众、企业所想、所需,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充分调动发挥协会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时给他们送去生产生活的急需物品,体现人文关注,共建和谐社会。今年我局先后为贫困村和玉山镇受灾群众捐款捐物价值近万元。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坚持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根据省工商局《关于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市工商局《20__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关于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从组织领导、任务、方法及步骤、目标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使廉政文化“五有”、“五上”、“五进”,初步形成了廉政文化体系的基本框架。今年4月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巴中监狱进行了警示教育,观看了反腐倡廉警示图片资料,听取了服刑人员的忏悔报告,使干部职工深受启发和教育。同时,以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监察局《关于严肃查处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规定》为重点,切实落实监管责任、行政执法责任以及收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职责要求,自觉规范执收行为、执法行为和行政行

为,确保市纪委、监察局“六项规定”落实到位,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以建章立制,抓制度建设为关键,认真执行执法办案“四分离”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罚没物资处理备案制度,切实规范行政行为,确保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构建职权和谐,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抓效能,着力提高行政效率

今年,我局继续坚持把提高行政效能作为工作的重点,以解决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作为突破口,以建章立制,狠抓落实为关键,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效率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三种意识,切实尽职履责,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职能到位,促进经济发展。

(一)明确岗位职责。对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了每名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实现工作责任到岗到人,推行了岗位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且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制度体系,确保工作人员尽职履责。

(二)着力提高行政效率。要求工作人员始终牢记效率意识,做到换位思考,多为企业、业主着想,多给企业提供方便。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采取了系列有效的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如针对重点企业,外来企业,采取上门服务的方法。同时,针对小企业多,下岗职工多的特点,积极推行引导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为企业尽可能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的认同和好评。

(三)加强行政效能督查。充分调动和发挥纪检监察、法制、作风整顿建设监察的作用,采取以暗访为主的督查形式,实行过错责任倒查,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督查。同时,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企业代表、行风义务监督员、个私协会会员代表,对行政效能进行绩效评议,自觉接受其监督,力促行政效能的提升。今年已召开绩效评议座谈会2次,征求企业,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三、抓创新,着力推进监管执法方式的转变

针对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表现出监管方式方法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监管执法方式的创新。

(一)规范经济户口,强化企业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基础档案信息,规范企业经济户口。以年检为契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截止目前,应参检企业856户,实际参检企业819户,其中法人企业470户,个人独资企业38户,营业单位311户,年检率95,年检合格率100。通过年检及时完善了企业基础信息管理台账,为日常监督管理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增强了监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二)建立健全企业信息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基础信息,及时整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业务系统作用,逐步实现信用监管。充分利用企业登记信息、信用信息、商标广告信息和市场巡查信息、案件查办信息并进行及时整合。同时,结合企业的行业风险特点等逐步推行对市场主体实行以a、B、C、D四级信用分类监管,并结合实际加强了对严重失信企业、高危行业、热点行业的近距离监管,特别是对网吧、加油站、房地产企业等高危热点行业实行零距离监管收到实效,增强了监管的效能。

(三)注重监管执法方式的转变。逐步推向人性化、柔性的行政执法方式,建立行政约见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指导。主要推行了主体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知、突出问题约见、管理责任建议等柔性行政指导方式,逐步实现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寓服务于执法、融执法于服务”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创新实践。如今年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31家企业,仅对其中12家存在较重或严重问题的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对22家轻微违规企业进行了行政指导建议,力促企业及时规范,此举受到企业认同。上半年,共处理程序案件8件,简易案件19件,结案率92,罚没入库达40000元。在年检工作中,我局坚持通过报纸、电视、门户网站、邮寄送达等形式年检公告,及时告知和提示相关企业及时办理年检事项。对未及时参加年检企业进行逐户走访,引导帮助企业有效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为企业排忧解难,赢得企业的好评。

(四)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力促行业自律。为有效提高监管执法效能,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坚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个私协会的作用,促进企业自律。以发挥个私协会“三自”作用为重点,积极组织引导会员参加协会组织的法律法规培训会、座谈会和各种活动,通过活动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协会的向心力;通过协会畅通了企业的合理诉求,及时交流和沟通,促进了业务工作。同时积极发挥协会在构建以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监管执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与企业实现交流沟通,实现和谐监管,不断提升行业自律的水平和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推行政务回访,确保执法公正。继续坚持推行政务回访制,深入企业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班子成员、监管执法人员通过对企业的定期、不定期走访,及时掌握企业所想、所需,有效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有效增强了执法人员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意识,提高了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转变监管执法方式方法,确保了公正执法,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抓制度,着力创新监管服务机制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服务工业强市战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抓思想认识,更新服务理念;抓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机制为重点,着力营造全新的政务环境,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抓认识,更新服务理念。我局始终坚持加强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能意识为主的服务理念教育,在全局提出了要树立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的服务理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自觉做到寓管理于服务,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业强市”战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通过此举,全局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加强,确保了职能到位。

(二)抓服务环节的改善。在硬件上我们加强了服务窗口建设,添置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完善了等候大厅,尽力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办事环境。在软件方面,继续深入开展了争创示范岗主题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真心为企业服务,真情为企业办事,真诚为企业解忧,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抓政务公示制度,实现“阳光”政务。我们坚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把群众最关注的内容作为政务公示的核心,从服务、监管、执法三个层面入手,合理安排公示内容。把分局的机构设置、权限职责、人员信息、行为准则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对号入座、快速办理;把年检规程、材料要求作为重点,自觉接受企业的监督,实现“阳光政务”。

(四)全面推行政策法规咨询、一站式办事、公开承诺、流动和上门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深化了服务承诺制、企业联系制和政务回访制度,同时创新推行了延时服务、全

程跟踪服务、预约服务等人性化服务举措,竭力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环境。如我局车辆管理办公室长期坚持流动办照服务,开行“流动办照服务车”深入玉山、茶坝、雪山等相对偏远的乡镇为从事个体运输服务的业主现场办理营业执照,深受群众好评。又如企业监督管理办公室切实转变传统的“从堂式”年检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及时深入企业,上门为企业办理年检手续。先后对分支机构较多的联通公司和中国移动公司在巴中设置的30余家营业机构进行了上门年检,受到企业的好评。(五)建立联系企业的互动机制。我局坚持开展“走近企业”系列活动,局班子成员坚持联系企业,机关干部职工每人联系2—3户企业。通过“走近企业”活动,深入企业,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加强与企业的横向沟通;同时,建立与企业互动机制,及时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防患于未然;又可以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执法观,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加强行政指导,优化服务意识,提升工商执法的新形象。如我们通过对近30余户外来企业的专访,及时掌握了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征求了业主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更好的服务外来企业找准了着力点,改善了服务质量。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5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也称之为企业文化力,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即企业家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管理和企业环境等。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成员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和内在驱动力,是企业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源泉。2010年4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正式,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文化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扩大开放的自觉思维孕育出企业文化的理论探索高潮,并随之将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国内学者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途径、跨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以及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人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在对企业文化的鉴别与认识方面,刘光明认为企业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谭伟东强调企业文化应是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的一个子属,是一种集团文化,一种组织文化,一种以经营与管理为本质特征的实体文化。它既要包含企业的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同时也要外化为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制度规范以及文化符码与标志。

