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十篇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十篇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3:06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50-02

一、引言

S着国家“互联网+”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的巨大需求,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别是软件开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项目开发能力欠缺等现象。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了图片设计、动画制作、网页开发、计算机组装维护等技术应用性课程,同时在专业方向上明确为软件技术开发[1]。本文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专业剖析,探索研究校企深入合作办学的策略和方法。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剖析

1.学生学情分析与企业用人评价。由于现行的高考和招生政策,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的整体素质略低于以往。但是调研发现,并不是这些学生的能力不够,只是学习的自觉性较差。这些学生对操作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通过设置适当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加动手学习的机会,弥补学习自觉性差的短板。

近年来,以二级院系为单位,一直向用人单位寄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表》,经常安排老师走访用人单位,举办校企座谈,根据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反馈情况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虚心求学的态度。另外,用人单位也提出了比较重要的建议,主要是:一是强化专业课。多开设软件开发的专业课,并且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最新技术,也希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积累足够多的项目经验,有条件时模拟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项目中进步,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的周期。二是课程进一步细分。现在it行业已经进行了细化,详细到游戏、通信等各个领域,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培养时应该注重专业方向性,根据市场需求改善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

2.毕业生对学院教学情况的反馈。从回收的调查表中显示,毕业生建议,学校可采用一些有效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竞赛或一些社会性活动,让学生在假期能参与一些具体实践;与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学生应该从在校期间就去专业对口的公司实习,帮助自己定位,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顺利地进行工作定位做好铺垫;加强沟通协作能力;应当策划并鼓励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实践活动,尽量增加集体提交的作业,培养学生沟通技巧,锻炼相互协作能力;要组织一些大规模练习性项目,目前能够给学生锻炼的项目规模比较小,软件工程的知识没有以实际项目为例讲解;尽早安排实习,应当加大在大一、大二的学时和学分量,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提前到大一、大二,通过企业实习让学生对计算机行业有一些感性体验,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3.教师项目开发能力与教学效果。近年来,学院引进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但是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相对较少。大部分老师刚从学校毕业就任教,由于没有在行业企业中工作过,所以缺乏对市场最新技术的了解,缺乏软件项目的实战经验,上课时照本宣科,理论性知识讲授的比较多,不够形象生动和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不够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使考试分数比较高,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体现不够。

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几乎都是来自于省、市相关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纵向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的横向课题较少。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开发能力较弱,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知识,缺乏真实项目的锻炼,没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参与到横向课题的开发中;二是缺乏相应的政策机制鼓励和促进企业与学校实现技术合作与项目开发,企业考虑到项目进度、成本等因素,没有让教师参与自己项目开发的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共识下,与具有行业代表性的it企业深入合作,共建了一套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这套机制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现状与变化,提出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调整职业技术课程体系,适应岗位群的转换,树立终身发展目标,实现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2]。这几年,与北大青鸟、江苏微软中心、安博教育集团等成功签署人才合作培养的有关文件,由专业教研室和合作企业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合作开发与更新教材。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引入行业标准,共同建立课程教学体系,由企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建设,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同时标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开发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前瞻性的教材。丰富教材的形态,包括书本、电子课件、微视频、案例库、课程网站等形式。并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所用的最新技术,及时更新教材内容。(3)合作实施专业课程教学。聘请企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工作、校外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将课堂搬进企业,或者将企业环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开发环境里亲自动手,开发采编来自软件企业的实际项目,接受规范化的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和全方位的企业员工素质训练。这种基于实际项目的训练区别于传统it培训的案例式教学,学员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软件企业就职参与项目开发。(4)共同负责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构建“资源共享、校企共育、专人跟踪”的管理模式,由企业引入一部分学生实习,校企共同落实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制度,提高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顶岗实习效果。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所以学校和企业共同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由于在校期间按照行业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所以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5)合作进行师资培训和项目开发。为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项目教学、互动教学的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企业接受教师担任技术人员,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管理、营销等工作。在企业里,教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和考核,教师参与到真实的项目开发中去,积极参加企业生产、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管理、营销等工作,使赴企业锻炼的教师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和职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3]。(6)合作加强与完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共建软件实训基地,把行业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支持、产品培训引入学校,建立校内生产性软件技术实训室,以合作企业命名,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项目详细设计选择开源或免费框架、应用服务器软件,选择开发工具、版本服务器软件、数据库等进行实际项目的编码工作和订单培训。在稳定已经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上,继续建设或开发新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共同建设校外实训管理标准,提高校外实训质量。

四、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教学不仅仅关系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还跟用人单位的利益紧密相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才的机制,有效弥补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脱节,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在课程教学、师资培养、项目研发等方面进行无缝对接充分合作,使w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促使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与企业行业“零距离”对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使教师培养了职业理念,提高了项目开发和科研能力,丰富了专业实践经历,转化为课程项目化设计和教学能力,有效地避免了计算机和软件开发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供求差异扩大化,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结果和局面。

参考文献:

[1]邱清辉.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思路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0):98-99.

