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十篇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十篇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15:56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1

随着我国财政政策的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街道办事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我国的各个街道办事处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街道办事处集中核算不仅提升了街道办事处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规范了街道办事处资金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对资金挪用、贪污腐败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街道办事处会计集中核算是指我国各级街道办事处政府财务部门在保持自身财务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主权的基础上,将各自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设立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处理。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各个街道办事处部门不再单独设置自己的财务部门和财务岗位,只要留下一个保障的岗位,及时将各类财务信息?l送给财务结算中心即可。

财政监督是指财政监督部门根据国家的财政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等,对地方政府的整体财政状况进行监督管理,保障街道办事处财务各项制度得以落实,进而促进我国街道办事处财务的健康运行。

二、街道办事处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1.对街道办事处财务的监督不足

各街道办事处通过实行集中式的财务核算,街道办事处中原先的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由会计核算转变为报账工作,对街道办事处财务的的监督能力大大减弱。而会计核算中心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街道办事处的实际财务工作中,对街道办事处的各项财务工作并不熟悉,仅对街道办事处的财务进行了集中的核算,很难了解街道办事处财务工作的真实情况,也就导致财务核算中心对街道办事处的监督管理有限。由于街道办事处会计工作与财务出纳工作进行了分离,会计并不参与到街道办事处的各项经济活动中,而仅仅是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财务核算,导致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被严重弱化。

2.核算中心难以清点街道办事处的实物资产

由于核算中心人数有限,再加上地理位置上的限制,核算中心对街道办事处财务进行核算时,在对实物资产的统计上很难做到亲自到场盘点,实物资产清点工作往往是由街道办事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由于清点人员与核算人员不同步,造成核算人员很难做出正确的会计核算,尤其是遇到某些贪污腐败的街道办事处政府清点人员,在清点资产时,当固定资产短缺时,谎报资产数量,从而造成固定资产没有减少的假象,而核算人员在进行核算统计时很难察觉到,这就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3.财政支出的合理性难以保障

各街道办事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街道办事处的各项财务支出行为,从财务审核到款项拨付的全过程,都要按照经过上级财务部门审核批准后预算标准执行。但是在各街道办事处实际的财政支出工作中,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对各街道办事处的具体支出只进行了报账以及程序的审查,无法监督街道办事处部门实际支出与预算指标的吻合程度,也就无法督促街道办事处将财政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导致财政支出的合理性难以保障。

三、街道办事处财政监管的问题

1.街道办事处收入的完整性难以监管

通过实行街道办事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后,原来是街道办事处会计管理的财政收入与拨付交由集中核算中心进行处理,由于集中核算中心的核算人员不在街道办事处部门驻扎,导致其对街道办事处收入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很难对街道办事处的收入进行较全面的监管。同时,由于街道办事处的会计人员只进行报账工作,对街道办事处的收入情况不甚清楚,报账人员还必须经由核算中心来了解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收入情况,这其中会增加报账人员不少的工作量,妨碍了报账工作的顺利进行。

2.财务支出事项真伪难以监管

会计核算中心在各个街道办事处上报的会计事项中,只是对街道办事处上报的各种票据真伪进行识别,能确保上报发票的真实性,但是由于与街道办事处的实际工作脱轨,对街道办事处所进行的经济事务并不了解,也就很难对其真伪进行有效的辨别。同时,由于核算中心在对街道办事处的财务报销事务进行处理时,根据国家相关的财务报销制度,要求各种报销手续完备、各类报销票据完整,整个过程复杂程度较高,这就导致了某些实际已经完成支付的事项不能及时入账,还有可能发生真票假事的现象。

3.会计人员职责难以界定

各个街道办事处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以后,部门的报账人员只对街道办事处会计工作和各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街道办事处的财务收支情况审核是由会计核算中心的核算人员进行负责。由于会计事务比较繁琐,每个事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完全的对其进行界定,导致责任也就很难进行划分。如果街道办事处发生了财务违纪现象,对参与其中的会计进行责任追究时,由于责任难以进行划分,导致具体的违纪现象也就很难归咎于某个部门或某个人,造成了街道办事处与核算中心之间的责任难以界定。

四、街道办事处会计集中核算与监管的改进策略

1.合理界定会计主体与会计责任

根据国家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各项财务事务中的财务主体,各个街道办事处就是财务事务中的责任主体,对财务事务中的各种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街道办事处的集中核算事务时,要对具体的财务核算人员进行明确,确保每一项财政核算事务都有唯一的核算中心负责人。同时,会计核算中心需要对其中的会计核算人员统一管理、安排、布置等,确保会计人员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保障其独立性。

2.做好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核算监督管理工作

会计核算中心在进行各个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核算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法律法规制度等,确保整个财务核算中心在进行街道办事处的财务核算时有法可依。由于财务核算中心的实际情况限制,财务核算中心不可能安排财务人员驻扎到各级街道办事处。因此,财务核算中心的财务核算工作可以进行契合实际的分离,但是分离不等同于脱轨,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要经常与街道办事处的保障人员联系,及时了解街道办事处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好对其财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3.实行统一的预算管理制度

各个街道办事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财务情况,制定出契合实际的可行性高的财务经费指标。同时,还要通过强化各个部门间的互通互联,加强街道办事处的预算管理,让预算进程在各个部门内的停留时间尽量缩短,促进预算进程在各个部门间快速推进。各个街道办事处的采购工作?c核算之间也要建立紧密的联系,确保街道办事处的采购能得到核算中心的快速报账处理,落实统一性、完整性、规范性的财务管理。财务核算中心还要对专项资金进行适时的跟踪,确保专项资金的有效运用,并建立严格的专项资金责任制度,严查私自挪用或贪污专项资金的情况,要一查到底,追究到个人的责任。

4.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各个街道办事处和会计核算中心,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完整全面的培训,严格执行会计人员上岗制度,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会计人员禁止其参与各项会计事务,并建立会计人员的考核淘汰机制,定期对整体的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淘汰处理,安排其从事别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加强整个会计体系的思想教育,避免会计人员出现各类的违法违规现象,在会计队伍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所有的会计人员向优秀的榜样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精深的业务素养、优秀的品格以及为事业奉献的精神,通过向先进人物学习,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2

一、机构设置要规范

财会集中核算制要设立独立的办事机构,直接隶属于各级财政部门,由各级财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机构名称各地要尽量统一规范,其名称一般应由“行政区划名”、“核算对象的单位性质”、“财务会计核算中心”三部分内容构成,如“某某县(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中心”以下简称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应作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岗位设置要科学

要在各单位设置单位报帐员岗位;在核算中心一般应设置原始凭证审核岗位、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总稽核岗位、主任岗位。其中,单位报帐员岗位负责办理本单位的款项缴存、原始凭证初审、定额备用金领报管和核算、与核算中心的财务报销和原始凭证移交手续;原始凭证审核岗位、出纳岗位负责办理核算中心的前台服务业务,分别办理对各单位的原始凭证审核、资金收付结算业务;会计核算岗位负责办理核算中心的后台核算业务;总稽核岗位负责核算中心的内部稽核工作;主任岗位负责核算中心的全面工作。此外,核算中心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计算机管理岗位、工资管理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等。

三、人员配备要合理

核算中心的每个工作岗位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责任重大,因而,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综合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很严。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备要根据以岗定人、精减高效、公开招考、择优录用的原则,配备必要的、高素质的、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人员。一般地,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从各单位的现职在岗的会计人员中通过公开、公正地统一考试和考察,录用调配。单位报帐员的配备也要符合会计法的规定,也要进行严格考核,以适应开展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四、运作程序要规范

核算中心的工作要公开透明,要普遍实行“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服务组织形式,方便各单位办理财会业务;凡有法定开支标准的财务项目,要将法规、制度依据,具体开支标准全部上墙公开;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各种业务的经办程序、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会计档案的保管查阅等都要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明确具体,一目了然。

五、要确保资金安全

核算中心统一开设银行帐户既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又要便利各单位存取款项,便利核算中心加强管理。核算中心内部要按照《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报和纳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规定,结合核算中心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到实处,确保各项资金的存取有条不

紊,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确保各项资金的安全完整。

六、会计核算要合规

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后,并未改变各单位的会计主体资格,因此,核算中心必须严格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分单位建帐,分单位核算,分单位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分单位装订会计档案。

七、实行会计电算化

核算中心承担着一定地区各单位的资金结算、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业务,工作量大,事务繁重,因此,从一开始运作就必须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以确保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各单位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核算中心要根据会计业务量的大小,结合未来会计业务量的发展变化趋势,选择配备相适应的计算机硬件和财务管理软件,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加强对实物监管

