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历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31:01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历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11-01

目前,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已经运用在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因此,从网络技术的整体研究出发,对于提升整个技术应用将有很大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的运用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运用相当广泛,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直围绕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在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远程教育等联系中日渐加强,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成为一种基本的职能与技术。

具体地说,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就是通过使用通信线路与通信设备的互联效果,再结合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将不同位置、地域以及相对独立的计算机联系起来,构建资源共享的良性模式,在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分布式处理系统等方面发挥一定的功能,尤其是在透明数据传输机构与系统操作下,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便利的资源访问,为信息化技术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到计算机之间通信联系的整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以及软件开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中,逐渐形成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尝试。通过在终端到通信线路到另一终端的系统构成,成为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雏形。到了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多个计算机主机与通信系统互联的软件开发模式,于是就出现了计算机到计算机的通信时代,在结合多个中心处理机的配合下,资源开发的距离进一步缩短。尤其是aRpanet网的出现,能实现网内各个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互融技术加强,局域网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将不同体系机构的网络形成信息交换的模式,这种开放型互联参考模型的出现,简称为oSi,就是所谓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局域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成为了网络机构的基本组成,并在光纤以及高速网络技术的开发下,在多媒体、智能化网络的作用下,网络传输的速度更加大,呈现出千兆位网络传输速率可达1G/s的效果,更好地实现了计算机网络互联在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的整体效果,就是当前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复杂性的增加,对网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网络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了满足网络的应用需求,现在的网络管理技术正逐渐朝着层次化、集成化、web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管协议也在不断丰富,而且Cmip的应用也正逐渐扩大,开始担负起较复杂的网络管理任务。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现代通信在数据设计、分布处理等关键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在微电子、微处理机的技术跟进,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呈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在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使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跨越了主机/终端式、客户/服务器式、浏览器/服务器式的几个时期。今天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计算系统。

在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将出现比特路、服务、应用三种主要的层次,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使用SDH传输网络与atm网络,并与ip协议接口,提供一些相应的支撑需求,尤其是在音频、视频传送、文件处理、电子打印、远程操作上,形成独有的网络技术模式,并在电子支付系统、可靠数据库的建立等优质服务上增强网络管理的综合运用。对于电子邮件、电话、数据库的访问包括www浏览器以及各种视频会议系统,都能形成强大的资源管理方式,将是未来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并在对于VoD、www等要求立即响应的和像Ftp、e-mail、音频mail等形成综合的技术管理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朝着低成本的微机分布式计算机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就是通常客户、服务器机构模式;同时,还将出现多媒体通信、移动通信机构化发展趋势,形成网络结构的互联形式,构建出大规模甚至全球性的网络管理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尤其是宽带业务中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服务,都将成为一种智能化发展的网络趋势,并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宁、纪越峰.一种新的光因特网网络技术研究[J].电信快报,2004(10)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2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教学;选修课;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1、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招生已经达到10多万人,占工科本科生总人数的11.7%。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严重“同质化”,出现了大量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端创新人才却又极端缺乏。

与计算机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产业规模大但是创新性不强,大量的企业正处于吸收和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模式的阶段。在过去的20年,由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企业对中国的市场环境还不够熟悉,本地化工作做得不好,我国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企业如联想、腾讯、淘宝等脱颖而出。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环境不断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这样的本土化优势愈来愈不明显,把国外的优秀技术和管理模式直接拿来应用的方法越来越行不通。各类媒体和行业人士都不断地追问为何中国不能诞生谷歌、苹果这样极富创新性的企业,为何不能原创性地发明谷歌地图、iphone手机这样极具标志意义的创新性产品,为何中国不能诞生出行业的创新性领军人才,为何美国总是能够主导计算机产业的升级换代?为了在未来的全球化产业格局中占领一席之地,我国的计算机产业急需形成一批能开发原创性产品的计算机类企业。这就需要计算机教育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使他们能够成为产业的旗手,创新团队的领导者。

面对计算机本科教育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国内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效法欧美的先进经验,增强学科的宽度,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化建设,突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开设灵活的跨学科必修课以满足多样性需求等。文章主要讨论在计算机相关类本科专业中开设计算机发展史的相关课程的必要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产业发展的宏观意识,为计算机产业创新领导人才的培养奠定一些知识和观念基础。

2、计算机发展史对学生培养的作用

2.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技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与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科技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因此,科技史实际上是思想史。在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中开设计算机发展史课程,形式上是将人类关于计算机历次发展所遇到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学生,实质上是将计算机发展的创新思想潜移默化给学生。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可谓“各领三五年”,面对产业变化,唯有创新,唯有不断寻找人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新结合点,才能在急剧的产业变化中发展起来。

2.2开拓学生的宏观视野

在计算机发展的短短60余年中,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类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公司的兴衰成败此起彼伏。计算机发展史融合了国际各类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计算机与人类社会的紧密结合,计算机技术与各类学科的交叉融合等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教训。计算机发展史不仅包含计算机技术革新的历史,也有产业发展中企业营销管理的历史,还有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推动的历史。因此,计算机发展史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单纯的计算机专业课学习中放眼整个计算机产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长远而开阔的宏观视野。也就是说,这会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产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跳出理论和技术的小范畴,从大的宏观背景中理解计算机技术和产业。

2.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产业发展却极为迅速,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相应的信息产业也出现了多次兴衰转变。计算机发展史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单薄,反而十分丰富。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逐步深入社会生活,计算机几乎已和人类社会的所有学科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作为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发展史无疑能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发展史的故事性、趣味性很强,学生听起来会津津有味。而计算机发展史中所涉及的各类计算机发展的案例和知识,又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代入感,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兴趣。

3、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3.1内容安排

计算机发展史课程的内容安排应该贯彻人物、技术、企业、产业4条主线。由于计算机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课程内容也要不断更新,大约需要每3年更新一次,特别是最近10年的技术和产业方面的内容要占到1/4~1/3的篇幅。需要指出的是,内容选取要突出产业和技术史,简略科学史。题材可以多样化,甚至诸如企业的管理形式、技术的演进过程、天才人物的杰出成就等都可以选取为课程内容。