[2]林茂,冷士良.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48-50.

[3]张鲲,李壮.校企合作与高校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4,(03):101-102.

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professionalUniversity-enterpriseCooperationmechanismtoexploreandpractice

CHenGtao,maoLin,XieXiao-wei

(JiangsuanimalHusbandryScienceandtechnologyVocationalCollege,taizhou,Jiangsu225300,China)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2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种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很多高职学校都面临着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来说,高职学校培养出的相关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就造成了相关人才的缺乏和高职学生就业率的下降等问题。对此,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过程当中,应当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1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1.1教学条件有限

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当前社会中,时代感很强。但是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却往往难以迅速地融入工作岗位当中,在计算机方面也时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现今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相关的教学内容较为落后,课程教学较为缺乏,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培训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同时,一些高职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实训软件落后,缺乏实训基地。因此,很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无法长时间的顶岗工作,从而会对其工作业绩、未来发展等造成不良的影响。

1.2师资力量不足

在高职学校当中,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效果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很多教师在专业实践、企业实践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实践案例和理论知识进行良好的结合。因此,教出来的学生往往只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因此,在过去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水平的有限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实训条件建设

对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应当对专业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创建,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情况,对职业技能培训室和基础实验室进行布置和安排,从而营造专业性较强的氛围。同时,教师应当收集一些实际开发项目实例,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同时,学校应当面对专业学生实时开放实训室和实验室,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具有充足的实践进行实践培训。职业能力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应当在校内对专业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和建立,让学生能够尽早感受和熟悉实际的工作环境。这样,在日后真正投入到工作岗位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迅速地适应岗位需求。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由教师带领学生成立相关的工作时,进行软件开发、网页设计、多媒体应用、计算机维修等实践操作,从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联合进行招生和培养,从而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学习和与就业,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2.2就业培养模式

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职业技能是最为重要的能力。因此,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不过,职业技能的提高需要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才能够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对于计算机技能职业岗位来说,需要具备良好的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才能够使其在社会中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适应时展,从而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高职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企业之间达成人才培养和输送协议,从而帮助学生对实际工作拥有更深入的了解。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工作能力对其锻炼,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岗位需要。

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生应当更加充分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从而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学校应当引导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高职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将其作为努力和发展的动力与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实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还能够逐渐形成职业素质、社会竞争力、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从而使其在未来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

2.3教学改革措施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当中,教学内容应当满足市场需要,关注科技发展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对课程设置和定位要根据行业主流技术进行调整。对于已经淘汰的教学课程,应当及时摒弃,从而解决教学内容落后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教学十分重要。在教材当中所设置的内容,往往能够决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重点。因此,高职学校应当开发精品课程,根据就业需要设置内容,并且设置相配套的材料和软件,灵活高效地运用教学资源。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来说,应当掌握熟练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和使用能力。因此,高职学校应当建立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对各种多媒体设备和实训软件进行充分的应用。

学生要想不断提升自身技术与能力,就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实践当中。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法、网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入各种实训项目,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且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如果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当中,能够充分考虑到专业技术的最新动态,并且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其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就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3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ommonpatternsofvocationaleducation,discussesthematchingissuesbetweenthecharacteristicsofstudentsandavarietyofteachingmodes,andproposestheprocessanddesirablechangeofappliedskilledpersonneltrainingbasedonthethinkingandpracticeresults,hopingtoinspiretherelevantteaching.

关键词:职业能力;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Keywords:professionalcompetence;appliedskilledpersonnel;trainingmode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73-02

0引言

技能型人才也被称为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一些可以从事一线工程实践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非研究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心灵手巧,能够将业已研究完成的技术通过工程和项目的形式在行业、产业和社会需要时具体实施。因此其培养目标与研究型人才大相径庭,培养方法也以掌握熟练的工作流程,并在实际问题出现时能够依靠自己的工作维护实际流程的顺畅为目标。

近年来,随着行业技能专门化程度的提升,对技能型职业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没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是很难应付技能型工作需求,这在客观上增加了部分适龄青年高中后进入高职学习。有鉴于此,如何培养职业能力也成为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的框架结构和顶层设计,对教学起着举足较重的作用,本文主要着眼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完善。