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后,核算中心只集中管理各单位的货币资金和会计记录,不直接管理各单位的实物资产,而各单位只直接管理单位的实物资产,不管理实物资产的相关会计记录,造成各单位实物资产的会计记录与实物管理相对脱节,价值管理与

实物管理相对分离,容易发生帐实不符问题。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把会计记录与实物管理、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各单位各项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帐实相符,核算中心除利用总帐帐户对各单位的实物资产进行价值总量的控制和监管外,还必须对各单位的各项实物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建立明细帐,对各项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进行详细具体地记录,实施严密监控,并将明细帐的记录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减不定期地与各单位的实物资产进行核对,发现帐实不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照国家财会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的原始记录制度、卡片记录制度和实物管理负责人制度,使各项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有凭有据,使各项实物资产都有明确的实物负责人,都有人负具体保管、维护之责。各单位绝不能因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而放松或放弃对本单位实物资产的管理,使国家财产蒙受损失;核算中心也不能只管理各单位的货币资金利会计记录,放弃对各单位的实物资产的监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九、要明确会计责任

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后,核算中心对各单位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但会计法规定的会计责任主体并未变更,各单位的负责人仍然要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不过需要划清核算中心与各单位的会计责任界限。核算中心主要是对各单位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准确性、报销手续的完整性负审核责任,对本中心会计人员进行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承担责任,各单位则应对本单位原始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全部责任。核算中心的会计责任与各单位的会计责任不能相互减轻、代替或免除。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合理回报

中国民办高校近年来迅速发展,2013年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名单(截止到2013年6月21日)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高校219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424所,约占20%。随着民办高校数量和规模的急剧扩张,其会计核算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既阻碍了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也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构建我国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制度迫在眉睫。

一、我国民办高校运用会计制度的现状

1、民办高校的会计特征

(1)民办高校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性质。我国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这说明所有的高等学校,是一个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

(2)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非财政性。我国2002年12月28日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表明民办学校的办学主体不是国家机构,办学经费不是国家财政性经费。当然,近年来,政府开始向民办高校划拨少量的财政性资金,以补助其开展高等教育活动。但是,这种补助仅仅是开始,而且规模不大,在办学经费支出中比重很小。

(3)民办高校办学主体非政府。民办高校的出资人不是国家机关,因而民办高校不属于事业单位,应该归入民间非营利组织。

2、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选择

民办高校应该采用何种会计制度,《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没有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从海南省民办高校的调查中发现,2005年以前,在实践中民办高校执行的会计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一是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是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三是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待学校会计制度》相结合运用。另外,也有属于上市公司控股的民办高校套用《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账目处理的。由于民办高校采用的会计制度不统一,就造成民办高校在财务治理上的不科学和不规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导致有关部门对民办高校的财务治理难以到位,税收关系调理不清,不利于对民办高校资金治理、使用的监管。我国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和高校财务制度大多以财产的公有制性质而设立,强调预算管理,突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功能,不能体现民办高校投资主体的知情权以及成本核算、营利等问题,影响了民办高校出资人的积极性。

2004年8月18日,财政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实施,首先从理论上结束了民办高校没有统一会计制度的现状,解决了民办高校适用的会计规范问题。

2005年,《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开始执行。海南省除属于上市公司控投的民办高校外,其他民办高校开始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组织会计核算。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奠定了基础,但该制度适用于普通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并非针对于民办高校。因此,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在执行此制度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民办高校会计核算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不清晰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基于非营利性质,未设置所有者权益,只设置净资产账户,并将净资产划分为非限制性净资产与限制性净资产。这样的设置不能满足民办高校资产的来源,民办高校的资本大部分是办学者出资的,这部分出资并不是不求回报的。因此,民办高校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后,会计核算上就不能体现产权关系,使得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不清晰。特别是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表的设置,只反映净资产,不能体现办学者的出资信息,办学者往往会担心自己的出资全部公益化,不利于出资者继续出资。

2、《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范的核算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完全规范民办高校经济事项

(1)行业(教育)特征不明显。《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等方面,对教育单位的教育经济行为反映得不够直接。在收入和支出的会计科目设置中没有体现教育特征的会计科目。

(2)政府补助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设置了“政府补助收入”科目,核算的内容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因为政府拨款或者政府机构结余的补助而取得的收入,但并未规范这些补助收入的计量。民办高校取得的科研经费、教育补贴经费及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给予的示范实训室建设经费等,这些补助有的是收益性的,有的是资产性的,还有的是收益与资产相结合性的。对于收益性的可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范处理,记入当期的净资产。但对于资产性的却不能一次性记入当期净资产。例示范实训室建设经费,形成的是固定资产,这部分固定资产后续如何计量,提不提折旧,是一个困扰会计管理工作的会计核算问题。这里没有一个规范的会计政策,实务中现在也只能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政府补助来核算。

(3)民办高校出资人的合理回报问题。《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二条规定: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本制度规定特征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学等。民办高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可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但适用本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同时具备的特征之二是资源的投资者向该组织投入的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而《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民办高校的出资人是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将合理回报限定在“不得高于其实际出资额商业银行当年长期贷款利息的200%”。《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不求回报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合理回报之间相悖。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规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同时具备的特征看,民办高校不具备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特征。但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第五十一条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些规定就给民办高校定了性,即使民办高校取得了合理回报,也是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的非营利组织。我国民办高校没有相应的会计制度,民办高校只能选择《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办高校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也没有疑议。《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上位法,两者谁服从谁是非常明显的。在会计核算上,民办高校出资人的合理回报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如何核算,如何报告,没有统一规范,这样的财务报告就不是很规范了。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过分淡化对税金的核算。事实上民间非营利组织除了非营利收入外,还应有营利收入,我们不能笼统地说非营利组织是或不是纳税人,而必须根据有关国家税法规定来正确核算税金。民办高校教学、科研与后勤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其目标不同,资金运动的性质也不同,因此在税务的处理上也是有差异的。在民办高校会计核算中,尽管税金不是主要的支出,但税金与费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没有规范税费的核算,因此民办高校缴纳的一些税金在会计核算上就没有统一的核算。从调研的样本来看,民办高校对于缴纳流转税有的计入业务活动成本,有的计入管理费用,有的计入其他费用等,五花八门。另外,在会计实务中对于民办高校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民办高校的企业所得税如何核算,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没有设置所得税费用会计科目,在业务活动表中也没有设置所得税项目。事实上,民办高校有些收入是属于所得税范畴的,对于民办高校缴纳的所得税是在业务税金中核算,还是单列所得税费用,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

3、《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报表体系不能体现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成果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的资产负债表不能体现民办高校真正的财务状况。如只设置了净资产,没有设置净资产中出资人的资本金。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业务活动表不能体现民办高校的业绩成果,其业务活动表在最后反映的是本年的净资产变动额,报表过于简约,不明晰,不利于报表的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解读。虽然民办学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但作为核算国家公共资金的事业制度都明确反映结余,难道民间资金反而不应反映结余。任何一个组织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作为会计核算应该明确反映结余,这有利于一个组织衡量自身一个会计年度的业务状况,也有利于管理部门评判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宗旨、营利性。

三、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的建设

上海、江苏、河南等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相应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会计规章,制定了本地的《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如《海市民办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及江苏省《民办高校财务制度》和《民办高校会计制度》,以规范民办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这些制度的出台和施行为其他地区对加强民办高校会计核算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结束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严重滞后的状态。但民办高校目前却没有国家统一的民办高校会计制度。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规范民办高校的财务与会计,使其健康发展,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设思路

(1)以现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民办高校的特征制订民办高校会计制度。近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民办高校管理和学校财务管理的法律和规定,为研究和设计民办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主要有: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0年国家颁布的新《会计法》;2012年12月18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2004年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些法规和规章虽然有些比较原则,有些不是针对民办高校的,但其中一些重要原则和精神是设计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的重要依据。

我国民办高校近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民办高校资金运动与财务管理上的一些特征。业务活动具有与公立大学相同的核算内容,基础业务上可参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做到与公立大学财务信息的相对可比性;民办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如食堂、学生公寓、医疗、卫生服务等都引入社会资金,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应考虑这一特征;民办高校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民办高校经费全部自筹,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多数民办高校建立了财务约束机制。在经费安排上坚持以教学发展为中心,主要经费支出包括教学科研经费、公用支出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民办高校注重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全国大多数民办高校一般是按二级学院或系部进行人才培养成本核算,严格控制一般管理费用支出,节省经费开支,部分学校还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人才培养成本。民办高校会计监督社会化。多数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企业化的产权分离,民办高校规定财务决算须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确保会计报告公允、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民办高校引入了经营学校的理念,注重效益的评价,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2)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民办高校会计制度不同于公办学校,应当充分体现“民办”的特点。民办高校是一个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又具有一定产业属性的实体,在会计制度设计上,应引入企业核算的相应内容,在办学成本核算和净收益的分配上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范,注重可操作性。

