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十篇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十篇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36:57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制浆造纸专业人才培训企业调研

课题:本文系基金项目:广西2014年部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2080712)研究成果。

为加快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制浆造纸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调整人才培训模式和人才培训目标,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更好地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学校组织制浆造纸专业小组深入企业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

1.调研目的

明确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目标,进一步完善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培训方案,了解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要求及对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训质量。

2.调研对象

制浆造纸专业小组成员走访或电访了广西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两面针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亚纸业有限公司、云南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调研对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分析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分析岗位班组长、一线技术人员和毕业生代表。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回收185份。

3.调研方法

(1)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围绕目前部分制浆造纸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职业面向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人才职业发展阶段、中职学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等,通过与企业专家、中职学校毕业生直接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大量基础资料。

(2)查阅文件和资料。主要查阅国家规划、行业背景及政策支持的文件和材料,查阅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查阅有关招聘信息、行业规划等资料。了解广西部分纸浆造纸企业的发展,纸浆造纸行业需求情况,及时掌握人才需求动态和政策背景,分析人才市场供求信息。

二、调研情况分析

1.制浆造纸专业人才需求

(1)专业人才层次结构分析。本次调研的20多家企业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分别占40%、37.5%、22.5%,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0%、25%、15%。调研结果表明,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以上占18%、中级工占20%、初级工占40%,另外还有22%未取得技术等级资格。企业专业人员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占18%,操作人员占82%,中级工所占比例偏大。调查发现,未来企业需要制浆造纸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资格等级比例分别是:技师以上6%,高级工23.3%,中级工54.9%,初级工2.8%。

制浆造纸企业对制浆造纸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是因为:第一,随着广西工业的迅猛发展,制浆造纸生产过程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制浆造纸技术岗位需要更多具有高层次职业技术能力的人才。第二,飞速发展的制浆造纸行业使用了很多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检测仪器,迫切需要能使用先进检测技术的高技能分析化验人才。

(2)专业人才年龄结构分析。调查发现,在20多家企业中,从事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的人员年龄相对偏大。近些年来,制浆造纸专业发展较快,技术不断革新,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企业更趋向于引进年轻化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对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2.制浆造纸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需求

调研发现,制浆造纸企业要求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学生面向制浆工段、抄纸工段、碱回收工段岗位操作,学生须熟悉制浆造纸工艺、设备和仪表的操作和维护等;而制浆造纸化验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制浆工段、抄纸工段、碱回收工段的化验部门,从事原料分析、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与车间化验技术管理等工作。

根据调研单位意见与建议,制浆造纸技术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有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及网络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有机械制图、电工知识、制浆造纸工艺、制浆造纸设备与操作、制浆造纸化验、造纸机械设备维修、制浆造纸仪表及自动化等,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主要有开停机操作、设备和仪表的操作和维护等,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还有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意识等。而制浆造纸化验岗位要求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有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及网络、数学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有化学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工艺基础知识、制浆造纸化验基础知识、化验室管理等,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主要有采样、制样、称量、滴定操作、打浆度仪的使用、白度仪的使用、抗张强度仪的使用、柔软度仪的使用等,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还有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意识、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调研还发现,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非常重视,并作为考核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能吃苦耐劳,善于思考和自我定位,有上进心;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工作态度端正,踏实,勤学好问,严格遵守企业制度,有礼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素质,最好还有一些特长。

3.制浆造纸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阶段

通过对分析部门负责人、技术专家的访谈,获知制浆造纸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过程大致是:跟班学习,了解实验室需要检测的各项指标,熟悉样品的采样、制样、检验方法,能独立操作一些简单的分析项目;考核合格,能胜任本职工作,对新方法、新标准能独立运用,能对简单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积累经验,能熟练使用高级精密仪器,协助部门领导管理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修订岗位作业指导书和部门标准,指导新员工等。

4.中职学校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对中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知:对所学专业一般感兴趣的学生占70%;所学专业的最大特点是社会需求量大,工作好找;对职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操作技能、专业理论、沟通合作和思想品德等;学校比较重视学生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思想品德和遵章守纪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质量意识、工作方法、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的培养较少,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的培养;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和文化基础得到了显著提高;所学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联系不够;所学专业应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内容和工作岗位任务的衔接、拓宽专业适应面等方面进行改进;教师应多了解和宣传企业文化,教师的企业经验和技能水平应有所提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学校的硬件设备应跟上企业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制浆造纸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统一,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即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用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够用、实用的要求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的更高要求转变。根据调研和分析,确定了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定位(见下表)。

2.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调研,分解职业任务,归纳职业能力,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者整合,并有效地融入职业教育。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制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碱回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造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成品纸质量控制四个学习领域的课程。不仅要重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还要注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不仅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化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资料查阅和整理能力、分析能力等,以及沟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人才培训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形成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在校外,要继续拓展和落实实习实训基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使学生实践的机会更多,面更广;在校内,积极建设实训教学中心,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的实训有更高的平台,让学生在仿真职业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应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做法包括: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深造,参加课程进修、新技术培训,开展课题研究,考取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等;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2

经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授权,以下刊登《SHRm2012人力资源趋势报告》部分章节

一、企业教育、培训和员工发展方面

趋势

随着疲软经济的渐渐复苏,企业更关注员工接受培训,并倾向于选择新的、低成本的训练方法。请看2012年企业培训和人才发展趋势:

1.自我培训。企业在谈及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时总是这样告诫员工,“最能依赖的人是自己”,员工必须主动使自己调整技能,以便把握公司发展而带来的机遇。

2.技术和社交媒体。无需急于提供“移动学习”-“移动技术”还在快速发展变化之中。当市场稳定时,则适宜采取行动。

3.领导力发展。据美国管理协会和企业生产率研究所指出,在高效的企业里,任何经理人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参与到领导力方案中来,只是领导人仍在一些能力的掌握上有所欠缺。研究人员发现,新领导人们通常缺乏管理变革、表现灵活性和发展全球性战略的能力。

4.灵活的职涯管理。公司裁员导致员工的工作时间更长,晋升的机会更少。雇佣员工可考虑让其在内部发展――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自我学习,规划职业前景,熟悉岗位轮换。沃尔格林公司的员工们就通过创建企业内部培训计划,提高了全体员工的专业技能。

