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管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7:47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准备制度;负债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79-03

一、理论依据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为了满足客户对提取存款或贷款的需求,以及自身支付到期债务、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现金需求,能够及时并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目前,我国主要从两个方面描述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一是资产的流动性,指银行资产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受损失的变现能力;二是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筹集资金的能力[1]。现阶段我国的银行流动性要求主要通过流动性比率、现金比率、存贷比率、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月末存款偏离度等八项标准衡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以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目标组合,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的理论流派。

(一)资产管理理论

针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其主要思想是银行资金来源规模和结构属于不受人为控制的外生变量,而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规模结构则是其自身能够管理的内生变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应该放在资产业务上,在满足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盈利性。

(二)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金融管制下金融创新的产物。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最高存款利率的管制导致银行业的竞争加剧,促使商业银行发展更多的负债业务,以增加资金来源。该理论主张通过调整负债,以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可转让存单等方式提高资产的盈利性,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足够大,银行的流动性就有保证。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商业银行在妥善安排资产负债结构,并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单独的资产管理或者负债管理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只有兼顾银行的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共同调整和协调搭配,才能控制市场波动的风险,保持资产流动性。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认为,存贷款业务在银行的经营中只占据部分比重,围绕存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发展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通过优质的金融服务来吸引客户,增加银行的资金流。同时,该理论也鼓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转化[2]。

二、现状问题

(一)市场资金依赖度增加

针对2013年3月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8号文)以及2014年5月“一行三会一局”共同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3],由2014年上市银行年报整理所得数据(如图1)可得,这一政策方向使商业银行间不断扩张的同业业务有所下降。在“后127号文”时代,流动资产规模将明显下降,市场资金依赖度在过渡期升高、压力增加,致使流动性风险增大。

(二)不良贷款率上升

在对银行贷款质量进行评估时,我国通常按照客户贷款风险大小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等级。在这五个等级中,正常贷款风险最小,损失贷款风险最大,后三类均被划分为不良贷款[2]。其中,不良贷款率是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级资本则包括核心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即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根据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上半年报整理得出的数据(如表1)可以得出,主要的上市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为平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有利于银行流动性及安全性的保障。但不良贷款率呈现大面积、大幅度的上升态势,这一比率的上升使银行安全性下降,从而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乏主动性

就理论而言,商业银行应主动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以达到规避风险、保持流动性的目的。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主要是依照银监会所规定的八项比率指标进行,这种方式通过硬性的指标对商业银行进行管控,而不是各商业银行依照自身的需求进行调整,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4]。

三、政策措施

(一)建立并优化分层次的资产准备制度

商业银行的资产准备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级准备为流动性极强但不具有盈利性的现金资产,占据银行7%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及存放同业存款;二级准备为短期有价证券,占银行20%左右的资产,包括短期国债、同业拆出、商业票据等多种形式。对于大型商业银行,通过负债的方式进行资产准备能够有效降低资本成本,因此该类银行一级准备相对比率较大。但就整体而言,一级准备额度有限,且通过负债的方式保持流动性将带来较大的资本成本,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二级准备的建立,完善对其规模、种类、期限、变现能力及收益的规定,形成合理的资产组合[5]。

(二)实施负债管理

在建立资产准备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对银行负债的管理,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为满足客户或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需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款负债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负债来源主要包括吸收活期存款、再贴现、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发行大额定期存单等。由于借入负债的利息成本高于存款负债的利息成本,商业银行应提高存款负债在总负债中所占比例,以降低银行吸收负债的利息成本,增加盈利,保证银行流动性。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电力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营运资本融资政策;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9日

一、引言

自建国初期以来,电力行业就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因为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产业,与宏观经济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在经济上行的过程中,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大于1;而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小于1。在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国有控股水平较高,具有相对的垄断性,但电力资本市场在国家规划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就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强调:要推动民营资本顺利进入金融、能源等领域。可见,伴着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电力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

目前,西方国家的营运资本管理体系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力求通过内部资本和外部融资的紧密协调,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和健康良好的财务状况。国内许多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更多是凭经验行事,没有清晰的营运资本政策,往往仅追求满足短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保证资金的暂时性安全。可见,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都亟待高度重视和深度探索。企业的价值提升和蓬勃发展对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合理制定和顺利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拟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发现电力这一特殊行业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期对电力行业的营运资本管理和企业价值提升有所帮助。

二、理论分析

(一)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理论。作为营运资本管理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相互影响。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会对融资结构产生影响,流动负债的融资策略又会对流动资产的投资规模产生制约。一个企业所采用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相结合,就构成了整体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具体又可分为中庸型、激进型、保守型三大类。(表1)

一些学者通过比较流动资产比率与流动负债比率的差值来界定企业整体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类型: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

(二)企业价值理论。企业价值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特定的资产综合体,在现实市场条件下的交换价值,其价值大小由企业获利能力来决定,是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获利能力价值和潜在获利机会价值的总和。纵观以往文献,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财务功能的转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资产重组、垄断能力、品牌价值等。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实体价值法、贴现现金流量法、相对价值评估法以及期权定价法等。综合考虑企业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本文在改进实体价值法的基础上采用托宾Q值作为因变量企业价值的衡量指标。

(三)营运资本管理、供-产-销和企业价值。营运资本管理和企业价值创造密切相关,营运资本以价值流的形式贯穿于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而企业价值的实现来源于各个环节价值增值的凝结。只有营运资本在产-供-销各环节上实现有效的运动和循环,才能保证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现。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用流动资产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依次衡量营运资本的投、融资政策。

假设1: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激进度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越小,说明企业可以用于长期资产的长期资本相对较多,企业获得较高盈利水平的可能性就较大。此外,过多的流动资产占用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即流动资产比例越低,表明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越激进,企业的盈利水平就越高,也越能提升企业的价值。

假设2:营运资本融资政策激进度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对电力公司而言,若失信于供应商、员工甚至银行,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压力。此外,短期银行借款比例较大,还会受到利率波动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不断续借短期借款支付的利息高于长期负债利息成本的情况。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3年我国连续上市的电力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进行实证研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在进行适当筛选后,最终选取了49家电力上市公司在2009~2013年间的财务数据。本章财务数据大部分搜集于新浪财经数据库和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库(CCeR),并借助eXCeL进行整理。

(三)变量选取。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用流动资产比率和流动负债比率依次衡量营运资本的投、融资政策,使用基于市场价值的托宾Q值(tQ)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价指标。另外,由于企业价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引入企业规模和资产负债率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表2)

(四)模型构建。基于面板数据的三种模型,本文结合选取的样本数据情况选定如下模型:

Yit=β0+β1Catit+β2CLtit+β3Lntit+β4LeVit+ui+εit

其中,Yit为第i家企业在第t年的tQ值;

Cat为流动资产比率;

CLt为流动负债比率;

Lnt为企业规模;

LeV为资产负债率;

β0为截距项,i=1,2,3…n;t=1,2,3…t;

ui为随个体变化而变化的虚拟变量;

εit是其他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归入随机扰动项。

(五)相关性分析。在研究分析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时,考虑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有必要先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得到样本公司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

由表3可知,企业价值的变量tQ与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指标流动资产比率(Cat)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与预期相符;tQ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指标流动负债比率(CLt)正相关,尽管是在5%的水平下显著,与预期不符;企业价值与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财务杠杆的显著性不强。但以上关系只是初步的判断,为了避免潜在多重共线的问题,还需要结合多元回归结果进行判断。

(六)多元回归分析。根据表4的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决定系数(R2)为0.629072,而调整的决定系数(adjustedR2)为0.531676,表明回归模型总体对数据拟合程度较高,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性较强,模型整体效果较好。(表4)

电力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Cat)与企业价值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流动负债比率(CLt)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关系不显著。这表明对于电力行业来说,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激进,公司价值越大,即在不影响企业日常运营的情况下,采用激进的投资政策,压缩对流动资产的投资,相应增加企业长期项目的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越激进,企业价值越大,这可能由于政策导向使得那些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短期负债的电力企业可以更好地安排日常经营活动,加快运作,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企业规模(Lnt)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即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价值反而越小,这是因为电力行业虽然处于一种规模经济状态,但并没有显示出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的扩张反而造成边际效益的降低,不考虑外界需求而扩张企业是不能提高企业价值的。另一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LeV)与企业价值显示正相关关系,证实了mm理论:债务融资相对权益融资来说具有税收抵税效应,企业价值随财务杠杆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四、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合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率的总体样本均值为20.16%,远低于房地产行业的67.31%和建筑业的52.41%,采用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也较为激进,不可否认,这种低比例的流动资产比率与电力行业的特性有关,电力工业属于重工业,资本规模大,长期投资比重较高,营运资金需求量较小。根据实证结果,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越激进,企业价值越大,与预期一致。

2、我国电力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率均值为53.48%,相对于我国六大行业65.71%的流动负债比率均值,营运资本融资政策较为适中,但融资结构仍有待完善。根据回归结果,营运资本筹资政策与企业价值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性。对此的解释是:电力行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市场经济改革,都被国家高度重视,更易获得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而短期负债的筹资成本低,可以在不影响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力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此外,若过度使用企业自发性负债或短借长用,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企业的声誉也随之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3、尽管国家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通过国有控股比例来影响企业的发展,但许杨、周启清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电力企业价值创造力的高低与控股股权是否国有无直接关系,资本运营才是效率改善的关键。所以,科学、合理地进行营运资本管理,实现供-产-销各环节的协调与高效,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汪芳.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

[2]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类及其利弊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学报,2007.4.

