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0:44:50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1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八四二年《海国图志》问世,作者魏源在该书《原叙》中指出著书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而“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即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在这个主张里,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这个主张

(来源:文章屋网)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2

[关键词]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8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内容,是第五单元的起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是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我们是安排在高二来学习这门课的,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认知但不够深刻,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启发式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主要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课导入】

播放音频《中华颂》并问学生对这个音乐的感受。

学生:屈辱、沉重、压抑。

教师过渡:近代中国战败,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战败说明我们落后,所以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

(设计意图:聆听音乐,感受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悲怆,以情导入,从而使学生明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动机。)

【师生合作学习】

学生看完短片后教师提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社会环境如何?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并发言,踊跃回答这一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教师总结:国际上是欧美崛起,侵略扩张;国内是封建危机,妄自尊大。

一、开眼看世界

[出示材料(一)]

材料1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材料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教师提问:魏源思想主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归纳总结,找出《海国图志》这部书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古文,使学生既能明确这一时期魏源的思想主张,又能培养史料分析能力。)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出示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李鸿章

出示问题,小组探究:1.“中学”和“体”分别指什么?2.“西学”和“用”分别指什么?3.这种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这种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由各小组给出答案。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以小组竞赛形式展开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又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出示材料(三)]

洋务运动的图片,由学生思考洋务运动的功绩和局限性。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比较容易回答上述问题。)

三、维新变法思想

[出示材料(四)]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对话,学生分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体会维新派所面对的巨大阻力。)

[出示材料(五)]

材料1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材料2《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于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

――人教版教材

学生思考维新变法运动的特点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锻炼历史思维能力。)

[出示材料(六)]

材料1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译著数量之巨、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为所罕见。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顽固守旧的社会风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通史》

材料2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使学生体会这一时期维新变法运动的功绩。

教师提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结合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所学,对这一课知识深化理解。)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3

20世纪40年代,谭靖夷就投身水电建设。那时,中国的水电建设几乎就是一张白纸。从中国最早建设的古田水电站到三峡、溪洛渡水电站工程,谭靖夷参与建设的每一座水电站都堪称中国水电建设与筑坝史上的具有一定标志性意义的工程。随着这一座座大坝的崛起,中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成为世界水电大国、水电强国。

“谭靖夷就有这个本事,凡是水电施工上的问题,没有他解决不了的。”这是谭靖夷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专家对他的推荐词。

从古田溪到乌江渡,奠定中国水电建设施工基石

1946年,25岁的谭靖夷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决心投身水电事业,进入当时的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工作,并设计了他生平设计的第一座大坝——上清渊洞水坝,一座坝高15米的浆砌块石坝。

1948年10月,谭靖夷参加福建古田溪一级水电站的筹建工作。古田溪水电站建设随即被列入新中国的重点工程,谭靖夷也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水电建设之中。

北有丰满,南有古田。古田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梯级电站、第一个地下厂房式水电站。当时,没有施工电源,必须先建一座施工电站为工程建设供电。谭靖夷承担了这座小电站的主要设计任务。这座小电站利用下游一条小支流的瀑布落差发电,历时约两年建成,坝高6米、设计水头20米、装机容量400千瓦。由于水泥和钢材不够,谭靖夷等设计人员便就地取材,将电站溢流坝设计为木面板结构,将引水水管设计为木管带钢箍结构。

古田溪水电站引水隧洞长1920米,是当时最长的隧道工程,1951年3月开工建设。进行隧洞开挖的只有部队派来的一名风钻工和10多名从事过采煤的矿工,力量薄弱,遇到的又是硬似钢铁的流纹岩,进展十分缓慢。谭靖夷和其他技术人员一道,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寻找解决办法。1952年9月,创造出单向月掘进120米、双向月掘进202米的记录,受到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省长方毅的嘉奖。隧洞贯通后,经测量,两头对接处垂直偏差7厘米、水平偏差2厘米至3厘米。这在当时完全靠人工风钻挖掘的条件下,误差这么小,实属奇迹。

1956年5月,谭靖夷转战岭南,参加广东流溪河水电站建设,并担任了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

流溪河电站大坝坝高78米,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与施工的混凝土双曲拱坝。拱坝主要靠结构受力保证大坝的安全和稳定,必须解决好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防止裂缝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当时我国尚无这方面的施工经验。谭靖夷积极探索,参考国外工程建设经验,在我国首次采用了人工粗骨料、混凝土拌和加冰,坝内埋冷却水管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引水隧道洞开挖中,率先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并创造隧洞单头月成洞158米的好成绩。

流溪河工程从1956年7月开工到1958年8月正式发电,历时仅两年,工程质量优良,施工期全坝无裂缝,坝基灌浆廊道无渗漏。一位日本水电专家到流溪河电站参观,他凭经验估计坝内灌浆廊道会有渗漏积水,进廊道前要求换上高筒雨鞋。可是到了廊道里,发现整个廊道是干的,到处寻找,只找到一个灌浆孔孔口稍有湿印,惊讶不已,连连称赞“中国人创造了奇迹!”

1958年5月,谭靖夷调往湖南柘溪水电工地,出任柘溪水电工程局副总工程师。

柘溪电站大坝最高104米,是中国最早坝高超百米的大坝之一,也为中国第一座混凝土单支墩大头坝与宽缝重力坝结合的大坝。

1962年1月,柘溪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从开工到发电,历时仅三年半,每千瓦投资仅469元。与柘溪水电站同时兴建的大型水电工程全国共有5个,但大部分都停建或缓建了,柘溪水电站却成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工期短、投资省的一个样板工程。

1969年3月,谭靖夷随施工队伍转战到了贵州,参与贵州乌江渡水电站建设。

乌江渡水电站建设则是中国挑战世界水电建设筑坝、攀登水电建设施工与技术高峰的一座重要工程。

乌江渡水电站建在贵州乌江峡谷中,坝高165米,为当时我国在建第一高坝,也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设的第一座高拱形重力坝,总库容约23亿立方米,装机63万千瓦。

当时的谭靖夷受“”的冲击,已被下放到木工班劳动。1972年3月,乌江渡电站上游围堰右岸出现漏水问题,两次水下填石注浆都失败,800吨水泥随水而去,从北京等地邀请来的几位专家和工程师也未能解决漏水问题。工程局领导决定将还在木工班劳动的谭靖夷调来,以一位工程师助手的名义解决围堰漏水问题。谭靖夷经过几天周密思考,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一方面抓紧在水上抛填黏土止漏,另一方面抢浇围堰下游侧加固拱。按照这一方案实施,终于在汛前完成水下填石注浆,使围堰转危为安,成功建成上游混凝土水下拱围堰。

乌江渡大坝防渗帷幕线总长1175米,防渗面积18.9万平方米,须采用高压灌浆技术才能达到效果。为攻克岩溶夹泥地层高压灌浆的技术难关,谭靖夷与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分两个时段,进行了历时长达40个月的试验和严格的检测,从胶管试验、革新阀门开始摸索,终于成功制造了压力为每平方厘米100公斤的2台高压灌浆机,首创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工艺。