(3)借鉴国外私立大学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在私立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印度等都用法规形式确定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资助。在会计核算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如1971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学校法人会计基准》,对民办学校的会计核算作了具体规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值得借鉴。

2、《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的基本特点

(1)明晰民办高校的产权关系。《民办高校财务制度》对学校的净资产进行分类,引入资本金概念,将学校净资产分为投入资本、教学基金和专用基金三类。投入资本为办学者原始投入的资金(资产),属办学者所有;教学基金和专用基金为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资产增值,属学校所有。通过对学校净资产的划分,规范办学者与学校的经济关系。学校撤销时,办学者的投入资本可作为返还出资者原始投入的依据。

(2)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民办高校作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办学实体,正确核算办学成本及费用,应将收益正确地划分当期收益与预期收益。因此,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根据民办高校资金运动的特征相应引入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业务收支结余、净收益分配等会计科目,由于教学学年与会计年度的不一致性,将学年学费收入在两个会计年度间合理划分。同时,对民办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及时反映民办高校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情况。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按固定资产的特征选择折旧方法,使耗费的资产得到及时补偿,使其会计核算更为科学、合理和稳健,有利于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3)允许投资者取得合理回报。《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应规定办学者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核算办法。规范学校净收益分配,民办高校净收益的分配原则是优先考虑学校的未来发展,其次才是办学者的回报。首先计提一定比例的发展基金;其次给投资者合理回报,合理回报“不得高于其实际出资额商业银行当年长期贷款利息的200%”;再次将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事业发展和弥补以后年度的收支差额。净收益额为零或负数的,不得分配出资人投资收益。

(4)正确区分和核算费用支出。《民办高校会计制度》中的费用支出应当按照其功能分为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等。可以将业务活动成本分设为教育业务活动成本和科技业务活动成本。教育业务活动成本,是指民办高校为了实现其教育业务活动目标、开展其项目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科技业务活动成本,是指民办高校为了实现其科技业务活动目标、开展其项目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等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5)建立适用于民办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民办高校财务报告体系应反映民办高校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成果及现金流量和出资人变动等财务信息。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如出资人、教育行政部门、捐赠人、学生及家长)等的需要。

在制定《民办高校会计制度》的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民办高校财务制度》,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亲属回避制度、预算审批、备案制度、人员经费支出控制、会计报表编报等作出具体规定。

四、结语

民办高校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与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性、实用性的《民办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充分体现“民办”及“公益性”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民办高校财务制约机制,注重教育成本的核算,发挥民办教育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使民办高校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民办高校有了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对规范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莉:民办高校会计制度建设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2012(6).

[2]王大勇、魏锡政、吴永立:完善我国民办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2).

[3]王红梅:民办高校财务会制度改革建议[J].国际商务财会,2009(11).

[4]陆建桥: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问题[J].会计研究,2004(9).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4

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xx同志“xxxx”重要思想和xx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落实中纪委第四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决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切实加强乡镇机关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规范乡镇机关财务收支行为,管好用好各类财政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建立精简、高效、廉洁、务实的政府机构,将反腐纠风工作引向深入。

(二)基本原则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原则;

2、合理安排支出,有效调剂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

3、精简人员、规范管理、简化程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

4、正确处理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集中核算的原则;

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范围

(一)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目前财政管理体制状况,本次纳入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范围是财政全额供养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乡镇政府机关、财政所、土管所、教育办公室、文化站、广播电视工作站、计生办、民政办、企业办、计生服务站、林业站、农技站、经管站、水管站、畜牧站、扶贫分社等单位。

(二)纳入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资金范围有四部分:一是财政拨款,包括行政经费、事业费及专项经费;二是专项拨款;三是预算外资金;四是其它收入等。

三、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运作方式

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核算中心核算、监督和管理各单位纳入财政预算范围的各类资金,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办法

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会计核算与单位分离,统一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原单位一律取消会计岗位,撤销银行账户,其现金、转账、汇兑等资金结算和行政经费、事业经费、专款的拨入、支出、往来款项的收付以及日常会计核算、监督、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统一由会计核算中心办理和承担,单位设立专职(或兼职)报账人员具体办理报账结算业务。

(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设置

1、会计核算中心采取向外敞开办公,地点设在各乡镇财政所。中心设主任一名,主管会计、稽核会计和记账会计各一人。

2、会计核算中心暂实行手工记账,条件许可的乡镇可进行计算机记账,逐步过渡到全面实行会计业务电算化。

3、现金、转账、汇兑业务统一由各乡(镇)信用合作社承担办理。

(三)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业务流程

1、资金流入:属于财政拨款,由财政所根据单位年度预算及其提出的拨款申请,按执行进度通知金库,将款项直接划拨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户账内;属于专项拨款,由上级拨款单位将款项直接下拨各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账户;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它收入由执收单位直接缴入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账户,再由会计核算中心上解乡镇财政专户或金库。

2、资金使用:单位正常的经费支出,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其它费用等,按规定由单位审核批准后,直接到会计中心报账,托收无承付的水费、电费、邮电费等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并征得单位同意后支付。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按现行办法执行。

3、固定资产及物资核算管理:单位原有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心按明细入账;单位购置的材料等各项财产物资,会计核算中心根据有关原始单据记账,进行数量、金额控制;同时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及材料登记薄,并定期与会计核算中心核对,保证账实相符,保证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四、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

(一)单位职责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预算,依法组织收入,积极筹集资金,保障单位正常运转资金需要;根据预算和单位用款计划及资金结余情况,及时申请财政拨款;合理安排使用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规定审定、报送财务报告,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加强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其流失。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原单位的会计工作交由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承担后,资金筹措、分配和使用及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单位负责人应维护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依法履行职责,并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

&nbs

p;1、会计核算中心要根据《会计法》、《预算法》和有关法规制度,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及时记录、计算和报告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2、会计核算中心每旬要为集中核算单位提供资金收支结余情况表;每月终了3日内向单位提供月份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等;每季终了5日内向单位提供季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等;每年终了10日内向单位提供年度决算,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报表说明书或财务情况说明书。除定期提供上述报表外,根据核算单位管理需要,会计核算中心还应适时向单位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

3、会计核算中心要协助单位编好预算和做好财务分析、考核等管理工作,要依法监督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好单位会计资料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保管工作。

4、会计核算中心要对各单位负责人负责,树立服务观念,在日常工作中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处理好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会计集中核算的关系,处理好与各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关系。

五、会计人员的管理

1、人员来源: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从财政系统现有会计专业人员中选调。具体由县财政局组织实施。

2、人事管理:乡镇会计核算中心选调的会计人员统归县财政局管理。会计核算中心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并实行定期轮岗。

3、工资福利待遇:凡选调到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比照基层财政干部执行。

4、纪律约束:会计核算中心要制定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纪律约束。制定会计核算中心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专职报账员管理办法、工作人员考勤办法、考核奖惩办法、工作纪律、廉洁自律规定等。要定期对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执行财经方针政策、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知识更新、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比。凡被评为不合格者,取消其会计执业资格。

六、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实施步骤及组织领导

(一)实施步骤

1、选调会计人员

按照乡镇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选调办法的要求,于12月20日前由乡镇财政所提出意见,经县财政局审核报编制人事部门备案,选调会计人员统一进行岗前业务培训。

2、办理会计移交手续

各单位要按照会计移交办法的要求在200x年12月31日统一轧账,注销原银行账户,统一于200x年元月5日前办理完移交手续。

3、各核算单位确定报账人员

乡镇各核算单位要在办理会计业务移交前,根据单位实际业务量大小,确定一名具备一定财会知识、工作认真负责的专职(或兼职)报账员,具体办理本单位的会计报账业务。

4、正式运行

200x年元月1日各乡镇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工作正式运行。

5、组织审计

各核算单位进入会计中心集中核算后,其移交的会计账务由审计部门进行统一审计,并以审计结论作为会计移交的正式依据。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5

第一条为了规范单位的财务会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单位的财务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市公路管理局的一切经济活动。

第三条建立健全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完善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依法组织收入,节约开支;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法纳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单位的一切财务会计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符合本制度的要求;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税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会计核算

第六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立会计科目,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应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八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九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第十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帐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私设的会计帐簿登记、核算。

第十一条各会计核算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第十二条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便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

第十三条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应当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十四条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帐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以及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财务会计报告及各种会计资料须经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同意,方可对外报送。

第十五条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第三章收入核算

第十六条收入的核算包括:公路规费收入、养护资金收入、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

第十七条公路规费收入要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收入由财政部门委托专业银行代收代缴;经费由财政部门按计划下拨。

