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十篇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十篇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9:02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1

【关键词】科学教育;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要求教师更新科学的教育理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尤在高中数学这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中实行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影响着教师教学的严谨性,还影响着学生接受的知识的正确性.高中数学应提倡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的科学性,但如何做到科学教学,仍有待解决.本文意在探讨如何在科学教育理念下,进行科学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名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以往一味照本宣科、学生麻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更新科学的教学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交流合作、阅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排列组合”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探究性较强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答案的问题:中,双色球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有几种?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讨论和探索,比赛看哪个小组可以又快又准确的探索出答案.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自主探索,可以自主探索出答案,加深对“排列组合”这一内容的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开创思维的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演绎证明、抽象概括、运算求解、空间想象、数据处理、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例如,在教“空间几何体”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发现多少种形状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有什么几何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回想所见过的建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几何体的特征,并请学生举例回答.通过讨论后学生均会对几何体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展示出台、锥、柱、球等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并顺势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建筑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成的,那么谁能通过观察这些空间物体而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进行分类的?学生通过将所见过的建筑物和教师展示的空间物体进行对比思考后,会对其中的规律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可顺势导入“空间几何体”这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引导对几何体联想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时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因而使得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学习时难以掌握和理解,致使其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各种抽象的立体图形、无线循环的数字、复杂的公式等均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和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教“不等式运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一些五颜六色的礼物盒子照片,然后提出一个富有趣味的问题:去过礼品店的同学肯定知道,礼品店内的礼品都是用五颜六色、精美的包装纸包装的,现在店长遇到一个问题,她要包装一个特别的礼物,但是她只有一张长40cm、宽30cm的彩纸,她要用这张纸包装礼物,那么她可以做多大的礼物盒子呢?学生们联想到精美、漂亮的礼物盒子,而引起探究的兴趣,从而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未果时教师可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教会学生使用不等式对问题进行运算,很快学生便能解答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答案.通过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不仅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让学生深刻领会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

四、科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在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中,若教师不仅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有趣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还可以使用通俗、诙谐的语言和方式讲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人文趣事或奇异新闻,使学生们不再觉得数学枯燥和乏味,还会认为学习数学便可以像数学老师一样学富五车、通晓古今,甚至还会愿意和教师进行数学探讨,不再是敬而远之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微积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笛卡尔、莱布尼茨等数学家,并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家们有趣的事迹,如可介绍著名数学家笛卡尔的事迹,他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公众称为“几何之父”,他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学说引起广泛关注,对欧洲人影响至深,被黑格尔称为“现代哲学之父”等.通过讲述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引起学生对数学伟人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并学习数学伟人们质疑、探究、开拓的学习精神.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贯彻落实科学的教育理念,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则必须不断改变和更新陈旧的教学思想;还应结合现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符合科学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如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科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等,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燕.高中生数学应用与建模、探究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10).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2

关键词:几何画板;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探讨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很容易因为学科的枯燥而觉得无聊,长此以往,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就会减退。几何画板其应用过程当中,操作性很高,是一种将数学图形与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的数学学习软件,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运用此种方法,在学生的视角看来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兴趣也能得到更长时间的保持,有助于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起来。

一、几何画板的功能与特点

最开始是由一家美国的技术公司发明了几何画板,后来我国将其引进数学教育当中,它能将数学知识当中的点线面结合起来,运用不同的转换与展示方式将一些抽象的数学定理与数学公式具体化,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是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功能方面的优势的。

1.把抽象的知识与公式具体化

能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定律及公式通过技术生动、形象、具体地延伸出来就是几何画板最大的一个特点,对于较抽象与晦涩的数学知识来说,这样能将其变得更容易理解,尤其是在几何知识的学习当中,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重难点知识有所突破,发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操作灵活使初中数学学习变得动态

在几何画板的运用当中,数学知识点变得非常灵活,点线面的存在方式与组合千变万化,几何图形多种多样,数学规律变得更加具象及动态,学生操作尤为方便,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自己动手操作,将几何图形进行个性化的组合、拖动,使自身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对其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3.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情景进行创造

在数学教材中,虽然数学知识的图片与文字有很多,但并不如几何画板所演绎出来的具体、直接,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了更好地体会图形与空间的变化模样往往绞尽脑汁,而在运用了几何画板之后这种情况便不会再发生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来更加直观地感受图形的变化,而直接、具体的感受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总的来说,几何画板就是一个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使数学教学课堂变成数学实验课堂的方式,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优势

1.知识点呈现更直观

与初中数学早先刻板的教学方式相比,几何画板技术可以使

数学当中一些数量与变量的关系呈现得更加具体与直观。比如在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当中,其可以具体演示其中一个变量在经过

变化之后使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的动态效果,将其中变量与自变

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地展现出来,使初中数学教学从传统的束缚当

中挣脱出来,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操作简单易掌握

几何画板其操作方式非常简单,灵活性很高,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参与过程当中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有很大的帮助,能将学生从以往只能单纯在枯燥、乏味的课本当中汲取知识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味性,也更容易理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由晦涩难懂到简单易学,其对所学习的知识点也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的同时,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也都会有所提升。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运用几何画板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1.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对函数及其图像有更好的理解