这是由于,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要更多地突出其工科技术背景,从而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工科技术思维,毕业就能从事产业环境下的创造性工作。

人物主线主要讲对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标志性人物,选取大约10~20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人物。学术界的人物要选取在思想上做出过重大创新的人,同时该人物的生平要具有一些传奇色彩或引人思考的经历故事,例如冯·诺依曼和高纳德。产业界的人物要选取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包括在企业界的重要领袖人物,例如乔布斯和马云。这样安排内容,学生的代人感就会很强,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努力成为学术界或产业界的领袖人物。

技术主线主要讲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重大技术革新,也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应用领域中的技术革新,例如鼠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物联网等。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应突出每次技术诞生的背景、作用和思想,使学生能够懂得技术创新离不开思想的创新,技术创新要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

企业主线主要讲那些适应了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需要或采用了先进管理方法,从而成长为大企业的案例,可以选取10个左右的知名企业或科研单位。案例中要突出创新成就伟业的观念,要对企业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例如iBm、苹果(可以和乔布斯合并来讲)、谷歌等。以iBm为例,不仅要讲其如何不断地突破计算限制,突出其技术不断突破的创新动力,从而为产业和社会带来的变革,其发展史几乎就是半个计算机产业史,还要讲它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失误,失去了市场机会,重点分析其为什么能够成功,为什么会失败,使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特别要明白创新的目的是要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条件。再例如讲苹果公司时,可以讲其紧紧抓住了社会对个人电脑的巨大需求的历史性机遇,并不断创新出适应人们喜好的各种杰出产品,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此外,还要讲苹果因为管理不善和战略误判导致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低谷,由于后来乔布斯的重新回归,以娱乐元素和技术创新相结合,重新获得了iphone、ipad等产品的巨大成功。在讲授苹果案例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思考,并突出讲授技术革新和人类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是企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之一。

产业主线主要介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变革,例如,个人电脑、互联网、无线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重点是通过对产业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启发学生理解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关系,以及产业变革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人物、技术、企业、产业这4条主线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割裂的。领袖人物往往是技术创新的带动或推广人物,企业的成长也依赖于领袖人物的带领来实施对技术的创新。而这些创新,无不是在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最终的目标都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满足了人与社会的需求。因此不能完全分开来讲,而是要在内容上相互呼应甚至共用一个案例。最终使学生能够理解整个计算机发展史对创新的各方面要求,为将来成长为创新性人才做好思想准备。

3.2形式安排

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不同于专业课程,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一门知识,也不同于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一些课程的个别理论或技术的回顾,不是让学生仅对计算机发展中的个别问题有个简单的了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史中各种变革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因此其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化,一方面要尽可能的少占用专业课程宝贵的授课时间,另一方面要寓教于乐,富于启发性。笔者建议对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形式安排如下:

①安排10~20课时,通过对人物、技术、企业、产业的讲解,重点阐述计算机产业发展史中的30~40个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②在大四上学期开设。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各方面知识基本掌握,此时开始计算机发展史课程正好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激发创新动力。随后在毕业设计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寻找有价值的课题去练习。

③可不开设固定的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发组织、自发搜集题材交流讨论。

④充分利用影片、图片、网络等电子资源来丰富案例,可放在网站上供学生自行浏览学习并交流讨论。

⑤建议多个学校联合开设课程,共享资源库。

⑥尽量利用课外活动进行,如辩论赛、讲座等。

3.3教学方法

由于计算机发展史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式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mBa的课程形式,突出趣味性、辨析性、启发性。课堂内容要让学生独立分析历次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学生对当前产业界的形势有个总体的把握,启发学生对当前产业界形势进行思考。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运用;教学效果

2012年我县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现代教学手段迅速地走向历史课堂。比如,用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历史教学能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集声音、图片、影像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讲授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若用语言及板书来直接讲授,十分枯燥,并且不容易记忆。若制作了一个教学课件,利用大量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动画效果来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画面的情景自己来归纳近现代服饰、饮食、住宅、生活习俗、交通与传媒的发展变化,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情境的营造有利于和谐课堂、有效教学互动的的产生。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把课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活动的形象,变单纯的说教为有合作的互动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技术为实现合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在讲授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当时历史情境,同时分配角色,分组进行角色表演维新派和顽固派,学生在电脑资料库中现场分工分析探究各派的观点,然后各自阐述自己的相关观点。无论哪个派别的角色表演,都需要与同伴分配角色共同完成,这样小组中可以有明确的分工和目标,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更需要小组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如此,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并增强团结协作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独立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新课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仅以记忆储存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在历史教学中发现,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一个很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巧用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再现历史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历史课堂上,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历史对象进行多重解读,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问题探究,猜想结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化静为动活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课本上有些内容相对比较深,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致使有些内容学生难掌握。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翻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这个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特点。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宋明理学”这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现相关素材:如汉代以后由于社会动荡,人们对佛教产生更多的兴趣,儒学思想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还可以从杜牧的诗入手,介绍梁武帝三次入寺院当和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问:1.为什么汉代儒学刚刚确立了正统地位,汉以后人们对佛教的兴趣日增?2.佛教的兴盛对传统的儒学的地位是挑战,那么,儒学应该怎么办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效果势必达到事半功倍。巧用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实现在同历史对象的不同结构侧面的切换和选择,同一历史问题的不同解法思路的切换和选择。针对不同的校情、学情设计出多种授课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升不同层次的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以多媒体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学与历史学科加以有机整合,对优化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起到助推,并能有力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金升.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价值追求与功能定位研究[J].《中国教师》2008(S1).

[2]刘福才.浅谈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7).