5.实习生、学徒、赞助计划和导师制。多采纳与管理人员相匹配的方案,这样参与计划的师生双方都能够获得提高。管理者作为导师,将加快员工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经理人自身职业发展,坎登咨询集团的管理合伙人迈克尔・诺布尔说。

6.人才资料库。把从招聘、薪酬、培训管理、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获得的每名员工的技能和工作的历史记录都作为数据整理好,整理好的数据库能随时显示您的员工迎接新的工作挑战需要的能力。企业还应创建一个中央存储库。

迎接挑战

企业领导人正准备大幅度提高生产率,但员工们准备好了吗?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职业前景报告》(2011年2期)指出,应对经济大萧条的高管们在第一次裁员前就应制定出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然后才能裁员。尽管会导致人数减少,但剩下的员工仍是最高效率的和最有经验的,同样能够保持甚至提高生产率。

随着经济逐渐好转,企业领导人正千方百计地寻求提高生产力。培训又被提上日程,尤其是作为管理者意识到他们最资深的员工即将退休,新入职员工可能还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标准。

经理人们担心招聘不到技术娴熟的员工,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高等教育和研究生学位的成本上升还可能会阻止毕业生完成学业,或至少延长他们完成学业所需的时间。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而不是等待接受更好教育的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应该会对企业更有利一些。

使用个人发展计划引导员工的学习

不断变化的经济竞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知识型员工不断扩大自己的学识、技术和能力。主动学习者可以通过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加速自己职业生涯的专业成长。

为了加快员工学习的步伐,公司采取了个人职业发展计划。计划注明了员工的学习目标和成果等细节,企业将为满足员工具体的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

此类计划还应纳入成人学习,公司发展和企业文化中。具体内容应包括个人正规的课程作业和教育规划方案,以及员工在工作中正式和非正式的专业技能发展项目。

员工通过案例研究和角色扮演会快速学习。深思熟虑的角色造型,培训和指导会支持计划的发展。随着员工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他们将会变得非常了解自己的弱势和长处。伴随这种成长过程的是任何变化周期都有的正常反应,包括恐惧、担心、焦虑和紧张。

中国有句谚语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的技能,非常适合今天的企业对个人发展计划、自我发展和事业活力的重视。

员工最可依赖的是自己

无论领导者还是员工都不断被要求少花钱多办事,员工要为自己的培训负责而不是依靠经理人来发展他们。

明尼阿波利斯一家人力资本咨询公司――知识注入公司产品和技术副总裁贾森・科尔塞洛说,员工对能够掌控自己的事业感兴趣,而不是期望雇主能照顾他们终身。人力资源专家们也都在鼓励这种变化。

“职业生涯发展是你自己拥有的东西,实际上是获得了最大的既得利益来确保你在职场的发展壮大。”胡佛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罗宾・哈默尔说,“你的老板并不一定需要知道某件物什是什么,但你得清楚。”

人力资源专家正在创建人才资料库,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构建一幅绘有员工技术能力、教育背景和所获成绩的蓝图。员工可以随时更新这些注明他们专业知识的资料,人力资源招聘人员也可以利用资料库寻找新职位的候选人。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职业前景报告》指出,企业领导人应鼓励员工掌控自己的学习,并要“学会学习”,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从而改进工作流程,增进效率,提高生产力并推动创新。

艰难的课程

根据美国管理协会(ama)的调查显示,拥有领导力发展计划的公司比例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然而该研究表明,全球核心领导能力――敏捷性和管理变革的能力以及实施全球战略――被证明是企业高管们难以掌控的能力。

来自56个国家的共1750家公司参加了由企业生产率协会、培训杂志和美国管理协会企业研究所赞助的一项调查,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反映说,他们实施了企业的领导力发展项目。

培训中被最广泛教授的能力包括:(1)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2)变革管理;(3)领导跨文化团队。

了解多元文化和管理全球各地工作的能力将是企业未来十年需要的能力。远程协作、会使用数据分析和了解最新的虚拟技术也被认为是重要的能力。

报告指出,管理变革、灵活性和发展全球性战略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层管理人员已更直接地参与到领导力发展项目中来,特别是牵涉到企业目标的有相关业务需求的方案。此种参与“显著地与整体业务表现相关联”。

负责培训的高管对资金来源很悲观

负责培训的高管预测,企业学习和发展的资金将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里变得很难获得,更多公司将转向数字化学习,据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的研究显示。为了调查负责培训的高管信心指数,研究人员在第三季度调查了332个高管,发现:

57%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学习和发展的资金直到2013年的第一季度或以后才有可能提高。

73.2%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经济形势将促进企业e-Learning。

约70%的受访者表示,满足在未来6个月学习所需的资源将保持不变或微幅上调。

学习技术在全球各地的差异

通过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和印度SHRm的合作,英国特许人事和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英国、美国和印度的学习及人才发展的实践差异有很多。

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各国企业学习计划、教练计划、领导力发展、人才管理、数字化学习和评估的有效性以及低迷经济如何影响上述实践等。调查结果显示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说明了各国的人喜欢何种学习方式以及各国的企业喜欢何种方式管理员工。

三个国家的受访者都同意“企业内训”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英国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企业内训强于所有其他方式,多过美国和印度受访者总和两倍的英国受访者赞成由部门经理直接做员工的教练。美国受访者主张岗位轮换、影子学习法和在职培训,而印度的受访者则倾向于在职培训和最常见的一些方法。

领导力发展

三个国家培养领导人最有效的方法总结如下:

・外聘专业从业人员担任培训教师;

・参加外部会议,研讨会和活动;

・开展内部知识共享活动。

美国受访企业也赞成采用正规教育的课程帮助培养领导者。三个国家的受访企业一致认为,领导力发展的趋势是帮助领导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站在“企业战略和着眼未来”的立场采取行动和发展高潜力员工。

美国和英国使用数字化学习的受访企业比印度多一些,但印度企业应用数字化学习却比美国和英国同行有更多的用途。美国和英国公司报告说使用数字化学习,主要是为了招聘员工入职、合规性、技术培训和提高对诸如吸毒和酗酒等多种社会问题的认知。印度公司则表示他们使用数字化学了上述目的还有更多:专业发展、基本技能的发展如时间管理、先进的项目管理、财务、语言学习、产品开发培训、业务发展、培训和指导等。