1当代学生情况与特点

目前高职教育常用的教学模式大致有四种:①以学科教育为主的传统模式;②增加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改良模式;③校企合作引入企业认证的嵌入模式;④校企合作企业教学为主的订单模式。几种模式因针对性不同各有特点,也各有不足,其突出的不足在于它们虽然照顾了学生学习的某些特点,但兼顾上也各有疏漏。学生特点分析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基础,也是“因材施教”精神的体现,因此透彻地分析学生的情况与特点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通过对2003年以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各届学生的调查研究,虽然不同时段不同学科(文、理及对口单招)的学生略有差异,但总体都具有以下特点:有学好的想法但学习能力有欠缺;好奇心极强但探究精神不够;崇尚个性的张扬反对循规蹈矩的正统作风;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吃苦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不足;自我意识较重且缺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2专业学习能力与改革需求

技能型人才最为重要的是职业能力,一般性地认为它由专业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方法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和社会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组成。

分析以上教学模式,学科教育的最大障碍是无法突破学生学习能力偏弱的瓶颈,容易造成厌学;改良模式利用学生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特点却又受限于他们这一特点,并且与企业需求结合度也不够;企业认证嵌入模式培养目标明确也不乏新鲜感,但受限于初期的号召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不均衡;订单模式是近期广受追捧的一种模式,其优点突出,但也受限于企业规模要求高和学生发展口径窄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不是说哪种模式绝对好或者不好,而是各种模式都有改革的需求,通俗地说就是弥补学生学习能力的需求,具体地说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并辅之以多种形式的能力改善措施,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3培养实践分析与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很多方向,比较适合高职教育的主要有解决网络互连的网络工程方向和提供网络服务的网页网站及服务器维护方向。以网络工程方向为例,其职业岗位需求就是解决网络工程的布线、连接及网络设备的配置等网络互连互通问题。教学过程中一直有两种建议,一是网络协议和原理是基础,必须先学好学精,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很快就陷入迷茫状态,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另一种观点是认为教学应以学生能连通网络为目的,跳过抽象、繁琐的网络协议和原理学习是可行之道,但毕业生反馈表明这样的学习缺乏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综合研究揭示这二种做法都不可取。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认为高职教学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应遵循以下流程。针对高职生学习能力稍弱的特点,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采用改良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实践技能学习带动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会做的基础上,在兴趣的引领下掌握相关原理。

这一改变理顺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关系,仍然无法解决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定力不足的问题。分析表明这主要是受学生信息来源不足无法确定发展计划和个体学习不易长期坚持的特点所决定的,可以用课外学生团体的活动弥补。在和学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协会形成互帮互学、互相促进的局面,同时由协会的各级组织进行经常性的职业岗位宣讲,让学生尽早地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这一活动采取了学生自我管理,专业课老师、辅导员顾问的方式收效很好。

另外,应该校企联合拟订教学计划,将培养目标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要求贯彻落实到教学计划中。拟订教学计划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拓宽专业口径,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内容,以学分制管理制度为手段,以培养具有“勤、朴、敏、信”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根据“教研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坚持“两环节”即课程教学环节和实践类拓展环节。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为7:3,选修课中的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为2: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6:4。同时,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联合开设“订单班”,基于企业的用人要求开办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真正实现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以分类教学为主,在学生了解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从二年级开始分专业方向教学,保证同学们学有所专、学有所长。针对兴趣爱好明确、就业计划稳定的学生开展订单培养,而对于就业计划不完全明确的学生则采用认证培养模式,特别是学习能力提升较快,且目标远大的同学,则全方位鼓励他们获取思科、华为、LinUX等机构设立的高级资格认证。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所有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各取所需地完成相应的学习,进入自己适合的发展轨道。强调学生为教学主体不是一句空话,特别是早期对专业理解不深的时候,高年级学生对他们的影响力更大。

4结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在教育界长期流传的格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教学贵在得法,而得法又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新生调研、毕业生反馈都是了解学生的一系列重要手段,所需的只是花得了时间,沉得住气,教学方法的改革则必须针对性强,并保持经常性地调整。

参考文献:

[1]向威,基于学生特点分析与转换教师角色的实践教学方式[J].校园风采,2013,9.

[2]孟繁,谢联瑞,何向彤,钱辉.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与标准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3]唐君.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3).

[4]张桦,温显斌,王劲松.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1).

[5]姜华斌,张新民.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6(04).