对于企业文化与人的关系,余非、孙红湘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强化企业文化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是人而不是物,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最重要的资源载体,所以创新的人才是知识经济中企业的核心。同时,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好的理念应当注意发扬光大,而且要吸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这样才能创建有生命力、有创造力,有质量的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的传统基础与构成要素,张同起、刘运娇思考了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的传统,和企业文化强调归属感和向心力的宗旨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与人交往以“和”为贵的思想,也对企业文化建设中为达到组织内部员工的和谐与调动工作积极性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他们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追求,强调个人对时代的贡献,这与当今提倡企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一致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的思想保证。赵东认为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和谐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顾客为本,二是以企业员工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把核心价值观在生产和服务中体现出来,在深入员工的内心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成长起来。

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周丽认为企业文化既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良好土壤,同时企业文化又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企业文化具有哲学性、民族性、理念性、人本性、独特性、动态性、应变性等特征,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源。

除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外,我国学者在对国外理论模型的分析、借鉴和比较的基础上,也从方法论上提出了符合我国特殊情况的量化分析模型。郑伯曛构建了组织文化价值观量表(VoCS表),他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种内化性规范信念,可用来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VoCS量表一共分为九个维度:科学求真、顾客取向、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团队精神、正直诚信、表现绩效、社会责任和敦亲睦邻,该表内的每个维度都有一种正相关或反相关的作用。王国顺在对Dension企业文化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描述企业文化状况的45个结构化问题,收集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条件检验后,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文化的七个维度,分别是企业意识,员工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核心价值观,顾客意识、目标愿景等。

二、企业文化的视角衍变:风险管理文化。

作为企业的思想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也在与时俱进,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为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应运而生,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既是对现有管理手段提炼、整合和延伸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培育、发展和运用的过程。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以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意义。

所谓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目标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这种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通过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共同构筑成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完整文化体系。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代背景下,风险管理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

(1)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聚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这种融合企业新的发展要求和风险要素的管理文化是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培养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塑造凝聚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危机意识和大局观的土壤。

(2)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基础。

风险管理文化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企业“软实力”

的本质表现,决定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促进各项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现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风险管控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只有把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推广得更宽、更深、更广、更牢,才能使改革发展走得更稳、更远、更高。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转化为企

业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也是彼此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最佳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从事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借助风险管理文化的力量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2.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不同的风险文化,将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措施。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可以说,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风险文化。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一个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1)精神层面的危机文化———居安思危。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又叫风险管理的精神文化,相对于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处于整个风险管理文化的最深层,并成为风险管理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首先体现在精神层面,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本能性危机意识,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危机防范的意识;二是形成“风险可以防控、风险蕴含机遇”的前瞻性危机观念,实现对自发、分散的危机意识的整合与提升,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认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逆向思维、超前防范、综合管理、分而治之”

的系统性危机思想,从全面的角度辨识风险,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风险,从系统的角度评估风险,从专业的角度控制风险,从发展的角度监控风险。

(2)制度层面的合和文化———融会贯通。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精神文化的渗透、指导、调整作用,必须有一个逻辑秩序,这就是首先通过制度文化的层面或环节发生。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其次体现在制度层面,具体包括三个理念要素:一是“自上而下梳理、自下而上提炼、专业横向贯穿”的风险整合理念;二是“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开展流程化设计、实现系统化运作”的管理融合理念;三是“发挥信息化优势、打通信息孤岛、强化沟通协调”的信息聚合理念。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通过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中融入风险整合、管理融合和信息聚合的理念要素,建立一体化的流程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在企业上下内外之间的有效识别和系统整合,风险管理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的融合以及风险信息在企业各层面完整快捷的传递,从而形成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3)行为层面的攻防文化———灵活务实。行为文化一般是指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具体行为、具体操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行为风格、行为风尚,它独立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又不可分割。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还体现在行为层面,侧重于攻防两个方面。攻防文化也是中华武术的精髓,讲究的是灵活务实、简洁高效。在风险管理中,攻就是主动出击,超前防范,通过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它要求员工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根据内外部工作环境的特点,不拘泥于理论教条,在业务(管理)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风险,并重点从事前预防的角度加以控制;防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风险发生的应急预案,提高危机攻关能力,力争将风险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物质层面的目标文化———安全第一。文化作为人们特定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物,都有一定的载体表征、表达出来或固定、凝固、保存下来,器物是其基本的、最终的载体,这就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也有物质层面,这就是通过企业风险管理形成的安全的生产设施、设备和空间环境,安全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安全的企业产品及其服务设施等以物质形态存在表现的文化方式。从风险文化的特殊功能来说,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成果正是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也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终结果、最终目的:

环境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这三个安全必然达成企业财产安全、价值安全、目标安全。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体现在物质层面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一物质层即安全的环境及其资源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二物质层即安全的技术及其服务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三物质层即安全的产品及其服务设施。

有了灵魂———精神文化和灵魂的载体———制度文化,才有相应的活动行为即行为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过程,才生产、创造出相应的物质产品即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本质上就是人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有形载体和终端产物。

3.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1)将风险管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筑风险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因此,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将危机意识寓于全体员工,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合力抵御风险,这样才会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企业应借助文化教育平台,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主动关注、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使风险管理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在此过程中,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或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同时,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

(2)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日常的管理流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绍兴电力局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效果,要使风险管理工作较为有效地开展,最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明确企业各层面的风险管理目标、主体和内容,使其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通过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企业各项业务和日常管理之中,在量化风险的同时,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3)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到风险管理实践。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绩效的概念,将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因片面追求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而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持续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一种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正确干预的文化,杜绝“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营造风险管理的互助氛围,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4)将风险知识和管理经验集成以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应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演练相结合,注重两个信息库的建设:一个是风险数据库,通过动态显示企业各层面当前面临的各类危险点及风险等级,让员工掌握其所从事的工作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另一个是风险知识库,以风险知识和事故案例为主,将零散的风险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化,帮助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在企业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全面提高广大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风险管理文化的引领,使全体员工在认识风险中学习,在分析风险中反思,在防范风险中提高,为企业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实现更远大的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三、适应企业制度创新,构建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企业制度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它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也必然流于形式、无所依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一点一滴地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制度的必要补充。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它以>,!