[3]尚静.浅析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1(04).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2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应用,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给传统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它将使得传统的历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以其丰富、便捷、开放和交互等特点,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最佳组合,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就是指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和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可能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过去性、丰富性、综合性。历史是不能进行试验、重演的,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将多种样式的历史资料用最为丰富、生动的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综合起来,再造历史景象,使历史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把千百年前以至上万年前的中外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间距离。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各个感官去接近历史,理解历史,探索历史。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生留守学生较多,缺少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厌学情绪浓;与外界的接触少,知识非常狭隘,思维仍然受到具体形象成分的影响,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还是会习惯性地关注表面的直接的关系,难以突破感观经验的限制而达到对现象的本质的了解,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表面特征和感性经验的左右,对现象本质的理解仍然依赖于感观的经验。而信息技术中各种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能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世界。农村初中学生的这种认知思维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完全能有效的进行整合。

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优越性

(一)可以改变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历史教学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互联网上有许多专门的历史网站,上面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网络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料,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组织生动的历史教学,这既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增强了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

(二)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形成。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提供友好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利。农村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课件的使用,可以显示全屏幕的录像,感情激越,音乐优美动听,画面精美绝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课件充分运用各种信息传媒通道的作用,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受到刺激,调动了各种非智力因素,强化了各种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带来良好的影响。

(三)丰富历史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合理的设计与选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幻灯、投影、黑板等传统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时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四)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综合运用的引入改变了历史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三、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基本方式及作用

(一)音像组合,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程序中的课堂教学导入、教学内容展开、教学信息反馈、知识延伸等环节在整合课中依然适用,甚至说是不可或缺,只是表现形式较之以往有所不同罢了。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导入环节多凭借音乐、画面等音频视频进行,课堂小结(教学反馈)通过师生交互或者生生交互的形式来成,教学延伸通过电子信箱、QQ聊天来实现。有效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导入部分应该努力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教师在导入这一环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红军长征》这课时,教师首先展示出一张红军过雪山草地的图片,并播放配乐诗朗诵《七律・长征》,并提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诗中写了红军的哪些英雄事迹?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听后心潮起伏,学习的热情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本内容的学习中。

(二)静态变动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以战争题材为主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而这类题材往往离不开地图的认知,传统的对地图的教学都是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听起来是索然无味教师讲完以后,学生一片芒然。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地图由静变动,使历史地图活起来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战争双方进攻的动态路线,声形并貌,学生的兴趣倍增,在享受快乐中轻松掌握了知识。

(三)直观演示,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通过历史体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在讲授《红军长征》中,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红军飞夺沪定桥、红军过雪山草地等历史图片,让学生体会长征的艰辛,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四)影像展示,情境再现,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历史不能重演,但信息技术的运用却能让历史重现,现代影视科技的发展,为重现历史史实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视频资料,能使情境再现,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前的电影电视宣传中国抗战时期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史实,而很少宣传正面战场的,在学生的印象中抗日战争就只是共产党的功绩,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观点,在教学《国共合作抗日》一课时,教师选取了电影《血战台尔庄》中军队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的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明白抗战前期正面战场发动几次大的会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能正确全面公正的对待历史现象和问题。

(五)扩大视野,丰富知识。现在所用的历史教材(川教版)按思想主题进行编排,内容比较简单浅湿,与以往的按历史朝代的进程编排完全不同。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但难以让学生系统的了解各朝代的历史史实,有很多朝代的重要内容学生根本无从了解。信息技术的整合则完全改变了这种现象。网络成为学生获新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资料,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递交学习成果,利用个人电脑整理、组织、保存资料,形成学习的文字成果。他们可也在课堂教学尚未涉及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某一历史问题,也可也对课堂教学已经结束的问题继续钻研,更可也对书本上没有出现的朝代的知识进行自主选择学习,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又为学生学习构建了一个学习的环境。

四、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制约因素

(一)教师素质的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上比较低,不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手段,很多教师没树立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的新观念,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不能向新型角色转变,难以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现在许多教师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把先前的“人灌输”变成了“电脑灌输”,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脱离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初衷。

(二)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经济条件较差,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多数农村初中的计算机配置都是远程教育模式三的配套设备,该设备配置低,数量少,课堂上要三四个学生共用一台计算机;农村初中一般位置偏远,无法使用光纤,多数采用电话线拔号上网,一所学校二三十台计算机只用一个上号帐户,网速太慢。这些滞后的硬件设施也制约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5

关键词:多媒体资源历史教学整合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步入初中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开始发生巨变,初中历史教学进入了全新的境界。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把历史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过程等配以视频、音响和动画效果,“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突破了历史的时空限制,控制了历史的运动变化,契合了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把多媒体资源与初中生的认知过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有机整合,将现有的硬件设备与课件资源充分整合,将会使计算机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加熠熠生辉。

一、多媒体资源与认知过程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与学习主体的认知融为一体,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交互”。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创设认知情境;播放“秦灭六国”的Flas,配以战马奔驰的音响效果,使学生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展示战国时期不同的文字和货币图片,使学生感知统一措施的必要性;展示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图片,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万里长城的感知等。每一种媒体信息,都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在设计历史教学课件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那种把历史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按顺序播放的做法,只不过是由“教师中心”演变为“电脑+教师中心”,由“人灌”变成了“机灌”,它强化的只是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甚至于教师也成为计算机的“奴隶”。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注意课堂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而不是受课件限制和左右,失去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二、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手段的整合

计算机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多媒体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特别是动态演示更是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企及。但常规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机的放大演示功能,展示台的实物静态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都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如果在历史教学中纯粹以计算机代替小黑板和挂图,单纯让计算机“唱戏”,而忽略教师的板书、语言和教态,那将会使历史教学变得更加呆板和僵化。实际上,教师的讲授仍是目前历史教学的主要形式。生动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蔼可亲的教态,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例如,让学生在预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挂图上填写“战国七雄”的方位,再辅以教师的“口诀”(“东齐西秦南楚北燕,赵魏韩在中间”),其效果要远胜过用单纯计算机地图展示的效果。实践也证明,那种“用鼠标代替教鞭”“用屏幕代替黑板”的提法未免过于偏激和片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只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现代手段与传统手段完美整合,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硬件设备与课件资源的整合

