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05:15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1

关键词:科研院所;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3日

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促进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一、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目前,部分科研院所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难以提升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影响着科研项目的正常运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忽视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运行过程中,过于重视科研设备的购置工作,而忽视设备的管理工作。首先,科研院所在形成设备类固定资产之后,相关部门对于固定资产进行无偿使用,但是没有完善的考核手段评价设备类固定资产所发挥的效益,导致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忽视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其次,科研院所相p部门不能全面分析科研院所整体需求,一味地争取经费,盲目地购置新型科研设备,在设备购置之后,很多设备已经闲置,或是出现重复购置的情况,造成严重浪费的后果;最后,科研院所管理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设备管理观念,主观上也不重视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二)缺乏完善的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科研院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未制定完善的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设备类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大,且单一种类的设备数量偏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导致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比较低。首先,部分科研院所没有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无法利用专业手段对设备类固定资产进行管理,难以提升其管理效率。同时,设备类固定资产的使用登记制度尚不完善,进而影响着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管理;其次,部分科研院所设备管理盲目性较高,主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部分科研院所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项目,盲目地使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能有计划的对设备进行使用。同时,部分科研院所盲目地经营其他项目,导致科研设备固定资产流失;最后,部分科研院所没有制定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无法明确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的权责,导致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偏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的随意性较强,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甚至会导致一些庞大金额的设备资产无法得到有效使用,难以提升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三)科研院所科研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手段滞后。首先,目前部分科研院所在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没有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不能应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开展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部分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的使用还是利用卡片或是纸张的形式记载,在使用之后,一旦出现保管不当的现象,就会导致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责任难以落实,无法快速跟踪设备类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其次,在购置设备之后,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并没有完全对设备进行验收与入库处理,在领用设备的时候,不能办理完整的手续,导致出现设备类固定资产数量不清、去向不明的现象;最后,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能积极应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工作,管理手段滞后,无法提升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在管理过程中甚至会产生经济损失。

二、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科研院所必须要重视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渐提升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与质量,为科研院所的发展提供保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明确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内涵与外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品的界定与固定资产的界定还没有统一,导致部分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面临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设备类固定资产内涵,并且对其进行外延处理,同时财务部门还要制定完善的设备类固定资产核算制度,界定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对固定资产的明细予以精细化处理,进而提升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

(二)树立全员管理观念。科研院所在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中,必须要树立全员管理观念,保证科研院所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科研院所领导人员必须要予以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足够重视,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领导人员要从全局考虑问题,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将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之一,加强日常检查工作,落实管理责任。同时,领导人员还要将自身作为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与领导人员的绩效挂钩。健全组织保障体系,从管理人员到设备操作人员均应树立关心设备、爱护设备的思想,人人参与设备管理;其次,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规程操作,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并及时更新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设备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实验原始记录必须填写准确、完整。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最后,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要相互密切配合,切实提升综合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制定完善的科研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规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要求相关部门具备专门管理设备的人员。制定责任制度,将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分为几个责任区域,明确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的责任区域,一旦责任区域内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就要对负责人进行薪资的惩罚,进而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第二,加强对设备类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一方面科研院所要重视经营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设备管理部门要制定统一的采购计划与管理计划,减少采购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财务部门还要加强相关的配套管理工作,以提升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第三,制定设备类固定资产配置制度。首先,科研院所必须要严格控制设备类固定资产的配置,科学调剂闲置的设备类固定资产;其次,科研院所要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将设备类固定资产纳入到预算管理中,进而提升设备配置的预算管理效率与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

(四)促进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就是要不断对设备管理的环节进行精简和优化,实现好设备从购买到使用和维护的一体化。具体来说,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购买上,不要过分注意设备的价格,而应更多地注重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各项参数,要做到设备以实用为目的,以适用为基础。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等环节,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同时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检查设备的内部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动、更换老化和破损的零部件、实现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再生等。

三、结语

科研院所的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须纳入重点管理工作中,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创新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全员参与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科研院所设备类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董晓东,马静.科研事业院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11.

[2]夏新根.科研事业院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探析――基于内部控制视角[J].价值工程,2010.34.

[3]张秀侠.科研事业院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4.14.

[4]杨敏.科研事业院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7.4.

[5]王勇.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6]毛健锋,陈永香.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1.

[7]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1.1;F8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94-03

1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增长迅猛,到2000年底,广东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约达1529亿元,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政府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于近年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需要有相应的会计体系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政府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完善,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2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账实不符问题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时项目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因历史原因违规购建固定资产,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2责任人管理机制不到位问题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由于管理未得到彻底落实,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会不重视,产生更多的违规事件。

2.3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

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等。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内部整合产生的闲置,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政府部门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后资产的闲置;二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因历史违规行为产生的闲置。最明显的例子,如无定编车辆、违规购建房产,因产权问题无法解决而闲置存在于账外。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了国家大量资金,有些资产已无法使用但只要不报废就可每年得到财政的拨款,所以,需要积极加以盘活处置。

3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预算单位曾在2001年进行了清产核资,在2001年和2005年开展了清产核资检查,相当于在全国进行了全面摸清预算单位“家底”的工作,规范了固定资产的入账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账实不符问题源于多年的历史原因,并未得到全面的解决。近年来,随着“责任政府”的建设及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逐步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有关负责人的任期业绩评价挂钩,这种情况已有所好转。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之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3.1实施电算化管理,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分类

