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十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十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39:2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45-02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来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到了迅猛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少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渐渐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坚持特色,以深化改革的思路来谋划科学发展。培育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一到两个核心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探索和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同时带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夯实基础,强化特色,提升内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根据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工作谈几点认识。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高职院校5年的建设,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拥有一支力量较雄厚、结构较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几年来,通过引进专家、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以老带新、互相学习等方法和途径,本专业基本形成了以高级职称教师领头、中级职称教师作为支撑、初级职称教师为后备力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大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企业生产、管理岗位,持有行业权威职业资格认证。

在兼职教师聘用方面,通过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收集大量的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信息,并且指定专人与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从2007年建库至今,在册专家人数已达到了50多人,可以满足本专业对兼职教师的需要。

2.初步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建的课程体系

建立了以专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教材的编写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努力做到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零距离。多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了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如CCna认证课程则直接采用思科官方开发的最新权威教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windows组网技术”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交换机与路由器原理及配置”、“Linux系统管理与组网技术”、“网络数据库SQLServer”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实训基地具备一定规模

校内实训基地中建有网络技术中心一个,包含网络基础实训室、网络系统集成实训室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包含有校园网。

4.引进行业权威认证,在校内建立认证考试中心

学校引进思科的CCna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把CCna培训课程融入本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设有高新技术ata认证考试点,开设有华为网络助理工程师、工信部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项目。

5.科研、教改成果显著

2007年以来,学校承担区级以上科研、教改课题4项,院级课题9项。学生在许多全国性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如在第四届“思科网院杯”2009年度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本专业学生与国内著名大学本科学生同台竞技,以广西第1名、全国第11名的成绩进入复赛,在复赛中取得了全国第12名的成绩。

6.社会服务能力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依托学院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对中职教师和社会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培训,先后培训中职教师250人次;同时,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还进行横向科研开发,成功开展了2项课题的研发工作;并且积极扶持兄弟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专业建设改革的内容

1.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推进过程中,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认证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只要找准切入点,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可以做到互利互惠的。学校通过把美国思科公司的CCna认证课程融入到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而得到该公司的大力支持,不仅在认证考试费用上给予低折扣的优惠待遇,而且给予教师免费培训和赠与网络设备等帮助,该公司也表示今后还将长期合作。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国内外知名网络相关企业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沟通和协商,建立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2.实践“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区域经济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特点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规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依托行业企业,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建网、用网、管网”三项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能力分解,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以项目训练为主线的“企业引领、职业化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职业认证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推行“双证”毕业制度,规定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获得一个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目前,学校已经把CCna认证课程融合到正常教学体系中,考取CCna证书成为了基本要求;而且计划在选修课中增加CCnp课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考取CCnp证书;鼓励优秀的学生自学CCie,争取获得CCie等顶级国际认证。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训练为主线,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依托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通过北部湾园区学院进行“厂中校”的学习。每学期分为三个阶段:校内学习阶段、北部湾园区学院实习阶段和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三个阶段交替进行,每个学期至少安排学生到北部湾园区学院参观实习一周,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将来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职业认知的目的。校内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主线,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岗位技能,实现职业认同的目的。每个学期最后五周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实训,让学生熟悉网络组建的基本流程、企业生产工艺及岗位技能,三年当中学生反复多次到企业实训。一方面,学生对职业有了较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掌握了企业先进的技术。每个阶段均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通过学生到企业岗位工作实践,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通过多阶段的顶岗实习,确保学生在毕业前累计都到过企业从事网络相关专业工作一年以上,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无缝过渡到实际工作环境中。

3.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课程体系

第一,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继续完善CCna认证课程教学。在学校建立VUe考试中心,强化学生认证考试,提高认证通过率。

第二,提高认证课程级别,培养技术全面过硬的高级技能人才。在完善CCna认证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把CCnp和CCie等思科网络技术的顶级认证培训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紧缺的高技能高技术型人才。

第三,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分析“建网、用网、管网”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制定网络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并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案例专业课程,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材,将Cisco、华为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认证课程融入实际教学,实现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相融合,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化训练。

4.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通过校企互派教师、合作教学、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5.建设具有“校中厂”、“厂中校”特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针对国内外知名网络设备生产企业、网络安全系统集成企业和通讯与互联网运营企业在员工培养、客户培训、设备和软件系统潜在用户的培育、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内在需要,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场地安排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共同合作,在校内建设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网络设备系统集成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项目开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考试中心等具有真实企业环境特征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在企业内建设具有“厂中校”特征的校外实训基地。

6.带动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带动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技术等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全面推动专业群各专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形成群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综合能力。

7.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发挥本专业及专业群在it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职业认证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开展网络系统集成和软件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主动承担区域内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带动责任,加强对口帮扶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对北部湾经济圈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有其自身特色,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服务的需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龙头,以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为主干,以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并且在专业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要求劳动者掌握越来越多的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应具备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了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外,更要突出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的首要条件。