[3]王治安,吴娜.营运资本管理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财会月刊,2007.1.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公司业绩

一、前言

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在国内外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只是利益侵占程度各不相同。根据委托理论,公司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最常见的侵占行为是过度的在职消费行为,管理者过度的利益侵占行为会造成企业价值下降。jensen(1986)指出负债融资可以抑制管理者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然而,债务融资这一约束作用在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如果将管理者利益侵占、公司资本结构以及公司业绩放在一个系统的框架中,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又将如何?国内外学者对债务融资对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是否产生影响的问题研究较少,同时研究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文献相对更少。

陈冬华和陈信元(2005)等研究了我国国有企业中薪酬管理者在职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管理者在职消费行为主要受企业租金、绝对薪酬和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发现负债融资不能有效地约束管理者的在职消费行为。王满四(2006)研究了负债融资对管理者工资和在职消费的影响,分析表明负债融资加重了管理者的在职消费行为,并且发现在成本较高的样本组中,在职消费对公司业绩有负面影响;而在成本较低的样本组中,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正向相关。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在研究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司业绩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往往将其中之一作为被解释变量,而其他两个或其中之一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单方程回归模型进行独立研究,参数估计难免有偏和不一致。本文以权衡理论、理论以及融资次序理论为依据,将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和公司业绩作为系统内生变量,建立联立方程,采用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系统估计,以期得出关于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和公司业绩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结果,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理论研究

本文将依据权衡理论、理论、融资次序理论以及企业租金的思想阐述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据此作为本文联立方程模型的理论基础。

1.权衡理论在考虑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破产成本和成本情况下,阐释价值与资本结构关系。权衡理论认为,由于企业负债率的上升所带来风险和相关费用的增加,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追求减税收益(税收挡板收益)。随着企业债务的增加,公司陷人财务困境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相应的破产成本、财务困境成本以及有关负债成本都会随之增加,从而降低了企业价值。因此,资本结构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一种非线性的影响,即“倒u型”的影响关系,企业存在目标资本结构。

2.动态权衡理论是在权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动态权衡理论认为公司希望其资产负债率位于目标资本结构,但是由于存在“调整成本”,公司实际资本结构调整公司目前资本结构所带来的利益大于调整成本时,公司会进行主动的调整。基于权衡理论,我们可以把公司当前的资本结构状态看成是公司主动选择目标资本结构所产生的一种结果。

3.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提出融资次序理论。根据融资次序理论,当公司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时,公司更有可能从内部进行融资以满足其资金的需求,因此,业绩优良的公司拥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与权衡理论和动态理论相反,基于融资次序理论,我们可以把公司当前的资本结构,是公司在考虑融资需求的过程中被动产生的一种资本结构状态。

4.综合权衡理论、动态理论以及融资次序理论,本文认为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基于权衡理论和动态权衡理论,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会产生非线性影响,即“倒u型”的影响关系。

假设2:基于融资次序理论,公司业绩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负债融资可以抑制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降低成本。其理由是,负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可以减少管理者控制的现金,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公司债务的增加,不履行到期债务可能性增加,未履行到期债务会损害其声誉及未来的职业道路,因此增加债务融资可以促进公司管理者减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如本文所研究的利益侵占行为。然而,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健全的债权人保护机制和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只有这样,未履行到期债务才会真正损害到公司管理者的声誉及其未来的职业道路,对管理者的侵占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作用,但

此外,公司所处行业是否为受保护行业以及公司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均会对管理者的利益侵占行为产生影响,故采用虚拟变量衡量这些因素,作为管理者利益侵占方程的解释变量。

2.公司业绩方程

根据权衡理论以及动态权衡理论,公司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会产生非线性影响,即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产生“倒u型”的影响关系,为了验证这种“倒u型”的关系,本文在公司业绩方程中,除了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解释变量,同时选择资产负债率的平方作为解释变量,管理者的利益侵占行为将产生严重的问题,从而造成巨大的成本,本文假设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ramakrishnan和thomas(1998)认为,会计盈余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持续性,他们将盈余按持续性分为三类,分别为永久性会计盈余、暂时性会计盈余以及与价格无关的会计盈余。鉴于公司盈余持续性现象,本文选择滞后一期的公司业绩指标作为公司业绩方程的一个解释变量,并假设它与公司当期业绩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此外,本文认为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所处行业以及公司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均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故将这些因素作为公司业绩方程的解释变量。

3.资本结构方程

根据融资次序理论,当公司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时,公司更有可能从内部进行融资以满足其资金的需求,因此,业绩优良的公司拥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基于此,本文认为,公司业绩会对资本结构产生负向影响。

动态权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调整成本”,并不会将公司的负债率“及时的”调整至目标资本结构。因此本文认为,公司滞后一期的负债率较大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当期负债率也将取较大的数值,本文假设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本文选取流动比率、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资产结构、非债务税盾、公司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所处行业等因素作为资本结构方程的解释变量。

4.联立方程估计结果

基于研究的稳健性,本文选择两个管理者利益侵占指标—管理费用的自然对数、经行业均值调整的管理费用占资产的比重,两个公司业绩指标——每股收益和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组合成四个联立方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上述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了估计。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利益侵占变量和公司业绩变量,结果一致,综合如下:

对于管理者利益侵占方程,资本结构对管理者利益侵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债务融资对管理者的利益侵占行为没有产生约束作用,相反增加了公司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资源,进而激发了管理者的利益侵占行为,这与我们的假设一致;滞后一期的利益侵占与本期利益侵占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这与我们前面分析相一致;滞后一期的每股收益对利益侵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上一期公司业绩越好,本期管理者进行利用侵占的动机越强,这与企业租金的思想相一致;资本密集对利益侵占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前面的假设不符。此外,我们发现公司成长性、国有股比例对管理者利益侵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我们分析一致;公司规模对利益侵占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前面的分析不一致;是否受保护行业利益侵占弱于非受保护行业,中西部的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弱于东部。

对于公司业绩方程,负债率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负债率的平方与公司业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产生明显的非线性影响,确切地说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这与我们前面的理论分析相一致。管理者利益侵占变量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本期利益侵占程度越强导致本期业绩下降,这与前面分析一致;上一期公司业绩与本期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一结果符合盈余持续性假说;此外,我们发现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和管理者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地域虚拟变量与公司业绩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位于中西部上市公司的业绩低于东部上市公司,这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

对于资本结构方程,公司业绩对资本结构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当公司拥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时,公司更有可能从内部进行融资以满足其资金的需求,这一结果符合融资次序理论,这与以往研究成果相一致;滞后一期的资本结构与本期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滞后一期的资本结构对本期资本结构会产生影响,这一结果符合动态权衡理论。此外,我们发现,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以及非债务税盾对资本结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流通股、流动比例、国有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以及资产结构对资本结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5.稳健性检验

陈冬华和陈信元(2005)等研究我国国有企业中薪酬管制对管理者在职消费行为的影响时一项中的办公费,选用报表附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出国培训费、董事会费、小车费和会议费来衡量管理者的在职消费行为,通过这些项目,管理者最容易实现利益侵占行为。鉴于此,本文选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作为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的替代变量,将其引人我们的联立方程做稳健性检验。由于我国自1998年起开始编制现金流量表,因此样本不包括1997年的样本,联立方程估计的结果

同样支持上述结论。

四、小结

本文依据权衡理论、理论、融资次序理论以及企业租金的思想,建立联立方程对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

与公司业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扩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

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资本结构对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负债融资不能抑制管理者的利益侵占行为;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倒u型”的影响关系,这一结果支持权衡理论及动态权衡理论。同时,管理者利益侵占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公司业绩对资本结构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结果支持融资次序理论。

对于一阶滞后系统外生变量,实证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利益侵占程度将对本期利益侵占程度产生正向影响,这与“费用粘滞”现象相一致;滞后一期的公司业绩越好,本期管理者进行利益侵占相一致。滞后一期公司业绩与本期公司业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盈余持续性假说。滞后一期的资本结构与本期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滞后一期的资本结构对本期资本结构会产生影响,这一结果符合动态权衡理论。

对于其他系统外生变量,本文得到了一些附带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资本密集程度对管理者利益侵占产生负向影响;受保护行业的上市公司利益侵占行为弱于非受保护行业;位于中西部的上市公司中的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弱于东部。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对公司业绩产生正向影响;流通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对公司业绩产生负向影响;中西部上市公司的业绩低于东部上市公司。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以及非债务税盾对资本结构产生正向影响;流通股比例、流动比例以及资产结构对资本结构产生负向影响。

上述实证结论支持权衡理论、融资次序理论以及企业租金理论,为我们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行为非理性、防范与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投资主体在此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呈现出机构化的趋势。开放式基金在投资主体机构化的趋势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全球证券投资基金业的主流力量。2001年9月,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成功发行,拉开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新篇章。到2002年11月1日止,我国已成功发行了13只开放式基金,其中大部分的基金已进入正常的申购赎回期。开放式基金能够成为当今全球基金业的龙头,有着它区别于封闭式基金的独特优势。然而,开放式基金份额的自由赎回优势,却也导致了开放式基金难以避免的流动性风险,在非常情况下,基金流动性风险会剧增并导致灾难性的流动性危机。潜在流动性危机的有效防范与对爆发中的危机的有效控制就成了开放式基金必须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难题。