由于近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及金额增长迅猛,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必须实现电算化管理,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核算、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予以反映,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固定管理系统将有助于政府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透明度。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建议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固定资产电算化核算方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固定资产科目设定问题上。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在对房屋及建筑物、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的分类中一般不容易产生差异,但在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的分类中则产生了不少的差异。两个单位的固定资产分类,一个为行政机关单位,一个为事业单位(学校),从科目编码上就有不同,各个单位对专用设备与一般设备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对某些单位是专用设备,对另一些单位又属一般设备,如幻灯机,在学校为专用教学设备,在大部分行政单位为一般办公设备。另外,单位自己分类明细,编码也多有重复,电脑与电脑微机就在专用设备与一般设备中重复出现。

作者认为,在实务中要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根据GB/t14885-94摘编整理)作为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的分类依据更为可行。因该目录将固定资产分为四大类:(1)房屋及构筑物类;(2)交通运输工具类;(3)通用设备类;(4)专用设备类。每大类的分类非常细致清楚,比人为分类更科学、合理。由其对容易造成差异的分类项进行了明细分类,对专用设备更是按行业类别分为医疗卫生类、广播电视类、科研类、文化体育类、新闻出版、公安政法及其他类。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固定资产软件的编码就是以此为依据的。另外,按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的另一大好处即是可自动导出清产核资数据,因日常就按此分类与代码做账,清查时就可事半功倍。如无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则根据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建立会计科目与之对应,也会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3.2建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必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桌面走向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应用,能及时、迅速地获取单位管理运行及实时变动的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进行办公业务操作处理,做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本文仅以会计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通常仅在财务部门进行核算,为核算型软件,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向财务业务集成阶段发展。在财务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主要功能为核算资产数据,包括财产登记、登记财产卡片、财产单据、生成资产凭证、资产账簿(财产明细表、财产汇总表)等。而财产采购、财产处置、安全控制及财产登记中的验收登记、领用登记等数据在财务软件中很难连贯地反映出来,而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单位所有人员,为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不同部门人员和同一部门人员,经常会发生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部门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需要对某项事务进行合作处理。所以,必须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相结合,才能使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财政部门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而整个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主要功能应包括:财产采购、财产登记、财产处置、安全控制等功能。但如何实现两个系统的结合及数据的交换,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实际应用的方案来予以解决。

将所有资产的验收、登记、领用、查询数据工作均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资产管理模块完成。在资产验收保存时直接生成领用单并登记财产附件、图片等资料,并进行验收单据、标签、卡片打印。在办公自动系统中可以按资产的名称、类别、登记时间、资产状况进行组合查询。资产分配给各使用部门、使用人员,以便相关的资产负责人可以随时查阅当前资产使用的状况。包括资产的借用、部门间资产的调拨、资产赠送等详细记录。同时,财产管理软件增加导入模块: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导入财产管理软件前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六条关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及其他的规定标准条件,自动将资产数据分成固定资产数据及材料、低值易耗品数据两部分,并提供数据结构导入至财产管理软件中。财产管理软件中进行变动数据的审核、登记或更新财产卡片、自动编制分录、结账、财产明细表。财产汇总表、打印财产数据、查询财产数据、资产盘点等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及财产管理软件的分功能管理,资产数据根据既定的软件程序和规则自动生成资产卡片、会计凭证、报表等,会计人员只需要维护相应的分类和汇总机制,就可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数据输出的全部工作,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基础工作量。资产数据通过导入时的划分,进行了资产的分类,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就可分重点、分层次的管理。

资产数据通过一次录入的数据同时被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财产管理软件所共享,完成了几个系统的数据收集和规范,在这种模式下,所有数据来源一致,划分口径统一,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数据分析产生的结果也是一致的。数据采集能够实现与交易事件发生、发展同步,真正达到实时反映资产的实际状态。

3.3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机制必须受到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视与认可,具体措施如下:各预算单位设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财政部门也应设立监督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定期由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提拔、任用等的依据;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作为管理责任人审计的重要一项等。

3.4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处置工作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三章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应每年盘点一次。但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由于年终人手少、工作繁杂而未进行。所以,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制度、时间、人手、领导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处理。应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单位盘点、处置机制,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人。积极处理好闲置固定资产,引入资产评估程序,进行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回收资金,或依法按政策捐赠边远地区等方式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政府的财政部门也应建立固定资产的盘点、处置制度的监督机制,对要处置的资产进行金额、数量上把关和审批,并定期对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4结论

本文在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并通过建立完善与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规范固定资产分类及代码、加强盘点和处置的监控等措施,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刚性化,达到实时监控、硬性约束的目的。从而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李广英,张俊萍.实行财政集中支付与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6):9-10.