企业制度创新一定是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企业制度创新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于约束和激励员工的正式规范、规则和程序等的变革,它必须建立在一套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之上,并且必然会招致既得利益者的抑制和反对。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企业文化变革来解释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和目标,争取员工对企业制度创新的支持和认同。同时,观念上的认同为制度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基础。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激发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如果企业制度创新不能赢得企业员工在文化价值观上的认同,那么不管它设计得多么精妙,都可能只是一些繁琐复杂的奖惩条例,而不可能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因此,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之上。

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必须相适应。具有强制性约束的企业制度必须与非强制性的企业文化约束相适应,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理性目标。同样,引入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予以响应,这样的企业文化变革也注定不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适应变化、提高绩效的两种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文化变革又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文化是柔性的,制度是刚性的,只有刚柔并济,管理才能显出成效。因此,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是我国在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制度文件。2004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企业管理风险,以创造和保护企业的价值:

第一,帮助企业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第二,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第三,提高企业的绩效。国资委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2010年4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正式,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中国企业主要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在风险管理执行方面,还有如何夯实风险管理文化及将风险管理与业绩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应当建立一个机制以促进问责制和有效的业务风险管理,从而使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回报成正比。有效的风险管理往往经历不同观点的冲突,并且需要在风险管理者和业务部门主管间进行制约和平衡。如果企业文化无法将有效的监管架构和风险管理效力相融合,风险管理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最优化。因此,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视角的衍变,大力开展持续的风险教育,开发并借助交流渠道和教育课程加强风险文化,提高对风险职责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是企业应对风险管理挑战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

[2]杜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J].金融发展研究,2009(12)。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廉政建设企业形势新时期

当今,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然而由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过程中的失误和漏洞是不能完全避免的。这就给少部分意志薄弱、经受不住诱惑的腐败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给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基于此,企业要想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提高对反腐败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加强反腐倡廉,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当前国有企业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

要想搞好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工作,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目前,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工作面临的总形势是好的,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了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工作思路

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要做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党的基本路线为基本方针。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国有企业要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两个基本原则和突出“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消极腐败现象的工作力度”两个重要环节,同时认真做好“企业领导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和效能监察”三项重点工作的工作思路。

2.加强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成立了自己专门的纪检监察机构,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加强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企业党政领导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上级有关规定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正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稳步向前推进。

3.国有企业廉政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来,党中央就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定和制度,同时针对国有企业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自律的“八不准”条例,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规范企业领导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国有企业消极腐败现象上升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查处了一批发生在国有企业中有影响的大案和要案,给予违纪违法人员以有力震慑,国有企业消极腐败现象上升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根据国有重点骨干企业调研联系点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1992~1999年,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查处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人数,从占党员干部总数的2.9%下降到1.1%,该数据表明国有企业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

二、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给予成绩充分肯定的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少数干部腐败犯罪的心态值得关注

少数干部表里不一、虚有其表,说一套做一套,私权意识强;或者官官相护,产生腐败集体安全感;或者工作时利益弥补心理强,贪占意识、侥幸心理、球心理、麻痹大意、失望心理、拜金意识等心态时有发生。

2.少数制度和管理跟不上改革发展

近几年来,一些企业相应的制度、机制和管理没有跟上企业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致使失控现象比较严重,出问题比较多。例如在企业改组改制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各种手段侵吞转移国有资产;以企业实力开发技术、市场为垫脚石,然后“跳槽”带走技术、市场和人才,给国有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恶意经营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利用特许经营权走私贩私,偷税漏税;谎报出口,骗取国家退税;截流海外资金,在国外建立小金库,供自己挥霍享乐等等。

3.现象屡禁不绝

虽然一些传统的反腐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但腐败却像雨后春笋,屡禁不绝。比如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和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或优惠条件;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用金钱拉拢腐蚀党政机关干部,编织保护网等等。

三、加强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1.要强化表率意识

如果党的组织对群众的意见和利害放置一边,不闻不问,怎么要求群众信任和爱戴这样党组织的领导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不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肥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能切身践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因此,要想让干部群众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带头做到,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2.要强化形象意识

人们常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人民群众都是从一件件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中,从一个个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中,来观察、了解、认识和评价党的形象、党的工作的。党的各级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才能够在群众中产生感召力和凝聚力,“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才有了根基。

3.要强化廉洁意识

拒腐防变,保持清正廉洁不仅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一种不言而喻的“承诺”,如果谁践踏之、背叛之,谁就背弃了广大群众的意愿,谁就亵渎了党的形象。基于此,党员干部,凡事都要注意影响,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处严起,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姿态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真正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惑,不为物所累,不为色所迷,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以清廉之风净化社会风气。

4.要强化纽带意识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仅要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群众、感召群众,还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尊重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使广大人民群众和我们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劲儿往一处使,共同推进党风、政风、民风三者的良性互动,使我们党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面前,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胜云.影响企业廉政建设因素及反腐败任务[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2).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7

下面我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角度,向大会报告三个方面的工作,请同志们予以审议。

一、团结拼搏、奋发进取,20__年公司系统党建工作再创佳绩

(一)“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结出硕果

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创建过程。公司党组在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中,始终把组织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紧密结合,把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决策与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把严格制度执行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系统性思考与精细化管理紧密结合,把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与深化干部考核紧密结合。制订了基层单位“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管控计划,分季度进行抽样、考核、点评、反馈,确保“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层层推进。通过全面开展“四比四查一提升”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基层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推行“两法两规”,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基层单位干部公开竞聘过程指导,建立296人的处级后备干部队伍,安排49名同志进行双向挂职锻炼。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将年度考核、跟踪考核、届中考核、任期考核有机结合。引用目标管理,对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同岗对标”、分类排序,对部室正副主任进行业绩考核和排序。加强对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的指导,提高了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关心离退休干部,培养老干部健康情趣,组织离退休合唱团参加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型演唱会,得到省委郭金龙书记的表扬,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20__年,公司系统“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结出丰硕成果。省公司被中组部、国资委党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唯一受表彰的单位,同时又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24个基层单位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平均得分96.62分。

(二)党风廉政建设成绩显著

完善监督网络和监督运作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管理体系相配套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形成了源头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开展“三清理一规范”后续整改工作,“小金库”问题基本得到清理和遏制。开展不良资产管理效能监察,促进了公司系统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组织开展电力营销稽查专项督察,促进了电力营销管理。强化招标监督,对防范经济风险和预防腐败发挥了作用。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自查自纠,初步建立了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

关口前移,强化监督。积极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合理置疑”和“先期处置”机制,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发生。开展“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评价”,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贯彻“干事、干净”廉洁文化核心理念,营造了浓郁的廉洁从业和反腐倡廉氛围。

20__年,省公司以第一名成绩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党风廉政建设优秀单位。华东电网公司在池州召开了加强县供电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研讨会,并对我公司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行风建设和文明创建再上台阶

建立行风和供电服务工作督察机制。实行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涉及的行风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深刻剖析,严肃纪律,以纠促建,20__年供电咨询投诉同比下降28.26,办结率和回访率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行风建设。

文明创建取得突出成绩。11个单位保持了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省公司和16个基层单位、21个县公司荣获“安徽省第七届文明单位”称号。连续第三次在国家电网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评选中榜上有名。在全省第三次万人评行风中,省公司在全省30个行业中再次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17个市公司在当地行风评议活动中全部位居前列,其中13个名列第一。在全省第二届文明行业评比中,省公司以高分通过复查确认,9个市公司新增为“安徽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91.2的基层供电营业窗口被省、市人民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

(四)思想教育扎实有效

坚持学以致用,党组中心组学习成果显著。开展了《》、《文选》、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一系列专题学习活动,坚持把学习的重