每个国家的受访企业都正在使用新媒体和web2.0工具以方便数字化学习,印度公司采用了更多这样的工具。印度受访企业多使用网上虚拟学习管理系统、学习库、维基和电子书籍等数字化学习方式。美国公司赞成网络研讨会、虚拟教室和混合学习方案,而英国公司则表示他们多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案和网上虚拟学习管理系统。

二、员工配置方面趋势

请关注以下由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员工配置专家小组总结出的趋势:

1.重视保留人才。尽管企业的生产率和利润增加了,但人员并没有增加,企业保留人才仍有一定压力。

2.人才争夺战。各公司为填补目前空缺职位的招聘活动有所增加。

3.员工价值承诺。年轻的员工正在寻求更多非货币的回报,如高参与度,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工作要与生活相适应等等。

4.新的招聘方式。应用社交新媒体的增加使招聘策略不再局限于招聘广告。

5.受限制的员工承诺。由于企业寻求限制劳动力成本,全职员工正在被“应急工”所取代,其中也包括实习生。

6.塑造品牌。公司将更加注重对求职者的关爱,注重他们的感受和用户体验。

7.筛选人才。企业希望从茫茫人海中选出最合适的人才致使评估工具的使用较以前有所增加。

社交媒体的招聘力度再次攀升

社交媒体作为企业的招聘工具,企业对其利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创建公司的Facebook页面,在上面粘贴空缺职位的初级阶段。

越来越多企业的招聘人员采用了社会招聘和应用求职者视频的模式,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对求职者的表现发表评论,波士顿亚伯丁研究中心一名人力资本管理分析师莫里・隆巴迪说。

也有一些企业正在使用具有申请人跟踪系统的社会招聘工具,以帮助建立与被动求职者,以及那些可能已经申请了一个职位但实际上更适合其他职位的求职者之间的连接。

曾经的文档管理系统――今天的申请人跟踪系统,它已然演变成了企业招聘:视频面试,背景调查,评估测试直至入职的服务网络中心,该系统也是与社会媒体网站之间的连接纽带。

著名企业人才与学习研究机构贝新联合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调查的450家企业中,近一半企业在考虑更换他们的申请人跟踪系统。此种趋势显示了企业从被动转向主动的雇用策略和更好地管理员工职业生涯周期的愿望,贝新联合公司人才招聘总分析师萨拉・怀特说。

随着经济的逐渐好转,企业已从经济衰退期间采取的将雇用任务转移到区域或地方分部的分权招聘模式回归到了集中招聘模式,人才功能集团总裁伊莱恩・奥勒说。

员工退休潮将使大型工厂开支巨大

超过一半的美国大型工厂(年收入10亿美元及以上的企业)将会遭受因现有员工退休导致的人才短缺的重创,同时未来五年预测该项支出将达到1亿美元。据尼尔森高级技术服务公司8月份对100名制造业高管的跟踪调查显示,45%的企业鼓励年纪较大的工人继续留岗工作。50%的受访者所在企业在调查时都有11个及以上的技术工人职位空缺;5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可能会外包这些职位;维护和信息技术岗位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外包的岗位,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考虑外包上述这些职位;另外27%则表示他们可能也会将人力资源外包。

犯罪记录,信用评级将面临新一轮审查

一些雇主根据对求职者的犯罪背景调查做出雇用决定,结果发现这种做法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一股关于信用报告争端的浪潮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据《全美就业法律项目组》三月的报告显示,2010年至少发生五起因企业雇主调查应聘者犯罪背景而引发的民事权利诉讼。

该报告称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曾指出,企业仅因某人曾有过犯罪经历就不雇佣是不合法的。但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案第七章并非完全禁止企业在做出雇佣决定时参照员工的犯罪记录。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为企业提供了做出雇佣决定时评估犯罪记录的参考框架。如果雇主对应聘者的评估考虑了以下因素,则可能会符合民权法案第七章的要求:

犯罪的性质和严重性

犯罪行为或刑期已满距今的时间

工作的性质

此外,雇主须警惕各州法律的变化,可能会限制在雇佣中调查求职者的犯罪背景。

雇主根据求职者的信用记录做出雇佣决定也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例如,去年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了提供全国大专教育的卡普兰高等教育公司,称它对黑人求职者存在歧视,仅因其信用记录原因而拒绝雇用他们。

鉴于当前经济陷入困境,消费者权益保护团体已经批评了雇主使用信用报告的做法,称这种仅因信用记录就将待业人员排斥出就业市场的做法有失公平。到目前为止,全美至少有6个州――康涅狄格州、夏威夷州、伊利诺伊州、马里兰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已出台法律,在做雇佣决定时限制使用信用报告。

在联邦政府层面,美国田纳西州众议员史蒂夫・科恩于今年早期又重提了一项议案,限制雇主使用消费者信用报告。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3

“双新”培训在市高校毕业生“双新”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成员机构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我市“双新”培训工作抓实抓好。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协调,多方联系,做好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调查

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双新”培训,目的是使他们通过培训能够得到就业,最终落实到用人单位需求,搞好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调查,是做好“双新”培训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广开思路,多方联系,积极与用人单位协调,广范围、多渠道开发用人岗位信息。充分利用大中专学校、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窗口,利用我市毗邻京津地理特点,立足本市,放宽眼界,着眼近几年我市引进、在建大项目,着眼京津等外地较大规模企业等对人才需求较多的特点,摸清这些企业对大中专毕业生需求专业和数量,以及待遇、管理、人事关系接转等相关情况。进行分类梳理,为有针对性开展“双新”培训做好准备。

二、缜密谋划,通盘考虑,做好“双新”培训公告

培训公告是毕业生了解就业去向、就业待遇、培训科目、培训时间等相关情况的媒介,鉴于不同企业所需专业及人员数量不同、待遇不一样,为提高培训效率,我们对用人企业信息实行分类梳理前提下,采取“统一报名,集中培训,对口上岗”原则,开展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双新”培训工作。

公告内容一般应包括,企业简介,需求岗位专业和数量要求,工资和福利待遇,人事关系递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报名办法等相关内容。