对函数来说,其表达式一般为二次函数形式,比如y=3x-x2,y=2x+9等。学生如果仅仅通过对书本上的公式进行学习,很难理解其中函数式的含义,但如果运用几何画板来使函数式与数学图形

相结合,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在其对函数知识有深刻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有更直观的感受与体验。虽然此前教师教学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的时候也会将函数图形展现在黑板上,但运用了几何画板技术之后,学生可以自行操作,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其数学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函数的时候,为了让其对y=-x+7与y=x+7的区别有更直观的理解与感受,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几何画板自己操作绘图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让其利用几何画板分别绘制y=-x+7与y=x+7两个图形,再对两个图形分别进行观察与对比,

让学生说出两个图形不同的地方。

2.可以运用几何画板对勾股定理进行验证,使学生的能力在发现中提升

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几何画板来对其进行验证,学生对知识有了新发现,自然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兴趣,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自主思考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例如,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学习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绘制一个三角形,将其三条边分别命名为a、b和c,并分别以a、b、c为边长画长方形oa、ob和oc。再通过分别计算得出oc面积刚好等于oa、ob面积之和,证明了勾股定理成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再画一个边长不同的三角形做进一步验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3.运用几何画板技术对几何学科角平分线课程进行教学,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几何学科当中,教师对角平分线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技术让教学更简单化。

例如,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创建∠aBC及它的角平分线Be,之后对∠aBe及∠CBe的数值进行分别测量,之后让学生拖动a点以观察角度的变化,使几何课堂变得新颖、生动、有趣,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也更有成就感及主体意识,这样,在教学方式有所简化的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在几何画板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其与数学教学当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真切、实际地对数学知识的要点进行理解。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应用几何画板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对其教学方式与技巧进行深入研究,并以自身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为基础,将几何画板的特点与优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让所教学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使学习变得简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积极、主动,有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数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最终应用于生活当中的学科。在生活当中,和数学有关的知识数不胜数,数学能应用于生活的地方也是如此,系统的学习数学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服务于生活。初中数学因为学习的知识更适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极有必要的,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从而更有效率的提高学生的知识量。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问题

1、意识不到数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都是较为传统的,先是在课堂中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就是大量习题的练习,使数学这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学科,变得极为枯燥乏味,而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课堂中埋头记笔记,课外大量习题的压力也让学生喘不过气来,更是完全体会不到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乐趣所在,更不要提学生对这门学科有着多么浓厚的学习兴趣了。

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本来会迎来极大的改变,通过教学理念的改变让学生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是爱上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借此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在现实当中,很多老师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方式固化,即使是受到新理念的影响,也依然会选择较为“顺手”的传统教学方式,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验证,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来说还是有着足够的帮助的。对于老师而言,只要学生的成绩能够得到提高就是得到了肯定,却忘了学生本应当是从自己那里学到学习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死读书变成一个书呆子。

2、老的个人能力需要得到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在学生的求学路上,属于一个过度阶段,所以老师往往会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教会学生知识就够了,而放弃了个人能力的提升,或许会有很多老师去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职称等级,可这种提升对于教学而言,帮助却是寥寥无几的。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很多老师习惯性的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教学问题,却忘了初中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的思考方式与成人是有所不同的,以成人的角度去研究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非但不能真正的帮到学生,反而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困扰。所以为了提高初中生对于初中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就应当换位思考从初中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去考虑怎么做才能更合理的将初中数学生活化,数学知识生活化。

二、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

1、兴趣的培养是第一要素

众所周知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进行学习时,和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想比,在看待初中数学这门知识的“眼神”都是不一样的。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看待知识就如同是一个吃货看到了一顿饕餮盛宴一样无法自拔,自然而然的在学习时就能够感受到知识所带来的快乐,津津有味的学习;而对于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而言,知识就好像是一杯白开水,哪怕有无数人在告诉他对自己是好的,也依然不想去喝这杯白开水,硬逼着喝了下去的确是对学生有所帮助,但是却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初中顺序这门学科,久而久之甚至产生厌学的心态。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因为日常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他们能够更直观的去从生活化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轻松、愉快的获取数学知识,继而提高学生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2、用身边的事物做为引导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通过将学生身边的事物带入到课堂中,用这些事物来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得初中数学这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变得更为形象,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自然而然的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当中,通过测量教师的长、宽高来计算教室的表面积,又或者是教室中的课桌、板凳其他事物,都对学生了解初中数学几何方面有着一定的帮助;又或者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应用数学知识去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计算,让学生感受探索知识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乐趣;再或者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例如板凳如果坏了,想要修好并让其更牢固,就需要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对板凳进行加固,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无穷妙用,继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3、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