乌江渡水电站建设,实现了中国水电建设技术的突破。据统计,乌江渡水电站工程建设革新成果600余项,成功地解决了岩溶地区建设水电站的水库防渗、大坝基础稳定、泄洪及施工后期导流等重大技术难题,为在岩溶地区建设大型水电站积累了经验。其中重大的几项成果是:首创在大型水电建设中采用人工砂石料,建成年产200万吨的砂石加工系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品质,保证了混凝土高强度施工的砂石供应;首创高压帷幕灌浆工艺,解决了岩溶地区大坝的防渗难题;采用大型钢木模板及混凝土预制坝面和廊道模板,大大优化了施工工艺;在混凝土中使用不同性能的外加剂,大大降低了单位体积混凝土平均水泥耗量;实现了各主要施工工序综合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加快了施工速度,节约了大量建设投资。

乌江渡水电站建设荣获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也引起了国际水电建设业界的高度关注。1985年,谭靖夷应邀出席瑞士国际大坝会议,并登上讲坛,介绍乌江渡工程建设。当他谈到乌江渡工程一昼夜仅渗漏30~40立方米水时,几位外国专家表示怀疑,问他是不是把小数点标错了,他们认为这么小的渗水量是不可能的。谭靖夷给予了数据无误的明确回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由于谭靖夷在水电建设上的建树和丰富的经验,1982年12月,已是61岁的他没能退休,又担起建设东江水电站总工程师的重任。

东江水电站大坝坝高157米,最大底宽仅35米,顶宽仅7米,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最高混凝土双曲薄拱坝。谭靖夷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坝基开挖采用了三面预裂爆破新技术;采用低温水冷喷淋预冷骨料新工艺;在国内首次实行坝内全年全过程均匀冷却,有效地防止了二期冷却前混凝土温度的回升;在国内首创拱坝横缝充气塑料拔管双回路接缝灌浆系统,确保了横缝灌浆的质量;采用横缝面喷砂冲毛工艺,使横缝面灌浆充填饱满并胶结良好;采用泡沫塑料表面保温技术,防止了裂缝的发生。1986年,东江电站下闸蓄水,东江大坝以其苗条的体形,蓄水81亿立方,形成了“南洞庭”的美丽风光。

从“五朵金花”到长江三峡,成就中国水电建设和施工的辉煌

1989年,68岁的谭靖夷从中国水电八局总工程师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退而不休,又开始了新的更重要的工作。

从1986年开始,谭靖夷先后受聘担任广州抽水蓄能、福建水口、云南漫湾、广西岩滩、湖北隔河岩等水电站建设的技术顾问或专家组专家。这五个电站都是中国兴建的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工程,号称水电建设的“五朵金花”,标志着中国迎来了水电开发和建设的春天。

随着中国水电开发和建设高潮的到来,谭靖夷越发忙碌,接连担任了长江三峡工程专题论证及质量检查专家组专家、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电工程专家组顾问;广西天生桥、龙滩;四川二滩,锦屏一、二级;云南小湾、大朝山、糯扎渡;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等诸多大型、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专家组成员或组长。可以说,国内大多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他都参与过技术咨询,指导、帮助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

在谭靖夷参与建设的众多水电工程中,三峡水电站自然是他心中最重要、最引以为自豪的工程。青年时代,谭靖夷因为修建三峡电站的梦想而投身水电。经全国人大批准,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初期,谭靖夷担任长江三峡工程专题论证及质量检查专家组专家,后来,又接任张光斗院士,担任专家组副组长。他精益求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永不松懈,永不动摇;强化、深化质量意识,落实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切实做到不放松任何一个细节,不留下任何隐患,用精细化管理创造精品工程;从正常中找不正常,在长板中找短板,以“吹毛求疵”,实现“无疵可求”。

三峡建设分阶段进行的三期工程,质量一期比一期完美。谭靖夷评价:三峡三期工程达到了“无疵可求”。

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圆了中华民族的世纪梦,也圆了谭靖夷的梦。三峡大坝2008年汛末开始水库试验性蓄水,11月水位达到170米以上高水位,大坝安然无恙。谭靖夷欣然作诗《赞长江三峡工程》,其一:西陵峡上启鸿篇,填海移山岂等闲。峻岭为开成巨闸,楼船穿峡越重关。巧挥铁臂立高坝,更教明珠耀九天。惊破巫山神女梦,尘寰遍览叹无前。其二:筑成巨坝控江流,水绕山环峡更幽。千载安澜宁楚水,轻舟破浪有远猷。高峡平湖稀世出,江清月白思悠悠。

谭靖夷先后到瑞士、美国等国出席国际大坝会议,参加和考察国际水电施工技术,立志赶超国际水电建设和坝工最先进技术与最高水平。碾压混凝土筑坝是一种快速筑坝技术,谭靖夷对这一技术十分重视。在东江水电站建设中,中国水电八局就进行了碾压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试验。在普定水电站建设中,中国水电八局建设成了当时世界最高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大坝,坝高75米,并创造了一整套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1997年,四川汶川境内的沙牌水电站开工建设。这是一座坝高130米的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大坝,刷新了普定水电站大坝的高度,引起了世界业界的关注。1999年4月,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国际讨论会在四川都江堰召开,与会代表专程赴沙牌工程参观。有人对工程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全自动连续强制性混凝土拌和工艺和大坝所用水泥的质量提出质疑,国内专家对沙牌大坝质量也出现分歧,一时难以定夺。最后,各方都把目光集中到谭靖夷身上。谭靖夷深入工地,看现场,查资料,最终做出质量可靠,大坝安全的结论。由于工程当时处于半停工的状况,资金紧张,谭靖夷又从自己的院士经费中拿出资金进行大坝混凝土取芯工作。结果,最长取出13.15米的芯样,创造了当时又一个世界之最。2003年12月,沙牌水电站全面竣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沙牌大坝距震中映秀镇仅20公里,下游厂房震塌了,但大坝却纹丝不动,毫发无损,被称为“最牛的大坝”。

德艺双馨,筑就人生坚实大坝

谭靖夷不仅参与建设了一个又一个水电站,在大江大河上筑起一座又一座雄伟的大坝,而且以其高尚品德与人格,筑起了一座人生的大坝。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4

古人论岩韵

古人对岩韵的认识,由来已久。

唐代,茶从最初的药用完成到实用的转变,成为被广为接受的饮品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也正是这时,武夷茶开始大量种植。一个叫孙樵的唐朝进士在给友人的信札里,曾经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武夷茶称为晚甘侯:“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有人认为“侯”在古时候是一种尊称,在这里描摹茶叶,就是对茶叶一种拟人而充满赞赏的说法。“晚甘”是指喝完以后回味甘香馥郁,不是当下的感觉。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十五个茶饼很好,但不是入口就能够喝到的,而是要去慢慢品味,回味甘香馥郁;这个茶是请雷而栽,拜水而和,春天第一声雷响的时候才能摘,长在九曲溪边,用特殊的山川地理环境特殊的内质使它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妙感觉。”

从此,“晚甘侯”就成为武夷茶的代名词,而这一称呼,不仅与周敦颐把莲花称为“花之君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目前关于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宋代,坡曾写诗《和钱安道惠寄建茶》,赞美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元代武夷山人赵若执有“石乳沾余润,云根石髓流”之句,将武夷山所产茶称为石乳。明代建州学者吴拭在《武夷杂记》中说:“余试少许,制以松萝法,汲虎啸岩下语儿泉烹之,三德具备,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算是对“岩韵”体验的一种笼统的概括。