一、原有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网络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相对困难,造成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

1.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某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不多,认为使用internet浏览网页和收发邮件与信息就是计算机网络,原因在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了解或忽视了计算机网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这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法是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网络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地给出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目前的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成为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瓶颈。

3.学生未来目标不明确。宽口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灵活性,同时增加了知识量,要求教师授课知识范围大,同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深度。一般的应对方法是增加理论知识的比重,辅以适当的实践,以理论知识的不变应万变。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毕竟有一定范围,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不能只重理论而轻应用。

二、科学制定教学大纲,科学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职业院校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以实用为主的方针,明确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制定符合应用需要的课程体系。要合理规划教学大纲,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同时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

计算机是发展、更新很快的学科,而网络专业在近年来发展得更迅速,教学内容应能及时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课程的开设一定要体现实用的特点,并且要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内容过多过杂,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掌握网络教学设备

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的骨架,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应用,是学好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增加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现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变,但是相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还相对薄弱,特别是设备的购置和更新环节。计算机网络教学设备价格相对较高,更新速度比较快,即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授了大篇的交换机如何使用配置,一般故障的表现特征,面对故障如何处理,但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过,甚至没有见过真实的交换机,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讲授无异于天方夜谭,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四、职业学院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新世纪,社会急需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而职业学院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则正好适应了时代要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场地。计算机网络是职业学院开设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验与实践教学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若实验教学没有搞好,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则成为纸上谈兵。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适应时代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必须改革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从人才培养的高度认识改革实验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五、关于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改革与建设的建议

1.计算机网络实践内容的侧重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时分配上,实践课程所占比重较大,面向就业和深造需要,精心选择实验项目,考查应该更注重实验的过程而非结果。由于计算机网络在管理类专业的地位限制,实验设施往往难以全部到位,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模拟工具可以起到良好的替代作用。根据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与实验中要适当增加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知识的比重,督促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遵守信息安全规范的习惯,充分掌握各种保证信息安全的方法和技巧。

2.突出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3

关键词:网络教学现状改革策略计算机课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才市场上对精通网络的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紧缺状态。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长期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存在教学瓶颈,制约网络技术教学。因此,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加强网络教学,调整教学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适应社会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发展需求。

一、计算机教学中网络教学现状

纵观部分大专院校教学情况,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大多面临许多相同和相似的问题,如设备条件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不足等诸多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现代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教学内容落后于实际应用技术,没有跟上网络技术最前沿的技术和方法。基础知识与实际技能没有有效衔接,理论与实际脱节,有的教学内容着重点在最基本理论,注重全面、广泛,没有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没有什么用处。如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讲得比较多,而这些在计算机应用中都是大家共知的东西,对实际应用起不了多大作用,而实际应用较多方面却讲得很少,如令牌环网、光纤网络等很少涉及。当然,这是由于技术发展太过迅速造成的,教学内容赶不上发展步伐。

2.教学设备与教学手段单一,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由于计算机教学设备更新换代较慢,大部分院校都是沿用老的设备和过时的软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跟不上时展变化,造成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单一,有时甚至是落伍的,有的教师用简单的ppt课件完成教学,没有开发出生动、直观地反映计算机网络组成与配置的多媒体课件。虽然教师们通过不断努力学习,采用了大量实例进行教学,但是大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缺乏,没有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佳。

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针对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教师们的不断努力探索,提出不少改进方法和措施,对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以就业目标为导向。

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该首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们要进行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围绕实际项目开发大量实例,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要做到细致。实验课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探索性实验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把验证性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把实验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同时,可以结合企业中的具体项目,了解实际网络技术岗位的主体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为了实现与相应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我们在实验教学、项目开发、综合设计等方面为学生建立综合性开放实验室,同时开发一些课外实践课程,如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市场调研、认证考试等。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以专业前沿技术为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技术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坚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线,不断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紧跟计算机网络发展步伐。在常规技术领域,如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工程组建、网站建设与维护及网络程序设计等方面,树立独立课时教学目标,保证学生专业能力建设。在选修课建设上,贴近工作实际进行开设,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抓住时代脉络,专业知识要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会增强对新知识的认知,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总之,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网络技术教学在探索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在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下进步,尽管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和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面向实际,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参考文献:

[1]朱利民,王明斐.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0(8).