第十八条非经营性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按《广东省非经营性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执行;经营性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入按经营公路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管理。

第十九条各单位(部门)的收入,必须统一使用财政或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据或发票,资金统一上缴财务部门,严禁私自坐支、私设“小钱柜”。

第二十条财务部门要按要求编制收入报表(年报、月报),并根据收入资料提出分析意见。

第四章资金结算

第二十一条出纳职责:

(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条例》和银行结算制度,负责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二)严格控制现金使用范围,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不得坐支,不得以“白条”抵库,更不得任意挪用资金。

(三)签发支票、本票、汇票后经核准并盖印鉴章;妥善保管空白支票、本票、汇票等有关资金往来票证。

(四)及时、准确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现金的帐面余额要同实际库存现金相等,银行存款的发生额要与银行对帐单的数额相符,余额不符的要做余额调节表。银行存款的帐面余额要与银行对帐单余额相符,对发生的未达帐,要及时进行追踪和处理。

(五)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开具支票必须注明收款单位名称、日期、款项用途及最高限额,并与会计处理相符。

(六)严格执行单位各项开支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二条单位的银行存款应以单位名义开设帐户,不得公款私存;预付款项、应收款项应按有关合同或者协议进行结算或办理回收。

第二十三条财务部门应及时对应收帐款、预付帐款等往来款项进行清理核对,对于超过约定期限和法律规定有效期限的款项,应发函催收或者派专人催收。

第二十四条任何应付款项的结算支付,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审批。

第二十五条银行印鉴章必须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分开保管。

第二十六条超过限额的现金应当天送存银行,收到的支票、汇票等票据应该及时处理;对签发的票据应在建立的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第二十七条下属各单位因资金周转困难,需向市局借款,必须事先确定借款金额、时间、利率,并同市局签订借款合同,经局领导批准后方能借款。

第二十八条未经局领导班子同意,严禁下属单位私自向金融机构或有关单位借款、对外提供抵押、担保。已经领导批准同意借款、担保、抵押的下属单位,每年年终必须向市局如实提供本单位的借款、还款、抵押、担保等资料。

第五章税务核算

第二十九条各核算单位税务核算的职责是:

(一)照章纳税,办理本单位税务登记,异地代扣代缴税务登记及变更税务登记等事项。

(二)办理本单位有关税款的申报、缴纳、免税及退税等事项。

(三)办理接受税务检查、进行税务行政复议与税务行政诉讼等事项。

(四)编制有关的税务报表及相关分析报告。

第六章会计监督、内部稽核

第三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各核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三十一条各单位内部必须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审查制度。具体包括:对收入、成本支出、费用开支的检查;对资产、负债真实性、合法性的检查;对基金的计提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检查;对各财务部门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等。

第三十二条局财务科有责任对下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了加强整个公路系统财务的宏观管理,各核算单位必须每月向局财务科报送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按照国家规定,会计报表必须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各核算单位出现的异常情况和问题,局财务科必要时可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专项审计。

第三十三条为了使各核算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各核算单位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接受舆论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各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执法,照章办事。对违反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经济活动,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该向单位负责人书面报告并请求处理,不得擅自处理。单位内审人员有权对单位财务人员执行公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十五条各下属单位任用财务人员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报局财务科审查。

第七章报销审批程序

第三十六条单位的费用开支、固定资产的购置、对外投资、备用金的借支、经费的拨付、工程款及项目预付款拨付的报销(批)程序是:

一、经办部门(单位)准备所有的发票、借条,固定资产购置申请报告,对外投资的协议(合同),领导批准的文件,请求拨付经费、工程款及项目预付款的申请报告等相关资料。

二、经办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审核项目、事项的真实性,各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其中办公室负责核实车辆使用费、业务招待费的发票、单据),财务部门对项目资金的安排提出意见。

三、财务部门审核发票、单据的合法性,金额的准确性。

四、单位分管项目领导审批。

五、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批准。

六、会计做帐。

七、出纳付款。

所有费用开支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一、单位的一切开支都必须遵循上面的程序;

二、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

三、所有开支的证明性与规定性的文件要齐全;所报销的单据必须是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监制的收据或发票,由经办人、验收人或证明人注明用途并签名。

四、不符合要求的开支,财务部门有权予以拒付。

第三十七条市局费用一次性开支1,000元(含1,000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审批,但招待费、办公用品费用一次性开支1,000元(含1,000元)以下的由分管办公室的领导审批,超过1,000元的由主要领导批准。

职工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医药费、差旅费、通信费、教育培训费、抚恤金、慰问金等开支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职工因公出差、办事或住院借款,必须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用途,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方能借款。事后10天内,必须报帐,不得将公款长期留用,否则,财务部门当月即从该职工工资中予以扣回。借款的金额在3,000元(含3,000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审批;3,000元以上50,000元(含50,000)以下的由主要领导审批;50,000元以上的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局机关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下属单位借款。

第三十九条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对经其批准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负完全责任。

第八章票据管理

第四十条各核算单位票证的印(购)制、领用、开具、取得和保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发票的印(购)制、领用、开具、保管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

第四十一条各核算单位的票证包括:公路规费发票、过桥(路)费发票、税务发票、财政专用收据及其他票证等。

第四十二条各核算单位要设置发票登记簿,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发票的保管和销毁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章会计电算化

第四十三条为适应会计工作电算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各核算单位应当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并报当地财政部门批准。

第四十四条各核算单位会计电算化应按照《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第十章会计档案管理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6

2001年1月1日起,我省省直机关开始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在接下来几年内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节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成本,防止单位挪用挤占财政资金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的深入和财政经济形势的发展,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一)会计核算职能与财务管理职能相脱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各报账单位记账,但财务管理职能仍保留在各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履行核算、监督、服务职能与单位自主安排资金的收付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会计核算中心人员无法对单位具体业务及资金性质进行逐个核实,因此,在核算报账单位财务收支过程中,“真票假事”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会计核算主体与财务管理主体相分离还可能引起会计责任不明确的问题。部分单位领导认为单位财务收支经核算中心核算把关,会计责任应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单位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滋生挪用挤占专项资金、伪造原始凭证等违规现象。

(二)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的繁琐程序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传统的财政资金分配是先由财政部门拨付到同级单位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层层拨付,经多道程序最后才到用款单位或供应商,资金拨付链长,拨付效率低,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提供了机会。会计集中核算后,财政部门不再把资金拨到主管部门,而是直接拨到会计核算中心账户,主管部门再通过会计核算中心转拨到用款单位或供应商,这在一定程度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但财政资金仍需进行二次分配,导致资金在一定时间内大量沉淀在国库以外,不利于财政资金的集中调度使用。

(三)账外违纪违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现象重新抬头。一些单位为逃避会计核算中心监管,搞两本账,一本账交由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多为合规合法支出;另一本帐由单位核实,多为不合规、不合法支出。二是“上转下,明转暗,真转假”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由于怕露富、怕监管、怕不合规支出报不了账,在财务移交会计核算中心时,将部分财务活动转移到下属二、三级单位或工会、协会等社团组织或自收自支经济实体,把下属单位作为生财、聚财的囤积地和违纪违规的避风港。三是账外资产逐渐增多。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单位管物不管账,一些资产形成后,单位只管有资产使用,不注重及时报会计核算中心做相应账务处理,尤其是基建及举债、捐赠、划拨形成的资产,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了账外资产。

(四)单位财务内部牵制和监督机制弱化

单位财务交由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后,单位取消了会计,只设一名报账员,导致单位会计与出纳的牵制机制消失,单位会计、出纳两人缩减为报账员一人,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却被弱化。过去单位财务,既有会计、出纳的相互牵制,也有单位内审和部门内审的内部监督。单位财务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后,这些牵制、监督职能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单位财务知情面缩小,虽然财会核算中心在记账时,也履行了牵制和监督职能,但由于其置身单位外部,对单位经济业务“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因而,对有些问题难免掌握不好,难以把关。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及其意义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建立分月用款计划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等几个方面。

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于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预算约束,增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传统的管理办法下财政部门按全年预算总额分月拨付给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自己管理和使用。资金使用不规范,不按预算计划执行等违规现象普遍存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把对预算支出总额的控制转为对每一笔支出的控制,从源头控制资金的用途和流向,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可以有效的防止开支随意性和挤占、挪用财政资金。