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尚处在发展阶段,由于硬件设备缺失、相关课件的匮乏和制作困难、历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使得历史课件的利用率很低,往往是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即使是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精心制作的课件,也仅在公开课上露露脸,而在平时教学中则被束之高阁了。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将现有的硬件设备与课件资源充分整合,另辟蹊径,才能化难为易,让更多的课件走进课堂,把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一是可以因地因人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但是对硬件条件要求较高,制作复杂,对多数历史教师平时教学而言,不太适合。因此个人建议对于一般性的课件可用powerpoint制作,它易学易用,省时省力,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集中精力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上,切忌堆砌素材,面面俱到;图片的处理宜简洁,切忌滥用色彩,哗众取宠。否则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淡化授课效果。七年级学生宜更多地播放音像资料和动画,增强直观性,八、九年级学生可适当增加理性分析。但是将历史知识的板书和逻辑推导写入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实际教学效果并无明显增强。三是可采取“拿来主义”,将市面上的历史课件拿来,采用抓图、动画截取等软件选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加工制作,过程会轻松得多。笔者相信,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资源整合的空间会日益拓展,初中历史教学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22~28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6

所谓的信息技术,包括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在本文中则主要指的是以数字化为基础,通过计算机、通信电缆等将文字图文信息、语音等结合在一起,使用者可以通过交互式的操作来感受熟悉化多媒体信息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指借助信息技术的在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方面的处理优势,通过设计教学课件,并运用计算机等硬件来将其展现给学生。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们可以在一种交互性的学习状态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应用现状来看,信息及技术主要发挥的功能是辅助教学。即通过信息技术来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最终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传递给学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新型的沟通载体,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

教育学家指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学习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客观环境,包括了学校环境和生活环境。另一个指学生的心理环境,包括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教师来说,学习环境则包括了客观教学环境和教师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客观教学环境指的是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而心理环境则包括授课心态、与学生和其他教师间的关系等等。在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出一个数字化的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们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学习、掌握知识。另一方面,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过去性和思想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起来往往存在着学习困难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则可以将历史知识以立体化的影音图像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使整个历史课的学习充满乐趣,还可以使教师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得到显著优化。

2、使教师教学发生变化

首先,信息技术使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发生变化。在运用信息制作课堂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工具,这使得教师的自主性得到了扩大,进而借助信息技术,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制作丰富有趣的教学设计。其次,信息技术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使传统的历史学科在知识传递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的倒课、授课、讨论、复习等环节有了新的不同。可以说,信息技术在拓宽教学空间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更加紧密和容易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后,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质变。在传统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学生们阅读书本,而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各类多媒体都成为了传递知识的载体,使课堂教学容量都得到了扩充。不仅如此,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情景创设,将学生们带入一个历史环境中去学习。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与图示法、演示法和板书法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示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们在探究发现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性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传统教学中的许多束缚和限制被打破,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方。可以说,信息技术将知识赋予了生机,使学生们的感知和思维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为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了出来。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运用使的各个学校之间的优秀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使学生们可以坐在教室里,获取任何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内容,实现了跨时间,跨地域的学习。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工具,其最重要的是将学生们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了主动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思维。

四、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技术没有科学合理地应用

在许多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并为对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形成重视,也没有从教学实际出发,来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而是盲目追求多媒体和计算机的使用,甚至存在将信息技术的美观程度当成是衡量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这就导致了所设计出的课件和教学环节,往往华而不实,不仅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影响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成为了“技术唯上主义”。

2、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未突出历史教学特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媒体材料的便利性、多样性和课堂活动的灵活性,围绕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设计教学。教学中媒体泛滥,文字资料、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一齐上,使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此外,许多教师过于注重直观形象,而忽视了理论的抽象概括,不能将媒体演示与教师的讲述有机地结合,也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起发,导致学生无法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真知。

五、高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策略思考

1、教师应转变观念,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要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效性,适应教学改革的时代大潮,历史教师不仅仅要学习历史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信息技术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转变教育观念,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教学创新才更有源泉和动力。

2、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7

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其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过去的工业技术革命,均是为了把人类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类体力的增大与外部器官的延伸;而这次技术革命,却是把人类从繁杂的脑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是人类脑力的增大。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J.Gould)曾经写道:“我所读到的生命史,是一连串稳定状态,其间有少数迅速发生的重大事件所界定的间隔,并借此建立了一个稳定状态。”[1]这个历史的间隔即所谓的技术革命。虽然人们对技术革命的存在及历史地位予以承认并达到一致,但对于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技术革命的划分以及起始时间,在认识上仍有相当差异。人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对客观历史进程作出多种不同的描述。然而由于科技革命不仅是研究科技历史的重要工具(例如,世界古代科学史与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线是1543年,即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这也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点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法、思维方式的发展。因此对上述问题的澄清和界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称谓

当今学术界,对于上述新技术革命的称谓,至今还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称谓竟没有为世人基本认同,似乎与其伟大意义难以相称。总结众多学者的描述,这场新技术革命常见的称谓有:“现代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及“智能技术革命”等几种提法。这些称谓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指征这场科技革命,但让人总觉有所不足。鉴于以下理由,我们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理由一:“现代科技革命”中的“现代”和“新技术革命”中的“新”这两个词都是时间概念。“现代”一词对于现代的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所指的内涵,但几百年以后,仍用“现代”来指征这场科技革命,则就难以切中了。而“新”字,今天可以称“新”,他年可能应该称“旧”,因此,也没有揭示这场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2](p9)

理由二:“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第几次”这个次第数字只能说明这次科技革命相对于前几次科技革命所发生的排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仅从字面上也不能指征这次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究竟是第几次,标准也不一样。