一: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

开放式基金区别与封闭式基金最显著之处就在于其自由赎回制度。封闭式基金一旦成立,在存续期内其规模是相对固定的,投资者不能直接赎回和购买新的基金份额,只能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已经发行了的基金股票。开放式基金由于其赎回制度的存在而规模不能固定:投资者在其成立后不但仍然可以自由地购买基金份额,而且他们还可以自由赎回其购买的基金份额。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这种差别是其优势所在,因为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便利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但赎回制度这一优势也同时导致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在非常情况下,基金流动性风险会剧增并导致灾难性的流动性危机。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是指开放式基金在不产生损失的情况下,可以随时以现金头寸或变现的资产来满足投资人赎回要求的能力。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就是上述能力受到损伤的风险,也就是说基金不能提供充分的流动性以满足投资者赎回要求的风险。开放式基金的资产来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其基金份额自由赎回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基金管理人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赎回,必须保留一部分的现金或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但是,由于保留现金或是变现证券资产会成生机会成本或遭受损失,基金的收益率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样基金管理人必须在保持流动性以应付赎回和获得尽可能大的投资收益之间寻求协调。这样,基金自由赎回制度引发了基金自身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导致了其难以避免的流动性风险。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与投资人的赎回要求是正相关的,较大的赎回要求必然反映为流动性风险的剧增。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是指这样一种事件和过程:开放式基金在出现较大损失的情况下,较大损失引起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基金流动性头寸不能满足投资人赎回要求,并且,投资人和其它相关主体的非理进一步引发基金被动抛售资产、基金遭受贬值亏损和投资人赎回要求增加之间的相互促进与恶性循环。在基金投资失误,证券市场行情不佳,突发政策变动或基金管理公司出现突发事件等非正常情况下,基金资产的净值往往会出现下降而产生较大的资产损失,那么部分基金投资者就有可能非理性地向基金管理公司要求大量赎回基金份额,基金流动性风险剧增。此时,如果基金管理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资产满足赎回申请,那么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为了应对危机,基金不得不变现其所投资的证券资产,在非常情况下抛售证券资产行为与其它市场主体的非理的汇合,基金将很难不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基金资产价格会进一步的下跌,投资人和其它相关主体的非理就更容易发生,流动性危机自我循环。当流动性危机导致巨额赎回产生时,基金就极可能面临倒闭清算的灾难性后果。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式基金潜在的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扮演着导火线角色的基金较大亏损的出现,这种较大亏损可能是由投资失误、行情不佳、政策变动或基金突发事件等非常事件引起的。第二阶段就是较大亏损引起投资人非理性赎回要求和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流动性危机爆发,基金不得不抛售资产获得流动性以满足投资人递增的赎回要求。第三阶段就是一个更大程度的基金资产的贬值。这种进一步贬值通常是非正常情况下市场其它主体的非理所导致的结果。基金净资产的下跌进一步由于对流动性需求的增加加速了基金净资产的贬值,这种贬值又反过来因为投资人的非理性赎回要求而导致基金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危机不断自我循环。

开放式基金本身的赎回制度是造成流动性风险的根源,而投资的较大损失、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的剧增、投资人和其他市场主体的非理性的行为的汇合就会导致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和不断循环。并且,在危机当中,市场中的非理是流动性危机得以恶性循环的根源。

二: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的数理模型分析

可以用一个简洁的离散时间模型对上述论点进行概括,该模型很好地说明了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每个过程和变量的相互递进的关系,完整地演示了基金流动性危机的爆发过程,揭示了影响危机的各关键因素。

假设开放式基金初始时刻因为投资失误,行情不好,政策变动或突发事件等非常情况导致损失,那么假设在线形的条件下,损失将导致投资者提出赎回要求=----(1)式(a为大于0的常数),流动性风险相应增加。假设基金在每一时刻可以获得的流动性头寸为m(包括自有头寸和借入头寸等),那么在较大损失使投资人的赎回要求剧增(流动性风险同时剧增)到m时,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危机就会爆发。由于基金此时不能满足赎回要求,被动抛售与流动性缺口部分相当的证券资产。在非常情况下,被动抛售行为会带来基金资产的进一步的损失:=----(2)式(b为大于0的常数),并将导致这一时段的新的赎回要求。流动性危机开始循环,不断反复。

流动性危机的爆发过程就可以用以下的联立差分方程组来演示。

---------(3)式。

-------(4)式。

于是,我们就可以求出基金损失和赎回要求在时间上的累积:---(5)式(是关于的参数)。----(6)式。

这样,根据上述两式的数学特征,可以得出如下数学结论:

结论一:当时,大于0,此时在大于1的情况下,都将趋于无穷大。

结论二:当时,大于0,在小于1的情况下,方程有负的收敛解。在保持经济意义的前提下,将为0。

结论三:当时,为负数,在保持经济意义的前提下,将为0。同时根据差分方程的原理,可以得到:

推论一:当也为时间的离散变量时,只要某一时刻,,那么最终也为负数,在保持经济意义的前提下,将为0

从以上三个数学结论和一个数学推论来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是否爆发,爆发时能否得到控制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与的大小之比:能否爆发危机就在于投资者初始赎回要求能否被开放式基金所控制的初始流动性头寸所弥补。同时,如果时刻,投资者的赎回要求能否被开放式基金新获得的流动性头寸所弥补,那么危机也回终止。其次是系数的大小:其实是对基金投资者理性的衡量,如果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则就是大于1的常数,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那么就是小于1的常数;同样系数实际上是对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者是否理性的衡量,如果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人是非理性的话,那么就是一个大于1的常数,如果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人是理性的话,则就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

由此可以得出:

命题一:如果开放式基金的初始流动性头寸能够弥补初始赎回要求的话,那么流动性危机是不会爆发的。

命题二:如果开放式基金的初始流动性头寸不能弥补初始赎回要求的话,在投资者和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者都为非理性的情况下,此时,流动性危机将不可避免的爆发,而且不能控制,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命题三:如果投资者和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和投资者是理性的情况下,此时1,即使爆发流动性危机,危机也能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

命题四:在投资者或证券市场上其他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只有一方是理性的情况下,爆发流动性危机时,则难以预料危机是否能够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这就取决与两者之间理性程度大小的比较。在足够的市场理性条件下,危机也能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

命题五:如果危机爆发,市场理性不够的条件下,只要开放式基金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支持,那么,则危机可以通过市场自身以外的力量得到控制。

三:对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危机的防范

根据本文数理模型的命题结论,如果开放式基金的初始流动性头寸能够弥补因初始投资损失引起的赎回要求的话(即),那么危机就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如果基金能够有效监控潜在损失、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那么基金有可能避免较大损失的产生,并有充分的余地没有或很小损失地转换投资组合,调控其流动性头寸,避免危机爆发。所以,从基金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防范流动性危机的任务就落在了两个方面。首先是要确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和基本程序,形成对投资人赎回要求变化(反映为流动性风险变化)的有效监控系统;其次要利用以为代表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对潜在损失(特别是较大损失)进行监控,预防投资人的赎回要求和基金流动性风险的剧增而导致流动性危机的爆发。

(一):确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架构和基本程序

首先,基金要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的制定因根据基金自身的市场定位来进行,并要求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一般来说,基本的原则应该为实现“流动性风险在满足适当盈利性条件下的最小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既是基金进行流动风险管理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基金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次,要确立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确立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构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将流动性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流动性风险的部门分开。高级管理人员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因此,基金应该设立具体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并独立于公司的其它业务部门,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基金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总体风险及其结构的最高管理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战略与要求。

最后,基金要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首先,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在基本组织构架的约束下,根据预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和流动性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基金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其次,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应对流动性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风险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直接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最后,在识别了流动性风险的具体情况,并得到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认可之后,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就需要对各流动性风险生成部门提供流动性风险控制工作的详细的具体的指引。

(二):利用以为代表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对潜在损失进行定量监控

在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构架和基本程序的指导和约束下,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合适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来对潜在损失进行定量监控,避免赎回要求和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流动性危机爆发。

在各种定量在险价值管理技术中,开放式基金应优先选择国际通用的在险价值管理技术来对投资在险价值做出有效的评估,防范潜在损失引发剧增的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目前已被全球各主要银行、公司及金融监管机构广泛采用。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规定其成员银行和金融机构必须采用技术针对交易书中的所有项目建立内部市场风险模型。英文全称为ValueatRisk,中文一般译为“风险价值”。其含义为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在给定的概率分布下,任何一种金融工具或投资组合所面临的潜在的最大损失金额。实践中,值的计算方法大都均围绕资产报酬统计分布进行估计,开放式基金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是以下四种较流行的方法中的一种:参数法、历史数据法、历史模拟法或随机模拟法。

利用以为代表在险价值管理技术不但可以对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在险价值进行评估,推断潜在的投资损失,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剧增导致流动性危机爆发,而且还可以抑制基金有关人员投资行为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利用定量风险管理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使基金的每个交易部门和交易员能明确他们在进行多大风险的金融交易,并可以为每个交易部门和交易员设置在险价值限额,以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定量风险管理技术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于一个交易员来说,其业绩评价不在仅仅依靠其盈利的大小,而是根据收益和在险价值的比率。这样的话,如果交易员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使得在险价值很高,那么即使利润再高,他的业绩评价也不会很高。这样就有助于抑制交易员过度投机的内在冲动,使其在最小风险条件下为公司谋取最大的收益。

四:对爆发后的流动性危机的控制

如果基金对危机监控失败,爆发了流动性危机的话,根据本文数理模型的命题结论,市场如果具有足够的理性,危机可以在市场自身范围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必须加强理性证券市场的建设,这就需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一工作是需要管理层和各市场主体共同来完成的。如果市场理性不足的话,在基金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头寸支持的情况下,危机也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基金自身要积极的寻找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但也离不开管理层对基金流动性头寸可获得性的多方面支持。

(一):加强理性证券市场建设,以市场自身力量形成对危机的有效控制

根据本文数理模型的命题结论,在流动性危机爆发之后,危机可否可以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证券市场理性的强弱和分布。如果,危机是可以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控制的。

从理论上看,虽然最新的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理论的理性市场基础并不赞同,但从行为金融理论出发也不能得出危机一定不可控的结论,因为行为金融理论也并不认为所有投资者的行为都是非理性的,非理投资者只是证券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所以,即使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中的理性参数和也不一定都会大于1,的可能性应该不是很大。特别地,当我们将视角转向效率市场理论的维护者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批评时,可以发现,如果批评成立的话,那么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小的。有效市场理论对行为金融理论在“解释的普遍性问题”、“实证研究的支持问题”、“异常收益是否是对风险的补偿问题”、“异常超额收益的计量问题”等方面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明了金融市场应该还是有理性的。

因此,在证券市场的理性足够大的条件下,危机爆发后应该在很大可能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市场自身得到有效控制的。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还是一个很不成熟和很不完善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非理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要有效控制流动性危机,使其在爆发后也能得到有效的遏止,就必须加强市场理性的建设,这项工作是要有管理层和证券市场上各类主体来共同完成的。投资者形成对市场的理性预期的前提在于市场的完善性和成熟性,因此理性证券市场的建设就应该是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就目前的条件来看,以上工作应该集中在如下方面:首先是规范上市程序,取保上市公司的质量;第二要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环境,使所有的投资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尤其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第三,在于绕开地方政府的不正当干预,建立一个统一、有效、公平的市场。第四,要加大中介机构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要形成对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管。第五,要进一步发展规范的机构投资者,逐步转变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第六,要通过提升会计和信息披露标准以及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操守,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

