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成本核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59:23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1

    一、单位在选择会计核算程序、方法、规则时,应充分考虑电脑处理会计信息快速、准确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和各行业会计制度确定了很多核算程序、方法,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应用。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且能相互补充。在手工核算方式下,我们往往选用那些计算过程不能很复杂、会计处理不能太冗长、结果要求准确或较准确的方法、程序。而会计电算化由电脑执行程序自动处理会计数据,就可以不考虑计算的复杂性,只要求结果准确就行了。如成本核算中的代数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它的突出特点是计算复杂(尤其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辅助车间),其结果很准确;再如存货收发计价中的个别确认法,它也是结果准确而对会计核算、库管要求甚高。所以如代数法、个别确认法应在会计电算化中广泛采用。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初始化的方法选用问题,往往由软件公司辅助完成,将本单位的现行会计核算模式照搬到电算化中去,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电脑处理信息,快、准的优点。因此,我们应当从会计历史上去检索、选用适应电脑高速处理、结果准确的方式、方法和规则。

    二、科目编码问题一一应充分满足电脑处理数据的特点,且具有可扩展性

    科目编码就是将纳入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范围内的人、财、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号,以便计算机识别、分类、汇总、查询,这是初始化中最复杂、最费时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初始化成败问题。

    1.科目编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惟一性,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实体,而一个实体也只能有一个代码:扩展性,编码要为今后系统发展保留一定的空间,以便增加新的内容;稳定性,编好后要尽量少改动,以便有关人员熟悉、使用;简练性,便于存储处理;规范性,代码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格式,以便统计、交流;可靠性,会计软件要具有自动校验功能。

2.编码的方法。由于会计信息处理采用了总账、明细账核算形式,总账由财政部统一规定了编号,这里我们就不再讨论,只研究明细科目的编号。①一个科目是否设置明细账,应根据管理需求,确定其层次和内涵。一个单位的现金总账,在无外币的前提下,可以不设明细账;应收账款是以每一债务人的名称设置一个明细账,企业可能有几十、几百、几千个明细账,若该科目明细太多,科目数据库就庞大,将会影响运算速度,因此,我们将这些债务人按省市区设二级账,二级账下再设明细账,或单列一个模块一一将应收账款列入辅助核算范围,这样更能体现管理的需求。②分析企业历史核算情况,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确定各级科目的位数。两位数,表示该级科目可以设置01一99个科目,三位数表示该科目可以设001一999个科目。一旦确定,要想更改,就受到严格限制。③科目编码的描述。会计软件要求客户自行定义科目结构(又叫科目级长),科目编码结构是指科目的代码有几段(几级),每段有几位,每一段代表一个科目的级别,科目代码与会计科目必须严格对应。各科目编码往往采用全码原则,即:本级科目全码=上一级科目全码+本级科目编码。

我们常见的3一2一2一2一2科目结构,一级科目三位数,如102银行存款,二级科目两位数,如10201人民币存款,三级科目两位数,如1020101工行存款等。输入原始数据时,只录入末级科目的全码和金额,其余的内容,由会计软件按平行登记原则自动计算生成上一级科目的金额等。

    3.科目编码的可扩展性是初始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计软件设计者充分考虑到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对历史资料的补充、修改作了严格的限制。一旦初始化完成,新增加科目就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只有新年再建新账时,才能得到修补。所以,在科目编码时,至少要考虑到本会计年度内的扩展性。

 三、辅助核算的处理应充分满足现代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辅助核算是指存货、客户、供应商、结算方式、成本对象、工资、固定资产等的分类、管理与核算,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各自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因而从总账系统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子系统,完成特定的管理、服务职能。我们就以存货的管理为例进行分析,存货包括采购计划、审批程序、收发的核算、库管、销售等内容,它占据企业的绝大部分流动资金,所以,必须纳入严格的控制范围内。以销售确定生产、以生产确定采购核定存货的经济批量,若超过该标准,电脑会自动报警,提醒我们的管理者去约束、修改存货的数据,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四、对会计电算化初始化的校验问题,手工与电脑相结合,相互补充、完善

    当我们完成初始化的相关工作之后,就必须对上述工作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验证、验收。在确保初始化合格后,才能进行日常处理。

    1.由会计软件进行技术性验证,即录人的会计科目余额是否平衡,总账与明细账、辅助账是否一致,是否有尚未设置、定义的项目等。我们启动试算平衡功能键,电脑会自动进行检查并提示给用户。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2

一、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划分不明确

财务会计学课程一般分为初级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部分。但对于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却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实际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难以把握。例如。对于企业最基本、最简单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财务会计报告等理论内容。初级会计学阐述过,中级会计学有涉及,高级会计学也有描述,且基本内容差异不大。又如,独资、合伙企业财务会计学知识,本来属于初级财务会计学知识,但却列入高级会计学,造成高级会计学课程内容“忽‘高’忽‘初”.难以形成系统的体系毗又如,非货币易,在企业中也是常见业务,其处理的基本内容应放在中级会计。而不是高级会计。

2课程内容体系条块分散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章节安排基本上是按会计要素内容的不同来分类设置的。一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往往涉及多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这必定会造成相同经济业务在不同章节体系中的重复论述以及课程容量的虚增等。例如,现金折扣的总价法、净价法的处理,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等,至少在3个会计要素中重复讲述。又如,非货币易本是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按会计要素顺序来安排,就会造成内容分割,人为增大教学难度。很多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内容是对某一类或全部会计业务的总体描述,在结构上是不宜进行条块拆分的。例如,中级会计学往往将关于资产减值业务的论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项资产业务处理的条块体系中。实际上,资产减值业务是资产期末计价会计方法的具体应用,其凝练度较高,应该集中加以比较论述,这样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直观的对比,也可以帮助学习对象充分了解资产减值业务的实质,有利于专业理论被系统地消化和吸收。

3.专业理论与实务层次级差不够合理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学的专业理论级差层次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初级会计学部分原理、概念描述过多。而实务操作内容简单、数量较少;相对于初级会计课程而言。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和难度急剧增加。造成初级会计学起来太容易,中级财务会计又太难。学生难以适应脚。高级会计本应体现专业理论与实务的高度统一.但实际上该部分内容往往是对初级、中级理论与实务内容的重复描述。出现重实务、轻理论的现象,有高级会计实务之嫌。

