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4:14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企业发展;投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企业现代化程度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即为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必须保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价值。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科学管理能使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获得保障并使其效能获得充分发挥。

1、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1.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在企业的现实经营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投资回报等常被列入企业年度考核的指标,而对于固定资产,企业领导只关心是否还存在、是否还具有使用价值,只要能安全运营,满足生产需求即可,往往忽视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内在价值的管理,对其投入与产出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更缺少对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深层次探讨。

1.2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对于集团公司整体而言,通常按照相应的监督管理权限,侧重考核绩效成绩,往往不会干涉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但是在资产处置方面,集团公司总部依然具备管理权。这样一来,由于下属公司没有充分了解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之内,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的功能,甚至还会出现运转超负荷的现象,并且在完成生产任务之后,也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安全隐患,有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3帐外资产的形成

一般来说,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往往是依据同一原则统领全局、按照同一标准统筹平衡,相对忽略投资需求的差别化,这样一来,就会限制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资产购置,由于一些设备与子公司和分公司管理者的生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会采用不符合管理规定的方式,购置一些与企业生产无关的资产,比如空调、摄影器材、投影仪等办公用品。一方面让总部无法察觉,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企业集团高额帐外资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有序进行。

1.4缺乏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结构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制定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制度,投资管理有的企业即使有相关的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投资管理另外中小企业由于人手少,投资管理一般都不配备专门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机构和专职资产管理员,也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这样就不能及时的清除掉那些损坏、丢失以及转移的固定资产。

2、加强企业资固定产投资管理的具体对策

2.1加强资产规章制度建立工作

企业资产规章制度对资产管理各方面都是有所规定的,包括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不同种类资产的规章,还包括资产购置、验收、日常管理、服务维护等不同环节的管理规定,同时还有对资产管理岗位职责的规定。资产规章制度还应该是动态的能根据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的进行更新。只有完备的资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规范资产管理工作,资产管理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2.2转变企业财务管理中各种观念认识

新时期下,投资企业的资产由传统的物资资本积累向知识资本积累转变,这样的财务环境要求我国投资企业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使得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够真确认识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重要性。因此,投资企业应该重视对知识资本的利用,使得投资企业能够持续发展,从而提高投资企业的市场价值。投资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首先应该转变企业财务管理中各种观念认识,并以知识资本保值增值为前提,从而制定有形资本与知识资本组合的财务管理策略。

2.3构建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机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科学

受到资金与企业规模的制约,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以及决策等方面都处于弱势阶段。所以,一定要重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构建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机构,包括工程的项目规划、概预算控制部门、内部投资主管部门,构建管理办公室等等,同时还要明确相关岗位职责以及形成的权限,完善监督机制。加强项目决策的控制,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客观性、科学性,杜绝无效的投资。

2.4定期盘点,引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应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并要求相关人员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至少每年盘点一次,有条件的企业尽量要求相关人员每月盘点一次固定资产,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和增减情况与账面记录相符,若盘点中账实一致,则将无差异的数据信息作为固定资产后期对账的期初数据,若盘点中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必须及时查找原因,以确定是否有固定资产未入账或是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过程出现问题,一旦查出问题所在,必须快速给出应对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由于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规模较大,可以引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以取代手工记账,通过条形码技术等信息技术全程监控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及报废等整个过程,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

2.5以系统思想指导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系统意识和全局意识,提升管理能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参与者是其责任体系和组织机构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优劣,甚至成败。参与者可分为一般参与者和专职参与者。对于一般参与者,需进行国家、行业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的法律法规的普及,进行行业规划、投资政策的宣贯和解析,以及进行单位相关制度和作业文件的讲解和培训;对于专职参与者,除上述内容外,应鼓励其进行所从事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自学和深造,鼓励其参与从事业务的相关资格认证(如项目管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和招标师等)。

结束语

固定资产的投资是企业所有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如果企业拥有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水平,不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而且还会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反的,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不但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造成损失和浪费,同时还会降低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解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效能,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琅.投资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管理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78-79.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2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遵循固定资产的基本原则,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1.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利用效率

不少企业因为缺乏一整套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造成执行人员的管理方法模糊,固定资产闲置情况严重,不能做到物尽其用,长安福特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就有其优势,长安福特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按程序办事,一方面盘点旧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对新增固定资产部署好投入生产经营的准备工作,充分使用固定资产。时时关注企业下一时期的发展,从而做好固定资产的准备工作。管理人员明确按照程序执行工作任务,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执行实物负责条例,管理工作更流畅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要明确规定实物管理按哪个部门使用,就有哪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进行分工,保管员及时报告物资存储情况,入库固定资产必须按照类别,按固定位置摆放。每个工作日结束后,出入库单记账联及时交给财务部,便于财务部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会计账簿。工作过程中将固定资产按本身的分类口径和具体内容以及分布特点,依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的具体划分,随时按照固定资产的变化实行分级管理和归口管理。

3.及时更新固定资产,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任何固定资产都有使用年限的规定,但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能使用到最后,固定资产会存在减值、损毁、报废等情况。如果企业更新了生产技术,但现有设备落后或陈旧,就要更新固定资产,不然就会造成企业经济利益的直接损失。又或者固定资产在某一时期的使用效果和效率的降低,也要更新固定资产。总而言之,在固定资产的黄金时期要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而到了规定的使用年限要及时更新。