(二)规范财政财务行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最终用款单位,单位不再留有滞留的财政资金,不可能随意更改和变通支出项目,为规范单位财务行为提供了保障。各单位工作的重点转向认真具体编制预算,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加强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建立财务公开制度等方面上来,从而有利于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会计核算职能返还给单位,解决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核算主体与财务管理主体分离造成的会计责任不明确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单位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有利于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三)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降低财政筹资成本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这有利于财政部门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同时,由于预算单位未支用的资金都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结余的国库资金进行资本运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财政筹资成本,而且可以使国库资金得到增值,从而增加财政收入。

(四)加强财政监督,防范腐败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能从机制上减少或杜绝资金在预算单位滞留时间。同时,通过新的支出程序及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联网,可以对每个基层预算单位、每一笔支出进行查询和监督实现了财政监督由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审核监督、事中实时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现象发生。

三、会计集中支付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思考

(一)转换会计核算中心职能,设置与国库集中支付相适应的机构

要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首先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能机构。当前要加快转换会计核算中心职能,实现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支付中心平稳过渡。成立国库支付中心专门从事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在过渡阶段支付中心可以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平台,由会计核算中心成建制转为国库支付中心,人员以会计核算中心人员转入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充实相关工作人员,特别要增加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专业维护人员。转换后的国库支付中心要改变现行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单位收支业务与账务处理并行的职能,主要职能以审核、监督、服务为主,会计核算职能逐步退回原单位。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法规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预算单位和财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任务、预算执行、预算编制、帐户体系设置、收付程序、银行的清算、预算的审查和批准都将进行重大修改。很多现有的法律法规将不能适应新的制度要求,因此,要相应修订《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等法规和管理办法,还要制定出台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国库现金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使其更加符合与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国库管理制度,为推进财政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三)加快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行政单位在财政部门的核算中心设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实现对预算资金的价值管理的同时,本部门还要构建相关资产明细账户,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实物管理。鉴于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除财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甚至相当一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以收抵支,对这些单位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

(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部门预算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实行部门预算是我国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前提(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0页)和基础。通过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有利于预算的执行操作,防范和制止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做法,便于预算审查和监督。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利于预算编制部门更准确、全面地了解预算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和资金需求,促进部门预算的合理编制。因此,推行部门预算必须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相结合。

(五)建立现代化信息系统和支付清算系统

国库集中收付的实现依托于网络支付清算系统。建立功能完善、系统稳定、信息传递及时的支付清算系统能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提供坚实技术支持。在会计集中核算阶段,核算中心与财政国库部门采用不同的核算软件,信息共享程度低。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需要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中心建立配套的网络信息平台。该信息系统是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通过一个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将各预算执行单位与财政部门的国库支付中心、政府采购部门、商业银行联系起来,满足资金预算、控制、异地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等要求。真正实现政府一盘棋、财政一盘账、财务信息实时在线、财务控制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的具备真正远程化数据管理能力的先进、稳定、安全的财政管理系统。

(六)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核查与监控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核查,对保障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规范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在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控方面需采取如下措施:一要按中央财政实行监控信息集中统一管理要求,强化国库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资金支付的违规和不规范操作问题。二要综合运用多种核查方式,加大对改革试点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核查,杜绝预算单位违规支付财政资金问题。三要规范和公开国库集中支付流程,使整个支出过程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下,增强支出的透明度,实现财政性资金支出活动的“阳光”作业。美国营利性大学财务管理模式对我国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启示

万楚军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美国营利性大学按照企业方式运作,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实行严格的成本管理,采用合理的分配方式,实现了营利性大学的快速发展,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其财务管理模式对我国的独立学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资金筹集

1.商业资本

上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上升,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已不能解决高等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改善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状况,各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律鼓励商业资本参与高等教育。营利性大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商业资本也成为营利性大学在创立之初资金筹集的基本形式。商业资本的进入不仅解决了营利性大学的办学资金问题,也改变了营利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即以办企业的方式来办大学,经济效益观念在营利性大学得到空前重视。

商业资本投入也是我国独立学院创立的重要方式,《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利用学校名称、知识产权、管理资源、教育教学资源等参与办学。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主要利用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等参与办学。”,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清楚表明了我国独立学院的事业性和公益性,加之很多独立学院是由母体高校出资兴办的,没有商业资本的投入,导致我国的独立学院在办学理念上只重视社会效益、不重视经济效益。

2.银行贷款

营利性大学与企业一样,在资金不足时,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独立学院银行贷款的渠道也是畅通的。但现阶段我国的独立学院负债还比较少,一是学费收入比较高,资金并不短缺;二是与传统与办学观念有关,缺少负债经营的意识。

3.股票上市

美国现有的营利性大学大部分是由上市公司掌管和经营的,分属于全美4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为营利性大学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教育资本,仅在1994年到1999年间,就有38只教育类股票上市,30次增股,共募集了34亿美元教育资本。营利性大学的股票上市之后,在证券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大学,该校创立于1976年,是美国最大的私立大学,其母公司为阿波罗集团,其股票在1994年12月6日上市时的股价是0.72美元/股,在2003年9月5日股价达到62.37美元/股,不到9年时间,股价增长数十倍,股东获利丰厚。教育类股票的良好表现,不仅为营利性大学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增强了公众对营利性大学的投资信心,促进了营利性大学的飞速发展,从1999-2009年10年间,美国的营利性大学的数量增长超过了10倍。

我国的独立学院目前还没有由上市公司举办的,在23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还没有教育板块的股票,因此教育类股票上市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总资产不少于3亿元,净资产不少于1.2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0%。”,按此规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还是很多的,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如何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上市公司参与独立学院办学。

4.学费收入

营利性大学的收入近95%来自于学生所交的学费,这与我国的独立学院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我国的独立学院采取的是高学费政策,而美国的营利性大学采取的是低学费政策。我国的独立学院每生每年学费一般在10000-15000元之间,是普通院校的2倍左右;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学费标准通常只有普通大学的一半,如凤凰大学每生每年学费在7000-10000美元之间,大大低于普通大学每生每年18000美元的平均水平。

低学费在给营利性大学带来生源竞争优势的同时,也给营利性大学带来了办学压力,迫使营利性大学加强成本管理,不断降低办学成本,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盈利。

总体而言,我国独立学院在资金来源上比较单一,存在对学费收入的高度依赖性,多数独立学院是通过收入与支出的结余积累资金进行发展,由于积累的资金十分有限,影响了独立学院的发展速度。借鉴营利性大学的筹资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将会解决我国独立学院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二、成本管理

与普通大学相比,营利性大学不仅学费较低,而且不能享受财政补贴,相反营利性大学还要向政府纳税,在如此大的财务压力下,营利性大学的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严格的成本管理。

与传统高校只注重社会效益不同,营利性大学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对教育成本的测算和管理过程非常严格,始终把教育资源配置到那些和学生教育直接相关的开销上,使得营利性大学学生的学习费用远低于非营利性大学学生的学习费用,其结果是营利性大学具有明显的办学成本优势。有资料显示,美国的私立非营利性大学每生每学年成本为23000多美元,公立非营利性大学每生每学年成本为17000多美元,而营利性大学每生每学年成本不足7000美元。较低的教学成本是营利性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的独立学院已有300多所,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独立学院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高办学质量,而要提高办学质量,除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之外,还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并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独立学院必须通过加强成本管理来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这方面,营利性大学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独立学院借鉴。第一,严格控制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如学生公寓、教师餐厅等,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运用到与学生教育直接相关的开销上,如教室、实验室、教师等方面。第二,雇佣和培训薪资较低的兼职教师补充师资队伍,节省人力成本。第三,开展大班上课,减少小班上课。第四,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第五,精简管理队伍。

三、收益分配

1.对国家的分配

美国的营利性大学不能享受财政补贴,与企业一样向政府依法缴纳所得税。

我国的独立学院可以享受少量的财政补贴,不需要向政府缴纳所得税。可见,我国独立学院税务成本小于营利性大学。

2.对举办人、出资人的分配

营利性大学由于采用企业模式经营,分配不受太多约束,国家对举办人、出资人的分红未做限定,营利性大学可以按照企业的相关法律进行收益分配。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独立学院的举办人、出资人的分配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独立学院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7页)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了预留发展基金的最低比例,要求举办人或出资人“按不低于年度净资产增加额或者净收益的25%的比例提取发展基金,用于学校的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

虽然在法律层面上国家对独立学院出资人的分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独立学院多数是按每年学费10%-50%的比例向母体高校或出资人上缴管理费。可见,独立学院存在投资方要求投资回报过高的问题,不少母体高校、合作方把独立学院作为创收工具,过分强调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给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3.对职工的分配