4.实验教学薄弱

财务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由于种种原因,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践越来越难。很多学校都采用手工及电算化模拟实习。电算化模块主要是针对企业实际开发的,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好。

二、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模块的划分构想

针对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的目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应调整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的内容体系安排,同时对中级财务会计内容在教学安排和教材编写中做重新划分。并加强实践环节。笔者对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模块的划分构想如下:

1.初级板块

分为3个子模块:会计原理、会计基础、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模块。会计原理子模块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的内容,如会计的涵义、目标、职能,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等:会计基础子模块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程序等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处理流程);与中级财务会计的衔接模块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企业的资金循环业务流程、银行结算方式及简单的票据业务、税收基本业务等一系列内容,应将货币资金的核算、与货币资金收付直接相关的其他会计要素的初始确认和简单计量、经营成果的简单核算与计量等作为最基本的会计业务处理置于初级会计学部分。

2中级板块

鉴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长期采用以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划分教学内容的习惯和以会计要素划分基本教学内容具有的简洁、与会计报表要素具有一致性等优势,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业务内容,如供应、生产、销售、资金筹集、利润形成和分配等仍以会计要素来划分,有利于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的核算原则和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业务本身的整体性,会计要素之间重复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应视情况删减,进行整合。其他仍属于企业常规常见业务,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难度的内容。如投资、资产计价、资产减值、借款费用、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等,应以会计原则为导向来安排。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划分中级会计内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从会计原则高度认识和理解财务会计的要求。新晨

3.高级板块

高级会计学主要是从会计原则的理论高度出发。结合具体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和具体要求。阐述财务会计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的确认和计量。为全面且高质量地输出会计信息而服务口】。高级板块内容应涵盖企业业务中一些常规内容的延伸,属于成长中不太成熟的内容,如商品期货会计、退休金(企业年金)会计、融资租赁会计、中期报告和分部报告以及那些突破甚至否定会计假设的特殊业务。如合并会计报表、分支机构会计、外币报表折算、物价变动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企业清算、重组、破产、企业合并与分立。

4.实践板块

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度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实践进一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之间的联系。随着对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目标定位的调整。应更加重视财务会计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板块内容应包括初级会计实践和中级会计的实践。初级会计实践围绕初级板块内容进行。可将实验室的模拟实习与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认识实习结合。中级会计实习,既应重视对财务会计核算业务的实习。更应联系企业的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荆新,孙茂竹,张玉周.财务会计学课程设计的一种新方案[J].会计研究,2002(6):36.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初始化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各种余额数据或者是发生额数据等。初始化工作只能进行一次,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的核算工作。不论是从手工核算过渡到电算化处理还是更换会计电算化软件,都需要做初始化的工作。在初始化的工作中,将本单位要采用的核算程序、方法、规则、基础数据录入电脑,使会计软件能适应本单位的核算、管理需要。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方法、规则的选用、科目的设置、报表定义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在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之前,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实施项目的主管人员应该与电算化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沟通、协商的工作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本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比较熟悉,清楚实施会计电算化项目要实现哪些功能,达到何种管理的目的。但是,处于项目实施阶段时,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电算化软件如何实现某项具体的功能,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管理目标,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对于自己公司的软件的具体功能,功能之间的细小的差别设置了如指掌。但是,对于实施单位的具体业务却不太熟悉,不清楚实施单位需要实现哪些具体的管理目标,哪些功能对单位的会计核算重要,哪些功能对该单位的会计核算无足轻重,单位要实现功能是否具备了客观的条件。因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之前,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应该与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对软件的具体功能和单位的具体管理核算目标进行讨论,将二者之间协调起来,以避免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并且制定出标准化的方案,标准化方案的制定应该做到尽量的细致、明确。在制定标准化的方案中还要注意满足单位现有的客观条件,既要避免那种没有实现条件的功能,又要为实施单位的进一步会计核算管理发展的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二、单位在选择会计核算程序、方法、规则时,应充分考虑电脑处理会计信息快速、准确的特点《企业会计准则》和各行业会计制度确定了很多核算程序、方法,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应用。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且能相互补充。在手工核算方式下,我们往往选用那些计算过程不能很复杂、会计处理不能太冗长、结果要求准确或较准确的方法、程序。而会计电算化由电脑执行程序自动处理会计数据,就可以不考虑计算的复杂性,只要求结果准确就行了。如成本核算中的代数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它的突出特点是计算复杂但是其结果很准确;再如存货收发计价中的个别确认法,它也是结果准确而对会计核算、库管要求甚高。所以代数法、个别确认法等应在会计电算化中广泛采用。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初始化的方法选用问题,往往由软件公司辅助完成,将本单位的现行会计核算模式照搬到电算化中去,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电脑处理信息快、准的优点。因此,我们应当从会计历史上去检索、选用适应电脑高速处理、结果准确的方式、方法和规则。因此,在由手工账过渡到电算化的过程中,应该了解电算化的特点与优点,摒弃传统的一些会计核算方法,采用适合会计电算化,能够充分发挥电算化功能的会计核算方法。

三、科目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账时要将收集到的会计科目加入软件系统,建立账务系统的会计科目体系。一般在建立账套的同时,电算化软件会根据你所选择的单位性质,按照会计规则默认安装一套会计科目。这些会计科目大都是总账科目,一般会满足单位的需要,不用再自行手工建立,但是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区别较大,明细科目还需要自己根据本单位会计核算的需要分别建立。在电算化账务系统中除了像手工账务一样要使用会计科目外,还要为每一个会计科目加入一个编码,另外还需要注意科目的性质、余额的方向,需要辅助核算的科目还要进行辅助核算方面的设置。在设定会计科目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一)科目的设置要规范。财政部已制定的各行业会计制度中都系统地给出了总账科目及少量二级科目的名称和科目编码。在设定总账科目编码时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设立明细科目编码除会计制度有规定的以外,应该按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的管理要求设定,以保证科目代码的规范系统性和统一性。尤其是集团公司,科目的名称、代码等一定要做到规范统一。

(二)科目的设置要简洁。在满足管理要求和适合计算机处理的前提下,力求代码简单明了、位数越短越好,既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录入凭证的速度,应当避免那些冗长而又无用的科目影响日常工作的效率。21写作秘书网