[6]单强,徐兵.基于CDio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1).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4

关键词:功能模块式;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专业核心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859-03

ResearchandpracticeofFunctionalmodularCurriculumSystemofComputerapplicationmajor

DoULi-li

(tianjinCoastalpolytechnic,tianjin300450,China)

abstract:majorof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hasdevelopedaverylongtime,furtherresearchoffunctionalmodularcurriculumsystemcanresolvethecurrentmainproblem,prominent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andenhancestudents’professionalskillsandmarketcompetitiveness.thisarticleproposesdynamicfunctionalmodularcurriculumsystembasedontheprofessionalcoremodule,studiesandpracticesystemcharacteristics,teachingmode,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s.

Keywords:functionalmodular;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curriculumsystem;professionalcoremodule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3]近年来,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缓慢,招生形势严峻,为改善这种现状,学院作为2011年院级立项课题研究并实践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本文为该课题研究成果。

1当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业定位不明确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极不稳定,专业调研不及时,不能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动向,造成课程设置陈旧、计算机类的不同专业区别不大、职业方向不明确招生困难。这也就要求我们不断动态的定位该类专业,突出其专业特点。[2]只有通过开展广泛而深刻的专业调研、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才能处理好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考生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关系、长期规划与短期调整的关系。同时结合地方特点,科学地进行人才预测,动态地进行专业设置,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

1.2专业对口率偏低

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大规模扩大招生,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需求已接近饱和,同时大量的培训机构也在不断的输出定向型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受到空前的严峻考验。经过多方努力,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虽就业率保持稳定,但专业对口率明显偏低。

1.3教育理念较落后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之本,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色创新,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刻理解这一教育理念。[4]校企合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上,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的关键环节。[5]没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的学生就不能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无法实现就业,也就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意义。

1.4教师企业工作经验较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制定和实施,教师实践技能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技能水平。目前绝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于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动手能力差,教学质量低。

1.5学生职业技能不满足企业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专业技能不扎实,实战能力差,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只有依托产业办专业,把学院引向市场,让社会参与办学,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确定职业方向,突出动手能力训练,才能真正满足企业需求。

2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技术领先的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开发工作岗位实际实训项目,达到校企资源共享,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原则设计模块,首先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调研对象主要包括企业、行业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兄弟院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调研方式主要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企业深访、电话调研、参加企业招聘会或联谊会等,同时更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网上在线调研,分析得到了近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并据此制定出了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按培养能力平台划分模块,不断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出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一种扩展的集群式课程体系结构,包括专业核心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动态职业模块。

专业核心模块:对应职业核心工作岗位,同时对应专业核心技能取证。主要包括平面设计、二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子模块。对应photoshop、3DsmaX,CorelDraw、illustrator、Flash、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课程。

公共基础模块:对应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英语、沟通、表达、写作、创新、合作、组织、管理等职业素养。对应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应用写作、演讲训练等课程。

专业通用模块:根据面向与职业核心岗位相关的特定职业岗位群(集群)的多种职业方向,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包括职业核心岗位)需要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各职业方向的通用部分,设立专业通用模块。基本专业素质主要指计算机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基础编程能力,对应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信息处理技术、办公设备使用维护、软件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等课程。

动态职业模块: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柔性的动态职业模块,可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对各职业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出动态修改,每个模块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等动态职业模块。每个动态职业模块又都包含若干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组成。每个动态职业模块对应一个专业辅助技能取证。

3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特点

3.1突出以市场为主导

职业核心工作岗位对应专业核心模块,同时又充分考虑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各个模块与职业能力平台相挂钩。工作岗位分解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对应课程,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来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

3.2模块化确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系统化教学方法。模块式教学(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法”。[1]

3.3动态性阐明了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的显著特征

动态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内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二是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调整选修相应动态职业模块的学生人数,体现出课程选择的动态性;三是根据专业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动态调整动态职业模块内专业方向,体现出职业发展方向的动态性。

3.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专业通用模块为就业打下基础,专业核心模块满足了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动态职业模块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生涯发展。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不能只依靠学校专业教师,必须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合作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训练指导;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与新产品的研发,承担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在内涵上真正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5]

4基于专业核心模块的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实施

4.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模块的划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模块的设置和每个模块的分解过程中积极与行业企业取得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合作关系,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交流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每个专业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在综合实训后都对应一个岗位资格证书,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可以快速的适应和提高。增强了专业教研室和教师参与行业联系和技能提高的紧迫感和积极性。该体系的实施,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和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转变模块化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包括专业核心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和1个动态职业模块。采用“分段式串并结合”的教学模式,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通用模块采用并联模式,专业核心模块和动态职业模块采用串联模式。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每个模块分别设置了基础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四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能力阶段。每个阶段组织在集中的时间内串联进行,可以明显区分出学生训练中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能力阶段,从而便于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技能水平,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4.3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