理由三:按照技术功能论的思想,信息技术就是一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加工和利用等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而在这四项信息技术(又称信息技术四基元)中,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而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目前为止甚至还有人提出广义信息技术的概念,把信息技术的的基础技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支撑技术(指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即应用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类具体技术)也包括进来。例如,曼纽尔·卡斯特就认为:“我把遗传工程及其日益扩大的相关发展与应用,也包括在信息技术里。这不仅是因为遗传工程的焦点是对生物信息符码的解码、操纵,以及最后的重组,也是因为生物学、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无论在应用与材料上,甚至更基本的概念取向上,似乎已经彼此汇聚互动。”[3](p6)

一般来说,新技术革命自兴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基本阶段(见下文的讨论),20世纪40-50年代是新技术革命的形成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其中计算机技术开辟了人类智力的新纪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技术革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即网络技术等。网络是现代通信的新表现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而成。

我们把整个世界作为—个庞大的通信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的关系应被确认为,计算机与通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把通信看作是计算机的设备。智能技术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仅包括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所以,“智能技术革命”不足以指征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况且智能是与体能相对应的概念,这正像我们没有将“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称谓为“体能技术革命”一样,同样也不能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谓为“智能技术革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在—起,形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目前是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我们知道技术革命就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技术手段的巨大变革,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新技术体系的确立,实质上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因此,如果把前两次技术革命依次称为“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的话,那么这场新技术革命就可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三、信息技术革命的起讫时间与划分

(一)历史的回顾

人类的技术革命之产生可以追溯到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次伟大的转变被西方的一些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革命则是发生于近代史上的事情。因此本文对于科技革命的考察是从近代科技革命入手的,类拟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称谓,近代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目前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即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及多次说。

二次说认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是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汽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至今仍在进行的革命,其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及现代科技革命。

三次说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前者是相同的。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9世纪末以电的应用为标志而发展起来的电机、电讯及汽车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二次大战后期至今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此外,三次说还有另一种观点,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不是开始于二次大战后期即20世纪40年代。

四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上述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进一步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技革命。第四次即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时间及标志是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的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

多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也与上述基本一致。但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

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掌握核能的新时代;1955-1965年,第二个10年,以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的时代;1965-1975年,第三个10年,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年,第四个10年,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年,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建立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95年至今,以互联网成为核心技术并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二)问题的症结

关于近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以上几种说法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三次说和四次说,只有较少数的学者赞成二次说和多次说。二次说的主要代表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书中认为,1760-1830年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它标志着现代工业化的开始,并导致了都市化。书中没有把第一次革命与在此之后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革命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此我们不想对二次说做过多的讨论,关于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在许多书中许多学者都曾做过论证。笔者认为,近代科技革命的二次说主要是对电力和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影响性及革命性认识不足,而且其判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或都市化。而由上可知,多次说认为,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但从他们的认识来看,很难断定每次巨大变化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综上所述,人们对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一致。因此,近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科技革命的起始时间及划分,各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和争议之处,即问题的症结,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革命是否发生在二战后20世纪40-50年代,即信息技术革命的起始时间问题。

第二、20世纪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是否属于同一次革命,即三次说还是四次说。

(三)问题该怎样认识

下面将分别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是人类科技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是科学技术历史上的一次历史的间隔。以以下几点作为前提,我们认为信息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50年代。

(1)相应科学理论的建立。1948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研究人与机器的通信后得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的不朽论断,并从理论高度对信息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信息成了独立的科学研究对象。另一位信息论奠基人申农于1948年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申农公式,申农的主要贡献在于解决了信息度量问题,并创造了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维纳和申农以及同期的其他科学家创立了信息科学。这为以后信息资源学说、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的扩散、电象产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4](p10)。

(2)计算机应用赖以扩散的条件产生。虽然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但由于它是由真空管构成,巨大的体积与功耗使计算机技术向其他领域扩散成为不现实的空想。1948年6月贝尔实验室宣布,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了晶体管(1947年问世),为扩散带来了希望。之后,1954年,人类首次利用硅;1957年,创造了集成电路。1959年,菲尔克公司研制成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从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由于使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和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机的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容量从几千字提高到十万字,体积、功耗和售价也都大幅下降。如此一系列的技术进步都为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散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人们因此也把研制成功的第二代计算机视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计算机的革命性。按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志不是社会能生产什么,而是社会用什么生产,即:生产工具的制造和利用既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又是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的标志。电子计算机这一新的“机器”同历史上出现过的机械有本质不同,表现在过去所有的机械都是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而计算机则是代替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其实质是人类智力的解放。因此,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开辟了运用机器代替人类脑力劳动的新时代,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生产自动化、科学实验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从体力解放到脑力解放这一重点的转移是技术以至社会的一个巨大变革。

2.20世纪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上的飞跃仍属于信息技术革命的范畴,即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属于同一次革命。其主要原因如下:

(1)其主导技术的性质未变。如前所述,技术革命其实质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但是,我们知道40-5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60年代的微电脑技术、70年代的网络技术及与此相关的软件系统都属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当然更应纳于信息技术的范畴。

(2)70年代新技术体系的产生,必须溯及技术发现与扩散的自主动态过程,包含各种关键技术的综合效果。于70年代群集于美国,以及某种程度上群集于加州的信息技术变革,乃是建立在先前20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发展上,它们主要都是以既存的知识和因此形成的创新氛围为基础,并且都是关键技术的延续发展。70年代以来的重大技术变革不仅是关键技术的延续发展,而且其发展与此以前的技术演变都是或近乎是交叉进行的。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例,如果追溯今天复杂的网络系统原理,我们甚至可以把目光投到1940年9月10-13日的在达特茅茨学院召开的一次美国数学协会的会议,贝尔实验室的乔治·斯蒂彼茨为了演示后来被称为“贝尔实验室模型1号”的“复杂计算机”,就是在会场外的过道里安放的。这次实验甚至比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还早6年,不少探讨电脑网络历史的书之所以首先提到这台“模型1号”,是因为这次实验向人们显示了远距离控制计算机的需要和可能。1951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著名的林肯实验室,其主要的研究项目就是“远距离预警”,是由中央控制的网络结构是第一个真正实时的人机交互作用的电脑网络系统。1962年,保罗巴兰发表《论分布式通信网络》,提出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模型及包切换的原理。1965年,梅里尔代表“美州电脑公司”提议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进行一次联网实验,这是人类第一次远距离接通两种不同电脑,而且系统使用的是“分时”的方式。如此等等都说明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贯穿了二战以后至今的整个人类的历史。