(二)固定资产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的总量会逐步上升。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的列示中,它的价值反映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而后众多的投资、合并都与固定资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固定资产的本身价值是另一方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因素,到底适不适合投资或兼并我方企业?一旦成功,固定资产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企业增加了获得更多经济收益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了企业形象。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对其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都不是很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相应的重视与了解。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条例,但仍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做出具有主观色彩的管理决策,使之前制定的条例失去了相应的效果。管理层制定决策会以一段时期内的销售报告单作为直接材料,而并不关注与之相辅的其他材料。因为销售业绩能够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好坏,主观上能够直接做出判断。而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需要专业的财会人员客观分析得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间接的,就造成了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忽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账目与实物不相符的情况,例如,实物已经支出,会计处理仍然保持原样,导致资产存量不清这就是有实无账。对拆迁、报废、调出的资产未核销就是有账无物的表现。一些企业的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没有记载实物资产数量及其价值明细是账实不对应的表现。这些表现产生的原因如下归纳分析。

1.固定资产信息共享性程度不高

最大的源头在于职能部门之间不衔接的工作,不仅存在着管理上的断裂带,还存在着多部门之间共同管理同一实物的现象。各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尤以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问题突出,这就容易造成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衔接性,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更容易出现问题发生后相互推诿的现象,结果使账目与实物不符的问题出现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

2.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混乱

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分为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一系列过程是基于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有的企业中计划,采购,验收是同属于采购部门,没有专门设立验收部门,这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从购置环节的流失与闲置。然而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又都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不设立资产使用部门。这就容易造成企业财务部门信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账务情况。最终固定资产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而且会吞噬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不及时

原本企业设立清查制度是为了发现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一方面有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拘泥于传统的定期清查,出现了“到时再查,不到不查”的现象,一旦企业的固定资产出现经济损失,相关的监管工作人员逃避责任,导致账目与实物有所出入。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的定期清查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就算检查过后也没有及时向财务部门上报,导致信息不同步更新,当然会出现实物与账目不符。

(三)企业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有多种表现形式,企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考评不真实,虚增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有一些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转售固定资产,使企业财务审计不合格,造成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阶段的工作并不到位。一些固定资产“带病”工作,增加了企业的维修成本,从而使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实现应有的价值,固定资产人为流失事件频发。于是分析得出是以下原因造成固定资产不正常流失。

1.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固定资产的全过程包括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修理、维护、保管、处置、报废这九个环节。然而有的环节企业没有做出明确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在掌控范围内。再加上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和自身经费的问题,没有设立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门部门,管理制度也因此缺失这一方面的制定,于是就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或者流失问题严重。

2.不能合理配置人员,岗位责任划分不具体

固定资产一旦投入使用,也是管理人员工作最难的一部分,不少企业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在这个环节第一要求是企业合理配置人员。但有些企业的后勤部门定期维护与检修固定资产人员少,不可能记住每一台设备检修时间,使用部门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人员只能进行财务核算,不深入对机器进行了解,已经计提过折旧了,还是按照原有的公允价值计价,导致企业成本升高。管理部门不止要管理固定资产,还有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部门人员会因为事务繁杂做不到定期盘点与清查,造成了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三、改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引入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养

企业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与道德素质。根据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分工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培训管理人员。以明确规范的制度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要求每位管理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退出制定统一标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行动上,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组织专门小组监督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认为工作任务完成优秀,给予物质奖励。对违反规定者或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者,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教育,直至改正。

2.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管理文化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管理层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才能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顺利的展开,有效避免有些问题的发生。所以管理人员要结合社会文化,企业实际制定企业管理文化,形成一种独有的企业管理文化氛围,更好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

(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动态监控固定资产

1.部门之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以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观念作为依据,形成高度整合化的信息系统。使该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达到信息共享的效果。使它主要对固定资产实行“身份证”管理,做到一物一卡,帮助企业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同时财务部门能够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并与实物信息进行电算化比对,帮助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做出正确决策,实现全方位监控。

2.划分管理层的管理范围,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复杂烦琐,需要清楚的划分管理范围,下设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那么建立体系的三字经:“进,出,用”。“进”指固定资产的采购要严格,全方位控制年度预算,每年的预算要慎重考虑,细致审批。“出”指固定资产的处置,无论是固定资产的报废还是转售,都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处理与文档资料。“用”最重要的点在于每一项固定资产都要有相应的管理责任者。

3.监督部门要及时监督清查工作,并进行评分考核

清查工作要及时完整,需要清查人员与监督人员的共同协作,对于报废,损坏,查明不清的固定资产做出详细的记录,两部门之间需要比对记录材料,以防数量不符,造成以后账目的问题。监督部门要给清查人员在清查工作中的表现打分,分为认真程度,材料填写是否规范,实物数量是否正确,自我评价程度是否符合实际四个部分。

(三)从管理制度的健全和人员配置方面改善固定资产的不正常流失

1.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

改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得以完整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需要改善固定的资产盘点制度,划分盘点人员、盘点方式、盘点地点、盘点时间及盘点记录人员。将任务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部门明确划分给各个岗位,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企业固定资产应严格核算,合理选取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紧密联系。此外,对于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要渗透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

2.合理配置人员,具体划分岗位职责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人员要求有相应的职责。在管理规范上具体写出岗位需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哪一时间段做哪一个工作,这样严格按照规范会减少固定资产的人为流失。将固定资产的日常检修与保养部门人数加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也就降低了固定资产闲置与流失的频率,也优化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环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2(04):56-59.

[2]顾淑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电业,2014(01):54-55.