[2]赵生慧,陈桂林,刘进军,戴支祥.高职高专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6).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4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快速发展的时代,机械代替人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自动化技术要求逐渐提升,因此亟需革新自动化相关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网络技术的革新,尤其是局域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得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例如铁路智能指挥调度系统、新型建筑的自动化综合系统、航空自动管制系统、全国电网智能监控系统、全国交通自动检测系统等。基于网络化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得到广泛的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工程控制中,比如一些非工程领域:医疗设备的综合自动化操控、人口密度在线网络自动化控制等。工业生产、企业办公、人民生活和农业种植自动化将成为新技术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得到迅速发展[1]。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技术处于不断改革中,网络化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既是技术革新的机遇,也是突破关键技术的挑战。与此同时,自动化生产企业也进一步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录用标准[2]。因此,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更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更要熟练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技术。自动化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必要性。目前,大多数高校自动化专业都把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必修课来讲授,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新理论、新技术、新标准、新服务层出不穷[3],这些都给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4]。这就要求教师团队,专业系等重新审视当前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1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目前,理论课程的教学大多数都是课堂讲授,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抽象概念很多,比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包含了层次、功能、协议与接口等抽象的概念,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另外,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知识、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讲课方法、实践训练等必须与网络的发展变化同步进行,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新的问题。

1.1网络体系结构的偏重点落后

大家知道,tCp/ip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事实上的协议标准,尤其是internet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发展,tCp/ip协议被广泛应用与网络技术,所以它的地位显而易见。而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5]。在oSi范畴内,只有在各类协议是可以被实现的且产品之间只有和oSi的协议一致才能互通。也即,oSi参考模型并非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拟定标准时所使用的理论性的框架[5,6]。目前,一般的教材在介绍网络体系结构时,都是从oSi参考模型入手开始分析,再对比分析引出被公认的“事实上的标准”tCp/ip参考模型结构。这种方法虽从理论上理解起来,逻辑性较强,但基于实际应用,减弱了tCp/ip参考模型的重要性地位。因此,容易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还不太清楚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及通信原理。

1.2理论教学较多,实验训练较少

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往往是课时少,课程内容多。教师遵照所选教材的内容注重安排理论教学的任务。详细分析概念、原理,讲解通信过程,各种算法等。把综合性如此强的课程,更像是作为数学课讲授,结果就导致一个现象: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乏味无趣,心不在焉,教学效果差显而易见。实验课时分配太少,开设实验可以使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对工科的学生,动手能力是他们的强项。激发强项唤起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具体的通信机制、组网技术、网络应用等,辅助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

1.3重分层学习,轻综合实践

大多数教材都是按照oSi体系结构由低到高分层介绍: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以及应用层[7]。每一层都下大工夫,大力度讲解,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7层学习完成之后,再无下文。不能做到层与层联系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实验训练。这样,学生学完之后,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理解只能做到片面,无法全面地认识,更何谈得心应手地应用计算机网络。

2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建议

根据目前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在自动化专业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改进措施。

2.1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重

当今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都提供tCp/ip,支持ip的路由器几乎连接了所有的网络介质。tCp/ip是internet的黏合剂,使得internet能够覆盖全球。所以,讲授的时候,把tCp/ip参考模型作为重点阐述对象,借助范围广泛的internet来辅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传授。建议以这样的思路讲解核心内容:发展史―主机网络层―互连层―传输层―应用层。以oSi参考模型为指导,穿插在中间,并以实验内容综合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2.2理论结合实践,实践中穿插理论

面向自动化专业工科背景强的学生,多动手,在实践中理解并总结理论是他们的强项。因此,课程安排6到8个实验内容,比如工业控制局域网的组建、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路由器的配置管理、基于tCp协议的聊天程序的开发(串联演示、综合分析tCp/ip网络的结构、功能和运行原理)、ip地址的分析和配置、模拟路灯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等等。还可以选择穿插一些著名公司,比如Cisco、华为、microsoft等在专业认证中所涉及的网络知识与核心技术,充分和实际应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尤其是进一步的明白计算机网络对自动化专业的性质和地位。

2.3internet时刻为学生服务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价格日趋低廉,基本上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了计算机,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所以学生可以很方便的登陆internet来查询教材上没有及时更新的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课后布置网络在自动化控制中最前沿的话题,学生通过查询、调研、分析和理解掌握学科动态。让学生课堂作个小报告大家一起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了解了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立计算机网络课程自学网站如图1所示。利用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丰富课堂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8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以前的固有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造成学生理论学习过程缺乏实践的支撑,实践过程缺乏理论的指导,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本校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教学。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顺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三个特性,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认识形式的交错性。

二、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中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体系和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的对接,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培训和聘任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旨在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加强实训基地(或实训室)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率。然而以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割裂开来,往往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授课时为了学科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往往讲授很多在实践中不中用的知识。实训课堂上技能训练往往落后于现行的生产工艺,跟不上技术的进步,更缺乏新科技理论的指导。结果是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基于这样一种现实,改革民族地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已成必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快、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短。民族地区中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落榜或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以前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宜这种学情变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依托“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把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实训相互穿插着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克服旧有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

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中,本校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能够满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在技能操作实训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替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同一时空里边做、边教、边学。为此本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如下配置和布局。

在硬件上,配置了48台兼容机(组装机)、1台教师机、1台服务器、1套电子教室软件、1台投影仪、6台普通无线路由、6只无线USB网卡、6台普通交换机、6台普通路由器、1台打印机、6把压线钳、6只测线仪、6张windowsServer2003系统光盘、6张windowsXp系统光盘、6盒RJ-45水晶头、1箱300米双绞线,《网管员世界》等杂志若干本、网络操作系统及局域网架构参考书若干本,通过校办公网络租用专线和aDSL两种方式接入internet。