(3)考察近代以来的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情况可以发现:虽然工业革命带来了成群的新技术,并且也真的在后续阶段里陆续形成与转化了工业化系统,但工业革命的核心部分仍是蒸汽机的发明,虽然在化学、钢铁、内燃机、电报和电话方面有许多惊人的发展,但电力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同样,虽然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像微电脑、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技术群的突破与创新,但计算机技术也仍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真正核心,它与各种信息技术彼此紧密相关,构成了以电子学为基础的技术史。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如同在工业革命时一样,将会有更多的“信息技术革命”。出现在20世纪40-50年代、70年代的只是第一波和第二波,也许还会有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等等。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革命为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起始时间大约为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标志为计算机、原子能等技术的诞生,虽然微处理器的发明、网络的出现以及软件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说是电子计算机史上的革命,但考虑到其他技术群的变革与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至今为止的信息技术革命约分为两个阶段,即40年代的启动阶段和70年代的扩散阶段。

收稿日期:2002-06-14

【参考文献】

[1] Gould,Stephen  J.the  panda's  thumb:more  Reflections  on  natural  History  [m].new

  York:w.w.norton,1980.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8

目前,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中,不少人对什么是嵌入式系统不甚了解。有些人搞了十多年的单片机应用,不知道单片机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嵌入式系统;也有些人在解释什么是嵌入式系统时,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列举了嵌入式系统的一些特点,往往不知所云。因此,有必要从现代计算的发展历史,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由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嵌入式系统较为准确的定义。

1现代计算机的技术发展史

(1)始于微型机时代的嵌入式应用

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在其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计算机始终是供养在特殊的机房中,实现数值计算的大型昂贵设备。直到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小型、价廉、高可靠性特点,迅速走出机房;基于高速数值解算能力的微型机,表现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控制专业人士的兴趣,要求将微型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化控制。例如,将微型计算机经电气加固、机械加固,并配置各种接口电路,安装到大型舰船中构成自动驾驶仪或轮机状态监测系统。这样一来,计算机便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的计算机功能。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这些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2)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

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

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技术发展方向是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则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方向是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

早期,人们勉为其难地将通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改装,在大型设备中实现嵌入式应用。然而,对于众多的对象系统(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控单元……),无法嵌入通用计算机系统,况且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因此,必须独立地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这就形成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分支。

如果说微型机的出现,使计算机进入到现代计算机发展阶段,那么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诞生,则标志了计算机进入了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大分支并行发展时代,从而导致20世纪末,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时期。

(3)两大分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导致20世纪末、21世纪初,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领域集中精力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技术,不必兼顾嵌入式应用要求,通用微处理器迅速从286、386、486到奔腾系列;操作系统则迅速扩张计算机基于高速海量的数据文件处理能力,使通用计算机系统进入到尽善尽美阶段。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则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就是单芯片化道路。它动员了原有的传统电子系统领域的厂家与专业人士,接过起源于计算机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承担起发展与普及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任务,迅速地将传统的电子系统发展到智能化的现代电子系统时代。

因此,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分支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它不仅形成了计算机发展的专业化分工,而且将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任务扩展到传统的电子系统领域,使计算机成为进入人类社会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有力工具。

2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如果我们了解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由来与发展,对嵌入式系统就不会产生过多的误解,而能历史地、本质地、普遍适用地定义嵌入式系统。

(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按照历史性、本质性、普遍性要求,嵌入式系统应定义为:“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对象系统则是指嵌入式系统所嵌入的宿主系统。

(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与定义不同,它是由定义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衍生出来的。不同的嵌入式系统其特点会有所差异。

与“嵌入性”的相关特点:由于是嵌入到对象系统中,必须满足对象系统的环境要求,如物理环境(小型)、电气/气氛环境(可靠)、成本(价廉)等要求。

与“专用性”的相关特点:软、硬件的裁剪性;满足对象要求的最小软、硬件配置等。

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特点:嵌入式系统必须是能满足对象系统控制要求的计算机系统。与上两个特点相呼应,这样的计算机必须配置有与对象系统相适应的接口电路。

另外,在理解嵌入式系统定义时,不要与嵌入式设备相混淆。嵌入式设备是指内部有嵌入式系统的产品、设备,例如,内含单片机的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控单元、机器人、手机、pDa等。

(3)嵌入式系统的种类与发展

按照上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只要满足定义中三要素的计算机系统,都可称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按形态可分为设备级(工控机)、板级(单板、模块)、芯片级(mCU、SoC)。

有些人把嵌入式处理器当作嵌入式系统,但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因此,只有将嵌入式处理器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并作为嵌入式应用时,这样的计算机系统才可称作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其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是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不断扩展对象系统要求的电路(如aDC、DaC、pwm、日历时钟、电源监测、程序运行监测电路等),形成满足对象系统要求的应用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作为一个专用计算机系统,要不断向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因此,可以把定义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引伸成,满足对象系统要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3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1)单片机开创了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虽然起源于微型计算机时代,然而,微型计算机的体积、价位、可靠性都无法满足广大对象系统的嵌入式应用要求,因此,嵌入式系统必须走独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芯片化道路。将计算机做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开创了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