(三)科目设置中应该考虑到业务的发展和会计核算的进步,注意科目的扩展性。会计科目体系一经设定,其代码结构就无法改变。修改结构只能通过重新建账实现,而重新建账将丢失已输入的所有初始化数据和已输入的凭证资料。因此在设计代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要求。确定某一级明细科目的代码长度通常是以上级科目中所含明细科目最大可能达到的个数来确定的,例如,假设“应收账款”通常以客户或单位为来设置明细科目,明细科目的数量不同单位差异很大,少则几十个,多则成百上千,两位码长难以满足要求,要增至三位甚至更长,由于同级科目必须使用等长的科目编码,其他二级科目也要使用三位或更长的科目编码先按客户所属地区分类,设置二级明细。如果设定的分段代码位数较长而绝大多数上级科目所包含的明细科目个数不多时,其他科目的凭证输入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像这样的科目在设置中便需要一些技巧,一般的会计软件会提供一定的辅助核算的功能,可以将这类科目的辅助核算的性质设置为“往来核算”,将往来单位作为辅助核算的明细项进行核算,这样既减少了明细科目的设置,又增加了往来核算的明晰性与灵活性。如果不想采用辅助核算可将明细科目先分类,按分类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再设置下级明细科目,如“应收账款”总账科目下细科目,然后再按客户名称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四、初始数据的录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完成科目设置的工作后,即可将各科目余额输入系统,根据系统启用的月份不同,原始数据的录入也有区别。账务系统在一月份启用时只需输入上年余额即可,上年余额既是年初余额又是一月份的期初余额。

如果账务系统在其他月份启用,除需要输入启用月份余额外,还必须输入年初余额和一月到启用账务系统之前各月的累计发生额,这是为会计报表所准备的数据,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由于会计数据缺乏连续性,在以后的查询及报表中如需要全年累计发生额,系统将无法提供正确的数据。但是仅仅是录入各月份的发生额,再查询以前月份的账户的明细时,还是不能得到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如果单位的业务量小,凭证的数量较少,可以采取手工录入追加凭证的方法;另一种方法适用于更换财务软件的单位,与软件公司的人员协商,使用特定的软件,将过去使用的软件的数据转出来,再导入到新的软件系统中,这样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丢失某些数据。总之,在会计年度中间实施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初始所涉及的问题较多,应尽量在会计年度的开始或者是结尾,来更换财务软件。

初始余额发生额数据录入完成以后,软件会自动地核对总账与明细账之间、借贷双方之间、总账与辅助核算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对这个步骤不要掉以轻心,急于进行日常的工作,应该将录入的数据与手工账之间进行仔细核对,确认二者之间无误后再进行日常的操作。原因是大多数软件在录入凭证后,初始的余额便无法改动,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再发现初始的数据有错误,便没有办法改动,只能用调整凭证进行调整,或者是作废掉该账套重新再建立一账套,重新初始化。

五、报表初始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会计软件中通常都预置了通用的会计报表,但除通用会计报表外,单位一定还需要其他报表,这些报表是无法预置的,需要重新设定。报表通常由表标题、表头、表体、表尾四部分组成,其中表体的设置是关键所在。表体中有两类数据,一类是固定的表项目,另一类是变动的数值性数据。数值性数据须设置取数公式,从账薄、其他报表中取来,随账薄中的数据变化而变化。但是取数公式的格式在不同的会计软件产品中各不相同,必须参考会计软件所属的用户操作手册。在定义报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函数,财务人员一般不容易掌握。因此在初始化的过程中,这一项工作一般由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与单位的财务人员来共同完成。定义完报表以后还应该注意报表的校验公式的定义,校验报表内部、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集团公司,集团内的各分公司向总公司提供的电子报表应严格符合集团公司所要求的格式,这样集团公司才能够进行合并、汇总工作。因此,为了做到严格的统一,像这一类的报表,集团公司应该首先定义出标准的报表,然后向分公司下发,分公司通过接收报表的方式,将标准化的报表接收到自己单位的账套中,而不应该由分公司自己定义这一类报表。

与一般的报表相比较,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相对困难了一些。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制作,不同的软件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制作凭证的同时将涉及现金流的分录,归纳到不同的现金流项目中去;另一种方法是事后调整,制作凭证的时候不进行归类,等到会计期末,再由专门的制表人统一进行调整制作。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直截了当,做完凭证后随时可以得到现金流量表,但是对于凭证的制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凭证制作人员应熟悉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第二种方式对于凭证制作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将工作量积攒到会计期末,制表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修改相应凭证后,制表人还得重新进行调整。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式。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方面较广泛的,内容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在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中注意上面所提到的问题,高质量地完成初始化工作,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不必要的弯路,才能最大地发挥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伟。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7)。

[2]李守明,靳兰春。我国电算化会计与电算化审计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会计)。2001,(4)。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4

   1.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工具

   财政部1994年6月下发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规范》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的功能和实现这些功能的步骤,且必须符合国家会计法律、制度和规定,会计软件具备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软件采用的总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号方法、凭证格式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软件应提供记账凭证输出打印功能,以提供原始凭证的输出;必须提供会计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打印输出功能,输出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2)安全性: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和数据篡改行为,对于数据程序和文件,具备基本加密功能以防止非法篡改,且只有相应权限人员查阅不同密级的财务数据;防止计算机故障或强行关机造成的数据破坏,应该具备实时备份或利用现有数据尽快回复到破坏前状态。(3)正确性:主要包含核算正确性和输入正确性,如对于基本字段的规范性、记账凭证重号、借贷金额不等应作出提醒并拒绝核算,机内账目对比功能、对比总分类账和明细账汇总对比、核算周期内累计记账汇总对比等,且在规定区间内进行结账功能。

   2.主要会计核算软件比较

   (1)金蝶。金蝶的eRp系统目前主要财务、HR、进销售存的专业模块业务开发,对于生产经营的其他模块尚需进行第三方软件进行对接,在会计核算上,凭证处理支持两行分录平衡,报表模板较单一,无选择性,固定资产处理上采用动态平衡法,在薪酬核算处理上的功能较弱,产品集成性有待提高,二次开发的难度较大,但金蝶最大的特点是数据表单较亲切,界面较美观,比较符合国内从业人员操作习惯。(2)用友。用友的eRp系统目前较明显的进步在于包含经营管理环节较完善,价值流上如采购、生产、库存、财务、销售、HR等,凭证分录具有自动平衡功能、提供图表处理、数据处理、初始设置、薪酬处理、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允许进行折旧方法的自行设置,但模块设置较呆板、对于维护的要求较高,否则影响稳定性;初始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较大。(3)Sap。Sap的eRp系统首先基于德国较为先进的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进行开发,涵盖企业全价值流业务:尤其在财务数据与物流、销售数据的集成性上功能强大,提供财务分析的在线预警功能和eXCeL、woRD等多样性的数据输出支持;在首次开发时一般基于Sap基本框架,套入适用企业实际的财务核算模式、业务流程模式,对参与开发的业务需求描述要求较为细致,系统的稳定性较好,但产品初次投入成本及二次开发成本较高,一般在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商业物流企业Sap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及企业财务信息需求的变化,产生了新的会计核算业务需要,对于会计核算信息化的新特点和模式如下:

   1.零级核算模式

   零级核算模式是指根据企业财务数据需要,将现有一级科目进行随机分类和概括,形成若干层次更高的会计科目,称为零级科目。特点在于:(1)一般采用随机核算制,即随机进行各种零级核算;(2)同时采用汇总核算和序时核算的方法。现有一级科目一般为总账科目,如按流动性将一级会计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从而进行会计核算;如资金来往科目中,将“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合并为“往来票据”;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合并为“购销往来”,从而在进行会计核算,给公司财务、营销和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大类以及科目会计指标的整体数据。

   2.实时核算模式

   实时核算是指会计核算周期内及时响应的或者必须进行的核算,并约束随机核算的结果围绕并形成中心核算数据;会计核算追求的理想的目标在于经营持续发生的财务信息情况应该持续的进行核算和展示,这在传统的核算模式下受核算手段和从业人员人工效率的影响,但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对于关键财务指标的发生和审批通过系统平台实现,使财务数据实时的进入系统并核算。一般大型的集团企业或集团控股型企业对财务数据的获取实时性期望较高,在连锁性商业企业、制造型企业尤为明显,将数据获取的初端延伸到企业经营的基层,系统自动实现数据的审核、汇总和核算,虽然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但是符合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小企业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同样重要。目前国内eRp管理软件如金蝶、用友在财务模块与其他业务流程对接上尚有广阔的业务空间,虽然在界面的亲切性和流程的适应性、维护成本上有较多优势,但在功能的完善性、二次开发的空间上与国际软件巨头有差距,从而影响财务实时核算的实现。

   3.分组核算模式

   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对现有会计科目进行重组核算,形成新的分组会计科目以核算新的会计指标,以为企业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支持。分组核算的主要特点为(1)核算指标是随机选定的,在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中无响应科目,一般需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自我运算功能;(2)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而非汇总核算法;(3)对于系统内的会计科目重新组合核算的,可以提供明细核算指标;(4)分组核算要受账账相符的原理制约,是基本的核算原则。如在薪酬及福利费用的会计核算中,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将薪酬按人员基本人口统计资料进行分组。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5

关键词:总账系统;期初余额;不平衡;原因

在畅捷通t3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每个系统在第一次使用时,都需要根据本单位业务性质和管理要求进行设置,这个过程就称之为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初始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就是期初余额录入,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会对后续的处理产生直接影响,比如记账、结账无法进行,财务报表数据错误等等。因此,财务软件用户在出现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时,应及时找到原因并更正错误的数据,以保证财务工作顺利进行。

一、试算平衡的概念

在畅捷通t3财务软件总账系统中,在期初余额录入的界面,提供了一个“试算”功能,点击之后会出现两种结果:试算平衡与试算不平衡。试算平衡,是指在借贷记账法下,利用借贷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的平衡原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的理论基础就是会计基本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

二、总账系统期初余额试算结果不平衡的原因

1.金额录入错误。在录入期初余额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员的疏忽,录入的金额有误,或是将金额多录漏录都会导致期初余额试算不平。2.不当修改引起的错误。基础设置中的操作不完善,录入期初余额后发现错误的不当修改会导致期初余额错误。3.科目属性设置错误。在对科目进行增添时,若科目性质设置错误也会导致期初余额试算不平。

三、解决总账系统期初余额不平衡的方法

1.金额录入错误的修改。(1)末级科目金额错误。例1: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短期借款科目的期初余额为10000元,实际应为100000元。修改方法:进入“总账”——“设置”——“期初余额”窗口,找到末级科目“短期借款”。双击其对应的期初余额一栏数据,删除原数据“10000”,录入“100000”,按回车键即可。(2)非末级科目金额错误银行存款是非末级科目,其期初余额是由系统根据其下级科目自动汇总而来,因此需检查其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并加以修改。例2: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银行存款科目的期初余额为211075元,实际应为211057元。修改方法:进入“期初余额”窗口,发现其下设科目只有银行存款——人民币,但其金额录入错误。双击其对应的期初余额一栏数据,删除原数据“211075”,录入“211057”,按回车键后,系统自动将银行存款科目的期初余额修改为“211057”。(3)有辅助核算的科目金额错误。有辅助核算的科目期初余额错误需双击进入辅助核算窗口,修改其金额。例3: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收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为客户往来,期初余额为17750元,实际应为17550元。修改方法:进入“期初余额”窗口,找到应收账款科目,双击对应的期初余额栏,删除金额栏原数据“17750”,修改为“17550”,按回车键,点击退出即可。

2.不当修改引起的错误。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操作员发现是由于前期的基础设置错误,在未对期初余额进行修改的情况下,直接去修改基础设置中的问题,导致数据错误更多。例4: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付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供应商往来未选,直接录入了期初余额3510元。随后直接进入“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中修改其辅助核算,并在期初余额中增加了应付账款的期初辅助资料。修改方法:第一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双击应付账款期初余额栏,删除金额栏原数据;第二步,进入“会计科目”,取消应付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供应商往来”;第三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找到应付账款科目,删除之前错误录入的期初余额;第四步,进入“会计科目”,勾选应付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供应商往来”;第五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双击应付账款期初余额栏,录入辅助核算数据资料,按回车键,点击退出即可。

3.科目属性设置错误。例5: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坏账准备科目方向为借方,而正确的应为贷方。修改方法:第一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找到坏账准备期初余额,双击金额栏,删除已录入的数据“2000”;第二步,进入“会计科目”,修改坏账准备科目的性质为贷方;第三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录入坏账准备期初余额“2000”,按回车键即可。在总账系统中,期初余额的录入工作非常重要。数据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前有基础设置,后有凭证、账簿、报表。当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操作员在录入期初余额时,应谨慎细致,尽量不要出现差错。当然,如果出现试算不平衡时,要仔细分析原因,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录入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伯兴,周建龙.会计学基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6