教育的本质意义应当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技巧,而不是单纯一股脑的将知识塞到学生的脑子里,所以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育当中,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亦或者是在生活中积累和数学有关的问题,让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最终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去学习和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的找出问题并解答问题,使学生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中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总结: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其他学科也大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在初中的众多学科当中,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是让学生懂得知识,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只有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才能真正的对学生的未来起到帮助,而初中数学生活化也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出现的。

参考文献:

[1]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张淑雪.学周刊.2016(28)

[2]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J].张瑞媛.学周刊.2016(26)

[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景建科.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4

【关键词】物理学特质;物理教学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012-0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局面――在新课教学中,教师急于结束新课内容,有人提出15分钟结束新课,剩下的时间就是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题;在习题课中,教师编写了大量习题,从知识的各个方面训练学生解题,似乎只有这样训练,学生才能应付考试,考取高分。这与“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的课程标准显然相悖。题海式教学不是师生需要的真实世界的物理教学,如何依据物理学的特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切实体验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感受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乐趣,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解决新问题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是物理教师的使命。

一、物理学的特质概述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而它成为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从物理学定义和物理学发展史来看,物理学的特质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特质一:物理学发展中蕴含的思辨、逻辑方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观察、思辨和逻辑推演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手段。物理源于观察,人们观察和研究各类运动,是为了探究其中蕴藏的规律,再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以提高人类生产、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每个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和得出都充满了思辨和逻辑推演,其中蕴含大量的思辨素材,充满了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光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特质二: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生命线。

物理学是建立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的,物理实验的特色在于精密而定量的测量,而且在可控制和可重复的条件下进行。只有在取得大量可靠数据并总结出经验规律之后,才能建立融会贯通的理论体系,而理论一旦建立以后,就要针对特定的问题从理论推导出具体的预言,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或证伪。经过反复印证,物理学的理论才具有较高程度的可信性。而每一个物理学实验,从设计、论证到具体实践验证和探索历程,无不体现了物理学家的智慧、精巧;无不浸透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这需要我们大力挖掘和理解,并在教学中体现出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特质三:数学是表达物理学的理论结构的语言。

17世纪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为简化运算发明了对数,大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至于伽利略赞叹道:给我空间、时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一个宇宙!由此可见,数学是物理学的语言和有力工具,概括物理现象、形成物理概念、整理实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建立物理定律、利用数学图像展示物理规律等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过程都离不开数学。

二、物理问题在高中数学和物理教材中的不同呈现,表明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凸显物理学学科特质

物理作橐幻呕础自然科学,学习它绝不仅是为了应付高考的要求,其学科特质决定了高中物理课程必须有助于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翻开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发现例题或练习中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或模型就高达10个,题量高达20题,内容涉及运动学、流体力学、声学、热学、原子物理等模块的知识,乍一看,似乎高中物理学习已经没有必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么,数学教材中物理问题的呈现与物理教学中该问题的呈现有何不同,又能给我们哪些启示?下面以“竖直上抛运动”这一知识点为例来说明:“”烟花是非常壮观的烟花之一,制造时一般期望在它达到最高点时爆裂。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m与时间ts之间的关系为h(t2)=-4.9t2+14.7t2+18,那么烟花冲出后什么时候是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精确到1m)?

同一问题在“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中:已知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v0,试求:①物体上升最大的高度及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②物体由最高点落回原地时的速度,以及落回原地所用的时间。

通过二者对比可以发现:“数学中的物理问题”虽然展示了需要处理的物理问题的实际情景,但其重点不在于如何构建处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h(t)=-4.9t2+14.7t+18”,而在于告知该模型后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解当自变量t是多少时,函数能取最大值,且最大值是多少,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要将函数写成顶点式(用配方法)即可;在“高中物必修2”中所描述的“竖直上抛”问题,却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s=v0t-gt2”“h=”或“t=”等这一系列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中自己寻找合适的公式来求解,至于函数中“h(t)=-4.9t2+14.7t+18”中的-4.9是何含义,怎么得到的?这恰恰是数学教材中所不能解答的,或者说不需要解答的,因为学生还要学习物理课程。应该说,数学教材所编排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充分体现了数学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在各领域的强大功能,很好地体现了教改的理念。

所以我们应该思考:是否在很多物理常规教学中忽视或太快结束了物理教学中最具物理特质的部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对于其形成过程中“观察――假想――构建(思辨)――验证(实验)――应用(适用条件)――拓展(创新)”只强调了其中的“应用”环节,并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应试成绩,而忽视了最具物理美学的其他环节?利用题海战术提高物理成绩显然是舍本求末,结果注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学中,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地重演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感受物理学家的思辨光辉、体验实验成败的考验及建立起科学理论的艰辛和喜悦,对于后期运用好这些概念和规律解决新问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数学教材中设计的物理问题、模型众多,但它们只是一些按数学知识运用需要的零散知识的集合,彼此之间没有逻辑关联,更谈不上形成系统和理论,这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理清高中物理课程中各模块、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和认知秩序,并在教学中体现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

三、从物理学特质看高中物理教学任务

1.教学要体现物理学思辨、逻辑的特质,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

物理学区别于其他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的知识内容都具有很明显的逻辑发展关系,环环相扣,思维缜密。高中物理教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对于构建充满逻辑思维的课堂大有帮助。教学中,可以先行对高中物理课程中各模块、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和认知秩序构建,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大局观,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