(二):开放式基金应在管理层的配合下寻求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

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市场理性不足以有效控制危机的话,在基金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使得的情况下,危机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如前文所述,在危机中,基金已不应该通过自身资产的转换来获得流动性头寸,因此基金必须寻求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这一工作需要管理层对基金流动性头寸可获得性的多方面支持。

开放式基金应该加强与银行和货币市场的联系,努力树立起信用良好的形象。以便在出现投资损失时,能够获得紧急流动性头寸的合理保证。然而,目前我国分业经营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人为分割,这就为开放式基金紧急流动性头寸的获得设置了障碍。实际上,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是密切联系的,而且这种联系是天然的和客观的,统一于整个金融大市场中。证券市场孕育了高风险,但也给投资者高的回报,货币市场则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在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被人为分割,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切断,相互之间资金自由流动的渠道被封锁,降低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货币市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流动性较强,可以及时的弥补证券市场流动性的不足。那么,从对开放式基金紧急流动性头寸提供和从对整个证券市场流动性头寸提供的角度来说,我国有必要实现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合理连接,加强银行与证券市场众机构的合作。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基金不能从银行或货币市场其他机构获得紧急流动性头寸以应对流动性危机时,中央银行应该向对待商业银行一样,担负起“最后贷款人”的职责。这对整个开放式样基金业的正常稳健运行是很有必要的。基金在其面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时,可以凭其资产做抵押向中央银行获得贷款。中央银行此种职能的发挥,将可以使基金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抛售所带来的损失,还可以避免基金倒闭在金融市场上的产生的恐慌局面,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此外,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可以有效的稳定投资人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市场非理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宋逢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商务印书馆,1999。

(3):《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战略》,杨大凯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开放式基金遭遇“特里芬”难题》,段卫平,《银行家》,2002年第6期。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5

1.1共同的管理基础———信息管理

高校数字资产同时具备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含义。从本质上看,高校数字资产就是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资产化。也就是说,对高校数字资产的管理过程实际上是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转化的过程。因此,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和利用的信息管理过程是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基础。信息管理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以印刷型文献为管理对象的文献管理时期、以管理信息系统为象征的技术管理时期、以信息资源为对象的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和以知识创新为出发点的知识管理时期。信息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而知识管理综合了信息管理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说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升华与发展,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1.2管理的客体都聚焦于有价值的智力资产

高校数字资产是数字信息和其知识产权的组合。高校数字资产以教学和研究内容为主体,其中蕴含的文字、图像和符号等内容是高校成员智慧和知识的具体体现。这些数字信息资源之所以被称为资产,不仅因为它们的所有权归属于高校和其成员,或能够被其控制,而且高校数字资产能够给相关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即具有价值。尽管由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和规律,决定了高校的资产一般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且不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高校的数字资产并不一定像会计学中资产定义的那样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它同其他的有形资产一样能够产生价值。这种间接性的经济利益并不影响高校信息资源作为资产的本质属性。高校数字资产的价值实现主要通过用户使用数字资产所得到收益。例如可用它来支持高校的管理控制和科学决策;高校师生通过使用数字资产得到知识的增加等。认为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智力资产,这并不新鲜。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知识具有价值。但是由于创造知识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它们所产生的服务的价值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知识的价值限度并不明确。但在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知识资产本身已经被当作经济产品,例如能够带来收益的智力资产或业务活动产品如版权、知识产权或专利。

1.3管理的实施都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数字资产是以二进制格式存储、人们有权使用的任何文本或媒体条目[4],是存储在电子计算机中,并能通过网络传播的文字、图像、声音、色彩等事物的概括性描述和表达[5]。因此,只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地对高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才能为高校信息资源的向数字资产的转化创造条件。高校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过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数字资产的传播与共享都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是密切相关的,虽然知识管理不是一项技术活动,或者不只是能通过信息技术解决,但是知识管理的实施通常是以机构拥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前提。知识循环的各个环节———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交流和共享以及知识使用和创新中涉及的数据挖掘、智能、知识库、知识地图等技术使得个人和团体的知识能够被提取和结构化,进而被高校中其他成员甚至是外部人员应用。

2高校数字资产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差异性

2.1管理的目的不同

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校信息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分散的校园数字资源亟待有序的管理。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机构,所产生的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成果的重要载体,一旦转化为数字资产,其作用和价值将会更加突出。通过数字资产管理这一管理活动,一方面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存储平台将这些数字资产集中的组织并管理;另一方面,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等智力资产的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提高学校声望,促进成果传播等一系列优势,进而实现数字资产的增值。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6],即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创新。这里说的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高校及其成员想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其教学或科研成果产出,新的知识就产生了,通过对这些知识进一步研究开发从而产出更多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就是要加强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为高校的知识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2.2管理的范围不同

高校数字资产按照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来划分,可分为信息、知识、数据、文件、档案等类型,其中知识资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按照文献类型划分,可将高校数字资产分为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件、工作文档、演示文稿、设计图纸、预印本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数字资产是由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的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的是对显性知识的记录。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还包括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也就是说,知识管理还包括对存在于人脑中的,未能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于高校这个特定的组织来说,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的管理,还包括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他们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使用者和创新者。知识存在于人脑中,知识通过人的工作得以体现。

2.3解决方案的不同

由于高校数字资产通常以数字信息的形式体现,因此,数字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通常是以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形式呈现。按照开源程度可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分为两大阵营:商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和开源软件。商业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有:assetBank、CorporateGraphics、theDigitalassetLab、FilmFlip、webDamSolutions等。开源软件有:①基于网络的开源软件,例如activae、entermedia;②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具有数字资产管理模块的软件,例如alfresco、Cynapse、nux-eoDam;③面向保存的数字资产管理软件,例如Concerto、DSpace、FedoraCommons。目前,大部分国外高校数字资产管理使用的系统是开源软件,是对机构知识库及其服务的扩展,也有少数的高校采用商业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的解决方案包括管理显性知识的知识管理系统和管理隐性知识的实践社区。知识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软件的框架,其中蕴含着从知识获取到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包含存储显性知识的知识库,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的知识地图等。实践社区最早是由布朗和杜规德对施乐公司的知识管理所提出的,专指企业成员间的非正式工作群体,充分利用这些社区去激发人们共享知识的热情、降低知识的难度,从而最终促进知识管理价值的体系。除了施乐公司之外,许多跨国组织机构,如世界银行、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均采取实践社区的组织形式,成功地实现了组织战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解决难题、迅速传播最佳实践、开创组织新业务,并在帮助公司招聘和留住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7]。实践社区在于为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一个环境,降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难度。同知识地图、知识库等信息技术相比,实践社区能够更有效的把人、知识以及过程三个要素结合起来,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问答、碰撞,人们更容易整理自己的思路、激发创新、从而能够整理自己的想法,产生出有价值的内容。因此,由实践社区产生的内容也是知识库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可以建立机构的专业地图和人物黄页等知识库的基础功能。

3高校数字资产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3.1高校数字资产对知识管理的促进作用

3.1.1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有助于知识的积累、传播和交流知识资产是高校数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高校数字资产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数字资产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只有通过一个统一的存储平台,才能将这些数字资产集中的组织并管理。另一方面,只有实现数字资产的共享才能为数字资产的再利用创造条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为高校的知识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了避免数字资产提交和录入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重复问题,高校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通常需要实现与高校其他部门和管理活动系统的信息交互,如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位论文系统、档案系统等。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与共享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和高校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同时,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使高校机构和成员间的知识探讨和交流成为可能。数字资产的共享不仅有利于高校成员共享教学科研中产生的知识成果,同时数字资产在高校之间以及互联网的共享还有助于展示高校科研水平,提高学校声望,促进成果传播等一系列的优势。3.1.2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有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信息资源和知识共享的一个棘手问题,因信息传播政策和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版权纠纷屡见不鲜。高校数字资产同时具备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含义。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数字资产的内容和其所有权的归属组合表现为一种资产。因此数字资产表现为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内容及其知识产权的组合,其资产性质由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来体现。因此,知识产权管理是数字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区别于数字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产权管理的经验和技术。通过电子签名技术、电子认证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可以控制数字资产的访问及其使用。同时,一些较为成熟的期刊版权管理措施,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例如,美国Hathitrus项目[8]采取了严格的版权管理措施,建立了专门的期刊版权数据库。同样,SHeRpa/Romeo项目[9]是英国联合资讯系统委员会(JiSC)为了解决机构知识库自存储的版权问题所成立的项目,该项目供期刊论文的作者查询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出版商的版权转让协议的相关信息。我国台湾地区国立清华大学也在其机构典藏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学术期刊出版社著作权查询系统[10]。