点放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促发展。省公司党组中心组被省委和省直工委评为优秀中心组,并在省直机关中心组检查评比中做了经验交流发言。爱心活动、平安工程硕果累累。突出“五个关爱”,扎实开展“爱心活动”。以“生产安全、干部安全、经济安全”三大工程为框架,通过制度、教育、落实三个环节推进“平安工程”。公司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职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公司的社会责任形象进一步树立。

“主人翁意识”主题教育影响深远。这次教育活动突出“忠诚、责任、奉献”主题,是公司近年来规模最大、参与人员最广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全年的大讨论、专题征文、主题演讲比赛、评选优秀职工等6项活动,策划周密、形式新颖、深入人心,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促进了职工观念转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着力提升党支部书记思想教育“五种能力”。通过配强党支部书记,强化培训,开展论坛交流、讲课观摩、教案评比等实践活动,建立支部书记思想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了支部书记能力提高。

全面推进执行力建设。印发《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开展“向学习”活动,加强“红线制度”的宣贯,确保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得到“到边到角”的执行和落实。

重视抓好维护稳定工作。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关心职工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保持了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

(五)企业文化鲜明生动

大力宣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制定《加快“国家电网”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国家电网”品牌推广工作决策早、领悟准、行动快、效果好,标识实际使用样式入选《国家电网品牌推广应用手册》,作为样本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推广。省公司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奖”。滁州、芜湖、安庆公司荣获“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奖”。

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围绕“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工作内容,细化工作措施,把着力点放在班组建设上,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省公司安全文化建设项目被中电联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特等奖”。

深化服务文化建设。开展“阳光电力”系列活动,认真落实“三个十条”。供电营业窗口人员实施统一换装,不断提升服务形象。组织开展供电窗口人员服务技能“五项修炼”劳动竞赛,通过学习、培训、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系统广大供电营业窗口职工的敬业意识、业务水平和服务技能。

(六)新闻宣传有声有色

系统内部宣传成绩明显。内部媒体围绕公司中心工作,积极推出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安徽电力报》、省公司网站组织的“主人翁意识”主题教育系列评论员文章等稿件,受到广泛的肯定和好评。《安徽电业》被评为全国电力优秀期刊,公司电视报道在20__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评比中获奖数第一。

对外宣传产生积极影响。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与省政府两个协议签署、“户户通电”全国率先完成等重点工作,在系统内外媒体进行广度和深度报道,加大在省级以上重要媒体的新闻宣传力度,产生了积极效果。《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分别刊发4个头版头条,分列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第一、第二。实现了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社会媒体的用稿突破。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主动正确信息,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

(七)工会、团青组织再建新功

工会突出和履行好“双维护”职能。着眼于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推动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发展。抓住班组管理这个细胞,扎实推进班组管理“四个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创争”活动,3个班组被授予“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紧紧围绕电力生产经营中心,开展17项劳动竞赛,促进了职工业务技能的提升。继续深化劳动保护工作,关心职工生活,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积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省公司连续三年荣获了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

团青工作以“青年文明号”创建为载体,以“创新创效”为主题深入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公司团工委荣获全省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合肥供电公司邓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被团中央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光荣称号。

(八)机关党建充满活力

以抓党建促本部建设,党建活力进一步增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内质外形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围绕“奉献爱心,营造和谐”主题,通过到老区访贫问苦、捐建“希望小学”和捐助失学儿童等不同形式,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年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近40万元。省公司机关党委再次被评为“省直机关三优文明单位”,被安徽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九)几点工作体会

回顾一年来公司党建工作,可以说精彩纷呈、亮点闪烁。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正确领导下,省公司党组坚持议大事、谋全局、把方向,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基层各级党组织自觉地与省公司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发挥积极作用,政工工作充满活力。二是初步形成大政工格局。省公司党组着力构建大政工工作格局,拓展了思路、增强了活力、形成了合力、提高了效率。三是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企业发展大局。政工工作精细化作风更加突出,与经营管理业务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有力地保证、助推了企业目标任务的实现。四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始终坚持务实创新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广大政工干部以昂扬进取的精神,满腔热情地工作。把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的原则要求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政工工作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在结合中不断出新出彩。

(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少数领导干部对加快企业发展的紧迫性认识还不强,思想观念保守、视野不开阔,一些职工还存在安逸和惰性的思想观念。二是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领导班子团结、协调、沟通、配合不够,整体功能和合力不强。个别领导人员自身要求不严,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基础仍需夯实。惩防体系建设和源头治理还有一定差距,县公司和乡镇供电所层面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多经企业的监督约束也还存在一定问题。四是新闻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报道的应急机制还有待健全。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公司系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20__年是省公司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改革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十个原则: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科学发展观。

我们要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统一干部职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远跟随党的指引,用实际行动体现科学发展观。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提出的加快“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践行“四个服务”企业宗旨,“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方针,履行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正是结合电网企业特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安徽省电力公司的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以解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创新的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骨干企业是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担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__〕31号)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司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党〔20__〕1号),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必须树立党的政治领导是指引、保证、协调、服务相统一的正确观念,按照《》和中央规定,坚持通过议大事、把方向,用干部、育人才,造舆论、做保证等环节,来实现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在20__年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好“五个作用”,即要发挥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以及完成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保证作用,对党员经营管理者以及其他人员遵纪守法的监督作用,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的支持作用,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参与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作用。

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最关键的是把握好两条: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把握好用人导向和选人用人标准,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上来。二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公司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议大事、谋全局、把方向,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带有根本性、方向性、长远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决策。

(三)坚持以创建和谐企业为主线,促进公司和谐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老子崇尚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孟子憧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观念从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理想国”的构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提出消除阶级、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三大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设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与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宏观与微观紧密相连的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每个微观主体的内部和谐,也需要宏观层面各个主体之间的和谐。

省公司党组对创建和谐企业工作高度重视,经多次讨论研究,印发了《安徽省电力公司党组关于创建和谐企业的实施意见》的公司党组1号文件。各单位党委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践,认真贯彻好、落实好。通过和谐企业创建,全面提高公司的安全稳定水平、管理现代化水平、优质服务水平、队伍建设水平,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和谐企业。

(四)坚持服务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

政工工作要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核心业务开展工作,不能就政工抓政工,不能形成“两张皮”。否则就背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开展不起来。要积极探索政工工作有效融入企业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业务工作和政工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要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细化措施等方面入手,以“大政工、大宣教、大监督”的工作格局,“保证企业平安和谐、保证企业目标实现、保证企业创新发展”。

构建“大政工、大宣教、大监督”格局,要善于从全局的视野、系统的角度,运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明确措施、推进工作。关键是要把握五点:

一是坚持“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

党政对政工工作的领导职责,完善党委书记和总经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机制,政工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检查考核。兼任党内职务的行政领导干部,兼职就要兼事,兼事就要兼责。同样,兼任行政职务的党务领导干部,也要把兼任的行政工作认真抓起来。二是要完善政工工作机制。找准政工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的结合点,找准党组织进入管理的切入点、发挥作用的关键点,通过健全制度、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开展活动,使企业政工工作成为企业运转机制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要完善政工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政工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协调、合作,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工作的领导。四是构建系统的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纪工团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发挥整体合力形成大宣教的声势,加大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国家电网公司战略部署和省公司的工作思路的宣贯,统一思想和行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五是构建系统的监督体系。进一步扩大党风廉政、监督工作的责任主体,明确各个业务系统应负的监督责任,逐步形成业务监督横向到边、系统监督纵向到底、企业廉政监督与个人廉洁从业相结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新型监督模式和监督体系。保证企业平安和谐,就是要保证队伍稳定,保证生产、经济、干部平安,保证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保证企业目标实现,就是要保证“31”业绩考核责任书所签目标的完成,保证企业各项重点工作的完成,保证企业健康、规范有序运作;保证企业创新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证各项工作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能够在全国争先进位。

(五)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管理着7.2万多职工,有62个党委、1126个支部、19947名党员(不含农电工党员),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长效的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机制,党员联系群众和党员民主参与机制,进一步使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要突出民主集中制,抓好党委自身建设。民主集中制是党委工作的根本制度,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健全企业党委的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交流和沟通,维护统一、增进团结。要进一步改进企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注意做好会前谈心沟通等准备工作,做到思想见面,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

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扎根基层、打牢基础。要特别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工作活力,努力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小组一块阵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让政工工作真正下基层,进班组,入人心。要组织广大党员重点学习《》、《江选》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使党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六)坚持干部道德作风建设,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

当前,必须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作风,主要体现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从严、持续地抓好干部道德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树立新作风、新形象。这次会议省公司党组已经研究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道德作风建设的意见》,请大家回去以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把领导干部的道德作风建设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在这里我强调一点,就是在工作方面,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要勤奋敬业、尽心尽力、努力工作。我们这样大的省级电网公司,服务6500万安徽人民,承担着安全、稳定、经营、服务、改革、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社会经济责任和压力,稍有不慎,就会出事。大家切不可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临危不惧,各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危机处置预案。要时时刻刻警示自己,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七)坚持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党中央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都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央在1月7日召开了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吴官正同志做了工作报告,提出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国家电网公司2月5日也召开了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刘振亚总经理、祝新民组长做了重要讲话,要求从全面推进和谐企业的战略高度,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今天我们召开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传达和贯彻这两个重要会议精神。

坚持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贯方针和宝贵经验。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会议上强调:“中央严肃查处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无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吴官正同志在几次讲话中都强调,要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要让腐败分子“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这里讲的都是突出一个“严”字。必须把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

要适应和谐企业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新局面。党风不正、腐败滋生,这些问题是群众最痛恨、最影响和谐的事情。安徽省电力公司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成绩是好的,连续多年在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考核中名列前茅。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没有薄弱环节,更不能代表我们企业里没有发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隐患。公司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整体上还处于一种遏制状态,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弹,就有可能发生问题,万万不可稍有松懈,必须始终以高压态势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要坚持以党风建设促进行风建设。一个单位的风气、形象主要看领导、看干部、看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向我看齐的勇气,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要进一步完善“建纠一体”的行风纠风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载体,保持公司行风建设的良好局面。

(八)坚持传承创新,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心聚力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促进管理、助推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建设公司企业文化,核心内容是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教育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创新的源动力,从现代管理理念中借鉴创新的好思路,不断创新工作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省公司党组对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最近以省公司党组10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性文件。各单位都要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把企业文化

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培育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活动,多出创新成果,丰富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九)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保证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贤人圣哲、明君良相的基本思想,正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人为本”也是当前各类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企业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管理“人”的工作。我们的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团青工作,说到底都是围绕“人”来开展工作。

在国有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考虑,统一安排,支持工会按照《工会法》等有关法规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要正确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领导者正确决策、劳动者权益与劳动者责任”三个关系,建立“既要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又要依法维护企业负责人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利”的“双维护”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保证、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教育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履行主人翁责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搞好企业,形成促进公司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要健全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引导和支持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引导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加深对职工群众的感情,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关心支持团青工作,关心青年成长,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十)坚持奋发有为,发扬“徽骆驼”精神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岗位。事业催人,时不我待。一个人一生没有多长的工作时间,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热情、有激情、在状态,要用热情激励自己、感染他人。要有学习的冲动、工作的欲望,有一股“精气神”,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松、散、懒、软。

我们所处的江淮大地,积淀了很多可贵的精神和优秀的传统,“徽骆驼”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徽骆驼”精神就是能耐苦、能耐磨、能耐远的精神,就是不怕吃亏、不怕吃苦、不怕吃气的精神。“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人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不待扬鞭自奋蹄”,永葆工作激情,努力为党和人民工作。

三、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创建和谐企业,推进公司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20__年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公司各项中心工作,以创建和谐企业为主线、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为目标,通过构建大政工、大宣教、大监督工作格局,尽心尽力地保证企业平安和谐、保证企业目标实现、保证企业创新发展。

(一)创建和谐企业,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各单位要本着“以人为本、加强领导,着眼长远、远近结合,系统建设、合力推进,内外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贯彻省公司党组《关于创建和谐企业的实施意见》,明确创建任务,确定创建载体,落实创建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和评价,切实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

在内部和谐方面,要加快电网发展,增强企业物质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和谐有序。加强教育培训,关注职工成长,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促进职工身心和谐,维护队伍思想稳定。深入开展创建和谐班组、和谐工区(所、队)、和谐部室、和谐家庭活动,开展“健康老人”和“孝亲敬老”好儿女评选等活动,系统地推进创建工作。

在服务和谐社会方面,要认真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践行“四个服务”,落实“三个十条”,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不断拓展企业外部发展空间,确保创建和谐企业取得实效。

(二)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建设,推进人才强企战略

要准确把握“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内涵。政治素质好,关键是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保持一致、与省公司党组保持一致,就是要“跟着走”。作风形象好,主要是个人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形象、修养、道德、操守。经营业绩好就是干好事、干成事、出成绩。团结协作好要以和为贵,班子团结了,就能带领大家做好工作,做出成绩。

要继续开展“四比四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四比四查”评价标准。要进一步规范决策程序。今年要制定基层单位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行政办公会议事规则,将“三重一大”内容界定到三个议事规则之中,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

要结合做好14单位行政班子届中考核、1个单位任期考核和8个单位党委换届工作,配齐配强配好基层班子,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抓好副处级县公司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工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党支部评价标准,继续推进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持续改进班组学习活动,进一步丰富发挥党员先进性的活动载体。

坚持以贯彻“两法两规”为主线,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联动工作机制。要以配对比较为导向,创新对干部业绩评价体系。继续推进“双向挂职”工作,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建立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

加强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要着力培养企业内部师资队伍,机关部室主任、处长,基层单位党政领导等都要能够走上讲台。省公司今年要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优秀年轻干部的岗前培训和新提任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本部管理人员专门业务培训班。要以抓干部培训促进全员培训,促进公司四支人才队伍建设。

(三)强化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机制。认真贯彻中纪委七次会议和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今年一季度,各单位党委要增开一次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各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副职、业务部门负责人都要积极主动地抓好分管范围、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健全惩防体系,强化标本兼治。认真建立并实施干部廉洁安全和干部自律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管理程序,强化约束和制衡,努力实现源头防控、关口前移。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企业管理中,加大预防力度,避免发生严重问题和重大损失。