岩韵最早明确提出,实际上是在清代。据说一天乾隆皇帝处理完手边的奏章,喝到了刚刚进贡的武夷岩茶,这种味道让他一见倾心,于是提笔写下一首诗《冬夜煎茶》:“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骨鲠”指的就是岩韵,寥寥几笔就精准地形容出岩茶的精妙所在。

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武夷岩茶“清芬扑鼻舌有作甘。……如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丽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这是他将岩茶与龙井茶和阳羡茶所比较后,而得出的结论。

晚清名人梁章钜,游武夷时夜宿天游观,与道士静参品茶,将武夷岩茶特征概括为“香、清、甘、活”四字。他说,静参谓茶品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

梁章钜的确是参透了武夷岩茶的精髓,他归纳的“香”、“清”、“甘”、“活”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自外而内,道出了武夷岩茶品质的4个不同境界。而“活”的境界,不仅要靠舌头,更是要靠心灵的感悟才能达到。

梁章钜对武夷岩茶的评价,沿用至今。尽管后人将四字顺序颠倒为“活、甘、清、香”,但意思没有根本变化,其仍被很多人当做是评价岩韵的标准。

今人说岩韵

古人对岩韵的感受,已经超过千年。而现代人又如何看待岩韵呢?

让我们听听一些武夷岩茶爱好者们的声音。

小范(茶客):

武夷岩茶的典型感官特征可以用“岩韵”两个字来概括,人们喜欢岩茶其实也就是忠于“岩韵”。“岩韵”只存在于岩茶中,而且只存在“正岩”茶中。所谓正岩茶,指的是今武夷山风景区70平方公里地区所产之茶,其中又以“三坑两涧”为核心。“岩韵”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性,所以有些人干脆主张“岩韵”就是“地土味”。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地土味本身,而在于如何才能体验到地土味?从未品饮、很少品饮,或者只饮岩茶而不知他茶的人,是无从谈岩韵的。只有经常品饮岩茶,并能与其他茶类进行比较的人,才可言岩韵。

黄意生(资深茶人):

用“香、清、甘、活”来概括岩茶的特征显得有些牵强,任何茶都有它的香味。岩茶的甘甜味应该更能说明它的本质特征。岩韵其实是武夷山的一种特殊的地理标志,是深藏在茶汤中的一种深度的、沉重的味道,与武夷山特殊的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武夷岩茶专家姚月明说过,岩茶中透着一股岩石的味道。这应该就是“岩韵”。更深一层的意义,则是指一种饮茶者品饮岩茶时的特殊感受。

吴道芳(茶叶研究者):

说起“岩韵”,应从武夷山的地质构成说起。武夷山是丹霞地貌,茶树生长在富含水分的石乳岩中,能吸收大量的矿物质,所以岩茶中会有一股岩石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三泡”后会更加浓郁,香浓甘甜、厚重。

黄智源(干部):

“岩韵”应该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是武夷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的。要领会“岩韵”应用心去感悟,必须了解、热爱岩茶。

巩志(茶人):

对岩茶韵味的解释,有人说得玄奥,让人难以捉摸。得茶细细品尝,也难解个中之味。实际不是难以捉摸,只要掌握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特征,通过品尝滋味过程,掌握住武夷岩茶的品质风韵就能破解个中韵味。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的极品之一,其味甘泽而香气馥郁,去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冲泡后,汤色橙黄、清澈艳丽,香气馥郁,带兰花香,具有特殊的“岩韵”,滋味醇厚回甘,爽口。武夷岩茶的品质风格讲究韵味,武夷岩茶的韵味,来自“山川精英秀气”、“岩骨花香”也就是来自得天独厚的武夷山生态环境。

朱陈松(茶业经营者):

说起乌龙茶(青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韵”这个字,它是乌龙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乌龙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己无从查证,日前流行也众说不一,有的说有豆浆味,有的说有粽叶味,有的说是青苔味,有人说“岩韵”没人能说得清楚,也有的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做茶的茶师也只能泛泛地说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味中有骨头等。确实,“岩韵”难以捉摸,无法说透它的奥秘所在。但我认为“岩韵”的形成,还是由茶树品种、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制作工艺、制茶时的气候等因素相辅相成、有机组合来体现的。

专家谈岩韵

姚月明

著名茶叶专家

关于武夷岩茶的“岩韵”,一些武夷岩茶研究专家也给出了他们的意见。

优质武夷岩茶着重“岩韵”,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那样,或以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生长在武夷山的鲜茶在独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种都有自己不同的品种香,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

黄贤庚

茶文化专家

“岩韵”二字,可能是从民国福建示范茶厂林馥泉茶师《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七章“科学之审评”中的“山骨”、“喉韵”及“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的“山骨”、“岩骨”中衍化升华而来的。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岩韵”?众说不一。有的说它有品种香,有的说它是地土香,有的说它具有风土香,有的说它具“香清甘活”,有的说是石头味,有的说是粽叶香,有的说是青苔味,有的说是“杯底香”,凡此等等。

其实,武夷岩茶之“岩韵”是有其具体表现的,可以通过口鼻感官体味出来的,并非虚无缥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武夷山茶乡,自古以来茶农就用“岩味”厚薄来区分岩茶的优次。当然“味”是比较好感觉和好表达的。经专家、文人上升为“岩韵”后,就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诠释。

如今在不少名茶中,也嵌上了“韵”字,如安溪铁观音之“音韵”,普洱茶之“陈韵”,潮安凤凰水仙之“山韵”,台湾冻顶乌龙之“喉韵”,岭头单枞之“蜜韵”,黄山毛峰之“冷韵”,西湖龙井之“雅韵”,等等。这些茶韵当都有其内涵,只是有的易于感觉,有的难于言传而已。

以铁观音与武夷岩茶较之,前者既是一种茶树品种,又是一个商品茶品牌,其“音韵”当以品种香味为主;武夷岩茶则以生长独特地域为主,因为岩茶:一是界定了生长在武夷山市内,二是此范围内自然环境独特,三是武夷岩茶是个总称,包含了多个品种(有的滋味、香气不同),所以说“岩韵”当是武夷岩茶共有的独特风格。

武夷山茶农、茶人评论武夷岩茶的感觉有:“不轻飘”、“有东西”、“有骨头”、“厚重”、“长久”、“齿颊生香”、“过喉”等朴实的表达。总之,武夷岩茶有其独特风格。乌龙茶泰斗张天福高度归纳其因果是“由于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的熏陶,遂使岩茶具特殊的‘岩骨花香’的‘岩韵’”。

我认为,在以上岩茶特征中,最为突出、最优异,有别于其他乌龙茶的感官味觉,概括起来即是武夷岩茶的“岩韵”,即:茶水厚重,香气清正幽远,回甘快捷明显,滋味滞留长久。

南强

知名作家、国家一级评茶师

岩韵首先要从感官上体会,综合岩茶的色、香、味。“活”,应是岩韵的最强表现。可以理解为“活蹦乱跳”,如同充满生命力的鱼儿在激流中冲浪;可以理解为“变化多端”。先苦后甘,先有强收敛、再转清爽。每泡茶汤的香与味都有变化,浓香藏在滋味里、品过之后满口流香。可以理解为“源源不绝”。岩茶的香与味,往往可以保持相当长久。热喷香,温更甘,冷回韵。尤其是在茶汤凉了之后,香与味下沉凝结,品味起来,好像鱼翅汤似的,有韵在水中源源不断地回旋着。还可以理解为“回肠荡气”。好的岩茶,而且力度劲锐。常常是三杯下肚后,上下通气,神清气爽,一身轻松。“岩韵”更深一层的意义,则是指一种饮茶者品饮岩茶时的特殊感受。