[3]徐继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98.

[4]孟和图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5):43-46.

[5]高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222.

[6]姜楠.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10):102-107.

[7]李红红.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75.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3

【关键词】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武警部队固定资产是保障官兵生活、训练、学习以及执勤处突等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在武警部队正规化建设和提高战斗力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武警部队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实物供给制的影响下,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使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失真,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一、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对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问题,以便有针对性、有目标地研究对策,从而保障部队资产有序管理、优化部队资产配置、提高部队资产利用效率。

(一)分析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工作经验法、调查问卷法、情况比对法,在查阅部队资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关规定[1]和各项研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资产管理工作实践,对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的获取途径、构成比例、管理结构、制度法规、报废处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更好地研究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供量化依据。

(二)分析过程

笔者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惯性问题、难点问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3个武警部队的总队、支队、中队三级部门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50

份,回收有效问卷39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8%。调查结果显示有84.8%的人认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低于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度,59.3%的人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46.7%的人认为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同时有91.9%的人表示应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并自愿参与到管理中。调查结果说明固定资产管理仍处于边缘化状态。

同时,笔者在工作期间,利用总队统一组织清查固定资产之机,对总队机关、支队机关、基层中队固定资产实地清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机关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在用、留用、闲置以及待报废资产保管较好,资产处置程序恰当,捐赠物资入账及时,资产账簿登记完善,帐物基本相符。此外还发现地理位置距支队机关较近的中队、距总队机关较近的支队管理普遍好于距离较远的单位,机关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普遍好于基层中队。调查结果说明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在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之下进行。

(三)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武警部队现阶段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资产管理的基础还有待强化,资产管理方式的改革还有待创新,资产管理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由于武警部队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决定了资产编配的分散性和不合理性;资产规模较大,分布地域广,数量较多,种类繁杂;资产的区域价值差异明显,贬值较快;高科技含量的资产规模随信息化、正规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增长迅速,且变动频繁;同时资产的优化配置不合理,闲置资产较多,如领导常去、地理位置较好、接待任务较重的单位固定资产配发齐全,偏远单位则“勉强凑合”着用;重复购买、无预算或超预算购买现象严重,废旧资产报废处置不够科学,资产核算体系不完备。各级机关在指导基层把握资产购置规模,盘点存量资产,优化资产配置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以上分析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弊端突出表现在责任意识淡化、制度法规薄弱、监督机制弱化、资产处置混乱等方面。由此提示,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各级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使用部门以及单位领导对所属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负有全部责任。由于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等内容相比,处于“边缘化”,认为资产管理效益与直接经济责任和升迁晋职不挂钩,各级从工作安排到日常管理,“重钱轻物”、“敷衍了事”、“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比较普遍。调查显示,80%的基层官兵未参加过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教育,说明各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工作中,有些领导及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偏差,责任心不强,且常常忙于繁琐的行政事务和个人生活,无暇顾及或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少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的维护保养、操作技巧、保管方法等知识,惰性较强,从而产生“领导不问我不管”、“领导过问我装傻”的思想,使得资产管理混乱。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一般情况下,武警部队固定资产都是由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管理,审计部门负有监督职责。在实际管理中,各类固定资产购置后不用、少用、挪作它用等现象,充分反映出三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制约、监督、考核、激励等内控制度、约束机制和法规制度。加之在实施过程中打折扣、讲情面,使得金额核算、数量控制和监督约束游离于管理之外。武警部队频繁的人员变动,流于形式的交接制度,私人资产与公家资产的“以旧换新”,日常使用的公私不分等都是因为制度缺失而造成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的重要原因。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够

武警部队资产登记使用卡片记录、账簿记录、会计系统登记和资产信息系统登记的方式,但这些记录信息仅掌握在单位内部,无法实现远距离实时查询和调剂,且手工记录也不便于修改和存储。武警部队实行双重保障体制,固定资产获取除了上级配发、本级自购外,还有政府、公安、企事业单位、用兵单位等的捐赠,因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乏,使得这部分资产的入库、登记、使用、保管、处置等存在信息失真问题。由于维修、技改、调拨、转借固定资产等导致实物资产变动频繁,特别是信息化类固定资产不断的更新换代,为调整卡片记录,保持卡、物、帐信息一致带来一定困难。

(四)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有的单位购置资产缺乏规划性,不按单位实际需要,未经科学的市场调查和论证,重复购买、超预算购买、随意购买;对购买的某些专用设备无专业人才操作;对多余的、旧的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不规范;对“谁想要,谁拿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部分有价值、或有处置价值,或可调剂使用的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等现象严重。

(五)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清查不彻底

各级对资产清查的认识不够到位,未形成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的制度约束,认为清查只是“走过场、图形式”,有的管理人员甚至不会使用资产条码扫描仪,资产报表数据凭空编造,资产清查报告和手工查、扫描查报告凭主观拟制。有的单位一年仅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查,但一年内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报废损坏、出租变卖等难以及时体现,对清查出的问题无据可查,甚至不查。武警各中队地理位置较为分散,难以对各中队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实施实时监控,也难以保证经常性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三、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一)加强资--预一体化落实,实行资产预、决算制度

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各单位要突出资产预算的编制、资产预算的执行,资产预算的评估,资产预算的监督四个环节,在“资产存量完整准确、配备标准符合实际、预算安排周密合理、资产退出有序合规”上下工夫[2],规范国有资产预算编制流程,健全资产与预算一体化管理的配套措施和相关规定,将资产融入经费预算、核算、决算的全过程[3]。研究将资产决算纳入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实行结余留用,超支不补决算制度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有效控制资产管理严格按预算实施。