在实训教室布置上,前面布置投影屏幕、教师演示区,中间区域布置学生操作区(分两列6组),两边墙壁挂放隆林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校园办公网络拓扑图和布线平面图,后方布置为教学设备专柜及书柜。通过这样的配置和布局,保证“初识计算机网络”“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熟悉常用网络设备”“组建小型家庭对等局域网”“网络用户与文件共享”“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internet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故障排除”等模块或项目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2.培养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一是重视和加强校本专业技能培训。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主持和参与学校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网络设备采购招标文书写、服务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以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掌握现代网络机房和网络实训室的规划设计、熟悉现行网络设备的性能、熟练网络布线及网络双绞线的制作、熟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熟悉局域网组建程序等工作,以此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又能让本学科教师把握目前企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增强本学科的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安排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师负责校园办公网络的规划或改造及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使本学科教师位于如同企业岗位的校园办公网络管理维护第一线。在网络管理维护工作中碰到问题,通过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提升。例如2011年11月校教务处计算机无法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数据备案网录入相关数据,网管教师通过nslookup,tracert两个网络管理命令,发现故障在校园办公网络外网某一节点。网管教师通知互联网接入服务商,故障得到及时排除。通过排除故障,教师对以上两个网管理命令的使用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二是积极派送任课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部级培训。派送本学科功底相对好、学术素养相对较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热爱、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及部级培训。受训教师在受训期间,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理论,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考取相应岗位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在管理上,严格要求,以确保受训教师达到省级“双师型”教师标准,胜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3.选用和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一是选择以任务为驱动,以练带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项目化或者模块化的教材,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例如,本校选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等职业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张海青等主编)作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参考教材。

二是依据教学大纲和当下企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基于本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的教学设备,坚持够用、实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模块化(或项目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的原则,编写适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学科教师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本学科发展动向,掌握本学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并及时将本学科新技术、新设备充实到校本教材中。

4.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价

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期末考试,采取技能操作方式进行,侧重于实践技能的考核。出题时不局限于教材,而是依据职业岗位技能的新要求,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出题。试题内容突出体现实用性、实效性。在考核方式选择上,本校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特点,采用项目考核方式进行,例如设制小型办公局域网组建、小型企业服务器架设、无线域网组建等实践性强的实操考核题,其具体做法是,由四名学生组成一组,然后抽题,在规定的四小时内,小组模拟工作实景,小组共同进行设计并现场实施。由三位考评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终的完成情况打分,最后以三位教师打分的平均值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学生成绩。很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07月29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6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教学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融合是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是构建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实现了信息的安全,才能确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科研、网络银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真正造福于人类。

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学开设了信息安全学科专业或者信息安全相关课程[1~3],国内则已有几十所高校开办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掌握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专门人才,这些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与社会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有许多规定和要求,并不是什么学校都可以开办该专业的。此外,几乎所有高校均举办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者网络工程专业或者软件工程专业或者其他相近专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许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都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设计、开发的。我们知道,只有从系统设计伊始就考虑信息安全需求与信息安全技术运用,才有可能使得开发出的信息系统是稳定可靠和安全实用的。因此,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去设计、开发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是这些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

2各专业本科教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

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4],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应当学习如下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并逐步加以运用。

(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研究范畴,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模型,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2)计算机设备与芯片安全

(3)密码技术

DeS对称密码,RSa公钥密码,eCC椭圆曲线密码,量子密码,密钥管理与密钥恢复技术,公钥基础设施pKi,基于口令、智能卡和生物信息的身份认证机制,基于私钥和公钥密码体制的信息认证技术,Kerberos认证系统与X.509标准;安全单向HaSH算法,数字签名技术与标准;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

(4)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加解密技术,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

(5)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Unix操作系统安全,Linux操作系统安全,Solaris操作系统安全。

(6)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网络协议tCp/ip、Http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安全,网络互连设备安全,安全电子商务协议,入侵检测技术。

(7)应用程序安全与可信软件技术

应用程序安全,软件可靠性,软件质量预测,可信软件测试,可信软件开发与维护控制。

3各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实施方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地开设六、七门课程来讲授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将占用较多学时,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这样做的话,这三个专业几乎演变成信息安全专业了。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教学既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要体现出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的区别。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施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教学,一种做法是单独开设一门“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将前述知识点集中讲授。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信息安全技术知识获得整体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加以运用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课程背景知识(例如,理解关系数据库加密的特征与过程必须具有关系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如果在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再独立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由于课时安排受限的关系以及授课教师专长有所不同,在授课过程中将信息安全技术各知识点与学科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以及将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求解的阐述可能就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如果在低年级就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学生们由于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支撑,一时半会难以理解授课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建议的实施方法是,首先聘请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科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授在大学低年级为学生开设“信息安全讲座”,以使得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然后,融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全过程,将有关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讲授有机地集成到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下表所示。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相关课程实施我们提出的这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方法对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例如“数据库系统”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实的数据库系统理论和技术知识之外,也应当比较熟悉数据库加解密和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这些其实也是数据库系统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这样讲授如何将数据库安全技术知识应用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除了开办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批量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专门人才之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信息类专业本科教学中讲述信息安全技术知识也已经成为共识,虽然各校讲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内容的多少、深浅以及侧重点有所不同,实施教学方法也各有秋千。