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如果品茶者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爱茶,对岩韵的理解就又会更上一层楼。从某种角度来说,“岩韵”是人与茶在互动过程中的一种感悟。体验岩韵的过程,其实就是品岩茶时的审美过程。品茶者对岩茶的理解以及茶文化修养越高,在品茶活动中能够产生的美感越强。到了这个层次,岩韵就很难用某一两种感官感觉来概括和形容,而只能用心去体会那种“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美妙境界。

刘国英

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砂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或呈蛤蟆皮状。岩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品种特征。某一品种不论种在何山场、只要按乌龙茶工艺加工到位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就被称为品种特征,若按绿茶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品种特征。品种特征应是共性的、其他品种所没有的特征。如肉桂的“桂皮香”、“辛辣味”就是品种特征。但“桂圆香”就不是品种特征(是工艺特征、轻微烟味)。品种特征要实践来总结,有些特征只可意会、不好描述,如大家熟悉的水仙特征。

工艺特征。因加工工艺不同、或某加工环节处理失误而形成的特征。如酵味(发酵过度、类似红茶的味道)、渥味(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毛火走水焙的时间过长造成)、烟味、青味(做青发酵不足、杀青不足)、酸馊味、高火味、过火味、焦味(有炒焦味和焙焦味)等等。某些消费者常把火功味、渥味、烟味、酸馊味或青味、陈味等当作“韵味”,这是不对的。

岩韵(环境特征)。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以上定义说明,“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同等条件下,茶树品种不同,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

陈德华

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说起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岩韵”两个字,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两个字,武夷山外的乌龙茶则不用“岩韵”来说明品质的优劣,即使是与岩茶产地近在咫尺的地方(建阳、建瓯)也不例外。

“岩韵”是什么?目前流行的说法不一。有说似豆浆味,有说像粽叶味,也有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资深的茶师也只能说汤水厚、有骨头,杯底香浓。武夷岩茶专家也承认“岩韵”难以捉摸,无法说透它的奥秘。综观所述,说者大多使用一些形容词句,听后令人觉得虚、玄,不真实,最后还是一头雾水。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理解“岩韵”的含义,又无法用理论来阐释,故而答非所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名句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岩韵”的含义。首先从武夷岩茶原产地的特殊生态环境来解释,其结果是:岩韵=岩骨花香=地域香=武夷地土香,即岩韵=武夷地土香。目前我国乌龙茶中,安溪铁观音有用“音韵”来描述它的特色,但“音韵”也只单纯用于“铁观音”这一品种,本山、黄旦、毛蟹等品种并没有使用。近年来广东“岭头单枞”茶则用“蜜韵”来阐述该品种的特色。其中提到产地不同对“蜜韵”的影响,它与“岩韵”、“音韵”相比,更容易感觉出物质的存在。

用“岩韵”来描述武夷岩茶品质特征则有别于以上二者。它并非指某一品种(水仙、奇种、肉桂等)的品质特征,而是泛指武夷岩茶的“地土香”,即武夷岩茶特有的品质风格。如果同一品种在诸多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种在武夷山内的茶叶品质明显有别于其他产地,且有与众不同的感觉,那么岩茶即可用“岩韵”来描述,其他产地的茶则不用。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5

鸦片战争的惨败和城下求和的耻辱,极大震撼了中国先进人士,他们从反省的角度,从对比中寻找差距;睁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实质是中国西洋观演变的历程。由绝对肯定中国的“体”到渐次否定、,并铲除封建思想土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高举“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两面大旗,开创中国人西洋观的重大转折和突破。

1、地方阶级抵抗派: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成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在林实践的基础上又迈出一大步,首次完整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一个言简意赅,寓于哲理,指明一种新方向的口号,成为倡导向西方学习的名士。

在“师夷长技”口号提出前后,我国出现一批介绍西洋国域、国情的著述。而以魏源《海国图志》为典型代表。它们热情介绍,赞誉西方的科学技术进步,并积极主张“节取其技”。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认识由传统的“奇技淫巧”到倍加赞扬,从“饥不可食”到“节取其技”,由闭目塞听到主张学习,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转折。

此批著作贯穿的“师夷长技”思想,在消除人们的思想上长期存在的以中国为中心的狭隘意识,在转变人们西洋观上发挥了启蒙作用。而“师夷长技以制夷”其实质和核心是:向西方学习,寻找强国御侮之道,实际上标志着鸦片战争后中国人西洋观的重大转折和突破。

2、地主阶级洋务派:19世纪60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拥有实权的总督和巡抚,在中国掀起一场历时30年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在中国创办一批近代军工、民用企业,建立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达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从而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目的。但没有认识到清朝的落后是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因而对清朝这座千年老屋进行修修补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在此有必要将地主阶级两大派系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目的、内容、结果等方面作一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

(1)从目的看:二者根本目的一致,均为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二者也有本质区别,抵抗派学习西方的首要目的是:对外抵抗外国侵略,即“制夷”,并在自卫战争中付诸实践;洋务派学习西方的首要目的是: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即“剿发捻”,其次是对外。二者在对待外国侵略上有本质区别。

(2)从内容上看:抵抗派学习西方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制西方战舰,采用西法练兵,二者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3)从结局看:前者因受种种压制和打击,以及客观原因限制,主张无法实现。实践证明:因受时代阶级的局限,抵抗派很难找到有效的改变社会现实的方案。后者主张付诸实践,但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而失败。

(4)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分析: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是继承抵抗派的主张,并将其系统、纲领化。但这思想中“中学”和“西学”,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没有消除,从而影响其对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再加之将西学中的“用”转嫁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它与传统观念的相对抗,也难免归于失败。

总之,地方阶级肯定西方先进技术对中国有用,即可达“制夷”和“自强”目的,但前提是“中国为体,西学为用”,其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根本,西方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得混为一谈。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统治的目的,对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学习取停留在“器物”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方阶级高举“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两面大旗,倡导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同时代的资产阶级化的农民阶段典型代表人物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学习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效法西方民主政治,在学习西方这一点上,超越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从而成为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人物。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其方案无法实施,但其思想和主张对后人具有深远启迪作用。

二、民族资产阶级

19世纪60至7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从而形成以资产阶级为主流的西洋观。其学习的特点由19世纪中期的“器物”层面发展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层面,从而演绎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后,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人物较多,时间跨度也较大,代表人物如王韬、郑观应、冯桂芬等人。他们与洋务派关系密切,有的曾是洋务运动参入者,但其主张明显有突破;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开始学习西方君立宪制的政治制度,然而他们主张仅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想,如振兴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文化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尝试实践,可毕竟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