例如,“高中物理必修1”(粤教版)物理,各章知识点可以构建以下逻辑关系图(图1):

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很快分清模块一中各知识点的逻辑发展和层次关系,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核心作用也一目了然。

2.深入开发实验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善用教材,突出实验教学,努力创造能使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感受其中的艰辛和乐趣,学到科学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得到实验历练。

例如,在《高中物理选修3-2》(粤教版)“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中,教材提供了如表1实验探究图表。(其中,a―F行中各实验得出量为笔者所填)

如何从数据表格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难教、难学的内容之一,因为定律中对于“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的变化”的描述十分精准,每个字都不可替代,蕴含深意,仅凭教师讲解,学生是不能深刻地理解和运用好这一定律的,需要学生体验其中的物理探究过程。此外,面对繁杂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科学地处理,也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练习应对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考验学生的意志品质,所以我们应知难而进。

限于篇幅,笔者只解读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

首先,在得到表1中a―F行中各实验数据后,面对大量数据,我们需要采取“确定自变量和对应改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自变量相同,而改变量不同则逻辑不相关,只有二者一一对应,才是逻辑相关”的判定原则,寻找逻辑相关量。根据实验操作,可知a、B中的数据是实验中的两组自变量。

第一轮的对比筛查,以a作为自变量开始。

分别用a对比C中数据,当“原磁场磁场方向”都“向下”时,C中的“指针偏转”出现了“左偏”“右偏”两个不同的结果,显然a与C逻辑不相关。如用a对比D中数据,当a中左4格“原磁场磁场方向”都“向下”时,D中的“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俯视)”出现了“逆时针”“顺时针”两个不同的结果,显然a与D逻辑不相关。同理,可以发现a与e、F均为逻辑不相关。可以得出结论,从a的变化中不能得出相应变化规律。

第二轮的对比筛查,以B作为自变量开始。

分别用B对比C中数据,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都“增加”时,C中的“指针偏转”出现了“左偏”“右偏”两个不同的结果,显然B与C逻辑不相关。如用B对比D中数据,当B中第1、2、5、6格(从左向右)“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均为“增加”时,D中的“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俯视)”对应出现了“逆时针”“顺时针”两组不同的结果,显然B与D逻辑不相关。

同理,可以发现B与e也为逻辑不相关。对比B、F,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存在逻辑关联,故得出结论: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原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进一步整理提炼得到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的变化。

重视教材,善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其实就是取得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启发学生思维的最佳和最简的途径,因为教材本身就蕴含了物理学科的特质,有待教师去理解和开发。

3.学会构建数学模型来表达物理情境,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深入挖掘物理史实,注重还原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对于物理学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从而更自觉地利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物理学的新题。

下面以人们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为例说明:在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引用了――伽利略的“羊皮卷”中记录的关于初速为零的匀变速运动的实验数据来启发学生发现位移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s∞t2的关系,详见表2,(其中数据来自原始记录),的确,如果仅作为探究习题的演练无疑是极好的素材,但事实是怎样的?伽利略当年为何要做这个实验,又是怎样做的?其实验的最终目的又是如何?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是如何得到的?

真实的情况是:在公元14世纪3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的w.海特斯伯里等数学家已经通过数学推理认识到了“匀变速运动”即为“均匀加速的运动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其速度的增量相同”的运动,得到了速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但没有具体提出加速度的概念。200多年后,伽利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从而揭开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神秘面纱。伽利略认识到了v-t图像中速度图线与时间所包围的面积即为质点相对应的位移,所以他假设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首先依据面积互补理论(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推断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v=■(如图2所示),接着又由Vt∞t和S=v・t推导了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s∞t2,但是由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太短,依据当时的条件根本无法测量时间,于是巧妙设计了铁球从斜面上匀加速滚下(如图3所示)的装置来进行验证,他利用同一开关控制铁球滚动和水的下流,经过上百次的实验,终于得到了“羊皮卷”中的数据,从而“验证”了前面的s∞t2推断。当他不断抬高斜面的倾角时,发现s∞t2关系依然成立,只不过时间更短了,于是他做出了自由落体运动就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判断,而且得到了下落与铁球本身的重力大小无关的重要结论。

通过上述学习,学生不光可以理解和掌握物理学规律,还能充分感受到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对物理学的强大支持作用,更能学会构建数学模型来处理物理实际问题,学会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物理问题,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

四、教学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不少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花时间到体验物理学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的学习还不如直接学习,加强练习来得更有效,其实这和“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一样,如果学生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就能学到物理学的精髓。

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体验或学习,并不是仅让他们了解或学会在当时条件下如何研究、实验,而是学习物理学家的思辨方法和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家研究思想的发展历程,以便学生形成感悟后迁移到现代社会中去解决新问题。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物理学家或从事物理学方面的工作,物理教学的追求应是让孩子们感受物理学的实验美、思辨美、实用美,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养成科学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成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Z].