三、严格考核,认真筛选,确立“双新”培训基地

根据方案要求,在我市已认定定点培训机构中选择有较强培训师资力量,且能够承担适应企业需求的“双新”培训任务、有培训经验的培训机构为我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双新”培训基地,承担培训任务。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职业技能培训有关要求,通过对校舍、师资、近几年培训及向用人企业输送人才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确定市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为我市毕业生“双新”培训定点机构。

四、加强领导,分工合作,共同推动“双新”培训工作开展

“双新”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协调联络、调查统计、公告、理论和技能培训、资金监管、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等多个环节,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不同部门相互沟通、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是实现培训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按照“双新”培训实施方案要求,人社局负责培训任务落实与实施,财政局负责培训补贴资金管理。

人社局根据内部机构职责分工和培训任务要求,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训任务实施。职业能力建设科负责培训任务计划下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协调企业,摸清用人需求并进行公告,与培训机构共同组织毕业生报名;培训机构负责与用人单位协商并按程序向有关部门申请确定培训方式与时间,培训内容与科目,培训师资及培训场地准备,培训期间学员管理及食宿安排,以及向企业输送合格培训学员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向学员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就业服务局培训科负责培训过程监管,并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向有关机构提供培训情况报告;就业促进科负责培训方案和资金审批。

财政局社保科负责资金拨付和监管。

县(市、区)人社局要认真组织好本地毕业生培训报名工作。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广告产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185-02

江苏是经济和文化大省,也是一个广告大省,近年来江苏广告业发展势头迅猛,2011年江苏广告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达24.5%,高于商务服务业平均水平。[1]但是与江苏广告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相比,江苏高校广告教育却不能完全顺应这种发展变化,尤其是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有较大的改革和提升空间。从江苏省教育厅问卷调研中获悉,2012届毕业生对所学课程不满意,希望加强的主要是“实习和实践环节”。另外,在回答“您是否有意愿参加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课外培训与实践活动?98%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表明了学生对于提高实践技能的迫切要求。[2]可见,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压力,熟练地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加学生就业机会的有效保障。

1江苏省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江苏省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实训条件和实践课程设置已经初步架构,但是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尚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需提升的空间,其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行业用人需求存在距离,部分高职院校广告专业课堂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把最新的生产技术性知识和技能引入教学。实践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把学生拘囿于课堂中,所授课程内容以概念和技能讲解为主,没有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的实际操作中,造成学生市场意识较弱,实际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2)实践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尚不能完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部分教师本身实践经验就很少,专业教师重课堂轻社会、重理论轻实践。其知识、能力、素质与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需要严重脱节。在教学理念更新、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企业项目实战能力等方面都亟待完善与提高。

(3)缺乏校企合作背景下系统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缺乏质量保障监控机构、制度和运行机制。教学环节的过程质量管理和多形式教学效果评价制度不够健全,未能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适合行业、企业用人需要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

(4)校企产学研用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现有的管理模式依然局限于校内课堂教学,而校外实习实训课程。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企业项目、专业竞赛、专业讲座等教学活动缺乏配套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5)目前,广告专业实践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常常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没有很好地结合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平台,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优势,服务于本地广告产业发展的需求,高校参与社会服务的宗旨流于形式。[3]

2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为例

2.1广告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校企双方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围绕广告行业岗位职业技能需要制定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部分组成,三年制教学以2年基础实践、1年岗位技能实践划分。前2年基础实践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造型和设计思维,造型基础训练从手绘具象造型到抽象表现,以造型的快、准、狠为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大三学年实践教学紧密与市场接轨,“学校学生教师走出去,行业名家专家请进来”,学生走进实训基地或实习公司,了解企业设计项目的工作流程,对设计项目的调研、策划、设计、制作、市场跟踪、项目评价等方面作出深入了解,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加强对项目的商业性和协作统一性进一步认知。专家请进校园定期做专题讲座,交流指导,把行业、企业的最新资讯和动态带进校园,同时与校内专家、一线专业教师、专业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实际项目或课题研究。[4](见表1、表2所示)。

2.2校企合作专兼职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1)专职教师下企业实践:专职教师从理论走向实践,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百名教师暑假下企业实践锻炼及奖励制度。广告专业教师在广告相关行业和企业与一线的营销人员、设计师、设计总监、总经理等一起对广告设计及广告传播等方面进行调研,并参与策划、设计与制作。从中积累知识与经验,实实在在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

(2)兼职教师接受培训:高职广告教育教学可聘请企业一线设计总监、设计师任兼职教师,担任核心课程的教学。但兼职教师在授课前,学校需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对他们的教学能力、语言表达、教学文件规范等方面进行要求与指导。

(3)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教学:成立广告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共同合作编写“校本教材”、共同开发课程、申报课题、完成项目、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广告专业实训基地,专兼职实践教师团队形成合力优势互补。

2.3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一套校企合作背景下可操作的学生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生校内外的实践教学都要有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报告总结,各类实习课程都需填写“实习报告书”,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做好记载,制定实训教学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建立一套实践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广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制度上墙并严格规范执行。同时,结合评价结果、学生评教结果,学年末给实践教学的教师写出评语,纳入人事考核之中。

实行实训基地、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进校到离校的三年学习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类型,综合三年来实践课程的成绩和毕业设计综合应用与展示情况,综合评判。对于专业实践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给予重修补考。同时,安排专业教师针对性地培训或个别辅导,促进其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顺利毕业接受社会的检验和挑选。[5]

3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形成竞争优势――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为例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师资架构、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创新与实施,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得益于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1)促进改变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状。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实训基地管理等方面做出改革,有效地解决现有广告专业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的弊端,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着手,以项目进入为实践平台,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做项目,学生在每门课中学到不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又能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各类专业大赛中得以彰显与检验。多次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和专业赛事中获得奖项。

(2)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再培训再提高,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中师资力量提升的关键所举,加强广告专业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和各自特长的发挥,顺应国家对高职教育师资加强“双能型”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号召,有利于广大广告设计专业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设计专业教师通过几年的历练,实践教学能力得以明显提升。同时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成果得以明显提升。专业教师职称同时得以顺利晋升。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是广告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力保证。