2、康梁的维新思想:19世纪末期,伴随着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和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开国会、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因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其在中国的尝试归于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但其使中国人西洋观呈现质的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开始上升为政治制度层面并付诸实践。即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

尤其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换言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发展和完善,并付诸实践。因受时代、阶级的局限,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道路的西洋观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

3、资产阶级革命派:1984—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提出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最终完成了其奋斗目标。但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最终仍没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道路上徘徊,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值得欣慰的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构成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总之资产阶级西洋观的特点: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在中国付诸实施,且最终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6

关键词:魏源海国图志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鉴于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肩负时代责任的魏源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萌芽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既是一位思想家,又是一位改革家,一生著作很多,如《圣武记》、《元史新编》等,而《海国图志》,即他以林则徐的《四洲志》为篮本,于1842年以50卷问世,其后1847年增至60卷,1852年增至100卷。这部书写作的目的很明确,海国图志自叙中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部书与众不同,因为它有自己独特之处,其一,广征博引,以西洋人谭西洋,保证史料可靠性,使用资料包括中国著作70多种、外国著作20多种,此书还有30多部奏折和魏源亲自搜集的资料①。这些丰富史料能突出其学术价值;其二,书中还介绍西方科技知识,这使它不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地理书。一言以蔽之,《海国图志》全方位展示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风土人情。它是近代首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并传播西方近代制造技术和科技知识的著作,使西学在中国传播起开山铺路作用,同时还具备朦胧现代化思想②。

二,《海国图志》内容很丰富、广泛,大致如下:1,此书前两卷即《筹海》四篇。魏源从议守、议战、议款三个方面,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经验与教训,提出应对西方侵略者的防范措施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最后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开办工厂等关键问题提出新策。清政府闭关自守,不知敌情,仍以中国为中心,妄自尊大、鄙视外国先进技术,根本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军队状况。由于统治者不悉夷情,才做出错误决策;再者是中国军队腐败、军事指挥失误及投降派的阻挠。较重要的一点是没充分利用人民抗击侵略者。此外魏源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战略中以守为战的战略构想,他分析敌我力量,提出以防守为核心,以守为攻歼灭侵略者的战术。他在海国图志中还提过利用外交手段,调敌之仇国以攻夷,也可制夷,这些教训对现在中国的军事也适用。如事件,日本从明暗两方面挑衅中国,此时中国并没有立即动用军事力量,而是通过国际政治舆论向日本施压:我国从历史资料中证实属于中国,中国借助媒体力量在国内外宣传,化被动为主动,中国是在实施以守为攻的战略压制日本,这既可以避免两国大动干戈,又可以维护中国爱和平的形象。中国还暗中观察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动向、努力研发自己的军事技术,并利用外交手段等,时刻提防日本。第三,提出款夷之策:提出禁止鸦片并开展正当对外贸易。中英贸易,中国由顺差转为逆差,罪魁祸首是鸦片,由此他提出几点主张:内禁即禁吸食鸦片和进口;外禁即堵住鸦片输入的途径。他提到用正当、平等的贸易替代鸦片走私,既使双方商人有利可图,又使中英两国政府的税收不亏损,如果外禁不行,就内禁。魏源深知内禁的根源在官吏,而清政府腐败治愈,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证实:鸦片贸易合法化。官吏腐败古已有之,这对现今中国政府敲响警钟:政府官员腐败严重可以亡国,党的十召开后,新一届国家主席上任后立即对一些贪官严厉整治。2绘制出世界各个国家的地图,打破了中国是家天下的腐朽观念。海国图志一书用地理地图知识纠正中国是世界中心的错误观念,尽管地图不是十分准确,但比例基本正确,当时它已为国人描绘出最为完整的世界地图集;另外这部分还介绍地球四大洋、五大洲经纬度很多天文地理知识,为中国人奠定学习世界知识的近代科学基础。其次,《海国图志》中《地球天文合论》系统介绍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哥白尼地球中心说等近代科学知识。3详述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变革、政治制度、宗教、矿藏、中西历法、风土人情、中西纪年对照表等③。魏源在这本书中主张实行西方民主政治。他赞成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费城大陆会议、独立宣言以及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总统制、三权分立。从欣赏的角度赞美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政治制度;他介绍瑞士是说:至于朝纲不设君位,唯立官长、贵族等办理国务,民政“皆推择乡官理事,不立王侯”,并加案语称赞:“瑞士西土之桃花源也。④”可见他朦胧地表达出对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寄托。4叙述鸦片战争档案材料及林则徐组织的翻译的国外情报资料。他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除军事力量外,没有悉夷情、翻译夷书的部门,西方入侵略者的虚实情况中国人一点也不了解,他主张建立情报部门,在了解敌人情况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抵御敌人,因而这成为现代外交的一个雏形。5为船、炮、枪水雷等武器制造图样、为望远镜的做法整理资料,魏源的思想高出同时代的人,他认为学习西方武器技术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养兵练兵之法,建设一支掌握近代科技的海军,并提出具体做法:首先在广东设局制造轮船和枪炮,延请西洋工匠,聘洋人教精兵驾驶、攻击,可不必长时间依赖外国人,这能让中国走上独立发展之路。其次是学习西方练兵之法整顿军队。要掌握西方练兵技巧,就要培养选拔西学专门人才,尽快改变落后的社会风气,于是主张改革科举,使国家尽快提倡对科技的学习、研究。他还主张发展民用工业,如龙尾车、千金称凡有用于民用者,皆可造之;他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材料、矿藏、资源充足,只要中国人掌握西方生产技术,就可不依赖外夷,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定能富强,一定会与资本主义并驾齐驱,从这可以看出他利国利民。6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在各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但中国不能骄傲自大,我们仍要向高处走,我们仍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永不止步。以事件为例,一旦发生中日战争,大量的导弹、军舰、战斗机、精锐军队必须充足,这与先进的科技密不可分,我们在科技上不能取得制高点,定会重演相似的历史。魏源一直警醒现代的中国人要不断革新,与时俱进;他还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加强海防”的思想。我们的敌人主要来自海上,现如今我国海军与陆军的比例不协调,海军力量相对薄弱,及时调整海陆空的结构,加强海防,建立一支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现代海军。

三.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军事、经济、政治、贸易上无不体现着现代化的思想,为我国早期现代化奠定基础。尽管此书有某些错误,但它开启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艰难步伐;

他虽然死前孤寂,可他死后荣耀,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到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志士都沿着魏开放之路不断地在曲折中前进,他利国利民、利官利商,他不仅启

示国人,而且启发朝鲜和日本,特别是日本,日本得到此书,如获至宝,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现代化之路。有此得之,魏源的《海国图志》对中、日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不愧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

参考文献

[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魏源与西学东渐―中国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

[2]陈其泰,刘兰肖《魏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49页

[3]彭大成,韩秀珍魏源与西学东渐―中国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素平《海国图志》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J].2001第3期

[5]魏源魏源全集[m].岳麓书社1998

[6]易孟醇,易伦《魏源评传》[m].岳麓书社1998

注解

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7-258页

②陈其泰,刘兰肖《魏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49页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7

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蝶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这是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在游历了武夷山后所作的《咏武夷茶》,勾起了爱茶之人的无限遐想!