(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资产调剂信息平台

构建全军资产信息网,实行资产网络调剂,进行资产网络风险防范评估,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4],实现以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分配、保管、使用、折旧、报废、处置、调剂于一体的信息网络,使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通过资产网络信息系统,将资产的种类、资产的现状、闲置资产的转让等信息到网上,从而加深了各单位之间资产信息的共享,扩大了资产使用和调剂范围,避免某些专用资产使用一次后便闲置的问题。

(三)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产内部监控机制

各单位要以现行武警部队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为依据,建立与“三管理”相适应的运行机制[5],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健全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完善资产管理核算机制,建立资产报废评估制度,明确部门间的协作方式。重新界定资产范围,细化资产明细,制定资产目录,明确资产标准和折旧核算方法。坚持“管经费、管资产”齐头并进的工作方针,通过资金“收支两条线”实现资产收支分类改革。健全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责任制,加大对资产管理的审计范围和力度。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规范资产预、决算管理,实行集中采购监督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配置计划的管理,避免重复和盲目购置。

(四)优化固定资产配置结构,注重基层部队资产管理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武警基层部队固定资产管理相对机关的管理较为混乱,这与武警部队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要注重基层部队的资产管理,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责任体系,优化基层单位固定资产分配结构,根据部队编制体制和建设规划合理分配资产,杜绝资产分配不公,配置失衡,做到物尽其用,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对盘活闲置的资产要合理调配,在部队编制和任务调整时要及时转移、调剂、重构资产,调高其使用效率。

(五)建立指标管理考评体系,增强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随着部队建设发展和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看管物品、整理物资,传递资料,还要学会掌握相关的操作性能,分析归类,为管理提供决策考量。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任期要注重学习,积累经验,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严格落实资产管理人员工作交接制度,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人员延缓工作交接。建立指标管理考评体系,完善对人员的选调、培训、考核、奖惩和激励机制,将资产管理好坏与个人成长进步挂钩,特别要加强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领导的考评,督促各级领导加强学习,参与管理,全面促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正规化。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

[2]任红梅.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具体实践[J].北京:国有资产管理,2010,6:61-63.

[3]任义军,焦兵,郭世锋.实行资产与经费相结合管理的几点思考[J].北京:国有资产管理,2010,9:61-63.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4

【关键词】中学;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中学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缺乏正确的管理理念,没有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度,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较低,最终出现帐实不符的情况,所以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健全中学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明确界定国有资产产权,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

1中学固定资产的现状

中学固定资产是实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其认定标准是使用年限超过了一年以上,并且单位价值符合规定的标准,能够长期使用的各类器材、设备、建筑物等,即使没有达到单位价值,如果耐用时间超过一年的也属于固定资产。中学固定资产分为六类,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陈列品和文物、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随着中学不断的深化和改革,固定资产的来源渠道在逐渐增多,固定资产可以通过事业性收入、财政拨款资金、外资贷款、商业贷款的形式得到,由于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具备很高的价值,更新速度也比较快,除了可以用于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用于校办企业与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成为了中学办学中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2目前中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由于中学的固定资产来源大多部分是行政划拨或者是财政拨款,具备着无偿占有和使用的特征,无需进行大量的成本核算工作,最终导致中学形成轻管理的理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权益不够清晰,依然遵循的是传统的经费理念,只注重投入资金购买固定资产,而忽略了对中学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管理工作体制较为不健全。

2.2管理机构较为分散

中学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定较为分散,在职责方面没有明确的划分,很多中学采用的是物、帐分离的归口管理方式,而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例如,学校的财务部门只对固定资产价格实行核算,而房屋和建筑物的管理工作归属于后勤部门,图书、杂质等属于图书馆的管理范围,而由于固定资产归属于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这种分块管理的模式,不具备统一管理与领导,最终出现固定资产帐帐不符、帐实不符的状况,使得固定资产数据管理出现失真问题。

2.3管理手段滞后

中学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手段滞后的情况,首先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配置审核制度,导致在购买、保管、使用等工作环节中,出现较多的问题。其次,是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不能够及时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动态变化与存量分布情况。

3提高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3.1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

首先,中学领导要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很多中学的中高管理者很多的都是注重教学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中学要想健全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提高中学领导者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知,改善以往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在保障固定资产能够正常投入教育工作情况下,让中学固定资产积极投入到市场经理中,提高中学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

3.2完善管理机制

中学要不断的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过合理的分配给各个只能部门,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统一核算和管理工作。其次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数据管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固定资产的统筹分配与统一管理。

3.3改进与完善会计核算方法

在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会计核算的方法,把财会部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合理的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固定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需要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分类账、总账等,聘请专人管理,详细记录每一个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型号、价值、数量等,达到账物相符、帐帐相符、账实相符的效果。

3.4建立资产调拨数据库

中学需要建立资产挑拨数据库,充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首先需要让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人员体系、管理体系。建立固定资产挑拨数据库,中学各级领导可以随时的查阅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维修情况,有效的降低管理的成本,防止出现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与质量。