[2]李海波.行政事业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陈虎.论会计信息化与网上报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宋新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DiscussionabouttheadministrationUnitFixedassetsmanagement

DaiHong-jian

(GraduateStudentCollege,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0,China)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3

一、现状

以浙江省某市(县)中小学校为例,该市(县)于2011年7月开始使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于一体,有效地管理了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数据信息是采用数据库技术支持的:标准统一,格式统一。当资产管理员在初始录入固定资产卡片信息时,必须输入固定资产规范化的信息,系统通过自动科学地归类整理,产生唯一的资产编号,记载和保存了固定资产所有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有效地避免数据的重复、缺失,减少工作人员的审核工作负担,为财务会计核算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做出切实的保障,达到了强化管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办公效率的目的。

固定资产管理主要由2个部门负责:一是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办公室负责(中小学校为总务处)。二是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一般是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往往通过资产的功能和属性设置为土地、房屋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和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量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等12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二、问题

通过对该市(县)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不统一

由于财务部门主要是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习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实施分类。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部门则是根据资产管理系统设置好的分类进行管理。这样使得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同一类资产会出现在财务几个大类里,不便于管理。因此资产管理系统从属性来对固定资产分类,最终就会使得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分裂标准不统一,给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对接

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状况是实物资产采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而价值管理则是财务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一般不预留任何接口,所以两个系统之间不可能实现集成或对接,是相互独立的。遇到核对相关数据的时候,就只能是将两个系统的数据打印出来进行人工核对,大大降低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分类的标准不一样,两者对固定资产的编码规则不统一,一定程度上给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带来不便。

(三)固定资产系统信息和财务部门信息不一致

一般学校财务部门负责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实物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报废等过程。两者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结果往往会出现偏差,主要为资产管理部门只要在验收手续完成后,就可以根据入库单在资产管理系统登记卡片,然后使用部门投入使用。而财务部门的核算则是根据资金的支付作为登记资产的依据。由于报账人报账时间的推迟或者由于资金紧缺而未能及时付款导致了会计核算的迟滞性,造成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不对称。

三、对策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和措施。

(一)统一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

综合考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分类,积极借鉴不同的分类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单纯地将固定资产按照功能作为划分依据,虽然实物管理比较容易,但与财务核对困难。笔者认为,对于我市(县)的中小学校而言,应该从财务角度出发,完善资产管理系统中关于财务部门标准的分类,或者将资产管理系统的分类标准逐步与财务标准对接,真正做到两者的分类标准的一致。

(二)创建完整的固定资产主数据,实现两者的对接

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管理,首先必须建立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应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给每一个实物资产都建立一个资产编号,这个资产编号是唯一的,这个资产编号伴随着资产的构建到最后的报废的整个周期。同理在财务软件中也必须有一致的资产编码相对应。所以必须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主数据,逐步推进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和财务标准一致性,实现两者的对接。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编码,即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产生的资产卡片编码与财务部门软件产生的资产编码要一致,存在着对应关系。即只要一个确定的资产编码就可以在2套软件中查询出相应的信息。这样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和财务软件中以资产编码进行资产的查询、修改、处置、调剂等工作就显得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消除了原先对账需要人工核对的弊端。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引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投资也逐步扩大,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对高职院校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做出了新的规定,尤其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全新的规范,全面对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管理。同样对高职院校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产生了影响。

二、H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折旧处理问题分析

2014年上半年,H高职院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财务处长的指导下对2013年12月31日以前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整理,引入了固定资产财务软件模块,进行固定资产系统数据初始化,按新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算不同项目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资产处首先对各项资产进行清查,然后财务处与资产处进行固定资产数据核对,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财务处固定资产总额与资产处总额不一致

经核对,财务处固定资产总额与资产处总额于2010年就已经有4万元的固定资产对不上,原因一直未查明,因此未做账务处理。

2.财务处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资产处固定资产分类不一致

资产处按自已的固定资产系统录入新增的固定资产,其系统分类与财务处的固定资产分类有较大区别,这样导致财务处计提折旧与资产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有较大的差别。

3.财务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资产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一致

资产处根据新增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录入系统,财务处需要按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折旧计算,因此财务部门固定资产报废时间与资产处固定资产报废时间不一致。

4.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出现交叉错误

财务部门根据资产处转来的固定资产增加书入账,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规定确定划归为不同种类固定资产,在确定归类时出现同一种类固定资产分别划分至不同类固定资产项目下,这样导致同一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同,报废期间也不同

5.入账时间间隔导致资产处与财务处的固定资产同一期间的数额有差额

同一固定资产购入后资产处办理固定资产增加手续,录入固定资产系统,由于一定原因与到进行财务报销时间出现跨期报销,因此在不同会计期间财务处固定资产金额与资产处的固定资产金额出现差额。

三、高职院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中专院校升级而成,因此在对院校外延建设与内涵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对于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管理及教学科研等工作上,忽略固定资产管理对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部门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责任心。

2.部门职权混乱,管理机制不明确

因许多高职院校前身是中专院校,所以许多院校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在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主要分散于其他二级部门,各部门职权混乱,责任不明,这样就容易导致各部门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另外,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后,监管机制欠规范,且未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难以明确追究责任。

3.台账录入混乱,资产浪费严重

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健全的采购程序,台账录入工作不够及时,固定资产存放场所及使用部门发生变更后登记不明确,在资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后,交接工作不到位,且许多固定资产管理者与使用者混乱。同时,因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财务部门沟通不到位,导致在财务入账与资产采购等方面存在许多差错,存在固定资产与易耗物品混乱的现象,许多固定资产所确定的使用年限欠合理,且许多能够继续应用的固定资产通常处在报废状态,导致国有资产的过度浪费。

四、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有效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作为高职院校领导,应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对院校固定资产进行专项负责,对重大事项享有重要决策权。同时,要定期召开资产管理会议,全面分析院校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对院校所有教职工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院校领导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并将其与节约型院校的创建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资产管理氛围。

2.完善网络,健全制度

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权进一步明确,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对院校资产的采购、入账及处置等方面进行专门负责与管理,进一步改善院校网络管理,并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最终形成高素质的资产管理队伍。