6月9号,当端午棕香还在口中回味时,带着对武夷山岩骨花香的神往,楚天茶友会的茶友们一行13人启程前往世界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风景胜地――武夷山。在纵情武夷山水的同时,去拜访三位武夷茶界名人: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金骏眉创始人之一――梁骏德。

亲近武夷山水

早上6点起床,按耐不住激动的茶友们在早饭后乘车直奔武夷山景区,沿途景色迷人,郁葱的山岚,耸立的松树,随风摇曳的竹林,一条缓缓流淌的涧溪犹如丝带般穿流在秀美的山林间,溪水清澈见底。山风拂面而来清爽宜人,沁人心脾,好不惬意!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天心永乐禅寺。史载从贞元年间天心庵的僧人们就开始培植茶叶。禅、茶联姻,“名寺出名茶”、“茶佛一家”、“茶禅一味”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找到了最真实的写照。我们去时由于寺庙遭遇了洪水,部分寺庙建筑被损毁,修葺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虽没有观瞻到庙宇全貌,也不曾与僧人一起品茶论禅,但茶友们还是虔诚地游览了这座成就了茶中王者“大红袍”的千年古刹,并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偈诗石刻和一代茶界泰斗张天福题写的“大红袍祖庭”石碑前拍照留念,定格难忘瞬间。

离开天心永乐禅寺,我们向“三坑两涧”挺进。只见一路峰岩高耸,峡谷深邃,两边岩壁被茂密的树木和一丛丛茶树覆盖着,山坑沟壑之间层层茶园苍翠欲滴,岩壁的部分呈现出红褐色,山泉从岩壁缝隙渗流涌出,滋养着茶树。岩壁下溪流潺潺,清澈见,底,鱼虾游来游去,大家都忙不迭地捧起这清凉的甘泉,或是喝上一口,或浸润在脸颊上,大概没有比“一捧清泉,一洗尘心”来描述此情此景再合适了!唯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体会到正是这一方神奇的山水才孕育出这神奇的“岩骨花香”!九龙窠,犹如一位正欲揭开新娘面纱的新郎――大红袍,我们来了!

“不到九曲溪漂流,枉来武夷山”。九曲溪是武夷山中的一个山溪,全长8.5公里,有9个弯,故名九曲溪。用过午餐后,兴奋的茶友们踏上竹筏开始了九曲溪上的漂流。一男一女两位艄公撑着竹筏顺流而下,只见溪水清澈见底,水里的银色透亮的鱼儿配合着我们兴奋欢快的节奏不时跃出水面。随着竹筏慢慢向下游漂去,峰回溪转,玉女峰、大王峰、各种形状的岩石在溪中形成美丽的倒影,放眼望去,两岸翠绿层叠的树林,高耸入云的秀峰,哗哗的溪流声耳畔萦绕,好一幅“人在画中游”!

相约武夷茶人

11号上午,楚天茶友会茶友一行在北斗茶业园区如约见到了被誉为“大红袍之父”的陈德华大师。陈老和蔼可亲非常好客,虽华发银灰,但精神矍铄,一来就拿出上好的岩茶并亲自为我们冲泡,大家自然也不会放弃这般绝好的与大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一边品饮着佳茗,一边争相向大师请教。陈老对大家的提问也都有问必答,就像是一位慈祥老人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解开了茶友们诸如大红袍的由来、如何进行无性繁殖、育种推广及大红袍商品化等心藏已久的疑惑,这可是茶友们获得的关于大红袍宝贵的oRiGinaLeDition!下午我们又拜访了另一位武夷岩茶的制茶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刘所长在他的岩上茶业科研所园区接待了我们。进入园区,只见亭台楼榭,格调雅致,处处都体现出了园区主人的品位与用心。在会客厅内,茶艺小姐将冲泡的好茶向大家一一奉上,刘所长及夫人黄姐与茶友们边喝边聊,茶香笑语,其乐融融,好不惬意。不觉已近黄昏,大家还都意犹未尽,临别时我们同行的茶友、湖北书法家协会会员段肇红老师代表我们楚天茶友会将自己的书法对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送给了刘所长以作纪念,好客的女主人也将八年陈大红袍赠与茶友们,并期待着大家再次相聚。

12号清晨在骏德茶厂梁天雄总经理的引领下,我们驱车前往桐木关拜见大家期待已久的金骏眉创始人之―――梁骏德大师。他在自家的客厅里招待了我们,眼前这位为大家亲自冲泡金骏眉的梁大师,俨然一位朴实可亲的茶农,一泡沸水落下,茶香弥漫这整个房间。我们与大师边喝边聊,就像平时在家里拉家常一样,没有丝毫的拘束感,金骏眉的“传奇”更是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桐木一日,我们感受到的是“桃源”般的生活。远离世外的喧嚣,一份淡泊的心态,也许是对茶人最好的诠释吧!

五天的行程很快就过去了,临到返程之时茶友们都恍若隔世梦醒,意犹未尽!且不说九龙窠大红袍的美丽传说、秀美的九曲溪、迷人的三坑两涧、桐木关原生态的诱惑,更不用说大师们的风范、神奇的岩骨花香、山下朴实的茶农、焙火茶香的集市、印象大红袍山水舞台的震撼……“面对现实的诱惑和世俗的纷扰,我们都放下了吗?放下了,放下了……”可唯独放不下的就只有这一片山水,我们似乎都已经和武夷山融为一体了,让我如何放下?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8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翻译历史文化活动影响

1.前言

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民族,翻译活动的开展都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连。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都对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题材的选择、翻译的思想基础与翻译的目的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翻译活动的进行也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变迁和文化转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国的翻译活动肇始于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共三次大的翻译高潮。鸦片战争时期的翻译是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我国近代的翻译事业开始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鸦片战争期间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期间的中国翻译活动,着重探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并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活动在翻译目的与选材两方面的重大影响,旨在帮助译者了解文化和社会历史因素对翻译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在翻译时做到尊重历史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

2.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历史条件

任何翻译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晚清时期,中国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人与西方科学知识彻底隔断了。欧洲18世纪以来兴起的科学工业革命,以及凭借科学技术进行的殖民侵略战争,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开了中国大门,自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尤其是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欧洲各国为了扩大其资本主义市场,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军事行动,极力打开中国市场。1834年12月,在广州的英国商人英王,要求在中国开辟更多的通商口岸,请求派来一支有充分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北上与中国政府交涉。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和格拉斯哥等地的资本家也要求英国政府采取强硬的对华军事行动,打开中国市场。[1]中国政府不敌外来势力的强大侵略,在鸦片战争中以失败而告终。在这种情况下,晚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贸易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除了贸易交往之外,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840年到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随着《中法黄埔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在中国的自由传教权,英、美等国的传教士纷纷涉足东南沿海,在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宣教他们的宗教文化,极力向中国人传播他们的基督教理念和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2]他们从传教的目的出发,极力想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于是创办杂志、翻译书籍、出版图书、创办新式学堂等,揭开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崭新的一页。外来侵略给中国经济和文化领域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许多有责任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正视中国政府的愚昧腐败,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认识到与其坐以待毙,任人鱼肉,不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大批的爱国者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翻译活动也因此而盛行起来。