3.2高校知识管理对数字资产管理的作用

3.2.1高校知识管理可以为数字资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知识管理相比,数字资产管理产生较晚,高校数字资产管理这一术语的产生,是当机构知识库的存储内容由学术预印本扩展到能够容纳高校产生的一系列的格式和资源时,于是有学者采用“数字资产管理”这个概念来包含高校范围内产生的任何格式数字内容的管理活动,是对机构知识库内容和服务的扩展。且其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实践方面,理论研究尚未完善,尤其是在高校环境下的实施可参考借鉴的理论更是少之又少。相比而言,知识管理的理论则已经比较成熟。因此,知识管理理论能够为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提供指导。其中,知识共享的理念对高校数字资产的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知识组织、知识地图以及知识挖掘等技术也应用于高校数字资产管理。3.2.2高校知识管理可以扩展数字资产管理的领域知识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文字、图像、音频等信息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创造者———人,纳入到管理的内容之中。而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是对已产生的文献资源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忽略了对存在于高校成员脑中的隐性知识的挖掘,然而这些隐性知识往往在促进科研进步、推动知识创新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知识管理理念中,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恰恰弥补了数字资产管理目前的这种不足,能够大大丰富高校的知识交流体系。本文认为在当前的高校数字资产管理中应当充分融入知识管理的进步和精华,借助网络虚拟知识实践社区已有的技术和平台,促进高校数字资产中知识的生产和利用。目前的网络虚拟社区并非局限于简单的论坛形式,可以包括以下多个功能:论坛(BBS):信息交流工具,特点是围绕问题展开;博客(blog):简单的信息和知识出版工具,特点是围绕人展开;维基(wiki):轻量级的机构知识库,特点是围绕知识展开;社会性书签(SocialBookmarks):共享对信息和知识的评价,信息和知识评价工具;掘客(digg):信息和知识的挖掘功能,信息和知识评价工具;RSS:简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和知识获取工具;SnS:社会化网络系统,集成的人际交流环境,涉及信息流、知识流等,促进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3.2.3高校知识管理可以促进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化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机构,高校开展其职能活动既需要大量的知识资产提供支撑,同时从各项活动中也产出知识资产。知识资产作为生产力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市场价值增值的根本动因和知识经济形态下价值形成的基本要素[11]。由此可见,高校数字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知识资产,对高校数字知识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化是将高校拥有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工、提炼、析出和重组,使其产生价值增值的过程,称为“资产化”过程。资产化的过程是对数字资源“内容”的重新“组合”,以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由于这种“组合”体现了对数字资源的“创意”,因此具有其特殊意义,可以视为“资产”,需要加以保护和控制。而这一资产化过程可以通过信息化、知识化、数据化和档案化来实现[12]。其中知识化过程就是通过对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从而体现信息资源的资产价值。

4结语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烟用物资,管理模式,流程再造

中国是烟草消费大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烟民群体,数量达3.5亿之众,超过美国人口总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烟草年产量25160.79亿支,约为美国的3倍,占世界烟草消费约1/3。从行业经济数据来看,烟草行业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约1/10,居国民经济各行业首位。可以说,在中国经济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中,烟草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驱动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以来,在国家烟草总局“烟叶上水平”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烟草行业积极开拓、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461”品牌发展目标格局已经基本形成,“532”品牌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中国烟草总公司2012年产销量为24750亿支(约4950万箱),年销售额7554.20亿元,公司发展稳步求进。

然而在贸易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烟草依靠烟草专卖制度形成的垄断正在被打破,通过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烟草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改变经营思路、改良运营模式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烟草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外资进入、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逐步开放中国市场,并对外国在华投资或注册的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以来,中国经济的各个行业便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对烟草行业而言,中国特有的烟草专卖制度,面临着世界贸易协议关于市场开放要求的挑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掀起一轮又一轮声势浩大的反烟浪潮,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背景下,中国于2003年签署了《控制烟草框架公约》。显然,通过扩大销售来获取利润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另一方面,烟草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却在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烟草行业销售成本为1959.38亿元,同比增长7.72%。销量受到制度和控烟政策的限制很大难大幅提高,成本居高不下,逐年递增,烟草企业的发展面临内忧外患。在不能降低烟叶收购价格的政策背景下,通过管理变革,降低管理成本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能够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创新,则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创新的研究变得迫切而必要。烟用物资物流配送、资金流管理和信息流优化等流程的创新,不但有利于降低业务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还有利于烟草公司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对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较少,专门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处于空白,只有少数专家针对部分现代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可以获取的文献资料来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相关研究中有涉及烟草行业的案例研究,但也局限于理论在烟草企业的应用和拓展,立足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全流程管理研究还是空白,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提出烟用物资管理的概念和体系,但就烟用物资流程中相关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等研究已有相当数量。

1.基于采购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采购管理的研究始于西方,目前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我国对采购管理的研究稍晚,但发展较快,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专家学者数量众多。通过对文献中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可以得出,采购管理的职能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书阶段、交易阶段和战略阶段。文书阶段,主要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采购职能主要作为是企业的一种文书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采购管理。第二个阶段是交易阶段,集中在1940年-1990年,这一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采购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采购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如首席采购官等关键采购人员开始进入企业最高管理层,但这一阶段的采购主要关注采购自身的交易,尚未把采购战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第三个阶段是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巨大作用,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采购管理,这一转变使得采购职能从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为主的战略职能,采购战略开始融入企业战略。

烟用物资采购管理研究是采购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自然延伸。一般认为,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烟用物资采购需求有关的企业内部管理;二是烟用物资市场和供应商管理;三是烟用物资采购过程管理。烟草行业的采购管理早期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湖南中烟公司烟用物资采购采用“两级三类”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其中,“两级”是指公司物资供应部和各卷烟厂物资供应部门。“三类”是指:“集中采购”、“授权采购”和“自行采购”三种运作模式。董红杰(2012)在其对湖南中烟公司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卷烟的生产和销售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定的,因此,烟草行业的物资采购存在很强的计划性,而且部分卷烟辅料属于专卖品,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在企业制度、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上,烟草企业直接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中国烟草行业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企业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大。他在研究提出中国烟草行业采购管理模式,该模式以资质认证工作为基础,以招标采购为主,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多种采购方式并存,并对具体的采购方式进行了定位、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法与流程,其研究为湖南中烟公司的采购管理提供指导,也为烟草行业采购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借鉴。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其起源却缺乏一致的认同,Croom等人认为SCm的确切起源是不清楚的,其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以Forrester教授的工作为基础的产业动力学方法,其理论随着实体分销和运输相关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建立在Heckert、miner(1940)和Lewis(1956)研究基础之上,对分销和物流中全面成本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研究者如tan等人也认为SCm一方面是由工业企业的采购、供应发展而来;另一方面是从批发商和零售商为提高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整合物流功能发展而来。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时间,传统的公司战略深入变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激励等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通过形成最佳组合,最大限度更提高效率,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企业互为贸易伙伴,追求共同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李小磊(2008)认为烟草行业供应链管理是以烟草公司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卷烟生产原材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烟草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并提高生产经营环境的效率。供应链相关单位通过高效的沟通手段和方法,使信息准确地在各个环节流通,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和销售的效率,最终达到按照客户需求生产卷烟的目的。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的策略,这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目标是一致的,通过经过分析烟草行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可以建立适合烟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基于流程再造(BpR)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1990年,迈克尔・哈默(m.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改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重来》,文章批评了企业在改革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的工作流程是一种错误,该方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效率,他提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根本性的改造,并提出了改造的七项原则。哈默与詹姆斯・钱皮(1993)在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在此阐述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要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要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维持高效发展,迫切需要“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业务流程重组,而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简单改良,BpR理论由此而产生。

一般认为,业务流程重组(BpR)有来自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组织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更新、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驱动企业进行变革;二是来自组织内部变革的张力,企业传统流程积弊益深,有改造的自发需求;三是价值链、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等新的管理理论的提出促进企业流程改造理论的发展。

1994年,CimS专家、清华大学的陈禹六教授在全国工业工程年会上首先介绍了BpR的概念。霍国庆(2001)认为,BpR的内涵(实质)是根据企业的目的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主张抛开企业原有的流程,并根据企业目标重新设计,其任务是寻找改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性方法。孙淑生(2002)等认为,BpR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突出发展与合作的变革理念,它强调分工协作基础上的整体性。

李瑞玲(2008)利用BpR的方法对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烟草企业在国家烟草专卖专营政策的保护下,依旧计划经济的思维、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市场经济下的烟草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烟草物流的发展。目前,烟草企业将烟草物流的重点放在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上,配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要提高管理效率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目前,烟草物流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烟草企业的BpR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外部BpR,包括服务、结算、客服等与客户的关系,内部BpR,体现在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再造。烟草企业要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行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烟草行业物资管理需要对采购流程、配送流程和仓储管理流程进行深入剖析和彻底的在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关于烟草行业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系统化研究尚属首次,没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是从烟草行业的销售及成本分析来看,对烟用物资进行科学的管理体系设计非常必要,是控烟政策日益严格、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渠道。纵上所述,当前烟用物资相关管理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文献少、研究内容整体相关度较低。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进行查询,有关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少,说明目前研究者对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管理关注度还不高。当前研究文献一般从烟用物资管理的某个角度进行分析,将烟用物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尚未发现,但这些研究可以作为烟用物资管理体系的基础。

(2)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烟草行业属于国家实施专卖制度的特殊行业,其采购管理和物资管理和一般企业管理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其专属的独特性。研究者探讨了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但是缺乏针对烟草行业提出的理论体系,大部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

(3)现代管理理论在烟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已有研究在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流程再造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将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相关过程,一般研究方法是首先利用相关理论进行问题诊断,然后利用理论的相关方法、手段结合烟草行业特定流程进行环境分析,最后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这些研究一般集中在某些常见的流程,尚未覆盖烟用物资管理的所有环节,从研究人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来看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烟用物资管理全流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设计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研究适合烟草行业成本管理的需要,模式的构建要借鉴现代管理的创新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从公司层面对烟用物资进行统一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对采购、配送、仓储等流程进行彻底的思考和重新设计才能达到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eB/oL].