(3)社会服务,行业认可度明显提升,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设计专业师生在校企合作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行业、企业各种活动,多次邀请行业名师来学院讲座,专业教师也应大学城管委会邀请多次外出做讲座,扩大社会影响。同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完成学生“三级广告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广告摄影师”的职业资格考证的工作,三年来毕业生98%以“双证书”毕业。[6]

通过广告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动态实施,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广告调研、策划、设计与制作能力。根据近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的信息,就业单位对本校广告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本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于同专业的本、专科生,能够做到“上班即上岗”。部分优秀毕业生发挥专业特长,在南京、苏州、淮安等地创办了广告设计与制作公司,服务于社会。

4结语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和需要动态性跟踪的工作,在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也感到具体的难度,发现了诸多问题。目前校企合作开展高职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突出现象就是学校热而企业冷,学校急于找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路径,为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拓展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学校热诚接轨相关行业和企业,但是企业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之中。在教师实践和学生实训过程中,企业方往往看不到明显的经济回报或促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却需要在诸多方面为学校提供方便,确实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因此,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赢,校企如何合作共同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国家如何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如何落在实处,高职院校从自身专业建设和发展角度如何进一步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谋共化,资源整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等,都是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2012-2016年江苏省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博思数据研究中心[eB/oL].http://.

[2]经贵宝.加快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能力[R].2013.

[3]吴红.从广告产业发展趋势看当前高校广告教育存在的问题[J].广告大观,2009(6):77.

[4]刘宗红.构建高职“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教学新模块[J].职教论坛,2010(29):48.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国际货代行业、人才需求、就业岗位、职业素质、专业能力

随着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发展,国际货运已渗透到国际贸易的每一领域,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货运人才,这是需要行业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国际货运业的发展趋势

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已建立三条南北向、五条东西向大通道,已布局37个部级物流枢纽中心,66个重要区域节点城市,互联互通的基础功能和正在建设的智能化大数据。不仅能弥补国际物流企业在网络及信息化方面的短板,更有利于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区域合作,激发经济新活力。亚投行的未来运行也将对“一带一路”提供庞大的商业机会,为货代物流业增加新的货运服务需求,提升货代物流业的服务功能。

自贸区扩围、自贸协定国的扩大和遍布各省市的754个各类保税区物流园区等的作用发挥,正在改变国际贸易的传统格局和方式,也将进一步释放包括对货代物流业在内的制度约束,并将为货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以电子商务为例,其迅猛发展正在引领传统消费、经营模式深刻变革,创造新需求,催生新业态。2015年7月16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管理模式,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海关进出口通关作业流程,鼓励外贸综合服务公司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通关、物流、仓储、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支持企业建立全球物流供应链和境外物流服务体系等等,是推动国际商务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

未来5~10年,广东省的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将会在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广东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将不断上升,总量和规模仍将继续扩大,这无疑将赋予广东国际货代企业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二、广东省国际货运行业的发展现状

广东省有着良好的水运条件,全省已有沿海港口码头泊位134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156个,内河码头泊位1820个,众多的优良港址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枢纽,其他中小港口相配合的珠江大型综合港口群,集中了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五大港口和众多的中小港口群,以各个港口为枢纽,河网水系为通道,形成了联系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内河航运和海运网。得天独厚的港口群优势,令海运运输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加大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了港口、机场、铁路、航道、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为国际货代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流支撑体系。目前已建成广州、深圳、湛江、汕头等四个公路主枢纽,民航机场布局合理,形成以新白云机场为枢纽,多个地方机场为辅助的民航运输格局,港航建设步伐加快,港口码头向大型化、集装箱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跨国活动增多,日渐完善的物流体系,带动了国际货代业的迅速发展。

三、广东省院校开设国际货运相关专业的情况

1.基本情况

目前广东省共有14个院校开办了国际货运相关专业,大部分都是高职类型的院校,专业全部都是专科学历,其名称都为“报关与国际货运”,如表1。

2.就业方向

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外贸企业、物流服务企业、报关企业、货运企业、工商企业,从事报关业务、报检业务、货运业务、跟单等工作。

四、对广东省国际货运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1.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企业对货代人才的岗位需求是高校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根据2014年麦可思出具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报告》(简称“2014麦可思报告”)显示,物流/货代/采购职位占广东省用人单位未来三年招聘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人数的5.8%,属于需求量较大的职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针对出口业务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四项工作。企业所需货代人才中业务员、操作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的需求比较大。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但自2014年起,国家取消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考试,对毕业生一毕业即从事报关员和报检员工作形成较大障碍。

对企业调研中,我们发现每个企业对岗位的人数要求依每年业务量发展情况而定。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有些企业以往至少招聘3~5人/年,而目前已减少至1~2人/年,甚至少数企业不再招聘人员。从单个企业来看,招聘量不是很高,但在珠三角地区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数量多,对业务员、操作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的总需求仍然较大,特别是同时持有两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或多证的人才。专业从事国际货物运输管理的大型国际货代企业和国际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调度员也有一定需求。

2.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2014麦可思报告数据显示,广东省外贸类企业选用货代人才,不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是否了解所在行业,是否具有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同时对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毕业生若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独立完成一项工作或者在团队当中与人协作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后续职业发展空间将会大大增加。货代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具体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如下页表2。

3。用人单位职位要求和对毕业生使用评价情况及分析

从2014麦可思报告结果可看出,80%的货代专业毕业生进入民营/私营企业,16%毕业生进入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60%的货代专业毕业生进入50人以下的企业,19%进入51~300人的企业,13%进入1000人以上的企业。外贸类企业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最重要的前三项核心知识依次为营销与沟通、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心理学。对企业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随着我国传统货代企业向国际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转型,面向客户提供更全面、更系统、更具特色的综合服务,货代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企业调研显示,货代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往往不够,还需要企业二次培训。以某货代企业单证文件部单证员为例,入职后需要培训一周,培训内容如下:

第一天培训:货代专业中英文术语。

第二天培训:世界贸易港口中英文输入。

第三天培训:世界船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6

国际劳工组织综合性技能开发战略框架

近来,国际劳工组织召开会议,提出了加强技能、生产率、就业、发展和体面劳动之间联系的基本框架,见图1,并《关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推动就业增长和发展的技能的结论》。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技能发展可以成为减少贫困与排斥现象同时加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富有成效的技能开发政策需要成为国家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便使劳动力和企业为迎接新的机遇做好准备并采取前瞻性的方法处理变革。为了成功地使技能与生产力、就业创造和发展挂钩,技能开发政策应瞄准三个目标:使供应与目前对技能的需求相匹配;帮助工人和企业适应变革;预测和提供未来需要的新的不同技能。为实现这些目标,政策咨询和技术合作的具体优先事项包括:预测技能需求、生成及使用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改善就业服务的工具;使雇主与培训提供者建立联系并增加工作场所学习;制定区域技能认可方案;提高包括农村地区和残疾男女在内的所有人对技能开发的可得性和改善其质量。这一战略框架自后,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其对于我国目前的通过职业教育开展精准扶贫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美国报告强调数字技能培养

日前,美国著名信息技术企业BurningGlasstechnologies主题为“拥挤的数字:劳动力中数字技能差距”的报告。我国学者郑坚对报告摘要进行了翻译。报告提出,中等技能(middle-skilljobs)劳动力市场正日益被划分为两个世界:需要数字技能的工作及不需要数字技能的工作。中等技能工作普遍被界定为需要具备高中以上及大学本科以下学历水平的工作。许多工作需要非常复杂的技能,例如写代码,美国劳动力市场上39%的工作可以归入这一工作领域。这些工作在支撑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需要数字技能的中等技能工作正在一系列广泛方面发挥影响:在10个中等技能工作中,有近8个需要数字技能,处理电子表格和文字正成为大部分中等技能工作的基本要求;需要高深中等技能职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的中等技能工作。2003-2013年间,需要较复杂数字技能的工作比仅仅需要简单数字和文字处理的工作增长了2.5倍;需要复杂数字技能的中等技能职业比普通的中等技能职业工资平均高18%。随着整个国家从大萧条中复苏,需要复杂中等技能的工作与需要高技能的工作增长处于平衡状态。基于此,报告认为,美国未来的教育与培训需要加强培养学习者的数字技能,包括软件处理技能、高级生产技能及特定职业数字技能等。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中国职业教育观察报告》

2015年10月,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中国职业教育观察报告》。报告以“脱离目标:中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掣肘中国成为工业强国”为题,提出技能短缺问题是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威胁。报告认为,中国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出相应的技能工人,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报告认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吸引力不强。中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不断提高普及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则由于中国长期作为“世界工厂”拥有大量不需要技能的工作岗位,很多企业只需要简单的劳动力。为此,选择职业教育与培训被认为是无奈的选择,其对象主要是考试失败人群。二是社会其他各方,特别是企业参与力度不够。由于工人流动性大,中国企业不愿意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他们一方面不愿意承担学徒培养的高成本,另一方面不能保证培养的学徒为自己所用。与参与职业培训相比,中国企业更愿意为特定岗位工人提供公司内部培训。为此,业教育与培训缺乏与实际生产之间的相关性。三是设备设施及师资与实际生产脱节。针对这些问题,报告认为中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急需关注如下五个领域:一是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践环节,力求80%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二是支持私立职业院校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三是让地方具备更大自,特别是省级机构可以根据本地企业发展需求调整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中央层面则进一步加强部委间的统筹协调,明确岗位要求并制定相应标准。四是发挥职业学校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的核心作用。

课题

“90后农民工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结题

苏州大学刘方涛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90后农民工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研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和90后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归纳概括出六条具体的培养路径。第一,重视教育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科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不断提升90后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第二,发挥政府助力作用。要发挥政府导向的前瞻性和公共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作用,以及社会政党、群体、媒体、精英对公共资源与文化资源配置的影响力。让这些资源配置促进90后农民工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三,积极推进90后农民工市民化,帮助90后农民工认识城市文化、掌握工作技能,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会环境。第四,改革和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模式。要考虑到不同年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活动和职业能力培养工作。第五,把愿意返乡的90后农民工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一方面,可以鼓励90后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90后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把返乡的90后农民工培养成职业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生力量。

观点

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在《光明日报》发表《职业教育应有突破建立国家资格框架》认为,目前,有两个明显问题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一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的分离;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的分离。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表明,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有一个制度性的国家资格框架予以支撑,包括把基于认知规律的学历资格证书与基于技能形成规律的职业资格证书加以融合,一是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二是实现纵向的衔接与横向的沟通。笔者认为,国家资格框架的基本组成部分应包括:第一类:教育部门负责的各类教育证书,主要是教育部管辖的学校颁发的各类教育证书,涵盖职业学校、普通学校;也包括人社部门管辖的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颁发的相关证书。第二类:人社部门颁发的各种职业资格,也是技能等级证书,由职业资格鉴定机构通过考试后颁发。第三类:专业部委或行业、企业或社会教育与培训机构颁发的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一般为针对特定的行业或企业的、专业性强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国家资格框架的层级结构,要涵盖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资格证书。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7

吕鑫李芳敏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753000

【文章摘要】

国家电网倡导的“三集五大”工作运行机制,要求对县级供电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新体制下怎样开展县级电力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结合具体的实践工作,建立一种新的员工培训体系,为县级供电公司元工培训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并为完善国家电网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县级供电公司;培训体系;研究

1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

主要从县级供电公司的员工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管理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

1.1培训需求方面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内容;对培训需求调查作用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只能保证对制定年初培训计划、冬季培训、夏季岗位练兵等常规性的培训工作以及直接主管领导自行确定培训重点内容进行调查,而对于一些普通员工的的切实培训需求、对培训看法、重视程度等都往往忽略掉了;在培训需求的调查方式上只是单一且简单的问卷调查法,不能形成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使得培训需求调查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培训内容设置的不合理。根据一些县级供电企业的调查问卷分析,一般的员工对于接受的技术培训内容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当前培训内容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操训练;重视基础知识,轻视拔高训练;重视共性需要,轻视特殊岗位需求;重视技能培训,轻视文化素养;重视培训规模,轻视划分培训层次有关。在加强安全生产预防措施、专业技能实操培训、施工现场培训、常见故障处理方式培训、心理辅导等的需求较大,同时也要加强管理知识、企业文化、价值观等的培训内容。