[2]周光召.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文科女生数学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数学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对文科班女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大部分文科班女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数学对她们来说是最头疼的事。在各科目中,语文、数学、英语是重头,政史地这三科的压力相对要小一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她们学好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特意找了好多学生做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分析来看,文科女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不自信,认为自己肯定学不好数学。

2.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很淡,几乎没有。

3.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开小差,忽视认真听课的重要性。

4.作业完成不够及时和主动,遇难则退。

5.上课时做笔记只是盲目记录,不求理解。

相比高中男生而言,高中女生心理活动更要复杂一些。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数学学科本身的因素,又有女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女生心理方面的因素。女生在心理方面,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1.抗挫折能力较弱,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放弃学习。2.爱面子,不敢请教老师、同学,怕别人笑话。以至于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失去学习的信心。3.心事多,不能集中精力听课。4.自信心不足,特别是一些学习很认真、刻苦的女同学,当得不到自己的理想成绩时,就认为自己很失败,于是给自己背上思想包袱,出现自卑心理。

针对以上文科女生出现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解决的方法。要提高她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研究规律,掌握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首先要明确兴趣也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培养;其次,找出影响兴趣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因为基础不好,听课时感到困难,影响了听课兴趣;或许是考试成绩差,信心不足,影响了学数学的兴趣,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如果是这样,首先得补好基础课,把基础打好。有收获就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又会增强信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2.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学习数学应该在宏观上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总的来说,数学可以分为九大部分: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不等式,平面向量,二项式定理,以及统计。其中,尤其以函数和几何较为难学,同时也是重点知识内容,要弄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对课本上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了如指掌,用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信手拈来。所以文科女生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功课,一定要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才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3.端正态度,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态度决定一切。文科女生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平时要多参加文体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使自己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识记忆的效果比无意识记忆的效果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有效听课,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思想成熟,兴趣十足,听课时很自然就会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另外,有一个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4.养成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女生比较注重基础,计算仔细,直觉思维强,这些优点需要保持和发扬。但她们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弱。其原因很简单,通过翻看女生笔记发现,一部分学生成了“录音机”,殊不知如此舍本求末的做法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负担。因此,要让她们养成课堂上勤于思考与分析的习惯,暴露学习中的问题。对于她们正确的回答,予以充分肯定与表扬。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到,作业与订正中常出现抄袭现象,对于此种现象,应极力制止,不能单纯训斥,训斥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我在平时测验卷里适当加入作业中的易错题或者变式题,促使她们去独立完成作业。另外我还提倡学生制定作业易错本,提醒自己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像这样逐步改进学习方法,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6

【关键词】数形结合法;高数;解题;技巧;应用

引言

高数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想很好地完成高等教育所有的教学内容,高数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整个高校的学习中,高数通常是前两个学年的课程,在后两个学年的学习中,才会进行一些专业课的学习,而理工科的专业课程都需要大量的计算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高数的知识,由此可见高数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高数没有学好,那么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中的高等数学教学效果并不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而在学习和应用高数时,如何解题是高数的主要内容.

一、数形结合思维的形成

1.数形结合简述

数字和形状的概念,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数学研究中,主要就是对数字和形状进行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数字和形状可以进行一定的转化.现在的高等数学教学中,主要分成了两个部分,就是代数和几何,代数主要就是对数字进行研究,而几何就是对图形进行研究,但是两者作为高数的基本,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因此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高数作为高校中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等数学是高中和初中数学的延伸,教学内容上增加难度,但是在解题技巧上,数形结合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好的应用.数形结合的应用,在古代数学研究中,就已经开始大量的采用,而对于数形结合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是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类型,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的例子,从而为解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2.数形结合思维的形成

目前我国高等数学教学的内容,主要就是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等,但是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并没有把两者明确地区分,而且解析几何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几何和代数知识,在解答解析几何问题时,必然会用到数字和图形转换的技巧,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在解答相关试题的过程中,对于数形结合的使用,并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还是局限在几何的思维上,喜欢用一些辅助线和几何定理等,来对几何问题进行分析,而在微积分等问题的解答时,很少会有学生想到用几何知识,如不等式和微积分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都是数学定理等,只有很少的学生会利用几何知识,通过图形与数字结合的方式,来验证一些不等式等定理,对于简单的问题,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就能够解决,但是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同时涉及几何和微积分的问题,这样的方式就很难解答出来,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形结合思维,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就会通过数和形之间的联系,互相验证,从而解答出这个问题.