3.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翻译的思想基础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失,这些都是一向固守华夷观念的国人意料之外的结果。在固有的内忧和新生的外患的双重压迫下,一部分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有识之士惊觉起来,痛定思痛,反思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吸取其中的教训,他们反对卖国投降,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要求改革弊政并抵抗外国侵略。与此同时,主张学习西方,进而探寻解救中国的有效途径,经世致用的思潮也随之而起。

经世致用,或说通经致用,或说明体达用,其基本意思是在遵守儒家根本信条的前提下,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以经邦安国,济世利民,建功立业。[3]在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爱国之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以免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奴隶。杰出的爱国者林则徐在抵抗列强侵略的斗争中,最早提出了“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思想,他从事翻译的意旨在于借鉴西方,目的是“制敌”。与林则徐同时代的魏源,曾这样提出他经世致用的思想:“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欲造就边才者,必先用留心边事之督抚始。”[4]在他看来,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夷情,因此要了解夷情,就要从立译馆、翻夷书做起,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它代表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经世致用思想的最高水平。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翻译工作被上升到了“天下第一要政”的高度。爱国之士们从中国当时的需要出发,将翻译工作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科学领域,开始着手翻译西方政治、科技、经济、法律、教育、历史等方面的著作。

4.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目的的影响

中国古代翻译的主要内容多数与宗教翻译相关联,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传播教义,为异国宗教服务,并为我国统治阶级所利用,这一时期主要体现了翻译的政治性目的。至明清之际的徐光启等人,虽然也是宗教界人士,但翻译内容则开始突破宗教领域,而涉足科技翻译,并且已经开始忧患中国的积弱,希望通过翻译来对西方科技“会通”,以求最后“超胜”,这就已经从单纯的宗教虔诚发展到爱国主义精神了。[5]

而到了近代的鸦片战争时期,对宗教的翻译日益减少,对科技文献的翻译则逐渐兴起。这一时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翻译高潮,鸦片战争时期的翻译活动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它肩负着“富国强民”的重担,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得更为强烈,绝大多数翻译家,都表明了一种非宗教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在这一时期,为了抗夷制夷而“师夷之长技”,国内设翻译机构如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附属翻译馆等,所做翻译活动均以力求解救民族危机为目的,翻译的实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5.鸦片战争对中国翻译选材的影响

我国翻译活动的第一次高潮是东汉末年至唐宋的佛经翻译,至明末清初时期,则由佛经翻译逐渐转向了科技翻译,虽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次科技翻译的高潮,但西方文化的渗透仍然是极其缓慢的。[6]在鸦片战争前,由于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西方传教士多对中国敬畏有加,加之中国闭关自守的政策,西方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极少对中国的文化和科技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也开始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艰辛历程。这一时期中国封建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巨大威胁和强烈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文人也盼望国家强大,以抵御西方列强,并开始寻求救国之路。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对翻译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翻译选材从自然科学逐步发展到社会科学和文学等领域。

鸦片战争之前,洋务派作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力量,认识到中国在科技方面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于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机器制造,自强兴国。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组织翻译了一些自然科学的书籍。通过洋务派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译书机构,大量有关工程技术、军事武备和自然科学类的西方著作被翻译介绍到中国。然而,由于当时的封建文化依然占统治地位,洋务派有他们不可救药的局限性和反动性,他们依然顽固地维护中国当时的封建帝制。这一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翻译的选材,致使当时翻译的内容只局限于兵工技艺、声学、光学、化学、电学诸书,并且反对翻译国外有关“男女平等”等内容的书籍。[7]这一时期对社会科学题材的著作,虽然也有一些介绍,但却是附带的、零星的,不占主体地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自然科学的介绍相比。可以说,自然科学的大量引进,是西学在这个时期传播的重要特征。

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中国许多维新派先进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枪炮火药和轮船机械的落后,更在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落后。对此,梁启超认为“西方之所强者不在兵”,并提出要逐步扩大对西学引进的范围。之后他们在翻译的选材上已不局限于自然科学,而主要是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历史和各种学术论著。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家当属严复,以1898年其翻译《天演论》为标志,中国出现了学习并传播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热潮,一大批社会科学名著陆续被翻译出版。[8]失败后,梁启超进一步强调了翻译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梁启超首次提出了“政治小说”的概念,他已经意识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足以挽救当时的中国,更能深入群众的文学作品才能起到唤醒民众保家卫国的作用,因此,文学题材的翻译在此之后又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

6.结语

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其依存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翻译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其特殊的经世致用思想也使得翻译无论是在选材,还是在翻译目的上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对宗教文献的热衷,逐渐转向了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翻译,最后更是广泛地渗透到了文学领域。

在翻译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历史文化背景,还是政治事件,都对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任何一个译者在翻译时都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翻译史中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才能做到在翻译时顺应时代文化背景的要求,达到翻译标准中真正的“信”。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张军.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英语翻译[D].吉林大学,2008.

[4]崔波.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与翻译出版[J].编辑之友,2005,(6).

[5]何素芳.中国史上政治介入对翻译活动的作用和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5).

[6]张景丰.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2,(3).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9

摘要:本文作者从工业设计专业自身之特点、武夷学院之定位、学校所处地域之特色,结合本校该专业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定位研究,以此为准则提出目前该专业于课程建设、教学理念等方面之见解。以期该专业培养出既为当前市场急需的德才兼备人才,又讲求因人、因地、因时施教之育人原则;使该专业立足当地,凸显特色,同时与时俱进,放眼未来,最终逐渐建立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与武夷山特色俱备之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最终为其他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做出有益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传统文化;特色

工业设计教学在我国的发展亦有二十余年,于众多专业而言其实为新兴之专业。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方向)始于2005年(以下简称工业设计专业),历经05、07、08三届专科之教育历程,本科教育始于09年。其专业开设时间甚为短暂,专业建设极不完善,而学院本科教学教育的发展进程对所有专业建构业已提出迫切要求,本专业能否根植于其自身特色、地域特色,紧跟学院发展之步伐、适应社会发展之人才需求、顺应专业发展之潮流。实乃该专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之根本。

自武夷学院升本以来,逐渐形成其凝聚着高度智慧之战略定位:“服务地方发展,拓展两岸合作,推进国际交流。办好“三欢迎”(学生欢迎、用人单位欢迎、社会欢迎)大学,培养“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海西同类院校的绿色强校”[1]。从工业设计专业之角度诠释,本专业必须立足于武夷山,依托于海西,面向海峡经济、接轨国际;所开设课程必须从学生自身所具之特点紧扣国家、社会、企业之发展,与时俱进,动态把握课程取舍;所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具有完善、优良之人格品德,积极主动独立之思考与解决问题之能力。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目前已开通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空运为辅的运输方式,然其毕竟地处内陆偏远之地,陆上运输受限于地理形势复杂,空运又受限于价格及运力不足,故离全方位开发相去甚远;武夷山历史文化悠远,“然自秦汉而降,历为方士、羽客隐遁之所。迨宋儒迭兴,考亭夫子倡道东南,讲学于武夷之五曲,而胡、杨、游、蔡诸大儒先后往来,以及文人词客游览觞咏,流风余韵,大为山水生色”[2]。多年以来该地区被定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旅游度假区,当局一直致力于旅游经济之发展。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建设甚为落后,专业发展所需支持资源极其匮乏;同时当地政府、企业乃至民众对该专业知之甚少,专业其影响力甚微。此地域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大大阻碍着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纯粹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大批量、工业化、高科技、紧密结合现代管理与营销的设计与生产方式)在此水土不服、举步维艰。