强化监督网络约束机制,发挥“大监督”网络作用。有效实施“合理置疑、先期处置”。加大违规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加强效能监察工作,开展从源头上根治“小金库”工作,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大力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坚持以“干事、干净”为核心理念,着力构建与公司企业文化相配套的廉洁文化体系。

深化县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多经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强化监督约束,着力消除隐患,促进公司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整体进步。

加强行风建设。要制定和实施《行风及纠风工作五年规划实施办法》,强化“三个十条”执行。进一步理顺行风建与纠的关系,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对行风建设的主体责任,纠风部门要强化督察,建纠并举,各司其责,增强行风建纠工作的整体合力。

(四)弘扬企业精神,建设

鲜明企业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学习宣传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加快“国家电网”品牌建设。认真抓好《安徽省电力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编制和工作,对公司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进行释义和宣传。

认真抓好《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的宣贯工作,编印配套的宣传手册,修订省公司职工、管理人员、领导干部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推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抓好公司《关于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分解落实工作。省公司相关部室要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创建管理文化、拓展安全文化、深化服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抓好优质服务最佳实践、服务人员五项修炼的深化工作,进一步丰富公司企业文化内容。

(五)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

抓好各级中心组学习。按照“学理论、议大事、出思路”的原则,围绕企业发展和重点工作,明确重点学习课题,改进学风,开展专项的中心组学习成果评比、交流和运用活动,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开展“主人翁责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先进人物的事迹展示等各种形式,大力开展主人翁责任意识宣讲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辩论赛、开辟专栏讨论、开展“体验式”责任教育、树立各类学习标杆、评选“十大感动人物”、主人翁风采摄影赛等活动,把“主人翁责任”教育引向深入,使广大职工明晰责任,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争创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文明单位,巩固和发展第二届全省文明行业的创建成果,把创建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加强县公司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评选表彰第二届省公司农电企业文明单位,制订《县级供电企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指导意见》。

(六)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

加强策划,唱响主旋律。要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的工作重点,集中力量策划重大新闻宣传。及时将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宣传到位,促进有效执行。要大力宣传公司整体形象,服从公司发展大局,唱响和谐共进的主旋律。要善于选择主题,把握重点,将重大新闻专题做深、做透,积极向行业和社会媒体投稿,争取有更多的深度报道、重点稿件上各媒体的各版头条和重要位置。

整合力量,增强影响力。新闻中心要健全新闻宣传机制,组织精兵强将,强化宣传声势。地市公司要积极跟进,要进一步加强县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在各个地方媒体形成较好的宣传氛围。要切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充分发挥企业媒体的作用,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树立典型。新闻中心要整合报刊、改版网页,强化宣传效果,为完成公司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要围绕党的十七大、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一系重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工作。

防患未然,把牢形象关。要逐步建立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新闻应急工作机制、重大新闻事件报告制度。正确对待负面新闻,及时向社会真实信息,维护企业形象。

(七)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工会和团青组织作用

工会要进一步发挥“双维护”职能,发挥在创建和谐企业和维护队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建立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四道保障机制。要不断拓展深化班组“四个一”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公司管理基础。

要继续开展系列劳动竞赛,促使劳动竞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努力探索党政所需、职工所求、工会所能的结合点。积极推进农电工会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发挥广大农电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各类“巾帼建功立业”活动,大力提高女职工素质。

团青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意见》,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公司系统团青组织建设。继续推进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创新创效、“青春在重点工程闪光”、导师带徒等主题活动,今年要力争创建2-3个部级青年文明号。继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公司社会形象增光添彩。

(八)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公司本部建设

公司本部是“战略决策中心、管理调控中心、电网调度中心”,作用突出、责任重大。机关党员干部是公司各项工作的重要骨干,机关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形象的优劣、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内关系到凝聚力,对外关系到影响力,对上关系到注意力,对下关系到号召力。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对公司本部建设和公司发展十分重要。

省公司本部党员干部要当先锋、做表率,为建设一流的省公司机关而努力奋斗。公司本部的主任、处长、专工,都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对内,要给公司领导当好参谋;对外,就代表公司工作水平和形象。要能够指导和帮助基层单位工作,打铁还得本身硬,本部党员要作全公司党员、全公司职工的表率和榜样。禁止他人要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禁止;要求他人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

省公司本部必须始终坚持为基层服务。公司本部的干部职工,都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机关就是服务”的思想,用心服务基层。要杜绝不必要的评比、检查。确需到基层工作的,要轻车简从,不要给基层增加负担。

加强机关文明部室创建工作。要进一步充实考核内容和严格考核标准,不断改进考评方式,体现公平正义。扎实推进“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本部的工作效率。开展“当先锋、作表率、比工作、比奉献、比效率”主题实践活动,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工作实践中。

(九)建设一流政工队伍,开创一流工作业绩

政工队伍是企业改革发展管理的重要力量,政工干部要求综合素质高,是企业的宝贵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政工干部队伍,是做好政工工作的组织保证。

政工工作既要出成绩、也要出人才。政工岗位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本着有利于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从事政工工作人员与业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交流。

政工干部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忠于自己的岗位,甘于为党的事业奉献。要任劳任怨,甘于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甘于为理想信念守清贫。要与人为善,公道正派,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做干部职工的知心朋友。

政工干部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政工干部要努力学理论、学管理、学业务。要深入生产、营销工作一线,通过开展蹲点、值班、建立工作联系点等途径,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政工干部要主动形成“大政工、大宣教、大监督”工作思路,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加强政工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要以公司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相互支持,增进团结,发挥合力,全面推进政工工作。

(十)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成效

一要善谋全局,统筹策划。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善谋全局,要会“弹钢琴”。要变单一性思维为系统性思维,变封闭性思维为开放性思维,统筹谋划工作格局。主动服从省公司大局。相对于省公司这个大局来说,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局部,都是小局,都要主动和省公司的工作相呼应、相匹配,必要时还要舍弃小家为大家。要善于策划形式和内容相结合、思想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战略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工作载体,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要调查研究,求真务实。调查研究既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动态,正确决策;才能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才能发现问题,解剖“麻雀”;才能实事求是,检验理论;才能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否则想当然、理想化、拍脑袋,粗枝大叶、闭门造车、照搬照套,决策就会偏离实际,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每年都要专门花些时间搞调研,下基层了解情况,和职工谈心交流,都要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县公司、乡镇所、变电站和工区、班组。每年都要确定几个课题进行调研,出一点成果。这样持之以恒,就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就能见到成效。

三要狠抓落实,体现成果。抓落实,关键是两点:一是抓结合。既要遵循上级指导精神,讲大局、“跟着走”,又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抓重点、抓关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二是抓执行。目标任务措施确定,就要狠抓执行。执行的力度来源于对事物的重视程度,是理解力、忠诚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抓执行既要抓制度、又要抓人头;既要抓结果,又要重监控;注重过程,形成闭环。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不断取得工作进步。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8