1.3培训效果评估方面,有些单位基本上不做培训效果评估分析,即使做效果评估分析的也没有与绩效考核、晋升等机制挂钩,看似全面实则成了可以可无,形式上的培训评估机制实际指导效果不明显。

1.4培训考核与激励方面,县级培训体系建设中,考核激励作用微乎其微,表现在其制度不健全,没有具体明确的任务、目标。针对员工教育培训检查、监督、考核、奖惩等制度不细致。要形成“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学习知识、学习技术、自我提升积极性。

2县级供电公司员工培训体系完善对策

2.1完善培训需求分析

首先是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鉴别分析,确定该项培训的必要性和内容,解决为什么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通过采用观察法、档案资料发、趋势研究法等结合收集信息,对于要求严格的可以采取绩效考核、关键事件法结合收集信息。

其次是要对培训员工需求进行分析,主要是工作变化、人员变化及绩效变化产生的几种培训需求。一般的县级供电企业培训要从企业培训目标、工作、个人三方面分析,找到培训侧重点,达到岗位匹配。进行大规模系统培训和针对个人需求培训分析管理,要对全过程进行评估,形成报告,要有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2丰富培训内容

首先确定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将其分类,比如安全生产、岗位技能、营销实践等,也要开展不同岗位之间经验交流,优势互补,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和员工综合素质培训;其次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分层培训,将不同的培训分为岗位知识“应知应会”类、“提高型”和“应用型”,长远角度提高广大企业员工整体的综合素质,将工作深入开展;再者,加深对业务骨干人员的培训需求,这类培训要做到量身设计培训内容,加强了中层骨干培训,祈祷带动效应,快速提升其他普通员工的技能水平。

2.3拓宽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上要丰富,首先,培养企业内部讲师,由于目前情况是内部讲师自身知识经验较为丰富,技能过硬,但授课能力不足。将内训师的授课情况与公司班组选聘、技能专家选聘挂钩,激励更多的技术骨干、专业人才加入内训师队伍,扩展内训师发展通道,让内训师这一职务更具有吸引力。其次,建立职业导师制,奖优秀的人才快速培养成专家型人才,主要釆用“一对一”个别采用“一对多”的方式进行指导。

2.4完善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要完善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一般采用的是柯式四层次评估模式,由于其本身也有缺点,可将其与其他评估效果相结合。作为监督检查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培训

图1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基本框架效果评估主要是从建立培训评估数据、确定评估的层次、选择评估的方法、收集并分析评估原始资料、确定评估报告、跟踪并反馈信息等多个方面。通过培训效果评估,对比优劣,使得受培训的员工有更多的学习动机和获取知识积极性,李雨企业的长期培训和发展。

2.5建立合理的培训激励机制

新形势下的教育培训工作不能沿袭传统的只重处罚不予表扬的模式,要建立适当的培训激励机制,增强培训效果。一般的激励主要是从物质、精神奖励或者是晋升激励,但是对应激励的还有处罚,如何设定处罚也是需要做详细的考核。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的进行考核、考评、考察;制定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和考评办法,将岗位津贴、培养深造、提拔晋升。工资福利等与学习培训结果结合;对于培训中涌现的值得推广的做法、经验在全员中开展学习,整体提升企业形象和内在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综述西北大学学报,2005(2):21-23

[2]何贤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的分析及对策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11(7):9-11

[3]程肖峰职业导师制:电力企业新员:1:培训的有效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12(9):31-33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8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日趋完善,但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尚略感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应该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专业特色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

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2)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4)实验实训指导书;(5)cai课件;(6)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7)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8)专业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9)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四、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五、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六、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七、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八、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九、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十、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一、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9

一、强化监管执法,规范广告市场经营秩序

以降低广告违法率为目标,完善机制为重点,突出市场监管,强化综合治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广告专项整治重点。一是深入开展“五类”重点广告整治。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五类”虚假违法广告作为整治重点,坚持长期抓,反复抓的思路,措施不松,力度不减。二是发挥广告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作用。落实好“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强化部门协作,整合行政资源,重点开展医疗机构执法联动,采取联合约谈、联合检查、联合通报等部门联动形式,不断增强广告监管的合力和实效。三是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将市属主流媒体商品和服务广告的监管纳入市级绩效目标管理,实现行业主管和部门监管的有效结合。

(二)强化广告行政监管。一是加强广告环节的监管,构建虚假违法广告的防范机制。市局将组织开展《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审查规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督促媒体履行广告审查责任,从源头上减少虚假违法广告的。市局重点加强对市属主流新闻媒体监测与监管;各区局切实加强对辖区大众传播媒介巡查与抽查。通过市区联动督促大众传播媒介单位落实广告业务承接登记、审核和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广告审查人员职责,规范广告经营活动。二是各区局要以“户外广告示范一条街”创建为抓手,开展户外广告日常监管工作。通过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建立健全巡查管理台帐,及时查处违法违规户外广告行为,规范户外广告管理秩序。三是加强广告行政指导。市局制定《广告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意见》。各区局每季度要通过采取上门指导、行政约谈、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辖区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主督导活动,把预警教育、行政指导、行政告诫融入日常广告监管活动之中,引导强化自律意识,实现广告监管效能。四是加强广告案件指导与督办。市局和各区局要加强与公平执法办案机构的联系,做到举报案件必查,督办案件严查,屡次违法案件重罚,并曝光一批典型违法案件,扩大社会影响。

(三)强化广告监测。广告监测是对广告实施动态监管的有效手段。一是严格落实《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测工作规范》,推进监测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重点完善“周提示、月报告、季分析”等工作措施,对市属广播电视台等17个媒体实施跟踪监测,实现监测和执法同步,增强广告监管工作的主动性。二是采取“一月一公告”的办法,定期向社会广告监测报告,方便消费者识别;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送月度《广告监测报告》,实现资源共享;向市绩效办报送市属新闻媒体广告监测的数据,提供考核依据。三是以“双月”会议形式召开媒体广告监测情况通报会,要求媒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落实广告审查责任,把好广告关。四是开展网络广告监测,打击利用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行为。