重组教学内容,理清每个模块及内部各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顺序,避免大量的知识重叠或无用课程的开设。分解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得到若干个学习单元或课题,确定每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标准。每个教学课题都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依据,以掌握技术技能为目标,以企业管理方式为要求进行。

构建“功能化”的教学考核模式,体现“职业技能本位”的思想。采用多元考核形式,包括口试、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答辩、大作业、课程设计、论文、技能取证或多种形式相结合,评价方式包括自身评价、小组评价、同学互评、校内外教师评价、国家认证等。每个模块采用多级考核制度,包括单元考核、定时考核、综合实训考核和技能取证等,由工作态度、单项技能、拓展技能、综合技能等共同确定水平高低。

4.4引入模块化教学方法

引入模块化教学后,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加大了,对教师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加强企业联系,提高自身动手能力。每个学习任务或课题都是一个实际项目,只有深入企业一线才能得到,每位教师与1-2名企业专家保持长期联系,同时每年要求一个月深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顶岗实习,为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日常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为每一个工作任务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攻关解决每一个技术难题,设计指导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评价反馈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因此,模块化教学对于我们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师德师风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每个模块的实训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主要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项目的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现代四阶段教学法等,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选择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每次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应对每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反馈,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根据其完成情况,制定新的任务目标,最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结论

动态功能模块式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课程体系的目标面向职业岗位群,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基本素质一职业能力一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缩小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同时,用学生在某职业方向的就业率来动态调控选择该模块的人数,真正实现了就业导向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柳国伟.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19-120.

[2]殷锋社.计算机应用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与设计[J].价值工程,2011(5):299.

[3]刘琳.高职高专中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模块化教学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3155-3156.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5

关键词:triz;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技术创新对我们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国家要想真正的强大起来,必须要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由于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计算机文化技术的重心在欧美,我们要想迅速掌握这种计算机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我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系统理论与方法,熟练使用创新工具等。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单靠做几次创新技术讲座、做几次报告是不会起太大作用的,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使创新教育形成一种良性氛围,为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点去抓:

一 选择创新理论工具,培养创新型教师

triz理论是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通过在250万份发明专利中抽取的200万份总结出40个发明原理、39个通用工程参数,从而确立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目前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它是解决发明问题的工具,实际上也是解决矛盾的工具。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原理适用于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在微软、三星、nec等大公司屡见奇功,并且这一创新理论在美国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黑龙江省2007年被国家科技部定为科技创新试点省,黑河市被定为科技创新示范城市,率先在垒国举办了全国第一期triz理论研讨班,我院于2008年4月份还成立了部级triz理论研究所。并对全院教师进行triz创新理论培训,提高每一位教师使用triz理论工具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triz创新理论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选用以triz理论工具为基础,进行应用研究探索。

二 理解创新内含,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一提到创新,学生们往往理解为新技术的发明与新产品的设计制造,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见字生畏,为此我们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课中增加了“计算机与科技创新”内容,加强学生对创新内含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triz理论体系中对创新内含的五个层次一一讲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创新不只是新产品的发明、新技术的革新,一些小的技术改造、产品的外观设计优化、软件的界面优化等都属于创新,同时我们列举出大量创新实例,引导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如利用“局部特性”原理发明usb接口,人体工学键盘,维护工具箱,利用“联合”发明原理生产出cd宝、计算机反病毒软件系统等,利用“多功能”发明原理发明带红外线的遥控器(可做教鞭)、具有扫描、传真和复印功能的打印机等等,这些都包含着创新,另外,让学生理解创新是方方面面的创新,不只是生产出新的产品,既有原始创新,也有理论创新、工程创新、应用创新、改进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使用方法创新、引进消化中的再创新等。

对已开设过这门课的学生进行“计算机与科技创新”内容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利用我国2007年申报专利中自主创新比例情况数据说明创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dvd技术是日本技术专利,而我们中国是生产dvd的世界大国,但我们的企业去年出口到欧美1台dvd,成本是12美元,需支付日本技术转让费18美元,而我们出口1台dvd只卖到31美元,我们的利润只有1美元。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谁掌握创新技术,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主动。

然后我们列举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方面创新的事例,使学生明白创新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只需要我们时时、事事留心,再掌握一定的技术和创新方法,这一点是不难做到的。

三、紧扣课程知识内容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氛围

课程知识内容体系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方面,所有教师根据当前我国it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和教学科研研究成果,坐在一起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合理编排、论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特点,使课程间的衔接更加科学合理,教材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培养目标。如在讲接口时,我们利用triz理论的发明原理和矛盾矩阵表从串口讲到并口,再到usb接口,从键盘鼠标的ps/2接口讲到usb接口,从硬盘的ide、scsi到sata等等;又如在讲计算方法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时,从顺序高斯消元法算法讲到高斯主元素消去法算法,让学生在编程中比较两算法结构的优劣,在对比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每一位教师的每一门课程都时时渗透着创新意识教育,这种教育并不是教师刻意进行的,师生都感觉到非常的自然。