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却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虽然纯粹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在此地进退唯谷,然武夷山所独有的其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为该专业的发展敞开了另外一扇门,使之可以另辟蹊径,为走出另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开创完全与众不同之专业建设模式。此资源即是前面所提及的区域定位:国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旅游度假区,加上其源远流长、独一无二的“千古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传统文化,配合其丰富的如竹木砂石等等原生态材质,为该专业形成以旅游工艺品发展为主导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机遇与可能。

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目前以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的艺术院校体系,所招收学生均为文理皆收之艺术高考生,故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为该专业建设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增加了极大难度,对教师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纵观以上要素,其间优势劣势共存。相互冲突有之,相互互补、配合亦有之。武夷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如何结合学校定位、学生自身条件;如何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体现区域优势,使之立足于众多专业之中,进而面向未来,甚至进军国际,得以持续与长足发展,实在需要纵观全局、权衡利弊,厘清其相互关系,分清主次,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规划之上慎之又慎。

首先,工业设计与我国定位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与欧美、日本等国相比,工业发展、工业技术、工业设计教育

架构、专业认同度、政策法规等等实有差距,必须避其锋芒,武夷学院之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家对专业定位基础上,必须加上其地域文化之特色。结合武夷山城市定位、所招收学生之特性,即可得出该专业应以独具地方韵味的儒、释、道、茶等传统文化、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与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术品,连同地方景观文化为设计创造与创新源泉的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向为出路,而非发展纯粹意义上的工业设计专业。

因此培养目标应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是任何社会与企业在对人才评定都以此为首要标准;其次在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设计理论之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其具有优良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充分深挖区域与民族文化并使之转变为独具匠心之设计的能力;再次必须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在依据自己所喜所长而得以一专之基础上全面发展自己:文科学生有意识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突破障碍,获得质的飞跃;而理科学生则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尽量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不偏废任何一方。虽然工业设计师戴着双重脚镣跳舞,但优秀者仍长袖善舞。

要到达以上培养目的,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必须充分利用武夷学院现有实践条件,就目前而言,艺术学院拥有综合材料工作室、雕塑工作室等8个教学实验场所,可以直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还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教学。因此,不拘泥于专业之囿大量开设此类实践课程可在校内确保学生动手能力与全方位审美之快速提高,扩展其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必须充分利用武夷山为数不多的工艺品企业资源,深入与其互动,聘请其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设计师与管理人员在课程中做相关辅导;在一些课程派出学生参加进入企业参观乃至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有效的动手能力、眼界提高与得到社会及企业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可避免学生停留在理念上闭门造车;第三,尽可能为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别专业相关比赛提供设备、场地,或者课程与比赛项目结合起来,及时提供专业指导,为学生获得更多动手能力锻炼机会、接触社会提供可能。再次,在开设传授传统文化、区域文化等相关课程上教师、领导应达成共识并给予实施,不可存在此类课程与工业设计关联性小,占用专业课程时间等错误观念,增设此类相关课程则顺理成章。第五,在目前基础上增设手绘相关课程数量以提高学生手绘及思考、创新能力。自计算机普及以来,高校内设计专业于手绘重要性之认识一泻千里,非但学生认为当今之设计有计算机足矣,可怕之处在于教师、学校给予同样认知。殊不知,手绘能力非但是学生动手能力之一,更重要还于其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之培养,因手绘可快速思考、快速表达、快速更正,最大程度激发其思维的发散性、联想性、逻辑性、连贯性。第六,在建设设计与实践课程大纲建设时,需以旅游工艺品设计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武夷山丰富之原生态材质,结合悠久且集儒释道之大成的区域文化,培育立足区域特色之专业学科,服务武夷山之地方经济。最后,应以发展的观念对待课程之体系,时时以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形势之变化,学校、地区、国内国外诸多环境之变迁来衡量修订课程之结构布局、分配,不可持一劳永逸之态度。 在专业教育之余,所有专业教师必须认识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认识到学生之德育教育绝非为辅导员、系部、学校等专职人员所包揽,专业教师亦存在不可推卸之责任。且因专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存在说教之惯性看法,学生未形成常态化的抗拒与防护心理,与学生之间易于沟通,并以身作则,使之领会并树立“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之观念[3],形成正确之人生观、世界观、设计观,必将于专业上亦取得不可思议之效果。

其次,每位专业教师不能固步自封,把自我限定于本专业狭小范围类,在专业精通的前提下,广学博闻,贯通文理,“堪为人师而模范之”,指引教导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第三:要教育学生真正“会”用电脑,“会”用网络。以电脑网络为媒介培养学生面向世界,深入社会。由于武夷山地处偏僻之地,信息来源量、资讯前瞻性和及时性与大城市之差距不言而喻,更何况世界各地讯息瞬息万变。同时,通过网络,学生不但可以直接接收、了解、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赛事,与其他专业人士深入、快速学习交流,与社会、企业无碍对接,方便快捷推销自己。

最后,专业教师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我中华民族民族几千年先祖含辛茹苦、呕心沥血以沐泽后世之大无私精神所恩赐后世子孙最宝贵之遗产,如我等弃之如敝屐,手捧金饭碗而乞讨于西方,则我国工业设计危也;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深挖厚植于传统文化此片沃土,充分领悟、吸收先祖辈卓然于世之智慧,则为我等设计之创新配置上了一匹千里马,一台永动机。

西方工业设计,我等用其体也,其体为国外产学研体系、科学技术、电脑设计表现方式、以设计素描为核心的手绘表现方式、西方之系统设计课程科目等,以此为外在培养学生之手上功夫,使之“会应用”;然其魂,必须用己有,该魂蕴含传统之正统文化、名俗民间文化、区域特色文化及其中深层次的无量智慧,可为设计提供创新源泉、理论支持与指引。亦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使之“会学习、会创新”,且在学生德能方面起到潜移默化之教化作用,逐渐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之根本,以人为本,形成积极向上的设计观、乃至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做人基础上做事,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之思想指明专业之路、人生之路,“会做人”,做好人。

有体无魂,行尸走肉;有魂无体,失于虚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他体载我魂,不卑不亢,各取所长,相互促进。以此为准则对我校工业设计专业进行导向与规划建设,必将使该专业可培养出动手与创新能力强、一专多能、素质全面、可塑性高、德才兼备、与时俱进的社会急需人才,使该专业不但以其独特之魅力而立足,促进武夷山旅游业、旅游工艺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进而可影响其他学校该专业之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最终逐渐形成我国以尊重传统文化、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光大传统文化为核心之中华民族特色工业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武夷学院简介网站.http:∥nptc.edu.cn/xxgk.aspx.

[2]董天工(清).武夷山志[m].方志出版社,1997.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篇10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是乌龙茶品种,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有“茶中之王”桂冠,闻名海内外。长期以来,每到春茶采摘季节,武夷山都要组织由专家、科技人员组成的采摘、制作队伍,采出数量有限的茶青,经过精心制作,制作出弥足珍贵的大红袍。珍贵的大红袍母树茶年产量不足一公斤。其余都是无性繁殖而来。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