营利性大学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在职工分配方面采取了不少优惠政策,主要表现有:第一,工资待遇高,营利性大学教师的工资与非营利性大学不相上下;第二,福利待遇好,比如教师轮休、给教师提供攻读学位的资助、为教师报销交通费、发放会议津贴等;第三,实行职工优先认股政策,让职工成为营利性大学的股东,为营利性大学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反观我国的独立学院对职工的分配则不尽合理,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工资福利待遇不高,我国独立学院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明显低于普通高校,甚至低于一些企业单位,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到独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第二,分配不公平,独立学院教职工的构成比较复杂,既有母体高校与合作方委派的人员,又有独立学院自己招聘的人员,各种身份的教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比较明显的,独立学院大量存在按身份进行分配、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合理,不仅降低了独立学院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导致独立学院人才的流失,不利于独立学院长期稳定的发展。独立学院应严格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兼顾公平、效率优先的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熊华军,杨雯静.美国营利性大学赢利的奥秘[J].继续教育研究,2011(1).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7

在**公司各项财务会计制度的指导下,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制定并组织实施财务内控制度,搞好财经管理工作。

1、资金预算制度

(1)根据采购任务建立采购资金预算制度,逐月编制资金预算表及上月实际与预计比较的资金运用表。并按规定呈送相关部门掌握采购资金的运用情况。

(2)协助中心主任筹措调度好资金,并于次月十日前按月将有关银行贷款额度可动用资金、存款余额等编制“银行借款明细表”呈中心主任审核作为决策的参考。

2、资金控制制度

根据采购资金计划做好日常采购中的资金控制制度。达到资金运用的最高效益。

3、财务控制制度

(1)应随时核对零用金与库存现金,并维持最少额度。

(2)各项支出要以核准的合同或订单为依据并分责办理。

应尽可能以支票支付,支票的使用保管严格按支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项付款凭证一经支付,应即加盖付讫(或转讫)章。以防重复支款。

财会人员要相互制约。出纳与会计、财务主管与会计主管、收款与账务要予以分立,避免集中一人。

定期举行资产的全面盘点,一般一年一次。盘点结果呈报中心主任核准后作账务处理。不得擅自对盘盈或盘亏资产处理。

财务人员处理业务尽可能遵循中心的各项书面管理手册规定制度。

4、财务内部稽核制度

(1)中心主任或部主任指(2)定专人执行稽核工作。主要稽核范围为账务和财务以及其他需要稽核的项目。

(3)稽核人员对所审核的事项负责任(4)应保守秘密(5)写出稽核报告呈各有关领导。

(6)账务的稽核遵照账务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

(7)财务的稽核严格按其财务制度和规定进行。

(8)其他稽核按相关规定进行。

5、采购物料付款制度

(1)财务部门在接到采购部传来的“合同(2)(或订单)”“材料验收报告表”,(3)应与发票核对无误后办理付款。

(4)如果属分批验收的,(5)财务部在接到第一批物料验收报告表后,(6)按前次程序办理。

(7)对于购入材料须试车检验者,(8)其订立合同(9)部分,(10)依合同(11)规定办理付款;未订合同(12)部分,(13)依采购部门呈准的付款条件办理付款。

(14)短交应补足者,(15)财务部门依照实收数量给予付款。

(16)超交者应经部主任核实后依实收数量进行付款,(17)否则仅依定货数付款。

(18)财务部付款时按照支款审批程序规定办理,(19)办事人员不(20)得拖延。

6、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本中心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会计文件和其他有保存价值的资料,(2)均应归档。

(3)会计凭证应按月、按编号逐月装订成册,(4)标(5)明月份、季度、年起止、号数、单据张数,(6)由有关人员签名(7)盖章(包括制证、审核、记账、主管)装订后移送专人保管,(8)分类填制目录。

(9)会计档案不(10)得携带外出,(11)凡查阅、复(12)制、摘录档案,(13)须经中心主任批准。

岗位职责

7、部主任负责组织本中心的下列工作

(1)主持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2)有效的使用资金。

(3)进行采购成本费用的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中心有关部门降低消费,(4)节约费用,(5)提高经济效益。

(6)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7)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项采购供应活动的经济分析。

(8)严格财经纪律,(9)规避财务风险,(10)协助中心主任搞好资金制度。

(11)承办中心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8、会计主管岗位职责

(1)严格按照《会计法》及集团公司、平朔总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2)组织好会计核算工作。

(3)按照公司的经营计划组织编制年度财务计划,(4)促进各项经济指(5)标(6)的实现和完成财务会计工作任务。有效的组织会计日常控制与监督,(7)实行会计指(8)标(9)归口分级管理,(10)层层落实,(11)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费用的支出。

(3)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制度,根据公司业务的特点、管理的要求和会计业务的实际,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并加以控制,确实发挥各项制度的作用。

(4)负责财务报表、费用支出报表、年度决算报表的组织编报工作。

(5)负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经营成果的考核工作;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和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坚持原则,积极配合各业务部门的工作。

9、资金主管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令政策,(2)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3)负责采购中心运营资金的筹集及管理工作,(4)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协助部主任搞好资金的管理。

(5)负责资金的核算与管理,(6)监督其增减变动。经常了解资金计划执行情况,(7)合理调动资金,(8)组织和利用闲散资金参加周转,(9)尽量减少银行贷款。

(10)组织搞好资金账表的综合分析工作,(11)按月、季、年度定期编写资金分析说明。对资金占用情况整理出有数据、有原因、有改进措施的书面报告,(12)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13)负责组织采购中心的所有的货款的回收工作。

(14)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4、结算主管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财经纪律及财务会计制度,(2)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协助部主任搞好结算业务。

(3)具体负责与用料单位材料款项的结算工作,(4)及时回收款项,(5)并按月编制材料结算月报表。

(6)组织编制实际用料比较表,(7)分析采购资金的使用情况。

(8)负责组织审核凭证,(9)监督各种结算方式,(10)检查其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

(11)及时掌握备(12)用金的情况,(13)严格控制管理好备(14)用金。

(15)及时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款、在途资金等账户进行清理,(16)保证资金安全。

(17)负责组织工资的核算、发放及各种附加费的计提工作,(18)及时提供劳动工资计划分析资料。

(19)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5、出纳员的岗位职责

(1)掌管“中心”各种货币资金业务。

(2)办理银行结算现金收支业务。

(3)掌握库存现金和各种票券。

(4)登记现金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5)汇总银行结算往来账户收支和库存现金收支,(6)核对双方往来金额。

(7)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6、材料核算、稽核岗位职责

贯彻有关材料核算的制度和规定,负责“中心”所属部室材料核算业务指导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

负责材料、配件、设备等物资的进料报销签收转账及余额核算工作。

负责材料核算会计凭证的填制,按时提品的材料耗用情况。

审核材料采购原始凭证,加强采购业务的结算工作。

负责有关材料配件设备等明细账的记账、结账、清帐工作。

办理售出材料的结算转账。

督促清理各种在途材料和估价材料。

协同有关部室办理材料配件盘盈、盘亏、报损的审批手续。

负责材料明细账等的整理、编号、装订、归档工作。

7、流动资金核算岗位职责

协助部主任做好流动资金管理与核算工作,落实安排流动资金使用计划。

按年、季、月分别编制流动资金计划和银行借款计划。

负责流动资金调度,组织流动资金供应,考核流动资金的使用效果。

上缴各种款项,及时办理解交手续。

负责流动资金核算,编制流动资金报表,正确反映资金动态。

办理有关流动资金的报批手续。

对盘盈、盘亏、损毁的流动资产,按规定审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

8、结算岗位职责

建立其他往来款项清算手续制度对购销业务以及的暂收、暂付、应收、应付、备用金等往来款项,需要建立必要的清算手续制度及时清算。

办理其他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对购销业务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要及时催收结算;应付、暂收款项,要抓紧清偿,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处理。

加强备用金借款的管理,要及时办理借款和报销手续,对预借的差费,要督促及时办理报销手续收回余额,不得拖欠,不准挪用。要按规定的开支标准严格审查有关支出。

负责其他往来结算的明细核算,对各项往来款项设置明细帐,根据审核后的记帐凭证逐笔顺序登记,并经常核对余额,随时列表,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

9、工资核算岗位职责

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会同劳资部门制定和贯彻工资核算办法。

参与制定工资计划,监督工资基金的使用,参与工资计划的编制工作。

组织中心各部室工资和奖金的计算、发放工作。

负责工资的结算与分配的核算工作。

做好工资台帐和应付工资明细帐的登记工作。

及时考核劳动工资计划的使用情况,及时提供劳动工资计划分析资料的报表。

负责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计提等工作。

10、总帐报表岗位职责

(1)按照国家会计制度,(2)正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会计账簿,(3)建立健全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4)及时做好总账和有关明细账的登记工作,(5)做好各项财务结算工作。

(6)按时编制财务报表,(7)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8)具体组织上报全部财务会计报表。