在探索单片机的发展道路时,有过两种模式,即“Σ模式”与“创新模式”。“Σ模式”本质上是通用计算机直接芯片化的模

式,它将通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单元进行裁剪后,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创新模式”则完全按嵌入式应用要求设计全新的,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的体系结构、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总线方式、管理模式等。intel公司的mCS-48、mCS-51就是按照创新模式发展起来的单片形态的嵌入式系统(单片微型计算机)。mCS-51是在mCS-48探索基础上,进行全面完善的嵌入式系统。历史证明,“创新模式”是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正确道路,mCS-51的体系结构也因此成为单片嵌入式系统的典型结构体系。(2)单片机的技术发展史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SCm、mCU、SoC三大阶段。

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mCU即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著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

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的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4嵌入式系统的两种应用模式

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应用特点,决定了它的多学科交叉特点。作为计算机的内含,要求计算机领域人员介入其体系结构、软件技术、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然而,了解对象系统的控制要求,实现系统控制模式必须具备对象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从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的多样性中,可以了解到客观上形成的两种应用模式。

(1)客观存在的两种应用模式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起源于微型机时代,但很快就进入到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在单片机时代,嵌入式系统以器件形态迅速进入到传统电子技术领域中,以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为主体,实现传统电子系统的智能化,而计算机专业队伍并没有真正进入单片机应用领域。因此,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以自己习惯性的电子技术应用模式,从事单片机的应用开发。这种应用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软、硬件的底层性和随意性;对象系统专业技术的密切相关性;缺少计算机工程设计方法。

虽然在单片机时代,计算机专业淡出了嵌入式系统领域,但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网络、通信技术得以发展;同时,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为计算机专业人士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开辟了广阔天地。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介入,形成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带有明显的计算机的工程应用特点,即基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以网络、通信为主的非嵌入式底层应用。

(2)两种应用模式的并存与互补

由于嵌入式系统最大、最广、最底层的应用是传统电子技术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因此,以通晓对象专业的电子技术队伍为主,用最少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销,以8位机为主,带有浓重的电子系统设计色彩的电子系统应用模式会长期存在下去。另外,计算机专业人士会愈来愈多地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但囿于对象专业知识的隔阂,其应用领域会集中在网络、通信、多媒体、商务电子等方面,不可能替代原来电子工程师在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电子等方面的嵌入式应用。因此,客观存在的两种应用模式会长期并存下去,在不同的领域中相互补充。电子系统设计模式应从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中,学习计算机工程方法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应从电子系统设计模式中,了解嵌入式系统应用的电路系统特性、基本的电路设计方法和对象系统的基本要求等。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点、多媒体、网络。

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特点,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也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拟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整合运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一般是指运用电子器材和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如幻灯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电影放映机等,通过这些电子设备呈现教材内容,把声、形、色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形成所谓电化教学。从20世纪后期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又形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学领域。计算机和网络这种现代信息技术,和以往的电化教学不同,大大拓展了教育和教学的资源,对学校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学习者将能把这个世界范围的网络用作全面的参考物指南(词典、百科全书、数字博物馆)、电子顾问、传播工具(电子邮件、有共同兴趣的人的闲谈会),以及获得资源的工具(地址和网址联结)。互联网为青少年探索各种兴趣,了解周围精彩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1](p.104)。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化社会,也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读、写、算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信息技术也“从技术上升为文化”[2],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例如:

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如,一张光盘的容量,就可以装载学校所有课程的教材。

具有检索方便的特点,在快速搜索信息上大大胜于其他方式。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速度快,效率高。

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性。

具有虚拟情境的特点,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景以便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实体验,大大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

具有智能化的特点,直接适应学生的具体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通过人机互动,随时调整教学的进程。

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人机对话的功能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

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和广泛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适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具有延伸性的特点,可以选择任何时间进行学习,还能够把课堂的学习扩展到课外的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功能,对于历史教学是非常有用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也就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个重点。如,在教育部制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3](p.35)。在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4](p.33)。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育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注重的问题,也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问题。

下面,主要谈谈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教学

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包含了三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类型,这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instruction)和超媒体教学(Hypermedia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运用计算机设备呈现教材内容,以及进行展示资料、模拟情境、提出问题、评定答案等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种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把影像、动画、声音、图形、文字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超媒体教学则不仅包括多种形式的信息,而且与学习活动连结起来,提供浏览检索工具,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可以使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以及进行相互交流。这三种类型实际是反映出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发展过程,即由单机演示发展到各种设备的联机操作,进而发展到运用电子技术创建编辑环境,形成所谓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intellectual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iCai),使学习者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三者互动的教学方式,其基础设备是计算机,其关键是计算机课件的编制。在编制历史课件时,要确定教学课题及其重点内容,选择各种教学资料和素材,编辑课件脚本,设计界面图形,连接方式、流程控制等,还要在制作完成后进行预演操作以便验证、加以修改和补充,并熟悉课件演示的方法和过程。

历史的多媒体课件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例如史料提供、图片展示、图示说明、影像播映、情境模拟、动画显示、要点归类、练习巩固等。这些类型往往是经过有机的整合,形成教学的实用材料,在课堂上即时使用;或把教学课件改编成学习课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课下自学。例如在讲授高一《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一课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和媒体技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有效的教学,正因为如此,我这节课被评为市级精品课。

(二)网络教学

20世纪和本世纪初,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现在的教学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方式变为启发引导、实际探索的教学方式,提倡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5]。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形成了基于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信息的收集、掌握和运用,而网络技术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资源平台。在我国,一些中学历史教师也在进行着网络教学的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有很多方式的。例如:

1、网上参观。向学生提供有关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名胜古迹的网站或网页,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浏览,近距离观察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了解真实的历史原貌。利用网络技术缩短时空距离,借助网络进行“现场”参观和考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观察历史的事物,掌握更多的历史信息。