教师授课方法灵活、丰富,充分体现个性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化,大学课堂教学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大讲特讲的讲授方式还是主角,为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系教学网站和答疑邮箱,将课程资源事先放到网上,这样在授课时“探究式”,“讨论式”、“问题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得以充分应用。利用问题创设情景,然后利用triz理论分析,找出对应的通用工程参数,利用矛盾矩阵表查找出解决矛盾的发明原理,这种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化能力和创新意识。

开展多种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深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三主教学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教师是观察者、帮助者和设计者的角色,作为学生,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

为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数学建模活动小组”、“程序设计小组”、“动画制作小组”等多种课外技术活动,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明显得以提高,学院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学生讲课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现创新能力的舞台。

四 triz创新理论工具的教育使用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6

关键字: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双通道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引言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1]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出现,教材内容无论是更新频率还是更新幅度变化都很大。目前各高等学校根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应用范畴,以及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来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这为学生跟踪和学习多媒体技术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给教师讲授多媒体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突出学科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又要体现多媒体技术的最新发展。

2.课程设置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各高校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订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所以各高校应结合各专业知识体系和本专业应用计算机的特点,采用分类别分层次教学,可把专业具体分为电子信息、科学计算、信息管理类、辅助设计、基本应用五类。

3.传统教学方法弊端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内容多、课时少。它不仅要求教师传授基本理论,而且要求教师传授大量具体的应用和操作技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该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教师主要采用单方面讲授为主要方法,大部分教师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可以讲解更多的知识信息量,但是由于操作速度过快,停留时间短,学生无法做好笔记。其次,过大的信息量不利于学生接受和思考,易导致学生疲倦。再次,教师面面俱全,学生以逸待劳,甚至连上机操作的素材都为学生准备得很充分,这使得学生生搬硬套,没有调动学生主动性、求知欲。最后,教师讲解实例制作过程没有系统性,学生不能灵活地举一反三。

4.双通道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各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知识深度要求不高,而对知识面要求广,对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我校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改革教学方法,变被动教学为创新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1研究性学习方法[2]

理论方面,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开展往往取决于具体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上,教师应提高自身学科知识,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应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

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研究性学习制定了相关的建议或标准,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基础教育的研究性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多媒体技术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制订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时,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后续课程的需要,既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要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与学方面,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各高校应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将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主动探究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实践体验阶段各高校需要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课程的知识传授相结合,将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应用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案例进行系统的讲解,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理论和技能的保障。

4.2案例驱动实践法[3][4]

案例驱动实践法主要用在实践教学阶段。所谓案例是指对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案例驱动实践法,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领会多媒体在多媒体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使用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制作出需要的多媒体素材。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制作工具,使学生掌握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基本多媒体元素的制作和处理方法。在具体制作工具的选择上,教师应以传统、经典和技术相对成熟的工具软件为主;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教师既要注重某个素材制作软件的介绍,又要注重实用素材制作软件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素材制作的方法,熟练地进行素材制作。例如:教师在photoshop的介绍中可以加入对文字素材和平面动画制作的介绍,在pRieme的介绍中可以加入对音频处理的介绍等,这是进行多媒体系统开发所必需的。

5.结语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蓬勃发展迫使各高校对传统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重新定位、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对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应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作出重大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秀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

[2]王小根,陈刚.“多媒体技术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4):93-94.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7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环节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与世界接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肩负着为祖国培育新世纪专业人才的使命。所以,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系着信息技术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就业需求错位

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理应同时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学生在实际计算机管理工作中也应该能够胜任。但是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过分的重视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无法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出现择业就业难的现象。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对于电路原理、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等一些主要的课程中,学生在掌握的往往是这些课程的基本理论。也就是说学生要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叫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有哪些。在课程上,学生学习的这些基本的概念知识,而课程上学生并没有实际操作,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也就得不到运用。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观念的了解,我们发现,该学科是一种基于算法理论的学科,要求良好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算法知识和研究能力。也就导致了传统的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潜力,这种教学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这种能力的失衡恰恰是和当下社会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要求相违背的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多的以操作和动手能力见长的毕业生。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企业要求的失衡。

(三)师资建设不够完善

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从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师主要是专门的知识传授型教师,他们长期的从事重复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与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相关研究,也不从事其他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活动,单纯的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专职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不足。另外,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不高,且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导致了教师的理论知识的落后。