二、数形结合法在高数解题中的技巧应用

1.目前高数解题中的技巧分析

高数作为高校中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一直都受到学校的重视,通过分析高校理工科的教学特点可以知道,整个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教学,主要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而第二个阶段就是专业课的学习,尽管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专业课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哪个专业的课程,都会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高校的教学特点正是这种递进关系,如果前面的学习存在问题,那么后续的专业课内容就很难学习.而高等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要想很好地掌握理论内容,就必须做大量的试题,而且目前的考核方式就是考试,学生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掌握一些高数解题的技巧,而在所有高数解题的技巧中,数形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技巧,这种方法没有使用的局限性,其他一些解题的技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数形结合法的应用

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首先就是应用在代数的问题上,高数中代数的内容有很多,包括了不等式、函数和微积分等,而这些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都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其中函数和几何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函数就是几何曲线的数字表现方式,很多函数的问题都会配有一个几何图形,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如果不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根本就无法进行解答,即使一些利用函数定理能够解答的问题,也需要大量的推理和证明,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能够快速地找到解题的思路,从而使问题的解答变得简单.在解答几何的问题上,也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由于几何都是用图形来进行表达,在考试过程中,很难完全利用几何知识来进行解答,所有的几何问题都必须应用代数知识,因此数形结合法在几何问题上的应用更多.

三、结语

高数作为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对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内容都是理论内容,要想深入地理解这些理论,只有通过解题的方式,而且目前采用试卷答题的考核方式,学生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必须掌握足够的答题技巧.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高数解题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法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形结合思维,能够极大地提高解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鸿.巧用数形结合妙解函数值域例析\[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1):89-90.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7

【关键词】兴趣空间解析几何教学实践

【abstract】Formathematicsmajorstudents,spaceanalyticgeometryplaysanimportantrole.inordertoimprov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weillustratethepracticeinteachingfromfouraspects,suchas,byinterestingintroduction,themathematicalhistoryandcultureknowledgethroughoutthegeometryteaching,inspirestudentsthinking,andeffectivelyusingtheGeometer’sSketchpadassistedteaching.

【Keywords】interest;spaceanalyticgeometry;teaching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57-02

空间解析几何是国内数学专业三大基础课之一,它既是中学数学相应课程的推广和延伸;又是数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必要基础;同时也是其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所需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同时,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在大学数学学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在空间解析几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感到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空间解析几何的兴趣,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以[1]为教材,在有关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方面查阅文献[2,3],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讲好绪论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介绍解析几何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渊源。

解析几何产生的外部条件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比如,随着机械的广泛应用,建筑的兴盛,航海事业的发展,火器的发展和使用,以及天文学发展,运动和变化的研究问题促使解析几何的产生。数学自身的发展所具备的条件是解析几何产生的内在条件,包括初等数学的日臻成熟和当时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的重大变化。

2.解析几何大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方面,空间解析几何是平面解析几何的深入和发展。空间解析几何不是高中教材的重复。在内容上,它研究空间的几何对象,即空间中的曲线和曲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在思想方法上,它用近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向量法、参数思想、变换思想、不变量思想等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将开始接受近代数学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能逐步地站在较高的水平上,居高临下地重新看待过去所学过的中学数学。另一方面,空间解析几何是学习后续课程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的基础。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在大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解析几何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一门美学。

用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鸟巢、悉尼歌剧院、广州塔等建筑展示几何元素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

二、贯穿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著名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如果我们想要预知数学的未来,最适合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注重在教学过程贯穿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介绍,阐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下面用两个例子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

在绪论课后,启发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阐述笛卡尔和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有何异同。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学家的生平。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学家的工作,费马继承了希腊人的思想,并沿用了韦达以字母代表数类的思想。笛卡儿则从改革希腊传统出发,发展了更一般方法,使之适应于更广泛的曲线。费马从方程出发研究其轨迹,笛卡尔从轨迹出发建立其方程。前者从代数到几何,后者从几何到代数。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学习,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几何问题,同时又为代数提供几何背景的思想。

在建立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时,教材中承认了几何事实,过一点与非零向量平行的直线有且仅有一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穿插了讲述了欧氏几何的平行公设,由平行公设演变发展导致了非欧几何的诞生,以及几何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科学的巨大发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积极思考数学的本原性问题,认识到自然界的奥妙是不可穷尽的,人的认识也应该无止境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追求真理的耐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证明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个题目,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给出了十余种证明方法,不仅有常用的面积法、向量法、坐标法,向量的线性表示法,也有在高等几何课程中才要讲授的方法,如用德萨格逆定理、对偶原理,建立射影坐标系等方法去证明。通过一题多解,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有效运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图形,如空间曲线、二次曲面,以及二次曲面与平面的交线等。空间图形既难画又费时,仅利用板书准确性比较差,学生看起来不够清晰。针对这部分内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积极探讨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有效运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不动点轨迹

通过学习[4],自制了旋轮线、四点星形线、箕舌线、心脏线等轨迹。

2.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二次柱面与旋转曲面形成过程

利用几何画板展示二次柱面与旋转曲面,其实是一个以线运动成生面的过程。动画效果如下图。

五、结语

空间解析几何是数学专业三大基础课之一,在大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讲好绪论课,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贯穿几何教学,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以及有效运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等四个方面,举例说明了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影响,这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林根,许子道.解析几何(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梁宗臣,王青建,孙宏安.世界数学通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4]刘胜利.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8