3.加强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沟通

(1)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和抽查工作,及时了解并掌握资产的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盘盈盘亏等情况。

(2)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并与财务处核对,达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如果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更正,避免由于问题长期积累导致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现象。

(3)规范资产处采购及录入资产系统的流程,规范新增固定资产入账时间,不能跨期入账。确保资产处与财务处的固定资产分类一致,避免出现资产处报废财务处未提足折旧,或资产处尚在使用,财务处已提完折旧。

(4)规范固定资产的报废流程,防止,低价出让、变卖国有资产,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注重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要重视和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办学成本,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水,高千亭.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校固定资产;高校财务

2012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在事业单位全面实施。此次财务规则是对财政部199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原规则)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时隔15年。新规则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其中资产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界定、分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高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新规则的实施必定会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影响。

一、新规则对固定资产修订的内容

近年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作出了规定。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却未能跟上资产改革的步伐,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口径的不一致,新财务规则的颁布实现了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规范较原规则有以下不同:

(一)固定资产标准界定上

新规则对固定资产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它与原规则“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标准相比,提高了标准。

新旧规则之间的15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加大,物价指数上升,人员工资、会议费、差旅费等标准几经提高,而固定资产标准却一直不变,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高、使用效率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标准提高既是适应了资产管理的需要,顺应了经济改革的趋势,也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便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分类上

新规则将固定资产分为六类,即“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与原规则固定资产分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相比,固定资产的类别更加科学,范围更加广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物质需求的提高,事业单位资产规模逐渐加大,项目类别逐渐增多,原有分类难以实现明细化管理。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规定了固定资产的分类、代码及计量单位,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正是与此分类保持了一致。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上

新规则在专用基金管理中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而原规则并未作规定,这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费有了选择。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一直保持不变,难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根据会计准则相关的会计原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使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保持一致,既是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磨损程度的补偿,也有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管理。新规则允许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为以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四)固定资产使用上

与原规则相比,新规则要求“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

固定资产购置需要的资金数额一般较大,实现共享、共用,可以避免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效用,同时可以减少资金的浪费,将资金用到更需要的项目上,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良性循环。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数量大、项目多

高校是集行政、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公益性组织机构。大量、众多的固定资产保证了高校行政办公、日常教学、科学研究、教辅活动等方面的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科研项目上,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撑教学质量的提高、科研成果的完成,不同教学活动、科研项目对固定资产需要不同,因此固定资产数量大、类别多是必然的。如理科科研中实验仪器设备等专用工具,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更新较快,资产购置较频繁,不同研究领域投入的资产类别不同,有大型的精密仪器,也有众多的小型实验仪器设备;而文科科研注重于文化繁荣,在文物和陈列品、图书、装具上投入较多。所以高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固定资产数量大,类别多。

(二)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渠道多样性

事业单位资金多为拨款性质的财政性资金,而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则具有多样性。高校资金除财政直接拨款外,还有大量的其他资金来源,主要表现在科研活动资金上。高校科研资金投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部、省社会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类研究所、各类协会、企业资助、校企联合等,这样高校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则呈现为多样性。多样性的资金来源,保证了高校行政、教学、科研活动的高效运转,提高了办学质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多部门参与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购置、建卡、财务核算、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是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固定资产购置上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由学校专设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来操作;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可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采购,也可以由资产使用单位自行采购。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则统一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建卡。固定资产资金管理上,由财务部门来进行会计核算。固定资产保管使用上,由具体购置部门或人员保管使用。固定资产处置上,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保管人员共同完成。

(四)固定资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

高校固定资产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尤其在科研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上。科研活动是教师正常教学活动外进行的科学研究,教师在项目的研究时间和研究空间上具有灵活性,他们可以在学校专门的实验室或办公室来进行研究,也可以在家里或其他适宜的场地进行。再者,不同仪器、设备可以交换使用,专用精密、大型仪器设备可以付费使用。因此固定资产的灵活使用保证了高校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三、新规则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固定资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重新界定和分类,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物价指数的上升,原有的固定资产标准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资产管理需求,新规则的实施使得固定资产数量上、价值上更趋于科学化、精细化。固定资产新的分类也满足了资产管理要求,因为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会使得资产购置项目多样化。新的固定资产分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资产项目,这样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资产建卡、会计核算方面更具体、详细,在统计某一方面数据上,更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

(二)促进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一致性、统一性

新规则对固定资产的规范保持了与政府相关部门已有文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一致性、统一性,如《固定资产分类和代码》、《国有资产处置规范》等文件。固定资产管理的一致性、统一性,有利于高校各部门之间对固定资产指标数据统计、指标口径、指标范围等方面相互印证、监督,避免一个指标两个数据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推进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和使用效率

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大、项目多,但重复购置问题一直存在,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金、资源浪费问题严重。新规则要求资源共享、共用,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建立资产共享平台,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固定资产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广大师生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化平台,了解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并结合自己工作内容需要,通过付费或者交换使用方式,在现有固定资产中申请使用,这样整个学校固定资产就可以流动起来,既保证了正常使用,又节省了资金,同时也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

(四)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提上日程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一直是专家和各部门讨论的话题。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不一致: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得不到补偿,直到资产报废,账面价值仍是历史成本,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真实的价值。新规则允许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实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它的价值补偿,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对于高校来说,固定资产数量大,项目多,计提折旧有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使固定资产更好地服务于行政、教学、科研活动,并利用固定资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提升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2012.