摘要总账系统初始化时,需要录入各账户的期初余额。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其后果非常严重,应尽快查找原因并修正错误的数据。本文结合用友畅捷通t3财务软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错误数据的维护修改方法。

关键词试算平衡原因维护

在用友畅捷通t3财务软件中,总账系统初始化时,需要录入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它主要实现两大功能,一是录入科目期初余额,二是核对期初余额,并进行试算平衡。

初学者由于对系统不太熟悉,操作不流畅,在进行期初设置时,一些不经意的修改或粗心大意,会造成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并导致总账与辅助总账、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有误,最终不能进行记账,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发现试算不平衡后,应尽快查找原因并修正错误的账务数据。

一、原因分析

试算平衡,是指在借贷记账法下,利用借贷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的平衡原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包括余额试算平衡和发生额试算平衡,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更正。

在用友畅捷通t3财务软件的操作中,期初余额不平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金额录入错误。在录入期初余额时,操作员粗心大意或疏忽,输入了错误的数据,致使试算不平衡。这是最为常见的错误类型。

2、科目属性设置错误。基础设置中会计科目的设置涉及内容较多,除了科目名称和代码外,还有科目类型、科目性质、外币核算、数量核算、辅助核算等较多信息需要设置。其中任何一项设置不对,都可能引起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

3、不当修改引起数据差错。在录入完期初余额后,操作员才发现基础设置存在问题,未做妥善处理就直接进入基础设置,对相关项目进行修改,造成系统期初数据出现混乱,导致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

二、数据维护修改

(一)金额输入错误的维护。

1、末级科目余额修改。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栏显示为白色底纹。当发生错误的科目属于末级科目,无辅助核算且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修改科目金额。

[案例1]: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库存现金科目期初余额12300元,实际应为21300元。

修改操作:进入“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库存现金科目。双击“期初余额”栏金额部分,删除原数据12300,录入正确数据21300,按回车即可。

2、非末级科目余额修改。非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栏显示为浅黄色底纹。对于非末级科目,其金额是由系统自动汇总而来,其金额差错是由下级科目差错造成的。此时不能直接修改本科目金额,而应该核查并修改下级科目的金额。

[案例2]: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银行存款科目期初余额125000元,实际应为120000元。

修改操作:经查,银行存款科目下设工行存款和中行存款两个明细科目。其中,中行存款期初余额有误,45000元实际应为40000。

进入“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中行存款科目,双击金额栏,删除原数据45000,录入正确数据40000,按回车键后,系统自动修复银行存款的余额数为120000。

3、有辅助核算的科目余额修改。有辅助核算的科目,期初余额栏显示为浅兰底纹。对这类科目的期初余额修改,需要进入相应的辅助核算窗口,对金额栏进行修改。

[案例3]: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收账款科目期初余额30000元,实际应为20000元。应收账款科目已设置了“客户往来”辅助核算。

修改操作:

进入“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应收账款科目,双击金额栏,进入“客户往来期初”窗口,双击金额栏,删除原数据30000,录入正确数据20000。按回车键后,点“退出”按钮。

返回“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此时看到应收账款科目期初余额已改为20000元。

(二)科目属性设置错误维护

财务软件内部控制规定:已使用过的科目不允许修改。要修改已使用的科目属性,首先要清除已使用的痕迹,删除相关记录使科目变为未使用状态;再修改科目属性,录入期初余额;最后要将之前删除的使用记录重新补充完整,恢复原状。

[案例4]: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累计折旧科目余额方向设置为借方,正确应为贷方。

修改操作:

在“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累计折旧科目,双击金额栏,删除原数据45000元,点“退出”按钮。

在“会计科目”窗口,双击累计折旧科目,进入“会计科目―修改”窗口。点“修改”按钮,将“余额方向”改为“贷方”后,点“确定”按钮后“退出”。

在“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累计折旧科目,双击金额栏,录入余额数据45000,按回车即可。

(三)不当修改引起数据差错维护

操作员当发现试算不平衡后,不仔细分析原因,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对基础设置进行修改,结果却导致更多的数据错误产生。此时错误可能是多方面的,应耐心查找原因,针对不同错误,采用上述方法逐一予以更正。

[案例5]: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付账款科目期初余额显示为50000元,但其在供应商往来期初中实际只有25000元。

修改操作:经查,操作员在设置应付账款科目时,漏选“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随后录入了期初余额25000元。试算不平衡后,直接将应付账款科目修改为“供应商往来”核算,并在“供应商往来期初”中增加了一条期初往来记录。

在“会计科目”窗口,双击应付账款科目,进入“会计科目―修改”窗口。点击“修改”按钮,将“供应商往来”选项去除后,点击“确定”按钮。

在“期初余额”窗口,找到应付账款科目,双击金额栏目,删除数据25000,点击“退出”按钮。

在“会计科目”窗口,双击应付账款科目,进入“会计科目―修改”窗口。点击“修改”按钮,将“供应商往来”选项选中后,点击“确定”按钮。

在“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应付账款科目,双击金额栏,进入“供应商往来期初”窗口,点击“增加”,录入辅助核算数据25000。按回车键后,点“退出”按钮。

返回“期初余额录入”窗口,看到应收账款科目期初余额已改为25000元。

总之,期初余额的录入是总账系统初始设置的重要一环,它与前期的基础设置,以及后期的凭证、账簿等都密切相关。操作员在录入数据时,要高度重视,细心操作,仔细检查,尽量不要出差错。当试算不平衡时,也不用太紧张,应深入分析原因,查找到错误的根源所在,只要采取正确的维护修改方法,就一定能保障期初财务数据的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7

[关键词]部门预算;初步审查;审查依据;审点

一、引言

加强各级人大对预算草案的审批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的普遍共识与期待。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会会期短、议题多,再加上预算专业性较强,代表们预算知识比较欠缺,成为加强人大预算审查批准工作的现实瓶颈。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的全面铺开和不断深化,提交各级人大审批的部门预算也在逐年增加。由于部门预算的量大,人大会期间对预算草案的审查,由过去的“看不懂”变成现在的“看不完”,人大代表对预算草案的实质性监督仍无法落实。而预算草案初步审查是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预算的前置环节,对做好预算审查批准工作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加强和改进预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无疑为解决法律要求、社会期待与现实瓶颈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通道。