线性代数matLaBGUi自主学习能力

一、前言

作为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本科基础课程,《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的基本方法理论是学生进行后续专业研究所必备的。由于此课程中概念、结论较为抽象、复杂,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其的讲解必然是有限且不充分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借助其他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自主学习。

二、课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1.《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是在本科一年级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对此课程多采用大班授课形式。授课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以生动的方式来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基于matlab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充分发挥matlab的优势来展示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着力加深学生对包括行列式、空间解析几何、线性方程组等理论内容的理解。

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此课程的过程中仍存在困难。一是对于空间解析几何这一章中的许多问题,学生需要借助形象具体的图形来解决。尽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典型的空间几何图形进行描述,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在课堂上得到解决。那么,学生在课堂之外独立解决其他空间几何问题时,就不免会对一些几何图形的形成产生困惑,而这会阻碍其对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二是现有的授课过程还很难体现课程内容的实践意义。在目前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没有较多时间将课程内容拓展到相关的实际工程问题上。三是许多学生觉得此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使其学习感到吃力。

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并应着力解决的。对此,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

2.课程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等国家提出。相比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习者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让学习者体会学习中的乐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有效的自主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这是因为,学生之所以觉得此课程中的定理引理较多,主要是源于其对理论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入透彻,忽视了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尽管一定学时的实验教学,可以缓解学生在形象思维与课程理论知识间存在的差异,也可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有一些了解,但是,鉴于学时方面的限制,课堂讲解必然是不充分的,学生仍需要在课余时间借助其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事实上,实现有效地自主学习《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并不容易。目前,虽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多数研究成果仅是从学习流程角度进行讨论。但是,要实现真正高效的自主学习,还应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也与其他学科课程是一致的。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只有让其真正认识到所学理论知识是有应用价值的,让其在解决问题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才能调动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对此,许多研究者认为maLaBGUi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三、matLaBGUi课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帮助增强作用

GUi是基于matLaB软件的一种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s),由窗口、按键、光标、菜单、文字说明等多个对象构成的。用户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如鼠标)选择、激活图形对象,从而使计算机产生某些动作或是变化(如实现绘图等)。基于matLaB软件,GUi不仅可以实现科学计算和图形处理等功能,也可以将复杂程序形成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从而被国内外许多院校接受并作为数学等学科的辅助教学工具。

在《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中,无论是应用空间几何图形的解析几何内容,还是基于矩阵理论的方程组、向量空间内容,都是可以设计出相关的matLaBGUi课件。具体的,在图1的matLaBGUi界面中,平面的参数是可以自行编辑输入的。通过这种自主输入曲面参数的方式,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体会参数变化对曲面位置及形状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其以空间图形的角度理解问题。

总体上,对于《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而言,matLaBGUi课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复杂运算,并且有强大的交互式功能。一方面,matLaBGUi是基于matLaB软件进行编写的,在matLaB软件可实现的运算都可在matLaBGUi中实现。即使是一些复杂的运算问题,也可以用matLaBGUi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matLaBGUi具有强大的交互式功能。

(2)可以更好地展示理论知识的实践价值。该课程有着深厚的工程实践背景,这是大学安排学生学习此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matLaBGUi课件以其设计简洁、操作简便的界面,将这些工程实践问题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可视化交互式形式避免了枯燥的文字叙述,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在高校基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此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难免会感到难于理解并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利用matLaBGUi设计应用案例问题,通过演示应用案例的解决过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宇剑.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大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J].科技信息,2013,(11):59.

[2]单正垛.刍议大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8,(1):42.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9

一、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偏差

笔者以工商管理专业、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和质量管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他们在《管理学基础》、《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和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不强,导致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这些偏差大致可以归结为定位于知识的学习者、痴迷于典型企业案例和纠结于数学公式推导。

(一)定位为知识的学习者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工商管理学科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知识的学习者则显得视野太过于狭隘和眼光不够深炯。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管理学基础》的时候,只是被动地接受那些教材上的相对比较系统成熟管理学知识,而对管理学理论发展前沿则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他们把精力放在管理学知识“是什么”(what),而不是聚焦于“如何”(how)发展和创新管理学理论。又如,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对创业实践跃跃欲试,但对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却不感兴趣,管理学知识的应用就更加无从谈起。缺乏管理理论指导的创业实践是盲目的,而且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这样的创业实践需要承担更大的商业风险。

(二)痴迷于典型企业案例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是指教学者以过去或现在正在发生的管理案例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对案例材料进行判定、分析和研究,揭示案例中各种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很适合于教授工商管理学课程,并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同。然而,高职学生片面强调案例的重要,忽视理论知识学习,这导致他们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缺乏理论依据。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流程管理》时痴迷于单案例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并认为管理学教学和研究必须要有单案例分析,完全没有意识到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存在。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需要很长的篇幅,而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使用太多的多案例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二是高职教师的科研水平相对不高,没有掌握一些重要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比如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次回归分析。