4总结

在中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中学领导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建立完整的管理、核算体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工作,合理的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固定资产是中学实行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常规性的工作,同时引入先进的编制手段和编制方法,树立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才能够把固定资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敏.中学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探[J].会计之友,2011(19):112-113.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5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亦成为重要的议题。教学、医疗、科研等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是其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有力支撑,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不仅可以实现事业单位服务于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固定资产不仅是事业单位实施行政事业计划的物质基础,也是其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事业单位也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要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其经济收益,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和管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管理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具有普遍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划拨、社会捐赠等,这一独特性决定了其不需核算成本,也无需考核绩效,使得自上而下盲目购置、贪多求新,而忽视管理,这也是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破损和流失的主要原因。加上管理者监管不得力,使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管理混乱。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突出

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但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账目不清,通常仅有总账,而缺乏明细账,使得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的变动得不到全面记录,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为:对拨付或捐赠的部分固定资产不入账;对入账的固定资产登记不明细,漏记或故意少记;人员变动时,不按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移交,账实差异大。导致部分固定资产长期游离于账外而缺乏监管,账实严重不符。

(三)固定资产购置和处置程序不规范

部分单位在购置前既不进行市场调查,也不进行可行性和效益性分析,为了所谓的“人情”随意采购,质量差且价位高,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此外,还存在重复采购的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也不合规,处置时既不办理报批备案手续,也不进行资产评估,只要领导同意,就可随意定价出售。甚至出现故意报废、违规处置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腐败问题突出。

(四)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仍处于表面层次,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虽然一些制度条款较为细化,但管理者执行力度不够,最终流于形式。有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导致空喊口号,而未能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另外,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不健全。大多事业单位都未能安排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兼职管理,这与内控制度中不相容职位须分离的规定矛盾。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相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首先,要增强事业单位领导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能否落实到位,要制定并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的权责范围,将责任落实到人,以增强其管理意识。其次,要设置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增强专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要明确岗位分工,确定岗位权责,对固定资产的具体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执业教育,使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来办理各项业务。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要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清查固定资产。每年年终前,事业单位应当至少一次全面清查固定资产,做到账实相符,对闲置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并有效利用。还要对资产使用和管理的重点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以保证账、卡、物相符。财会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应依据会计凭证等,及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此外,事业单位应对人员变动进行离任审计,包括领导人、固定资产使用人和管理人员,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做到人走账清。

(三)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处置程序

在固定资产采购方面,应任用专业人员,本着公正、公开原则进行招标或采购,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采购环节,并予以考核。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应追究其经济责任。对于固定资产处置,应当严格执行审核与审批程序,落实到每个环节。对于到期报废的固定资产,在检验后确认无法使用的,应当按规定处置;仍有使用价值的,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后,应继续使用并备案登记,以实现资产的有效利用。对于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区分报废原因,并追究违规操作人员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

事业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已有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购买、处置等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管理人员认真执行业务流程,真正落实到位。另外,要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监督,明确经济责任,建立奖惩制度。不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的盘点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余灼萍.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3).

[2]聂铁涛.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国工会财会,2010(02).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政府采购固定资产核算

在事业单位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重视和逐步改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逐渐扩大。但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和种类的日益增多,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也在逐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这里我们重点研究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1.采购程序不符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的定义为:“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具体的采购限额在采购法中并没有做统一的规定,但采购法第八条指出,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也就是说,不同地域乃至不同物品的限额并不相同,例如广东省对于通用家具的采购限额为50万元,而上海市对家具用具的限额为20万元。事业单位超过限额的固定资产采购需要履行政府采购手续。但一些单位由于对政府采购限额的规定不熟悉,或对新颁布的规定没有把握,采用了直接购买的方式。尤其是,在许多省市的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标准的文件中,对不少类型的物品是零限额,例如广东省的摄影摄像器材、江苏省的打印设备等。

政府采购方式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与直接采购相比,政府采购程序复杂、交接期长、采买效率低。因此,出于节省时间及工作量或者急需购买物资等目的,一些单位会将本来只需要采买一次的设备物资分开购买,以避开政府采购流程。从短期看,这种拆分行为或许能够一解燃眉之急,却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破坏了财政资金的节约机制。

2.入账时原始凭证附件不齐全。许多单位在固定资产验收时没有严格按照《采购法》的规定办理入库手续,不注意保管相关单据和凭证。以公开招标方式为例,要求附有的原始凭证有:中标通知书、发票、合同、国库支付回单、开支申请单、验收入库手续等。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位都出现了记账凭证附件不全、缺东少西的情况。

3.资产验收手续不完备。《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验收是政府采购程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由采购人来组织进行,并且验收方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见验收是政府采购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它并没有引起一些单位的足够重视,找不到验收书的情况屡见不鲜。

政府采购验收手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组织好验收工作。?采购人要指定验收人员,全权负责验收签字工作。二是采购人在组织验收时,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及验收能力,开展验收工作。三是应明确验收方的权利与义务。?验收方对供应商要履约进行验收,最后要将验收情况在验收书上作如实说明并亲笔签字。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混淆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把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饰及动植物。六类固定资产中,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有时候被误当成普通物品,产生入账错误。