我们提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已在广西大学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这些专业不少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就是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毕业受聘的工作岗位是直接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也有相当的本科毕业生考上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本文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以及教学实施方法,期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rikHjelmas,pstephenD.wolthusen.Full-spectruminformationsecurityeducation:integratingB.Sc.,m.Sc.,andph.D.programs.proceedingsofthe3rdannu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ecuritycurriculumdevelopment,newYork:aCmpress,2006:5-12.

[2]mattBishop.educationininformationsecurity.ieeeConcurrency,2000,8(4):4-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7

关键词:软件考试;行业资格考试;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

DoiDoi:10.11907/rjdk.16140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9018102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J15120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唐兵(1982-),男,湖北麻城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张黎(1981-),女,湖南张家界人,硕士,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云计算;张会福(1970-),男,福建松溪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

1软件考试简介

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规范软件专业人员职业资格、技术资格认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该考试已经实施了20年,累计参考人数超过200万人。由于其权威性,该考试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提高it人才的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适应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满足社会对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目前该考试已经拓展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的各个领域。

根据原人事部、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计算机软件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取得初级资格证书者可聘任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职务,取得中级资格证书者可聘任工程师职务,取得高级资格者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实施全国统考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此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1]。

考试合格者将颁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章的证书。该考试任何级别不设学历、资历报考条件,部分级别已与日本、韩国相应级别的考试互认,考试互认的级别以及互认国家还将进一步扩大。评定中级职称时,可以用此类考试的中高级合格证来代替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中级证书相当于中级职称,高级证书相当于高级职称[2]。

2软件考试特点

近年来,该考试作了很多积极探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试名称、考试内容、专业类别、职业岗位也作了相应调整。目前,考试分5个专业类别: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每个专业又分3个层次:高级资格(高级工程师)、中级资格(工程师)、初级资格(助理工程师、技术员)。考试科目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2]:

(1)高级资格:网络规划设计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

(2)中级资格: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软件评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

(3)初级资格:信息处理技术员、网络管理员、程序员、网页制作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电子商务技术员。

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行两次考试,通常上半年在5月下旬,下半年在11月上旬。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试的级别不尽相同。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满分均为75分,各科考试合格标准为45分,但要求两科同时达45分才算合格。单科成绩不予保留,软考通过后,证书长期有效。

3开设软考辅导课的必要性

计算机专业应用性强,如何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复合型高级人才是计算机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官方公布的软考通过率为20%左右,初级科目通过率较高,高级科目通过率最低。省属高校学生多,且学生整体素质低于985和211高校。笔者认为在省属高校中开设中级软考辅导课非常有必要。据统计,中级资格考试中目前报名人数最多的是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针对这两门课程进行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软考通过率。笔者所在高校已经开展软考辅导教学实践,将软考辅导当成一门课已将成为趋势[36]。开设中级软考辅导课的意义有:

(1)提高就业竞争力。对于省属高校毕业生而言,中级软考合格证书是专业能力的证明,与没有软考合格证书的同学相比有一定优势。部分单位招聘时限看重软考合格证书,录用后待遇也会有所差别。

(2)提升专业技能。以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为例,备考中需系统复习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以及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网络设计、网络协议分析、综合布线等核心课程。通过复习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

(3)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知识体系。备考中需要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

(4)帮助学生考研复习。大多学校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课为计算机学科基础综合,综合性强,备考学生可以梳理所学知识,有助于考研复习。

此外,部分高校对于学生考证有相应鼓励措施,如获得中级软考合格证书,可以减免相应的公选课学分,减轻学生公选课学习负担。

4软考辅导课教学

(1)理清考查知识点。软考辅导需引导学生围绕考试大纲复习各知识点,从历届真题中选取典型试题,认真总结题型和出题思路,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于软件设计师而言,考点主要为计算机系统知识、程序语言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知识、系统开发和运行、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分析、面向对象技术、标准化和软件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英语系。对于网络工程师而言,考点主要为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知识、系统开发和运行、标准化和软件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基础、广域通信网、局域网和城域网、无线通信网、网络互连与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安全、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服务器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网络管理、网络系统分析分析与设计、计算机专业英语等。