(四)计算机专业特色没有突出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用的教学计划基本是一样的,并没有从学校的发展出发,很多学校照搬一些名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使得学校自身的特色无法凸显出现来。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没有突出的特色。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基本一样。因而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突出的特色。例如,计算机课程使用的基本教材同其它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致,而计算机中实践教学诸如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和调试以及工程实践等学习,教师还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教授。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一方面参考《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议;另一方面借鉴niit和QUt经验,专业课参考严谨的产业调查结果,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职业指向性强的特点。niit课程根据工业界和商业界实际项目开发的需要进行设置,它与it行业的最新资讯紧密结合。这些课程以一个软件工厂为模型,依据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在与企业实际环境相类似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这样能帮助学生熟悉典型的企业中各组织机构的功能,便于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为这些组织机构提供it问题的解决方案。niit课程的特点在于它采用模块化教学法(neS),重视以软件订单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开发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原安排的实习时间一般只有5~6周,本改革方案的另一个特色是把实习时间调整为一学期(第四学年下学期),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为毕业后的发展确定基本的方向。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组织,提高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竞赛、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和技能考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放实验室,增加自主设计和创新实验的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对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的分析,该专业知识划分应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基础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具体应用领域,从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到应用技术实践的知识,都应存在于该专业的知识当中。因此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以下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专业公共基础理论,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技术平台;二是专业基础理论,该层次以第一层为基础,按专业技术特征的不同侧重点,分成不同的专业分支;三是专业应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体现不同专业分支中的关键应用技术。

(五)拓展课模块

拓展课模块又分为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两个层面且都属于选修课,旨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新知识的获取、消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专业拓展课为学生提供了该专业较为深层次和专业外延的相关课程;素质拓展课则为学生在人文艺术领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拓展课主要有:计算机算法、windows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应用开发、多元统计及应用、物流信息技术、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素质拓展课主要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外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课程。

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技术发展快、更新快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的动态特性。因此,在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以与时俱进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有利于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拓宽学生就业领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利华,顾应龙,左国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82-84.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8

关键词:高职;经济类专业;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91―03

一、背景及现状

1.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设置不科学

财经类专业一般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开设有会计、电子商务、金融管理与实务、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财经类专业。这些专业都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开设了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计算机技术课程。但这些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往往是照搬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如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差不多。而除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其他经济类专业,虽然也都开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但对课程与专业的关系同样没有明确。

2.文理兼收等原因导致生源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目前财经类专业的生源基本都是文理兼收的高中毕业生,这就造成了该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文科生重在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在一些经济类课程中学习能力较强,而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在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就造成了文科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时较吃力,兴趣提不上来,而理科生又感到学习内容偏简单,也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与经济类专业联系不大,教学方法单一,教材建设落后

目前经济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育基本沿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基本采用课堂讲授+机房上机的模式,并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与经济类专业本身的实践活动联系不大,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对所学认识不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针对高职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教材相对落后,导致任课教师也只能选用适合计算机专业的教材,教材的适用性不强。

4.计算机课程师资培养滞后

目前经济类专业承担计算机课程教学任务的师资很多是校内计算机专业的兼职教师,同时具备财经类知识背景又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这样就造成了该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对经济类专业并不了解,经济类知识掌握不多,教学时仍然沿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教好自己所担任的具体课程,在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经济类知识之间不能很好地融合,教学目标与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

5.考核手段单一

现在多数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考核形式仍然为笔试,有些专业还把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考核项目之一。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在考试前不得不进行应付考试的复习,考后这些东西就没有用了,而真正到了实际应用计算机工作时,却又“笨手笨脚”,不能很好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改革课程体系,加快教材建设步伐

在2006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中,根据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要求,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划分为“计算机系统与平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开发”等四个领域。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又将上述知识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划分为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应用技能等三个层次。教育部提出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四个领域三个层次,对于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要根据工作岗位设计课程体系。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发现,很多高职经济类专业的就业岗位对excel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在中华英才网上搜索到的百度移信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招聘的应收应付会计岗位要求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包括word,excel),在592招聘网上搜索到的广州市毕柏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的国际电子商务岗位要求熟悉excel等办公软件、基本网页设计和图片处理者优先,许多招聘高职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企业也都提出了对excel的要求,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强调了对excel的教学。

2.在以往建设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时候,往往都只有经济类的教师调研与制定,缺少计算机老师的参与,导致存在对计算机技术课程重视不够、了解不深等问题。而要科学地构建经济类专业教学体系,就一定要计算机老师参与,要把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到与其他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同样重要的地位,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科学地构建经济类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9