[2]董红浩.湖南中烟物资采购管理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李瑞玲.基于烟草行业BpR实施中的物流配送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营运资本;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政策

引言

营运资本管理是指对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管理,它是现代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企业短期投资和融资活动,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涉及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因此,科学、正确地营运资本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营运资本概念的界定

国内外学者对营运资本这一概念的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营运资本的概念在西方很早就有了,并且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而修正和完善。美国学者eugeneF.Brigham和SeottBesley(1972)认为可分为营运资本和净营运资本两个概念。营运资本,即公司对于短期资产的投资,如现金、可转让证券、存货等,它体现着企业周转性资产规模的大小及配置的合理化程度;净营运资本,则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余额,它体现了企业流动资产是如何筹措来的,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营运资本的概念在我国的应用并没有多久,1993年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我国首次引入了营运资本的概念,取代了原先的流动资金。杨雄胜(2000)对营运资本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阐述,把营运资本概念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按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称为净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按理财行为,称为总营运资本,以流动资产来表示;按投资于流动资产的数额,称为营运资本。雷新途(2003)提出了经济学视角的营运资本概念,即永久性流动资产=营运资金+永久性流动负债。王竹泉等(2007)对营运资本提出了新的观点,以营运资金的重新分类作为切入点,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术界对营运资本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且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已不限于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各项目盈利性和风险性的权衡,进行结构性的管理以及最优筹资组合的选择等,更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为营运资本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营运资本管理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大多数研究只是针对营运资本项目和管理政策等单方面,对营运资本结构管理研究不够深入,营运资本的分类过于简略,缺乏系统性,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外营运资本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指标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营运资本管理的评价指标主要着重于对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单个项目的优化上。w.D.Knight(1972)对当时的存货订货量基本模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在保险储备量下最优订货模型。HamptonC.Hager(1976)在其论文《现金管理和现金周期》中提出了“现金周期”概念,他认为具有较短现金周期(CCC)的企业通常运营绩效较好,并提出了改进现金管理,缩短现金周期的措施。

随着营运资本管理实践的日益复杂,人们发现起初对营运资本管理的评价体系存在着诸多的缺漏。Gentry、Vaidyanathan以及Lee(1990)等,在上述的现金周转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周转期内现金流的时间性和数量性,建立了修正的现金周转模型,融入了加权的概念。将存货的周转期细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以及产成品周转期三个部分,该模型相对于上述HamptonC.Hager提出的模型,显得更为科学和精确。

Janem.Cote、ClaireKammLatham(1999)提出了商业比率(商品销售成本/[平均应收账款×(1-毛利率)+平均存货-平均应付账款],它把营运资本管理中购、销、收、付四个方面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提出营运资本生产率(销售净额/年度平均营运资本额)指标,这一指标给同行业竞争对手提供了相互较量的平台,若一家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有着同样的销售收入但却投入了更少的营运资本,将意味着该公司节约了更多的资本。

2.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杨雄胜等(2000)建议用应收账款平均账龄取代应收账款周转率,并用应收账款逾期率做辅助指标;用存货平均占用期代替存货周转率,按其内容进行材料平均储存期、在产品平均生产期以及产品平均库存期等指标细化,以揭示存货在不同环节的营运效率。

王竹泉等(2007)提出应建立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将营运资金总体管理绩效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及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机衔接的新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二)营运资本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国外营运资本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保守的营运资本策略,即大量地投资于短期资本,会对盈利产生正面的影响。Blinder和maccini(1991)认为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存货水平,可以减少因为生产的突然中断,产品短缺而带来的销售下降、价格波动等影响。emery(1987)、Brennan(1988)、petersen和Rajan(1997)一致认为信用销售可以作为一种激励促销方式,提高销售增长率。

(2)激进的营运资本策略,即减少营运资本的投资,可以给公司的利润带来正面的影响。然而,wilner(2000)指出,如果商品交易都以现金支付不再使用信用销售,那么那些资金不充裕的购货者就会转向其它愿意提供信用销售的供货商从而使公司的客户源减少,销售下降。

Hyun-HanShin和LucSoenen(1998)选取美国公司的样本,marcDeloof(2003)选择了比利时公司的样本,运用净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现金周转期等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总经营收益与上述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均印证了营运资本的管理方式会对公司的盈利性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但作者都只能解释盈利性较差的公司的上述指标过大并不能较好的说明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Steyn、Hamman和Smit(2002)则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了营运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了高增长并不是公司取得成功的唯一手段的论断。他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过度依赖于非现金营运资本的扩张来提高销售增长率,那么来自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增长将远远慢于税后净利的增长,结果导致公司的破产风险增大,成为被收购的目标。

近期,azhagaiahRamachandran和muralidharanJanakiraman(2009)、aliUyar(2009)、Haithamnobanee(2009)分别选取印度造纸业、伊斯坦布尔证交所2007年的样本数据、东京证券市场上市的21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验证了现金周期与公司利润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结论。

2.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毛付根(1995)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讨论了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的结构性管理问题,着重分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各自相关的盈利能力与风险之间的选择问题,并初步提出流动资产结构、流动负债结构性管理的概念。刘运国等(2001)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收益能力与营运资本的管理策略有很大关系,其中最能体现策略成效的收益指标是总资产和主营业务利润率。王治安、吴娜(2007)以2003-2006深、沪两市上市1050家a股公司为样本,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需求、ntC与企业价值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的结论。王丽娜等(2008)通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与极值分布模型,对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属中庸型的,它的盈利能力高于稳健型。宋晨曦(2009)以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印证了此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学者杨志元、何荣天(2004)以沪、深两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分析其运营效率与企业获利能力的关系得出两者背离的结论。他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业主不业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的一些短期资本运作、证券投资等非经营性、非生产性经济活动导致企业营运目标短期化、经营价值理念畸形化,最终将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令人深思。

(三)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怎样合理有效地管理好企业的营运资本一直是管理者、财务学家们追逐的目标。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Gupta(1969)通过行业之间的有关财务比率,Smith和Sell(1978)通过对美国拥有较大营运资本的公司进行调查都得出了不同行业之间营运资本的管理政策是有差异的。Frecka、thomasJ.和ChengF.Lee(1983)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和预测企业最佳营运资本占有量。Herbert、J.weinraub和SueVisscher(1998)以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等十个行业的216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与Smith和Sell(1978)一致,不同行业之间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管理策略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三人还发现了相对激进的营运资本投资策略通常伴随着相对保守的营运资本融资策略的现象。他们的研究开创了直接从事激进与保守营运资本政策问题研究的先例。

学者们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影响营运资本政策的原因与内容。merville和tavis(1973)认为,影响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他们指出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性质的公司,其应对经济周期变化所调整的营运资本的策略也不尽相同。nunn和Kennethp.Jr(1981)最早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营运资本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营运资本管理战略的影响因素,他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营运资本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日常的财务运作上,而是与企业的战略、行业特性密切相关。但他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生产领域。在其二人的基础上,Johnantanies(2002)提出的“三角难题”和JuanColina(2002)在管理类型上提出的收入、供应、支出管理的全面营运资本管理理论。即通过对营运资本管理的细化,使人们对营运资本管理的观念不再局限于资产负债表部分,而是扩展到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使公司日常琐碎的经营管理统一于营运资本管理之下。

2.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刘运国等(2001)对沪市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大部分属于中庸性,还指出大多数管理者采取中庸型策略是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企业理财者缺乏营运资金管理艺术、策略和勇气。王竹泉、马广林(2005)指出营运资本的管理应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客户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王治安、吴娜(2007)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行业之间的营运资本管理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是由个别行业的差异值引起的,而是普遍存在的。陈武钢(2009)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营运资本管理绩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主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比率等都是影响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绩效的因素。

基于不同行业营运资本政策、营运资本结构也不同,学者们力图找到不同行业的最优的营运资本结构和政策。申仕阳(2007)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流动资产的各项目之间的配比关系,为企业流动资产的合理结构提供了依据。周文琴(2007)选取了涉及七个行业上市的中小企业,以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比例、企业营业周期等财务指标对营运资本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七个行业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结构的参照标准。

综上所述,国外营运资本管理研究在广度上和深度上不断延展,像是一个多项目管理的大拼盘,广度涉及到中小企业的营运资本、跨国公司的国际营运资本等几个特殊领域,深度涉及到企业的营销和战略层面。而我们不难发现国内营运资本管理不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上都在一定程度落后于国外。

三、展望与建议

当代,营运资本管理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管理名词,知名企业如海信、联想等对此已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创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致力于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并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见。第一,要合理确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结构。第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存货的周转和延缓应付账款的支付来提高现金周转效率。第三,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第四,勇于突破和创新寻求营运资本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第五,进一步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2]金枫.国外营运资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演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2).

[3]王治安,吴娜.营运资本管理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财会月刊,2007(9).

[4]王治安,吴娜.管理资产负债表视角下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财会月刊,2007(11).

[5]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6]王丽娜,庞亮,高绪亮.营运资本政策及其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8(4).

[7]w.D.Knightworking.CapitalmanagementSatisfyingversusoptimization[J].Financialmanagement,1972.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资产流动性资本结构面板回归模型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回顾Keynes(1903)最早开始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关系的研究,认为当公司的融资成本过高或者因为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企业发行的债券容易被低估时,管理层会选择持有更多的现金或高流动性资产。随后有学者有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选取不同的样本对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myers&majluf(1984)以及opleretal(1999)和Dittmaretal(2003)分别运用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ordertheory)和财务科层模型(Financialhierarchymodel)对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解释,认为现金或高流动性资产只是企业债务的负数,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有足够的资源投资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时,管理层会选择偿还到期债务,积累流动资产,因此当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流动资产时,这也就意味着其资产负债率较低。即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负相关。然而,Deangelo&wruck(2001)却认为,现金或企业的流动资产并不简单是企业的负债务,相反高流动性资产能够提供资金给企业去偿付未来的债务利息。在发生财务危机时,管理层能够变卖流动资产去偿还债务,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去执行其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不受债权人的干预。按照这种解释,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应该正相关。

williamson(1988)针对企业资产流动性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指出,由于更具流动性或更有重新调配性的资产抵押功能更强,外部融资成本更低,因此,资产流动性越高,债务融资数量越大,从而提高了公司资产负债率。Shleifer&Vishny(1992)拓宽了williamson(1988)对资产清算价值的分析,考虑了资产清算出售的一般均衡问题,且将资产清算售价与最佳使用价值之差定义为资产非流动性(assetilliquidity),同时运用市场均衡分析方法发现,资产流动性越低,其出售价格相对公允价值更低,从而增加了危机时资产的预期清算成本。为了避免成本高昂的资产清算,公司资产流动性越低,公司管理层越有动机通过事前降低资产负债率来减少违约的概率及财务危机的预期成本,反之亦然。上述分析中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pulvino(1998)实证结果证明,资产非流动性是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且特别行业衰退时资产非流动性越强,公司资产负债率越低。以Harris&Raviv(1990)为代表的资本结构权衡观也指出,债务提供关于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投资者就会利用此种信息来观察公司在不同资产负债率区间的契约支付能力,从而对公司经营政策的变动做出相应的反应,且此时投资者会权衡预期的违约成本和公司经营政策的潜在改善。因此,随着资产流动性的增加,预期的违约成本降低,投资者越愿意使用债务来获得公司经营政策的相关信息,进而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Kim(1998)和Benmelechetal.(2004)也都以特定的行业或资产为研究对象实证发现,资产流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正相关。