[2]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S].1996.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煤炭需求持续增长,煤炭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产量持续增加,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比例也不断加大。如何管好、用好日益增多的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济效益,是煤矿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案例企业——东庞矿简介东庞矿隶属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境内。于1983年底投产,在持续发展的30年间,通过兼并重组,加速跨越发展,形成了“一矿四井”、两个洗煤厂、两座电厂的管理格局。目前,在册职工5200余人,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利润15亿元以上。该矿煤炭资源丰富、煤种优质,开采技术全国领先,井下采、掘、开机械化程度100%,生产指挥、监测监控、财务销售、物资管理等各大系统均实现数字化管理,地面配套完备,安全管理工作到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优秀矿井”、“全国文明煤矿”以及“全国双十佳煤矿”等项荣誉。东庞矿注重管理创新,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以及iSo9000、党建和质量管理等四个体系审核、认证,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并荣获“中国管理创新大奖”;东庞矿环境治理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被评为“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中华环境友好单位”,2010年完成了生活污水处理厂、矿井水处理厂以及矸石电厂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考核工作,荣获河北省“双三十”节能减排先进集体称号,并列入部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东庞矿已成为河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行业影响力不断提高。对该矿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对东庞矿具有指导作用,对煤矿行业中其他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①分类编码不统一,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归属不同部门,财务部门与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分类和编码方法不一致。财务部门采用的是企业会计规范规定的分类编码方法,而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则是根据各自专业管理的需要或凭经验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致使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造成同一资产出现多种不同类别归属和具有多个编码的现象,增加了固定资产购、销、调、存、收发、领退、清查盘点、实物核算和价值核算等环节的管控难度。②归口管理权责不清晰,各部门难以有效配合。对于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企业虽然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但各归口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管理缺位,部分固定资产无人管。比如没有严格区分各设备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机电科负责全矿设备的管理,同时调度室又负责电子通信设备的管理等;房屋建筑物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却没有归口管理部门,虽然在实际中,对于由一个部门单独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可以由该使用部门进行日常的管理与维护,但是对于多部门共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就容易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另外,房屋建筑物附属设备与房屋建筑物主体一并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附属物,但是,由于价值较高,使用寿命和维修方式与房屋建筑物不同,容易造成账务登记与实物管理的混乱。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使相关部门无法有效配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记录不准确,数量不清楚,价值不真实,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等全过程管理难以顺利进行。③后续支出资本化标准不清,固定资产价值不能真实体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东庞矿并没有规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的标准,进行账务处理时,完全取决于会计的职业判断;如果判断不准确或没有充分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要求,则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差异,增加不必要纳税成本。另外,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项目进行会计处理时,也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资本化项目领用的材料不能准确计入对应资产的价值,将资本化项目按照新的固定资产入账等现象,导致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不能计入或不能完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造成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不完整、企业成本和利润的不真实。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包括:计划、验收、使用与维护、大修、停产检修、清查盘点、报废等重要工作流程。东庞矿一是没有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内容、形式、权限等不规范,制度承接关系不清,管理口径、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统一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标准,加强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联系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固定资产的目录,统一价值管理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方法,为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准确核算提供依据。

由于煤矿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建议企业以会计业务规范为基础,采用五级编码的方法:

固定资产大类分为生产用、非生产用、出租用、不需用和未使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中类是对每一大类的进一步划分,固定资产细类是对每一中类的进一步细分;固定资产流水号是对每一个细类中的固定资产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的编号。

为了便于日常的实物管理,建议由财务科进行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的编码,由实物管理部门进行第四级和第五级的编码,再由财务科会计人员对四、五级编码进行复核并登记。虽然实物管理部门的编号只是财务部门编号的一部分,但这样却能够一一对应起来,避免固定资产类别和编码混乱的现象。

3.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与分工首先,成立固

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重大事项的审核批准。其次,确定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的职责分工,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相关固定资产的验收、登记、交接、清查盘点、报废等所有事项的管理。

通过梳理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分工,不仅要使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更加清晰,还要明确部门中各相关岗位的职责,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清楚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分工以及发挥的作用,从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3.3明确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标准,合理体现固定资产价值对于后续支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现行会计准则偏重于定性方面的规定,可操作性相对较差;而税法上则进行了明确的量化规定,可操作性较强。为了解决由于资本化支出产生暂时性差异而增加纳税成本的问题,企业在制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的标准时,除了考虑会计准则及指南中定性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到税法上的“刚性”要求。因此,建议将固定资产资本化的标准确定为: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并符合支出金额超过固定资产原值50%且资产使用寿命延长在2年以上条件的,作资本化处理。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和更新改造工作,应一律视同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在具体操作时,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各项施工和建设支出全部通过“在建工程”进行核算,以便将应予资本化的全部支出都计入到原固定资产的原值上,确保固定资产价值的完整。

3.4加强固定资产制度建设,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流

程要建立一套针对固定资产计划、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修理、处置等全过程、全方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和规范,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控制措施,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企业已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严密、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使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在科学的制度体系下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田茂礼.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探讨项[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

[2]刘任远.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运行质量评价[J].管理学家,2010(6).