(9)督促出纳及时缴纳各项应交款项,(10)督促有关会计做好往来款项的清查。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8

阐述重建会计核算模式的思路,针对公司财务报销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重建,同时指出重建会计核算模式的风险。

关键词:

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重建

引言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集成技术,会计核算体现出它的集成性、共享性和发展性。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从侧重核算职能逐步过渡到“管理型”职能阶段[1]。目前,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够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部分对接。但是复杂的会计报销流程仍使得会计业务变得低效和耗能。我们有必要开创一种更高效、更精益的核算模式来改变这种现状。

1公司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现阶段,公司应用烟草行业会计核算软件(用友nC系统),已完全实现会计核算无纸化阶段,并能够及时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信息,能够实时获取个性化管理报表,生成报告模板等,实现了从简单会计核算到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管理功能的转变。在与卷烟业务的协同上,实现了卷烟入库及卷烟销售的同步处理和对接,即根据配送及销售部门传输的采购及销售数据自动生成会计记账凭证。月末,可根据会计数据库自动生成或提取各种辅助分析报表,为编制财务分析、预算考核等提供信息支撑。目前,困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问题。

1.1无法做到预算、结算与核算一体化,简称“三算合一”

首先,“三算合一”理论上不存在问题,在信息技术上也不存在问题[2]。省局(公司)前几年做全面预算时也曾准备全省实行三算合一,但由于资金监管平台软件(独立的软件)的使用导致软件之间无法衔接,资金监管平台成为三算合一无法逾越的障碍,是全省乃至全国烟草行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1.2财务报销方法落后,效率低下

公司现行的财务报销方法依然遵循传统模式,即手工填写各类报销凭证,逐一由相关人员签字。由于报销制度多、报销程序繁琐、报销规范严格,经办人办理报销业务时要面对填制哪种单据、如何填制、是否需要事前审批、需要哪些部门签字等众多问题,导致报销业务占用工作时间长、部门负责人无法及时签批、财务支付效率低、归口部门无法实时掌控费用执行情况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公司虽然制定了《济宁烟草有限公司关于印发<财务报销程序管理规定>的通知》、《济宁烟草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全市采购审批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济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关于印发<事前审批补充规定>的通知》、《济宁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关于印发<职工食堂用餐报销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等多个财务制度来规范报销财务报销业务,并通过业务指导、专业培训、业务咨询等对报销经办人进行培训,但依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会计核算模式亟待重建,特别是财务报销方式[3]。

2重建会计核算模式的思路分析

2.1基础条件

重建会计核算模式的基础条件是基于以下事实,一是目前的会计信息处理的网络化、智能化使得会计业务操作越来越便利;二是当前企业财务核算软件eRp已实现与采购、销售等业务协同对接。

2.2解决思路

把报销软件、会计结算与核算对接,用技术手段解决报销规范、提高支付效率问题,进一步实现会计核算模式的重建。如果能把企业各部门及各种业务有效地联系起来,使企业的财务资源和业务活动可以直接挂钩。它不仅使决策者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脉搏以及业务活动情况,基层人员也能在工作效率上大大节约时间。为了实现会计核算模式重建,必须简化、优化报销流程,以方便财务支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速度、质量和效率,推进财务工作实施精简化管理。新的核算模式也可以适应公司政策、业务等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如会计科目变化,会计政策变化,会计制度规范变化等的及时更新,能够传递到每位经办人及管理者面前。并提供给员工一个全面了解会计制度,会计政策的平台[4]。

3会计核算模式的重建

针对公司财务报销业务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会计报销软件的可开发性、发展性,拓展会计核算软件渠道,将会计报销模块纳入到会计核算中来,实现报销和会计记账集成,提高报销流程智能化水平,真正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一致性、同步性、完整性[5]。

3.1统一标准,规范报销流程

按照省局公司会计实务操作手册要求,将统一的报销凭证录入电脑,并设置填制关联选项,实现除报销凭证签字外其他如摘要、会计科目等电脑录入或自动生成。

3.2统一报销流程,解决因业务不熟发生的漏项问题

每类支出项目事项事前审批流程、报销流程都以流程图的方式分别显现在事前审批表、报销凭证格式下面,方便经办人按图索骥,明确每类支出项目报销需要的凭证附件,避免因报销经办人业务不熟发生漏项。

3.3简化、优化流程,解决报销凭证填制繁琐、报销时间过长问题

财务支出涉及100多个会计科目、400余个项目支出、10几个归口部门、20余种凭证格式、7个流程,该软件将简化报销流程,方便报销支出。只要正确输入支出项目内容(模糊输入),软件会自动链接与业务内容相关的凭证格式、会计科目及报销流程图,引导经办人实现自助式报销。同时,采用短信提醒,实现事项事前网上审批,大大节约咨询、填制、签字时间,提高财务支出效率,提升财务服务水平。

3.4提供数据查询,解决部门不能实时掌控预算执行进度的问题

软件集成后,可提供报销数据与预算数据查询功能,通过报销数据与预算数据比对,各部门可合理控制费用开支,避免预算超支。

3.5关联制度查询,解决报销支出依据难以查询问题

日常报销中,经常会出现经办人咨询财务制度中规范的报销事项,报销经办人由于不熟悉会计业务,查询相关制度规范存在一定难度。我们可以在集成软件中嵌入相关会计制度并及时更新所有与报销有关的制度、规定,以方便报销人员查阅。

3.6电子打印,解决报销凭证印制问题

所有报销凭证实现在线填制,电子打印,可节约由于报销凭证格式变更,存在多印制报销凭证单据问题,节约报销凭证印制费用。

4重建会计核算模式的风险

新的会计核算模式也有一定的不足,如: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风险性;信息通过网络通讯线路传输,有可能被非法拦截、窃取甚至篡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遭受病毒入侵或黑客攻击的可能性更大等等。但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运用,减少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潜在的风险,同时信息技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结合,也使企业获得了控制风险的机会与工具,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尽可能地避免风险。

作者:靖素华王万银单位:山东济宁烟草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夷大陆.eRp条件下会计组织重建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4):62-63.

[2]姜汝川.对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模式选择的再思考[J].现代商业,2012(34):229-230.

[3]柳珺.现代信息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4(11):100-101.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9

摘要本文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对策

一、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基本建设的含义

所谓基本建设,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兴建建筑、购置和安装固定资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和勘察、设计、研究实验、征地拆迁、试运转、生产职工培训和建设单位管理工作等。

(二)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由于我国各地的生产力水平不一,在基本建设方面存在的超概算、超投资、超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有加强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才能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

2.我国廉政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在我国基本建设中,屡屡发生一些地方贪污受贿严重,不正当竞争犹存的现象。因此,加强基本建设中的财务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透明度,减少违法违纪的发生,促进基本建设的健康发展。

3.强化财务监督的需要。对于任何一个基本建设的投资项目来说,越是投资大,越要加强财务监督。每一个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投人运行,每个环节的操作正确与否,都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操作和运行,并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不可分割。可以说,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基本建设的财务监督。

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滞后

当前,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办法仍然依据的是1996年制定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1998年《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依据的是财政部2002年修订并施行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2003年《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原来的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以及其他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于现代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很多新生事物、新兴因素的出现,致使现代基本建设需要更与时俱进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以及基本建设会计制度。

(二)缺少专业的基本建设财会人员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缺少专职的或专业的财会人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基本建设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核算,其大学专业设置较少,专业书籍有限,专业培训几乎空白。一旦项目立项之后,通常是由基本建设单位组建一个临时的基建班子。临时班子的人员大都是从一些单位抽调过来,尤其是财务人员,大多是赶鸭子上架,抽调过来的财务人员不是专业的财务或会计人员出身,不了解基本建设的程序、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造价知识,更缺乏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经验,对基本建设的资金使用,难以做到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项目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不善,监督不力

基建项目单位的财会人员通常很少参与基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一些财会人员甚至连工程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定都未参与,同时,在基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财会人员对于基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费用支出的范围,工程价款的结算审核不严格或由于对此类知识的欠缺,致使一些人员钻了管理的漏洞,挪用工程款。

三、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作为基建财务管理的依据,健全基建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可谓是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前提。但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已有些滞后,不符合新时期我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和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做到与时俱进,以让基本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做到有据可依。同时,各级财务部门应根据已出台的基建会计和财务管理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适合本单位基建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如建立基建支出预算编制制度,建设项目概预算、决算审查制度,资金拨付制度,工程价款结算制度等等。