事实上,目前很多地方人大都把部门预算作为人大财经委员会预算初审的重点,不断扩大部门预算的审查范围,提高审查力度。从连续几年的审查情况看,初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观念深入人心,部门领导对预算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越来越规范;预算更加细化;约束力得到加强,各部门年底向财政争取资金的现象明显减少等等。但是部门预算的初审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各地都是边实践,边改进,所以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笔者根据近年来参与部门预算初审工作的实践,总结一些体会,期望对改进部门预算初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二、部门预算初审监督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初审监督的法律依据不足

1995年正式施行的预算法专门就预算草案初步审查作出直接规定,包括财政部门提交本级预算草案的义务和时间要求、初步审查的主体、初步审查的对象和内容等,这是国家层面的立法首次对预算草案初审作出规定。从1996年到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30个省(市、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出台了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条例、规定或决定。这些法律、地方性法规在预算法的精神和原则框架下,对预算草案初审工作加以详细规定,大大增强了预算草案初审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没有在法律中对部门预算的初审进行明确,部门预算更多地只是作为审查本级预算的参照,部门预算初审的对象、内容、方法仍由各地自由操作,重视程度不一,严重地影响了部门预算初审的质量。

(二)部门预算初审监督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按部门预算编报规定,部门预算草案必须先报本级财政部门审核汇总,然后才提交本级人大财经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也就是说,财政部门应该具有指导部门预算编制和审核部门预算的职责。然而,人大对部门预算进行初审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财政部门审核把关不严,再加上部分单位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一些简单的技术性问题频频出现,比如:有些单位未编写说明书;有些单位预算说明书与预算表数据不符;功能分类支出总数与经济分类支出总数不等;政府采购项目的计量标准大相径庭等等。如此一来,人大对部门预算的初审代替了财政部门的审核工作,成为了部门预算的校对员。当人大初审的功能错位,更多地局限于技术性审核时。对政策性的审核也就因时间关系显得力不从心。

(三)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的初审依据不充分

部门预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细”,要求部门项目支出要明确其具体用途。但在初审中发现,将“其他”作为项目支出的隐蔽所成为部门的普遍做法。有些部门将大部分的项目支出列入项目支出下的“其他支出”类;有些部门的项目支出虽然列入了项目支出下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但全部列入“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款,致使其他20多个款级科目成为了摆设。项目具体用途不清,审核也就无从谈起。即使是用途明确的项目支出,由于大部分部门没有对立项依据、测算标准以及预期效果等进行说明,再加上财政部门绩效考核的滞后,使得人大在对项目预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时缺乏依据,审核也只能是经验性的质疑。

(四)部门预算初审的针对性不强

随着提交各级人大审批的部门预算逐年增加,部门预算“量”大的特点更加凸显,比如,某市要在5日内对财政总预算和大约100个部门预算进行初步审查,时间紧迫,效果可想而知。现在的做法是“抓大不放小”,即把审查人员分成若干组,每组大约10人,审查大约30多个部门,每组既要审核1-2个重点部门,又要对其他所有非重点部门逐一提出具体意见。这样一来,表面上是大小兼顾,但实质上均分下来重点部门也就只有1-2个人员进行审查。由于对重点部门审核的人员少,再加上领导小组也没有硬性要求,审查结束后,每组的审查报告大多只是泛泛而谈,很少能针对重点部门提交一份有质量的审查报告。

(五)部门预算初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市一级的初审人员队伍一般由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各县人大财经工委会委员、审计人员、高校教师以及部分大型企业财务人员组成。相比人大代表而言,初审人员更了解财经工作。但从人员结构上看,人大财经委员会(或人大财经工委)委员占70%以上,且大部分来自各县,他们有些并不十分了解预算的特点、内容、结构、数据资料以及专业术语,很难从专业性、全局性来审查预算。而且,从近几年预算初审人员情况看,人员基本上固定不变,审查的角度和思维过于固定,不利于提高审查质量。近年来日益趋同的审查结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完善部门预算初审监督的建议

(一)补充修订相关法律,明确部门预算初审的对象和内容

鉴于部门预算改革已经实施了10年,部门预算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已为大家所共识,而预算草案初审能否实现从程序性向实质性过渡,大多取决于部门预算初审的效果。因此,建议补充修改《预算法》和《预算监督法》,在预算草案初步审查的内容中增加对部门预算进行初步审查的规定,并对部门预算初审的对象、内容、提供的依据、报送等进行明确,为部门预算初审的具体操作提供法律依据。

(二)加强财政部门对预算编制部门的科学指导,明确人大对部门预算初审的侧重点

目前,各预算单位和部门的预算管理和编制水平大都比较低,对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财政部门应大力开展对各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和预算编制的培训与指导,加强与各预算单位的交流,并对上报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严格审查。审核内容包括规范性、技术性以及政策性审核。在部门预算改革的前期,财政部门应对规范性、技术性审核有所侧重。这样

才能确保提交人大财经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的是一本比较规范、技术性错误较少的部门预算。在此基础上,人大财经委员会对部门预算的初审才能从琐碎的技术性审核中抽身出来,重点审核部门预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建立细化部门项目预算的奖惩机制,加快部门绩效考核的步伐

明确项目具体用途是预算审核的基础。鉴于项目预算编制过粗的问题屡审屡犯,建议建立细化部门项目预算的奖惩机制。对项目预算编制比较细化,立项依据、测算标准以及预期效果等说明比较规范的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相反,对项目预算编制粗糙,说明书过于简单并且屡教不改的单位。则应给予处罚。通过奖惩机制来促进项目预算的细化。目前。预算的绩效考核愈来愈受重视,但大多数部门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预算质量评估体系,建议在财政部门设置绩效评估机构,认真研究制定预算质量评估指标,对预算的绩效进行考核,并要求部门在申报项目预算时必须附有项目的评估情况。这样,绩效评价结果就为审核部门项目预算的合理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明确初审重点,突出重点部门、重点方面、重点项目