[3]武卫军.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33).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前言

为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形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论在数量上,价值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单位固定资产已经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固定资产在单位的管理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保证其安全性和保值增值,已是现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现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打算从管理的现状成因等方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添一份薄力。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不计提折旧。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有两个特点:一是非流动资产,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二是核算上在支出上一次计入成本,不分期计提折旧。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方面

1.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一般都是由后勤部门或办公室管理实物资产,财务部管理账务,造成资产管理部门不了解账面情况,财务人员又只了解账面情况,存量不实,账实不符等现象就很容易出现。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又体现在资产采购部门往往身兼几职,采购洽谈,合同签订,资产验收,发票报销等均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缺少必要的监督环节。单位财务部门仅凭发票入账,和资产管理部门难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有效内控机制。

2.分类制度不合理,分类标准不统一

目前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是不统一的,有的是按11项来划分固定资产的,分别是:土地、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用具及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类。有的是按六类来划分资产的,分别是: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还有的单位是以自己划分的标准来管理的。标准间没有对应的转换说明,有不同的要求,就要重新做或执行几套标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在界定上也有一些模糊,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的划分上一般是以价值来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财政汇总录入时再对自行划分的固定资产按要求进行再次划分,造成工作的重复。

(二)管理层方面

1.管理层重视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在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在购买时一次性摊销成本,使用过程中不再计提折旧。造成管理层更看重货币资产,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不够重视。

2.“重购置,轻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很薄弱,单位由于在评定资质,项目要求等方面的原因,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很重视,而购买到的资产往往疏于管理,由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项目预算费用,决策者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总体缺少动态认识,造成盲目争取投资,扩大规模。造成重复购置,效率低下。

(三)人员方面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都是由财会机构兼管,由于专业的限制,管得很不到位,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效果的提高。另外有部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部分物品是否应记入固定资产难以区分。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监督机制

1.购置固定资产时,合同的洽谈应有两人以上参加,合同签订时批准人应与执行人分离;固定资产的验收人应与领用人分离。

2.使用过程有变更要及时登记,及时入账,建立使用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度,要及时发现漏洞进行补救。处置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报批,对残值的回收要有账可查。

3.做好定期不定期的盘点工作,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按规定做好账务工作。

(二)统一分类标准,合理界定资产化标准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分为六类,分别是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并对每一类资产内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并扩大了固定资产的范围。各单位应在充分学习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同时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的划分和界定,在日常核算及资产管理两方面运用新的标准及界定。统一标准,杜绝重复工作。

(三)严格预算制度,提高管理层意识

事业单位每年均会对资产购置资金进行合理化的预算,审批前要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作全般考虑,审批后要从严掌握,不能超预算购置资产,各部门要调剂使用现有资产,尽量避免浪费和重复购置。

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通过信息系统加以反映,而不是仅事后进行录入,将事前审批,事中使用,事后监督统一起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提高管理层重视程度,建成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实际责任人三层管理体制,责任到人,落实考核责任制,促进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

(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水平

对财务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业务专项培训,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而是要了解固定资产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流转过程及控制制度,以提升业务水准,提高管理水平。

四、结论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本文在指出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内控制度,加强信息管理,统一分类标准,严格预算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的完善方法,从而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李义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5).

[2]管清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改进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14).

[3]聂铁涛.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国工会财会,2010(02).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8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是企业赖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持续经营的物质基础。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一直受到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与改革初期提出的“要想富,先修路”一样,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仅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3亿元,同比增长41.3%;11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开工4.6万千米,投产4.4万千米;变电容量开工2.1亿千伏安,投产1.7亿千伏安。而在2007年,国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2200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025亿元;开工11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5.2万千米,变电容量2.3亿千伏安;投产11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4.8万千米,变电容量1.9亿千伏安。随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以及固定资产运营中和终结时的管理必然变得越来越重要。全国电力系统经过一、二期农网改造以后,部分县级供电公司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一度达到80%以上。即使是省一级的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占的总资产的比重也达到50%以上。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在实务操作中的困难,固定资产管理在电力企业所占比重和发挥的作用及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此,笔者通过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困境进行分析,思索和探求固定资产管理的合理和有效方法,努力尝试为建设“一强三优”电力企业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持。本文拟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证分析,剖析固定资产在投资和运行管理中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分析

2.1固定资产的含义及分类

2.1.1含义

《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标准作了具体规定,将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列为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价值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决定企业素质和效益的基本要素。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1.2分类可按经济用途分类、使用用途分类、所有权分类以及综合分类等。

2.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同时属于资产分散型企业。资产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范围大,可以说从市区到郊区,从平地到山坡,遍及辖区的每一个角落;结构分类复杂,覆盖面大,按类别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及设备、用电计量设备及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工具器具、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土地、福利设施等十几大类;另外电力资产通常数量多,金额大,更新快,管理上就要求及时准确反映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为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挑战。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品种多,二是分布广,三是变化快,四是周期长,五是支出大。

3.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3.1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3.2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评价开展不深入

3.3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3.4固定资产竣工决算编制不及时

4.改善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4.1推进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创新

4.2完善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考核体系

4.3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4.4工程项目引入完全竞争机制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9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22-02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资产80%以上都属于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高校资产中的比重增加然而管理问题也更显突出。由于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旧版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逐渐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难以满足高校事业发展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和内容的需求。为了完善高校财务核算并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我国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为新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虽然对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意义重大,但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所在