(二)提高基本建设单位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

针对一些单位缺少专业的基本建设财会人员,导致基建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的现象,应着重加强基本建设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直接力量,其直接掌控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其不仅要了解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还要熟悉国家关于基本建设所规定的程序和相关的工程知识。了解和掌握项目工程的招投标法与合同法,这是基本建设对财会人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上级财务部门或者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财会人员一律不予采用。并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开展研讨会,着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提高财会人员的理论水平的同时,也注意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另外,加强对外交流,组织相关的财务人员参加学习先进单位的财务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单位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力度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不仅包括项目的建设期间的监督管理,还包括项目建设之前的前期管理,这是很多单位容易忽视的环节。项目前期可谓是“源头”,只有抓好了“源头”,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因此,一些单位的财会人员应积极参与基建项目的准备工作,如项目的招投标,投资预算评审与项目立项审批等工作。同时,在项目的建设时期,应做好资金管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的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计划、程序、预算的财务管理办法,做好资金的拨付管理,并实行资金拨付责任制,对每一笔的资金拨付情况实行责任到人机制,以强化财会人员的资金管理责任意识。另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如上级的财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务检查,时常到基建工程的现场察看工程进度,及时了解资金的拨付和到位情况,以防止资金的挪用、挤占、截留、转借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财务会计制度与核算办法篇10

2、资金控制制度

根据采购资金计划做好日常采购中的资金控制制度。达到资金运用的最高效益。

3、财务控制制度

(1)应随时核对零用金与库存现金,并维持最少额度。

(2)各项支出要以核准的合同或订单为依据并分责办理。

应尽可能以支票支付,支票的使用保管严格按支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项付款凭证一经支付,应即加盖付讫(或转讫)章。以防重复支款。

财会人员要相互制约。出纳与会计、财务主管与会计主管、收款与账务要予以分立,避免集中一人。

定期举行资产的全面盘点,一般一年一次。盘点结果呈报中心主任核准后作账务处理。不得擅自对盘盈或盘亏资产处理。

财务人员处理业务尽可能遵循中心的各项书面管理手册规定制度。

4、财务内部稽核制度

(1)中心主任或部主任指(2)定专人执行稽核工作。主要稽核范围为账务和财务以及其他需要稽核的项目。

(3)稽核人员对所审核的事项负责任,(4)应保守秘密,(5)写出稽核报告呈各有关领导。

(6)账务的稽核遵照账务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

(7)财务的稽核严格按其财务制度和规定进行。

(8)其他稽核按相关规定进行。

5、采购物料付款制度

(1)财务部门在接到采购部传来的“合同(2)(或订单)”“材料验收报告表”,(3)应与发票核对无误后办理付款。

(4)如果属分批验收的,(5)财务部在接到第一批物料验收报告表后,(6)按前次程序办理。

(7)对于购入材料须试车检验者,(8)其订立合同(9)部分,(10)依合同(11)规定办理付款;未订合同(12)部分,(13)依采购部门呈准的付款条件办理付款。

(14)短交应补足者,(15)财务部门依照实收数量给予付款。

(16)超交者应经部主任核实后依实收数量进行付款,(17)否则仅依定货数付款。

(18)财务部付款时按照支款审批程序规定办理,(19)办事人员不(20)得拖延。

6、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1)本中心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会计文件和其他有

保存价值的资料,(2)均应归档。

(3)会计凭证应按月、按编号逐月装订成册,(4)标(5)明月份、季度、年起止、号数、单据张数,(6)由有关人员签名(7)盖章(包括制证、审核、记账、主管)装订后移送专人保管,(8)分类填制目录。

(9)会计档案不(10)得携带外出,(11)凡查阅、复(12)制、摘录档案,(13)须经中心主任批准。

岗位职责

7、部主任负责组织本中心的下列工作

(1)主持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2)有效的使用资金。

(3)进行采购成本费用的预算、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中心有关部门降低消费,(4)节约费用,(5)提高经济效益。

(6)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7)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项采购供应活动的经济分析。

(8)严格财经纪律,(9)规避财务风险,(10)协助中心主任搞好资金制度。

(11)承办中心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8、会计主管岗位职责

(1)严格按照《会计法》及集团公司、平朔总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2)组织好会计核算工作。

(3)按照公司的经营计划组织编制年度财务计划,(4)促进各项经济指(5)标(6)的实现和完成财务会计工作任务。有效的组织会计日常控制与监督,(7)实行会计指(8)标(9)归口分级管理,(10)层层落实,(11)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费用的支出。

(3)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制度,根据公司业务的特点、管理的要求和会计业务的实际,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合理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并加以控制,确实发挥各项制度的作用。

(4)负责财务报表、费用支出报表、年度决算报表的组织编报工作。

(5)负责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经营成果的考核工作;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和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

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坚持原则,积极配合各业务部门的工作。

9、资金主管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令政策,(2)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3)负责采购中心运营资金的筹集及管理工作,(4)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协助部主任搞好资金的管理。

(5)负责资金的核算与管理,(6)监督其增减变动。经常了解资金计划执行情况,(7)合理调动资金,(8)组织和利用闲散资金参加周转,(9)尽量减少银行贷款。

(10)组织搞好资金账表的综合分析工作,(11)按月、季、年度定期编写资金分析说明。对资金占用情况整理出有数据、有原因、有改进措施的书面报告,(12)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13)负责组织采购中心的所有的货款的回收工作。

(14)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4、结算主管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财经纪律及财务会计制度,(2)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协助部主任搞好结算业务。

(3)具体负责与用料单位材料款项的结算工作,(4)及时回收款项,(5)并按月编制材料结算月报表。

(6)组织编制实际用料比较表,(7)分析采购资金的使用情况。

(8)负责组织审核凭证,(9)监督各种结算方式,(10)检查其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

(11)及时掌握备(12)用金的情况,(13)严格控制管理好备(14)用金。

(15)及时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款、在途资金等账户进行清理,(16)保证资金安全。

(17)负责组织工资的核算、发放及各种附加费的计提工作,(18)及时提供劳动工资计划分析资料。

(19)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5、出纳员的岗位职责

(1)掌管“中心”各种货币资金业务。

(2)办理银行结算现金收支业务。

(3)掌握库存现金和各种票券。

(4)登记现金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5)汇总银行结算往来账户收支和库存现金收支,(6)核对双方往来金额。

(7)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6、材料核算、稽核岗位职责

贯彻有关材料核算的制度和规定,负责“中心”所属部室材料核算业务指导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管理与核算实施办法。

负责材料、配件、设备等物资的进料报销签收转账及余额核算工作。负责材料核算会计凭证的填制,按时提供产品的材料耗用情况。

审核材料采购原始凭证,加强采购业务的结算工作。

负责有关材料配件设备等明细账的记账、结账、清帐工作。

办理售出材料的结算转账。

督促清理各种在途材料和估价材料。

协同有关部室办理材料配件盘盈、盘亏、报损的审批手续。

负责材料明细账等的整理、编号、装订、归档工作。

7、流动资金核算岗位职责

协助部主任做好流动资金管理与核算工作,落实安排流动资金使用计划。

按年、季、月分别编制流动资金计划和银行借款计划。

负责流动资金调度,组织流动资金供应,考核流动资金的使用效果。

上缴各种款项,及时办理解交手续。

负责流动资金核算,编制流动资金报表,正确反映资金动态。

办理有关流动资金的报批手续。

对盘盈、盘亏、损毁的流动资产,按规定审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

8、结算岗位职责

建立其他往来款项清算手续制度对购销业务以及的暂收、暂付、应收、应付、备用金等往来款项,需要建立必要的清算手续制度及时清算。

办理其他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对购销业务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要及时催收结算;应付、暂收款项,要抓紧清偿,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处理。

加强备用金借款的管理,要及时办理借款和报销手续,对预借的差费,要督促及时办理报销手续收回余额,不得拖欠,不准挪用。要按规定的开支标准严格审查有关支出。

负责其他往来结算的明细核算,对各项往来款项设置明细帐,根据审核后的记帐凭证逐笔顺序登记,并经常核对余额,随时列表,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

9、工资核算岗位职责

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会同劳资部门制定和贯彻工资核算办法。

参与制定工资计划,监督工资基金的使用,参与工资计划的编制工作。

组织中心各部室工资和奖金的计算、发放工作。

负责工资的结算与分配的核算工作。

做好工资台帐和应付工资明细帐的登记工作。

及时考核劳动工资计划的使用情况,及时提供劳动工资计划分析资料的报表。

负责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计提等工作。

10、总帐报表岗位职责

(1)按照国家会计制度,(2)正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会计账簿,(3)建立健全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4)及时做好总账和有关明细账的登记工作,(5)做好各项财务结算工作。

(6)按时编制财务报表,(7)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8)具体组织上报全部财务会计报表。

(9)督促出纳及时缴纳各项应交款项,(10)督促有关会计做好往来款项的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