(2)开设软考辅导专业选修课。开设学期为大三学年,考核方式为考查,32~48个学时,每周4~6学时。课程学习结束,要求提交一份软件系统分析报告或网络设计报告。报告紧扣软考考题,突出针对性。对软件设计师而言,可针对某个软件应用系统或网站项目写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结构化分析(主要包含功能描述、数据流图DFD)、数据库分析(主要包含需求分析、以e-R关系图为代表的概念结构设计、以关系模式及主外键为代表的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表格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以用例图、序列图、类图、状态图、协作图等为代表的UmL建模);对网络工程师而言,可针对某个大型企业进行网络组网设计,写出设计报告,内容包括:物理设备(路由器、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选择、绘制网络拓扑图、电脑ip地址的分配方案、web/Ftp/email/DnS/DHCp等常用服务器的配置方案。

(3)开发软考教学辅助网站。针对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建立题库系统,将历年真题录入系统,供学生在线学习。网站支持浏览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查看标准答案;支持模拟测试,从题库中抽取题目自动组成一套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作答,自动评分。

此外,可针对所考查的知识考点进行串讲,讲解历年经典真题,总结题型及解题方法。还可组织较正式的模拟考试,给学生考试体验,比自行模考效果更好。

5结语

本文分析了软件考试的特点,探讨开展软考辅导必要性,提出了开设软考辅导课的教学方法,以对本科高校开展软考辅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编.软件设计师教程(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2]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编.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3]肖守柏.高职高专计算机软考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225226.

[4]王春林,陈晓林.计算机专业与“软考”结合培养的探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6):5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68-01

1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

各大高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安排上都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用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无论是网络硬件的调试、网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都需要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拥有较强的网络编程能力。不过大学网络技术教学发展到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仍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使得无法完全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这种教学上存在的各类情况进行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因素。

首先,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着发展速度过快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制约教学质量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学生的吸收和选择,其中构成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的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专业对口的中专学生。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层次分化,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对网络技术都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从未与计算机进行接触。因此,一些问题就出现了,对于那些已经掌握部分技能的学生,重复学习是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从未接触过网络技术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怀着畏惧心理的,而且课程的安排往往不够合理,课时安排也往往不考虑知识的扎实充分。这一切都使该课程的教学非常难以开展。

其次,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扮演着传授知识点角色出现,都以尽可能多地传输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课本上各类专业复杂的理论,学生在接受纯理论之后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即使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下,在教学中加入了影像资料等多媒体媒介,教学模式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变,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仅仅是稍微丰富了教学内容,老师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也只是提高了其对理论知识的表达能力,课堂仍旧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实际的参与进去,最后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很差,这也使许多教师感到困惑。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课程安排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变得异常紧张,课时安排不合理,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实践机会,自然谈不上实践能力的提高。

2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2.1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参与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先转变教学的观念,转变的过程必须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明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理念,让学生回归课堂。作为一个老师,应当了解到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令学生获得就业技能,使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作为教学工作者不要沉溺于盲目的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大量的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材料,应该有节制、有选择地进行讲解,注意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过渡。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对理论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学生也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那些没有文化的基础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加强知识结构的修复,课程安排应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尽可能为这类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

2.2完善实训室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

网络技术是一种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学校若没有网络实训室,毫无疑问,必然会对教学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保证其质量,就必须完善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积极推进实践教学。

学校应对教育经费进行合理的安排,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实训室的使用需求,对那些老旧或者损坏不能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维修,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定期保养和管理。除此之外,校方还应注重加强硬件软件的更新,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其执行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充分融入到网络技术的教学中去,加强实践训练。

2.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必须注意实际的教学过程,对比以往的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枯燥无味,学生自然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进行灵活调整,而不只是局限于课本,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材的编写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若过分依赖教材,只能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学习和了解到的内容也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交互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本点,引入生活中的案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也就是实现教材理论到应用的过程,要注意对课堂教学理论的应用。引导学生习惯以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样可以有效地建立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结语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现代人才时更加注重对社会需求的契合,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教学的因素进行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从教学观念开始转变,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不断发展进步,努力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的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黎永碧.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5-3956-02

ontheinnovationofpracticeteachingmodelofComputernetworks

wenGYe-lin

(Jiangs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ofFinance&economicsHuaian,Huai'an223001,China)

abstact:BasedontheexperimentalBaseofComputernetworksteachinginourcollegeandinallusiontothepresentsituationofthestudentsmajoringinComputernetworkswholackofpracticalskillsandcreativity,thepaperprobesintotheteachingmodelofstudents’practicalskills,collaborativeability,innovativecapability,activeparticipationandthedevelopmentofpraciticingconciousness.itsummarizesthemethodintheinnovationofpracticeteachingandintroducesthemethod,teachingsystem,experienceofteachingcontentinnovatingandthepreliminaryachievementofthepracticeteachinginnovation.