2.核算错误。最经常出现的核算错误:一是有的单位对租出的固定资产,将其从单位固定资产账户中注销,使得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虚减,账实不符;二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而有些单位违背会计准则,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三是很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清理和处置存在常见问题。如有的单位不通过技术部门鉴定,将尚可使用的固定资产作报废处理,以低价转让给关系户;有的单位将国有重要设备低价或捐赠,以较低价投资给关系单位,损害了国家利益,肥了个人腰包;有的单位隐瞒固定资产清理收入,不入账或计入小金库,为贪污提供便利等等;四是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有些工程项目投资金额较大,面临的风险也大,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未经论证而匆匆上马,半拉子工程给单位和国家带来的损失都十分重大。另外,在建工程核算中的常见错误如,有的单位未按规定对在建工程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有的单位工程竣工决算交付使用之后,未能及时结转,长期挂账;五是有些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基础工作不扎实,比如疏于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与核对,致使固定资产台账、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实物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等。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时违背规定。如有些单位不进行可行性评估,就将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出借或者投资出去。按照规定,事业单位对外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必须向主管部门提出审核申请,并报请财政局审批。有的单位在出租出售有土地时违背相关法律,涉及刑事诉讼。

2.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问题。有的单位擅自处置到期报废的固定资产,并未遵守规定进行必要的评估,或者对处置获得的收入随意坐支,私入小金库,违背“收支两条线”等规定。

3.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比如大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都采取归口管理、账实分离模式。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后勤部门负责管理房屋、建筑物和家具,图书杂志由图书馆负责管理,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是由设备部门负责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全面协调管理单位所有固定资产的账面和实物,相关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往往导致固定资产统计口径不统一、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问题

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固定资产,必须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采购所需资金通过财政直接支付。人们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没有使用自己单位的资金去买,政府给的钱多多益善,使得重复购置、资产闲置现象严重。如高校中有些学院的实验室用设备本来可以通用,如生科院、环境学院、地理学院的实验室用设备,但各学院为避免沟通麻烦使用不便,纷纷申请自行配置,导致不少学院重复配置相同或类似的设备,浪费现象非常普遍。有些高校向上级或财政申请的专项经费只有购置设备才可以获得审批核准,财政批下来的指标因为怕用不完年底收回,匆匆购买大量不需要的设备,也是导致重复购买、闲置浪费的原因。

二、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固定资产政府采购业务管理

上述有关固定资产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化整为零或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二是未按规定办理资产验收手续,采购档案信息缺失,影响政府采购信息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

应加强对政府采购申请的内部审核管理,选择正确的政府采购方式。应在单位内部网站有关专栏及时宣传和转发最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协议供应采购和批量集中采购等规定。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修订、完善本单位招标采购管理规定。另外,单位的财务部门、招标部门应加强沟通和配合,对商务服务、会议服务、印刷服务和公务机票采购等业务,加强经费支出审核,采用合理合法的采购方式。

财务部门负责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汇总、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政府采购业务的核算等。在办理政府采购支付申请复核手续时应强化专业管理,要求相关部门提交完整齐全的验收证明,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采取正确的会计核算。

(二)正确核算固定资产业务

分析上述固定资产核算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一是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记录和清查盘点机制,存在帐外资产、账实不符,固定资产信息失真;二是固定资产处置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审核审批程序,造成固定资产处置行为不合法不合规,处置收入流失;三是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上违反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发生固定资产业务上的核算错误。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有:

1.财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掌握新准则新制度,正确核算固定资产业务。

2.加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逐步实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化,建立资产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的对接,逐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一是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报废处置等,应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编制科学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按照采购预算采购资产。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必须遵守政府采购规定。将国有固定资产对外投Y、出租、出借或担保的,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对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收入要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正确核算固定资产处置收入。

二是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重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与清查工作,对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调整总账、明细账和卡片,使得账表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

三是高校应设置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单位所有国有资产业务,除账务核算仍由财务部门负责外,其余固定资产业务包括预算、采购、实物保管、使用、维修、出租出借处置等,全部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打破目前这种由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分散,口径不一、多头统计的局面。

四是上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应认真分析各下属事业单位的实际资金需求情况,调整专项资金内部结构,克服只有购置设备才给予资金支持、限制人员经费设备维修费的观念,从源头上解决当前这种重复采购不需用设备,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严重,设备维修等切实急需的资金严重紧缺的局面。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

上述固定资产采购、核算及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够、会计人员财务知识更新缓慢,跟不上会计核算要求分不开。因此,应加强单位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会计人员等相关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识别能力,为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6.22.

[2]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S].

[3]财务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2[S].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7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强,企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比例与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大,因此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管理好企业的固定资产使之从购入到其“寿终正寝”都能在企业有一个清晰的运行轨迹,从而使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从而最大范围内提高其经济效益?本人想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浅析下这方面的感想,希望对今后的企业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仅此而已。

一、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既然知道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那么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使之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必然。但是我从多年的工作中观察到目前许多企业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与模式,导致固定资产从配置到处置都存在诸多不足,我想这些都影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具体如下:

1.对固定资产的配置考虑欠佳

现在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普遍存在着对资产的配置考虑欠佳现象。某台设备运转欠佳或者不适应此岗位工作时,马上“下岗”,重新购入高配置的新设备,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们说购置新设备,提高产能这个应该可以理解。但是许多企业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雄厚,急急匆匆购入先进设备,并将替换下的设备打入“冷宫”,没有考虑购入设备的实用性与替换设备的“转岗上岗”工作,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它不但没有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浪费了企业的资源。

2.购入环节程序倒置

原理上说购入固定资产首先验货入库,然后支领使用,同时这个过程都要有账务处理和信息登记与之呼应。可是有许多企业设备购入后,先直接进入使用状态,后补入库手续,这样卡片的建立与账务处理以及固定资产的原始登记相脱离,这为后续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隐患。