在目前情况下,人大要对所有部门预算的各项收支情况进行详细审查是不可能的。因此,对部门预算的审查。应突出重点,部门、重点方面、重点项目。重点部门指资金收支量大、预算外收入比较多、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部门,比如综合部门以及农业、教育、科技、社保等重点支出部门。重点方面指审查收入是否合法、合规。预算外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支出是否合理透明特别是项目资金安排情况;政府采购项目是否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等。重点项目主要指收支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大的项目,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附上较为详细的说明。建议在初审中,要求各小组成员围绕本组的重点部门,审核其重点方面和重点项目,并写出一份详细的审查报告。对其他非重点部门,要求部门附上其收支变动情况说明和主要项目支出说明,人大只对变动部分和主要项目进行审核。

(五)加快部门预算初审人员队伍的建设

预算监督工作的根本在于“人”的因素,部门预算初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来支撑。部门预算初审人员队伍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人大财经委员会,建议人大财经委员会内设预算监督机构,选调一批懂预算管理、有在重点部门工作经验、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业干部充实其中,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审查主力;另一部分由财经界和审计、发展计划、税务、统计等部门的资深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每年抽调一批,为预算初审提供辅助服务。

[参考文献]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8

是一个信息系统,它可以是手工会计信息系统Hand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简称HaiS),也可以是以机为工具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Computer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简称CaiS)。CaiS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简称miS),是采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存贮、传输并输出大量有用信息的系统。用CaiS取代HaiS,不仅是会计工作手段的提高,而且是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化。本文拟就两者的联系和差异作一比较,并阐述比较的现实意义。

一、CaiS与HaiS的联系

1、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的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采用的基本会计与一致。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帐原理。

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

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二、CaiS与HaiS的差异比较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HaiS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帐,登录余额等;CaiS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帐套的设置,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帐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平行登帐上存在差异。在HaiS登帐时,总帐由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帐凭证,或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帐凭证进行登录,明细帐由另一名会计也根据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进行平行登录,月末校验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名会计在登录时有可能发生错误,因此平行登帐可以检查错误。但是在CaiS中,总帐与明细帐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帐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帐和明细帐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记帐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帐数据库和明细帐数据库,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是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的,所以在CaiS中总帐金额恒等于明细帐金额。因此,平行登帐的校验功能在CaiS中已失去了其原先的作用。

3、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HaiS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帐户分设为总帐和明细帐,明细帐大多仅设到三级帐户,此外,再开设辅助帐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CaiS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

4、帐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HaiS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帐务处理程序有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日记帐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CaiS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帐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5、日记帐和明细帐功用有所差异。在HaiS,通常仅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日记帐,目的是为了序时记录货币资金的发生情况,做到与货币资金日清月结、钱帐两清。凭证信息是分散的,不便于查询,明细帐仅是为了方便查询凭证而设置的,根据凭证信息按科目重新登录在明细帐上,耗时且易错。而在CaiS中,虽然任何科目都可有日记崐帐和明细帐,但所有日记帐和明细帐上的数据均来源于记帐凭证,由于采用了计算机这一高效能的工具,在帐务软件中对记帐凭证提供了多种查询条件,如日期、凭证号、科目代码、摘要、单位名称、单据号、录入员、审核员、借方金额、贷方金额、收入数量、余额等等,查询的方法可分为确定查询、自由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四种,可查询到企业的所有业务信息,由此看来,明细帐在CaiS中意义已不再重要,可以取消,根据财政部文件规定,明细帐可以一年输出一次,仅是为了存档的需要。

6、帐簿格式存在差异。在HaiS中,帐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总帐必须采用订本式帐簿。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帐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所有的帐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总帐帐页的格式有传统三栏借贷式总帐和科目汇总式总帐,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帐的格式可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7、簿记规则上存有差异。HaiS中帐簿记录的错误要用划线更正法或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帐页中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划销等。而在CaiS中,可以不存在纸质帐簿,一切数据均以文件形式存在机器内部,登帐只是一个沿用的旧名词,而且文件也并不一定按日记帐、总帐、明细帐分别设置,有些系统甚至只设置一个凭证文件,根本就不崐存在机内日记帐、总帐和明细帐,各种财务信息可直接从凭证文件中崐导出,划线更正法或红字更正法根本就不存在,代之以的是负号更正法。实际上只要凭证输入正确,机器处理是准确无误的,即使由于凭证数据有错或变更,导致机内帐的结果有错,也不能直接进行修改而只能通过记帐凭证去更正。

8、报表的编制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的事项,在HaiS中,报表的编制是最复杂的一项工作,报表编制人应了解各种报表的结构,报表中各个数据的来源渠道,若数据来自帐上的,还应弄清是发生额还是余额,通过何种运算关系取得;若数据来自本报表或外报表中某项目的,应懂得其各种运算关系;同时还应明确各种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及数据的对应关系,这样才能开始编制报表。而在CaiS中,各种报表的注册、结构描述、格式定义、数据的取数公式定义、报表的审核公式定义、报表的打印参数设置等工作,则作为报表子系统初始化设置的,在正式编制报表前可预先设置好,尔后在月末编制报表时,操作员只需在键盘上轻按报表子系统提供的报表生成命令键,系统即自动根据数据的取数公式取得数据,在短则几秒,长则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快速生成报表,并且能自动较验报表数据的各种内在关系,此外,还能使不同帐套、或上下级公司之间的同名报表即时合并。

9、在能否使会计为管理型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在HaiS中,由于手工会计核算的复杂性,使会计人员耗时耗力,穷于应付手工的记帐、算帐、结帐、报帐,使企业会计停留在会计核算上,对会计向管理型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约束。而实行CaiS后,在手工会计中纷繁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由机高效而精确地完成,使企业会计向崐管理型发展,,我国已出现面向市场、模式、价值化、系统化、电脑化、基于企业制度、国际化以及普遍化管理的新管理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体系UFeRp.电算化会计可以发展为以会计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形成会计预测系统、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会计专家系统,使会计的职能得以转变和发展。

10、人员、组织体系、内部控制方式、运算工具和信息存贮介质上存在差异。HaiS中,人员均为会计专业人员;组织体系按会计事务的需要,分为不同的专业组,通过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和帐实相符等内部控制来保证数据的正确;运算工具主要采用算盘和计算器;信息存贮介质以纸质材料为载体,占用空间大,查询烦琐。而CaiS中,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织体系按系统的需要可划分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系统维护、电算审查和数据分析等专业组;内部控制扩大到对人员、计算机设备、数据和程序等各个方面,而且其要求将更为严密;运算工具采用计算机;信息存贮介质采用磁性介质材料(一般用磁盘),占用空间小,查询检索方便。