2、网上阅读。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找到相关的资料,进行在线阅读。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检索到相关的阅读材料,投入到大屏幕上,对材料进行解读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如我在讲授高一《中国近现代史》“抗美援朝”一课时,采取了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首先在网上搜索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整理资料制成网页;然后学生通过校园网阅读抗美援朝的相关文章;最后是学生分小组研究抗美援朝的相关问题,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网上搜索。结合教学内容和重点,选定关键词,利用网络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进行和历史教学有关的内容搜索。对于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不是存取大量的信息,而是为了理解信息而对其熟练地进行组织和处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历史理解,使他们在存取信息后能够进行分析和整理。如在讲授高二《世界近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或百度搜索“二战中的一些重大史实和事件”,自主学习了解战争的背景和经过,深化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4、网上讨论。这是把网络的交流功能引入学习讨论的方式。利用有关网站的聊天室,或是校园网的论坛,组织学生围绕有关的学习主题,以发贴和跟贴的方式开展网上讨论。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在这种虚拟的网络论坛的平台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使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加入到讨论中,甚至容许学生以化名登录,在讲讨论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讲授高一《中国近现代史》“剖析靖国神社”一课时,我搜集靖国神社的相关资料,自制了《剖析靖国神社》网络课件,然后让学生网上浏览《剖析靖国神社》、分析相关资料,现场进行网上发贴和跟贴形式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5、网上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展示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的成果,现场在线介绍和交流他们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

6、网上答疑。教师利用网络的论坛和电子信箱,对学生进行答疑,尤其是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学生也可以向老师发电子邮件,汇报自己学习的情况。这样就使电子邮件具有了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的功效,成为师生联系的又一通道。

7、网上课堂,即“空中课堂”,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这种方式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进行录像,然后通过网络传播,或是在网上同步进行。网上课堂既可用于远距离教学,实现异地、异校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在校内进行,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教学资源,如各种修课的教学。如今年在马鞍山二中开展的市第十届“优化课堂教学研究周”中,二中的李代贵历史教师就利用网上课堂的形式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举的这些网上教学的方式,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也可以在课外学习中运用;既可以用于集体学习,也可以用于个人学习。

另外,教师的备课、上课、教研、进修等活动,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进行的。例如,历史的教师开展网上备课,可以使不同学校的教师,甚至是不同地区的教师,在网上进行集体商议,互相切磋,交流材料,合成教案。现在不少省市的历史教研机构已经建立了教学网站,汇集各种历史课件,提供给教师进行备课,这样就利用网络技术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由过去的“人自为战”,转变为“大兵团作战”,大大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效益。

二、历史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进行文字处理,但能够进行数据、图形处理,利用和编辑网络教学资源的还只是少部分[6]。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操作设备和演示课件时手忙脚乱,遇到技术障碍时束手无策,讲述与演示不协调甚至脱节等。这些都说明,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我们应该采取学习、学习、再学习和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态度。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上,应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跟上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不再是仅供选择的和非必要的,你必须发展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你要尽可能熟练地、广泛地运用新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

如前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对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等都会产生相当的影响,尤其是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带来很大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和进修,加强实践和总结。这里,谈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目的。任何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服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亦是如此。对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首先是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的实现服务。特别是考虑到运用信息传播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功效,对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提高会起到什么作用。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更有利于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

2、合理设计。无论是单一课件的编制,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设计,都要做好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到科学合理。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要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简明清晰,而不是繁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等。每一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

3、重点突出。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点问题,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所以,无论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图像和音像的编辑和播放,还是上网进行教学活动,都应该是紧扣学习主题和研究课题,围绕重点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效。

4、综合使用。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教手段(如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播放影视),那对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灌输,只不过是从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电灌”。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

5、调动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利到真正的体现。教学实际也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在运用计算机等技术上是学得快、用得活的,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老师。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6、教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其实,技术越是先进,手段越是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是重要。因为教师不仅要驾驭这些技术和手段,并且能够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以及引导学生在新技术条件下或新的学习条件和情境中进行学习。从教学理论方面讲,在教学关系上,学生、教材、教具、教师等这些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所以,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要加强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这方面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兰祖利、里斯:《丰富教学模式——一本关于优质教育的指导书》,华华等译,东华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

[2]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计算机技术历史篇10

下午好。由我来代表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交流一下课堂教学与信息科技整合方面的体会。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科技的关系:准确地说是辅助历史教学,而不是整合历史教学。

在科技和教育迅速发展并相互结合的今天,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历史教的是过去,但过去的事情是无法重演的,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借助其它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其中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现象,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的活跃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可以补充资料加大容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增强历史课的渗透性和开放性;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增强历史课堂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中学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并非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高一的历史课堂教学基本上做到了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上下两册教材,共有6大主题,52课内容。从2004学年开始,我们有系统有分工的进行课件制作。每个老师负责一部分,首先独立完成课件制作,然后进行备课组讨论分析,看是否有改进商榷之处,之后其他老师再根据各自的教学风格进行修改。这样两年下来,对于每节课,都有了好几个版本的课件值得借鉴。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历史资源库,一方面对以后的历史教学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对新入门的历史教师也是一个参考,可以帮助新老师较快地融入历史教学。这是指的新授课的课件制作部分。

新授课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历史注重史料教学法,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感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能力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每节课史料教学方法的运用,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的阅读史料,并能较准确地从史料中提取有用的历史信息。而且,课件制作美观,图片、视频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对历史课的兴趣,提高了历史成绩。现在师生都已经习惯了历史课的多媒体教学,如果哪天不用多媒体上课,师生都会感觉不习惯的,就像这段时间教室多媒体无法用,可苦了我们历史老师了。

关于练习课或者说训练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在尝试了半个学期后,我们决定放弃,改为传统的试卷练习。因为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多媒体练习题目,对于某些上课注意听讲的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上课容易走神,而且题目又做得快,一不留神就听不到或者说看不到了。对于程度稍差的同学来说,也跟不上课件练习的速度。关键性的一点还有课件练习学生无法保存,如果后来想自己复习看看也找不到资料。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只有使用得当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可能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不是“万能的法宝”,它不可以代替传统的试卷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