论文关键词:电力企业,行风建设,问题,改革措施

一、电力行业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电力行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走访调查和群众举报,我们发现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职工的服务态度较差,口气生硬,缺乏耐心,偶尔会与客户发生言语冲突;第二,常常一心多用,在工作时间处理私人问题,工作疏失、遗漏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第三,职工的服务不到位,没有向客户说明业务办理需要的手续和证件,造成客户往往需要多次前往营业厅才能成功办理,浪费了客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四,有些职工的个人素质较差,擅自违反企业规定,收取客户的好处费,帮助客户更改电表或其他配电线路,隐瞒实际的用电量,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2、导致电力行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上的差距

电力企业的职工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个人素质不同,他们对工作岗位的理解也不一致,有些素质较低的职工极易在工作中犯各种错误。除了职工的个人因素之外,企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客户的权益,由此引发了客户的抱怨和不满,甚至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因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不到位

行风建设对电力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是在电力系统的构建以及安全生产方面,在营销和服务上也有着重要的体现。由于电力企业没有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对行风建设也缺乏基本的认识,却舍本逐末将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和营销上,忽视了服务的内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没有重视客户对企业和职工的评价,这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3)监督处罚力度还不够

电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企业领导对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缺乏了解,也没有悉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职工的作风问题很难被发现。同时,有些领导在处理问题上过于维护职工,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既没有召开会议公开批评犯事职工以警示他人,又没有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而只是对职工批评教育了一番,就让其回到工作岗位,致使企业职工大多产生了侥幸心理,经常钻企业的管理漏洞,以权谋私,在此情况下电力行风建设工作将难以有效的开展。

二、大力推进电力行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1、健全“三个机制”,形成行风建设良好运行体系

首先,电力企业应按照国家对电网系统的统一标准,建立高效的服务机制,使管理趋于规范化、透明化。电力企业应建立网站报修平台,并设置专职的客服人员24小时为客户服务,同时加强电话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办理业务和报修的渠道,迅速帮助客户解决各类用电问题。在窗口服务方面,要制定科学规范的服务准则,严格约束每个职工的行为,用微笑和热情打动每一个客户,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提高职工整体的服务水平。其次,大力推广网站建设,毕业论文实行监督机制,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和举报,借助公众的力量完成服务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可以用网络信箱,公众热线,调查问卷收集群众的言论,并通过广大群众监督和管理企业职工,树立职工的危机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群众的视野中,从而严格约束自己,做好岗位工作。电力企业应悉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断完善服务工作,为优秀市民颁发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激发社会大众的热情,以促进行风建设的贯彻执行。最后,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度,使职工权责分明,做好分内工作,同时对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严惩,彻底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奖惩制度还能够激发职工的热情和上进心,有助于企业行风建设的落实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2、重视职工队伍培训

制定详细的教育与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用人机制,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围绕优质服务中心工作,以窗口单位为重点,以一线工种岗位为核心,编制各工种典型技能项目培训标准及考评标准,采取技能比武、岗位练兵、考试考核等方式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训。狠抓职工业务技能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使职工队伍整体结构得到优化,不断提高综合业务服务水平。

3、建立三维评价体系

三维评价体系是电力企业行风内评的重要方式,包括第三方外部评价,监管部门联合评价和公司系统内部考评,第三方外部评价是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对电力企业行风建设情况进行测评,用电话访问的形式避免面对面采访的尴尬,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监管部门联评是对第三方评价的补充,我们将主动征求政府和人民的建议,积极执行改革策略,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公司系统内部考评是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内部实施年度考核;同时建立行风同业对标体系,季度评比各级窗口单位行风指标,并创新建立了行风风险防控信息系统,定期开展行风巡查、明察暗访等工作,实施行风建设日常监控。

电力行风建设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的龙头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对企业职工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同时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通过社会公众实现企业的改革和转型,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医药企业;控制体系;构建路径

一、前言

医药企业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其产品特殊、业务量大且时效性很强,同时又面临着非常多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管制。因此,医药企业面临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和企业。如果其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模型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实践,那么就算是知名公司也逃不了破产或被收购的厄运。所以公司内部控制运行质量应该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二、我国经济环境下的CoSo框架

CoSo框架是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建立,规定美国本土上市公司据以参照建立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该框架就是CoSo委员会于1994年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CiF框架)。CoSo的iCiF框架因其完整性和科学性而得到各国专业机构的普遍认可,并在各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中得到广泛的移植和参照。

我国现已公布实施的几个内部控制规范和指引其结构内容几乎完全照搬了CoSo的iCiF框架体系,在控制要素及框架体系内容方面并无明显的创新。客观地讲,CoSo框架(包括iCiF框架和eRm框架)是对于完全市场化和法制健全化的国家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时非常理想的参照标准,但对于尚处于发展中阶段的我国,由于还存在着企业外部控制环境薄弱、企业文化和管理者经营理念差异等诸多问题,若简单地移植CoSo框架来建立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势必会形成南橘北枳的结果。但从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企业若想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则必须要符合上市地法律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处理好国际先进经验和成熟框架的引进与我国具体国情的融合。

三、对CoSo和CoCo内部控制框架的整合创新

美国CoSo委员会和加拿大CoC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文件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两个最具有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文件。它们所构造的内部控制框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笔者对CoSo和CoCo内部控制框架的内在元素进行整合来提出几个主要的维度,能够对企业新型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1)目标管理。目标即包括战略性目的、经营性目的和业绩评价性目的,与CoSo风险控制框架中的目标即战略目标、效率效果、合规合法、报告真实亦是一致的。企业目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它确保企业战略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起着引导和评估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2)员工管理。CoCo从员工管理的角度将内部控制的要素具体细分为目的、承诺、能力、监控与学习四个要素。员工是企业中最基础的人力资源。对员工价值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企业技术系统的全面更新,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甚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

(3)风险管理。企业应当根据对风险的识别,结合其对风险成因、企业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确定风险的应对措施,并且应当将该措施贯彻到企业的各项控制活动中。风险是企业活动的固有特性。健全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系统是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特点。

(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升华,将企业的目标、员工和风险管理凝聚在企业员工内心的一种向心力。企业文化一旦生成,将会对企业的目标管理、员工管理和风险管理形成有力的支撑。因此,在新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企业文化被定位为目标管理、员工管理和风险管理这三个维度的凝聚点和支撑点。

四、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具体途径

医药企业在具体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应遵循合法合理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制衡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适应性原则,然后再真正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切实完善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企业应该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实现医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有效地把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结合起来。这就是说,医药企业应该让风险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医药企业构建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东大会机制,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完善董事会机制,完善监事会机制,完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等,从而让医药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得以完善,为企业提供准确、真实、完整、及时的信息。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尤为重要。为医药企业内部重要的控制制度,它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因此,应该结合《会计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健全相应的财务核算控制体系,主要是完善各项授权审批制度,强化公司财务监督功能,强化预算管理,使得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各个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防范各种风险,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做到监督的独立、客观、公正性,将会计舞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经营目标为导向,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以绩效考核为保证,以专项管理为补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3)规范医药企业风险评估和管理。对于医药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先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然后基于风险评估把一些可能的错弊或者损失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这就是说需要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因此,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其面临的风险非常多而广泛,那么,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通过风险评估和管理来为医药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让各种不确定的风险能够被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以内,不能出现管理失控的风险,防患于未然,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内部控制始终。

五、结束语

医药企业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也是风险较高的产业之一。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规避风险,保证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管理经验的同时,使其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出一套真正适合我国医药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医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出社会责任的同时,又能够提供可靠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俊.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92-93.