二、优化服务措施,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

(一)深入开展全市广告业发展调研工作。夯实基础是推动工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各区局要通过调查、核实掌握辖区广告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做到广告市场主体底数清、情况明。市局要《武汉市广告业发展年度分析报告》,提出武汉市广告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服务“汉阳造”广告产业园区发展。以推进“汉阳造”部级试点广告产业园建设,带动我市广告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园区“一旧一新”暨“一园多片”建设,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积极培育一期“旧”园区84户中重点优势企业,助其做大做强,逐步淘汰规模小、能力弱的企业。二是配合汉阳区政府尽快启动二期“新”园区建设,把“长江广场”建设成为大型、优质广告企业的总部基地;支持长江出版集团在“国博”片区投资30亿元建设“广告城”,吸引优质广告企业落户“汉阳造”广告产业园。同时,做好迎接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部门对“汉阳造”广告产业园的评估和验收工作。

(三)落实重点广告企业联系点制度。各区局要按照《市工商局关于建立百户重点广告企业联系服务制度的通知》要求,一季度完成建立“一户一档、健全资料”工作,报送《重点联系广告企业基本信息台帐》。每季度应主动与企业联系一次,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掌握企业发展现状,组织参加广告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活动,及时解决或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年终上报重点广告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材料。

(四)抓好广告人才培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通过传授先进的广告理念,采取“高端拉动低端、淘汰末端”的方法,提升我市广告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一是建立武汉广告人才培训平台,通过聘请高校广告行业知名专家授课、邀请知名广告企业精英开设论坛交流互动等方式,着力培养我市中、高端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经营管理人员,提高广告企业经营能力,推动我市广告企业高端化方向发展。二是通过与高校联合开展定向培养、实训实习、在职研修等方式,组织广告从业人员进行基础性培训。会同市广告协会,做好广告专业技术等级(广告师、助理广告师)考务工作以及广告审员任职资格培训或知识更新培训。

(五)推动公益广告活动的开展。各区局要引导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主参与公益广告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与统计,确保公益广告在地点、形式、内容三方面符合法规要求。市局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探索建立社会各界普遍参与的公益广告机制,提高公益广告的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内部建设,提高广告服务与监管水平

(一)理顺职能,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一是结合机构改革,制定《全市基层工商机构广告监管工作规范》。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要求,做到“人定岗、岗定责、责定标”,形成“运转高效、协调顺畅、反应迅速、监管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市局在调研基层上,出台《工商所广告监管工作办法》,规范工商所广告监管行为,发挥工商所在广告监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健全广告监管工作机制,保证下级服从上级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二)加强培训,落实保障,提高水平。一是立足“提能”,加强教育培训。按照培养专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市局组织开展岗位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广告监管与服务的水平,不断增强岗位履职能力。二要立足“干事”,各区局应选调精兵强将,充实到广告监管部门,确保广告工作有人干事,并且能够干成事,实现重心下移,职责下沉的目标。

企业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篇10

关键词:实训项目;实训课程;高职教育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预示中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院校中真实场景实训课程和项目开发设计研究较少。 

研究高职院校真实场景实训课程与项目的开发成为紧迫问题。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的实训课程和项目的开发应包括:开发、具体实施、评价反馈体系三个阶段。 

一、以“企业和行业需求”为主导,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实训课程体系和实训项目 

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必须要结合企业需求,随时调整教学,不断适应新变化。首先统计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建立含毕业生数据库,定期与毕业生进行沟通;在学生实习阶段,建立学生实习报告库,报告中含在实习期间的收获尤其是专业方面的总结;第二,深入与行业对接,组成专家组对课程体系的开发给出评价和建议;第三,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任务书,规划课程课时,编写项目授课计划;第四,根据企业调查结果,将整个实训课程体系分成几个“企业需要”模块,作为实训项目;第五,根据企业和毕业生调查结果、企业专家反馈、建立实训课程体系以及项目。 

二、以“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核心,模拟企业场景,组织开展实训项目 

实训课程开展过程中,实训课程的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同时要具有技术操作技能。 

第一,打造终身学习型的双师队伍。一是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任务书,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教师在本领域的专业技能。要提高实训老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指导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建立实训老师的定期培训制度,可利用寒暑假将专业实训老师派送到相关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践锻炼,提高专业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专业实训老师的指导能力[1]。二是吸纳企业资深的技术人员。吸收部分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到实训课程与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使过程更加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三是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第二,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是根据现有设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开发和完善实训基地,满足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场景,如张贴必要的安全须知等;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项目授课计划,编写项目手册。实训手册的编写要结合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吸收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给予的建议。不仅要对所修实训课程进行详细阐述,对于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知识等方面也要有所涉及,为学生实训操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第三,实训课程与项目的实施。就一个专业来说,专业技能必须划分若干能力模块,每个能力模块可细划分若干训练单元,然后再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实训,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技能实训的效果[1]。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行为引导型、案例、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法,来教会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与他人沟通、合作[2]等等。探索实训课程的企业化模式培养技能。 

第四,让学生模拟在企业生产的场景,缩短到企业工作的适应期。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团队协作等。 

三、课程评价与反馈 

第一,实训课程评价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角度。首先是宏观角度,毕业生在企业的认可度调研。通过实训课程学习的学生,被企业所接受,是否“好用”需要企业给出评价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微观角度,是指学生在上完实训课程后,在能力和知识水平上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研究方面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学生上完实训课程后,不仅要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实践技能和能力。 

在评价内容上采取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相关联的考评体系,实现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和指导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实训的综合得分由实训设计、过程、成果、报告等几个部分的得分组成[3]。 

第二,将对两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实践,形成闭环,不断修正专业目标岗位群、实训任务、实训课程体系,使整个实训课程与社会和企业发展相适应。首先,建立定期与企业沟通的体系,不断利用企业给的信息,不断修正和完善实训课程和模块的教学。将实训考核,运用到下一届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论 

高职教育更加强调技能性和职业性,本文从实训课程的开发、实施和反馈三个方面探讨和建立了实训课程和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高职教育中的实训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总结的过程,要和具体实施、企业需求相结合不断循环开发。以“企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才能开发出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的实训课程和实训项目;以“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核心,组织开展项目模拟企业场景;调查评价实训课程教学后的授课情况,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形成闭环。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和以及教育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罗锁哲.《会计技能》实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