(三)纠结于数学公式推导

质量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质量管理》课程时,会遇到很多有关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数学公式,而教科书上也没有给出如何推导这些公式,因此他们就往往纠结于数学公式的推导。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加上大学数学的基础课程没学好,这导致他们在学管理学专业课时出现的数学公式感觉很陌生。由于高职学生不知道这些数学公式是如何得出的,而且这些公式相对复杂,这使得他们对后续的数学公式在管理现实背景下的应用失去了兴趣。如果说数学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数学公式的推导的话,那么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则应该把重心转移到公式的应用上。

二、纠正认识偏差的措施

在发现高职学生对工商管理学科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后,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帮助学生们纠正偏差,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主要促成以下思想认识的转变: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创造、从案例分析到数理统计和从数学推导到公式应用。

(一)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创新

知识学习者是理解和记忆知识,而知识创造者则是创新和应用知识。管理学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和应用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高职学生不应仅停留在管理学知识是什么的问题上,而应该关注如何创造知识。教材一般反映的是较成熟的理论,而最新学术期刊一般能反映本领域前沿、热点和新的理论成果。因此,笔者建议高职学生应该到图书馆阅读一些权威的学术期刊,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高职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撰写文章和教材,而不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读者。

(二)从案例分析到数理统计

尽管案例教学法在丰富教学内容模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想把管理学真正从艺术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还得依赖于数理统计分析技术来证实研究结论的一般性。因此,高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一些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比如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针对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高职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面向操作层面的课程,诸如“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等,教师应该用大量的图表来进行讲解和过程分析;涉及到数学方法时,应有现实背景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方法和技能;面向决策层面的课程,诸如“战略管理、技术战略”等,教师应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从数学推导到公式应用

作为管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需要把学习重心从数学推导转移到公式应用上来。知识(公式)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应用于管理学的习题中;第二,应用于后续的专业知识构建;第三,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知道数学公式的适用情形,即在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背景中使用什么公式。高职教师应该强调公式的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一些和企业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点,启发大家一起思考与讨论。另外,高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善于使用数学公式,而不是纯粹的文字表述,这样会使他们的工作报告更精彩。

高中如何学习理科数学篇10

〔关键词〕学习任务思维投入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虽然这一数学新理念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何为有价值的数学、学生如何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却是我们需要深思和研究的。任何数学教学,都必须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只有课堂上学生积极的思维投入,学生的知识情感、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协调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二、小课题的实施

1.研究的目标:通过选择和设计促进思维投入的学习任务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获得有价值的数学。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课堂思维投入。本课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如何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2)如何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课堂思维投入。(3)如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

3.研究手段、方法:

本小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研究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使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同时辅以课例研究、课堂调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讨论法、文献法等。

4.研究步骤: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总结等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设计小课题,形成课题研究计划,构筑课题的总体框架,确定研究重点。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目标,认识课题意义并学习课题相关理论和资料。

(2)实施阶段:本小课题从2010年9月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多次的课题研讨活动,并聘请了区教师进修学院的老师和浦东新区的专家对小课题进行了3次有建设意义的指导,他们分别对小课题如何与课堂教学找好结合点、如何在小课题引领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提了好多的建议和想法。

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我们课题组成员共开展了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7次,分别从怎样选择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促进思维投入、怎样利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课题研究,获得了初步的成果。

(3)总结阶段:针对课题的实施情况,分别进行总结或阶段小结,整理出优秀的课题教案和课例,并最终写出科研论文。

三、小课题研究的几个结论

下面就根据我们的课题实践,以促进学生的课堂思维投入为目的,就如何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这个角度,谈一些我们不成熟的几个课题结论:

(一)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去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新的课程论认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方式、探索经历都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思维投入的前提。

(二)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何创设有效地问题情景呢?常见的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景创设情景,这当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我们认为,利用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基础创设情景,去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投入。

(三)从数学知识的本源去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概括性,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数学的抽象、逻辑性往往被淡化了,好多数学概念、知识被过度地生活化、简单化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深度的思考,因为没有深刻的思考材料和任务,学生的思维投入也显得苍白缺乏活力。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投入呢?从数学知识的本源去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从有效探究中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体验新知的形成过程,才能深刻理解、把握新知的内涵,切实提高学习效益。探究活动正是促使学生探索、经历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的较好途径,它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课堂思维投入。

四、小课题的成果效应

1.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学科专业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多次在小课题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的课题意识得到了增强,教材资源的整合能力得打了锻炼,教师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的价值性得到了体现,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以学生为主的新型课堂教学观得到了课题组全体老师的认同,通过促进学生的思维投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的学科能力显著提升。

2.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满意度上升。在小课题的引领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悄然发生了变化,在理念的驱动下,教师能以促进学生的课堂思维投入目的,精心选择学习任务,合理构建好各教学环节的铺垫,一切从学生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并注意课前的学习起点访谈、课后的学习结果跟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著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五、问题与思考

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我们的小课题《小学数学选择和设计促进思维投入的学习任务的实践研究》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时间仓促,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小课题的实践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1.由于从思维投入为指向设计学习任务,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但新课往往会来不及,导致课的后半程留给学生的作业时间有限,往往练得较少,影响了新知的及时巩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