[2]王海兵.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与框架重构[J].会计研究

2011(7):59-65.

[3]张先治.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69-78.

企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篇10

论文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考核机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壮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贡献的历史任务。

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问题

认识是基础,是根本。解决认识问题是搞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许多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存在工作不到位现象,但笔者认为,首先是,或者说主要原因是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内含、地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二是企业领导、中层管理人员、职工的认识不到位。具体来讲,主要是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相关性、紧迫性、战略性缺乏正确认识,那种认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次要”、“无关紧要”、“没有必要”的糊涂观念依然存在。

因此,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不仅是搞好当前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今后加强建设的主要课题。其基本对策有以下两点。

(1)强化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意义、目标、地位、作用的宣传教育,认清精神文明建设既是企业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任务,又是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和根本保证。必须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能深化和加强,不能动摇,更不能后退。

(2)分层次、多方面排除思想障碍,切实增强员工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企业领导干部要重点克服“重效益,轻精神文明建设”,“信赖物质力量,忽视精神动力”的倾向,站在党的基本理论的高度,坚信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工作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原理,牢固确立“是企业领导就要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意识;率先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为工作到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一项伟大事业来抓,作为关系企业生存、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

企业职工要重点克服“无关、无需、无用”的错误思想,正确理解两个文明的相互关系,使他们真切体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自己息息相关。精神文明建设同物质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需求,企业职工认识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利国、利企、利己”的大事、好事,从而确立“是企业职工就要关心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建设,在建设实践中受益并得到提高,成为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栋梁,成为合格的“四有”职工。

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问题

目标是旗帜,是方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至关重要,带有根本性、决定性和指导性。确定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清晰、科学、实际、可行,应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1)目标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要符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既不能搞成任何企业都可以套用的通用件,又切忌形成一个可望不可及、动听不实用的纸上文章。

(2)目标要清楚准确。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具体目标。把目标建立在科学、规范、利于操作的基础之上。力争使目标好记忆、好把握,切忌目标笼统而不可行、宏伟而不可靠。

(3)确定目标要走群众路线,要得到公认、形成共识。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的集体智慧,取得员工的普遍认同,要反复宣传已确定的目标,使它深入人心;要保持目标的稳定性,切忌朝三暮四,以免职工群众无所适从。

(4)要建立科学、完备的目标考评机制,切忌出现“有目标无考评”的盲目自流状况,确保目标的实施与实现,进而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问题

重点是要害、是主要矛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内容是多方面的,搞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但更要抓重点、抓突破口。只要抓住重点就能纲举目张,只有突破重点才能推动全局。实践证明抓好重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定重点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1)环境原则。从企业所处的环境上看,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企业、家庭中处于重要地位;从日常生活的时空上看,员工在企业中活动的时间相对较长;从人际关系方面看,员工在企业中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机会更多。因此,建设重点应在企业中选定。

(2)需要原则。从企业面临的任务和问题来看,经济工作是它的中心,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很多,因此建设重点应结合企业的中心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选定。

(3)职业原则。从企业的社会分工来看,各企业必然有其特殊的职业责任、职业规范和职业要求,违反了就会损害企业,波及社会,有的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建设重点应根据职业特点来选定。

按照上述原则,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务必要把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作为建设重点,围绕这个重点开展建设。进行职业性质、任务、责任、特点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反复进行宗旨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为社会、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献身的思想观念。征集、贯彻职业道德,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建立、执行职业规范,用规范指导员工的从业行为。倡导行业优良传统作风,总结推广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职业风尚。严肃法纪,坚决依法经营,强化法律观念,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实行“承诺制”、“信誉制”、“公示制”,接受社会和服务对象的监督,造就内外部规范约束环境。

转贴于

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问题

开展活动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活动是能把建设目标、重点、形式、效果融为一体的组织行为,是企业基本的、经常的建设重心,也是充分体现企业,尤其是党政工领导抓建设意识、态度、水平的标志所

在。因此,企业要在开展活动上作文章、下功夫,在这块阵地、这个舞台上展示业绩风采。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实际、可行、有效。

(1)要认真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要实事求是,强调符合企业实际,强调针对性、目的性。脱离企业实际的活动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注定是无效的、短命的。主题活动既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抓住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又要能反映和体现精神文明建设本质,力争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在提高队伍素质过程中,在员工普遍关心的厂风、行风、党风、社会风气中来确定。确定这样的主题内容,活动就会有吸引力、感召力,一定能促使活动切实开展起来,进行下去,并能深入发展,使员工从中受益、达到预期效果。

(2)要选择最佳的形式和载体。选择形式和载体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群众性,能适合各方面需求,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能促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实践中看企业文化建设、搞“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理想的、最佳的形式和载体。一些企业把“讲树”活动进行分解,使之具体化,比如“讲依法经营、树立新形象”、“讲职业宗旨、确立新规范”、“讲三德建设,倡导新风尚”、“讲卫生整洁、营造新环境”。企业应该把这些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来。

(3)要讲究活动的效率。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是生产精神产品的过程,它像物质产品生产一样,要讲投入产出、讲成本、讲效益,要注意把握三个环节:第一,在筹划准备阶段,要作可行性研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防止以往存在的只满足于开展什么活动,不讲活动收效如何的倾向;第二,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第三,活动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否则将无功而返或者事倍功半,不仅会影响该次活动,而且会影响今后的活动,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五、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问题

领导是关键,是决定因素。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领导,重点也在领导。这是由领导在企业的地位、职责和作用决定的。因为他们既是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实践者。解决领导问题说到底是要解决“抓领导”、“领导抓”的问题。

所谓“抓领导”就是抓领导者的自身建设。首先,领导者要带头提高自身的认识,带头参加建设活动、带头做讲三德、树新风的实践者,成为职工的榜样;其次,领导者要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腐防变、奉公守法、廉法自律,在“五子”问题上经得起考验,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进攻面前站稳脚跟,做维护党风政风的坚强卫士,当职工公认的文明领导干部;再次要发挥组织、纪律、制度、群众、舆论、信访等方面的监督作用,使企业领导始终处于有效的管理监督中,敦促领导者保持人民公仆形象。

所谓“领导抓”是指领导者要履行领导建设的职责。一是要解决站位问题。企业领导者依据党规国法,担负起领导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双重责任,一定要站到领导指挥位置上,要像重视和领导生产经营工作一样,重视和领导好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做到两副担子一肩挑,扭转一重一轻、一硬一软状况。二是要解决领导工作到位问题。企业领导者在从事领导工作中必须坚持两个建设同步进行的方针,做到一起规划、一起安排、一起考核,并将其贯彻于领导活动的始终。针对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首先要从加强和改进领导工作入手,有组织、有领导地逐个解决。三是要建立上下结合、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