(一)让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反映更真实

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促进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高校资金渠道和固定资产购入能力的随之扩增,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或闲置过程难以避免损耗减值,旧版的会计制度只对固定资产入账和报废进行一次性记账或清账,因此账面价值存在因为折旧问题所产生的账面价值失真问题。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规定可以让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账面价值反映更加客观真实。

(二)约束固定资产管理更严格更科学

由于旧版会计制度未对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作出核算规定,因此固定资产核算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够严格。目前很多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科学性和严谨性方面要求得还不够严格,权责制约体系以及规范系统性方面也存在缺失。因此也就很容易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发生不必要的重复和资产闲置问题。新会计制度的施行将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本校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的了解,约束高校严格审核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和计划,促使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更加明确各个部门的权责。

(三)促进教育成本核算更真实更精确

旧版的会计制度针对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时候只是针对购置环节一次性在教育支出中进行核算,但是高校固定资产中例如建筑和大型试验或教学设备的存续期间都长达很多年,由于用途或使用方式改变而导致的价值改变无可避免并且随时都可能发生。如果不在核算的时候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那么固定资产支出就会集中于某一年度的教育成本增加。新会计制度可以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按照平均年限和工作法在存续的各个年度进行科学分摊,不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且也让教育成本的核算提升了精确性。

二、基于新会计制度要求审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存在的核算问题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针对固定资产核算做出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过程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项目需要重新确定原固定资产价值和折旧计算。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针对改扩建或修缮等项目工程的固定资产界定标准通常都是以项目工程金额的大小作为划分依据,然后再以“修购基金”或“维修费”以及“固定资产”进行归集核算。例如,在固定资产科目中对更新改造成本费用先做出归集核算,如果工程验收决算在进行审计之后出现差额则又再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高校改扩建或修缮等项目工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真实,对教育成本的精确核算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影响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因为信息的不够准确做出错误决策。因此这样的状况之下如果要重新确定更新改造后原固定资产原价值以及折旧计算就很难确保准确和真实。

(二)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和使用效率问题

根据高校固定资产的服务性质可以分类为教学类和科研类两种类型固定资产,教学类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按照预算和专项核算,而科研类的固定资产则由科研项目负责人按照预算和项目进行核算。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求变化,高校跨学院和学科以及跨部门类别的经费构成越来越复杂,教学类和科研类的固定资产项目核算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视角来看,高校的教学类固定资产由于有专项预算因此其折旧核算相对比较容易。但是高校科研类的固定资产不但需要根据项目经费进行核算,而且还需要面对在资产自用年限和项目结题期限之间针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进行科学选择的困难,两者之间一旦在选择的时候失误则势必针对项目经费绩效的合理评价造成影响。

(三)固定资产入账和账面实物相符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入账的时间不够及时并且账面资产和实物不符是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通常实物形态和资金形态价值的负责部门不一样,因此资产验收入库和资金款项支付之间存在一定时间差异,非常容易出现实物保管和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各部门之间的账面和实物不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施行在这方面的困境主要体现于实物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符,以及仪器设备使用年限和价值是虚增。

(四)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和管理效率问题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资产购置方面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容易脱离预算,大多选择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但是配置效率却不高。从管理流程来看,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资产使用部门仅仅只是在业务上给予指导,二者之间缺乏良好的管理协作。然而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因此管理任务繁重,很多高校缺乏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只是让实验员或者报账经办人员兼职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人员不但缺乏专业知识而且管理责任心也不强导致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或者不正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细则规定和方式方法,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和配置效率的底下,影响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三、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对策

(一)明确更新改造项目定义,规范管理和核算标准

根据高校基建项目工程的立项情况可以分为经由发展规划处立项的新建或扩建工程、未经立项的高校自筹改扩建或修缮项目工程。更新改造工程大多属于高校自筹的非立项基建项目工程,根据新会计制度对更新改造工程的规定要求,要区分此类工程是资本性支出还是费用性支出,高校首先应该结合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规定考虑本校实际制定出本校更新改造项目资产管理文件。对经过正规招投标和工程验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固定资产使用功能和年限同时又符合固定资产核算标准条件的则可以定性为资本性自出。对于无法达到规定要求的则可以在维修费科目中进行核算。对于高校基建项目的更新改造工程可以实行分项目专项管理,并实行专岗负责每项成本费用,为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更新改造工程中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方面更准确的信息资料。当更新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并进行决算审计以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应该针对手续齐全的更新改造项目合理调整其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同时针对其折旧年限等核算进行重新确定。根据新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为确保高校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对于在建或者完成却并未办理竣工决算并且已在财务账目中形成部分固定资产价值的更新改造工程,可以调整为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项目工程后续费用由“在建工程”账户归集核算。

(二)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分类和折旧核算方面的规定,为了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构建资产领用和调剂制度,同时高校科研部门也可以构建科研资产共享平台。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以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沟通项目结题信息以便于固定资产跟踪管理和资产共享平台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针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及时做出综合评价。当科研类固定资产在任务结束后依然可以继续使用,可以采用收取适当租金的方式利用资产共享平台继续让其发挥使用价值,收取的租金可以当做固定资产更新发展金,以此达到减少资源重复和浪费并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的目的。对于因为项目需要而现行购置的固定资产所计提折旧费用,等到项目任务书获批之后在项目经费下拨时一并调整,但是涉及资产项目的调整依然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以便作为调整资产折旧项目的依据。