3.使用环节缺乏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我们知道固定资产一旦进入使用状态,那么也是管理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但是许多企业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却不少。如没有定期对使用部门进行培训,导致使用过程操作不当以及人员能力过低问题,导致空车运转,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后勤维护部门未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也不对使用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导致影响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不定期进行账务核实与处理,也不深入现场对设备进行了解,总是按照原理进行计提与入账;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地组织各个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与联查等等,以上问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不利。

4.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简单

我们大家知道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国家对其处理也有严格的规定。但是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不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重置、询价,而是随意处置,并且在账务处理上,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设备啥时想处置就处置,这种缺乏严格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因为虽然固定资产归企业所有,但是不是归某个人所有,所以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二、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优化资源配置

提起资源优化,我们大家一定知道是人力、物力、资金的有机整合。其实资源优化配置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譬如完全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设备在这里失去使用价值,但是在那里还可以继续使用,不必对其进行全盘否定,不必将其丢弃在一边;的确不能使用的话,可以通过资产处置对其进行变现,这样既节约了资金,也可以合理地利用了资源。

2.采购环节要严肃

采购环节从合同的签订到设备的购入是有严格程序的。购入后设备一定要验货入库,验货与入库一定要按照手续办理,入库后要马上进行卡片的填写、固定资产信息的登记,这些完成后方能支领,支领后进入使用阶段,这个阶段一定做好账务处理与卡片登记相统一工作,使后续工作得到顺利进行。同时还不能忘记在使用期间“三包返修”问题以及账务处理和有关信息的记录。这样为日后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结实的基础。

3.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事情。大家要齐心合力,发挥协同效应,齐抓共管,最后达到个人经济利益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所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其购入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经营部门、维护部门统一有机地进行整合,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确保帐、卡、物相一致。并在跟踪过程中做到调查有序、处理有据、责任到人、一视同仁。

4.处置要合法合理

虽说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但是国家对其处置也有明确规定,特别是对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处置有特殊说明,其目的是确保资产的安全稳定。所以企业一定在定期清查与盘点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重置,对无价值或者低价值的固定资产按照原则要进行及时地处置。这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处置要有程序,不能随意,这也是保证固定资产安全有效的最佳手段。

三、结语

总之,固定资产从资金的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运行状态。所以上到企业的管理者,下到固定资产的使用者,都应该关注企业的固定资产运行状况,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其有着清晰可见的运行轨迹。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企业全员的齐抓共管、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社会的监督,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一定会形成完整的体系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玉英.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贸,2013(14).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8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事后评价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4.022

[中图分类号]G6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1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在购置前,缺乏充分调研,在采购数量、单价、规格型号等方面存在盲目性。第一,近年来,我国预算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实行部门预算,采取“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模式,在每年编制预算“一上”时,财务部门会要求各系部填写下年度设备、专用材料购置申请表,以满足明年教育教学需要。由于高校在编制“一上”预算数据时,会填列人员信息、学生基本情况等重要信息,设备和专用材料的购置情况基本都有各系部完成,但系部在申报时,对全年工作缺乏充分的预测与详细规划,生搬硬套以前的采购计划,使得买回来的设备数量、规格型号和性能跟不上市场需要,满足不了学生实习要求。第二,实际采购时,不按政府采购程序,没有严格按政府采购目录进行采购,自行分散采购过程中,甚至根据某些领导的个人意愿来采购,既不通过政府采购中心,也没有相应的招标和询价、比价手续。

在实际使用时,疏于管理,使用效率不高。第一,江苏省2007年度开展了省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摸清了家底,也发现了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的问题,至今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管理不严,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管理过程中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固定资产卡片的调拨、处置不及时最终导致资产流失的情况普遍存在。第二,部分高校利用年度财政拨款或专项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缺乏统筹规划,盲目购买所谓价高质优且功能复杂的产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率极为低下,高校必需的理论学习使得仪器设备使用存在空置期,设备资源共用具备时间上的可能性。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仪器及实验室除了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外,没有共享,造成空置,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源和财力的极大浪费。

在处置时,报废不及时,手续不齐全,缺乏问责机制。第一,在处置时,除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外,有些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由于在管理中责任划分不明确,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无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比如,部门资产管理员和实习课教师对于存放在实习室的资产没有及时盘点核实情况,造成的损失就不能分清责任。第二,报废、转出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进行核减。学校部分使用年限较长的闲置固定资产堆在仓库里,已丧失使用价值,虚增了资产账面数,部分学校将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擅自处理,未办理任何核减手续,也没有报上级部门审批,财务部门没有依据调整账面数,导致固定资产财务账面数与资产部门资产管理系统台账不一致。

2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问题的相应对策

在采购之前,一方面,应进行科学评估,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测,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全程参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购符合学生实习要求、又不会马上被市场淘汰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在事业单位中,学校是非盈利性质的财政拨款单位,其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应更高于一般事业单位,但由于当前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仅有《预算法》和《政府采购法》对此有相关规定,没有其他配套制度,这就要求学校自身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基建和大宗设备的采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做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于财政资金购置资产,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的相关条款,确保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杜绝违法行为。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严格按照上述已经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责任范围,为此,学校应从固定资产采购、审批到验收、使用和报废,从实物管理到账面记录,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设置岗位,明确资产管理员、总务主任、实习室教师的管理权责和义务,同时,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构建一个相互牵制的机制,将资产管理目标落到实处。第二,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账,特别是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台账的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通过不定期盘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沟通,尽快查找问题原因,以便明确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三,应聘请第三方审计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效益审计,因技术进步、专业调整,内部调剂措施不到位等客观因素,可能产生大量闲置固定资产。通过审计,可及时发现,盘活闲置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节省学校预算资金。