前言

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计算机的普及对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教学和科研活动、精神文化生活等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是深化信息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提高技能人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作为培养新型高级人才的标准之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计算机水平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够运用当前的高科技技术来解决专业岗位上遇到的问题,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计算机水平培养和培训体系,对当前社会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要求

一、专业技能不突出

现在企事业单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对计算机技术员是否在网络维护、硬件维修或软件开发方面有特长或者是否有相关专业证书等方面的要求,可见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使用也日趋专业化,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更强一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使用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计算机技术人员如果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仅仅是学了些专业课程,又没有通过参与实践应用而对基本理论吃透,那么想在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很难了,如今用人单位已形成规范的用人需求。对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技能、专业特色有更高的要求。

二、基本理论掌握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企业将逐渐成为计算机用人市场的主流,而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技术人员是否有过开发经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的计算机专业人员都反映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课程在工作应用中的重要性,对于工作的扩展提高有很大帮助,而在大部分人员却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现学现用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公司企业的进展,直接带来效益的损失。

技能人才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础知识掌握熟练。既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第二,实践性强。实践性内涵丰富,既是技能操作类的实践能力,又有与其他专业相结合应用的实践要求,专业技能要求高。

第三,知识更新速度快。知识更新的要求高,不断有新技术、新技能的出现,要求知识结构动态更新的能力强。

技能人才在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掌握三种技能;基本知识技能;主要是经过理论知识学习后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专业技能;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加强综合运用计算机学科知识的能力,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综合能力;主要是通过探索性、创新型实验及科研为主,突出综合运用计算机学科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的能力,强化创造性及探索性思维。

三、提高技能人才计算机水平的措施

1.明确目标,加强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

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在信息社会里能更好地工作与学习,其中包括win-dows、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使用等内容。2.程序设计语言,例如visualFoxpro能学会掌握编程的技巧和方法,使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掌握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算法。3.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选择比较实用的应用软件,适合于不同方面的工作需要,例如flash,photoshop等,面向实际,突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2.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首先从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师资力量着手,鼓励他们到国内外一流重点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督促他们在职进修,提高自身素质,尽量让他们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讲座与学术交流,多学习其他院校、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引进计算机人才,与员工进行交流学习。

3.不断更新基础设施,确保配置及时更新换代

计算机发展极为迅速,集成度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计算机每两年就有一个较大的更新,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速.企事业单位对技能人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必须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掌握好计算机更新换代的时机与间隔.对于低档计算机,及时升级,一方面发挥投资效益,一方面满足要求,并设法使高档机器与社会接轨,以提高技能人员对电脑环境的适应能力。

电脑的软件配置应根据工作的需求进行安装,一般来讲,通用软件应放于本机硬盘上,专用软件放于服务器硬盘上,此外,所装软件还应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更新,避免缺少所需软件,影响技能人员的操作与学习。

4.调整计算机应用的培养方案

计算机各方向的知识体系在各专业规范中都有相应规定,结合人才需求的变化特点及具体就业、教学等环境的影响,对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使得知识结构能够跟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潮流,并更好的符合计算机人才市场对计算机技术人员的需求。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要紧跟需求,即社会与时代要求、科学知识发展的需求及个性发展的需求。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结构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通过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做到“职业化一技能型”人才。企事业单位需要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既要掌握本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科学和理论知识,更要具备扎实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要将新的实践体系用于具体的实践运用中,提高计算机技能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

5.更新理念,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模式

随着单位对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学习的同时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能力为本”的观念,重视实践。要不断进行实践改革,统筹协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应用。并根据工作需求开展“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完善计算机考核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能培养的加强,考核方式也要予以完善,建议采取分组的形式,模拟办公环境,考察技术人员的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

五、结论

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对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技能人才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计算机水平应采取的措施,企事业单位以及技术人员自身都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学习,在当前,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公司企业如何面对挑战就需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技能人才提高自己对信息的掌握能力,对公司和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篇10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高校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管理论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除此之外,许多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工程师。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生存压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一方面企业要缩减开支,降低其运营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操作系统、数据库,而it项目主管认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编程实践能力、数据结构、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美国“91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兼顾学生具有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较好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更存在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轻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学科型、学术型,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开发、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缺乏对现实事物的抽象能力。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要求招聘的毕业生经过短时间的岗前培训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项目开发的经验、专业基础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综合分析,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等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笔者在软件公司工作数年,以及在高校从事一线教学的相关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Http://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学校在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可鼓励与支持理论型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应用开发,使教师得到应用能力实践与提高的机会,也可招聘在一线的开发应用人员到院校从事实践实习型课程的教学工作。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王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J]、计算机教育,2007。

[2]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