另一方面,资产流动性和资本结构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要考虑管理层的成本问题。根据成本理论,管理层会牺牲股东利益来追求自身的目标。这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第一,管理层持有剩余现金是为了降低财务风险,而“壕沟型”经理则会倾向于持有剩余现金去摆脱资本市场对其的监督和束缚;第二,管理层积累流动性资产或现金是为了追求其自身的目标,包括进行资本市场不予支持的投资;第三,因为不愿对股东支付股利,管理层会将现金留存于企业内部以进行投资,而当企业缺乏足够的好的投资项目时,过剩的资金会导致管理层投资的低效率。因此,管理层持有过多资产会提高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因为投资者不清楚企业借债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增加公司的价值,还是去满足管理层自身的目标。这也显然会提高企业的债务成本,降低其资产负债率。即此种情况下,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负相关。

Deangelo&wruck(2001)认为,管理层往往能够通过变卖公司高流动性的资产来偿付暂时的债务利息,这也为其在发生财务危机时赢得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公司的经营策略而不受债权人的干预。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债权人往往会通过缩短债务契约期限(Debtcontractmaturity),如要求公司偿还所有的主要债务而不仅是利息;或增加偿债基金或强制债务条款来避免管理层逃避债务压力,从而使得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morellec(2001)也指出,资产流动性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取决于资产处置的限制。仅当债务契约限制了资产的处置时,资产流动性与公司资产负债率正相关。myers&Rajan(1998)指出,若不存在管理层转移公司资产的风险,则资产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反之则两者间呈曲线型。具体而言,若管理层能肆意转移公司资产、掠夺价值,那么资产负债率起初会随着资产流动性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又随着资产流动性的增加而降低。

由于管理层的问题、风险规避,以及不愿意承担偿还债务的业绩压力,管理者可能会偏好于低于最优资本结构的负债率。即管理者将会常偏好于财务保守主义,以保护其人力资本,降低公司危机或资产清算的概率。Berger,ofek&Yermack(1997)实证发现,“壕沟”型管理层(entrenchedmanagers)常偏好于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且同时也发现管理层职业安全的负向冲击会导致资产负债率的持续增加。因此,即使资产流动性与公司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但因管理者的财务保守主义偏好而难以从实证研究中得出明确的结论。而且,与传统观点不同,Litov(2005)实证研究后认为,壕沟型管理层反而更倾向于债务融资,因为他们往往会选择更加保守和安全的投资策略,并权衡企业高资产负债率下的破产成本和其带来的税盾等利益。较高的资本结构调整成本可能会妨碍管理层因资产流动性变化而及时调整资本结构。若调整成本高于资本结构调整带来的利益,则管理者不会主动调整资本结构,此时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的较大偏离会缓减资产流动性对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二)国内文献回顾国内学者对于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徐冬和冼国明(2002)在扩展Brander-Lewis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破产对公司产品市场行为的效应,发现无形资产较多的公司会进行更多的债务融资。余哲等(2005)从资产结构的角度探讨了资产流动性对财务危机重组的影响,建立了一个考虑资产流动性的财务危机重组模型,研究表明

债权人会容忍某些程度的投资无效率以避免无谓的资产流动性损失。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尽管资产流动性极大地有助于解释公司资产负债率,但是从以上描述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对资产流动性与资本结构间的相关性结论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应该是正相关关系,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应该是负相关关系,也有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可能呈现曲线型关系。而且他们的实证研究对象主要是特定的行业或特定类型的资产,甚少从大样本来实证检验资产流动性与资本结构间的相关性,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结合我国的特有制度背景和公司特征,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流动性和资本结构间的相关性作出探讨。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较之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不成熟性以及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性,现提出研究假设: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资产流动性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笔者选取了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在剔除变量数据无法观测的公司之后,共得到观测值6209个,如(表1)所示。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行业分类则依据中国证监会2003年9月的《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作出;所用分析工具为eviews5.0以及excel电子表格。

(三)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检验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如果这种相关关系存在,是正的关系还是负的关系,可以通过对两者进行回归并通过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以及符号来进行判断。而要进行回归,就必须建立回归模型。模型的建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应该使用什么变量来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资产流动性,即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设定问题;二是如何在研究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时有效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即如何解决模型的多重共线性以及内生性等问题。根据资本结构的定义,可以采用资产负债率,即总负债/总资产的比率来代表公司的资本结构。而对资产流动性的衡量则有很多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由于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较之于现金以及短期投资变现通常更加困难,因此本文使用更容易变现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净额来衡量流动性,即使用(现金+短期投资净额)/总资产来代表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根据pulvino(1998)的实证研究结果,资产非流动性是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Shleifer&Vishny(1992)在研究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时也考虑了资产非流动性的影响,因此,除了从正向的角度反映资产流动性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外,笔者还将从反向角度人手以佐证的研究结论。即将引入一个反映企业资产非流动性的变量――固定资产净额,总资产,并研究其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

由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资本结构与公司资产流动性的关系,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税率越高,使用负债筹资就越有利,企业经营情况越好,发生偿债危机的可能性就越低,公司治理机制越完善,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的可能性就越低,进而资产流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的正向关系就越显著等,此外不同年度、不同行业公司的资本结构也会不同。因此,为了排除以上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一系列控制变量对以上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得出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之间的“净”关系。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建立如下回归模型:Da=β0+β1assertliquidity+β2(comtrvariable)+β3dummy+ε(1)

其中,βi为回归系数,i=0,1,2,3,ε为残差项,Da是因变量,代表公司资本结构,assertliquidity代表公司资产流动性,controlvariable代表控制变量,包括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和地区市场环境等变量,dummy代表虚拟变量,包括年度虚拟变量和行业虚拟变量等。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由于本文采集的数据是面板数据,因此研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统计分析从(表3)的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到,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五年资产负债率的均值约为54.9%,虽然资产负债率的中位数与其均值相差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看到不同公司间的资本结构差异还是较大,从最小的0到最大的43.1不等。而且该序列的偏度值(skewness)和峰度值(Kurtosis)与标准正态分布S=0,K=3相去甚远。这充分说明了对各个公司所属年度及行业进行控制的必要性。而从第三列可以看到,各个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虽然也存在着差异,但是差异并没有资本结构那么大,其标准差只有0.126,较之于资本结构的0.9要小得多。此外,(表3)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净额约占整个总资产的30%左右。并且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当低,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0.1%,而相应的所得税费用占整个总资产比率的均值则达到了1%左右,就均值而言,利润甚至低于所得税。(表3)最后一列数据显示出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的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共占据了整个上市公司股权的60%左-右,这与我国a股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有关。

(二)相关分析单从以上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并不能发现公司资本结构与其相应资产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为了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相关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与所建立的假设相符,资本结构与企业资产流动性负相关,相关系数约为-0.16。但资本结构与表征资产流动性的另一变量――固定资产净额占整个总资产的比重之间却并未显现出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不到0.01。在引入的几个控制变量中,资本结构与公司规模和公司盈利能力显现出了比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8和-0.55。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似乎并未对其资本结构造成显著影响,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不足0.1。

由于本文所选择的两个解释变量分别从正向和反向角度反映了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因此,可以预料到两者之间应该呈现出比较强的负相关性。(表4)统计数据显示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345。两个解释变量与其它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很强,其中只有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企业盈利能力以及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企业规模和股权集中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超过了0.1。总的来讲,各个控制变量之间基本上呈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各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基本都超过了0.1。

(三)面板回归分析 以上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初步证实了资本结构与资产流动性负相关的假设,但这仅是一个相关性分析,只是说明了资本结构的变动方向与资产流动性的变动性方向相反,对于资产流动性的变动是否会引起资本结构的变动以及如果引起变动,这个变动在统计上是否显著等问题,相关性分析并不能解决。为此,需要利用之前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回

归结果如(表5)所示。面板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假设。以资本结构作为被解释变量,无论是单独以资产流动性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或者同时以资产流动性指标和资产非流动性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符号也符合预期。这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产流动性每增加1%,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要减少0.7%左右,与资本结构与企业资产流动性负相关的假设相一致。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比重越大,企业流动性越低,所以在解释变量中笔者采用了固定资产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这一资产非流动性指标,以期从反面映证结论。但在同时采用资产流动性和资产非流动性指标作为该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时,该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值和p值均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然而当单独采用资产非流动性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时,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符合预期。在控制变量中,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企业盈利能力越高,自有资金便越多,需要借债的可能性也就越少,而且,企业自有资金充足时也可以按时还清负债,避免债务拖欠。回归数据表明税收与企业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这是因为债务具有税盾作用。因此,在税收很高时,采用负债融资比较有利。

企业规模也与资本结构存在负的解释关系,即企业越大时其资产负债率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大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经营风险比较小,较之于小企业资金更为充足。在这些控制变量中,唯一不显著的是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这一变量,这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不能为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资本结构相关提供实证支持。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经济学视角;路径;成本控制

在强化企业资金约束的目的下,全面预算管理构成了有效的措施。所谓有效在于,全面预算管理根据企业资金流向的时间维度,分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机制。以生产性企业为例,企业资金先后经历了物资采购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以及产成品销售阶段。通过全面预算,便分别在这三个方面建立起了预算审核、生产资金管控、销售资金回笼等监管机制。这种基于价值层面的资金预算管理,实则履行了企业全面成本控制的角色。因此,建构起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路径,便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之所以强调经济学视角在于,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构建了资本循环公式,即G-w-G`,该公式应成为本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路径讨论的理论框架。实践表明,生产阶段w的预算管理存在着较大难度,从而也就构成了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全面预算管理路径的经济学分析