Keywords:computernetworks;innovativecapability;practiceteaching;reform

1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在我国的出现时间虽短,但发展迅速。计算机网络技术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实践教学是系统培养学生工程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兴趣。

2当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今天,中国高教信息化建设正处在飞跃的新时期,基于网络的应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传统高教工作模式也正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数字化变革时代。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求,抢占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己经成为中国教育界和众多致力于服务教育信息化的it企业之间的一致共识。与此同时,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我国高校也纷纷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通过高教培养专业网络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但社会的实际需求和高校培养的it专业人才之间仍然存在着差距。学校传统教学主要面临着以下问题:

2.1传统教学内容落后于当前信息化发展

当前许多高校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大量的调查表明传统课程内容与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往往传统课程内容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因此高校一直在寻找校企结合的模式,将最新技术信息与传统教育的相结合。

2.2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高校课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目前企业的需求,高校课程需要引入实践性强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方式。

2.3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压力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环节,或者有实践的机会也是应付了事,造成了空拥有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

2.4学校招生也遇到相当的压力

目前学校与学生都是存在着双向选择的过程,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因此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供学校知名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进一步招生。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与锐捷网络建立校企合作

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环境,能够接触到社会工作岗位上正在应用的主流知识和技术,全面掌握应对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我校决定建立一个全新的网络实训室。经过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选择了与锐捷公司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了具备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充分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能满足了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求的网络实训基地,创新了实践教学模式,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3.1引入锐捷实践教学资源,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与锐捷网络公司合作,我们引入了锐捷一系列以就业为导向、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实践教学资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优势:

1)实验项目取材于企业的实际应用。来自于一线,职业性更强。在以往,学校的教师根据实验设备设计实验项目时。主要着眼点在于弥补理论教学的难点、盲点,更多地倾向于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以实验的形式加以印证。锐捷网络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则有明显不同。设定的实验项目不仅包括了教学难点和盲点,还有极强的工程背景和针对性。这是因为企业拥有优秀的、来自一线的、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队伍。这种优势正是学校的教师所缺乏的。

2)教材内容组织和构思将实践教学过程的实用化作为首要因素,在锐捷网络实验项目中,最为突出的是每个实验项目都有背景描述,使学生在实验前就清晰地知道本项试验相关技术具体应用于什么场合,这与传统的实验设计有很大的不同,是实验设计人员工程经验和背景的实际体现,也是一般学校教师不易想到、甚至是无力完成的。这个特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有作用,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就业为学习的直接目标,对课程内容的应用场合特别关心,课程内容的工程背景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最有效因索。

3)锐捷网络实践教学资源涵盖面宽。实验项目几乎囊括了网络工程实践中所有最常用的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都是行业内通用的,这也是传统实验设计无法实现的,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便可以考网络工程师证书,并且可以立即参与到网络工程项目中。

3.2改进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1)重视现场教学。实验课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都在实验室讲解,特别重要的内容先进行现场演示,这样比较直观,学生容易接受。

2)实验项目分组进行完成,每组均由同能力层次的同学组成,并选定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实验结束后按小组进行考核,并且评出最佳团队和最差团队。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安排一周的实训时间,每天布置一个大的综合网络设计项目,项目的完成也是分组进行,每组由小组长负责,统一规划设计,安排任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对实训过程考核方式进行创新,采用pK制,小组之间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的同学成绩是优秀,依次类推,有不同意见的,也可以按个人进行pK。最后一天安排答辩,对每个同学进行提问,进一步了解学生实训的掌握情况。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提高了考核的灵活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紧张快乐中学习到了知识。

4)经过认真研究,我校设计了自己的实验实训报告格式。规定了每个实验必须记录的内容和分析的现象,也留下了学生自己记录和分析的空间,既保证了规范性,又提高了实验质量。

3.3开展职业认证考试,打造“双认证”毕业生

锐捷网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有能力提供权威、前沿、专业的网络技术培训,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掌握前沿的网络技术。锐捷网络学院还可以开展认证考试,考试通过学生可以同时获得相应级别的《锐捷网络认证证书》和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国家信息化安全教育认证证书》,为学生迈向企业提供了敲门砖。通过和锐捷网络学院合作,可以进行校企联合认证,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作为锐捷网络工程师考试的理论成绩,考试合格者只需要通过锐捷的实验考试,即可获得锐捷网络工程师证书,这样方便了学生考证,也提高了学生报考的积极性。

3.4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教师可到企业锻炼,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的授课资格鉴定证书,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效果。

3.5企业专家承担兼职教师,指导、提升课程含金量

锐捷网络公司将派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讲师和骨干技术人员担任我校兼职教师,协助我校做好教学工作。

4校企合作初见成效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模式,进一步加快了我校信息化应用步伐,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提升了学校品牌。

4.1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八位教师利用假期到锐捷网络公司锻炼,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获得锐捷网络高级认证讲师、资深网络调试工程师的资格鉴定证书,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因此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师资力量。

4.2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锐捷网络公司派资深网络技术工程师到我校做讲座和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我院师生的实践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4.3学生获得锐捷网络工程师认证证书