事后评价。《事业单位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针对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缺乏先进性、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问题,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固定资产特点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同时在选择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时,应做到与时俱进。其次,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处置时,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处置程序,进行统计、评估和处置等工作,及时到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处置手续,保障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9

关键词: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资产占医院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为医院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1帐物不清。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重置和闲置。

1.2利用率低。一是内部原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二是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例如核磁共振一般市级医院都有,可每天就诊人数一般不超过四人。再如一些有着相似功能的医疗设备,提高了数字胃肠使用率,必然降低X光机使用率,提高螺旋Ct使用率,必然降低一般Ct使用率。

1.3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近几年来,要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呼声越来越大,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这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虽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每月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修,但由于修购基金不是按预计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损耗而提取的,这与单位实际发生的损耗相脱节,使得维修费居高不下,难以控制。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2.1摸清家底,建帐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协助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很多地方医院都实现了医生、护士、药房、收款的连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2制度健全。管理的混乱,需要制度上的规范,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2.2.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2.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帐,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帐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2.2.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

2.2.4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

2.2.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帐,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帐,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2.2.6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2.3加强成本核算,正确计算和提取修购基金。

医院应积极推行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更新,加强成本费用意识,强化经济核算,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得到维护、更新。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缴费的成本意识,对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调拨和处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2.4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要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为医院资产管理起到“增值保值服务”的作用,防止舞弊,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审计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篇10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地勘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地质勘查,在地质勘查中必不可少的要用到必要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地勘专业设备将大大推进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前进。随着我国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事业单位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论是数量上,还是在品种和价值上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可见,对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地勘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升、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地堪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很多地勘单位已经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在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很多地勘事业单位的领导认为只要本单位的设备仪器数量、种类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进程。于是,很多地勘单位不断地加大采购地勘设备和仪器的力度,但是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保养,最终造成固定资产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很多不良资产、闲置资产也在相应增加。如此下去不仅会造成地看事业单位发展缓慢,还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例如,某地勘事业单位截止到2014年底,其固定资产的总额已经超过了7000万元,数量达到了1800台(套)。其中,用于野外地勘工作的车辆每年增幅为6%,2014年比2013年的地勘专业设备增幅为5%,而单价在20万元以上的地勘设备就增加了15%。可见,该单位的地勘设备逐年增加的趋势明显,特别是该单位的进口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越来越大。那么,这么多的固定资产投入中究竟有多少设备能够真正用于地质勘查?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中究竟有多少不良资产和闲置资产?不良资产的使用由于缺乏维修而影响了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对于该单位购置的单价金额较大的专业仪器,由于在购买时并未考虑这些综合仪器的性能和特点,导致购买回来后就一直被闲置在库房,这些情况不仅造成该单位资产的虚增,还造成了资金的极大浪费。可见,管好这些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制定出符合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促进地勘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与预算严重脱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逐步建立,传统的单一分配型财政正在向着效益型、管理型财政转变。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资产配置规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地勘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配置混乱、管理淡薄、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本无法满足财政改革对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更高要求。例如,很多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环节存在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的现象;资产配置的审批存在较大盲目性;对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办公设备等重复购买现象严重;缺乏购买前调研导致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这些问题都使得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二)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有的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尚不完善,存在一部门多职能的现象,有的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纳入到单位的财务部门中,还有的将固定资产管理归入到办公室、科技发展处等部门。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上也不重视,这与快速发展的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规模不适应。例如,有的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学历偏低、职称层次低、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低、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低;还有的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由于人员紧张问题未实行岗位分离制,经常是一个人既搞资产管理工作,又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建卡、建账、处置等工作。这种缺乏内部控制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必定造成内部资产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部分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中流于形式。有的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未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购置、使用制度的建设上不健全。例如,对固定资产的增减不做账务处理、领用不登记、实物无专人负责管理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长期不入账被个人占用;随意出租出借固定资产谋取私利;管理责任无法落实到人,对于由责任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报告、不处理,更谈不上追求其责任和赔偿问题。

四、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措施

(一)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的有机结合

现代管理学中明确要求,管理要站在整体的发展角度,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向合理的配置资源要效益。因此,必须实现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的有机结合。例如,地勘单位要形成资产的配置标准、预算与资产管理之间完整的控制链条,防止出现固定资产超标准采购的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职能部门中现有固定资产的存量情况、办公设备的配备及使用情况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并根据合理的数据依据编制固定资产预算。在固定资产的执行过程中,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及时下达资产的购置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计划严格履行固定资产的采购,核算部门应依据采购的相关手续和预算的依据支付资金。

(二)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并明确分工

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这就要求地勘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一套产权明晰、统一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员参与的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例如,地勘单位可以指派一名主管领导担任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并始终坚持统一的政策、统一领导的一级管理责任制。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这也是国内外在多方面实践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将单位那些熟悉政策、精通资产管理业务、善于管理的人才充实到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中,以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缺乏制度的管理是没有效果的,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着手,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这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更是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例如,地勘单位可以建立固定资产配置管理制度、计划审批制度、采购与验收制度、保管与维修制度、资产变动与调拨管理制度、损失及丢失赔偿制度等。

总之,在地勘事业单位改制期间,应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地勘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为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0七队)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李文德.地质勘探设备对于推进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