(三)规范固定资产入账管理,确保实物与账面相符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对于基建、改扩建、修缮项目工程中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如果已经投入了使用但是并没有办理交付手续,由于此类资产的所有权实际上已经属于学校因此可以暂时按估计价入账并等到工程竣工决算确定其实际价值之后再予以调整。仪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在采购之时如果经过正规招投标并且购置手续齐全就应该在嫌弃之内办理报账手续,否则作为固定资产入库的单据就需要重新登记。有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可以在初步验收无误知乎就先按照中标金额暂时进行入库登记,等到试用期结束之后根据试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总之,只有确保固定资产的及时入账才能促进账面和实物相符,规范固定资产入账管理才能及时计提折旧并为掌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动态情况提供原始的精确数据。

(四)明晰相关管理职责与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注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才能根据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计划均衡有序的实施固定资产购置,并在购置之后由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协调资产共享平台合理有效地配置资产。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高校应该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原则分层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应该履行一级管理机构的职责从宏观层面指导资产管理,资金形态的价值管理则应该归由财务部门股则,各个资产归口的管理部门则负责归属于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只有在管理过程中权责分明才能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应该积极推进新政策和新制度的配合施行,最大限度地将新政策和新制度以业务培训的方式及时向管理人员传达,通过最少的中间环节传递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统一本校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并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固定资产数据的真实完整并促进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很多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对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现阶段高校仍然处于新旧会计制度的过渡衔接期间,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和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避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不足之处,科学规范并重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免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孙思维.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困境及对策.商业会计,2013(24)

[2]张伟.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衔接对策.当代经济,2014(20)

[3]程萍.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商情,2015(40)

[4]王岚.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分析.商,2015(32)

[5]孙思惟.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困境及对策.商业会计,2013

固定资产管理的分类篇10

关键词:新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变化的积极作用

(一)适当的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

新的固定资产标准规定在单位价值上作了调整,一般固定Y产标准由500元调为1000元;专用设备标准由800元调为1500元,另外还规定,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固定资产价值起点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范围收窄,管理难度相对减小。

(二)分类清晰、合理

新的固定资产分类与旧的分类相对,修改为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修改后的分类,有利于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及时登记、上账,也便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理解和管理。对保证固定资产的完全完整性起到一定的强制性作用。

(三)科目设置更科学

新制度对固定基金科目的调整和整合,将其改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并按照非流动资产的分类设置二级明细,体现了资金占用与资产分类的相关性,新制度还规定事业单位应设置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待处置资产损溢等科目,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固定资产虚提折旧,这种虚提折旧的做法在国际上是首次运用,从成本核算的范畴来看,这种做法是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意识,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会设置行政处和后勤处,这两个部门各自管理自己的固定资产,此外设置的财务室可以对这两个部门的花销进行核算。这样的固定资产管理设置,看似密不透风,实则没有尽职。可以说,虽然分工明确,但是没有一个综合式固定资产协调机构,也就相应的没有一个详细划分的固定资产职责划分,分配不够详尽合理、科学明确,甚至在固定资产的调配中会出现许多问题。

(二)无固定的固定资产保管制度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国家的财政相关部门实现部分拨款。所以,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在法律上都属于非经营项目而得的区域,因此,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不能按照老百姓的理解去当作某一个项目的成本而无偿使用的。而在事业单位中如果没有一个相关的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就会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管理脱节和在使用权的问题,都是很难去解决的问题。此外,关于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报废部分的保管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在单位账目上依然残存报废账目,造成了账面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状况。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清

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出于人员编制、经营规模限制等原因,未在单位内部成立固定资产专门管理机构,资产管理工作往往是根据资产使用部门进行划分,例如,某单位各业务科室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设备进行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会议室桌椅、复印机等办公用品进行管理。由于事业单位各部门只负责本部门使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导致财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盘点、会计核算过程中需分别取得各个部门的配合、支持,而且由于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无法实现共享,致使事业单位未能对闲置固定资产进行调剂使用,造成财政资金不必要的浪费。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与其对于在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如果我们只采用一个个去解决的办法,那一定是繁琐又麻烦的,处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如果效率不能够大幅度的提升上去,那么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实际效果却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的前提下,根据自己所工作的事业单位的具体要求以及员工的需要,制定出适合本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必须含有一些定性要求,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管理制度。例如,必须包含关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保管以及验收方面的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达到多次确定的要求,避免严重浪费,此外,关于离职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也要相对完善,确保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与个人资产有区别,不能混淆。

(二)严格强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

一直以来,这一点都是我们国家事业单位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弱项,很多年来,因为缺少监督管理,曾经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浪费行为。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将重心放在规范管理资产中,严格强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和行政部和财政部必须要实现联合,其中对于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必须要加强,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每一部分都能用其所用,并且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严格进行,不弄虚作假。并且要强化单位内的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查、盘点,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严格查询是否账目与实际情况符合,还要根据记录观察固定资产是否按照国家制度进行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在发展中发现问题,我们还可以及时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如果制定的单位制度适用还可以加到正常的制度当中,这样也会加强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三)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动态化管理

一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各级财政部门通过互联网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将辖区内所有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数据进行整合并实现实时监控,包括对事业单位从采购预算编制至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被实时监控,使以往固定资产事后监控为事前、事中全程监控,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安全性。二是事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填表格式,及时、准确地将本单位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报送财政部门,以保证资产管理系统数据的真实、完整。三是财政部门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定期对辖区内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数量、使用情况进行核对、盘点,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参考文献:

[1]李正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