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锐捷网络先进的课程体系,不仅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掌握前沿的网络技术。而且学生完成《网络设备与管理》、《网络互联与实现》课程后可参加锐捷网络的认证考试,并且是一考双证,同时获得《锐捷网络工程师认证证书》和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国家信息化安全教育认证证书》,为学生迈向企业提供了敲门砖。现在锐捷网络学院还可以进行校企联合认证,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作为锐捷网络工程师考试的理论成绩,考试合格者只需要通过锐捷的实验考试,即可获得锐捷网络工程师证书,这样方便了学生考证,也提高了学生报考的积极性。

4.4提高学生就业率,缓解高校及职业类院校就业困惑

锐捷网络学院采用最先进的网络设备和最全面的网络技术,将实际网络的搭建及网络故障的排除全部移植到实验室,让学生有一个全新的体验,真正使学生在实验室中打造一身过硬的真功夫,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进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5结束语

我校通过与锐捷网络公司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引进以锐捷网络为代表的技术型国产网络厂商的最新创新技术及先进网络架构理念,极大的方便了学校的网络教学管理,有效提升了网络实验的效率,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另外,还为网络实验教学所需的教材和师资培训配备了整套服务支持体系,以协助学校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培训,全面满足了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需求,为我校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模式。这种以网络实验室为代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高等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强、实践弱”的现象。经过开展网络实践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网络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红,张聪品,徐久成.《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J].现代计算机,2008.

[2]锐捷网络大学.RCSi培训讲义,2007.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认知篇10

根据物联网系统架构、产业链及关键技术,[2-4]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三大类: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其中感知设备方面的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子设备知识、数字和模拟电子知识、嵌入式开发知识;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必须具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的相关知识,具有通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规章排除能力;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需要兼有it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方面的才能和硬件技术相关知识、系统开发和集成的能力。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涉及到了上述三方面人才所需掌握知识的部分内容,为以后从事这些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物联网是在三网融合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以ip协议为基础,采用类似于互联网tCp/ip协议的分层网络通信协议为上层的各种应用提供服务。因此,嵌入式开发、通讯设备的管理维护、it系统开发和集成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毕业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掌握网络知识的人才需求可以分为网络设备安装、维护与管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等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的更新

tCp/ip协议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以tCp/ip协议簇为基础、以internet为实例,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再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分为网络设备安装、维护与管理、网络编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等。对于网络设备安装、维护与管理的学生,注重加入网络的综合布线、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与配置、调试以及对各类服务器的管理等。对于进行网络编程开发的学生,应加入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Socket编程、探测网络的程序的基本原理等知识以及与硬件相关联的tCp/ip软件开发,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学生,讲解协议簇每层的工作原理时加入网络的攻击原理与防御、加密与数字签名等网络安全知识。对于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的学生,要注重各类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包的类型等,通过使用网络仿真软件仿真各类协议的工作原理、并使用Sniffer程序捕获网络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更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5]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你教我学的灌输方式,为避免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必须使用新的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式在准备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先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查找大量的资料,提炼出自己的思路,带着这些“思路”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讲到www时,可以先要学生通过查看一些网页,总结出目前制作网站需要使用的技术、开发工具、编程语言及如何网站等,在此基础上撰写一个诸如班级主页的设计方案。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案例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是极有益处的。[6]如:在讲解到iCmp协议的时候可以用网络探测器的程序为例,既涉及到了iCmp协议的功能、数据包的结构、常用网络命令ping的工作原理等知识,又使用到了Socket编程,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3.项目方式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项目的概况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起到指引和辅导的作用。由学生分工协作成为项目的主体,人人动手,不仅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针对网络设备安装、维护与管理的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组建一个局域网,首先分配3~5名学生为一小组,并确定一名学生为组长,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先给学生讲授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针对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咨询教师。当学生项目完成后,既具备了制作网站、测试网络等组建网络的实践技能,同时又对网络传输介质、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等相关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可在此基础上与所学的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设计智能家居之类的小系统。

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可以建立多种类型的考核方式:第一,传统的笔试考核;第二,实践技能考核;第三,项目实施考核;第四,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传统的笔试考核,考试的试题根据各方向所侧重的知识点来考核。实践技能和项目实施考核,给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完全自由发挥,体现个性,学以致用。在期末的时候学生提交成果、现场陈述并回答教师或同学所提问题,教师根据成果、陈述和问题回答给出成绩。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核,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并被广泛认可的资格认证考试,所获得的证书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如: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中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网络技术及网络工程师、微软认证、思科认证等,这样不但能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而且能为学生今后的求职和就业提升竞争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要求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除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计算机软硬技术、通信技术基础外,还要求教师要掌握较为丰富的网络工程和网络技术研究经验,而目前部分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践水平较差;有的青年教师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有所缺乏,这将导致教师难以领会教材的内容,也无法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7]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个人业务水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面来加强和提高: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包括课堂内容的设计能力、把握课堂的节奏能力等;增加教师间交流,包括校内同行和校间同行的经验交流;鼓励和支持教师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加强教师在新技术方面的培训、认证考试和专业知识的更新,给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让教师与社会接轨,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聘请企业的相关人员来讲课等方式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