在资本循环公式下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货币职能方面

当企业的资金处于G的阶段,则意味着该货币正在履行货币职能,具体到生产性企业之中便是完成物资采购任务。需要指出,由于生产的专业性使然,使得提出物资采购申请的往往是生产部门,从而财务部门则主要采取预算审核的方式来完成货币职能阶段上的预算管理。

(二)生产职能方面

资本处于生产阶段意味着,货币资本已经转换为实物资本了,而这些实物资本又可以细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固定成本在生产中将逐渐消耗自己的物化价值;而流通资本则是一次性投入生产之中,其物化价值则在销售过程中得到收回。因此,在一定的生产周期下应节约使用流动资产,并高效使用固定资产。对此,也构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应有之义。

(三)商品职能方面

商品职能承担着产成品的市场销售活动,并需要完成马克思所指出的“惊险的一跳”的任务。抛开订制化生产不论,在普通商品的销售中必然需要建立起中间渠道。因此,针对中间渠道的维护和再造便需要消耗企业的资金。此时,全面预算管理便在于约束这些资金的使用。

以上三个方面的经济学分析,便为下文的全面预算模式定位提供了思路。

二、分析基础上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定位

具体而言,分析基础上的模式定位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针对物资采购环节的模式定位

由生产部门提交物资采购清单并进行概算,已成为生产性企业的固有行为。似乎,财务部门只需要对此进行预算审核便可完成资金配置。实则不然,这里可能存在着因生产知识的专业化而形成的信息偏在问题。或者说,生产部门可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

(二)针对产品生产环节的模式定位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态势,应着重放在生产环节。其原因便在于,生产环节将消耗大量的流动资本,并形成产品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应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引入利益关联机制来。从而,通过激发起生产部门员工的自觉意识,来实现生产资金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三)针对商品销售环节的模式定位

销售环节处于流通领域,难以被企业监管部门所跟踪。这就意味着,投向该环节的资金可能难以做到被监管,而对资金的使用量又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为此,应针对销售部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最终,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来解决全面预算中的监管缺位问题。

三、定位驱动下的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路径构建如下。

(一)完善预算审核工作

物资采购数量的确定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资金配置,也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的组成大小。因此,针对相对于生产部门来说的信息弱势,财务部门应通过引入技术人员来一同完成预算审核的任务。在分工上,技术人员主要从工艺方面来确认物资采购结构和数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由财务人员进行预算复核。这样一来,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降低采购成本。

(二)优化生产利益关系

现代企业普遍采取项目制的生产管理形式,这样将有助于考核生产班组的工作绩效,也有助于规避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影响。为此,企业管理层应对项目组的资金支配权进行适度下放,根据项目预算一次性拨付给项目组资金,并在企业的财务制度规定下进行使用(项目组与企业管理层签订生产协议,以确保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同时规定,在履行完合同后的结余资金可以按比例作为项目组的奖励性绩效。这样一来,便能激发起他们节约资金的意识。

(三)强化绩效管理机制

针对企业销售人员的工作特点,应强化对他们工作结果的考核力度。所谓工作结果是指,产品销售总量和销售资金回笼率相融合的综合绩效。因此,需要在综合绩效下来对销售人员的工作业务进行评价,并按照激励兼容原则进行奖励和惩戒。从而,保证销售环节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四、实证分析

这里以冷轧钢企业在生产阶段的预算管理为例展开实务操作。建立在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契合下的操作如下:

(一)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逆向分解

冷轧带钢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酸洗、冷轧、工艺、退火、平整、镀层、剪切和包装。为此,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逆向分解则是关键的一步。以最终的“包装”环节为例:在生产资金预算中已初步估算出该环节的总成本支出。从而,用该环节总成本数与该环节的员工人数相比,就得到“成本控制量/人”的比例。这就使成本控制直接与每个员工相联系,必然提高生产的系统成本控制水平。

(二)根据指标开展预算管理

企业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效果,最终需要经过效果反馈来体现。而在反馈之前,须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指标。根据“物理元”原理进行指标设计,如,(1)变动成本:吨钢电耗≤550kwh;(2)质量:成材率≥95.2%等。这样的指标体系便能为“成本控制量/人”提供评价参数。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五、小结

本文认为,这种基于价值层面的资金预算管理,实则履行了企业全面成本控制的角色。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路径可围绕着:完善预算审核工作、优化生产利益关系、强化绩效管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

具体而言,财务部门应通过引入技术人员来一同完成预算审核的任务;企业管理层应对项目组的资金支配权进行适度下放;在综合绩效下来对销售人员的工作业务进行评价。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王异.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10).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运营资金管理模式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特点及优化其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特点

营运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本文所论述的是狭义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与筹集长期资金的方式相比,企业筹集营运资金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通常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商业信用、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预收货款、票据贴现等多种在内外部融资方式。

(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的数量会随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高时低,波动很大。季节性企业如此,非季节性企业也如此。随着流动资产数量的变动,流动负债的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企业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通常会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根据这一特点,营运资金可以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等短期筹资方式来加以解决。

(4)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企业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按照现金、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现金的顺序转化。为此,在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必须在各项流动资产上合理配置资金数额,做到结构合理,以促进资金周转顺利进行。此外,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一般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现金短缺时,便可迅速变卖这些资产,以获取现金。这对财务上应付临时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组织各项生产、活动的经济命脉,运营资金始终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企业对运营资金管理模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运营状态的优劣。随着整个国际市场竞争氛围越来越浓厚,市场大环境也变得相对糟糕,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也显露无疑。因此,在这种竞争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必须要基于自身发展实情,对运营资金管理模式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并及时找出解决措施“亡羊补牢”,使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更规范,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内部管理水平以及市场核心竞争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资金运营效率的最大化和综合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当前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模式的缺陷

(一)运营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基础薄弱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运营资金管理存在明显不足。其中尤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相当薄弱,不但不能在企业运营资金管理过程中给予其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反而为运营资金管理方面的漏洞提供了沃土,加大了企业流动资金的不稳定性和非协调性。

(二)对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缺乏科学规划

对企业运营资金的结构进行管理,主要就是指对企业资金的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比例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合理的管理。但是,企业当前所使用的运营资金管理方法中的一项首要原则就是:资金安全。这一原则虽能保证企业资金充分满足生产与经营的需求,降低了运营资金的占用比,却在无意中忽略了对企业运营资金结构的规范化管理,也欠缺对运营资金内部结构的科学规划。这就使得企业实际上并不能对运营资金进行有序的安排,也无法及时处理好运营资金和其他资金间的关系,最终反而会使企业资金的流动协调性大大降低。如果企业内部的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项目占比过大,会增大企业的运营风险;而如果企业内部的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存在的数额差距过大,则会导致企业运营资金结构的失衡,使企业运营风险和经济盈利间的剪刀差变大。

(三)运营资金的实际运营效率不尽如人意

目前,我国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流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流动资金周转缓慢、质量不尽如人意,企业的不良投资数不胜数。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很多企业并不真正了解市场,导致其生产出来的产品结构欠缺必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让企业产品的销售力和竞争力都严重受挫。另外,企业采购人员中饱私囊的行为,也会让企业存货的账面与实际市场价之间存在差异,致使企业花高价购买同类物质。除此之外,企业偿还运营资金时的付款周转天数不断推迟也是导致企业资金运转速度慢的重要原因,它还会使企业的信用日益降低。

三、优化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内部控制和理论研究,为运营资金的管理保驾护航

对企业运营资金的科学化管理,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完善我国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必要措施,就是要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的严格控制与研究,不断加强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效率。第一,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规章制度,优化我国企业运营资金的内部控制模式,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严格性和规范化,进而提升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水平和对经济风险的防御意识。第二,基于学位论文对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展开有效的研究,就是对其他国内外学者关于某一学术问题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和升华,以达到发展企业运营资金管理,增强其学术支撑的目的。

(二)基于供应链整合,加快企业运营资金的运转速度

“供应链整合”,顾名思义,就是指为了提升综合竞争优势,为顾客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或产品,供应链上下所有企业间彼此进行更高层次、更紧密的合作。实际上,就是以一个系统整体为出发点,对供应链中的每一个节点企业与核心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并据此来提高供应链中各企业间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的运转速度,最终在低运营成本和高资金运转速度的前提下,使企业所创造的价值真正实现最大化。通过整合供应链,能在不同企业间形成一个“协同化管理”的理想局面,能将对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真正融合到企业运营活动中的每一个职能领域中,有效地克服了不同资金运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脱节现象,从整个运营大局出发对企业的运营资金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严格来讲,“供应链整合”活动又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方面内容。内部供应链整合活动,是凭借任何可能的手段,以“紧密无缝流程”的形式将企业内部的不同功能作业衔接起来;同时以“业务集成”为根本出发点,让供应链中的企业集中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而其他业务直接外包出去。“外部供应链整合”活动,则是指让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将“以客户为导向”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据此来提高各个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参与度。

(三)以客户的切身需求为导向,加快企业资金的运营效率

电商时代的来临,让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逐步转变为“以客户切身需求为导向”和“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现代企业必须加快向市场化转型,依据对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的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对顾客的实际需求快速做出响应。而企业的运营资金始终贯穿于此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整个供应链(包括客户和供应商)中,所以满足客户需求是提升企业资金运营效率的根本保证。首先,通过对客户当前实际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未来需求变化的准确预测,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此提升供应链响应客户需求的效率,并促进企业运营资金周转效率的大大提高。其次,从大局上讲,每一个企业实际上都可以视为更大范围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所以,对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活动与同一根供应链条上的兄弟企业之间有很大程度的依存性和很紧密的利益相关性。供应链上不同“节点”间的双赢性竞争及以之为基础的高层次合作,都有助于整个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运营活力的保持。故而,加大供应商的参与及彼此之间的合作,实际上是加强供应链运营资金管理、提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重中之重。

四、结论

保证充足的运转较快的营运资金,是企业实现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所以,运营资金管理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要优化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模式,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理论研究,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严格性和规范化,进而提升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水平和对经济风险的防御意识;要基于供应链整合,提高各企业间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的运转速度,并加快企业运营资金的运转速度,最终使企业所创造的价值真正实现最大化;还要以客户的切身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企业运营资金周转效率的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