三、CaiS与HaiS比较的现实意义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CaiS与HaiS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许多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在建立CaiS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注重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当评价一个CaiS的优劣,可根据系统处理的最终结果,即帐簿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的是否精确无误、过程控制是否有效来判断。当财务软件本身的程序及控制正常可靠的情况下,数据输出结果的正确与否则直接与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有关,为此,在系统初始设置时,应根据本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正确设置会计科目的级数和位长,建立标准的会计科目代码体系;认真整理和录入最明细科目的年初余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慎重设置操作员的姓名、用户代码和口令,根据会计工作的分工和内部控制的要求,合理开放每位操作员的权限;正确设置企业的凭证类型、记帐、核销方法、外汇汇率的记帐方法、自动转帐分录、非法对应科目和各种外部设备类型等参数。

2、科目代码设置应力求精确和完整。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科目代码是CaiS中最重要的一种代码,处于核心地位,系统内部涉及会计科目的处理几乎都以科目代码为依据,系统的运行都是根据科目代码而进行的,为此,合理设置科目及代码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计算机处理的高速度和准确性,我们可以将会计科目划分到足够精细,特别应根据报表数据取数的需要,应将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得恰如其份,以获得更加详细的会计核算资料。但应避免将科目代码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得过多过长,这既不利于记忆和使用,又浪费存储空间,应根据整个科目体系来确定。例如,如果只是个别科目需要划分的级数较多,可不防采用别的方法来解决,而不因为照顾个别科目而将整个科目体系的级数增加,但是,如果同级科目的明细较多,则又不防通过适当增加级数来解决。系统运行后,科目的修改或删除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因此,应该在初始化时周密考虑,把科目代码设置完整,一般不要在年度中间进行修改。

3、要正确地修改凭证带来的差错。在CaiS中,因为经审核过的记帐凭证是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各种辅助帐和报表数据的数据源,如果发现帐簿或报表数据有差错,则可判断必定是记帐凭证存在错误。修改错误凭证可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凭证未审核时发现有误,则可由凭证编制员直接修改;二是凭证已审核后发现有误,则应先由审核崐员取消审核标记,由编制员修改后,再经审核员进行审核;三是登帐后发现凭证有误,则再不能修改该凭证,应由编制员先编制一张红字凭证冲销错误凭证,再编制一张正确的凭证,将红字凭证和正确的凭证经由审核员审核后,进行登帐,即可达到更正错误凭证和帐簿数据崐的目的。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9

1 会计软件初始化工作要准备充分、细致、全面

会计软件初始化是整个会计电算化软件运行的基础,因此事先对科目设置、代码设计、数据转换的方案要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和完善,如完成初始化之后,再对某些不妥之处进行改动则将比较困难。单位会计人员如果对计算机操作不太熟练,建议先进行帐务处理初始化工作,帐务处理程序运行2~3个月之后,再进行报表程序处理,这样就能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工作。

2 帐务处理中基础数据的输入最好从年初开始

帐务处理中基础数据的输入从年初开始,既可与手工记帐时间一致,方便核对,同时由于年初会计数据较少(只有上年结转数),可以减少初始化工作量,便于会计人员逐渐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程序,避免和减少错误发生。

3 记帐凭证的填制要求规范、明确

记帐凭证的填制包括凭证编号、凭证摘要、凭证内容等方面。在手工记帐时,凭证由于受规格限制一般只反映一、二级科目,并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在最基本的明细科目中反映,而在计算机录入凭证时,则要求反映到最基本一级的会计科目。如果是采用手工制单录入凭证,并且录入人员与手工记帐人员不是同一个人时,容易出现记帐凭证填写不规范,从而造成手工与计算机记帐明细科目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在手工制单时,应注意将会计科目反映到最基本的明细科目上。

4 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帐户核对

凭证录入、审核后,先不要急于过帐,可利用财务软件的模拟记帐功能先对手工记帐与计算机记帐的有关(或主要的)明细帐户进行核对。过帐前发现录入错误并及时进行修改凭证是允许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手工记帐与计算机记帐不一致的现象发生。但在过帐之后,就只能填制更正凭证进行改错。

5 计算机操作应注意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

初级会计成本核算篇10

们的重视。为此,山西省水利厅“九五”会计工作规划要求厅直单位在2000年前全部实现会计电算化。目前,厅直单位中已有部分单位的电算化工作通过了财政部门的验收,甩脱了手工记帐,其它单位也准备在1999年采用计算机记帐。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于1998年6月初开始使用商业财务软件,经过6个月的手工与计算机并行阶段,于1998年12月初通过了省财政厅会计电算化考核验收。在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过渡期间,有许多问题要注意解决。笔者现就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期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体会。版权所有

1会计软件初始化工作要准备充分、细致、全面

会计软件初始化是整个会计电算化软件运行的基础,因此事先对科目设置、代码设计、数据转换的方案要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和完善,如完成初始化之后,再对某些不妥之处进行改动则将比较困难。单位会计人员如果对计算机操作不太熟练,建议先进行帐务处理初始化工作,帐务处理程序运行2~3个月之后,再进行报表程序处理,这样就能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工作。

2帐务处理中基础数据的输入最好从年初开始

帐务处理中基础数据的输入从年初开始,既可与手工记帐时间一致,方便核对,同时由于年初会计数据较少(只有上年结转数),可以减少初始化工作量,便于会计人员逐渐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程序,避免和减少错误发生。

3记帐凭证的填制要求规范、明确

记帐凭证的填制包括凭证编号、凭证摘要、凭证内容等方面。在手工记帐时,凭证由于受规格限制一般只反映一、二级科目,并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在最基本的明细科目中反映,而在计算机录入凭证时,则要求反映到最基本一级的会计科目。如果是采用手工制单录入凭证,并且录入人员与手工记帐人员不是同一个人时,容易出现记帐凭证填写不规范,从而造成手工与计算机记帐明细科目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在手工制单时,应注意将会计科目反映到最基本的明细科目上。

4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帐户核对

凭证录入、审核后,先不要急于过帐,可利用财务软件的模拟记帐功能先对手工记帐与计算机记帐的有关(或主要的)明细帐户进行核对。过帐前发现录入错误并及时进行修改凭证是允许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手工记帐与计算机记帐不一致的现象发生。但在过帐之后,就只能填制更正凭证进行改错。

5计算机操作应注意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